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电子电工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电工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电工发展趋势

第1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

摘 要:全球信息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和憧憬,更多的是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是要创新,正如中办主任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所说“要解放思想抓创新,要注重观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

关键词 :档案;电子信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11-01

收稿日期:2015-02-04

作者简介:毛炜(1969-),男,河南南阳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现代化技术和管理观念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传统观念的档案管理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给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挑战。档案本身是一种信息,同时也是一种人们借以了解过去、把握未来的媒体。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经济化以及知识化,要求人们对过去有更多的认识,要开展观念创新、工作创新、技术创新。

一、法律法规建设

在档案法律法规建设上,迫切要求围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制定和完善一整套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在法律上给电子文件一个“说法”,确立电子文件的证据资格和凭证价值,消除对电子文件的“信任危机”。由于电子文件证据资格的司法认同问题涉及到法律、电子文件的管理和技术支持诸方面,虽然近年来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出台了一些涉及电子文件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将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涵盖在内,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计算机记录和法律价值》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规定,但就总体和全球而言,现有的法律对电子文件缺乏明确、深入的规定,因此,档案部门应会同其它有关部门组织攻关,尽快将电子文件证据价值问题列入《档案法》及其它有关法规中。

二、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档案管理理念上针对现代办公条件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大量产生,制定前端控制战略和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模式。这样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价值鉴定等工作可移至文件形成阶段进行。首先,档案的收集变得简单快捷,电子文件形成后,只要被确认有保存价值,系统就会对其自动归档并给予档号,已归档的电子文件通过网络即可处于档案部门的监控之下,因此,与传统的归档移交手续相比,电子文件的收集可以说是在瞬间完成的。其次,在整理方面,分类、立卷、编目这种档案实体的整理工作将被多途径的电子检索系统所代替,由于电子文件内容和载体的可分离性,其内容可不受载体的限制和束缚,所有的信息线索可以借助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功能和运算速度,多途径多角度的组配,甚至可以在网上立卷,可根据不同需求按文件的不同特征组合成各种虚拟卷。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流转的公文包括文件的拟办信息、处理信息一并归入档案管理系统中,顺利进入档案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确保数据格式的统一,而且能减轻档案工作者的重复劳动,使档案工作者真正体验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给档案工作带来的便利之处,有力地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时代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将视野由档案管理向前延伸至文件管理,对电子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施以统一的管理、协调和衔接。

三、电子档案信息保管的困难

在档案的保管与维护上,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电子档案信息的保管和维护与传统的方式截然不同,它的数字化特性决定了其保管的复杂性和安全维护的难度。为此,一是建立文件内容、背景信息、结构信息、外形特征信息的组合保管模式。“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之一,但在信息时代,面对着网络黑客、电子邮件炸弹、计算机病毒、网络用户的越权操作等等不安全因素,维护档案信息完整与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除了对已有的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系统、网络安全检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进行综合运用之外,还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安全防护技术。二是统一数据格式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统一数据格式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国家档案局已下发了《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的通知(档发[2001]6号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档案数据,无论采用何种档案管理软件,要求尽量采用通用文件格式,文字型数据采用TXT、RTF格式;扫描图象数据采用JPEG、TIFF格式;视频数据采用MPEG、AVI格式,音频数据采用MP3、WAV格式。这一规定有力地保障了档案数据的保管、存储和移交等工作的顺利进,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必要而有效的措施。

四、总结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呼唤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它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服务,主要包括:以新的信息服务理念为指导,强化改革创新、主动服务的意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以新技术改善服务环境,在传统阅览设施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建立电子阅览室,利用网络终端、激光打印机等现代技术,使档案利用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直观的服务。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数据库、局域网和档案馆网上主页、实行新信息上网、电子邮件服务、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服务等;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服务,定向、定题为用户进行交互式信息咨询,并运用跟踪反馈、搜索、代查代译等方式代用户查询、传递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开发,提供更多二次、三次信息产品,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提高档案服务质量。

第2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就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电气自动化在中国工矿企业发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工矿企业;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现代工业电气化发展带来的是社会全面进步,其最重要的标志是工业进程电气自动化,它标志着科学技术进步及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电气自动化是指在无人或较少人员参与下,通过操作平台自动控制完成任务,主要是由通讯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电气自动化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集中控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借鉴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现状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生产信息传输变得更加及时、检测测量更准确、生产更加安全,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运行费用,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1]。在中国,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回收年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中国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巨大挑战,只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立足于科技,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电气自动化在中国工业上的应用

1.1电气自动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1.1电气自动化平台基于PC操作系统的发展

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计算的发展,更离不开基于PC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尤其在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及OPC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将电气技术进行了结合。经过电气化及PC技术的发展,WindowsNT、InternetExplorer和WindowsCE逐渐成为工矿企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在通常情况下,将Windows作为自动化的操作平台,尤其在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WindowsXP最常见,PC的人机界面成为电气自动化的主流发展方向,此外,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2]。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使电气自动化系统更易于使用和维护[3]。

