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绿色化”、无害化道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在社会领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在文化领域,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三、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者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大步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例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
偿还生态欠债问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生态赤字带来的后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发展不可持续。要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偿还生态欠债,做到“多还旧债,不欠新债”。偿还生态欠债,是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虽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大小各有不同,但是为偿还生态欠债做出贡献,则责无旁贷。
对中国旅游界来说,2012年是颇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出现了充斥着景区“爆棚”、堵车、滞留和安全事故的“史上最长黄金周”,暴露出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瓶颈;也催生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自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生态旅游杂志诚邀10余位专家学者、景区管理者、媒体人组成专业评审团,评出了2012年中国生态旅游十大新闻。作为媒体,我们很荣幸能够在岁末年初有这样一次梳理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参与并见证中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历程,并把它向我们的读者一一呈现。
“生态文明建设”首入生态旅游再迎发展新动力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召开。在十报告中,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再到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增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中,将“美丽中国”形象和概念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生态文明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和提升的灵魂,而生态旅游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理念的高度契合,不仅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更将直接为各地的生态旅游事业提供全方位的发展保障。
生态旅游热兴起地方发展生态旅游热情高涨
从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之后,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旅游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此背景下,2012年,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的热情普遍高涨。国家林业局设立森林旅游管理处,加强了全国森林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国家水利部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并选择济南市作为全国首个建设试点城市;山东省成立旅游协会森林旅游分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担当生态旅游发展与决策的民间推手;贵州省完成《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文本编制,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旅游开发中生态和文化的保护利用;四川省雅安市在《雅安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将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度假旅游城市:浙江省海盐县获评“亚洲十大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名县”,将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发展;从化、韶关新丰、河源连平三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105国道生态旅游的“黄金走廊”……生态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显现。
挖掘生态旅游效益南水北调办公布生态旅游规划纲要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了《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根据这份纲要,南水北调工程景观与当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有机整合,并重点打造渠首工程、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焦作城区段工程和穿漳工程等主要工程景观节点,把沿线山水、古迹和这些南水北调重点景观工程串联成一条生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我国历史文化富集地和自然生态旅游景点集中区,丹江口库区和沿线有12处世界遗产,占全国世界遗产(43处)的28%;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处,占全国(147处)的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7处,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19座大、中城市以及130余座城镇,涉及的受益人口约为1.45亿。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将促进工程沿线区域环境改善、文化传播、移民安置,加快沿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黄金周”游客爆棚景区亟需解决市场超载
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拥堵黄金周。一纸高速公路节日免费的政策和174家景区降价措施,激发了国人集体出游的意愿:华山万人滞留,月牙泉骆驼过劳死,乌镇古桥万人踩踏岌岌可危,丽江上万游客找不到住处,西湖见人不见桥……黄金周旅游险情不断,将景区爆棚现象提升到了“红色预警”的高度。
长假如何走出人满为患的窘途?国内有专家认为,集中“狂欢式”的休假,带来的景区超载、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间接反映了中国休假制度的现实困境。尽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早已实行,但实际上很多上班族仍难以享受带薪休假福利,很多人只能选择“黄金周”期间扎堆出游。
黄金周折射带薪休假尴尬,而景区“爆棚”现象,同样暴露出国内景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公共应急管理缺位、精品景区不足、游线安排不科学、接待设施短缺、盈利模式单一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区如何应对游客倍增成关注热点。
旅游地产投资狂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凸显
2012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在旅游地产上“跑马圈地”。据统计,目前排行前100名的大型房企中,至少有1/3介入了旅游地产,包括万达、雅居乐、富力、龙湖、恒大、中坤、世茂、佳兆业等地产商。仅2012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上亿元的签约项目就有近70个,总规模逾2600亿元,全年计划投资总额将超万亿;2012年1~4月,全国房地产总投资为15835亿元,而旅游地产占将近1/5,可见旅游地产目前在我国的投资热度。
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市场,旅游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正是看重其极高的投资价值,开发商急切进入。而旅游度假生态项目的泛滥,或者以旅游的名义过度开发地产已经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生态文明写入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旅游开发将成为业内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捍卫“美丽中国”生态红线30余组织发出生态保护倡议书
2012年12月6日,30多家环保组织就当前生态保护面临的危急形势发出倡议书,号召公众参与到关注、监督、守护以及支持自然保护的行动中来,捍卫“美丽中国”的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国家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将对维护国家和地区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少林景区度过摘牌危机5A景区实行动态复核机制
2012年5月份,备受社会关注的嵩山少林景区“摘牌”风波尘埃落定,由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组对少林景区的暗访复验中,少林景区以971分通过复核验收。
2011年12月,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少林景区因管理混乱,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要求“限期整改”。而这并不是唯一一家被“限期整改”的5A景区,在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暗访的全国24个5A级景区中,13个景区被要求“限期整改”。
“限期整改”标志着我国将对现有5A级景区开始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已加入的5A级景区实施常态化的明察暗访,不符合条件的面临“摘牌”风险。同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也将吸收符合条件的景区加入。以此为契机,5A景区的动态化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实现管理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
