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

第1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一、青春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威胁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学习的压力

在中国,青春期学生必须要面临来自学习的重大压力,学生被寄予殷切期望,要考入重点高中,升入重点本科。所以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布置非常多的作业,仅仅是作业就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生活,让他们无暇再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另外,学校还会一个月甚至一周对学生进行测评,青春期学生必须要承担各种考试的压力,让学生长期处于智力超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甚至有学生会因为考试而出现焦虑的情况。面对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反而会导致学生无法投入到学习当中,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不得不进入中职或高职学校,早早地进入社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残忍的,他们会更容易陷入重重心理矛盾之中,引发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

首先是亲子关系,学生在青春期与父母的关系很容易恶化,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过高,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子女的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一直都是家长非常重视的问题,家长始终希望学生能够名列前茅,一旦学生成绩下滑就会选择责骂学生。另一方面是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成长,在孩童时期,孩子一般会非常依赖父母,也非常听父母的话。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家长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差别,所以就很容易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或者认为父母的某些想法是错误的,渐渐与家长关系疏远。其次是同学关系,青少年时期学生渐渐与父母疏远,而更加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流。同时青春期的学生渐渐有了异性意识,青春期的懵懂会让他们喜欢上异性朋友,但是学习的压力,父母老师的反对,心理上的羞涩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不安,不知道应当如何正确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最后是师生关系,在学校学生遇到问题,其实最好的途径就是向老师求助,但是青春期的学生大多不愿意向老师吐露自己的心事。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老师存在畏惧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关心不足,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这就到导致学生感觉与老师存在距离,老师不可能会理解自己的烦恼。更严重的是,有时教师会严厉地批评学生,但是青春期学生很容易冲动,很容易直接与老师发生冲突,恶化师生关系。

二、对青春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班主任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无疑是施加最大影响力的两个方面。首先是班主任,班主任想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己必须要具备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阅读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了解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日常教学当中。班主任要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发展变化,经常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发生心理变化的原因,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正确地引导学生。班主任还应当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最近的烦恼匿名写在小纸条上,随机抽取几张小纸条,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解除烦恼的有效办法。其次是家长,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会表现出自我意识高涨、逆反心理、情绪起伏大等情况。首先,家长要多多阅读书籍和观看网络上的相关教育视频,深入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学习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指导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烦恼。其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反对的原因,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最后,家长要与老师常常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沟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心得。

(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虽然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业繁忙,但是学校仍然应当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可以采取低年级一周一节,高年级两周一节的方式,灵活地安排课程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尽可能丰富教学方法,例如情景设置、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尽可能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心理教师的上课以外,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知识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然后教会学生应当如何在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学校还应当开设一个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的各种烦恼开展个人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青春期心理发展中的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排解心中的压力。特别对于校园中恋爱现象,学校要正确对待。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恋爱现象是非常反对的,一旦发现都会给予十分严厉的批评。但其实这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正常表现,所以学校应当改变之前的态度,一方面对学生及时开展青春期教育,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表明自己理解的态度,但是也要向学生强调在这一时期学习也同样重要,不能因为青春期心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荒废了学习。

参考文献:

[1]邻强,全莉娟,姚本先.浅析中小学生危机心理辅导的实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2).

[2]于海涛,张建平,秦秋霞.构建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分级预警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6(02).

第2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9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教育也在改革与创新。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中,对于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不太高,对其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完善成为教师要重视的一项任务。学校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从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让初中生用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1.学习方面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心思缜密,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走出去看看。因为受这些想法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厌烦心理,感觉作业多、压力大、动力不足。尤其是在农村,由于家长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专业的素质水平,所以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理解孩子,只是一味地进行督促。如果孩子没有考出好成绩,就会进行责骂,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交往方面

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社会现象做出不完全的判断,然后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且现在的农村不再像从前一样闭塞,初中生已经能够通过多媒体了解外面的世界,再加上这个时期是初中生生理机能走向成熟的时期,这就让他们在感到惊喜的同时,也会有些手足无措,无法面对自己的突然长大和成熟。如果这时没有正确的心理引导,就会让学生把自己孤立起来,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3.情绪方面

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绪会变得十分不稳定,易哭易笑易暴躁,情w波动大,而且不善于调节和自控。尤其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一件小事就会让他们丧失信心,影响到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了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还会因为情绪所致而犯一些错误。