1.1.2电气自动化的硬件系统接口的标准化应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和应用,作为电气自动化载体的硬件系统得到快速发展。编程接口标准化的实现、IEC61131接口标准,使得众多PLC产品实现接口便准化。

1.1.3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应用

根据目前工矿企业所使用的控制模式主要可以分为:a)集中控制模式,将各个电气设备的监控数据集中在一起处理;b)远程监控模式,是目前工矿企业使用较多的一种模式,可避免电缆的大量重复铺设,组织形式灵活[4];c)现场总线监控模式,各个监控设备独立又相互连接,避免故障设备相互影响。

1.1.4电气自动化发展迅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提高,生产力进一步解放[5],其它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更多依赖于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和企业,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终会带来一次自动化的飞跃发展。

1.2电气自动化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缺点

a)产品低端、创新少、价格高,企业使用成本高,投入使用情况更少。中国企业大多使用的是中低端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国产高端自动化产品奇缺,低端产品过多,高端产品欠缺。通过企业使用经验和自动化产品来看,系统中的主控系统技术较成熟,产品质量较高。但是作为控制系统两端———变送器、执行器,产品质量低下,投入使用情况更效果不佳,智能执行器更是如此。并且,公用大型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如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大型矿山机械装备)十分落后,投入使用范围有限,企业使用成本高,工业电气设备自动化发展缓慢;b)产品性能存在差距,进入重大工程困难。中国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集成化、智能化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国产电气自动化系统进入重大工程的主体装备、核心装备、关键装备十分困难;c)相对应专业人才匮乏,素质有限、运行维护困难。在中国工矿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少,很多问题的解决依靠厂家或外聘专家,使得多数工矿企业在采用设备后,缺少相关技术管理和操作人才,使得技术优势的发挥大打折扣。专业人才的缺失明显制约工矿企业的发展和使用,尤其是直接接触电气控制人员的人才。同时,在相对应的电气自动化管理上,更加显得落后,凸显综合素质低;d)对电气自动化内容、意义、作用与地位的认识严重不足。随着电气自动化快速发展,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但是宏观角度看及纵观国内外发展,我们对电气自动化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a)国家认识不足,通过近年来的对照和实践,中国对其技术的认识逐步提高,开始上升为宏观发展战略高度,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b)企业认识不足,从中国工矿企业发展状态来看,国有企业电气自动化程度发展不及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不如外资企业的发展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c)个人认识不足,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管理层领导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多数采取观望态度,更多的受到思想局限或垄断地位优势的限制,导致自身难以接受新技术、新思维。

1.3电气自动化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优点

1.3.1系统操作简便使用效率高

电气自动化使用简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需要特殊懂编程语言的人员就可以胜任,只需要在预先设定好的编程上,基于常规Windows系统进行操作,便可完成工作。同时实现一名操作人员可同时监管几项设备,减少人员投入,实现集中、监管控制和管理。这与传统人工控制方式相比,劳动效率可提高数倍。

1.3.2系统安全性能高维修工作少

电气自动化系统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可针对传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人工操作失误、设备接触点不良及故障排查等问题,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从操作面板上判断出问题所在位置,为进一步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明确了目标和方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1.3.3装备自动化进步推动中国工矿企业发展

在装备自动化系统方面,突破了实时数据复制技术、数据分流和截取技术、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等一大批技术难关,使系统从工艺水平到体系结构、从硬件性能到软件功能等都实现新突破。由此带动的工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带来了社会发展稳定、进步和现代化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电气自动化在中国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2.1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高端智能化及使用的普及化

在工矿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的工具就是电气化设备,然而智能化技术作为一项市场化的科技成果接受着各方面的检验,通过以电气设备为载体,使用信息化和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充分利用PC技术的高精度和可操作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国家对生产的安全化及高效化的要求会逐渐提高,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无线技术,使高端智能化电气自动化产品更好地应用于电气设备。由此可见,工矿企业对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需求缺口会很大,势必会带来一次电气设备自动化浪潮,极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效率。

2.2电气自动化的信息化

工矿企业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化和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主要是指监控设备与现代化网络结合,将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理技术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信息化会极大地提高工矿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企业的发展又会反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使得信息化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信息化的处理能力。

2.3重视电气自动化人才业务及素质的培养

专业技术人才是设备和技术应用的有力保障,当面对由于电气自动化的投入,而带来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时,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不仅可以高效使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加强电气设备硬件及软件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提高工业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2.4工矿企业需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对工矿企业产业化发展和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在扩大生产的同时,要立足企业优势,结合生产实践经验,针对企业实际,有重点地投入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工作,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市场化竞争力。

2.5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在工矿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电气设备不安全因素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这就要求电气自动化控制必须考虑安全可靠性,尤其是现场数据的检测设备、远距离传输及操控的安全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电气自动化设备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程序设计方面都需要更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保障。

3结语

随着中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工矿企业的传统模式逐步被电气自动化所替代,这不仅改变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模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且对于提升中国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有着重大意义。虽然,在现阶段中国工矿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方面仍面临种种困难复杂的局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要把握住未来是电气自动化高端化、普及化这个发展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谋求实现更多的价值。在针对中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电气自动化在中国工矿企业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做探索,以期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管理及发展方向和改革提供参考,为实现工矿企业电气自动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明哲.论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赤子(中旬),2014(4):384.

