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许多研究认为,创新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较高层活动,但根据日常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策略的实施和推行,发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低年级就开始,在学生好奇心最为旺盛的阶段积极鼓励,创设自由环境使得创新有基础和人文关怀,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使得创新潜能得以激发,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策略 求知欲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学生一味地等待“输血”而造成创新意识匮乏,严重影响了后续发展潜能的培养。新课标的推出,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与教育教学改革同步――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它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应该包含哪些环节呢?笔者以为,创新要以自由为基础,秉持合作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不断锤炼学生自我表达和敢于表达的信心和能力。
首先,打造自由学习氛围,创设创新意识基础。罗杰斯说过:“心理自由是培育学习创造性的基本前提。”只有把学习的自交还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正因为如此,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和谐而又自由的学习环境,才能为低年级学生创造性学习创设条件。低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他们内心是渴望学习并善于去发现,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引导而不是打压。例如,讲授6的认识,可以换做道具,而不是往常让学生凭空想象的方式,这种更为直观的教学道具,在老师的组织下,任由学生自主摆放和分组,有可能会有及其意外的收获。学生可能自己将其分为了很多种情况,但都能很好地发现数字6的构成,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也为其进一步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寓学于乐,实现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学习的飞跃,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其次,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是人的天性,而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本就存在,因此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或缺的策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通过每个人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形成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直至解决问题,这些均是创新的表现,也是创新指标。小组合作学校是新课程理念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相互启发吸收彼此的专长,可以改进自己认识问题的不足。小组合作除了发现和促进提高意外,还有利于培养整合能力,小组的成果需要通过组员或组长的汇报得以展现给全班同学。创新的东西不是要憋在心里或者是压在“箱底”,而是要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挑出不足,只有知不足方能有改进,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教材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即让学生自行从众多学具中找出圆柱体,然后分组活动讨论,会发现,学生经过讨论,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圆柱体的特点,并通过动脑动手全面地认识圆柱体,这样的效果很是理想,往往老师一个人讲N多边,很多同学却没听懂,甚至有得到学生认同。可以说小组合作学校是探索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与他人讨论得出解决的方法,有益于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也有利于各种能力不断地形成和发展。
三是鼓励发散思维,培育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发散思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爱因斯坦曾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首先要求学生有一颗“发现之眼”,问题的敏锐捕捉是自由思考、不断探寻的表现,所谓知识就是不断思考而后对问题形成的认识,因此,新课标鼓励学生善于提问,教师也要刻意培B学生的质疑品质。数学不仅教给学生对数的感知,还要优化和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是发散思维形成的基础。所谓知识拓展就是学生知不足,不断提出新问题、追索新问题、探究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而这一系列的延续都要仰赖对问题的提出。因此,发散思维首先要要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是一切创新的起点和根本,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面积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圆的构成有哪些特点等,初步对其推断和认识。然后通过剪裁、拼接等方式不断深化对其认识,通过这样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说,要开启创新思维之门,首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善于发现问题且能够发散思维,养成巧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多元思考,优化提高分析能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的解决方式绝对不只是一条路或者一种办法,因为问题本身都是有多面性的,那么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个人会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提出不同的看法,二年级儿童同样如此。养成学生有根有据的思维,对问题和事物作出了正确的评析,是创新意识必备的品格和要素。
低年级阶段,尤其是笔者所从事的二年级数学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重要位置。本学年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中贯穿以学生创新为驱动的思想可以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学生终审发展和培养包容思想奠基。总之,在教学中创设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消化,低年级数学老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创新意识培养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双赢的理想化目标,以便更好地贯彻教学改革观念和优化教育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106―03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展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素养的反思总结和提高。通过实践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应用,就必须侧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阶段,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以及在技术应用性层面上有一定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职业发展中基本的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和求职能力,以发展的视角、过程的眼界来审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实践是创造性的来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都要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产生创新想法,并不断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创新想法最终形成创新成果。一方面,实践活动中林林总总不断变化的情景,有助于激发创新的欲望,是创新意识产生的来源;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检验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唯一途径。
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包含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从创新意识到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实践能力作为桥梁来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于,创新意识有助于避免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模拟性和重复性实践活动,有助于运用新方法高效能地完成具体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发现探索新知的过程;既是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知识结构改造的过程。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应当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素质发展的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也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
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把握规律性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的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和形成是在自身需要的激励和驱动下进行的,就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构成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得以进行,首先要有内在的需求,然后才能推动培养过程的进行。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了解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开始,从把握规律着手,从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实际状况出发,寻找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深入了解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大学生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客观地对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多样性和过程性。
