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实验室管理痛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痛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室管理痛点

第1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技术热点;下一代图书馆系统

图书馆的文献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开展文献借阅自动化服务的基础,在有效简化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流程,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使图书馆借助于信息技术走向数字化,如很多的纸质的文献和资料都变成了数字化的信息和资料,实现了数字化的管理。此外,图书馆每年将会花费很多的成本去购买数字化的资源或者一些数字化图书的浏览和使用权限。客户和读者要想获得这些资源或者图书必须要进行在线下载。当前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系统——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

互联网时代呼唤着下一代文献管理系统的开发。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方向包括重新定义图书馆目录、更加综合的信息发现环境、更好的信息传递工具、更强大的搜索能力和更加精致的结果呈现。下一代图书管理系统还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之所以称之为“下一代”图书管理系统,是因为新系统应突破原有图书管理系统在技术以及服务范围方面的限制,对原有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变革,而不是简单的升级或改善。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要优化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流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原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尽可能地把各种形式的图书资源涵盖其中,并且要把全球知识库纳入其中,以软件即服务或云计算方式进行系统部署,通过整套API接口,整合和扩展多种服务,最后经由前段系统,为用户提供简单直观的搜索界面,引导其快速发现所需资源。这其中涉及的研究热点包含以下:

二、研究热点

1.开源软件。开源软件(OpenSourceSoftware,简称0SS)全称是开放源代码软件。开源软件的来源基础是OSI(OpenSourceInitiative,开放源代码首创行动)。开源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公开性很高,社会上的所有的用户和个人都可以免费或花少量的钱购买该软件的代码,购买之后可以修改、拷贝、分发等等。其基本特征就是:免费获取,更新快和可以自由修改。OSI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下的“知识信息垄断”“知识信息霸权”对资源共享的制约。正是在OSI模式的影响下,OSS成功的运用到新一代图书管理系统当中,不仅在新技术开发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及读者服务构建了全新的实践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管理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开源项目和系统,如Greenstone、Evergreen、Koha、PhpMylibray、Emilda等,Dspace、ePrint、Fedora等都是十分知名的仓储管理系统。但是目前开源软件在我国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我国对于开源软件的开发意识淡薄,未形成良好的应用环境;中国当前不健全的知识保护环境不利于其在中国健康发展;后续系统维护和开发的费用较高;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匮乏;存在安全隐患等。2.云计算。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成为人们不断热议的话题。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机、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它把分布式处理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格计算技术综合的运用到一起,实现了多种技术的混合统一,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商业化运用。目前世界各大软件巨头都相继投入巨资进行云计算的研发,如谷歌、亚马逊、IBM、英特尔、微软等。云计算为图书馆带来的优势包括:(1)降低成本,云计算的应用将带来改变,硬件水平不再是限制,它可以帮助节约大概八成的使用面积。此外,云计算技术的成功的运用也大大降低了电源的使用,有效节约了运行成本。(2)云计算的计算能力超级强大,计算速度大大提高。由于原有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速度很慢,经常出现由于使用和访问的用户很多而导致系统出现死机。图书馆可以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取最合适的运算能力,使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使数据库的运行更加流畅。(3)云计算的资源整合功能。在图书馆领域,借助于云计算这个强大的平台,每一个图书馆都可以把自己的资源共享到这个大的平台上,同时也可以获得别的图书馆的资源,这样就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4)云计算实现了优越的在线文件夹及文件存储。用户和读者只需要通过系统的一个接口就能实现终端设备和图书管理系统的链接,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资源,真正发挥图书馆资源中心的作用。当然,云计算也为图书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云计算可能会改变数字资源出版、发行以及提供利用方面原有的一些模式;云计算存贮与检索利用方便,可能会弱化图书馆编目与剔旧功能;用户培训将被提到一个更重要的地位。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云计算可能会威胁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当云计算提供商让用户仅仅通过搜索引擎,就能达到全世界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不需要借助图书馆这个中介,那图书馆还剩多少生存空间?这也是目前云计算的争论焦点所在。3.Web2.0。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Web2.0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技术。Web2.0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现在很多的信息系统都在使用Web2.0。Web2.0功能十分强大,涵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是包括博客、维基、简易信息聚合、即时通信、标签、社会网络软件等新一代Web技术的总称。Web2.0为广大的网络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既是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信息,把自己的信息共享给其他的用户。同时,也可以在该平台上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和信息。因此,从本质上来看,Web2.0实际上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知识宝库。作为一种技术的Web2.0,其精神实质是始终以用户的体验和需求为运作根本,同时不断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来调整系统的程序,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全新理念。Library2.0是Web2.0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的产物。它的出现给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Library2.0的支持下,图书管理系统整合了很多原有的模块及资源,提高了新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水平。OPAC系统具有TAG、评论功能,个人图书馆建设富有成效,有效提升读者使用图书馆的黏度。现如今,Library2.0变得更加人性化,为不断满足读者和用户的各种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包凌,赵以安.国外下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实践与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

[2]谭忠顶.当代信息技术热点与下一代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开发[J].情报探索,2012

[3]徐震,李超,常晓茹.数字图书馆与开源软件(OSS)[J].情报资料工作,2009

[4]徐德斌,倪煜佳.开源软件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10

[5]魏群义,彭晓东.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

第2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设备;试验管理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提出扩大电力管理的范围为:金属、电能质量、绝缘、化学、电测、热工、继电保护、环保、节能等9个方面,并且要求实行从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安装、建造、试生产、运行及调试等电力生产和电力建设全过程的监督。而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质量监测和生产过程,几乎都是可以相应的指标和参数表达。如果设备试验离开正常的管理,要维持正常的发供电秩序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长期以来电力设备试验管理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电力生产工作。

目前电力部门监管的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力生产管理架构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计算机的分级管理的普及对电力生产管理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图1所示的电力生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各个生产单位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成为迫切的要求。为了对上图1中9大方面中不同的设备试验数据通过设备试验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非常必要开发一个新型的设备试验数据管理系统。

一、电力设备试验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

本系统是针对省级电力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设计、开发的。很多电力企业原本都已经拥有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本系统时要求不对资源造成浪费,应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并合理的应用现有的资源。根据以上系统的要求和特点,系统的设计原则如下:

1、可靠性原则

由于要把存放在各个供电所的试验数据集中到中心数据库,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非常严格要求。要求管理系统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可靠的运行,同时确保各个厂、局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通过Web 服务器、数据库软硬件以及技术平台选择和软件开发时都必须以此为主要原则。

