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

第1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

(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

(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

(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

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

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3.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第2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工匠精神;商业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6-02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造就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浩繁与丰厚[1]:有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美誉的神镇钧瓷,还有开封汴绣、南阳玉雕、洛阳宫灯、豫西剪纸、淮阳泥泥狗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传承与推广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与发展两大难题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及高科技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令人堪忧。从传承层面看,首先,传统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传承方式本就制约着生产规模,许多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其次,从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许多作品出现庸俗、粗俗、媚俗的倾向,造成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质感严重缺失。从发展层面看,其一,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业者偷工减序,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作品失去价值;再者,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为保生计不得不转行,如此恶性循环,发展更无从谈起。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和发展两大难题。传承,不仅需要传承工艺技法,更是对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则需要将传统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以保证工艺品质为前提进行商业化推广,让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拥有其合理的地位与价值。

二、传承的精髓是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

(一)传承技艺需要坚持匠心

现代的中国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手工匠人的重视程度低,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数。

江西婺源虹关村在明清时代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有“徽墨名村”的美誉。但由于现代书写工具的变革,加之古法手工制墨工序复杂且出品率低,手工制墨工艺渐渐失传。八零后的詹汪平是徽墨世家的后代,自觉传承古法制墨。他向伯父和附近村庄的老手艺人请教学习,认真钻研祖传的配方,加上对家族里一些制墨老人口述的整理分析,逐步恢复了古时的制墨方法。他自制各种工具,一步步体会摸索,完全不顾烟熏火燎、脏黑苦累,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重新掌握了这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古法制墨,是烟的升华凝聚,是对自然的提炼萃取,封印了时间,见证了执着,更见证了不忘初心的匠人精神。

试想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少是提倡年轻人去扎扎实实做一辈子的“工匠”的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工匠精神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

(二)高职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

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无疑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需要专业的历史文化修养,同时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只有将美学与技艺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有内涵、有底蕴的优秀作品。

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推广方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值得许多高校学习和借鉴。该校践行“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形成历史与文化、设计与实践、材料与技术、市场与管理互动的知识结构;导入社会项目,以项目流程组建教学流程;服务社会,以推进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工艺美术产业转型与培养行业后备人才为己任;形成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现代师徒传承制”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多位专业的民间艺人以特聘专家的形式为学生传授技艺。通过高校教育的形式将陶瓷、刺绣等多项民间工艺美术完好地传承,通过创新研发将这些艺术形式更好地推广发展下去。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校企结合、非遗文化传承的良好途径。

三、发展的关键需要与时俱进

(一)融入现代文化,注重商业化推广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也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融入现代文化之中,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推广之路,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上海一家名为作物ZOWOO的工坊,突破性地把木工这项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以商业化的形式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第一家开在商业闹市区的木工店铺。该木工坊以课程的方式面对普通大众出售商品,顾客可以选择喜欢的木制品样式,在木工老师的辅导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做出成品并带回家。许多年轻人甚至带着孩子走进这间木工坊体验制作的乐趣。这种商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广的实际是一种工匠精神,面向普通大众传播一种文化,无疑是对木工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工种最好的继承和延续。

(二)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创新发展

中国需要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原创品牌,而民间工艺美术恰恰正是体现民族特色的最优选择,怎样利用其优势树立原创品牌,则成为我们深思的问题。

缂丝工艺作为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和摹缂名人书画[3]。因其制作工艺难度高、只能手工织造、出品率底,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手工艺人愈来愈少,这门手艺也几近失传。

难道手工艺品只能沦落到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么?只能要靠国家保护而束之高阁么?手工匠人就一定是默默无闻赚不到钱,满手疮痍在黑暗的角落工作么?80后设计师李晶并不这样认为。为了制作缂丝团扇,曾遍访苏州仅存不多的缂丝手工艺人,与他们合作制作缂丝团扇(见图1)。他刻苦学习团扇的裱框技艺,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扇面,然后经缂丝艺人制作扇面,制银艺人、流苏艺人等各类手工艺人进行后期装饰。李晶创立了自己的团扇品牌,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但更注重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的设计。他的作品成功地让四千多年的缂丝工艺走出博物馆进入寻常人的生活。比起一味地保护,让手工艺人们通过自己的技艺,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及生活需要的物品,并把它售卖出去,这种物尽其用的商业推广理念才是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最优途径。

总而言之,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赐予我们的瑰宝,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传承与发展需要重塑匠人精神,需要重视文化的传播,重视匠心的传承,需要创良品、树品牌,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用合理的商业化推广经营模式为匠人带来经济价值和社会尊重,从而让民间工艺美术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4):137-141.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M].中华书局,2010(102).