(二)增强协调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取得实效,是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注重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调整、整合,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无缝连接,实现课堂与车间、校园与企业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实现,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配合,产生的是一种综合效应。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确保持续性和有效性,就需要研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消除对立及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优化配置各方面的资源:一方面,需要保持学校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树立教育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与社会和企业等外部环境相适应,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等方面资源的优化组合。
(三)激发主体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内因决定外因,这种外在的形式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接受教育程度。大学生自愿地参与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和实践锻炼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思想。因此,只有将让我培养转化为我想培养,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和推行的思想才能由内而外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职业技能,不断地建构学生的自身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建设水平。通过实际的实践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自身被动接受信息的教育缺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自主发展。
(四)坚持开放性
学生在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升华为理性知识。自由辩论和科学的引导,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探索、交流,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和实践。人才培养要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解读、质疑,尊重学生感受与个人见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
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反思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创新,创新和实践是人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实践和创新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实践能力作为一种素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影响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最终的结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发展的动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然而,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组合,是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推动创新。知识、能力和创新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学习的目的既是积累知识,也是探索新知、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质疑,这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是个人素养和责任感的问题,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毅力、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既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动态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首先,体现学习的多样性,这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也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其次,体现学习的反思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问质疑是反思学习的主要表现,探究是反思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质疑探究都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在学习中敢于把外在的知识和事件与自己切身经验结合起来进行认真思考,既用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知识与事件,又用知识与事件来思考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交换位置和方向,达到理解和重新理解知识、事件和经验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回顾、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最终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最后,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不仅是个体差异性的要求,也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需要,学生个体在感知、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符合自身兴趣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在的财富》说:“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根本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深化和实践。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即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学生去吸收,而是使学生的本能得以生长。这种教育思想包含着以追求生活适应、强调教育切合需要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以追求学业优异、强调学术教育质量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思想。两者互相结合,齐头共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其人才观是“承认个性差异,鼓励最大限度完善自我”;教师观是“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引导学生就业的教练”;学校观是“立足于职业,着眼于发展,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前途和职业”;教育观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改造生活”;目标观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归根结底,学校与教师奉行的是一种教育的实践主义,主张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这其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在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深入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内心深处,更深入到社会教育发展理念、社会发展理念的深处。不仅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更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看作民族腾飞和兴旺发达的基础,看作提高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看作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看作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核心,把树立创新与实践贯彻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个人素养的最高体现,看作学生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体现,不仅认识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智力因素的体现,更是学生精神和人格的体现。作为教师,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教育信念,充分认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创新教育观念,拓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责任。
(三)做好职业规划,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
职业规划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责任素质和能力实践效果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在职业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正人才观、质量观、知识观和教育观,进一步地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探索自身的发展潜能,从职业发展角度,了解自身的需求,促进自我认识,建立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评价标准。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客观认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创新实践欲望,端正自身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注重创新实践品质的培养,注重对自身特殊才能和兴趣的重点培养。同时,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仅是期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提高,更希望学生在学习观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张敬.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0(2):25-26.