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出炉探索科学有效的旅游发展模式
2012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在自愿申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确定了包括北京市在内的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国家旅游局要求各试点城市将智慧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政府要在整合资源、组建机构和配套服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智慧旅游,建立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各试点城市要抓紧编制本城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方案》。
国家旅游局在2011年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旅游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延伸,必然因信息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随着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从技术层面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基于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内容的智慧旅游。
三沙市成立海洋生态旅游迎来新机遇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决定在南海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海南第一次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建省办经济特区,经济社会从此获得长足发展;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是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加快发展的上升期;三沙市的设立,则是改革开放后海南岛迎来的第三次重大战略机遇。
三沙市地域覆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这里海洋环境优美,海洋生物景观资源丰富,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极具前景的海域。然而南海诸岛的许多岛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目前,海南省已组织编制了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岛保护规划等系列海洋规划,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将为三沙市海洋经济的有序发展和海洋生态旅游新领域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九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召开生态旅游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2年4月30日,第九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暨中国州长论坛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加以领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生态文明需要我们认识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环境污染所要付出的代价,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产物。生态文明的生态中,经济、社会、自然是统一的,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以生态化的产业为主导,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以较高的环保意识为依托,它体现着一个社会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文明状态。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被全球所广泛关注。早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自此以后,各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含意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很多的定义。这其中只有在1978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定义,最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亦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既有联系,又不等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求是可持续。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如大气、海洋、淡水、森林和土地等,才能得到可持续的长久的发展,才能使子孙后代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所以,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向世界宣告了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勇气,显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使经济、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得到很大改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形成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
(一)将发展生态经济放在战略首位
既要促进发展,又要保护生态,二者的结合点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繁荣发展服务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目标,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全面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把项目审批关,发挥环保审批的前置作用,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将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纳入环境评价之中,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减少工业污染。
(三)建立生态文明考核激励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将生态优先作为我国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重大战略方针,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列入考核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促使其积极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加快建设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和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等。
(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最好的阐释,也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根据我国实际,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二十多年,但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目前,要加紧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下决心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生态文明保障体系
首先是政策支持。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建立企业参与生态产业的促进机制,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在资金方面给予补偿。
其次,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政府要列出专门的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定期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生态经济示范项目建设中。
再次,要引导促进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入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形成发展合力;技术支持体系主要是要重点引进并推广一批成熟适用的生态绿色新技术。引进并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高科技项目,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六)提高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全社会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科普知识,促进公众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要大力倡导践行绿色消费,引导广大民众安全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切实把节约、保护环境付诸在行动之中。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4).
[2]王国聘.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当前,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要做到“五位一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保护五个方面的全过程,以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具体可从下列方面入手。