2、灵活性原则

由于电厂以及各个供电所职能的差异和电力技术本身的特点不同,要求该系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供电所、不同项目的需求。例如各个火电和水电厂的设备在设备管理中,将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对电气试验和设备管理将会有很大的差别;要在一个系统中实现管理所有电力生产部门的设备试验数据,这个系统必须很灵活,要有不同的设计特点面对不同的用户。例如:我们在进行设备管理模块设计时采用了设备树,将所有设备挂在设备树上按分类不同,供不同用户选择;这是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灵活性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3、扩展性原则

该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目前所有的企业设备信息数据在开发过程中都是采用手动输入,二期开发时要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的集成。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和其扩展性,以实现单一认证。

二、电力设备试验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模式

目前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两种开发模式,一种是 C/S(Client/Server)模式,这种模式比较简单,对小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比较适合。另一种是 B/S(Browers/Server)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三层架构,开发过程相对复杂,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1、C/S 模式

所谓 C/S 即是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应用绝大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事务层、表现层、数据存储层和数据逻辑层。C/S 模式是一种三层或两层结构的模式。在两层 C/S 模式中(如图 2),事务层和表现层都放在客户端,数据存储层和数据逻辑层则置于服务器端。服务器为多个客户应用程序管理数据,而客户程序请求、发送和分析服务器传输来的数据,是一种 “瘦服务器”、“肥客户机(Fat Client)”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但也有其缺点。

图2. C/S 结构

交互性强是其固有的优点:在 C/S 模式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在在线帮助、出错提示等方面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在子程序之间可以自由切换;其次 C/S结构将任务合理分配到sever端和Client端,使通讯系统的开销降低,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使这种模式具有强大的事务处理和数据操纵能力;又由于C/S模式是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的网络协议(例如NT的Net-BEUI)适于局域网的安全性较好,所以在完整性和安全性上保证了数据的要求。

2、B/S 开发模式

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 Web(HTML、HTTP)的检索技术和信息,导致了从 C/S 的主从结构向灵活的多级分布式结构演变整个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在当今以 Web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应用中这一演变给体系结构赋予了新的内涵。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系统就是这种新型的多级分布式结构,简称 B/S 模式。B/S 模式结构如下图3所示:

图3B/S 模式结构

B/S 有如下优点:

使用简单,操作界面统一:只需要用户端对单一的浏览器软件安装,不需要像 C/S 结构中那样安装数据库应用软件、客户端软件等。这样不但使安装过程更加简单,而且可以节省客户机的内存和硬盘空间。

易于维护:由于专用的软件用户端无需安装,进行升级应用系统时,只需要对服务器端的软件更新。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用户就可以实现升级,实现无缝升级系统,使系统维护与升级的工作量与成本减轻,降低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有效保护企业投资,扩展性好:由于采用标准的HTTP、TCP/IP协议,B/S模式可以使Internet与网管系统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B/S 模式是典型的一个三层结构。在严格的三层结构类型中,布置用户服务在客户端,在应用服务器上业务规则服务布置,在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上分布数据服务。三层结构将应用划分为:功能层、表示层、数据层。表示层负责用户的输出和用户的输入,系统的显示逻辑被包含在表示层中,其位于客户端,由交互程序向网络上的某一服务器提出请求是它的任务,服务器确认用户的身份后把所需要的资源用特定的协议传给客户端,传来的数据由客户端接受,并把它显示出来。

三、电力设备试验管理系统模块开发

对所有厂、局的设备进行试验管理是电力设备试验管理系统的基础。所以整个系统的基础是对设备的管理,试验管理是建立在设备管理的基础之上的。试验管理和设备管理是设备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的核心,在这两大模块中系统设计中灵活性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且已经得到用户首肯,同时本系统这两大模块均通过了BEA公司的认证。

第3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电压试验;问题

中图分类号:TM83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电网系统中应用的新型输变电装备越来越多,推进了高电压试验的实践方式向前发展,并得到了很好的创新和突破,这就给高电压试验的操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不但需要了解新型设备的实验方式及选择技巧,还要熟练操作设备的技能,发挥其综合优质的功能。高压试验的作用是监督一次输变电装备的绝缘功能,试验的水平、质量、能力关系着电网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行。

1高电压试验的过程

电力系统设备的试验应该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规定,进行间断或连续的设备试验,然后由所得的监测数据进行技术参数的科学评估,展开设备状况的诊断。实施电力设备的高电压试验目的是在制造期间,对制造过程展开中间试验及原材料性能的检测等,能够及时的检验出新型的电气高压设备能否达到有关标准技术的规定,在检测中不合格的产品必须禁止出厂。高压试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试验的过程是与设备的使用服务寿命、事故率、电力系统的效益、利用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直接挂钩的。对正在运行的电力设备进行的试验又称预防性试验,这种按照周期规定实行的试验可以发现电气设备内部隐含的缺陷,经过抢修消除故障隐患,可以防止由于过电压的影响或是工作电压的作用,造成击穿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事故;对已经经过大修的电力设备实行高电压试验,主要是为了检验设备在维修与运输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性能变化,造成绝缘损伤。

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具体过程: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电源,要根据实验设备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然后对软件系统实施科学配置,将有关策竣参数进行初始化,综合分析在线监测记录的数据、维修记录、工况记录、缺陷记录、出厂数据以及定期设备预试的数据,对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做出准确、科学的诊断,进行充分的研究考虑后,客观的评估电力设备的健康状态,做出趋势预报,根据综合的分析拟定出初步的测试结果,找出影响高压电力系统设备的目标及指标属性,最后决定选择哪种方法解除故障。

2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2.1试验电压的问题

由试验的经验可知,试验电压的大小和介质的损耗因数数值是反比例关系,介质损耗因数的数值会伴随试验电压的增大而减小,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在绝缘材料中有一部分杂质,耦合电容器在多元件串联的状态下,连接线氧化接触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随着试验电压的逐渐升高,氧化层在原本完好的情况下逐渐融化,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引起接触电阻的阻值变小,也就使介质的损耗减小。在氧化层融化后,介质损耗不会受到试验电压降低的影响。

有时在用双臂电桥测量电阻时,测得的结果常常会出现和历史的测量结果差距较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不难发现,这是由于导线在绕组运行的过程中断裂造成的,当出现断裂现象后导线的表面会出现氧化层,对试验的电压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测量的数据不同。