[3]无秋.织屏绣迨指春风――苏绣和缂丝屏风赏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12):44-45.

第3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起源

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和原始的社会美术都是相同的起源,它们在发展和艺术形式、特点上都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在现如今,很多民间的工艺美术仍旧还可以看到原始艺术的痕迹。民间工艺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工艺美术呈现出一种更加旺盛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艺术品质快速提升。工艺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

二、当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当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二者相互渗透、影响,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品质。首先,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不停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持着自己的设计特点,这主要体现在:材美工巧,以用为本,文质彬彬,顺物自然,重己役物,物以载道,这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这些观念完全可以运用到当代的设计中去。传统的工艺美术思想一直在指导着我国现代的设计形式,让现代的设计更加充满形象感和色彩美感。与此同时,现在的设计思想也不断影响着当代的工艺美学,使其也更加充满时尚的功能性元素:(1)现代设计包含了很多的西方元素并把其融入到了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之中,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时代性的发展;(2)现代设计的观念是当代工艺美术走向商品时代的源泉动力,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3)当代的工艺美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了现代设计的科学技术支持,各种现代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又使得工艺美术的发展变得方便、快捷、高效。因此,当代工艺美术品与现代设计产品共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当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有着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两者的相同之处有:(1)现代设计和工艺美术都应该服从社会发展的要求;(2)都是服务于人民,使人民的生活品质变得更完美,更加符合社会生活的要求;(3)都使用新型材料来表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现代设计受全球市场及西方文化元素影响较大,而当代工艺美术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较为突出;(2)现代设计的功能性较强,设计的内容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当代工艺美术侧重的是装饰性和观赏性。

总而言之,工艺美术的创造者是广大的劳动者,它和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现代设计大体上是国外文化的产物,它代表着一种大众化的全球化的艺术行书。本人也认为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两者绝对可以更好的融合,创造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艺术作品,兼顾二者之风。

三、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4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摘 要:工艺美术已经融入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艺美术门类广泛、历史永久,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与内涵,以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工艺美术; 当代内涵;教学创新

在我国,工艺美术从其专业内涵上讲,完全可以概括成一个大的专业门类,从其承载的实际内容上看,定位为一个专业也并不是十分的贴切,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知识涵盖面和专业属性是非常丰富和繁杂的,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轨迹,它强调材料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体现造型特点的同时还要有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独特的艺术趣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地域特色、时代演进和技术更新,散落于民间的各项传统技艺不断的发展传承着,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工艺流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已经流传久远的各项传统手工艺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开始褪去往日的光彩,有些手工技艺甚至开始逐步走向衰亡。在当下文化状态里,传统文化遗产被“快餐文化、实用主义”包围其中,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演进与通用,逐渐替代和弱化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工艺美术领域面临着传统工艺的断代、失传的严峻现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本着挽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宗旨,整合工艺美术门类的专业内涵,于2013年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成立工艺美术专业。旨在通过高校教育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处于濒危境况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一方面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达到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基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属性,为了避免空洞的、陈旧的、缺乏指向性的教学计划,高校在开设工艺美术专业时,专业对位性的思考和课程设置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也变成了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兴衰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体现工艺美术专业的内涵能力培养和创新发展,对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新更加势在必行。

首先,国内多数新近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院校中,其开设的课程与工艺美术专业应具备的内涵与定位相去甚远,亦或可说现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不具有承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要求的条件积累,如果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条件,完成教学,则需对现行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与实践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首先应该依据原有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的调研、开发利用民间、地域的资源特点,深化有价值的工艺品种类资源及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工艺材料资源等,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完成真正意义的工艺美术教学。

其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调整,需要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原材料特点等,以及现有的优势条件和专业历史积累,改革内容的制定要与学校现有资源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和现有资源。优化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明确对位性的分类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在夯实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能力架构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具体应该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模块、材料技法模块和创意制作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明确的方向和开展思路,模块内的课程设置紧贴对应能力培养要求。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工艺美术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本阶段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为材料技法、创意制作环节提供了根基;材料技法课程模块强化学生的材料应用能力和形式表现的有机结合,强调“因材施艺”的教学宗旨。

再次,有了较为完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的推进方式同样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位性的分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民间的工艺美术专家和学者进入课堂,为专业学生进行直观的、对位的、专业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感受,带来“原滋原味”的地道专业印象;与此同时,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在可以利用的地域资源条件里,积极拓展专业外延和技术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走出去,到第一线去实践和感受专业的内涵,在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切身感受,学生们将获得第一手的认知经验,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自选与集中、引进与外放相结合的多元教学形式,教学改革制定的整体思路和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总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学形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域优势服务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是解决当前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与专业内涵不对位问题的两大重点内容。我们的创新尝试只有紧密依托地域资源的优势存在,专业分类妥当,合理利用我校现有办学条件,高效、环保地开展和实施改革计划,将创新过程做扎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学方式的创新。

