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

第1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性 ;改善措施

1、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方面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所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相关概念。

1.1环境基本概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一个具大的空间,包括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以及空气、水等各种因素。人需要依靠空间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物,与具体物质等因素相比,环境空间属于无形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人类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发展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人工环境,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的人工环境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1.2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指在一定环境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环境设计和开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布局、建筑、雕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成本、材料、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类影响因素,需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不仅需要设计美观,而且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形态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

2、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措施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1不断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需求,环境设计标准应同步甚至超前公众的观念,同时,也要关心那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残疾人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确保美观,而且还需要健康安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氛围,才能充分实现环境设计的功能。依据经济和其他因素的设计原则,通过利用各种设计技术,合理选择材料,形成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构,坚持愉快、高效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现代人对自然回归的期望,以便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同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增加,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生态理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哲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公众的共识。

2.2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环境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使用天然材料是加强环境生态性的重要举措。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对自然材料有充分的认识,清楚地知道每种材料的特点,了解材料的加工工艺,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设计。比如通过使用棕色天然木材纹理可以创造一个安静和平静的气氛,而使用大理石,因为其硬度对应用领域具有不同性质的变化,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环境,也就是说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环境发展要求,必须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更好有利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尊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环境质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通过设计方法提高自然与环境的协调性,促进能源和物质循环,进而将可持续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满足生态发展要求与环境设计理念的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应加强节能规划,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合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根据当地地质特征,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复杂环境并适应环境发展形势,可以将生态设计转变成艺术个和独特的建筑风景线,更有利于促进环境设计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树木、花草、河流等自然景观,让自然风光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支撑,进而烘托主题风格。

2.3环境艺术设计使用新型能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来增加相关材料的循环使用,通过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现代生活环境的质量,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服务,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发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提供能源化石燃料,在对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化学物质进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固体废物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噪声污染,这些问题需要解决,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新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可以更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对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追求。

结语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生态哲学已日益形成共识,这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逐步建立生态理念,可以更进一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而且要尊重自然发展和艺术设计原则,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新能源,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生态环境的角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当地的环境特征进行准确理解,进而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性设计。

【参考文献 】:

[1]蒋明.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8).

[2]李煜.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观[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第2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材料;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05—01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地域性原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地域性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独有性的特征,使用的是本地区独有的材料,这些材料中常常会包含着某一地区也有的性质、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以及内涵。

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理念交融的程度越来越深,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不但在自身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也在互相的借鉴以及渗透中改变。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选择是体现其设计地域性的理性选择,是在当今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一种值得提倡的先进理念。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在多元化的外表下不断向前发展,其设计的理念和审美风格更加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受到了削弱,区域文化资源正在流失。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遵循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是有必要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地域性发展的崭新趋势

伴随着崭新时代的来临,各种文化交流和碰撞日渐频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以及理念也在日益趋同。尤其是各种新技术在材料上的不断应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选择更加趋于一致,加上交通的便利使得全球资源共享的程度日渐加深。总之,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选择已经从更大程度上突破了技术和地区的阻碍,地域材料的自然属性可以从外在被仿制和重塑,使得地域材料的自然属性已经不再具有不可复制性。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所赋予材料的内在精神气质并不会由于生产的规模化和流通的国家化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地域性料在空间中的表达并不单单依靠材料的外观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依靠材料本身长期在该地区存在所被赋予的精神上的需要、特殊的精神气质以及本地区文化性的认同,即是它的文化属性。人类不断地生产和创造赋予了材料本身以独有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不同都是材料中所能够体现出的精神内涵的重要来源,总之,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相同材料也具有不同的感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和心理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材料的地域性原则。

三、地域性材料的使用对环境艺术设计所传达的信息以及理念的传播

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以及材料的选择等各方面都是人们反应的重要来源。任何正常人都会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这些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物、地、时等,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发生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的反应还是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和一般特征。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是从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上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状态。地域性材料的鲜明特征是地域性明显,材料本身便体现着内在的本区域文化特征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习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性的材料能让人切身的感受的地域性文化的存在,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共鸣,在这种影响下空间参与者会对整个室内空间的认识产生改变,也会更加深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所反映的是文化内涵是根深蒂固的,是独一无二并且流传已久的,这种符号性以及独特性长期的发展中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人们的文化理念中,可以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唤起人们对地域性室内设计的认同,可以加深人们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材料地域性原则的理解。

