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

第1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一、概述

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 ~ 80%,死亡率5% ~ 30% 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猪链球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4.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症状

各个猪只因病原菌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体温升高、眼鼻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症呈犬坐姿势;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增高。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逐渐成僵猪。剖检症状主要是肺脏病变,呈胰样变、肉样变,间质水肿,纤维素性肺炎。严重者肺脏与胸壁粘连,甚至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 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 2 %等,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导致肺充血、淤血、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引起呼吸道炎症。

3. 饲养管理水平。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外引猪种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五、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1. 仔猪成活率降低。严重时保育猪死亡率可达60% 以上。

2. 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20 ~ 50 天。

3、母猪流产、死胎,不正常,配种率降低。

六、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

猪肺炎支原体是定居在猪呼吸道中的一种病原体,可以破坏猪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从而影响了有效免疫清除机制,使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促进续发行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支原体无细胞壁,易变形,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疫苗的防疫效果不确切。一些猪场对这一特性不了解,乱用抗生素,用药程序不对,只有控制继发感染,而忽视它的原发性疾病,所以控制效果不理想。

七、综合防控措施

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谢绝外来人员入内,严禁从发病猪场、地区购进仔猪。

2.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常规消毒每周1 次,疾病流行期每周2 ~ 3 次;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密封环境可以熏蒸消毒。

3. 注意防寒保暖、防贼风,协调通风保暖之间的关系。

第2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疗效评价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属于耳鼻喉科的一类常见疾病症状,患者患病后往往会出现睡眠时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危害性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对患者的口腔与呼吸道进行手术根治,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麻醉,利用镇静、镇痛药物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手术治疗后还需要及时控制麻醉效果,避免患者出现麻醉后呼吸抑制与呼吸道梗阻等危害性情况[2]。本文分析了全凭静脉麻醉(TIVA)用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6例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为实验对象,86例患者均符合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当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1±3.2)岁,患者体质量为72~120 kg,身高为150~184 cm;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86例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当中具体包括高血压患者14例、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19例、心电图ST-T改变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年龄上都较为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术前对患者心电图、心率等方面进行评估测试,术中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补液和输血,术后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测试,准确控制拔管时间,降低患者出现危害性症状的几率;实验组43例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需要进行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监测,开放静脉输入复方乳酸钠,本次静脉注射所使用的咪唑安定,效应室浓度为4 mg/L,阿曲库铵0.6 mg/kg,均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在患者鼻明视下气管内进行插管。手术治疗前开始静脉滴注舒芬太尼,药物用量为0.2 ug/kg,麻醉过程中需要维持恒定速度,静脉滴注丙泊酚4~8 mg/(kg・h)。麻醉过程中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随时进行调整,间断性追加阿曲库铵辅助麻醉。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呼气末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等因素来调节物的使用剂量。术中还应根据患者的失血量与失液量,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压与营养液。手术治疗完毕以后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肌肉部位的局部按摩,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感受知觉。当患者恢复吞咽反射能够自主呼吸后,需及时拔出气管插管,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选择舒芬太尼、盐酸格拉司琼进行滴注,时间为15 min,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以及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O软件实现。数据间的构成比较用χ2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

2结果

在本次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睁眼时间、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睁眼时间为(7.10±1.60)min,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为(9.30±2.10)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1.15±2.40)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睁眼时间为(11.10±1.75)min,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为(13.20±2.1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6.30±2.20)min,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比对,实验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

3讨论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作为我国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症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3,4]。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镇痛、镇静处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相应采取适当的药物麻醉治疗方式,确保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健康的身体状况,以此为手术治疗提供良好的实施条件[5]。手术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健康情况,防止患者出现呼吸道阻梗等危险情况[6]。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我国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医疗研究人员在对问题原因进行明确探究后,准确把握到了解决问题情况的关键性因素。传统麻醉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术前及术中表现效果良好,但在术后患者即将苏醒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等危害性症状,导致患者吸痰、拔管的过程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全凭静脉麻醉(TIVA)实践应用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这是我国临床医疗领域麻醉手段创新与突破的有力佐证,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医疗水平的优化与完善。

综上所述,全凭静脉麻醉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的清醒质量,减少患者出现术后躁动的几率,与传统的麻醉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毛瑞芬,高秀江,周长浩,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2011,24(14):269-270.

