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

第1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动物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块式分方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04-02

动物医学专业也就是培养兽医的专业,一直在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我国的生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21世纪的到来,畜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革,从以前的放养式、零散式转变为集中化、规模化;同时,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个体水平转型到分子水平。对此,动物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上的畜禽和畜牧业的基本保障外,新时代下的动物医学也相应的扩及公共卫生学、共患病和兽医预防学等新的内容。例如,2003年我国爆发“SARS”,2009年的手足口病和H1N1病毒的蔓延等已涉及到公共卫生领域;2008年我学院的赖良学教授首次培育的“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获得成功,李子义教授领衔的团队又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也体现着现代兽医的职责。随着动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层次的深入,新形势下的动物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目前我国动物医学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在我国开办了动物医学专业的60多个高等院校中,仍有很多院校继续使用传统上的兽医培养方案,培养动物疾病诊断、基本水平的动检、畜牧业、饲料、兽药和动物疾病控制等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查,提出了现代社会动物卫生方面的新要求。野生动物的保护、更深水平的动检和行政管理等与动物医学专业密切相关。但是,受现代经济社会的影响,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数较少,培养的兽医人才也有较大的流失,导致我国紧缺动检、动物诊疗、疾病预防、野生动物保护等行业的专业人才。例如,负责管理动物进出口的海关部门,除了要对动物进行检验检疫,把好检疫关,而且动物制品的进出口,比如皮毛产品,就需要懂得野生动物制品的专业人才。然而,实际上,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少之又少。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动物医学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对接差度大的问题。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教育实践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冠以“培养模式”题目的论文达数百篇之多。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其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该模式培养的重点,并且日益成为“动物医学专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动物医学专业现代化”就是学生不再一味地强调书本的重要性,而更多地注重提高多方面的基本素养。为此,“KAQ”人才培养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知识即将成为人类市场上新的交易入口,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知识;能力是要求人在处理事务上具有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方法;素质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对于动物医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有的放矢,在开学之初,做好专业说明报告会,不要让学生被局限在传统的兽医思想中。同时,学院要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去了解该专业,并且在适当的时间开设动物医学导论课,让学院的教授亲自授课,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避免学生盲目学习。在班级建设方面,要有班主任和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是教授,辅导员是研究员而且具备心理辅导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给学生提供咨询的条件,以解决学生的专业解答和心理不佳等问题。在五年的学习之中,学院应适应社会需求,开设应用型和煅炼型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课,避免随着专业的深入学习,在面临考研深造和就业选择时陷入迷茫。另外,在大三学期之初,再进行一次专业介绍,让学生在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和导师时有更清晰明确的想法。每个导师最多带领2名学生,而且在选择了导师后,导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相应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并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和实验方面都得到较好、较大的发展。

三、教学课程设置

在我国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的设置上,不能一味的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包括动物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免疫学等;专业课包括内、外传染病学、动物检验、检疫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没有体现出新形势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同社会对接便捷等。因此,在新的社会需求下应增设宠物管理学、野生动物保护学、自然保护管理学等与宠物和野生动物相关的课程。同时,英语作为现在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动物医学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建议部分课程开设全英文教学课堂,如细胞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动物科学概论。另外,建议实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RBL(research-based learning)型课程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

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应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设实验课程,包括化学实验、物理实验以及与动物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促使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获得兴趣,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性。另外,教师应根据各专业方向的新发展、新课题、新方向,不断地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适当地嵌入相关的新鲜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范例;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走到情境中去,让学生得到真切的感受。比如,家畜解剖学的教学,除了要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让学生走进解剖实验室,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模块式分方向培养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的本科生的5年教学采用“2+2+1”教学模式,即2年的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2年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全程导师制教学,针对本科就业的学生提供一年的实习空间,针对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一年导师(可以是其他大学或研究院的教授)指导实验探究的机会。在选择导师时,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基础兽医、临床兽医、预防兽医、共患病四个方向之一进行学习,而且学院会给学生一个周的时间去适应,如果学生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换。

在学生基本修完动物医学专业规定的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即在第八学期结束后,采取分方向培养。学院共开设动物临床医学、动物药学和动物生物制品学三个专业方向,学生自愿选择,学生也可按照重选原则,选择其他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动物医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后,学院将会与日本的北里大学定期互派本科学生,同时,注重国际交流,同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院校进行密切的学术联系。

模块式培养更多的适应本科就业的学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1.经济动物的养殖方向:比如,肉牛、奶牛的养殖,绵阳的蓄养和新的经济动物(水貂、狐狸)的养殖。

2.野生动物、宠物疾病方向:比如,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动物园进行动物的诊疗工作;宠物的护理、销售和治疗;我国现在紧缺这方面的人才。

3.实验动物方向:目前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一些动物实验,尤其是具有流行染性病毒的动物实验,对实验动物的要求相当的严格。而且,实验动物的养殖条件也很高,需要专门的兽医人才进行养殖。

面临新环境的挑战,动物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构建和实践必须加紧进行,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和改进我国生命科学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紧要的,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的脚步,才能培养现代的兽医人。

参考文献:

[1]刘进辉,苏建明,程天印.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4,(12):54-56.

