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网络专题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专题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专题培训

第1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强调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要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党员,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着的使命。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态度,对职业教育形势的新判断,对职业教育地位的新定义,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新认识,社会新导向,市场新希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党员,我深受鼓舞,工作起来更加有干劲。

    其次,“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三个“转变”表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第一个转变主涉职业教育的结构;第二个转变主涉职业教育的效益;第三个转变主涉职业教育的模式。三个“转变”的实质是:转结构、提效益、改模式,在着大转变的环境下,意味着我们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最后,“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告诉职业院校老师:什么叫“双师型”教师。涉及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质量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新要求问题终于有权威答案了——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叫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难不在于理论教学,而在于不仅要具有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用人单位的工作能力,还要拥有把这些工作能力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能力。

第2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关键词:博客研修;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1/03-0106-02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学习方式正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远程教育服务、博客交流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网络研修的丰富资源。为了提高网络研修的有效性,学校要紧紧抓住网络学习“教育资源丰富、学习时间灵活、距离课堂教学近、教师直接受益快”等优势,借助课题研究和网络信息的力量,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博客主题研修――提高学习有效性”为切入点,开展同伴博客研修活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主题研修,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引领作用,深入创建“四有”特色教师,学习研修管理文化,即:让教师的心中有规则、让教师的研究有方向、让教师的工作有思考、让教师的努力有成果。管理中,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师博客主题研修,做到三个有效。

一、贵在整合:了解需求――抓准博客研修主题,让学习更有目的

结合工作实际,要想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来,学校要借助网络研修的力量,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发现教师在网络学习中的需求,并加以概括分析。

(1)绝大多数教师能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认识网络学习培训的意义,希望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2)强烈关注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学习培训内容贴近自己的教育实际。

(3)希望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并给予有效的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

(4)希望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展示。

(5)网络学习与日常工作之间存在冲突,希望能化解两者在时间和经历上的矛盾。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确网络学习与教研整合的思路,采取 “博客主题研修”的策略。管理上,可将网络研修与学校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每个学年组都可以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进而确立网络研修的主题。教学领导就研究的专题,帮助教师设定网络研修主题。实践中可以采用 “申报课题――主题学习――学习反思――互动交流”的管理策略,具体指导教师开展学习和教研活动,并进行跟踪指导。学习指导上,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例如:可以进行电子博客的培训指导,引领教师开展网上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开放轻松的学习心态,借助网络研修的资源优势,建立自己的博客,记录自己的教研感想、教学案例和学习体会。尤其要调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博客空间,及时地将学习、反思、案例记录下来,并主动和同伴交流。例如:就小学数学学科“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学校可以开展主题研修。教学领导可以跟踪并深入年段,不仅指导小课题的确立及备课、上课等研究活动,还应结合网络研修提供理论学习的材料和教育名家的课例。实践证明,只有抓准了博客研修的主题,让教研与学习有机结合,让反思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有效地解决学习与日常工作的冲突,节约时间,让教师有时间思考,有时间交流,才能做到有目的地学习。

二、巧在设计:团队研修――抓实博客研修过程,让学习更有实效

为了使博客研修为载体的学习和主题教研活动得到科学深入地开展,我们可以在培训研修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组织策略上,我们可以将参加博客研修的教师依据学科和年龄分成几个小团队,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指导他们借助团队的力量,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学习策略上,我们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确立研究专题和学习领域。教学领导指导共同体的组长依据专题,推荐网络学习中的优秀课例和学习文章。

第二步,实施带题授课,主题反思。共同体的教师组织研究活动,进行带题授课的交流活动。每位成员都会在博客中记录自己的反思,并对照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第三步,组织专题归纳,互动交流。成员采用网上沙龙的方式积极互动,既能分析教学案例,反思教学行为,又能解读教学原理,进行专题归纳,有效地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让网络学习走进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剂。

