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临床神经病学定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神经病学定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神经病学定位

第1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优点  不足  解决方法

神经病学是与神经解剖学、病理学等学科紧密相联的学科,理论与实践之间具有高度的联系。由于神经病学教学内容多,专业性强,涉及症状体征较复杂,在既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受到在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限中充分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们在重视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部分不足。

1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点

1.1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神经病学知识内容涉及到许多的神经解剖等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学生在学习神经病学课程时以往的解剖学知识遗忘较多,所以单纯讲解神经病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和接收。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解剖基础知识回顾,为神经病学的理解打下基础。既往的教学模式是用挂图、画图等形式讲解,比较单调,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消化。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图像和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更容易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例如: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中运动、感觉系统的定位讲解,单纯地理论讲解运动或感觉传导通路解剖知识,学生可能是课堂上理解,课后就遗忘,但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将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制作成动画,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将三级传导通路逐一显示,再加之讲解,对于浅、深感觉的通路,以不同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二者的共同与不同传导之处,从而在损伤不同的传导部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为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学生们反映即使课后有遗忘,但当回忆到动态的图解就能自己逐步推理出每一步的定位诊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2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丰富的临床资料信息载入教学之中,扩大了教学内容,并且将生动形象的临床病例带入课堂。使神经病学知识内容生动、形象化,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通过单纯文字的表达的基础上同时更多的应用了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把抽象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化的展现,它能够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性,使要说明的问题一目了然,使学生容易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讲解中,我们使用了自制拍摄的视频动画,将典型的面瘫患者口角歪斜、闭目不能、额纹消失等体征,在课堂中真实地展示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的掌握,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与反馈,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优势,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向学生传达更多的信息,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1.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对临床技能的培养起着一定的强化作用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志愿作为教学资源的患者越来越少,这给临床见习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临床教学医院带教义务与患者享有自主权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性,在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我们的做法是将典型的病例体征自制拍摄视频,在见习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的复习,先应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演示,如若有典型病例或患者配合的情况下,指引学生操作,加强实践性。例如:神经系统查体,让学生反复观看标准的多媒体视频片,然后相互之间实践操作,最后对有阳性体征的病人进行查体。这样避免了冒然对病人查体,学生不知所措,患者也对学生表现不满意继而不配合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学生见习阶段,有些同步的见习内容病区不一定有相应的典型病例,这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向学生展示典型病例,继而填补了学生见习过程中的不足。

2多媒体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多媒体课件准备不足

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于多媒体的理解把握不足或是过份依赖多媒体课件,只是将教科书内容过多的文字形式制作在课件上,文字满篇,与传统的板书无明显差异,造成枯燥无味,不能体现重点与难点。而另外一种极端是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课件制作很色彩斑斓,无关的画面、动画都大量使用,造成喧宾夺主,课堂学生注意力分散,结果适得共反。

2.2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理解不够

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讲授知识,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所以教师的讲解才是最重要的。过份依赖多媒体,避免照本宣科尤其是青年教师很容易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能够与学生互动交流,忽略了学生的感受,造成了教师在一味的念,而学生在一味的看,而没有达到实际真正吸纳、消化知识的目的。

3解决方法

(1)多媒体教学是衔接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强有力的手段,所以我们在应用它的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将现代与传统的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它的优势将神经病学的难点重点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将典型的病例以视频形式向学生演示,这样弥补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带来的神经病学教学资料不足现象。同时应该对于多媒体课件严格把关,做到有重点,有特色,避免片面追求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分散学生注意力。

(2)对于教师的培养应不仅局限于课件制作的优劣,同时应注重在讲授中与学生的互动,避免学生只是观看课件,通过提示、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做出积极地反应,努力创造出一种让学生敢想、敢问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和学双方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2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关键词 神经病学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329

加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主要特点之一[1]。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由学生转向临床医师的关键时期,临床教学工作对医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基层医院,还存在着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患者拒绝或不配合教学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从多年的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适合基层医院的带教方法,现将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总结如下。

规范临床教学查房

实习生在神经科实习期间,每周都要安排1次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被安排查房的病例,多为神经科收治的脑血管等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对某些症状与体征均典型的少见病种,更要及时示教。规范教学查房的步骤主要包括:①实习医生要熟悉病情,做好汇报病情及体检的准备;②临床带教老师应结合病人情况,选择最需要解决的诊断或治疗等临床问题为目标;③实习医生简要汇报病情后,要作重点体格检查,同时带教老师给予纠错及正确示范;④密切结合病人,深入分析病人的诊疗问题;⑤归纳总结要求实习生掌握的内容,点评实习生在查房中的表现,布置下一次查房内容。我们在临床分析中,通过启发教学、示范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与过程,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并形成医嘱,解决了病人实际问题,从而病人很乐意配合我们的教学,认为我们不是把他们当作“教具”,而是帮他们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房传授给实习生相应的临床知识与技能,不但能使其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掌握了建立诊断和选择治疗的方法与过程,从具体病人提升到理性认识,加深了他们对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典型的少见病种的认识,提高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方式的一场改革[2]。在神经病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各种文本、图像、视频和动画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教学信息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求知欲,从而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由于神经内科与基础学科,尤其是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认为神经病学难学、难懂,这是很多实习生的共同感受。因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正是他们“头痛”之处,为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讲小课或看录像的形式,把临床常用的神经解剖知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指导,使实习生觉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另外由于基层医院存在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一些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疾病少见,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或急性脊髓炎这类非常重要而病人相对较少的病种,我们就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制作相关疾病生动的课件,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地区较少见的病例及季节性少见的病例,弥补了基层医院这方面的不足。

