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地域文化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1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吉祥物 城市品牌 设计原则 地域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和推广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代表着一个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品牌的重要资源和资产。本文以横店镇为例,针对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吉祥物设计,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挖掘吉祥物之于城市品牌的重要意义,拓宽设计思路和方法,借助吉祥物提高城市品牌附加值,为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城市吉祥物的取材原则

(1)城市吉祥物的选定能够体现城市特色。城市吉祥物的原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接受度,因此,吉祥物的载体应是城市所特有的、应尽可能展示城市的特质。

日本滨松市建市100周年的吉祥物“出世大名 家康くん”,它的形象是身着极具日本特色的传统服饰和服的人物造型。和服是日本特有的民族服饰,它的身上各式各样的东西无不体现了滨松市的特色。滨松市吉祥物体现了丰富的城市地域特色,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2)城市吉祥物要体现城市文化。城市文化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成长,推动着城市的全面发展。横店镇位于中国浙江中部的东阳市,是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影视文化是其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横店每两年便会评选一次横店影视金牛奖,奖杯的造型以金水牛为原型。金水牛代表的是横店人的勤劳、勇敢、顽强、默默无闻的品格,金水牛有祥和、风调雨顺等美好的寓意,金水牛能够给横店人带来吉祥和好运,因此将金水牛推举为横店镇的吉祥物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金水牛在横店整体的社会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已经由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升华至横店人的精神层面,是横店人的象征。

(3)城市吉祥物应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哈尔滨是一座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冰城夏都”等美誉。哈尔滨的吉祥物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南极企鹅公主“曼波”,哈尔滨把真实可爱的珍稀极地动物形象作为吉祥物,将极地文化与城市冰雪文化相结合,与城市整体形象十分协调,这样有利于哈尔滨推广城市旅游,进而带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城市吉祥物的选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与城市整体的形象相适应,从而带给大众最直接的城市形象。

2 城市吉祥物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1)创新性。吉祥物的创意程度反映了设计师的水平和能力。任何城市开发的吉祥物都有其内在的个性和富于创意的外形特征。如日本爱媛县的吉祥物是一只名为“Barysan”的呆萌可爱的小黄鸡,这个创意十分巧妙,其生动的造型源于爱媛县的特产烤鸡,亲切动人地展现了当地的特色。小黄鸡的创造者宫田麻子表示“希望通过小黄鸡让更多的人了解爱媛县”。城市吉祥物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用新颖、鲜明的造型来体现城市风貌。

(2)拟人化。拟人化又叫人性化、人格化,城市文化特色带给人的内心感受寄予这些形象,赋予其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使他们模拟人的感觉并成为具有灵性的创造物。赋予城市吉祥物人格化的艺术特征,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令大众感到亲切可爱、个性鲜明,提高了大众的接受程度。拟人化的城市吉祥物造型,在五官的设计上最好不要太过于写实,风格应简洁鲜明,尤其是在眼睛的设计上要多花心思 ,整体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表现出吉祥物的友善及亲和力,让大众乐于接受。

(3)吉祥物的服饰和配件。不是所有的吉祥物都需要服饰和配件对其进行装饰,但是如果有这些元素会使吉祥物更具备人的气质,既可以更好地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又可悦人耳目,还可增加吉祥物的审美功能。如横店镇的吉祥物设计中,以横店镇的八面山为原型设计的纹样运用到金牛的服饰中,可以很好地表现横店的地域文化。同时还可从横店镇流传甚广的传说中提取金稻草的元素,运用到金牛的造型中,也是一种巧妙的设计思路。在配件选取中,可以从代表横店的城市文化一大特色――影视文化特色中挖掘,来体现横店镇丰富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基本了解了城市吉祥物在选材和设计方面的思路和原则。城市吉祥物的创建与推广需要城市管理者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城市吉祥物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为城市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发挥其卓越功能。此文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和有见地的人士以及资深的设计师共同参与进来,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推广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宝金.装饰绘画造型基础,动物变形[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

第2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朝鲜族民居;室内空间;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的传统民居及室内空间的特点在其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是与直接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朝鲜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19世纪中叶后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到我国东北地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其民族传统文化在吸收了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创造发展了极具特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1 鸡林概况

1.1 自然情况

鸡林朝鲜族乡隶属鸡西市鸡东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穆棱河南岸,西临鸡东镇,境属穆棱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盛产水稻的“鱼米之乡”。

1.2 历史背景

鸡林乡名来源于驻地鸡林村名。因地居鸡冠山附近,又是一片林地,故称“鸡林”。鸡林一带在中华民国时期,由朝鲜和延吉等地流入的朝鲜难民开垦种殖,逐渐成为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属密山县管辖。80年代撤销鸡林公社,设置鸡林朝鲜族乡。

