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知识创新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创新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创新成果

第1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关键词:职务创新 收益与风险 转化模式

在我国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郑重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这次大会上,针对科技创新明确了两个指标: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国家从宏观的视角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但要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任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需要各行各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比如在教育模式上,要改变传统的、已经根深蒂固的“记忆力教育”模式,鼓励并推动实行“创造力教育”模式;比如在法律体系上,要建立一套为全社会接受和熟知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使法规得到很好地执行;另外,还要有好的创新激励机制,让所有人才有意愿去创新,并且创新出来的成果能够很好地转化成产品,从而实现人才的价值和创新的价值。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站在竞争第一线的是企业,所以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是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而其决定性的成功因素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大部分创新应该属于职务创新,都是由企业职工或项目团体完成的创造发明。因此,如果能很好地处理职务创新的成果,让创新人才以及企业都获得满足,将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产生,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1.职务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1.1职务创新权属分析

职务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指由单位在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的创新发明。相对于非职务创新发明,早在2008年,我国职务发明申请量就已经超过了非职务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由于职务发明有发明人和单位两个主体,其被申请成专利后的权属问题就较为复杂。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我国职务发明归属模式为“雇主优先”为主、“约定优先”为辅,虽然职务发明人可以和所在单位就专利权属进行约定,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单位所有,个人充当的不过是技术人员的角色。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也能因为专利的申请而获得一定数额的现金或物质奖励,个人的荣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在专利发明的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创新专利发明人,在享受创新转化成果时,其地位却被明显疏忽或弱化了。因此,这种状况对创新人员的心理激励影响很大,特别容易使创新人员产生个人价值体现不到位的感觉,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目前,这种对职务创新人员激励不到位的情况,严重制约了职务人员对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不仅不利于创新人才体系的创建、不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建立,而且也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1.2职务创新成果转化分析

相对于非职务创新,由于职务创新有单位作为依托,成果被转化和应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会更高。但是,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从投入到产生创新收益的时间间隔也比较漫长。要把一种创新产品推向市场,要经过开发、验证、试产、营销等多个环节,这使得创新产品要想获得实质性收益,比成熟产品要经历更长的等待期。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企业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创新人才的技术支持。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企业资源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能会一如既往地投入,以求能获得新的竞争力和好的收益。但是,作为被持续需要的创新人才,因为大多数充当的仍然是企业中普通一员的角色,所以这个漫长的转化过程会不停地消磨着创新人才的意志。作为企业的普通一员,在漫长的等待中,创新人才可能会对成果转化的支持投入不足,比如有了新的工作任务,而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成果转化支持;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创新人才离开了公司。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就会导致成果转化受阻甚至终止,给公司和创新人才带来很大损失。

1.3关于职务创新方面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职务发明归属权存在单位利益强而个人利益弱的特点,发明人投入了一定的智力劳动完成的创新,在最终的利益分享上,却不能也无法和单位共享,导致发明人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应属的回报,这就使创新人才一方既得不到经济上的实惠,也实现不了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无法激励创新人才继续投入更大的精力进行新的创新,也不能尽全部精力投入到成果转化的支持中,甚至会导致直接离职走人的状况,导致集体或单位的利益蒙受很大的损失。最终的状态是双方都不能达成满意状态,没有实现当初搞创新发明的目的,从而产生“双输”而不是“双赢”的结局。因此,利益共享平衡、有效激励人才、留住创新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收益与风险并存转化模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一些较大的创新发明在实现成果产业转化时,往往需要成立单独的项目部或者独立的子公司,因此,本文针对成立子公司进行成果转化的情况,提出一种可行性转化模式。

目前,由于大部分的职务创新发明专利权归单位所有,在新成立的子公司内,如果让创新发明人仅仅充当公司的普通一员,既无法实现发明人的利益共享,也不利于公司留住人才。因此,可以考虑让发明人拥有新成立子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使其成为公司的股东。如果发明人没有可用来入股的知识产权,让其拿出资金入股会有经济等方面的困难,可考虑单位发挥资金纽带的作用,其通过协议的方式,将所需资金借给发明人,让其用从单位借来的资金入股新成立的子公司。这样,发明人就拥有了一部分子公司的股份而变成了股东。子公司在运作经营之后,一旦创新成果出现收益,则可以根据股份的比例将一部分收益派给发明人,这一部分收益资金要用来优先返还原单位的借款,直到借款还完为止,扣除还款后的股份收益则归发明人所有。如果公司没有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最终亏损,这时发明人还有未还借款,也不能要求立即用其个人的资金归还借款,而应该通过逐步偿还的方式或协议约定的其它方式逐步偿还。另外,发明人作为子公司一员,一直都会有薪金收入,偿还借款也是在股份收益后进行,因此正常的生活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3.转化模式效果分析

3.1独立的子公司更具有优势

将一些能独立出产品、可以服务一定顾客群的创新发明,通过成立新的子公司进行产业转化,比在原公司内部成立一个新的项目团队更加有优势。首先,子公司模式下的团队人员的稳定性更高。一个公司下的项目团队,一般是由各资源或功能部门分派一些人员来承担项目团队里面的工作,和这个项目团队可能并行存在着很多个项目团队以及其它相关的工作,分派给这个项目团队的成员很难不被其它工作打扰或征用;其次,由于新成立的子公司在人员以及运营上都独立出来了,运营效率会更高。所有公司人员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这个公司上,责任心、利益诉求、团队合作都更为一致和集中,更易达到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前进的状态。由于大部分人员不再受母公司或原单位的一些事情的影响,而是仅有少数的高层人员和母公司接口,因此母公司需要传递给子公司的信息和子公司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具有相同的信息通道,信息的传递将更准确、更完整、更保真,效率也更快。

3.2有利于维持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对于发明专利权属的分配方面,由于有《专利法》的“雇主优先”作为指导原则,虽然大部分专利发明权归单位所有,发明人在心理上还是可以接受的,属于一种不去诉求、也不满意的委曲求全的静默状态。在成立专门的子公司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后,创新发明人获得了一部分的公司股权,成为了可以有预期收益的股东,这就由以前的不满意状态转变成为现在的满意状态。虽然发明人成为股东也是因为有资金上付出,但由于这些资金是通过原公司拆借给予的,并不是从自己已有的资金中拿出,这种模式对发明人的心理冲击并不大。当然,任何公司都有盈利的可能也会有亏损的风险,预期的收益会对获益者产生激励作用,同时潜在的亏损风险也会时刻警醒着利益相关者。对于发明人来说,作为公司的股东,预期的收益将会大大激发其积极性;为了避免公司亏损而让自己承担债务,努力工作、不离不弃、时刻考虑公司利益将是其必须的选择。如果公司成功获益,将会对发明人的个人生活、社会地位、个人影响有明显的提高,这些改变会影响和激励着其他的人员,让他们也会有创新的想法和行动,对于增加创新人才的队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雇主利益与个人利益实现平衡共享