在测量直流电阻的试验中,为了方便发现被测设备的缺陷和问题,最好使用输出电压低的测量仪器;在测量直流电阻和介质损耗试验当中,要注意考虑清楚试验电压对氧化层的作用。

2.2环境问题

由于实施试验的地区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对试验的影响也会不同。在温差大的环境下进行试验时,热胀冷缩现象比较强烈,对实验设备的影响也比较大,极有可能导致绕组导体发生裂纹,因为在温度高的时候,会使导体膨胀,而因裂纹顶紧接触良好,设备试验的电阻测试出的结果是合格的,但一旦温度下降,导体的收缩会使裂纹增大,这样导致接触不良,电阻增大测出的结果不合格。所以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或者保证每次试验环境温度要一致。

湿度对试验也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湿度过大,试验的设备绝缘介质的表层会有一层水膜,导致泄漏电流变大,绝缘电阻减小,介质损耗的偏差增大,使试验结果准确性大打折扣。

2.3引线的问题

在测量电容型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时,没有除掉固定在引线上的氧化层就开始测量,会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致使测量结果不合格,发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比较明显。氧化层对试验的影响主要是其电阻过大,用万用表对其进行测试就可知,氧化层绝缘电阻的阻值能够达到兆欧级,相当于多串联了一个电阻,如果不去除氧化层,无疑增加了试验设备的介质损耗,明显的影响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测量氧化层的绝缘电阻,检查其是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从而减少引线产生的电流泄漏,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在对避雷装置进行试验时,将其引线完全拆下实施试验,在参考电压下得到20 左右的泄露电流,但是如果只是将引线断开把接头留在避雷装置上,得到的泄露电流是 ,比规定的50 大很多,是不合格的,由此可知,试验时一定要将引线完全拆除。

2.4电磁干扰的问题

通常在状态检修工作开始以后,会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但是在检测时,进行测量的设备和其周围的设备都是带电工作的,所以其他设备运行产生的电磁场肯定会对被测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被测设备的相角发生偏移,使测得的数据不够准确,针对这种情况,由于在线检测的干扰源是实时存在的,难以避免,可以从数据的纵向分析入手,将测得的数据和历史数据展开分析对比,在综合考虑其发展趋势后,做出设备运行状况的判断。

在设备运行现场进行介质损耗试验时,被测的设备是停电试验的,但其周边的设备都是带电工作,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必然会对试验设备产生干扰,影响介质损耗因数tgδ测得值的真实性,所以进行试验时要想办法排除空间中的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一般可以使用选相倒相法、分级加压法、变频法等,其中变频法最为实用。

2.5设备接地的问题

对于像耦合电容器这样的电容性设备,如果在试验时接地不良,很容易产生介质损耗,导致设备的介质损耗超出规定的指标,使获得的试验结果准确性大大的下降,出现的介质损耗随着设备电容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要积极的测量电容电流的强度,由测得的电流大小诊断试验电压是否正常。

在使用TA、TV时,必须保证二次回路接地,不然会导致测得的数据不真实。TA、TV在大电流和高电压的运行试验中应用非常广泛,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转换必须依靠TA和TV,变换的过程遵循电磁感应定律,如果在实际的测试中没有把二次绕组的一端接地,或是出现接地不良的现象,就会造成所得的试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滤波器设备的接地开关闭合发生故障也会对测量数据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保证滤波器设备的接地开关闭合。

结语

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需要更加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指导,我们应该加快电力系统高压试验站的建设,创造一个优质的试验环境,才能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服务,构建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谈莹,周惠黎,程晔新. 高压试验厅的接地设计[J].低压电器,2011(24).

[2].高压试验安全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11(10).

[3]徐伟,明经亮.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试验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

第4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预防性试验;安全管控;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电力系统包括众多的电气设备,有些电气设备的故障甚至会威胁到整个系统的安全供电。电力生产的实践证明,对电气设备按规定开展检测试验工作,是防患于未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定期的预防性高压试验是日常维护的主体工作之一。电力系统中的工作本身就是高危险性的,进入设备区进行工作时,只有检修设备会停电,相邻的其他设备都带电,必须与之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预防性试验中的高压试验本身会产生高压,使工作又有了新的危险点,本文将从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的安全管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预防性试验的主要类型

1.1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主要分以下几部分:1)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2)泄漏电流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3)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或功率因素试验;4)交流耐压试验;5)绝缘油试验;6)油中溶解气体实验;7)SF6气体现场试验.

1.2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按试验设备分类主要有一下几种:1)旋转电机,包括三相异步电机,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同步发电机;2)变压器;3)高压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全封闭组合电器(GIS);4)电缆及其附件;5)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6)电源设备,包括蓄电池及其充电设备,交直流不间断电源;7)避雷器;8)套管和绝缘子;9)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2 预防性试验中常见的安全管控问题

电力系统中的常见预防性试验一般在变电站和发电厂内进行,由于变电站和发电厂一般不会出现设备全部停电的情况,因此在这些地方工作时就存在误碰有电设备的安全问题。在现场的工作中由于同时受天气、实验设备、实验仪器、试验人员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试验现场的安全管控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将从人身、设备及仪器三个方面以几个典型的试验项目为例,进行安全管控的探讨。

2.1 接地的安全管控

在预防性试验中,基本上所有的试验都有接地的项目。接地问题的安全管控在于要使接地点连接牢固不楚翔脱落问题且与地网之间接触良好,避免接触不良。首先是实验仪器的接地,,其目的首先是保护人身,防止仪器漏电伤人,同时也有对仪器的保护。笔者的工作经验中,在设备介损试验中,只要出现试验中仪器地线脱落现象,必烧仪器保险。其次,部分试验设备接地也是试验的需要,如对10KV开关两极间及相间的耐压试验中,必须要求一极加压另一极接地或一相加压另两相接地,才能进行,如果接地不好就可能直接影响到试验的结果。

2.2试验设备的放电安全管控

对于电容型设备,当对其进行加压试验后,由于其电容原理,在试验后都会在设备中储存有电荷,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放电,否则会严重影响人身的安全。电力系统中比较常见的容性设备有电容器、出线电缆、主变的高压套管、断路器的均压电容、较长的母线、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对这些设备进行试验后,应进行充分的多次的放电,保证足够的放电时间。对于电容器组的放电应遵循对每只电容器进行逐一、充分、多次放电,且每次在电容器组上工作前,负责人应亲自对电容器进行一次充分的放电,防止电容器组的残余电荷伤人。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例子,在一个220kV变电站内进行10kV电容器组的更换工作中,由于该电容器组已停电一个多月,且在上次停运时也进行过放电,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更换前,也没有进行放电就准备直接爬到电容器上进行工作,在施工人员往上爬的过程中,由于肚子接触到了电容器的一极,电容器组残余电荷对其放电,使其肚皮被电荷严重烧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笔者建议对所有设备进行实验前后均进行一次放电,当发现有残余电荷时,应进行多次的充分放电,以确保人身的安全。