[2]张立娜,华彦,肖向红.新形势下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J].畜牧兽医杂志,2010,(03):42-44.

第2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 兽医药理学 动物医院 临床实习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1]。兽医药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所必需的。通过多年兽医药理学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兽医药理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课程,总结原因如下:

1.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因为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大都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这时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对专业知识刚开始有所了解,许多专业名词并不是很明白,尤其是讲到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内科病、外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这些临床专业课,所以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兽医药理学与其他科目相比,知识点较散,理论性内容较多,杂而抽象,药理知识不太容易掌握。药物种类繁多,许多药名通过外文直译过来,没有记忆的规则,一类药物里有许多种药物,各自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又不尽相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所以面对千奇百怪的药名、多如牛毛的知识点,学生不知该从何入手,抓不住重点,好像什么都要看、都要背,短时间内又难以理解和记忆。

三是高校教学特点与现状:药理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临床各类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筛选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2]。现高校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兽医药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较高、科研水平较高,但相对来说临床实践水平有限,加之没有临床用药经验,讲课时很难与兽医临床用药实际相联系。因此,讲课过程中只讲授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实例分析,难免比较枯燥,课堂的气氛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

四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家畜与家禽,有关宠物等小动物的常用药物及药理知识较少,这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和将来打算从事宠物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欠缺[4]。徐茂森[5]提出随着“伴侣动物热”不断升温,暴露出国内动物医疗行业人员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足。

2.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增强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

高校动物医院是动物医学专业校内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其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形式的教学基地所无法替代的。动物医院具有综合功能,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计划,为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具有搜集科研素材、对外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6]。

动物医学专业各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各课程之间存在许多如何之处。能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各课程能够相互贯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从事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动物医院实习,在指导教师和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亲自动手操作,全面了解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控与治疗技术,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兽医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来说,还有以下优势:

2.1实现从理论知识―模拟药房―真正药房的过渡。

现有的药理学课程主要是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讲授药物的临床具体应用、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较少。教材讲授的药物大多为原料药,与实际临床应用的制剂还有一定差别,再加上临床上联合用药较多等实际问题,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将来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课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开展以问题、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和PBL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形式单一,没有实境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也一般。刘爱军等[7]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病案式模拟药房”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学生―多媒体病案软件―模拟药房的互动,“病案式模拟药房”模拟医院形式,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满足了学生的初步临床实践需求。一般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农业院校中都有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走出教室,利用周末及假期,走进动物医院,进入真正的动物药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见、可触、可闻的实物,必将有利于学生对药物在实际临床上的正确合理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2开阔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般教学用教材的出版、更新往往滞后于当前该领域的发展,兽医药理学教材也滞后于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应用[8],因课堂讲授课时的限制,不能把教材上所列药物一一讲授,在动物医院实习过程中,医院内所用药物品种较多、较新,涉及面比较广,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未涉及的药物,利于学生开阔知识面,跟上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2.3提高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兽医师。

兽医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兽医师学会“对症下药”,通过正确药物的使用达到治愈患病动物的目的,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但现有的教学模式下,简单、有限的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远远无法满足真正的临床实践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临床实际工作中,患病动物的病情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多器官、多症状发病等复杂病情,并不仅仅拿出药理课本上一种药物就可治愈,需要用到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在讲授理论课时大都进行单一药物的讲解,这就造成了学生面对临床病例“无从下药”的尴尬处境。但这种情况限于药理理论课时的限制,只能通过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2.4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药理教学的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有的药理理论课程应推进整合教学并引入更多的临床药理内容[9]。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动物医院的教学实习,随时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药理教学与临床用药之间的不足,删去过时及淘汰的药物,使高校药理教学跟上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还应通过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为临床服务,改进临床兽医师药学及药理学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当前畜牧兽医行业中存在许多学历水平不高的“赤脚兽医师”,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现在临床病例复杂多变,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合理全面分析病例,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当前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面对老年动物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疑难病例,需要我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反过来用实践检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必将促进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极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10]。动物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生产技术推广等基本能力,能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生产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现在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灌输式教学模式[11],只注重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动物医院这一综合性实训基地,使专业课程额教学和兽医临床紧密结合,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工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谢耀峰.我院药学专业药理课程期末试卷成绩分析与评价[J].时代教育,2015,(7):62.

[3]王笃学,樊国燕,娄飞.论兽医药理学的教学与兽医临床用药的关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55-56.

[4]孙永学,曾东平,李守军.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2,02:166-167+171.

[5]徐茂森.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习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45-346.

[6]马吉飞,周庆强,张建斌等.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天津农学院动物医院的建设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59-62.