1.1建设绿色经济体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有效途经。它的含义就是要求把自然保护的任务纳入经济、财政和市场发展规划中去,使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融为一体,彼此相互支持和促进[7]。当今的经济建设一般都未能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它大多是无偿或低价地利用自然资源,例如水源、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但其价值并未包括在产品的价值内。这就常常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现象,既影响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威胁地方的生态安全。要改变这种情况,办法就是经济、贸易和投资规划包括自然保护任务在内,公司、行业协会和消费者集团把自己所应承担的自然保护任务纳入自己的规划中。这样,把自然保护看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手段引入到自然保护事业中,保护的成果计算出其经济价值,而且重视发展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不再把它只作为所谓公益事业看待,才能激励人们的积极性。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新疆、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林区不再采伐木材,并投入大量资金重新安排原有人员转户业。实际上,就是通过生态补偿来保持原有的自然资源,以达到维护所在区域生态安全的目的。可以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有效行动,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8-9]。如果原来的林场能够根据其自然和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遵循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要求,按适当管理类型保护区的特点,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加强过渡区的建设,必然就会产生新型的绿色经济体系,既使自然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也不会失去其应有的活力[10]。
1.2理顺管理体制
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重要的举措。实践证明,我国许多生态问题难以落到实处,并非缺乏理论领御或技术支撑,而是在于缺乏制度性的考核、监督与奖惩的办法,需要认真的总结概括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全体社会成员必需共同遵守的法规和条例等,考核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活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需理顺政府职能和管理体系,避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保护机构功能扭曲、管理无效或不敢过问等情况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组成部分的保护区,尽管建立已经50多年之久,至今仍是这种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起的作用。应该建立更加有权威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工作,例如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局或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局,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由统一协调部门合理分配使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公私企业集团、企业家、社区和利益攸关者的积极性,通过委托、承包、合股甚至出售给他们经营管理才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贡献力量。其次,要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我国现有的许多保护法规,大多是把保护单位看为公益事业的观点来制定,已大大落后于时展的要求,不但不起促进作用,相反,还产生滞后和抑制作用,急需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新的保护法律法规,例如自然保护法、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防除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非常迫切的[11-13];单独制定其中任何一种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同时,地方立法机构还可据此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尽的管理细则。
1.3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观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制定规章制度是一种强迫执行的办法;那么,加强教育就是一种自觉行动,人们的自觉性增强,执法当然就容易得多。在当今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要求广大公众有较高的生态保护意识,但是,迄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深刻意义和对国计民生的价值还不为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充分的了解;要长期耐心地开展宣传教育。一旦人们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决策者下定决心,困难就容易解决得多。可以说,生态保护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可从校内外两方面着手,中、小学校要增加相应的自然保护课程或内容,大专院校应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学院(或自然资源管理学院),在自然保护、资源持续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专业或课程,大力培养人才。各个县市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创办至少一所以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内容的职业高中,为迎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培养第一线工作急迫需要的人才。各级党校也应建立专门的讲授课程,并组织学员们定期举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使他们的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收获,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校外教育可通过各种传媒,把各地上述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向广大公众广泛传播,大量散发宣传和培训材料[14-16]。这样,使人们在经济、政治、法律、科技、伦理等领域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视自然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提倡作家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的所谓生态文学应运而生。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密切而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会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认识和制定政策似乎还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还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养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寂静的春天”一部散文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果,令人惊叹。它标志着文学家不仅要讴歌人类的力量,关注人类的利益,描述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表现人类对世界的征服;而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利益,反映和推动人们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事业。保护区不仅要邀请自然科学家参与指导,还应邀请社会科学家特别是作家参与自然考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且具体负责几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其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寂静的春天”作者的成就与她长期在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参与海洋生物考察,从事农药污染研究密不可分[17-20]。
1.4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及其丰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尽力做到利益公平分享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事,它的利益涉及到每一个单位乃至个人,不能由任何人包办和控制,要严格按照“统一协调、分散管理”和“广交伙伴,共同管理,利益公平分享”的方针行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生计,减少贫困和环境脆弱性,维护环境和人类安全。当前,日益扩展的荒漠化、耕地土壤肥力降低、资源枯竭、天然森林面积日益缩小和环境碎化等大大促使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降低,造成贫困加剧和人类安全缺乏保障。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健康状况欠佳、获得教育机会和信息机会少、缺乏敏感性、对决策影响有限、缺乏必要的自由和拥有资源、资金和其它经济财富的权利和机会,脱贫的办法必需使广大公众能劳动致富。当前,强调把生态保护问题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已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但保护和群众福利之间的关系仍未被决策者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需把改善人民生计、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任务列入自己的规划中。实施利益公平分享政策将会激励人们生产积极性,有助于社会和谐和合作,增加生产财富的机会。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可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利益分配不公的陋习。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团结合作伙伴能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活动,实施利益公平分享[21-24]。
