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药事管理知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事管理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药事管理知识培训

第1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药熏洗;玻璃酸钠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为特点的骨关节疾病。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骨关节炎患者的41%。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而老年OA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老年人关节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本院自2007年9月-2009年4月共收治7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3岁,平均67.3岁;单膝关节49例,双膝关节26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7年。X线片示关节边缘均有不同程度骨赘。两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6):(1)膝关节疼痛;(2)年龄>50岁;(3)晨僵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按《伤科一百方》中下肢活络洗方[2]苏木、伸筋草、威灵仙、路路通各30g,牛膝、木瓜、毛姜、当归、桂枝、姜黄、川芎、防风各15g。上药装布袋泡1h,水煎取汁,加米醋250ml,先用药液熏洗患膝关节30min,再用药袋热敷30min,5天1剂,每天2次,30天为1个疗程。注意勿烫伤皮肤,熏洗后避风寒。

1.3.2 治疗组 中药熏洗同对照组,同时碘酒、酒精严格消毒皮肤后患膝关节腔内用玻璃酸钠(施沛特)注射治疗,每次2ml,每5日1次,30天为1个程。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共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标准制定。显效:临床全部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参加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有明显进步,工作能力或生活自理有所改善。无效:疼痛虽减轻,但关节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继发性骨质增生[3]以及关节腔内滑液分泌减少、滑膜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痹证、骨痹范畴,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血行瘀滞,不通则痛。下肢活络洗方具有散寒除湿、活血祛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玻璃酸钠(施沛特)为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内起到作用,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关节腔内注入后可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中药熏洗配合施沛特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锦松,李小霞.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3(7):135-137.

第2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根据XXX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到位

个别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等核心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如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的问题。

1、字迹潦草,有涂改,姓名、住院号不相符等情况。

2、病程记录中对修改的医嘱、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记录内容分析少,过于形式化。

3、存在知情同意书告知、签字不规范、药品及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费项目未签知情同意书。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管理是一门学科,要想提高医疗质量,不但要学习医学理论、医疗技术,还要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理念,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使医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掌握质量管理方法,才能变被动的质量控制为主动的自我质量控制。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务必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

1、进一步加强质量查房和运行病历检查工作,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对查到的问题除了当面讲解以外,对屡犯的一定要通过经济处罚,给予惩戒。

2、要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严肃考核纪律,注重考核的实效,不流于形式。

3、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

在全院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及病历检查标准,保证住院病历的及时归档和安全流转。

4、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

严格执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要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做好个人控制环节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漏报。

5、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根据《转发关于印发XX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成立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小组》组织,严格开展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注重监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设置处方权限,保证制度的落实,提高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率,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傲的工作作风,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老百姓尊敬的医务工作者,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将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不谋私利。

第3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b)-0147-02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而且也阻碍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感染管理者,经历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从无到有的过程,针对现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与同行们探讨。

1 存在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明确、管理缺乏权威性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体制设立上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其所处的地位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笔者对周边几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调查,80%的医院无独立的感染管理部门,即使设立了科室,亦无专职人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隶属关系不明确,而感染管理的职能又涉及医院的诸多部门和科室,所以如果感染管理科缺乏应有的位置和管理的权威性,管理协调则无从谈起。

1.2 部分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随着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增加,院领导对感染管理工作都有所认识,但还未达到重视的程度。甚至有个别领导认为医院感染管理不产生经济效益,开展此项工作只为应付上级检查,还有的医院多年未派相关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以致相关人员管理理念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参照新的规范、标准开展工作。

1.3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由于缺少正规的院感知识培训,致使部分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在平时工作中,无菌操作观念及自我防护意识欠缺,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抱着侥幸的思想。特别是医疗、后勤人员,院感意识不强,甚至缺如,在很多大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更加证明了医院迫切需要加强所有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和院感知识培训[1]。

