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大学的历史与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的历史与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第1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管理;大学管理;变革研究

如今,大学教学已经演变成一项复杂的、结构松散的研究工作,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我国大学管理实际情况,从文化管理视阈下审视我国大学管理工作,发现了其存在价值观缺失、不够重视文化建设、领导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严谨、缺乏激励制度等问题。由此可见,现今我国的大学管理,必须经历创新变革,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灵活运用最新的文化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师生和管理人员的整合,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树立大学文化管理理念,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管理和建设。

一、文化管理视阈下我国大学管理变革研究的意义

我国大学管理的初期,是由教育家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进行摸索式的管理,有较浓的个人主义色彩。近30年来,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意义在于使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使命和教学任务,体现教育机构的社会职能。

二、文化管理视阈下我国大学管理变革的研究思路

国外大学文化管理的成功案例,给我国大学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在精简内设机构、调整或重组教学组织、理顺院系关系的同时,我国大学文化管理还应该致力于塑造以大学精神为灵魂的组织价值观,积极营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领导团队建设,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统一。

三、我国大学管理模式的演变

随着知识型组织的大量涌现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管理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的后记中写道:“从1870年到1920年是大学校长的时代,这是由‘巨人们’引导着戏剧性变革的时代;1920年以后则是由‘行政管理人员’取代‘巨人们’的时代。”这段话准确地总结了教育管理的两个不同阶段。面对时代的更迭,新的大学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模式,即将跟随教育管理工作进步的步伐,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文化管理作为时展下的必然产物,必将成为大学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四、文化管理视阈下我国大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管理工作经历了长期的传统管理模式,在文化管理视阈下,大多的经验思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现象。其中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管理趋于形式化,很多理念成为空谈;在大环境下,教师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大学教育变得功利,大学管理陷入精神缺失;领导方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越权现象,随意性过大,严重违背了我国大学教育管理的原则;不注重内在发展,缺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使学生积极的现实意识受到压制,不能促进我国大学管理工作有效、持久地开展。

五、文化管理视阈下我国大学管理的变革对策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始终是我国大学管理工作的美好追求。未来,我国大学管理模式应该建立在文化管理的视阈下,将改革重点转向机制创新,结合现代大学制度,改善内部资源配置,完善内部监督。目前,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传统的封闭办学思想,紧跟时展,建立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文化管理在当今的大学管理实践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崇尚自由、人性、情感的无形管理,有利于师生良好地 互动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文化管理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组织核心价值观,发挥理性的管理因素,让学生挣脱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激发出创造力,开阔思维,突破自我,为教育管理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促进大学管理工作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全面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大学管理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实行大学文化管理的初期阶段,我们虽然存在着很多弊端和不足,但这并不能阻碍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始终保证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调动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积极性,形成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突破思维方式,创新管理局面,接纳最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保证学生的教育质量。同时,在对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前提下,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基本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照辉.创新大学文化管理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4):89-90.

第2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语言来掌握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1]。同时语言也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和丰富是文化发展的前提。能否成功得掌握一种语言和能否正确的理解它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2]。所以学习一门外语,除了要掌握他的语言知识外,还应该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这样才能与外国人进行更有效、无障碍的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是我们外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相关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或是个人之见的交际活动,内容可以涉及到政治观、价值观等方面。[3]由于不同文化群体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以及的不同,他们的语言也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表达习惯,因此外语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形式,还应该让他们掌握如何得体地使用这门语言,这样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异同所表现出的自觉地反应或是某种知晓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时,语言的使用者主动地用所学的该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交流而不受母语文化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素质,这种能力要求语言的使用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形式,还应该掌握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规则,从而恰当、得体使用该语言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