重视临床病例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是一个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实习生临床病例讨论中,教师作主导,学生为主体。我们选择适当病例(如典型、疑难或罕见病例),讨论其诊断或治疗,提前印发病历摘要给实习生,提出能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问题,如归纳病例特点、定位及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提出进一步诊治意见等,要求实习生必须提前书写发言提纲。为更接近临床工作的实际,病历摘要只提供初次接诊病人的基本临床资料,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从主诉推导假设诊断,进一步结合病史和体检,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然后再依次提供进一步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基础与临床知识展开讨论。不必要一开始就提供全部有确诊意义的资料。在临床病例讨论中,教师应积极互动与及时引导,最后教师再作出总结与点评。病例讨论的意义在于培养实习生的逻辑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之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慎密清晰的思路。通过上述措施,使实习生逐步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其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临床医疗水平。

加强临床操作指导

神经内科基本技术操作(如腰椎穿刺术),要想在很短的实习时间内熟练掌握是不易的,加上基层医院有时病人拒绝让实习生操作,所以我们采用操作指导“三步曲”进行培训:①术前讨论:包括本项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器材准备、操作过程(包括术前准备、、穿刺点选择、消毒与无菌操作、麻醉方式及要点、穿刺手法及要点、抽液速度与数量、标本处理、拔针后穿刺点的处理)以及术后对病人的处理等。主要由实习生讲述。②术中指导:带教老师要“放手不放眼”,用适当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及时指导操作和纠正错误,要全程监督每个细节,必要时应立即补位,保证该项操作过程规范、准确、顺利。操作完毕指导学生清洁用过的器材。③术后总结:点评学生在本次操作中的优与缺点,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通过对临床操作的系统指导,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规避差错事故的发生,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神经系统体查是实习带教的重点,也是难点,实习生很难在短时期内掌握体查的正确手法和理解病理体征的临床意义,针对这一难点,我们录制了高年制医师进行神经系统全面体查录像带及典型阳性体征病人录像带,组织每一批实习生入科时观看。在每天查房的病人体格检查中,带教老师示范和实习同学动手实践相结合,力求手法准确到位,并理解每一项目的临床意义。

培养实习生的人文素质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当前医疗的重点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化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在这种新形势下,要求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与各种人群打交道的本领以及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神经病学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传授给实习生,还要把良好的医德医风、伦理道德规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传授给实习生。我们在入科教育中,增加了医患沟通技巧内容,包括倾听、表达与解释、情感交流及对患者的鼓励等。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仪表语言和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渗透对学生的医学伦理、人道主义的人文教育,塑造实习生的健康人格和崇高医德。

综上所述,通过神经病学科的临床实习带教,使实习生掌握了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了人文素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帅杰.神经病学教学中素质培养及互动式教学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5,4(5):295-296.

第3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关键词: 临床医学;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bstract】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neurology doctor. Since the time of China's experience of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s not long,many aspects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we formulate the reasonable training and strict appraisal system,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 ability of neurology disease diagnosis and methods of clinical research,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ethics. 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work in our depart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departments.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Resident standardized train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70-02

目前,国家卫计委已正式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且将专业性临床医学硕士的培养在临床部分的培训内容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培养合格的高水平医学事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医师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虽然经过大学期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医学生大学毕业后尚不具备独立开展医疗工作的相关能力?此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逐渐减低,迫于就业找工作?考研等压力,实习质量下滑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临床思维?理论及操作能力薄弱[1]?因而,与国际接轨,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一条有效途径,有助于本科本科教育与具体临床工作间的“脱节”问题?规范化培训期间的临床理论与技能培训是否扎实,关系到今后的独立工作能力,甚至终生的职业水平?高质量的规培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医学生自身的水平提高,还能拉动整个医疗教育体系的提升[2]?

既往,不同的医疗机构均有各自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加之各地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规培医师培养缺乏统一标准,教学质量难以把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国家卫计委批准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十分重视教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本文中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就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进行探讨?

