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劳动经济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经济学笔记

第1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资本一般;“1861-1863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辩证法

“1861-1863年手稿”是马克思最早出版的一部手稿,“资本一般[Das Capital im Allemeinen]”是马克思为这部手稿拟定的总标题。“1861-1863年手稿”发表之后马上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一般被当作是《资本论》的第二稿和《资本论》第4卷的唯一草稿。然而,由于这部手稿的篇幅巨大、内容庞杂,对“1861-1863年手稿”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一个世纪过去了,“1861-1863年手稿”仍然被视为一部杂乱的手稿,缺乏哲学上的整体研究。随着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二版的出版,“1861-1863年手稿”首次大体上以原始状态公开发表。新的编排方式不仅保留了过去发表过的全部内容,而且马克思为了整理思路而写下的插入部分也得到了完整的呈现,为“1861-1863年手稿”的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文本依据。

一、“1861-1863年手稿”与“资本一般”

“1861-1863年手稿”的内容虽然看起来较为杂乱,但马克思的写作过程始终没有脱离他1861年初为“资本一般”理论所制定的提纲,而且最终完成了提纲中的大部分内容。“资本一般”不仅是“1861-1863年手稿”拟定的总标题,同r也是马克思1857-1863年间频繁使用的一个范畴。1857年6月到1863年6月,马克思致力于分两册完成题为“资本一般”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以此来批评当时流行的各种政治经济学观点。“1861-1863手稿”是最后一部以“资本一般”为题的文本,标志着“资本一般”创作期的完结。因此,为了完整地呈现和理解“1861-1863年手稿”中“资本一般”理论的理论结构和逻辑线索,需要综合考虑马克思在1857年6月到1863年6月间创作的与“资本一般”相关的全部文本。

“资本一般”是马克思自己发明的概念,由两个范畴组成:“资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资产者预付的、用于营利的货币;“一般”是一个哲学概念,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中概念论的第一个环节,指的是获得了自身全部规定性的概念。“资本一般”将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运用辩证法对资本概念的批判。

在十九世纪,经济学理论对资产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的抽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的资本,另一种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形式中的价值;而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用从价值理论出发解释资本的形成原理。由于资本是一种既成的现象,经济学内部的争论就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概念的界定方面。在价值理论上,政治经济学就表现出了其方法论的共同缺陷;他们都把价值当作了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来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到价值本来只是人的一种观念,价值的客观性本身才是需要被说明的东西。马克思指出,价值本身是一种观念,而不是物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通过对物的考察无法理解价值的真实含义。从具体到抽象的还原论方法无法认识价值的规定性,对价值的科学理解只有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方法才能实现。

在“资本一般”理论中,马克思完整地运用辩证法批评了将价值作为既定前提的各种经济学理论。价值――作为一种观念――是人的创造物,它如何能获得一种客观性的外表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马克思将黑格尔哲学引入到了经济学的讨论之中。在黑格尔哲学的解释框架内,如果一种抽象观念完成了辩证演绎并返回自身,那么这种抽象观念以及它演绎出来的所有规定就都了具有客观的必然性。马克思将黑格尔的方法颠倒了过来,提出了批判政治经济学的独特思路:作为观念的价值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者,恰恰意味着价值概念已经完成了辩证演绎并返回自身。因此,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任务就是对抽象的价值概念进行辩证演绎,从而呈现价值概念全部的具体规定;马克思认为,这些具体规定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即价值观念存在的历史前提――的科学表述。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黑格尔运用辩证法的目的,是要证明某些观念具有现实的必然性;而马克思运用辩证法的目的,则是要揭示这些具有“客观”外表的观念的历史性前提。

按照大致的写作时间顺序,“资本一般”文本群由七个独立文本共同组成,它们分别是:(1)一个编号为“M”的单独笔记本、(2)编号为A-C的序列笔记本、(3)已经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4)一个标题为“引文笔记”的单独笔记本、(5)一个标题为“资本章计划草稿”的单独笔记本、(6)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一般”的序列笔记本I-XXIII、(7)标题为“补充笔记”的序列笔记本A-H。

第2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一、难以跨越的鸿沟:异化劳动的逻辑缺环

    望月对异化劳动概念的推进,是将其与《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的。在进行这个工作之前,望月首先亮出了自己的文献学依据,即《穆勒评注》与《手稿》的写作顺序。关于两个文献的写作顺序,在学界中争议颇多③,使对两个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把握有很多种解读成果。④望月采纳的是苏联拉宾的考据成果,认为《经济学笔记》与《手稿》是交错写作的,《穆勒评注》写于《手稿》的“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以此为基础,望月借用日本学者森田桐郎的话说,这一考证“就会给我们带来下述重要的结论,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而1844年正是这一视角和方法的形成时期。为了能够正确地把握这一视角和方法,我们至少要采取《经济学哲学》⑤第一手稿→《穆勒评注》→《经济学哲学》第二、第三手稿这样的解读方式”[1]33。所以,望月在之后的论述中,将《手稿》中的“异化理论”和《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结合起来,试图以此完整把握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在确证了文献学上的顺序之后,望月开始展开逻辑上的推论。他首先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前提,指出马克思所面对的历史情境是“市民社会和劳动异化”,这也是异化劳动理论的问题域。我们来看在望月的解读中,马克思是怎么展开历史分析的。

    在确定了异化劳动理论的问题域之后,望月分析了马克思在《手稿》第一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这里,他对这四个规定的关系和地位的判定是“在这四个异化规定或者说异化形式中,马克思对(3)和(4)并没有展开论述,甚至有时对它们都不做区分,这两个规定与第一和第二规定并不处于同一个水平上”,而且,“目前的任务并不是讨论如何从理论上处理第三和第四个规定,而是如何理解第一种劳动产品异化和第二种劳动者自我异化之间的逻辑关系”。[1]54望月的这个推论在笔者看来,是不成立的,在下文将会有所讨论,现在先顺着望月的思路往下走。

