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

第1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婴幼儿; 喂养指导; 影响因素; 进展

doi:10.14033/ki.cfmr.2017.14.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62-03

婴幼儿在第一年生长速度最为迅速,且大部分幼儿可经历液状-泥状-固体食物的交替。有研究统计发现,我国部分婴幼儿哺乳方式为奶粉喂养,从而导致我国婴幼儿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研究表明大部分经奶粉喂养的婴幼儿均表现为抵抗力低下等。为此应加强临床宣教,告知各大家庭母乳喂养的优势,从而提高婴幼儿抵抗力,增加母子感情,利于婴幼儿面部肌肉的发育,降低临床患病率[1]。而本文中针对婴幼儿喂养指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

1 婴幼儿喂养的影响因素

1.1 早期婴幼儿接受事物的心理

婴幼儿需从乳汁物品逐渐过度至成人固体食物,在此过程中,任何食物对婴幼儿而言,均为新颖的,但部分婴幼儿可表现出拒绝、恐惧等现象,其可称之为厌新。婴幼儿常表现出对以往食物的偏爱,拒绝新口感和新口味,部分婴幼儿在进食后,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而大部分母亲在此时,认为婴幼儿不能吃、不爱吃,从而停止添加此类食物,最终导致婴幼儿失去学习尝试新食物的机会。但临床有研究报道表明,小部分婴幼儿通过长期反复新口感、新口味的喂养,最终可发展为接受,因此临床学者认为婴幼儿对新食物存在一种适应,而通过耐心的喂养,可增强婴幼儿摄取食物的独立性和主动性[2]。

1.2 味觉发育对换乳期的影响

婴儿从纯母乳转换至混合食物时,可发生味觉的改变,正常情况下,味觉敏感期可在2~7个月内并发。而在4~6个月时,给予不同味觉食物的喂养,可刺激婴幼儿味觉,促使其逐渐适应,否则相反[3]。早期婴幼儿的味觉与偏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母乳期和母孕期的饮食习惯,可改变婴幼儿和胎儿的味觉发育。正常情况下,胎儿在24周的时候,便在宫内出现了吞咽羊水习惯(每日量为1 L)。而羊水内含有产妇所吃的香料、食物的混合液,从而导致胎儿在宫内便已接触了各种杂物的味道[4]。当胎儿7~8周时便可出现味蕾,14~15周时可形成微绒毛,而微绒毛可接触羊水中味觉刺激,体验到孕妇每日食用的食物味道。

1.3 婴儿进食行为

婴幼儿进食问题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有关。婴幼儿进食问题除了进食现象异常外,还可因为智能发育落后和口腔解剖结构异常引起。因此纠正婴幼儿进食的主要关键问题在于异常进食行为[5]。而异常进食问题最常见的为婴幼儿拒绝新食物、挑食、偏食,以上婴幼儿均存在单爱好几种食物现象,其主要是食物质地细腻和流质的原因。由于粗糙食物或固体食物对婴幼儿而言较难咀嚼,需长时间含在口中,导致食物味道散失,最终导致婴幼儿出现拒食现象。而胗锥长期的单品种进食,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营养失调现象[6]。

1.4 喂养方式的影响

大部分婴幼儿的进食行为和父母喂养方式、态度存在较大关系,也与文化背景有关。有研究统计发现,若婴幼儿进餐时间不定,比如每日超过10次,且实施强迫、骗、哄等方式,可导致婴幼儿出现厌食现象,而在婴幼儿进食期间,实施进食乐趣、进食技巧,比如实施赞扬、鼓励等话语,促使婴幼儿进食,同时可经常改变食物性状和味道,多加留意婴幼儿“过饱”“过饿”信号,防止婴幼儿营养量过度或缺乏现象发生,从而增加婴幼儿体质量,提高婴幼儿摄入量[7]。

1.5 神经系统发育

大部分儿童在1.5岁时,脑神经可发生髓鞘化,而常规的喂养方式,可导致婴幼儿出现抵抗,同时在喂养人明显压力、饮食结构变化、不良喂养姿势、婴幼儿听力下降等综合作用下,可导致婴幼儿早期交流能力受限,从而整体影响认知、语言的发展[8]。

2 合理喂养的重要性

婴幼儿早期最理想的食品为母乳,其属于天然食品,能够满足0~6月龄的婴幼儿营养需求,早期给予婴幼儿纯母乳喂养,具有较多好处,比如减少由牛奶或其他食品引起的过敏反应,降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率和腹泻率,同时对于产妇而言,可减少子宫出血量,促进子宫收缩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加快产妇体重恢复原本体重,且可降低产妇卵巢癌和更年期乳腺癌发生率。目前临床上有多项报道表明,母乳喂养的优势,早期除了母乳喂养外,不宜添加任何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维生素D等。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可采用母乳代用品,比如婴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等。在婴幼儿出生半小时后,便可诱导新生儿吸吮,从而保证母乳喂养成功,促进母亲泌乳,必要时,可在院内开展母乳喂养技能培训和社区行动培训[9]。

虽然大部分母亲已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势,且开始给予婴幼儿母乳喂养,但临床学者发现,42%的母亲在婴幼儿6个月龄后,仍坚持纯母乳喂养,对此还需加强各大医院妇产科喂养正确方式宣教。确保婴幼儿在各个时间段内机体能够补充到充足的能量和营养量。