在这种模式里面,雇主作为发明专利的所有权人、子公司的主要股东主体,拥有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带来的预期收益,借给发明人的款项也有协议保证收回,在公司正常运作并盈利的情况下,雇主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明人作为子公司的股东,公司的盈利也会让其获益。在发明人以及员工队伍的积极性被激励和调动起来时,公司的良好发展得到了保证,盈利的可能性得到了保证,雇主和发明人的利益也进一步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读本》,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年。

[3]陈丽萍:《专利法律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4]朱雪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2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关键词:创新系统 协同演化 知识圈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内知识的创造、知识学习、分享和使用对系统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公共的组织和私人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组织试图利用外部的资源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的产生。在Zallo等的知识演化圈中,存在五个演化阶段。第一个知识活动阶段是外部的刺激与反馈。第二阶段是产生变化,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结合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第三个阶段是内部选择,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评价新知识的潜能以促进现存规范的效率。第四个阶段是复制和重复,包括知识的分享、知识的转移、适用性变化和解决问题。第五个阶段是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来保护知识。

然而,一个组织的协同演化不能和环境演化分开来单独讨论,应该用协同演化的观点来研究组织的适用性。Lewin等(1999)提出组织、产业、制度环境的协同演化各有各的速率、速度和变化模式,而且是独特的、相互独立的。协同演化过程可以在不同层次水平发生,包括公司内部的微观层次演化和公司之间的宏观层次演化。

知识转化机制

(一)关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其实质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而且知识必须存于一定的主体中才能发挥作用、影响主体的行为。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曾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探讨了组织内知识转化和创造的问题,借鉴该思路,每个主体所具有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

企业隐性知识需要显性化才能便于在企业中进行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外化转化为显性知识,而显性知识通过内化转化为隐性知识。

由于隐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像显性知识那样能够编码,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因而,对于企业更为关注的隐性知识,为了使它更容易在人们中进行交流和共享,就需要一种方式将其显性化。“外化”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教授所著的《知识创新公司》一书中提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SECI”实际上是社会化模式socialization、外化模式Externalization、内化模式Internalization、综合模式Combination四者的总和。

社会化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如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将学到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自身隐性知识的一部分;综合模式是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指将零散的显性知识合成一个新整体;内化模式是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如当新显性知识在整个组织中被分享时,其它的员工开始把它内在化,也就是它们用它来拓宽和重新构建自己的隐性知识;“外化”模式则是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具体化、概念化的过程。

(二)知识转化涉及的要素及转化机制

知识转化是知识从知识源向知识受体传递的过程,涉及的要素有三类,即:转化主体,包括主体1(知识源)和主体2(知识受体);转化客体,即流动的知识;转化环境,即由各种影响知识转化的外部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知识必须寓存于一定的主体中,才能发挥作用,影响主体的行为。下面来详细分析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转化机制(见图1)。

在图1中,知识从主体1流向主体2并发生转化,主要有四种机制:

机制一:从显性知识1显性知识2。显性知识是可以用各种符号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它在从主体1转移到主体2的过程中,一般而言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它可以通过文字、图表等信息的传递直接完成。

机制二:从隐性知识1隐性知识2。隐性知识的转移是较为复杂的过程。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性质,因此往往需要两主体间的直接的、非语言的交流,如主体2通过观察、体验、模仿和不断实践,逐渐领悟和掌握了主体1的隐性技能,从而转化成了自己的隐性知识。在从隐性知识1到隐性知识2的转移中,可能会发生知识的散失,也可能会发生知识的讹变。因为主体2和主体1的知识背景、理解方式很难完全一致,因此主体2从主体1那里获得的隐性知识2,极有可能少于隐性知识1,有时也可能出现二者理解不一致的情况。

机制三:从显性知识1隐性知识2。很多情况下,从主体1那里传递出来的显性知识,会在主体2那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例如,科研人员关于某项技术原理的说明是一项显性知识,而该知识在市场敏感的创业者那里,可能会产生出关于该科研成果潜在市场的认识。

在隐性知识转移中,主体1往往会尽力去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产生一种过渡显性知识,主体2通过对这些过渡显性知识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进行吸收和内化,并有可能根据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将其部分或全部明晰化,从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另外,主体1可能由于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将自己所想到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而具有更丰富知识的主体2在接受到主体1所传递信息后,将其难以明晰化的知识明晰化。在日常的经验中,许多人都有过自己想说而说不出来,而其他人则将其准确表达出来的情形。

根据上述知识转化机制可以看出,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中,可能会减少,也可能产生出新的知识。知识在流动中得到增加,主要途径有:主体间的知识不对称,会导致主体1的知识在主体2那里获得新理解;在知识流动的相互作用中,会激发新知识的创造;通过学习,主体外的知识被主体所吸收。正是因为知识在流动中会发生转化,会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系统才具有源源不竭的创新来源。

知识协同演化含义

结合前人的研究,把组织内的知识演化和组织间的知识合作相结合,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知识的协同演化(见图2)。在生物科学中,演化指一代到下一代的生物种群基因的累积变化,演化引起了物种不同于它原始的存在。另一方面,协同演化意味着两个或更多生物体或物种相互作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发展。我们把这个概念从生物科学应用到社会科学,定义“知识协同演化”指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系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彼此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

知识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概念模型用来描述产业创新系统内公司组织的知识协同演化的动力机制(见图3)。它强调了知识协同演化环路和两个子协同演化机制:知识微观(组织内部)协调演化机制和知识宏观(组织之间)协调演化机制。

在动态的环境中,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新知识与被组织日常规范所支持的现存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个公司或组织应该意识到这个差距并形成一个知识战略努力消除这个差距。它们应该增加R&D投资、雇用有经验的人力资源去创造技术知识以丰富它的知识系统。通过人力资源的学习和组织内部学习,一个组织应该把创造性的知识转变为其日常行为规范,这样,组织的竞争能力资源基础就会得到增强。

另外,日常的行为规范也限制了组织创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当面对一个动态环境的时候,组织如果仅仅依靠自己内部的知识活动是很难消除知识的差距。它们需要创造和维持一个知识的生态系统,不仅从合作伙伴引进新的知识,它们也需要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同相关网络上的参与者一起协同演化。只有通过协同演化的相互作用,一个组织才能把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转变成为它自己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增强它的创新能力。

