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有机化学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化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课堂实录:

地点:实验室

器材:天平、酒精灯、三脚架、火柴、研钵等

授课过程:

教师出示硫酸铜和硫酸铜晶体,然后告知学生白色的是硫酸铜,蓝色的是硫酸铜晶体。“为什么硫酸铜晶体是蓝色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演示了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的实验后指出:硫酸铜晶体中含有结晶水,白色硫酸铜遇水会转化为蓝色的硫酸铜晶体。硫酸铜和硫酸铜晶体是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CuSO4和CuSO4·5H2O。接着指出,硫酸铜和硫酸铜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硫酸铜遇水会转化成硫酸铜晶体,而硫酸铜晶体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成硫酸铜和水。

师:要想知道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也就是要确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有哪些方法?

生:根据硫酸铜晶体和水的化学式,可以计算得出。

师:怎么算?

学生们根据有关物质组成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开始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5H2O/CuSO4·5H2O=36%

师:这是理论的方法。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确定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呢?

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硫酸铜晶体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师:能说的具体一些吗?

生:要先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对它加热后质量会减少。减少了的质量就是硫酸铜晶体中水的质量,这样就可以算出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

师:很好,我们今天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测定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的。为完成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哪些仪器?

生:需要天平、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教师提示学生还需要一个盛放硫酸铜晶体进行加热的容器——坩埚。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实验的原理和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

以下是一位学生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师:上述实验方案有需要改进吗?

学生思考,没有提出具体的意见。

师:我们直接硫酸铜晶体进行加热吗?

生:(可能看到桌上摆放的研钵)将硫酸铜晶体磨细了再加热,这样加热更快、更充分。

师:这里有产生一个问题,应该是碾了再称,还是称了在碾呢?

有的学生认为称前碾和称后碾都没关系,只要碾细就可以。

大部分认为称前碾。

师:说说理由。

生:称后碾,会使一些硫酸铜晶体留在研钵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师:说的很好,误差是任何实验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师:对上述实验方案,还有意见吗?大家完成对晶体加热分解后,能否马上把坩埚放在天平上称量呢?

生:应该冷却后再称量,否则会损坏天平。

师:就直接放在空气中冷却,好吗?

生:不太好,空气中有水蒸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应当把它放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中冷却。

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干燥器,并要求学生坩埚加热后要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教后反思

第2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一、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化学课程中最难学习的是有机化学。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有机化学的内容繁多,学生学习跟不上;二是因为有机化学教学过程大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编写程序讲授,缺少与学科发展趋势的有效结合,使得授课内容过于单一,知识面狭窄,缺少变化,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拓展学科视野。

2、教学手段单一

现代课堂教学出现两种鲜明的教学手段:年轻的教师大多都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组织教学,课程内容多教学速度快,很多时候PPT画面一闪而过,学生对知识很难记牢也容易疲倦。对于教师来说既要备课又要做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压力自然也会增加。而对于年长的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借助于板书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图像直观的感受力,很多教学内容都无法形象生动地为学生显示出来,导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还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3、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有机化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学习有机化学一定要做好实验,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最终更好地掌握其内容。同时,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然而,长期以来对有机化学的实验教学重视不够,造成有机化学实验作为附属课程得不到重视。很多院校实验教学只开设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缺乏创造性实验,同时实验课学时数相对不足,学时没有充足时间完成复杂的实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时的主观能动性。

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究

1、改进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教材改革,学生在大学期间阅读最多的是教材,好的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结合各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有各自特色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处理好系统与重点内容,理论与应用的辩证关心,把握教学内容的量度。即强调基础理论又突出各自专业的特色,增加学科前沿性和教学实用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首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启发式教学。启发式互动教学从小课堂过渡到大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形成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结构。启发互动教学不在于学生的多少,而是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衔接,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检验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标准是学生的“学”。例如根据笔者这几年的教学观察,化学专业的学生很少能说出化学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发展。因此,给所有学习化学的学生布置的一个课外作业就是了解化学发展史。每个学生查一阶段时间内化学发展历程及作用并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相关化学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面。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对原有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基础技能的培训,包括对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其二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由教师给定课题吸收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试验经费,组织课外科研活动小组,给学生更多自,加强学生的科研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后是完善实验考核方法。以我们学习化学系为例,对实验考试做了进一步调整,将平时实验成绩比例增大,占该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同时明确规定具体实验考核标准,促进学生重视实验课程。

