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足球射门的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能力体育教学
小学 教育必须坚持师范性为第一位,这是赖以生存和发展之所在。主要是培养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体育目的也应该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体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劳动者服务。作为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的教学要区别与其它高校足球课的教学,要突出本门课程教学的双重任务。
小学 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同时要培养具有中小学体育足球教育教学能力的合格师资。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热爱体育专业思想,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今后有立志于体育教育事业的愿望,职业道德和体育作风等方面的教育。第二身体素质与足球技战术的培养。
一、学生体育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与1981年颁布了《运动员守则》、《教练员守则》和《裁判员守则》,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是加强体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体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平竞赛,竞赛中要有争取优势的雄心壮志,但又要注意培养有关竞赛的道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与同伴协作等。体育老师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未来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正确看待足球比赛,足球运动可以促进个性培养,陶冶情操。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其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可调节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理如:消沉、沮丧、紧张等。足球竞赛运动,它要求团结协作、诚实、守纪、力争上游、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作风。
二、足球技能的培养
1、足球运动身体素质训练
在整个足球专项课教学过程中,每学期开学时,利用两个周时间集中进行足球身体素质训练,从第三次课开始,每次训练开始与结束之前抽取一定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身体素质训练。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一般指运动员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是掌握足球技战术的基础。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分为上肢、下肢和腰、臂,发展上肢力量主要可采用原地或行进中完成,如双臂屈伸,俯卧撑等;下肢力量则主要采用徒手类的各种跳跃练习,如收腿跳、跳远等。另一类重则主要采用负重跳、蹲起等。在内容练习上应注意(1)负荷用最大力量的60-70%效果最好;(2)在整个练习中要着重强调动作速度,突出和加强爆发性用力;(3)注意间歇时间,组与组之间的间歇3-5分钟为宜,注意隔日练习效果最好。这便要求我们不仅要求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也要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发展和提高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速度,可采用哨声跑等方法练习。发展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可采用减轻负荷重量,反复快速练习,在发展速度素质时,应注意:(1)反应速度进行练习时信号刺激强度应适中;(2)动作重复次数不宜过多,以保持高度兴奋性。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采用长距离跑、爬山等;无氧耐力采用定时跑、间歇跑。其注意问题:有氧耐力注意安排负荷强度约为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左右,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无氧耐力注意组与组之间的休息在3-4分钟,脉搏恢复至120-130次/分钟。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灵活性,其次,加强力量素质来促进灵敏素质发展,第三,更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手段可采用球类游戏,技巧及一些专门辅练习。柔韧素质的发展主要采用静力性练习来逐渐拉长肌肉,肌健,韧带的方法,如准备活动时的压腿,压肩练习,同时也可采用动力拉身法,如各种摆踢腿。
2、足球基本技战术训练
以带球为主,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初步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学人一组的传接球和接球后即快速推进,接球后带球过人。学习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一对一、二对二的传接球比赛。三对三、五对五的有门踢球比赛。开展“五人制”训练比赛。以带球为主,学习带球的变向动作和过人技术,初步学会二人一组的传接球方法和学习有障碍的传接方法,体会“二过一”传接技术。学习单一射门、接球射门和有阻挡、过障碍的射门技术。学习移动时的传接球。学人一球传接球和移动传接球的方法。学习有障碍的接球后带球过人及射门技术。练习盯人、堵截和补位。在训练中学习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战术。学掷界外球。一对一、二对二、四对二传抢球游戏比赛。有门的“五人制”比赛。有节奏地快速带球。练习快速带球时的球向变化和继续带球。开展两人一球传接球活动。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重点练习摆动脚的摆腿和触球的脚型及出球的力量。掌握一人一球的自控球动作。学习接自抛球的七个动作,即:脚的内侧踢球、外侧踢球、底部踢球和背球、头球、胸球、腿球。学人一组和三人一组在跑动中交叉传接球战术。学人一组传切射门战术。练习下底传中和包抄战术。练习掷界外球战术。学习比赛中常用的盯人防守和后插上的战术。
三、 足球实战训练与观摩评课
足球运动技术有的是训练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比赛实战打出来的,有些意识可以通过数学训练培养,但必须经过比赛的磨炼,逐步得到增强与完善。比赛的实战气氛,剧烈的对抗程度,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无球队员的行动等,这些都不是在一般的训练中能够同时完成的,所以说比赛是教学训练的继续。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际比赛,从比赛中积累实战经验,增强足球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每场比赛都要有目的地把平时教学比赛训练的内容贯穿到比赛中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每个人提出针对性的要求,赛后及时总结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在为实战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要多与强队和不同风格和队比赛,同时让学生观摩优秀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分析训练和比赛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赛后点评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不断提高足球技术。
四、足球教学与足球训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主动体育”
1.前言
体育教育的改革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从过去的“体操体育”到“选手体育”再到传统式体育教学。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其核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新课标的实施,给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舞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根本的定论和模式。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主动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与实验,略有些心得与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2.“主动体育”教学的概述
2.1什么是“主动体育”教学