4.行为方面

行为方面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沉溺于网络、说谎、违规违纪等。这些行为在当下农村初中生中也是最常见的问题,比如说某校一名学生逃课、逃学、沉溺于网吧,教师进行教育时,还十分不服气,家长面前谎话连篇,成为学校头痛的问题学生。据调查,这名学生也曾经是一名优秀生,但在几次考试不理想后,发生了逆转,做出了让同学和教师不能理解的一些行为。所以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批评与教育时,要从心理健康出发,看到其优点,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让其重新找回自我。

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和策略

1.让学生找到心理平衡

现代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高智低能儿”,所以强调分数的教育模式也要进行改革,教师和家长的思想观念更要从根本上改变,不要以分数论英雄,不要给学生太大的精神压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新课改的要求,对课程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强一些课外活动的学习和锻炼,让他们的知识面在业余活动中得到拓展,更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找到心理的平衡点。

2.为学生创造交往的氛围

部分农村初中生不善于交往,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交朋友,而是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使他们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不敢迈出交往的第一步。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让他们感觉到同学与教师的亲切,愿意付出真心、接受真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让初中生的过激情绪和失控行为得到控制。

3.为学生设立心理健康辅导课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变化无法理解,也不好意思张口询问,所以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在心理健康辅导课上进行讲解,让他们了解青春发育的过程。要对内向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防止他们钻牛角尖。另外,还需要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信箱、悄悄话活动等,让他们的一些隐私有处可诉。

4.为家长开辟心理讲堂

第3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98-01

培养社会所需的心理、行为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最高效最科学的途径就是青少年阶段就引导他们的个性、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1]。现将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介绍如下,特别针对青少年意外妊娠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辅导干预方法进行详述。

1 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分为5大类: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特别是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已开始成为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 [2]。造成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是多样的,具体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四个方面。

2 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心理辅导越来越重视,教育部早在1999年8月就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方针;在各大医院和人口计生服务中心也相继设立心理咨询门诊,心理辅导室等。我中心把青少年心理辅导作为一项重点项目进行了落实,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中也存在着不足。

2.1 取得成绩。构建“三二一”活动载体,拓展青少年心里辅导和治疗的渠道。“三”即三个室,精神文明展览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二”即两个中心,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活动中心;“一”即一个活动之家。

(1)精神文明展览室: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忆往昔、展未来。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大树新风。

(2)图书阅览室:提供生殖保健、自然科学、心理咨询等内容的图书,供随时阅览。

(3)心理咨询室:在尊重青少年的隐私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服务。

(4)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系列健康教育活动,科学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定期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检查和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卫生保障水平;定期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引导青少年远离暴力、网瘾、和赌博这些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化垃圾。

(5)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配备健身器材,包括乒乓球、象棋、围棋、书画等活动设施,丰富青少年的娱乐活动,促进青少年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6)活动之家:融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娱乐为一体,丰富了活动之家的活动内容。利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面向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开办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2.2 存在不足。

2.2.1 缺乏具有医学心理学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目前,卫生服务中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匮乏,理论水平参差不一,具体操作不够规范。从事心理咨询辅导的专职人员少,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因此,尽快形成一支专职队伍已迫在眉睫,这也是我们今后将努力改进提高的地方。

2.2.2 人们对心理咨询辅导存在误解与偏见,对心理问题存在不科学的认识。由于对心理咨询业存在误解和偏见,导致许多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却不知;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而不愿去看心理医生和接受心理咨询。大多数受访者缺乏科学的心理问题认知,认为看心理医生,则很可能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这提示今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

3 青少年意外妊娠心理辅导干预

据北京市的调查 [3],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年龄已经从60年代的平均16.6岁提前到90年代的13.7岁,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从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年代的12.2岁。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和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其中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这两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甚至性冲动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以下将详细介绍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青少年意外妊娠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干预:

3.1 青少年意外妊娠原因调查分析。相关数据显示,年流产手术40%为未婚女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和学生,在40%的手术中30%的未婚女性是重复流产 [4]。未婚青少年妊娠的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对盐城卫生技术学校650名在校学生和盐城技师学院550名在校学生调查,六成以上的学生未能从学校获取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而仅有30%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避孕方法,更多的学生是自行通过报刊、杂志、网络零散地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可想而知,这些学生在性行为已发生的情况下,根本不懂得如何避孕及处理可能产生的后果;而一旦受孕后,也不可能及时采取恰当手段终止妊娠。

第4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在一切对人的不利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烦恼情绪和恶劣心境,诸如忧虑、颓废、惧怕、怯懦等,引起身心障碍,危害健康。这在青春期表现得尤为显著。青春期烦恼,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是由个体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个体对生理变化和环境刺激的认知引起的,一般地讲是消极的。认识和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自觉地调节和控制烦恼,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是学校青春期教育,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二、研究设计