[4]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词】构成基础 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59-02
一、引 言
自我国广泛引进推广包豪斯(Bauhaus)体系以来,其一直成为我们基础设计教育中的专业必修课,并在广泛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应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使得当时艺术设计理念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妨大胆尝试一些新的教学形式,以适应世界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未来。
二、认识“构成基础”教法中的利与弊
随着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的需求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面世,以往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30年逐渐形成的以视觉形式法则为基础的包豪斯构成基础教学体系,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从历史的和客观的角度来看,构成基础教学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开创了独立于专业设计的设计基础课程,对点、线、面、体等抽象的艺术元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抽象的形、色、质的造型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在国内外大量的技术资料、学术文献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其之弊端。究其利弊、破其陈规、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才能培养出实用人才。
1.不利于开阔视觉、感知美学
构成基础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对美学艺术有着独特的审视和见解。构成课的基础训练应从“感知的教育”入手,让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观察了解、独立思考,审视发现美的存在,领悟美的感受,激发对美的热情和创作灵感。让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等,所有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审美法则,都在教学中得以展示。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照本宣科或呆板的填格式的作业形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开发意识,严重忽视了个性化的创新培养,使结合点生硬、模糊,缺乏有效的连续性,制约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艺术设计教学明显滞后于社会市场的需求,只有转变观念、锐意进取,艺术设计教学才能够焕发活力、服务社会。以往构成课偏撰于单纯的描绘物象的形体结构、光阴明暗、质感空间的写实性教学模式,注重单纯的视觉形式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转变观念,就是要积极地向具象型与抽象形综合性训练;形体在空间中的组构与结构训练,如:“点、线、面”,“黑、白、灰”及“尺度、空间”等多元素构成性训练,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你的设计理论是否合适、设计成果是否满足市场的需求,做到从学术到实用的转型,使之转化为创新性极强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途径研究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是构成基础教学的核心。强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突破性、独创性、开放性引领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方向。
1.培养创新能力重在实践
构成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的基本宗旨就是为设计服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现代设计是积极的、创造性的物质性实践活动,不能在自我闭锁的状态下独自琢磨“伏尔泰”和“阿格里巴”,要有效的将基础课与设计课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开发实践教学的个性化创新意识。我们不能只作为一名“理论、定义”的知识授予者 ,更主要的是要做一名具有培养创新意识人才的组织者。如:通过有序的组织学生开展设计竞赛、评奖观摩等系列活动,让其细心观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平日所学的构成基础知识点,应用到广泛的设计领域,把多元素构成训练整合为多元化、民族性的艺术设计内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他们的横向思维和创新灵感,使大家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策略得以碰撞升华,既加深和巩固了构成基础理论知识,也扩展了自己在应用领域中的才华,更是对创新思维的历练。
2.培养创新意识应更新传统观念
自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开创了独立于专业设计的设计基础课程,形成一整套的以视觉形式法则为基础的教学体系。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80年代初成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30年来的一贯追求,使传统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各种独立的专业设计拥有了同一个基础平台。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传媒网络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迫使我们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作出选择。传统的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课教学注重造型技能的训练,以现实主义为主导,设计基础局限于“装饰”范围,整个设计教育体系应该说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型,教与学没有主动地开发意识,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意识的培养,显然有悖于当今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更要强化对灵感的开发,宣扬价值取上、人本主义的自我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为主线,指导学生树立现代设计观念和创新设计意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训练学生学会使用创新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3.改变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创新视野
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入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训练课目。构成设计基础内容可围绕“维度”这一概念展开,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一些设计造型基础问题归纳到二维设计基础课程内;立体构成这一具有长度、宽度、高度的体积或空间造型问题概括在三维设计基础课程内,按照先感性后理性、先简单后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安排课程,不规定使用的材料和手法、不提供任何示范作品,取消一切束缚学生思维、抑制学生创新热情地条条框框,引导学生从感性中寻找逻辑,从逻辑中研究规律,从规律中掌握方法。也可以在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中尝试引入一些研究性课题:如在自然形态中得到启发的概念性灯具设计;以字形、抽象形为概念的家具设计、景观设计及人体工学分析等探索性与研究性极强的课题。这些课题极具前瞻性和创造性,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与提高。
