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知识产权管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产权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年度共申报立项市级年科技项目10个,争取项目经费100万元。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自年11月启动以来,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规定任务组织落实,初步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已引进椪柑新品种2个,初步筛选适宜本地栽培芒果品种1个(热农10号),建立芒果、椪柑良种繁育基地12亩,购进优质砧木种子10万个;建设优质晚熟芒果标准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建设优质椪柑标准生产示范基地40亩,架设安装灌溉水利设施管道1500米,修建200立方米蓄水池2口;开展了芒果套袋、芒果轮换结果修剪、芒果施肥、无公害病虫害防控、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制定了市标准化施肥技术方案;建成科技信息服务平台1个,组建芒果和椪柑科技特派员团队各1个,聘请市级科技特派员4个;以示范基地为现场培训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培训和咨询,培训果农1000人次以上,发放有关技术资料1000余份,培养技术骨干5人,培养重点示范户15户。年攀创科技、恒泰化工、市科技发展战略所3家单位申报的项目获区级立项,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目前,归口获立项并已实施的科技项目14项,其中,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10项,区级3项。历年正在实施及未结题的项目5项。

二、扎实开展咨询服务

为认真做好年全区科技项目的实施、跟踪、储备及知识产权工作,摸清科技创新型、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农村及社区科技需求。3—4月,我局对全区有关单位、企业、农村、社区的科技、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摸底,重点就年企业科技工作及2013年科技项目的储备、包装、申报进行了业务指导,并开展了咨询服务。同时,结合辖区实际,围绕粉煤灰、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实地调研,并加强与上海大学、北京瑞世利华公司的科技交流合作,力求在粉煤灰、煤矸石的应用上有所突破。

三、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结合实际,起草制定相关政策文件3个,其中包括《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实施办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科技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组织认定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玲华工贸)和省级创新型企业(恒泰化工)各1家。组织申报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早期科技创新省级扶持资金项目两个,分别为攀创科技实施的《钢铁冶炼中间废渣低能耗、高效率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紫荆泽兰综合利用项目》。同时,认真组织开展科技交流活动,4月12—14日,组织3家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有发展创新需求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

四、培育科技研发体系

2005年依托德胜攀煤化工组建了市焦化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实施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年我局筹划在攀煤集团煤化工研究所的基础上,依托川煤联合焦化组织申报市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事宜,作为2013年市级重点项目储备。

五、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我局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现已建成平台2个,主要包括:科技信息网、市“农技110”格里坪镇、庄上村服务终端。通过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的科技服务功能,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六、积极开展“护航行动”

深入辖区企业,对知识产权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先后走访辖区企业单位20家,并对4家企业的专利申报工作进行了精心指导。同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继续深化“双打”工作,与工商、农林畜牧局组成联合执法队,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检查活动,对农资、农药、种子、兽药的进货渠道、产品合格证、商标、生产日期、进货台账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七、继续强化知识产权宣传

将知识产权宣传有机融入全局工作各个环节,积极开展专利宣传培训。邀请市局相关领导及专家,以培训班的形式,对25家企业开展了专利管理培训。以“4.26”知识产权宣传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共组织13个单位参加,出动50人,展出展板20块,开展咨询2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份。

八、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

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确定博信化工为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扬驰胶业为区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并加强了对市临江无坝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市级专利项目的指导。制定科技人才工作实施办法,做好创新人才推荐工作,已推荐雅化恒泰黄经理为创新人才候选人。认真组织专利申报工作,年1—4月份申报专利2例,完成任务总数的5.7﹪,授权专利4例。

第2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专利信息传播 专利信息利用 区域专利信息中心 济南市

一、整合资源,努力构建信息服务支撑体系

辖区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增设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对外专利信息服务窗口;县市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所辖10个县(市)区专利信息服务分平台已经启动运行,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和县(区)知识产权四级信息服务平台体系。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服务手段和力度进一步加强,为今后更好地深入开展信息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新服务,扎实推进信息工作全面开展

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出版社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民众提供技术查新专利检索、企业专利专题数据集成、行业及领域专利技术分析等公益。形成了国家局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地方局提供跟踪配套服务、企业应用取得实效的信息应用模式,并实现了多方优势的有机结合。

1.提供多层次专利文献检索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支撑。重点进行了企业研发前查新、专利法律状态检索及科技立项的知识产权审查、发明专利资助申请、市专利奖评审的检索审查工作。已累计为企业、发明人及中介机构提供各类检索服务5000余次;科技立项知识产权审查检索891项;专利奖申报检索120项;为浪潮、重汽集团、中航637所、美鲁威生物等企业提供立项研发前检索、定题检索等多层次检索服务。

2.针对企业创新需求,积极推进“企业专利信息专业数据库”建设工作。结合济南市行业发展特点,优先为试点企业、县市区重点服务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自身产品和研发的专利信息数据库,2012年上半年为众海科技、德佳机器、力诺光伏、平阴阿胶、重汽集团、二机床集团等6家企业定制和更新专利数据库,并及时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培训企业技术人员150人次,应用专利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定点联系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

3.探索深层次运用,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在普及和应用专利信息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深化专利信息应用, 近两年来,为航空637研究所建立雷达、导弹天线罩、罩体材料专利数据库,并开展相关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分析,完成雷达和导弹天线罩分析报告;为重汽提供汽车发动机的减震(弹簧、橡胶)系统方面的定题检索,重点针对国外的康迪泰克公司(CONTITECH)、洛德(LORD)、WOCO、anvis等公司进行检索,为重汽研发和维权提供重要依据;完成济南市重点发展产业(光伏产业)相关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另外,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有关济南市纺织材料、布料、功能与用途等方面的专利。通过对产品或技术专利的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地了解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竞争对手情况,规避专利风险,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4.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信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今年信息中心把专利信息应用和推广培训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加以推进,积极参加国知局和出版社举办的相关专利信息培训,组织了县(市)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管理培训;与市科协联合发文,在全市“科技成果进企业”活动中开展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年活动;与高新区创服中心开展了“知识产权进入医药企业大讲堂”活动;在深入企业安装专利分析系统的同时,针对企业技术人员就专利检索、专利数据库及专利信息分析系统知识进行现场培训,培训人数达780余人。组织企业内部专利信息培训班3次,对企业感受信息分析的重大作用,提升分析能力和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近年来济南市信息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专利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企业利用信息分析促进创新发展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信息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心下一步工作将围绕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认真做好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承担的信息服务工作,构建和完善本地区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专利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信息服务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民众”的宗旨,为本地区的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快捷、高效的专利信息服务,力争做出特色,取得实效,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发挥应有的作用。

1.健全和完善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学习和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的数据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全市专利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一个基于公共专利数据库、通过互联网操作,面向广大民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共信息系统。为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提供技术查新、技术引进、重大风险防范、业务信息互动等数据支持。

