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艺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园艺;昆虫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299-02
园艺植物昆虫学是园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覆盖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2]。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园艺专业学生没有昆虫学基础,不容易掌握课程内容。加之大学生们的务实观念剧增,他们认为昆虫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应用性不强,比较枯燥,所以容易产生厌倦,不够重视等现象。
一、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特点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1.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特点。园艺植物昆虫学的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地域性等特点,课程内容包括前期的基础理论内容(总论部分)和后期的实践内容(各论部分)[2]。总论部分从认识昆虫开始,了解昆虫学基本知识,昆虫与人类的利害关系,昆虫的种类划分以及生产中常见的害虫调查、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等。各论部分针对具体的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植物上常发生的害虫逐一介绍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此部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实践性较强。
2.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1)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改革使得园艺植物昆虫学的课时不断缩减,在有限的学时内,让没有昆虫学基础的园艺专业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全部知识不切实际,加之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内容繁杂,难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2)非主修课,专业认同度不够,学了没用。大多数园艺专业的学生心存该门课程不是园艺专业主修课程的心理,以及对课程内容实践性缺乏认识,不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3)不喜欢昆虫。个别学生不喜欢昆虫,甚至害怕昆虫,因而对昆虫课程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即使对昆虫感兴趣,但只是一时兴起,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掌握方法,死记硬背,甚至看热闹。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授课积极性降低,影响教学效果。
二、园艺植物昆虫学课堂教学思想需要改革
1.教师思想改变,知识更新。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3],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培养学生的方式和目标。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教师要本着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的观念,讲课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地传授,要结合当前的生产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加强生产实践锻炼,积攒生产经验,课堂授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吸引学生。教师的思想要时刻以学生的行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一定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分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高素质学生培养观念,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动手动脑能力。要结合学生特点因人施教,个人志向不同学习的动机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课堂改革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中心,掌握学生的心理,把握尺度,既要有形式的变化又要有内在教学质量的提高。
2.转变学生思想,因人施教。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也在发生着强烈的变化,呈现多方位发展的状况[4]。教师在这方面要引导学生本着学有所用的原则,努力提升专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学好理论知识为基础,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引导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不同,决定学习态度和效果,大多数学生对待学习都会顺应教师的引导,而个别学生对待学习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有用的才为有用,而认为没用的如何引导也没用。例如有的学生准备考研,他所感兴趣的内容就是他考研所考的几门课程,其他课程能混就混,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们要费一番心思,让学生在不耽误考研的前提下对其他所学课程也要重视。
三、园艺植物昆虫学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改革