1.4 医院感染监控不足

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据笔者对周边几家医院的调查,目前各家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都已进入规范状态,但在其效果监测上力度不够,特别是生物学监测,认为定期的监测不但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增加了医疗成本,有几家医院虽然开展了常规性监测,即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虽然监测效果令人满意,但却不是日常医院消毒效果的真实反映。由于未开展目标性监测和前瞻性监测,以致我们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能及时发现,这样对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是很不利的。

1.5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而且会诱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增加,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2]。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首先,由于受条件限制,基层医院大多不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致使出现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现象;其次,医院感染管理职能不到位,不能有效指导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部分医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外科系统科室手术后预防用药,无论手术大小,抗菌药物使用已成常规,大剂量、长疗程已司空见惯;最后有些医生受患者及家属的影响,认为贵药就是好药,往往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而不是患者的病情进行对症用药。这种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造成相当一部分细菌耐药现象发生,给医院感染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 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规章制度

应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的专门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科,强化职能地位,明确职责与任务。确定与感染风险有关的操作规程与流程,并采取对策以减少感染风险[3]。定期进行相关质量检查,持续质量改进[4]。

2.2 继续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宣传力度和深度

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也是最积极的因素,只有使医院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充分意识到做好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有了主动参与的要求,我们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才有可能在医院顺利开展。

2.3 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在职继续教育是提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根本基础[5]。首先医院要选派院感专职或兼职人员参加全国或省内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的学习,系统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前沿知识,然后再在医院内部定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全员培训,特别是关于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以此提高和统一全体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认识,使院感知识的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从而营造一种人人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的氛围,杜绝各类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认真落实各项监测工作,提高控制力度

感染管理科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与技术规范》要求,把医院的各项监测工作列入管理的议事日程,每月定期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进行全面监测,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内镜等进行抽样效果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6],对医务人员的各个环节要全面综合监测、合理评价,真正把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从而使全院的监控工作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2.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管

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及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测、检测与评估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培训,增强用药自觉性和规范性。定期检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明确各级医生的使用权限。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从观念上根本改变,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率,对预防用药实施严格的管制,尤其是外科的预防用药,倡导外科围术期用药。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途径,加强对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患者对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认识,配合医务人员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同遏制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3 讨论

当前,医院感染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医院的领导和职工都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增加各级医院手卫生设施,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落实,认真做好医院各项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管理检查指导与依法管理,强调慎独精神,给全体民众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医疗场所。

[参考文献]

[1] 齐国平,张智梅.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对策[J].当代护士杂志,2005,12(1):93-94.

[2] 徐凤琴,叶枫,张灿婷.898例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224-225.

[3] 杨锦玲.医院感染管理在基层医院的开展[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 28(6):597-598.

[4] 袁玉华,同俏静,赵凯,等.JCI 医院评审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标准的执行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5-176.

[5] 李六亿,郭燕红,赵艳春,等.全国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设置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09-311.

第4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规定,我院立即进行医疗质量大检查并作出如下总结:

一、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严格按照流程和诊治指南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

3、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

5、做好晚查房的工作。晚查房包括对新收患者、危重患者、白天的医疗处理后的结果跟进、验单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特殊检查结果、知情同意的沟通(特别是将要进行手术或者有创检查患者)、明天将要出院的患者安排、会诊患者的处理等。并跟值班医师进行交接班工作。

6、做好交接班工作。上午的交班和下午的下班前的交接班特别重要,危重患者必须床边交班。每天值班的医师在接班后必须把本科的患者的验单详细查阅一次,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处理和复查。

7、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

8、科室设立专门的病历质控检查负责医师,随机抽查病历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及时修改错漏地方。

9、针对查房的各项回馈信息,并提出的意见,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整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10、每月由科主任牵头,进行业务学习,更新诊治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11、对科进行不定期、不提前通知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帮助落实

12、设立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目的是在解决疑难病例诊疗的同时,提高各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并同时对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高他们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