第5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艺术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D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艺术设计产业,相继成立了工艺美术协会、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的行业组织;编辑并出版《黑龙江艺术设计年鉴》、《艺术设计理论探索》、《黑龙江艺术设计报》等书刊、报纸;并组织“黑龙江艺术设计大赛暨优秀作品展”等设计竞赛和展览。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是黑龙江的艺术设计发展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一、 民族工艺美术对黑龙江艺术设计发展的贡献

黑龙江现如今被称作为“北大仓”,而在几十年之前还被成为“北大荒”,就是在这荒茫的寒地黑土之间生活着包括古代少数民族有夷、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戎、高句丽等,至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少数民族称谓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发展至今日黑龙江流域除汉族外,还有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46个少数民族满足、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自古以来,这些民族就以狩猎、捕鱼、畜牧卫生。因而这些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奠定了黑龙江艺术设计中独有的装饰题材。

鱼皮衣服,赫哲语叫“乌提库”多为长衣服,主要紧是妇女们穿。腰身稍窄,身长过膝,下身肥大,不是曲线形的,而是扇形的,袖子肥大而且短,没有衣领,只有领窝。男人衣服袖口、衣边、领口均镶有二、三寸紫色花边。女人穿的衣服,衣服的襟口、袖口、托领、前胸和背上都有云纹和各种野兽图案。或用贝壳连在一起缝在衣服的边缘。

鱼皮套裤:有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赫哲语叫“卧又克衣“女人穿的是一种斜口的,叫”嘎荣“。这种套裤裤脚上绣有各色花纹,套裤一般都是用怀头鱼皮制作的,个别的也有用哲罗鱼和狗皮鱼做的,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天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子裹在小腿上,用带扎好。一般在外出或夏季捕鱼时用。

赫哲族是满族的一个分支,他们用鱼皮做衣服并在上面绘画。

在一件正襟的鱼皮衣上,袖口和下襟均镶有布穗、布条相结为纽,前襟正面从上至下绘有四足蛇、蛇、虎、蛤蟆、蝌蚪,左右两襟对称,这些动物图案均为正视图,左右对称,不追求透视,均匀排列,互不遮拦,用黑色勾线,着以朱色。

在一件偏襟的鱼皮衣上,画满了人和动物,画面以黑色为主,间用朱、黄色。还有一件鱼皮衣上,用黑、红两色线条画出涡旋纹图案,左右对称,在两线之间点缀有连续的两色变换的蝌蚪状图案。

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大小兴安岭附近,有些地区是盛产桦木的,聪明的人民很早以来就利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器皿,俄罗斯学者曾说过:“那乃人是黑龙江流域艺术最天才的代表,他们善于恰当地使用图案―他们常为桦皮制品装饰一些附加的雕刻物,把它们粘固或缝连在桦皮制品上。” 其器皿上的装饰图案有的也是以桦树皮的剪镂图案进行装饰的,通过利用桦树皮正面的纯白色泽和反面的纯黄色泽形成强烈反差,将器皿上的装饰图案表现出来,有各种动物的图案、有代表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图案等等;其桦树皮剪纸贴画也是十分有成就的,大多也是以各民族所流传的故事、生活为主要内容。

上述众多的术也仅仅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瞥,还有众多的民间工艺美术没有诉说,例如绥棱黑陶、麦秸画、松江编结绣、等等,这些民间工艺美术都给黑龙江的艺术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黑龙江艺术设计能够蓬勃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 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

在现在中国的艺术设计进程中,黑龙江的艺术设计是独具特色的,它早起受俄罗斯的影响,后来在洲国时期受日本的影响,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黑龙江特别是哈尔滨的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家具家居设计等都充满了异国的风情,而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地区艺术设计存在着明显不同。哈尔滨以本土文化和西洋文化交会重叠的文化特色、大量丰富的文物遗存、异域风格的城市建筑风貌,享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

随着19世纪末期,中东铁路的兴建,为了逃避国内的战争以及发展国际贸易,临时居住在哈尔滨的有俄国、犹太、日本、波兰、朝鲜半岛、德国等40个国家的侨民。大部分人认为:这些侨民开创了哈尔滨和城市建设,使哈尔滨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也正是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与从关内到塞外一路飘泊的流浪者共同演绎了黑土地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文化激荡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种融合的第一产物。