1.3 鸡林乡现状

鸡林朝鲜族乡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全乡设6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共有1.02万人口,其中99.8%人口为朝鲜族。 可以得知鸡林乡是朝鲜族聚集地,这为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的人文环境。鸡林乡朝鲜族人的生活受到了汉族人的很多影响,但是朝鲜民族的很多传统还是保留的很好,比如朝鲜族人民生活简朴,极其干净,不管是草屋房还是瓦顶房室内和院内都打扫的干净整洁。

2 民居建筑特征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鸡林乡定居的多是不愿做亡国奴,奋起抗日的朝鲜人们。他们加入朝鲜独立军,转战到北间岛和苏联沿海川一带。后来变为农民,逐渐流入到鸡林。也有少部分是从朝鲜北部逃荒来的灾民。在鸡林当地的汉族和满族人民的帮助下定居了下来并种上了水稻。开始居住的大都是茅草棚茅草屋。解放初期到70年代,鸡林乡民居文化的发展已经结合了鸡林地区的环境气候和当地汉族的文化特点。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女别”[1]。大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并且根据所用建筑材料、屋顶形状、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2.1 外观特征

在鸡林朝鲜族乡的田野乡间,仍可以看到许多灰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灰瓦和白墙相映。朝鲜族民居的外观都很美,传统屋顶主要有草屋顶和瓦屋顶两大类。草房一直都是朝鲜民间最常见的房屋,虽然是由草屋顶和泥墙所构成的,但朝鲜族民居区别与汉族房屋的是可以居住50年之久依然质量完好,屋内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草屋顶有两坡和四坡之分鸡林乡当地以后者居多。由于鸡林乡位于我国东北部,冬天时间长,所以屋顶较厚大,房屋较低矮,利于冬季室内保温,降低了室内散热的速度。草顶的材料初期主要是茅草、蒿子等,随着谷子、水稻、高粱等农作物的发展,稻草成为草顶的主要材料,稻草取材方便,重量轻,保温好又便于施工和维护,见图2-1。瓦顶的材料一般是灰色或红色的瓦片,屋顶坡度较缓和,中间平缓,两头翘立。瓦屋顶的形式主要是歇山式,见图2-2。

2.2 光照及取暖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相对较短,房屋之间需留够距离,吸收日照。朝鲜族民居大多散居在自然环境之中,一座座独立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乡路的两侧,前后留有大片的菜地。院落方正,空间宽敞,前后建筑间距大,有利于减少阴影。

从朝鲜半岛迁居到我国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善于因地制宜,着眼于实用作了某些改变,但鸡林乡当地的朝鲜族人依然承袭民族传统,保留了建造传统式炕屋的风习,采用了满铺地炕的取暖方式。这样,在寒冷的冬天便可以在温暖的火炕上取暖,即便在夏天的时候也在需要做饭的时候生火。较之汉族火炕不同的是,朝鲜族地炕面积大,低矮,位于室内空间中的最低处,使室内热能充分发挥。加之,朝鲜族民居的空间分隔没有那么严格,甚至是锅台连着炕。由于是进门就上炕所以进屋时需把鞋脱在门口。

2.3 室内空间的特点

朝鲜族民居室内空间是由天棚、大面积地炕、少量的地面及墙体所围合而成的。其内部又可以划分为门厅、与灶相连的房间以及大小不等居室。门厅一般不单独另设,通常在灶的左侧,与主入口相连的位置留有一个1.5 左右的空间,其地面标高低于炕面(灶台面)0.2~0.3 m,主要作为脱鞋处[2]。与灶台相连的炕面通常设两个想通的开间,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空间。白天可以作为用餐、会客、读书、做饭,甚至洗漱地方;夜间通常由家里的长辈和儿童居住。住室与厨房之间靠一扇推拉门与相通,房间之间则用推拉门隔开。白天时则把推拉门全部推开使之成为大房间,使其空间变得宽敞明亮。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鸡林朝鲜族乡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影响,民居及室内空间都发生了变化,传统朝鲜族民居风格和特点已基本消失,只有室内平面构成和取暖方式上仍保留和继承了传统方式。不过,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民居建筑当中 ,地方建材的充分运用 ,具有经济上和环保上的优势,体现了东北地区居民对建筑与地区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朴素认知。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宣扬朝鲜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在未来得到继承,保护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赫忠仁 吉林朝鲜族矮屋生态文化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朴玉顺,罗玲玲 朝鲜族的生活模式对其民居室内空间的影响[A].NEW ARCHITECTURE,2004.

