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

第1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能力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终身教育思潮开始在全球影响广泛。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改变了传统思维中人一生只接受一次教育、从事一种职业的状况。它是一项全面性、连续性的教育理念,本质是“促进人发展的教育”,强调对人的个性及创造性的正常发展。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发展潜能,教育就是要为人的个性提供机会,把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一方面这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人在一生中不断更新和扩充原有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消除了一次胜教育给人带来的失败和苦恼,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在暂时的失败或成功后重新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人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必将成为伴随人一生的不间断的活动。

终身教育是传统教育观念和理念的一次更新,它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使教育不再局限于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也不再是教育和学习的终点,而成为教育新的起点;继续教育则是承接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继续推进终身教育的新发展。

一、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教育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拓展开来,扩展了教育的外延,强调了一个人终生都要接受教育,参与学习。为了不断适应高速变化的社会发展,每一个人必须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美国著名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曾发表论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1.1重点培养高等教育体系下的高校学生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首先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倡导多元化的参与式互动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具体体现在积极的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开展各类形式的学生活动,从学术类、体艺类、财经类、实践类等多方面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组织、实践能力。

其次,应当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和话语权,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须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安排课程,制定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课程培养计划,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兴趣自主设计主修课程,从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次,培养学生的适应、应变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一个人的素质远比他究竟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能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大量的成功实例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个性特点、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力量”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1.2注重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概念的内涵和发展方面来看,终身学习是在终身教育理念基础上的重大发展:它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承认各种不同的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突出个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又称自我表现调节的学习,一般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学习者自我抉择、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人只有获得不断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受惠终生。信息化时代需要人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惟有自主,个体才能适应现实的不断变化。终身教育则将越来越依赖人们进行自导式学习活动的能力。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人们也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知识的掌握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发展则更为重要。因此,必须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习者处于中心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积极的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自学能力。随着人类迈人知识社会和学习化社会,人们的学习将获得充分发挥的环境,尤其在自主学习方面将会得到更大的自由和动力。由此自主学习必然会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

二、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银行在2000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高等教育在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终身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从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还是从教育实践的客体—学生来看,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的培养和训练主要是由高等教育系统来承担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战胜挑战,不断成长。

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看,尽管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职前和职后教育形式,可作为刚结束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的青年学习者来说,再进行高等教育是将来就职的一项基本门槛,接受高等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培训依旧是最明智的选择,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完成心理的健康发育也有利于学习者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

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看,“高等教育的学生主体仍将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人高等院校的传统全日制大学生。给这些人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它不仅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终身教育的汹涌浪潮,高等教育所承担的责任是十分艰巨的。

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它具有自我变革和自我改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使命。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形式在不断扩展,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延伸,教育方法呈现出日趋多样化,教育层次则不断的细化和丰富,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指引其他教育形式的发展。

三、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终身教育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最高形式,是21世纪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一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更是当今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必然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在大学接受的教育,毕业后几年就会过时,结构失业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只有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在时代的新需求下,人们必须接受不间断教育,学会终身学习,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接受培训、学习以适应职业的不断更新和劳动的不断变革,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将学习延续在人的一生中。

因此,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成为了学习者终身学习的一座桥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继续教育需求层次的高移,高等教育很难再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具备种类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则不断显现出优势。在职业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下,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内在品质,及时补充新知识、新理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具备的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和其它高层次非学历教育则凸显其优势,例如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探索“外语十专业十技能”的多专业综合的培养模式,都能在促进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对通用人才的需求。

第2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人性官宦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而我国对人才的汲取主要来源则是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则出现了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在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过程中,就会伴随着出现录取分数线下降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高等院校对生源的吸取从以往的“精英选拔”类型逐渐转变为当前的“大众”类型,使得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水平逐渐降低,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直接导致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工作难度增加,并且在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过程中,也必会伴随着高等人才人数急剧增加,这样也会导致学生难就业情况的出现,就会使学生对高等教学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这样一来也会对高等教学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困难,而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不可缺失的工作部分,所以说如何加强当今时期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的主要任务。[1]