三、结语

第3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1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有机化学与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类的生命就是一个有机体,由各种各样的有机物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这些物质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同时也参与体内的各种合成代谢。其次,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如我们穿的各种衣服,都是由各种合成纤维构成,饮食中少不了各种有机蛋白质、有机营养物质。最后,有机化学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有机化学合成的各种药物,不仅治愈了人类多种疾病,并且提高了人类的寿命。1965年,人类合成的第一个人工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在我国诞生,为糖尿病病人带来了福音。

2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意义

(1)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独以老师为主体的理论教学无法将整个有机化学知识点融会贯通,而有机化学实验就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解决了学生上课时对不明白知识点的困惑。例如,在学习有机物萃取时,很多学生在理论课时对萃取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都是死记硬背,而实验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完成或者协作完成,将会彻底领悟到萃取的原理,并掌握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例如阿司匹林的制取,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在人类的药物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此药物进行合成可以使学生明白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对重结晶提纯法进行巩固。

(2)训练学生科研思维与专研精神。有机化学实验由于其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考验,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专研精神。诸多著名的化学家如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凭借实验训练带给他们的科研思路以及实验成果。本科阶段的化学实验要注重的是实验的热情,因此将他们的热情鼓舞起来后,他们才能够真正投入到专研当中。

(3)为学生步入未来工作岗位打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专业相关人才进入未来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才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市场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脱节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操作技能差,理论考试都能得高分,而一到具体应用就措手不及。然而,对于那些不从事化学相关专业工作的专业来说,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性的实验,对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都是一种重要的铺垫。

3目前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方法落后、实验设备陈旧。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内容一般是那些已经完成被认可的基础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很经典,但由于实验方法落后导致实验耗时长、操作繁琐,有的实验要6个小时以上才能结束,这使得一些本来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同学望而却步。而实际上有机化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手段也不断在进步,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这非常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国诸多高校在有机化学实验设备上都存在着设备过于老旧的问题,很多实验无法开展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设备的短缺,一般都是几个学生用一个实验台或者一台操作仪器。在实验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基本内容外,没有将社会上用的新技术引进去,学生不知道学完后用在哪里,自然无法激发他们的热情。而很多现代社会根本用不到的理论仍体现在实验教材上,这不仅耗费了学生和老师的宝贵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

(2)实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实验的安全患包括三个方面:①我国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例如缺乏实验安全操作柜,实验试剂过期或者不合格等现象屡屡出现。②一些有机实验本身存在安全患,比如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该实验要使用钠砂,金属钠遇水即燃,在热熔钠块并震荡使之变成砂粒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钠会从瓶子里喷出来,非常危险。而事实上笔者在从事这么多年的有机合成研究过程中从未使用过钠砂。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带口罩和眼罩,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如试剂喷射到眼里,或者身上,则无法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

4对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看法

(1)明确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目前我国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明确其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我国大学现在开展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因此将过多的要求投放在学生身上,将会导致他们厌学或者恐惧。有很多学生还没有进行实验就被那些高难度的要求吓得退却,不能激发他们的实验热情、钻研热情。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他们有学习的热情与渴望,才可能进一步地钻研,也才可能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

(2)因地制宜制定本科教学的培养策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采取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化学专业的同学和相关专业的同学应该制定不同的目标,不能一概而论,否则有机化学实验课将对那些基础理论学习少的同学产生很大的负担。本科教育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因此着重在于培养他们的实验热情,只有奠定热情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地实验和攻读研究生。

5改革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改革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其本质上的问题是教学理念与目标的偏差。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彻底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将二十年前的目标与理念用于现在。制定的理念与目标应该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同时也应该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热情,提升素质教育。

(2)根据社会需求,改进实验方法、设备。现阶段我国本科有机化学的实验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跟上社会需求的潮流。因此,应该引进那些社会工作中需要的实验、删除那些社会不需求或者用不到的实验,改进实验方法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实验设备,因此可以采用和企业联合办学的策略,由企业投资引进设备,同时企业排除专门人士进行指导,带领学生参观公司,只有了解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保障。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现代的有机合成方法和手段,增加实验的实用性,还可以找一些现象明显、容易成功、能显著提升学生兴趣的实验,以替换危险、气味大的实验。

(3)分阶段教学的培养方案。在本科阶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培养策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应用公司或者大型科研院所,也可以是老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其次,对那些有实验操作热情的同学,可以引进到老师的科研队伍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以及钻研的能力。最后,结合同学自身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例如对那些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同学,可以将其作为保研的对象,对于那些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将其推荐到合作的企业当中去。

