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

第1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的现象也原来越严重,而人们由于缺乏对饮食结构的足够认识,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也逐年在增高[1]。目前,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也对治疗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2]。现本研究组以9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探讨了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的作用及效果,并整理结果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胆结石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8~87岁,平均(72.43±8.26)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1~88岁,平均(73.15±7.8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软件加以对比之后,并没有存在影响后续治疗结果的差异性意义,所以可以进行下面治疗效果的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①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对患者肺、肾、心和肝的常规功能检查,准备好急救所需药品。②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和脉搏等生命体征,尽可能的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③手术结束后,患者还处于昏迷状态时,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处于平卧位,注意保持呼吸的通畅。④术后患者清醒后,应帮助患者注意保护伤口,并协助患者时常翻身,以免由于长期的卧床姿势形成压疮。⑤术后对患者身上各种引流管仔细进行检查,如胃肠减压管、T型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等。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有:①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宣传,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主动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认真聆听患者的忧虑,消除其紧张害怕的情绪,手术过程中需全程陪护,并严密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③术后,由于患者需禁食且留置胃管,所以极易缺乏营养,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也因缺乏水分易发生溃疡和口腔炎,所以护理人员需定期用生理盐水等冲洗口腔,尽量减少细菌的滋生以保持内部清洁。④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控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可协助其制定营养的套餐,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减少或避免脂肪类食物。⑤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在术后加强锻炼,但不可急功近利,需循序渐进,防止动作过大导致伤口裂开。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疗效评判标准:①无效:经治疗护理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并无明显好转,甚至发生进一步的恶化,日常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②有效: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部分临床症状消退,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改善;③显效: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研究,当两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无效3例,有效17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无效8例,有效25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低于观察组(P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5.437,*P

2.2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1例,发生多脏器感染的0例,发生切口裂开的1例,发生腹腔感染的1例,发生心律失常的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2例,发生多脏器感染的2例,发生切口裂开的2例,发生腹腔感染的3例,发生心律失常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高于观察组(P

表二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总发生率比较,X2=5.352,*P

3讨论

第2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通过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要点,可以更好的护理此类病人,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要点

0引言

老年性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以及社会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中需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正确分析此类疾病的护理要点是做好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要点做详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2013年我科护理的24例老年痴呆患者,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2.4岁。全部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视空间技能障碍等,部分患者行为心理出现问题,约20%的患者大小便失禁。

1.2 护理要点分析

老年痴呆的护理需从以下要点入手:①增进亲和力;②适宜患者的环境;③建立辅助支持系统;④日常生活护理;⑤饮食护理;⑥行为心理问题护理;⑦睡眠障碍护理;⑧四处徘徊护理;⑨建立情感支持;⑩安全护理;?益智训练;?晚期并发症护理。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要点分析,24例老年痴呆患者接受了很好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家属满意率高达100%。

3 讨论

AD的护理是为了有效维持患者的适应水平,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维持家庭的完整性,有效地减少社会负担。为此临床护理时需从护理要点入手,给予患者有效护理[1]。

由于患者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患者入院后,首先护士要与其陪同家属进行交谈一会儿,待患者情绪稳定后护士再主动适时地接待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有安全感。对于再次住院的患者,应安排熟悉的责任护士和床位,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依从性[2]。

日常生活中AD患者衣服件数不要多宜简单、宽松、合适,颜色统一,质地不需熨烫;袜子成双放在一起;鞋子大小合适。如厕途中及门上有明显标记;经常强化患者的记忆,认识标记。固定时间引导患者按时去厕所,当患者发生失禁时不要责备,记录发生的时间,避免再次发生。在照顾患者洗脸时,应从后面或旁边进行帮助,因面对面为患者洗脸常使患者感到强迫而拒绝或不合作。对不肯刷牙或不会刷牙患者,可用棉棒沾盐水擦洗,达到清洁的效果。头发要剪成短发,指甲应剪短,以免伤人伤己。保持固定时间洗澡的习惯。为患者准备好水和洗浴用具。不用泡沫多的洗浴用品,以免滑倒。患者拒绝洗澡或不能洗澡时,可化整为零分部进行或床上擦浴。患者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患者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

