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

第1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建筑;自然;设计

1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

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成功地炫耀了欧美国家工业发展的成就,但的钢铁和玻璃却暴露出机器和美学之间的格格不入,刺激了人们探索新的美学规律的冲动,并试图寻求工业产品与艺术间的某种平衡。19世纪下半叶,理论家拉斯金、艺术家莫里斯的理论实践及其影响促成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工艺美术运动。拉斯金反对“纯艺术”和大机器生产,主张艺术家从事设计实践活动,否定单纯制作工艺品的行为,艺术家应当自发地去改造社会,将美学与技术融合,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指引人们的审美走向。莫里斯身体力行地将拉斯金的理论付诸实践,他不满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矫揉造作的复古风气,认为艺术设计应该服务于大众。他的设计有三个原则: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推崇中世纪的自然风格和手工创作,这样的设计是民族的、有品位的;二是将自然材料以及形态运用到设计中,保留了原始材料的特性;三是注重设计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讲究协调,讲究美和功能的和谐。

2英国的建筑设计

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作品是莫里斯于1859年落成的新家——“红屋”(图1),其坐落在肯特郡内科斯利赫斯的郊外,周边地域开阔,环境优美。“红屋”的屋顶和窗户都保持了哥特风格的样式,外部简朴,采光良好,散发着浓郁的田园别墅气息。整体平面呈L型和非对称构造,房屋外表贴满了红色的砖瓦,没有粉刷,绿树环绕。室内装饰和家具用品则是由他亲自设计,秉承了忠实自然的原则,将自然界的植物藤蔓、花鸟鱼虫作为题材,以纯粹的中世纪手工方式创作,功能良好且不乏装饰性。整栋建筑、室内装修与周边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将功能、实用与舒适感完美结合。然而,英国的艺术改革者们反对工业化生产、否定机器产品、主张回归自然、回归中世纪的传统创作模式的思想,显然与工业化潮流背道而驰,这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局限之处。…图1

3美国的建筑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漂洋过海迅速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运动的代表人物阿什比等人先后前往游访,并在美国社会积极宣扬设计思想。美国的艺术家们认为这种风格的设计能展现这个新兴国家的民族特色,更能用来表达个性。路易斯•沙利文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作为受到工艺美术运动影响的芝加哥建筑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和设计引领了美国建筑设计的潮流。沙利文设计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凸显了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性、立面简单利落的设计特征。沙利文最早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被奉为功能主义设计的首要准则,功能永远在第一位,形式服从于功能。赖特沿袭并发展了沙利文的设计思想,他主张在建筑设计中,使功能、结构、装饰、环境等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对莫里斯注重设计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思想的继承。赖特还有诸多设计理念,包括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构筑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技术为艺术服务等。他认为:建筑本应是自然的一种延伸,建筑是有生命力的;设计师要汲取传统的、有价值的营养,创造具有美国特色的建筑文化,他身体力行地将其草原式住宅保留了门廊这一传统构件;技术的进步能为艺术提供新鲜的血液。赖特的建筑作品充满着天然气息和艺术魅力,源于他对材料的天然特性的尊重,既然材料来源于自然,那么建筑就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几何空间,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运动的。因此,他极力宣扬有机建筑,即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他的流水别墅便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之一(图2),这栋建筑就像是从山林里生长出来的一样,生机勃勃地向四周伸展,粗犷的岩石材质与周围的山石融为一体。内部装饰不是人为的强加,而是如从建筑中生长出来的那般自然。赖特作为世界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强调应用现代工业化材料,利用好每种材料的优点,不仅注重建筑自身各个部件的关系,而且充分考虑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心理感受。加州西海岸的格林兄弟有别于其他建筑设计师,他们更多地执着于手工艺和对细节的把握,这源于他们早年的手工艺创作训练。格林兄弟认为建筑设计是一项艺术活动,所以他们的设计作品不管是外观还是室内,都非常的细腻,且讲究工艺。格林兄弟还受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设计中可以找到日本工艺风格的影子(图3)。

4结语

工艺美术运动更像是知识分子反对工业化的逃跑计划,是没有出路的,但莫里斯作为现代设计运动的拓荒者,他倡导的中世纪手工创作、自然主义、人性化设计等都是难能可贵的探索实践,给后来的设计者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考。更重要的是,美国建筑设计师经受了工艺美术运动思潮的洗礼后,在丰富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的同时,扩充了设计创造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着重协调了人与物、功能与形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发扬了美国式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曹天慧.风格设计……设计史点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邱佳妮.建筑师的匠心——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大师格林兄弟[J].家具,2014(4).