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工作,实施人性关怀的管理理念

纵观以往我国的教学历史,不难看出我国大部分思想家、教育家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将教学环节与人性的发展环节联系起来,在此可以看出人性发展对教育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人性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则是该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可以说人的本性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人性发展,也就说人的本性与该人的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联系。对于一个人来说,人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是其不可不面对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需求与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程度与人的个性化程度是有必然联系的,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个性化程度要求也越高,同时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也会给人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时期,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对人性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与探究,纵观以往历史的教育教学情况,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是一个将人性关怀充分融入到教学环境中的代表人物。作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对被教育对象的人性做到了充分的分析与总结,认为人在人性结构上可以分为生理型和道德型两大类,也可以说是人发展的生理需求与道德修养。在人发展的生理需求方向上,他的发展主要是由人的先天决定的,是靠人的命运来安排的,在人发展的道德修养上,他的发展主要是由人的后天形成的,是靠人的后天学习和后天努力来完善的,可以说人性的高级特征则在于人的道德发展。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侧影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也就是世人所说的美德、正义、礼仪、智慧,认为人的发展只有发挥好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美德、正义、礼仪、智慧就能够达到圣人的标准。按照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人性的发展虽然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天性,是由其命运决定的,但是人的这些天性却不是一尘不变的,与人后天的发展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后天的教育对人性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说,在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实施足够的人性关怀,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交流,足够的尊重学生,充分的发挥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主体性能够的充分体现出来。情感是人的固有属性,是人喜怒哀乐的基本体现,所以老师在教学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的关心同学、爱护同学、尊重同学,与学生搭建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首先,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在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尽量的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护,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足够的温暖,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长环境,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良好的发现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能够真诚、虚心、主动的接纳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见,不断的完善自己。[2]

其次,在教育管理过中,要加强管理技术的应用,加强管理手段的应用,保证管理技术能够与时俱进,跟上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在此需要教学管理工作者能够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的了解分析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学理论以及职业指导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应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要以一种强势的手法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忽略了学生的人性发展,忘却了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与“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理念相违背,这样的管理方法只能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管理结果,所以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耐心的对学生进行疏导、引导,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进行自我改正,确保学生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并且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要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对事物做到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意识到“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重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关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虚心、真诚的接纳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见,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努力的完善自己,向着正方向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第3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等教育 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指的是2007年夏季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为违约剧增(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次金融危机尚未平息,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存在潜在的机遇,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理念等。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教育产业化的战略上有不可争议的失误和种种负面后果,但终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跨入了国际所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每年以为数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能改变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我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对我国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改变高校专业结构。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大多集中在与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的领域,而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证券、房地产市场以及进出口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用人需求在金融危机下明显萎缩,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危机已向实体经济体系蔓延,进一步影响了非金融企业。这必然会使更多跨专业毕业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加剧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2)给大学生发展前途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学生心理矛盾。目前,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全球各地各种媒体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的报道铺天盖地,就业成了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和每个学生家庭谈论的中心话题。让广大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在部分经济贫困地区还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言论,甚至不少优等生、高才生放弃了高考,选择学一门实用技术,早点就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整个社会就业环境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将随之减少,就业需求也随之下降,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却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4)改变区域经济环境。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不一样。外向型产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前些时间,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而这些地区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必然会使毕业生区域选择的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

2、对人才结构和招生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必然使人才市场发生结构性的调整,金融、房产、投资、证券、保险等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急剧萎缩,社会市场对人才需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原有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后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3、对出入国留学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产生大幅波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跨国留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学生所期望的留学目的地的货币贬值,如美元、欧元、澳元、韩元等,这些货币的大幅贬值将使得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大幅下降,并加强这些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而那些货币坚挺的国家对于留学生人员的吸引力将下降。

三、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

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10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4项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的资金数目是44亿元,这44亿元主要包括3个大的工程:一是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涉及资金30亿元;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涉及资金10亿元;三是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涉及资金4亿元。教育部在2009年初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着力化解高校2000亿贷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的第四项措施是在巩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而投入巨资帮助高校化解债务危机是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减轻阻碍。所以高等教育一定要抓住这次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建好校舍、购买教学设备、补足教学资源,打捞“海归”,提升师资水平,努力申请减免自己在以往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债务,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对金融危机,积极探讨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高等教育来讲,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社会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区域的重新洗牌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从而也对高校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积累,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掘。这种状况与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200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了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每个实验区资助总经费50万元,用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而这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大多以“创业”为主题,其中西南大学更是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锁定在“顶岗实习支农”上。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以国家重大投资建设发展为方向,使人才培养真正契合社会需求。

3、面对金融危机,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应该勇于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提高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1)培养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金融行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匮乏及其职业道德的缺失。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学完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提升金融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情操,提高应对金融危机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2)培养技能型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显示最突出的就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肯定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性人才。