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是前提。教师一定要有责任心,严于律己,上课时注意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坚决不允许学生的迟到、早退、缺课等现象。大学阶段,学生自主能力较强,业余活动较多,但是不能无故缺课,要让学生充分重视该门课程。课堂上坚决不允许学生出现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等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这些事情在第一次上课前就要强调给学生,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厉很不好说话的老师。当然严厉不等于严肃,与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尤其是心理沟通,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前提。
2.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基础。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养成课上充分学习的习惯,是学好课程的基础。教师在上课时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定期检查听课效果。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单独做思想工作,有这种思想的学生说明对课程不够重视,不明确学习该门课程的意义,此时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关键是自己对学习知识方法的掌握,以及将来专业上的造就,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了解。园艺植物昆虫学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认真掌握课程内容,才会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要占有一部分比例,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好时间,重视课堂学习,可以节省课下学习的时间。
3.培养学习主动性是关键。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5]。虽然以往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的现象已经有所改善,但是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高校课堂改革的程度还有必要更深入地开展。大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活力,要适时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课堂成为一个互动的课堂,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主动性,课程的内容才能记忆深刻。面对教学效果下降的现象,教师不要教条地拘泥于教材的内容与授课的形式,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互动的方式、方法多样,结合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经验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师生互动方式,积极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1)提问式。课堂上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课,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对课程的理解能力、记忆深刻,教师在课上多设问题,如提问学生“毛毛虫如何变成美丽的蝴蝶?”“我们吃的美食有哪些是昆虫?”等等,一些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对提出的问题不用急着回答,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去寻找答案,让学生思想活跃——思绪动起来,就会提高听课效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感兴趣的话题,疑惑不解的知识点,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这样可以增加课堂师生互动。(2)互换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充当一次老师,老师坐下来听听学生的讲解,当然这样的互换次数在整个教学中不能过多,只有一两次就可以了,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老师上课的用心。这种互动主要是针对书面上浅显易懂,又要学生理解掌握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课下提前预习准备,课上随机挑选学生利用十分钟时间给其他同学讲授。经过几轮课下来觉得效果较好,这种办法可以避免老师布置课下学习的内容,学生逃避学习的可能。(3)探究式。结合生产实践,教师课堂上多举与生产相关的例子,如哪里发生虫灾,如何治理?让同学们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生产上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注意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如到秋季蚜虫数量会增多,穿黄色衣服的人很容易招蚜虫,课堂上可以与同学们探讨并解释这些生物学现象,培养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引导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引导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各种引导方式让同学们对课程感兴趣,如将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害虫为害的生产实际问题,而受到领导赏识的例子讲给同学们,可以引导学生重视该门课程。
四、结语