精心的学习研修设计,扎实的研修历程,就会让博客成为教师学习和实践的有效载体,让教师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更主要的是让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师群体的专业知识资源,可以说学习共同体的大胆尝试,会让学校的网络学习更具实效,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能力得以提高。

三、成在后续:同伴互助――抓实研修的后续实践过程,让学习更有力量

第3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一、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现状与问题分析

教研活动有名无实,“有教无研”现象普遍。济源市地处豫西北,全市70%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山区,点多面广,规模较小,教师分散。许多教师一人承担了全校的英语教学任务,教研活动难以开展。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深度交流互动。许多学校依然使用传统教研的方法,缺乏系统的组织规划,主题、目标任务不明确,随意性较大。参与教师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教研活动难以常态化,研讨氛围不浓。由于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校际、区域之间的研讨不能经常组织。偶尔为之的交流研讨也因主题不突出、缺乏专业引领而使教学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同层次的教师教研需求得不到满足。

区域网络研讨培训种类多,教师参与缺乏内动力。目前,国培、省培、市培等网络研讨培训种类名目多,令教师应接不暇。研讨教研需要时间与精力,各种培训与繁重的教学相冲突,致使教师缺乏参与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研讨成果甚少。

二、 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活动整合与优化策略

1.创新区域教研机制,整合优化组织管理

开展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优势互补的新型区域教研,科学健全的教研组织管理机制是前提与基础。发挥常规教研丰富的管理经验优势,建立“教研室―实验学校―学科教师”三级区域教研管理机制,实施梯级管理。由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引领协助,济源市教学研究室与区域学科骨干教师组织策划,让学科教师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研讨实践,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科教师参与线上专题学习、互动研讨,线下主题课听课议课,后续活动总结反思等教研行为与成果进行及时记录与激励。

2.整合网络研讨平台,优化信息获取渠道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研领域的应用优势,建立并借助微信群、QQ群,及时发送研讨信息,推荐上传优质学习平台与资源,力求达到信息与学习渠道的及时传达与畅通。济源市“小学英语工作坊”作为学科研讨活动信息与成果汇总的主要平台,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课例资源、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培训资源与专家引领优势,开展优秀视频课例观摩、专家讲座学习研讨等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为教研活动留下生动的动态轨迹。

3.整合研讨主题内容,共享教学成果

开展成功的教研活动,要善于将若干系列性与连续性的研究活动融合在一起。为切实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棘手问题,课题组在开展问卷调研、多方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将研讨主题确定为“语音与语篇教学”。各片区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选择主题,确定各校年度研究专题,并分解成系列月活动小专题,形成教研主题研究序列,细化到每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选择相同教研主题的学校联合形成共同体,通过同一主题、不同专题的系列协作互动学习研讨,不断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逐步形成合作互助、经验共享、资源共建的区域教研氛围。

4.整合优化活动方式,丰富教研新体验

基于同伴合作交流基础上的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中我们依据教研主题科学策划设计,有机整合线上自主学习与互动研讨、线下课例观摩研讨与专题培训讲座等。通过多维多元的活动开展优化丰富教研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教师们在网络互动与集中研讨中探讨学科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参与活动的热情日渐高涨。

三、网络环境下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的具体操作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济源市形成了网络环境下“五步自主互动式”系列主题区域教研活动基本框架。

1.前期学习策划

为确保每月教研活动规范有效,学期初,课题组将学期研讨主题与系列专题提前公布。活动前,主办学校提前两周依据本校各阶段研究专题详细策划活动方案,推荐视频课例资源,设计研讨课教案等。之后,在济源市“小学英语工作坊”中活动信息,并通过QQ群、微信群发送至各实验校。明确目标与任务之后,研讨课授课教师依据活动主题和教学内容提前独立思考,自己备课,再在校内进行研讨课展示,本校教师听课、交流,协助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并于活动前一周上传至“工作坊”供其他教师学习研讨。