[2]张建设.煤矿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59.

[3]刘永强.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5.

[4]王磊.探讨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171.

第3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TM6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电厂的科学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最为突出,电厂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控制系统DCS,它在控制结构和控制范围上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监控系统、总线技术和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为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热工自动化技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1.热工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热工自动化技术主要是运用自动化系统控制发电过程的情况下,控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的测量、报警和自动保护、信息处理等,以求无人操作但能正常运行。为了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在发电厂的设备投入生产的过程时,要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进行自动化控制,降低重大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减少资金成本投入,扩大了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电厂自动化系统由自检系统、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保护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2.我国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机组的单机容量较小,并分开设置控制盘,而且还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进行操作与控制,这一时期,通过传递函数描述的是热工自动化理论的雏形,完全靠手工和人力顶着,生产力低下,设备效率低,空气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上不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再热机组把锅炉和汽轮机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生产效率。并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计算机进行监视和控制的工作,由于当时的计算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非常低,因此必须保留全套的控制装置和仪表设计,以确保机组正常的运行。这一时期的热工自动化的理论基础是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为热工自动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为计算机引入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为了提高热工自动化的水平,分别从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引进了成套的、单机容量大的再热机组,同时也把先进的自动化监视系统带到了中国,这一时期形成了第三代控制理论。因为电力生产的过程很复杂,再加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妨碍,给精确数学模型的建立提高了难度,且难度无法想象。

在二十世纪末,我国的电力系统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和生产中广泛的应用DCS控制系统。在我国的300MW以上的电机组中,大部分都是使用运行时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都比较高的DCS系统进行控制。随着PC和DCS的出现,在计算机可视化软件的基础上,工作人员的有效操作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DCS和PLC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甚至有合二为一的趋势。绝大部分的PLC都有通讯接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障停机的概率,反而对DCS的连入有极大帮助。在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把DCS中运行的数据参数输送到MIS系统中,进行数据的再加工与共享。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DCS系统的结构变化,DCS系统应用技术向着单元机组的一体化控制系统方向发展,既可以降低故障环节的次数,又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途径,从而提高DCS系统的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为DCS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推动DCS系统的快速发展。

2.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1过程控制仪表。

随着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很少应用常规的过程控制仪表,转而采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过程控制仪表。过程控制仪表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FB支持下应用各种智能执行器和智能变送器。随着我国对于电厂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用于对于电厂排放物进行监测、分析的仪表日益增多,这些分析仪表的维护和使用较为困难,价格很高,构造复杂,且在市面上很少能够找到介绍这类分析仪表的书籍和资料,这样就使得分析仪表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很难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这样不单单影响到自然环境,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投资浪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电厂较为重视分析仪表的维护、运行和使用,分析仪表已经成为了国外电厂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2运行支援系统。

由于单元机组的容量越来越大,需要监视和操作的项目越来越多,因此给运行人员造成很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例如SCS、汽机自启停控制系统ATC等。这些系统一方面缓解了运行人员手动进行大量复杂操作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系统大量采用了计算机和数字化的自动装置,因此,判断这些装置是否正确工作成为运行人员的重要工作。同时机组本身的安全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和判断被控对象本身的故障是使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2.3自律分布式的系统。

自律控制系统是一种它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实现自律的可协调系统和自律的可控性的系统,也是目前国内外电厂中最重要的控制系统。在整个电厂系统中,任意一个系统发现故障,自律控制系统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自身的工作状态自动地进行控制、协调,保证发电的继续进行。与自律性的DCS相比,现在使用的DCS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DCS分为水平分布型系统和层次分布型系统。在水平分布型系统中,子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会受到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各个子系统之间都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当某些子系统发生故障,其余的子系统也会继续工作,但是水平分布型系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缺乏控制性,虽然它具有协调性。不能有效地让各个子系统之间实现相互的控制,也无法相互之间交换信息。在层次分布型系统中,如果上位子系统发生了故障,那么下位子系统能够在局部范围内进行控制,但是无法自动地进行调节,这说明层次分布型系统缺乏系统的协调性,但是具有自律控制性。

3.完善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保护措施

3.1做好调试。

在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安装完毕之后,应该对其的运行情况做好全面的调试工作,尤其是要跟踪记录重要的硬件设备,保障系统的可靠性,这是因为硬件设备的运行情况与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在设备通过校验确认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运行。

3.2利用优质元件。

在构建和设计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选用那些较为成熟的元件和技术来完成。这是因为目前电厂热控系统越来越复杂,自然对于热控元件可靠性的要求更加高,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应该选用那些反馈较好的元件和成熟的技术。

3.3设计中采用冗余思路。

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时,应该采用冗余的设计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电厂未来的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应该控制好那些保护执行设备的动作电源。

结语:从总体而言,热工自动化系统向着智能化、一体化、透明化和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是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行业的投入使用,是对热工调节系统指标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创新,故障信息系统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发展。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DCS系统的应用,不仅完善了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投入,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确保了电力行业生产与运行的安全性。总之,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对于实现电厂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言极为重要,值得深入的探讨。同时,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还应努力开发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协调的支援系统。

参考文献

[1]霍耀光,侯子良,李麟章,陈厚肇,刘今,朱传锵.中国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02):111-113.