(3)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优势。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职能,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5)发挥社会合作伙伴和企业作用。企业在评价和预测技能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学校与企业要积极开展对话,充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建立学校、企业和咨询专家互动平台,共同设计目标教学课程,定期组织技能和就业供需见面会等。

4、面对金融危机,发展农村就业市场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矛盾就更加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关键就是要积极开拓农村就业市场。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后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刺骨的“寒流”,但对于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却是难得的“暖冬”。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项措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本次拉动内需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国家把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作为国家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我国农村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而要将发展机遇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其中。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当前农村的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国家积极为毕业生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创造了条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十条”是高校毕业生在农村施展身手的难得契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走向农村,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让他们看到金融危机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抓住到农村开拓事业的机遇,真正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的来讲,金融危机对经济、对社会都是一场破坏性的冲击。冲击波所具有的破坏力,也可能被转化为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怎么应对,怎么消除、缓解其负面影响,利用机遇转变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第4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素质 非专业素质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根据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们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将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非专业素质表现排在了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等专业素质前列,具有较强的非专业素质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显示出了强劲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当今社会需要的“全才”,即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点,需要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1 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所称的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按照不同标准,素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果从与学生专业相关性大小划分,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wWw.133229.COM

专业素质代表了一个人从事某种专业的能力和水平,它要求一个人具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非专业素质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与专业素质相比,这些方面的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征。

非专业素质,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等。

2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1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等教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康德曾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挥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使人人都实现自身目的,都得到自我完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就仿佛是相互支撑的“人”字,缺少任何一笔都不行。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他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非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它在人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业化和职业化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典型特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一种教育体系也不断显现出弊端。如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适应面较窄,往往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领域了解不多甚至于完全不了解。另外,在我国现有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还不能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也不能跨专业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才能。目前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有业难就的就业现状就直接反应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素质状况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差距。因此,只注重专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非专业素质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3 非专业素质培养的内容

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文商相结合,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校生达到近2万人。2008年以来,根据就业形势,我校深入开展了毕业生调研和回访,积极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结合大学生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六方面非专业素质。

1)爱校敬业精神:爱校如爱家,维护学校利益,树立学校形象。勤奋敬业,守时按点,刻苦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顽强拼搏精神:方向明确、目标专一,具有较强的吃苦精神,树立坚韧不拔的意识,为实现目标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3)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很强的角色意识,定位准确,能够自觉服从组织,与组织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主动承担责任。

4)学习认知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主动学习新知识,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够快速、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知识面广。

5)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开朗的性格,敢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够建立平等、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社交面较广。

6)沟通协调能力: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对象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能与任何人进行深入沟通并且能交到好朋友。

4 加强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4.1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培养非专业素质的氛围。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了动员教育。首先,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携手共做,集思广益,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广大学生工作者要认真挖掘非专业素质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理解非专业素质的内容,致力于非专业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其次,强化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做到专业学习和非专业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有意识地将自己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激发其非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再次,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绩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和入党推优等联系起来,形成非专业素质培养的激励引导氛围,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积极性并给他们提供非专业素质拓展的舞台和天地。

4.2 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目标分年级分阶段进行非专业素质培养

将非专业素质培养与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大学四年里循序渐进培养,通过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促使目标的实现。如一年级抓角色适应,重理想信念引导,主要围绕爱校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来开展,强调刻苦学习、按点守时、言行文明的养成教育。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的重要承转阶段和关键时期,重点强化学习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习方法讨论总结、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参加实习、实训、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大舞台,培养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四年级抓职业教育,重毕业就业指导,主要围绕就业创业教育来开展,进行职业道德、就业技能、受挫心理、继续学习和成功学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如开展大学生求职技巧、职场技能、社交礼仪等专项培训,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自然获得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面对就业胸有成竹。

4.3 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重视毕业生回访调研

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从教授学生求职择业技巧的“成品包装”向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人生,有目的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的“产品设计”转变,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行创业,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来抓,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在常规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尽量创造条件有目的地开展各类素质拓展和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锤炼学生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同时,定期开展毕业生回访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和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非专业素质培养内容和方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4.4 广泛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校要增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开展各类校内科技创新比赛或者知识普及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如建筑专业开展建筑模型制作比赛、建筑设计创新大赛;文法专业设立模拟法庭、模拟律师事务所,提高学生的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专业设立英语口语训练项目,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告别“哑巴”英语;各个专业和学院可对学生进行个人设计和团队精神的整体训练和专门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高校应积极建立和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形式,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

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在教学观念上要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在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整理

参考文献

[1] 罗建国,廖小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j].社会科学报,2009年4月2日第5版.