1. 神经病学规范化培训现状

神经病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突出表现在神经解剖知识的缺乏,包括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解剖不熟悉,相同症状可能有多个部位病变导致,比如单个肢体的瘫痪可能由于支配肢体的周围神经或者大脑皮层的病变引起?刚刚进入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存在专科基础差,不能准确而全面地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也不具备系统的神经病学临床诊断思维[3]?我国传统医学的教学模式是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4]?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运用神经病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需要进过科学而严格的培训,多看病人,多实践,才能掌握神经科疾病的诊治?

2. 培训目标

根据《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使的规培学员在完成培训计划后,能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操作,建立正确的神经科疾病诊断思路,了解疾病的国内过新进展,能够独立诊治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能够查阅国内外临床文献,初步设计简单临床课题,成为高素质?有发展潜力的医师?

3. 培训内容

3.1 神经科专科临床能力培训:通过分管住院床位,提供足够病种和工作量,首先让规培医师系统掌握专科疾病的病史采集?神经病学专科体格检查?病历文书书写等基本临床技能?强化基础知识,如神经解剖?神经生理及神经药理学知识?在具备以上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癫痫?颅内感染?帕金森?多发性硬化?老年性痴呆?脊髓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熟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熟练掌握腰椎穿刺这一专科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知其适应症?禁忌症,能够阅读头颅及脊髓CT?MRI影像学资料及报告,能够阅读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报告?经过培训后,能够全面准确地采集病史,正确地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神经科专科的腰椎穿刺及前庭微量冰水实验,规范地书写神经科专科病历,有针对性地选择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辅助检查,正确阅读和分析检查结果,从而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同时,还需要培养危重?疑难病的诊疗就治,培养临床水平,让学员掌握神经科危急重症,如重症肌无力危象?高颅压等的处理,初步掌握呼吸机的使用?

3.2 临床科研能力培训:许多规培学员只是忙于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没有得到临床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规培学员无法进行发病机制相关的基础实验,但是仍然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态度,学会文献检索方法以查阅国内外医学文献,学会临床综述的写作,熟悉专科的常见专业英文词汇,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3 教学能力培训:学习一定的教学方法,能协助本院医师完成实习医师的带教活动?

3.4 医患沟通及人文素质培养:当今大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有效?及时?全面的医患沟通对于防范和化解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科多种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及预后不佳的特点,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必不可少?

4. 培训方法

4.1通过入科教育,规范神经系统查体?虽然规培学员在本科教学阶段接收过神经系统查体的培训,但是当他们结束课程学习后,大多已经遗忘?由于神经科查体的专科性和复杂性,有必要对学员再次进行查体培训?每一轮规培学员进入科室后,由总住院医师负责集中进行入科教育,其中包括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给每位学员分发体格检查提纲,内容包括意识障碍?语言障碍?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系统?脑膜刺激征的检查,以规范化的手法进行演示,同时讲述各种异常特征的意义?

a) 实行学员固定专人指导?采用类似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度,指定专门的本院医师担任一

名或数名规培学院的指导老师,在整个病房轮转期间,负责学员的培训工作?学员不必频繁的更换医疗小组,跟随指导老师的医疗组?指导老师多提供学习?操作机会,规范查体和操作手法,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MRI?CT?脑电图?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的阅读,指导学员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及时审阅和修改病例?

b) 科学进行轮转安排?除了在普通医疗组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外,还需要安排急诊?门诊实践?规培学员没有独立进行门急诊资格,需要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同时安排ICU病房轮转,让学员通过主管危重症患者,识别颅内压增高?脑疝?重症肌无力危象?意识障碍?癫痫持续状态等神内科急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安排影像科?电生理轮转,初步掌握颅脑和脊髓MRI?CT,脑电图?肌电图的阅片和报告解读?

c) 开展多种多样的临床教学活动?科室固定时间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规培生专题讲座,每一次授课安排一个专题内容,涵盖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定位诊断?腰椎穿刺?中枢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TCD?脑血管病?痴呆?癫痫?帕金森病?眩晕?意识障碍?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肌病?重症评估?神经康复等内容,每周安排一次教学查房,每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力求给学员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 考核方法

严格考核制度,在劳动纪律方面严格出勤考勤,工作日每日上下班进行考勤,引入指纹考勤的方式可以客观?准确地进行考勤?规培学员如实填写培训登记手册,指导老师逐项签字,科主任审核?轮转结束前,由科室和医院教务处组织考核?科室考核包括操作考核(神经系统查体?腰穿等),病历质量考核,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评价(分别由带教老师?规培学员之间?护士评价);教务处考核主要是理论知识闭卷考试?

6. 结语

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对于培养合格神经内科医师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规培学员的“三基”培训,让学员有更多机会参与临床实践,包括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处理病人的能力?同时必须严格遵循轮转时间的规定,避免随意性?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积极性?在我国,神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诞生的时间不长,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神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持续改进,培养既有扎实临床功底,又有高尚医德医风的医学人才,最终将有利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陈君.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41-43.