    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望月的关注点就聚焦在异化劳动的第一规定和第二规定上了。他针对传统的雇佣工人异化理论,对第一规定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如果按照传统的雇佣工人异化理论的解读方法,马克思在对第一规定的论述中,会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疑难——“虽然‘事物的异化’仍可解释成‘资本主义’雇佣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但马克思却说它同时也是‘自然的异化’。”望月认为,如果马克思将“劳动产品的异化”界定为“事物的异化”的同时,又指出异化劳动“使自然”与人相异化,那么按照阶级批判理论的解读方式,“‘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劳动产品异化就要同时解释成感性的外部世界=自然对象=自然这一贯穿整个历史的东西的异化”。[1]58而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这个角度看,这一点是无法成立的。于是,望月追问:“马克思想用‘自然的异化’来说明什么呢?”望月认为,去掉雇佣工人劳动异化的“有色眼镜”的遮蔽,我们将看到,在马克思的文本之中,“自然的异化”就等于“事物的异化”,这个过程,是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的过程,在这期间发生的人类劳动是永恒的,与社会制度无关。因此,他反对雇佣工人异化理论,他认为,第一规定是不能说明社会关系的,甚至到第三规定的“类”中也不存在社会关系的内容,第一规定中的逻辑是一种“孤立人”的逻辑,与社会关系无关。雇佣工人的异化理论将“劳动者”翻译并且理解为“工人”,而实际上“劳动者”只是“从事劳动的人”,与他是农奴还是工人无关,将其仅仅理解为“工人”,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遮蔽了以下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会中断‘第一手稿’的写作而向《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异化迂回?其结果为什么会使‘第三手稿’中的‘社会’概念得到充实并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创市民社会认识的新世界奠定基础?”[1]63与对第一规定的解读一样,望月对异化劳动第二规定的解读,也强调了传统解读方法仅仅看到劳动异化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对理解“异化劳动”造成的遮蔽。望月指出,在异化劳动的四个 规定中,第二规定看似简单,却只有它阐释了工人与异己的“一个别人”相对立,而这个“别人”,不仅仅是传统所认为的资本家。他认为,传统对第二规定的理解没有看到第二规定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即“‘自我异化’本质上与‘自然的异化’在内容上是重合的。换句话说,第二规定是由可以表现为第一规定的‘概括’部分与看似强调工人被‘一个别人’彻底奴役的部分组成”[1]70。望月认为,从第一规定的“孤立人”的逻辑向第三规定的“类存在”推导的过程中,“孤立的人与自然相对立,孤立地劳动并孤立地享受”[1]73,孤立的人之间并不存在着社会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从逻辑上推出第二规定中出现的对工人进行强制劳动的“一个别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的产生,只能是由于“私人所有”从外部介入,妨碍工人扬弃外化,从而使外化永恒了。[1]74而这个“私人所有”,并不是第一规定中的“领有”[1]74,不能由第一规定推论出来。马克思在之后提出的“社会的所有”,生产者把自己的产品交给社会所有,以此外化=异化活动,即将自己的产品转让给他人的行为而成为社会的一员,也无法解释非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如何成了统治劳动者的非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这造成了“异化劳动”片断中私人所有和劳动异化的循环论证的一般看法。当由此思路走到第三个规定的时候,更无法解释在第三种异化“类生活与个人生活异化”之前,“个人生活”是如何从“类生活”中剥离出来的。

    由此,望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从第一规定是如何走到第二规定的,“个人生活”是如何从“类生活”中剥离的?缺失的那一环是什么?望月的回答是: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决定性的飞跃”。[1]81

    二、“天堑变通途”——《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

    实际上,在探讨异化劳动的第一、第二规定的过程中,望月早已在多处为接下来的《穆勒评注》研究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首先,在试图对异化劳动的第一规定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望月认为第一规定当中“自然的异化”与人通过劳动的生成,以及对象世界由之而来的实践生成这两方面是很难整合起来的。[1]67望月感叹,马克思留给我们理解第一规定所包含的矛盾——“人的自我生产和对象的异己化”——的理论依据“实在是太单薄了”[1]67。望月的解题秘诀是:“马克思正是在连接自然—产品—劳动者这条线的最脆弱的地方,设定了自己的劳动产品被他人剥夺、甚至连劳动本身也被他人占有这一潜在原因,从而为从逻辑上走向第二规定留下了伏笔的。”[1]67我们不禁要问,望月所指的“伏笔”究竟是如何展现的呢?

    我们看到,如何由这个逻辑上“孤立的人”与第二规定“自我的异化”的人推导出第三个规定“类的异化”现在构成了望月为自己设定的必修课了。望月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究“第一规定中究竟是否潜藏着产生‘一个别人’的契机”。[1]70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作为贯穿人类历史过程并为之奠定基础的对象化劳动,实际上包含了劳动主体的自我生产和劳动对象化及其重新被劳动者占有的过程。但引入了“私人所有”之后,劳动过程对于劳动者而言则表现为“劳动对象的丧失”,即在劳动外化与重新占有之间出现了分裂,“劳动者外化的圆环将就此中断,对他(劳动者)而言‘外化的扬弃’将永无可能”[1]74。也就是说,由于私人所有的阻隔,劳动者将无法顺利地重新占有外化的劳动并完成对劳动外化的扬弃过程。那么,这个阻碍了劳动者实现外化扬弃的“私人所有”从何处来呢?是不是意味着劳动外化就是私人所有的根源呢?前面的分析已经告诉我们,望月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看来,劳动外化只是私人所有产生的条件之一,第一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产生“私人所有”的契机。[1]74那么,在望月看来,构成“私人所有”赖以产生的重要逻辑缺环究竟是什么呢?很显然,望月所有的伏笔和暗示都导向了对《穆勒评注》的剖析。

    望月首先对《穆勒评注》的“第一评注”⑥进行了分析,首先引用了马克思在“第一评注”开头所做的对货币本质的论断:“穆勒把货币称为交换的中介(Vermittler),这就非常成功地用一个概念表达了事情的本质。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为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2]164-165据此,望月认为,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已经在“所有”与“货币”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且“货币的本质”在于互相补充这一“人的=社会的行为”的异化=外化形态。货币充当了人与人的劳动产品得以互相补充的中介,而中介,是一种关系,因而,此时马克思对“所有”的理解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深度:个体如果不互相补充就无法完善。这在望月看来,是一个了不起的逻辑跃升:就对市民社会的认识而言,《穆勒评注》实现了从《经济学哲学》第一手稿以“孤立人”为逻辑支点的“类”的概念,向以相互补充的人为逻辑支点的“社会”理解的飞升。[1]83这样的逻辑飞升,实际上也为望月找到上述的“逻辑缺环”指明了方向,“私人所有”的产生与这种人们互相补充的“社会”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必将带来对“私人所有”与“相互补充”=“交换”逻辑关系的考察。望月指出:“‘所有’并不是一下子就外化为作为价值块的货币的,而是互相补充的类活动和类生活……首先被异化。”[1]83是互相补充的活动被异化了,才有“私人所有”的产生。因此,要实现“人的劳动 产品”的互相补充,私人所有体系就必须通过货币的“中介”力量才能实现。

    那么,互相补充的活动又是怎么异化的呢?望月把“交换”的概念推到了逻辑的起点上。他追问,“在没有私人所有的‘人的所有’的世界里,互相补充的活动又会采取何种形式和结构呢?”[1]83望月没有立即为这个问题给出答案,而是用一个设问引出他最为核心的论断之一:“如果把‘所有’定义为先验的,在逻辑上就不可能走到所有物的‘互相补充’=‘交换’这一步,因此必须要首先将理论出发点设定为‘交换’,因为交换本来就反映着多数人,至少是两个人的社会联系。”很显然,在望月的逻辑中,“社会联系”远比第一手稿中“孤立人”的抽象来得具体、来得深刻。因为,在望月看来,第一手稿中的“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我实现,这是站在孤立人立场上对劳动的理解”[1]85。而《穆勒评注》的“关键思想”在于,“在被外化的事物和外化的事物这两个层次上,马克思发现了两者之间人和人的社会联系=中介”[1]84。当马克思把货币这一中介视为私人所有的外化形态时,望月指出,这便意味着,马克思“将劳动进一步提升为社会的‘生产’——其中必然包括产品的交换——概念的水平,并以此来揭示类活动的本质”[1]85。进而,马克思又将“类活动”与“社会的活动”等同起来,在“社会”中,通过货币的中介作用,人的劳动通过“交换”得以互相补充。这种补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为“协作”,即社会规模上的“分工”,而“分工”和“交换”都是市民社会的表现。据此,望月断定,马克思已经由第一手稿中的“类”的概念大步向前走,找到自己的“社会”概念了。[1]85