[2] 陶武成.成功素质教育——场高等教育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c].光明日报,2008.03.1.

第5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标向, 提出了高等教育伦理的概念, 本文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 了解教育伦理对个人和社会道德价值观树立的重要功能, 思考高等教育道德伦理精神缺失。 

 

当前, 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也更加关心其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回顾了过去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提出了现在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探讨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走向, 并发表了《高等教育宣言》。为了准备这次世纪末的大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改变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论文, 并在五个地区举行了磋商会议, 综合考虑各个地区情况, 汇集成了这篇《高等教育宣言》。可以说《高等教育宣言》是世界各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指向, 它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展望和预期。宣言第二条的标题提到非常有趣的一个词——伦理, 通常很少有人把伦理角色与高等教育做过多的深刻联系, 但在宣言中, 伦理作为除高等教育使命之外的第二条提了出来, 可见其重要性。本文试图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 对高等教育伦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理清含义, 了解其背后的深意。 

一、概念界定 

关于高等教育伦理, 通过翻阅词典以及相关的教育书籍, 暂未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义, 因此要探讨其含义, 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伦理。伦理一词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 传统意义理解上的伦理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 

1. 人伦的原理, 为人的原理。《说文解字》曰: “理,治玉也。” 说明只有遵循事物的内在的原理和内在的规律,才能把玉石造成玉, “治” 的过程也是探索其内在原理和内在规律的过程。当“理” 与“伦” 合成“伦理” 的时候,就是指人伦的原理, 为人的原理。 

2. 事物的条理, 道理, 准则。《礼记•乐记》中提到“凡音者, 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 通伦理者也。” 郑玄注:“伦, 犹类也。理, 分也。” 郑瑗在《井观琐言》卷一中写道: “马迁才豪, 故叙事无伦理, 又杂以俚语, 不可为训。”苏轼的《论给田募役状》提到“每路一州, 先次推行, 令一州中略成伦理。一州既成伦理, 一路便可推行。”[1%] 

3.何智炫在其《伦理与道德的辨证探讨》中将伦理定义为处于道德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于性、爱以及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便明文规定, 而是约定俗成的, 并且随着道德标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 

可见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高等教育伦理就是教育者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中, 调整教育人伦关系所要遵循的客观道德法则, 并在这一客观法则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使客观道德法则主观化, 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使其具有个体关怀性和社会关联性。 

二、高等教育伦理的功能 

《高等教育宣言》中涉及伦理一词的内容并不多, 但高等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它面临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双重制约关系。高等教育作为联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中介, 既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本质联系, 又与人的发展有着必然的本质联系。这两个方面的本质联系, 便构成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因此, 高等教育活动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又受人的发展制约。高等教育伦理就是通过教育活动尽可能使来自两个方面的制约达成统一, 促进双方面的发展。 

(一) 高等教育伦理的个体功能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作为对一定社会高等教育活动关系的伦理化反映, 高等教育伦理也就是调节人们之间高等教育活动关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通过设定一定的善恶标准, 规定着人们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高等教育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行为规范, 与一般的教育活动规范不同, 它是一种善恶规范,是一种价值取向, 它以善恶为尺度去规定人们哪些行为是应当做的, 哪些行为是不应当做的, 引导和约束人们教育行为应以“善” 为价值取向, 从而保障教育活动有序进行,以实现受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作为一种内在的善恶规范, 高等教育伦理对人们教育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它不像法律那样, 通过一种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它是通过社会舆论、引导、自省、自悟等方式来唤起人们内在的道德良知, 促使人们自觉地去调节教育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在进行高等教育活动之前, 对于把受教育者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并据此组织教育活动,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 形成他们的个性, 成为真正的人。 

高等教育伦理体现着主体行为的精神态度, 是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把握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高等教育伦理是主体选择的一种价值意识, 引导着其对现实高等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 促进人格完善和发展。这种主体精神态度, 如勤奋、敬业、进取、奉献等, 不是基于一种利益原则, 而是主体对自己意志、品德和行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对促进高等教育活动高效和优化的一种自觉意识。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要求主体发挥其精神态度, 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 高等教育伦理的社会功能 

高等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一个方面, 高等教育领域是社会整体系统的一个特殊领域, 与之相适应, 高等教育伦理也是社会伦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 高等教育伦理与一般的社会伦理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高等教育伦理是社会伦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同时, 高等教育伦理又不是一般社会伦理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简单推广,不能把一般的社会伦理规范照搬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高等教育伦理主要是依据一定社会的高等教育活动过程, 反映着高等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功能, 以及高等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 