第3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广告设计;特点比较

所谓地域风格,指在同一时间、空间内,各个民族文化交融的集合。它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循序渐进积累并沉淀的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性、观念。因此,某一地域的设计作品可以通过图案、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作为载体来体现本地区的风格特点,组成特异的标签和符号。

1 地域风格的成因

如果把地域文化风格特点标签化,那么基于该地域群体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地理位置、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衣着特征、建筑艺术风格以及审美观念,久而久之便打上了强烈的标志性地方烙印,最终成为能够代表这一特定区域的专有符号,从而形成“地方性特征”,再通过某种手段的媒介或载体进行传播。

总的来说,地域文化的内涵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哲学层面。具体而言,物质层面的文化主要指特定地区群体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包括特定地域人们的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而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群体内在精神等等。上述三方面的内涵所表达的是两个鲜明的特性,即“地方性”和“民族性”。

2 地域风格的特点

地理位置与人文底蕴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地域文化形成的要素。地域文化必定是历经历史长河逐步自然形成的过程,是局限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社会文化文明程度密切嵌合的结果,因此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基于这种特殊的形成机制,有学者这样评价和定义:“造成了地域文化发展中表现较强的形态上的稳定性、历史发展上的传承性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

诚然,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就是其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而当今的艺术设计要求的趋势,如广告设计就是展示其设计的独特魅力。它的基础和底蕴就是来自设计者自身特质与文化的发掘和体现。同时,更要把握住地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上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展现其特征。做到现代与地域传统、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结合。用现代技术的绿叶衬托出地域特性的红花。

下面以长江附近流域地区和黄河附近流域地区为例,说明地域性广告设计风格的特点:

2.1 中国长江流域广告设计特点

以中国长江流域地区为例,长江属于中国南方,常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青山绿水,科技工业都很发达,文化底蕴丰厚,文人墨客不胜枚举,接人待物温文尔雅,做事认真细致……这种南方优雅恬静的气质使得设计者必须精致并且注重细节的完美,在色彩运用方面应以清新素雅的色彩为主基调。传统的南方艺术色彩运用中通常用以柔和的淡灰色系、冷色系,对比度反差较小的色彩为主。在色调运用上喜欢协调统一、含蓄柔和,反差不大的视觉效果。色彩往往以一二种为主。设计风格素雅柔美,体现文人墨客的审美风格。并以地域性青山绿水、植被花草作为点缀。以杭州市的平面设计海报用色为例,它们常常表现为纯度低、中明度、低对比、冷色调的用色趋势风格。而设计的背景色通常以冷色作为主色调,如淡蓝色、淡绿色、黑色、淡紫色等等。图像色彩与主色调尽量协调统一,色差对比温和。动物又以小鸟、鱼、虾等小型动物为主,对于每一处细小的地方都追求精美细腻,注重细节,充分展现出该地域的历史传统观念和文化特征。

2.2 中国黄河流域地区广告设计特点

相对于长江,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古代文明半坡文化,它们世世代代以其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生活,那里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民风淳朴憨厚,性格直爽、热情、粗犷。与江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从而形成了该地域独特的风俗与人文特征。由于地处高原,温差大,冬季寒冷,这种气候环境决定了该地域广告设计风格在色彩方面多表现为高纯度的原色,高对比度,色彩效果明快、欢乐、温暖和高彩度。偏好热烈的暖色系、饱和度高的原色等的色彩,反映并符合这一地区的豪爽奔放的地域性格、地理特点和文化审美特征。设计版面常常呈现出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意境,图形的创意上一般以高大茂盛的植物为元素进行提炼。其整体风格大气、浑厚、恢宏。表现手法上以图形写实及大面积的色彩填充和色彩对比,给人以朴实、厚重、热烈的感觉。

在色彩选择上常常强调和突出高对比的色彩,对于原色的运用较南方稍高,色彩追求强烈的视觉效应。这些色彩的选择是地域文化通过色彩这个平面设计的媒介将地方特色表达的一种方式。其中,高纯度的红色、绿色、黄色、黑色、是海报的主要色彩。图像色彩本身对比热烈、明快、鲜艳,与背景色对比视觉效果强烈。西安的平面设计海报图形创意画面简洁,给人以出线条处理的感觉,充分体现粗犷的地域特征。

3 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

3.1 图案立意

对于图案立意的原则是整体风格遵循地域本土文化的特点为主,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并兼顾时代审美取向为辅,三者合一,形成多维一体的地域性、原创性和时代性完美潞系纳杓朴镅员泶锓绞健>咛宥言,有代表性地域文化内涵的图案、图形、图像元素是区域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特质性。其特异性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以及符合大众审美取向的构思相结合,形成独树一帜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符合现代人们审美观点的、理想的广告设计风格。

3.2 色彩选择

色彩是最能形象反映特定地域群体的民风面貌,是最为直观的地域审美文化载体。因此,从色彩设计的角度而言,基本色调的定位一定能够从中诠释出该地域传统风俗和文化的一种融合体语言,从而使设计符合这一地域群体的消费审美观念。

3.3 表现形式

第4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舞蹈审美;地域文化;融合;东方;西方

世界上地域的文化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民族的心理、审美情趣和风俗文化是不同的,可以说每一个民族都会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设反映他们民族生活和情感的文化,这对艺术审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舞蹈是民族创造时间最早、历史最悠长、影响范围最大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能够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而每一种舞蹈对于美有着不同的审美要求和情趣,这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从具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化及西方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进行探究。