[2]赵峰,季淑娟,朱阿立,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0):832.

[3]周作东.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术后镇痛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3,10(03):11-13.

[4]邓立琴,丁凤兰,刘红.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4(14):269-270.

第3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孟鲁司特;氯雷他定;上气道咳嗽综合症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75―02

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又称PNDS)又名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相关的咳嗽是否由鼻后滴流刺激或炎症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引起,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替代PNDS。UACS 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除了鼻部疾病外,UACS还常与咽、喉、扁桃体的疾病有关,如变应性或非变应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喉炎等。现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1月门诊诊治的76例成人变应性鼻咽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孟鲁司特联氯雷他定治疗由变应性鼻咽炎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症取得的疗效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内科门诊的76例上气道咳嗽综合症患者。(1)症状:除咳嗽、咳痰外,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可有、频繁清嗓、咽后粘液附着、鼻后滴流感。过敏变应性鼻炎表现:鼻痒、喷嚏、水样涕、咽痒等。以咽痒、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特征。(2)体征: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苍白或水肿。这些临床表现较为常见,但无特异性[2]。 (3)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胸片无明显阳性表现;(4)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组胺药物或糖皮激素有效。病程5天―36天。有家族过敏史者16例,有个人过敏史者33例,合并过敏性鼻炎者29例,慢性咽炎20例。其中孟鲁司特联氯雷他定治疗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6岁,最小17岁,最大64岁,单用氯雷他定治疗30例(对照组1),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8岁,最小16岁,最大59岁,单用孟鲁司特治疗16例(对照组2)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6.9岁,最小19岁,最大69岁。三组性别及年龄构成均无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其中孟鲁司特10mg/次,1次/d;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对照组1只给予氯雷他定10mg/次,1次/d,对照组2只给予孟鲁司特10 mg/次,1次/d;三组患者均连续服用药物14d为一疗程[3]。

1.3观察项目 上述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尿常规、胸片,随访3个月,观察复况。

1.4治疗标准 治疗3d内症状消失为有效;7d内症状消失为显效;2周后仍有症状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反应监测 治疗组30例患者服用孟鲁司特合用氯雷他定疗程期间,无明显不适;对照组130例患者服用氯雷他定也无明显不适,对照组2服用孟鲁司特无明显不适。三组患者治疗后监测血、尿常规、胸片未见异常。

3 讨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症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诊断标准:(1)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过敏变应性鼻炎表现。以咽痒、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特征。(2)体征: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苍白或水肿。 (3)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胸片无明显阳性表现;(4)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组胺药物或糖皮激素有效。笔者认为对咽痒、阵发性干咳者,排除其他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应怀疑为上气道咳嗽综合症,而家族过敏史,个人过敏史合并过敏性鼻炎,血嗜酸细胞增高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药物,除阻止组胺与H1受体结合外,其有抗过敏和抗炎等多方面效症,同时其对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均有抗作用,并抑制肥大细胞、巨嗜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脱颗粒,变应性咽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症引起的干咳有消除病因的作用。孟鲁司特是一种迄今为止最强效的特异性半胱氨酰白三烯(LTC4,LTD4,LTE4)拮抗剂,白三烯由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释放。白三烯与过敏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包括一系列的气道反应,如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故阻断白三烯可以有效的治疗变应性咽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症 [4],故孟鲁司特联氯雷他定治疗由变应性鼻咽炎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症是有药理基础,而对上述两药联合使用,本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计明红,潘家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J]. 皖南医学院报,2011.30(6): 493.

[2] 邓文学 ,儿童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断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年 第2期相关文献 2013.21(2): 83.

第4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33-01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Li Min Sun Juhua Yang Yingtian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ursing problems.Methods:March 2006~February 2009 162 patients admitted to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disease observation, oxygen, intubation, ventilator care and observation summary.Results:After rigorous conditions, the correct respiratory management, greatly increased success rate.Conclusion: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espiratory tract attention.