哈尔滨卷烟厂的前身是20世纪初期由犹太人创建的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在创建初期,曾经按照西方室内工业宣传的模式设计了大量海报、广告、商标等商业宣传品,这些宣传品基本上都属于“新艺术”风格的作品,为当时的黑龙江地区早期的艺术设计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欧洲风情。在这些海报的画面设计中充满了具有动感的曲线形态,流畅、自然,版面闲的生动活泼,同时在字体运用上也与画面风格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在老巴夺香烟的包装设计上,也运用了“新艺术”风格中比较常见的植物花卉和典雅的少女形象作为表现题材,色彩艳丽,具有西方的艺术特点。老巴夺在1904-1914年使用了“幸福牌”这个品牌,从商标的名称的内涵上看,是完全中国化的意蕴,并且开始使用汉字与英文、俄文并列标注品牌名称,但在设计上依然有这“新艺术”的影子,哈尔滨早期的艺术设计,虽然是由俄国传入的一种商业宣传的形式,并在表现风格上主要受到了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但是经过文化的融合,在艺术设计中开始大量的运用中国文化中的审美元素。例如,在传统设计中开始使用白描式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的信息传达方式以及上海“月份牌”风格的商业海报等等,都在整个黑龙江地区早期的艺术设计中有突出的表现。

一九三一年,随着“九一八”的爆发,使深受俄罗斯等欧洲艺术影响的哈尔滨地区艺术设计在风格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深受西方艺术之风的熏陶,哈尔滨当地的艺术活动十分活跃。1933年春,为了掩护其抗日活动,金剑啸于道里十五道街创办了天马广告社,为各电影院画电影宣传画,有时也为中央大街两旁长椅的椅背画广告图案,著名女作家萧红、哈尔滨口琴社成员侯小古都曾做过其广告副手,萧红在散文《广告副手》、《一个广告员的梦想》等作品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段生活经历。1936年金剑啸烈士出任《大北新画刊》编辑,在版面设计中引入现代设计形式,使报刊的版面表现出了与中国传统版式设计完全不同的风貌,其代表作品还有漫画《差不多先生传》等。

解放初秋林公司、新华书店均有俄罗斯人、日本人在做设计工作。因此,哈尔滨的设计艺术在继承了中华艺术的精髓之外,又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格,与当时中国其他地域的设计风格有极大的不同。哈尔滨举办了全国最早的橱窗展示设计展览会,曾连续举办了三届。50年代的哈尔滨秋林公司的橱窗是由俄罗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完全是俄罗斯风格。而“一百”的橱窗则由中国设计师进行设计的,主要体现中国的设计观念。这些艺术设计都推动了黑龙江艺术设计的发展。

三、 黑龙江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黑龙江先后成立了黑龙江艺术设计协会、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2010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发展中心,承担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研究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交流服务工作,是全省开展工艺美术工作行业指导、协调的职能部门,协助省政府做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中的各项工作。科研机构设有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1个、哈尔滨市设工艺美术研究所1个;县级民间美术研究机构有:绥棱县黑陶艺术研究所、海伦满族剪纸艺术研究所、哈尔滨市陈力石陶艺研究所、黑龙江省克东县满绣艺术研究所,主要研究开发工艺美术品、礼品、旅游品和民族、民间工艺品,注重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 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国家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广泛参与,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文化产业专业展会(其中相当部分工艺美术珍品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主要展出冰雪画、北大荒版画以及书画、国画、油画、雕塑、图书、艺术设计、艺术机构、珠宝玉器、陶瓷、家具、旅游商品(纪念品)展、龙江地域文化精品展、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器展区等)。在黑龙江省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也是推动中国和黑龙江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艺术产业活动。无形的推动着黑龙江艺术设计的发展。

哈尔滨广告产业园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哈尔滨现有广告、媒体会展、设计服务、软件、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广告展示交易平台,广告技术服务平台,广告公共服务平台和广告制作加工中心,广告创意设计中心,广告商务中心最终打造成为辐射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的广告产业集聚区。是新媒体艺术设计在黑龙江地区的一个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黑龙江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得天独厚的民间工艺美术的贡献,更逃不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艺术融合,随着黑龙江的发展,特别是艺术设计的繁荣,给这个时代的艺术设计创造了一个更加宽广自由的环境,使它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开始发展繁荣。任何一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也是如此。黑龙江也把科学技术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高中来,黑龙江地区的繁荣也促进了设计艺术学科的进步和发展。黑龙江艺术设计的发展及表现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突出反映了地域文化的风格,但要坚持开拓创新,这样才能将黑龙江艺术设计推到一个新的层面、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华梅,中国工艺美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第6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形式 脸谱 珠绣 民间工艺 纤维艺术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85-01