当代的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具有开放性、适应新事物能力强,勇于创新,但情绪变化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个人主义倾向突出,具有依赖性[6]。对待学习会表现出:自己不感兴趣的就不去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转变看法,充分引导,课堂上多费心思,培养学习主动性。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改革多年,方法手段不断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收效[7~8]。但理论与实践教学手段仍需不断改革,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园艺植物昆虫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仙红.提高《园艺昆虫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6):60-61.
[2] 徐艳聆,吴利民,吕文彦.论园艺昆虫学的教学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119-120.
[3] 刘剑,谢妙.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2):125-126.
[4] 全思懋,方鹏.当前高校学生成就动机实证研究[J].人才培养,2003,(5):21-23.
[5] 曾建军.提高植物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11,(6):104-108.
[6] 欧阳霞,汪晓莺,张发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3):261-265.
每一部戏的创作演出多多少少都是曲折的,《原罪》尤其如此。这部赵耀民写于1986年的剧作,次年发表于《钟山》杂志,并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导演雷国华),遗憾的是该戏尚未首演却被禁演。两年后,1989年仍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复排正式公演(导演雷国华),可是不久再次被禁演。后虽解除禁令,但却一直没有演出。时间真快,一晃是16年过去了,此次是该剧第三次被搬上舞台,仍由著名导演雷国华执导,由实力派演员林栋甫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就有五位的演员阵容可谓强大。随之开演后,相关的演出报道已经渐渐多了起来,遗憾的是大多观众在获悉演出的时候,却到了该剧首轮结束的时候了。但是该剧此次复排演出却意义非凡,不单单是该剧本身,更大的意义是在戏外。
原创的缺失是近几年话剧舞台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当然,造成这个尴尬局面有其复杂的客观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多种原因。《原罪》的复排上演是对原创话剧的期待与呼唤,这种期待和呼唤不仅仅是上海,更是全国范围的。艺术虽是形式的东西,但是越是形式的东西越需要有原创精神。改编名著或者别的艺术门类的东西不会成为一门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另外,翻译搬演国外近期的话剧也同样不是我们的主流,只能是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在当下社会大背景下,话剧的不景气已经是事实存在,即便有个别业内人士死不承认,但现状和事实是明摆着的,容不得嘴硬。比如,据统计上海一千六百万人口中,经常看话剧的观众只有不到五万人,北京稍好点,也只有八万人。除了上海、北京,其他地方呢?怕是连统计的人都懒得统计,这就是可怕的事实。另外,全国各大话剧院团近十年几乎就不接收年轻编剧,把编剧推向社会,市场化。这一市场不要紧,很多编剧为了生存,转行了,这是个人主观因素。然后就是制片人、导演、演员们一片怨声载道――没有好剧本呀,没有好剧本!把所有责任一股脑推到编剧身上。没有年轻编剧储备,还有老编剧,可是那些尚在编剧职位上的剧作家多数年龄大了,写不出原创好剧本了,很痛苦,还遭受着更多不该有的压力和任务。这多重的原因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没有好剧目,失去一批观众;失去一批观众,更打击了院团不愿意投入资金制作排演话剧。贴钱赔吆喝,何苦呢?要转变这个局面,其实就一句话――需要有不断的好戏不断地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可是好戏从何而来?天气晴好,有时下猪,就是掉不下来《哈姆雷特》这样的剧本。好剧本是需要编剧个人创作的。这就跟很多戏剧一样是――悖论。就在这个客观环境的悖论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真正甘于寂寞和贫困、勇于寂寞和贫困的人才会有可能逆着这个环境写出好戏,成为原创话剧浮出水面的剧作家,但是这逆着环境要付出比顺着环境多几倍的努力。
《原罪》的复排和上演是对老戏重排做了可贵的探索。对于老戏重排,其实是个老话题,本没什么可说的,作为一个创作于19年前的话剧,说跨越时间长吧,不长,没有“莎剧”跨越的时间长;说短吧,也不短,年轻点的观众都没看过80年代末的两次演出,这样说就已经算是很陌生了。可这次的《原罪》重排跟一般意义上的老戏重排还不一样,后者多是还原本来面目的,像北京人艺重排老舍的《茶馆》,要的是原汁原味,不走样;或者导演根据个人的艺术观念进行重新整合,像最近俄罗斯人导演的赵耀民的《良辰美景》,要的就是导演风格化了,只能看到原剧本的影子了。上述两种情况基本都是原作编剧不参与创作,而这次《原罪》的重排,首先是赵耀民先对自己的剧本动手术修改的。这次的修改主要是基于剧作时代不同了,希望经过修改适合现在的社会现状。其实,拿20年前的剧作修改成符合当下,真是很难,有时候真不如就保持20年前的原汁原味。可是20年还是太短,这跟《茶馆》不一样,试想要是把《茶馆》改成现在大街上茶馆的样子,演员说着现在流行的话,怕会有很多观众看着难受了。所以,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重排《原罪》就处于尴尬了,可是赵耀民还是坚持改了,这是需要勇气的。记得看完《原罪》通文之后,就多少觉得有一点狗皮膏药的味道,因为跟我印象中的《原罪》有那么一点不对,回头想想,也许是我太注意被修改的地方了,老是拿了这些地方跟印象中的《原罪》比较,以至于太敏感了,更也许是导演对那些表层的噱头过于强化,以至于跟我个人的审美习惯有了冲突。