第2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关键词】创造性;建筑装饰;文脉传承

一、不破不立谓之新――新艺术运动之求新之道

在我国《词源》中,“创”字含有“疮、伤、损、惩”等意思,其共同的含义是“破坏”;“造” 字包含有:“作、为、始、成”等意思,共同之涵义则是“建设”,而两字合起来,“创造”就是“破旧立新” [1]。

新艺术之所以至今仍然那么令人赞叹和回味,就在于它将自然形态之美创造性地应用与技术发达的社会之中,寻求同科技一起和谐地缔造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最佳方式。回望大师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新艺术对唯美的追求具有某种程度的唯美主义倾向,甚至会有某些乌托邦式的情结。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的圣家族大教堂(Sagrda Familia)那四个棒棒糖式的尖顶,带有显著的突尼斯风格,以及尖顶上令人称奇的空与实的花纹图案,还有更加令人惊叹的尖顶外形构成了高迪勇敢无畏,大胆创新风格的永久性纪念碑[2]。比利时大师维克多・霍尔塔(Victor Horta,1861-1947)把这个时期的创新成就推向了更高的境地,在1983年他设计的比利时苔锁住宅(Belgian Tassel House)中,他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语法。它的设计线条优美,与装潢融为一体。建筑物从内到外都装饰着由建筑材料和钢铁铸成的曲线和藤蔓图案,形成完美和谐的统一体[3]。为了探索新的道路,新艺术的先锋们走上了“东学西渐”的道路,这也是向旧的哥特审美倾向的势力决不妥协的表现和宣言。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版画形式就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这成为西方艺术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外来的远东绘画“触及灵魂”,才使他们抛弃了对往昔传统艺术的参考,直接向自然中去找寻创作的灵感,真诚地探索自然之美,并终于发现了曲线、非对称之于妩媚的关系法则,开始大量使用植物花茎、叶片和纹样作为编制美妙图景的基本元素,捕捉和展现大自然的风格与韵味。

新艺术运动时期并不是欧洲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他们缺乏大规模实践的机会,许多设计却都局限在建筑的室内和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便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结束。但它的影响至深,成为艺术史上不可跨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的价值就在于对“新”的探索和努力。

二、吸纳与扬弃――对新艺术运动建筑装饰的反思

建筑作为整合了多种技艺的中心艺术,在19世纪时“已经发展为空洞的常规”,那些无意义地仿照古典样式的柱子、飞檐、壁柱、线脚等以及其它各种无聊的装饰,经常表现的过分矫揉造作。艺术家多年以来习惯并满足于那种状态,完全丧失了新鲜的创造力。因此,新艺术运动的建筑师们以全新的材料和钢铁、玻璃、混凝土等制造崭新的形式与装饰,在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虑。在他们的设计下,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或简,使冷硬的金属材料看起来很柔和,显出结构的韵律感。

1968年,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发表了《装饰与罪恶》的论文,抨击建筑中装饰的滥用现象,对当时的新艺术等装饰主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他写道:“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不能产生新的装饰了” [4]。上述非装饰的思想与其说是卢斯的个人意志,不如说是当时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因此,引起了整个建筑、设计乃至艺术界的强烈震撼,从而为确立建筑和设计的现代形式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藕断丝连的文脉传承――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

提起新艺术运动,总让人想起工艺美术运动,虽然两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的成就不同,但是两者仍有着密切的关联。新艺术运动得到普遍的认可,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谈起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艺术运动完成了对其之前传统的超越,并且这种超越的价值和利益能够为我们所感知,我们受惠于这样的超越。于是,今天有关于两者关系的探讨,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艺术与设计的新启迪就变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了。

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的作用于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在历史主义与现代运动之间的“过渡”的东西。如同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一样,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具有复兴手工艺与装饰艺术的优点。基于这个原因,在欧洲大陆人们从来没有把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对立起来看待。与此相反,它们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那些拥护新艺术运动的人同样也拥护工艺美术运动,反之亦然[5]。

如果从上面对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的思想、文脉上的传承性的解读聚焦到当代中国,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中国在艺术与设计方面面临百年前欧洲各国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现阶段拥有高速增长的GDP,但回眸过去,我们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文脉的“断层”和“苍白期”。在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中,由于操办者的偏颇以及中国某些同行们的哄抬,那位建筑师扬言“对待传统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逼到危险的境地”,今天试看遍地“欧陆风”建筑的兴起,到处不顾条件地争请“洋”建筑师来中国创名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种种现象都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茫然[6]。繁荣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速度,却无法赋予我们真正的荣耀――我们企图占有,却不似创造。这样的困境在百年前的欧洲同样存在,他们成功地建起了一座桥,从而走出困境,走向新的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回顾这段桥的历史,重拾属于我们自己的文脉并很好地传承下去,直到找到我们的出路,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重新探讨新艺术运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结 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过:“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我们需要在“西学东渐”的基础上去努力探索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民族复兴”之路。但这条道路充满崎岖和坎坷,但我们不能懈怠,只有行动才能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时代精神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韩德田.创造学概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2](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王申祜,王晓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6.

[3][5]Robert Fitzgrald .浮想联翩――新艺术运动风格[M].赵立丹,译.Michael Friedman Publishing Group,Inc.授权,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2:16,71.

第3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一、新艺术运动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形态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性质和表现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色。比如他们通过艺术家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艺美术的语言,他们对反对传统的风格,要以新的工艺美术形式表现出时代的特征。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和所形成的艺术特征更有相互一直的地方。