6结束语

第4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系统性强、结构理论抽象,学生普遍感到理解困难,掌握、运用起来更难。因而,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和解决[4-7]。本课题组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建立理论框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全局意识;抓住反应本质,构建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稳定性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多条复习主线及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优化问题设计,建立章节典型例题和题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对医学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行了实践与研究[8],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另外,有机化学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学时的限制,大多数医学院校倾向开设一些验证型实验,不仅准备起来数量大,且废液处理起来较麻烦,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近几年,安徽省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了《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验室、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应该从根本上改变有机化学实验开设的原有现状,删除验证型实验,多开设操作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本课题组成员在原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注重实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教学效果明显,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 

一、构建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期间,根据培养方案,每学期学习任务各不同。学习任务不比中学期间轻。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教材上,从课堂上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把握章节之间知识的连贯关系,课堂上重在精讲,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课后,课后教师还应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有机化学自主学习平台上下功夫,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质量为导向,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将收集到的和自制的教学素材分门别类,如: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稿,课程课件ppt;验证性实验录像及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动画;学习讨论;自测练习;考研资料;与有机化学有关诺贝尔获得者简介等按照设计好的功能板块,构建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业余时间全面了解和学习有机化学。另外,作为授课教师,及时加入到学生QQ群,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时随地接受学生的疑问,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施“有机讲堂”,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改革注重实效,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大学,一般按学时数上完,接着考试,这门课就算结束了,至于学生学的怎么样,一般不会多问,最后从试卷分析上体现一下,真正教学效果怎么样,一般不需要知道。其实,从课程授课结束到考试前这段时间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考虑和探究。授课结束,学生所学知识是零散的,还没来得急消化,更谈不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但为了考试,有时候只能靠背,囫囵吞枣。如果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又锻炼自己多种能力岂不是更好。我们对此进行实践和探索,实施“有机讲堂”活动。 

具体做法: 

(1)问题设计。有机化学每章内容都多,如果都要掌握,有限时间内,根本行不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抓住本章的重点,典型练习具有代表性,由章节问题和典型练习形成活动任务。 

(2)准备和要求。授课结束,授课教师下达活动任务,由学习委员及班委,根据活动任务数,将班级学生分成相应组,每组4-5人,每组同学都要积极准备。这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3)实施。按照活动任务顺序,依次随意抽取每组某一同学上台讲解。讲解过程,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并解答。 

(4)总结。“有机讲堂”的实施,首先检验了所学知识;其次能上台讲而且能讲出来,一般自己得理解,这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回答问题并解答,这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反馈来看,实施“有机讲堂”活动效果比较好。不足之处:某组同学可能只对某一章较为熟悉,其它章节可能受到影响。时间允许的话,不分组,任意抽取某一学生实施某一活动任务,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调整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着重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1.验证型实验进课堂,直观真实,达到认识有机物性质目的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三个方面:性质实验,常数测定和合成技能操作。成熟的性质实验现象明显,中学阶段都很熟悉,如果再到实验室滴滴加加只是验证一下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给实验室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准备起来数量大,且废液处理起来较麻烦,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改变方式,将一些典型的性质实验拍成录像带到理论课堂,不缺乏真实性,讲解理论的同时让同学观看,既减少了浪费,保护了环境,又能达到认识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效果。比如我们把一些典型有机物性质的验证型实验,如:(1)烷烯炔的区别(2)醛酮的区别(3)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4)兴斯堡反应,区别伯仲叔三种胺实验(5)酮糖与醛糖的区别等,做成录像带到课堂,效果非常好。 2.开设综合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将验证性实验改成录像课堂演示,不仅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是把实验教学实间留给技能操作和综合性实验上,真正起到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实验技能的目的,增加一些常用的操作实验比如:旋转蒸发仪的使用,减压蒸馏操作,柱分离技术等;开设一些与医学检验、药学、生物学、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相关的综合性设计实验,比如:阿司匹林的制备,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阿司匹林的发展史,熟悉反应过程,优化合成路线,分离提纯,结构解析,纯度检验,甚至可以压片制成药片等;一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学会一般科研方法,科学素养得到培养,真正让学习感觉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对后续专业课的重要作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专业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记忆能力 