1.5加强和完善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任务,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为止,全国已建立保护区2640处,如果每个保护区都能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持续社会的目标基本就能达到。但是,目前的情况离此要求还远。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对保护区与它们发展的关系了解还少。人们对水、旱、风、沙和火灾与环境污染的危害十分关注,但对保护区遭受破坏、自然资源枯竭和物种陷入灭绝的严重性不大关心,更不了解保护区的存在对上述灾害防治的关系和作用。人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各种条件的人工绿色工程,即使还没有充分把握预测其成功的可能和将来的作用;而对保护区不是这样,但保护区正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自然绿色工程。可见,保护区虽然已大量建立,但对它的意义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如何经营管理为好。当前,除了极少数地区例外,人们都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人们都盼望着现代化生活,技术革命被视为万能良药,破坏自然的力量愈来愈大,自然是否存在似乎已无多大必要;但是,许多地区实现现代化之后,原有的自然系统被破坏,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才意识到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人们不能征服自然,消灭自然,反而招致自然的惩罚,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与自然取得必要的协调;因此,保护区才在残存的自然系统中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需纠正过去的失误,改变错误的行为,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才能真正地去管好它。保护区是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和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国际人与生物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强调,必需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保护区的工作和当地的区域生态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合在一起。它通过在保护区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和制定各不同的管理措施,使必需严加保护的区域得到应有的保护,并通过研究试验把当地丰富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各个方面,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彼此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解决彼此可能出现的矛盾。它还特别强调要与周边社区合作建立过渡区,帮助他们规划土地合理利用,从事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兴的生物多样产来业,建设生态小城镇、民族文化村和村落生态经济园,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之成为由多种多样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所构建的景观多样性镶嵌体[25-26]。这个由保护区和非保护区有机结合的整体就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不同部门从其实践中所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生物圈管理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含义[27-3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就是为了现代和未来的繁荣而设计的管理自然的基本单元,应为其有效管理下一番功夫。人类社会发展是迅速接近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还是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能克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呢?不管情况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社会按前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它就是极限区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即使像后一种情况那样,有一个富饶的未来,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美好的生境。它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形式的依据,使人们更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利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选择若干保护区或生态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然后再广泛地推广,是一项最迫切的任务,特别是如何促进2010年成立的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发展,免于流为形式是一项最具体的要求。
2实施途径
2.1现代的工业和信息社会似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并不清晰,经济全球化和保护地方化所产生的矛盾,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来解决。尽管信息社会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一切都变得如此方便、舒适和快捷;但是,还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或完全忘记人类的食品安全、健康、繁衍和许多环境问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科学地管理地球,建设持续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确定适当的发展速度,避免好高骛远,欲速不达的空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帮助人类扩大思路适应时展的一种指导思想。现代信息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较之部落人需要现代文明似乎更为迫切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32]。
2.2生态文明建设被升格为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一个战略层面,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成为“五位一体,”并强调要将之融入各项建设的全过程,这标志着我国21世纪开始跨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后又攀登上一个新的阶段。对此,人们必要需有充分的认识,并将之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时刻记住把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下去。
2.3从科学角度来看,美丽中国意味着要实施“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目标。它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支柱。它与信息、电子、通讯、遥感和生物一样,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完善现行“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体制,发挥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为建设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淇澳岛;资源优势;生态文明;生态旅游
一、引言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适逢淇澳岛完成生态保护及环境容量的相关研究,因此目前发展生态旅游业,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及意义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某些或特定自然区域和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和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或人文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以使当地经济在旅游业发展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旅游方式。它可分为两大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地质、水体、动植物;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人工环境、民族风情等等。
从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看,它包括以下三重意义:
(一)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能够向旅游者提供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文化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体验日益增长的要求。