下面我列举一下几个国家,说明一下“新艺术运动”在各自国家的表现形态。在介绍的内容方面有所侧重,由于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所以介绍的内容比其他国家相对详细一些。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新艺术”(ArtNouveu)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称,由出版商萨穆尔宾(SamuelBing)1895年12月创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基础上开设的,取名“新艺术画廊”,(TheGalleryDeI’artNouveu)。虽然名称是“新艺术画廊”,其实主要经营和展览风格新颖的家具及室内陈设用品。“新艺术运动”在十九世纪末就初见端倪,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为“新艺术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展示舞台,从那时候起“新艺术运动”在法国持续二十余年,并影响到其他国家,因而,我们称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主要有两个中心:巴黎和南锡(Nancy)。南锡主要集中在家具设计上,而巴黎则包罗万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平面设计等。在巴黎,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建筑师格里马尔。他为巴黎许多建筑以其出色的很多相当精美的装饰,其中最出色的是巴黎地下铁路的出入口站,一共有141种不同图案。他还为卡斯第尔.布拉齐旅店设计了一扇非常出色门,上面的图形变化莫测,线条优美,更是体现了新艺术的风格。在南锡,玻璃工艺家加莱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以他为核心有南锡派的工艺美术联盟。他的玻璃器皿,运用砂轮磨花、酸腐蚀、金属镶叠、金属镂嵌和吹泡等特殊技法,加工出来的图案和花草昆虫都流畅美观,因而被成为“玻璃玻璃镶嵌细工”也不足为奇。

具有影响的“新艺术运动”组织有“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等。

英国的新艺术运动是莫里斯美术与工艺运动的继续。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相继谢世之后,他们的学生马克默多建立了"新世纪艺术家协会",生产新颖的家具和装饰品,成为向"新艺术"的过渡。稍后,在格拉斯哥,出现了以麦金托什为首的设计家集团。1896-1909年间,他们为格拉斯哥的四家茶室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设计,风格简练、明快。1909年建成的格技斯哥艺术学院新主楼,被喻为英国第一所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比利时地处英国和法国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非常密切,英国工业革命对比利时影响很大,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859年,在艺术上比利时出现了一些基金的组织,如“二十人社”(LesVingts)。“二十人社”由奥克塔毛斯(OctaveMaus)领导,在比利时经常展出雷东、修拉、劳特累克、高更。凡高。塞尚等人的美术作品。

亨利•凡•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核心人物,

新艺术在意大利的“自由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参加这一运动的建筑师、设计师,分布在意大利一些大城市里面,他们的创作大都与地区特色相练习,但新艺术在意大利新艺术发展中,一些期刊杂志的出版发行,起到了推进作用。都灵新艺术运动在佛罗伦萨也得到了发展。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文化名城,这个历史上艺术家云集、群星璀璨的城市,建筑物古香古色,已经形成独特的建筑格局。建筑师乔万尼米凯拉泽的作品很有代表性,他不受传统的束缚,而是从中汲取为新艺术有益的成分、参照文艺复兴建筑的典雅形式,充分运用优美、流动的曲线,装饰建筑物的内部和外观。在传统中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成分

奥地利新艺术的代表是"维也纳分离派"中的工艺家和画家们。他们有建筑与设计家奥托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画家克里姆特、莫赛等人。奥托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了。奥托瓦格纳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但在设计界的影响则是从1894年担任维也纳艺术学院建筑系教授开始的。他早期建筑风格倾向于古典主意,后来在工业时代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的建筑观点。1895年,他出版的《现代建筑》一书中,指出新结构和新材料必然导致新的设计形式出现,建筑领域的复古主意样式是极其荒谬的,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就职演说中,他说:“现代生活是艺术创造唯一可能处罚点:。”所有现代化的形式必须与我们时代的新要求相适应“。在《电代建筑一书中,他对未来建筑的预测是非常激进的,认为未来建筑”像在古代流行的横线条他们设计的分离派陈列馆、印刷广告、装饰画等,主题上颇受象征主义影响。

德国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出现的。它得名于1896年在慕尼黑创刊的《青春》杂志。年轻的设计家埃克曼、雕刻家奥布里斯特是其骨干。他们设计的缀锦、封面和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被广泛地应用。此外,凡.德.维尔德和建筑家贝伦斯在柏林方面以抽象的青年风格设计建筑和建筑装饰。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只限于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和蒙塔列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风格。高迪以富有中世纪哥特艺术趣味的、简化的曲线形,设计了离奇古怪的卡萨.米拉公寓和圣家族教堂,至今是西班牙人的骄傲。蒙塔列所设计的卡兰塔音乐厅,代表了大陆风的历史主义的新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昙花一现”,但在中国的哈尔滨却持续了30年。哈尔滨的艺术运动建筑数量居世界第三。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将中央大街同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座大街、上海的外滩、天津的维多利亚(解放北路)大街相提并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此次“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基本保持了中央大街建筑的欧式风格。中央大街整体改造完成,市民发现原来松雷商厦门前侧面大广告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造型新颖、别致的“假墙”。这是一堵“新艺术运动”墙,它与所依附的中央大街58号保护建筑的前脸一模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后楼就极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风格,现在世界上已不多见。这是1920年的作品,希腊陶立克柱式,厚重的石础,挺拔的柱身,柱身上匀称的凹槽,中段柔美的墙饰,与底层阳刚形成对比。目前是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927年的哈尔滨摄影社(现中央大街58号)就是世界“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句号。超级秘书网

二、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的地位

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有是有重要意义的。“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和理论上并且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它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在具体的设计中,避免使用直线,注重从自然中获得自然形式的运用,但还没有从功能、结构、形式的统一上进行产品设计。在追求自然形式上,“新艺术运动”试图摆脱任何古代亡灵,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完全走向自然主意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造型,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艺术家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抽象,把自然形式赋予一种有机的象征情调,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