有机化合物反应复杂,学起来枯燥无味,尤其是涉及构型构象方面的题型,缺乏空间想象力,更是无从下手。如将微观的分子反应用图形,模型或动画表示出来。如:卤代烃消除反应,以2-溴丁烷为例,产物以反式2-烯烃为主,泛泛讲,学生很难理解立体选择性反应概念,如果把反应过程用模型搭出来并做成动画展现出来,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得出(1)卤素和β-H的相互关系必须符合反式共平面的要求(2)消除反应速率大小与卤代烷采取的构象优劣有关。类似的还有霍夫曼消除反应。再如周环反应中的σ迁移反应,以加热条件下碳的[1,3]迁移为例,在[1,3]迁移时将伴有迁移碳原子的构型转变,如果就停留在平面结构上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如果将反应过程做成动画,中间过渡态及构型翻转一目了然。这样将微观变为宏观,不仅直观,更有助于对某一反应实质的理解,易懂易记,教学效果较好。 

五、结语 

有机化学内容多、规律性强、结构理论深奥、应用领域广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善于挖掘和尝试新方法、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准绳,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气氛中解放出来;广泛收集教学素材,建设和完善自主学习平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是想;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制备教学模型和动画,变微观为宏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畅通答疑解惑通道,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也给教师提出挑战,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王攀,高巍.浅谈中医药学子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7:120-251. 

[2]刘文明.高校学生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探讨[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5,12:22. 

[3]刘承蔚,延君丽.关于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1):109-111. 

[4]刘艳山,洪霞,曾志杰,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50-153. 

[5]曹守莹,陶兆林,白长存.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体会[J].广东化工.2015,43(10):159-160. 

第5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转化 后进生

数学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转化成效直接影响整体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强的思想教育,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补习,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好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作用,形成合力,全面提升转化成效。

一、揣摩学生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了身体发展的青春期,心理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教师的教育活动如果不能紧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则很难使后进生从内心激起学习的欲望。我注重从三个方面强化后进生的思想教育。首先,我充分尊重这些后进生。我经常宣扬“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让后进生明白,虽然目前有学习成绩上的差距,但是不表示这种差距永远存在,而且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而让后进生树立起学习奋进的信心,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激情。其次,我经常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后进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基础薄弱型,有方法不当型,还有态度不端正型,我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均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学生真诚地进行沟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从心理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提高思想教育成效。最后,我还注重多给予鼓励。对于后进生而言,在学习中获得教师肯定的机会较少,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注意发掘这些后进生取得的进步之处,加以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知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进生转化成效的快速提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立足学生发展差异,实施分层性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长期以来都是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的,虽然学生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学习要求是一样的,显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容易造成“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状,尤其是对于班级数学后进生而言,过高的学习要求脱离能力实际,反而会造成畏难情绪。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通过开展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满足后进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差别化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后进生转化成效。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区别对待。对于优秀生,我制定的教学目标适当高于教材要求,增加一些拓展性内容,而对于班级数学后进生,则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基础性知识与简单的计算、运用作为目标,让目标保持在后进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有助于学生化解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数学学习信心。其次,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兼顾后进生的实际。在课堂提问上,我既要设计一些难度较深的拓展性或者研究型问题,要求班级数学学习优秀生来回答,又要设计一些较为简单或者不太深的问题,专门提供给班级后进生回答,避免后进生被边缘化的现象,将他们有效吸引到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数学后进生紧跟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步伐,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在课堂板演环节,我注重各种难度题型的兼顾,适当穿插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让后进生也有上台扮演的机会,提高学习参与程度。此外,我在练习和考试环节也充分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后练习的布置上,对后进生的要求从数量上少一点,难度上降低一点,主要对照教学目标进行要求,让其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要求。在考试检测中,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提高后进生转化的成效:一种是在试卷上分层,分为基础性题目和提高性题目,要求后进生只完成基础性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出学生的得分,其他学生则要完成全部内容。另一种就是针对后进生的学习基础与目标要求,专门设计试卷进行同步考核,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以往后进生成绩总是垫底的消极现象,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三、倡导组织帮扶对子,发挥互学习成效

第6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历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不难发现,有机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些实验题就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来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上介绍的有机实验方法,并了解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和合成方法及其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设计有机化学实验方案谈谈本人的观点。

一、要设计一个有机实验方案就必须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

1."慢"。有机反应往往是缓慢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有些有机反应也可进行得相当快,如有机炸药的爆炸。但有些有机反应则需要几十小时或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在实验室进行有机反应时,我们常采用加热、加催化剂或光照等手段,以加速反应。

2."杂"。在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时,常伴随有副反应发生,反应后产生复杂的混合物(个别的还难以分离),使主要的反应产物大大地降低。因此,与一般无机化学反应不同,有机反应往往并不是按照某一反应式定量地进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用不同的试剂,选择最有利的反应,以提高目的产物的生成率。

3."变"。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产物。因而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要掌握一个有机化学反应,需特别注意反应发生时的外部条件,比如温度的控制、反应介质的控制等等。