[7]刘爱军,刘建国,沈甫明,等.在《药理学》教学中开设“模拟药房”的一些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57-359.

[8]刘晓强,李引乾,蒿彩菊.提高《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5):34-36.

[9]徐添颖,蔡国君.浅谈新时期药理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3):31-32.

第3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1校企合作,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1.1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根据“ETPA”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基本理论对毕业生岗位技能达到“必须、够用”的原则。将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三大类,理论课占总学时比例低于50%。

(1)与企业代表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来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明确企业用人要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模块及授课教师、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整合课程内容,并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根据考核及调查结果不断修订,不断完善。

(2)调整课程模块。理论课将原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课整合为畜禽遗传繁育;将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加工与调制整合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等。各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均做以调整,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凡与职业技能无关的理论予以删除,补充行业新知识和技术,形成全新、适用、实用的专业理论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和综合性。根据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与疾病防治3个必修模块课程,宠物与疾病防治或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1个选修模块课程,规定完成全部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训练与岗前培训实习项目中,根据毕业生个人的职业规划和爱好强化1个职业方向的职业技能训练。

(3)加强优质课、精品课和校内教材建设。建设“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家畜传染病”、“家畜寄生虫病”、“病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近两年包括上述课程在内的9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省级优质课和精品课。为达到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参与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畜牧兽医教材,还自编校内特色教材和配套的实验、实习指导书、教学大纲、电子教材、实训考核办法、多媒体课件等。以适应教学和实践的需要。目前,已经编写校本教材《饲料原料》、《饲料配制》、《动物药理》、《动物解剖图谱》等20余本,其中编制的饲料配方软件,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建设了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库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室,依托校园网络,为教师、学生和社会提供统一的门户入口,形成开放式动态的网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2实验实践体系建设

按照课程体系,在第二学年的两个学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由专业教师带队让学生深入到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现场、企业。充分利用学院教学实验室、专业技术实践实训平台,与校外实习基地十余家企业共建岗前和顶岗实训平台,共同开发针对专业岗位群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形成专业基础知识实验、专业实践技能实训和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紧密联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举办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强化实验、实训、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教学,构建“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实训实习”、“岗前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模式的实践方式和技能掌握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畜牧兽医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1.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第三年组织工学交替的岗前实训和顶岗实习。学院主动与各大饲料生产企业、大型养殖公司与养殖基地、大型兽药生产企业、宠物医院等企业合作,在挂牌的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实习实验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与辽宁禾丰牧业有限公司、沈阳正成牧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合作,每年组织学生赴实习基地,先参加岗前培训后顶岗实习,分别在饲料质量的检测、饲料加工工艺、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饲料兽药营销、宠物饲养、美容与疾病诊治等岗位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同时学院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巡回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学生所在企业组织专业技能集中培训和讲座,同时在生产一线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2结语

第4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目前我国只开展了兽医综合知识的考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分为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和综合应用4份试卷,具体内容涉及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相关法律法规、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15门兽医重要专业课程。

目前,我国兽医专业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下与其他学科基本相同,相当于通才教育,尤其近10年来,兽医高等教育在实践环节上较之前有所滑坡,致使中国兽医专业教育在体制上、在人才教育质量等方面难以与国际接轨。2009年,我国开展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在执业兽医的甄别选拔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执业兽医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动物生产及疫病防治行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的提高和管理的更加规范。但一个好的执业兽医不是考出来的,执业兽医接受教育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其执业水平和从业能力。因此,兽医专业教育是培养合格执业兽医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在新时期下,推行执业兽医制度的举措与兽医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这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兽医高等教育机构对培养合格兽医人才的重视程度,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兽医专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更好地与国际兽医专业教育体制接轨。尽管我国的兽医制度尚在建设中,但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兽医专业高等教育是为兽医公共事业培养人才的基地,为适应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兽医专业高等教育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及时变革兽医教育。面对这一新课题,兽医专业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设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利用好高等教育资源,保留已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兼顾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真正让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2.1参考执业兽医制度,改革课程与教学内容

本着“厚基础、重专业、高素质、强实践”的原则,结合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要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对课程建设与整合的合理性进行重新审定,力求在确定课程及名称时,避免为了迎合考试而过于强调学科分类,但也要考虑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所涉及内容确定课程,尽量使所开设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考试科目一致;同时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客观实际和要求,合理分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在不增加课程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将考纲中规定的考点纳入课程学习标准,融入到常规课堂教学中,同时根据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适当修订人才培养体系与考核标准。此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尽量选用该校教师编写的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并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引入到平时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对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现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作风。

2.2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采取分层次的方式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宜。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依据学生志向,将学生分为2个层次。第1层次:为有志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者,对这类学生采用“高级科技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第2层次:为准备参加工作者,依据学生兴趣和志向采用“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用于临床生产实践的人才。