2.继续推进“企业专利信息专业数据库”建设和“在线专利分析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2012年将与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合作,在高新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建立“生物医药专利数据库”;选择济南市重点发展的相关产业(交通装备行业)进行专利技术发展的分析研究,掌握分析重点发展领域专利状况和趋势,为发展壮大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服务;引导和支持10家重点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专利预警分析和战略研究;结合企业的研发课题,提供跟踪检索、定题分析和专利预警等服务,切实维护好企业的利益。

3.坚持公益性定位,为本地区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民众提供专利相关信息的检索服务。认真做好科技立项的知识产权审查、发明专利资助申请、市专利奖评审等检索审查工作。

第3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云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技术手段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愈加紧密。传统图书馆行业由最初的实物形态发展到网络形态,进而在云计算的冲击下发展成为云图书馆形态[1]。图书馆云服务便捷化的背后隐藏着缺陷,例如图书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其中矛盾最尖锐的就是知识产权纠纷问题。知识产权是图书馆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其将会成为图书馆云服务发展的瓶颈[2]。针对该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1图书馆云服务

云服务是一系列由云计算环境构成的服务体系,在该体系下,不但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分布式云计算,还能够使用海量的云存储图书馆资源。在分布式计算和海量存储之上,云服务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网络服务,使用户可以更高效、更安全地对数据进行更迭。图1为图书馆的云服务结构。另外,云服务提供的便捷化移动设备端也进一步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新机遇,图书馆用户只需要使用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连入互联网,就可以在任意时间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且不受地点的限制。云服务的共享模式提供廉价的宽带成本和存储成本,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让用户享受资源共享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也为图书馆带来了许多机遇[3]。①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图书馆提供的众多服务中,检索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之一,检索服务的本质是通过检索算法在数据库中寻找与关键词相似的资源,并呈现给用户。传统基于计算机的检索计算能力较弱,仅仅只能依靠本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完成检索计算,而云计算则是结合互联网各方的计算资源共同为用户进行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不但能够提高计算的效率,还能够提高检索的精确度。②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能力:云服务联合了较多的服务器共同完成资源共享存储方式,海量的存储空间对不断增长和更新的资源提供了有效支持,且在云端存储的数据由于联合服务器难以攻陷,所以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③大幅度降低经济成本:云服务将计算和存储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个图书馆中,降低了单一图书馆对资源计算和存储的负载,整体上来看,所有图书馆都处于一个负载均衡的状态,从而降低了单一图书馆的巨大经济成本。每个图书馆的用户仅仅只需要使用网络服务就可以享受到云服务带来的巨大效益。

2图书馆云服务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劳动财富享有的专有权利”[4],该权利针对权利人在智力上相关创造的结果。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主要的知识产权表现形式为文学、艺术和科学相关的创作。图书馆应用云服务共享资源以后,知识产权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公开性的共享资源服务势必会导致专利权和版权的保护问题。图书馆提供的云服务运作过程中,知识产权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云服务由服务商统一调控,其高性能的计算和高容量的存储具有隐蔽性和不可控性,随着网络的不断传播,将会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知识产权面临的风险中,包括云服务商的侵权行为、云计算自身的缺陷引起的风险以及中间平台导致的侵权行为。

2.1云服务商侵权行为导致知识产权风险

云服务商在提供云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由用户提供资源内容给服务商进行检索计算和存储。理论上,用户提供的资源应由用户自己进行管理和维护;实际上,大部分服务商都会通过“数据挖掘”和“资源整合”等理由操作资源数据,在核心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开发出有效的数据挖掘相关应用,如图书馆的阅读推荐系统和图书综合检索服务系统。云服务商表面上利用图书馆用户的资源为用户开发了功能更多、更强大的服务,实际上则将未公开的数据合法化公开,用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著作权人和图书馆相关权益。与此相关的著名事件是2011年发生的百度“侵权门”事件[5],百度通过云服务手段公开一些未公开的著作,侵犯了大量著作人权益,最终由作家协会与音响唱片工作委员会联名而停止。针对云服务商通过技术手段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图书馆应该对云服务商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通过与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判断一些云服务商的口碑情况,联合其他图书馆一起抵制口碑较差的云服务提供商。与云服务商签约合作中,应该通过合同限定云服务商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权限,对于未公开或者加密的著作资源应该限定云服务商的使用权限,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需与知识产权方协商支付相关费用。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规范各个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理竞争,而且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侵权行为,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2.2云服务自身安全问题导致知识产权风险

云服务带来的安全方法和虚拟化漏洞[6]等新的安全问题将会导致更为复杂的综合型安全问题。与传统数字化图书馆仅仅只有本馆的用户相比,云服务下的图书馆使用者将会呈指数增加,且来自各地,用户基数的庞大性和背景复杂性将会带来目的更复杂的侵权行为,且部分相关性都是无法控制的。黑客和病毒传播者的入侵途径更为广泛,需要进行安全防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更广泛的使用者使得传播的途径更广,侵权事件更严重。对于云服务自身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解决。要求图书馆提供的云服务对各种各样的访问者进行分类,对于一些高危类别的访问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权限限制,并在开放云图书馆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一些有异常的客户进行警告和限制,从技术层面上对这些需要警告的客户限制权限,或者使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无法使用图书馆云服务。

2.3中间平台宣传导致知识产权风险

一般情况下,云服务商提供一定的云服务给各大图书馆使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会购买一些中间平台为他们推广云服务和设计云服务相关应用软件,这些中间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侵权行为,导致知识产权风险。当图书馆的资源本身就有版权纠纷等复杂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中间平台在进行广告宣传和通信联络过程中,都会引起一定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中间平台作为云服务提供商和图书馆用户的媒介,很大程度上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现象需要追溯到图书馆或云服务商的责任。鉴于此,在图书馆提供资源之前,需要严格对著作资源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在确定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后才能向云服务商提供。云服务商也需要再次把关并对资源进行相关检测,确保私有资源的安全性。只有上下相关媒介中都进行了资源完整性和私密性检查之后,中间平台进行云服务的推广才会更加安全、可靠。

3图书馆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的对策

云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不断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知识产权风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二)》第三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7]。面对知识产权出现的风险,应该采取一些策略降低风险,提高知识产权的公正性,在降低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中,主要包括技术手段、政策手段、法律手段和管理手段等。表1给出了“知识共享协议”,加入该协议之后,可规避一些侵权的风险。

3.1技术手段

通过技术手段防范图书馆资源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首要条件是对图书馆设备的硬件、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防御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系统来保证云计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层面:①在图书馆和中间平台以及云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完备的层级安全管理策略,通过宏观调控对异常用户进行有效的监控,屡次出现异常的可疑者应该强制隔离进行监管。②在云服务网络安全防御中,全网建立功能完善的防护措施,包括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以抵御黑客攻击和木马病毒传播,将系统的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③为了防范不同级别的安全问题,云服务提供商为中间平台提供的可编程API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开放程度根据相应的身份不同而发生改变,确保中间平台进行的服务推广都是安全可控的。④云计算管理内部人员需加强培训,在一定责任范围内管理云计算服务,让服务内部的知识产权风险降到最低。与此同时,云服务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端需要定时更新,打好补丁,全面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3.2政策手段