四、结 论
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最基本要素就是创意,创意的基本内涵就是创新意识的含量高低,是对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的评价。创新就是破除陈规陋习,破除不利于发展、不利于进步的种种禁锢,体现出一种全新的、适应历史进程节奏的艺术体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构成基础教学创新途径的探索是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开发创新教学的新途径,是我们每个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彩画;创新意识;独立的构图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34-1.5
一、水彩画
水彩画是记录大自然瞬息变化的绘画方式。水彩画最初是以水墨为主,然后轻轻地上点淡彩。任何事物都在创新,后来经过一些画家利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创新许多好的水彩画。他们所用的方法都不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表达情感和寓意。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德国画家丢勒,丢勒是用水彩铺底,以水粉的方法描绘动物;鲁本斯是用水彩的技法画速写,伦勃朗在素描的稿子上画淡彩等,不难看出,那时期,都是业余的去表现速写性的水彩画,花费的时间很少,大家只是用水彩去铺底,为油画做底子,比较轻视水彩画。很少有水彩画的创新意识。
二、水彩画创新意识
最初水彩画始于欧洲,后来经过发展传入我国。中国水彩画经历了几代画家的摸索,努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并存的现状。现在的画家越来越重视绘画的创新意识。水彩画创作中,要想展现画家的主观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创新意识很重要。创新意识具体体现在水彩画的选题、构图、语言、意境等方面。水彩画作品的选材布局处理,绝不是循环渐进很常规,而是创新意识的体现。水彩画选材、布局,与色彩、笔触的运用,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是要表达你的情感和意图,水彩画的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总之平时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实际生活考察中创新意识才能使我们更好的提高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长时间的在绘画中积累艺术经验,在水彩艺术领域不断开拓和创造,画出具有个人独具特色的水彩画,真实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把自己想表达的一切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展现给大家,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通过个人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展现画家的主观意。
三、怎样培养水彩画的创新意识
绘画它源于生活,又赋予情感。绘画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的眼球,让人驻足观赏,不仅仅在于它的形式多样,而是通过画面能真实的看见作者内心独白。
寻找创作灵感和创作题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看待事物感受是不一样的,尤其绘画,作者感受不同,内心独白就不同,画家就会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感受。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同。只有从内心发出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感动自己和感动他人的做品。
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也就是你的创作素材,被画家赋予了自己的情感,画家到处考察用相机拍下触动心灵的画面,在自己的脑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构想。实地考察,这就是画家需找灵感和创作思路,当画家有了内心一种无名的冲动,才能去感受的事物,用心去画。否则,就算定了题材,画出来的画,也只是画,缺少了一种思意识,一种灵气。
水彩画画面的够成:每个人感受不同,表达的方法就不同,最初就会产生独立的构图去表达,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画面的构成方式应包括点、线、面三中元素。一副好的水彩画构图起到相关重要的作用,构图是画面组织形式最好的表现方式。这就要看看艺术家对画面的布局把握。水彩画的构图方式可以从中国画中吸收好的创新意识。美国的水彩画大师安德鲁怀斯很多水彩作品都富有构图方式创新给我们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安德鲁怀斯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表达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他运用自己娴熟的技术把自己的绘画语言表露出来。展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安德鲁怀斯的画面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简洁大方。他经常会在事物的主体的方位、视觉的传达、空间方面多考虑。他会把将要绘画的主要对象向放在画面的几何中心,或者放在黄金分割点上。这种突出主题的构图方式,让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体会到震撼的效果。他还会选择自己独特视角完成他的作品。如《阁楼里》将退伍的军人瘦弱的呈一字型的身体,放在与视平线平行的位置,直接冲击观众的心里与作者产生共鸣。又如在《海风》中,通过一扇窗为静态,窗帘的浮动为动态。动静结合使观赏者超越了具体的表现事物,去体味那种不可言传的情景之中。
绘画它源于生活,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见构成。例如我们可以在自然中可以看见远山、河流、炊烟的农庄。喧闹的城市中看见高楼、街道等都有不同的安排走势。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我们要想把这些东西都安排在画面中,这就要靠我们的取舍,取舍过后安排在画面中。这些取舍的过程中就要靠画家们的创新意识去如何的有舍有留。中国画中提倡“天人合一,画种有我”的原则,随着水彩画的发展,画家们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构图方式也在悄然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画家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方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更多是画家们根据自己的画面来画画,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生活感受。
形象生动的水彩语言和色调。水彩语言简单的说就是色彩。色彩是客观万物之貌是构成绘画作品视觉传达的最基本要素,色彩是极富表现力形式语言。水彩艺术中色彩透明特性不仅能表现抒情诗般的轻快,透明的色调,也能表现出华贵,强烈的色彩层次。瓦尔特·赫斯说过“色彩是能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手段,当色彩的表面印象发张成为深刻的内心体验,造成情感震动,像在一个回声里,心灵的别的领域进入了共鸣”。水彩画创作中色调的和谐、色彩冷暖关系的对比和色彩情感的表达影响着色彩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度。无论是何种颜色与色调都会给欣赏着不同的心理感受.