2.3绝缘电阻测量的安全管控问题。

绝缘电阻的测量一般用到绝缘摇表,其安全管控主要在二个方面的问题:1)档位的正确选择。当对二次回路的绝缘进行测量时要选500V档位,要是电压选的过高则可能会损坏二次回路绝缘,而对于110KV电缆摇绝缘,则要选择5000V档位,否则不能准确检测出其绝缘性能。2)测试方法的正确选择。首先要至少三人进行,一人操作仪器,一人对设备加压,一人监护并设备安全警示带防止实验过程中外人的突然闯入。其次试验方法要正确。对设备加压前应先将仪器加压,待电压稳定后接触被试品,测试结束后先将加压端离开被试品然后关闭仪器,其目的是保护绝缘摇表,防止容性被试品对摇表放电损坏摇表。同时设备摇绝缘后要对其进行放电,其相邻的设备也应放电,防止其产生感应电荷。

2.4加压试验的安全管控。

加压试验只要包括交直流耐压试验、绝缘电阻试验、泄漏电流试验、介质损失角正切试验等,基本包括了对所有的电力设备。这类试验的安全管控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监护制度,试验负责人应做好安全监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规定,高压试验负责人应有有经验的人员担任。2)设置安全警示,试验现场应装设围栏,围栏与试验设备高压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设专人监护。被试品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3)严格执行呼唱制度。加压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接线,使用规范的短路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经确认后通知多有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调压,加压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呼唱制度。

2.5变电站内预试工作的安全管控。

变电站内预防性试验的预防性试验主要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进行管控。1)组织措施。现场勘查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2)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设围栏。

在变电站内的任何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以上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方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3.电力系统高压试验的安全保证对策

3.1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

安全生产意识,决定着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有效性与连续性,只有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全面提高电力系统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充分认识高压试验的流程与方法,熟悉掌握电气设备内部构造、解决应急事件能力,全面掌握试验规程以及安全技术要求,进一步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提高其工作水平。系统内部、各个部门,必须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安全等全面培训。强化持证上岗制度,所有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之后方能上岗。建设标准化班组与岗位,强化绿色工程体系的建设力度。引进具备评定技术与事故预防技术人员,并定期加强安全应急演练。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加强企业领导、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全面提升其安全操作水平。

3.2加强高压试验现场管理

派专职人员监视现场工作,特别是在降压环节或升压环节很容易出现多种危害因素,负责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口令,对试验危险进行及时、有效传达。准确了解电气设备绝缘阻值,在进行耐压试验前,需要将设备电源切断,最大限度保障电气试验的顺利、安全进行。在比较危险的位置或端头安装防护对策,并设立警示牌,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检测设备与被检测设备的金属接地,与此同时,进行牢固固定。在合闸之前,详细检查接线情况,并将在场人员全部撤离。

3.3积极构建科学管理模式与管理机构

事故管理,是一直以来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这种事后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新形势下,必须积极转变管理思路,构建科学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重点放在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方面。与此同时,加强高压试验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定多项合理对策,起到及时消除隐患、预防隐患发生作用。事前预防联合综合防治模式,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促进电力系统健康、合理发展。第一,提高危险识别能力,加强危险源、危险过程的识别,一方面为系统提供有效信息,一方面可以作为危险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二,目标化管理实施,结合目标,深入探究高压试验中的难点与重点。第三,标准化作业开展。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分析与评价现有工作流程,及时总结事故经验与教训。协调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尽可能满足高压试验标准。第四,深挖事故源。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通过科学手段,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加强事故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尽可能深挖事故源。并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将事故进一步转化为安全指导,全面提升安全指导水平。

3.4完善管理制度

高压试验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结合电气试验具体情况,完善安全保障制度与计划体系,全面评估安全保障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了保障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需完善监督对策,尽可能降低电气试验危害。与此同时,加强电力系统安全文化建设与宣传,积极吸引员工参与进来,进一步获得全面的安全生产技能与知识。坚持安全会议制度。在每天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与相关负责人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危险因素以及安全预防对策,将技术措施与安全组织对策落到实处。进行高压试验之前,全面掌握相关工作具体规程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工作票。全面检查工作现场设施设备,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全面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安全措施以及机械设备到位情况,按照要求仔细填写工作票。在上述工作落实之后,相关负责人需设置安全技术措施,确认现场操作。经过工作许可人签字之后,方可进行常规工作。

4.结语

在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中,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发现设备隐患和缺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高压电力设备试安全可靠运行工作的重要保障。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能够在准确的测量出电力设备本身健康水平,极大的减少设备运行的事故率,有效的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因此,要从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上,做好预防性试验的人身、设备及仪器的安全管控,确保本工作的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周黎惠.高压试验厅的电气安全设计[J].低压电器,2008(3).

[2]黄宁生.高压试验研究方法及安全简析[J].机电信息,2012(4).

[3]张旭升.电网高压试验方法及安全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第5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管理

1 引言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是随智能建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安装施工专业,是机电系统施工的一个分支。其作业空间范围大,周期长,使用的设备品种多,系统复杂,科技含量高,与其他专业联系密切。所以应合理安排资源,确保重点,照顾一般,全面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1,2]。本文主要针对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2广电大厦弱电系统技术方案

深圳电视中心(广电大厦)智能化系统主要由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有线电视、背景音乐系统五个分系统构成。各系统在功能上相互独立、相关信息共享,互有联系。

1、综合布线系统:

深圳电视中心(广电大厦)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美国康普公司的产品。深圳电视中心(广电大厦)设置中心机房、电话机房(13F),大楼纵向主干信息缆采用光缆,并备有部分铜缆作应急通信用。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分为话音传输及数据传输两个部分,总共约有4500个信息点。

(a)话音部分:话音部分各个信息点经由专用电话交换机与外线路相连。由户外引入市话光缆及应急铜缆引至中心机房,接人专用交换机,由专用电话交换机(PBX)引出线路,经电话总配线架,用若干根大对数铜缆引至各中间配线架,构成话音主干缆,各楼层中间配线架把干线缆线对分配到水平布线系统需要话音功能的信息点满足了话音系统的信息流需求。