所谓“主动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试图建立一个有明确的学习启发动机,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的体育教学。它重在学生体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打破过去“教师说,学生练”的被动式教学。这样学生既明白动作技术原理又掌握技术动作,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积极的参与到运动中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
2.2“主动体育”教学模式
在了解“主动体育”教学模式前,先来看看传统式体育教学:
传统式体育教学法的一般模式是:教师对本次课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进行概况介绍教师对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讲解示范学生按动作模仿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改进提高动作技术。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要学生去练”,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式的位置上。此教学模式在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对学校体育的发展的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爱好体育,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种模式在教学中使用的时间一长,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易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喜欢体育活动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主动体育”教学的模式:
老师对本次课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概况介绍教师的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学生讨论学生实践教师总结并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改进提高动作技术。这种模式最大特点是学生要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此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学习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主动的参与到运动中去,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达到运动能力的形成及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既懂得技术动作原理又掌握动作技术。
3.实验与研究
3.1实验的对象、教法与时间
3.2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与场地、器材的情况,认真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做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单元教材内容与教学时数相同。
3.3根据教学工作计划,按教材内容制定教法,进行实验。
以初一的足球教学内容为例,具体做法是:
实验组:首先是教师对足球运动项目的概况进行介绍,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分组比赛,同时教师提出“如何打好一场比赛”、“如何传接球”、“如何射门”等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比赛,让同学们去思考,去讨论,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对同学们所回答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基本动作,学生再进一步学习动作技术。
对照组:对足球运动项目的概况进行介绍,而后教师讲解示范“传球”、“接球”“射门”等基本的动作技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模仿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学生进一步学习改进动作技术。
3.4实验结果
3.4.1从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共发出174份,收回168份,回收率达965%。对照组的同学60%认为喜欢体育活动不爱上体育课,上体育课枯燥无味,技术动作很难学。实验组同学85%认为爱上体育课,最好能每天上一节体育课,体育课有趣,动作技术很难学,不动脑筋还真不行,班级同学之间团结协作,集体荣誉感强,同学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3.4.2从学生的考核成绩来看,在体育课考核中,实验组的同学在动作技术与技能的掌握上明显要好于对照组,944%的同学基本掌握了所学习的内容。情况如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课考核
3.4.3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实验组的班级,课堂的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组织纪律性强,同学自觉认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表现明显,教师上课的劲头大,比较有激情,爱上这两个班级的课。
4.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有几点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4.1“主动体育”教学实质上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科学地运用“主动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内容,课前准备要充分,认真编写教案,备好课,选择设计好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失时机的抓住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式教学法相比较,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就更高了。
4.2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在课中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动脑思考,教师布置的任务才能认真完成,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教材内容都适用“主动体育”教学法,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精通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统领教学的全局。
总之,体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过去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主动体育”教学则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的精神要求,做到培养学生能力与发展运动技能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人,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肖晴.陈琦.关子明《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2000年2月
一、注重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案例一
体育中考前的一节初三体育课,教师安排已达标的几个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其他项目,以便将精力集中在未达标同学的项目指导上。张杰和几个同学选择了足球练习,在完成一个射门动作时,张杰跳起背对球门用倒勾射门,结果落地时肘部重重触地,导致手臂前臂骨折。张杰因伤不能参加体育中考测试,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学校降分录取张杰,后来张杰通过中考文化考试成绩达分数线录取了本校高中。
体育课上出现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安全意识薄弱。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教学中杜绝伤害事故的基本前提。案例一就是因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造成的。所以体育课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平时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时,教师的安全意识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的安全意识源于教师的责任感,教师如果注意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就不会发生此次意外受伤。将安全保护作为教学要点之一写进教案,是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场地器材管理和定期检查