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并与其他人一起进食,保持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用尖锐的刀、叉进食。对视力不好的患者,餐桌要放在明亮的地方,餐具最好颜色比较鲜明。吃饭时患者常会把衣服弄脏,这时不要责备他。食物要简单,将食物切成小块,软滑的食物较受欢迎。避免患者同时进食固体及液体食物。患者每天宜饮水2000ml。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避免或减少使用铝制品餐具。适量使用牡蛎、肉、蛋、奶等以补锌。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大豆、蛋黄、动物肝脏、鱼类、芝麻等以补充卵磷脂可改善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

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可在日间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患者兴奋。增加日光照射,减少日间午睡,可以改善睡眠节律紊乱;夜间有壁灯照明,厕所有明显标记[3]。

AD患者常常处于病理性选择能力丧失阶段,护士要尊重患者的人格,无论患者的状况如何,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不能歧视或讥笑。理解、关注患者的痛苦和情绪变化,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遇到突发事情时,做到沉着、冷静。

要多接触患者,花时间与患者在一起很重要,不应使患者觉得照顾者总是匆匆忙忙,要不断地把爱心关心的信息传递给患者,只有通过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建立信赖关系,患者才能合作。护士对AD患者潜在的健康状况要有所警觉,及时发现身体或心理方面的异常,保证患者的安全,尽量减少身体的限制。护士应经常、不定时地巡视,始终置患者活动于护士的视线内。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做一些相应的益智训练,有助于患者记忆力的恢复。

总之, 通过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要点,可以更好的护理此类病人,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国芳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2: 239-239.

第3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骨折;护理要点;康复训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04-02

老年群体因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骨折易发群体,且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老年骨折愈合速度较慢,这样老年群体一旦发生骨折不仅会影响其活动,严重的甚至要长期卧床,影响其机体功能,此外,在康复过程中老年患者还会面临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此种现状,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一环。我院选取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就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与功能康复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6.8±9.4)岁。52例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分为经颈型骨折18例,头颈型骨折患者15例,头下型骨折患者12例,基底型骨折患者7例。52例老年骨折患者有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

1.2 治疗方法 52例老年骨折患者中有9例采取保守治疗法,有28例进行螺纹钉及多根螺钉加入固定治疗,另有15例患者行股骨头与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52例患者住院时长为23d-46d,骨折术后均实施精心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1.3 康复训练内容 ①术前康复环节:术前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该类型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康复训练能够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还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情况。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康复训练包括日训练过程中每次训练患肢股四头肌各舒张与收缩30单元左右,且每天保证进行肌肉训练3-4次,且每次康复训练时长为30min左右;日训练还要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伸与跖屈锻炼,该项锻炼中要保证患者持续最大耐力[1]。这两种康复训练方式要按照医护人员叮嘱,在无疼痛的情况下进行,且训练的强度、时间、速度等根据患者情况调整[2]。②术后康复训练环节:该环节的康复训练一般在术后患者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其康复训练方法仍采用术前康复训练方式,但是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要在术后康复训练中逐步加大加强,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调整,切不可操之过急,引起副作用。术后康复训练环节还包括参照患者的手术方法,于术后7天左右时添加运用下肢功能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在应用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要将患者的患肢置于仪器上,保证位置准确,康复训练之初从康复器一档开始每天3次康复训练,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二到四档的训练,每次康复训练要保证患者无痛苦。此外,患者的患肢训练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抬肢练习,该训练能够保证患者的协同训练,增强患者全身的功能锻炼,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③出院后康复环节:老年骨折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出院后患者为保证肢体功能无障碍化仍要继续康复锻炼,出院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与安全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出院一段时间后对患者进行康复回访。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通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关注老年患者生理需求两方面[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面,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对待患者的态度,对待反应较慢的患者要注重放慢语速,保持耐心;老年患者常伴有心理重负,医护人员要常关怀患者,并在治疗的每一环节都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要注重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了解患者的焦虑原因,并予以适当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还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关注与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关注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推进康复训练工作的进展。此外,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针对患者的接受能力、心理状况、疼痛敏感性及合并疾病病情等予以关怀。

2.2 专科护理 专科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牵引护理、术后引流、感染预防等护理环节。其中牵引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皮牵引与骨牵引两方面护理,牵引护理应该进行位置控制,如患者牵引时肢体一般呈内旋位,肢体外展的角度要控制在20-30度,还要注意避免患者牵引绳的断裂与滑脱[4]。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要保证负压、堵塞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记录等护理环节。感染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骨牵引针眼感染的预防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针眼的清洁、干燥。

2.3 并发症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有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栓塞等[5],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或按摩,并保证患者肌肤干爽;还要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做好清洁;并进行静脉输液,或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

2.4 功能锻炼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还要进行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护理,该环节护理要叮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还要予以科学化的指导,以保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振美.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3(1):118-120.