3. 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主城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个语言,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掌握该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上。至于该语言的历史文化,以及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内容只是简单地介绍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其实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历史、文化,宗教等广泛的内容。因此我们判断是否成功地与外国人交流的标准不仅仅是词汇语法没有错误,还应该包括是否主观的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得体的使用这门语言。近些年来随着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的深入,英语教学中加大了文化导入以及文化教学的比重。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高分,所以背单词记语法以及相关的答题技巧便成为了英语学习的主攻方向。到了大学阶段我们一再强调英语学习的目的是用来交流,英语文化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和增强我们的“文化”修养。但受四六级考试、考研以及托福等考试的影响,文化的习得对于通过这些考试帮助不大,所以又很容易回到背单词做真题的老路上来。因此,如何加强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4.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以下是本人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教学实验: 实验对象是2011级测绘专业一、二班。测绘一班共有39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7人。测绘二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10人。在开学初的摸底考试中一班最高分为88分,最低分为52分,平均分为7052。二班最高分为90,最低分为54,平均分数为7732。在文化知识的问卷调查中一班的准确率为505。二班的准确率为562。从以上的数据上看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跨文化知识水平比较接近。在接下来的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测绘一班采用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对课文的讲解也是注重单词、语法和课文分析,对其中的文化现象只是做简单介绍而不加以扩展。

在测绘二班,除了以上的教学内容还加大了对文化知识的输入:1)课文语篇分析过程中通过对比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例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特有的禁忌一课,对于课文提到的禁忌问题好多同学在中学已经知道,但为什么是禁忌,这种禁忌是如何产生的,好多同学却不知道。这时可以利用学生生源地域差异的优势,让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家乡的习俗以及禁忌,或是自己知道的其它文化中的习俗和禁忌展开一个小讨论。通过这种对文化差异的比较,可以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化以及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既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对中西文化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比能更得体的使用英语,同时又能在交流过程中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2)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文化知识的输入。作为语言的重要主城部分,习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而积累流传下来的,它们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同时又反映了其民族的文化特点。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习语,他们有着各自的深刻的含义。同时由于相近的生活经历,使两种文化的人民在对生活的感悟或是情感的表达上又有着相似之处。这些相近之处很多都反映在习语的意义很文化内涵上。在课本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习语,对这种习语的翻译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都要有很好的把握。例如以下习语的翻译: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 译成无风不起浪;look on with folded arms 译成袖手旁观;wet behind the ears 译成乳臭未干;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译成乌合之众等等。[4]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英语的语言风貌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多搜集一些这样的习语,以免在日后的交流中把汉语习语直译成英语而导致一些笑话或不必要的误解。3)除了课本涉及到的知识外,还对文化知识做了一些补充,如英美文学简史,圣经的故事,论语英文版(节选)等。对文化知识了解的越多,学生就越能够体会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间的差异,并在交流中主动意识到差异的存在,而避免语用失误和高分低能情况的出现[5]。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期末验收结果如下:测绘一班期末成绩最高分为89分,最低分为60分,平均成绩732分。测绘二班最高分为91分,最低分为60分。平均成绩为787。在文化知识的问卷中一班的正确率为743。二班的正确率为971。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班的英语成绩都略有提高,但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二班同学要远远超过一班同学。

5.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会生的文化知识输入,确实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由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英美文化和英美概况等文化课的设置,受课时和教学大纲的限制,占用日常的教学时间对文化差异进行系统讲解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学习课文、翻译实践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相关的文化知识点进行讲解和适当的扩充才是有目的性的、切实可行的。但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考试并没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考察部分,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优良的英语成绩看似并无联系。所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肤浅的,对英语文化形成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也不会去做进一步研究。这样学生对英汉文化的差异也就仅仅是通过对比后简单地了解文化的异同而已,更不会站在英语文化的角度,用英语思维与外国人交流,这并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总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协调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一大难点。同时在测试中文化内容该如何考察等问题也有待解决。教育服务于人才培养,同时又受制于教育体制,如果教育体制不改变的话教学方法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总之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所遇到很多难题,既有来自教育本身的问题,还有学校课程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J] 外语研究,1992,2:40.

[2]W. H. Goodnough, Culture, Language and Society Benjamin Cummings Publish Company, 1981, Chapater4.