新工艺运动时期的建筑装饰的大胆实践,至今对探索新建筑发生潜在的影响。新艺术风格表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家感到需要影响现代人生活的整个环境。这种风格当时不仅影响到工艺美术,而且还影响到建筑、雕塑和绘画。它是有意识地抵抗“循环论”,因而在工艺方面,如在陶瓷设计方面,为获自由的形式开拓了道路。良好地解决了艺术趣味同工业生产利益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时,强调实用的主张,从建筑扩大到陶瓷、玻璃、金属器皿在内阿弟其他工艺美术,“形式服从于功能”的思想在各个领域表现日趋明显,工艺美术发展阶段也进入了造型简洁、装饰单纯的形式,对后来的艺术形式影响甚远。

参考书目及资料:

《工业设计史》杨钢主编张怀强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外国工艺美术简史》张夫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董占军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第48、57页

《工业设计史》杨钢主编张怀强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20世纪意大利美术》晨朋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第2页

第4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1.工艺美术的内涵。工艺美术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产生的最早时期可以追寻到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当时的工匠在生活用品中添加美的艺术,所以人们所使用的陶器以及生活器具中都充斥着工艺美术。他们通过精妙的技艺把美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处。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关系,工匠们为了把作品推销出去,加大了工艺研究的力度,不断地寻求突破。他们对生活器具和生产器具进行了改变,改变了色彩和质地,从而加快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国的瓷器就是工艺美术的代表。工艺美术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服务的。我国的工艺美术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是由56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并为自己服务的艺术。它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其中包括了年画、剪纸、泥塑、玩具、印花布、挑花皮影、石雕、编织、陶器等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艺术设计的内涵。相比于工艺美术的历史而言,艺术设计出现的时期则比较晚。工艺美术产生于中国,而对于艺术设计的理念,它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时代。当时欧洲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它引起了人们对工业化的思考,同时奠定了艺术设计的基础。当时是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期间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工业产品。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劣质的工艺造成了很多艺术家的不满,从而引起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这种运动的爆发使得很多人开始抵制劣质的工艺品以及流水线工艺品,并且开始追求新式的符合社会理念的艺术品。艺术家开始寻找并且建立符合欧洲风格的艺术理念,满足工业化社会的需求。随着这种理念的延续和发展,经过多年的思想转变,从而建立了艺术设计的观念。

二、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区别

1.服务的群体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物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同时对物品的装饰性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正是因为人们的这些心理需要,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被广泛地应用到现实社会当中。通过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器具的使用,它们的外形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以及观念造成的。而且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禁锢,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非常缓慢。虽然一直存在商业活动,但是商业层次和范围以及交流的程度都非常低。人生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满足温饱的状态,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只存在于统治阶级,这也使得工艺美术发展进程很缓慢。但是艺术设计是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商业产品服务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所以它的市场非常广,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2.美学价值不同。工艺美术的产生是封建时期的工匠把传统的手工技术与生产的产品相结合,这是当时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与美学的结合,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而艺术设计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程而出现的。所以艺术设计融合了科学技术,为了满足人生的精神生活,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艺术设计产生于欧洲国家,它是欧洲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的发展时期还非常短。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艺术设计还比较稚嫩。

3.研究的范围不同。在我国对于工艺美术的研究,根据田自秉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就能够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历史以及工艺美术应用的范围。对于工艺美术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一直围绕器、织、雕、染、塑、绘这几点。而对于艺术设计的研究范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解。它们分别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范围非常地广,也就是说艺术设计的应用可以在很多方面,这是由于它具有时代特性,并且商品社会的进程已经发展得非常快速,使得艺术设计的研究也更加地深入。

第5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关键词:玻璃 新艺术运动 自然植物 技术 香水瓶 首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62-002

正如世界上其他的艺术门类,新艺术运动的发生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相关。当时工业化及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艺术体系的变化,刺激了手工艺的大力发展。这对新艺术运动来讲,是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事件。单从时间上来看,新艺术的发生发展就承启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从很多艺术表现上来看,也得益于工艺美术运动,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工艺美术时期的人物莫里斯就认为,艺术家应该走入生活,艺术应该融入生活,与技术相结合,我们在这样工业化大发展的社会潮流中应重视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的审美意义。同时,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拉斯金也觉得,应当肯定人与自然的联系,肯定手工艺在社会生活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他的思想甚至也在更宽广的意义上影响了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给予自然世界和自然精神以格外的关注,具有非常浓重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它的主要思想是“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由此看来,手工艺即来源于生活,这项极具生活色彩的艺术门类在新艺术运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大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十九世纪末期,玻璃被广泛地作为冰冷的生产原料,应用于大量工业生产当中。然而在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寻找新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其中包含看上去不太可能的玻璃材料。逐渐的,精致的玻璃手工作品开始呈现出来,在新运动艺术史上占据了一席之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艾米尔加莱、道姆兄弟、勒内拉里克及美国的新艺术运动代表路易蒂凡尼。

法国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它有两个发展中心,一个是巴黎,另一个就是艾米尔加莱的所在地南锡。