[2] 张凯,李恬,马军,等. 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 中国病案,2011,12(8): 52-53.

第4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内容相对抽象复杂,要求医学生抓住临床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践的水平。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医患交流能力、临床技能、临床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

神经内科临床见习在神经内科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历程。我围绕临床见习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近几年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传统的临床技能培养模式以带教老师为中心,在查房时带教老师针对患者进行讲解,一般多无精心准备,讲解不系统;学生一味接受,不懂得融会贯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其学习热情削弱。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可能对神经病学理论知识了解清晰,但面对具体病人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全面系统地收集病史材料,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更无所适从。

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实现从课堂思维方法向临床思维方法的转变,完成一个科学的临床思维过程。

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注重教学查房。在教学中,以患者主诉作为临床思维的切入点,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如何鉴别。

不能只停留在检查患者和更改医嘱的层面上,而应针对具体病人,从主诉、现病史讲起,结合专科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意见;(2)积极参与病例讨论。

鼓励学生参与病例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神经病学理论知识解释并解决临床问题,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

2.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医院、脱离病人,则很难掌握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知识和技能。神经内科临床见习与其他课程相比,最大特点是直观性与复杂性并存。

现代临床实践教学需要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先复习该堂临床见习课中要求的理论知识,带着理论知识观察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做到有的放矢。围绕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从问诊开始,由教师指导书写病例,组织讨论,启发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教学意见[2]。

在实习教学中采用以提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加强了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模拟临床实践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和发展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横向、纵向地联系起来[4]。

3.突出临床基本功训练

3.1神经系统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是神经内科临床见习的较重要内容之一,内容较为复杂繁多。实习生需要严格训练,使医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各项基本技能。神经系统疾病总是先定位后定性,而定位的第一步就是规范正确的神经系统查体,这有时甚至能直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教师手把手纠正错误,使实习生完全掌握后再独立操作,使学生树立信心,防止因过于紧张而造成操作失误。

3.2增强病历书写能力。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病例书写过程是以往所学疾病理论知识的回放,也是临床搜集资料的归纳。每个患者都有特殊性,病例分析就是一份病例的精华,是病历书写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优秀医师的基本功,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中应加以重视。

4.教学总结和评估

第5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关键词:医患沟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疗、健康等相关因素,以医方为主导,针对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进行的一种必要的交流,包括信息、情感、行为等,建立双方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并达成共识,实现医患双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瞬息万变,许多患者对发病过程缺乏了解,加之现代医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医疗结局期望值过高,一旦出现一些并发症、后遗症或其他异常情况,家属难以接受,便会引起纠纷。医学生作为医学界的未来,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是防范医疗风险、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关键。因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加强医患沟通,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措施,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1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

1.1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历练过硬的基本功,贯穿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

高超的医疗技能是防范医患纠纷的重要条件。教师在临床教学中,重视医学生基本功培训,使学生做到理论扎实、技术熟练、处理疾病有条不紊,对典型临床特点及诊断思维做详细讲解,使学生分析病情全面,避免误诊、漏诊,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能力。进入临床后,强化临床的各项操作,放手不放眼,拓展知识层面,不断提高自己。实习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及相关疾病时当机立断,不会因为知识缺乏导致不知所措,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2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意识,贯穿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

国家法制的健全和卫生法规建设的发展,为开展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疗纠纷防范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服务准则、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操作规范等教育,让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执业,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和保护自己,并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医疗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1.3重视学生医疗文书的质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贯穿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

医疗文书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和诊疗全过程,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原始文件,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询问的病史、查房所了解到的情况、交代的病情、检查的结果、上级医师查房指示、患者的知情情况、是否接纳或拒绝某种治疗方案等均应体现在案,记录应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描述精练,字迹清晰、不能有缺项、漏项,严禁涂改、伪造。一旦发生医疗争议,作为法律证据和保险理赔证据,不会因病历书写质量的低劣而影响证据力,因此平时注重通过多写多练来提高医学生医疗文书水平,减少病案记录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保证病案的法律效力。

1.4重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意识,贯穿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

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患者。接诊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不遗漏任何与疾病相关的细节,对于病情、转归、治疗措施、并发症等,如实告知,知情同意,减少隔阂,避免纠纷,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不能主观臆断,更不可粗心大意,让学生换位思考,去体谅理解患者及家属焦虑心情,利用掌握的医学知识,为患者答疑解惑,主动介绍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操作检查的作用、注意事项等,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及诊疗规范,尊重患者,遇到病情变化时,及时如实地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求得其对病情的了解及对治疗的认同,避免误解,最大限度地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1.5重视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及道德修养的培养,注意仪表、言谈和行为举止,贯穿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

医疗活动中强调实习医生加强自身素质及个人修养,接诊患者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言语得当,态度和蔼,亲切柔和,使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第一印象良好,产生信任和依赖感,适时利用微笑语言艺术,让患者消除陌生就医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6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医患沟通实践教育的培训,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意识,贯穿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