1.被试

上海市普陀区具有典型特征的四类学校是完中、初中、完小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各类学校中都选一所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在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高一和高二年级中进行机械取样,均从一、三班中选取编号为1、11、21……的学生,共得被试小学生194人(男95、女99),初中生166人(男76、女90),高中生198人(男112、女86),共558人。其中男283人,女275人。

2.材料

根据情绪认知理论,情绪分为烦恼、一般、快乐三个等级,分别记为3分、2分、1分。其中烦恼包括伤心、担忧、害怕、焦虑、不安、厌倦、厌恶、沮丧、内疚、羞愧、失望、无能、自卑等。本研究自行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小学生中对于体象烦恼、遗精或月经、和在异往中的烦恼。问卷的专家效度为0.75,测得的结果与班主任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68。问卷的项目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在0.55~0.73之间。

3.调查方法

将被试按学校、年级分别集中起来,向他们讲明此次调查的目的与保密原则,告诉他们调查时只记性别、年级,不记姓名、学校,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根据自我体验真实回答。然后,学生自答问卷。在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小组座谈、个别访问了解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特点。

三、结果分析

1.各类烦恼不同内容的频率分布与年龄段差异

中小学生体象烦恼的内容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身材过高或过矮(24.73%):体型是否魁梧(男)或苗条(女)(24.19%),皮肤是否白皙、光滑(17.56%);相貌是否漂亮(16.85%);或是否粗大、丰满(13.98%)。中小学生的体象烦恼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各学龄段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

由遗精或月经带来的烦恼居于前五位的内容依次是:烦躁不安、不愿活动(22.68%),羞愧内疚、少交往(18.04%);厌倦、失望、学习兴趣减退(16.75%):厌恶、沮丧、生活信心下降(15.98%);学、自卑(14.18%)。中小学生遗精或月经的烦恼,在初高中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这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是在小学或初中发生。遗精或月经烦恼,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其发生频率都是由小学向高中逐渐降低。这种情况与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缺乏教育、缺乏预测、缺乏准备(精神的和物质的)密切相关,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相关。

由带来的烦恼居于前五位的内容依次是:损害健康、痛苦、焦躁不安(36.96%);不道德、责备和讨厌自己(22.47%);控制不住、恨自己无能(18.61%);害怕下降或丧失(12.37%);恐惧影响今后生育(4.64%)。中小学生的烦恼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小学与初中学生、初中与高中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

中小学生异往中的烦恼居于前五位的内容依次是:交往不自在,烦恼丛生(15.05%);暗恋某人,苦恼万分(15.05%),为友情送礼被拒,羞愧难当(13.08%):爱慕行为受人讨厌(12.01%),渴望交往而得不到(10.25%)。中小学生的异往烦恼,在初中和小学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

综合来看,中小学生青春期的各类烦恼,学龄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从发生频率看,烦恼居第一位,占25.05%,以高中生为主,占27.07%。体象烦恼居第二位,占19.46%,以初中生为主,占23.49%。遗精或月经烦恼居第三位,占17.53%,以小学生为主,占25.71%。异往的烦恼居第四位,占12.72%,以初高中学生为主,均占16%以上。

这些烦恼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的,是生理发育加快、心理发育和伦理教育滞后带来的身心变化决定的。

2.各类烦恼的性别差异

除异往中的烦恼外,体象、遗精或月经、等烦恼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四、讨论

针对学生中青春期烦恼的显著差异,我们在小学进行青春期前期教育(4课时),在初中进行青春期教育(10课时),在高中进行青春期人生教育(4课时)。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特别是性意识的觉醒期,在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过去学校青春期教育忽视问题行为后边隐藏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使青春期教育难以深入,是学生问题行为反反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效益,青春期教育必须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改革青春期教育,做到标本兼治,把青春期教育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男女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段性生理、性心理和性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解决他们的矛盾,同步进行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他们的需要。性教育中适时性非常重要,既不能超前,又不能延缓,更不能一刀切或无的放矢。让学生有准备地接受自身的生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调节心理矛盾,才能使学生愉快而健康地成长。