3 婴幼儿喂养指导方法

3.1 母乳喂养

在婴幼儿出生后,应首选母乳喂养,其可及时补充婴幼儿机体需要量、营养素,降低婴幼儿患病率,同时还可减少婴幼儿过敏发生率。母乳中含有微量元素及各种抗感染免疫因子,但缺乏锌、铁等元素,虽然能够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需求。但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每日需要铁含量为6~10 mg,而母乳中仅为1 mg,早期无明显要求,而当婴幼儿4~6个月龄时,需要量逐渐增加,对此应从不同途径维持婴幼儿机体需求,比如辅食,但需保持半流质状,给予婴幼儿一个过渡形式[10]。

3.2 引入食物时间

至今为止,食物引入时间有两种指导建议,一是根据喂养指导原则进行:若以纯母乳方式连续喂养婴幼儿6个月,应在婴幼儿6个月龄时,适当添加辅食,而辅食应以泥糊状为主。二是根据儿童指导中心建议和人群膳食指南,在婴幼儿4~6个月龄,给予其他食物喂养。目前喂养方式尚未得到有效的统一,但添加食物年龄不宜过早,正常情况下,均为4~6个月龄。而实际的辅食量应与婴幼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相符,从而避免营养过量,出现肥胖症状。当婴幼儿体质量>6 kg时,每日摄乳量为800 ml,而当婴幼儿出现咀嚼或咬手现象时,则提示需添加适量的辅食[11]。

3.3 添加微量营养素和食物能量

在婴儿期,儿童对能量的需求高于各个年龄段,若能量的摄入不足,可导致肥胖、营养不良的发生,严重时可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在中国营养学中提到,婴幼儿每日正常能量需求量为95 kcal/(kg・d),而根据总能量消耗情况,可将8~12个月的婴幼儿能量需求控制在80.8 kcal/(kg・d)、77.0 kcal/(kg・d)、77.5 kcal/(kg・d)左右,婴幼儿在食物转化过程中,极易出现营养素缺乏,对此应在转换食物期间,加强营养素喂养,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A、铁、锌等,当婴幼儿生长至9~11个月时,则每日需要72%的钙、86%的锌、97%的铁,然而由于强化食品摄入量的个体差异,难以补充机体具体需要量,对此应加强各类微量营养素片剂的添加,从而提高婴幼儿维生素E、核黄素、锌、铁的营养素,从而降低贫血的发生,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12]。

3.4 添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主要是指每克食物所含的热量(kcal),婴幼儿引入的食物中营养素和食物中能量密度及膳食纤维、水分含量有关,若食物能量或脂肪含量高,则表明水分含量较低。当婴幼儿为6~8个月龄时,机体能量控制在0.6 kcal/(kg・d),12~22个月龄时,控制在1.0 kcal/(kg・d)。同时有研究报道,若发现6~8个月龄的婴幼儿结构不合理或膳食种类不全,可导致营养缺乏,而在期间加强脂肪、蛋白的摄入,可补充机体各方面的能量,比如在婴幼儿6个月龄后,添加肉泥、肝泥、血泥等,从而保证能量的摄入,维持机体正常需要量[13-14]。

3.5 食物多样化

婴儿添加辅食的第一种食物为谷类食物,其中以强化铁的谷类食物为首选,在各大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已强调了此项。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在6~18月龄时,属于缺铁性贫血高发期,若婴幼儿6个月龄后还未添加辅食,可导致并发缺铁性贫血,因此大部分国家开始给予婴幼儿强化铁米粉。当婴幼儿进食谷类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逐渐添加鱼类、家禽、肉、水果、蔬菜等食物。食物的质地和营养素的种类对婴幼儿健康、营养均较为重要,因此在给予婴幼儿辅食过程中,不仅需保证能量的充足,还需考虑营养量[15-16]。单一的蔬菜泥或水果泥,虽能够保证营养量,但缺乏能量密度,对此应将多种蔬菜、水果混合制作,从而补充婴幼儿能量和营养素。当婴儿24周后,便可适应多种食物,但尽可能从颗粒状食物或泥糊状食物过渡至小块状食物[17-18]。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健康尤其重要,但仅表现于早期,通过早期的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婴幼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但当婴幼儿在4~6个月龄时,若仍持续母乳喂养,可导致婴幼儿体内能量不足、营养素不足,从而出现贫血、瘦小、体弱等症状,对此应在婴幼儿期加强营养喂养的宣教,从而确保每位产妇熟知喂养方式[19-22]。婴幼儿早期喂养问题主要表现为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包括婴幼儿味觉的发育、乳母期乳汁对胎儿的影响、母孕期羊水的影响、婴幼儿自身口腔结构、味觉发育、心理因素、遗传体质等,对此应根据婴幼儿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喂养方式,从而确保喂养知识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家属的精神状态、亲子互动,可调动婴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婴幼儿机体需要量。但目前婴幼儿喂养方式尚未统一,且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的指导方式还有待探索和完善,从而确保婴幼儿及时补充能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营养,防止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张琪,惠敏,等.早期喂养指导和辅食添加对婴儿微量元素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10):1301-1303.

[2]彩霞.影响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87-89.

[3]唐鹤,蒋竞雄,宫丽敏,等.城市婴幼儿喂养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7):695-698.

[4]陈伟平.婴幼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86-2988.

[5]刘月芬.兰州市6~24月龄儿童喂养问题聚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2):159-161.

[6]刘爱珍,王建宁,鲍梦婕,等.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665-667.