其实在剧场看戏的时候,我深深被编剧在激情与无奈之下的心路历程所感动,也能感觉到编剧通过人物说出了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爱情、人生、、金钱、理想、社会的观念和行动,特别是中年人跟青年人两大阵营人的隔膜与冲突。这些经历了特殊年代的中年人在刚刚萌动的“原罪”意识面前彷徨不安的时候,实际在开放的年青人面前显得却是那样的幼稚和无知了,就跟容晖最后的那段自白一样。我能感觉得到编剧在人物跟剧情开始一样走极致路子,特别是加入了很多时下社会现象的保姆齐小琴的那些戏,比原剧本可以说尖锐了很多,可是这个人物形象却让我感觉到可憎,像个小丑,当然,这不是演员的问题。后来曾当面跟赵耀民说起这个人物的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希望观众同情小保姆的。为此我也试图重新想努力同情她,可是奇怪的就是同情不起来。也许还是编剧赋予这个人物的东西表面化了,如果往内心深层走,在后一幕里的行为动作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感觉滑稽。因为行为和动作是跟着思想走的,要彻底疏理这个人物的复杂而不是单一的心理线索,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原罪》的复排给这种“老戏”的重排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1.1专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针对园林园艺施工情况,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具备与之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促使在园林园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其中。但是,目前施工中的管理人员知识储备显然不足,针对园林园艺设计的示意图,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无法看懂。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使得施工效率不高。与此同时,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强烈责任感,在园林园艺施工的时候,仅仅理解成为修草木、种花草的园艺工作,进而在领域中造成“生产低投入高回报”的领域,使得较多非专业人员实施该项工作,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的专业性难以提高,园林园艺的功效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2施工管理水平不高
在园林园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综合素质较低使得园林园艺施工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现象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园林园艺施工的管理人员将园林园艺施工看成是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工作,并以此作为基础实施各项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其中产生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园林园艺施工的过程中轻视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进而出现返工现象,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将会直接增加园林园艺的管理成本。施工人员由于存在个体性差异,使得不同的施工人员取得不同的工资报酬。这种工资制度最终引发施工管理效率低的工作结果。
1.3缺乏有效规章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规章制度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从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的现状就可以看出,现如今的园林园艺施工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度的缺乏直接造成园林园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不规范。缺少规范的施工操作,施工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保护自然形态具有重要作用的园林园艺,施工人员操作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将会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不符合环境的材料,施工中产生的废渣也较多,进而造成环境污染,不能发挥园林园艺应有的作用,使得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背离。
2加强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从目前园林园艺施工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管理目前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给园林园艺工程顺利施工造成影响,同时还使得工程施工的效率下降。针对此种情况就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管理。
2.1加强单位建设,建立目标管理模式
在园林园艺施工的过程中,将单位作为园林园艺的业主,那么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模式、策略以及管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此种情况下,建设单位要想加强质量建设就应当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建设,建立与之相应的目标管理模式。首先,建设单位可以进行制度管理。在园林园艺施工的过程中确立目标管理,依据施工的规范性与验收的标准型和施工的程序化,建立施工责任制度。建立责任制度就能够监督施工的项目,促使园林园艺施工做到有章可循,顺利完成施工。其次,加强人员管理。在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人员管理,将成本控制作为核心内容。在管理的过程中明确各个参与人员的责任,促使各参与单位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管理人员自身位置,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度,促使管理水平获得有效提高。最后,考核管理。园林园艺工程是一项施工操作,在其中必然会涉及工程建设所需要实施的各个环节。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将施工责任进行细化,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促使施工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当然管理人员在其中的具置需要结合本人在园林园艺中所处的位置,避免出现越位管理。利用考核的方法,能够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重视施工设计
