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农村基本工作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核心,而目前高职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设置核心课程时,普遍没有深入企业调研,缺乏对各农业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及岗位群的深入剖析,不了解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由此导致专业定位比较模糊,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设置的主观性强,主观地认定应学习哪些知识和掌握哪些技能,课程设置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课程设置仍然没有摆脱“学科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比较晚,一开始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早期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学科本位为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与重要性,注重在校教育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现在很多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依旧没有摆脱这种模式,课程设置大多沿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三段式结构,强调知识结构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性与创造性,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全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就业。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一)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
首先,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工作领域(业务范围);其次,由工作领域分析各工作领域包含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第三,通过对行动领域的分级、归纳、整理、排序,得到本专业典型的基本工作任务(基本行动领域);第四,通过对基本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开发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设置。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的规格与质量标准,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公共学习领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财经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经济数学。专业基础课学习领域:现代农业基础、经济学基础、公共关系、消费行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学习领域:农村统计、管理技能训练、农村财务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策划。实践课程学习领域: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沙盘对抗、顶岗实习。拓展课程学习领域: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农业政策法规、现代推销技术、沟通技巧、逻辑思维与口才训练。
农业普查是国家掌握国情国力最重要的调查方法,是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和社会管理最基础的信息渠道。自国务院下发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通知以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我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做了大量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天,在普查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召开全乡业务培训工作会议,会议开得非常及时,意义十分重大。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不仅仅是一次农业产业普查,更是一次囊括“三农”问题的全面调查,涵盖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农业乡,在“三农”问题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搞好这次普查对促进我乡“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真开展农业普查,是准确把握国情国力的系统工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农业大县,**是一个农业乡,这是最基本的国情县情乡情,也是我们谋划一切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自1996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以来,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农民非农趋势更加明显,外出流动更为普遍,从事农业的群体进一步复杂化,不仅有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有城里人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等等。因此,开展新一轮农业普查,既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把握县情乡情的现实需要。
(二)认真开展农业普查,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赋予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内涵。而现有的常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难以满足全面监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需要。这次农业普查的内容就是在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基础上确立的。搞好这次农业普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村现状的基本数据,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这次农业普查是扎实稳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三)认真开开展农业普查,是建立健全标准统计体系的战略性举措。开展农业普查,是世界各国的通行惯例,是国家基本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方式。我国于1996年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全国农业普查,成为了世界农业普查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次农业普查方案的设计中,国家就充分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国际通行的统计标准、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以便于与国际接轨。认真开展这次农业普查,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规范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构建新的农村统计调查平台,同时将为我们加强农业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开辟新的途径。
所以说,这次农业普查是一次重要的、繁杂的、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极为艰巨。一是普查规模宏大。这次农业普查将从我乡8个村民委6578个农户按照全国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调查项目、统一的填写方法,进行全面填表登记,普查规模大,工作量更大。二是普查内容广泛。此次普查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业领域,而是涵盖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信息,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相比范围有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增加了许多新的调查事项。三是工作条件艰苦。我乡地域面积396.88平方公里,农村群众居住分散,调查对象点多面广,交通、通讯不便,农业普查人员需要爬山涉水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工作非常辛苦。四是普查对象配合难度较大。当前,我乡农村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已外出务工,留守农民中大多数为文盲半文盲的老年人,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对农业普查的意义和统计指标的含义理解困难,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和极其分散的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调查工作的难度。加之众多农户对平时的生产经营、家庭收支和其他有关情况没有形式文字记载,大多需要凭记忆填写普查表,难以确保数据的质量。总之,作为一个边远山区的农业乡,开展农业普查,不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任务繁重、工作艰巨。大家作为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实际操作者,肩上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工作的好与坏,质量的高与低,数据的真与伪,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求每一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农业普查工作,不负众望,不辱使命,确保各项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按时优质地完成农业普查任务。