在宏观演化环路中,演化机制的第一步是确认知识的短缺,由于知识的变化导致了组织知识的不足。第二步是寻找目标合作伙伴,例如一些类似的公司、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产业的供给商和消费者、研究机构或大学等。知识协同演化机制中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知识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确认和问题的解决。组织应该吸收合做伙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同发展,并把这些知识注入到组织的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微观知识演化过程和宏观知识演化过程的共同作用,一个组织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增强。

结论

当一个组织面对一个动态的技术环境的时候,组织能够采用一个知识协同演化的战略转变合作伙伴的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作为它自己的创新资源基础。组织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对组织的创新绩效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宏观演化机制,从外部资源获得知识不能替代通过内部的学习和创新机制所得到知识,因为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在知识协同演化机制加速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动态的产业选择因素;组织的标准和日常行为规范;组织的合作能力;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组织的学习机制;组织内部的反馈机制。在一个产业创新系统中参与者的知识协同演化能力是一个组织产生动态能力和加速创新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Rosenkopf, L. and M.L. Tushman, M.L.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Baum J.A.C. and Singh, J.V.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Teece, D J, Pisano,G,and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 18(7)

第3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治理模式 创新路径

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内涵

1.社区治理的内涵

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它体现为社区范围内的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正如美国政治学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说“社区治理通过借助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可以对某些公共资源系统成功地实现适度的开发与调适。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成为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

2.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内涵

所谓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就是一个改革过程,就是对社区管理公共事务的理念、方式、体制、制度等等进行重新设计和运行的过程。在社区的治理模式框架中,所有的内容发生了变更,都可以称之为治理模式创新。如果我们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考察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则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治理因素或对原治理模式进行重构。

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框架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民主政治建设、公共服务的供给与运行及社会稳定与发展,更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的关系调整。正如上文所说,社区治理中的任何要素发生了变动,都可以称之为革新。因此,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就是一个系统,是多维度的集合,其涵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治理要素的内容,笔者构建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框架,认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应该涵括治理目标的创新、治理理念的创新、治理主体的创新、治理结构的创新、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治理过程的创新等若干层面的创新。

三、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路径

正如上文所说,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是一个多维的架构,这个多维的架构,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选择路径。

1.城市社区治理目标创新:构建社区善治的导航目标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需要正确的目标引导。正确的目标,使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有了方向,有了航标。笔者认为,我国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走向,应该是通过创新,实现良好的治理。因此,善治是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那么何谓社区善治?所谓社区善治,就是长效的、良好的社区治理的治理。它是使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区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城市社区善治的目标和测量指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第二,透明性,即社区信息的公开性。第三,责任性,即与某一特定职位和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第四,法治,即所有人都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五,回应,即公共机构和管理人员要对社区居民的要求做出反应。第六,有效,即管理的效率。善治实际上是政府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政府与社区或者说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善治有赖于社区居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是善政,而不会有善治。城市社区的良好治理涉及社区经济、环境、资源利用、居民意识、民主管理、生活质量等的综合平衡发展。

2.城市社区治理理念创新:树立参与、和谐、服务的治理理念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首先要从理念或价值层面上入手,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参与、和谐、服务。也就是说,通过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努力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共同享受创造的成果。社区治理理念是对社区治理活动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认知定势和认知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创新是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先声和基点。城市社区应以新的治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1)社区治理的参与理念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理念之一,是变革传统的基层管理理念,强调社区成员的治理参与性。所谓社区成员的治理参与性,是指社区各类成员要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制定决策中去,以不同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并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了安排者、生产者、监督者等不同的职能。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

社区治理参与理念的树立,需要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建立,需要不断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培育“参与共享、互助共进”的理念,提升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行为。因为能否有效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是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成熟的社区理念。社区公民参与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培育需要适宜的生长空间和土壤,因而,政府一方面要抛弃管制和包办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提供更多政府与公民合作、沟通的平台。

(2)社区治理的和谐理念

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说,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社区善治,通过社区善治,使得社区和社区内成员都得到壮大和发展。为此,建设和谐社区是善治目标下的应有之义。所谓和谐社区是指基于法律框架和道德约束,以人为中心的人、自然与社区的协调统一。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奉献爱心是和谐社区的精神理念。也就是说,创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将建设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居民生活幸福、社区功能不断完善的社区,一个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充分实现社会正义的社区,一个人与自然平等发展、和谐统一的社区。

(3)社区治理的服务理念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和生命力所在。社区治理模式无论如何变革,强化社区服务都是核心的理念。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使社区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而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则有赖于完善的、良好的社区服务。社区的所有工作都应当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来开展。因此,我们应当变革原有的“小社区服务”理念,树立“大社区服务”的理念,看到社区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福利性质的扶贫帮困和志愿服务,它还涉及到社会保障、基层政务、公共服务、社会工作、第三产业、互惠交换等领域,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创新: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

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治理主体单一,这会造成权威统治。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则使治理过程民主化,使治理决策科学化,治理结果合理化。Hayek说:“我们每个人在做自己要做的事的时候,彼此产生了协调,这种自发式的协调所产生的秩序,足以证明自由有利于这种个人行为,可称之为自由的行为,因为它不是上司或公共权威所决定的。个人所需服从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这种法律应是无私的普遍的有效的。” 所以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社区化程度,构建多中心秩序,无疑将是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想选择。社区本是多元主体的聚合体,因此社区主体多元化是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趋势下,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同主体在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为社区建设出力。

多元主体治理模式下,所有社区利益相关者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即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驻社区单位、居民等。他们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社区参与者之间进行适度分权,不通的社区参与者被授权拥有与其角色相对应的社区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关系被强化,凭借合作网络实现各个主体间的协调和沟通,实现治理机制与治理理念的转变。

4.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创新:构建合作共治的治理结构

所谓社区合作共治,是指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间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在治理中相互关怀、相互协调、相互交换资源并通过合作而达到社区治理目标的治理架构。

在合作共治的治理架构中,各治理主体的“平等性”被强调,治理主体因面对需要解决的社区发展共同问题、社区公共事务这―共同客体而相互需要,由若干个“我”构成为“大我”、“我们”,构成为共同体、共同主体的内容。合作共治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正确处理好互为治理主体的主体间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治理主体间如何相互协调并达成目标的一致性,寻找达成目标一致性的路径。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网络化联系、价值认同、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对治理规则的认定是维系多中心治理的基础。

其次,社区共治是互惠基础上的合作。社区共治是借助科层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组织间网络、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这种共同治理的实质在于互惠基础上合作关系的建立。互惠规范的确立,有利于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合作得以持续发展。

再次,社区共治是权力与权利的结合。社区共治是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公民权利的民主化为基础,实现了权力与权利的结合。社区居民有权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特别是随着社区居民民利意识的增长,权利的诉求逐渐转变为一种对社区发展治理权力的追求,要求参与到公共权力体系中,实现对社区事务的治理。