2.3专业方向分流,按兴趣学习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对属于第2层次的学生,依据其兴趣和志向进行专业分流教育,如拟将动物医学分为小动物医学方向和普通兽医学2个方向。其中小动物医学主要进行小动物,如犬、猫等小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普通兽医学主要进行奶牛、猪、羊及禽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教学工作。

2.4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多途径拓展实习基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校企共建、双向受益、产学结合、教研同进”的建设模式,建设了20处标准化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制定了标准化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实习基地网络平台,创新了“2•2”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创建以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实验实习和专业生产实习;以培养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社会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2个层次4个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将前期的2个实习与后期的2个实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逐渐加强。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实践操作技能明显提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周六、周日和假期时间进入校内外实习基地,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事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小动物方向学生在宠物医院进行实习,学习从接诊到化验、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最后达到单独完成全过程的程度;奶牛场实习的学生在校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年多的临床实习,可全面掌握奶牛的生产过程。

2.5建立专业综合实验培养模式

为了更有利于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与学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制定以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为基础的动物医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体系,力争创立以点及面,点面结合的综合性、创新性培养模式。1~5学期主要为专业基础兽医学课学习时间。在该基础上,第5学期实施基础兽医学实验,将所学课程进行整合,实施综合试验计划;第6学期主要为预防兽医学学习时间;第7学期主要为临床兽医学课程学习时间。因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计划在第6学期开设预防兽医学综合实验,第7学期开设临床兽医学综合实验。经过7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有了较好的基础,因此在第8学期,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计划开设动物医学专业大综合实验。通过对动物医学专业综合实验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业务能力,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有利于所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2.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第5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宠物医疗行业;宠物医疗;齐河县;宠物

如今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寄托,宠物伴侣时代的到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如今宠物行业已经构成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2019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高达2024亿元,宠物医疗是下游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1]。笔者以齐河县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为例,浅析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大环境

本世纪初,“宠物”这个新兴事物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宠物医疗行业也开始发展,但当时诊疗水平低下、诊疗环境差、经济水平发展不高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的进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了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2015年以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要代表的宠物医疗集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二线城市进行宠物医疗行业的并购连锁,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统一标准化。

1.1养宠人群

据统计,宠物拥有人群中以老年人和青年人两大群体居多。我国上个世纪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由于独生子女缘故使得家庭中的老人缺少陪伴,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饲养宠物作为自己的“伴侣”;如今的青年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宠物的出现讨得青年人的喜爱,往往被当做自己的亲人和精神的寄托。

1.2宠物兽医师的发展

目前临床上的宠物兽医师主要为科班出身,在大学时主修专业就与宠物相关,还有一部分宠物兽医师是由大动物兽医转化而来,这类兽医通常年纪较大且理论知识不足,将逐步被新时代的年轻兽医师所取代。根据调查,目前临床宠物医生中以本科生和专科生为主力军,但大多从事较为基础的工作,硕士研究生一般晋升较快且很快得到认可,而博士研究生则较少出现在临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且多从事管理工作。不难看出宠物医生的门槛在逐步提高,要求宠物医生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提高。

1.3硬件设备的更新

随着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完善医疗环节中的不足,宠物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的短短几年,血常规、生化、超声、DR、CT、核磁共振等更趋向于人用标准,越来越专业化,为兽医师的诊疗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帮助,也为宠物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动物福利,使它们减少了很多的痛苦。

1.4宠物医生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开设的兽医相关专业主要集中于各大农林院校,每年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根据调查,大多数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主要以大动物的养殖和疾病防治为主,而小动物疾病方向的引领与社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毕业生从事宠物诊疗的人数相对较少,而近些年宠物医疗行业飞速发展,人才需求量巨大,更加加剧了人才缺口。

1.5继续教育的发展

许多大学兽医专业的校内教学和临床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毕业生进入临床时难以将书本理论知识产出为实用技能,但由于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使得毕业生很快就可以融入临床。同时国内宠物医疗行业起步较晚,相比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继而促进了兽医继续教育产业的兴起,不仅有较为常见的软组织手术、外科手术,还有飞速发展的超声、CT、神经、麻醉学等。通过知名专家的临床教学实践,使临床兽医的技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继续教育也成为目前业界较为认可的一种兽医师成长方式。

1.6专科医生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宠物的需求不仅仅只满足在宠物狗身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宠物猫、蜥蜴、龙猫、蛇等小动物的喜爱热度持续上升,行业上称为“异宠”。年轻人、大城市的居民由于上班或者诸多原因限制,无法进行遛狗这一必须行为,而异宠完全可以一直生活在室内且不扰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异宠。据统计,猫宠的数量在直线攀升,近几年猫专科医院和异宠专科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2齐河县宠物医疗行业现状