[2] 孙玲.中老年骨折护理的研究与总结[J].中外医疗,2011,30(25):127-128.

[3] 赵秀芝.老年骨折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28-129.

第4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男性老年痴呆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增生,出现排尿困难进行性加重、急性尿潴留、血尿、充盈性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不全等。由于患者各项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行为性格的障碍以及年老体弱伴其他全身性疾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造成的创伤和风险,需永久性膀胱造瘘引流尿液。患者不仅需要住院时的护理服务,出院之后也需要连续的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成为膀胱造瘘术患者的重要部分[1]。作者自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对22例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及护理指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长期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的前列腺增生老年痴呆患者22例;年龄63~80岁,平均71岁;干部5例,工人7例,农民10例。采用1992年第10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按病情发展大致分健忘期3例、混乱期7例、极度痴呆期12例;同时伴糖尿病4例,高血压或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4例。不能配合手术治疗16例,不能耐受手术造成的创伤和风险4例,其他原因2例。

1.2方法

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对出院后造瘘管的护理知识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需予以帮助和指导,见表1。通过出院前的指导、电话联系、护士上门服务、专科医生的定期随访、定期门诊及随时就诊相结合并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随诊期6个月~1年。表122例患者及37例家属膀胱造瘘管护理存在的问题(略)

2结果

混乱期患者由于约束不当手挣脱,发生自行拔管1例;造瘘口未及时换药及尿液从造瘘口流出发生感染2例;发生尿路感染4次。口服药物后缓解;其余置管良好,均能定期门诊更换造瘘管及复查尿常规且肾功能保持良好。

3讨论

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做造瘘口,以达到引流尿液目的的手术。一般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均为年老体弱或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手术耐受性差、经济拮据者。由于痴呆患者本身疾病所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严重者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给管道的固定、家庭护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及出院的指导过程中,护士根据患者及家属在膀胱造瘘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配合主管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电话随访、上门服务和复诊过程等,采用讲解、看录像、示教、练习及强化练习等方法进行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重点是家属发放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要点、痴呆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护理要点健康资料、图片或录像带及光盘等,通过反复讲解、强化记忆。如家庭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细致观察患者的变化,平时注意训练患者自理能力,加强大脑的活动,增加外界刺激,使患者接受更多、更新的事物,对延缓病情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2]。另外患者排泄异常的护理;饮食的护理;患者的安全护理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因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判断、记忆能力丧失或降低,家中的热水瓶、电源插座、刀、剪、玻璃器皿及火源等应放在隐蔽、不易拿取处,必要时上锁。患者均由专人照顾,家人24h陪同,对经常要外出的患者房门加锁防护[3]。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造瘘管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复诊时间及痴呆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护理要点。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示教不配合患者肢体约束和保护、活动时引流袋的放置、造瘘口的换药、更换引流袋等方法。对记忆力减退患者制作各式各样的醒目提醒牌以提醒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管道护理。一般老年性痴呆患者感觉迟钝,同时缺乏主诉能力,要善于发现躯体并发症,教会家属要经常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尿色及尿量变化,随时做好记录。对每个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护理方案应个体化。

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和家属根据讲解和示范的内容进行练习,回家后1周内经常电话联系指导、提醒,1个月内每周上门服务、强化训练,以后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延长指导、提醒时间,直到患者及家属能正确掌握家庭护理的方法。