一、纤维艺术是装饰画的形式美语言

纤维艺术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艺术世界中独树一帜,其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和形式的美感,极具视觉的冲击力、震撼力。透过鲜明、震撼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以纤维材质为媒介,编织出艺术的光环。在艺术境界中,独具魅力诠释出纤维艺术的创造性、艺术性和文化底蕴,折射出纤维艺术的光彩。

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形式是在传统纺织品、染织品、编织品发展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它主要以各种动植物的纤维(毛、丝、麻、棉)或人工合成纤维(化纤、尼龙)、金属纤维为材料,或直接使用各种纤维成品,采用编织、捆绑、线缝、印染、粘贴、排列等各种制作手段创造既有平面观赏性又有立体触觉性的装饰作品。

正确地运用材质的特性和疏密等对比关系可以激发读者各种情感,或欢乐、或宁静、或安详、或激动,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这正是纤维艺术的魅力特点。对于人来说,柔软的纤维材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是最容易与人亲近的材料。人类对它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其柔软性、温暖性等,能在视觉、触觉、情感上弥补硬性材料的缺陷与不足。

现代纤维艺术从单一对平面图形的追求中摆脱出来,注重于表现材质本身的美。纤维材料的自然形态、丰富的肌理、不同纤维材料之间刚与柔、直与曲、杂与纯、明与暗、轻与重的对比,正是纤维艺术独特而又丰富的形式美语言。

现在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公共环境、室内墙壁、美术馆和画廊的现代纤维艺术品已不是人们听到纤维艺术时通常想到的“纺织品”“地毯”那么简单了。它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面貌传达着历史的古韵、新时代的气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传统纤维编织工艺和纤维手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现代纤维艺术由继承、开发、复兴开始,不断地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现代艺术。这使得纤维艺术在形式、内容、技法、材料、表现理念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纤维艺术是形式绽放出的绚丽花朵

纤维艺术在形式感上强调变化,讲究动感,注重对比,追求特异效果。以求引人注目,具有视觉刺激和视觉冲击力。这些装饰形式在生活中扮演的是利用自身的形式变化展现独具魅力的角色。

而将传统脸谱艺术与传统珠绣工艺结合,形成新的艺术创作手法是一个新的尝试。利用纤维艺术将传统民间工艺的脸谱和珠绣联系起来,不仅产生柔美与刚强相对立的视觉触感又使得装饰画打破单一、呆板的效果,因此也可称作触摸刚强的温柔。以下我们来看看两者是如何溶入到一起的。

三、脸谱是个性与共性统一的神韵精华

艺术作品中的一般人物形式,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个性化和概括化相统一的特点。据专家考证:脸谱的发明最早是中国北齐时代的著名大将兰陵王高肃,可称为脸谱的鼻祖,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而我国古老戏剧剧种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脸谱形式,各有风姿。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

四、珠绣是高雅魅惑勾人眼

珠绣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风行的手工加工技术。据了解,我国开始从事珠绣加工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

清代后期,各地都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艺特色的民间珠绣工艺。但长期以来,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对各地出现的民间珠绣工艺极少关注,更谈不上记录和评价。珠绣基本上处于与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艺”的地位。但正是这种生活的艺术,才使得民间珠绣一代代自发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艺术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内涵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类。珠绣靠珠子、亮片的闪光色彩显示较强的表现力,光彩夺目是它的一大特色。将珠片缀于毛针织物上,毛料的无光更可以反衬珠子、亮片的耀眼华丽,强烈的反差往往造成不凡的效果。

有些装饰画作品,作者都会在已经画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以点为基础,用点连成线,用线形成面。根据珠型的不同,片型颜色的差异以及珠绣疏密,方向的不同构成不同的层次轮廓,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从远处观看,利用灯光照射,折射出颜色闪烁,体现出作品高贵、华丽的一面。当我们发现可以利用的各种材料时,就更加能创造具有独特材质感的作品,就能认识到周围的世界实在是充满了具有各种表情的质感环境。我们要懂得运用材料语言来表达商品的特性及装饰或包装的美感。

五、民间工艺美术是纤维艺术的摇篮

第7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高校 工艺美术设计 民族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83-01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将民族工艺和高校工艺美术设计教学进行结合是比较重要的途径,通过两者的科学化融合,就能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创新发展,对艺术设计的教学质量也能提高。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高校工艺美术设计教学和民族工艺的发展研究,就能从理论层面提供支持。