(二)保护当地自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文化资源
即让游人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旅游、休息或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开发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基础上,在经济收入上获得益处。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旅游对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将一举多得。
三、淇澳岛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珠海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珠海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现正大力推动旅游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市场推广、行业管理四大工作,打造“温泉、海岛、高尔夫”三大旅游品牌。全市现有景区景点40多个,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176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4.88亿元,其中外汇收入9.02亿美元。
而目前淇澳岛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低,知名度不高,还有很大的潜力。
(二)淇澳岛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机遇
淇澳岛位于东经22°23''''11''''''''~22°27''''30'''''''',北纬113°35''''46''''''''~113°40''''13'''''''',具有热带、亚热带河口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以及特殊的咸淡水交迭的生态环境,红树林面积占珠江口红树林面积的37.4%;其所在的伶仃洋海域是中华白海豚分布的主要区域;沙丘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沙湾文化”的人类生活遗址,是珠江口海洋文明和海岛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岛上有海洋、湿地、森林、草地、农田、城镇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存环境;岛上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多样性丰富,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低,还建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沿海地区少有的集山岩、海湾、沙滩、湿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生态岛。
淇澳岛位于珠三角中心位置,依托珠三角的辐射,周边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居民消费力强。配合珠海市打造海岛旅游的品牌效应,因此淇澳岛要发展生态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及政策优势,正面临不可多得的大好机遇。
(二)淇澳岛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挑战
珠海市本身及周边城市都已有不少海岛在开发海岛生态旅游,例如珠海市的东澳岛、外伶仃岛、荷包岛等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岛旅游项目。因此,淇澳岛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发展区别与其它海岛的生态旅游项目。
另外,由于淇澳岛目前开发程度低,经济基础比较差,而且由于地方相对偏远,政府职能部门未能对其进行良好管理,以致部分村民为改善生计,隐瞒及盲目上马一些较大污染或受限制的投资项目,例如陶瓷厂、养猪场等等,导致岛上部分地方出现污染,也导致村民之间的争吵与投诉。因此,这类投资项目的关停、搬迁,及改善当地居民的收入,是目前属地管理部门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挑战。
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区的政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作用
管理部门及岛上居民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选择符合淇澳岛资源环境的产业发展方向。必须意识到,尽管淇澳岛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但如果发展定位不正确,就难以控制不合理的开发,以致对淇澳岛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岛上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具有重要生态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就会面临巨大的威胁。目前发展生态旅游将是一个可行并有经验可借鉴的方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再结合休闲度假产业、会议产业与教育产业等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海岛发展模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
(二)发展生态旅游前的对策与措施
首先,在淇澳岛引入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以前,管理部门必须对已存在的破坏岛内生态环境的污染企业、违章建筑、非法养殖场等进行彻底清理,以改善过去管理不足的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依法守法的开发制度,并建立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清理后也以便腾出空间,或作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用地,或进行生态恢复。
其次,要保护淇澳岛生态的完整性。岛内引入的应该是高素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生态旅游项目,并要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适宜性安排建设与开发项目,控制开发强度,避免大型公路的建设,及限制房地产开发等等。
(三)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要注意生态资源的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及森林生态
系统是淇澳岛主要且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及岛上其它生态景观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建设中的旅游项目配套设施,游客的数量及人口的增长都要有效控制,以保护岛上的生态系统及景观不受破坏,对已受损害的森林、红树林和海滩要及时开展生态恢复。
其次还要注意外来事物的影响,除了外来游客的生活垃圾及噪音等的常见污染外,还要考虑是否有外来物种对岛内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影响是相对缓慢的,不容易察觉的,但是又难以恢复的,因此也应该根据发展的情况,定期进行旅游产业及生态状况的评估,以适当调整发展方向及进行生态恢复。
(四)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发展自身特色
淇澳岛处于珠海市高新区,该区以打造高品位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的先行区为目标,拥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广东省生态示范镇称号,多个绿色社区和生态示范社区,环境同样相当优越,与淇澳岛相得益彰;区内还有多所高校,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为淇澳岛的生态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并为旅游行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0 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我国开始重视城镇森林建设的整体规划[1-4]。岱山县高亭镇位于岱山岛东南部,东与长涂镇相峙,北与东沙镇、岱东镇接壤,南与秀山岛隔海相望,西与岱西镇相连,是岱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全镇陆地面积5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7.56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0°07'-30°31',东经121°31'-123°17'。高亭镇处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道,面向西太平洋经济带,国际航线穿越县境;离定海11海里、宁波46海里、上海洋山港20海里,是全县政治重镇、地域大镇、海洋经济强镇。
1 特色与优势
高亭镇处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害,面向西太平洋经济带,国际航线穿越县境,是岱山县的政治重镇、地域大镇和海洋经济强镇;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以慈云禅院为中心的磨心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依托自然山海骨架特征和山、海、城、林的优越条件,突出海岛特色,以“现代海洋经济特色的海岛港口森林城镇”为目标,努力把高亭镇建成“山海相联,林水相依”、“山、海、城、林”有机融合的“海岛型森林城镇”。
2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理论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十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围绕“扩面提质”目标,结合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以“现代海洋经济特色的海岛港口森林城镇”为目标,充分利用高亭镇山、海、城、林的优越条件,突出海岛特色,科学编制,合理布局,高规格、高标准实施绿化工程,建设系统完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森林生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6]。
3 建设原则
森林城镇建设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3.1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