1、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做好入院时的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患者要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必要时签署病(危)重通知书。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医师和护士的名字,并知道病情沟通的时间。

(2)住院时的沟通:病情的变化、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特别是诊断和治疗出现重大更变化时,更要及时沟通。对于白天不能及时来院了解病情的患者,必须把病情交班给值班医师,让患者家属跟值班医师了解病情。

(3)出院前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门诊随诊的时间和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病情可能出现变化时的处理方法,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等。

(4)门诊患者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随诊的时间等。

(5)医护之间的沟通:落实医疗行为的及时到位,各种检查是否及时进行,患者病情的变化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

2、认真落实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对于有关治疗,必须由经治人员与家属和患者进行当面的沟通,把该诊治检查的必要性、适应症、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疗费用、医疗需要观察或者治疗的时间向患者家属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如病情危重、病情波动变化大、精神异常、不配合医疗操作、随便外出等患者,必须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必要时设立专职陪护人员,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4、合理调配科室加床,在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范文二:

根据XXX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到位

个别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等核心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如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的问题。

1、字迹潦草,有涂改,姓名、住院号不相符等情况。

2、病程记录中对修改的医嘱、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记录内容分析少,过于形式化。

3、存在知情同意书告知、签字不规范、药品及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费项目未签知情同意书。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管理是一门学科,要想提高医疗质量,不但要学习医学理论、医疗技术,还要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理念,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使医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掌握质量管理方法,才能变被动的质量控制为主动的自我质量控制。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务必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

1、进一步加强质量查房和运行病历检查工作,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对查到的问题除了当面讲解以外,对屡犯的一定要通过经济处罚,给予惩戒。

2、要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严肃考核纪律,注重考核的实效,不流于形式。

3、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

在全院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及病历检查标准,保证住院病历的及时归档和安全流转。

4、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

严格执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要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做好个人控制环节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漏报。

5、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根据《转发关于印发广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成立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小组》组织,严格开展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注重监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设置处方权限,保证制度的落实,提高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率,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

第5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综合ICU;药物;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56-01

1 确立备用药物的管理目标和种类根据

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的患者安全目标 ,确立专科备用药物的管理目标为:药品存放合理 ,数量充足 ,标识清楚 ,无过期、失效及变质药品 ,护士取用药物方便、快捷[1]。ICU病区有着与其他科室的不同的药物种类:包括多种血管活性药物 ,镇静镇痛药 ,抗生素,扩容药物及生物制剂类药物。我们确定重点管理的药物有: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硝酸甘油,硝普钠,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 ) ,静脉用改善外周血管药(如东莨菪碱),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 (如米力农 ) 等 ,镇静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杜冷丁 , 抗生素(如斯沃、泰能、万古霉素)等,扩容药物(如万汶,佳乐斯)等,生物制剂类药物如20%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

2药品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 护士对药物放置位置不熟悉, 抢救患者时,医嘱多数是口头医嘱,在紧急情况下,在加药或用药核对过程中也有发生错误的可能。

2.2 药房发放的非整盒针剂通常也没有包装盒,容易出现混放现象。

2.3 未按规定条件贮存特殊药品:药品的有效期受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影响,如不按药品的性质要求贮存,就会缩短有效期,使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在检查中发现多种药物未按说明书要求:如硝普钠避光, 丙种球蛋白2~8℃保存, 20%白蛋白室温下不超过20℃保存等[2]。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护理人员对所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储藏条件不了解,使药品未严格按要求保存,易导致药物变性。

2.4 护士在用药过程中不了解配伍禁忌。导致配药后出现混浊、结晶等现象,造成浪费。

3改进措施

3.1 建立病区专科备用药物交接本:我科建立了病区专科备用药物交接本,增加了肾上腺素,多巴胺及阿托品等用量大的急救药品基数。秘书班护士每天进行清点1次,保证病区当时的备用药物数量至少为基数加患者夜间使用量,从而在数量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