1.6.1在《神经病学》专业课教学中优选医患沟通能力强的教师授课,灌输医患沟通意识

在临床专业课教学中,优选临床经验丰富、医患沟通素质过硬的教师,专门挑选在医疗纠纷和各类突发事件中有关医患沟通内容的经典案例,进行重点剖析讲解,适时、准确地把医患沟通的意识、技巧、方式、方法等传递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1.6.2每月举办医疗安全分析会

我院成立了“医务科纠纷办”,专门化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主要内容包括门诊投诉接待、住院纠纷接待等,负责全面受理医疗、护理、财务、医保、行风等医院各类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实现患者投诉和纠纷处理的“一站式”服务。每月举办医疗安全分析会,请医务纠纷办经验丰富的专家,分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起因、后果,就当月医患纠纷典型案例的原因、处理结果进行剖析,让实习医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1.6.3定期请全国知名专家进行医患沟通等多方面培训,分享医患沟通经验

我院定期邀请院内外德艺双馨的医学专家,为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定期进行规范化培训及拓展训练,如:医患沟通的艺术、如何防范医患纠纷、怎样成为合格的医生、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修养、言行规范、礼仪培训、法律知识等,通过分析形形患者,结合自己多年从医的亲身经历,生动形象传授医患沟通的技巧,行医体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技巧

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高度浓缩凝练着医生的知识、技术、能力、经验、品德、修养、智慧等丰富积累,是医生个人魅力的综合展现,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医患对话,良好的医患沟通可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亲和力,避免许多潜在的冲突,是防范医疗风险,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关键。

2.1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牢固树立“沟通第一,技术第二”的服务理念

分析以往发生医患纠纷中的矛盾所在,大部分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对问题的观点认识不同,即医患双方,在同一个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体现在医疗效果上,患者有可能将期望值定位太高,而医者没有将医疗风险在事前解释的尽详尽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双方反差太大,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在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强调把“沟通第一,技术第二”这个服务理念传给学生。

2.2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牢固警惕时刻把握言谈分寸,注意留有余地,避免随意承诺

医学是严谨的科学,疾病的发展及转归瞬息万变,并且受医疗技术水平发展局限性的影响,医生向患者交代疗效及预后时更应客观,切忌随便讲“绝对能治好”“没有任何问题”之类的保证。任何情况下说话都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避免医患理解误差导致纠纷的发生。

2.3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时刻谨记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扑灭纠纷苗头

当前许多患者错误地把医疗行业定位为服务行业,理所应当地认为支付了医疗费就应该享受优质的服务,得到良好的治疗结局。然而医疗行为受科学发展的客观现状制约,有的疾病尚不能得到有效的根治,有的疾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明确诊断,有的疾病其诊断、治疗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结果,治疗过程费用高感到不满,迁怒于医务人员,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像这种有纠纷苗头的情况,一定要加倍耐心、细心、小心,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预防更重要”这句话可能永远都不会错。

2.4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重点培养参与危重病情交代和知情同意单的签署环节

医生在诊疗活动中,特别是向危重症患者,要详细介绍患者病情、诊断、必要的检查、有创的操作、治疗方式的选择;或者手术前介绍手术必要性、手术方式,还要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同时还要强调手术风险和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知情同意单的签署。这些过程对医生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要求医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丰富,更要求医生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这不但是临床教师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示,而且是一次生动形象的医患沟通技巧教学示范。

2.5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掌握医患沟通原则,加强沟通技巧训练

医患沟通的主要原则是通过认真的倾听、分析,能够清楚而专业地向患者表达疾患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及费用和疗效等,能够提出有效的康复及预后的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爱心、耐心、同情心,尊重患者,讲求诚信,努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患者。时刻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回报、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情况、洞察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留意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主动发现医疗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苗头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如不同级别的医生轮番上阵与患者沟通;针对同一种(类)疾病可以召集家属,举办健康课堂培训班的形式与家属们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等,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进行书面沟通,强调沟通的重要性。

2.6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艺术的培养

医生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学习掌握职工言行规范,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清晰流畅、条理清楚,偶尔的幽默能增进医患的感情,坚决杜绝伤害话。灵活运用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交流如扬眉、撅嘴、挥手、耸肩、点头、摇头等进行沟通,肯定的目光鼓励是医患关系和谐的辅助和补充。

总之,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带教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也需要实习医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希望能够以医患沟通为导向,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法规、诊疗规范,提高维权意识,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促进神经病学学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慧,徐丽.论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2,3(23):65-66.

[2]董静,刘尊,任丽洁,等.“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诊断学课程中的实践[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151-153.

[3]刘子兰,师会军.医患纠纷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病案,2012,13(3):40-41.

[4]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医学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3):175-176.