一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其关键之处在于图纸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施工图纸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重视施工图纸的设计,就应当在施工图纸完成后加强对设计图和施工图的审核,保证工程在施工前能够获得有效监控,防止出现重复工作。施工图是园林园艺的细化表现,在施工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广泛收集资料。同时还应当将园林园艺的实用性考虑在内,听取各方的意见,促使施工的设计图纸能够展现出其应有的作用,促使施工能够规范合理。
2.3加强施工质量监测,保证施工质量
园林园艺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监理部门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监理部门应当依据园林园艺施工的合同开展监理工作。监理工作的效果如何将对工程进度与投资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园林园艺工程并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工程,园艺施工从其本质上可以说是对工程建设的二次创新。因而在此方面应当考虑如何将实际的思想与设计理念充分表现出来,促使在园林园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有管理重点,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3结语
花近1.7亿元买《十八应真图卷》,可以说是必然,也可以说是偶然。如果这件作品有5个人都特别喜欢,这种气氛就会造成这件作品能够创出一个好价格,这是一种偶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老百姓资金越来越多,包括媒体各个方面对艺术品的关爱程度越来越高的话,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艺术品作为个人理财的一部分资产配置,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从这个角度说,又可以称之为必然。
第一次参加嘉德拍卖,我买了两张画,买了一张郭沫若的书法,花了7万元,另花11万元买了一张李可染的画。当时,也没有人跟我说真假,我只是知道这两个人有名。2009年秋,1.69亿元买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卷》,如果在北京保利拍卖之前,有人私下卖给我这幅画,我肯定不敢要,因为我不知道吴彬是谁。
事实上,我是一个对新鲜事情比较感兴趣的人。回顾在参与艺术品投资过程中,也有曾经自以为是的阶段,凭感觉判断什么东西会涨,结果却往往是错的。
买什么样的东西收藏,什么样的东西未来能够被认可,这是最关键的。今天,单品能超过亿元,很多人都参与到收藏中,但是有些艺术品的价格却又跑到十几年以前去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人们对艺术品理解程度越来越深。
商品和艺术品有区别,但艺术品也是商品,或者说,艺术品中绝大部分是商品,只有极小一部分才是艺术品。
如果从艺术品的角度来说亿元时代,3件亿元拍品我买了1件,其实我就举了最后一口价。其他藏家开始竞价,争到1.5亿元了,我最后加了100万元,结果就落到我头上了。这就像一头牛一样,本身要趴下来,我在它身上挂了一根稻草,它就趴下去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非要问个究竟,说1.5亿元怎么来的,我说不清楚,我觉得没有谁能够讲清楚。
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目前它创出了中国字画的最高价,近1.7亿元。但同样是《十八应真图卷》,如果放到几个月以前拍卖,估计最多也就卖到五六千万元。这前后几个月没有一种必然的关系,只是是一种机缘巧合,喜欢的人都碰到一起了,大家都飙起来了,大家都在发飙,就这么简单。这一股飙风能够飙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也可能刚刚开始飙,也有可能飙过了,冒个泡就没有了,飙不起来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和资本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如果按照资金来说的话,做一个统计学的统计,算算中国多少富豪、多少资金进入这个市场,起码可以卖十几个亿了。也就是说多的是钱,多的是寻找出路的钱,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没有出路的钱都会跑到艺术品市场来。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爬起来,迅速地穿衣服,走下楼,急得把洗脸、刷牙都忘了。
一下楼,我们上了车就直奔医院。爸爸挂好了号和我去看病。一进医院,只见一大群家长带着小孩来看病。最大的也只有七八岁,最小的大概只一个月大呢。我和爸爸妈妈急得团团转。你们肯定十分困惑,有什么好急的呢?告诉你们吧,在这里有这么多个孩子,何时才轮到我们呀!爸爸眼前忽然一亮,想了一个办法,忙拉我往急救中心的B超室赶。在里面找到了王医生。借着王医生的关系,很快让医生给我看了病。医生让我躺在木板床上,经过医生的诊断,最后说:“很有可能是阑尾炎。”爸爸着急地说:“哦,那怎么办哪?”医生说:“先观察,今天就挂瓶吧。”爸爸点了点头。
我们去药房取药。我和妈妈刚走上楼,一看,队伍好似长安街一样长,顿时,我们一看惊呆了。妈妈对我说:“小迪,我们下去加14元,去床上挂。”
晚上,躺在病床上,我看着已筋疲力尽的妈妈,面目憔悴的爸爸心里十分愧疚,心想:爸爸妈妈,我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真对不起。
关键词:元春爱情皇权作用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部长篇小说中,人物是重中之重,笔者试图找出其中最关键的人物,穿连起全篇的人物。对于《红楼梦》中的关键人物(并非描写的主要人物,而是隐含着故事发展的线索的人物),一直以来学术界多认为是秦可卿[1],对此,笔者不能认同,原因有:其一,秦可卿在叙述中没有家庭背景,其二,在《红楼梦》后期的叙述中几乎没有再提到她,而作为文章的关键性的人物,应该会有起承转合的作用。所以,秦可卿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是不容忽视的,但她并不是小说中关键性的人物。。