5.城市社区治理方式创新:向自治化、制度化、综合化治理演进

(1)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下,必然要求采取“自治”的治理方式。自治型社区治理方式,需要服务型政府的出现。政府管理理论认为,社区的治理结构取决于政府的主导:一个管理型的政府,其基层管理也必然是管理型的;而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其基层管理也将是自治型的。所以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收缩政府管理战线,避免把社会事务管得过严,理得过宽,统得过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积极促进社会力量的壮大,促进公民社会的实现。

(2)制度化的专业治理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由于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使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很多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这种依靠经验的非制度化管理,使社区活力受到抑制,难以有更大的发展。随着新的治理模式的创新出现,必然要求经验式治理方式向制度化治理方式演进,新型的专业化治理要求应运而生。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社区治理的技术化、制度化和专门化,特别是在社区服务的提供上,需要专门的技术型、知识型人才,单单依靠社区自身可能满足不了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外聘职业经理人实现对城市社区的专业化治理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社区的选择。

(3)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方向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的治理是执政党一元化的单向治理,社区居民与其管理者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在文化上表现为大众行为的趋同性和意识形态教条化。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社区各类问题(流动人口问题、老龄化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康乐问题等等)的产生,催生着城市社区治理向多层次、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治理试验之外,社区多种多样的中介组织、自治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等都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关心公共事务、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决策、对社区建设进行监督评估等,使社区治理向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演变。

6.城市社区治理过程创新:由行政控制向民主协商演变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两级政府,三级控制”的治理模式下,社区治理过程通常表现为行政控制,公安、民政、疾病预防、消防、交通、计划生育等政府部门对社区治理进行渗透,它们根据自己的权力、职责在社区建设中找到参与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而创新的社区治理方式,要求治理过程向民主协商演变。这是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架构的共治性向吻合的。社区共治架构下,多元的治理主体间既不可能是行政命令机制,也不可能是市场交换机制,而应该是多方协商机制,并通过制度使协商机制规范化、定期化和有效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有关各方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协调;另一面,在治理主体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也要进行有效分的沟通协商。社区事务的多方协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比如通过定期召开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咨询会和议事会等形式,对涉及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社区事务进行议事协商、协调联络、监督评议,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规范社区成员参与共同治理的议事规则、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合法、合适的社区民主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王青山 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3]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4](美)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M].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6]郭 强 陈井安 李 良: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7]F・A・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8]翟桂萍:社区共治:合作主义视野下的社区治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

第4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行政决策、

前言

城市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与新时代的适应性也比较弱,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加强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创新工作。所以,笔者今天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以此为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1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分析

城市管理体制具有广义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上主要有科教、卫生以及政治、金融、财务等管理体制;而相对于广义概念而言,狭义的城市管理体制还称做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也就是城市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的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从普遍方面来讲,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具有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行政领导体制,而且在市政府行政机构中所表现的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而且在市政府的其余机构与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它主要包括城市各自管理幅度与层次、各个机构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等;②它也具体指城市行政管理中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与职能,而且需要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支持,职能体系决定了其权责机构;③它还包括“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就是市、区、街道。一方面,关于三级管理的职能划分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原则与事权分配等;④对于相同层级中的每个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对政、事、企之间的错综关系具有一定影响。在城市管理中的内容中包含了许多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而且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不具有盈利的目的;另外,城市管理中需要执行作业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关系都属于城市管理的范畴之中。

2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职能划分的交叉性,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从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在空间规划方面的职能划分存在一定问题,职能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对法律的认识与衔接还不到位,更有甚者出现与法律矛盾的地方,从而造成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例如,如果同时违反了《城市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理,各个部门之间就会出现职能交叉的矛盾问题;另外,在城市规划管理内部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区内对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广告牌的规划管理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完善,而且履行得也不够彻底;另外,还存在着对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相脱离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处理清楚。

2.2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

尽管我国在城市发展早期就已经建立了监督体系机制,而且监督层级与部门建设也比较全面。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到位,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某些部门与岗位手中,而且权力的分解与分工都做得不够合理,造成设置的权力不平衡,不能明确划分事权问题等,而且相应的制度规范比较欠缺,从而造成“边缘地带”的存在;另外,一些部门公务人员不能进行依法行政,执法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致使现象比较突出。

2.3管理土地有偿使用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我国的实行,出现一系列的出让、转让土地活动的现象,造成使用城市土地的复杂情况。然而,纵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仍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宏观调控能力在国家手中发挥得不尽合理,造成不能有效管理城市土地的转让与出让活动的现象。诸如供应城市土地缺乏城市规划的积极指导,不能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地投放规模与位置。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城市规划部门没能积极参与土地出让计划的制定工作,而且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出让要求在合同中也没能积极体现出来,而且无视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而制定合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当前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已经开始注重这类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供应与投放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彻底,从而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合理举措

3.1促进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发展

要想积极促进城市规划决策质量的提升,需要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对科学、历史、行业专家意见与建议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调查与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积极发展,应该在积极学习与了解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时代信息的发展脉络,使高效的大脑系统构建起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事关城市的总体建设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对城市规划这一复杂工程加强其自身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例如,可以采取公众集体参与形式。作为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性需要借助各类专家的集体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加强决策的民主性;另外,还需要积极设置社会听证制度与公示制度,发挥专家咨询制度的作用,完善技术审查制度等,从而有效防止决策的失误,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加强服务型管理方式的运用

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具有“指挥式”与“控制式”的特点,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加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服务型的宗旨与作用。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借鉴国际改革的方式,促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从而提升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水平。①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促进公共服务意识宣传与培养,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与形式,积极实现服务型的管理方式;②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引者作用,改变政府“划桨型”的角色,向“掌舵型”的角色转变,加强政府服务职能的深化;③还要积极拓展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与方式。加强意见途径的有效性,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集中民间群众的力量,促进共同治理结构的形成;另外,还要加强履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并且注重市场的导向作用,借助市场中社会组织的力量,积极扮演好承担公共服务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

3.3加强监督机制的完善化与法制化

作为积极管理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加强自身责任与权力的统一。所以,可以建立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城市规划活动与管理内容,促进城市建设的法制化倾向;另外,需要积极借助立法等措施,使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起来,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效力,保证城市规划部门规划与管理职能的积极发挥,以此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的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一定要发挥好城市规划与行政管理的作用,积极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结构框架,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发展,并积极推进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城市规划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乐业.国外城市规划管理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J].智富时代,2015(08):55~56.