一、东方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融合――以中国为例

要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的形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发展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带有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对民族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民族艺术的表现方式,成为了民族风格的重要标志。“东方舞”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东方国家的舞蹈,甚至包括了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舞蹈;而狭义则是中东地区的舞蹈。由于中国位于地域的中心位置,而且舞蹈具有典范性,下面就以中国为例来分析舞蹈审美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边面临太平洋,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地缘辽阔,海岸线屈曲盘旋。中国处于半开放性的地理环境中,气候相对温和,各种资源和生物种类繁多,具备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可以说中国地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其他东方国家不能比拟的。然而在这种半开放性的地域环境中,使得中国民族意识趋于安逸闲适、自尊,同时又有偏执保守的方向发展,从而构造了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都在影响着中国舞蹈审美取向,形成了“拧、倾、圆、曲”的舞蹈审美特点。实际上中国各种舞蹈艺术都是线的艺术,而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曲”,曲线是所有线中的至美,也是舞蹈审美的核心。“拧”则是舞蹈形态上的特性。“圆”则将就了“形圆”、“线圆”,舞蹈姿势通过腰为轴形成平圆、立圆或者是八字圆等,一发而牵全动,动作姿势瞬息万变。

具体来讲。中国地域风貌多样复杂,各种各样的地形地势,使舞蹈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加多样;屈曲盘旋的海岸线,造就了中国舞蹈姿势从“平圆”、“立圆”、“八字圆”方向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东方舞蹈以“曲”、“圆”为美的审美观念。另外中国地域文化中崇尚“中和为美”的观念,促使了舞蹈以“平衡”为美的审美倾向。例如中国文化中非常崇尚“龙”,“龙”相关的图腾所显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崇尚的对象,如今的中国人仍然自称是“龙的传人”,而“龙”的形态是蜿蜒曲折的,从而在无形中早就了“拧、倾、圆、曲”的舞蹈审美特点,体现了内倾含蓄的地域文化。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组成,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民族舞蹈更是丰富多样,使其早就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可以说地域文化决定了舞蹈审美的情趣和特点,而舞蹈审美情趣又充分反映了地域文化,二者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西方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融合――以古希腊为例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其位于地中海,南临爱情海,古希腊的文明实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历史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伴随着各种文明的碰撞和混合,使得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松散性的特点,有利于思想的发展。加上古希腊地域是面向大海的,居住的种族繁多,主要是由海外的移民组成的,因此人们的思想是开放和积极额,自觉地产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不断激励西方人民奋发向上,追求着民主和自由,这些为西方艺术审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古希腊这块土地上,古代频繁的战争使得人们对强健的人体产生了强烈的尊重,肌肉发达在西方是让人羡慕不已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人体美的崇拜,使得他们在审美舞蹈时,更加趋于“开”、“绷”、“直”、“立”等美学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开”是西方舞蹈最重要的特点,同时也是舞蹈的精髓,需要舞者在肩膀、胸部、跨、膝盖、脚踝五个关节部位向外张开,首先是将身体的线条进行延伸,最大程度地扩大肢体动作的范围,强化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这种张力使得整个舞蹈变得饱满,体现了西方文化“开放”的特点,这是一切西方舞蹈动作的倾向性特点。“绷”则是需要舞者将身体的各个部位“绷紧”,丰润挺直,使得整个舞蹈动作是美丽饱满的,形成了形体美与肌肉美的审美情趣,更加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对生命和活力的向往。“直”则是要求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展现挺拔直立的审美感觉,这种保持挺直的审美原则,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优势心理”,充满高贵与正直、无畏与骄傲。“立”与“直”相比区别在于要求舞者在静态时展现的傲然挺立的感觉,给人一种稳重的气势,结合“开”、“绷”、“直”的审美特点,使得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体现了风度和举止,洋溢着清雅和高洁,是西方艺术中的高贵典范。

西方舞蹈中的“开”、“绷”、“直”、“立”审美原则的形成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在长期的西方文化发展中,人们征服困难的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在不断强化和发展,形成了奋发向上的地域文化,从而造就了“向上”、“外倾”的审美情趣。

三、结束语

舞蹈审美的特点和原则是来源于地域文化根源,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甚至是,造就了各地区的舞蹈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审美特点和风格。世界上各种舞蹈艺术的发展,都是由于它们能够扎根于自身的地域文化,并且不断传承自己的舞蹈。对于我们所表演的舞蹈,其蕴含的民族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在这个过程中增强我们的理论,提高艺术素养,在舞蹈表演中抓住舞蹈的精髓,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从而使舞蹈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冷英嘉.族群文化与舞蹈审美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何飞雁.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第5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中占地最大、最贴近居民、最常为居民使用的,城市人大约有2/3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空间中,居住区景观空间是居民对户外景观空间的第一认识和感受,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愈来愈受政府、房地产发展商、居民的重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崇尚地域特色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如气候、地形、历史等,通过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因为只有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景观能最直接的给居民创造归属感、营造“家”的氛围,尤其是对于孩子、老人来说,地域性的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形成对“家”的直接感知,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还体现在处理人和社会关系、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内综合性考虑,营造适居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