水彩融入的情感。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有“感悟而动,情即生焉”的说法,情感和客观形象是并存的。一副好的作品必须具备情感的赏心性和和形象的悦目性特征。艺术家作品中情感运用和形式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副作品中如果没有情感的表达,不能感动观众,这幅作品充其量是张画,却不能算作艺术品。
大部分水彩画大师和国内外著名的画家,他们不仅能够在技术上、技巧和物质媒介方面对水彩绘画语言进行主观个性化的延伸,同时还能给水彩作品宽泛的精神、思想和情感内涵。现在的艺术家试图通过独特绘画语言,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
综上所述,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即艺术创新。而艺术家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因素。创新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创新意识是艺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艺术美源于生活,但生活美转变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的主观意识的提炼与再造,当画家的主观情思与现实的客观形态相结合表现于画面的时候,一幅作品才称得上是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创新新意识在水彩画创作中也有其必然性,因为水彩画创作基于艺术家的技能也不可能复制自然原型。而基于思想、情感、审美意识以及视知觉的选择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人面对同一景象都有不同的认识与想象,这样也就为艺术家的创新意识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创新意识像一条纽带,将创作主体、创造性思维与创作客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从再现到表现的过程,推动了水彩艺术创作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28-02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学是否能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理念也是实施成功体育教学的 关键 。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创新教育对 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以及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高校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研究甚少。本文旨在将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为体育创新教育的全 面实施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是一种阶段性的活动,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重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多元 性,但主要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教育。创造能力的教育主要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 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见表1)。
那么,什么是创新意识呢?
心理学研究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发散思维。创造个性包括 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表达欲、幻想、敏感性、幽默感等;而发散思维则是 指学生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主题向四周辐射的积极思考和联想。
具体结构图如下:
从创新意识的构成可以看出,关于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 个性和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全面、全体和自主性。全面性是要使学生得到 全面发展;全体性是指教育要针对所有学生;自主性是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结 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多种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按自我兴趣、爱 好和社会需要来选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给创新教育做好准备。
2.改革教材内容,重构教材体系
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所以高校体育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学生 对体育锻炼的需要,其体系应从健身、娱乐、休闲等角度加以考虑,多选择一些难度小,易 展开,趣味性强,融健康、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项目。
3.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营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如田径、武术、体操等项目,经过长期的演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所以在这些项目的教学中主要是进行模仿 学习。各种各样的游戏和对抗性的比赛能给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意识是行动 的先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4.强化课外体育,扩大锻炼领域
从事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对体育课起到互补和延伸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体 育 知识、技术、技能得到消化。由于课外体育是学生自己担任主角,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一 般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 生多方面的体育能力能起到重要作用。
5.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学生陶冶性情、磨练意志、塑造自我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 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共同营 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从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同时,还要重视校园 环境建设,建设一些优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氛围,促进创新教 育的发展。
6.调整考试和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一直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因素,过分重视考试的结果和 固定的考试形式一直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改革传统考核与评价的方法,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考试方法,不硬性规定考试项目。术科以学生自选项目为主,主要 针对学生学习前后的具体情况来评价给分;理论以作业的形式,学生自选相关的体育专题随 意进行创作,然后根据文章的价值、意义、深度等做出适当的评价,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 实实在在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
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有创新行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离不开创新。体育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 创新。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了解和审视传统体育知识、探索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创新 意识,教师还要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来感召学生。
1.思想的创新
如发展娱乐性体育和健身性体育是转变学校体育教育观 念的体现,也是当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特征。
2.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以达到在教学过 程中“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掌握运动 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意识,去创造更合理更完善的技术动作;可以用发现法教学来不断 刺激 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活动的兴趣;用学导式的教学法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统一起来, 使学 生自学和教师引导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 。应改变以往的组织形式,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人。教师可以只说明活动的目的、要求 , 安排一些小型比赛,由学生自定规则,相互裁判等等,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掌握裁判技 巧,培养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3.重视创新方法的传授和体育理论课的作用