二、精心谋划,坚定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乡党委、政府对这次农业普查工作十分重视。乡人民政府与20*年9月份召开了全乡农业普查工作会议,组建了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全乡各级各部门本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和原则,按照省、州、县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并整体推进了农业普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应该说,全县农业普查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一是普查机构、人员和经费的落实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乡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了相关人员具体办公,全乡共抽调12名普查指导员和134名普查员,负责普查业务的具体实施;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乡政府积极筹措了0.5万元作为前期工作启动经费,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宣传动员工作扎实有效,广大干部群众对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农业普查专项督查,各项准备工作得到了全面落实。四是精心筹备了全乡农业普查业务培训工作,农业普查前期工作取得的这些阶段性成果,为普查准备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农业普查前期工作中,全乡普查工作人员,以普查为己任,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普查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艰苦的努力,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乡党委、政府对大家的工作是满意的。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连续作战、勇于胜利的精神,紧紧围绕普查工作目标任务,坚持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工作思路,查清农村、农业和农民基本情况,确保普查结果真实可信,再接再厉做好普查各项工作任务,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通力协作,形成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强大合力
农业普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协作和配合。我乡有8个单位为普查成员单位,这是我们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优势。乡农业普查办要进一步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在不同的阶段,按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好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布置,充分发挥和利用各成员单位工作上的优势,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各部门履行职责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对困难较多的地方及时帮助解决,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指导和督办,按照普查准备工作总体规划,认真履行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普查各阶段工作,确保普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同志们,这次农业普查业务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希望大家在培训学习中做到三点:一是带着任务学习。这次培训的对象是全乡的业务骨干和普查指导员,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同志们既是学生,又是先生,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仔细听讲,做好笔记,全面掌握普查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工作实际,不折不扣地向所负责的普查员进行传授,保证全面、及时、准确,“精神”不走样,“业务”不出错。二是带着问题学习。参加这次培训的一部分同志参加过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大多数普查指导员都是村委会干部,希望大家结合各地的实际,通过培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探索克服困难的有效问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带着感情学习。农业普查是为各级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业务学习不认真、不到位,技术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靠,就有可能在调查中出现偏差和饥饿纰漏,就有可能误导政策,就有可能由辱使命,辜负人民的重托。因此,我们必须带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感情去学习,全面掌握各项业务和技术要领,为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农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38-03
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着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更新,并决定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同时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又影响着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经济变化的敏感程度,从而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文化农民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一)新农村建设对文化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1.对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农民基本内涵的理解。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内含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农民的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现阶段农村劳动者中,95%以上基本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前提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2.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基本素质要求。文化素质是反映中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没有新型农民。这就要求,农民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至少要完成基础教育,具备一名现代社会农业劳动者所需的基本能力。从自身能力层面来看,新型农民就是要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等要求,用现代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具有创业精神、开拓意识和较高组织化程度。其一,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农民要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全新的就业观念,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思想品质,积极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其二,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现代科技知识和农业专业知识等。文化农民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能主动学习新科技、新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熟练操作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能较快地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中坚农户和科技示范户,能形成较强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其三,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应做到边学习边创业,积极融入现代大农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1.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上来看,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靠农民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增加农村收入要靠农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上看,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农民需要改变过去的单纯种植、养殖做法,而要向农、林、牧、副、渔、工、商、服务等产业多方面调整发展,农民的素质越高,调整农业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在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条中,不论是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还是技术、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装备状况来看,凡是农民文化素质较高的地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装备程度也高。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更新、推广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限制因素,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进程。