2“地域性”的含义

所谓“地域性”,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特征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居住区景观的地域性包含着两方面的特性:(1)强调住区所处的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等)的特殊性;(2)强调区域历史文脉,即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居住区景观的地域性本身的特点就是时间、自然、地理、文化、历史、风俗在景观空间形态上的反映。反映居住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文化特色,以不同的景观形式、空间组织美学与当地历史背景的进行有机的整合。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差异很大,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只在运用地域性的特点,营造出富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景观空间,同时利用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居住区景观的地域性。地域性景观在特定地区,由于共同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表现出共同的风格特征;而不同的自然地理、社会化背景、价值取向的诸因素又使得景观风格各异,形成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景观形式。

3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设计手段

3.1尊重地域性的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首当其冲是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整体面貌,它是景观设计创作的根源,主要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乡土植物三个方面考虑来体现地域性。首先,地域性特色的景观应当尊重原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其次,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别的重要原因,它影响到地域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以及地形地貌,也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极大的影响到园林地域风格的形成。最后,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采用本土植物的居住区景观更为贴近自然,有助于保持上午的多样性,减少维护成本,最能反映其景观的地方特色。

3.2尊重地域性的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特征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该强调景观空间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当今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趋势,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不能机械的被割裂,我们通过建筑和景观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我们提倡居住区景观设计向地域文化的回归,尊重区域的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尊重地区传统赋予景观的特殊性和丰富性。景观设计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地域性文化的特质铭刻在与景观空间之中,形成景观区域风格,成为一个区域的标志。一个优秀的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应该是在一个连续的传统中积淀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活记忆,文化积淀,成为区域社会的心理寄托和情感归宿。在设计时,合理运用文化墙、雕塑、小品等表现形式突出地域性文化主题,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地域性文化气息,使之更具内在的韵味,让居民在居住区内休憩活动的同时感受、欣赏和体验地域性文化艺术作品,感受地域性文化的认知感和归属感。

3.3合理利用地域性景观材料

地域性材料造价低廉、就地取材,有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优点。纵观景观艺术的历史,大部分作品都是遵循其特定时代的文化脉络而创造出的特定的艺术形式,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材料应用。创造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师在使用地方材料过程中注重挖掘材料的特甚至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与构件。经常被采用的地方材料包括砖、石、土、木、矿产等。

第6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地域文化;文化景观

1地域文化的提出以及概念

文化景观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萨澳教授在1925年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景观风貌的文化群体是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文化是动机,自然环境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只是生活的地方,更加是创造的对象,这是文化景观论一直强调的观点。地域文化是属于不同地方,有着悠久历史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它和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和人文特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在中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因而被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文化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地理背景,在范围上可大可小。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每一个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巧妙运用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造出有独特魅力的园林景观设计是现代中国园林设计的重要出路。尤其是能和当地的文化结合,就可以更好突出园林的美,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相差较大,但是如果能相互结合,又能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造就出不同的园林风格,才能够更符合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推动特色园林文化的建设。

2从文化角度理解设计项目

景观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带着时代烙印和地域特色。在今天,设计师更要把握景观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所处环境中不仅得到功能上的满足感,更要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因此设计师们要更多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所设计的项目。以证大西镇朱家角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对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做相关的说明。项目名称:证大西镇E1地块景观概念设计。地理位置:上海青浦区的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朱家角古镇对面。项目背景:大约成陆于70000多年前,发掘了新石器时期的“崧泽文化”明代中叶因盛产棉布名闻四乡。镇区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沪郊好莱坞”打造目标:朱家角历史文化商业街。综合特色商业,搭配部分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及休闲消费,打造朱家角特色历史文化风尚商业街。“小桥流水人家”,水在江南小镇不可或缺,水塑造了景观的气韵,给空间以灵动。一条诗意的河流带给人们多少追思回忆。孩童时的玩伴,白墙灰瓦间的窄巷,涓涓细流汇作的水网。这些许久以来萦绕于心的美好记忆,在一片灯火阑珊的河湾中与我们邂逅。一丝丝,一缕缕,片片滟滟,仿佛走进了梦里水乡,打造一个“古韵朱家角,水语俏江南”的江南新中式小镇。“江南丝绸之路”把整个江南的城市都串连在了一起,是一条稻米之路、陶瓷之路、茶叶之路,丝绸柔美感加编织的纹理通过设计演化为现代化铺装和流畅的线条.昆曲在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故而得名昆曲.它有着将近六百多年漫长的发展历史,剧目丰富,名作林立,文词优美;表演细腻传神;唱腔婉转动听,淡雅飘逸,在中国戏曲史和艺术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傲人的至高地位。该项目中,在广场上结合昆曲文化用景观的表现手法植入其中,一个景观框景墙应运而生.