性是最难控制而又最需要控制的一种本能,控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教会学生自我控制是性教育的根本问题。自我控制不是单纯的认知教育能解决的,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特别是情感意志的发展,要通过在一定情境下的活动来解决。为使男女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会自控,更好地解决青春期的发展问题,必须与助人自助的、注重个别教育的、重视自我意识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诸如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青春期团体辅导,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借助心理辅导,组织班团队青春、人生、理想的主题活动,探索人生价值:借助角色训练,结合各种社会实践,组织性别社会化活动,学习控制自我,适应社会:借助角色训练,结合行为规范养成,组织自尊、自爱、自强、自制的异往活动,学习性别角色,互尊互爱……

第5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心理发育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心理上既有童年的一些痕迹,又有成年期的某些萌芽。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又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除了家庭、学校、社会有责任帮助青少年学生解决好青春期的心理保健问题外,让学生懂得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心理矛盾,学会扬长避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春期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常常使青少年产生烦恼,甚至同成年人发生冲突。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做起。首先,成年人要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安排各项活动时不简单粗暴、不包办代替,而应该平等地与他们商讨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并为他们锻炼自立能力创造时机和环境,引导他们由依附地位向自主地位转变。其次,青少年学生,树立独立意向是非常可贵的,这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方面。即不仅善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责任感、创造性和自动精神,还要认识自己尚不能完全独立,必须积极取得成年人和同学的指导与帮助,为将来独立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二)偏激与理智的矛盾。

青少年的偏激情绪是很普遍的,这既因为他们的情感不稳定、易冲动、好激动,又与青少年认识事物容易滞留于表面和局部有密切关系。这种偏激具有强烈的两极性,一方面对于符合自己的信念、观点、思想和兴趣的事情,会迅速产生热烈很快的、异常振奋的热情,另一方面则会产生强烈的不满,遇到挫折会灰心丧气或急躁暴怒。由于偏激,有时会做出盲目的狂热、不计后果的行为,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蠢事或坏事来。因此,心理学家称青春期是“急风暴雨的时期”,说明青少年常常不能自控情绪,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偏激,同其政治思想单纯、生活经历简单、难以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关。

(三)交往与“封闭”的矛盾。

青少年的社交领域日益扩大,社会生活内容更趋丰富,他们一般都乐于参加各种不同的校内外集体活动,也很愿意结交朋友。不过,常常是以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去结交朋友,而缺乏正确择友的能力。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秘密”增多,自尊心增强,自我意识树立,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容易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而是想把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似乎想把心灵的门窗关上,这就显露出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闭锁性。

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仅应符合青少年的学习特点,而且应考虑到健康教育本身的特点。比如,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而且重在行为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多科学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时,要强调三个结合:课内课外结合、集体个别结合、校内校外结合。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教育为主。

课内系统地讲授青春期知识,是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最理想的方法。按照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体育课每周增加一课时,主要用作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教学,这对于落实和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很有利的。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卫生实践活动、包括以青春期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团会、队会等;还可以指导学生搞专题宣传栏、墙报等。课内课外结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用运知识获得新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二)集体个别相结合,以集体教育为主。

学校、班级是实施集体教育的最佳场所,但是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有多方面个体差异。为此,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需结合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最好方式是个别咨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便于学生真实地谈出问题或看法。这在涉及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时尤为重要。

(三)校内校外相结合,以校内教育为主。

学校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基地。在校内,便于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各种条件,自然应当充分利用。当前,首先应抓紧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于“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初中阶段,应争取把青春期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或结合体育课作为其中理论知识的一部分进行教学。

在抓好校内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这三者缺一不可。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配合,使家庭环境更有利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校还应当同社会各个方面合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重视和关心对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要特别注意与校外的文化、教育、宣传机构加强联系,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影视、展览等传媒,宣传介绍青春期知识,让青少年在社会教育中进一步掌握健康知识、增强健康观念,养成健康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第6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性知识;性心理;性伦理

青春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时期,青春期的青少年要经历生理上、心理上的发展和转变。随着性器官逐渐成熟,第二性征发育日趋明显,初中生对自己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易产生一些迷惘。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正确的指导,他们可能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与行为。为了今后能开展有效的青春期性敏感问题教育研究活动,我们编制了一般性知识调查问卷和借鉴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郑涌、骆一编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旨在了解我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学生的性知识、性态度和状况,从而制定性敏感问题教育对策,通过有针对性的性敏感问题教育培训和干预研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的被试是北京市右安门外国语学校2015年9月份在校的全体学生。学生中年龄最大者17岁,最小者12岁,男女生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问卷的设计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般性知识调查问卷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其中一般性知识调查问卷为我校教师自主设计,并经过相关专家讨论,以及预实验调查后进一步完善而成;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郑涌、骆一编制,主要用于针对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经研究证明,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22,重测信度系数为0.856,分半信度系数为0.759,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1.3 实施问卷调查