一、民族工艺的特征体现及应用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1.民族工艺的特征体现分析

民族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其自身的独有特征,在民族工艺的大众性特征方面体现的比较突出[1]。大众特征和宫廷以及宗教艺术有着很大区别,在生活性以及实用性方面有着鲜明的呈现,这些方面进行集中就形成了大众化的特征。在民族工艺的大众性特征的体现方面,主要是对老百姓内心的需求以及愿望的呈现,所以从艺术生命力层面来看是比较突出的。

再者,民族工艺的民族性特征有着呈现。由于民族工艺是在民族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产生的,所以就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等紧密联系,使得民族工艺的民族性特征比较突出。民族工艺的民族性有时是对一个过程中的发展的反映,有着其自身的独特风格,由于在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等因素方面的不同,民族艺术所展现的风格也是多样化的。

另外,民族工艺在地域性的特征上也有着鲜明的呈现。在民族工艺的发展中,受到地域性因素的影响,也会在地域性的差异上有着不同。在每个地方都有着其自然风光以及民俗风情,所以民族艺术也会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异。

2.民族工艺应用于高校工艺美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的工艺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将民族工艺和实际的教学进行融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对我国传统民族工艺文化的发展有着传承作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在民族艺术的形成以及发展都是根植于实际的生活当中的,并且这些民族工艺对一代代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艺术特色方面有着鲜明呈现[2]。通过民族工艺和高校的工艺美术设计进行结合发展,就能对教学的文化内涵加以丰富化,要能对传统的文化有效传承,对现代化的教学体系完善就能起到积极作用。两者的融合对现代化的教学发展需求也是相符合的,能促进工艺美术设计教学的创新发展。

另外,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对民族工艺的融合应用,能促进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多样化发展。由于民族工艺是通过时间的检验而存留下的宝贵资源,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就能对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走向世界的舞台,展现自身的设计信心。

二、高校工艺美术设计教学和民族工艺的融合发展策略

将民族工艺和高校的工艺美术设计进行紧密结合,就要能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课程安排过程中,就要以传统民族工艺作为基础来开展相应的课程,对民族民间工艺的课程系统化的设计,作为必修的课程来展开教学。例如将编织工艺以及手工漆艺和陶艺等作为开设的课程,让学生在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进行学习传统的民族工艺,这就能有利于课程教学的丰富性[3]。要注重特色课程以及教材的建设工作完善实施,将民族工艺的内容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课程进行融合发展。

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要充分的对传统民族工艺的美术资源物质特征以及实践价值加以挖掘。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的实用特征方面,就涵盖着实践教学的价值,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加以充分的挖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对民族工艺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将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和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高校的工艺美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

对高校工艺美术设计和民族工艺的结合,就要能深入的了解民间艺术在造型方式以及技巧,从而对工艺美术设计教学进行丰富。在民族工艺方面,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比较注重,在风格上注重自然[4]。所以这就能够将工艺美术设计和民族工艺这些层面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入,将民族工艺的一些图案以及色彩等融入到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去,通过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在设计的效果上也能创新的呈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高校工艺美术设计的良好发展,就要能充分重视民族工艺的结合,通过从理论层面对两者的结合研究以及结合的重要性分析,就能为实际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高校的工艺美术设计教学的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何晓宁.高职院校首饰专业教学现状及改进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徐晓卉.从史学的角度突显古代文化素养课的人文精神――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3(17).

第8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广西民族特色工艺 高职艺术设计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60-02

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中具有吸引力的珍贵遗产之一,继承和发扬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民族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更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在当今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责任之一。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首次在职业教育领域强调了民族民间手工艺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与此同时,国家也首次把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到“国家战略”这样的高层次地位上来,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发掘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保护传承传统技艺,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融入现当代生活”等目标,这些都必将对当前及以后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引入高职院校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在多民族聚居的广西,主要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世居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璀璨绚丽、特色鲜明、技艺精湛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工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这些民族特色工艺,是广西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结晶,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凝结。

(一)结合民族特色工艺是设计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国外,许多著名的设计学院都十分重视传统工艺和地域文化的民族特色。如在英国著名的伍尔弗汉普顿学院艺术系,开设的玻璃艺术、陶艺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就围绕本民族传统特色工艺之一的玻璃工艺拓展并延伸,获得了很大的名声。而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的职业院校中也出现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院校就把本区域的国家级“非遗”民族特色工艺“湘绣”、“湘瓷”引入设计教学中,开设了“艺术设计―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订单班”。将旧有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与现代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采用了“企业订单式”的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即能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做到了短短三年就能达到十年传统模式难以达到的水平。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的需要。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公布了联合遴选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首次在全国职业院校中遴选百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旨在通过加强职业院校民族文化类专业建设,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符合民族文化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可见,职业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更应该依托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业结构的调整,以培养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调整,坚持特色发展之路,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应用于设计教学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选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传统的民族特色工艺依靠的是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模式,因此,要实现把民族特色工艺引入高校职业教育教学,首先就要选择适合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特点,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实践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民族特色工艺的基本技能要点,并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制定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计划。实施以项目为引导、任务驱动的职业技能教学,实现拓展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特点,从而在构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突出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依托高等学府科研平台,加强对传统民间艺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