2.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繁荣的内在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农民是农村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是农业科技应用的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接受应用程度,决定着农业科技的转化速度和效果。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增强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实现和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农民收入紧密相连。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农民文化程度指数越大,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文化程度指数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收入也较高,农民的商品意识也较强,择业门路也会广,发展的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多。所以,要迅速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
4.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三)农民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1.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产发展靠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活农村市场流通; 增加农民收入靠农民的统一协调、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等,新农村建设最终还要广大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忽略新农民这个主体素质的提高,再好的硬件条件,再美的优良环境,也会失去它们建设和存在的最终意义。
2.培育文化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文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没有新型文化农民。
3.培育文化农民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只有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蔚然成风,遵纪守法、诚信友爱,摈弃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成为新时尚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貌。
二、现阶段中国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差距
农业部主管农民教育的张宝文副部长在2004年“农民培训暨中国农民大学发展研讨会”上提供的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其中,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民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科技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以及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差,这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和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培训与落后的培训机制严重脱节、农村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导致政府部门还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科学技术在农村中普及与推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机械装备难以推广应用,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建设新农村也将受到制约。农民的各方面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仍与加快中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建立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农民培养模式
(一)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1.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农村青年利用农闲时节,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素质并取得高等教育文凭。这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基本不占用地方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解决了地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小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又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助学体系,加强农村自学考试的基地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组织助学辅导,以便提高农村自学考试的质量,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2.加强技能和识别能力培训。首先,要重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增加就业技能课程或在初中、高中阶段适度延长职业技能教育时间,进一步强化回乡青年的就业能力培训。一是发挥村级小学资源优势,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民。二是要适时的进行岗前培训。三是要继续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就近向农民提供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场所,形成农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 其次,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包括加强就业前培训;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强再就业培训;发展远程培训。
(二)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与重点,有目的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1.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首先,整合农民培训的师资资源。对县(市)内各涉农科技部门和县农广校、职教中心等的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其次,构建立体式的农民培训的有效载体。组织以各业科技人员为主的农民培训专业队伍、建立以先进农技推广设施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工作网络、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中心场所、建设以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实施“三电合一”(电台、电话、电脑)的农民培训传播模式。最后,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
2.优化农民培训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据农事季节、农业区域和农民文化素质层次不同,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示范村户培育与点户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其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计划,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农业科技、技能和引导性培训,促其在农业内部转移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后,依托县农广校和有关大专院校,开展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为农村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和管理人才。
3.突出农民培训的工作重点。首先,提高“三种能力”。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其次,推进“四个转变”。即由过去单一为农业增产提供技术支持向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生态、生活提供技术支持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既注重常规技术的集成升级又注重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转变;由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农民生计等多方位管理转变;由注重引进、试验、示范向引育结合,将本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转变。最后,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上实现突破;在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上实现突破;在推进农村带动两个转移(农业内部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
(三)要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地方政府要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为中国产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要着力培养五支队伍:即培养一大批基层组织负责人,组织发动和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带头应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大批种养殖业能手,率先致富奔小康,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大批经营能人,创业办实体,繁荣农村经济,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二要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将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到千家万户。三要进一步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极大的责任。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新型就业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将起到重要而强大的推动作用。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大力实施,需要大力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华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应从以下方面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1.通过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通过教育,逐步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指导生产。要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的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人、财、物各方面来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