3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要注重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性,因为文化是从土地上建立起来的,而土地大幅度的改造,会对地域文化产生严重的破坏性,令原本在土地上的文化受到冲击,改变了和地域文化相辅相成的整体性,导致地域文化只剩下空壳,变成空洞没有灵魂的园林。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人,当地生活的人们有着继承当地地域文化的传统,因此在园林景观上要强调人的重要性。通过和当地人文的有机结合,令整个园林富有生命力,不会只是美丽的景观而缺乏园林的灵魂。注重当地的人文状况、风俗习惯,和园林建筑互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富有当地地域文化内涵的园林,是走出千园一面的重要一步。

4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可以令原本的园林设计更添活力,更能接地气,可以更能带出园林自身的灵巧。在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切勿胡乱按照不同地域文化设计,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以及周边文化为主,和深远的文化相融合时,要注意改良,不能生搬硬套,造成反效果。

作者:于焱 单位: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合文.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中国住宅设施,2009,(4):24-25.

[2]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73-6675.

第7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餐饮空间设计;地域差异;探析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应该与建筑的风格、地域文化内涵,以及周边环境、气候地理特点、自然景观、人文思想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而现在许多室内设计,特别是餐饮空间常常盲目迎合商业利益或追随某种潮流风格,进行着一种“贴标签”的设计方式,将元素符号平铺直叙,盲目套用,甚至有时进行断章取义的拼凑,而脱离了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最终餐饮空间设计主体失去了所代表的该地区的地域特色。研究地域差异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达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使各区域的特点得以发挥,使其差异性更突出,突出地区特色,在融合中寻求差异。

一、地域设计界定

所谓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另一方面,同一地区不同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和民俗及文物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时间段所造成的。

二、形成饮食地域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饮食的地域性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以及各地区人民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长期演变发展起来的。

1.经济条件局限。

这是形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最根本原因。在远古时代,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运输和通讯手段都十分匾乏和落后, 人们的生产活动往往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食料的来源多为就地取材。地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文化的封闭性也造成生活习惯的承袭性而久之成为习俗。这种习俗在人一生下来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并渗透到他的生活习惯、道德、思想、观念, 乃至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中去。

2.地理环境差异。

我国疆域范围内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地形, 高原、盆地、丘陵、湖泊、海域、江河、山区等等, 不同地形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影响着人们饮食风格的形成,由于饮食习惯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各地食物资源的产出决定了当地饮食的主流。人们局限于本地的资源和传统的生产方式来获得食料。另一方面,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 人们的口味也各不相同。

3.和民族习惯。

古代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无法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因而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 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和鬼神主宰着自然和人类, 从而对它敬畏与崇拜, 包括对大自然的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崇拜习性也影响到当地居民对食料的选择和食用方法。从原始的和某些仪式演变出不少食俗。

4.地域文化的选择应与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特点相结合。

另外形成地域饮食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心理上障碍―对异域文化的排斥。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外出或其它饮食风格的食品进入时不自觉地加以抵制。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形成了中国人重历史、重家族、重传统的习惯, 对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世代传承, 久之形成了一个地区的风俗。每个地区的居民对自己的饮食习俗具有的特点、形式, 不但怀有深厚的感情, 而且极为敏感。

三、地域差异在餐饮空间中的设计定位

1.地域差异下的餐饮空间的选择应与目标消费群的审美需求相适应

餐饮环境中的设计定位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首先作为一种商业性设计是以与业主的沟通和消费者的需求预见为前提的,是设计与行销的相互结合。消费者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方面。

2.地域差异下的餐饮空间的选择应与不同地域饮食特点相结合

饮食文化的地域性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的,而是从历史形成的饮食特点来区分的。各区域的饮食都是以一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的,并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长期发展起来。因此,在以各地方菜系为主的特色餐饮空间设计中,尤其要从地域传统与历史文脉中寻求鲜明而独特的切入点,除了以色彩、材质、陈设等富有民族性的装饰手段来突显各地域的饮食特点,也可以依据历史上菜系间的相关传说等人文素材加以强化,并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技术手段加以创造性地诠释,从而有效地传达出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魅力。

四、地域差异下的餐饮空间表现方法

地域差异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功能与空间,设计概念的确立和表达,材质、色彩和陈设融在这两个

方面中。根据不同的空间要求,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方式不尽相同,在一些作品中符号的作用明显,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却似乎很难发现符号元素的存在,但这并不味着该室内环境与符号无关,而是符号以一种更为隐寓方式存于其中,事实上,符号无处不在。在室内设计中,符号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第一,符号的直接性表达。这是许多强调个性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以及传统特色的室内空间设计最常用的手法。例如,一些民族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常常可以直接用该地区传统的符号元素来进行装饰,如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标志性建筑等等直接进行空间的布局装饰,甚至包括该地区的民俗如家具、饮食器具、交通工具、传统乐器以及器具等等。