发散思维和创造个性是学生 创新意识构成的两个主要方面,创新意识的其他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对体 育知识和体育项目的充分了解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理论课可利用自 身独特的优势,以图片、幻灯片,、录像、VCD、电脑软件等高科技教学手段形象而生动地 阐述体育基本知识、专项理论和体育娱乐欣赏等内容;也可以利用VCD、电脑软件等手段对 一些社会上比较流行而学校没有条件开展的如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体育项目进行介绍 、 学习和模拟;还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男女学生对体育文化需要的差别,灵活地进行教学,给 男生讲解NBA、国内足球联赛、欧洲联赛等,给女生讲解健身、美容、减肥、形体训 练 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创造能力迅速得 到提高。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时代特征,对各个领域的人才提出了应 具备 有“创造能力”的素质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根据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这一要求,把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目标的重点,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主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发散思维。具体包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力营造创新环境, 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在理论课中重视创新方 法的传授;改革和调整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 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国辉,等.21世纪大学体育的创新教育[J].体育文史,2001(1).
[2]张云龙.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0(2).
[3]赫平家.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1(2).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解构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成了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最具价值的课题之一。其中,“意识”又是“能力”之先导。但是,“创新意识”需要更为具体的基础作为支撑。本文试对支撑这“创新意识”的主要几种“子意识”构成进行探讨。
1.问题意识。作为一种口号,“问题解决”的提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然而,“问题解决”的思想如何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的问题远未解决,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①“问题”的新颖性不强,开放度不够。混淆了“问题”与“习题”、“问题解决”与“解常规题”的区别,把“问题解决”仅仅理解为“习题”的变换和求解。
②过分关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忽视问题的提出与构造。
③几乎还没有人把“问题情境”的创设直接指向数学基本原理,指向数学中那些最原始的问题。
2.方法意识。“数学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而且,数学决定了大部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摧毁和构造了诸多宗教教义,为政治学和经济学提供了依据,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创造了逻辑学。”(张顺燕语)作为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数学不仅自身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其价值早就远远地超越了工具的层面,放射出夺目的理性之光。揭示、接受、掌握这些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方法意识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数学思想方法的伴生性。任何数学思想方法都总是与一定的数学问题、数学材料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应该脱离了这些问题和材料而作抽象的方法论解释,使数学思想方法失去了活的灵魂。
②数学思想方法的隐蔽性。数学思想方法的伴生性绝不意味着掌握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然结果。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隐蔽性,它常常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有意识地予以揭示,才能促成这种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法多题”――以方法为纲,通过多个问题的近似解(证),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③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性。任何简单的数学问题里面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要予以全面揭示和掌握。在教学中既不能作简单重复,也不能搞一步到位,要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逐步实现“解题术―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的升华,逐步扩大这些思想方法向其它问题、其它学科、其它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引伸和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数学思想方法都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我们应当自觉地站在“育人”的高度,充分发掘它们的价值,通过数学的“教”与“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创造方法。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结论形成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使得它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成了信息的提取线索。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数学教学必须作为“过程”来进行,因此也必须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放在数学教学工作的首位,要知道: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在关注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应当以更大的热情去关注那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唯其如此,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才是完整的。
3.应用意识。如前所述:数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这种需要是学生学习是否能够获得动力的关键。一般地讲,通过艺术地再现数学思想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需要。但毕竟学生也知道:数学大厦的基础总分已经建构得相当的完美,这种对数学思想史的创造性再现并不意味着“创新”,它可能带来了探索的“愉悦”,却无法让学生对这些基础问题产生持久的兴趣,现实的需要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如果说文学艺术需要生活,那么,今天我们要说:数学也需要生活。
应用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事实上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甚至更长年限的义务教育的普及,随着受教育者数量的急增,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日益扩大,而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对学生的人为的层次划分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变得不合时宜。《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免收学费,就近入学”。原国家教委《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中还强调:“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同一班集体中过大的差异和过多的人数使得班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不具有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物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06-02