2.1宠物医院数量少,缺少高素质的兽医师

齐河县的宠物医疗场所大多为夫妻店,初具规模的目前只有一家,大部分为宠物门诊和宠物店,缺乏正常的良性竞争。同时兽医师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兽医师为大动物兽医转化而来,且学历较低,只能通过行业内的继续教育提升个人技能,但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兽医师的技术水平提升较为缓慢,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缺陷。目前,县级宠物医院人才吸引较为困难,省内高校主要有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齐河县域内仅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一所本科院校,该高校兽医专业人才较少,根本不能满足就业需要,由于该高校距离济南较近,使得大部分毕业生通常前往济南就业,更加加剧了齐河县兽医人员的难招募情况。

2.2宠物医院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宠物医疗场所理论上应在医疗方面更加专业,但经调查发现,齐河县内大部分的医疗场所不仅包括疾病的预防、诊疗和保健,还有美容、食品、用品的销售等服务,使得服务规范性、专业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宠物主人的服务体验。由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起步较晚,很多药品只能从国外进口,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得各医院间缺乏相对统一的收费标准,难以建立客户的黏性,“老客户”并不是技术服务的提高所带来的客户黏性,而是本区域内无其他更高水平宠物医院可供选择。

2.3医院布局及基础设施不规范

齐河县大部分的宠物医疗场所基础设施较差,缺乏先进的设备,凭借经验进行诊疗的兽医师仍不在少数。笔者走访过多家宠物诊疗场所,都没有普通疾病与传染性疾病的隔离设置,并且在治疗和诊断过程中通常使用同一设备,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制约了该区域内宠物诊疗的发展。

2.4病历单一,兽医师成长较慢

通过调查发现,齐河县域内医疗场所就诊的病例较为简单,大多为皮肤病、普通病和传染病,其中传染病主要以犬瘟病毒和细小病毒作为医院的收入“支撑”,而胰腺炎、传染性肝炎则成为县级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瓶颈,这使得兽医师的工作日趋简单化、熟悉化,也加剧了凭借经验诊疗现象的频发。通过与某宠物医院院长交流发现,该医院几乎没有专门用于兽医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通过参加医疗设备企业举办的一些技术培训来提升本院兽医师的综合素质,但这种培训水平较为低端,兽医师的成长较为缓慢,这也是年轻的兽医师不愿在县级宠物医院就业的原因之一。

2.5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通过调查,齐河县的宠物医院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如兽医师的等级考核标准、薪资评定标准、各项服务收费标准、各种疾病或免疫的风险标准、诊疗记录制度规范、信息透明制度等都没有规范化,造成兽医师工作积极性较低、收费乱、服务差等现象发生。同时本地居民思想较为保守,养宠观念尚不成熟,对新兴事物不太容易接受,很多宠物主人只习惯于电话咨询,兽医师应培养宠物主人主动来院就诊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导致处理医疗纠纷问题时存在较多的隐患。2.6缺乏环保意识,医疗垃圾丛生宠物诊疗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虽然宠物医院会进行单独处理,但没有相应的规范回收,经常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病会因医疗垃圾的不合理处置而引起传播。

第6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动物医学 学生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以知识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根本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崭新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我们要想取得大的进步。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整个知识的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将扮演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面临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实施创新教育,既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畜牧业大国。我们生产的农副产品不仅供国内人民利用,同时也出口到世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赚取大量外汇。为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副产品的安全可靠,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劳动者。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是在必行。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创新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决定着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能否脱颖而出。教师能够以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活动。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教师,在授课时能讲出新内容,出题时有新思路,解题时有新方法,议论时有新见解t科研中有新发现。这样在学生中就会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形象,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中硬搬硬套书本内容,缺乏活力,学生就会变得循规蹈矩、顺从听话,即使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也会因此而被埋没。事实上,在广大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加以正确引导,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必将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增加开放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最终要具有诊病、治病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大纲,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以达到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设开放性实验。有学生处于自己的爱好选择其感兴趣的实验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路线,自己准备实验器材,独自完成实验操作,独自分析实验结果及出现的异常情况,最后由教师点评。在此全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辅导者,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保障。目前,我院有市兽医站、动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宠物门诊等20余家实践基地。丰富的实践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将知识体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并体会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的认识,培养诊断、治疗的独特技能。

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

第7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摘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要求,介绍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兽医内科学授课方法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开设野悬疑讲堂冶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兽医内科学;教学方法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兽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主要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的内部器官疾病。课程目标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尧恰当的诊断方法尧合适的治疗手段研究动物内科疾病的发病规律尧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掌握认识动物内科病尧分析动物内科病尧诊疗动物内科病的方法,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兽医,以达到国家对执业兽医师的要求。

1调整教学大纲

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给各职业技术院校和各高校兽医类专业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兽医内科学在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科目中所占比例较高,约占20%。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包含110多个疾病的发病原因尧机理尧临床症状尧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分散在临床和综合运用科目中,考点有400余个,非常繁多。另外,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原来在授课的时候没有讲授关于猪的知识。随着执业兽医制度的实施,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大纲里增加这部分内容,缩减马属动物所占的比例,同时增加宠物和家禽的部分内容,为培养合格的执业兽医师奠定基础。