艾米尔加莱在玻璃艺术设计的创造方面卓有成绩,创办了南锡学派,是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出生于一个手工艺家庭,从小受到玻I离知识的熏陶。他在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产生了对套色玻璃器皿的兴趣,从此开启了他的玻璃艺术之旅。加莱的早期作品受古典艺术风格的影响,多选择古典柔和的器皿进行绘制,装饰纹样有宗教文化色彩、阿拉伯色彩、古希腊罗马神话、荷兰及埃及风景画、民间传说等。努力多年后,他的作品开始具有明显的新运动时期风格,套色的浮雕玻璃器皿上表现出显而易见的自然元素风格。最常见的便是植物这种创作主题,除此之外,还展现出入文主义精神及象征主义色彩。加莱在表现形式上也开始追求表现题材与器皿形状的一致性。不仅如此,他还将诗歌刻画在玻璃器上,其中有波特莱尔及梅特林克的诗。总而言之,加莱是一位极具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艺术家,他以其精湛的套色等技术,传达了内心的呼声,为后人所仰望。加莱的代表作是被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人物故事纹套色杯,此作品有26.5厘米高,刻有拉丁文及法文,并获得了1889年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最高奖项。

另一位新运动时期的玻璃艺术典型代表是法国的道姆兄弟。道姆兄弟继承了父亲的玻璃厂后相互合作,在―次启发后将日用器皿的生产转投向玻璃艺术的生产,这才开启了玻璃创作的生活。他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氟酸作多层表面肌理,主要以花卉的植物纹样来表现创作题材。但不论从表现题材还是器皿造型上来看,都无疑是新艺术运动时期玻璃艺术的典型代表。道姆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加莱的影响,但丰富的彩绘技术使其作品逐渐展露出创作个性,尤其他在采用了失传已久的古埃及脱蜡铸造法这方面,还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就是著名的玻璃工艺大师勒内拉里克。不同于前两位艺术家的是,拉里克一开始是个地道的珠宝首饰设计师,他的艺术创造贯穿于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之间。在1908年为一家公司设计香水瓶的时候,产生了对玻璃艺术的热爱,转身投入了玻璃艺术的创造中。拉里克将玻璃这种材料运用在首饰当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多呈现出动植物等自然元素,以微妙的细节来展现精致的珠宝首饰。把薰衣草、小鱼、海龟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他设计的香水瓶也非常之多,对后面香水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蒂凡尼是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于1878年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工厂来生产玻璃产品,80年代后专注于彩色玻璃的设计,后又开始了铜材质的产品设计。基于对这两种材料的熟知,逐渐的,蒂凡尼开始将两种材料相结合,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其中尤以灯饰最为出名,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美国的新艺术运动晚于欧洲,一开始蒂凡尼在创作上多少受到欧洲的影响,但到后来,他精湛的艺术作品反倒使欧洲人大吃一惊,竞相模仿。图1便是一件蒂凡尼作品,独特的染色玻璃技术,花卉植物花纹的运用,使得蒂凡尼在新艺术运动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纵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玻璃艺术家们同样遵循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创作表现上一览无余。

一 自然元素的体现

新艺术运动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运动的显著特点,那就是对自然因素的运用,它强调要贴近自然,而自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动物和植物了。此特征表现在几乎所有新艺术门类上,尤以绘画和雕塑最为明显,弯曲纤细的树枝线条、婀娜婉转的花卉外形,莹润饱满的乌儿形状等。相对其他艺术门类而言,玻璃这种坚硬冰冷的材料比较难以表现出亲近的自然植物。然而玻璃设计大师埃米尔加莱却成功地采用动植物这一自然题材生动地创作了数不胜数的玻璃艺术作品。正如图2加莱的“白地八仙花纹套料瓶”所示。这件作品具有明显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弯曲流转的花枝,饱满的叶子上是大小不一的暗紫色八仙花,它们一朵朵地呈现在玻璃套料瓶上,难以想象加莱是怎样用双手创作出了这样的手工玻璃作品。他的作品有着优美流动的造型,件件都绘制了生动逼真又略带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有的甚至还刻有饱含感情的象征主义诗歌。他将对祖国的民族感情,利用精湛的技法融合在自然主义之中。

图3是位于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此建筑建于1905-1908年间,硕大的彩色玻璃窗几乎构成了两边的墙体,绚丽的镶嵌画覆盖了包厢的支柱,花朵的造型则成为了巨大的穹顶装饰。这个音乐厅使用了大量玻璃,相当明亮。再如吉恩道姆的玻璃彩绘瓶(图4),草地、树木、花朵和阳光,浓郁的自然风景题材充分地表现在他的玻璃花瓶上。

二 曲线的运用

说到对曲线的运用,当之无愧的是著名的西班牙建筑设计家高迪。高迪说,“直线是从来就不存在的,它只是人类想象的结果,只有曲线是真实的,只有曲线才是上帝所认可的。”在玻璃艺术领域,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在创作表现上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曲线反映。图5为Lalique的作品“蓝白色洒金荷叶形缸”,作品中蓝色和白色玻璃相间,呈曲线状排列开来,器型也表现成曲线状的荷叶形,整件作品韵动感十足。再如图6,是拉里克所作的“鱼纹盆”,几条弯曲的鱼身交叉盘绕着,摆动的鱼尾,饱满地覆盖在盆中,同样充分体现了新艺术运动避免直线而采用曲线的表现手法。

三 日本元素的借鉴

发生于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的影响。据称,当时日本的浮世绘大量生产,以致剩下多余的浮世绘平面被用作产品的包装流放到了欧洲,不经意地被欧洲的艺术家发现,成为艺术作品,这是来自东方的不同风格的绘画形式。当然,众所周知的是,“新艺术”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一家艺术画廊和商店的名字,其店主就是一名日本艺术品经销商,经常往返于两地,会从日本带回一些艺术品,这就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日本艺术元素;他还于1888年创办了《艺术化日本》这本杂志,向其国人介绍日本的装饰艺术以及工艺美术。