(b)数据部分:各个信息点经水平线路和垂直光缆干线与主机房网络设备连接,机房设置总配线架,以供数据网络与外界通信。光纤总配线架与各光纤配线架由光缆连接构成纵向干线。各光纤配线架经端接设备、网络设备、到各楼层中间配线架与水平布线系统配接,形成完整的数据网络系统。

2、 楼字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BAS)实现对整个深圳电视中心(广电大厦)各系统及装置进行全时间的监视和控制,同时收集、记录、保存及管理各系统中的重要信息及数据。本系统硬件部分包括中央操作站、服务器、现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及必要的网络通讯设备及线路等部分。主要对以下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 冷风柜的控制、监侧、记录及故障报警;

 新风机的控制、监测、记录及故陋报警;

 通风设备的控制、监测、记录及故障报警;

 给排水设备的控制、监测、记录及故障报警;

 电梯的监测、记录及报警。

深圳电视中心(广电大厦)BAS共有约1500个物理点,BAS系统采用Honeywell EBI系统。

3、 安保系统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本系统主要由摄像机、数字录像机、监视器、图像处理设备、矩阵切换设备及线路传输系统构成,系统摄像机主要设置于人流密集的通道口,对出入人员实施监视,各摄像机位置经同轴电缆传输到一楼的监控中心后,先进入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再通硬盘录像机的环通输出到视频矩阵,通过视频矩阵的切换将实时显示图像调到大屏或监视器上显示。整个系统采用集中供电,通过中控室的UPS对系统供电,整个系统采用派尔高的设备,其计有230个前端摄像点。

(2)防盗及紧急报警系统:防盗及报警系统主要由报警主机、报警解码器、手动报警按钮、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等设备组成。

(3)门禁系统:采用加拿大RBH Access Technologies Inc. 公司生产的爱克信门禁与安全集成管理系统 (AXIOM III Access Control and Integrated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即使通讯线路任何一点受到破坏或出现故障,也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相应区域的出入口设置门禁点,安装感应式读卡器,通过刷卡识别持卡人身份和使用权限,所有人员必须凭有效卡才能进入门域。

深圳电视中心(广电大厦)其配套了239套门禁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

深圳电视中心有线电视系统是由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及安装的,系统前端设在(13F)机房,共有两套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终端约700个。一套为公共网络系统,供各楼层办公区域收看天威视讯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另一套为专网系统,专供各楼层的电梯前室和北大堂电视墙使用,通过前端的调制器和矩阵系统,可切换深圳广电集团的自办节目、会议通知和欢迎词等内容。

5、背景音乐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大楼的各公共区和办公区分别播放背景音乐、业务广播、紧急通告和紧急事件等,是现代智能化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

深圳电视中心的公共广播系统分为五个广播分区,共有700个前端扬声器,系统采用定压音频传输方式。

系统采用TOA的设备。

3广电大厦的弱电系统施工技术

(1)线管预埋和线槽、桥架的敷设

线管预埋和线槽桥架的敷设与土建配合施工同步进行。弱电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其他风、水管道的分布、位置和技术与工艺要求,以免与管道发生布置上的矛盾。

(2)线缆敷设:配线工程前,土建工程应具备清场、预埋到位并合格等条件;敷设的导线应便于检查,更换。配线工艺应合国家标准

(3)监控设备安装工艺

(a) 模块板线路的端接方式

•防盗报警探头如:双鉴报警探头、红外报警探头、门磁开关等。每路报警探头的报警状态为4状态,即线路开路、线路短路、正常、报警,有在线监视功能。

•数字量输入模块(DI)每一路信号的状态为2状态,即通,断或正常,报警。

•模拟量输入模块(AI),每块AI接线端子板可以提供多路连续模拟量的信号输入,输入信号的规格为电流型/4―20mA或电压型/0―10V。输入信号可以是由传感器转换的温度、湿度、流量、压力、或由变送器转换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功率、频率等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模拟量输入模块(AI)的每一个信号端接点都可以连接四种不同规格类型传感器的信号。即有源电流型、无源电流型、有源电压型、无源电压型。

•模拟量输出模块(AO),每块AO接线端子板可提供多路连续模拟量的输出控制信号。输出连续控制信号的规格为电流型/4―20mA或电压型/0―10V。输出的连续控制信号电压可以控制执行机构来改变调节阀的大小,风门的开启程度等。

(b)传感器与执行器:在本系统中采用大量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重点介绍电动调节阀的安装。安装后当阀处于最大开度时清洗管道,清除污物以免运行时发生卡滞或损坏。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应力并使介质流向与阀体流向标志一致.

(4) 系统调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系统的线路连接和应用软件编制完成后进入调试阶段,调试可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中央设备的调试开通一>建立中央主机系统与现场控制器的通讯一>现场控制器端接点与监控点器件的调试一>联动程序的演示。

4 总语

广电大厦弱电系统施工技术是实现该系统质量优良的基本条件之一。主要施工技术关键和成果如下:

(1)严格管线敷设工艺,在现场多工种交叉施工的条件下根据广电大厦PDS系统用户端从地坪出线的设计要求采取保护措施和交叉作业的办法,确保管线敷设质量。

第6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邮电;通信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领导的职责。但它又涉及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利益,所以要靠大家来做,要实行全员经营。我们一定要把改善经营管理和推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分解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落实每个职工经济责任,开展群众性竞赛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使企业每个成员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负起责任,作出贡献。

1、通信企业外部环境

邮电通信企业面临的外部新问题,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建立适应市场条件企业运营机制迫在眉睫;第二,竞争与信息化对企业更具有挑战性;第三,企业家创新意识的树立更具有迫切性;第四,企业的资本有效运作更显得重要。

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在体制上,邮电部已改为信息产业部,但真正达到政企职责分开,还有一个过渡,这主要是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建立两方面的问题;另外,明确产权关系,企业内部才能真正建立起正常合理的运行机制,政企才能分开;目前邮电企业正在进行的邮电分营工作是有利于邮、电两大业务自身发展的。因为邮电分营,邮政与电信可按自身特色经营管理,取消“以电补邮”有利于电信专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邮政自身的良性循环。

在经营方式上,1987年以来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对改善邮电经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种经营方式第一,承包人不是从竞争中产生的,这种做法弊病较多;第二,包盈不包亏,承包人一旦出现经营失误,绝大部分损失仍有国家承担;第三,造成承包经营的短期化问题;第四,承包合同的权威性问题。