[5]张莹,高小雁,杨秋月.综合带教法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实习生护理技能的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1):2285-2287.

[6]张丽霞,刘国杰.从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谈护理教学改革[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20):75-75.

[7]赵晓辉,韩子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94-95.

[8]洪松.加强医患沟通技巧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183-184.

[9]刘继荣,李艳,李冬梅.以病例引导教学法和内镜引导教学法为主的多措并举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3):37-38.

[10]王伟,向鸿梅,郭丽双,等.医学生储备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40-41.

[11]赵文兴,侯立虹,宋玉芝,等.实习护士临床教学培训中引入目标管理理论的可行性探索[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9):22-24.

[12]李正,张琦.多发骨折并发休克74例术前急救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258-1259.

[13]廖生武.弘扬医师职业精神对培育实习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51-153.

[14]李巧梅,王维梅,石爽.腹部外科手术163例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5):635-636.

[15]韦宗发.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本质特征与规格定位[J].高教论坛,2012,11(8):3-5.

[16]易良.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急症救治教学中的运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6):1190-1192.

第6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43-01

[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影响夜眠者)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常规药物肌注VitB12治疗,另一组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联合针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药物联合针刺阴陵泉、足三里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影响夜眠者)比常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针刺;尿毒症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症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legsyndrome(RLS)又称不宁腿综合征、多动腿综合征、艾克姆氏综合征。首先由Ekbom于1944年所描述,故又称Ekbom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两小腿深在部位以酸麻胀痛为主的不适感,患者为此而不断抖动,摇动双腿故名。

尿毒症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且部分病人症状严重,严重影响睡眠,导致患者夜眠差、烦躁易怒、血压较难控制,部分患者主诉有自杀倾向。本研究证实针刺联合药物对于尿毒症血透患者合并有不安腿综合症(影响夜眠者)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择本中心维持性血透病人伴有不安腿综合症严重影响夜间睡眠者50例,透析龄为(68±25)月,连续夜眠时间均不超过6小时。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5~76岁。原发病糖尿病3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红斑狼疮2例,高血压2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肌注VitB12组,另一组为针刺联合肌注VitB12组,其他用药种类和剂量相同。两组年龄、透析龄、夜眠时间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定位:按照经穴定位国家标准(GB12346-90)定位。毫针:使用30号毫针。

1.2方法:常规肌注VitB12组,每日肌注VitB12500ug;另一组为针刺双侧阴陵泉、足三里,隔天一次,治疗30分并联合每日肌注VitB12500ug,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其他用药种类和剂量相同。针刺穴位选用双侧阴陵泉、足三里[1],先补后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天一次,连续四周为一疗程,观察症状改善及夜眠时间的变化。

2疗效标准

将不安腿综合症患者根据夜眠时间分为Ⅲ级(Ⅰ、Ⅱ、Ⅲ级)

Ⅰ级:夜眠时间≤6小时

Ⅱ级:夜眠时间≤5小时

Ⅲ级:夜眠时间≤4小时

3结果(X±S)

4讨论

4.1不安腿综合征在1685年由英国人首次提出,1945年瑞典的神经病学家对一系列病人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之后,被正式命名为不安腿综合征,直至1995年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确定了诊断标准。但是不安腿综

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西医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肢体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瘀积刺激局部有关,遗传因素、代谢障碍、血管运动功能障碍、药物反应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殊治疗措施,采取治疗原发病,应用维生素类、镇静剂等等,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治疗,维生素B族的应用为最常规用药。本病在中医学隶属“痹证”、“血痹”范畴。基于患者气血虚,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损,使下肢经脉、经筋失去血之荣养;且夜间阳气在里,阳气失调,影响气血运行所致。治疗上宜平衡阴阳,疏泻经络郁滞之阳气、湿热,疏通双下肢经络,解郁安神。笔者针灸取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取风寒外袭,伤及阳气,病久累及营血,而筋脉失养治疗,故而临床多采用太阳经、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2]。

4.2阴陵泉:为足太阴经之合穴。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局解: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3]。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经穴。在膝下三寸,行外廉。局解:有胫骨前肌,外侧为趾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以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主治:胃痛、呕吐、痢疾;喘;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癫狂、妄笑;鼻疾,膝胫酸痛[4]。

4.3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已为广大学者公认,而对于B族维生素在尿毒症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的相关报道甚少。B族维生素的治疗其尿毒症周围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不单纯因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而与多种毒性物质的蓄积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通过外源性补充B族维生素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本组选用肌注VitB12500ug,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