(二)拓展教学内容,充实完善教材体系与加强实践教学。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工艺有着资源丰富、题材多样的特征。尤其在工艺手法、造型元素、色彩运用、表现形式等方面特色鲜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拓宽知识面、拓展教学内容,把这些民族特色工艺中的视觉元素引进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在对这些民族特色工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综合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价值,并贯穿在自己综合性的设计创意思维中。

例如,在进行色彩构成、基础图案等教学时,传统的这类基础教学目前面临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图案文化的陌生以及“重艺轻技”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原有的教学内容教条理论过多,临摹比重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性差,缺乏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状况,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入以本地区民族特色工艺(如壮锦、苗绣)为线索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以自己所生长的民族区域环境为背景,搜集自身感兴趣的传统少数民族特色工艺中的图案运用及其视觉元素,选择与图案文化内涵定位相同的材料、载体制作完成图案运用的成品设计。比如壮锦中的服饰图案,这些图案纹样内容丰富,涵盖了花鸟虫鱼、人间百态等各个方面。将这些具有广度和深度等特色意蕴的文化融入到教材体系,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从完全脱离实际的“纸上设计“,走入到真正的实践动手应用环节,使学生对民族民间工艺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将技能与素质的培养并重,为后续的设计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性建立特色工艺大师工作室和“双向进入”机制。组建“高校教师+民间大师(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教学团队,创建、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民艺传承人分工合作、共同教学的方式,采取学院提供场所,引入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人等建立特色工艺手工艺作坊、设计工作室等,并担任课程主讲人、兼职教师、设计导师等。为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专门筹备并聘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⒗成世、谭湘光三位为客座教授,建立坭兴陶技艺(李人#、贝雕(利成世)、壮锦技艺(谭湘光)“大师工作室”,安排青年教师、学生进入工作室,从事民族特色工艺创作和制作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设计作品和工艺美术产品,并以一些政府主导的项目比赛(如文交会、创博会、旅游纪念品大赛)为课程设置的驱动引导,开展校企合作,精心设计典型“实例”(合作企业的真实产品),融产品设计、加工工艺设计等项目于一体,生产出合格产品(如坭兴陶),训练并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依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提高,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保护与传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与再生产实验基地建设。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拥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民族艺术实训中心,配置有专业制图室、陶艺制作实训室、雕刻制作实训室、民族织锦实训室、图形工作站、产品陈列室等,总面积400平方米。现与钦州市坭兴陶艺有限公司、钦州嘉华等当地七家最为著名的坭兴陶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聘请十位企业中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级大师为实训基地带头人,与这些本区域、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产品制造企业开展产学研用一条龙合作。同时,加强工艺美术产品(主要为坭兴陶)陈列室建设和精品课程的相关数据库建设 ,已经基本建成体系,例如坭兴陶制作技艺,这几年学院都安排师生利用假期和专项调研机会,通过访问的形式,运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对坭兴陶手工艺进行工艺流程的记录、整理,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他相关民族特色工艺的建设工作也逐步有计划的展开实施,以推动广西民间工艺再生产保护的进程。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工艺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符号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理念的重要表现载体。将具备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民族特色工艺引入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而且也使得少数民族区域内的地方院校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得以体现。开发利用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的创新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职业素质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达到了实现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区域经济文化、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贺珊珊,闭炳岸.广西传统手工艺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启发[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2]程浩.浅谈中国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2011(6)

[3]张静淼.当代艺术设计中广西少数民族元素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20)

[4]陶雄军.民族元素融入设计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302)

第9篇: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民间美术;生存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53-02

民间美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文化的母题。扬州地区的民间美术以其细腻秀美、清新雅致的特点在中国的民间美术宝库中居于重要地位。扬州处于长江北部、江淮平原南端,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扬州的文化遗产丰富,目前影响较大的有漆器制作工艺、玉雕制作工艺、剪纸技艺、雕版印刷术、通草花、扬州盆景等。

目前扬州民间美术的处境令人担忧,商品经济带来的商品化无孔不入,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传承困难的不断加剧,这些原因使得扬州的民间美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虽然政府部门对文化的遗产的保护不遗余力,但仍然阻挡不了其衰退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民间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