我们采用了上述两种问卷,对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施测前由培训员讲明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得到同学们的知情同意与合作后,学生均匿名填写。填写时座位分开,避免干扰,对个别不理解者予以中性解释,测试完毕后统一收回问卷。

1.4数据处理工具

对于一般性知识调查问卷,我们采用百分比数据统计;对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我们采用SPSS18.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参与调查的三个年级学生比例近似为1:1:1。我们利用周五下午班会时间,在全校13班共发放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61份,有效率达 98.3%。

2.1对基本性生理知识的了解

中学生们对基本性生理知识的知晓率较高。首先,对“遗精”现象,除个别学生认为遗精“是一种病”或是“因为品德不好”所致外,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知识,特别是男生;但是女生中有26.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遗精”。其次,有关“月经”现象的知晓率:男生为68.2%,女生为”97.3%。可见被调查学生对本性别的基本性生理现象有较好的了解,但对异性则相对缺乏了解,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涉及到较为敏感的“”()现象,学生们的认识就比较混乱,不少学生持有不正确的看法,其中女生“出错”的情况比男生多,但P>0.05,男女生差异不明显。不同年龄阶段被试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排序为初一组<初二组<初三组,这可以看出年龄越大,了解的生理知识也越多,P<0.01,差异显著。

2.2对性病知识的了解

被调查学生对各类性病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别。其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高达95%,对一般的性病,如淋病、梅毒的知晓率略高于70%;对于其他几种也较常见的性病(生殖器疱疹、扁平湿疣、尖锐湿疣等)的知晓率低于40%;而对于中国发病率非常高的乙肝,只有6.7%的同学知道其能通过性渠道传染。比较起来,女生的性病知识要差于男生,P<0.01。相对于不同年级P>0.05,说明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对性病的了解水平差异不显著。

2.3对避孕措施的了解

大多数同学听说过一些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现代避孕方法,如:男用、口服药,男性绝育和女性绝育等;但他们对安全期和体外排精等传统方法则了解较少。其中有10%左右的同学,不但知晓而且了解一些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相对来说,对紧急避孕方法的知晓率比较低。对于的作用,89%的同学知道其有避孕的作用,但知道其有预防性病作用的比例只有60%,女生仅有36%。总体看,对于避孕知识,男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女生,P<0.01。对不同的年级来说,了解的避孕作用初一68%,初二67%,初三74%,P>0.05,差异不显著。

2.4性知识来源

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以选择多少,而非重要性排序):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学校教育、同学朋友、父母、看展览、医生、录像厅录像带(光盘)、互联网。但如果按学生选择的重要性排序为学校教育(31.9%)、报刊杂志书籍(19.3%)、同学朋友(11.4%)、父母或电视(各7.6%)、录像带光盘(3.2%)等。分性别看,男、女生的差别是:男生更多地选择了同学朋友、录像厅录像带(光盘)及计算机互联网等作为其性知识的来源,而女生则更依赖于学校教育、报刊杂志书籍、父母和广播电视。显然,与男生相比,女生的知识来源更为集中,并且父母作为教育者的重要性对她们较之男生更为重要。

2.5对了解性知识的期望和态度

有近36%的学生希望自己目前对性知识能够有“较多了解”,选择此项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学生超过了半数(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无所谓”态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对未来恋人性知识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对方性知识了解得较多,而且绝大多数(95%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识不是“不纯洁”的表现。

2.6爱恋异性的经历

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过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体看:(1)一多半的人有过至少一次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过一次爱恋异性经历的占30. 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没有过的占35.2%;相应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别为26.2%、27.1%和46.7%。(2)与异性有过拥抱、接吻、的比例,男生分别为26.1%、20.0%和4.2%;女生分别为23.4%、19.6%和0.6%;任何行为都没有的男、女生分别为69.0%和72.0%。(3)分年级来看,年级越高,有过相应经历的学生比例越高。对第一次时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原因,主要的回答是“突然发生的没有准备”、“双方都不想用”和“不好意思去买”。有时不愿采取措施的原因,主要是“没必要”、“不自然”等。从这些个案看,学生在偶尔发生、特别是首次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对怀孕和避孕等问题并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

2.7所希望的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和性教育方式

学生们希望获得性知识的渠道,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学校教育(39.9%)、父母(10.9%)、报刊杂志书籍(10.1%)、医生(7.8%)、同学朋友(4.8%)、电视广播(4.6%)、录像厅录像带光盘 (2.5%),其余各选项均低于2% 。