高等教育伦理在对象和内容上包容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方面, 其中主要是高等教育通过人对社会的间接导向。我们知道, 道德要求有着不同的层次, 一般可分为可容性道德要求和善的道德要求两个层次。可容性道德要求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即社会公德, 这种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不违规、不损人; 善的道德要求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它是在可容性道德要求的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社会中的优秀成员要有一种利人之心,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以天下为己任。高等教育伦理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精英。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为政治服务、为文化服务等等,高等教育伦理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 通过培养人去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即社会价值, 体现为一种社会功能。高等教育伦理的主要社会功能和价值其实并不在经济上, 大多场合侧重于文化和政治上, 或者说其是超经济的。同时, 教育伦理作为教育活动中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精神,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就是要优化教育发展, 通过教育提高人的培养质量和规格, 进而提高社会的整体层次。从一定上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价值, 不仅对社会的政治发展起着特殊作用, 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起着特殊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思考与小结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发表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高校大规模扩招, 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分散, 质量下降, 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人们把目光放在如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之上, 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价值, 更加忽略了高等教育伦理价值。高等教育伦理作为高等教育活动关系的伦理化反映, 在道德伦理精神缺失的当代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o].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3): 48. 

[2] 王正平. 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1. 

第6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定位 教育环境 营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73-02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才培养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地都在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制定规划首先需要确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一、人才培养定位的内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种类及人才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应当依据社会人才分类、规格和结构、我国社会人才现状及需求、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确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高层次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各自的科研和工作领域有突出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分化,从高层次专业人才到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从科技型专业人才到学术型管理人才,尤其对工科人才的人文社科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才多艺的学生才会在一个全面竞争的世界里出类拔萃。”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校长Willaiam Schafer教授介绍,学院正着手努力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研究能力,“这些让学生有更大的附加值,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显然,人才培养的定位受各种文化、科技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将成为人才培养定位的指引。

1.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生产力飞速发展,市场化程度迅速扩大,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随着参与国际交流的地域扩大,高等教育要迎接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必须把目光放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人才。

2.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知识的不断创新,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如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师、机器人技术师、企业估价员、证券咨询员、投资分析员、外汇交易员等。因此,高等教育的使命已不再单纯地被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培养人才,还应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培养大量具有创业精神和综合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3.教育观念的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显现了人本思想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满足社会需要,也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尊重和支持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新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些教育观念的变化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对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作相应调整,而且教育的宗旨、标准、组织方式也要作相应的改进。

二、大学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深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深圳作为国内最年轻的城市,开放程度高,人才需求量大。各类型的企业多,高科技中小企业、民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北京、上海高很多,随着深圳产业升级和知名企业的总部经济的形成,深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数量级的增加。目前深圳所保有的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均较低,IT业人才、软件研发人才、金融人才、物流人才、策划人才需求量大。深圳创业的氛围浓郁,创业市场的成熟度高,对创业类型的人才吸引力大,对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掌握文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都是深圳未来发展急需的人才。很多高科技企业表示,最需要“懂专业技术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2.深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圳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深圳高等教育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与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深圳的地位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显得相对薄弱。近年来,深圳经济发展长期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仅仅排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之后,但是高等教育在大中城市中还未进入前40名,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最后,即使是与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同类城市宁波、大连、厦门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第二,与深圳的城市定位相比,显得相对薄弱。深圳的目标定位是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然而,深圳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从生源、学术影响力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难称得上是国际化。深圳共有各类高校11所,其中包括4所市属高校(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城的3所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所省属民办高校(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华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等10所普通高校,以及1所成人高校(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比分别为12%和38%,深圳高等教育的规格和层次均有待提高。

第三,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比,显得相对薄弱。深圳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虽然短期内可以通过吸引外地大学生来满足需求,但是从长期看,深圳的高等教育必须担当起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个人的学历期望值也会提高,深圳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层次也需同步提高。

3.大学城的人才培养定位。深圳大学城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创办大学城旨在实现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高深圳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后劲,提高经济质量、人口素质和文化品位,促进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学城内的三所研究生院分别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明确定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突出“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的育人特色。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方针是:“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素质教育和当代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可以看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深圳大学城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大学城校园文化是教育环境的根本

在三所大学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着手,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不断促进各院和大学城的健康发展。