【Key words】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危重症;须临床仔细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科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1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成立新生儿病室以来,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162 例,其中男性91 例,女性71 例.胎龄

1.2 临床表现:早产儿多见,多于出生后4-6h出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60次/分并呈进行性加重、青紫、呼气时、三凹征、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血气分析PaO2小于50mmHg,PaCO2大于50 mmHg,PH值小于7.35。经过积极救治,治愈152 例,死亡6例,放弃4例;气管插管82例。

2 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及咽部分泌物,防止误吸,必要时先雾化吸入后再吸痰,吸痰前先充分吸氧,注意无菌操作,动作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防止误吸引发感染。每2h翻身拍背一次,对气管插管患儿翻身时应注意气管导管防止其脱出。吸痰时使用一次性吸痰导管和一次性手套,减少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进行空气消毒,接触患儿前后均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洗手。各种用于患儿的仪器、管道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并定期消毒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氧饱和度等,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2.3 维持中性环境温度。根据胎龄、体重、体温调节温度,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之间,相对湿度55%左右。

2.4 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采用不同的供氧方法和调节氧流量,使氧分压维持在50-70mmHg,spo2

2.5 频发呼吸暂停时行气管插管并采用间歇正压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选择2.5cm~3.5cm的气管导管,插管后妥善固定好气管导管,防止脱落和滑出,每班记录并测量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观察胸廓起伏是否一致,防止气管滑脱或移位。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2~4h行肺部灌洗1次,保持呼吸机湿化器内有足量的蒸馏水,保持气道湿化。做好交接班工作。

2.6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不能进食者可保留胃管或胃肠外营养,保证足够的营养及水分的供应,危急期应禁食由静脉补充热量,病情好转后由消化道喂养。

2.7 健康教育: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家长病情的转归及愈后,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防止医患纠纷发生,同时做好育儿知识的宣传工作。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1]。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2]。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生存3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恢复的希望增大[2]。在162例患儿的病情观察体会中,应密切注意呼吸和缺氧情况,及早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适时机械通气,建立有效呼吸,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第5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 NCPAP;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干预;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为一种在早产儿中十分常见的危重急症,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胎龄以及出生体重越小,其发病率也就越高,如果没有采取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导致早期死亡或者是遗留多种后遗症,为患儿的生活以及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展开了分组护理,且对其治疗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最近一段时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抽取其中的84例,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42例。对照组包括有男25例,女17例,胎龄29-34周,平均(31.5±12.1)周,出生体重1420-2300g,平均(1980±132)g;观察组包括有男24例,女18例,胎龄28-33周,平均(30.6±12.3)周,出生体重1519-2340g,平均(1990±120)g。以上所统计的患儿的性别、胎龄以及出生体重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所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评估,并加以对比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NCPAP进行治疗。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有:①一般护理。给予患儿早产常规护理,保持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恒定,患儿应放置在温度适宜的保温箱或者是辐射式的红外保暖床上,同时依照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温度等进行调节。②病情观察。对患儿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精神反应等进行密切的监测,并且应对口唇、四肢以及面色是否出现紫绀、水肿给予密切观察,同时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定时对患儿展开血气分析,对其PaO2、PaCO2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及时对NCPAP压力以及NCPAP做出调整,并在调整前后对PaCO2变化进行观察。③气道管理。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对口咽、鼻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在吸痰的过程中药严格对无菌操作予以执行,并且应了尽量选用一次性的吸痰管。应适当保持气道湿化,经常对湿化器内的液面水平,若是湿化器的液面水平相对较低,则应及时对灭菌注射用水予以添加,保证正常的水平。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在对患儿给予治疗的期间,应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变化。对压力值过高予以避免,过高的压力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从而致使心搏出量明显降低,血压发生下降,脏器灌注压下降,很容易引发气压伤[2]。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在12小时之内呼吸困难、发绀以及全部消失,TcSO2大于85%;有效:在接受12小时的治疗后呼吸困难、发绀以及症状明显减轻,TcSO2显著升高,然小于85%,在治疗24小时之后胸片X线检查显示肺野透亮度增加,支气管充气征显著消失;无效:在接受治疗12小时之内症状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善或者是继续加重,且TcSO2不足70%[3]。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很明显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无一例患儿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则有2例发生了气胸和腹胀的现象,并有3例出现鼻中隔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90%。显然两组差异显著(P

3 体会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采取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以及护理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在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改善患儿的康复效果,提高治疗水平,减轻患儿以及家属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超.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2(02):186-188.