第5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文化和旅游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继续实施好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文化和旅游科技领域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能力和效能提升。

聚焦需求、技术引领。聚焦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科技需求和应用场景,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部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集成应用创新项目。

激活主体、整合资源。有效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间资源整合与有机联动,构建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二、推荐范围

项目应以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引领和各地方现实需求为导向,推动行业技术集成应用创新,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项目分为定向推荐项目和自由推荐项目两类。

三、组织管理

(一)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统筹项目的申报、评审、入库、出库委托实施和验收等管理工作。

(二)各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文化和旅游厅(局)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项目推荐以及自由推荐项目的过程管理和验收。文化和旅游部各有关直属单位、各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各文化和旅游部参与共建院校可直接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荐,仅限本单位项目。推荐单位应对所推荐项目的资料进行审校并对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可适当对项目进行配套经费补贴。项目委托实施后,各推荐单位要指导和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履行项目合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考核指标,并参与项目验收工作。

(三)项目申报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按照签订的协议,落实配套条件,履行各项条款,确保项目按计划执行,按期结项。

四、申报资格

(一)申报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注册时间为2020年3月30日前,科研组织能力较强,运行管理规范。申报单位只能通过1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二)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961年3月30日后出生,须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同一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不含合作单位。

(三)项目应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具有前期工作基础。项目实施期应为1—3年。原则上不支持已完成项目。

(四)项目原则上须有配套经费,申报单位负责落实。

(五)项目申报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五、申报推荐及委托实施

(一)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制定并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年度推荐通知,面向行业公开征集项目。

(二)申报单位应根据项目推荐通知,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项目申报平台”(简称申报平台)网上填写项目申报书。申报应聚焦问题,整合相关领域优势创新团队,明确项目目标、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思路及工作进度安排,科学设置考核指标。

(三)推荐单位通过申报平台对申报单位提交材料进行审查推荐。

(四)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在受理推荐后,组织形式审查和评审,择优确定拟遴选入库项目。

(五)文化和旅游部对拟遴选入库项目进行公示,并依据公示结果通知,与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签订项目合同。

六、项目管理

(一)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原则上不得延期。

(二)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须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三)项目实施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骨干等重大事项的变更,项目承担单位应经推荐单位同意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

(四)对有重大调整须更改或中止合同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推荐单位同意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核准后执行。

(五)对不接受监督检查或未按合同执行的项目,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视情节分别采取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撤销项目等处理方式。

七、项目验收

(一)合同约定完成后的3个月内,由项目承担单位向推荐单位提交有关验收材料。定向推荐项目应经推荐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验收。自由推荐项目由推荐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后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复核通过后予以结项,其中文化和旅游部各有关直属单位、各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各文化和旅游部参与共建各院校承担的项目须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二)验收材料应包含验收申请、验收报告及有关成果材料等,其中前两项材料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制作统一制式表格供项目承担单位填写。验收报告中应明确经费决算情况,文化和旅游部经费、推荐单位经费应单独列支。

(三)验收方式可根据项目情况采用会议审查、通讯评审、实地考核等。验收专家应专业匹配、来自不同单位、副高级专业职称或行政副处级(含)以上,不少于5人。验收执行回避制度。

(四)验收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其中自由推荐项目验收经费标准由各推荐单位依据本单位有关财务规定自行研定。

(五)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和不通过验收两种。对首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可在30日内经项目推荐单位审核同意后向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书面提出二次验收申请,并在一年内做出改进,按程序再次申请验收。若未再提出申请,视同不通过验收。

(六)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门将视情况追回已拨付经费,同时取消其单位三年内承担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资格。

八、其他

第6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面对当今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 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学《水是怎样的物体》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

又如:学生在没有学习《花的构造》一课以前,从平时的生活中,从语文课上,对花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这一课时,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植物的花都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四部分构成。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发现,花不一定都有这四部构造:黄瓜花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学生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兴奋。抓住这个时机,教师给他们讲“完全花”、“不完全花”等知识,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小,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

对学生来说,只要把要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就能把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二者统一起来。

二、 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课的起始阶段一般是先提出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或某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种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不管是采用哪种提出问题的方式,目的都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明确研究目标。例如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出示一瓶橙汁汽水,一瓶桔子汽水让学生观察,让他们看一看,想一想,你想研究两瓶汽水的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后,提出了很多问题:

① 我想研究汽水为什么会冒泡泡?

② 我想研究汽水的盖子为什么能封得那么严实?

③ 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管它叫汽水?

④ 为什么人们都爱喝汽水?

⑤ 为什么汽水一般装在玻璃瓶里?

⑥ 为什么瓶里的汽水不装满?非要差那么一点点?……

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许多知识,今天我们只来研究其中一个问题:汽水在瓶中为什么不能装满?学生看到研究的问题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培增,创新欲望强烈。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 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留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便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磁铁游戏》课,让学生玩“巧取试管铁钉”游戏时,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不许倒掉试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那怎么将铁钉取出来呢?他们经过动脑思维,互相启发,将试管取钉的问题和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知识挂上了钩,从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办法。他们有的采用了用磁铁在试管外壁先吸住铁钉,再沿管壁向上移动取出铁钉的办法。有的学生先用磁铁吸住一根长铁钉,再让长铁钉又吸住一要长铁钉,使两钉首尾相连地悬吊着,然后将悬吊的铁钉伸进试管里吸出小铁钉。虽然第二个办法不能说明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但他是经过积极思维后才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也应给这些学生鼓励表扬。

这样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邵永良、庄允吉、童国飞

(宁波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第7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关键词]知识创新;SECI模型;“Ba”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045-04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联盟知识转移与广东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批准号:20078050200027)

[作者简介]胡延平,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证券、工商管理;

刘晓敏,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知识创新、企业管理。(广东广州51063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Hamel,1991)。通过联盟来学习和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快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企业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形式来实现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与创新,这种转移与创新比仅靠企业自身创造知识更经济有效(simonin,1997;Poppo&Zenger,1998)。知识转移只是联盟合作的初级阶段,在知识转移得到充分实现后,联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知识创新可能带来持续的新增收益,对于联盟整体和联盟各方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Beeker和Murphy(1992)将知识生产的累积效果引入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提出了知识联盟的概念。知识联盟是指企业在实现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组织的技术和能力、促进知识流动和创新知识而与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通过契约或股权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有机组织(Patricia,2002)。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实现形式,它是联盟发展的高级阶段,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了联盟的动机和内容。广义而言,知识联盟是企业与企业或其他机构通过不同的结盟方式,进行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新(陈菲琼,2003),其目标是分享对方知识和创新知识。