第4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具体到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中来看,虽然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竞争力也得到了较好提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缺陷需要弥补,这也就需要着眼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进行深入探究,促使其能够在未来表现出更为理想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1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分析

(1)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机电产品的需求量和关注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出口也就显得越来越关键,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也取得了极大地发展效果。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更是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机械电子工程在外贸方面的表现越来越抢眼,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还表现在竞争力的明显提升上,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竞争力更是显得极为必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只有在国际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够较好提升其发展水平,并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一点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就能够得到较好体现,此外,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表现在相应的技术手段创新和优化上,因为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涉及到的各类技术手段都取得了较大的改进和优化,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因此,其发展必然也就极为顺利,能够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国际发展提供较强的支持。

2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1)产品结构单一问题明显。从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中来看,其产品结构单一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从市场中来看,我国机电产品的集中指数较为明显,集中程度极高,这一点虽然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某一产品的发展和创新,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问题。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产品的出口中,这种产品结构的单一性表现更是存在着较大的隐患问题,其很容易造成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出口的较大波动,也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对于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存在着较大限制。(2)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从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上来看,虽然相应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和优化,具体的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也有所发展,但是自主创新水平依然不足,依然需要在今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研究中引起高度重视。这种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低的表现主要就是因为投入力度不足,我国很多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往往都在销售额的10%以下,进而也就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进程,和国外发达企业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当前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和缺陷来看,要想促使今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必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针对现阶段我国出口机电产品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问题来说,要想切实高效提升今后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促使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就需要从多元化入手进行研究,全方面提升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产品竞争力,争取在机械电子工程产品出口中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最终促进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国际性危及,保障出口的顺畅性和可靠性。(2)加强对于技术研发的关注和投入。结合当前我国各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对于研发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对于研发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问题来说,为了保障该行业持续发展,创新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必须要着重加强对于该方面的改善和优化,切实提升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对于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基于这种研发创新的关注和投入来说,首先应该明确研发方向,结合今后社会发展中对于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要求,明确相应的创新研究内容,并且基于研发创新的需求给予资金以及其它方面的满足,保障创新研发工作的高效进行,促使其能够成为未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竞争力核心所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来说,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要想在未来发展中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着眼于当前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重点探究和完善,不断提升我国在技术领域以及管理层面的优越性,促使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不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俐.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02:2.

第5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融合创新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日新月异,在生活、经济、工业、医学、科技等各个领域影响颇深。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电子工程项目的扶持措施,可见对其重视程度。迅猛的发展造成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应从过往的经验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需要保障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有效运用,挖掘其潜在优势,把握未来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走向,切实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优化生活质量,并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1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概述与应用

1.1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概述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即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实行监控、处理和整合,是一门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门学科相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学科[1]。作为现代化技术的标志,其具备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三大特性。其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且应用领域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和发展还能形成新的改良方法,并促进技术产业链快速形成。

1.2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现代化信息时代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代。现在正处于高级形态的发展阶段。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就是以数字化手段为依托,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通过二进制编码进行处理,进而达到表达、储存和传输的目的。身处数字化的时代,享受着数字化带给我们的高端科技、高效生产和高品质生活。我们已离不开数字化、离不开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我们身边充斥着如数字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数字化音乐、电子杂志、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和五花八门的广告等。

2保障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有效运用的途径

2.1鼓励产品融合创新

积极鼓励产品的融合创新,利用创新带动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子工程技术的向前发展,促使电子企业蓬勃发展和更多的电子产品走进生活。任何事物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优化信息技术创新投入体系、提升投资结构,实行电子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改造,能建立有效的市场共享机制和技术创新联盟。对电子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融合创新,能提高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及时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此推动电子工程的现代技术的发展。

2.2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想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并保障其稳定性,就需要联合各个电子工程企业互相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相互参考对方的成功案例,积累优秀经验,弥补自身产业不足,不断优化,从而使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准提高一个层次,迈向新台阶。企业间加强合作和交流还能够完善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有利于产业化发展[2]。然而企业间不可能长期处于合作状态,企业间的状态更多的是竞争,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市场秩序。为规范这种秩序应积极引导企业间进行良性竞争,为避免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演变成价格的竞争应做到公平、公正。