2加强实践教学本课程开设的实验课

以兽医内科学所授内容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动物常见内科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能力,为今后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报告重新梳理一遍实验过程,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学校动物教学医院每年接诊大量的病例,其中不乏动物的内科疾病。因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动物医院学习。实验课遇到动物医院的病例时,直接将实验课改为这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加强学生对临床病例的了解。教师在值班遇到特殊的病例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等形式将这些宝贵的资料保存下来以便课堂授课时使用。学生大三结束后,大部分的兽医专业课程已经学完,学校会安排几个月的时间到新疆各地的牛场尧羊场尧猪场尧鸡场尧畜牧局尧兽医站尧动检所以及饲料厂等单位进行毕业生产实习,而且一些实习点还有教师驻点指导,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机会。

3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综合教学楼各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将购买的尧网络上收集到的尧参加学术会议时收集到的以及自己制作的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和学习。同时,注意与学生们的互动,避免将多媒体授课扭曲成另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板书的时间,使得课堂容量明显加大,授课速度也显著加快。因此,在讲授到一些重点内容时,放慢授课节奏,以便学生们记笔记,保证教学效果。

4开设野悬疑讲堂

冶野悬疑讲堂冶是动物科学学院针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的专题讲座,师生均自由参加。其主要内容为临床病例分析,即通过分析临床上搜集的实际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教师自己的研究结果,讲述病例诊疗的全过程。之所以称为野悬疑冶,是讲述过程先以病例整体印象示人,对可疑之处提出多种问题,然后通过细致分析,层层剥茧,最终揭开病例的野神秘面纱冶。除了病例分析外,野悬疑讲堂冶还将兽医史尧兽医哲学尧兽医文化和兽医文学等国内外涉及较少的课题开展相应的讲座。目前,野悬疑讲堂冶已进行了25期,教师抽丝剥茧针对某一个特定疾病讲授地非常清楚,这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动物内科病,听讲的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5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互动平台,邀请各授课班级的学生加入,鼓励其在群里讨论一些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对于有分歧的部分,教师亲自指正;对于在动物医院见到的一些典型病例,鼓励学生将病历在群里分享,共同讨论,最后形成一个完美的病历记录保存于群共享。

6结语

因此,应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完善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俱进,为新疆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7参考文献

[1]张辉,崔焕忠,杨春馥,等援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叶兽医内科学曳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刘俊伟,张海棠,李国旺,等.关于更新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农技服务

[3]杨笃宝,王振勇,刘建柱,等.叶兽医内科学曳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

第8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医师;管理制度;启示;执业兽医;法律法规

1我国医师管理制度介绍

1.1医师管理法律体系构成

目前医师行业管理法律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为核心,包含一系列与其相配套的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准入、执业规则、考核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是医师队伍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根本保障,是医师人员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资格考试、注册方面,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中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办法》《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等;在从业管理方面,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中医师、士管理办法》等;在考核培训方面,有《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等;在医疗事故处里方面,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在病历、处方管理方面,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

1.2医师管理基本制度

1.2.1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在我国医师资格须依照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取得。取得医师资格的主要途径:一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即获得医师资格;二是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取得一定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经相关部门认定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医师资格。

1.2.1.1医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国务院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管理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的办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则具体组织实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两级,每级又包括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其中中医类包括中医、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中西医结合医师8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目前,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类别共有36种。医师资格考试形式。医师资格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医学综合笔试。已经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如再报考执业医师资格,可免于实践技能考试。医师资格报名条件。执业助理兽医师和执业医师报名条件在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上要求不同。执业助理医师报名的学历条件为具有医学专业大专或中专学历的人员,实习时间是需要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试用期满一年;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条件的学历条件为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实习时间同执业助理医师一致。对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的,具有专科学历的,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分别满二年方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专学历需满五年)。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人员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推荐后,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首先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然后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方式也分为临床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案另行规定,不同于普通医师考试。这样的规定,降低对该部分人员的学历要求,更侧重于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医术专长。

1.2.1.2取得医师资格的特殊情况。一是境外人员,需要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实习满一年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二是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人员,要有在华医疗机构作为邀请或聘用单位,与聘用单位签订协议,并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方可获得资格;三是乡村医生,符合相关规定的,也可以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2.2医师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否则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2.3考核、培训制度

1.2.3.1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医师考核是由专门的考核机构按照医师执业标准组织实施。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医师的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为保证医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临床工作,现对住院医师开展了规范化培训工作,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统筹管理。考核内容:医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等。首先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的评定,考核机构对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由考核机构对参加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测评方式可以采取个人述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的考试或考核,书写医学文书的检查,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等一种或多种形式。最后综合各项评议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考核管理: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其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则允许继续执业,不合格的收回其医师执业证书。