城镇森林是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生态安全保障。森林城镇建设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树立城镇与自然互惠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城镇森林在生态、环保、景观游憩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空间。
3.2 突出重点、强调整体效果的原则
以营建建成区绿地系统为重点,通过实现镇区与村级绿地的相互补充,建设林水结合的开放式城镇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城镇森林对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提高城镇森林整体生态功能,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3.3 因地制宜、体现本土特色的原则
根据高亭镇的自然条件、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建成区绿化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升、森林村庄建设等工程,构建以乔木为主体的城镇复合森林生态系统,体现本土特色,构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森林意境与生态格局,打造森林城镇特色。
3.4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
森林城镇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积极发挥政府在森林城镇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将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森林城镇建设中各部门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森林城镇建设的积极性。
4 总体布局
根据高亭镇绿化实际情况并结合高亭镇总体规划,在建设区范围内建立“一心、一屏、多带、多点”的森林城镇森林生态系统格局。
4.1 “一心”
“一心”以建设建成区完善的绿地系统为核心,通过对建成区公共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绿地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建立类型完善、功能全面、布局合理的森林城镇绿地生态系统;大力建设公共绿地,提高建设品味和档次,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2 “一屏”
磨心山生态绿屏建设。磨心山位于高亭镇建成区北部,是整个高亭镇的最高点。由于磨心山的存在,使整个高亭镇形成从北向南阶梯式降低的地形地貌,同时也使高亭镇建成区形成背山面海的整体态势。磨心山生态绿屏在制氧固碳、促进大气海陆循环,减轻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包括自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建成区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海陆间生态系统。磨心山生态绿屏建设是整个高亭镇绿化体系建设的支撑点。
4.3 “多带”
包括海岸线、道路沿线、山体沿线等带状绿化建设。高亭镇为海岛乡镇,三面靠海,而且包括多个岛屿,因此海岸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森林城镇建设的特色和亮点;道路绿化是整个森林城镇绿化体系的脉络,由于境内没有高速、铁路、国省道等重要通道,但遍布整个建设区的县、乡村级道路网络是森林城镇绿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整个建设区山地面积较多,山体、山边绿化是森林城镇建设的核心。
4.4 “多点”
“多点”包括森林村庄和一村一景特色景观等点状绿化建设。高亭境森林村庄、一村一景特色景观建设是森林城镇绿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高亭镇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各村庄应根据自身特色和文化渊源建设相应的主题公园或节点绿化,对于展现各个村庄自身形象、提升全镇绿化品位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1)城镇森林是集生态、社会、自然、文化为一体的林业生态体系,是生态化城镇的基本支撑。建设森林城镇对于改善桃花镇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高亭镇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对高亭镇森林城镇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对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特色的海岛港口森林城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城市;市民;生态责任
[中图分类号]D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0-0071-0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所提出的关系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整体社会发展规划。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党的十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近年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和国家以战略性的眼光逐步推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家第七次环保大会等重要文件,并于2013年1月正式推出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全面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总体布局。
一、市民自觉承担生态城市建设责任的现实性分析
党和国家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管理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尤其是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全国建立3620多个生态示范区,已“形成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三个梯次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体系,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循序渐进,标准逐级提高”。全国15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市、区建设,53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开展了生态文明模式、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探索道路,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与规划方式有:以广州市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郑州市为代表的森林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滨海型生态城市与旅游型生态城市,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滨海旅游型生态城市,以烟台、天津、大连等城市为代表,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精细化旅游城市;还有充分利用地区地理环境优势而提出的各具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如日照市的阳光生态城市建设、贵阳的循环生态城市建设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性作用逐步显现。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将如何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随着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确立、随着城市化发展的生态化转型、随着人们对生态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对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的迫切要求,这种压力就能够被有效转化为发展与转型的动力。这充分说明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既要防止低水平城镇化带来的新的生态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既有的城市发展环境生态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等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同时必须引入公众参与。目前,在国家的整体规划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与发展路径已经逐步得到确立,但是市民的生态文明教育、生态责任的能力、责任感的培养等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为生态的城市培养生态的公民,或者说真正的生态文明表现在生态公民的生态素质上。对于这个问题,2013年1月颁行的《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六条基本措施,包括“完善法规制度”、“推动部门协调联动”、“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加强科技支撑”和尤为重要的最后一条“促进公共参与”。在“促进公共参与”一条中,必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积极宣传生态保护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期,精心组织自然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并完善生态保护的公共参与政策,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充分发挥相关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这就为培养生态公民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原则,概括为生态国情教育、生态舆论宣传、生态活动组织、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等等,以此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对于公民生态责任问题的探索有些国家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展开了非常具体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将市民参与、组织、教育作为重点,以社区建设为核心,使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共同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比如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德国的爱尔兰根市、日本的大阪市等,从城市建设决策、发展目标制定再到具体的环保宣传、环保行动等都注重尊重人们的意愿、发挥群众的智慧,并且其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目标都是非常具体的,便于人们认识、理解与行动。