2.要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法,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有机衔接,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法,农闲系统培训、农忙急用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孙君,王佛全.专家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权威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牛若峰,等.中国的三农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1.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相应的思想,就不会有相应的行为。农村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农村基础教育学生在未来成人、成才之后,以不同方式贡献他们的力量。如他未来是农民,自然需要有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意识;如果他未来是农村社会的干部、教师等,也特别需要他们具备热爱农村、热爱农村人的情感,为农村人口服务,为农村贡献力量的意识;即使他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需要他们有关心农村、力所能及地为农村作贡献的意识。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逐步养成相关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语),年少时养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是牢固的,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农村或县域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改造农村和建设好农村,乐意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幸福的增进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与志向;逐步养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只要他们真正具备上述思想情感、理想志向和行为习惯,当未来确实需要他们在农村从事农业等工作时,他们一定能够非常愉快地扎根农村,并在农村有所作为。即使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必然会是一个有高远理想、宏大志向、广阔心胸、丰富情感、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优秀的人。
2.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逐步获得比较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逐步获得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关于农村的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基本的农业生产常识、农村生活常识,当地农村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发展农村现代产业的初步知识,有在农村生活的初步体验,有初步的从事农村生产的经验,初步的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经验等。这些素养对于开阔其眼见、丰富其知识、增加其阅历都有重要作用。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学生逐步养成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有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如从事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创业的能力;初步的研究农村问题和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初步的宣传与组织农村民众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上述基本素养的养成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为其未来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奠定初步的基础,甚至对于未来从事其他工作也不无益处,故农村基础教育应当重视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1.观察、探究农村的自然农村的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湛蓝的天空、璀璨的星月、缥缈的云雾、绚丽的彩虹、巍峨的高山、连绵的丘陵、广阔的平原、莽荒的高原、潺潺的溪水、奔腾的江河、清澈的水塘、壮阔的湖泊、浩瀚的海洋、苍茫的森林、青青的草原、鲜艳的花草、翠绿的树木,欢唱的飞鸟、忙碌的百虫、矫健的走兽、悠游的鱼虾等等,美不胜收。如果能将这些东西有机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了解自然、进而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的品质都大有益处。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应通过引导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中去感受,通过深入的观察、探究等方式,使其基本了解农村的大自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亲近农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养成观察和探究自然的能力。
2.观察和适当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农业丰富多彩,相关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对增进学生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品质有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观、观察,为学生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初步认识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初步认识萝卜、白菜等蔬菜作物;初步认识辣椒、花椒等调味作物;初步认识梨、苹果等果类作物,初步认识猪、牛等家禽、家畜等,初步了解这些农业方面的动植物的形态,生长变化的规律、基本功用。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亲手种植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养殖当地主要的家禽、家畜来初步获得参与农业生产的经验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养成热爱农业、农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感或品质。
3.考察、学习农村的传统工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农村形成了很多技艺高超的传统的手工技术和艺术。如木工、金工、编织、刺绣、雕刻、制陶、泥塑、剪纸、绘画,等等。很多传统的技艺、艺术本身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都很高,但面临失传的危险。农村学校如果能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等适当的时间对当地各种主要的手工技术、艺术做个普查,让学生学习少部分自己感兴趣的技术与艺术,对于这些传统的技术和艺术的传承、学生本人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了解、研究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产业的现代化,而农村学生是未来农村产业现代化的生力军。为让学生未来真正能够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需要在学校时就初步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相关素养。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先进典型、发展趋势而对农村产业现代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地的调查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当地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发展现状、基本经验、现存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未来发展当地现代化产业的经验和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可养成学生初步的认识和参与农村产业现代化的相关素养。
4.探究农村的思想文化与风俗习惯农村在数百万年特别是近五千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很多良好的风俗习惯。如农村历史上的思想家的文集、农村宗规、族规、家规、乡约、村约、校规、方志等文本性文献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基本规范,口耳相传、世代相沿的风俗习惯、基本观念,等等。其中的保护自然的思想,人际和谐的观念,勤劳朴素的品质,热爱生活的信念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请修养较高的老人讲他们的思想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到农村去采风,共同讨论其中的相关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对当地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有基本的了解,对如何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得到思想文化方面的熏陶,相关能力方面的锻炼。