十九世纪末,香水盛行起来。作为承载香水的香水瓶,开始被艺术家们采用玻璃这种材料来呈现。除了其植物题材外,艺术家艾米尔加莱在其诸多的套料香水瓶中还采用了松、、鸟居、神社等具有日本特色的题材内容。这当然得益于日本元素在欧洲的流入,除此之外,还因为加莱在与日本画家朋友高岛的认识中了解到很多日本元素。

四 女性主题的表现

第6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等人的指导下,首先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应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等,在现代设计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运动在设计上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风格特征,如采用植物、动物图案作纹饰,主张“师自然”,注重材料的选择等,设计较为质朴、大方、适用。

新艺术运动试图将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拉得更近。设计师从材料、构造和功能等角度重新审视各类建筑及产品,这些元素正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种运动风格细腻、装饰性强,大量采用花卉、植物、昆虫作为装饰的动机。从同一时期举办的几次大型博览会上,清晰可见传统设计风格向现代设计风格的转变过程,以及设计改良运动取得的辉煌成就。1889年和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主要展示了新艺术运动的曲线风格,而1902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则十分推崇来自英格兰格拉斯哥的设计大师麦金托什以直线为主的几何装饰风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纷纷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新的探索,涉及范围包括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美化工业产品。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中心,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装饰艺术展,装饰艺术运动因此得名并在欧美各国掀起热潮。它受到新兴的现代派美术、俄国芭蕾舞的舞台美术、汽车工业及大众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但仍具有统一风格,如注重表现材料的质感与光泽:在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在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装饰艺术运动中表现出的东西方艺术样式的结合、人情味与机械美的结合等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重视。

20世纪初至30年代,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了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理想的背叛。受60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表现出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强调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追求个性化。在设计中常把夸张变形的,或是古典的元素与现代的符号以新的手法融合到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及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设计风格。

无论是反对大机械生产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高度肯定机械生产的装饰艺术运动;无论是为豪华、奢侈的少数权贵服务的新艺术运动,还是为大众服务的现代主义运动,现代设计与装饰艺术从来没有分离过。一部现代设计的历史,就是装饰艺术应用的历史。尽管现代主义一向反对装饰主义,战后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更加强调了非装饰化特点,夸大了无装饰的外形特征,但现代主义设计与国际主义设计仍然运用了装饰艺术的手法。

第7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初就提出明确的设计原则,并在具体的设计行为中设计者一以贯之,莫里斯引导的设计运动,在开始就提出了从中世纪的建筑中寻找人文的设计因素,并在设计中追求中世纪的田园的生活模式,去除设计中的伪饰成分,设计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的交流和通感。在莫里斯和韦伯设计的“红屋”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化的块面、简朴的外观、和拘束的装饰,这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回归最初要素的先驱。在室内设计中莫里斯可以说承担了所有的设计任务从家具设计到陶瓷产品设计、墙面的壁纸的设计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对当下的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感。体现了人们对贵族化设计的背离,而更多的是追求文化的宗教生活。莫里斯憎恶现代生产方法在他的观念中设计是一种出于自然的艺术是一种愉快的锻炼,所以这在很大的层面上是将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和室内的设计两者很好的链接在一起体现在设计中的统一性,这与自然的统一性相一致的。所以在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情感中都具有很强的造型统一性,这种设计是近乎完美的设计,在后期的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同样是步其后尘的。在莫里斯的设计中体现了人们在设计中需要的是更多的情感文化,而这种文化体现在设计的质感设计的适当装饰性,以及设计本身的愉悦性设计中的一切就是在创造中使人们意识到本质的东西,普遍的东西,大自然内在精神的表现。

二、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主题性——自然性

在新艺术运动中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在设计中设计师主动的向自然学习在自然的状态下寻求美的形式感,最终在整个运动中人们发现了线的美感,并且是自由的有机曲线,线条具备生命力的感受,好像在空间中寻求阳光的感觉,并在具体的空间中没有重复的机械节奏,整个造型是在对自然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在设计层面对自然的理解和解读。同时也表达了对机械化生产的反对。在这样的审美思维中,设计是一种自然的状态,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的节奏关系。这带来了设计中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造型手法,在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以及在平面设计中都具有了很深的影响,设计本身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进行了适度的装饰性,这种装饰的形式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感官方式上的形而上的文化状态。在新艺术运动中还可以看到对时间的理解,特别是在平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将少女的状态都是以一种很强烈的动感体现出来的,对时间的表现方式就是运动对运动的深入理解也是对自然状态的理解,自然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运动中存在的,运动是生命的表现形式,所以在新艺术运动中同样是体现运动的文化主题。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同样是非常注重空间的整体性在设计当中从建筑设计到室内的产品设计都呈现一种高度的统一性,在风格上在具体的造型处理上都具有统一的设计风格,不管是曲线的风格还是直线的风格都在具体的空间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在设计中具有了很强的生命的感觉,并且造型在空间中的变化都是一种非对称的均衡状态,这些无疑都是一种自然哲学的体现方式,是进化论对设计的一种文化的显现。