    至此,望月从《穆勒评注》中挖掘出了“社会的互相补充的活动”这一关键的视角,并且将“交换”设定为真正的理论出发点,实现了以“社会联系”的人取代了“孤立人”的理论意图,为接下来引出“社会交往”的概念做好了铺垫。当然,这是与望月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息息相关的。日本学者村上俊介就指出:“望月的市民社会论所强调的是,跟统治形式无关,人在分工关系中劳动。因此,劳动和交换关系才是所谓的市民社会,所谓历史的发展就是这一关系的展开过程。”[3]29这也是为什么,望月会去《穆勒笔记》中寻找马克思关于“关系”的论述的原因。

    我们看到,望月用来解答那“缺失的一环”的,正是《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概念。望月是这样理解“交往”的含义及其和“交换”的关系的——“所谓‘交往’是贯穿整个历史的类的互相补充行为和人的=社会的行为。只有在私人所有的条件下,它才表现为带有了某种特殊含义的‘交换’。如果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发现,那么‘交往’就与人在类规模上的‘劳动的社会分割’。”[1]91交往是个别劳动对总体的暂时分割和统合的结构,对一个共同体来说,分工(劳动的社会分割)和分配=交往(劳动的共同体结合)是必不可少的。[1]96个人将自己的劳动先“转让”给共同体所有,然后再从共有财产中享受个体所需的生活资料。在市民社会的条件下,共同体的社会交往发生了异化,社会交往的外化=转让的环节发生了异化,即表现为分工和交换。只有在一个有着商品交换的社会中,私人所有才会发生,所有制一旦变成私人所有这一新的所有制形式,个体就会从类中脱离出去。[1]92望月以此论证,私人所有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外化,更是因为“交换”,是在市民社会中产生的,马克思的异化历史理论也是“市民社会”以及“共同体”的历史理论。[1]98于是,望月也就解决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问题,即望月认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一以贯之的“市民社会”的概念在《手稿》中的消失问题。望月认为,实际上,异化理论恰恰就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化,并不是它的消失。

    三、幻象中的逻辑之舞:对望月解读模式的几点疑思

    望月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逻辑工整,层层相扣,论述非常的玄奥精彩,但是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望月的理论:

    第一,批判“孤立人”的逻辑预设及对异化劳动的重构。

    望月认为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规定”是逻辑的起点,是一种“孤立人”的逻辑,异化是自我异化,是一个主体的自我运动,缺乏社会关系的内容。从他所提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自然的异化=事物的异化”的观点来看,第一规定中似乎只有孤立人与自然界与自身的关系,而没有“关系”的存在。因而望月认为,《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恰恰是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补充,而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提出的“交往异化”因为比“劳动异化”多了“关系”的内容,克服了“孤立人”的逻辑,所以比后者更高明。这是其将《穆勒评注》地位抬高的原因之一。

    但是,马克思此时真的没有注意到“关系”吗?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样的观点显然无法面对如下问题:“连费尔巴哈都知道从关系态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类本质,并进而把‘类存在’理解为‘类关系’,难道受其影响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会以孤立人的逻辑而落后于费尔巴哈本人么?”[4]实际上,马克思是在超越了费尔巴哈的静态的感性存在的理论层面之后,越过了费尔巴哈的对人的本质的“直接的关系态理解”达到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层面来建构“一种深层的关系态理解模式”[4]。马克思没有直接从“关系”的角度简单指认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物化,而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关注工人以及非工人的异化状况。马克思是站在 动态的劳动过程的立场上,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与个体的逻辑上,考察工人与非工人在劳动中出现的异化现象的。

    正如另有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重规定是:“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2]52。这里“工人”的指称,肯定是指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下的劳动者,否则马克思怎么会称之为“工人”呢?离开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这个劳动者不会称之为“工人”的。望月把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第一规定等于“自然的异化”后,“工人”就被解释为没有任何社会条件的“孤立的人”了。[1]73如此看来,我们不能将第一规定简单地理解为“自然的规定”,望月清司的这种理解是一种牵强附会。望月清司把“自然的异化”作为脱离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背景,当做“手稿”的“异化”的第一规定去解释在学理上是缺陷的,实质上,“自然的异化”首先应是批判尺度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涵项,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现实地成为了“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5]24-26

    可见,望月从“孤立人”的逻辑出发,必将使他对整个异化劳动理论进行重构。他将第一规定作为异化理论的重心,第二规定也部分的是第一规定的补充,笔者认为他贬低了第二规定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的异化根源于劳动活动的异化,第一规定根源于第二规定,而不是相反。简而言之,“劳动产品的异化不过是凝结的劳动活动的本身的异化、外化而已”[6]158。

    望月的重构走到异化劳动理论的第四规定的时候,就更明显了。

    第二,失落的“异化劳动”第四规定。

    在望月看来,“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中,第一个规定是“自然的异化=事物的异化”,第二个规定是“自我异化”,第三个规定是“类本质”的异化,“孤立人”只能解释第一规定,第二规定乃至第三规定,前三项规定都是从人与自身的关系出发的。但是,用这个逻辑,望月似乎已经不能解释第四规定了,而是说“在这四个异化规定或者说异化形式中,马克思对(3)和(4)并没有展开论述,甚至有时对它们都不做区分,这两个规定与第一和第二规定并不处于同一个水平上”[1]54,绕开了第三、第四规定。这样的解读,是不是带着目的论色彩的,是一种有意地忽略?因为,马克思在关于第四规定的论述中,有大量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论述,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来论述异化劳动了,比如“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2]59。还有,“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另外,马克思还提到一个重要的命题:“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并且“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在对第四规定的论述中,马克思不仅从工人方面考察异化劳动,还从非工人的方面论述了——“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对这个劳动的关系”[2]60-61。这里马克思绝非没有注意到“关系”,他只是没有停留在对“关系”的指认上,而是在劳动过程之中探寻异化的生成,这也为之后他走向对异化劳动的现实的历史考察打下了基础。

    望月之所以绕开了第四规定,与他对《穆勒评注》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没有看到异化劳动的第四规定中蕴涵着的对“关系”的把握,没有看到马克思已经在论述的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关系,因此急于在《穆勒评注》中寻找通过“社会交往”展开的关系,以补充他所认为的“异化劳动”理论的缺失。

    那么,《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概念,真的是马克思继“异化劳动”理论之后的一片“新天地”吗?我们回到《穆勒评注》本身来看。

    第三,《穆勒评注》的启示:“社会交往”还是“谋生劳动”?