用户市场方面,市场调查研究,营销网络,营销队伍方面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各个部门被人为地分开,部门间缺乏协调一致地密切配合,企业的营销策略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营销体系的运作未能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结合起来;重视非基本业务的经营管理,忽视基本业务的经营管理,对有竞争的业务,经营管理得好,对基本业务则重视的程度不够;企业经营者从意识上还没有真正将企业从规模建设、量的增长上转移到对用户的经营服务上,服务还只停留在表层上,十几年来形成的从技术、工程建设、业务、到用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很难更改。

对人的认识方面,邮电通信企业改革不尽人意的原因可归为两点:(1)缺乏长期激励机制。现有的改革为企业提供了较大的短期激励,但同时造成经营者(或承包者)在经营期内对所有权益侵蚀的内在动力;(2)缺乏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经营者一旦任命,就拥有相对稳定的权限,而监督的缺乏则造成无效益的经营和大量浪费以致腐败。

总之,从企业的本质及内在要求看,企业效率、效益及效果的提高,依赖于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及约束机制的完善程度。但由于企业的产权定界模糊,企业经营权、自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完全适合面向市场的需要;不能完全调动人的积极性。面对新问题,在政企不分、邮电合营、产权不清的体制下的经营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不是现行的经营方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所能自我完善、自我克服的,企业必须进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逐步将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转变为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改革上。为此我们认为首先应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准绳,建立产权为纽带的内部运营组织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企业对外部突出以市场为中心、企业对内部突出以人为中心、以资本运营为中心,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3邮电通信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市场为中心的企业,其企业的管理应称为经营管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企业的某种经营管理优势只能适应一时,而不能适应一世,要使企业时时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不断创新。

3.1确立三个中心。第一,以市场为中心,明确企业的目标和策略;第二,以资本运营为中心,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第三,以人为中心,研究人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以“市场为中心”包含了两个方面:从外到内实施管理的明确目标;综合考虑、慎重决策的策略。即企业的经营原则是从外到内,依据市场情况决定经营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以“资本运营为中心”,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得到更高的效益,取得更大的效果。效益是一个比利润宽泛的概念。利润是衡量企业效益的一个主要的量化指标。但是,利润高并不一定效益好。效益应该是三个量化指标的综合:第一个指标是利润;第二个指标是市场份额;第三个指标是企业市场价值;对非上市公司来说,也可以是企业的资产增值率。企业的市场份额是企业的商誉带来的,表达的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所以把第二个和第三个指标合一,即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值率;而企业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增值或企业的市场价值所表达的实质是企业的预期利润,故考察企业效益必须考察利润和预期利润两个方面,而且相比较而言,预期利润更重要。

以“人为中心”,本质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企业内部职工(职工包括员工和经营者),外部用户(或公众)和企业关系中的两个根本问题:权利和需要。外部用户(或公众)有获得邮电通信企业服务的需要,对企业有监督和否决权,他们的权利是通过“舆论”或股份制中通过手中的股票来行使这种权利的;企业内部经营者有权利、地位、成就和与其贡献相适应的经济报酬的需要,及在竞争环境中选择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对于公众中的投资者来说还有增值的需要。这三者的需要在企业获得效益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满足和平衡,问题在于创造效益的职工的需要如何得到满足。调动企业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只有持续地以人为中心,不断创造解决人的需要的新途径,才能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确立的“三个中心”是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三个中心轴,其中以资本运营为中心是主轴,提高企业资本运营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以市场和人为中心,这两个轴做为主轴的两个支撑点。

3.2建立三个体系。围绕“三个中心”,我们认为应该建立“三个体系”:内部运营组织结构体系、企业市场经营服务体系和企业激励机制体系。

内部运营组织结构体系是突出资本运营为中心,围绕企业效率、效益和效果所搭的框架。这个框架所遵循的原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能在部、省、地市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资本运营紧紧抓住实现资本保值增值这个核心内容,真正实现企业由实物管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管理转变,以资本增值为目标,以优化资本增值结构和提高资本运行质量为重要手段,以资本扩张形式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从而最终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在满足社会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效益和效果。

企业市场经营服务体系是围绕市场这个中心建立的体系。它在内部运营组织结构体系这个框架下,加强研究市场、反馈市场信息的系统,强调市场营销的作用,突出服务,使企业时时跟踪外部市场环境,作出准确的决策。

企业激励机制体系是以人为中心,在专门研究人的权力与需要,激励人的潜在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作用不可忽略的建议,因为归根到底,企业的管理是“人”的自我管理。

结语: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邮电通信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制定经营战略,这应成为企业高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竟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通信市场洪需关系的变化,要求企业随时作好修正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准备和物质、技术、人才准备,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研究也应是企业的一项日常工作,邮电通信企业应尽快从组织上、物质上落实这项工作,保证邮电通信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孙宏伟. 邮电通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 特区经济,1998,01:47-49.

第7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 通信工程 特点 管理

一、引言

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对通信工具的需要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利用通信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是工作。所以高质量的通信工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通信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快。加强对于通信工程的管理涉及到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了解通信工程的管理特点和实际的问题从而制定出完整的策略是迫切需要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二、通信工程管理特性

2.1技术特殊性

通信工程与一般的技术工程不同,它具有独特的技术性。通信工程在技术管理上要求非常严格,因此要求技术一定要成熟。因此在实际的通信工程建立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选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施工单位在选取技术人员时,不仅要有极其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娴熟的实践技巧或操作能力。对于一些新上岗的技术人员必须要进行前期的培训,并通过相关基础知识的考试合格后才可以上岗,上岗时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指挥和指导。

2.2工序连贯性

整个通信工程的每个管理项目都是步步紧密联系的,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所以只有确保每一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保持整体的持续运作。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仅仅靠个人或则某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协调运作的,需要每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整个通信信息管理过程,技术部门则负责给予技术上的支持,监督管理部门则需要对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日常进行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三个部门间应互相监督,互相建议,优化整个管理过程。

2.3应用差异化

通信工程管理应用差异化主要体现在通信设备和应用材料的多样化,由于调制的设备参数不同,便会造成后期在维护管理上出现一定的困扰。每个应用都有自己固定的标准体系,在选择设备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应用中的通用型和差异性就会造成所计算出来的定额与实际不符。这种问题虽然不时常发生,但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

2.4管理难度大

现有的通信工程管理难度较大,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通常需要面对投资量巨大的复杂的建设工程。由于通信工程的建设与其他工程一样会受到很多外在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给投资量巨大的通信工程Ю春芏喾缦障睿这些内容将影响到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运转情况,也给施工的难度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为了保证通信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通信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十分周全的技术实施计划来推进项目进展。