扬州的民间美术的生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最初是从生产实践活动中演化而来,其产生的形态和造型样式以及发展都和民间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如扬州剪纸,早先的伴随着民俗的产生而发展,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后来作为刺绣的底样兴盛一时。如今,民间过节的习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能简化的简化了很多,有的节气甚至消失了。刺绣的底样可由电脑绘制,不再需要剪纸,其实用大大的降低。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书籍的装帧和出版不再需要传统的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落寞是必然的。因此可以说扬州民间美术是内外交困的,其内因在于民间文化自身,时代变了,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农耕社会正在向工业化社会转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民间美术存在的客观基础条件起了变化,一些功利性和审美倾向较强的原生形态自然的出现了转型。再者在转型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发生了变化,当前西方文化入侵到中国市场,人们狂热的最求国外的文化,好坏不分,旧的文化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有被丢弃的危险。长此以往,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将不复存在。

二、传承困难

第一,很多被冠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或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大多已近暮年,无法进行创作,很多年迈的艺人虽然热爱这个行业,但由于身体机能的衰老,不得不退出这个舞台。去年,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剪纸大师张秀芳说:“我想从现在的这个岗位上退下来了,眼睛看不清了,手上功夫也退化了,拿着政府的工资心有愧疚。”在玉雕大师顾永骏的工作室,他只负责少量玉器的设计绘图工作,其他的基本都交给了他儿子打理。第二,机器大工业冲击了传统的手工艺市场,纯手工制作耗费时间长,价格昂贵,购买力不强,而仿制品或者复制品成本低,市场反响好。就笔者了解的扬州剪纸而言,剪纸博物馆里很多剪纸都是不是手工制作而是机器生产的;玉器的加工都是分流程,流水线生产的。第三,每项民间技艺工序复杂,学一门技术活没个三五年难以出徒。在生产环境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几乎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花工夫学一门投入时间长收入低的艰难技艺。如此,若干年后,技艺就失传了。

三、政府任然不够重视

近几年,《非遗法》的出台为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保护,一大批有名望有贡献的民间艺人被冠以各种级别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目前扬州市已经形了近200人的大师、名人队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06 年5 月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2007 年6 月文化部批准了226 人为相应的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这些统计的数据看,国家已经对民间文化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每年拨款去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但紧靠国家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真正落实到各个项目上的资金又有多少呢?政府虽然说要保护,要发展,但真正落到实处的资金少之又少,根本是杯水车薪。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力求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至于文化建设只能给予辅的帮助,主要还是要靠民间艺术自身的发展。

扬州民间美术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地域环境、生活形态、经济技术和社会制度等变量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生活形态的改变使扬州的民间美术失去了生存空间,经济环境的改变对扬州民间美术的生存提出了挑战。如何使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并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生机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三点措施。

1、走市场化道路。把民间美术的装饰艺术功能加以强化,进行深度的包装。可以和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放弃某一部分的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以现代化的方式,深度加工和包装具有民间美术视觉特征的装饰艺术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带动民间美术的再发展,使其完全蜕变为可以进入市场的装饰艺术品类。并且可以和高校的某些纯艺术相结合,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大胆创新,开创扬州民间美术的新形势。目前扬州的民间美术已经开始了和扬州大学的合作,合理利用资源,共同探讨各自的发展。

2、优化传承方式。当前,扬州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有一定的狭隘性,只有开拓新的传承方式,壮大民间美术人才的队伍,才能使扬州民间美术不断发展和延续下去。当前的扬州民间美术离人民的生活都太遥远,只有在博物馆或者在工艺美术店中才能看到,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和这些艺术品已经脱节了,即使有感兴趣的也不知如何进一步学习。因此,在美术学的教育中加入如剪纸、泥塑等符合儿童趣味和心里的教育,使儿童能从小就从小开始培养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中国剪纸博物馆每年的暑假都会开设“剪纸夏令营”活动,开始了优化传承方式的第一部。并且在高校中要多开设民间美术的相关课程,让高校的学生能够加深对传统艺术的喜爱,发扬传统文化。

3、加强经济调控,完善保护措施。从国家的层面来讲需要尽快的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条例。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调动当地独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做好宣传,加大资金投入,把民间美术建立成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合理配置资金,无论是资金的支持还是物质上的保护都必须落实到单位和人。加强宣传和教育,把民间艺术引入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同时要加大对传承人保护,对他们进行经济上的补助,加大艺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对于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要注意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为其申请专利实行强制性的保护。

扬州民间美术的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临者严峻的考验,但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探索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正的生存方式,民间美术就会和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且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王文章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