在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利用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来对知识产权进行维护和管理,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对资源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具体给出以下策略建议:①依据我国宪法,可仿照国外有经验的图书馆版本的政令,完善一些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而法律没有照顾到的“灰暗地带”,使得在网络和云计算的服务环境下,知识产权也有足够的保障。②从图书馆角度,需要在法律方面增加投入,配置法律顾问、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岗位、签订云服务提供中的版权限定,加强自我资源的知识产权审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监管力度、确保各类资源都有清晰明确的知识产权及其保护。③有些知识产权不明晰的著作,需要通过公示等手段,为其作者赋予应有的权利,在一段时间内若还无作者确认,则需要为该著作申请法律保护,从最大程度上保护每个著作资源的知识产权免受纠纷。④图书馆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公开处理一些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并在各大图书馆中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并给维权人员提供良好的维权环境。

3.3法律手段

图书馆著作资源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的最根本解决方法就是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整治。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相关法律的滞后将会严重阻碍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①作为相关法律的受益者,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并配合法律部门完成对知识产权法律的完善,通过相关的立法和司法手段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侵权维权体系,填补此方面的法律空白。②法律部门在制定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时候,应该严格规定云服务提供商、中间平台和图书馆三方的行为标准,坚决打击侵权行为。③对于云服务商而言,法律手段应该能够限定其开发新产品的适用范围和限度;对于中间平台而言,其属于受法律保护的对象,中间平台有权利知晓自己宣传的产品知识产权是否合法,同时中间平台也应该行使监督的权利,对于不合法律法规的资源不予推广;对于图书馆而言,图书馆在资源推广上是主动方,需要行使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推出的著作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了,在享受云服务上属于被动方,有权利要求己方的著作资源知识产权不被侵犯,相关内容不被其他方利用。

3.4管理手段

图书馆的管理也是引起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良好的馆藏管理工作,将有效减少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①图书馆在应用云计算之后,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每一个由云平台借阅的文献,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信息,以便出现知识产权风险时有据可查。②图书馆在应用第三方平台为其开发宣传软件时,也应该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约束第三方平台的职能,需按照要求在规定职能范围内进行软件开发。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管理培训,在读者进行图书馆馆藏传播过程中,需要通过管理手段对读者进行知识产权侵权约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侵权行为。

4结语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云服务冲击并挑战着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如今,云服务能够快速进行检索计算,也能够为图书馆存储海量数据,这些优势都是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但是在云服务提供便利的背后,图书馆著作资源的知识产权面临着巨大风险。通过对三个方面的知识产权侵权分析,并针对知识产权面临的风险,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分别从技术上、政策上和法律上对云服务提供商、中间平台和图书馆提出相应要求。通过这些策略的限定,图书馆云服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将会有效降低,图书馆在云服务进程中也将变得越来越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廖智博.云图书馆——浅谈云计算之于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6):31-33.

[2]邵燕,温泉.数字图书馆的云计算应用及信息资源安全问题[J].图书馆研究,2014(3):39-42.

[3]郑峰.云计算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机遇及挑战[J].消费电子,2014(8):155.

[4]胡允银.知识产权体检服务业的培育与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5(3):126-129.

[5]乔勇“.百度文库”侵权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6]邹万芳,王慧敏.云计算环境下漏洞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9):213-214.

第4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大学生开始选择自己创业。但大学生创业是一项风险行为,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往往是败多成少①。在分析其背后的风险方面的原因时,大多数研究者主要从资金风险、管理风险、竞争风险等视角进行探讨,鲜有从法律风险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创业失败原因[1]。事实证明,法律风险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挖掘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并加以防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创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但是有利也有弊,大学生创业往往会陷入市场陷阱,使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法律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创业者本人法律风险意识浅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较低;第二,大学生创业中设立的公司规章制度、采取的公司经营决策等缺少法律因素的支持;第三,政府、高校、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风险重视不够,也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

二、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主要来自公法和私法两个层面。

(一)公法层面。

可能存在行政处罚方面和刑事处罚方面的风险。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如果不熟悉所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行为随时可能会因为违法而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可能还会走上犯罪道路,进而受到刑事处罚,如假冒专利、偷税等行为[2]。

(二)私法层面。

1.有关企业设立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者因未认真参照《公司法》有关法律规定,企业设立时缺少书面设立协议或内容约定不当等等。

2.合同法律风险。合同风险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在缺少对《合同法》研究的情况下,其风险主要体现为合同签订前对对方的真实身份、诚信意愿及履约能力调查不周,合同签订手段及内容是否合法的审查不当等等。

3.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公司有关项目的商标、外观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缺少保护意识,一方面是可能侵犯其他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

4.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公司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培养与考核、薪酬与福利以及劳动关系等方面,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一、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防范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主要从自身和外部两方面展开。

(一)自身方面的防范。

1.提高大学生的法律风险意识及其防范能力。大学生创业者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和掌握与企业开发和经营相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工商注册登记、税收法律,经济法律等。学会依据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不合法的风险,确保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创业中完善制度规范,细化责任分担。创业者在制定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时,对所涉法律风险的各个方面以书面条文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细化风险责任,保证创业过程中各事项有章可循。

3.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创业者充分了解公司企业设立及其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时,相对应地提前做好各个阶段流程的防范,依据《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外部方面的防范。

1.政府方面。政府在扶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除了政策、资金扶持外,应加强对创业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的政策引导,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法律风险管理培训。

2.高校方面。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教育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外,还应对大学生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进行具体地分析指导[3],比如开设以“创业法律风险”为主题的校级公选课,通过案例分析讲授防范方法等[4]。

3.社会方面。可通过社会上投资公司、创业俱乐部、创业基地、专门创业基金等的帮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与服务[5]。

二、 结语

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认真分析创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与表现,提高创业者的法律风险意识,将会有效防范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风险的发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创业。(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易定红.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 2.4%[J].人民日报,2010-06-25。

参考文献:

[1]朱文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6).

[2]文川.基于法律风险视角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0.

[3]何庆江,谭志合,雷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5):134-135.