针对家庭护理中出现的拔管、造瘘口感染、尿路感染等问题,作者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及时、重点、反复的宣教、示范内容:(1)加强混乱期患者陪护和指导合适的约束方法。(2)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和正确的换药方法。(3)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预防感染。(4)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衣服、被褥经常更换,保持清洁。(5)加强患者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d,起到冲洗膀胱,预防感染和小结石作用。(6)保持造瘘管通畅,并讲解定时开放引流管及防止尿液倒流的重要性。(7)有异常感染症状及时就诊等使患者或家属能有效地防止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痴呆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脑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下降,智能减退,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4]。在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的家庭护理中,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感、交流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以及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的家庭护理是一项持久而繁重的任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体力及心理上的压力。在讲解、示教、练习及强化训练的过程中,注重患者或家属的心理指导,并针对患者或家属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接受相对较慢且容易忘记的特点,利用各种方式提醒患者或家属,反复强化,护理到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护士对膀胱造瘘带管出院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护理中如何兼顾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5]、保持家庭室内清洁减少污染机会[6]。

【参考文献】

1柳青,张琼.膀胱造瘘术后患者的家庭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60.

2李建英,何青秀.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护理研究杂志,2004,12(4):1060.

3郑凌,林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康复,2001,13(4):89.

4徐姜定.痴呆的诊断分类与治疗.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5,7(1):1~2.

第5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护理要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86

白内障是老年人较常见的视力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包括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形成为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方法。老年糖尿者易合并白内障,我科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9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5月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154眼),其中男42例(43.8%),女54例(56.2%)。年龄60~85岁,平均72.3±7.6岁。合并高血压病39例(40.6%),合并冠心病32例(33.3%),合并慢性脑血管病19例(19.8%)。术前检查眼电生理、人工晶体度数测量、角膜内皮分析、眼B超等。术前视力为光感者33例,指数者37例,0.1~0.3者的26例。核硬度Ⅰ~Ⅳ级。术前进行常规物理体检及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片及超声心动图等。确定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实施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是:①饮食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控制淀粉类食物摄入量,每餐不超过100克,可适当地摄入低热量的副食品,以免血糖增高;②口服降糖药指导,根据空腹血糖情况,指导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在6.1mmol/L左右。空腹血糖难以控制者,可适当地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满意后方可进行手术;③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者,嘱患者按时服用血管扩张剂等相关治疗药物,控制血压和预防心绞痛发生;④保持眼部清洁。合并有结膜炎者,适当地应用抗菌素眼药水滴眼治疗;⑤进行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手术过程,消除心里紧张、稳定情绪;⑥术前准备,手术当日剪除术眼睫毛,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和结膜囊。术眼点抗生素眼药水3天,术前1小时给予美多丽散瞳,使瞳孔充分散大,点眼后轻压泪囊部2~3分钟;⑦术中护理: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开始前的简短谈话,进一步消除恐惧心里稳定情绪,自我调节和控制均匀呼吸和头部制动,配合手术顺利进行;⑧术后护理:嘱患者闭目安静卧休息,观察术眼的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眼部出现任何不适都不要用力挤压或揉搓眼球,不做剧烈活动。术后换药时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糖皮质类眼药水和药膏点眼并包扎术眼。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者原因复杂,多是因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所致,与手术无关;⑨出院指导:嘱患者继续用药,注意眼部卫生,洗脸时勿用力擦洗眼部,避免过度用眼。定期门诊复查,术眼如出现疼痛、视力下降、异物感或者充血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结 果

96例(154眼)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超声乳化时间16~90秒,平均66.2±24.7秒。154眼患者术后1天、5天及1个月后最佳视力≥0.5的术眼分别为51眼(33.1%)、92眼(59.7%)及108眼(70.1%),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1.0者31眼(20.1%)。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出5眼(3.2%),行前段玻璃体切割后I期睫状沟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1眼(0.6%),行白内障超声粉碎碎核后,行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虹膜根部断离1例(0.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7例(7.3%),一般在1周内消退。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1眼(0.6%),经保守治疗无效,行睫状体脉络膜上腔放液后恢复。

讨 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是老年视力障碍的主要疾病,在进行超声乳化术前,要详细地检查眼底病变情况[1]。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眼底血管病变或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眼科护士和手术护士应具有糖尿病相关知识。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2]。通过采用综合加要点护理法,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积极态度,避免了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个别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者因素复杂,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炎症反应等可能是因素之一,待其恢复后视力会随之恢复,要向患者解释恢复的过程,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是因为眼底病变所致,则与手术无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后个别患者偶有眼疼、眼胀,应首先考虑一过性高眼压的可能,可以暂时观察无需处置,如症状加重,应酌情给予降低眼压的药物[3]。糖尿病患者术后手术创伤和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可导致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其术后易出现蛋白渗出、黄斑水肿等眼内改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患者由于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4],故对此类患者更应加强术后观察,要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

参考文献

1 Ercegovic A,Kalauz-surac I,Brojokovic J.Phacoemulsification through the small pupil[J].Acta clin Croat,2007,46(1):71-73.