第二,符号的象征性表达。这种方式,符号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既定含义的图形或实物,在室内空间往往起点缀和象征作用。

第三,符号的隐寓性表达。并非所有设计中符号都是明显的,相反,大多数设计是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符号本身则隐寓其中。

五、结语

地域文化与创新、吸收与融合并不矛盾,传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向前发展的过程。深入研究不同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创作中所展现的不同特色,就是要从本土的文化资源中找到新的继承与新的创造的价值表述,在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精神实质的意义上,进一步拓展出与国际交流接轨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8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地域文化;设计现状;室内设计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由于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更加密切,不同国家、地区的人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全球化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本土地域文化受到了较大的严重冲击,从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需要将本民族的室内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使其同时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入地域文化,以回归和继承传统文化。

1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现状

(1)盲目追求形式。在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对于流行元素和时尚元素过分的追崇,只注重设计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文化内涵,使得设计缺乏核心和灵魂。正确的设计方法应该将设计结构与设计理念统一结合,并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地理位置,了解当地地域文化的精神,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法,使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文化底蕴有机统一,实现设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2)受到国外文化影响,缺乏特色的设计风格。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国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地域文化对于室内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国外文化的思想和理念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设计风格严重雷同的局面,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者严重的崇外思想,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国外的思想和文化要优于本国的,严重的忽略了多种文化应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能达到设计的创新性,盲目的照搬照抄严重影响了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对我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形成了消极的影响。

2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特征,即室内设计的造型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室内设计造型差异很大。地中海建筑室内常为拱门与回廊的结构,家具不修边幅的线条、凹凸不平的墙体、马赛克镶嵌拼贴的装饰等特征。东南亚地区室内常采用木构或木石结构,结合其大而低矮的屋檐,充分营造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恬静、清新的空间环境。对于我国的室内设计来说,总体上北方显得粗犷豪气,南方相对细腻秀气。

(2)装饰材料的特征。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不可少的材料,市场上的装饰材料种类很多,选用的材料不同,效果就不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材料产地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等,在选料上各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征。例如,石头常作为室内设计的天然材料,由于地域差异、风俗习惯等,有些地区往往使用整块石头,体现出粗犷的特质,而有些地方则对石头精雕细琢,小巧玲珑。再如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傣族居民的竹楼别具风格,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区气候适宜,地势平坦,盛产竹子,所以在室内装修中常使用竹子。

(3)色彩设计的特征。色彩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进入一个室内空间,最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色彩。它对室内的舒适感、温馨感等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色彩的喜好不同,如广州人喜欢灰黄色,哈尔滨人喜欢米黄色,的室内设计就以白色、明黄色、褐色为主。陕西窑洞建筑与室内设计中采用土黄色为主,这些色彩的运用都与各地域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习惯有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3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策略

3.1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总体策略

(1)充分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文化,其中,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特定地理环境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形式,它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人们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合理优秀的传统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继承和发扬,在室内设计中,将其中好的因素充分与设计理念相结合,发挥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实现新时期室内设计的创新性和继承性。

(2)融合地域环境。结合现代社会的室内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人

文特色,并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因素与设计理念相融

合,实现完整合理的地域性设计。

(3)融合地方风俗,遵循人性化设计。人是建筑物居住的主体,必须要充分尊重用户对居住区域的个性化要求,满足用户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基础,设计出最适合的设计主题,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设计的精品化。

(4)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新时期的室内设计,应该尊重时展特点,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满足设计的生态化和绿色环保。由于能源的日益枯竭,资源浪费严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室内设计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设计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主题,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室内设计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实现新时期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3.2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

地域文化的设计手法通常是用材料与色彩来表现的,因此,凡是具备地方文化特色的图案、纹样等传统设计品均可作为室内设计的参考。然而传统材料以及传统的单一色彩的设计手法都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在新时期的设计体系下,往往不能达到设计趋势的要求,若是简单地为了追求创新,而过分迎合新时期的设计理念,虽然在设计中添加新元素,但是设计师的思路仍是按部就班,使得设计毫无新意,这也是不可行的。这样就要求设计人员因地制宜选取室内装饰材料,在装饰过程中合理融入地方特色,并使材料生态化(即材料无污染)。

色彩的合理运用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古代,色彩是地位的象征,具有重要的阶级性。设计师在色彩运用方面,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对色彩进行大胆尝试和搭配,通过各种色彩搭配手法,营造出具有设计感的居住空间,将地域文化充分的与设计理念相融合,实现室内实际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同时,要加强室内设计国外文化相结合,在满足传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用户的个人审美观和价值观,借鉴国外的流行元素和设计理念,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追求,实现室内设计的国际化和创新性。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业也正朝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影响,所在在室内设计中如何在国际化的影响之下,体现本土文化特点成为了室内设计人员首要重视的问题。总之,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因素,以及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时展特点和个人审美观、价值观,形成科学创新的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晨,王俊.试论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3):69.