2.3加大技术改进力度

各个电子工程企业为加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市场经济架构及其特点,加大技术的改进力度,建立新型技术发展交流平台,让企业内部人员围绕如何更有效改进创新电子工程技术多多沟通交流,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并积极融资为技术改进提供后备支持,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结构,积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改进办法并积极实行。使技术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将先进技术应用到自身企业当中。能够结合市场的大环境对技术应用进行效益与风险评估,进一步拓展改进技术在市场当中的应用范围。

3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3.1政策逐渐健全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是新兴技术,它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推动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提供保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例如,计算机技术与三网的融合,促进了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形成。

3.2电子工程产业不断完善

电子工程产业不断完善,加大推进“三网融合”力度,提高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和产业工程的技术产业标准,加大电子产品的生产力度,健全融资政策,完善科技法规,促进完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标准。同时,通过发挥市场需求的动力,使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得以发展和优化。促进电子工程技术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并使其具备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的可行性,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保障电子工程发展领域的完善性,就要重视电子工程的发展作用,并将其自身的职能更好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真正做到保证计算机电子技术工程产业得到纵向和横向全面发展[3]。

3.3人才培养规模扩大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属于高科技产业,人才是高端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发展需要高端技术精英。国家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人才是技术发展、企业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社会发展态势和市场经济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普遍缺乏[4]。国家完善教育制度,企业完善人才挖掘和人才培养体制,不断探索和科学规划,以实现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为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提供后备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在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是众多行业中最有发展前景、取得发展成果最大的行业。为保障其有效运用,应积极鼓励融合创新、企业间良好有效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改进、加大技术改进力度。政策项目不断完善、体制趋于健全,合理培养精英人才促进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更快更好发展。在该发展趋势下,不仅可以实现电子技术产业的良好发展,还能推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作者:郝伟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关于当前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5):361.

[2]郑金梅.我国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6):230.

第6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子陶瓷材料;分类;应用;发展趋势

1 前言

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空间技术、光电技术、红外技术、传感技术、能源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发展,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耐高温、抗腐蚀、耐磨等优越的性能,才能在比较苛刻的环境中使用。传统材料难以满足目前的要求,因此,开发和有效利用高性能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工业用电子陶瓷材料的分类

电子陶瓷按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五类:绝缘装置瓷、电容器瓷、铁电陶瓷、半导体陶瓷和离子陶瓷。绝缘装置瓷简称装置瓷,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用作电子设备和器件中的结构件、基片和外壳等的电子陶瓷。电子陶瓷按特性可分为高频和超高频绝缘陶瓷、高频高介陶瓷、压电陶瓷、半导体陶瓷、光电陶瓷、电阻陶瓷等。按应用范围可分为固定用陶瓷、电真空陶瓷、电容器陶瓷和电阻陶瓷。按微观结构可分多晶、单晶、多晶与玻璃相、单晶与玻璃相。

(1) 陶瓷基片材料

陶瓷基片材料在电子陶瓷中,占有最重要位置的是绝缘体。特别是高级集成电路用绝缘基片或封装材料,可以采用尺寸精度为微米或微米以下的高纯度致密氧化铝烧结体。高纯度致密氧化铝具有金属材料所不具备的绝缘性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导热性。

(2) 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由于是多晶材料,所以使用频率受到限制。压电元件可使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相互转换。一定形状的压电陶瓷元件主要由PbTiO3-PbZrO3系烧结而制成,即使是烧结体,通过极化也可获得单晶所具有的压电性。压电元件的主要用途有火花塞和谐振器。谐振器起选择性通过特定频率电波滤器的作用,是电视(TV)、无线电等调谐电路不可缺少的元件。

(3)铁电陶瓷

铁电陶瓷以铁电性晶体为主晶相的电子陶瓷。已发现的铁电晶体不下千种,但作为铁电陶瓷主晶相的主要有钙钛矿或准钙钛矿型的铁电晶体或固溶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晶体中存在着可随外加电场而转变方向的自发极化,这就是晶体的铁电性。当温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居里温度TC时,其极化强度下降为零,晶体即失去铁电性,而成为一般的顺电晶体;与此同时,晶体发生铁电相到顺电相的相变。铁电体的极化强度还随电场而剧烈变化。

铁电陶瓷功能多、用途广,利用其压电特性可以制成压电器件,这是铁电陶瓷的主要应用,因而常把铁电陶瓷称为压电陶瓷。利用铁电陶瓷的热释电特性可以制成红外探测器件,在测温、控温、遥测、遥感以至生物、医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典型的热释电陶瓷有钛酸铅(PbTiO3)等。利用透明铁电陶瓷PLZT的强电光效应,可以制成激光调制器、光电显示器、光信息存储器、光开关、光电传感器、图像存储和显示器,以及激光等新型器件。