三、通信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通信工程的规模大小决定着通信工程的成本投资多少,如何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投入,是整个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图一,通信项目在成本上应加大控制管理,采用招投标的形式进行选购材料。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捷径谋取利益,使得造成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招投标阶段期间,保证公平、公正性原则,选用的材料不但质量上能够得以保证,而且在价格上也要合理。避免出现选用价格低、质量差的劣质产品。其次在人工成本上也要进行合理性的控制,减少不必要人力资源的浪费。一般技工工日控制在 0.7,普工工日控制在 0.5,所以施工单位在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上进行合理性的掌控。

3.2加强通信工程的进度管理

通信工程的施工程序能够得到合理地优化,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成本投入取决于施工工程的进度,进度快的工程可以有效的节省建设资金和人员费用,但在追求进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在项目建设中,要适当调整工作进度及施工人员的组织力度,加强施工的灵活性,从而缩短总工期;同时要严格控制关键部位的施工工序,统筹兼顾各个施工环节,保证各个工序之间衔接良好,从而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缩短工期。

3.3加强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通信工程管理过程中,质量的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环。提高工程的质量也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工程建设前的管理就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工程的准备工作,如图二,同时还要不断用现代化技术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使其得到明显改善。其次要加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因外部环境或施工人员的流动所造成的施工问题,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同时还要做好后续的检查工作,进而有效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最后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加强质量的控制。在通信工程完成以后,要严格遵守验收工作的相关内容,一旦发展质量问题,要及时和施工人员沟通进行及时修补。

3.4完善通信工程的管理流程

作为绝大多数国家大力推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信息网络技术,物联网它的用途非常具有多样性,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丰富发展通信功能,提高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效率,未来的通信网络应当努力实现与物联网的高度融合,优化通信网络的信息采集等重要节点,实现通信工程管理手段的创新和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物联网处理能力和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在通信工程管理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进行计划和调查,要了解清楚工程的建设方案以及建设目的,包括后期的运行效果等方面。通信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完善项目的绩效和评估管理流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通信工程的技术施工人员在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阶段,应当严格按照上级给予的方案进行操作。在安装前可以利用物联网的优势提前对项目的整体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

四、结束语

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里的通信工程拥有着神奇的力量,对通信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仅能够确保整个通信工程的正常运作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通信保障。因此,为了更好地的建设通信工程,我们需要认真仔细的对待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法。在通信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集体精神更为突出即需要每一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信工程的高效运转,从而保证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活动的正常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何金吾. 浅谈通信工程管理的特点和策略 [J]. 科学技术,2012

第8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76-01

电力对广播发射台站来说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一种能源,对广播发射台站的安全播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力系统应用的稳定需要变电站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和发射台之间的重要纽带,其能否平稳运行对发射台站的发展和稳定播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是变电站发展关键任务,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1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按照严格的要求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变电站本身的安全能够保证电能处理系统的安全,为此需要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变电站管理目标,对变电站系统运行中的各种操作进行规范,包括设备运行时候操作的安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变电站技术处理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确定能够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按照既定的目标来实现,从而使变电站的运行保证在一定的安全考核范围内。

2)提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变电站运行安全操作规范。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会受到外来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安全事故。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电网设备常常会受到强降雪的影响,从而出现电网崩断的现象,无法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再有,各种雷电、暴雨、火灾等也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威胁。针对这些情况,维修室电站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稳定地进行电力供电的抢修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电力系统。

3)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系统变电站想要实现自身的安全生产,需要积极落实技术安全责任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供电。电力系统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需要具体落实到个人,体现个人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高度的责任感,并要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亲临现场检查和指导变电站的安全供电工作。

2 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社会上,现阶段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有一些都是因为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以及工作操作失误造成的,根据有关要求,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工作流程进行了限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关操作人员忽视了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且对设备的定期检修不到位,不能对电力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识别。

2)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电气设备的操作失误。变电站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电气操作失误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都是人为原因导致。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会使其呈现不同的工作态度。在工作态度消极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工作操作失误的问题。

3)电力系统变电站工作规章制度执行力较差。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需要具备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但是现阶段的变电站管理工作流程和各个规章制度管理不够完善,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变电站运行人员随意找人替班的现象。另外,在缺乏人手的情况下,很多工作人员就会出现习惯性违规操作的问题,不利于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4)电力系统变电站检修模式不完善。电力系统变电站检修工作较为频繁,对于一些刚刚投入使用的设备如果经常性检修不到位不仅不能提升设备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而且还有可能带来其他安全隐患问题。因此,电力系统变电站检修需要形成严谨的检修计划,保证检修人员按照计划开展检修工作。

5)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管理中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由此导致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很容易出现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问题,对变电站自身设备、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

3 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1)树立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安全生产观念。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从变电站运行的安全角度来看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重复工作、机械化工作的现象。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工作中工作人员很容易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工作的惯性思维,对待事物缺乏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不能对变电站系统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趁早发现。

2)提升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技术水平。电力系统变电站工作人员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要在工作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紧跟时展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变电站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开展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研究,加强有关人员的工作培训,及时发现变电站事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3)注重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心理建设。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心理因素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变电站中所有的设备、仪器操作等工作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而人的工作状态会受到心理条件的影响和支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变电站工作人员完成自身工作的重要保证。现阶段的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变电站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在变电站的工作中管理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因素,实现变电站生产的人性化管理,并要在管理中注重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将以人为本和制度管理重要性进行充分的结合,引导变电站值班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并逐渐形成变电站安全管理理念。

4)完善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保证变电运行的稳定可靠,进一步对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完善,为电力系统成功输送电力提供了保障。第一,确定科学合理的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目标。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变电站发展实际情况和变电设备的配置确定健全的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计划,根据计划的制定来确定变电站运行管理目标。随着变电站的逐渐发展,电力企业还需要对变电站安全管理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第二,全面落实变电站技术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约束他们工作行为的同时提升变电站运行管理效率。

5)加强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维护力度。为了提升变电站系统的安全性能,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维护力度,保证电力系统设备应用达到一定的标准,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一,应用高质量的维护工具进行变电设备维护。第二,建立相应变电设备维护机制,定期进行检修。

4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站系统运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包含了多种操作技术的工作,要想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有关人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变电站的管理发展中完善变电站安全保障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变电站工作管理中的任何细节问题都需要予以关注,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不断向变电站运行人员渗透安全意识教育内容,提升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促进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刚,巩方伟,耿斌,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农村电气化,2016(4):60.