案例二
某学校体育课上,一男生在自由活动时,以场地边的门球门做支撑双手从后用力压横梁跳起,使门栏失去平衡翻倒压在该生腰部,造成脾受伤。
另一所学校几个男生体育课前在篮球场比赛摸篮筐,一男生跳起抓住篮筐将身体吊在篮筐下,致使篮球架重心不稳而倒地。幸好该男生落地后躲得快,只是脚扭伤,否则差点造成一场严重事故。
场地器材的安全是防止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对于生锈、变形、破损的器械要及时更换维修。体育教师作为上课的具体实施者,要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械心中有数,课前对所需场地器材进行必要的检查,课中合理布置场地、摆放器材,教育学生保护自身安全,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学生在危险环境下活动。
三、教学设计合理,组织管理严密
案例三
在一堂以速度练习为主的短跑课上,女教师王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50米迎面接力。学生面对面分站4路,练习前教师要求迎面两人交棒时统一从接棒人左侧错身交接,轮到毛强与对面同学交棒时,毛强没有按要求从左侧交接,由于速度快,将站在队伍右侧的王老师撞倒,王老师很长时间没能站起来,在同学和其他老师的搀扶下,才渐渐恢复了。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教学是防止伤害事故的重要手段。案例四是课堂教师受伤害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同样不能忽视。由于身体素质、年龄等原因,教师的运动能力逐渐下降,课堂示范一些危险动作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必要时可以请学生保护。高中学生采取迎面接力,因学生速度快、距离短,如果预留空间小,迎面相撞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备课,全面分析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各项准备活动和安全防范措施。学习技术动作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顺利学习掌握正确动作。学习跳山羊、跳箱、单双杠,都要加强思想教育保护与帮助。
四、深入了解学生,注意隐性安全事故
案例四
一节体操技巧课上,马杰在做完前滚翻后突然躺在垫上脸色苍白,口吐白沫,身体不断地抽动起来。在场师生吓得目瞪口呆,教师措手不及。急送医院抢救后,经CT检查马杰为癫痫病,上课期间刚好是发病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 美育 教育
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样,美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把体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中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形体与动作姿态更趋完美,使美育对体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的新人。
一、体育运动中孕育着无限的美育
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 例如80年代的中国女排队员以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多次获得世界比赛的冠军,从而激励了亿万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纷纷以女排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国争光。当体操王子李宁娴熟的鞍马托马斯全旋动作,占旭刚破世界纪录的惊人一举,伏明霞优美的高难度高台跳水动作,还有象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杂技演员表演的各种惊险绝技,以及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迷人的舞蹈等,无不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这都体现了体育中所孕育的美育。参加体育运动,人们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坚定刚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服从大局等品德之美,进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受到感情的熏陶,实现思想的升华。
二、体育运动塑造人体的健康美、匀称美、协调美
体育最直接的目的和效果,就是健美人的身体。黑格尔说过:“通过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如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和谐发展是人体美的最高表现,它包括形体的美、动作的美和姿态的美。
体育运动塑造的是人体的健康美、匀称美、协调美。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体育是促进人体正常发展,养成正确姿态,培养协调动作,发展身体素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体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及花样滑冰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美的教育。有些活动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强烈的节奏感,在高速度、高难度情况下完成最美妙的动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赢得千万人的欢呼,一个体操运动员表演高难动作,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人体美的显示,给人以巨大的影响。体育和美育几乎象一对孪生兄妹,学生对美的追求也是强烈的,如多男学生对健美训练感兴趣,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希望自己的体魄强健,肌肉发达,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安排一些男子健美运动的练习,如哑铃与杠铃的上下肢配合的交替练习,学生们就特别喜爱,也正是学生们自己所追求的。同样女学生更喜爱美,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美的形体,在体育课中安排一些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练习,特别适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恰好艺术体操、健美操的练习内容包涵了多人体优美姿态的展示与美感,而艺术体操中的练习又正是健美练习中的主要内容,对女学生来说是很适宜的,正符合女学生们爱美的心理要求。
三、教师是美育的导师
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的组织者,体育思想的贯彻实施者,还是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美育的先导者。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美学修养,来展示教态美、示范美、语言美,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美,欣赏到美,使学生充分领略教学艺术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体育教师必须做到,形体美和行为美。体育教学中,教师本身的形象和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体态、仪表、神情、举止、语言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把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融化在教案中,还应当善于从教材中发现美、感受美、提炼美,并通过教学实践,把它传递给学生。第三,心灵美和语言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从热爱学生出发,以良好的情绪、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公正的评判,给学生树立精神美的楷模,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运动的,深受心灵美的陶冶。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形式之一。和谐的语言有利于身心健康,优美的语言有利于真诚相见,和睦相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能使精神振奋,表现出昂扬的情绪,感染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效果。试想如果一个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拙苯而不美,语言不简练,那么就不会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更击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