(4) 半导体陶瓷

在陶瓷中,半导体是很多的,除了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外,很多种金属的氧化物也具有半导体性质,甚至还有有机高分子的半导体。而半导体陶瓷则是指采用陶瓷工艺成型的多晶陶瓷材料,它与单晶半导体不同,存在大量晶界,晶粒的半导体化也是在烧成工艺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有丰富的材料微结构状态和多样的工艺条件,可以非常敏感的影响材料的性能,这为开辟陶瓷敏感材料的新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性质,可用于非线性电阻。负温度系数非线性电阻随温度上升而电阻降低,具有一般的半导体特性。铁系金属的氧化物陶瓷,因为具有化学的和热的稳定性,所以可用于非线性电阻,在很宽的范围控制温度。与此相反,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的元件,用的是半导体化的BaTiO3陶瓷。这种陶瓷因为在相变温度下电阻急剧增大,如果作为电阻加热元件而应用,则可在相变温度附近自动控温,是很方便的。

(5) 敏感性材料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1)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PTC)

这种材料的电阻和温度关系,在低于居里温度时呈现低阻抗,高于这一温度时则呈现高阻抗,电阻变化是在居里温度附近以陡变的方式实现的,组织变化的幅度可高达100~105倍。利用这种特性可以作为自控型发热元件,还可用做对特定温度敏感的元件,以及延时开关、过流保护、测温等方面的元件,因此PTC陶瓷应用领域十分广阔。PTC热敏陶瓷材料目前主要是钛酸钡,它的居里温度为120 ℃,通过添加锶、铅、锡、锆等氧化物可以大幅度改变其居里温度。

2) 负温度系数电阻器材料

除了PTC热敏电阻器外,另一类半导体热敏陶瓷就是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电阻器,它的电阻对数值随温度升高而几乎呈线形降低。这类材料由锰、铜、铁、钴等金属的复杂氧化物组成,由于组织易于控制,随温度变化大,精度高,价格低,所以NTC热敏电阻器在民用电器、汽车、通讯等设备上用得较多。

3) 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湿敏陶瓷

由金属氧化物组成湿敏陶瓷,如:SnO2、ZrO2基等。曾有人开发出使用钙钛矿型的陶瓷系列湿度传感器。该系列中的某一组成表现出很强的湿敏效应。湿敏的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氧化物吸附水分后改变了表面导电性或电容性。湿度传感器在电子、食品、纺织工业及各种空调设备、集成电路内非破坏性湿度检测等场合应用十分广泛。

4) 压敏陶瓷

压敏陶瓷是一类应用极为广泛的敏感材料。利用材料的电流-电压非线性特性,可用于制成电压敏感器件,它的阻值不是恒定值,而是随电压增高到一定值时下降,所以也成为变阻器。这一特性特别适用于电子电路、电力系统及家电产品中的过压保护,发展前景很好。目前,氧化锌-氧化铋系材料的应用最为普遍。半导体陶瓷对环境气氛往往具有选择性的敏感特性。如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材料体系是若干碳氢化合物敏感元件氧化锆系材料是测氧分压最常用的敏感材料。其共同特征是通过有选择地吸附气体,使半导体的表面能态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阻率的变化,确定某种未知气体及其浓度范围。

3 工业用电子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

电子陶瓷是广泛用于制作电子功能元件的,多数以氧化物为主要成份的烧结体材料。电子陶瓷的制造工艺与传统的陶瓷工艺大致相同。利用陶瓷材料的高频或超高频和低频电气物理特性可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固定零件、陶瓷电容器、电真空陶瓷零件、碳膜电阻基体等等。

信息化是21世纪重要的时代特征,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石,在能源、家用电器、汽车等方面可以广泛应用,尤其在通信、广播、电视、雷达、仪器仪表等电子设备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外,随着激光、计算、集成、光学等新技术的发展,电子陶瓷的用途更日益扩大。信息功能陶瓷以其高性能和应用的广泛性,日益成为许多新型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关键基础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电子信息领域。随着电子信息产品进一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宽带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功能陶瓷的细晶化、电磁特性的高频化、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等将成为发展新一代片式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技术,导致一系列新型电子元件和模块的出现。信息功能陶瓷作为一大类对电、磁、光、声、热、力等信息具有检测、转换、存储、耦合和传输等功能的介质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计算机、自动控制、航空航天、海洋超声、通信技术、汽车和能源等近代高新技术领域。时下,压电陶瓷产品门类齐全,不仅广泛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还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其应用领域较广。

(1) 超声换能器

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有陶瓷谐振器、陶瓷滤波器,还有调谐音叉滤波器、机械滤波器、陶瓷鉴频器、陷波器和延迟线。其中,陶瓷谐振器、陶瓷滤波器产量已经占我国压电陶瓷产品的65%以上,相当引人注目。特别是陶瓷谐振器具有高稳定、无需调节、尺寸小和成本低等特点。典型的应用有:电视机、摄录像机、计算机、CD-ROM驱动器、汽车电器、VCD、电话机、复印机、语音合成器、遥控器和玩具等。压电超声换能器是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声学器件,在水和空气介质中广泛应用。在水声通信中起雷达的作用,被称为声呐,是各类舰船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感器。在工业中,超声换能器已被用于超声清洗、超声精密加工、超声加湿、超声乳化、超声种子处理、超声探伤和超声诊断等。当今,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另一广泛应用领域是遥测、遥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压电发声器的典型产品是压电蜂鸣器和压电送、受话器、手表、计算器、电子闹钟、小型警铃以及电话、手机的振铃都离不开蜂鸣器。计测和控制用压电器件主要有压力、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以及超声测深、超声测厚、超声测流速、超声诊断等。