第5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查看更多《今日科技》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今日科技》编辑部

观察·指导

(1)本期关键词 无

(2)聚焦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无

(4)百名浙商代表在青山湖科技城“智商智城”大对接 无

(6)浙江省基础研究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2012年浙江省财政投入增两千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增4亿总额首破10亿 无

(7)科技社团推动全社会创新的作用与途径 隗斌贤

创新·参考

(11)打造人才高地建设科技强县把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徐光文

(15)龙泉:追赶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无

(17)温岭:品牌童鞋走出产业创新路 王嘉珏 王翔麟

(19)海盐县再辟金融科技新路径 以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为科技企业解决信用贷款 张瑞祥

(21)科技企业孵化园 无

新闻·影响

(22)政务资讯·嘉兴市 无

(23)政务资讯·龙泉市 无

(24)政务资讯·温岭市 无

(25)省火炬到嵊州“点燃”市火炬浙江省火炬 中心设立第一个县(市、区)级工作站 金科

(26)之江科学论坛-信息领域前沿专题研讨会召开 陈登 王颖

(26)汉诺威欧洲机床展以“智能生产”吸引长三角企业 金科 田晓

(27)2012年国际科技合作管理培训班开班 徐裂

(27)浙江省举办科技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 周姬梅 戴文君

(28)浙江省企业研发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周姬梅 赵云飞

(28)黄岩居民进入免费使用网络数据库时代 刘绍翔

(29)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探索学科服务新模式 方红 吕琼芳

科普·时尚

(30)世界瞩目的中国科技成就掠影 文怡

(34)冬日养生全攻略 无

(36)马齿苋 曾玉亮

(39)生活小常识三十六 无

研究·学术

(40)关于加强宁波市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研究 周文婕

(42)科技期刊的宣传与研究职能之融合提升分析 李祖平

(44)?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坌畔⒒?肪诚旅教遄什?芾硐低扯钥萍夹畔⒋?サ淖饔?徐斌 吴冰草

(45)建德市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思考 徐朝晖

(46)超高层建筑暖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分析 李俊嘉

(48)开发甲鱼多肽蛋白产品促进甲鱼产业发展 李建军 蒋有水

&nb

sp; (51)构建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莫伯炯 仲乐平

(53)生态摄影师基本素质要求探讨 刘健 张雍

(54)科学发展嘉兴红色旅游之探讨 戴春晖

(f0002)嵊州:把科技创新带入工业强市实干兴市大环境中——2012年嵊州市科技活动精彩回放 无

(f0003)本刊《研究·学术》征稿函 无

(i0002)打造人才高地 建设科技强县 青田:把人才和科技创新 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无

第6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 OEM 自主研发 ODM

一、OEM的基本概念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起源于欧美的服装行业。原意为“原始设备生产商”,也称贴牌或定牌生产。指掌握“核心技术”的委托方(外包商)委托代工商(受托方)生产制造产品,再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后再加工或销售。中国制造企业在近年的快速成长历程中, OEM生产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家电企业约90%在做OEM。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日益削弱。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日益重视专利战略在国际分工和工业布局调整中的保护作用。OEM下代工地位的弊端日渐明显。如何转变受托加工下品牌、技术、渠道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有品牌,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迫切关注的问题。

二、OEM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从GE到LG,从松下到东芝,从西门子到伊莱克斯,从飞利浦到惠而浦……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家电名牌都有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或通过与中方合资生产,或由中国厂家代工生产(OEM)。跨国公司一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和较高的生产率,降低成本;二是利用本地化生产,打开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也都是以OEM方式进行外贸出口的。在美国商场里,诸如纺织品、玩具、电话机等几乎一半以上是贴着外国商标的中国制造。此种方式可实现低成本扩张、专业化制造、专业化营销、资源优化组合、产销动平衡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的OEM业务转移到中国内地。中国国内地已经成为全球OEM生产基地,中国每年可以从全球的OEM市场上获得一至三万亿美元的业务。IT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照明、五金、玩具、家具等行业的OEM产品在中国内地的出口产品中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OEM对中国制造业正反两方面影响分析

1.正面影响,完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人才,解决就业

中国多数制造企业不具备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OEM战略以其风险小、渠道开发成本低,只需进行生产投入。OEM能快速改造并充分利用现有生产线的优越性而倍受青睐。具体表现在:第三,有利于企业摆脱技术和市场风险,利用他人的技术和营销渠道,有效地绕开贸易壁垒,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壁垒,实现规模扩张。

第一,有利于消化企业过剩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降低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损失;国内的许多企业由于过度追求市场,盲目上马项目,而当项目完工时却发现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了,此时为外资企业从事贴牌生产可以保证企业充分开工,解决了设备闲置和员工就业问题,为企业带来了利润。

第二,有利于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 国内企业可以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学习效应获得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同时利用外包方的市场优势和研发优势, 指导国内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国内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没有能力同国外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同场竞技,成为他们的OEM后,就成为他们的供应商,避免与国外大企业过早展开竞争,为企业生存争取到时间和精力。企业刚成立时就要求它背负起民族工业的重担是不切实际的,会加重企业决策的艰巨性,给一定的时间让它在市场上磨练是企业尽快成长的捷径。

第三,有利于企业摆脱技术和市场风险,利用他人的技术和营销渠道,有效地绕开贸易壁垒,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壁垒,实现规模扩张。规避市场风险:企业主要从事OEM生产,设计和销售都由外方负责,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力,使企业有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为企业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同时,成为外方的OEM使企业接触到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促进了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规范化。

2.反面影响,缺少自主产权,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

企业从事多年的OEM生产之后,有可能对市场失去了应有的敏锐性:设计和销售都与自己无关。而市场始终是企业经营的风向标,一个忽视了市场的企业必将受到市场的淘汰。品牌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也是企业存在价值在软性指标上的最高体现。一个长期从事OEM生产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就会失去了开发自己品牌的驱动力。

供应链的一般形式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供应商对生产商有较高的制约力;而在有OEM的供应链中,虽然,国内企业是处于供应商的地位,但是由于一方面竞争成为供应商的企业众多,另一方面供应商的设计由外资厂商提供,供应链条就变成了外资企业(提供设计图纸)——OEM(生产)——外资企业生产——销售的模式,身为OEM一方的企业的产、供、销三个决定产品利润的关键环节基本上控制在对方手中,使我们的企业失去了经营的自主权。

由于技术这一关键生产要素控制在对方手中,使得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生产,利润中的70%-80%被跨国公司收入囊中。国内企业在与外方合作时失去了争取有利地位的资本,无论合作还是竞争都是不公平的。而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的实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而言,即使有较大的利润,也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跨国公司选择我国制造企业进行OEM生产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劳动力成本会逐渐上升,这样必然逐渐失去相对优势,未来跨国企业的OEM业务就可能转向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四、对策及建议

1.借鉴日韩台在70年代进行产业链升级的经验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品牌的兴起很大程度得益于与欧美企业的合作、获得和消化了大量的隐性知识。韩国三星公司最早为美国通用电器贴牌生产微波炉。通用电器给予三星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帮助,使三星公司学会了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星公司成为亚洲第一家超过美国和欧洲竞争对手的公司。三星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第一,国际技术转移有不同的方式,技术可以通过许可的形式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也可以通过文献、样品和人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转移。技术许可在三星的早期发挥主要作用,但是后期阶段主要依赖本身技术能力的积累。第二,技术可以转移,但是能力不可以转移,因此在技术转移之前,必须建立起学习型企业,对合作项目中的隐含知识消化与吸收。