5.挖掘、整理与农村相关的文学与音乐舞蹈在中国文学宝库中,有许多文学作品与农村相关,如吟诵农村的风花雪月、山水草木的诗文,与农村、农民有关的故事等。另一方面,各个地方也有许多民间的故事、传说,有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反映各地风情的民间歌谣、音乐、舞蹈。这些东西,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养成其良好的品性,发展其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可通过整理、研究相关文献,搜集整理不成文的故事、传说,传唱民间歌谣、弹奏民间器乐、表演民间舞蹈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相应的锻炼,发展相关的素养。搜集、研讨农村先进人物的思想与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农村都有许多可歌可泣、可敬可效的先进人物。如历史上艰苦创业、乐善好施的先贤,勇抗邪恶和外敌的英雄;现实中勤劳致富的典型,带领民众实现一方共同富裕的先进,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文献、访问相关人物、讨论相关问题来了解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与事迹,从中得到熏陶,逐步养成为农村和农村人作出贡献的志向与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品质。
6.探究农村社会的问题农村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社会问题很多,如完善农村各类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农村社会进行考察、访问等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农村社会的状况、现存的问题与原因,研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各种相关能力。总之,农村基础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村各地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善加利用,对发展学生的涉农素养和其他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体现或渗透农村特色要适当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当体现农村特色,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这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适当。
三、农村特色的体现要切合各地实际
1.要切合各地农村或县域实际全国各地的农村或县域各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学校只能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主要教育资源,才能使相关的教育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合学生实际各地农村或县域学生相互间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学生之间因年龄、经历等方面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教育需要讲究因材施教,因此,如何使体现农村特色的教育活动基本适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是教师及其他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尽可能贯彻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有机渗透等原则,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锻炼,从而促成其各方面素养的顺利养成。
2.切合各个学校实际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学生、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所形成的教育传统都不尽一致,如果都生搬硬套、千校一面地开展农村特色方面的教育活动,其效果必然有限。因此,只能是根据适当体现农村特色的基本要求,再根据本校实际来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才能使学校的相关工作既游刃有余,又实在有效。可以说,在实施体现农村特色的教育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途径与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要尽可能适当、切合实际,从而使学生既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又真正能够从这类教育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好处。四、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为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适当体现农村特色提供基本的条件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当体现农村特色,除了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而外,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很重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当地或较好地体现农村特色,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管理与督导、招生、考核等多方面的改革,而要使这些改革科学合理,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因此,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基本的制度来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
1教材内容与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
农村职业教育要引进当前农技部门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特别是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甘肃省68%的人口在农村,有关农村劳动力的资料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以上的仅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了农村劳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高现代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应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目前农村职业高中各专业的文字教材品种基本上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但反映新技术、新知识的教材缺乏,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在整体上没有大的改观,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当地农业生产,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教育效果一般。如教材中关于甘蔗的栽培管理技术,由于本地没有甘蔗栽培,学生仅仅是知道了,不会去深入了解;但是目前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双垄三沟蔬菜种植技术、设施农业育苗、嫁接等先进适用技术,学生则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由要学变成爱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提高现代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农村科技人才,农村职业中学要改变过去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学生需要的状况,农村职业教育要引进当前农技部门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作为教材的辅助内容。
2学校实训基地与试验示范基地相结合
农技推广部门要建立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有一个稳固的平台,而农村职业中学具备推广“平台”的条件,有大量的实训基地,有懂技术的管理人才。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经常下乡,紧跟农民的生产,但由于农民的理论知识有限,认识不足,相互观望,积极性不高,给农技推广带来很大的困难,推广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农技推广部门和职业中学相结合,将部分试验示范基地与学校实训基地结合,把职业中学作为一个推广的“阵地”,通过专业教育和基地实践,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完全符合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成为合格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来自当地农村,连着千家万户,通过试验示范基地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推广的农业技术,学生就像“触角”一样伸向四面八方,推广起来效果会更好。实际上,职业中学就是农技推广的一个分支,拓宽了技术推广渠道,加大了推广的动力。同时,职业中学的学生掌握了更多实用技术,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家长、社会消除了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看法,提高了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扩大了社会影响,解决了农村职业中学招生难的问题,相得益彰。
3学校教育与推广人员培训相结合
目前,基层农技推广力量较弱,人员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这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很不适应;区域站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加之长期在基层工作,信息闭塞,开拓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不强,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经常抽调农技人员从事“中心”工作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使农技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村级农技人员大多是“人情”技术员,缺乏基本的农业知识,科技素质较低,急需通过培训提高。而职业中学教育完全可以承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按照农技推广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可以完全按照基层农技推广技术员的素质要求培训职业中学的学生,使之成为合格的农业技术人员,扩大农技推广的范围。