3.启示

3.1中学生的性知识存在缺欠,对性病及其预防知识认识有“误区”,对避孕措施的了解程度显现很大差别。目前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满足不了学生们的客观需求,其现有知识来源与渠道存在各种不足,使得部分学生在与性有关的问题上产生了困惑和问题。改革教育内容,选择适宜方式,是青少年性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3.2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存在“代沟”。尽管学生对从学校和家长那里获得知识与帮助报有很大的期望值,但在现实中他们与教师和家长在有关性的问题上沟通不够,特别是涉及到个人敏感、隐私的问题,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缺乏信任。

3.3中学性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且还应包括健康性心理的塑造、科学性观念的确立、正确处理两性社会交往关系以及规避危险行为能力的培养等。

3.4对于中学生的性教育应该是多渠道的,鉴于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沟通存在问题,而比较信任同龄的同学、朋友,在加强对教师和家长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同伴教育等适宜、灵活的社会干预方式。

4.全员教育与心理咨询干预

4.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通力合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青春期性敏感问题教育研究团队,定期召开学校领导、研究团队、班主任和家长会议。大家统一认识、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学校多次派出研究人员参加荷兰性教育专家、国内知名心理专家辅导的学习交流会议,购置最新的性教育书籍和资料,完善了心理咨询室的硬件设施。学校涌现出校长办公室、政教处、团委、教科研室、年级组、教研组、心理咨询室、医务室人员通力合作、全员教育的研究氛围。

4.2培训教师和家长

调查表明:只有6%的学生认为性知识是来源于家庭的。这个数据表明家庭对孩子性知识的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对孩子来说,家庭是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长性观念的落后,性知识缺乏,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约有40%的中学生希望从学校教育的正规渠道中获得性知识。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性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对性知识的储备不足又是我们进行青春期性敏感问题研究时遇到的困难。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首先让科研团队的老师首先培训其他老师和家长,希望形成教育合力。

4.3利用学科课堂讲授性知识

2.5对了解性知识的期望和态度

有近36%的学生希望自己目前对性知识能够有“较多了解”,选择此项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学生超过了半数(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无所谓”态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对未来恋人性知识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对方性知识了解得较多,而且绝大多数(95%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识不是“不纯洁”的表现。

2.6爱恋异性的经历

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过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体看:(1)一多半的人有过至少一次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过一次爱恋异性经历的占30. 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没有过的占35.2%;相应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别为

学科教师结合自己学科的性质和内容,设计有相关性的教学案例,讲授青春期性心理和性伦理、性道德等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正确地适应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能够理智地对待性等问题,明白爱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统一,爱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例如生物老师在课堂上针对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发育特点、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卫生保健、生殖与生命的奥秘,并针对中学生青春期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如月经、遗精等生理现象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性及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语文学科渗透侧重从阅读理解作品的角度引领学生对爱情友情等认知和理解;政治历史学科侧重探究生命的社会属性;思想品德老师重点从伦理道德角度对性道德进行专题讲座引导;医务室的老师在学生身体不适时寻求帮助时耐心的解释……。

4.4德育处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学生介绍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规律

德育处利用优美的声音、图文并茂的专栏宣传,使中学生正确了解自身发展的规律。懂得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性发育的自然进程,从而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科学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破除愚昧落后的性观念,如对性的不适感、神秘感、罪恶感、压抑感等。消除那种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恐慌、惶惑和焦虑,改变对性和愚昧无知和自我启蒙的状态,预防青春期性器官疾病和性心理疾病。

4.5年级组利用班会、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性道德观念教育

年级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通过班会、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人的性心理和行为的社会性,正确对待生理性冲动,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欲念和愿望,分清友谊与爱情、美与丑、荣与辱,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制、自强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加强青少年的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和性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白的道德责任,和谐健康地与异性同学交往,把放在人的生活和事业的恰当位置上。

4.6 心理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咨询技术是我们开展性敏感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校心理老师担负着对学生家长及全校老师性敏感问题教学辅导和培训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对校全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工作。自心理咨询室创立以来,心理老师开办我校首条心理咨询热线,为广大同学提供专业的、及时的、隐私保密的心理呵护。根据工作的需要,她不停地学习,借鉴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还编撰了“性健康教育敏感话题”的校本教材,以满足青春期孩子们的迫切需求和与同行交流。