2.网络交流互动

集中活动的前一星期,教师登录“工作坊”,依据活动主题、研讨问题,结合课例与研讨课教案随时上网发帖参与讨论,进行互动磨课,提出意见建议,并推荐好的学习资源等。

3.课堂教学观察

研讨课授课教师(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与主办学校课题实验教师各一名)进行课题研讨课展示,与会教师根据研究专题与问题有重点地听课: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实施运用,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在课堂中的展示体现等。

4.主题研讨培训

第4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近年来,大学里的犯罪事件屡屡发生,已经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作为日后医学的后备人才,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传统的书本式教育已逐渐被学生所厌烦,甚至引起学生厌学的不良现象。本文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日后走上医学道路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校就读的医学院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

2.教育方法。通过网络教育、专题讨论式讲座、实践教学等三种途径对入选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具体培训方法如下:(1)网络教育。利用网络教学的手段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强化,并利用网络手段使学生学习传统医德和现代中医技术和理论,把相关内容做成教学课件,课件尽可能要求直观、生动、诙谐,在多媒体教室由我校教师及中医院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2)专题讨论式讲座。针对近年来的中医热点话题,分班展开医德讨论,并与传统的中医文化进行对比,以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自由发言。(3)实践教学。由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到中医院了解、体会现代医患关系,学习中医技术。由医院资深中医学专家讲述要领,并由学生动手实践中医技能,深化学生的理论修养。

二、研究结果

经过三种方法的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对200名学生中的50名学生进行随机提问、考核,获得了如下结果:第一,学生的各项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对职业道德有了更深的认识,并熟悉了网络、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育方式。第二,通过专题讨论式讲座,学生对于许多中医热点话题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医传统理论特别是医德在现代社会有了全新的理解。第三,通过去中医院参加实际培训,学生的实践水平明显提高,初步掌握了各种中医学方面的技能。

三、讨论

通过对200名在校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培训,结果显示,学生的各方面水平明显提高。现在中医药院校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书本教育,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近年来中医药方面出现的新技术、对中医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体现不甚了解,所以本次研究引入网络教育,由我校教师和在医院工作的专家共同创作课件。网络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生动,信息准确且及时,利用文字、图像、动漫等视觉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现代中医学的现状,了解现代医生职业道德的具体内涵,并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授课内容,并让学生在课后写学习体会,以加深对此次网络教育培训的理解。

网络教育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分班进行专题讨论式讲座,对于网络教学课件内容以及最近中医热点进行讨论,并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讨论,辩论一度非常激烈,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医学方面知识探索的欲望。在辩论过程中,许多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实践证明,通过讨论方式的讲座,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于知识的渴望使学生更加有积极性。辩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最后,我们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中医院参观学习,并动手掌握各种中医技能,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这些学生最终将走上医学岗位,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故应从实践出发,使学生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个初步的了解,使其投身自我分析、自我观察,回到学校后有的放矢地学习理论知识,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针对性、高效性,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日后从事中医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综上所述,开展网络教育、专题讨论式讲座、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值得高校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覃晓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4):30-31.

[2]陈志军.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设的基本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04):11-12.

[3]刘登科,叶利军.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导报,2008,14(12):101-102.

第5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沧州中小学骨干教师利用假期进行集中,培训方式采用“你讲我听”大课堂方式。但培训范围小,培训内容针对性差,老师参与意愿不强。地处偏僻农村教师更因为资金不到位、培训时间短、底子薄弱无法参与。该如何进行改进?应创造一种能有效将集中培训与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跨地域、没时间限制,方式多样、多级培训的模式。因此,网络培训模式应运而生。

一、网络培训优势分析

网络培训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动态、开放互联网络培训平台,开展教学指导、交流、沟通、研究的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是一种新型培训模式――能实现一种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是现有集体培训的延伸。网络培训模式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1.成本低,参与性强