关键词:信息手段;农业部门;高效运作;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S126 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1-0088-03
1 农业部门运行的新时代背景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信息经济特征的日益凸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农业部门工作运行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背景,具有如下明显的新特征。
1.1 农村改革导出的特征
一是生产组织由集中变为分散。农户分散经营替代了生产队集中劳动;二是服务对象由少数变为多数。从服务生产队转换为服务千家万户;三是生产内容由单一变为多元。农户不同内容的经营替代了生产队统一安排生产;四是统一指挥生产变为自主经营。农户自主经营替代了生产队统一安排劳动。
1.2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带来的特征
一是农业生产由产品生产变为商品生产,生产成效的不确定性增大;二是农业生产目标指向由重产量到重效益和收入,市场因素对生产目标实现的制约增大;三是农业部门的工作由直接指挥变为间接服务,农业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生产行为对接难度增大;四是农业生产运行的利益机制强化,农民行为的利益导向明显,农业部门服务的供需对接难度增大。
1.3 信息经济时代伴生的特征
一是信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深刻影响着农业农村农民各个方面。信息和知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举足轻重的增长因素;二是信息对称水平成为一切社会经济行为产生理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信息服务已成为农业产业运行效益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三是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已成为农业产业有效运行的技术支撑形式;四是信息化手段成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的最有效手段。
2 新时期农业部门高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在农村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信息经济交织运行的新背景下,政府农业部门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一是服务对象广泛化、分散化。农业部门的服务涉及生产经营全过程和消费、产业化等多层面且分散的对象;二是服务内容多样化、个性化。在需求导向下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内容不断趋向优化、细化,要求农业部门提供多样性而对接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三是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化、效益化。市场机制作用使涉农服务需求趋于多向性和多元化,且日益要求服务给予服务对象带来的现实效益;四是服务对接远程化、网络化。这是网络信息时代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五是服务实现复杂化、间接化。分散自主经营、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综合作用,使农业部门服务运行的影响因素增多且复杂,增加了服务实现的不确定性;六是现实服务手段的滞后性。目前,农业部门工作手段和条件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仍没真正摆脱传统化、简陋化的传统格局。
3 农业部门现实的基本运行模式
3.1 计划经济的基本构架未根本改变
目前各级农业部门的机构设置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但总体上,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3.2 计划经济运行方式的烙印仍较清晰
现实运作中,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模式、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印记。
4 农业部门现实的基本运行内容
疏理目前农业部门的常态工作,可归类为七大基本内容:一是调查研究,做出决策;二是召开会议,传达政令、讲解政策、部署工作、交流工作;三是制发文件,传递信息、部署工作、指导工作,通报情况;四是创建示范样板,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实地培训指导;五是教育培训农民。开展集中办班培训、农家课堂、田头培训等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六是下乡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七是办理机关日常政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农业部门内部建设。勿需置疑,以上工作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很好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对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新时期“三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农业部门的服务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可拓展的空间。
5 农业部门服务与“三农”发展需求仍有较大缺口
从服务方式、服务数量和质量来看,现实中农业部门的服务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5.1 服务覆盖面与需求差距较大
面对着分散经营、数量众多的农户,农业部门服务覆盖率仍较低,远未满足需要。
5.2 服务内容与需求对接度较低
市场农业对接复杂的市场和多元化需求,要求的服务内容多样且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农业部门目前的服务与需求的适应程度仍不充分。
5.3 服务方式与需求适应度不高
目前农业部门主要还是直接服务方式,与要求间接服务为主的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仍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5.4 服务效果与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度仍有较大差距
农业部门服务带来的增收效果与农民要求的满足程度仍不高。
6 信息技术手段是新时期农业部门有效运行的基本手段
信息技术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各领域、各行业的各个方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实现手段。
6.1 信息手段与信息农业
信息手段是运用信息理念、信息网络、信息网站平台、信息和通讯技术来决策、运作、完成一定目标任务的方式和技巧。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和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控制以及现代的一些传媒技术)是农业产业高效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农业是信息农业,即以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运行全过程起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现代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充分结合,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运行和农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信息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运行的全过程。
6.2 信息手段在农业部门运行中的五大基础作用
一是网络服务。提供农业部门服务通向终端的网络高速通道,包括互联网、电话网(手机网)、电视网、广播网;二是决策支持。运用信息手段可为“三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科学化、智能化决策手段支持,减少决策中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性;三是导向生产。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导向服务,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是智能化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五是平台服务。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政令传达、农技服务、农民培训、信息、互动交流、产品交易等方面服务,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六是窗口服务。通过各级涉农网站的窗口,可及时、广泛地了解区域外以至国外相关信息和展示本区域“三农”优势和亮点,打造区域“三农”品牌。以上六个方面的作用基本涵盖了农业产业运行的全过程内容,充分应用信息手段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政府农业部门高效运行的客观需求,才能实现政府涉农服务与广大农民需求的充分对接。
6.3 应用信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信息农业发展
应用信息手段是提升新时期农业部门服务有效性的必然选择,是加快信息农业发展的必然措施。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6.3.1 以“金农工程”建设为基础,加强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以及信息采集体系、传输通道的完善和提升建设,强化作用功能。重点加快在“三电合一”基础上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6.3.2 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加强信息采集,丰富信息数量、优化信息结构、强化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保障。
6.3.3 对接需求,加强信息服务。围绕农业产业运行效益的充分实现,做好以产业运行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为重点的信息服务,提升“三农”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和农业产业运行的信息对称水平。
6.3.4 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水平。一是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二是积极开发应用相配套的系列农业专家系统,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