第9篇:地域文化的特点范文

外来强势文化给本土室内设计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固有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否完好保存并持续发展,是摆在所有设计人员面前,需要大家深思的一道难题。一方面当然应当努力汲取外来文化菁华为我所用,而另外一方面也要把握住传统地域文化精髓并善加利用。对于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人士来说,现在正处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相融合的关键时期。

装饰材料方面

室内设计需要将技术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进行演绎,目前仍以室内装修为主体,满足于材料的空间堆砌,忽略了文化同室内设计的有机联系,这是需要加以改变的客观现象。在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室内设计问题,能够拓宽设计表现内容,防止设计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趋同,留下富有地域文化韵味的设计模式。

设计时的环境整体形象首先同设计材料产生关系,材质肌理是满足设计思想表达的物质载体,其本身所饱含的光泽、纹理、色彩、质感等项特征,为设计人员带来了丰富的艺术表现语汇。利用富于地域文化特点的材料形成室内环境,是使室内空间展现出地域效果的首选因素,更是设计的关键切入点。了解清楚地域材料的品质,如材料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能让空间环境表达出姿态迥异的特色。设计人员需要以材料的本质为基础,再根据具体的设计环境,创造形成特点鲜明的空间环境。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差异,材料显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虽然材料主要为满足功能实用,但是却同时肩负着传达空间品格与文化精神的使命。我们用材料来表达地域性文化,需要注意避免设计时的风格趋同性。物流业的高速发达,让各地特色材料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内广泛流通,这就很容易让材料的生产与使用渐趋一致,使得地域性特点大受影响。很多城市的材料均非本土生产,因此正确认识材料特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塑造更加灵活多变的空间风格,但是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却存在盲目应用高档材料的奢靡之风,用材料的高档代替材料的高雅,以此掩饰设计能力的缺欠,这种做法的结果反而让空间显得过于浮华,即浪费了资源,也无法展现地域化、本土化特征。

设计元素方面

室内设计的元素象征功能,可以使人在视觉上产生各种联想,进而做到借景移情,形成情感共鸣,富于地域内涵的室内空间因此变得更加有意义。设计元素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是认识并表现事物特征的简化方法。室内设计符号包括图形及实物内容,也包括结构、文饰、色彩、尺度等内容。各种符号共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审美文化积淀,可以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文化风格,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设计元素。我国传统建筑一直力图展现中国文化特有含蓄美、中庸美。把传统设计文化符号里面的雕粱画栋、斗拱雀替、木雕屏风、窗花月洞等引入到现代室内设计里面,一方面可以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传承地域文化,具有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并不是全部的设计符号都能显而易见,符号可能会以更为含蓄的手段表达出来,换句话说,符号藏身于幕后,形象表达于台前,即地域文化符号可以是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是一种文化观点,这种文化观点需要用有形的载体加以表现,我们需要在理解精髓的基础上舍其形、留其意、传其神。

1. 捕捉文化元素

首先要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炼出需要用到的元素,这是室内设计必须要有的过程,设计人员只有认清这个过程,利用这个过程,才能从形式到色彩、从材料到寓意,多角度地取舍元素符号,才能将地域文化更好地应用于室内设计。在清楚地了解了地域文化符号之后,接下来便要对所收集的资料做进一步骤整理分析,形成能够应用的素材。有些地域文化素材可能还具有一定抽象性,难以直接取来利用,此时要把抽象的素材转变成为具体的形象。

2. 转变文化元素

室内设计地域文化元素利用最主要的步骤就是把元素同设计内容结合起来,让设计既有地域性特点,也有时代性特点,比如斗拱属于陕西省的古典建筑构件,更主要的作用是形式美感,而非实用功能,用它来分割天花同墙面,是非常合适的。若想把历史文脉同室内设计良好结合,就必须处理好地域文化继承与革新问题,这正是室内设计工作所应关注的重点。

3. 利用文化元素

设计人员捕捉到文化元素,把文化元素形成设计符号以后,接下来就是让设计符号更好地体现文化元素内容。体现方法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可以把元素符号应用到墙面浮雕上,也可以应用到地面铺装上,或者是应用到室内陈设上。通过符号所带来的表层特征、深层涵义,让其在各个层面得以产生、发展、延续、生存,通过有形的物质,将设计思维展现出来,将设计手法、设计元素、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这才是最好的室内设计过程。

总 结

室内设计所存在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是时代使然,也是需要从宏观角度加以探讨的问题。室内设计需要地域文化,只有文化才能真正提高室内设计的内涵与品味,设计、文化、时代性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握设计文化中的精髓,更加注重室内设计的宏观性,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