假设在假期组织一次市级集中培训,参与人数200左右,3天唐丽芳刘风华时间,人均费用400-500元,加上培训学校的费用,一般需要花掉5~11万。代价高,学员经常反映效果不理想。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只需电脑和互联网络的一次性投入,教师不用出门,根据个人掌握知识层次随时在网上学习知识,与在线教师进行咨询问题、探讨主题。这样既节省了出差的费用和时间以及电话的使用次数、纸张及印刷费用、缩短师资培训的周期,也扩大了教师的参与面,使得学习者更快的获得更多地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解决了学校资金困难,教师无法进修学习的问题。

2.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交流快捷

培训网络平台具有资源共享,透明度高,消息更新及时,沟通快捷、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等特点,可以解决众多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不一致的难题。利用网络平台让众多教师聚集一起,围绕同一培训专题,通过评论、博客、QQ群、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探讨、共同研究。利用文件上传系统,提交作业,来达到培训监管的目的。

3.资源高度共享,信息多样化,交互性强

中小学教学资源缺乏,没有针对性,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培训平台资源来自不同渠道:互联网、专业课件公司、国家推广课程,或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教学应用资源,将这些资源共享,整合最佳资源供教师使用,减少重复人力、财力的投入。

传统的培训活动,主要是专题方式――专家说、教师听为主;信息采用语言或文字。在网络培训平台中培训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录音、视频、录像,还可以是现场实时的文字、语音、视频三者融合为载体的形式。

在网络培训平台培训可以是互动方式。每位教师都可以在网上针对探讨的内容随时畅所欲言。对解惑的知识提出问题,寻求别人的帮助,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也可以把自己课堂教学录像、案例、经验上传到网络教研平台,让更多的老师观看、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里我们每个人既是培训中的学生,又是培训中的老师。

4.共享集体智慧,快速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在网络培训平台中每位教师利用博客日记或微博,自己积累的教学观点、经验及案例;也可以把从互联网中搜索的成功案例进行共享;也可以集体共同制作优秀的教案或者课件。而这些资料在网络中是长期保存的,教师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随地进行搜索、下载与学习。每位老师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相应主题进行学习,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新的主题动态及别人的回复和研究的进程。

在网络平台可以使得每个人都能共享集体智慧。以平等、自愿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激发教师自己强烈发展意愿、提高自身反思能力,达到相互促进和提高,快速提升自身信息素质和教师专业成长。

5.多方参与,形成“自组织”学习共同体

“自组织”学习共同体是在一种相互开放、信赖、平等、自愿基础上建立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需要积极协同解决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自身努力来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目的。

在网络培训平台中每位老师可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形成“研究自组织”学习共同体。该组织存在形式可以是QQ群或博客圈、论坛。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小组语音、网络会议、文字交流、邮件群发方式进行。组织成员可以是同一学校的同事,也可以跨地域跨级别教师构成,结构松散、自由而且灵活,人数没限制。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6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美术学科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陈卫和

今年是第四次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实验省培训,主要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参加的省市有西藏、贵州、甘肃、四川和重庆,青海后来加入。这项工作在教育部师范司的领导下,纳入国培计划由中央电教馆组成项目组主持,具体仍由继教网平台运作。这次远程培训的专家团队集中地点设在北京西郊凤凰岭实创西山科技培训中心——2007年第一次远程研修新思考网平台也设在这里,期间平台被黑客攻击遭遇研修重创,这一“黑色记忆”今年又被唤起——这次远程培训开始两天由于平台技术问题登录困难,后来调用去年平台替换恢复正常。培训时间从7月28日开始,8月6号团队工作结束,8月7日至9日派出团队三位专家网络值班,继续学员作业和班级简报的评阅。

今年的远程培训工作尽管一开始遇到困难,但是在专家团队与继教网的齐心戮力下,迅速替换平台转移数据,发挥网络研修的无穷魅力,仍然取得了极好的研修效果。在研修的平台上学员纷纷转录首席专家尹少淳教授的留言:“网络断了思想不能断,平台塌了精神不能塌”,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投身远程培训。在美术学科远程研修课程简报第九、第十期后面的跟帖中,好评如潮热评不断,“感谢专家”、“感谢平台”、“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好的培训”、“希望保留平台内容”、“希望常常回来学习”等等留言比比皆是,获得超过预期的培训效果。