[3]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96

第3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历史文化传扬;“蝴蝶效应”;三江地区

三江地区,也称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冲击而形成的平原。三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最原始居民是肃慎人,汉魏时期的主人是邑娄人,它更是满清的发源地,女真人的故乡,也是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有“东北小延安”之称,更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故乡。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引起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大学生对三江地区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就是这个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如果大学生对三江地区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并有极强的归属感,而且随着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轨迹而传扬出去,不仅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会为三江地区未来的发展带来机遇,即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带来的巨大连锁反应。从这一点来说大学生就是三江地区未来发展的人才后备军和潜在动力。

一、“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动力――大学生的流动性

“蝴蝶效应”的产生依赖的是大学生的流动性。大学生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地域流动性和文化流动性。地域流动指的是大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毕业后都将离开母校及其所在的城市回到原籍或是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每一年都会在本地区和其他地域之间相互流动,但也有一些只是单一的流向其他城市;文化的流动性则是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并不是仅仅看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更注重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而这个文化内涵往往是通过学校的发展来诠释,组成学校的灵魂又是学生这个团体,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形成可以说与该地区学校学生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当这名学生离开这座城市后,带走的不仅仅是在学校受到的高等教育,更是这种地域性的特别的文化,进而使各种文化进行融合和交流,从而产生文化的流动性。大学生的“流动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够认真的对待它,就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不利于该地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反地,若有关部门对此加以重视和利用,它将会产生一系列好的“蝴蝶效应”。

二、佳木斯大学学生对三江地区历史文化的认知调查分析

佳木斯大学学生对三江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扬能否为佳木斯大学和该地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两大方面。虽然这一效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是我们现在做这样的工作还为时不晚。为此,我们对佳木斯大学的所有在校生(包括留学生),在不同学院、年级、专业之间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样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课后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完成了1000余份问卷。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同学普遍拥有了解当地文化的热情,但对三江地区历史文化了解程度不高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三江地区历史文化了解不多,但却希望借此机会对三江地区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同学们包括留学生都有很高的热情。但从不同专业来看,文科专业比理科专业的学生了解的程度要高,就问卷整体结果来看,文科类学生的正确率在52.3%左右,理工科类学生的正确率约为30.5%。其中,历史、旅游专业的同学尤其突出,正确率高达90%,因为在其专业内容上有关于黑龙江地方史的相关内容。而艺术生同学出现了极端现象,认识层次参差不齐,这与他们的专业学科内容和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可能有一定关系。

2.生源地不同了解程度不同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学生生源地进行了区分,希望从生源地异同上了解分析其差异。然而在中文问卷中我们发现生源地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对其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不是很高,但还是有所区别,外省学生要比本省学生了解的多,外省的正确率是49.5%,而本省的正确率在43%左右。外省同学85%愿意去更多了解三江历史文化知识,本省仅为70%。这可能是由于外省同学在来佳木斯上学前都会在网上查阅关于佳木斯这座城市的相关信息,而本省同学却很少有主动去查询本省的历史文化的。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多数本省学生缺乏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使本地的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产生一定的局限,因此扩大本省学生视野,增强本省学生“家乡文化归属感的”意识,将会使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学生年级不同了解热情和程度也不同

从入学年份来看,在2011级学生中,有99%的本省同学在入学前不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有89%的外省同学不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有33%的本省同学想多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有22%的外省同学想多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在2013级学生中,有56%的本省同学在入学前不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有89%的外省同学不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有77%的本省同学想多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有55%的外省同学想多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说明绝大部分的同学在入学前不了解佳木斯地区的历史文化,而新生对佳木斯地区历史文化的感兴趣程度要高于老生。新生更有意愿了解,比老生了解的意愿高3%。加强对新入学学生历史文化认同感的培养,迫在眉睫。

从回答的内容上看,大多数同学都知道三江地区有赫哲族和满族,但对其具体文化比如赫哲族的说唱文学、满族的萨满教、八旗制度具体指哪八旗并不了解。对于三江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知道的也很少。