2 Kawaquchi T,Mochizuki M,Miyata K,et al,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uveitis[J].Journal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2007,33(2):305-309.

第6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股骨颈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要点;术后康复锻炼

股骨颈老年患者的多见病症是股骨颈骨折,其发病率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上升的。由于我国目前人口结构呈现老年化的趋势,股骨颈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1]。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存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危险病症。对股骨颈老年患者通常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辅以有效的护理,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有效的R床护理以及康复锻炼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以82例股骨颈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股骨颈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15月82例股骨颈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排除标准[3]:①智力或认知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异常者。其中男45例,女37例,患者年龄50~76岁,平均(55.2±3.2)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51例;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被告知研究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 在术前做好各项指标的检查工作,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手术相关知识以及进行术前功能锻炼。在术后严格控制患者,谨遵医嘱,保持患者平卧6~8 h,调整平卧姿势[4]。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的讲解。术后48 h之内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监护,定时检查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例如意识状态、心率、体温、血压等的变化。

1.2.2管道护理 由于术后患者常规保留术区负压引流管、导尿管、吸氧管等相关管道[5]。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要注意采取管道护理。导尿管需要在患者术后24 h之内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嘱进行夹闭。锻炼患者的膀胱收缩功能,对患者进行定时,时间间隔为2~3 h。统计患者24 h的尿量,静脉输液量由此决定。为避免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以及尿道感染,导尿管需要在72 h内拔除[6]。对术区负压引流管应做好引流器中引流液量以及颜色的记录,保证引流管畅通,每间隔30 min进行一次引流管挤压,方便掌握患者病情。

1.2.3疼痛护理 通常股骨颈老年患者在术后2~6 h会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此作出及时的反应,依据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医生的嘱咐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术后疼痛刺激会造成患者的情绪以及血压的波动、进食量减少、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变慢、手术效果受影响等,故而对患者进行疼痛处理要及时有效。可依据患者的疼痛状况选择进行肌注或是口服镇静剂、止痛药的给予,疼痛严重患者可以采用镇痛泵,但必须在48 h内进行拔除,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状。

1.2.4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股骨颈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老年患者的消化能力较差,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通常提倡术后饮食清淡,进食高蛋白、高钙、高热量、高锌、高铁、低脂、低盐等食物。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食水果、时蔬,进行维生素的补充,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对伴随其它病症的患者应进行特别饮食指导,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按照糖尿病饮食方式结合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进行专门的饮食指导。

1.2.5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 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的预防,可采取常规性预防药物以及加强上述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对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依据患者的并发症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深部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对压疮患者进行清洁皮肤、清洁床单、定时翻身的处理。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床头抬位、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雾化处理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7],满分100分,优良:≥90分,较好:80~89分,尚可:70~79分,差: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康复训练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依据患者病情结合医嘱对患者进行床上练习、站立练习以及行走练习[8]。练习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可耐受情况、练习次数以及关节练习的标准姿势。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时间、次数以及训练量的安排,并结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的病情发展对最初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适当的改变。

3 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为75.60%明显低于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9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股骨颈老年患者通过手术的方式能够治疗股骨颈骨折,但是在术后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会造成并发症以及手术效果不佳的状况,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为75.60%明显低于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92.70%。

综上所述,对股骨颈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以及康复锻炼能够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媚菊.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7):24-25.

[2]纪艳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07(34):44-46.

[3]褚彦青,许建发,王进,等.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对肿瘤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作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5,07(30):1115-1117.

[4]李佳英.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34):122.

[5]谭明玉.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04(34):137-138.

[6]张艳姿.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1(30):28-30.