[7]陈宏达,郝波,康晓平,等.中国西部两县6~36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多重对应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3):339-346.

[8]刘汉芹.社区医生在婴幼儿腹泻病防治及母乳喂养指导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90-391.

[9]段如菲,李燕,李静,等.云南省HIV感染女性所生婴幼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32-3434,3477.

[10]张琪,吴庆红,刘建丽,等.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影响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4,46(15):2360-2362.

[11]鲍雪梅,陈建华,倪钰飞,等.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特点分析及其对婴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0):1581-1583.

[12]马丽萍,钱兴国,苏宜香,等.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6):711-713.

[13]陈欢.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20-321.

[14]李智,忽丽莎.云南15个少数民族0~23月龄农村婴幼儿喂养情况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2):130-132,136.

[15]余卉.0~3岁婴幼儿喂养技术干预与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13-314.

[16]颜凤加.浅谈20例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99.

[17]黎海芪.提升基层医师指导婴幼儿喂养的能力[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2):881-882.

[18]金春华.婴幼儿喂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1):815-817.

[19]《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2):883-890.

[20]梁友芳,朱丹,梁绍莲,等.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3,35(11):1527-1529.

[21]卫培培,孟娣娟.辅食添加时间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9):779-781.

第2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儿童;系统化;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儿童保健的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提上了一个新台阶,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做、怎样做好儿童系统保健工作方面,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此有了明确的要求。

儿童早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的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营养性疾病如近年来的肥胖儿童的增多,其中城市儿童肥胖高于农村,尤其对幼儿园儿童体检时表现的更为突出。另外,儿童口腔龋齿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等心理问题与有直接关系。

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形态-心理-生物医学标准样式”的转变,儿童保健也应在三个水平上进行。①增进性措施,也称一级或基础预防;②防病于未发之前,称二级预防,如新生儿缺陷病的筛查;③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时彻底治疗疾病、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称三级预防。要做到以上三个水平的保健,要求我们做好儿童系统化保健管理。

1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进行0-6岁儿童的系统化保健管理

1.1 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生后,医院为新生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出院后1周内,村级保健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新生儿。了解出生时的基本情况、是否进行预防接种,是否进行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产妇居住条件,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大小便情况、睡眠情况、是否出现黄疸、脐部是否感染、口腔发育是否正常等。同时为新生儿测量体温、测量体重、身长,检查囟门大小,听诊心肺是否正常等体格检查,根据新生儿的具体发育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护理知识和常见新生儿疾病预防和指导。查验新生儿疾病筛查证明和听力筛查证明,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告知家长到儿童出生的医院做这两项筛查。对于异常情况的儿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1.2 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月后,村级保健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随访。测量体重、身长,进行发育评价,观察新生儿的喂养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黄疸、囟门大小等情况,同时进行发育评估。

1.3 婴幼儿健康管理 村级保健员分别在儿童3、6、8、12、18、24、30、36月龄时到儿童家中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重、身长,进行发育评价,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的添加时间和种类、心理行为发育,疾病预防、口腔保健与龋齿预防、及常见疾病的健康指导。同时建议儿童家长带儿童去附近医院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8个月时进行儿童DDST检查一次。

1.4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村级保健员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保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视力筛查,口腔检查,心肺检查,腹部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同时对儿童的膳食情况、患病情况等进行询问和指导。建议儿童家长带儿童去附近医院每年血常规检测和肝功能检查。

1.5 健康问题处理 村级保健人员对在儿童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给出科学的建议。

2 对村级保健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1 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村级保健人员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2.2 从事儿童健康管理的村级保健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乡村医生证),并接受县级妇幼保健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同时要有责任心和耐心,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2.3 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村级保健人员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村妇联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2.4 加强宣传,向儿童父母告知具体的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儿童健康服务。

2.5 每次服务后及时做好记录,纳入儿童健康档案管理。

第3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1-0052-03

Etiology analysis of infa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Meizhou area

GU Yiwen ZHANG Yuhua MA Yuanping ZHU Ming LI Jinghe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Meizhou 514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tiological distribution law and the prevalence of drug-resistance bacteria of infa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in Meizhou area.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CAP collected from 5 communities in Meizhou area of Guangdong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nasopharyngeal phlegm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to receive bacterial culture and the ureaplasma urealyticum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CR)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respiratory tract pathogen spectrum IgM based on the intravenous serum.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200 specimens, 135 specimens were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67.50%, of which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virus was 56.29%,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 was 42.22%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mixed infection was 13.33%. Of the 135 specimens, 8 specimens wer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30 cases were parainfluenza virus (PIV), 29 cases were adenovirus (ADV), 9 cases were Coxsackie virus(COXV), 12 cases were Klebsiella pneumonia, 8 cases were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cases wer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1 case was mycoplasma infection and 3 cases were other bacteria.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 of CAP is RSV, the virus infection rate of young infants (

[Key words] Infants;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Etiology

CAP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病因相对复杂,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为了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分布规律,笔者经对梅州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观察耐药菌发病率状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广东省梅州市5个社区收取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标准诊断吻合,临床多表现为咳痰、咳嗽、发热,伴有湿性音或肺实变体征,经由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斑片状、片状浸润性阴影,排除其他疾病诱发的肺疾病。在这200例患者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