4.留学生了解佳木斯地区历史文化程度低

佳木斯大学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尼泊尔、印度、也门等国,他们主要攻读自然科学。我们采用的是英文问卷,发现留学生们态度不仅友好,而且愿意做问卷,对佳木斯地区历史文化也非常感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在来之前对三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基本没什么了解,只有5%的人有少量的了解。他们只知道中国的几个大都市,如北京、上海等。当被问到有“东北小延安”之称的问题时,他们出现“不知道延安,延安是西安吗?”这类的疑问。他们知道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但是不知道萨满教。他们不知道满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但他们知道汉族。从问卷回答的正确率看仅为15%,95%的留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佳木斯地区的文化。事实上,外国留学生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当地的历史文化但是却缺乏途径和平台。

三、宣传措施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宣扬三江历史文化,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佳木斯,了解三江地区,进而扩大宣传,为佳木斯地区的旅游和开发做好舆论准备,我们课题小组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1.制作宣传网页

将三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制作成一个单独的网络展示系统,和现在的佳木斯大学网站制作相结合,使想要了解我们学校的新生及其家长可以在登陆大学网页后可以直接了解佳木斯历史文化。为此,我们小组成员分别对三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娱乐景点、特色小吃、特色民族文化、美丽的风景图片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作为建成该网站的基本资料,并将于不日在佳木斯大学相关网站上进行展示,以此倡导和希望更多的同学来了解三江地区,把它当做自己真正的“第二个家”,推动三江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2.制作宣传手册

我们把三江地区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特色民族和旅游等资料以中英文双版形式,制成宣传手册,并随机在校内发放,重点向外国留学生进行了宣传。

总之,通过调查实践,已经部分的普及了相关知识,使学生有了了解三江地区历史文化的想法和激情,虽然范围小,就当前而言效果不会很明显,但若长久的坚持下去,将会在不久产生一系列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三江地区发展的巨大的“蝴蝶效应”。

参考资料:

[1]姜波,李思英.闵志慧.略论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建议.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02)

[2]徐志英.大学文化与其所在地的连带效应--浅谈辽东学院成立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3]夏建刚.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第4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摘要]“生本”理念下,由文化价值差异和权利争夺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大学英语教师若想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就需要对各种文化进行整合,在交流与扬弃的教学过程中促进文化发展。

[

关键词 ]“生本”理念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覃浩(1982-),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广西桂林541 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下的分级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Y01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68-03

一、“生本”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

(一)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文化冲突主要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师生角色冲突、意识冲突和权利冲突。

师生角色冲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提高自己的教师身份,而学生则有意放大自己的学生身份,人为地划设了师生角色的“鸿沟”。教师依据自己的身份进行教学,学生依照自己的身份进行学习,两者形成了两条“平行线”,既无法重合也很难交叉。因此,教师对学生施教时,必然需要越过这道人为的鸿沟,才能把知识切实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同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跨过这个由所谓师生身份差异拉开的心理距离,才能接受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师生意识冲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设定为支配地位,学生成为被支配和被管理的一方。而被支配和被管理的一方往往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采取一种守势或攻势,从而引起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衍生矛盾。师生权利冲突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施教权和学生的受教权之间。教师认为自己有权利教育学生,学生则认为自己不一定需要接受教师的某种教育,自认为其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自由管理自己的权利等方面受到了侵犯,因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可以说,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主要来自于师生的角色差别、意识差异和权利不对等,这些冲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少现实阻碍。传统的教师权威话语体系下,学生通常是被动的知识学习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掌握话语主导权。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很容易导致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形成天然屏障。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教师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冲突、地方知识与外来知识的冲突、我国传统观念与外来观念的冲突。教师在学习新知识时,其原有的知识体系无法理解新的知识内容,无法容纳新的知识结构,因而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地方知识与外来知识的冲突是因校本课程内容体系下的知识与外来知识体系的不协调导致的;我国传统观念与外来观念的冲突,则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击下,产生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的抵制与阻抗。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往往是两者在意识形态、人文价值观等层面的具体反映。我国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以本土语言——汉语为母语的,他们有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后天的环境中,要让他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并用之来传授已有的知识和观念,必然需要进行认识上的转变、思想上的融合与价值观上的整合。