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是技术成果转移中不能或没有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的知识。技术成果的构思、设计、试制及其生产的技术诀窍类知识。技术成果中的隐性知识隐藏在技术人员的头脑中和操作过程中,它通过双方人员的接触和技术培训得到转移。OEM购买方通常需要提供详细的技术图纸和技术支持,以便受托方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生产,还要对受托方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使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这些支持促进OEM供应商技术能力的提高。

2.发展自主研发,制造业从OEM向ODM转化

ODM(Own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是指“原始设计制造”,是委托方全部或部分利用受托方的产品设计,配上自己的品牌名称进行生产销售的加工合作方式。 战略旨在帮助企业利用生产投入过程自主开发产品,创建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技术的外溢效应,即利用委托方提供的设备和技术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实现设备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二是按客户要求设计开发产品,以自己的品牌实行定制营销,强化基于客户的关系管理;三是加大科研投入、重视技术创新,ODM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即通过新产品发明和工业设计来实现在市场商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四是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品牌战略体系,重视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海关备案等方式来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从商业和法律两个角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世界经济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分工体系呈现初垂直化特征:即发达国家的掌握关键技术,发展中国家从事硬件制造。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一些龙头企业都是以加工组装为主,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外方手里,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非常少。

在制造产业的分工格局中,只有那些研发和设计能力强,能够提供多种差异化产品和产品解决方案的代工企业,才可能与外商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的制产品往往是成熟期产品。对于高端技术产品,外商往往选择独资经营。在资金与技术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迫切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多方面政策性的扶持。首先要重视专利库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造成国家科研资金投入的浪费。企业若能充分利用专利文献,既可及时了解世界技术水平及发展方向,又可高起点二次创新。

五、结语

虽然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极易被原材料和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取代。为了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现有的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逐渐地从OEM向ODM过渡,通过自主研发向附加值高的环节攀升,拥有自主产权并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第7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纽约大学2010年“科研数据保存和获取政策”以确保科研数据的保存和科研项目的管理。[5]其他典型的代表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莱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的政策多以“科研数据保存、存储与获取”来命名。至此,美国科研数据管理得到了资助机构、出版商、大学、科研机构的政策支持,政策中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职责逐一明确,规范了科研数据管理各环节的内容。

2美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分析

分别进入福布斯中文网“2013世界大学排名”[6]中排名前20位的美国大学图书馆网站(共15所)看其是否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共有14所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如表所示),并多以“DataManagement”命名,其中13所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由图书馆提供,说明图书馆已成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中坚力量。

2.1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部门及人员配置

调查显示,13所高校图书馆中有6所建立了专门的协助工作组,其他图书馆以不同形式让相关图书馆员参与提供服务。如康奈尔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组是全校范围的协助工作组,帮助研究人员创建数据管理计划,提供咨询服务;[7]麻省理工学院数据管理和出版服务由学科馆员负责,主要通过创建数据管理和出版网页,提供各类详细的指南,协助研究人员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提供个性咨询服务和培训课件等。[8]协助工作组的人员构成包括学科馆员、知识库管理人员、IT成员、学术交流组成员、数据&元数据图书馆员等;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创建科研数据管理计划,了解师生对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参与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提供咨询、培训服务和关注国际上科研数据管理的发展。

2.2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

(1)科研数据管理介绍。主要对科研数据、科研数据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科研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介绍相关政策,并针对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数据保存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读。哈佛大学设专栏介绍了本校科研数据和资料保存、知识产权和许可、信息安全、开放获取等政策和资助机构的数据管理指导方针;[9]斯坦福大学汇总介绍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数据保存的常见问题。[10](2)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指导。协助研究人员撰写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是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任务,调查显示,有12所高校图书馆对如何撰写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提供了文本介绍。一是一般建议,包括资助者要求回顾、文本规范(项目简介;数据类型、内容描述;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计划;数据保护方案;数据安全和备份;数据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问题);二是工具推荐,DataManagementPlanTool是最常用的创建数据管理计划及提供管理计划样板的在线工具,此外还有DataUp等;三是管理计划样本展示;四是管理计划清单,主要包括常见问题集锦和其他机构计划清单。(3)科研数据管理环节指南。科研数据管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存储与维护、数据组织、数据共享和数据使用。数据存储与维护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在调查的13所高校图书馆中除杜克大学外都提供自身数据库存储支持。普林斯顿大学的DataSpace机构库用于存储和传播本校成员的研究、行政工作方面的成果;[11]哈佛大学的DataverseNerwork可创建个人专用网络空间,用于长期保存、共享数据,此应用面向全球研究人员免费提供。[12]从相关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存储平台以服务本校师生为主,逐步对外开放延伸至其他研究机构,方便了研究人员的数据存储工作,也促进了科研数据的广泛共享。数据组织涉及数据格式与元数据问题,据调查,这些图书馆主要提供包括数据文件命名、文件夹结构控制、版本控制、数字化文本记录指导、创建元数据的标准及指南、流行元数据模式及案例的介绍等。数据共享是管理过程的一部分,大多数资助机构会要求作者共享数据,图书馆会在共享前帮助作者解决隐私、知识产权、版权及许可问题。在数据使用环节,图书馆对传播数据时应考虑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同时介绍外部数据存储库。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提供外部数据库导航服务,一方面把数据管理相关内容及数据集成到一个系统内,便于研究人员获取数据,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可将数据存储到外部数据库中,扩大研究影响力。(4)相关资源推荐。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同时,会推荐相关资源协助研究人员完成管理工作,这些资源包括工具、外部网站链接、机构库列表、案例研究等。推荐的工具类型包括科研数据管理计划编制工具、文件格式处理工具、元数据工具、处理敏感数据的工具等。哈佛大学在数据存储部分提供机构库导航列表,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数据;斯坦福大学设专栏介绍数据存储、文件命名等案例,让研究人员从中获取经验。(5)科研数据管理培训与咨询。多数研究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没有系统的认识,或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因而科研数据管理的培训和咨询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有6所高校图书馆提供培训服务,培训方式有在线学习、研讨会、讲座、面对面指导、过程参与等。哈佛大学提供的在线学习资料包括数据管理内容介绍、社会科学和天体物理学学科的培训资料,资料格式有PPT、手册、视频等,该图书馆还搜集了爱丁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Dataone的科研数据管理课程及教育资料。斯坦福大学开设了针对学生的课程,教授科研数据管理实践案例和管理内容,并且面向实验室或科研团队提供培训和指导。[13]有11所高校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在其网站公布了数据服务人员或学科馆员的邮箱,用户可向其提问关于科研数据管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等问题。(6)特色服务。零散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往往无法满足科研人员获得高质量数据情报的要求,这就需要图书馆及时推出数据分析服务或创建、介绍相关分析工具,协助研究人员分析数据。高性能计算(HPC)集群,含有多个常用计算应用程序、编译器和程序支持用户的相关研究,据调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提供该服务。耶鲁大学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在Linux环境下运行,主要供该校生物医学、文理学院教师免费使用,其他教师、学生使用须提出申请,同时设置了使用日程安排,确保HPC资源的“公平共享”。[14]康奈尔大学提供研究团队中产出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的保存与维护服务,并提供集群和系统软件构建、项目规划、代码改进等咨询服务。[15]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分析服务,主要涉及数据分析软件列表、数据分析研讨会或培训。康奈尔大学提供的数据分析软件列表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质谱分析法、成像软件类的软件和生物领域高性能计算门户网站,同时提供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咨询服务。