6.3.5 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应用水平。信息接触量少导致思路不活、视野不阔是制约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根本原因,新型农民培养的关键点是激活思路、拓展眼界,而最有效之措施是推进信息服务,让广大农民常态地获得大量的信息。
6.3.6 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宽广无边、高速畅快、全天候运行的网络平台和通道开展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招商工作。
6.3.7 积极开展部门合作,整合多方力量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提升发展。一是拓展与电信运营公司合作范围和内容,充分运用电信部门的通道和平台资源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与组织、文化、教育部门合作,整合农村党员教育、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农村运程教育资源开展涉农信息服务;三是整合农业部门内部信息服务资源,提升涉农信息服务水平,深度变革传统的农业服务手段和方式。
(1)由于农村经营体制的变化,各项统计数据不能做到按实收实支填报,而是靠抽样调查及推算结合统计数据,存在一定误差,且当前农户收入来源多,农业人口流动量大,农产品销售门路广,要做到较准确统计确实困难。
(2)统计人员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自身素质也普遍较低。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为统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一定的统计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才能使统计数据避免出现严重脱离实际及人为出错的发生[2]。一些村级统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基本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重视不够,加之村会计变动频繁,又没有进行培训,导致报表数据质量差,记账出错现象时有发生。
(3)农经统计工作经费不足。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由于点多面广,工作量日益增多,新的统计项目不断出现,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才能把统计各个环节上的具体工作做实,使统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4)影响农经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复杂,统计难度日益加大。农经统计年报数据有部分指标是各级党委政府考核基层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受行政干预,工作难度大,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5)农村基层的农经统计人员对农经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农经统计数据的质量。部分农村基层的农经统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不够,存在等、靠、要数据的现象,没有养成按时报表的良好习惯。在村组,统计员一般由村委会会计兼任,一些数字甚至只由村委主任、支部书记估报,报表一拖再拖。加之一些调查对象对统计的认识不高,收集的农经统计数据失真,严重影响了农经统计数据的质量。
2对策
2009年对农经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改革,完善了现行的农经统计报表体系,主要涉及农村经济基本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情况、农经机构队伍情况等方面相关内容。修改后的报表制度充实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资源条件和运行情况的统计;细化了农户家庭经营,尤其是土地流转、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情况的统计;突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统计;将原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统计表改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报表的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作为附报统计;增加了反映经管工作开展情况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情况的统计[3]。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整合统计力量。要建立由农经统计人员牵头,相关专业人员协作及审核把关的分工合作机制。二是整合统计经费。根据各专项统计工作经费状况,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挖掘和整合工作经费,确保统计基本工作经费需求[4]。新晨
(2)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趋势。为了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状况,应对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及经济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行情、农产品及乡村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上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分析预测农民收入状况提供依据。深入调研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情况、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农民现在的负担状况。在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完整的基础上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3)加强审核把关。各级农经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法》的学习,切实按《统计法》规定做好统计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到如实填报。各级农经部门要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做到如实上报。
(4)组织统计培训,规范农经统计工作。应切实做好逐级培训工作,使统计人员特别是基层农经统计人员熟悉指标体系和指标口径,掌握数据的采集和填报方法。
(5)进一步提高对农经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计年报数据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资料,各级农经统计人员应高度重视,端正态度,认真填报,并增强参与决策咨询的意识,树立优质服务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参考文献
[1]吴存玲.青海省农经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海统计,2009(9):33-34.
[2]张强.农经统计报表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知识:科技与三农,2009(3):21-22.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培训需求;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05.009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绥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重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开展多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距中央提出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绥中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4年秋,笔者深入全县12个乡,20个村进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调研,调查对象以种植业相对突出村为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从农村科技培训现状、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期望等方面对158名农民进行了深入了解调研,接受调查的人员中男性有110人,女性有48人,其中有24人担任过村干部。根据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培训现状作以下总结。
被调查农民的基本素质不齐:被调查的158名农民,30岁以下的8人,30~50岁的79人,50岁以上的71人;小学文化57人,初中文化86人,高中以上7人,不识字或识字少8人。
农民科技培训普及面较小:被调查的158名农民当中,上一年参加过农业培训的有8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3%,其中参训7天以下的短期培训有73人,7天以上的11人。从调查情况看,还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参加培训,被问及未参加培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40%的农民认为培训时间和农业生产时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民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三是农民自己认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有限,帮助不大或培训效果不明显。
培训部门相对较少:从调查情况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以农技推广部门和农广校为主,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很少有农业科技培训,来源于传统生产技术和邻里朋友方面的技术所占比重较大。
培训形式单一:从调查情况看,农民接受到的农业科技培训形式以田间技术指导和集中理论授课为主,其他培训形式不足5%,农民喜欢的培训形式是面对面授课、现场实习、电视、广播等多方式结合。
农民科技培训效果良好: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认为当时培训效果良好,少部分人认为培训作用不大。还有很多人认为,相关部门要针对培训制定配套扶持政策,让培训发挥更好的效果。
2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
培训目的的需求:根据调查情况分析,90%的农民参加培训是为了增加收入,63%的农民的培训是为了提高技能,少部分人参加培训是为了得到政府政策扶持。
培训层次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2%的农民都喜欢短期培训,绝大多数的农民喜欢一事一训,针对专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培训,对当地主导产业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其他层次的培训则很少。