(三)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冲突

文化可以分为知识的文化和实践的文化。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实践的文化正如一个人穿着一件西装,我们可以说他是采纳了一种称之为西装的服饰文化;知识的文化则像一个人了解什么是西装,甚至知道如何制作它,但并没有穿上它。同理,一个人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说明他掌握了英语的实践文化;反之,一个人掌握了英语知识,但他并未实际去使用英语,则说明他只有英语知识的文化。

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所面临的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冲突集中表现在英语课本知识与英语社会交际的冲突、英语理论提升与英语技能发展的冲突。一方面,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专注于传授给学生完整的课本内容,想方设法将书本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希望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以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与此同时,许多大学毕业生学了十来年的英语,具体实践时却无法用英语与别人进行正常交流。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课本知识似乎与实践知识形成了一种对抗。教师在转化与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理论教学占据了大学英语教师的主要精力,他们要花费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单词,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总认为让学生记住并理解课本知识比让学生掌握英语实践技能更为现实和紧迫。

(四)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

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指的是本民族的单一文化无法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融。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为教师坚持自己的教学模式,排斥其他教学变革。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思维定式,因而不愿意变革;或者由于变革所要付出的代价过大,使教师不愿意进行教学革新。比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由词到句到篇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反之,从篇到句到词的教学模式就难以被他们接受。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便会使教师形成一种惰性,如果要变革则需要他们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并由此产生更多的改革成本。另一方面,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也体现为教师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愿接受不同的教学思想。一味坚持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变得“强势’’‘‘唯我独尊”,不大乐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批评意见。这将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因缺少对话和交流,而缺失了很多生机与活力。

二、“生本”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成因

(一)文化价值差异

价值的不同,造成了彼此的文化冲突。文化价值差异表现为对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的占有。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差异,则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满足自己发展需要的对象的占有,如教师对权威的迷恋、对本土文化的偏爱、对英语知识传授的偏执等,所有这些教师文化的倾向性,都与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消弭教师权威的要求、与英语知识承载的多元文化特征、与英语交际工具的实践要求等,形成了天然的差异与矛盾。

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这种师生关系定位早已经深入教师文化,而学生个人文化在教师文化中通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因而,学生在面临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时将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是普遍而深刻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种种偏见,会遮蔽人们的智慧,而实际的利害关系又会迷惑人们的良知,再加上语言交流的障碍,使不同文明之间,即使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都不容易,至于互相包容、互相吸收就更困难了。当今世界,孤立的教师文化是难以自存的,单一的教师权威文化也是不可思议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文化系统中的风云际会,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发展的过程。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营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教学文化。

(二)对文化权利的争夺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权利的争夺。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中,总是存在发展动力与发展阻力两种不平衡的力量。比如,个人意识与他人意识的矛盾、本土观念与外来观念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实质,就是对文化权利的争夺。争夺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平衡与合力,才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可能。如果阻力大过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会处于停滞状态;动力大于阻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稳步向前。在我国固有的“大一统”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教育教学领域也强调统一性和整体性,于是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个人文化剥夺了学生的集体文化,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向于采取集体教学的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激发。然而,在“生本”的文化理念下,大学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整合两种文化势力,以争取彼此的妥协,并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动力。

三、“生本”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整合

(一)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整合

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需要沟通交流,并最终走向统一。无论教师有多么美好的教学构想,假如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与共鸣,也将成为无的之矢;尤其是英语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而且这种对话应该是平等的,没有谁是主角与权威,要在英语的对话教学中,形成彼此平等与默契的话语共同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才能和谐共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是包容与统一的生命结合体。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话语权,这是教师文化能够走向学生文化中心的基础。倡扬学生个性是尊重学生文化的重点,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不仅不会妨碍学生对自己的尊敬,还有可能让学生更加尊敬自己。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师生文化的真正对话与整合。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