一个国家的国民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命运,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无法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在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业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历来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是高等院校中创新意识非常活跃的生力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快速增长。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滑,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指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众所周知,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学科。物理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规律具有普遍性,已经应用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促进了工程技术学科的进步。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下探索出一个适合物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不仅在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重要性,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有着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培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应该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首先是研究生所学课程的合理设置。物理专业研究生必须学习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这为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而缺乏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末和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必须兼顾基本知识掌握和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每门课程必须包含基础知识和涉及该课程科学发展前沿两个部分的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理解基本原理与当代科技发展前沿的内在联系,这对培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高等量子力学》是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须课,以往的教学内容只注重基本量子知识的传授,割裂了基本原理与科技前沿的联系,所以,应该把基础知识与现代量子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量子计算、量子通讯、量子材料等)结合起来讲解,使学生深刻体会量子物理的巨大应用潜力。同时,改变过去单纯的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加强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的角色
在培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必须重视导师的学术水平、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的教学活动与本科教学有着很大不同,导师的“教”与研究生的“学”几乎是一对一的,这就要求导师必须能够熟谙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到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导师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同时,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导师必须是一个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出色的研究者,在指导学生的科研过程中把学生引入到学科领域和科研前沿,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在科研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具备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
三、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完成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方面。科研项目支撑着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引导研究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物理思维方法解决科研项目中的一些问题,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不断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自从2010年石墨烯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很多研究生导师都在从事二维量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研究生学习完《固体物理》的相关知识后,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一些二维量子材料课题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在科研项目中培养研究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注重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优势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发现、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成果几乎都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物理学的思考方法和研究方式几乎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每一个领域。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很多交叉学科,例如:量子化学、量子信息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等。学科交叉往往成为科学发现的增长点并且能够产生新的前沿,一些重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在交叉学科中产生。例如,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奖者的获奖原因是“发展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研究本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但其在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如何突破光学中阿贝成像原理,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推进到纳米尺度是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的难题。三位科学家利用荧光分子,机智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带来了光学成像技术的革命。这一获奖成果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高度交叉所产生的重大科学突破的典型范例。因此,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适当设置一些与物理学交叉的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学一些适当课程,同时参加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活动,这有助于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研究生经过了阶段性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训练后,其结果如何,必须给予适当的评价。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对研究生个人起着引导作用,而且对研究生教育有着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案的制定。对于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须对研究生基本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阅读文献、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制定详细的评价细则,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评价体系能够从制度上引导研究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研究工作。
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效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研究生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2]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4.
[3]雷彩虹,王晟,王P.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5):433-440.
[4]赵灿.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68-70.
[5]王伯平,王晓慧,武关先,袁文旭.教改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12,(6):159-160.
[6]李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五重障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47-52.
[7]王向宇,贾振安,郭,高红,樊伟.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3,(35):104-105.
[8]张义顺,廖建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大学教育,2013,(7):11-12.