培训内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81%的农民希望参加种植业中的粮食、水果、蔬菜和棚室生产方面的培训,少部分农民想要参加一些非农的技术培训。
培训方式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有60%的农民喜欢面对面授课和现场实习,19%的农民喜欢广播电视、光盘的形式,少部分人希望能去外地参观学习。
培训地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1%的农民喜欢在本村接受培训,少部分人有去外地参加培训或参观学习的愿望。
培训时间的需求:80%的农民希望培训安排在农闲时间或者根据特定农时来安排培训,少部分人则认为随时都可以。
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民过低的基本素质亟待提升,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亟待改善;农民培训活动相对较少,特别是非主导产业方面的培训活动更少,农民渴望技术,渴望增产增收;农民培训机构单一,力量薄弱。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推广、广播传媒相互关联环节薄弱,与农民培训的需求不适应;农民培训体系的师资水平要求较高,不但要求理论素质高,更要求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要高;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与农民的生产需求有不对应的地方。
4当前农民培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
继续加强“三进村”活动(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直通车”、“流动的课题”、“冬村大培训”等手段,深入乡村推广农业技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载体实施科技培训,扩大科技培训的覆盖面。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民培训环境,稳步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4.2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训意识
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较低,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还很薄弱,政府和培训机构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和竞争意识,用知识和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在当前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组织化程度。
现阶段无论是农业生产领域还是新农村的建设都需要农民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基本文化能力和较高的技术素质。只有具备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各项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想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功底和技术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就必须发挥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作用。
作者简介:邓立文,本科学历,绥中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本文来自《作者:邓立文
摘要: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工作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要了解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情况,发现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问题。根据调查情况明确当地的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途径。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培训需求;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05.009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绥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重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开展多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距中央提出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绥中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4年秋,笔者深入全县12个乡,20个村进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调研,调查对象以种植业相对突出村为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从农村科技培训现状、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期望等方面对158名农民进行了深入了解调研,接受调查的人员中男性有110人,女性有48人,其中有24人担任过村干部。根据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培训现状作以下总结。
被调查农民的基本素质不齐:被调查的158名农民,30岁以下的8人,30~50岁的79人,50岁以上的71人;小学文化57人,初中文化86人,高中以上7人,不识字或识字少8人。
农民科技培训普及面较小:被调查的158名农民当中,上一年参加过农业培训的有8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3%,其中参训7天以下的短期培训有73人,7天以上的11人。从调查情况看,还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参加培训,被问及未参加培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40%的农民认为培训时间和农业生产时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民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三是农民自己认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有限,帮助不大或培训效果不明显。
培训部门相对较少:从调查情况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以农技推广部门和农广校为主,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很少有农业科技培训,来源于传统生产技术和邻里朋友方面的技术所占比重较大。
培训形式单一:从调查情况看,农民接受到的农业科技培训形式以田间技术指导和集中理论授课为主,其他培训形式不足5%,农民喜欢的培训形式是面对面授课、现场实习、电视、广播等多方式结合。
农民科技培训效果良好: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认为当时培训效果良好,少部分人认为培训作用不大。还有很多人认为,相关部门要针对培训制定配套扶持政策,让培训发挥更好的效果。
2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
培训目的的需求:根据调查情况分析,90%的农民参加培训是为了增加收入,63%的农民的培训是为了提高技能,少部分人参加培训是为了得到政府政策扶持。
培训层次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2%的农民都喜欢短期培训,绝大多数的农民喜欢一事一训,针对专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培训,对当地主导产业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其他层次的培训则很少。
培训内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81%的农民希望参加种植业中的粮食、水果、蔬菜和棚室生产方面的培训,少部分农民想要参加一些非农的技术培训。
培训方式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有60%的农民喜欢面对面授课和现场实习,19%的农民喜欢广播电视、光盘的形式,少部分人希望能去外地参观学习。
培训地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1%的农民喜欢在本村接受培训,少部分人有去外地参加培训或参观学习的愿望。
培训时间的需求:80%的农民希望培训安排在农闲时间或者根据特定农时来安排培训,少部分人则认为随时都可以。
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民过低的基本素质亟待提升,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亟待改善;农民培训活动相对较少,特别是非主导产业方面的培训活动更少,农民渴望技术,渴望增产增收;农民培训机构单一,力量薄弱。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推广、广播传媒相互关联环节薄弱,与农民培训的需求不适应;农民培训体系的师资水平要求较高,不但要求理论素质高,更要求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要高;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与农民的生产需求有不对应的地方。
4当前农民培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
继续加强“三进村”活动(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直通车”、“流动的课题”、“冬村大培训”等手段,深入乡村推广农业技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载体实施科技培训,扩大科技培训的覆盖面。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民培训环境,稳步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4.2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训意识
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较低,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还很薄弱,政府和培训机构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和竞争意识,用知识和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在当前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