(2) 数字3C产品

近些年来,集计算机、通信等电子于一体的数字3C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3C融合产品已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据预测,3C融合将创造出一个高达4000亿美元的产业。3C产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电子基础产品和元器件的同步协调发展,也对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 电子信息产品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一些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一些基础电子产品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高端产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外资企业所控制。国外大公司,如:村田、松下、京都陶瓷、摩托罗拉等近年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占据了国内片式元器件特别是高档片式元器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我国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和挑战。

4 电子陶瓷产业加速研发新材料

由于功能陶瓷材料近年来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战略地位,世界各国对功能陶瓷的研究与开发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都将功能陶瓷作为关键技术,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研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美、日在功能陶瓷的研究方面居领先地位。功能陶瓷电子元件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小型化、微型化、片式化、模块化和集成化。这些趋势向陶瓷材料科学和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围绕上述应用目标开展的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目前十分活跃。

第7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1.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分析

我国机组容量随着世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而飞速增大,特别是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更是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充分吸收,这使得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完善和飞速发展,比如引人注意的有不断增大的火电机组容量,以及各种参数的不断提高,还有不断更新换代的自动化和装置等等,都代表了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1.1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发展,由于这个时间段的火电单机容量较小,主要是用母管制运行方式来控制运行,突出表现了这一时段较低的自动化程度。此外在控制炉,机以及电时,采用各自单独的控制室内或就地进行控制。对于机组的操作几乎是靠人工进行,在控制生产过程中还会有简单的仪表加以辅助控制。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得到新的发展,电厂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出现了集中控制这一表现形式。但是,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并未有很大提高。到了20世纪80年代,将单回路调节装置和模拟组装仪表在机组上普遍应用。但是从当时来说,只是机械性的将各种控制仪表设备在一起结合。

1.2分散控制系统的成就与现状

分散控制系统在过去十年里得到广泛使用和大力发展,它是火电厂自动化水平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分散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机组监视和控制的主要方式。再者,对于CRT/键盘操作方式来说,运行人员已经开始对其熟悉和信任,同时,对于常规仪表和控制设备的依赖正在逐渐消除。最后,不论是电厂辅助生产车间,还是辅助生产系统,使用的都是微机型可编程控制器,这有效实现顺序控制的目标。从目前来看,我国所有机组,都对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充分利用。单从价格来说,国内分散控制系统价格要比国外低很多,但是,在其运行和维护方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物力人力.如果对国内机组状况进行归纳,可集中为两点,首先是不论机组,配套仪表设备,还是分散控制系统和编制软件,都是采用国外的著名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国外设备具有成熟完备的自动调节系统,具有运行可靠的各种仪表以及执行机构,同时它的机构线性也较为优秀,并且各种参数都有合理设置。再者,国产机组,进口仪表设备,以及进口分散控制系统形成一个组合,然后由国内进行分散控制系统程序的编制。这类型的企业在编制分散控制系统程序时,采用的程序编制人员都是国内专业的。这些专业程序编制人员的自动调节系统程序编制经验都非常成熟,同时其参数整定经验也相当丰富。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从系统编程和调试阶段来讲,还是有相对粗糙的问题表现出来。并且这些相对粗糙会在以后运行过程中显示出,比如在自动调节系统中出现新状况。

我国新建成单元容量在300MW以上的电厂,大部分都有厂级实时监控的设置,这种实时监控可以与机组与辅助系统的控制系统,实现通信互联这一目标,同时还可将全厂实时生产过程数据库有效建立起来。

2.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热工自动化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目前国家法律对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来看,现在以及未来的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将会坚持节能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还会向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也会向集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为一体的方向转变。在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在实际运行中不断运用新的测量控制原理和方法,比如将来的故障处理和机组运行操作,将会变得十分简洁方便。

另外,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在未来一个研究趋势,是如何将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调节范围和品质指标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不断提高的发电成本,我国广大发电企业还要从各个角度,对如何将电厂运行切实降低进行充分考虑,并达到机组使用寿命有效延长的目的。基于此,要合理配置全厂负荷分配系统,具体是电网调度通过一个全厂负荷指令的准确,然后通过电厂的全厂负荷分配系统,并在以机组煤耗成本特性的前提之下,同时要在机组允许的变化程度上,对机组的负荷或变负荷任务进行经济合理的安排,这样就可以在降低全厂发电煤耗成本的同时,最终将电厂的发电成本有效降低。因此,在未来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配置全厂负荷分配系统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单机AGC方式,也将实现向全厂负荷分配方式的转变。

3.结语

通过对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得出未来的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将会坚持节能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也会向集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为一体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第8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子工程 自动化 发展现状 分析研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060-01