3.2 药物定位摆放 :科内设有专门药柜, 药柜为平面图设计,每种药品都在固定的位置摆放,药柜每一格都贴有明显标识,包括中英文对照及每支剂量。同时在药品管理中每位护士对自己负责柜内的药品质量,有效期,卫生等负全责, 做到定期管理,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抢救患者时抢救人员能在固定位置取到所需的药品,不但缩短了取药时间,同时质量得到保证,提高抢救成功率。

3.3 建立醒目的药物有效期标识:针剂使用原包装盛放,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与使用 ,将有效期用记号笔圈于标签药瓶 (盒 )。在责任到人的基础上,每月要进行药物全面检查一次, 杜绝遗漏。多余的药品及时退回药房,既避免了流失,又做到了合理使用。对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的,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劣药论处[3]。

3.4 护理人员定期培训:针对护理人员对药品贮存不了解,科室成立药物管理小组,制定工作流程及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药品管理知识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增强其责任心。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对病区药品使用实行全程动态管理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由药品负责人将药物说明书收集起来, 建立药物说明手册[4],保证重点药物均有说明书原件 ,方便医护人员查询 ,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使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5 .病区设立一本药物不良反应的登记本; 护士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或者不同药物在联合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沉淀,结晶,颜色变异等药物间的配伍禁忌记录下来,提醒大家共同注意,安全用药。

3.6 物管理;对品如吗啡,芬太尼,杜冷丁等实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专人负责,专柜保管,并建立了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用药日期、用药剂量、开方医师、核对及执行护士签名等品使用登记本, 每天做好品的消耗帐和交接班,做到了既合理使用又严格管理。

4讨论

我们在病房药品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不是简单的护理工作质量问题 ,其潜在的可能是护理事故、差错或纠纷。用药安全是每位患者的基本需要 ,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防范用药差错事故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必须重视病区备用药品管理 。因此科学、合理的药物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5]

参考文献

[1]张 波,梅 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41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0

[3]李秀敏,吴海燕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及保管措施[J].人民军医,2009,52(2):1321

[4]攸江华,苏 云,刘玉平.临床科室的药物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411

第6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1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导致医院药品近效期或过期的原因主要有客观条件,人为因素,我院就此采取了针对性的手段,从源头入手,狠抓采购、入库存储环节,参考现库存、库存上限、库存下限、销量可做出所需计划量,我院为了节约开支、加大利润采取少量多次购进但又不得出现短缺,程序采取灵活操作。通过将实际销量与标准计划量比较,结合季节变化,故在计划采购设置可调整功能。

1.1科学计划 合理的计划和库存是确保药品有效期规范管理的前提条件,为了使储备的药品既能保证正常使用,又能做到不积压,依据本药房药品实际销量,共同研究制定下1w请领计划,一般情况下星期五下午请领下1w药品,星期三再安排补充请领药品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请领,病区药房对有效期长、用量大、需皮试的药品,根据季节、疾病种类、通常使用量、货源情况等加大请领量,减少领药次数,避免因频繁变更批号,药品断货等原因,给患者用药造成不便;对临床使用量少,但需必备的药品,我们结合临床情况贮备单患者2个疗程的药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再及时补充。对贮存条件要求特殊的药品,根据病区药房的贮藏设施和空间大小,定量请领,防止药品在有效期内质量受到影响。

1.2加强请领入库验收,药房请领药品入库时,除按常规进行验收药品外,药品批号、有效期是验收的重点,一般情况下有效期

1.3加强信息化管理,要求库房入库药品时必须按医院网络管理系统要求,用计算机如实录入药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项目,不准缺项,系统内设置药品的批号查询,以便于病区药房利用计算机网络统一管理和统计药品的有效期。