    首先,我们看《穆勒评注》相对于异化劳动理论来说,其最有价值之处是不是望月一直关注的“社会交往”。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的关注对象确实由劳动异化转向了交换关系,转向了对交往异化的批判。望月认为,“马克思发现了两者之间人和人的社会联系=中介,这是《穆勒评注》的关键思想。”中介是一种关系,望月认为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是《穆勒评注》超越于《手稿》的逻辑起点。甚至说要“首先将理论出发点设定为‘交换’,因为交换本来就反映着多数人,至少是两个人的社会联系”[1]83。但是,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也说到“交换关系的前提是劳动成为直接谋生的劳动”[2]174——“谋生劳动”而不是“交换”,才是马克思此时的出发点。

    在《手稿》中,“劳动”是具有抽象性的,是笼罩在人本主义的框架之下的,如孙伯鍨先生指出的,当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时候,并不是指任何一种劳动,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的劳动,是劳动本身”[6]164。那所谓“真正的人”,指的是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穆勒评注》与《手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将这种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具体化、世俗化,变成了“谋生劳动”。就是说,“劳动的意义仅仅归于谋生的劳动并成为完全偶然的和非本质的,而不论生产者同他的产品是否有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关系,也不论他的活动、劳动本身的行动对他来说是不是他个人的自我享受,是不是他的天然禀赋和精神目的的实现”。正是由于对“谋生劳动”的界定,马克思迈出了“用历史说明异化”的第一步。[7]⑦

    可见,把握《穆勒评注》的关键,并非如望月所言,用“社会交往”来补 充异化劳动理论的缺失,而是回到“劳动”的视角,去把握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

    望月一再用“社会交往”来证明他的“市民社会”的历史理论,没有看到马克思正在转向对现实历史的批判力量的寻求,无怪乎在他批判雇佣工人异化理论的同时,也失去了马克思的思想中最珍贵的一面——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历史发展中的不公平、不人道的现象的批判,走进历史深处探究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其消除的可能性,去寻找人类解放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望月清司从对“自然的异化”的扬弃过渡到“交往异化”的确立,对于解释资本主义的“拜物教”产生机理的论证是有见地和贡献的,但单纯地强调“交往异化”即“市民社会”的必然性和合法性,实际上淡化了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言就是取缔了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批判。笔者在这里不得不说,这是为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服务的,有着过于浓重的目的论色彩,是“把过去倾向于‘剥削特征’的披露变成了解释一般人的‘劳动外化的必然性’和‘类本质’的‘市民社会’规定”[5]22。当然,不能否认,望月的理论体系之完整,运用文献工具之熟练和严谨,以及他将思想研究和文献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⑧

    注释:

    ①望月清司(Mochizuki Seiji),1929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日本专修大学商学部经济学科入学,1956年就任同大学商学部助手,1969年晋升为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1975年获得专修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从1989年开始连任专修大学校长9年,直至中途退休为止。望月是日本战后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在日本享有“望月史学”的美誉。《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撰写的唯一的一部专著。这部著作的中文版(韩立新译)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正式出版。

    ②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大纲》“货币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社会形式”的理论,即把人类社会发展表述成为如下三种发展形式:1)“人格的依赖关系”;2)“以物象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格的非依赖性”;3)“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个人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作为他们的社会能力而被吸纳的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体性”。望月受此观点启发提出了一个三段论式的世界历史观:1)本源共同体阶段/形式:未被异化、但发展很受局限的人格依赖关系;2)市民社会阶段/形式:普遍发展、但被异化和物象化了的人格依赖关系;3)未来共同体阶段/形式:普遍发展、且剥去了异化=物象化外衣的人格依赖关系。于是,望月笔下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不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变迁史,而是“依赖关系”更替史。

    ③在《穆勒评注》和《手稿》的文献学关系上,学界先后出现过三种看法: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42卷编者的“之前”说,认为《穆勒评注》作为《巴黎笔记》的一部分,写作于《手稿》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85页)。二是苏联学者拉宾和社会史国际研究所罗杨的“之间”说,认为《巴黎笔记》与《手稿》是交错写作的,《穆勒评注》写于《手稿》的“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后者甚至提出《穆勒评注》属于“第二手稿”的缺失部分。三是MEGA2第1部分第2卷编者英格·陶伯特的“之后”说,认为马克思是在写完“第三手稿”,也就是整部《巴黎手稿》之后,才开始动手对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法译本进行摘录。

    ④比如,张一兵教授采取的是“之前”说,姚顺良教授采取的是“之后”说,而韩立新教授采取的是“之间”说。他们对《穆勒评注》与《手稿》的关系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具体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208页);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结构的开始》[载《209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未刊稿))];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载《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⑤望月说的《经济学哲学》即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⑥望月参照日本学者森田桐郎的方法把穆勒笔记划分为“第一评注”和“第二评注”:马克思对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所做的评注可分几个部分:首先是从该书的第3章“交换”第8节“限制货币的数量”做摘录以及评注,中间又对第九章的第9—13节以及第16节做了摘录,然后对第4章“消费”第2节“年年生产年年消费”做摘录和评注(在《穆勒评注》的结尾马克思还写下了有关地租税的简短评注,但这部分和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无关)。我们按照森田桐郎的说法把前者称作“第一评注”,把后者称为“第二评注”。参见参考文献[1]第82页。

    ⑦关于异化劳动人本主义逻辑的解构问题,张一兵教授认为最早开始于马克思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详细具体的研究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339页)。围绕这个问题,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展开了一次精彩的学术对话,参见参考文献[8]。

第3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1994年,当众多经济学家都在津津乐道于亚洲的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了《亚洲奇迹的神话》。在文中,克鲁格曼针对亚洲经济的增长模式冷峻地指出,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在内,如果不尽快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不改变依靠对资源、劳动力、资本高强度的投入,东亚获取的经济增长奇迹不可能持续下去。

对克鲁格曼的预言,大部分经济学家当初都不以为然。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克鲁格曼是危言耸听。直到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克鲁格曼的预言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引发了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关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令世界震惊的经济增长速度。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选择,国内很多经济学家根据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er・G・Hoffmann)提出的“霍夫曼定理”,沿用先行工业化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经历“重化工业化”阶段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要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樊纲先生是代表性人物,活跃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以及“21世纪北京圆桌论坛”都是坚定地捍卫这一观点。厉以宁先生认为“重型化是中国经济必经阶段”,樊纲先生认为“不走重化工业道路对我们不利”。

对于“重化工业化”增长模式,以吴敬琏先生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极力反对,提出应该走一条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持续争论。与吴敬琏先生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陈志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研究员等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的重化工业盈利常常带有虚假成分,通常是由政府把要素价格压得很低所致。造成高资源和资本投入,低效率产出。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也坚定地站在吴敬琏先生这边,他在2004年的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演讲时指出,如果中国继续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其能源消耗将是中国和世界难以承受的。

尽管在增长模式的争论中,主张“重化工业化”的这一派在实践上处于上风,但以吴敬琏先生为代表的反对派并未放弃,他们一直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坚持在很多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关于中国增长模式的争论一直散见于各种大众媒体,但媒体对于争论双方的立论依据缺乏深入了解和理解,因此,关于增长模式争论的诸多报道热闹有余,但系统性和理论性均有不足。吴敬琏先生新著《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既是对这场争论的系统梳理和评析,也是对中国应该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这个问题的有力回答。

对 话

您的新书叫“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人们用的更多的好像是“增长方式转变”。请问您说的“增长模式抉择”和“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回事吗?