另外,一些著名学者发起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人们生态意识的自觉。以雷吉斯特为例,他认为必须以如下原则来引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自觉承担生态责任——比如在城市交通设计上强调就近出行、规划城市生态结构;在社区建设上主张建立混合社区保障人们的多重利益;注重社会公平、公益;提倡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主张采用新型环保绿色技术;在生活方式上倡导简单的生活方式反对过多的资源耗费和过多的商品消费;主张通过市民教育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这就为我们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感与行为能力的市民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资源环境的生态责任紧迫性分析
责任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罗国杰在《伦理学原理》中指出:“责任所包含的道德强制力和道德理性,是所有道德规范中最多的,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的道德信念结合得最紧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在道德规范的整个体系中,是处于最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因此,责任既关联着人的社会属性又关联着个体的主体性。责任使得社会存续,构成了维系社会的纽带,同时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其承担责任根本上是为了自身利益、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为了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自身的自由和权利得以实现,而这个价值与利益的实现又是以社会的利益与需求为前提的。
在中国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和谐人居环境的需求、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正在越来越强烈,尤其是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国家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战略性目标。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的提出,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同时体现出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人民未来生活方式、人民的文明素质的规划与发展要求。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培育生态的具有责任意识的公民。也即社会有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职责与责任,同时公民也具有自觉维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二者相互融合既符合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符合人与环境相和谐的理念,同时也符合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
因此,今日之中国,责任已经成为时代的突出主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每一个公民不可逃避的责任。2013年1月份以来,我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如此严重空气污染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在实现国家复兴的道路上难以避免的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在于粗放的发展方式与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模式,同时还有国际工业转移带来的污染工业发展问题,但是,这之中还有每个公民责任意志欠缺、责任能力、责任知识欠缺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在自身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也曾经面临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比如英国的烟雾事件和德国鲁尔区的工业污染、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等等。历史的悲剧使得这些国家加速觉醒,意识到不能以牺牲人们健康、牺牲生态环境的利益来换取工业利润。以德国为例,为了应对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征收高额的“汽油环保税”,引导人们驾驶更加环保的小型车辆出行,并建设以交通线为引导的城市,同时推动了全球制造业转型,使得具有污染性的工业产业整体转移,使今天的鲁尔区由重污染区变为了美丽和谐的绿色地区。
这些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为发展战略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分析与思考,据《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841.9万辆和1850.5万辆,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5%,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接近汽车排污总量的70%,颗粒物(PM)超过90%。为了让民众对空气污染有所防范,2013年元旦开始,全国74个城市开始实时PM2.5的检测境况。2013年1月,严重的带有全国性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公众的不安与热烈讨论。依托网络载体,多家门户网站掀起了各种各样的倡议活动,北京市政府烟花办也号召市民少放或者不放烟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减轻空气污染提出了种种对策,引发了关于传统节日是否应当继续燃放烟花、是否应当禁止露天烧烤等问题的讨论。有网友甚至提出了自己的“药方”——大力发展新能源,使用电动汽车;少燃放烟花、多乘公共交通工具、禁止烧烤;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等等(新华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PM2.5每平方米增加10个微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可以增加3.1%。从更加长远的考虑,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更大危害还在后头,而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是最关键的问题。民众的热烈讨论,既表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人们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同时也表明公众责任意识的逐步觉醒。
三、市民应具备的生态责任内容
在当前,生态责任冲突成为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显像。生态责任冲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出来,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甚至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引发为一系列的环境。生态责任冲突的根源实质上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其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在冲突中,生态责任冲突转化为各种各样的生态价值选择和行为,而市民作为生态责任主体的一极,其责任自觉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市民应承担的生态责任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凸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市民作为责任主体体现了市民的城市主人翁地位和将自身的切身利益与城市发展密切结合的内在自觉,并出于自身的意志自愿而非外在强制,通过责任知识的掌握和责任能力的培养而自觉形成一种维护生态环境、约束自身行为的责任能力。
责任的实现是责任问题研究的核心。责任的实现前提是主体具备一定的责任能力,而责任感是这种责任能力的内在驱动机制,体现了责任主体对自身责任的理性认知与对自身行为的积极控制和对行为结果的自觉承担。市民的生态责任感作为内在的驱动机制首先是道德性的,同时以自身为目的并具有手段价值,在行为动机上是合理的个人利益与超个体利益的统一,在处理责任冲突时以理性的思维和行为统摄自身,其责任的实现是高度责任感与现实的责任能力的统一。
首先,市民主体性的生态责任具有道德性。这种道德性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体现为这种责任意识不仅是一种事后的对责任后果的自觉承担,而且是包含道德的前瞻性,体现为一种预防性的责任;另一方面,市民主体性的生态责任超越了自身狭隘利益,而体现为一种整体性的以长远利益,即人与自然整体利益的责任。前者要求对自身行为、生活方式等的长远后果负责,进而还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抑制甚至消除其后果;后者要求摒弃狭隘私人利益,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生态权益,同时既考虑人类子孙后代的持续生存,又将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在利益与基本权利作为预设合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