二、发展学生设计有机化学实验方案能力的策略

学生了解了有机反应的特点,教师才能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加以引导,发展学生设计有机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

1.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

如:很多有机化合物沸点低、易挥发,为了防止损失,所以要使用冷凝回流装置。又如:很多有机物是有毒性的,实验中要尽量防止其挥发。又如: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或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应设计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

2.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反应条件,进行实验设计。因为有机反应往往速度缓慢,需要通过加热、光照等手段提高反应速度;有的 反应为了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某些反应,还需要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大幅度提高,这都属于实验条件的控制。

例如需要加热提高反应速度的实验:

(1)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实验有

①实验室制甲烷;②实验室制乙烯;③实验室蒸馏石油;④煤的干馏;⑤含醛基物质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⑥制取乙酸乙酯。

(2)水浴加热的实验有

①苯的硝化反应(50℃~60℃水浴);②银镜反应(温水浴);③酚醛树脂的制取(沸水浴);④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水浴);⑤蔗糖的水解(热水浴);⑥纤维素的水解(热水浴)。

例如需要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

(1)稀硫酸在其中只作催化剂的实验有

①酯类的水解;②麦芽糖的水解;③淀粉的水解;④纤维素的水解(70%的硫酸);⑤蔗糖的水解。

(2)浓硫酸在其中既作催化剂,又作脱水剂和吸水剂的实验有

①实验室制乙烯;②苯的硝化反应;③乙酸乙酯的制取;④硝酸纤维的制取。

3.引导学生关注产物的处理,进行实验设计。

有机化学反应极为复杂,常常有许多副产物和目的产物混在一起,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必须使用各种方法把这些杂质除去。由于有机物多为分子晶体,沸点较低,因此常采用蒸馏(蒸馏烧瓶中)的方法进行分离,例如石油的分馏。又由于有机分子的极性较弱,多数难溶于水,因此萃取分液(分液漏斗中)也是常用的分离方法,而在无机物分离时应用广泛的过滤、结晶等方法在有机物分离时则不常用。

(1)分离

常见不同状态的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下表:

有机混合物 分离方法 使用主要仪器

气体混合物 洗气 洗气瓶

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液 分液漏斗

相溶液体(沸点差距大) 蒸馏 蒸馏烧瓶

(2)除杂质

常见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的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如下表:(括号内为杂质)

有机混合物 常用除杂试剂 方法

①CH4(C2H4) 溴水 洗气

②CH3CH2Br(乙醇) 水 分液

③CH3CH2OH(H2O) 新制生石灰 蒸馏

④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⑤苯(甲苯) 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

⑥溴苯(溴)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⑦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第7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本文以高中化学选修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分课例为例,对化学史料的教育价值、教学方式、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了探析。

1 巧用化学史。将孤立的概念连续化

在化学史上,化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中有着丰富的问题情境素材。这些化学知识是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化学知识被补充、完善、发展或更新,成为后人探索、发现真理的阶梯和借鉴。

案例1:选修3《物质性质与结构》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教学

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德谟克利特等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能量最低原理、Pauling不相容原理。

以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和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史为背景切入课题。追寻科学发展的轨迹,让学生感悟到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一个由“实验事实”到“理论模型”,再经历新的“实验事实”到新的“理论模型”,不断发现、不断修正,逐渐深入接近真理的过程。化学史真实地记录了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形成化学概念、建立化学原理和理论的艰辛过程。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难能可贵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启发价值,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 巧用化学史,将重要的原理工业化

发展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化学先驱们不断探索、创造和发明的历史,科学探索和创新推动了化学知识进步完善的进程。

案例2: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氯碱工业”教学

氯碱工业发展史:氯碱工业是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的生产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工业之一。中国的氯碱工业历史上主要采用隔膜法、水银法和离子膜交换法等三种生产工艺。三种方法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电解原理。在氯碱工业历史的轨迹中,沿着化工工程师辛苦的足迹一步一步探究着氯碱工业的最佳制法。最早使用的隔膜就是用水泥多微孔材料制成的,因此其透过性差,不能连续操作,而后改用一种由石棉纤维制成的多孔渗透性的隔膜,其性能优于前者。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法生产的碱液比较稀,其中含有较多未电解的NaCl,需要经过分离、浓缩,才能得到较高浓度的NaOH溶液。而且细微石棉纤维吸入人的肺内有损健康。离子膜交换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等目的。离子膜交换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3 巧用化学史,将重要的方法应用化

化学史有着丰富的实验情境素材,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案例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糖类”教学