元春在《红楼梦》中正式的出场仅一次,即元妃省亲。但是作为重要的背后力量的喻指,其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如元妃二十八回的赏赐、元妃元宵的灯谜、探春抽签时候的提及等等,这几次都是在别人的话语中出现的。但是可以看出元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上。
第一,代表了不可抗拒的干涉宝黛自由爱情的力量
《红楼梦》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宝黛的爱情悲剧,宝玉和黛玉是心与心的契合,是前世注定的宿命。在《红楼梦》的开篇就描写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凄美故事。用泪水来偿还一世的关爱,虽说已经注定了宝黛的爱情是个悲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毕竟需要一个实在的力量去阻隔这样的爱情,而元春就成了这一力量的发言人。《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写到贵妃赐给宝玉的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袭人告诉他: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我们家三位姑娘是一样的。接下来的情节是宝钗把红麝香珠串戴在手臂上,宝玉看到之后便发了呆,更觉得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元春的赏赐与贾家上下关于宝黛、宝钗的选择有关。
元妃对宝玉是母亲般的情怀,从她赞誉宝玉为大观园所提的匾额就能看的出来,所以元春用母亲般的世俗的眼光去赞成金玉良缘。可以说,她在赐赏的背后所体现的态度,被贾家的其他人轻而易举地体味出来,这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之一。而元妃就是阻隔宝黛爱情的最大的现实的力量之一。
元春作为贾家最有地位的人物,而作者所塑造的贾家又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元妃反对宝黛爱情,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作者要所表现的,即当时的社会对这一爱情的态度。宝黛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宝玉和黛玉的悲剧,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用无法抗拒的力量去阻止宝黛的爱情,通过这种描述,体现了作者对当时封建礼教的一种指责和反抗。
第二,指名贾家与皇室的关系
在封建的王朝时代,一个家庭的兴衰存亡都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结合《红楼梦》的创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来看,曹雪芹对一个家庭盛衰与皇室的关系的感受肯定要更为深刻。曹家的兴起始于曹雪芹的曾祖父与康熙的关系,而衰落也是由于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宠爱。[2]小说贾家最兴盛的时候,应该是元妃省亲的时候。作者竭尽全力地描绘了元妃省亲给这个家族带来的荣耀,是贾家最“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时候,表现为合家的欢腾、快速修建起来的省亲别院。而作为一个“外面看是还好,内里已经尽了的”家族,这样大排场的花费,只能加速了家族的衰败。可以说,元妃的省亲是一个美丽的错觉。待元春回宫之后,不久染病去世,贾家也走到了繁华的尽头,而这一切,兴是因为皇帝的宠爱,衰也是因为皇帝的疏离、惩处。
论述到这里,可能会有一种说法:即使没有元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人物建立贾家与皇室的关系,比如有学者认为,神秘的秦可卿隐含着贾家与皇室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北静王爷象征着贾家与皇室的关系。但是我们知道,中国自古就有用男女关系来比喻君臣关系的传统,其他的任何人物关系都不如设置一个皇妃来得更浑然天成,如果小说全篇都没有设置元妃这个人物,贾家与皇室的联系就不能建立得如此协调了。
第三,结构性拓展性的作用
元春在《红楼梦》里出场的次数并不多,《红楼梦》在结构上的多元化越来越被普遍地认识,但是,在这样多元化的结构中,每个人物所起的作用却是有争议的,笔者认为,对元春的描写不仅有着前文所述的情节的需要,更有着文章叙述的结构性拓展性的需要。
元春在《红楼梦》中有着预示贾家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作用,元妃省亲是对元春着墨最多的地方,元妃省亲回宫之后,小说的叙述就开始铺垫贾家的衰落了,如元春回宫后不久,在正月二十一派人给家里送去一个灯谜儿:“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3]贾政内心沉思的是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娘娘为何送这样的谜语?而贾政的思虑其实也应该是各位读者的思虑,何以作此谜语,其实接下来的章节都是一步步地描写贾家的衰落了,在这里,元妃省亲是贾家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小说的第一回,通过甄士隐解读《了了歌》说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由此可见,表达人世不测,宠辱兴衰,是这部小说写作的另一个关键的主题。而元春给贾家带来的荣耀和失落的巨大落差,正是这一主题的最好诠释。
还有就是宫怨的色彩。儿女父母相会应该是多么和谐和美好的事情,可是作者对元春唯一浓墨重彩的描绘,就是为了反衬生离死别的忧伤,“送到那见不的人的去处,不若小户人家,一家子人其乐融融”,元春的这一段话,即是自己的心情,也代表了宫里许许多多的女子的心情,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扩大了小说的意义,即有了宫怨的色彩。因为有着这样不断的拓展性的意义,《红楼梦》才那么韵味悠长。