第7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老龄化;应激;并发症;饮食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疾病不断的增加,老年病防治护理,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能力差,所以病情发展快。有时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甚至完全阙如。病情突然恶化而难以预测,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熟悉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特点,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最佳护理。通过临床的护理观察与实践总结出老年病人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心理护理

老年人平时渴望健康长寿,但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多病又是老年人共同特点,一旦有病迫切希望迅速健康,是共同心理特征,但情况往往相反。许多老人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医院的条件,患病后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易产生急躁易怒失望情绪。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以热情态度关心老人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让患者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愉快接受治疗护理。并且护士言行要稳妥,操作熟练能及时发现老年人心里问题,随时给予咨询和相应医疗护理措施。同时分析心理病症的难点要点,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关爱老人,常与老人交谈,缩短老年病人与我们距离,增加老年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愿意把心里话倾吐出来,提高战胜疾病信心。2 用药护理

老年人用药特点种类多,数量多,发生不良反应多,给药必须慎重。在一定程度上,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对药物吸收能力下降,承受不了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详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记录,老年人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护士必须亲自为病人服下口服药,输液时的输液速度也要严格控制,以免引起负荷过重反应。要勤于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老年病人对药物耐受性、敏感性均与年轻人不同,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用药安全,加强用药管理,保证给药途径畅通。3 预防并发症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低,主诉往往不多且出现晚,极易发生褥疮、肺炎,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因此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并发症多,病情多变,错综复杂的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血管等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4 疾病护理

尽量把疾病知识补充给老年人,尽量说一些浅显易懂的词汇,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轻松面对疾病,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他们接受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同时告知家属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缓解老年人孤独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5 饮食护理

第8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老年肺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83-02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性反应。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及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患老年性肺炎[1]。通过对我院从2010年7-12月61例老年肺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细心护理,现将其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7-12月共收治老年肺炎患者61例,61例老年患者中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男性48例,女性13例,年龄在65~80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2d,治疗时间最短18d,最长36d,平均治疗时间28d,结果均临床治愈出院。

2 老年肺炎特点 根据病因分类,具体有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理化因素、免疫和变态反应。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X线检查检出率低,治疗复杂而且恢复期长[2]。

3 护理要点:

3.1 良好的休养环境

病室应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以60%-70%为宜。定时开窗换气,20~30min/次,通风过程中注意遮盖患者,避免受凉。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1次/d。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组织耗氧量,促进机体恢复,并注意保暖,但要防止烫伤。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及水果和蔬菜,但重症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鼻饲,以防误吸加重病情。

3.2 高热护理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各脏器功能减退,病后体温变化不明显, 体温骤升或骤降,因此对病人一定要随时测量并作好记录。体温在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头部,50%酒精或温水擦浴等。如降温效果不理想,应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高热伴寒战者,应注意保暖,高热引起的烦躁、谵妄、昏迷者加用床档,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体温持续升高并伴以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出冷汗、少尿或无尿应考虑为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症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齐抢救物品,并通知医生及时抢救,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3 咳嗽、咯痰的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呼吸肌萎缩,胸廓形态改变,致使有效排痰能力减弱,造成痰液阻塞气管,感染难以控制,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3],必要时给予:①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应经常变换卧位,检查皮肤受压情况,这样可预防压疮发生,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和炎性反应的吸收。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咯痰。②翻身叩背[4]:应每隔1~2h,翻身1次,拍背3~4次/d,3~5min/次。③吸痰:吸痰顺序:先吸口腔或鼻腔内的分泌物,然后更换吸痰管再吸气管内的分泌物,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超过15s,最多连续不超过3次,吸痰管1次1更换。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观察痰液的色、质、量。④超声雾化吸入:痰液黏稠不宜咯出时,可遵医嘱给祛痰药,或使用超声雾化吸人,可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指导其咳嗽、咯痰技巧。

3.4 氧疗的护理

大多数肺炎患者都伴有一个低氧血症,对于气急,呼吸困难,紫绀明显者,应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6升/分,但对于肺心病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时给持续低流量吸氧1-2升/分,并注意监测动脉血气结果防止加重二型呼衰,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紫绀、意识等变化情况。做好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用氧时做到“防火、防油”,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或暂停供氧,长期吸氧的还应注意鼻腔清洁和有无破损,以保证有效的氧疗。