1.2方法

1.2.1 标准采集 于入院当天,先行口腔护理后,利用一次性无菌痰液收集器置入患者咽喉部,待其咳嗽后基于负压下将分泌物抽吸,后将痰标本置入无菌试管中,随后于未应用抗生素前抽取所有患者3~5 mL外周静脉血,并立即送至实验室检测。

1.2.2 细菌培养 于半小时内将痰液接种于巧克力培养皿与琼脂培养皿上,并放入6%的CO2培养箱中,维持35℃,孵育24 h左右,分析细菌生长状况。采用ATB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理埃公司产品)进行菌种鉴定。采用普通培养基行分离培养,应用微量琼脂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1.2.3 血清病原学检测 采用Chemion 公司(美国)的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方法对静脉血清标本进行测定。同时,采用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方法,作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包括肠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病原检出情况

200例标本中135例呈阳性,总阳性率达67.50%,其中66例单纯病毒阳性,51例单纯细菌阳性,6例两种细菌混合阳性,10例两种病毒混合阳性,2例单一细菌合并单一病毒阳性。总病毒阳性率56.29%,总细菌阳性率42.22%,混合感染13.33%。在阳性标本中,38例RSV病毒,30例PIV,29例ADV,9例COXV;细菌中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肺炎链球菌,1例支原体感染,其他细菌3例。

2.2 各年龄组的病原检出情况

1~6月年龄段病原检出率最高,6个月~1岁检出率较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多见于低年龄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病毒多为PIV、RSV;支原体感染多发于年龄较高者。20例混合感染,其中8例RSV合并细菌感染,6例ADV合并细菌感染。见表1。

2.3 各季度病毒检出情况

于2013年7~9月及2014年1~3月两个时期,病毒感染最多,从整体上来看,这两个时期病毒感染率高于2013年10~12月及2014年7月(P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温州育英儿童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诊断率达65%左右,上海地区约为60%左右[1,2]。笔者通过对200例本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血清及痰标本细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病原诊断率达67.50%,与温州育英儿童医院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此外,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AP患者中多见于RSV感染,且多发于

另外,本资料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细菌检测阳性率为 67.50%,显著大于本地区其他医院检出阳性率(40.6%),其中多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易发于6岁以内婴幼儿,这与婴幼儿免疫功能不高等有关。通常而言,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呈下降趋势,多见于肺炎链球菌。立足于目前婴幼儿CAP管理现状,必须要积极应用多中心大样本资料,挖掘全年四季患病率资料,强化动态连续监测,关注社区人群整体资料,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9-12]。

综上所述,婴幼儿CAP以RSV为关键病原,

[参考文献]

[1] 何丽芸,王应建,李季美.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11):827-829.

[2] 占扬清,陈荣昌,叶枫,等.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1:7.

[3] 李洁,陈愉,孙继梅,等. 尿抗原测定快速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45-48.

[4] 延永,张淑霞,王素丽. 631例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24-1026.

[5] 林健,姚桂飞,林玲,等. 病情进展迅速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一例报告[A].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 2011年第三十三届浙江省呼吸疾病学术年会暨呼吸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2011:2.

[6] A KendallGross,StevenP Dunn,DavidJ Feola,et al. Clopidogrel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and severity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a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inpneumonia and critical illness[J]. Journal of Thrombosisand Thrombolysis,2013,14(4):352-352.

[7] 郭乃火,楚建元,李小珍,等. 不同方法治疗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104-105.

[8] 王凤美,罗运春. 温州地区3岁以下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A].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1:5-5.

[9] 钟小明,何芳.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226例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689-692.

[10] 方玉红,崔晓明.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J]. 中医儿科杂志,2014,48(1):34-36.

[11] Lepper PhilippM,Ott Sebastian,Nüesch Eveline,et al. Serumglucose levels for predicting death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prospective cohortstudy[J]. BMJ(Online),2012,17(2):344.

第4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单腔导尿管  吸痰  婴幼儿

    【abstract】 to observe one-time drapes cavity in the infant catheters sputum suction effect.method: will 446 cases need sputum suction by disposable sterile children single lumen catheter sucking phlegm, statistical children sucking phlegm efficient,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using disposable sterile than single lumen catheter efficient the conventional sputum suction pipe sputum aspiration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ucking phlegm adverse reaction is the conventional sputum suction pipe sputum aspiration for significantly less.

    【key words】 sputum suction single lumen catheter infant

    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的24.5%—56.2%[1]。婴幼儿由于其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等,有痰不会咳,很容易堵在喉、气管或咽于胃中,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肺炎患儿有效排痰,决定着疾病的恢复时间。吸痰是儿科常用的、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也是婴幼儿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操作。吸痰是利用负压原理,将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或误吸的异物吸出,达到清理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但婴幼儿黏膜细嫩,抵抗力差,吸痰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堵塞吸痰管。我科对肺炎患儿吸痰采用不同材质,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治疗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需要吸痰患儿446例,男236例,女210例,支气管肺炎172例、毛细支气管炎160例,重症肺炎114例,其中日龄28天—6月234例,6月—1岁146例,1岁以上66例。

    1.2 方法

    1.2.1 材料

    选用事达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规格:8fr,10fr,12fr,14fr。

    1.2.2 吸痰方法

    评估患儿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按需吸痰。

吸痰前给患儿吸入高浓度的氧1—2min,防止在吸痰过程中缺氧窒息。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边。检查吸痰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压力,试吸少量生理盐水,将患儿转向操作者一侧,并使其张口,护士以无菌操作为原则,将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一般28天—6月选用8fr导尿管,6月—1岁选用10fr导尿管,1岁—5岁选用12fr导尿管,5岁以上选用14fr导尿管)装在中心吸引装置的玻璃接口上,一手将导尿管末端(连接玻璃接口处)折叠便可进行吸痰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要做到迅速、轻柔,吸痰完毕后再给予高浓度吸氧2—3min。