四、结语

材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整体的设计风格与设计思路,传达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播的任务。虽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材料选择地域性的重要性和其在体现设计文化中的重要性。设计人员应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理解环境艺术设计地域性原则内涵,并且在此理念指导下做好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更加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第3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体现的是人类对此环境美的感受,无论是内部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外部环境艺术设计都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美的形式法则是一项社会工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理解审美主体,从不同空间功能的使用类型出发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理解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体验要求,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审美体验是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在世界的同型契和。环境艺术设计之美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技术美的综合。环境艺术设计应积极主动地结合美的形式法则,使物质主体满足审美主体,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从而达到物质主体和精神主体统一于审美主体和艺术设计的成果上。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的应用。

(1)设计元素的和谐有序。要想使艺术作品达到和谐的状态,其各设计元素并非一成不变并且也可以保持着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得强烈时,和谐的格局就会向对比的格局转化。共性的强调,可以使设计作品形成一个稳定基调,从而产生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把握细节变化,在各元素属性相似的情况下运用渐变调和,使之逐渐变化;在各元素的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力求差异面和对立面的统一,对比不能离开统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着图形形体对比、空间对比、质地和肌理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在铺装设计中多种颜色混杂会破坏设计作品的整体和谐)、方向对比、虚实对比,和谐与对比手法的交叉运用,可以取得多样统一的设计效果。

(2)设计要素的对比变化。对比在艺术创作中即将艺术作品中的两个反差很大的构成要素有机配列在一起,既鲜明强烈又平衡统一,就是各设计元素之间的差异体现出主题的鲜明,视觉效果的生动活泼。对比关系主要是通过各设计元素之间形状、形态、色彩、色相、色调、方向、位置、排列、数量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通过不同种类植物色彩、色相、植物形态对比等,取得鲜明的视觉审美效果。

(3)设计元素比例协调。比例是设计元素之间及元素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美的形式法则的重要内容,恰当的比例有一种协调的美感,。黄金比(1:0.618或1.618:1)被广泛用于设计中,具有美学价值,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如在室内起居室、书房等空间建造建筑小品,在其体量设计中进行比例控制,会使设计作品达到美的尺度。

(4)设计的整体布局对称。阿恩海姆认为确定平衡的因素是重力和方向,重力体现了位置、大小、色彩、内在形状的对称、协调。在环境设计中会产生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使设计作品给人感觉单调、呆板,有时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适量的不对称因素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美的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严格意义上的对称逐渐地被均衡所代替,可以换句话说艺术一旦脱离了其原始期便会逐渐地消失。对称可以产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更容易让欣赏者的神经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满足人的视觉和意识对平衡的要求。

(5)设计中节奏循环适当。节奏是一个音乐上的概念指节拍在一个中心点附近作来回往复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重复。在视觉艺术中,节奏是不可缺少的,赵殿泽在其书《构成艺术》中说道:让色彩或造型“按照一定的比例,有规则地递增或递减,并具有一定阶段性的变化,造成富有律动感的形象。这种构成作品,一般都表现为生气盎然,有时还会给人呈现一种韵律感富含生命力,它能给人以活力和魅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性

第4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从表现手段来看融合了大量的人文文化因素,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使命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健康地体现环境的优美造型,并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来体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本质?人文文化因素是重要的贯彻原则,因为人文文化以人为本,体现以人为主体的空间设计理念与原则,都将使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因人文因素的丰满,而更具生命力与艺术附加值。相反,体现以人文为本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必然是需要外在物化的形式予以体现与执行实施。除了精神上的领会与理解,外在的物化条件是人文文化的基本需求,如人文文化通过环境艺术得以实现其人与环境的互动,实现人文文化内涵的传播,才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所在。

2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的矛盾性

另外,从环境艺术所属门类来看,是具体科学学科,即环境艺术设计是隶属于科学的,考虑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俨然,科学的严谨与技术性决定其与人文具备的意识性是有区别的,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差异性就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未必能完全重合,从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矛盾。其次,从各自的价值追求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通过空间的艺术的手段予以实现与打造,而人文文化则从本质上要求“以人为本”精神文化的传承,二者在目标与实现手段上仅有部分交叉。再来看,人文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不同文化的传承路径不一致性决定了多源文化的交融,不同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风格体现存在差异。