元春可以涵盖整个《红楼梦》的大致结构,元春的重要地位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依据曹雪芹的笔法,往往重要的人物却着笔不多,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更可以了解,元春的出现更多的是起到衔接全文的作用,研究元春的时候,不能只是把她和其他三春连接在一起,她作为阻碍宝黛爱情的最重要力量,作为贾家和皇室的纽带,在那个封建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了。联系曹雪芹的生平,以及曹家的沉浮和皇室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出,把元春作为全文的线索,作为全书的关键人物的说法也不为过了。
参考文献:
[1]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我的吸烟,自1953年始,那年冬天,在开封县农村,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天冷,疲累,就吸上了烟,似乎觉得那点着了的明明暗暗的烟火,可以取暖,可以缓解疲累。这大约是种心理作用。1953年始,供给制尚未改为工资制,我只有不多的津贴,口袋里钱少,只能吸包装异常简陋的大包烟,记得大约是航海牌的,一包50支。
中间也曾尝试过戒烟。1955年夏天,我们河南省文联这个单位已随着省会迁郑,由开封迁来郑州,在行政区24号楼也办公也住宿。我与李相约,互相监督戒烟,如果发现,就给予相应的处罚。后来,互相发现了,都躲在卫生间里吸。既然互相发现,处罚也就两免,戒烟也就此作罢。1954年时改为工资制,吸烟也升级,改吸黄金叶牌了。那时的黄金叶香烟,是河南的当家品牌,在全国也颇有名气。开始时好像是两毛钱一包,后来是两毛五,就长期稳定在这个价格上。如同一日三餐,每天一包黄金叶,日子就是这样过的。
后来,反,我也“被”,工资由92元降到46元。那时,我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有赡养、抚养义务。92元时,每月给老小各汇去20元,我留下52元生活费;46元时,给老小每月各汇去15元,我留下16元生活费。黄金叶对于当时的我,就是奢侈品了,吸不起。在农村劳动改造时,我就被迫与农民吸一样的旱烟。仅就吸烟这一点来说,首先就农民化了。
我改造的地方在大别山区的新县,算是南方。那地方旱烟不叫旱烟,叫作毛烟,将烟叶切得像毛发一样细,好像用油料浸泡过,有点湿润,捏一小撮放在烟锅里,吸起来很是滋润。仅就吸烟,也可看出南方与北方农民的异同。北方直接将烟叶揉碎就吸,简单豪放;南方则要经过加工,细致讲究。
1960年春节时,我向改造地新县五马公社余冲大队夏咀生产队的干部请假,回安徽蚌埠老家探亲,看望父母和姐妹。那次探亲,逛新华书店,看到刚出版的北京大学集体编著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一咬牙买下了,准备带回改造地慢慢阅读。回程时,在郑州火车站转车,等车的间隙在车站广场转悠,有人前来兜售香烟。问:什么牌子?答:黄金叶。就亮出那鲜红的底色上面印着的一片金黄的烟叶。好熟悉亲切的面孔。久违了的黄金叶。那是物质短缺的年代,商店里几乎看不到这烟的尊容。问多少钱一包,答两块五。这当然是黑市,高价。也只能认了。虽然心动,奈何囊中羞涩。忽然发现,手腕上还有块表,上海牌的。经不住黄金叶的诱惑,几乎没有考虑的过渡,就狠了心让售烟者随我去车站不远的一家小拍卖行,将表换了20元,花了5元钱买得两包黄金叶,解我回程时旅途的寂寞。回到改造地,仍以吸毛烟为主,黄金叶则仔细着慢慢享用,作为“细粮”调剂改善。
——农垦分局中心医院
近年来,我院领导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带领全体职工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狠抓医德医风及两个文明的教育,强化监督约束激励机制,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领导班子认识到,行风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单位的医院,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有重大责任,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称号。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特别是在卫生改革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只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取信于民,医院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我们利用全院大会、科室会议、宣传栏等一切机会,经常讲、反复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同志都认识到行风建设的重要性,把全体医护人员统一到这个认识上来,始终把这一认识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
行风建设,组织、领导是关键。医院实行了行风建设责任制,健全一套完整的行风建设领导机构。科室由科领导亲自抓。形成有效的工作网络。并有职业道德建设监控网络,由医务、护理、院办等各机关科室组成。经常检查、监督并处理群众的来访投诉。
院长与全院职工签订《文明行医责任书》,制定了《医德医风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和《职业道德文明用语、忌语、礼仪、仪表行为规范手册》,人手一册。采取明查暗访,定期质量考核,电话查岗,征求病人意见等方法,全部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个人晋级升职,进修学习挂钩;与评比先进挂钩。建立了全院职工“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对医务人员一次考核分析并及时通报。
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建立和监督的内容与措施上得到不断地完善和规范。赋予监督员实施监督的权利,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监督员所反映的各层面群众的意见,召开病人公休会征询住院病人及其家属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一面镜子,并坚持把院外监督制度归入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设立投诉电话,医德医风意见箱、举报箱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一旦有投诉和举报,即刻处理,给予满意的答复。我们分析了病人投诉中不满意的内容,这里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所以我院领导在院里挑选素质好,有一定沟通艺术的护士,接受礼仪和业务知识培训,患者可以随时查帐。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患者对这一问题的投诉明显减少。