1.建设兼容并蓄、传承创新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城全体师生在传承校本部优秀的精神文化基础上长期共同的拼搏奋进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师生所认同和接受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大学城的文化内核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2.建设科学规范、激励自律的制度文化。现代大学制度是在社会发展逐步依赖知识生产的历史进程中,借以促进大学高度社会化并维护大学组织健康发展的结构功能规则体系。通过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大学城制度,可以平衡各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完善各院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范各院之间的关系。

3.建设崇尚科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和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落脚点。以生活文化建设为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4.建设环境优雅、先进完善的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校园环境建设要着力营造安全、人文和美化的校园环境。以关键空间节点的环境建设为重点,要体现大学城的凝重与活力,更要体现大学城的特色和风格。

四、深圳大学城教育环境营造策略

1.依托各院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各院前沿学科实验室、交叉学科实验室作为科技平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学城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1个,正在筹建中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大学城人才培养要充分依托大学城内跨学院、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秉承共享共用、交叉融合、前沿创新的培养理念,充分利用各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通过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学科交叉,为大学城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营造一流的环境。

2.营造课程互选、上课互听、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的大学城教育环境。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环境融合,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大学城各院各具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提供了优质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紫荆大讲坛、自然讲坛、东方人文论坛、博士后创新讲堂等系列品牌论坛,使各院之间资源共享、相互影响,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学术文化氛围。。

3.建设各具特色的各研究生院校园文化。各院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大学城文化风格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主要力量。各院校园文化建设立足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腾飞的文化背景,在传承、发扬母校文化建设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建设多元融合、兼容并蓄的中国特色大学城校园文化。有效整合各校区宣传媒体资源,充分发挥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宣传廊等在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院际互通、内外互通的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支持各院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建设。加强对学生团体的管理和指导,为其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为大学城校园文化增加生机与活力。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整体校园氛围,为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和生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学生对大学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五、结论

我国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次。深圳大学城的建设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所组成的大学城,在传承母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了前沿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了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可以预计,大学城的发展将为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深圳高等教育的腾飞作出巨大的贡献,必将成为深圳科技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项目来源: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规划课题“深圳高校全人发展与教育环境营造研究”的阶段成果]

第7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网络教育的特点和现状,结合目前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指出了网络教育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网络教育创新的一些建议。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知识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迅速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这些都对个人、组织以及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终身学习,以保持自身竞争和创新的活力。而在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不甚丰富、地域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要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还不可避免地遇到教育机会紧缺和不均衡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向大众化的同时,网络教育也飞速发展,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网络教育目前还面临着观念、准入和标准三大发展瓶颈。为此,要用创新思维看待和推动网络教育发展。网络教育不仅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可以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

网络教育和现在在校学习的教育有两个区别,一个是精英教育,一个是成人的大众化教育,所以两个定位本身就不一样,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两块重视程度和资金的分配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随着今后中国经济逐步的GDP的增长要靠人力资源或者是要靠人力型的社会来推动的话,靠高科技,靠创新,它的人才素质仅仅靠现在在校生这一块,仅仅靠在校教育的学生是肯定不够的,网络教育或者是远程教育仍然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网络教育还是今后成人教育的一个主流。

为了适应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网络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要走创新发展之路。

一、教学理念需要创新

从长期发展来说,网络教育必须要创新,以前的三分屏课件,传统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围绕教师学习的这种教学办法已经过时,今后再往下发展,互联网在学习或者是教育过程中将会起更大的作用,而且它的可扩展性,它的规模性,它的中间的很多互动性,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如何更有效的交流,包括如何有效的把更多的好的资源,学习资源有效的放在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来看。

二、课程内容需要创新

目前网络教育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一些传统学科,没有按照新的社会上用人需求进行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也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作为大众化教育,网络教育还是要以实用为主要培养目标,多开设一些有利于紧缺人才的课程,如电子商务、三维动画等等,使得有这种学习需求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课程资源,内容上也要符合主流技术的发展,并及时更新。

三、教学手段需要创新

网络教育在组织教学时,要提高学习的趣味,强化师生的互动。除了现有的一对一模式、一对多模式、视频交流模式、BBS模式等,还要开拓更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让参加到网络教育的每个学生有更多的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完全可以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紧迫感,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服务平台需要创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平台的功能日益完善和强大。作为网络教育的平台,完全可以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放到网上,学生从入学注册到老师批改作业,学习效果的过程跟踪,直至学业考核。如果想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只需把网络教育平台中对他的网上学习考勤、学习行为记录、作业的完成、老师的评价等全部透明化、数据化。在给学生做就业推荐的时候,企业去看一看学生详细的网上学习记录,这比单纯看他的分数要可信得多,深入得多。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构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推动学生的按需主动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的需求。

目前的网络教育,大多依托高等院校,同时依赖院校的师资、设施等资源,而在一些新兴的学科上,网络教育应该有更加灵活、更加丰富的拓展方式。只有不断创新,网络教育才能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很快接轨,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实现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袁一达.网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5).