国内外对知识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知识本质、知识转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而对于知识创新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Nonaka&Takeuchi(1995)开创性地对于知识创造过程提出了SECI模型,在其后续研究中又对企业如何创造组织环境促进知识创新的“Ba”理论(Nonaka,1998、Nonakaect,2000)进行了探讨。尽管刘刚(2005)、迈诺尔夫(H001)、党兴华,李莉(2006)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创新,但这些研究都是以SECI模型为共同的理论基石,尽管SECI模型和“Ba”理论都能够较好地解释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创新过程,但该模型只是从知识客体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笼统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分析模型,没有对个人与组织之间相对独立的知识如何整合而创新出新知识过程给出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从知识转移、知识传递到知识创造才是知识联盟发展的高级阶段。因而,对SECI模型和“Ba”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探究知识联盟中知识创造过程的细节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知识联盟的SECI模型

1 SECI模型和“Ba”理论。根据编码程度可以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Nonaka&TakeucM,1995)。隐性知识由难以表达的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诀窍组成,具有高度个体化和难以编码的特征,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表达和衡量价值。而显性知识则能够以编码的形式表达,便于传递、交流与分享。知识的创造通常会有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malization)四种不同的模式,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与转换,同时在不断地类似螺旋状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社会化是通过分享经验把模糊知识汇聚到一起的过程,是一个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共享经历、交流经验、讨论想法和见解等社会化的手段,隐性知识得以交流。社会化的典型例子就是学徒制。外在化是指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成显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通过隐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将隐性知识用明晰的概念和语言表达出来。组合化是指将分散的显性知识组合成清晰的显性知识系统。它是通过各种媒体(文件、会议、电话会谈或电子交流)进行交换和组合。内在化是指显性知识内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内在化,已经创造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部被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使得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在质和量上得到了螺旋提升,然后进入下一轮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引发知识创造的新一轮螺旋上升。知识的创新是从个人层面开始,经过四种转化模式在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组织间等层面上得以转化和明晰,所以,是一种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具体过程见图1。

由于知识的创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Nonaka于1998年进一步以“Ba”的概念来具体说明情境、场所与知识创造的相互关系。Nonaka将“Ba”定义为知识被转移、分享、利用、创造时所处的情境,它是物质空间(办公室)、虚拟空间(电子邮件)和精神空间(共享的理念),或者是三者的任何组合。“Ba”有四种类型,每一种“Ba”支持一种类型的知识转化,即发起性“Ba”(支持社会化)、对话性“Ba”(支持外在化)、系统性“Ba”(支持组合化)和演练性“Ba”(支持内在化),并为知识螺旋上升过程的具体阶段提供平台。2000年,Nonaka ect.在使用SECI模型与“Ba”理论来解释知识创造过程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知识资产与知识愿景的观念。迄今为止,Nonaka的SECI模型和“Ba”理论是对知识创造过程进行分析的系统工具。具体过程见图2。

2 SECI模型和“Ba”理论的缺陷。虽然SECI模型和“Ba”理论对知识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创新过程给出了一个系统性解释,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也是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是,它只是从知识客体的角度笼统地给出知识创新的过程,没有对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的主体――人和组织的知识创新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而“Ba”理论过度强调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割裂了知识创新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1)SECI模型没有阐明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组织背景和价值观的个人之间和组织之间的知识是如何进行集成进而

创造出新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知识来的。SECI模型只是从理论上笼统地分析知识创新的过程,明晰了知识客体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种形态之间的转化,但没有对知识创新的主体――人和组织如何完成从知识转移到知识创新这一过程进行分析。

(2)SECI模型和“Ba”理论过于强调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的转化与创造过程截然地分在特定的“Ba”之中。虽然对我们理解知识的创造有帮助,但是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在组合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显性知识,而且还涉及隐性知识(王众托,2005)。也就是说,组合化的过程中同时涉及到两种知识,组合化对应的“Ba”――系统性“Ba”不仅支持显性知识的转化,同时也支持隐性知识的转化。

这样就需要在分析知识创新过程中将知识客体与知识创新的主体――人与组织结合起来,对知识创新的过程进行重新认识。

二、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

由于知识创造的主体是人或组织,因而需要将知识客体与知识传递创新主体结合起来分析,分析知识客体的类型与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创造的一般模式。

1 知识的分类与知识创新的过程。从编码程度角度可以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对于联盟的合作者与合作成员之间所转移与创新的知识还可以从性质和等级的角度区分为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迪尔克斯等,2001)。这一区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区分并不矛盾,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每一类中都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也可以是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性知识中的任一种。从性质和等级角度对知识的划分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对应于知识联盟中不同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对于知识创新过程,阿吉瑞斯等从学习的角度分析知识创新的过程。阿吉瑞斯等将学习分为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再学习三种类型。单环学习是指将组织运作的结果与组织策略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单环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技术级知识。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估组织目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这种学习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反馈环,它要求在改变行为和策略行不通的情况下,对组织目标价值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的过程是对个人或组织已有知识和价值观的反思与质疑,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双循环学习的主要对象是系统性知识。再学习是对认知过程本身或学习过程本身、学习的方式提出质疑和反思。并加以改进,也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的问题。这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再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战略级知识。

2 结合知识创新主体和客体的知识创新过程。结合SECI模型、“Ba”理论和上文中的知识联盟中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本文对知识创新过程给出一个全面的分析:知识创新经历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并由相应的“Ba”理论进行情景支持。知识创新的具体过程可以通过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再学习进行解释。

(1)知识创新过程经历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并由发起性“Ba”、对话性“Ba”、系统性“Ba”和演练“Ba”四个背景环境支持。但知识创新的每一阶段都涉及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可能不同阶段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不同质和等级的知识。

每种知识转化和创新的过程都涉及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Ba”是知识创造的情景。由前文分析,虽然在不同的“Ba”中,每个知识转化的结果仍然以隐性知识(社会化和内在化)或显性知识(外在化和组合化)形式出现,但在知识的每一个转化(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中,实际上既涉及显性知识,又涉及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囊括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我们可以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方法与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的分类方法相统一起来:知识在转移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用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分类方法(每一类知识都以隐性知识或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来表示这些知识,而对转化和创造出来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方法。但是,不同的过程涉及的组织学习的类型和重点不同。

(2)联盟目标与产出不一致时,能够对技术级知识的创新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技术级知识的创新主要产生于单环学习中。

联盟双方在结成联盟的时候,在保证“双赢”的前提下,共同制订了联盟共同价值观和知识愿景,在此指导下联盟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形式、组织规则以及联盟文化等。联盟的价值观和知识愿景可分解为一系列的联盟目标,根据联盟的制度、规则,联盟双方会采取共同的行动来达成这一目标,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之下,产出联盟结果。无论联盟结果与联盟目标是否一致,都有可能存在知识的创新,只是这种创新所产生的结果可能会高于等于或低于联盟的预期。胡厚宝(2007)认为,当联盟的结果达到联盟目标时,这个过程对联盟来说只是创造了产品并没有创造新知识。实际上并非如此,可能联盟对合作后的知识创造有一个预期,而这一预期可能会高于、等于或低于实际知识创新产生的结果。无论联盟的结果和联盟的目标是否一致,联盟都将发生单环学习,原因在于联盟双方知识的差异性可能产生互补作用。当联盟的结果没有达到联盟目标时,联盟双方将对联盟采取的方法策略在既有的规则下进行调整,会对知识创新产生推动作用。但不涉及联盟目标以及支持联盟目标的愿景和价值观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联盟在单环学习中创新技术级的知识,联盟各方知识的差异性、互补性越大,知识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3)双环学习、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创新主要来源于联盟各方价值观的差异性。