传统李比希法测定了葡萄糖的组成:称量18.0g葡萄糖晶体,在燃烧炉中加热,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CaCl2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气体全部被吸收。测得两瓶分别增重10.8g和26.4g。又测得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由此可推断该化合物的组成。随着人们对葡萄糖的深入研究,E.H.费歇尔确定了糖的异构现象和化学性质,并合成出葡萄糖,获得了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而现代分析方法可通过红外图谱、核磁共振图谱来研究葡萄糖的结构和物质。

教材中葡萄糖一节的篇幅较小。在教学中沿着分析葡萄糖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历史轨迹,将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官能团的性质、科学探究进行有效的整合。激发学生从历史文化和科学的角度认识葡萄糖的兴趣。这种结合化学史创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体会探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化学史料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开发利用好这一珍贵的资源。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有效整合,在把握教材内涵的前提下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体现“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观念。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蛋白质;化学史;化学教育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41-03中图分类号:Q591.2 文献标识码:E

蛋白质是一类成分和结构都是很复杂的化合物,是建造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基本材料,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功能的执行者。科学家由早期对蛋白质组成、结构、性质的初步认识到现代对蛋白质组的深入研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在科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给我们今天的化学教育带来深刻的教益与启迪。

1 蛋白质研究的早期工作

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是随着知识和经验材料的积累而形成的一个渐进的过程。18世纪后期,化学家马凯尔(P.J.Macquer,1718-1784,法国人)把鸡蛋清类的物质称为“蛋白性”物质。原因是当时人们发现鸡蛋清在加热后会从液态变为固态,并且不能发生可逆的变化,这在当时是一个新发现,这也是人们对蛋白质的最初认识。

十九世纪初期,人们从动物和植物中分离出一些与禽蛋白相似的物质,把它称为“Proteos”(希腊文,最重要的)。1839年,化学家穆尔德(N.Mulder,1820-1880,荷兰人),首次将这类物质命名为“蛋白质"(Protein,主要的),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机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形式。可见,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蛋白质与生命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但限于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和实验技术手段,要想真正弄清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困难重重。例如,穆尔德曾推测蛋白质的实验式为C48H31N15O12(C=6,O=8),并认为各元素的含量及S,P等元素含量的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当时包括李比希在内的许多化学家都支持这种观点,后来实验证明穆尔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进一步研究证明,生物体中存在各种各样成分、为数极多的蛋白质。化学家们采用了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到100℃来水解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使蛋白质分解成各种肽和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用这种方法,在十九世纪末已经得到了14种不同的氨基酸[1],为后续的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这种分析的研究方法也给后续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2 蛋白质结构的测定

有机化学家费歇尔(E. Fischer,1852-1919,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连续十年从事蛋白质的研究,提出蛋白质的多肽结构理论。

关于蛋白质组成的确定,费歇尔借鉴了前人分析的研究方法,将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混合物,再在氯化氢的存在下,将氨基酸的混合物作用于酒精,把各种氨基酸变成酯,然后再进行真空蒸馏,使氨基酸一一分离,从而确定出组成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使人们对蛋白质组成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费歇尔又运用了合成的方法,从各种氨基酸中选出多种组合进行连接,两种酸、三种酸、四种酸的连结......1907年费歇尔成功地合成了由十八个氨基酸分子连结成的链状物质(多肽),其中含有十五个甘氨酰和三个亮氨酰,十八肽的分子为亮氨酰-三甘氨酰-亮氨酰-三甘氨酰-亮氨酰-八甘氨酰甘氨酸,分子量为1213,并测得这种十八肽具有与天然蛋白质类似的性质。[2][3]研究发现,随着多肽中氨基酸数目的增加,就会出现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或出现蛋白质的次级产物的分解反应,特别是发现那些只能分解蛋白质的酶也恰好能分解某些多肽物质,这说明,蛋白质分子是许多氨基酸由肽键(―CO―NH―) 相连而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这就是著名的多肽结构理论。

多肽结构理论为化学家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提供了一个雏形,但要真正弄清蛋白质的结构,仅仅知道肽链的结构还是不够的,二战后,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测定成为蛋白质研究中的新的重要课题。化学家桑格(F.Sanger,1918-,英国人)从1945年开始着手研究胰岛素中多肽链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他将一系列先进的物理化学方法运用到研究中,采用水解法、纸层析法或电泳法,将胰岛素局部水解为小肽,再用纸层析或电泳法进行分离,并用2,4-二硝基氟苯法测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确定了胰岛素的全部结构式,首次揭示了蛋白质结构的奥秘,为人工合成蛋白质奠定了基础,由此,他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桑格的成功在于他大胆而巧妙地将物理化学方法运用到研究中,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使他完成了科学伟业。