5.展望未来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的研究是我校申请并被批准实施的一个北京市市级课题,青春期性教育研究是形成我校的特色教育课程。通过这一市级课题的研究,必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必将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必将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

[2]侯婵婿,陈于宁,娆树桥等.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学生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

[3]余小鸣.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2

[4] 龚林,颜春荣,丁蓉等.深圳市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性知识及性态度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

[5]余小鸣,王书等.北京市城区中学生性意识及与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

[6]常向东.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学健康杂志[J].2013,21(8)

第7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 青春期 初中生 人际关系

青春期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年龄阶段,青春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归属和爱及尊重的需要,人际交往不仅是满足青春期学生需要的主要途径,更是影响青春期学生个性形成的最重要因素。青春期的初中生开始了以一种全新的态度理念与父母、老师、同学间的人际交往,在与他人友好的交往中,使自己增添自信和力量,个人品德和才智也就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他们由于自我认知的缺乏,交友观念和态度的不确定性,交往技能欠缺等许多因素,因此,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困惑和烦恼,直接影响青春期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人格形成。

1.初中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心理及问题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此时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归属和爱及尊重的需要,他们在心理上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青春期的到来,使得他们精力旺盛,他们热切地期望摆脱日益增加的繁重的学习压力,他们从人际交往中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新途径,同时,他们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及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的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冲突、矛盾,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1.1与成人关系―依赖与反抗

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因此他们的思维出现了批判性,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批判否定老师,对抗家长,他们认为自己和成人之间存在代沟,老师和家长不理解他们,有了烦恼和困惑不愿意向家长和父母诉说,由此产生隔阂。他们往往表现出自己很强大,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们甚至用抽烟、喝酒、打架、上网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别人对自己过多地干涉。但是,由于自理能力、社会经验等的不足,他们不能完全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希望父母和老师能作为他们的朋友,尤其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能在精神上理解、支持和保护他们。

1.2与同伴关系―亲密与疏远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需要发泄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压抑,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有人关心和理解他们。由于他们和父母关系的变化,把对父母感情上的依赖转向朋友,把同学之间的友谊看做是最纯真和珍贵的。他们渴求同性知己,渴望异性友谊。他们对异性产生好奇,渴望接近,他们不断寻找朋友,希望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在同学之间因个性的相似、品行的一致等因素而组成一些团体,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共同谈论人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交往的极大开放性。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丰富而细腻,对别人的评价开始变得敏感,他们觉得在身边难以找到信任的朋友,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转向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己的知心朋友,沉迷于上网聊天、打游戏、与社会上的人进行交往。

2.对青春期初中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

2.1正确认识初中生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

按照心理学理论,儿童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的状态是造成青春期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成熟的体验、身体的急剧的变化,导致青春期的初中生感觉自己是大人了,要求与成人的地位平等,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与尊重,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会使一些使青春期的自尊空前膨胀,渴望他人的帮助与支持,却又说不出口,形成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共存的矛盾。青春期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一种正常现象,只不过有些孩子表现得不明显,而有一些孩子表现得比较突出。教师和家长要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时地给予关注、正确理解和积极支持。

2.2帮助于初中生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

2.2.1放下权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民主、平等、信任,不仅是和学生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前提,而且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放下权威,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尊重、信任、无条件的接纳,是打开他们心扉的一把钥匙。倾听他们的心声,保护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权利、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他们。

2.2.2对初中生人际关系的辅导,学校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人际关系涉及家庭、学校、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它既是学生自己的最敏感领域,更是学校和家庭的一项细致而复杂的教育任务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学校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发挥其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倡导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校会、班会、团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活动给学生提供交往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对学生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要持坦率真诚沉着冷静的态度,出于挚爱的关心和爱护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细致耐心地指导和帮助。

2.2.3教给初中学生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卑、自负、嫉妒、怯弱、孤僻、偏执、刻板认知等心理。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完善自我,尊重、理解、宽容别人,对人坦诚相待。再次,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懂得感恩、分享、合作、谦让、拒绝,远离攻击、嫉妒、仇恨。最后,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正确处理学习的交往的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第8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当我们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很多家长都会绞尽脑汁地选择重点中学,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都忽略了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升入初中的孩子,因为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人际交往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好心理问题,那对今后的学习将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影响。所以,了解孩子在升入初中后,容易产生哪些心理问题是家长的首要任务。因此,分析、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通过观察,身边常有这些现象: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学习,有厌学逃学的现象,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听话。有的学生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做事没有信心、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心存怀疑。但有的也过于追求分数、名次,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焦虑不安、苦恼失眠;又有的凡事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有的学生与父母、老师缺少沟通,有事不向父母、老师去诉说,而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小秘密永远埋藏在心底,导致自己孤独、压抑、自卑和情绪低落。这一切都给以后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综上所述,针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适宜的教育方式和对策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因