1.2.3.2培训制度。培训的组织:医师的培训计划及农村、少数民族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组织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需要按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和管理:医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通过培训来提高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接受培训的医师要经过考核认证合格后方可通过培训

。1.2.4医师的权利、义务。《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师的8项权利和5项义务,权利包括: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诊查、调查、处置,选择合理方案,出具医学证明,获得相应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参加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参加培训与继续教育,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的权利及批评建议权等。医师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关爱患者,钻研业务,宣传保健知识。

2我国医师管理制度特点

2.1法律体系完善采取平行立法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执业医师法》中的各项制度,在医师资格考试、注册、考核培训、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有具体的办法作为配套补充。通过细化各项制度,建立相应的配套规章,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医师行业各项工作都能进入依法依规的良性运作轨道。

2.2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强医师管理法律体系规定的各项制度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各项制度有序衔接,操作性强。如在医师资格考试方面,实行了分级、分类的考试模式,确保考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考虑到学历与专长兼顾,既考虑和重视学历,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给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人员进入医师队伍另辟蹊径;在资格获取方面,对外国人、乡村医师等不同人群取得医师资格的途径都有明确的办法规定。通过对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分别制定相应办法,明确不同主体职责权限、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更便于医师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2.3充分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当是立法最重要目的之一。《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提出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基本工作条件、待遇、人格尊严、自我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进一步维护了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同时,规定义务,将其具体的工作职责规范化、法律化。

3我国执业兽医管理现状

在我国,执业兽医制度已基本建立。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正式提出推行执业兽医制度建设。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明确了执业兽医制度的法律地位。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稳步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提供保障。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对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证书发放等都做了相应规定。针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农业部还制定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二是执业兽医注册、备案制度。按照《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执业兽医资格,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应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备案,并规范了执业兽医注册、备案的程序和条件。三是执业兽医从业管理。《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在执业兽医的配备范围、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的从业范围、处方笺和病历的使用、执业兽医的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有效加强兽医从业人员管理。四是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中规定“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实际工作中,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社会机构也在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执业兽医继续教育,但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且目前执业兽医继续教育更多是市场行为,参与积极性不高。

4对我国执业兽医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

4.1构建执业兽医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兽医人员的法律法规,在兽医人员管理方面仅有《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主要集中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方面,包括《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等。在操作层面的规定和规程尚未配套,有些制度的推行缺乏立法支持。应借鉴医师管理法律制度体系,针对兽医管理的具体制度制定配套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形成健全、完善的兽医人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4.2借鉴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有些长期从事兽医工作人员,其学历、职称不符合考试办法规定,从而不能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二是考生中有些专长宠物诊疗,有些专长畜禽诊疗,在参加现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考试或水生动物类考试时,仅对其擅长部分内容答得好,从而影响整体成绩。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借鉴医师资格制度中专业与专长兼顾的方式,给确有专长的兽医一定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借鉴医师资格考试分级分类的方式,按照动物种类将考试进行分类,通过细化考试类别,提高考试的针对性与考试效果,体现择优的目的。另外,我国执业兽医在继续教育、行业自律、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也未建立起来,可以借鉴医师相关制度,来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体系。

第9篇: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动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

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这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的发达国家已是多年未见正增长,由此所造成的就业率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的后位。同时由于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第一批扩招毕业的本科生达212万,而2005年、2006年、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则分别增长到338万、413万、495万人。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之前的“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普及教育”的深刻变革,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然而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年年让人感到不安。人事部曾做过一项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下降,2006年与2005年同期相比,大学生供应量上升了22%,需求量则下降了22%[1]。可见,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已显得十分迫切。

为了更好地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关部门把目光转向了“创业”以及与“如何创业”相关的创业教育。2009年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通知,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其中一条就是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将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场地安排、创业环境和条件等,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出,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创业教育的初级体系。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是处在启动阶段,各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具体模式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照搬照抄国内外的模式,全校统一模式等。我们认为,实施创业教育应该有针对性,特别是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来设计适宜的模式。为此,我们根据动物科学类专业的特点,并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初步探讨适合于动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创业教育课程

专业培养方案,是大学培养专业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 是大学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是大学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应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在修改培养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培养的目标是什么,何时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哪些内容的创业教育课程,如何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等等。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创业教育选择教育内容、明确教育方法、实施教育举措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上大致有两种选择,一是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和非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这两种教育目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主要是根据当前社会的现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急需的职业性或专业性技能、技巧,使受教育者成为自食其力、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社会成员。功利性创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容易造成大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社会责任感缺失、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发展缺乏战略性目标等问题。非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是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授实施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在校大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因此它主要着重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以非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为导向,经过特有的教育方式,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传承给受教育者,并使之内化为一种特有的创业素质。美国百森商学院是美国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该校的创业教育理念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美国百森商学院的这种理念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作为培养大学本科院校的动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非功利性,不可能是 “培养企业家速成班”,而是通过“设定创业遗传代码”[2],让学生接受这种遗传代码,具有基本的创业本质,在未来的时间内,机会成熟就能够独自创业。动物科学类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并非难事,关键是如何把握创业方向,积累创业经验和资金,以便将来作强作大。因此,我们认为,动物科学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使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培养创业的基本素质。