3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人文文化的意识形态与精神追求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存在,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文化表现文化传承的外在物化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发挥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导向性效用,引导环境艺术设计通过环境空间设计,充分发挥“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人文要求,实现二者共有价值的最大化,正是本文力图研究的目的。根据前述分析,将充分发挥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效用,应该注意的原则总结如下:

3.1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利用人文文化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体现人文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在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要贯彻实现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发展。因此,充分利用人文文化对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一方面主要蕴含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要求上,通过人文文化价值要求人与环境的空间协调度,探索适用的量化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人的舒适度与实用性方面成为人文外化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要求上,艺术对人文的追求是贯穿了整个历史进程的,将人文精神价值融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充分丰富环境艺术作为技术与艺术结合学科的内涵。

3.2环境艺术设计应根据人文文化价值差异调整其设计表现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交叉而不重合的特征,表明了二者分属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应充分利用二者的矛盾面通过“”的方法论为指导,具体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设计适应性,保证环境艺术设计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3.3注意区分与人文文化交叉学科或价值理念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注重区分人文文化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区别,以区别对待不同价值体系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作用。如部分反映了人文文化的人体工程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与人文文化本身对其影响是不同的。在差异中不断深化人文文化以及相关领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才能不断深挖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内涵,为进一步的设计操作实践夯实基础。

3.4保持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自身发展路径的独立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集技术与艺术与一体的科学学科,更是设计行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应当在一定程度范围内保持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贯彻其本质原则,实现其理论与实践价值,除了应充分吸收众家之长,更应高拓深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途径中,应保持与时代接轨的触角,与行业先进技术与思维接轨的态度,但与此同时更应该走精细化拓展本行业发展的道路。

4结语

第5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传统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所以高校环境艺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做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但是对我国各类高等院校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还是一个较新的专业概念,相关的专业理论研究和教学环境还不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不少问题,相较国外同类专业有很大差距,所以为了能够承担起高校向社会输入人才这一使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非常必要。本文鉴于自己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实际工作,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对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实践尝试。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就其概念来说,是以环境生态的观念为指导,以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为背景,是汇集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在建筑景观和建筑室内两个方面。大部分高等院校环艺设计的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大一、大二阶段,部分学校在学生进校后将一年级的课程都设置为造型基础、透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用以加强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这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再加上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美术教学的模式发展而来的,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延续,教学过程中强制化,导致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课程的学习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这门专业的意义所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专业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为主动,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个性的发展,把学生潜在的能力发掘出来。

由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致使学生群体中存在艺术知识贫乏的现象,加上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扩大招生,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愈加严重。环境艺术是艺术与设计的综合学科,但是很多师生对它的具体内涵理解不够,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更注重实际操作环节,热衷于电脑制图和手绘效果这些必要的专业实现手段,而忽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致使设计作品浮于形式、没有深度。所以说理论知识是专业实践必要的前提准备,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引导,学生往往只在形式上徘徊,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自我提高。

教师的整体水平也决定着一个专业的发展水准,在专业设计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存在缺乏优秀教师的现状。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课堂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忽视学生对设计项目的深刻理解;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宽展思路,使学生的思考范围仅限于课堂的授课内容之内。因此有些学生对设计作业的完成能力较弱,不对设计本身做深入研究,滞留于手绘或计算机制作等技术层面。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更新基础课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置中,应根据专业特点,除了造型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外着重培养学生对建筑形体、比例、空间、结构关系的理解。设立相对应的关于环境、建筑、景观、空间设计理论的课程,使环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绘画专业区别开来,强调学生对空间设计的理解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

2.2 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根据其课程要进行相互研讨的特点,在课堂上除了基本的示范和讲解之外,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学校要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善硬件设施,增加图书资料,设立与设计专业对应的实验室;建立和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办学模式,引导学生将设计用于实践,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实训与操作,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扩展知识面,提高沟通与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3 改善课堂氛围,转变教学关系。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型个性,尊重和信任学生,创造出相对自由主动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在专业辅导课中使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项目问题,教师和学生对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能够对设计有深层次研究。在课堂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做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扩展知识面,从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发展。