3 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20 世纪50年代,通过化学家的努力,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已经被确定下来。对蛋白质结构的清晰认识,激励着各国科学家展开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将使人类在揭示生命奥秘的历程中向前迈进一大步,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由于胰岛素是当时已知的最小的蛋白质分子(只含51个氨基酸),所以各国化学家着手制备胰岛素。我国科学家在1958年底,首先进行了天然胰岛素的拆合工作,从1959年开始,多所单位联合作战,把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简化到分别合成二十一肽和三十肽,最后通过200多步的合成工作,依照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构,终于在1965年底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合成了在结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态等方面都和天然牛胰岛素完全一样的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表明中国在多肽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科学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体现了我国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实力。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蛋白质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在蛋白质研究中拥有雄厚基础的我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这场新的世界性角逐中,正以越来越多的实际行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蛋白质研究的前沿与发展前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蛋白质研究进展迅速。 1988年,三位德国科学家共同首次完整地提供膜蛋白的三维结构。2002年,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1959-,日本人)、芬恩(T.B.Fenn,1917-,美国人)分别发明了软激光解吸(SLD)的爆破电离方法和强电场的喷雾电离(ESI)方法,使得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在气相中自由漂浮的带电离子,以便有可能利用质谱仪来准确测定它们的精细结构及其相应的生物功能;维特利息(K. Wüthrich,1938-,瑞典人)把核磁共振(NMR)技术应用于测定溶液中蛋白质之类的生物大分子的三维图像,保留它们在溶液中的生物活性,测得它们在自然环境下的真实图像。[4] 三位科学家所提出的测定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绘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使人类更深层次地看清蛋白质,并了解他们在细胞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突破性的成就使上述三位科学家同获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揭示蛋白质标记与降解的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化学家切哈诺夫(A. Cichanove,1947-,以色列人)及赫计科(A. Hershko,1937-,以色列人)和罗丝(I.Rose,1926-,美国人)。表彰他们找出了蛋白质分解的秘密――泛速调解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泛速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起到了类似标签的作用。[5]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在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以及在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蛋白质的研究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课题。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载体,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研究成为当今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蛋白质组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调控以及蛋白质组内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临床诊断、病理研究、药物筛选、新药开发、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新世纪,在学科交叉的推动下,蛋白质组学等一批新的学科前沿和方向正在迅猛发展,强有力地引导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形成许多前沿学科和领域,展示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魅力。

5 蛋白质研究对化学教育的启示

5.1 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蛋白质的研究始于人们的日常观察,人们发现蛋白质与生命体的密切关系之后,开始了执着而历尽艰辛的探索。这种探索已经为人类揭示生命体的繁衍、进化、发育和生老病死的奥秘提供了方法和可能的答案,使人类对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这正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蛋白质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医药、环境和农业等新的生物经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解决着改善人们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另外,从蛋白质的研究历程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认识是无止境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科学真理,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的修正和发展过程中。[6]从费歇尔创立多肽结构理论到桑格揭秘胰岛素的结构,再到维特利息描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充分说明了科学的相对性和动态的探究性等科学本质,也为我们渗透科学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

5.2 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价值,树立全面的科学知识观

任何科学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不仅是科学知识和结论的堆积,还表征着特定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是结论与过程的统一体。化学课程与教学中展示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价值,是使学生树立全面的科学知识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蛋白质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发现、科学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无数人锲而不舍探究的结果。费歇尔研究蛋白质历经十年,从探索氨基酸的结构到从氨基酸混合物中一一分离出不同的氨基酸,从蛋白质的分解再到氨基酸的合成,工作量之大,研究之艰辛都是罕见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时,还没有多肽合成的经验,除了谷氨酸钠之外,甚至没有制造过任何氨基酸。查阅文献时发现国外许多人都曾尝试过把还原的胰岛素肽链重新组合,以期获得一定产率的天然胰岛素,而这些探索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面对重重困难,我国科学家迎难而上,着手分离A链和B链(胰岛素是由两对二硫键联结的两条肽链组成的),然后通过巯基的氧化使两条链正确组合以形成天然的胰岛素。为了氧化被还原的肽段,科学家们历经艰辛,最终发现了不使用氧化剂而使氧化反应在低温下由空气缓慢完成的方法,并获得10%的活力恢复,随后一直摸索进一步提高产率的条件,当国外报道氧化被还原的肽链得到1-2%的胰岛素之后时,我国科学家已把产率提高到了30-50%!当我们今天骄傲地回顾我国成功合成胰岛素研究的举世成就时,我们不能也不该忘记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当年科学家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探索!