    1.2.3 效果判断标准

    有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4% [2]。无鼻黏膜出血,口唇发干明显缓解,痰鸣音减少,无恶心,无阻塞吸痰管。无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4%,有鼻黏膜出血,患儿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无明显缓解,痰鸣音无明显减少,恶心明显,阻塞吸痰管[3]。

    2  结果

    血氧饱和度>94% 433例,占97.09%;口唇发绀明显缓解,痰鸣音减少442例,占99.10%;鼻黏膜出血5例,占1.12%;阻塞吸痰管8例,占1.79%。采用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有效率较采用常规吸痰管提高,吸痰不良反应较常规吸痰管明显减少。

    3  讨论

    由于婴幼儿气管与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弹性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且黏膜柔嫩纤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排痰能力差,吸痰时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出血。采用单腔导尿管吸痰优点在于比常规吸痰管柔软,管壁薄,在吸痰过程中不易损伤鼻黏膜,且对于小气道梗阻常规吸痰只能吸出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而采取深部吸痰法更易损伤患儿黏膜。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有足够的长度,是硅胶材质,具有弹性,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深部吸痰时不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吸痰时要控制好吸痰的负压[4],避免因吸引负压不足,粘稠痰液在抽吸过程中脱落,形成新的梗阻;避免因负压过大,抽吸时间过长,造成缺氧,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时间应小于10s,整个吸痰时间应小于15s。口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动作应轻柔、迅速、准确,尽可能减少对气道损伤,开放负压后,将吸痰管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吸出,整个吸痰治疗要求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吸痰过程中,因负压过高,或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且停留时间长,负压将小黏膜吸入气管内而导致出血。所以,吸痰管插到气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婴幼儿时期的婴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够完善,对分析和综合外界刺激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还不成熟,对皮质下中枢活动不能很好地控制,以至在受到强烈的刺激时,皮质下兴奋很容易扩散,从而引起兴奋活动等。患儿受到刺激时,常出现强烈的哭吵、反抗,表现为头左右乱摇、口唇紧闭、四肢乱动、双手抓吸痰管、极度不合作,同时增加耗氧量,吸痰时易出现鼻黏膜损伤[5]。吸痰虽然不是有创性操作,但不易被病人接受,尤其是儿科患者。一方面,要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给予鼓励、赞扬、安慰,轻轻抚摸患儿,用鲜亮玩具或音乐分散患儿注意力。李清华等[6]提出,音乐不仅有减轻患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紧张的生理反应等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患儿免疫力。另一方面,护士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向患儿家属讲解吸痰的作用、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吸痰时会有憋气等非常短暂的不适,取得患儿家属积极配合,减少患儿吸痰不良反应,避免护患矛盾。同时,加强辅助排痰措施,如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机械震荡排痰,湿化痰液或利痰剂的使用。rosen等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压压力并不能通过负压装置表盘上的读数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内径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粘稠度。因此,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吸痰管大小及调节负压大小。患儿黏膜细嫩,抵抗力亦差,如果过滥吸痰或者操作不当,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易致黏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在吸痰时应按需吸痰,即痰量多时增加吸痰次数,痰量少时减少吸痰次数,无痰时不再吸痰[7]。另外,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率失常,所以,掌握判断好吸痰时机,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8,9]。任海燕[10]提出,适时吸痰方法,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的前提下,对大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同时,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少食多餐,忌过饱,以免吸痰时引起恶心呕吐,阻塞气道。经临床实践,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用于婴幼儿吸痰,能提高吸痰有效率,减轻吸痰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4—248.

[2]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36.

[3]leley gaskin,jackie thomas.pulse oximetry and exercise[j].physiotherapy,1995,81(5):254—261.

[4]黄秋葵,周璇.不同吸引负压对小儿吸痰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9):45—46.

[5]严吕芳,饶晓玲,何可芝,等.两种吸痰程序效果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7.

[6] 李清华,王小军.音乐疗法在婴儿吸痰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25):2399—2400.

[7]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nasotracheal suctioning 2004 revision update[j].respir care,2004,49(9):1080—1084.

[8] 姚景鹏.护理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8—79.

第5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先来听听专家近期有关儿童健康的点评提醒吧。

提醒一:外表好看的往往正是问题文具

记者朱立毅:书写纸是不是越白越好?散发出阵阵水果香味的橡皮是不是真的那么可爱?笔帽上镶着的小玩意儿也有危险?文教用品质量专家提醒,光鲜的外表下面,一些文具暗藏安全隐患,这对孩子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危害。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在北京海淀区少年宫举办了一场儿童产品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文教用品质量专家介绍了一些文具暗藏的安全隐患,专家还就如何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进行了现场讲解。

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马萍博士介绍说,很多小学生甚至家长都会认为纸张洁白代表着高质量,因此在购买作业本和纸时,往往会选择越白越好。但实际上,纸张太白会刺激、损伤眼睛。纸张异常洁白,可能是添加了大量荧光增白剂,这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每天大量写作业生长期的孩子们,对眼睛的伤害会更大。