3 总结

环境艺术教育现在已经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实施和推进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大作用。作为现代综合型学科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导向方面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按我国高等院校目前来看,大部分教育机构的环境艺术设计从教学到管理的各层面还没有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因此,面对未来的发展和社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在艺术教育的理念、措施等方面不断转变与进展,寻找在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才能使环境设计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新梅著.艺术课程改革问题初探.艺术教育,2004

2 贾文化著.对教师培养教育模式“转型”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

报,2004

3 刘大力著.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4 赵秀敏著.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学课程教学实践.高等建筑教育,

第6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发展,也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多,促使课程的设置也逐渐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其室内装饰设计与景观设计越来越专业,社会对于高品质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如此便产生了日益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学制之间的矛盾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

2.国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现状

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它包含在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中。沿用包豪斯教育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历时三年半的时间,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西方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分类过于单一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室内设计的教授,甚至有些高校仅设置了室内设计的课程,科目分类过于单一,即便是分成了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两个不同专业,其教授的课程也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前两年的时间巩固基础,以素描与色彩训练为主,加之中外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到后期开始往设计方向发展,开设课程的相似使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过于笼统。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需要有各自更加专业与完整的教学体系;再者,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大,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分化着原先两者合一的状态,市场需要大量高品质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促使高校教学结构体系需要明确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这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

2.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激化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多门学科的一项专业,并且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适时接受新的信息,需要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还要保持创新的概念。随着高校课程设置的增多,学生的学习课时逐渐被压缩,造成学生学习有关课程的时候只是简单了解,并未真正领悟其中真谛,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3.教学观念的陈旧

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缺乏对现代艺术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模式时代,这使得我们落后于西方艺术教育,阻碍了我们专业的良性发展。有的甚至一味模仿西方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真实条件与环境,反而适得其反。

4.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

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掌握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课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就算学习完毕,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学生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一名未来的优秀设计师。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设计类专业。

5.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从历届毕业生回馈的信息,不难看出,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单位的前期都只是在试用或者实习的阶段,真正到了实践的时候,能力就显现不出来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毕业生难以成为工作单位的主要力量。由此看来在校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过少地参与实践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研究

要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步,教学结构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各高校在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从实际出发,将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适当融汇,建立多层次的结构体系。首先要设立室内艺术设计与景观艺术设计这两大基本专业,在融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同时,各自建立不同的教学理论;其次,在这两大专业旗下包含其他诸多设计门类,例如,室内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庭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景观结构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定位,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高品质设计人才。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设计元素,都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再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三分熟七分生的情况,要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效果,解决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对部分重复的课程或者知识,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不适应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陈旧课程理论要坚决取缔,让繁多的课程进行适当的“瘦身”,使节省出来的课时为后续的课程衔接上,要用有限的课时,在坚持环境艺术专业理论与设计主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课程中的精髓,发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平台作用,并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整合其他有关科目的信息资源,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连续性与关联性。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观念研究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需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引导,因此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关键在于如何去设计,在教学观念上要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不要事事都效仿普通美术学院的作风,在一定的方式方法上根据实际的状况作出改变。例如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地给学生学习其专业课程的课时,过于重复的基础课程能省则省,让学生更充分地去理解和学习设计。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革:首先,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将宝贵的课时充分利用起来,课堂上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两者都是重要的角色,以教师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来代替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第二,将市场项目转化为课堂作业。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呈现给社会公众,以这些为设计主题,教给学生重新进行新的设计,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与行业大师相比较,建立自信的同时,又让学生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行情,搜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再上课时,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第四,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重视学生的各种提议,根据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将好与不好分析给学生进行探讨,由此,学生在巩固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并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要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育,除了教与学这两个环节之外,还要有实地的实践。在笔者所在院校,还在筹建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现场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在汲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感触实际的操控,得到更充分的认知。比如在本地反响比较大的“非想工作室”就是由我院在校学生组成的,他们的设计得到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肯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另外学校要与社会上的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比较突出的公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一个长期的实践基地,保证学生进行实地实践的稳定性与长期性。

6.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民族化和地域性研究

第7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1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时,总会受到外界地域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速进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此,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应重视起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就建筑设计这一层面而言,只有注重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入,才能够符合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新要求;而就人文层面而言,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加以创新发展,能够给用户强烈的归属感与亲切感。