这两对概念大体上是对等的,不过“增长模式”一词更强调原因,“增长方式”一词则更侧重结果一些。经济学家经常用早期增长模式与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来强调投入驱动的增长和效率改进驱动的增长;“外延增长方式”和“内涵增长方式”是前苏联经济学家为了解决增长率下降和生产率下滑问题,从《资本论》里找出来的概念。当然,最后因为体制问题没有解决,这项任务没有实现。

“外延增长方式”和“内涵增长方式”在国内也经常被翻译成“粗放增长方式”和“集约增长方式”,我想这不大准确。因为“集约增长方式”隐含着密集投资的意思,和想要做的事情正相反。

书名用“增长模式”而不用“增长方式”,是想强调我们如果不追究增长的来源和配套制度,只有转变增长模式的意愿还是不够的。

近年来,您好像一直在强调“重化工业化”阶段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重化工业化”阶段论实际上是根据早期增长模式和工业化模式提出的假说,可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开始从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经济增长过渡,所以“重化工业化”阶段论不过是个被实践否证了的假说。它不仅不适用于中国经济,在别的地方也是不适用的。

马克思透彻研究过旧型工业化道路和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本论》里,他很尖锐地提出来,主要靠对机器大工业投资驱动的增长,结果必然是大资本与中小资本之间矛盾的激化,失业人口――他用“相对过剩人口”一词――不断增加,工人的工资水平也无法提高。沿着这样一条工业化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

后来列宁假设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推导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到20世纪20年代又通俗化成了“重工业优先增长”,后来斯大林把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结果增长率和生产率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断下降,一直到苏联解体也没转过来。

东亚也一样。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提醒以“流汗”为基础的早期经济增长不能长期持续,现在新兴工业化经济都把积极推动向现代经济增长看作维持增长的关键。

所以,不光中国,别的国家也不适用“重化工业化”阶段论,因为这根本就是被否证了的假说,所谓“霍夫曼定律”并不真是“定律”。从2004年7月以来,我一直强调说这件事,就是担心近几年的“重工业化”浪潮会给中国增长带来很多不良后果。

按照中国的国情,重化工业化到底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经济不能扬长避短,整体经济效率下降。我们国家“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缺乏、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重化工业化浪潮使我们的经济陷入重点发展高资本和资源投入、高环境损失、低就业和低盈利产业的陷阱,人力资源优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格局是无法持续下去的。

比起一年半以前,现在看很多不良后果已经很明显了。很多高耗能产业出现了巨额亏损,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形势却一直严峻,生态环境代价沉重,等等。现在电解铝、钢铁、汽车等行业已经严重供大于求,这个清单上的行业还会越来越多。银行低息贷款支持了这些行业的投资,更会导致金融风险的进一步累积。至少要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才能消化这个重化工业化浪潮带来的不良后果。

我们的相对优势之一是劳动力便宜,而且这些劳动力的素质相对比较低,致力于高附加值的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是否不是当前的最优选择?

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人中能够承担技术创新重任的科学技术人员并不在少数。高校注册学生数居世界第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几乎是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比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这四个国家中任何一个的所有就业人口都多,也超过西班牙的全部人口。中国虽然不能一步登天,全面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努力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例如在制造业中尽量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上下游延伸,仍是我们必须力争做到,也是完全能做到的。看看我们的博士生找不到工作,应该抱怨哪个呢?

您在新书中提出中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明确指出中国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促进与科学相关的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第二,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降低过高的交易成本;第三,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效率。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与科学相关的技术”听起来有点拗口。

因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有效运转的科学共同体,势必使技术创新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要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尽量排除学术评价过程中的非学术因素。用“与科学相关的技术”(the science-related technology)这个词,就是想强调这一点。

企业首先要求生存,然后才能求发展,现在很多企业自主研发就难以生存,给别人做代工,做OEM和ODM,都比做自主品牌要赚钱,活得更自在。所以,很多企业的人说,做OEM和ODM挺好,没有必要冒做不成的风险去做自主品牌。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OEM和ODM做得好,是很好啊;那些有志于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也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志向。我们钦佩为国争光的英雄,不意味着打击这些做这个的人啊。

现在许多城市采取了各种限制农民工进城的做法,这些城市领导担心的是.农民进城会进一步加重城市的负担,再说在户籍制度还没有取消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够比较现实地消化农民工?

服务业和小企业是新工作岗位的主要来源,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能力很差,就业容量很低。采取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强调重点发展资本和资源密集的重化工业,势必造成就业状况的恶化。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资本深化,已经造成就业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就业人口的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比值)急剧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000年以前不到3%,2000年到2003年期间节节攀升,2003年已上升到4.3%。所以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便利中小企业,这样才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速度。

为什么我们的简单制造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盈利率和附加值更高一些的研发设计、软件服务业却发展得极其缓慢?

陈志武教授指出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制度环境有着很不相同的要求。与有形物打交道的制造业对体制、机制的依赖性相对较弱,而与人打交道的服务业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却很高。在制度不完善的社会里,这类行业更容易发展缓慢和停滞不前。如果一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高附加价值、高盈利率产业的发展,它能够发展的也只能是那些低附加值和低盈利率的产业,它的人民也只能在国际分工中从事低收入的行业,“卖‘硬苦力’”。所以,制造业要向上下游延长价值链,要发展生产业,就必须改善体制,消除体制障碍。

要实现您所说的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简单地说,是要建设有限和有效的政府。有限政府要解决政府“越位”、“错位”问题,有效政府是要解决“不到位”问题。

有限政府是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商会和其他社群组织,除非在市场失灵、并且政府干预有效率的条件下,不干预市场交易活动和企业的微观决策,不在地区、部门、企业间依据政府自身的偏好配置资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结构调整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级政府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成为经济结构的主要调节者,是过度投资、产业结构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把资源的定价权还给市场,才能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转还需要政府低成本地履行以下几方面的职责:(1)提供法治环境;(2)通过总量手段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3)有效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4)在市场失灵的条件下酌情使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加以弥补。其中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当然,建设有限和有效政府,还要国家财政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改善整个政府体系的动力和机制。现在我们还将大量财政资源投入竞争性领域的企业;与此相对应的是,政府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在义务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甚至社会治安维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按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我觉得您的这个建议是不是有些不现实?毕竟目前各级地方政府也都希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内为本地的经济增长、财政税收等方面做出些成绩。如果把重点放在发展服务业,显然不如发展重工业来得快,像北京现代汽车,投产200天,就给北京市创造了37亿多元的利税。发展服务业哪能这么快地立竿见影。如果在自己的任期内,不能保证经济增长,很可能是要丢乌纱帽的,所以,我觉得您的这个建议很难得到响应,尤其是难以得到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响应。