以下是美术学科远程研修培训情况的全面总结。

一、 美术学科远程培训概况

第7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一、结合网络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教学高效进行的保障。因此,在追求教学效率的同时,学校和教师要重视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讨论等形式进行语文教研。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校和初中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注重教研活动,为了活动的方便快捷,可结合网络进行,让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听课、评课、讨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研,每个教师都能够畅所欲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讲课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广泛接纳教师提出的观点,可以使教师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在网络教研形式下,为语文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直观、互动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在民主、自由的教研氛围中进行讨论和分享,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借助网络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网络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找到很多教学课件,对这些课件进行研究,可以学习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课件进行上传,通过网络上的教师分析讨论,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教研,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拓宽了教师的学习途径,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更多优秀教师。网络教研不受地点的限制,教师不仅可以和同一学校的教师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学课件,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讨论。通过教学讨论,让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有效教学经验,他们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教学能高效进行,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在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同时,要针对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培训,针对教研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问题进行指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运用学到的教学经验,不断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初中语文优质教育的构建。

1.对教师进行教学的系统培训。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学校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专题讲座,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抓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使教师能拓宽思路,找到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在系统培训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让专家和优秀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网上远程指导和培训,通过教师培训,让本校教师能有效地、直接地选择教学方法为自己所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教学实践培训。只有把教师掌握的教学经验和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把这些收获转化成教学能力,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实践培训时,可以把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成研究课题,让教师在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录制视频课件,上传到网络上,请初中语文教师和有关专家进行点评。在网上进行专题教学点评,可以让教师收集到更多的改进意见。

3.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跟随信息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的交流讨论。通过讨论,可以让语文教师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浓厚的教研和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

第8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按照我省干部网络培训年度计划,今年我参加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共计63.5学时的课程学习。通过一学年的网络在线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干部网络在线培训教学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突破与创新,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1、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形势,设置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绿色发展、十报告专题,政府工作报告专题等课程,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部门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课程,让每一位公务员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和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学习课程。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和个人修养,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2、网络培训课程包含了大量优质课件,授课老师多为国内或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授课形式灵活,针对性非常强,增强了网络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树立牢固的学习意识,结合自身工作需要,主动选择培训课程。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学习对于每个人都具有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对于公务员来说,学习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只有紧跟时代,树立牢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通过提高自身个人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政府的素质,提高政府整体执行力和服务能力,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管理的需要。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新事物新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更是提高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9篇:网络专题培训范文

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

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

7月27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6学时,共计60学时。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习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共计7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通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学习,通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相关文章、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交流,获得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与讨论。

四、培训方式

采取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管理优势,推动远程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评判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网络平台系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记录学员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研讨点评情况、讨论记录和作业成绩等,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五、培训工作流程

1、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学校)

各高中学校利用已经注册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补充、修订、审核确认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

2、综合管理培训(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项目办组织的集中培训,熟悉“**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审核、报名、编班以及指导教师配置等工作要求与流程。

3、报名、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学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学校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填报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区域就近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学科,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跨区域,或以市为单位组班),每学科、每100人左右编为一个学科虚拟班级;各市教育局根据相关标准(附件)选拔成立本市的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本市各学科班级数,为每个学科班配备指导教师1-2人。此项工作于6月14日—15日进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6月19日,省项目办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项目办通过**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学校领取课程资源,并下发至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

5、熟悉学习平台(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学校)

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平台,下载整理各类手册,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校培训场所、设备是否正常,为正式培训做好准备。

6、试点培训

6月21日—7月初,拟组织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培训。试点培训方案另行通知。

7、培训实施(7月13日—8月8号):

(1)各学校根据统一要求,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经准备的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学校在区域教科研部门指导下组织本校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互动研讨;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校技术人员在本校依托“**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