1.4药品有效期的月盘查制度,我院药房坚持药品单品种管理制度,实行个各药房每月盘存措施,凡进入药房的药品均分类管理[2],根据每月盘存时工作人员盘查出的近效期药品信息,根据有效期药品统计数据及以往近效期药品上报情况,筛查数据,上报当月过期药品及近效期药品的品名、数量、批号、有效期情况等,报表一式两份,提出处理意见后,一份上报科主任,以便药剂科综合分析,分类处理;一份留存备查,同时根据以上数据负责调整每周的请领计划和近效期药品的协调使用,对发现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在

2按规定处理过期药品

对于过期药品,应如实填写药品报损单,详细注明过期原因,报主管院长批准后,由财务人员核对数量品种无误后下账报损。普通过期药品属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品、第一类过期,按《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执行。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医院定期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每一位住院患者所用的药品都是由医生下医嘱而实施的,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以及药品费用,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减少不必要或不合理用药是降低医疗和药品费用的关键。让医生树立科学用药观,在减轻患者身体疾患的同时也要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于国于民以及于医生自身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通过制定临床各科药品比例,进行临床药学查房,监控大处方以及审核药品采购等制度,将医院药品比例控制在30%左右。

药品发放到各药房后,工作重点发生改变,药房药师的思想上总是认为药房的任务是调剂,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的"四查十对",忽略了药品养护,忽略了查对药品的有效期。为此,科室组织人员学习《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提高药师的认识。加强有效期药品管理知识的理论学习,同事根据药品存放位置,划定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

4体会

医院的药品效期管理重点和难点管理在药房。药房工作强度大,责任不明确。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药品有效期管理的关键,树立全员参与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意识,加强药剂科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规和药品有效期管理知识,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效期规范化管理以来,逐步建立起的各项管理制度,在规范流通各环节的药品有效期管理,保证药品有效期内的质量,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减少药品资源浪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良好的贮藏设施是保证有效期内药品质量的条件,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当属过期药品,未按规定条件贮存的药品,即使其在有效期内,质量未必符合有关规定,忽视仓贮温度等贮存条件,无疑会在存放过程中,使药品不同程度地提前失效,作用效果好坏与贮存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

参考文献:

第7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1996年来××医院参加工作,先后在我院中、西药房、护理部、化验室等部门工作,现担任药事管理小组组长,具体负责药品采购、入库工作。工作10年中,先后荣获院先进工作者、静脉穿刺能手。药事管理是医院的技术职能科室,负责全院有关药品和药事管理事宜的工作、以及组织实施《药品管理法》和有关药政法规的执行及监督。今天我站在这个竞聘的讲台前,以一颗平常心来参与药事管理小组组长岗位的竞聘,我的目的是在求真务实中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竞聘的理由是:

一、是具有熟悉的业务工作技能。自1996年工作以来,先后在××各部门轮转工作,对各岗位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及操作规程比较熟悉。

由于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不断变换,具有较好地综合工作能力,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我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二、是具有严谨的合作工作态度。在我担任药品采购的这两年中,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相关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把好药品质量关,坚持按药品主渠道购进药品,以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临床一线服务,具有较好的口碑。

三、是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10年的工作历程中,我与各科室的同事相处融洽,在与人、与事中能顾全大局。当然我也看清自己的劣势,比如我目前的学历还是中专,与领导的要求存在有一定的距离,管理知识比较匮乏,但是如果组织给我一个舞台,相信我会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果能竞选成功,我的工作目标是:“以为争位,以位促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现已处在一个转型期,将从以药品为中心,以保障供应为主要任务,逐步转向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以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为目的,开展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如何深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是提高药事管理整体业务水平的问题所在。我将在各位院领导及科主任的领导下,

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组织贯彻药政法规,坚持依法管药。《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药品管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我将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组织科内人员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政规章制度,每一个环节都应依法办事,形成依法管药的局面。

二、是有计划地供应质量合格药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质量第一”是药事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根据我院的规模和要求,以及我院的《基本用药目录》,做到药品有计划、合理、科学地供应。同时在药品供应中,注意信息,定期分析和统计各科室的用药情况并迅速反馈,编制出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把握药品的进货渠道,严防假劣药品流入,保质保量。