三、现代艺术运动中的设计主题性——机械性

在工业高度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开始由原来的对工业文化的反叛到对工业机械的依赖再到对机械文化的深刻的肯定,这都体现了人们面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肯定和依附。从而出现了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艺术形态——现代艺术出现了。现代艺术的出现是对艺术科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的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下,艺术成为了科学的代言,艺术中科学的成分变得非常重要。从而影响了艺术中的观念和思路以及审美。在工业文明的状态下,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前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逐渐的被代替,人们开始看到机械化生产的趋势和优点,并开始逐渐的在设计测层面深入的研究设计的核心价值观,这就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在肯定工业的同时领略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及其对功能急切的满足所需要的形式目的。那就是直线的文化和形式以及对几何造型的大量的应用,几何造型本身是一种高度机械或是高度工业的文化特性。在现代艺术的整个发展历史上,直线以及几何造型的出现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在20世纪的文化中就带有了极度抽象的文化特征,甚至可以说抽象主义是这个时代艺术最大的特征,抽象主义的出现是对现代艺术最好的解释,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伦理哲学,原来的宗教的文化消失了,人们变得茫然和不知所措,机械又像是一只无情的野兽一步步的吞噬着人们的宗教文化内涵,生命的意义逐渐的成为了一部无知的文化状态,我们不知道信仰跑到哪里去了,我们找到了一个工业的替代品来充当了目前宗教性或是无知的一种恐惧感,这都体现了人们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情感的稀薄。所以在现代艺术中我们更多的注重形式,注重造型,但省略了这其中的文化载体。当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时候,这样的形式是枯燥和乏味的,自然带来了人们情感的崩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情感丢失的年代,功能本身不存在美学,功能只是需要相对应的形态而已,所以在后现代艺术中人们感觉到了时代的步伐,这也是人们在艺术中呼唤自由的理想。在整个现代艺术中,艺术形态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追寻最终找到了可以自我的形态。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人们的精神诉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区别的认知文化现象。工艺美术运动中,新艺术运动中还是现代艺术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形式样式,并且也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文印记。对历史文化的总结是为后面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

四、结语

第8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可道洪学艺,其后从事花盆、瓶、挂盘等制作。1985年曾在陶瓷公司职校学习工艺、素描、雕塑、图案装饰。1986年任宜兴紫砂工艺厂艺术培训中心辅导老师和技术总监。1988年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专业。1993年进紫砂工艺研究所专心致力于紫砂创新与制作。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人事厅颁发)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紫砂壶始于宋代,盛于明代,历史上出现的一批制壶高手,使紫砂壶成为世人追捧的艺术品,近些年来,更是博得了收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紫砂收藏热不断升温有关专家建议,最好选择有良好背景、传承有序的紫砂壶名家的作品进行收藏投资。考虑到断代、辨伪的难度,专家建议与其选择明清老壶或已经谢世的大家作品,不如选择一些颇具实力的中年制壶名家如陈国良、潘持平、葛陶中等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未来的升值潜力更大。名家的壶令人爱不释手总是有其独到的过人之处,他们之中以薄胎技艺独步紫坛的陈国良先生的紫砂壶总给人一种唯美轻灵的感觉。

花货作品技法独到

当记者见到陈国良本人,发现其衣着朴素、惜宇如金,略带腼腆,给人感觉与他所塑玲珑精巧的紫砂壶无一点相似之处,就连他的工作室也是一间不过+平方米的陋室,工作台边的收音机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再看他的壶,顿时觉得视野开阔,思绪一下游离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之中。

“我1954年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生涯已渡过20多年。回忆起艰苦的陶艺创作和自己成长过程,点点滴滴令我难忘。自感平生最欣慰最幸福的是生长在风景如画的宜兴蜀山之麓。这古老的窑场,捧着五色土,听到的是造缸先师的传奇故事,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孩提时代……”

绞缠着孩提时代如梦幻般的想象,陈国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花货:金钱松壶、供春壶、束柴三友壶、献桃壶、大君竹壶、天地壶、八宝葫芦、灵芝供春壶等。同样也有用历史传统造型加以发挥的光素器:虚灯壶、僧帽壶组、长城巨龙壶组、香玉壶、迎客壶、掇珠壶、三阳开泰壶、石瓢壶、祥云壶、虹途壶等。还有匠心独特,超越传统造型规律极具现代感的作品:力壶、海星壶、一洞天壶、天山小提梁壶、一帆风顺壶、圆三角壶。更有寄托了作者感情的仓0新之作:火中陶、秋艳壶组、卧云壶。每件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声,代表了陈国良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陈国良给人的感觉是朴实无华的,而他设计的紫砂壶却壶体清秀,融自然之形和艺术之魂为一体,吸取自然万物的各种形态,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把大自然中生气盎然的植物提炼成一种情趣,从而把这种韵味转化在文化艺术品上。他的紫砂壶壶体饱满圆润,壶身明快的线条无不显示其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技艺。

“薄胎如衣”惊四座

陈国良是紫砂大师何道洪的学生,早年也是制作紫砂花盆、花瓶为主,因此比旁人多一份感悟。他做壶以胎体极薄见长,壶体重量要比常人的轻了许多,因此制作难度也要高得多。物以稀为贵,陈国良的薄胎茶壶很受台湾收藏家的追捧。自古以来薄胎瓷器、玉器因其轻灵剔透一直受藏家喜爱,紫砂壶也不例外。陈国良就是当代紫砂薄胎的代表人物。薄胎就是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应该不算是一种工艺,而是一种技法,一种作者体现自己功力深厚的技法。陈国良比喻,制作薄胎壶完全凭感觉,琢制过程充满悬念、激情与刺激。就像是挑战极限,整个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和赛车、攀岩等极限运动的参与者所经历的那种心理压力很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感觉常使一般人知难而退。