整合即融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追求一种和谐的共处方式。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提升过程中,既要拥有扎实的中国文化基础,也要具备深厚的国外文化素养,两者兼备,彼此支撑,成为教师内在的精神素养和业务素质。对英语教师来说,专业发展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习外国语言实际就是学习、了解外国文化。而英语教师只有熟知自己的母语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理解、容纳他国文化,扩容文化知识,促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展的平衡,完善文化知识结构。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系统的中外文化知识,才可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异同,在教学实践中,也才能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区分,并培养起文化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好地胜任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促进文化交流。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英语语言现代教学法,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统一,将中国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融为一体,不断探索既适应我国国情,又紧跟时展潮流的外语教学方法,为本土文化传承与更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整合

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整合,指的就是教师的英语知识应与时俱进,教师的理论知识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实践文化是文化的基础形态。

一种文化体系不论历史多么久远,只有在它能适应人类实践需要时,才具有现实合理性。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很容易过时,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许多新的英语名词和概念随之不断涌现,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英语知识结构。此外,教师在书本上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回到实践中,这种理论知识才能接受检验,在现实的交流和工作中派上用场,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否则,教师拥有再多的英语知识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无法发挥其应有之义。康德认为,一个人的实践行为是无法用理论理性加以解释的,因为它超出了人们用科学方法论所能解决的范畴。只有当理论的知识成为实践的知识时,教师的教学技能才能真正形成,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四)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

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需要我们做到交流与扬弃。没有交流,就没有整合的可能。因此,我国高校一方面要多向海外派出英语教师,让他们多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应吸引更多的海外交流学者到学校来传经送宝,增加学校单一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机会。当然,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这是大学英语教师理应坚持的共同文化基石。只有坚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可能大力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在与国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与渗透,需要做到扬弃,坚持我们的核心文化,摒弃不健康的文化,增进各民族和平共处,增进相互理解与借鉴,才能构筑多样化的文化模式。应该说,与外来思想文化的交流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刺激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单一的全球文化不可思议文化要拒绝全球化[N].人民日报,2006-11-08.

[2]郭雪梅.师生文化冲突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张慧中国文化应融人大学英语教学中[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

[4]朱晓宏,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学术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对话[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第5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意识;情景教学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语言的这种文化载体特征决定了外语学习的过程必然会涉及到所学语种的文化因素。有人甚至提出,外语学习就是“一个适应新文化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外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不能仅把语言看作一种纯符号系统来传授,还应该注意语言的文化载体特征,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掌握某一种语言所储存的民族文化知识。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各族文化的结晶,同样语言也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对语言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俄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进行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应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即学习一种语言的文化是学号该语种的必要条件。高职大学俄语的教学大纲中规定:高职大学俄语课程的总的培养目标是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俄语 运用能力,能够为高职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和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充分强调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和最终承载形式是语言。若果没有对该民族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那么真正学好该语种都是空中楼阁,也是违背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我校学习俄语的学生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俄语教师肩负着任重道远的任务,应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民族文化渗透的巨大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一手抓实践语言操练一手抓国情文化,将同学们普遍感到乏味枯燥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渗透到俄罗斯民族悠远、丰富的文化背景之中。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语言中蕴含了该民族所有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承载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同时感知俄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

二、如何在日常俄语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

教师要将民族文化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在俄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真正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单词的发音、拼写、记忆,而是背了这多的单词和短语如何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实际交流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单纯的语言知识与语用、文化因素相结合,充分体现该语言词汇的社会语用功能,将他们架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讲解,这样就能把固定在课本上的死的语言活跃起来,也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时候多采用交际法教学,重视语言的功能训练。当然,影响语言形式功能的因素是多样的,并且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在教学中也不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的讲解、介绍、练习,反反复复,不断的犯错、纠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体会到不同语境下语义的细微差异并熟练掌握,进而才能不断培养起语言能力。

语言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渗透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的难点。事实上,在教材中的语言对话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因素,并且尽可能的做到语言素材的真实性,作为课堂引导者――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充分挖掘其中的的文化因素并加以利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文化功底和对该民族文化的熟练掌握,所以教师平时除了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外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信手拈来来渗透文化意识。其实,在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也蕴藏在丰富的文化因素,那么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基本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三、训练交际能力的参考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并不是要割裂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而是把它看做是发展语用能力的必要补充。所谓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为学习者创设无尽的情景,为学生创造条件运用、联系自己学到的语言知识,在掌握俄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习得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文化背景,在相对真实的文化环境中习得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文化情境的创设。在我国俄语教学起步晚,且由于俄罗斯经济发展诸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在日常生活直接接触俄语的机会较少,这给俄语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此,对于俄语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俄语的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配合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兴趣,为坚实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并且也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后继学习做好准备。