三、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抓好合理用药。近年来,新药的不断问世,尤其是胃肠道药物品种逐渐增多,如何恰当选用药品,最大限度地发挥药品疗效,降低毒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药学工作者的新任务。定期组织处方分析,做到合理用药。同时组织好新药的临床试验和“老药”的再评价,为筛选临床基本药物提出科学依据,尽一切力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最大限度地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8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实习期间,我们一起来到康盈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这次的企业情境实习。康盈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批发公司,由2名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连锁医药经营企业,主营业务为医药及相关产品的营销。公司位于市铁锋区景新街龙沙小区1号。多年来公司一直秉承"福利职工、发展企业"的经营宗旨和"战胜自我闯新路,团结奋斗攀高峰"的企业精神,同时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努力发展自己,以经销新特药产品为主的经营特色,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连年增长,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康盈有限责任公司现设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质量保障部、市场部、服务部等七个非经营部门,以及康盈有限责任公司药店等专营部门。经营范围:化学药制剂、中成药、抗生素、生化药品、中药饮片、生物制品、中药材、二类制剂等。

我们了解了公司的基本状况后,我们在孟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在培训期间,孟老师首先教给我们许多中药知识及其技能,我们不仅了解了中药剂型的不同剂型,还学会了中药剂型的五种分类方法,前四种分别是按物态、制法、分散系统和给药途径和方法的不同来分类的,但它们各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因此最常用的是第五种分类方法。然后,老师又想我们讲了有关如何进行药品分类管理的知识,同时让我们进行简单的演练,力求我们每一个都能很好的掌握药品的分类管理。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进行药品分类管理一些知识,明确了企业进行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及如何管理,并知道了药品分类管理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企业在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之前,还要熟悉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明确本店实际经营的非处方药品种,了解本店非处方目录。然后才能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孟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还明确了什么是药品分类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其目的是加强处方药的监管,规范非处方药的监管,改变现有的药品自由销售状况,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同时,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剑其意义包括以下三方面:(1)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2)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增强人们自我保舰自我药疗意识,为医药行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3)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提高用药水平。

培训的最后一天,孟老师让我们学习了如何合理布局摆放药品,使我们认识到,药品的摆放也是要讲求规范的,并要遵循“规范”、“方便”、“美观”的原则。

培训之后,我们正式的投入到实习工作中,我们帮企业进行药品的录入,同时对录入完成的药品进行审核,我们也参与到企业的配送流程中,帮助企业完成配送工作,该企业采用先进的配送流程,各个阶段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都很高兴自己能够参与到其中,并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实习期间,孟老师还让我们为企业编写了质量管理守则,我们主要从管理职责、人员与培训、设施与设备、进货、验收与检验、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和销售与售后服务八个方面进行编写,同时得到了老师及领导的好评,然后又为一家炸药企业编写了质量管理守则,它不同于医药企业,因此我们主要从总经理职责、副总经理职责、质量安全部职责、办公室质量职责等多个方面进行编制。编写质量管理守则使我们将自己学的质量管理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使自己所学的知识第一次得到真正的应用,成为我们一次宝贵的实践财富。

在这次的企业情景实习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通过实习工作,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中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首先,我认识到企业需要管理者,管理者具有专业的管理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运行。在实习中,我从孟老师的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她在做任何工作时,都先细心的做好计划,然后组织我们进行工作,力求完美的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因此,我们将来也要在工作中发挥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努力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企业的运行更顺利,促进企业又好有快的发展。