第8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课程地图;知识树;职业规划;选修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82-02

我国高等教育强调以人为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其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使其具备在风云变幻的未来局势中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而自我完善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则要求学生能够将各种精神品质集于一身:即踏实、大胆、长期磨练的毅力、精细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以及渊博的知识结构合为一体[1]。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智力与个性化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以相应的教学举措激发并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其兼具多种能力,实现通才与专才的完美结合。但在实际教学的‘有限学分’条件下,高素质创新教育只能依托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扩展。而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又存在只重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与改革,对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与改革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加之学生、教师个体的差异,知识传授与人的塑造时常无法一一兼顾。特别是近年来师者地位的逐步下降,教师教学激情不高,以至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旋律,缺乏相应的教导,复合型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如何在有限学分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近期,教育部提出逐步完成高等教育的‘二元’模式改革,对人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却忽略了对人才全面发展过程中教育环境因素的改革。教育在从初、中级教育‘以教为主’向高等教育‘以学为主’转变的过程中,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明显未起到平稳过渡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科学技术的快速提升,高等教育承担着知识积累、传承与知识创造、引领的多重重任。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教育知识传承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对人才多样化培养的要求。应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型,实施“以教为纲,以学为主,以选为标”的教学管理理念,逐步实现从初、中级教育‘以教为主’向高等教育‘以学为主’的平稳过渡。

一、以教为纲,架构课程地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现有高校培养格局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几大类。‘通识教育’使得不同类型高校在课程体系建构及人才培养目标中呈现出专业性与综合性、理论性与工程性、完整性与特色性的矛盾。特别是采用学分制培养模式后,高校教学管理均要求课程建设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使得这种矛盾在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教师在学分制框架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则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用课程,而是否有必要开设此课程、其布局是否合理以及课程建设过程中能否适应学生特征,尚缺乏后期的科学论证与跟踪。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构建一种能够将教学基层单位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定位相融合、同时又能指引学生选课、指导学生学习的课程地图[2],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系统性、结构性、逻辑性的指引。特别是对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更应借助课程地图描绘出清晰的课程教学脉络,助力学科发展。

构建课程地图,有别于传统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的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是教师个体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规划,而课程地图则是描述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不以教师个人意志为转移。相应地,现有教学考核往往倾向于考核教师个体所讲授的某门课程,缺乏对培养方案完整性的整体反馈机制。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需要教学基层单位、用人单位、学科专家等多方共同把关,建立长效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督与人才培养方式相结合。

构建课程地图,有利于避免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效应。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由教学名师构建的高标准课程地图,了解所在学科的整体布局,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与脉络;并在课外时间参照学科课程地图,对听课过程中漏掉的知识节点进行类比补充,自行学习并完善其知识网络。同时借助课程地图的课程体系发展脉络,使学生能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逐步探索-延伸出符合自身兴趣的专业课程内容,将教师课程教学向学生自主架构多层次、多样化知识体系的自主学习转变。

二、以学为主,统一现有课程设置称谓,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选课模式

大数据知识背景下,知识、技术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才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良好习惯。但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与选修,固化了相当大一部分课程,除公共选修课以外,很少留给学生自主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选择余地,学生的求知范围被局限在有限的学分框架内。同时与必修、选修课程设置模式相对应的‘考试、考查’考核模式,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学生对课程重要程度的认识,进一步缩小了学生的专业认知范围。

因此,应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置观念,将现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名称设置及‘考试、考查’的考核模式进行调整,代以‘限选-修课’与‘自选-修课’称之。即将课程设置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自身,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称谓方式。调整后的‘限选-修课’及‘自选-修课’,均应视其为必修课程,强化修课主体对自身选课的责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程地图纲要的框架下,选出符合自身条件的课程网络,同时规划出知识结构层次,明确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教学考核形式与考核内容应充分考虑课程地图、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特点,打破现有的必修-考试、选修-考查的僵化考核模式,构建适应课程地图教学模式的情景式-内涵式考核方式,激发教学活力,彰显教师的教学魅力。同时,藉以‘学生’为中心的选课称谓调整,弥补对选修课认识的偏颇,让学习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三、以选为标,规划知识树,强化职业规划与选/修课之间的联系