第6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师生互动 大学英语课堂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从知识获得的哲学高度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关注互动发生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学习首先发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外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二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力的研究课题较广,大致概括为:1.学习者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2.协商及反馈在交互活动中的促进作用;3)支架式帮助对学生交互能力培养的影响与作用等。受国外课堂互动话语分析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始引入社会文化理论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课堂互动能力的培养。一些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运用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关注互动话语的知识共建功能及互动话语语言本身来探索提高师生课堂互动能力的模式,这也成为课堂互动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策略研究;2.二语教学课堂互动模式研究;3.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启示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Vygotsky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逐步建立的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是文化与社会关系发展内化的结果。内化是社会调节的过程,由人际间活动和个体内部共同活动共同构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该理论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后,SAL研究领域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趣日益增强,研究者们对语言习得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更加关注,纷纷把社会文化理论引入SAL研究领域之中。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学习者通过他人调节,借助支架式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潜在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发展水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用语言与他人互相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课堂话语的支架式功能。因此,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发挥其中介者的调节作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内化。

三、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究

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好的动机。英语课堂教学要提高互动活动水平,增强互动的趣味性。吸引所有学生包括英语水平暂时落后的学生都乐于参加到英语课堂教学中,避免将课堂互动变成教师和英语优秀学生的秀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学欲。

2.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大多被动的接受,教师主导一切,学生机械地听从。在互动课堂上,教师要首先转变其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真正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从而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教学。

3.建立积极的互动教学过程。

a.话题活动与引导性提问。在互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充分互动讨论。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互动。针对课堂提问,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提问问题难易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对于难一点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慢慢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面子。

b.分组活动。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人数不少,因此,分组讨论活动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及平等参与的机会。分组的标准可以依不同的活动来定。例如,可以按照座位来分,也可以按照性别来分,也可以按照学习能力来分。每个小组成员在各自小组里与组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

4.课后反馈。反馈可分为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在英语互动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错误,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学习者的同学即同伴也应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为同学提供相应的反馈,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教师反馈还是同伴反馈,均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及提供反馈时的场合,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7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1.意大利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的分类

    意大利拥有长期的移民历史(北非人的移入和意大利人向北美的移出),所以意大利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格外关注。如今,意大利语言学家将语言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获得”(acquisizione)和“习得”(apprendimento)。第一种方式强调语言学习者暴露于语言应用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不自觉的对其他个体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语言;第二种方式则是语言学习者自觉的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当中,从而学会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指出,只有这两种方式共同应用,才能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摆脱“母语”(madrlingua)的思维方式对“外语”(linguastraniera)的影响,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局限,真正做到以“获得”这种方式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为弥补这个缺陷,只能以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认识所学语言存在的文化,从而达到学习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目的。

    2.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2.1文化认识对语言被动接受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外语如孩童学习母语一样,最先发展的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能力,即“听”、“读”。这个阶段主要考验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接触的单词、语法、句式十分熟悉,但不能明白所接触内容的含义。此时,与其说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学生对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认识的不够。

    例如在点餐时,顾客要求“Ulla diavola,per favore”(请来一份辣火腿披萨)。Diavola在意大利语中为“魔鬼”的阴性形式,由于在意大利文化中,恶魔的图像常与红色一同出现,而食辣会使脸色变红,所以在餐饮语言中,diavola就与辛辣食物联系到了一起。

    意大利的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氛围浓重,许多俗语与典故都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用Uovo diColombo(哥伦布之蛋)比喻看似困难,实则容易的问题;用Filo d’Ariana(阿里阿德涅之线)比喻使人走出复杂问题或情况的线索、建议,用L’antico serpente(古蛇)比喻撒旦等,学生如不了解文化背景是完全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2.2文化认识对语言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被动能力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