联盟共同的知识愿景是联盟双方在联盟形成的过程中反复博弈的结果。由于联盟企业在知识背景、组织文化、战略目标等方面均不尽相同,而且参与到联盟中的个人在个人特性上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双方在解释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常常角度与立场不同,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既有可能是知识创造的机会,也有可能因失去合理的引导而使双方的合作关系破裂。罗思曼和弗里德曼的“冲突的特质构架和双循环学习”理论认为,最难处理的冲突是由于个人和集体特质的认同和相互对抗而引起的冲突。产生冲突的真正原因是与人们的深层次需要,如尊严、承认、安全、控制、目的和功效遭到了危险和挫折。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处理冲突主要不是解决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应看到冲突提供了发展、适应和学习的机会。特质框架强调介入冲突的管理过程,而不仅仅达成某种解决方案,要求冲突方内部变化(我是谁?我真的想要什么?为什么?)和冲突方之间的关系变化(我们在阻止我们达到自己的需要、目标和价值,为什么?)也就是说,冲突为双循环学习提供了一种机会,推动了双循环学习。胡厚宝(2007)认为,只有在单环学

习失效后,双环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事实上,由于联盟各方价值观差异引起的冲突也会推动双环学习,双环学习主要产生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

(4)聆听、辩护、探询和反思等是由价值观差异性引起的冲突到产生知识创新需要组合运用的主要工具。

冲突是有破坏性的,如何引导冲突向双循环学习、创新知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组合应用聆听、辩护、探询和反思等工具。聆听让我们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聆听不是一般、简单地听,而是能够倾听出合作伙伴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意图,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聆听(圣吉,1998)。辩护不是针对对方互相辩论,而是对事不对人地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详细、准确地表达出来,做到让对方能够听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圣吉,1998)。探询就是指相互会谈的双方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思考明白地说出来,并提供一些支持性的原始材料,接受公开检验。探询和辩护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没有探询做保证,辩护就是一种对立情势逐渐增高的增强环路,仅仅只有探询,而把自己的看法隐藏在背后,也难以产生知识创新。当联盟开始对联盟的知识远景运用聆听、辩护、探询和反思等手段进行再思考时,我们会对联盟价值观和远景目标、人员匹配或组织规则等系统知识进行再考虑、再构想和再修改。这就完成了双循环学习,即联盟对联盟目标、人员匹配和组织规则进行了创新。

第8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末,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经历了“培养主体更换、培养层次提升”的变革,“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被完全颠覆。市场主导的自费培养替代了政府主导的公费培养,高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代替了初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从1997年到2006年的实践证明,以高师为主体进行的开放式收费培养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整个基础教育师资出现了质量下滑的趋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采用“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模式培养10000名师范生以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2007年,国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展了免费师范教育,这应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所暴露问题的回应。从免费师范回归到现在,当前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出现了明显变化,年轻的面孔多起来了,原来不能开设的新课程有人承担了。但是,这种变化不完全是免费师范带来的,目前,农村小学新的师资有两种来源:一是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二是面向社会选聘的大学毕业生。从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来看,一线农村小学对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普遍看好,认为他们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职业技能、多学科教学的职业素养,又是本乡本土的毕业生,工作适应快且不易流失。而对选聘的大学毕业生则有诸多不满意,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这些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不如免费师范生,容易流失,不稳定。二是无法马上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较为精深,但教师职业技能缺乏,艺体素质达不到职业需求。三是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一般强调对某一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没有进行小学多学科教学的系统训练,无法适应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免费师范生受欢迎,选聘的大学生受冷遇,但在各地新的师资补充过程中,免费师范生只是少数,选聘大学生占多数。这是一对矛盾,矛盾背后是两种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冲突,“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是封闭模式,而“综合大学教育加教师资格证申请”是开放模式。一般来说,封闭型的培养模式代表传统与保守,开放型的培养模式代表潮流与趋势。为什么“初中起点、公费培养”这种代表传统与保守的封闭型培养模式在湖南农村小学能受到广泛好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改革与创新时期,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湖南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显得很有必要。

二、从继承的视角看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

从小学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免费培养制度是主流,其间中断过两次,即1922年至1932年在“新学制”条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和1997年至2006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这两次师范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都对当时的教师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也损害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实施免费培养制度,小学教师教育就能得到健康发展,否则就会走向低谷。建国以后到上世纪末,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的免费培养机制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到现在为止,这些教师仍然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这种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招收优秀初中生进行免费培养的机制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其生命力的源头就在于“公费培养和初中起点”。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由中专向专、本科提升,由封闭培养到开放培养的转变中,一度出现了继承断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招收初中生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淡出历史舞台,而以招收高中生为主的专科或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培养主体的急速更换,导致培养模式的改变,以招收高中生为主,进行收费培养的模式完全颠覆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传统。“高中起点,收费培养”是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改革,但这是一种缺乏继承的改革。10年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这点,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农村小学教育,损害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正常补充,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我们发现“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应该是现阶段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最佳模式。为什么强调“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呢?必须回答当前围绕小学教师培养而产生争议的两个话题,一是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多,为什么还要政府费钱费力进行定向培养?二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还要从初中毕业生中来招收?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必须了解小学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必须注重“宽口径、强技能”。“宽口径”是指学科知识面要广,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强技能”是指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必须过硬,包括规范用语、规范用字以及艺体素质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这种技能训练的周期相对较长。在开放模式下开展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也有教师资格证培训与考核这一机制来保证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落实,但是当前获取小学教师资格证只要参与短期的培训和考核即可,这种短训对于工作对象是成人的中学教师来说,稍许有点意义,但对工作对象是小学生,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则用处不大。此外,农村小学较为偏远,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艰苦,从市场经济视角来分析,这一职业缺乏足够的比较优势。因此,必须由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开展免费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才能保证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因答第二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初中起点”招生可以吸引优质生源。在实施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的湖南省农村初中,中考结束后,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要么就读省示范性高中,要么就读有免费计划的师范院校。选择前者,具有不确定性,且费用较高,选择后者,对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有较大的吸引力。其实,从2008年起,湖南省也尝试过通过高考招收免费师范生来培养农村小学师资,但与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年年爆满的情形相比,高中考生和家长的反应冷淡得多。2008年,全省只招收到180人,2009年也只招到了300多人,离每年500个招生计划相差甚远,生源质量也较低。因此,从生源质量的角度来分析,通过“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招收的学生质量更为优秀,数量更为充足。其次,青少年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任职者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素养和艺体素养,这些特点决定了招收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毋庸置疑,初中起点的学生在可塑性方面要比高中起点的学生有较强的优势,高中三年,为高考而学,目标单一,其音、体、美素质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被压抑,发展的关键期已经错过。第三,有利于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形成。初中毕业生的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没有定型,容易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理想。