第6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困难; 简易鼻塞式CPAP;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7-01

临床上对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治疗,多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但治疗后,临床护理是呼吸困难改善的重要环节[1]。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9例新生呼吸困难患者,其中30例给予精心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9例新生呼吸困难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0.6h~13d,平均年龄2.4d,体重为1022~3348g,平均体重为2153g。原发病情况:11例呼吸窘迫综合症、4例羊水吸入性肺炎、3例胎粪吸入性肺炎、3例感染性肺炎、4例原发性呼吸暂停、3例新生儿窒息、1例缺氧性脑病、1例软骨软化症。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0.7h~13d,平均年龄2.5d,体重为1023~3349g,平均体重为2154g。原发病情况:10例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羊水吸入性肺炎、4例胎粪吸入性肺炎、2例感染性肺炎、3例原发性呼吸暂停、2例新生儿窒息、2例缺氧性脑病、1例软骨软化症。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给予精心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保暖护理。按照患儿年龄、体重情况,将婴儿置入保暖箱内,以保持正常体温。(2)安置。给予平卧位,垫柔软肩垫于肩下,轻度伸展颈肩部,维持呼吸道通畅。(3)呼吸道管理。其一,确保CPAP压力。如果管道连接不牢固、不紧密,导管出现折叠、扭曲,或者存在漏气等现象,均会导致压力不平稳,引起治疗无效,保证气道通畅、密闭。在使用过程中,确保患儿安静,以确保气道密闭与CPAP压力。其二,保证呼吸道通畅。将口、闭腔内分泌物及时清除,对鼻孔定时进行清理,定时拔鼻塞,监测是否有鼻黏膜损伤、水肿等,采用石蜡油局部涂抹,以确保[2]。(4)病情监测。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在CPAP使用过程中,同时置于心电监护仪进行检测,仔细监测患儿的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频率、血压变化、SaO2与心率变化请。根据血气变化情况,对CPAP氧流量、压力进行及时调整。另外,仔细监测患儿呼吸暂停、吸气三凹症、发绀、等症状变化情况,记录号液体的出入量。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并给予及时处理。(5)并发症护理。其一,鼻部皮肤损伤。由于鼻塞关系,患儿鼻孔长时间处于塞住状态,固定鼻塞后,若过紧极易压迫鼻孔局部,引发鼻中隔组织、鼻黏膜坏死。因此,按照患儿年龄、体重采用适合双鼻塞,护理人员每4h监测鼻塞是否松动与中隔皮肤情况。其二,腹胀护理。在CPAP使用时,患儿极易吞咽空气,导致腹胀压迫肺组织,对肺通气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在CPAP使用后,给予胃管留置,定时给予胃肠减压 [3]。

1.3疗效判断

显效: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氧饱和度、脉搏>90%。

好转: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氧饱和度、脉搏>80%。

无效:患儿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第7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56-01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48岁,2012年3月5日施工时不慎被重物砸伤右下肢,致使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右膝上约8cm处6cm2伤口,深约1cm。X线显示右股骨下端粉碎骨折,10:30am入院,查患者生命体征正常,行术前准备,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均正常。11:40am在要硬联合麻醉下行 “右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清创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BP105/66mmHg,P88次/分,R22次/分,氧饱和度96%,遵医嘱给予补液,抗生素静脉滴注,神志清醒。两小时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胸闷、出汗、呼吸困难,心率118次/分、氧饱和度76%、神志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双肺出现局限性湿锣音。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脂肪栓塞综合症,立即给予高流量面罩加压给氧气吸入,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速尿静脉注射,静脉输入低分子肝素钠,肌肉注射咪唑安定。经过两小时五十分钟的积极抢救患者神志转清醒,但是胸部仍不适,仍然按照脂肪栓塞方案处理。经过三天的治疗和观察病情好转,神志清醒,氧饱和度达97%,发病后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胸片显示双肺无异常。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要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定时检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瞳孔变化。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末梢感觉及切口敷料渗血情况。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处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彻底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极度困难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打开气道后加压给氧,流量4-6L/分。

2.3 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取舒适的卧位。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准确记录二十四小时尿量,做好尿道口护理。