1.社会的影响。在时下读书无用及社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还有网上电视剧等的影响,加上中学生认识的局限性,造成了学生焦虑厌学、行为懒散、学习积极性不高。再者是独生子女较多,他们以个人为中心的成长背景,升学压力造成的过度竞争、自暴自弃和枯燥的学习方式等,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不适应,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2.家庭的影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或多或少带有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守信用、重感情、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家庭,很大程度上会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

3.学校的影响。虽然当下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形势依然严峻。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和合格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理承受力,机械地“灌、填、练”,把众多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知识基础和能力的学生集中起来。同时,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学校生活内容和方式的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坐牢,视学习为苦差。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心理异常。

4.自身的影响。进入中学,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一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但又不能公开,便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另一方面,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使中学生的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不同步,表现出种种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极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偏差,故有人将青春期称为“危险期”。

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学习心理辅导。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适应问卷,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计划、听课方法、读书笔记、学习技术、应试方法、家庭学校环境、朋友关系、独立性、毅力方面的具体情况,七年级侧重于学习适应、学习习惯辅导,八年级侧重于学习策略辅导,九年级侧重于考试技巧和考试焦虑辅导。

2.自我意识发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帮助学生善于认识困难和挫折,学会寻求帮助,提高耐挫能力,学会应付意外事故。

3.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识周围的人际环境,学会与家长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人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形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必备的心理品质。

4.青春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认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色差异,悦纳自己的性别与象征成熟的身心变化,学会与异往,克服异性情感困扰。

5.家校沟通。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或家访等形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孩子,让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问题,做什么事要懂得为别人着想。

心理的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如何让下一代成为心理素质过硬,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接班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更是师者和家长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詹姆士.H.道尔顿.社区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3.

第9篇: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有的放矢,发现问题。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学生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之中,致使学生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同时,家长过度的期望,善意的埋怨和打骂,都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困扰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之一,小学生相对差一些,中学生就比较严重了,主要包括与老师、父母、同学之间的关系。往往因为处理不好而影响心理健康。

3.青春期问题

对于中学生来说,青春期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国家对于这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回避这一问题,越是这样,孩子的好奇心越强,对于孩子的一些青春期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孩子产生了青春期心理障碍。

4、挫折适应问题

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家长都拿着当宝贝,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而活呢,却是一点也不舍得让孩子去做,许多学生自己从来连袜子都没有洗过,在家从来没扫过地……正因如此,导致了孩子遇事不知所措,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差 。

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1.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是一个多维的主体的时空网络和氛围,环境是人的心理素质达到优化的基本条件,是潜在的课程,具有陶冶、渗透、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良好的环境可使人的心理功能处于积极向上的“做功”态势,并使人能进一步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从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班主任要抓好班级的环境布置。教学过程不仅是智能培育过程,也是健康的个性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适应是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度密切联系的。

班主任要注意安排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即课外、校外活动是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能和谐协调的过程,它对开阔学生的知识和思想背景,提高文化素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以及发展个性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也只有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潜力。

学校的管理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也都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心理品质必要的因素,应从总体上考虑,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做好心理辅导

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使得其情绪行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特点,所以在学生初步熟悉校园环境后,学习及情绪行为就应成为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首先,班主任可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状况,组织开设心理科学知识讲座,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异常以及心理保健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完善的欲望。

其次,班主任可教给学生一些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①环境调节法:创造或寻找安谧、宁静的环境。②语言调节法: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至理名言激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作斗争,或用无声的语言自我提醒,自我暗示。③注意转移法: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转移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去,尽力去做一些可转移注意力的事情。④能量发泄法:不良的情绪可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使气恼的心情平静下来,使聚积的怒气消失大半。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再次,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自信指个体对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都能确认其正面价值,而且欣然接受自己现实的样子。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不因某种缺点而自卑。自信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自信力是每个人发挥内在潜能实现做人价值的内在动力机制。在生活中有了信心,有了理想和目标,才能使人一步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才能获得学习、事业和生活的成功。

3.做好心理保健

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阶段,围绕高中阶段青春期特点,将性生理、性心理与性人格教育密切结合,通过优化环境,树立良好班风,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等手段,提高学生性心理意识的境界,促进学生自我身心发育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