三、从创新的视角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机制

首先,从招生来看,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制订招生计划,学生自愿报考,通过规范程序,多方监督公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招生时必须经过以下几个程序:一是招生计划确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县、市根据本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当年的定向培养招生需求建议计划,经市、州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根据各地上报的需求,统筹安排下达招生计划。二是有招生计划的县、市、区,所有身体健康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三是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初选标准确定入选名单,其标准是相貌端正、身体健康,且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当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四是县、市(区)公示通过初选的人员名单。五是市(州)教育局和招生学校联合进行笔试和面试。六是招生学校预录取。七是省教育厅对市(州)教育局预录情况及预录学生名单进行全面审核,并向社会公示。八是县、市(区)人民政府与考生签订培养协议书。

其次,从培养来看,主张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加强管理,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第一,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存在两个层次,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存在一些区别,表现为:五年制培养主要是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农村小学的所有学科。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面广,包括文化课、技能课、教育专业课、教育实践课等,主要特点是“专科层次,全科培养,不细化学科(专业)方向”。而六年制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小学教师,为建设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四二分段”的模式进行培养。第二,加强管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免费师范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刚性管理,柔性引导”的管理机制。所谓“刚性管理”是指在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机制之前,湖南省教育厅就要求在生源地政府、学生和招生学校签订的三方协议上,明确规定“乙方(学生)在学习期间自动放弃学籍、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或因自身原因,学业成绩达不到甲方(学校)的培养规格要求,不能获取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应向甲方缴纳违约金”。所谓“柔性引导”是指校方开展的人性化管理。一是课程管理上,学校给学生留足个性发展的空间,除五个限选模块课程外,学校还开设大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修。二是对学生进行师魂典范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开展师魂典范教育,提炼教师核心价值观,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坚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开展“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业导向教育,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三是建立了一套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小学大专班”和“小教本科班”的管理模式。在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前二年,学校为每班配备班主任,班主任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辅导,到三年级时改为辅导员制。采取这些措施,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建立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标准(试行)》明确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套涵盖课堂内外,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从培养目标入手,层层建立专业能力子项,确立各能力子项的实践教学时间、场所、内容、考核等因素,并分成校外与校内实践教学项目。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心理调查和教育实习三类,以实习合作小学为基地展开,课时量约为总课时的16%。师范院校和生源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和指导校外实践教学项目,并对实践教学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适用于区、县教育局对师范生的工作岗位安排和校内的教育实习成绩鉴定。校内的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层次,课内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学科考核时一并进行;课外的实践教学项目,由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专家考评小组,对各项能力进行统一的过关考核。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意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达到“无缝”就业的目的。

第三,从就业来看,主张各方统一意见,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当前,在免费师范生就业问题上,大多数县、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合同,并且认为免费师范生切实解决了偏远农村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但也有个别县、市对免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积极性不高,除了客观需求不足外,还存在两个认识上的偏差。第一种偏差是这些县、市的主要官员对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缺乏认识,认为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周期较长。对小学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长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二是小学教师的稳定性受亲情因素影响。公开选聘的大学生,执教在偏僻的异乡,远离亲情,远离城市,很容易流失,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对这些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个别县、市领导产生“大学生俯拾即是,想招多少有多少,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的看法。第二种偏差是个别县、市官员缺乏责任感,把教师招聘当作权利运作的自留地。目前还不存在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只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因此,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只要各级政府部门从教育事业大局出发,统一意见,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就不成为问题。

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独特性。湖南省实行的六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的“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模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更有实践的证明,这种培养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林溪.不断创新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中国教师报,2010-5-26.

[2] 詹小平,李茂平.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第9篇:知识创新成果范文

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京举行,数千项“十三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集结于此,其中众多自动驾驶研发及落地成果悉数亮相。百度“汽车机器人”、极狐阿尔法S自动驾驶车、斑马智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先进成果展示吸引了参会者的关注。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和智能汽车产业加速成熟。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基于这一洞察,一场新的竞争正在全球展开。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经济中心副主任陈晓博表示,自动驾驶是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发展自动驾驶有利于我国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车路协同满足了大量应用场景需要,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应用落地,对车辆运营管理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自动驾驶中国模式值得期待

 

自动驾驶技术在演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技术流派,一种是以Waymo和特斯拉为代表的单车智能自动驾驶模式,主要依靠车辆自身的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计算单元、线控系统进行环境感知、计算决策和控制执行;另一种是百度为代表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模式,这一模式在单车智能自动驾驶基础上,通过车联网将“人—车—路—云”交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助力自动驾驶车辆在环境感知、计算决策和控制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升级。

 

有业内专家认为,只有技术、网络、车路协同能力、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建立完善,自动驾驶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因此,中国企业践行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模式”达成后,在智能的车、智慧的路协同下,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这一模式颇值得期待。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聚焦的重点领域,只有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自动驾驶发展。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1个部门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指出,在2025年之前,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以及网络安全体系应当基本形成,并且有条件对L3级别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进行量产,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在相关场景下的应用。

 

自动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自动驾驶到底安不安全,是一个被持续争论的问题。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自动驾驶尚在研发测试阶段,技术有明显的缺陷,汽车行业不应该贸然推广自动驾驶技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类驾驶会受到驾驶经验、情感、环境、生理状态等影响,但是自动驾驶系统却不会。

 

世界卫生组织的《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每年大约全世界有135万人会在交通事故当中失去生命,而94%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危险驾驶是排名第一的类型,总量占到了总刑事犯罪的1/4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欧心泉所长认为, AI司机不会醉酒驾驶、不会边开车边发短信或感到疲倦,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会消除。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望不断降低,人们出行更安全。

 

当然,自动驾驶技术受限于当前整体技术水平的制约,尚无法做到绝对安全。从本质上来看,自动驾驶就是机器开车,是一个计算机问题,更是一个数学问题,在这道题中,始终存在一些细微的变量,让事故概率不可能完全为0。即便如此,自动驾驶依然有着更高的安全性,也是目前消解人类交通事故的最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