另外,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做成香蕉、菠萝、蛋糕等形状的橡皮不仅外形逼真,还会散发出阵阵水果香、奶油香。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文具时都很新奇,会闻个不停,甚至啃咬。

专家提醒,橡皮香味过于浓郁,其使用的工业香精内的甲醛、苯往往超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头痛、身体乏力,且孩子啃咬后有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白血病。

马萍介绍,目前我国的笔帽上都要求有一条空气孔。一旦出现学生误食的情况,笔帽可能卡在喉咙或气管处,这时笔帽上的通气口就能保证孩子呼吸,避免窒息。

但是,也有一些笔帽上没有通气孔,或者笔帽上镶着晶莹剔透的小动物、卡通人物,还有笔帽上装着削笔刀。这些笔帽如果被学生误吞,不但不能保证孩子正常通气,还有可能被卡在喉咙下阻塞气管,带削笔刀的还可能割伤喉咙,因此非常危险。

小文具可能带来大伤害,家长们要警惕了。

提醒二:冰淇淋好吃幼儿要慎吃

记者金小茜:随着夏天来临,冷饮进入热销季节。各种口味的冰淇淋是小朋友的最爱。哪个每天不得吃一根?还有的家长干脆就买一盒存在冰箱,想吃抬手就有。

然而,日前某品牌老冰棍被曝用香精和水兑制,菌落总数超标1700多倍的新闻,以及冰淇淋要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制作方法,让家长大惊。也对冰淇淋这个美味有了疑虑:冰淇淋究竟有没有营养?这些食品添加剂是必需的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按照国家标准,冰淇淋算乳制品,也被划分为冷冻饮品,其主要原料是水、乳、蛋、甜味料、油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包括香料、稳定剂、乳化剂、着色剂等。按照配料比例不同,冰淇淋分为乳冰淇淋和乳冰两类。乳冰淇淋属高档冰淇淋,乳脂肪不低于6%。乳冰中脂肪要少一些,仅有3%甚至更低,和普通牛奶相当。

“冰淇淋的营养可谓有利有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冰淇淋营养价值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其含糖量比甜饮料还高,糖分平均为15%,多在12%至18%之间;

二是冰淇淋中含有较多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这两者过多可能会影响血脂;

三是部分冰淇淋可能是反式脂肪酸的来源。有些产品因考虑成本添加“植物奶油”一类原料,以替代真奶油。而氢化植物油可能含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含量也高,对心脏健康不利;

四是冰淇淋中往往含有香精、色素,2岁以内幼儿应慎食。

那么冰淇淋中到底有什么营养物质?范志红介绍:

一是维生素含量不少,特别是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A和维生素D,此外还含有少量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和叶酸等;

二是可以帮助补钙。如100克香草冰淇淋中含有128毫克钙,比纯牛奶还要高一点,还含有钾、磷、锌、铜、硒等微量元素;

三是优质冰淇淋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市售“高蛋白牛奶”类产品的水平,比酸奶还要高;

四是可能含有少量来源于增稠剂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对于冰淇淋包装上标注多种食品添加剂,范志红表示,大部分市售冰淇淋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常用的包括增稠剂、着色剂、乳化剂和香精。

为了让冰淇淋冰晶细小而不容易融化,植物胶、微生物胶或明胶等增稠剂是必须的;乳化剂能让冰淇淋口感更加细腻;各种美丽的颜色来自于色素;而奶香之外的各种香气主要来自于香精。增稠剂大部分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完全无害;多数乳化剂也能在人体中转变为正常代谢成分,无需担心。香精和色素则大部分是化工合成产品,但少量食用时是安全的。

范志红提醒,虽然冰淇淋有一定营养价值,但不宜多食,如果吃了冰淇淋,其他甜饮料和甜点就要少喝少吃。如果包装上标有“部分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等原料,一日之内,最好少吃其他可能含有氢化植物油的产品,如曲奇、派、酥点、起酥面包等。

提醒三:乳牙忒重要,严防“奶瓶龋”

记者王昆:长牙是宝宝在婴儿期的一件大事,看着宝宝口里逐渐长出白色的小乳牙,爸爸妈妈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宝宝开始有了咀嚼食物的“工具”,慢慢地可以自己用牙齿“消化”食物了。可是家长不好的喂养习惯,很容易使宝宝的乳牙出现问题。

三岁的小蒙蒙调皮可爱,每天晚上临睡觉的时候,都让妈妈给自己沏上一瓶奶,然后喝着奶就睡觉了。可是,最近蒙蒙的妈妈却发现,蒙蒙的小乳牙掉渣儿了。经过大夫的检查,蒙蒙是得了婴幼儿“奶瓶龋”。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徐强说,“奶瓶龋也叫婴幼儿龋齿,很多孩子晚上都是喝着奶就睡着了,过段时间家长就会发现孩子的牙有脱皮、变色、掉渣的现象,这种不良的哺乳习惯造成了婴幼儿龋齿发病率的增加。”

针对这种不良的喂养习惯,徐强指出,孩子在6个月大以后就要逐渐添加辅食,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给孩子进食。许多家长都不重视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认为孩子的乳牙还没有几颗,就算是乳牙坏了,等孩子大了换掉就没事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专家提醒:家长应该从小时候起就关注孩子的牙齿护理,宝宝乳牙刚萌出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开始为宝宝刷牙。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学习自己使用牙刷了。在为孩子挑选牙刷时,牙刷头越小越好,毛越软越好,以防硬的牙刷毛刮伤孩子的牙龈。孩子不会漱口时,可以蘸清水给孩子刷,孩子会漱口了,就可以让孩子使用无氟牙膏。