其次,市民生态责任既以责任本身为最高价值,同时还具有手段价值。所谓责任本身具有最高价值,体现的是责任本身的最高目的性,也就是说承担责任本身就是目的,而不以其他为目的,这是责任道德性的进一步体现,就是说对生态责任本身的追求和承担就是人生意义、价值的体现。同时,生态责任的追求与承担还具有手段价值,即是说这种对责任的自觉追求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价值、法律价值等等,是责任自觉承担过程中社会效益、法律效益、个人利益实现等责任作用、影响的体现。在生活中,具有自觉生态责任感的市民,对生态责任的自觉追求是前者的体现,而这种由个体发出的自觉追求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发挥一系列的生态作用,这是后者的体现。
再次,市民的生态责任感在行为动机上是合理的个人利益与超个体利益的统一。所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市民生态权利的体现,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市民要求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并意识到其为自身合理的利益与基本权益。同时,这种个体权利、利益与他人的权利和利益是内在统一的,因而在自身追求生态权利与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体现为一种超功利性和超个体性,从而能够自觉地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类似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助人自助”的公益追求。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环境,全民参与,重要性
Abstract: the forest land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 life health safety and biological species such as security has the key factor. To speed up the forestry development is to meet the whole society to ecological products huge demand in a major wa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social basis. The forestry construction attention,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Keywords: forestr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whol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a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产业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在繁荣的背后是林业资源过度的开采,使天然林大量减少。在过去毁林开荒还没有得到基本恢复的情况下,又增添了新的伤疤,致使我国生态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频繁出现了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社会;由于过去对森林的过度开采,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储备发生了严重匮乏,几乎到了无林可采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林业发展状况
我国的林业资源较为丰富,从北方的针叶林到南方的热带雨林,我国的林业资源种类囊括了几大温度带的大部分种类。但是随着人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追求,毁林开荒,滥伐森林现象比比皆是。当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有所上升的情况下仍不足国土面积的20%。而我们的邻居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70%。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相差甚远。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开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肆意的破坏自然资源,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的数量更加减少。当前,我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由于过去毁坏过为严重,所以林业资源的恢复道路任重而道远。
2.林业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2.1林业对气候的重要作用。森林做为地球上最大的陆生植物群落,如果没有森林,陆地上绝大多数的生物会灭绝,绝大多数的水会流入海洋;大气中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加;气温会显著升高,水旱灾害会经常发生。
2.2林业具有涵养水源、反哺水利的作用。研究表明林业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径流量,在遭遇洪水时,可以有效削弱水量洪峰,延缓洪水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减轻或避免洪涝灾害。同时,林带还可以调节水量,在枯水季节将林木涵蓄的水量转变为地下水形态,稳定补给河流水量,保持河流枯水期的正常流量和全年流量的稳定性。
2.3林业在防沙治沙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是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沙尘活动频繁。森林植被在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轻沙尘暴的危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4林业在提供可再生能源上的重要作用。森林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加快发展林木生物质等可持续能源,对于降低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5林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生态良好的基本标志。从全球看,现在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森林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于保护好珍贵物种资源意义重大。
林业在服务农牧、水利中的重要作用。
3.林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3.1积极参与林业建设,有效调整能源结构。林业是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建设新型清洁能源就可以打破这些影响低碳经济的障碍,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2积极参与林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林业建设,一方面从垂直方向分析,有利于林木采伐、加工、制造、销售等方面发展,提高林区职工收入。另一方面横向来看,它促使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相关的干鲜果品和森林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数,提高生活水平。 3.3参与林业建设,实现生态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林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有利于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 3.4加强林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经济发展于能源紧缺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国土安全和林业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同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指明了我国林业发展的方向。
在党的林业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几年来广大林业企业和热爱我国林业建设的人们为林业事业的发展在努力、在奋斗,切实投入到了天然林自然生息的维护和积极发展商品用材林的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
当前人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逐渐开始重视环境和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去积极参与国家生态建设,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护我们的家园。我们不仅要解决我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林木能源,还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的和谐环境,这些必须要提高认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林业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我国生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总之,要高度重视林业发展与全民参与的重要性,首先要坚定信心、克服发展中的困难,相信党的政策;二是理性认识合法、守信的林业企业在林业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贡献;三是要选择产业合作,积极参与林业投资,共同建设好林业产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平台。只有这样我国的林业产业状况才能获得改善,我国的生态安全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才能能日益丰富,我国的林业事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鸣. 打造森林城市 建设绿色家园[A].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 2010
[2]沈迟,殷会良. 加强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以伊宁南市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A].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7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