我根本上不赞成政府过多地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过程,你说的各种情况往往与政府的越位有关。所以,要转变增长模式需要完善经济体制,关键又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和有效政府。

(摘自1月6日 《中国图书商报》)

相关链接

名词解释

第4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继《世界是平的》、《长尾理论》之后,《维基经济学》这本新的著作又占据了众多商业人士的案头,开始用新的商业思维和商业模式取代旧的商业教条。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唐•泰普斯科特和安东尼威廉姆斯,两位孜孜不倦研究新经济与旧经济区别的学者呼吁:“面对变化激烈的未来,企业和个人必须有远见,掌握维基技术,拥抱维基理念,是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素质。”

维基经济学的得名,缘于维基百科全书网站的巨大成功,它向世界证明:如果有一种方法充分利用组织里每一个人的智慧,它的能量将无比惊人!那么什么是维基经济学呢?WIKINOMICS其实是一个造出来的词,意思是wiki+economics,唐•泰普斯科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人们可以自由地在每个经济部门参与革新和财富创造,这种新的革新和财富创造的模式被称为:peer production or peering(对等生产)。维基经济学所揭示的四个新法则――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运作,许多成熟的传统公司正在从这种到公司外面去寻求战略方向的商务范式中受益。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如Google、亚马逊、宝洁、IBM、乐高、英特尔、宝马、波音、百思买、YouTube、MySpace等,都已经从维基经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素有“数字经济之父”美誉的新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向我们展示了个体力量的上升是如何改变商业社会的传统规则的,这种利用大规模协作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新方式,正颠覆我们对于传统知识创造模式的认识。

企业领导者也许可以从中找寻全球化和信息化大潮里可以借鉴的商业价值。从企业管理的层面上而言,维基经济学在企业的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诸要素上都闪有亮光。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很值得借鉴的是一点是,企业如何打破内外企业的界限,利用企业外的无限的社会智慧。向外看,而不仅仅是向内看,这将是一场管理思维上的大跃迁。

对于个体而言,维基经济学或许将彻底改变一些人的职业生涯观念,“工作环境将会有一场更大的、更漂亮的转变”的曙光闪现,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将出现,背起一台笔记本电脑遨游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为不同的公司贡献自己的智慧头脑获得生存,这一点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最近《商业周刊》就在其《未来的工作》专题中叙述的内容,文中兴奋地讲到:“相信吗?目前全美已经有3000万上班族在相当长的工作时间‘定居’在咖啡馆,这个数字占整个劳动大军的1/5。在未来,‘威客’会遍布世界,弹性的聘用制将被更多公司采用。”这几乎是现代人工作的生活理想。

更进一步讲,你也许可以做一个“个体企业家”,通过某个载体,作为资源搜寻者,指挥散落在全球的智慧头脑为某一领域或企业提供无缝链接的服务。已经有人在预测,也许下一个Google,下一个百度就在维基模式的深度应用里出现。维基经济模式下的商业案例:

――当宝洁开始推出新的Pringles薯片时,它发现要每分钟在几万个薯片上印上鲜明的图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过去,宝洁可能会为此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但是,在调动了它的全球网络之后,一个解决方案突然在意大利的波洛尼亚的一个面包店出现了,那里的一位大学教授创造了一种在蛋糕和小甜饼上“喷墨”的方法,宝洁迅速购买了该技术并使之适应自己的要求。

――电子消费行业巨头百思买(BestBuy)旗下的服务公司电脑特工(GeekSquad)依靠开放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惊人的增长,它让员工经营公司,通过网上合作设计产品,有时依靠电脑游戏沟通业务。

第5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方法;启示

《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今后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经济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学生们普遍重视、喜欢这门课,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中获得知识量的期望值较高,对教师鼓励的同时,也对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国内教学中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服务意识不够等问题。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现有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2012年10月-2013年5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对昆士兰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经济学的教学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昆士兰大学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做法和特点,针对我国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我国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昆士兰大学教学的主要做法

(一)昆士兰大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昆士兰大学经济学教学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昆士兰大学经济学教学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只有参考教材,上课前老师会将下节课的PPT发给学生,学生可以预习,然后自己去看参考书,而且每周都要求学生提交作业,进行在线交流和小组讨论,这都作为考核的成绩,使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能够自我选择、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这跟国内经济学课程以教师授课为主,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来,教师传授的信息更多,但是因其速度快,内容多,并且经济学本身内容广泛,理论性强,图形多且复杂,结果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经常只能埋头记笔记,很多时候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无从谈起是十分不一样的。而且在昆士兰大学经济学课堂上,你可以经常看到老师讲一个问题时被学生打断,学生不明白,当场就可以提问。

(二)昆士兰大学教学注重过程管理

昆士兰大学教学非常注重过程管理,首先,昆士兰大学教授必须在下一次上课前将上课的PPT内容发给学生,所以其教学内容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过程非常严谨。其次,昆士兰大学非常注重平时考核。每位教授的经济学课考核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小组讨论报告等。再次,昆士兰大学注重平时辅导,在教授门上有任课教授的联系方式和辅导、答疑时间,一般一周2次,每次1-2小时,如果学生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电话预约。另外还配有教学辅导课,由高年级学生或者是聘请的老师来负责,lecture负责讲课,辅导老师负责习题以及对学生不理解的进行辅导。

(三)昆士兰大学教学突出实际,紧跟前沿

昆士兰大学的经济学教学非常重视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Professor KK-Tang在讲到总支出模型的时候就举了2013年1月11日日本政府提供116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来结束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例子,并通过数据计算为什么采用的是116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在其课堂中,数据和案例基本都是2013年的,其是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在从事教学中不断体现,这是值得我们国内经济学教师好好学习的地方。另外,西方经济学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新的学科,在旧有的学科里面也存在新的发展。因此,必须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经济理论。体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昆士兰大学做到了尽量使旧有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国际经济学界最前沿的进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原有的体系,比如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就并没有博弈论的内容,但现在博弈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昆士兰大学在四年级就开设了博弈论课程。昆士兰大学本科采用了分四年学习经济学的方式,大一学习基础理论,然后逐渐加深,大四的学生是那些能够拿到荣誉学位的优等生才会学习较难的经济学,包括博弈论。而国内的经济学本科只有微观和宏观。

二、几点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经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所以经济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果只会一些工具性的东西但没有经济素养这个最重要的“灵魂”在里面,结果只能是“百无一用”。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所谓“经济素养”就是一种能用经济学思维抽象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我们建议学生要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一方面,多看看经济史,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等内容能让学生了解各种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对经济理论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区域性合作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从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来看,国际间的校际交流和学生的短期培训和互访,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新信息,学习新知识,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改变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除了上课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验和评价,能够自己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自我改进。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开放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决策能力。