    后,语言的主动创造能力,即“说”、“写”,开始形成并发展,这时学生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化到了主动传递信息的阶段。此时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不愉快。

    非常典型的例子,低年级学生练习对话,场景为两人在街上偶遇相互打招呼,就有学生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到“Hai mangiato?”(你吃了吗?)这在中国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而在意大利人看来则是对他共同进餐的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问“Come stai\sta?”(你\您好吗?)或者“Ciao!”(嗨!)即可。

    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多的运用俗语、典故,使自己的语言更“意大利化”,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

    2.3文化认识对学生学习的推动

第8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首先,表现在劳动力供给总量与企业需求上的矛盾。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近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而面临激烈的竞争,企业数量增加相对缓慢,导致毕业生供给量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其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企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学历高、素质好的毕业生,其就业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另外,社会用人单位对一些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需求总量较大,而一些传统专业学科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实际问题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从而造成学生的“滞压”。

(二)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大学毕业生生源的增加,大学生劳动力资源成为了一种非稀缺的资源,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买方市场”逐渐向用人单位倾斜,形成了需求为主导的市场配置方式。用人单位不断提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注重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第二、注重毕业生的道德素质,尤其是看重毕业生的诚信程度以及是否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三、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在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体的操作动手能力。

(三)毕业生就业形式走向多样化、自主化、灵活化

这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考取国家公务员、参加选调生选拔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良好途径,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要差距较大

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一些学生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有的学生认为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不强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课内知识,就在校大学生而言,多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忽视了非专业以外知识的涉猎,导致其他学科和课外知识储备不足,知识面狭窄,知识广度不够。还有的学生虽然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但缺少参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锻炼能力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语言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应变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参加社会实践少,社会经验不足

社会经验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实际锻炼获得的。很多学生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导致个人实践能力欠缺,实践经验缺乏。目前高校中普遍开展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团队、还有学校各种社团组织等等。但是,很多学生都是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学分,甚至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奖励,而不是为了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因此,在面临就业竞争时,由于社会经验缺乏,一些学生显得手足无措,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求职前景。

(三)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缺乏人生目标

许多学生考入大学后,思想上产生了放松,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家长的管理,认为进入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迷失了方向,失去奋斗目标和动力。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为就业择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等到毕业时就会出现茫然、匆忙择业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虽然为学生开设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程和培训,但由于学生的不重视,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没有深入学习和全面的了解,面临就业时就会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出发,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其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着眼点,是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正确评估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主动与社会发展接轨,适应经济发展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办学理念上要对准市场设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

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形成以学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二)完善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实践环节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的招生数量。将招生与就业结合起来,科学决策办学规模和培养规格。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关键是搞好课程开发,在现阶段应包括对原有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满足企业需要、适合学生学习、促进学校发展的原则,将课程培养目标系统的三要素――知识、能力、素质融于一体。在重视系统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拓宽校企合作新思路,做好实验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丰富和改善教师群体结构,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提倡教师要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潜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可以根据专业设置和课程特点,实施适合专业特点的考核方法。除闭卷笔试外,鼓励积极采用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调研报告、辩论、竞赛、演讲、答辩、操作考试、作业、模型制作、结课设计等方法,提倡多种方式的结合与互补的考试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身能力的平台,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

第9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早上好!

很高兴应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机会和大家相聚一堂,向大家表达敬意和问候!

福建省语文学会成立以来,在编撰语文教材、推进语文改革、开展语文宣传、探讨语文教育、总结教学经验、推动两岸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与当下一些陷入名利困惑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文学会的同志们表现m来的职业坚守及其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是令人感佩的!

语文教学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心理功能。其认知价值是在充当思维工具的过程中发挥出来,并体现在思想交流中;其审美价值在于能唤起人的情感活动,唤起创造性的想象空间;而作为一种心理能量的载体,对郁积的心理还会起到一种发散疏导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必然涉及最为基本的社会价值关系,从大的来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小的来说,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体现了语文教学在精神维度上的指向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