第7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由于脑实质内、脑室出血和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和蛛网膜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SAH。而由于外伤导致的SAH称为外伤性SAH⑴。自发性SAH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痫等,常见的是脑血管痉挛(CVS),临床上我们应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所致脑血管痉挛取得一定疗效,总结 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SAH患者68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腰穿证实为SAH。男38例,女30例:年龄 26-74岁,平均(53.2+8.3岁);病程2-42小时,平均21小时。表现为剧烈头痛55例,呕吐45例,颈项部疼痛9例,意识障碍3例;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3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甘露醇、白蛋白等降低颅内压及一般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持续静脉微泵给药(2mg/h)、7-14d,之后改为口服40-60mg,每日4次,共21d,并通过监测血压调整剂量。

1.2.2观察项目 统计2周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CVS发生率。CVS诊断标准:(1)治疗后症状波动或进行性加重。(2)意识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或有昏迷转清醒后再昏迷。(3)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损害征。(4)出现颅内压升高症状。(5)除外SAH再发。具备前4项之一加最后1项即可诊断。

2 结果

经观察2周内本组的症状、体征,其缓解率为78.6%。2周内本组CVS发生率为4.4%,不良反应有:尼莫地平出现血压偏低8例,最低为80-90/55-60mmHg,经调整尼莫地平剂量后血压多转平稳并继续治疗。

3 讨论

SAH主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而CVS最常见于SAH后,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早发性于出血后即出现,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缓解。迟发性发生于出血后4—15日,7—15日为高峰期,2—4周逐渐减少。迟发性CVS为弥散性,可继发脑梗死,常见症状是意识障碍、局灶神经体征如偏瘫等,但体征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SAH的患者有30%—90%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⑵,具有较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SAH后发生CVS的确切病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CVS的发病机理有钙离子依赖型的血管收缩及非钙离子依赖型的血管收缩,有致痉挛物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自由基、一氧化氮、内皮素ET、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炎症因子及其它致痉挛物质的参与,还有神经源性因子及结构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与SAH后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氧化血红蛋白及其进一步降解产物刺激而引起痉挛收缩所致。而CVS早期仅为血管壁 的可逆性收缩,后期可出现血管壁 的坏死、增生,使管壁 肥厚,管腔狭窄⑶。尼莫地平为双氢吡啶类的第二代药物,是Ca2+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Ca2+通道开放,减少脑细胞Ca2+内流,从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正常情况下,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Ca2+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尼莫地平通过有效地阻止Ca2+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动物实验证明,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的作用远较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的作用强许多,并且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嗜脂性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当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12.5ng/ml。由此推论,临床上可用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此外尚具有保护和促进记忆、促进智力恢复的作用。所以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显著减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同时还能抑制脑血管平滑肌的收缩,⑷降低SAH后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CVS的发生率。尼莫地平治疗CVS文献报道其静脉给药及大剂量口服均能有效防治SAH所致CVS,且不增加出血危险,两者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尚见有连续腰椎鞘内给药的报道。尼莫地平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率为78.6%,CVS发生率4%,仅出现血压偏低,调整剂量后血压平稳,无其他明显 的不良反应,说明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尼莫地平可有效地防治CVS的发生。另有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时约有11.2%的病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它不良反应有:①肝功异常。②皮肤刺痛。③胃肠道出血。④血小板减少。⑤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面朝红、呕吐、胃肠道不适等。此外,口服尼莫地平以后,个别病人可发生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AKP的升高,血糖升高以及个别人的血小板量的升高。

参考文献

⑴王维治. 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74-792。

⑵Ingall T,Asplund K,Mahone M,etal.A multinational comparison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epidemidogy in the WHO MONICA stroke study. Stroke.2000;31:1054-1061.

第8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关键词】 暂时性脑缺血;脑梗死;危险因素;抗凝治疗

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很容易进展成为不可逆性脑梗死。据国外文献,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10.5%[1],国内报道7d内为24.4%,30d内可达42%[2]。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因此TIA是预防脑梗死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对TIA患者全面系统分析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极为重要。我们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TIA患者短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ABCD2”评分对发生TIA后7d和30d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以及为TIA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3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6.75±12)岁。伴有脑卒中史患者5例,高血压病22例,糖尿病8例。TIA诊断符合以下标准[4]:①突然发生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在24h内完全消失;②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无出血、占位及可以解释症状的定位责任病灶。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

1.2 观察方法 详细询问TIA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并收集临床资料,对于多次发作的患者以最长一次发作时间给予“ABCD2”评分。

1.3 “ABCD2”评分

根据资料完成评分,应用Johnston等[3]提出的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的7分制“ABCD2”评分法,根据各项相加得分情况对TIA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把患者分为低危(≤3分)、中危(4-5分)、高危(≥6分)。

1.4 治疗及随防 除控制基础疾病外,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纳、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于患病7d和30d随访,记录有无脑梗死、脑出血发生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

2 结 果

本组79例TIA患者,TIA后29例(36.7%)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18例(22.8%)发生于7d内,无脑出血发生,3个月内无死亡病例。