二、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行风廉政建设
持之以恒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行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我们按照上级部署,组织全院职工参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使全体医务人员提高了认识,自觉在医疗工作中规范个人的言行。
医院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对新进院人员培训和考试。还积极教育医护人员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引导提高职工在医疗技术、服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竞争意识,在党内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医疗、护理、门诊、后勤等各系统开展“优质服务、医疗安全,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促进了医德医风的建设,目前,全院各科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医务人员主动加班加点已成为自觉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医疗环境
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一切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1、加强门诊建设,方便病人就诊。
重新装修内外科住院部,使之更加明亮舒适。对划价、取药的繁琐环节,使收费更加准确。门诊大厅设病人接待中心,病人一到门诊,所有问题都可以由导诊帮助处理,答疑解难;建立全程服务和导诊制度;开设简易门诊,方便小伤小病患者诊治及时解决矛盾,有效地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2、向全社会承诺。
院长徐爱国同志代表医院向社会承诺:
(1)明明白白看病,医疗费用一日清;(2)病人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3)我院杜绝药品回扣,收受回扣者将立即取消在本院的行医资格;(4)我院拒绝红包,如有举报,一经查实,减免您的全部医疗费用。由于这一承诺,一方面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一方面是对本院的医护人员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密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取信于民,净化了医疗环境,使医院在社会上有一定信誉。
3、实施医药分开核算,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减轻病人负担。
“药价高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杜绝了药品回扣,使药物价格下降。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开展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工作。降低了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的比例。目前我们对药品品种公开招标,药价下降20%—30%,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看病贵”有所缓解。
公元208年到公元280年,共有三把大火。第一把火是孙刘在赤壁之上的熊熊烈火,这一烧烧死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史称赤壁之战;第二把火是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烧得刘备七十万大军生灵涂炭,史称“?亭之战”;而最后一把火是西晋王?F放的,烧完了东吴辛苦布置的长江天险,一举攻下了东吴。而我要讲的便是?亭之战,这一仗烧掉了刘备苦心经营的大军,烧掉了刘备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更烧得刘备一蹶不振,导致了刘备在白帝城撒手西去。
这场战争的爆发是不明智的,刘备要的只是桃园之情,兄弟小义,而不是天下苍生,天下大义。刘备在决定打这场战役之时,他的心就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在那时,天下苍生在其眼中已不再重要,他要的只是复仇,为他两个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报仇!从内心来讲,我是很佩服刘备的这一举动的。如果我能有这样一个兄弟的话,我死亦无憾。但是刘备乃一国之君,他应以天下为公,不能为小义所蒙蔽。如果他刘玄德只是一介黎民,他大可放手一博,为死去的兄弟报仇。而刘备却正是一个帝王,一个帝王就注定要心系天下百姓之命运,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气了!
这就是刘备重小义而酿成的悲剧。呜呼!悲哉!就为了你刘备一时之怒,却放弃了数十万无辜士兵的生命,难道你不觉得愧疚吗? 关羽的“忘义”
关云长一直被认为是武圣,但我说他是一个忘义之人。
在孙刘一把火之后,曹操败走华容道,最后以义说关羽,关羽终究放走了曹操。在这一场伏击战中,关羽本可斩杀曹操,却因曾经过五关斩六将而放走了曹操。他只记得对曹操的愧疚,却忘了和刘备的兄弟之义,君臣之忠,这岂不是忘义吗?是的也许曹操对关羽有义,但这只是小恩小义而已。若为此小义而错失了斩杀曹操的良机,岂不因小失大,后患无穷!虽然,从私心来讲,我是不想让曹的,他毕竟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也许,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义也是如此。但是在大忠面前只能舍弃小义,更何况这份忠上也加了一份义。关羽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张飞的“急义”
张飞是怎么死的?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是被人刺死的,而这次刺杀也跟张飞的义息息相关。
张飞为了让大哥刘备尽快为二哥报仇,便让手下范疆、张达在三天之内赶制白旗白甲,这个要求太过苛刻,也太急于求成了。最后导致了范、张二人的背叛,还赔上了张飞自己的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