2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自身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常会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外界气候、以及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区域之内形成源远流长的传统特色文化。地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人文尽管、风俗习惯以及建筑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重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能够实现与世界文化相连,符合当前发展时代下大众的艺术审美取向。通过在环境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合,能够使得该地区的环境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播度与自信心。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具备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该地区的城市建筑设计工程,使得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人们自身审美取向与需求出现了改变,而环境艺术设计这项工作作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重要途径,需要对此进行改变与创新。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随之加快,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追求逐步趋于现代化风格,造成很多城市缺少了当地文化特色建筑。只有将地域文化充分且合理地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来,建设具备了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才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融合,从而实现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3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传承方式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载体包括有两个方面的传承方式。首先,是在物质这一层面。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项工作,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转换为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赋予并体现在所设计出的建筑及产品中,从而充分体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此,设计单位及设计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独具的文化特色,理解传统文化底蕴,从而将传统地域特色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来。荡秋千,有部分环境设计单位并没有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把控,盲目地开展环境设计与施工建设,造成在环境艺术设计多体现出商业利益色彩,并没有能够展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没有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次是在精神层面,仅凭模仿与借用地域文化的表面特色,无法体会到深层精神。因此,在推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充分理解地域文化内涵这一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达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融合的效果。

4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展开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策略

4.1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开展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的设计工作时,都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各类设计趋于利益化的发展,严重缺乏创意与创新性,极其容易使得人们对此感到审美疲劳。此外,有部分工程建设设计工作为了能够体现出自身夸张的特色,忽视了美学方面应该重视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了国际西方化与地域特色化这两个方面。对此,若想能够不断传承并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艺术设计,必须要紧跟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潮流,与时俱进,同时充分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底蕴,积极利用起文化优势,将其合理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展现出环境艺术设计所应具备的魅力。

4.2地域文化的主要发展策略与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用地域文化时,需要尊重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内涵,理性看待地域文化特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对此,若想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要反复探究文化底蕴,做到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能够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相适宜的元素进行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延续了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够符合现代化的审美。

4.3尊重自然环境,促使自然与艺术设计的充分融合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首先需要重视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尊重自然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与最终成果是能够为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此,必须要充分了解与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尊重该地域居民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同时,还应结合该地域的外界气候特色,尊重该地域的生物环境状态,在展开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环境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前,可以对该地域进行实际考察,充分收集并把控当地所具有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能够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在有一定掌控的基础之上,选择出与现代化设计最为适宜的传统原色,融入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创新与创作。其次,设计工作人员还应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设计主题,不仅需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应点名该地域所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在这一大环境的设计工作上,设计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利用中国特有的美学角度与造景手法,实现现代材料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符合现代化审美特色设计。此外,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需要科学合理融入当地的自然形态,注重该地区的文化建筑特色,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保留优秀的自然文化建筑特色,也是对该地区特色文化的合理保护。当前发展形势下,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还处于保留原始建筑的阶段,无法科学合理地掌控通过地域特色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进一不发展,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及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新旧建筑的结合把控有新旧新旧并置、新介入旧和以新代旧三种形式,对此,应积极探索与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优秀的设计案例,通过探究总结出设计特点,再次进行创造与创新,实现自身独具了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工程。

4.4正确看待地域原有传统文化

在一个地域中,传统文化的整体形成过程是复杂且漫长的,并且深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认知与生活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所具备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也在逐步与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出现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而这些地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于生活观念。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能够具备理性化的思维,科学合理地对待该地域所原有的传统文化。重视该地区能够体现出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在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之下,对其进行合理保护,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平衡点,从而更好地将地域文化特色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

4.5理性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地域中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设计技术,包括有传统化技术,以及当前发展下的高新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设计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促使着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得以提升。但由于通过对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造成影响。对此,设计工作人员还应理性看待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尊重自然环境特色,科学合理地来选用设计技术与设计方式,做到能够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技术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以此来实现对该地区地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第8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性;空间;平面;设计原则;综述