“ABCD2”评分与发生脑梗死的关系。根据“ABCD2”评分、TIA患者低危(≤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分)30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6.6%(6/36)、50%(20/40)、100%(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警报信号,早期对TIA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和干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组报道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与国内文献报道的24.4%[2]相近,30d内42%[2]的发生率偏低。其原因可能为本文观察对象门诊患者偏多,以及症状轻和一部分患者未住院进一步观察有关。

本组观察中分析发现,评分越高的患者,短期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性越大。与部分文献报道相一致。我们的观察还显示,“ABCD2”评分≥4分的患者30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29.1%,评分≤3分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为7.5%。“ABCD2”评分简单、易行,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病情和评分及时作出合理的治疗决策,对评分高危的患者应积极地住院检查治疗,对中危患者在门诊无法1d内完成所有辅助检查的均应建议住院,以利于及时检测,并于脑梗死发生时及时采取溶栓等治疗措施。

本组观察还证明,对TIA患者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根据临床资料和病情,及时采取一级预防[5]或二级预防[6]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能够减少TIA进展至脑梗死的机会,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2],因此显得更为重要。TIA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必要时要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频繁发作的TIA患者和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法华林、藻酸双脂钠等。

参考文献

[1] Rothwell PM,Giles MF.Flossmann E,et al.A simple score(ABC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at high early risk of stroke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Lancet,2005,366:29-36.

[2] 王志红,刘宏顺,张祥建,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系统疾病杂志,2010,25(5):458-459.

[3] Johnsion SC,Rothwell PM,Nquyen-Huynh MN et al.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Lancet,2007,369:283-292.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79.

第9篇:临床神经病学定位范文

难治性癫痫的定义

对于难治性癫痫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大剂量使用一种第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或联合多种抗癫痫药物2年,仍未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发作次数至少在每个月4次以上,并且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并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者,即可诊断为难治性癫痫[4]。

难治性癫痫的治疗

由于难治性癫痫的病因不明,因此不能采取统一的治疗模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等[5]。

药物治疗:根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公布的成人癫痫诊断和药物治疗规范(草案)规定,难治性癫痫需选用新的抗癫痫药物治疗[6]。抗癫痫新药是指临床需要耐受性强、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小的新药。主要包括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氨己烯酸、托吡酯、挫尼沙胺、非氨酯、替加平等。见表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针对各种药物治疗确实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因为手术术前癫痫灶定位必须十分明确,切除脑组织局限,虽然不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但是有一定的风险[7]。而且不是所有难治性癫痫都能通过手术治愈,据统计可能符合手术适应证的仅15%,所以选择癫痫手术治疗应慎重[8,9]。诊断明确的难治性癫痫,脑内病灶部位明确,药物治疗确实无效,可以采用切除致痫灶、切断放电途径、毁损癫痫的兴奋结构或刺激其抑制结构,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有前颞叶切除术、海马切除术、新皮层切除术等,外科手术最适合于颞叶癫痫患者。另外采用病灶切除与热灼联合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具有良好效果[10]。

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VNS)于1997年被美国FDA认证为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方法,采用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进行慢性、间歇性电刺激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1]。

其他辅助疗法:①心理行为治疗:精神过于紧张或焦虑均可导致癫痫发作,调查显示癫痫患者发生紧张、心悸、头痛等明显高于健康人,90%癫痫病人感到精神压力和精神紧张,因此心理咨询、安慰、精神放松等方法可减少发作[12]。②中医药治疗:传统医学也有着很多经验,发作期治则为豁痰开窍,熄风定痈,休止期治则为活血养血,化痰熄风,清肝泻火,通腑降浊,宣通清窍,健脾养心。临床上应采取辨证施治方法,包括单独的中草药治疗、穴位埋线疗法、针药并用、中西医结合等[13]。

总之,难治性癫痫在治疗方法上仍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在此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将会为患者带来福音,而且也将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文志,吴建中,王德生,等.中国五省农村人群癫痫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49-452.

2 郎森阳.规范化原则指导下的成人癫痫药物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3-5.

3 吴立文.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1):55-57.

4 Bwala SA,Gardner-Thorpe C.Intractable epilepsy[J].Br J Clin Pract,1990,44(3):106-109.

5 徐姜定.难治性癫痫治疗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09-1010.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成人癫痫诊断和药物治疗规范(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0):875-877.

7 刘仕勇,安宁,杨辉.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展望[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3):316-318.

8 Karasu A,Ku?cu D,Ofluo?lu AE,et al.Surgical outcome in hippocampal sclerosis following selective amygdalo-hippocampectomy[J].Turk Neurosurg,2008,8(4):374-379.

9 Boling W,Palade A,Wabulya A,et al.Surgery for pharmacoresistant epileps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pilot study[J].Epilepsia,2009,50(5):1256-1261.

10 杨忠旭,栾国明.病灶切除与热灼联合术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中华抻经外科杂志,2003,2(4):293-296.

11 赵妍,付饶,王庭槐.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现状.新医学,2010,41(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