乳牙对小儿的咀嚼、发音、恒牙的正常替换和全身的生长发育都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宝宝长大了会换牙,但是家长们还是要关注宝宝的乳牙健康。

一,尽早建立良好的口腔习惯。

第6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儿童;输液;健康教育 

        1 心理指导

        因患病,害怕打针,吃药,年长儿怕耽误学习等而紧张,焦虑,家长担心患儿病情治疗等,护士应第一接触时应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和蔼微笑的态度,合理安排年长儿输液时间(病情许可情况下)获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与积极配合,有利于疾病康复。

        2 一般护理指导

        ①环境:输液室空气要清新,通风良好,地表干净干躁,防止滑倒,室温控制在22~24 ℃之间,湿度50~60%。②注意安全,主动巡视病人输液的状况,家属陪护,注意水杯,体温计用毕即拿走,以免误伤,同时注意财物安全。③防感染,患儿之间不要相互借用日常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室内定时消毒。④做好宣传工作,告知家属在进行静脉输液前不要喂水喂奶(婴幼儿)以免在穿刺过程中因患儿哭闹而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1]在背部放置一块干毛巾,防止因出汗多而引起背部受凉(婴幼儿)。

        3 饮食指导

        根据年龄、病情选择合理的饮食:腹泻呕吐严重者,暂时禁食,但不宜超过6~8 小时,以利肠道休息,病情缓解后少量多次给予米汤、脂肪牛奶、烂稀饭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高热患儿应在高热期间多补充水分,给予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高营养的饮食。[2]同时指导家属正确喂养方法,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的呛咳,吐奶或窒息,咳嗽时应停止喂养。咳嗽患儿应给予清淡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饮食。 

        4 用药指导

        药物的选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应指导家属合理用药,疗程足,不要自行停止用药,反而会延误治疗时间。输液时告知家属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以免造成对自身身体的伤害。口服给药时,一定要按量按时,不能过多,喂药时将患儿抱起或头部抬高,以免呛咳将药吐出。家中常备药物应放在患儿不易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发生意外。哺乳期的母亲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因药物可通过乳汁作用婴儿。退热剂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服药后应补充水分。

 5 护理方法指导

第7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1 小儿下呼吸道重症感染护理要点概述

PICU下呼吸道感染以小儿肺炎为主,即支气管炎,按照来源可分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对于医院活动性肺炎护理工作还应包括预防性护理。关于成人与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分析并不多见,普遍认为小儿更易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小儿自主呼吸能力差,主诉能力不足,肺泡功能、防御机制不健全,更易出现痰液淤积、感染病原菌侵袭。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以支原体、细菌感染较常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与成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

2 临床护理

2.1 预防护理

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措施与成人类似,根据美国据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管理办法,推荐的循证护理对策主要包括预防胃食管反流、积极控制原发性上呼吸道疾病护理管理、控制应激、最好管道管理、落实洗手制度。对于PICU住院使用呼吸机患儿,同样需要经过以上措施预防肺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集束化管理,以控制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3]。

对于未使用呼吸机患儿,肺炎发生主要与呛咳、呼吸道或消化道病原菌移位有关,需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擦洗法、咽洗法、擦拭加冲洗法、电动牙刷刷洗。擦拭法操作简单,方便推广,采用棉球浸润生理盐水擦拭,对护士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口腔咽洗法,在儿科中应用较少,多应用年龄相对较大、有一定配合能力者。擦拭加冲洗逐渐受到重视,冲洗效果好,适用于特殊类儿童。电动牙刷应用率较低,需要喉镜配合,适用于去除顽固菌斑。可供儿科口腔护理的溶液并不多,多数医院仍采用生理盐水,刺激性小、安全,口泰溶液杀菌效果高,但患儿可能出现口腔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聚维酮碘、氧化电位水等在PICU中应用也较少。

做好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消毒杀菌管理。规范病房管理,控制人员出入,要求佩戴口罩等防护设备,强调洗手,这些都有助于预防VAP。此外,对于机械通气者,做好呼吸机管理,及时清理冷凝水,做好呼吸道管理,及时吸痰等,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风险。部分婴幼儿需要暖箱管理,做好暖箱消毒、杀菌工作。积极预防不良刺激,做好防寒保暖,以减轻肺部互动,减轻肺部瘀血。做好饮食管理,及早恢复肠道营养,改善肠道功能,稳定肠道菌群,避免喂食过饱,规范喂食,预防误吸误咽。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对水分需求较高,需多饮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2 对症

2.2.1 治疗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病因、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免疫治疗等。护士需严格遵医用药,加强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管理,每日更换湿化瓶、清除冷凝水,每周更换导管。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气管切开者,做好导管管理,每日消毒导管,注意保护导管受压处皮肤。使用闭使吸痰器吸痰,对于采用支气管纤维镜灌洗者,术后落实引流,据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首选氧驱动物吸入,期间做好监护,若见异常,立即停止雾化吸入。雾化前,医嘱多饮水,以利于雾化后排痰。吸氧治疗时,应据缺氧程度,决定吸氧时间、浓度,早期肺泡交换功能下降,氧浓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段,以预防氧中毒,吸氧时,做好监护,及时处理呛咳等症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年龄越大,适用滴液速度越快。