3美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特点

3.1图书馆成为科研数据管理的中坚力量

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启动了DataNet计划,明确提出以图书馆为主体实施科研数据管理。美国多家知名大学图书馆积极投入,纷纷出台科研数据管理政策,设置相关服务机构,培训和招聘数据管理人员,开展数据采集、标引、存储、授权、与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工作。调查显示,13所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由图书馆提供,说明图书馆已成为科研数据管理的中坚力量。

3.2科研数据管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美国资助机构、出版商、大学、科研机构相继出台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政策,政策中对责任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职责逐一明确,规范了各层级科研数据管理活动。美国科研数据管理的政策环境在各方努力下正逐步完善,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在政策指导下更加规范。3.3鼓励使用本校机构库存储,加强与其他知识库的数据共享各高校在数据存储指南中鼓励研究人员将数据存储到本单位机构库中,此外多数高校还鼓励研究人员将数据共享到外部不同类型的存储库中,在资源推荐或数据存储专栏列举各领域开源知识库,一方面便于研究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的存储库,另一方面便于研究人员获取、共享科研数据。

3.4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丰富

从上述调查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来看,涉及整个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在数据领域确定、收集、存储、组织、共享和使用等数据管理阶段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并对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制定了规范。每个阶段都有特色的管理策略,如在领域确定和数据收集阶段,强调数据计划的文本规范和咨询工作;在数据存储、数据组织阶段,大多数由科研人员独立完成,只列举数据库列表、元数据要求和强调备份安全;在数据共享和数据使用阶段,强调的是资助机构、本单位的数据共享政策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问题。

4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的建议

4.1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中的优势

(1)积极游说学校管理部门,说明科研数据管理的意义,推动学校层面制定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相关政策,从而获得资金、人员等资源的支持。(2)开展科研数据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学校范围内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不熟悉科研数据管理的人员接受并参与进来;在培训教育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和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专题研讨会、在线学习和课程等方式,从科研数据管理基本知识入手,详细介绍数据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提高用户的科研数据管理意识、知识和技能。此外,也要针对图书馆员进行数据管理的技能培训,使其更好地协助用户撰写科研数据管理计划,参与到科研过程中进行数据管理工作。(3)通过合作与联盟的方式,共同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MIT的Dspace平台就是HP公司与图书馆经过两年时间共同开发而成,达到了技术和需求的协调统一。图书馆应与其他科研机构、IT部门和学术交流部门的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工作。

4.2建立和完善科研数据管理法律和政策体系

高校制定强制性科研数据提交和管理政策,需要广泛征求利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建议,赋予其主人公的意识,从而便于政策的顺利执行。政策内容要侧重于规范数据提交、数据组织、数据保存、数据共享和数据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对象、管理任务逐一明确,实现全校科研数据管理的协调统一。

4.3加强科研数据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复杂大量的数据需要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和软件工具,包括存储库、数据分析软件、高性能计算工具等。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一方面,各高校鼓励研究人员将科研数据存储到本单位的机构库中,我国很多高校建设有机构库,用于存储本单位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成果,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有的存储库,通过与IT部门的合作,建设数据管理软硬件环境,实现科研数据管理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国内外有很多数据库面对科研人员免费开放,没有自建机构库的高校,可构建数据门户网站,提供国内外相关知识库导航服务。针对于数据分析软件,有开发能力的高校可根据本校科研人员需求自主研发,其他可提供工具软件导航服务或将本校研究人员开发的工具软件集成存储与维护。

4.4关注国外科研数据管理实践,丰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

第8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1.科技创新制约因素多

科技型企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种新型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更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定义尚无权威统一的界定。(1)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为5145万家,注册资本达33.08万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约为293万家,注册资本约1.89万亿元。根据工信部的统计,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量的99%,创造了大约65%的专利发明、75&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超过80%的新产品开发。(2)但目前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

(1)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技术环境不完善。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更注重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市场化的能力不足,使得高校及科研院所为小微企业提供的技术创新支持非常有限。其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仍然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另外,我国对中小微企业的标准划分比较晚,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专项政策更是较少,现行相关政策虽然涵盖了科技型小微企业,但是无法反映出科技型小微企业独有的特点,缺乏针对性。

(2)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尚不健全

许多科技型小微企业之所以成立,就是源于一项专利或技术,对于这类企业来说,保护它们的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它们稳健成长的根本。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多部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操作中,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从长远来看,造成的后果就是创新成本高、模仿成本低,最后没有科技型小微企业愿意进行技术创新。

(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健全

小微企业囿于自身规模及所处发展阶段,一方面难以吸收高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等;另一方面企业的骨干知识型员工(3)流失现行严重,难以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立比较独特,掌握某种特定技术或信息的研究人员,发现某种技术或信息的市场前景,从而创办企业。既掌握某种技术又有管理才能的复合型创业者,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该种高质量的创业者往往是缺乏的。

2.融资难

(1)传统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其一,民间金融问题。世界银行将非正规金融分为三类:一是既非信贷机构,也非储蓄机构从事的融资行为;二是在借贷双方之间提供完全的中介服务;三是专门处理个人或企业之间的金融交易。民间金融在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为追逐资本利润放“高利贷”,一般的年利润在30%,致使一些小微企业无力还贷而破产倒闭。有的从事“洗钱”行当,为贪污、受贿分子大开方便之门。有的以高息高利为手段,大肆募集资金,进行金融诈骗、造假售假、恶意逃费债务等非法活动。

我国尚未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且缺少针对民间融资的专门法律法规,(4)在立法层级上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三部分构成,且均为原则性规定,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保护规范和禁止规范。我国民间融资在法律层面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民间融资法律法规条款分散不系统、操作性和协调性差,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法律界限不明晰,立法严重滞后于民间融资发展实际,法律监管缺位等。