2.4 心理护理:由于脂肪栓塞起病急,医护人员指导陪护、探视这调节情绪最大程度上消除恐惧和忧伤,护士要高度重视语言技巧与患者家属谈话,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患者转为清醒早期,说话困难,责任护士要用真诚和蔼的语言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2.5 骨折肢体的护理:患肢应有效的制动,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动作轻巧,尽量避免引起损伤、出血骨髓产生游离脂肪滴进入已近损伤的血管而加重栓塞。

3 讨论

脂肪栓塞综合症是创伤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有以下三个学说:

机械动力学说,损伤处骨髓所产生的游离脂肪滴在骨髓腔压力增高时进入已损伤的血管堵塞毛细血管,特别是肺、脑、皮肤等微血管。

生化学说,由于损伤后血浆的化学性质的改变,使乳化的脂肪粒凝集,堵塞毛细血管。微血管内血流动力学说,损伤后毛细血管内血小板凝集和红细胞堆积,血流缓慢,与微血管内流动的小脂肪滴结合是构成脂肪栓塞的基础。

第8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体会

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过程中,既要快速彻底洗胃,又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既要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又要防止阿托品过量中毒而导致死亡;既要及时建立人工通气,又要防止痰检窒息以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因此,护士要做到“三个及时”,有助于早期诊治,也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成败的关键。

1 及时将毒物清除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1.1 及时洗胃:有机磷农药口服吸收快,服后30min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患者到院后必须立即机械洗胃,洗胃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液量1~2万ml,以洗胃液无农药味,颜色与灌入一致为宜。反复冲洗,随时变换,洗胃完毕后,继续保留胃管,每3~4h再洗一次,直至病情好转[2]。笔者认为,有机磷农药的特点是杀虫效率大,作用迅速,人体吸收快,来势猛,病情发展快,因此,及时彻底洗胃是关键。单纯及时洗胃是不够的,要使毒物彻底清除,防止胃内残留的毒物及肠腔流入胃的毒物再吸收中毒,致使病情反复,必须做到既及时又彻底洗胃。

1.2 及时建立人工通气。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睁眼无力,眼球转动受限,吞咽困难,严重者突然感到胸闷、憋气、恐惧、紧张、小汗,继之很快发展到呼吸困难,发生外因性呼吸肌麻痹,即中间综合症。作为护士,应对呼吸衰竭的及时识别并积极建立人工通气,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

2 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

作为临床护士,尤其是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意识,同时还必须具有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并发症的能力。

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中间综合症和脑水肿。

2.1 上消化道出血: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常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并成为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据国内文献报道,其病死率高达20%以上[4]。因此,在为病人洗胃操作时要尽可能地轻柔、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口服有机磷农药患者经洗胃或催吐治疗以后,一般要禁食1~2天,应从流质开始过渡到普食。

2.2 中间综合症:中间综合症多发生于中毒后2~4天,可表现为不能抬头,眼球活动受限,肢体有不同程度的软弱无力,呼吸肌麻痹时出现呼吸困难。中间综合症使病人预后极差、死亡率明显增加,所以需密切观察,及时识别并积极建立人工通气,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 2.3 脑水肿:这种情况是最棘手的病情。因为脑水肿时,对抗毒反应差,不易观察真实用药效果。脑水肿表现为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眼底视水肿眼结膜水肿。作为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瞳孔、口鼻分泌物、肌颤、意识状态等方面的改变,除原因治疗外,特别注意脱水剂、激素、肝乐、维生素C的给予和维持呼吸、血压等措施。

3 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来势凶猛,若治疗不及时,用药不当,病情可迅速恶化,治疗延误或药物过量,发生并发症,有时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因此,了解病情发展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阿托品过量,先将瞳孔、面色和肺罗音这三个阿托品使用时间长后易变的指标除外,看皮干、口干、血压、脉搏、体温这几个不变因素的指标是否存在,如存在就是阿托品过量。阿托品用量不足,则表现无皮干、口干、无血压、脉搏和体温升高,全血Ache活力低于正常。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用感官来考察事物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当病人的病情因用药和护理有所变化时,药物的反应是护理观察的重点,并发症的产生是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护士及时向医生提供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到的准确信息,对成功抢救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学宏 急诊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89

[2] 余敏燕 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体会 咸宁学院报 2010;24(4)360