(二)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立

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基本的创业素质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三个方面。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也表现为: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我们把创业教育分为两个模块,一方面是创业教育课程的培训,另一方面,在学科专业教学中,通过渗透、结合和强化的方式,把创业教育引向深入。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立应该从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选课三个文面来完成。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可能有人会想不通。但是纵观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不足为奇。如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特别重视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把创业教育放在了必修课位置。美国的创业教育从研究生、本科生甚至延伸到中学生, 现在至少有3个州的K-12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创业教育[3]。

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必修课程应包括创业者、战略与商业机会、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这些核心课程必须在毕业之前完成。创业者课程是使学生明白创业者应具有的个性品质,掌握创业过程中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战略与商业机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及时地抓到创业机遇;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懂得创业前要获得的创业知识;创业企业融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到创业过程中有关融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必修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形成具有自主创业的意识。

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将来的主要创业方向是成立和经营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场、饲料厂、兽药厂、生物制品厂、宠物医院和各种贸易公司等。因此,根据这些类型企业具有技术性强,资金大,营销队伍大,家族式企业管理的特点,应增设技术与创业、家庭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业法律、创业团队组建等课程。其他课程,如创业管理、创新战略管理、风险投资等,则根据学生兴趣、学识和教师情况安排,作为选修课程。

作为动物科学类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如动物营养学,动物生产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生物制品学等,它们的教学对以后的创业方向具有重要的专业理论支撑作用,因此,除了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渗透、结合和强化的方式,把创业教育引向深入。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步介绍和传授动物科学类企业的成功经验。如在动物营养学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举例,当前动物性饲料的生产最主要的竞争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取得突破,应该如何加强技术创新,并举出成功创办饲料企业的校友的例子,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创业的激情所在。另外,邀请畜牧兽医行业的成功校友,为学生举办讲座,主谈创业历程,创业素质培养,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创业意识。

(三)创业教育时间安排

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从中学生阶段就开始开展创业教育较为可取。如2005 年,英国政府发起一项中学学生创业计划,要求所有12~18 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 以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4]。

因此,对动物科学类大学生生的创业教育从时间上而言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以体验为核心,“全程化创业指导”模式是适宜的,并根据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特点分年级逐步实施。特别应该重视低年级学生的教育,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专业的认识极其不足,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而采取怠慢消极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涯的调整适应期,处于夯实专业基础的阶段, 处于思考、探索、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

农业部教育司曾经作过调查,我国农村中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这说明我国农村中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同时,2010年农业部举行了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它将对动物疾病防控、动物诊疗等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宠物医院等诊疗机构人员须具备执业兽医资格。兽医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对动物科学类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该专业进行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农业类本科大学,我们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特别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探索适合自己学科的创业教育模式。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采取“教带赛模”的模式是可行的。

(一)教

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各个年级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和选择修课的教学,以及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渗透、结合和强化的方式,把创业教育引向深入,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

(二)带

主要是建立导师制。根据学生不同的创业意向成立各种创业小组,在本领域内寻找创业成功人士和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作为导师,带领创业小组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创业计划书,并为创业小组成员的未来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导师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专业的方向设计自己的未来,并鼓励和带领创业小组参加学院、学校等各级创业大赛。

(三)赛

学生社团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特点,集策划组织者、实施活动者于一体,在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和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载体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学生社团发起院校创业计划大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通过创业计划大赛, 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书的书写格式及书写内容, 提高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水平,使创业计划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创业计划大赛,还可锻炼学生的创业团队的组建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四)模

模即模拟创业。

从创业计划大赛最优秀的作品中,挑选一个可实施的作品,在学校创业园基地中模拟创业。如今年项目“宠物兔的饲养与市场开发”就在学校创业园基地中开张运行。

同时,通过企业导师带领创业团队,进驻企业, 进行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及模拟创业, 亲身体验和学习生产流程的技术环节、承担生产岗位的具体生产任务、参与生产项目的组织管理, 由企业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创业环境,学生在模拟创业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本行业创业必须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增强创业信心。

三、小结

动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首先应从重修培养计划入手,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增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从低年级开始,全程化创业指导,校内外合作。

动物科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应采用“教带赛模”的模式,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教育。

参考文献

[1]. 蔡克勇. 21 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73.

[2]. 王保义. 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 :9-11.

[3]. 范登峰,陈加林. 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的研究[J]. 科 教 平 台,2008,07: 233-235.

[4]. 刘宇文1,张鑫鑫.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反思[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6(0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