其二,银行贷款门槛高。在小微企业的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途径。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所有制歧视(5)等原因,不仅难以在借款方面享受利率优惠,而且因为存在道德风险和较高的征信成本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更多的浮动利息。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大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小微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此外,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通常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等。(6)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其一,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问题本质上仍然归属于互联网问题的框架内。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账号被盗、交易受骗、财产受损等信息安全事故时常发生。有学者将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分为内控建设或执行不到位等平台风险、客户端安全认证风险等技术风险、系统应急风险等系统安全风险、基于大数据处理虚拟金融服务的业务风险四种。

其二,资金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既包括直接融资又包括间接融资。(7)在直接融资过程中,中介机构的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但在实际融资过程中,所谓的“中介机构”并不仅仅发挥着中间人的作用,而且还担任“资金保管人”,此时,互联网金融中介机构角色定位不准确以及管理不规范,便会滋生资金安全问题。由此,2013年年底,央行还曾建议应当建立P2P借贷平台的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若中介机构仅仅是中间人的作用,此时,便不会产生资金托管问题。

3.财政支持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财政支持”一般是指税收扶持,但针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理应做广义理解,至少应当包括税收扶持、降低贷款利率、政府专项资金、财政补贴、减少审批环节等等。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同下)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8)该公告体现了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但是,在执行层面,免税规定操作起来仍有困难,需要国税总局做出细则说明,明确技术层面上的操作问题。如该公告中的“小微企业”如何界定问题。另外,该公告内容的合理程度仍有待商榷。如限定销售额和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以及规定销售额或营业额而不是利润额,这会大大减少公告的适用范围。

二、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法律问题的成因

1.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

其一,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不够完善。在初创、成长、成熟等各个阶段,小微企业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科技创新是小微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壮大的根基,而科技创新需要足够资金条件的支撑。从目前看,我国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基金只有创新基金和创业引导基金,种类比较少。并且这些基金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存在数额小型化、分散化的问题。

其二,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政策不够完善。目前关于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政策并不多,主要是以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主,其主要规定了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完善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优化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其中第四个方面对于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出了政策性的指示,但是相关具体措施和配套措施至今没有形成政策性文件,其实施效果不言而喻。

2.信息不对称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一般而言,在传统金融背景下,银行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有关大企业的信息。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9),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较大,造成银行更愿意向大中企业贷款。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互联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并不在于在融资过程中有没有中介机构的存在,而在于中介机构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在直接融资过程中,中介机构的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此时中介机构的信用问题以及对于信息的掌控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间接融资过程中,中介机构本身就是一个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此时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供给者可以通过大数据较为全面地了解资金需求者,而最终需求者因为技术等限制无法全面了解资金供给者的情况。

3.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适应性

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适应性,一方面,是指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执行性。当前的税收优惠主要停留在政策层面,即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而相关具体实施细则并没有出台,许多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是指当前的税收优惠措施范围过窄。根据现有政策,最突出的问题即是优惠政策的相关规定过于粗糙,优惠措施种类过少。

三、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对策

1.完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体系

(1)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支持

2012年 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出要求,要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要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还将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目前,不少地方也实施了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基金支持,例如广东2012年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服务等技术创新活动的5000万“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其中 80%将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2)提高知识产权战略地位

我国小微企业一部分是以掌握某项技术或某种信息起步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对于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较为缺乏,首先,建议突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将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其次,适时将小微企业涉及的商业方法、软件产品、互联网知识产权等新领域纳入知识产权的范围。最后,要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利用,将由政府投入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下放到相关的企业部门。

2.互联网融资与传统融资齐头并进

(1)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

其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基本价值取向。互联网金融监管应体现适当的风险容忍度。互联网毕竟是新生事物,需要为其发展留一定的试错空间,不科学合理的监管会抑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莱弗所认为的,任何制度安排都需要在“无序”和“专制”两种社会成本之间权衡。因此,创新与监管并重,效率与公平兼顾,应是现阶段我们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其二,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货币市场基金变换为“宝”的理财产品、P2P模式、利用大数据进行金融放贷业务、众筹、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门户(10)、私募融资交易平台、网络货币(如比特币)等,首先应当理顺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业务范围,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等。

其三,确定金融中介机构的性质及构建信息披露制度。如上述所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九种,其中,互联网金融门户采取“搜索+比价”模式(11),资金需求者不仅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资金提供者的情况,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融资成本。但是在间接融资方式下,中介机构本身作为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最终需求者无法全面了解中介机构的信息,此时,便需要强制间接融资方式下的中介机构披露相关必要信息。目前学界将金融中介机构界定为“中间人”,但实践中中介机构实际充当着“资金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滋生资金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区分互联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中介机构的法律性质与角色。

(2)传统金融目前不可替代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是业务技术和经营模式,但其功能仍然主要是资金融通、支付清算、风险管理等,并未超越现有金融体系的范畴。就此而言,互联网金融可能并不会像有些人预言的那样彻底颠覆现有的金融体系。其发展只是又一次充分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的“金融功能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Merton,1995)。尽管互联网金融存在诸多优势,但其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金融。

其一,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民间融资,在我国古已有之,它在产生之初是为了弥补正规金融机构留下的市场需求的真空地带,而随着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原有的自发性、市场性和地区性等特点,逐渐暴露其盲目性和信息滞后性的一面,并伴随着商人逐利本性的极端恶化,很容易引起风险的发生,因此必须对民间融资进行合理规范和严格控制。民间融资的法律地位尚未完全确立,运行无序,部分民间融资以半公开、半地下方式支持小微企业,不但其作用受制约,而且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

其二,建立面向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美国和日本分别建立了小企业管理局(12)和日本政策金融公库(13)。我国在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支持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推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14)此处的“小型金融机构”便是一种面向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或者说是面向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的雏形。可以各个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从小型金融机构开始,慢慢尝试,逐渐成熟,逐渐丰富面向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的种类并扩大面向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的规模。

其三,建立担保机构和被担保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化的征信体系还未建立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工作应视具体情况在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间合理分担,其中两者间相互交换被担保企业的相关信息尤为重要,这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大大节约双方的审查成本。此外,企业的信用信息资源不完全由企业直接提供,还要向工商、税务、质量监督、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公安、司法等外围机构采集,再由资信评级机构(担保机构、银行或专门机构)根据企业最近几年里的财务表现,评出企业的信用等级。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其一,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典型的针对性专项优惠政策即: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和环境保护性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够助力这两类小微企业发展,使小微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制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措施,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指标和发展潜力,还要考虑区域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所在区域及全社会的影响。

其二,适当降低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在小微企业作为单独个体承担的微观税负层面,各大税种的税收立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长期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同等纳税,承担相同税负。由于小微企业盈利能力比大中型企业弱,所以其承担的实际税负十分沉重。若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过高,则小微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预期目的即会落空。