(二)提高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昆士兰大学非常重视科研,科研成果也是众所周知,好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自这里,可是这并不影响其教师对本科教学的重视。因此,我们应该提高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课堂上,我们要充满活力的给学生认真讲好每一堂课,认真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不是只顾自己的进度。在课外,我们要结合最新的经济学发展动态认真备课,指导学生进行教科书和参考书的选择,认真批改作业和试卷,辅导答疑,进行学习评价,提供研究咨询和信息服务。这些服务是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时间和艰苦的劳动的,学校应该给予这些劳动和付出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激励教师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为学生服务,将这些作为教师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当然,有服务的意识没有服务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获得能力,学科内容的驾驭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知识形态转化的能力,获取外文资料和阅读理解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控制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能力等等。这些不仅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也需要提供学校一个平台,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强调案例教学和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经济学课程有三大特点:理论抽象、图形多且复杂、数学知识运用广泛。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的概况、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差异,这些使学生理解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因素繁多,理解起来比较费解。而且,许多经济理论的得出,是通过数学推导而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因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自变量变化及变化程度的,掌握这些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昆士兰大学的案例教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案例,比如讲sunk cost的时候,我们只是讲定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我们举一个例子告诉他们,他们就很快明白了。另外,针对图形多且复杂、数学知识运用广泛,我们要通过做题和自己动手画图来强化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昆士兰大学不仅安排了辅导课,在正式课后专门安排人员进行习题辅导和课程辅导,另外还在办公室提供咨询和答疑。我们可以借鉴昆士兰大学的做法,安排大四或者刚工作的老师给予他们一周上一次辅导课,另外,安排一到两次答疑时间。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情况,通过习题和小测验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叶文镇.美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3-77.

[2]耿香玲.差异与启示――对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观察与思考[J].常熟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6):83-86.

[3]童霞.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学体会[J].无锡教育学报,2006(9):69-70.

[4]Alauddin, M, and Butler, J.E. (2004a) From a Vicous Circle of Anxiety to a Virtuous Circle of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eaching Statistics to a Heterogeneous Clientele,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1(3):202-208.

[5]Alauddin, M. and Butler, J.E. (2004b).Teaching Economics in a Changi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 Some Australian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31(7-8):706-20.

第6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教育没有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

不过,在今天,我感觉,要改变自己命运,要依靠教育是没错的,但是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教育似乎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变化。至少对我来说,我离开了从小生活的县城后,我并没有回到家乡工作,因此作出多大的贡献。正如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平凉华亭县一些本科生,他们宁愿在外做接线员、送快递和促销等工作,每月工资在六七百元,有时候甚至3天就换一份工作,也不愿回家来,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里面的道理很值得我们琢磨。教育增加一个国家、民族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人才是生产要素之一,特别重要,因此,发展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其重要性无论如何说也不为过,然而,具体到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却并不如此。因为,教育是一个要经过漫长的投入而后才能产出的过程,而教育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特殊产品,是人才而不是物,人本身不是权利的对象,而是权利的主体。所以,既然人才不是其生产者的所有物,那么教育生产者就无法束缚其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人才。人才可以自由流动,而不会固定在原来生产其的地方。

教育是具有外部性的

而人才流动的规律是众所周知的,都是往报酬高、发展条件好的地方去,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是,如果培养出我们的家乡是贫穷的,是偏远的,它无法满足我们得到与我们的知识劳动相匹配的报酬的要求,无法给我们提供发展的机遇,我们就没有动机回到我们的家乡。许多父母送孩子上大学后,就希望他们不要再回到这个贫穷的地方。甘肃平凉华亭县那些出外打工的本科生,也许他们就认为在家乡还拿不到六七百元,或者他们觉得在大城市能有发展的机会,而在家乡却没有。于是,贫穷的地方发展教育,人才培养出来了,但是人才却留不下来,最终还是贫穷,富裕的地方不费力气就能吸引到大量的人才,富裕的地方便更加富裕。

我们不否认有一些人在学成以后,会满怀热情回乡投入家乡建设,但那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大多数人还是像我这样的首先要谋求自己发展后,才可能考虑为家乡作贡献的人。如果家乡可能会埋没我,我为什么要回到家乡呢?而实际上,许多回到家乡的人并非道德高尚,而实实在在是家乡给他的劳动支付了相对对等的报酬和发展机遇。比如从2001年开始,甘肃平凉平华亭县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各类示范园区就业,这才有一些人才逐步回来。一位本科生回到家乡,就拿到了5000元的安家费,学校还给她配备了一台一万元的笔记本电脑用于授课。

说到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教育是有外部性的,也就是在教育投入的地方,其能给其他地方带来正效应,而其他地方可以搭便车,而无须支付对价。对于富裕地区来说,由于其在人才培养出来后,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以及发展机遇能吸引住人才,因此,他们的教育投入与产生成正比;而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他们由于没有相应的条件吸引住他们产出的人才,因此,他们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他们只是为富裕地区创造效益了。所以,我们看到,一些贫困地区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可是人才很少回到这些地区,于是,教育兴乡、教育兴县,教育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成为说起来很动听的口号!

中央的转移支付是贫困地区的应得收益

第7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 市民社会观 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97-01

马克思理论是严谨彻底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从19世纪末开始,很多理论家开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肢解,从逻辑上将马克思理论分开理解,将马克思理论看做是英法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及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拼凑。从历史层面对马克思理论的肢解,实际上就是反马克思理论,认为存在多个相对的马克思理论。所以,为了证明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就是要证明不同学科领域中理论探索的统一性,以及理论发展的延续性。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在其一生中一直研究的事物,同时也为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用词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有不同的表述,用词的变化也表明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对市民社会的界定,认为是私人利益活跃的领域,无产阶级是市民社会的非存在,是有产者的社会,表现在《穆勒评注》写作以前。

第二阶段:开始于《穆勒评注》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认为对市民社会的剖析要与政治经济相结合。恩格斯和赫斯的理论探索也推动了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1844年,马克思开始对古典经济学有了初步的研究,将古典经济学引入到市民社会视野中,重新对市民社会有了认识。摆脱了黑格尔国家与市民设计的对立模式,深入到市民社会的内部,初步对国民经济学家的市民社会进行了辩证分析,对市民社会的二重性进行了研究。

第三阶段:对市民社会的本质深入到生产方式内部进行把握。在现实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犹如一道普通的闪光,将其他色彩掩盖,并使其他生产方式的特点也发生了改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现代市民社会取得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但与资产阶级社会又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造成资本逐渐成为一个总体,既是主体又是实体。无产阶级与资本家完全受资本逻辑的支配,两个阶级都发生着经济关系。

二、马克思理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对象之一就是市民社会。通过对市民社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可行性和现实合理性进行论证。通过市民社会视角对马克思理论探索的全过程完整地进行考察,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完整性。

(一)马克思哲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通过市民社会实现有机统一

市民社会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产物,其最初的含义是生活在城镇上或城堡周围的手工业者、商人及自由民众等,成为真正的经纪人。市民社会是独立个体追求经济利益的交往群体。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得到发展,是一个经济利益体系共同发展的过程。古典政治经济学深刻反映了市民社会的理论,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现实分析的同时,也对自身哲学理论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经济学的分析也促使了马克思对哲学的完善。在人类笔记中,马克思对非西欧国家产生市民社会的根源进行了讨论,这是其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完善,马克思本人一生涉足众多学科,都是为了实现市民社会的认识及人类解放思想服务的。

(二)马克思理论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目的在与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其原因在于马克思秉承了对人类解放价值的追求。但是,他在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的时候,并没有根据价值要求进行现实生活的裁判,而且他反对的正是这种做法。马克思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对资本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对资本的剥削与支配进行了揭示,解除了资产阶级对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环向,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揭示,预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三、结束语

市民社会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提供了一个适合的视角,能够让我们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探索的关联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对不同学科的内在理论的统一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没有内部差别的,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中进行逐步完善的。

【参考文献】

[1]刘洪辉.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J].世纪桥,2009(17).