[2]王玮玲.加强电力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电子制作,2014(24):231.

[3]王巍横,李娜娜.浅议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35.

[4]娅丽.浅析变电站运行安全措施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2(17):128-129.

第9篇:实验室管理痛点范文

[关键词]铁路供电 风险管理 调度大数据处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85-0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路网建设顺应时代变化正在大规模扩建,呼铁局生产力也在不断拓展,2015年我局动车开通,新线陆续投入运营,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供电设备大批量增加,必定致使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供电段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确保供电安全稳定,本文结合包头供电段实际工作介绍了几种安全管理办法,阐述了安全风险管理、调度大数据信息管理两种管理方法,有效推动了供段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安全文化的形成,实现供电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治久安。

1.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概念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一种以“风险控制为工作主线”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要求企业通过全面控制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对事故的“超前预防,通过排查识别、分析研判,超前确定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确保有效遏制、消除风险衍变。安全风险管理我段精心创建并实施的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风险识别研判、风险预警、过程控制、评价考核、持续优化”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用严密的流程促规范、控过程,以科学的考评抓落责、管效果,确保安全风险常态可控。

1.1风险识别与风险研判

1.1.1研判常态风险。组织干部跟班作业、添乘检查,“会诊分析”,研判作业风险;解析事故案例,倒推风险点,研判管理风险。同步把发生并纳入到管理数据库中的事故、事故苗子、设备故障等基础信息,运用柱状图、圆形结构图等形式进行统计排序、比对分析、查找规律,深挖风险。

1.1.2识别动态风险。强化安全信息日分析,结合设备、人员、环境变化和阶段性突出、季节性易发的安全问题,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预测安全趋势,甄别正常情况下潜在的风险。

1.1.3联动互通风险。充分利用联劳协作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发挥联动互控的安全保障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和整治结合部存在的问题,消除供电安全隐患。

1.2风险预警

1.2.1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的原则

要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科学、全面、可行、可比原则。科学性是指能够反映安全生产的客观实际以及本质,能反映出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全面性是指选取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指标时应从研究对象的多个方面考虑,将可能引发事故灾害或者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方面和因素都考虑到。可行性是指建立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该能够获取数据资料,在操作上有具体实践性。 可比性是指建立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然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

1.2.2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为安全人因工程、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三大部分。三大指标部分又可以再进一步细分,每个细分指标都具体反映出风险发生根源。设计指标体系时,既考虑到全面性,尽可能使选取的指标有代表性和能独立测评性,同时注重整个指标体系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指标体系的层次间和整体结构上,本身也反映影响因素之间有相互影响,交叉关联的系统性关系。

1.3过程控制

1.3.1 管理环节全贯通。按照“岗位管理全覆盖”的管理思路,在完善规章制度、明晰岗位安全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管理流程95项。每项流程都包含了操作程序和执行标准,明确了量化规定及质量要求。

1.3.2 作业过程全贯通。按照“作业流程全贯通”的管理思路,依据作业标准和程序,制定和优化作业流程1475项,建成操作易行、全面覆盖的作业流程体系。

1.3.3应急处置全贯通。将所有非正常作业全部纳入应急处置流程进行管控。立足“一事一案、一处一案”,制定故障处置、越区供电等应急处置流程48个,把应急预案按程序进行分解,纳入各个处置流程中,明确信息传递、现场指挥、处置程序等具体要求,解决了应急处置程序化、明示化不足的问题。

1.4评价考核

(1)科学性的原则。科学性是测评体系的生命,为确保测评体系具有科学性,必须保证指标体系的严密性、逻辑性,突出领导干部责任落实。我们把领导干部履职落责是否到位定位在环节干部是否按流程管理、职工是否按流程作业以及流程执行的结果上,剖析问题成因,倒查管理短板,核实制度漏洞,追责流程盯控和设计源头。

(2)系统性的原则。生产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指标是不能客观反映安全绩效。明确每名干部必须做到的规定动作及工作标准,谋划好干部履职尽责的“路线图”,推动职责标准和管理流程的落实,实现了各项工作的程序可追溯、落实可追责,确保工作不受人员变动和干部责任心问题而降低标准,保证高质量落实。

(3)全面性原则。考核评价必须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能够全面反映出企业的生产安全情况。

1.5持续改进

正向激励促进责任落实。开展月度“明星职工”、“五好职工”、“优秀工班长”评选和工班长公开竞聘、“双百”安全竞赛等活动,把制度的“刚性”和文化的“柔性”结合起来,以打动人心的安全文化感化人、激励人,实现外在激励与自我激励约束相互融合,促进职工执行流程、按标作业成为自觉行为,把对安全责任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安全文化的形成。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在全段形成了学习流程、尊重流程、落实流程的良好氛围,控住了风险、看住了安全。建段近四年来,杜绝了责任事故,设备故障逐渐下降。

2 调度大数据信息管理

2.1调度安全管理现状

调度是各种数据信息汇总中心,是指挥生产的第一当事人,是连接车间班组与设备现场的桥梁纽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各级领导决策指挥生产的重要部门。但是目前调度管理工作存在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调度员安全管理不到位,调度员安全思想观念传统陈旧,调度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够,不能很好利用现有6C分析、远动遥控技术、监控分析等新技术。

2.2积极改进,建立调度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1)接入铁路安防综合监控系统,与其他部门实现视频资源共享,时刻监测关键处所设备运行。通过对视频监控系统的改进真正实现对远程设备的“遥视”功能,实现防盗、防火、应急指挥操作及对关键设备的监控,为实现变配电所“无人值守”做准备。

(2)按线别进一步优化电力和供电调度指挥台配置,并为日后接入高铁做好预留,优化完善既有调度主站功能。

(3)设立6C分析室,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系统梳理各类别问题,将后台数据作为研判季节性、倾向性问题的依据。

(4)设置作业视频监控及录音分析室,实现标准化控制,推进规范化管理。建立日常检修及应急指挥音视频系统。

(5)建立轨道车出车管理平台,基于轨道车司机远程出勤系统,专人专管,避免结合部问题,调度员通过系统下发调度施工维修计划、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及行车明示图。

(6)设立监控分析站设专人负责全段轨道车行车及接触网作业安全数据的各项分析,包括有作业车GYK、作业车录音、作业车视频的分析工作。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给铁路系统转型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对铁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对供电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我段实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和调度大数据信息管理,使安全管理过去的粗放式过渡到精细化管理,为我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