其三,丰富税收优惠政策的种类。借鉴法国《技术开发投资税收优惠制度》的规定,凡研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均可免缴相当于研发投资增加额50%的企业所得税,最高限额为800万法郎。此外,对中小企业专利、可获专利的发明或工业生产方法等无形资产投资所获利润的增值部分推迟5年征税。首先,可以将税收种类从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加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其次,可以将免征方式增加至免征、定额减征、定比减征、设置征税宽限期等;再次,可以分别制定非针对性和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最后,可以设置阶梯式优惠政策,即达到不同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不同级别的优惠政策。

四、结语

小微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促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目前我国对待小微企业的态度。融资、人才、税收优惠、土地等是小微企业发展早期的主要法律问题,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我国已重点针对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税收、融资及科技创新几个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再者,融资问题向来是小微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齐头并进,使小微企业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1)刘洛、陈树文认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拥有较大比例的科技型员工,甚至其创办者本人就是科技人员,并拥有一定知识产权、先进技术和知识,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品或服务的小微企业。引自刘洛,陈树文:《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的检验》,《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

(2)引自工信部部长苗圩于2012年6月22日“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对话师姐500强财富论坛”上的讲话。

(3)此处所指的知识型员工包括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等,这些人才统称为知识型员工。

(4)目前,民间融资的相关立法只是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之中。

(5)一般情况下,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存续期限短,信用、资质相关信息不明确等特征,加上缺乏商业银行认可的抵(质)押物,往往难以获取商业银行贷款。

(6)光大银行.光大银行行业内首份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报告.光大银行官网,2014.

(7)直接融资就是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给者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间接融资就是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地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

(8)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同下)的,按照上述文件规定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项目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度纳税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9)小微企业经营活动不透明,财务信息基本不公开,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

(10)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平台。其核心即“搜索+比价”的模式。

(11)互联网金融门户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其平台既不负责金融产品的实际销售,也不承担任何不良的风险,同时资金也完全不通过中间平台。用户甚至不需要逐一浏览商品介绍及详细地比较参数、价格,而是提出需求,反向进行搜索比较。

(12)美国为保证小企业的发展,设置了小企业管理局(SBA),颁布了《小企业管理法》。它的职能主要是向小企业提供银行担保,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咨询与管理培训以及帮助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等,以保证小企业的利益。

第9篇: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企业;技能;培训;途径;探索

煤炭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主要让员工了解岗位职责及本职工作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何节约成本,控制支出,提高效益,如何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一切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和各项生产、操作和设备事故等,总结归纳技能培训形式如下。

1.每月一次经验交流分享会

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互相交换思想,每个人就能拥有两个思想。思想有倍增效用,通过交流和共享,能让彼此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各岗位通过专业会的形式,其他人员通过会议的形式,每月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分享会,各人说说自己上月的工作情况和下月的工作计划。

2.参加外部培训、出差等学习体会分享

把理论教育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专家和为员工讲课,并选派得力人员外出“取经”,进行对标挖潜。要求参加高炉中心之外的培训或出差的人员回来后三天内写出学习体会,与同事分享学习心得。有必要的话,让其培训没有参加培训或出差的员工。总之,让参与学习的人有压力、有目的地学习,要求提高的同时也给了取经员工一个体现培训价值的机会。他们不但要去学,还得教别人,自然会做得很认真,效果自然也会好。

3、组织角度转换或轮岗,组织各种各样岗位轮岗

主要以下三种形式:采取不同作业区人员互换。有利于培养全面的人才,有利于优秀工作方式、方法的传播和交流分享。"轮岗式锻炼"有利于培养全面的人才,有利于角色转换,站在另外的角度看问题,使大家相互理解,沟通更加顺畅。轮流做安全员活动。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让职工唱主角,把安全的部分管理权交给职工,使得职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更加高涨。

4、任务驱动式培训

任务驱动,即给学习者设计一些问题,并要求其按一定的要求完成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习者学到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5、问题诊断式培训

问题诊断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性质,及问题的发展趋势,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积累相关的经验。问题式培训最重要最紧急,也就是职员原先不理解、不会做、做不好、不合格、出问题,我们通过问题诊断式培训解决当前困境、解燃眉之急,以求能懂、会做、做合格、做好、不出问题。

6、课题研究式培训(各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蓝领创新课题)

对于重要、重大、长期遗留下来的疑难杂症可以采用课题的方式,如各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蓝领创新项目,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起到培训的效果。为完成各项课题,学员必定会认认真真地去搜集相关信息,钻研相关知识,做到对自己承担的课程的深入了解。

7、网络共享

最新的技术信息共享,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技术的共享。网络是“无边界”培训,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员工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学习。

8、通过自查进行反思性培训

要求员工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反思同样是一种学习,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一笔财富。反思有助于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勤于反思者进步就快。反思是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包括对思想观念、操作等的反思,我们要求将反思贯彻在工作的全过程中,它可以是对结果的反思,也可以是对过程的反思及在过程中的反思。把反思贯彻在工作学习全过程中,使反思成为工作的有机部分,让反思成为我们的一种品质。

10、接班人计划

鼓励并强制班组长和技师等积极地培养接班人,接班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或三人。当没有接班人可以胜任其工作时,班组长和技师就不能参与升迁或职务轮调。

11、导师带徒

导师带徒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在岗培训方式,又是成本最低的培训方式,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主要有以下四步:一是师傅做给徒弟看。二是师傅徒弟一起做。三是师傅看着徒弟做。四是师傅逼着徒弟做。让徒弟按照样板标准坚持做下去,最终形成习惯,没达到标准的要进行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对安全和操作都不是很让人放心的人员进行了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管理,也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导师带徒。

12、会议

会议除了联络感情、传达命令、布置任务、汇报工作外,更是培训的绝佳方式。开会前十分钟、后十分钟都可以见缝插针地进行培训。头脑风暴法就是一种通过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励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以产生更多创意的培训方法。另外问题的鱼骨图分析、读书、发言都是很好的培训方式。须知,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虽然今天提倡通才,但个人力量毕竟势单力薄,始终赶不上有组织的群体力量。“集思广益”是讨论法的基础,只有收集众人之智慧,并相互激发,才可达到1+1>2的创造性效果。结合月度经济分析会、调度会、生产例会、各专业会议等形式,依靠各区队、部门的经济核算系统,调度室、计划科统计的生产数据和财务科、工资科统计的经营数据,实施测量和改进活动。对改进结果的评价通过月度经济分析会和管理评审会进行,过程绩效的改进评价结合体系管理评审、卓越绩效的自我评价、内审、监督审核、专业会议等方式进行。

13、一体化培训。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培训体系。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培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极学习国内和世界先进煤炭技术,鼓励职工开展实用新型、创新型专利研究。

14、开展“学习型矿井”创建活动,狠抓源头培训和日常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建立员工培训基地,开通“远程教育网”,为基层单位配备微机、多功能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加强“四德”教育,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文明职工、安全幸福家庭、美德建设标兵等评选学习活动,开展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