[2]邢荣.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建设”[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6).

第8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on Regional Economic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dependent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ZHOU Yingling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55)

Abstract By analysis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bout regional economics,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ain how to solve existential problem in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which including practice of an investigation-oriented regional economic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otal teaching proc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st mod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testing; reform

?^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变化和区域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战略选择、制定所需的方法和思路提供理论依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在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区域性经济问题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有必要探索出突出学科特色同时又适应于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和建立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1 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现状

1.1 教学方式单一,教授内容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尤其突出,然而目前对于本门课程的讲授仍是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少量案例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和少量课堂讨论来实现,[1]这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没有充分的案例来支撑教学,使得课程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同时让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其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吸收知识较被动,不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1.2 教师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包括区域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学不仅在对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解释,而且还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对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案例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起来,一味地单方面输出理论知识,却不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来教学,因此在教学方面容易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无法引导学生开展区域经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1.3 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

目前,区域经济学考核是采取“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种考核方式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答题或是开卷答题,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给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平时成绩来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综合成绩,但是也不防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期末成绩高过50分便不是问题,另一方面,期末成绩实际上是综合成绩的决定因素,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候也容易存在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妨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1.4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缺乏在平时上课过程中的反馈机制

目前该课程期末考核内容大都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习题集以及老师期末划定的范围或指定重点,应用测试较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同时对知识记忆性的要求较大。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核,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待验证。而大部分的平时成绩获得是通过学生是否迟到、早退、确定或请假来打分,虽然有部分老师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标准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否将专业知识进行无障碍运用,都没有一个及时向老师反馈的通道,整学期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全程无交流的教学方式,同时,单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平时成绩考试也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2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的措施

2.1 采用课题式与区域经济学案例分析实训指导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首先结合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区域经济学理论授课部分分为十个主题:主要区位理论及区域竞争力分析方法、区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总部经济的区域效应、区域差异与产业空间转移、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政策,主题的划分能够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模块化,引导学生熟悉区域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动态,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为“课题式”教学。[2]

其次,在这十个主题单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而这些案例分析是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实情况,例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中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发展的差距问题;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践,学习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五大功能区战略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析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案例既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不仅让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也结合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来学习相关知识,有更强的带入性,也为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2.2 突出过程管理,建立上课过程的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缺乏合理有效的过程管理的一个方法是注重学生对课题式内容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将本门课程平时成绩设置为占比40%,期末成绩占比60%,这种比重将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性提高,同时本门课程设定了三个核心任务,第一个核心任务是前文所述的案例分析,学生首先通过四人一组的方式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教师提供了案例主题,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案例分析,每两周上台三组进行PPT展示,打分方式由七人打分,其中一份为老师打分,另外六份由学生打分,这样保证成绩的公正和民主性,打分考核的内容包括选题、内容质量、演讲风格、逻辑思维等方面,最后PPT案例分析的综合得分则为七份打分表的平均分求得。第二个核心任务是学习心得,需要手写并上交电子档以备份。学习心得的打分方式包括题目是否有大标题和小标题,是否有数据,是否有参考文献这三点,如果都满足,分数应该保证在80分以上,本学期总共有5次学习心得,第三个核心任务是期末的课程论文,打分要求和学习心得的要求一样,但课程论文相对于学习心得来说,要求的格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这三个核心任务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相关数据及文献资料查阅检索、分析处理方法的基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定量工具来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并学会规范写作。另外,平时成绩将是三个核心任务的平均值。

2.3 创新期末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存在的目的不?H是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而且需要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等。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联系较强的学科,应该充分发挥这门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的优势,而本课程平时成绩考核较多,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适当给学生减轻压力,因此选择开卷考试,并且切合区域经济学的十大课题式主要知识点,拟出十套不同的案例分析题,保证每位学生期末考试拿到试卷的重复率不超过1/10,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根据理论知识分析案例里面的例子及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区域经济学”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不再以“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输入知识,而是在吸收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平时成绩占比增加,期末考试注重应用性,这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和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学以致用。所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是适合财经类独立学院教学和考核较好的案例,其核心任务设定、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改革对所有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课程均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3 小结

第9篇:劳动经济学笔记范文

我和我的女朋友都是期间的初中毕业生,经过六年的插队生活后,分在同一个厂里工作,我是车工,她是磨工。我们都喜欢学习和钻研技术,在学习、工作上互相帮助,产生了感情。恢复高考以后,她考上了大学,而我因为需要侍奉父母,没有报考。我想,现在地位不同了,应重新考虑两人的关系了,就有意疏远她。她却主动地来找我。我对她说:“你现在上了大学,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只是现在地位不同了,你是否重新考虑一下……”“别说了!你的封建意识还够浓的,女的就不能超过男的吗?”她收住笑声以后又说:“你的基础比我好,自学能力强,但是上大学提高更快,明年也报考吧,我帮你找复习资料。”她的话不仅激励我上进,而且使我感到了她发自内心的忠贞不渝的爱。从那以后,我积极准备第二年的高考。但是,第二年的高考有了年龄的限制,而我刚好超过28岁,失望和悔恨又一次折磨了我。在我最痛苦的时候,她再次来到我的身边。她安慰我说:“上不了大学就自学,我把讲义和笔记给你看,咱们一起学。”冷静下来以后,我想:上大学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它看得太绝对了,我虽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自学的道路就在脚下。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开始自学大学的课程。

在自学过程中,困难的确不少。我想学经济地理,但对于大学的基础课——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一窍不通,许多理论很难一下子弄懂,曾几度摔了书本儿。她看到我那个样子,忍不住直笑,并耐心给我讲解。她不清楚的问题,就去问老师,过几天再把答案带来,两人一起讨论。每当我看到她那密密麻麻的笔记时,就想起她那“录音机”的绰号,因为她的笔记记得最全,几乎有言必录。但给她起绰号的同学哪里知道她的一片深情啊!我的语文和英语基础比她好,有时她拿作业给我看,我就开玩笑说:“现在你要听我的了!”等到我指出不足之处,她懂了时,也常笑着说:“你当我真不知道吗?我只是想考考你!”不管如何,我能尽自己的力量对她有点帮助,也是我的幸福。

为了选拔人才,1981年,北京市举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对自学青年来说,是个喜讯。在我临近考试的时候,她千叮咛万嘱咐,简直把我当成了小学生。她出题,让我答,答得好,她就笑;答得不好,她就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