现有课程设置模式中,专业选修课一般开设在第三学年,学生不甚了解具体专业内容及未来的就业情况,选课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以至某些学生错误地认为专业选修课属于可选可不选的课程,仅仅为了毕业学分而去选修某门课程,没有充分认识到选修课对自身能力-技能-素质的培养作用。高校课程地图的架构,既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与主干内容,又能作为学生选修课程的参考依据[3]。学生在课程地图的指引下,以自主选课为目标,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选课。将所选课程的知识节点按照自身所需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与侧重点,理出职业生涯所需的重要知识节点,以点线面的方式构建成学科知识树。

通过规划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知识树,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课程的知识脉络,还可将其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的选择进行关联。使学生明确所选、修课程与自身未来职业生涯之间的相关性,了解所选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每一个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明确的选课学习目标,自觉的不断学习行为,为学生对自身学科知识树进行拓展与深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其专业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意识形态在提升,学生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管理也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潮流。对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以限选-修课与自选-修课代替现有必修-选修的课程名称称谓以及考试、考查的考核模式、构建以课程地图为纲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选课教学制度,着眼于学科知识树的拓展与深化,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结合学校的层次特点、学生个体特征及未来发展期望,通过高校课程地图的架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逐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济英,冯冬红.放眼世界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01-09.

第9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制;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型高校教育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有鲜明个性的区域经济正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因而实现区域经济快速而高质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院校教育水平,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高校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1.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水平,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劳动者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自然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武装,高等教育正好成为“生产”这样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基地,而且随着它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更加与时俱进,“生产”出来的知识型劳动者也更加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教育是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由于区域经济所具有的多样性,使得对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十分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知识,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因此我们也就要把这些问题的解决“诉诸”高等教育,期望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利用人才的优势来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务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成为集约型经济,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3.高校教育是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高校教育的发展能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生产知识,因此必须将这些知识切实地应用于社会之中,在这些方面国外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高等院校就是利用其较强的知识、技术力量及其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特色的了解,成立各种机构,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企业生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以区域经济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使高校教育成为促进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与不竭动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教育的“催化剂”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据统计,我国区域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为:经济发达地区占45.58%,中等发达地区占32.38%,欠发达地区占22.03%。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就越多,而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能够极大地刺激该区域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也符合恩格尔系数的规律,即可以解释为一个地区越富有,这个地区公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此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也会促使高等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发展速度。

2.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实行大幅度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直接导致人才市场超载,这也成为导致当今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仅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影响到毕业生的未来,而且影响到人们对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基于对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二者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想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要以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创新为重点,从其内在体制入手,创新高校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创新高校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嬴

(一)建立开放型高校教育体制

这一体制建立的核心就是加强高校与外界经济的联系,建立的基本条件是加强学校与区域社会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基本途径就是使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互轮换,基本要求就是高等院校应当及时地深入社会,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通过双方合作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充分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满足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教学实习为辅,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政府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基地,加强学校、企业及政府的公共关系建设。这种体制就是要把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集中在校内进行课堂学习,后一阶段在企业、政府机关进行训练或实践(时间及强度根据专业特点、区域情况制定)。这种开放式教育体制体现了一种“多赢”的原则,即校、企、政、生都从中获益,使学生真正走出纯理论的束缚,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增长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流动人力资源,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实现品牌效应,并获得一些切合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政府也可以得到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知识型人才。即在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二)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制

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制就是要将产、学、研充分结合到一起;就是要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就是要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因此,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系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自发组织、自觉调控来提高高校学生的质量和素质,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这种体制下的高校能够“生产”出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优良的专业素质的人才,而他们也必将服务于区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从而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建立学习型高校教育体制

当今社会,谁拥有的知识多,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占有主动地位。高等院校作为高新技术的源泉、人才生产的基地,其发展的潜力取决于能否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与优化。同时,要想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与优化就要将学习的观念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建立学习型高校教育体制。这一体系的建立就是要使在校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一旦建立,就会使高校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状态之下,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与此同时,当具有这种理念的高校人才步入社会之后,也必然会将这种学习的理念带入其所处区域,从而使整个区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时刻进行社会资源的动态更新与优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

(四)建立横向扩展式高等教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