其次,我切实的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公司的进步不仅需要管理人才,更需要先进的技术,让管理人员协调与控制时,能够使工作更有效的进行。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企业就会处于停止状态,甚至会落后于其他企业,被同行所击败,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不断的领导员工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引进新的技术,使企业不断的进步,赶超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最后,我明确了公司部门的划分,主要设有: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质量保障部、市场部、服务部等部门,而且各部门职能的划分也十分的明确,提高了公司的规范化,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效率,使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作为管理者,要对企业的内部结构有一个合理的划分,同时要使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在相互连接的基础上,又要有明确的划分,促使企业各好的发展。

第9篇:药事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综合来说,处方药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例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镇静催眠药物等。

3、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例如抗癌药物等。

4、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须经医师确诊后开出处方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自药品实行分类管理以来,随着处方药管理的不断加强,有效避免了药物滥用,对促进合理安全用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一名基层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笔者发现零售药房在处方药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其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一、当前零售药房处方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未严格凭处方销售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方针,20__起年对注射剂、粉针剂实行了处方药管理;20__年起对凡未列入非处药目录的抗菌药物(抗生素类、抗真菌药、抗结核药、喹诺酮类、磺胺类)实行凭处方销售;20__年又规定特殊管理药品、抗病毒药、精神障碍治疗药、肿瘤治疗药、含品的复方口服溶液和曲马多制剂等十一类药品必须凭处方销售。因此在零售药店的实际经营范围中,处方药其实已占其总销售品种的60%以上。但由于零售药店从业人员中没有处方权,而医疗卫生机构的处方又很少外流,这就造成大多数零售药房处方收集困难。为了维持生存,部分药房铤而走险,违规将处方药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处方药滥用。

2.处方药未按规定管理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已对零售药房处方药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药房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店堂内无警示语——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非药品等混放,类别标示放置不准确;处方药开架销售;处方药作为赠品搭售;处方药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广告;供货方资质收集不全;未建立健全真实完整药品验收记录、销售记录。这些都给消费者合理选用非处方药、从业人员正确调配处方药、以及驻店药师指导安全用药等造成一定影响或误导。

3.药房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匮乏

处方药的管理必须依靠药房内从业人员来实施,但从目前药品零售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部分农村药房尚未配备执业药师、从业药师或药师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这就导致部分药房对药品分类管理、尤其是处方药管理相关知识不足,处方药凭处方销售意识不强,有少数从业人员甚至将药品当做一般商品销售,有疑难答,有买必卖。

4.消费者对处方药管理认识不足

药品分类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自20__年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分类管理以来,各级药监部门大力宣传加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切实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传统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的影响,部分消费者凭处方购买处方药的意识仍然不强:一是凭经验购药;二是贪图省事,不愿找医师开具处方;三是对药房索取医生处方的行为不理解,不愿将处方交给药房;四是一张处方多次使用,给药房处方收集带来不便。

二、加强零售药房处方药管理几点对策

1.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开

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尚在进一步探索与改进之中,以药养医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医疗机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自存,纷纷采取设置密码处方、电子处方等各种方式防止处方外流,这不仅造成零售药房处方收集困难,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消费、选择消费的权利。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开,让药房从医院分离出来,并将其纳入与零售药房相同竞争环境,从而在保护消费者自主购药权利的同时,也为零售药房提供了处方来源。另外,也可以通过允许零售药房聘请坐堂医生的方式,在消费者购买处方药时,先经坐堂医生诊治处方后再行售药,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

2.加强处方药日常监管

药监部门应在gsp跟踪检查、许可检查、专项检查等日常监督检查中,强化处方药管理,严禁零售药房无处方或药师不岗时销售处方药。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非药品混放,处方药开架销售,搭售处方药,处方药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即应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严肃查处。药监应加强与工商部门的联系、协调与配合,齐抓共管,对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广告等违法行为,应在各职责范围内依法严肃查处。

3.加强零售药店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

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素质,确保《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是保证处方药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应通过举办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对零售药店从业人员进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知识的专业培训,使其在充分了解药品分类管理意义、目的、方法、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遵守《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自觉防止和杜绝滥用处方药或违法销售处方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