[9]嵇英华,刘咏梅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14-17.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新精神;思维训练
农村中学地处偏僻、消息闭塞,数学课堂教学仍习惯于陈旧的教学方法,还严重地沿袭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农村的学生来讲,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手段单一,学习起来确实困难,有不少学生学完了中学数学,得到的却是算得慢或者是不会算的结局。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加强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我想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动机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基础,兴趣是创新的直接动力,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导致创新活动的发生。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才会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就是创设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诱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师生关系,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会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要鼓励学生直觉的猜想、大胆的探索,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的人教版教材里新增了不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概率与统计、股票知识等,而这些知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为当前农村乡镇里也有福利彩票买,如能结合实际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基础,诱发创新动机。
二、不断变换刺激角度,诱发创新意识
课堂上不断变换刺激角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不同角度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他们以新的刺激,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一节课中,可以采取反馈成绩,又不断设计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神秘感、追求感。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老师要用生动有趣、具有“煽动性”的语言,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并给学生提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比时,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鼓励学生大胆实验,自己动手去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兴趣很高,通过亲自动手量、用脑想,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点,比单纯教师讲,收效更大。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不同于作报告,不能一讲到底。数学教学尤其要让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一是多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讲算理、说依据、说操作、讲思路等等,以说促思,发展思维;二是多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三是在活动中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教学创新,不光要让学生多动手,还要求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手脑并用,即要在动手的过程中描述操作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如在教学“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较大的圆,把它剪下来,在大圆内画一个和它同圆心的小圆,把它也剪下来,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接着告诉学生得到的图形叫环形,然后向学生介绍外圆、内圆。在学生了解以上知识后,让学生讨论:环形的面积怎么求?求它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计算时只要知道两圆的半径就行了。”学生得出结论后,趁热打铁,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在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创编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
1.以开放性试题,训练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可结合实际适当安排展示开放性的试题给学生,以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对问题的深入探求思考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包括由条件探索结论和由结论寻求其成立的条件或将问题的条件、结论之一增删后探寻结论的相应变化。
2.以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可结合问题的实际,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途径,寻求思路简捷、方法巧妙的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以多题一解,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的多题一解,就是将存在内在联系的多个问题加以类比,探寻其相同的本质属性,用相同或相近的方法解决多个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有机串联。教学中可通过一系列的变式,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类比联想,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当一个新问题出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想与它类似的问题、类似的条件、类似的形式、类似的解法等等,并联想与它相关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解决新问题。
4.以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对典型题目加以演变,构成阶梯问题链,使一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问题串在一起,在层层递进的深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1)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很多,最突出的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层出不穷,如标新立异的分类、不同视角的层次构建等;(2)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对某个教学法进行研究,如探究式教学法、自主性学习法等,不能从整体上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3)把创新教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更是少见,在理念指导下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研究有待深入。
二、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1.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创新教育,特别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创新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是从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对教育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理性认识与判断,是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突破和创造,显现出根本性、简洁性、指导性、时代性以及系统性的鲜明特征。“创新教育不仅涉及到教育的目标问题、方法的改革和内容的调整,而且要系统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即进行教育创新以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2.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构成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有一点是相同的,实质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3个维度。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基础,锻炼创造能力是提尚。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它包含创新思维,创新个性,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好奇和兴趣,独立与独创,自觉与果断,自制与毅力,自信与自尊,怀疑与求真等,受学习压力、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较大。“培养创新敏感度,创造创新张力,是养成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三、创新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1.坚信创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培养成某方面的创造性人才,后进生和优等生是一样的,教师注重的是如何培养、挖掘的问题。第二,坚信学生的创新素质有层次和类型的差别。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因材施教,对待学生个体给予弹性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稀奇古怪”的想法和“随心所欲”的动作创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教法进行质疑。
2.实施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新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的教学方法既有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体育教师要—坚持系统的观点,根据时展的需要,以教育创新为理论基础,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创新教育。
发现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仅给他们一些事实和思路,启发他们积极思考、独立探索,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并掌握原理和规律。教师设计好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资料和条件,提问、指导和耐心等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想象力,从本能上刺激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想学、想练并探索学练的方法和技巧。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提出的困难,帮助他们分析,探寻解决的办法,并进行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就是创新思维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