蛋白质的研究还表明,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重大突破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导致科学重大发现的关键因素。费歇尔所运用的分析-合成方法,桑格所运用的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方法,切哈诺夫等人所运用的泛速调解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科学发展规律,揭示了科学方法的价值。

5.3 学习杰出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回顾科学研究的历史,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从事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与责任、执着与坚强、乐观与热情、谦逊与合作、怀疑与批判,使我们从不同侧面领略与体验到他们的人文情怀与人格魅力,从中学习他们高贵的品质,陶冶情操,培养终身受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费歇尔研究蛋白质的经历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勇气、责任感和执着的信念。在研究蛋白质之前,费歇尔对糖类和嘌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年)的有机化学家。功成名就的费歇尔并没有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又以一个科学家高度的使命感开始了连续十年的蛋白质研究。费歇尔曾经说过,对于所有生物体基础物质的蛋白质的研究,若不积极开展的话,就像在进入生物化学领域门前退却了一样,研究蛋白质“才是一项宏伟的难题,与此相比,以前所进行的糖的研究只不过等于一场儿戏而已”,“要战胜各种困难,全力以赴,要用尽所有有机化学的精华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正是有机化学家的崇高使命,所以,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将全力以赴”。[3]这位伟大的化学家凭借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敏锐的问题意识、渊博的学识、知难而进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知人善任的才能以及大量勤恳的工作,又一次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增加了不朽的篇章。同时,也给我们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郭保章,董德沛.化学史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2]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山冈望.化学史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4]王智民,韩基新,汪成.从田中获奖看诺贝尔化学奖也要“与时俱进”―兼评“化学生物学”成为大科学[J] .化学通报, 2004,(4):309-313.

[5]徐学福.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J].比较教育研究, 2001,(8):11-15.

第9篇:有机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教材;新理念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材又是课程理念、课程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材进行具体的教学,将课程目标具体地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教材,充分理解课程理念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形式,理解编者的意图。

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设计的;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具体落实。新教材的面貌焕然一新、内容丰富、充满勃勃生机。较之于传统教材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生动学习情景素材、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新颖的内容呈现形式、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全新的教师理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是如何体现新理念的。

1. 新教材的结构新 新教材采用了课程模块设计,一改过去高中教材的“单元式”设计模式,“单元式”设计是以每一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为纽带来进行线性组织的。而模块式设计则不同,它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这样的设计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和多样化,在保证全体学生具有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化学1、化学2的学习),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规划人生,确立发展方向。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等八个模块。其中“化学1”、“化学2”为必修模块,其余的为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相互影响。而选修模块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

在对学生层次要求上,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设计的,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不断递进。同一层次的模块是并列的,以保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总体上说,必修化学和选修化学之间的层次不同。“化学1”和“化学2”层次要求相同,内容联系密切是一个整体。从化学学科知识的水平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其它选修模块的层次不同。课程标准对今后的高考化学命题也作了明确的说明: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依据,“化学1”、“化学2”模块的内容是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报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由此可看出,模块式教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2. 新教材的内容新 新教材内容丰富、新颖,每一模块都能充分体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前瞻性,一改旧教材知识陈旧和气氛沉闷的风格,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化学与人类社会、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对化学发展史上重要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图文介绍,也隐含着重要的情感教育价值。

3. 新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新 在极其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要完成课程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至关重要,要比传统教材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如新教材在知识的呈现上,既重视基础知识的点,更突显基础知识的本质结构联系;既体现知识结构,更努力使知识结构功能化;既重视具体知识事实的学习,更关注利用知识的学习来建立和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不仅交给学生最核心的化学知识的纯粹形态,更将化学知识“溶解”于自然现象、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及生动真实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不仅给学生讲明白化学知识,还创设问题情景和多样的活动时空环境,促使学生切身参与知识的发现、理解过程与方法的获得、态度情感的体验。新教材通过精心设置栏目体系,选取最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活动进行整合,使同一个内容的素材发挥多重教育价值,将静态知识和动态过程整合设计、综合呈现,兼顾静态知识与动态学习过程的统一,协调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等不同学习水平的需要,倡导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新教材的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1)正文内容: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要求。(2)活动性栏目:如“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思考和交流”、“归纳和整理”等。(3)资料性栏目内容:如“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科学史话”“提示”等。正文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活动性栏目内容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资料性栏目对进行过程方法教育和STS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