薄胎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造型同样是沉稳厚重,上手却很轻,正印证了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一把150毫升的小壶,托在手上轻若一块浮石,仅重50克,壶壁约1毫米薄厚,几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壶达到了观赏与把玩的双重和谐,其轻巧的感觉让人爱不释手,实为意趣创作之妙品。

然而陈国良认为,薄胎壶还要更多的照顾到“观赏审美”和“实用审美”的要求,不能为了“薄”而“薄”。甚至让人不敢用手去摸,生怕会把壶碰碎,这就是对于实用审美根本没有理解,这是目前对于迎合市场而追求“新、奇、特”的严重弊病,也是一些工艺师对于工艺内涵肤浅理解的体现。紫砂壶作为一种实用器皿,一旦失去使用的愉悦,那工艺的生命将会丧失极大一部分光彩。

另辟蹊径别有洞天

为了达到形神俱佳的状态,陈国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再就是打磨手上功夫。他说:“制作紫砂壶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驾驭这个领域。有新的构思和想法,才能更好的发挥表现出来,创新就是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怎样获得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作为紫坛花器高手的陈国良经常到大自然中寻求灵感。例如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的《阳羡溪头壶》就是他从家门口从小玩到大的小河中获得灵感。这把壶看似质朴而不规则,仿佛就是那山间卵石随意堆砌而成。“我平时喜欢到大自然中观察,看到好的形体就会触发灵感,阳羡溪头壶取材于鹅卵石,它整个形状是用各种鹅卵石堆积而成,用紫砂的五色土分出不同颜色。”

陈国良说,他做的每把壶在谁手上都大致记得,因此当有人拿着仿品找他求证时,不用上手,也知是假的,因为仿品只仿了他的形,而没有做到内在的神韵。陈国良做壶时像演员,做的是戏,审壶时,像观众,求的是艺。因此他的壶,既是器,更是艺。陈国良以花器制作闻名,他的壶看上去,花非花,壶非壶,虽然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另辟蹊径则别有洞天。

制壶订单排到三年后

陈国良认为,不管别人对他的作品是跟风追涨,还是真正被视为绩优股持有,都要对得起自己的作品,对得起自己的声誉,对得起藏家。否则很快就会成为垃圾股。他说,维护自己的作品和声誉就像京剧演员爱惜自己的嗓子一样。对于紫砂陶,陈国良一贯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其作品不论光素货,花货和其他都是追求有挑战的难、新、奇、巧和形成个人的风格,在创新和制作中更求精、求实。讲究实用与收藏兼顾、题材丰富多样,源于传统而别有新姿,形体优美,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所以陈国良的作品以精良取胜,纯手工,坚决不会找人代工,产量自然不高,一年最多制壶20把,一旦有成品完工,马上会有买家提走,这极有可能是才还了一年前的“旧账”,有的订单已经排到三、五年之后,精品之作基本都已成为收藏者家中的心爱之物,而他的工作室中多半是尚未完工的半成品。一般来访者也只能通过图册来欣赏陈国良的心血之作了。曾经有台湾的商人为求得一把陈国良纯手工紫砂壶而在他的工作室泡了一周,最终还是因为实力不够悻悻而归。

第9篇: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范文

新艺术运动的文化背景

1、科技与文化——新技术、新文化

(1)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时期,粗糙的工业制品丝毫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感。然而,遗憾的是当时过分强调手工制作而对正在兴起的机械化和社会化大生产视而不见,使得技术与艺术相分离。在新艺术运动时期,艺术家们在不回避机器大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机械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统一。因此到19世纪末时,不仅改造了冶金、农机制造等传统行业,而且还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电气、汽车制造等行业,并进一步带动了材料、工艺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说在当时,最大的发明就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

(2)新艺术运动的新技术与新艺术。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仅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化和艺术领域。因此,在科技发展带来的文化冲击下更为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新”,在日益强大的社会下,社会对感性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从而,我们更能发现,新艺术运动时期提出的这种“新艺术”形式,不单单是研究产品的外在形式,而是以实现材料、形式、功能、工艺、审美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新艺术的高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这促使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和创造,从而使人们的社交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上可以看出,新艺术运动把以实践为前提的科学技术提高到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艺术、新文化的高度。

2、东方文化与新艺术——打破与重构

(1)背景。东方文明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不同特质的文化,当它们出现时,对于创造力囿于传统而有所枯渴的创作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神秘之窗,激发起新创造热情,产生新的审美经验,从而创造出具有崭新面目的新的艺术品。

(2)创新手法——打破与重构。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吸取时会发现东方文化与自己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能全面了解其文化背景的精神所在,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与艺术在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了对于东方文明来说的误吸取,但正因为这样的误吸取,经过西方文明的重构后带来了其文化与艺术的创新。其实我们可以简单说是一个打破到再重构的过程。这种东方影响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异域文明的一种想象,另一方面,他们也实在因为过于熟悉而厌倦了古罗马、古希腊的文明,希望借助另一种文明的艺术形式以激发想象创造新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