3.5 口腔及生活护理

老年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时间比较长,且品种多,故易出现胃肠反应、皮疹、口腔炎、腹泻等;发热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口唇干裂,应定时清洁口腔(生理盐水或朵尔液)口唇涂石蜡油,对有真菌感染的应用5%碳酸氢钠漱口;大量出汗者应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衣物干燥、清洁;严密观察长期卧床患者有无并发压疮,做好防褥疮护理;对病情允许下床的患者应鼓励其活动,指导做腹式呼吸锻炼,以增强呼吸深度,这样不仅促进肺底部分泌物排出,还可以防止呼吸肌废用性萎缩。

3.6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已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心理状态对疗效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增强疗效,心理状态不良时,人体抗病能力减弱,药物虽对症也难以发挥疗效,这说明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患者为老年人,大多数患者有慢性基础性疾病,长期受病痛折磨,心情抑郁,焦躁不安。护理人员应热情大方,态度和蔼,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感,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3.7 出院指导

老年人容易感染肺炎,出院前我们应做好宣教,重点指导下列几个方面:①体弱多病的老人,应接种肺炎球菌疫苗;②患有老年性慢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应经常和坚持耐寒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③尽可能避免到人群密集、环境不良的公共场所;④有烟酒习惯应坚决戒掉;⑤积极治疗原有的呼吸道疾患。在每年的冬春两个感冒高发季节,老年人外出时应注意保暖,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和一定温度、湿度,有利减少感冒机会,以防止老年肺炎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李彩霞 杨翠萍 老年肺炎的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12)1525.

[2]程云 老年护理学[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4.

第9篇: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共18例患者进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57~85岁,平均64.1岁。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

结果:18例手术配合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7个月,术前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18个病例得到随访,随访率100%,除1例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外,余病例均稳定。

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做好相应的术前特殊器械物品准备,合理安置手术,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熟悉手术步骤及娴熟的配合等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动脉搭桥术手术配合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7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28-01

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下肢缺血性血管疾病[1]。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及钙化,继发血栓形成,以至发生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患肢出现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趾、足溃疡或坏死。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共18例患者进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共为18例患者进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男14例,女4例,年龄57~85岁,平均64.1岁,间歇跛行伴疼痛13例,静息痛5例,下肢缺血性溃疡8例,远端组织坏死1例,5例患者有糖尿病13例患者吸烟。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脉造影及CTA检查。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术前1日访视患者,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同时讲明吸烟与该病的关系,劝其戒烟[2]。

2.1.2手术器械的准备:血管外科器械、后颅窝牵开器、橡皮阻断带、戈尔人工血管、戈尔血管缝线6/0、7/0、隧道器。

2.2术中配合与护理。

2.2.1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先作腹股沟部纵切口,分离出股总、股深及股浅动脉,橡皮阻断带分别阻断。将大腿屈膝外展在膝内侧股骨内髁的后上方另作切口,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分离出动脉近端,

橡皮阻断带阻断,在股部两切口间,于深筋膜下用隧道器钝性分离作一隧道,将人造血管剪至合适长度,先阻断动脉血流,做动脉与人造血管的侧端吻合,通过隧道将人造血管从腹股沟切口穿出,与股浅动脉作端侧吻合。观察出血、止血情况,吻合完毕后在窝放置22号胶管引流,清点用物,缝合切口。

2.2.2术中护理要点。患者进入术间后,与麻醉师、手术医生、核对无误后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主动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配合麻醉过程。分离动脉时,遵医嘱静脉给予肝素1mg/kg,全身肝素化。手术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供应手术台上所需物品,手术结束前与器械护士认真核对器械及缝针数,核对无误后,关闭切口,防止物品遗留在手术野内。

3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最常见疾病,股动脉段血管闭塞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中最为常见,发病率约为47%―65.4%,而又以60岁以上的患者多发。本病患者存在肢体末梢血运障碍、缺血性营养障碍[3],严重危害病人生命质量,轻者影响行走,重者导致静息痛,肢体缺血坏死甚至截肢。自体大隐静脉至今仍被公认为用于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最佳移植物,但在不能利用自体大隐静脉时,人造血管是必然选择。下肢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成功,手术配合技术是关键。器械护士术前物品准备充分,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巡回护士尽职尽责,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添加手术台上所需物品,做好医护沟通,这些都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护理是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注重术中的配合及护理,提高术中护理水平,提倡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发展的要求[4]。

参考文献

[1]李小鹰,范利.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L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2-293

[2]何琴.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7(26):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