第9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低氧血症;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87-02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作为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在新生儿领域已广泛应用。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哈美顿阿拉丁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低氧血症应用CPAP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因不同疾病导致有严重低氧血症表现的新生儿,其中男性38例,女22例,入院时间:最短生后10min,最长25d;胎龄:28周~32周6例,32周~37周29例,37周~40周25例;原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2 例,早产儿呼吸暂停 7 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气管插管拔管后) 9 例,吸入综合征24 例:感染性肺炎8例。60例患儿入院时表现为呼吸急促、面色青紫、、频繁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SpO2)≤80% ,PaO2为

1.2 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胎龄及疾病种类、疾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给予原发病的治疗及常规营养、支持、维护水电解质平衡和保护各脏器功能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哈美顿阿拉丁)鼻塞式CPAP辅助通气,气体流速5-8L/min,呼气末正压2.5-6cmH2O;FiO20.30~0.70。初调参数:FiO2 0.3~0.35,气体流速5~6L/min,呼气末正压2.5~3cmH2O。1h后根据临床症状及SpO2情况进行参数调节,FiO2 每次调整幅度为0.05~0.10,呼气末正压调节幅度为:0.5 ~1cmH2O,每次调节其中一个参数。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呼气末正压达7~8cmH2O,同时FiO2达0.80。SpO2持续≤85%,则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头罩吸氧,氧气流量4-7L/min,FiO2 0.3~0.8,两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成功: 使用辅助通气治疗后患儿病情改善,呼吸困难缓解,呼吸暂停消失,SpO2改善,顺利撤离辅助呼吸机而无需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失败:患儿病情改善不明显或继续加重,需改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组30例患儿有25例在开始治疗12~24小时后呼吸困难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占83.3%,对照组30例中有12例得到明显缓解,占40%,P值0.045(P

2.2 CPAP疗效 治疗组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P值0.004(P

2.3 CPAP开始应用时间 从发病到开始应用CPAP的时间最早30min,最晚72h,其中24例均在发病后6~8h内上机,占80.0%,平均开始应用时间5.5h,3例失败患儿均≥48h才应用CPAP。表明早期应用CPAP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2.4 CPAP使用时间 最短12h,最长72h,平均29.33±13.25h,

2.5 患儿对氧气的依赖时间比较 治疗组采用CPAP抢救成功的27例患儿平均对氧的依赖时间73.77±27.63h,对照组采用头罩给氧抢救成功的17例患儿为130.59±49.2h,t值2.01,p

2.6 并发症:治疗组30例患儿仅有2例鼻部出现红肿,其余患儿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低氧血症是呼吸功能障碍时的常见表现,可由通气/换气中任何环节的障碍所致。重度低氧血症时PaO2为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和呼气相均提供一定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发生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V/Q) [2]。从60例患儿治疗效果分析来看,应用CPAP后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能够得到及时缓解,12~24小时后呼吸困难缓解率达83.3%,可尽快使病情稳定,避免气管插管带来的不良影响,明显降低了有创呼吸机使用率,而且早期应用效果更显著,本次研究中80%的患儿均选择在发病后6~8小时内上机,成功率达90%,3例失败的患儿均≥48h才应用CPAP,表明早期应用CPAP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早期应用CPAP,可使肺泡保持正压,不至于萎陷,增大弥散面积,减少呼吸作功,明显缩短了疗程。传统的常规头罩吸氧治疗往往存在通气压力低,因而不能完全改善呼吸困难及缓解肺氧合状况。从治疗组对氧气的依赖时间来看,患儿对氧依赖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目前的CPAP机大多采用空氧混合方式给氧,可以自由调节并监测氧浓度,大大地提高了用氧的安全性。其加温加湿后的气流还可以湿化气道,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同时CPAP正压给氧可以使肺泡在呼气末端开放,减少PS的消耗,在良好的肺通气/换气下,也利于PS的自身合成,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感染性肺炎非常有利。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防治指南中指出:鼻塞CPAP可以替代机械通气为许多RDS提供呼吸支持,一些患儿可以通过CPAP治疗而无需使用PS,越早使用CPAP,越能避免机械通气[3]。

CPAP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气漏、腹胀、鼻粘膜损伤、CO2储留、及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等,但相对发生率很低,总的说来CPAP使用简单、有效,对患儿影响小,并发症少,易脱机,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捷 魏克伦 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