2.2.2 病情监护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多、发生率高,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每隔1h观察记录气血、呼吸循环、尿量等指标。从患儿瞳孔、体温等指标,判断病情变化,若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可能为脑病。若出现呼之不醒、惊厥、口唇紫绀、鼻翼扇动明显等症状,可能为缺氧,若反复出汗、皮肤湿冷可能为循环衰竭。若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深长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把握撤机指征,综合判断,采用逐步降低通气量和(或)间歇通气逐步撤机。在输液过程中,若见粉红色泡沫液,可能为心力衰竭,应立即停止输液,湿化吸氧。用药后留观30min,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见心电图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2.3 基础护理

小儿基础护理内容多,主要包括:①皮肤护理,更换尿布,使用爽身粉,使皮肤保持在干爽状态;②每隔3h变换1次,或据医嘱,每次均检查颈周、耳后、腋下等皮肤皱褶处,若出现红肿等异常,对症处理;③口腔护理,,以棉签蘸取少许生理盐水擦拭,早晚各1次,对症护理红肿、生疮;④规范鼻饲管理,每周更换1次鼻导管;⑤每次排便后,温水擦拭,保护好尿道口;⑥饮食管理,婴幼儿尽量使用母乳喂养,可安排家属探视。

2.2.4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家庭系统支持、健康教育等,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患者依从性、增强患儿治疗信心、减轻焦虑等负面情绪[4]。

第8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分析;传染病

Analysis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Outbreak in Tianmen 2008~2013

WU Ming-xiong

(Tianmen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men 431700,Hu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Tianmen from 2008 to 2013 disease hand foot mouth,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Using the Tianmen Bureau of statistics epidemic monitoring data,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epidemic data of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in Tianmen. ResultsIn Tianmen in recent 5 years, the epidemic of HFMD overall upward trend. ConclusionThe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for children below 5 years old,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severe cases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for key.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 business training, standardi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dures,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the epidemic,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and death cases, to prevent the outbreak.

Key words: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Epidemic analysis; Infectious disease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年存在的传染病,患者以婴幼儿为主,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少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的敏感性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现将天门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天门市2008年~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天门市统计局。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天门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分别为323例、250例、504例、691例、612例、663例,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例,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1例。

2.2 时间分布全年都有发病,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2008~2013年4~7月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比例分别为93.50%、86.00%、57.94%、53.98%、59.97%、52.19%。见表1。

2.3地区分布 全市27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但每年都有约1/5的乡镇发病数极少。

2.4人群分布

2.4.1 年龄、性别分布 我市手足口病最小发病年龄6月龄~14岁,其中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儿童共2792例,占总发病数91.75%。所发病例男性2084例,占发病总数的68.49%,女性959例,占发病总数的31.51%,男女性别比为1:0.46。见表2。

2.4.2 职业分布 手足口病例分布在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当中,散居儿童发病居首位,共2797例,占发病总数的91.92%;其次为托幼儿童186例,占发病总数的6.11%;学生发病60例,占1.97%。其他职业无病例报告。

3 讨论

3.1从发病年龄分布结果来看,我市手足口病比例多为3岁及以下年龄组儿童。2008年报告大年龄组儿童发病较多,甚至有初中学生发病,结合当时的特殊形势分析,我市2008年手足口病应该存在误诊和错报情况。

3.2 防止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发生的关键是加强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督导托幼机构落实各项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第9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晨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12-01

我院疫情管理人员于2013年07月04日浏览传染病疫情网时,发现3天内我镇中心幼儿园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按照聚集病例的标准:一周内,同一班级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构成聚集性病例[1]。为确定3例病例是否为同一班级,我院立即组织防疫人员对此进行调查,调查发现3名患儿均在小二班,符合聚集性病例的定义。我们立即按照聚集性病例处置要求进行了处置,指导幼儿园对孩子的餐具、玩具、桌椅、门把手、地面等进行消毒。嘱幼儿园告知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被子。并要求幼儿园对全班儿童进行健康追踪,患病儿童每天追踪病情,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应及时上报卫生院。要求幼儿园加强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教育,要求与家长保持信息互通,随时掌握好缺席儿童健康动态。

这是2013年我镇的第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发生聚集性病例与学校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措施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这3名病例中一位儿童自6月27日就开始发病,28日还在上课,幼儿园老师都没发现异常,7月1日该儿童未到园,老师也没有登记病因,这说明幼儿园的晨检工作根本没有做到位,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一名儿童6月30日发病,一名儿童7月1日发病,均在7月3日确诊为手足口病病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托幼机构在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尤其重要。托幼机构落实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发现手足口病病例,能极大地减少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1 托幼机构要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

托幼机构应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领导要重视,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的危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避免流于形势,起不到预防的作用。

2 托幼机构应认真开展日常防控工作

2.1 要重视晨检工作,做到每日进行晨检,对请假的儿童做好请假原因的登记工作。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离园居家治疗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居所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对确诊病例从发病之日起隔离治疗10天后,方可返园。

2.2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3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2.4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2.5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2.6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3 托幼机构要做好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预防措施

托幼机构应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手足口的预防不单是在幼儿园预防,园外预防也相当重要。

3.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4 托幼机构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总之,以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托幼机构平时的预防控制措施到位,一般不会出现聚集性病例,一但发生松懈,传染病的管理和预防工作跟不上要求,就容易造成某些传染病的流行蔓延,影响儿童的学习与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