前言: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电子工程自动化所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展示出了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也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生产中了,而是向着各个领域中逐渐扩展了。因此想要提高发展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技术理论来说,就是电力网与控制理论,并主要是通过以技术手段如计算手机与电力电子技术等来进行的,开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以最少的劳动力来完整最大的工作量,这样也就保证了工作的效果。简单来讲,就是指在实际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操作、控制以及监视等工作,或是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系统也可以自动完成相关的工作,因此可以说,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着极强的优越性,不仅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还可以保证工作的质量,提高企业中的经济效益,满足工作的需求。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社会各界中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1]。

二、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一) 广泛被运用到了各行各业中

现如今,随着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了其在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因此也就开始主动运用这一技术了。且就目前来说,应用最为广泛的要数电力行业与建筑行业上了,其次就是一些高新技术行业了,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其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果与质量,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随着我国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也将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

(二) 已经实现了分布式的广泛运用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化的分布已经成为了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不仅为生产设备提供并了便捷的服务,还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的基础,增强了利用的效果。此外还便于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修整工作,可以说,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必须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向着开放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标准与要求,以此来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些规章制度的要求下,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在向着标准化的方向逐渐发展着,不仅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还保证了发展的快速与有效。其在规章制度的影响下,不仅促使了代码的利用效果,还使得编程的效果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此外也提高了后期管理工作的质量[3]。

(四) 将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融合在了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而这也为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并保证了其数字化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系统也在向着高效与稳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并提高了生产的效果与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发展的根本是与人分不开的,因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研发人员与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应用的效果与质量。所以说,只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从事这一工作,才能促进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换句话来说,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用效果与质量,因此在实际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挥在那,所以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这样才能保证运用的效果满足人们的需求[4]。

(二)扩大应用的范围

在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及自动化技术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趋向于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其中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也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随之扩大,并向着完善与健全的方向快速的发展着。

(三)建立出有效的系统平台

从实际上来讲,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系统平台主要是依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样也就增大了维护的成本,同时也会造成人力与资源上的过度浪费,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来改变这一现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出一个独立又统一的系统平台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建立这一平台的过程中,还应当要先掌握好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出相应的发展目标与经营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时展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5]。

(四)对其产品进行改革与创新

随着社会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在逐渐增高,就要求所生产的商品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就必须要不断加强研发的力度与效果,这样才能保证好产品的质量与效果,满足人们的需求。

(五)建立出完善的系统结构

想要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就必须要保证其系统结构向着通用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容中的网络结构更加顺畅,才能促使其信息传输的准确,并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上的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此外对其系统进行优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六)向着低碳与节能的方向发展着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严重,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全社会都在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正好满足了这一发展的需求,因此可以说,大力推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同时也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根本。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不断进行研究,以此来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社会的生产力。但是也应当要认识到的是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要不断完善这一问题,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338-338.

[2] 任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5):78-79.

[3] 许晓峰,王喜魁,洪广欢等.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34-35.

第9篇:电子电工发展趋势范文

一、信息化教学法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运用

本文以《CAD绘图》为例,研究了在电子工艺实习中,教师如何采用信息化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电子工艺技术知识的理解。

在电子工艺实习培训中,长春市职业技术高别设置了《CAD绘图》培训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计算机编辑、管理以及控制、翻译电子信息,为未来就业奠定技术基础。首先,教师应通过网络检索、搜集有关CAD软件的信息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联机”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知识和以往积累的绘图经验设计图像,并试着运行。当学生输入相关数据后,图像会以信息集合的形式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最后,学生通过利用计算机完整、自动的统计分析功能,能清楚、精确地绘制出CAD图像。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发展趋势

1.强化信息与电子工艺实习中常用软件的关联影响

目前,CAD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服装、纺织、建筑、汽车、机械、造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电子工艺实习操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可以说,CAD技术代表着电子工艺实习中绝大部分的“信息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侧重于对学生软件操作的指导,多表述、研究有关“软件”和“软件语言”的信息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还能从根本上提升和优化教师表达信息的“实践功能”。

2.学校加大信息化教学的投入资本和精力

目前,教学技术创新是电子工艺实习工作发展的首选路径。为此,学校不仅要具备独立研究、发展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决心,还要保护其在学校实习实践活动中的生存空间,让技术为教学服务。一方面,无论是学校、实习单位,还是学生,都应致力于挖掘电子工艺实习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把它与计算机应用功能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操作价值、运用空间的信息资源平台;另一方面,学校要设立电子工艺实习教学研究基金,专门奖励在信息化教学、电子工艺实习教育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指导员,以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3.注重人性化教学理念

目前,高科技人才是中国人力资源格局中紧缺的,尤其是从事电子工艺实习的人才。作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信息化教学也应择优选择培养对象。如学校需要综合电子工艺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导向,适当地调整和安排教学课程,优先满足、服务于创新型学生的学习诉求,帮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实习信息资源,积累更多的操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