当今许多社会公共空间的设计并没有完备的环境设计,多数只具备基本大体空间和基础设施,仅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休闲需求,并不能体现一个环境的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因此我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美学原理、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西方传统绘画发展、景观空间构成要素、近现代平面艺术创新的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灵感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概括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美学思想和表现手法上都是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艺术对环境设计的推动,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对现代景观布局的影响。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性”表现。从而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手法、风格趋势有所启发。

一、西方绘画艺术及美学原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在西方艺术和设计史中可以看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思想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西方绘画主要有“形式”、“节奏”两大特点,体现在环境空间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并使其与西方美学思想融合,形成整体的的艺术性展现。环境艺术设计在园林构成方式和艺术形式也通常采用抽象、提取、概括的方法对空间进行更有艺术性的呈现。1)环境艺术设计对点、线、面等基础绘画语言的应用。现代环境艺术运用西方绘画艺术的抽象性特征,从具象的物质中提取抽象的元素,并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不同组合,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如《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中概括出抽象主义美术它是指那些在现实生活面前,不去表现自然物体的表面现象,而是以经过抽象的色彩、点线、体块去构成无具体客观形象的总称。2)画面的结构性和创意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通常画家所要传达的信息并非是事物表象的形态和美观,而是从画面结构表达出的深层次的寓意和情感。这里的结构性是根据绘画资料总结出的,是画家看到表象后,通过自己的感受,将原有的事物形态与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重组升华,并最终生成理性结构与内心感受结合构成新的思维意向和形态,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所在。3)“西方美学原理”中的形式法则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在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注重人思想的美学原理中,设计更多考虑人的思想意图,后来逐步转向设计心理学。除了苏格拉底提倡的注重人内在精神的美学思想外,还受理性美学的影响,西方美学很早就开始研究对于数理形式的,在雕塑和建筑领域多有体现。有代表性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它们把“数”看作是万事万物的起源,认为“数理”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原理。因此他们根据这一概念创造了关于人体、雕刻、绘画和音乐等关于事物的“数理形式”的美学规定。具有代表性的有“黄金分割法则”。之后,柏拉图又进一步将“数理形式”深化,把“数理形式”转向了精神层面,开辟了形式美学的新领域。“数理形式”在环境设计比例尺度的把握更科学,“黄金分割点”能具体分析环境布局的审美性。

二、立体构成理论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立体构成本身就是对立体空间的营造,立体构成有很多形式的表现手法,通过体块的创意排列,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而形成一种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性的大地艺术。最大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对立体构成的应用,对居住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既丰富了场所表现语言及建筑景观构成形式,又使审美与使用价值在环境设计中得以统一。当代环境设计为了更突出设计的艺术性,整体上广泛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通过几何语言对空间形式以抽象或半抽象的手法进行概括,从而不断地推广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不断完善人的物质世界丰富人的精神家园。如“京天安门”、“法国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好的景观环境设计不仅能创造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增加地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总之,立体构成要素和大地艺术创新应用,能不断增强环境设计艺术性,对环境设计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也有不断地推动作用。

三、平面艺术的创新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的平面作品通常是将绘画中的线条、块面、色彩转化为可以运用的平面元素,现代景观的艺术性创造运用了平面分割的方法,在景观布局中将平面图运用平面构成法进行诠释,使空间分布更具艺术性。运用空间中具有的多种透视视角,并与平面构成要素进行巧妙结合,从而产生多种冲击力强的艺术效果。如在景观中运用单体叠加的表现形式,并结合透视声光电等科学原理,营造出更奇幻的效果。蒙德里安所提出的新造型主义也能激发起当代环境设计的艺术性,他的作品主要将绘画的基本元素结合几何形式的排列,组合成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的几何体。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平面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都有深远影响。他认为:“造型不能理解为‘塑造形体’,而是要理解为‘用线、面、体这些手段构成一个形象’”。从蒙德里安的上述观点可知,他对环境艺术的认识与他的几何风格绘画是息息相通的。他的这一设计思想成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性”的体现。

四、结语

通过运用系统论横纵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基础、设计理念、设计原则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从西方现代绘画发展历程和立体构成要素的特点探索了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性”来源,并分析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性”发展因素,对现代环境空间设计及景观布局的艺术性体现上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作者:沙晨迪 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

叁考文献:

[1]翁剑青著,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6页

[2]翁剑青著,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9-111页

[3]叶锋,当下现实主义绘画的审美取向,第10期

[4]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4页

[5]赵,形式美学:中国与西方,文史哲,1997年,第4期,第37页

[6]丛鑫、段渊古,绘画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58,3945

第9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数字技术;融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现代化社会,各种信息科技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生产过程中,其中的数字技术就是一个典型,这项技术不仅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与元素例如美学、舒适理念等,也很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提升了设计的质量,也符合现代化设计理念。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采用艺术方法及手段,借助一些方法手段,设计规划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及景观,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环境设计的美观、舒适与合理性,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会涉及到概念图、草图等等,设计艺术手法也是非常繁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现在已经慢慢地融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在设计上也实现了创新[1]。

(二)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等技术发展而来的,通过数字编码,使用如电子计算机等通信设备,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并处理好。数字技术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包含有数字编码、数字传输等等技术。数字技术与信息化是紧密相连的,数字技术也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技术等等。环境设计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各种图文、声像等资料表现传达出来,它是一种辅的方法与手段在设计过程中。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融入的必要性

(一)社会时展的必然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类的专业学科,但是它与传统建筑设计类专业学科又有一些不同,它主要的设计方式是借助电子设备来完成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就会使用到比较丰富的科技元素。现在的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种多元融合趋势,不同行业之间不断进行着融合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习惯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与生产自动化,环境设计在这种背景下,与数字技术相融合,更能满足人们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也能够很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环境[2]。

(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较多科技元素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方式都有较大改变,对于新兴事物认识表现出了新特点,人们对于建筑房屋的设计认识也不例外,人们对建筑技术及形式在认识上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变。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的原材料及技术与传统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在设计方式上具有较大不同,因此在建筑的最终表达形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多种科技元素及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具有很多科技元素,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离不开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三、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运用

(一)更新了环境艺术设计师理念

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促使建筑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萌生了许多新想法与新观点,在以往传统的设计中融入了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了全新的艺术设计尝试。环境艺术设计师要想更好地将数字技术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数字技术有全面而细致了解,数字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起到改善环境艺术设计及优化作用与效果,突破传统设计观念中的不足与缺陷,促进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有机地将艺术与科学结合了起来,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设计师在使用数字技术过程中,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其增加了新内容与新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效果极大地增强了[3]。建筑设计师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认识到其价值与作用,并利用好,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感轻松感。

(二)加快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

数字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也是较为突出的,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高科技,不仅在文字处理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对于图像及图形处理做得也非常好,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它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更加快捷更加容易,这种技术设置的门槛较低,稍微了解它的都能够很好很熟练地使用,并且设计出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数字技术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个举措加快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前进步伐。环境艺术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而传统设计方法下,采取的手工绘图的发光法,修改起来非常不容易、较麻烦,但是数字技术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点,方便了后期设计修改,也促进了设计的精准化与规范化,更好地传达出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

(三)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

环境艺术设计中采用数字技术,其中还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使用起来的效率非常高,能够有效加快环境艺术设计的速度、提高其效率,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将设计过程中的图像声音及文字等都以数字形式表达出来,为环境艺术设计者提供更多构象及方案,设计者在修改过程中也是非常便利的。设计图像、图形及文字在数字技术下有了很好地展示,将技术与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两者的优点也被发挥了出来。传统设计是手工形式,其中用到了白描及渲染等多种艺术技巧,在这些基础上加上数字技术后,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就极大地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更有艺术感与优越感[4]。总而言之,数字技术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弥补了传统设计的缺陷。

(四)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技术使用的是数据格式存储方式,借助一些图形软件,对具有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数据文字转换,之后将其调出来用数字格式文件,接着进行加工处理等工序,增强其艺术设计效果,最后为其所用。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不仅有效降低了设计成本,也减少了设计错误率,有效地提升了设计质量及效果,这样设计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得到了极大提升。使用这种技术后,复制拷贝设计作品也变得更为便利,文件能够反复印刷及打印,保护了文件不受损伤,其质量也得到了很大保障。另外日益发展、先进的信息互联网技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者能够做到远程文件共享,这样就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业主也会对此具有较高满意度。

四、结语

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不仅能够在思想理念上改变设计师、使设计师创新设计方法,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其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较大保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很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其中,提升其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晓刚.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3):282-282.

[2] 姜坤.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4,(3):2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