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1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党的十以来,新一代领导班子勤政、亲民,深入基层调研。在调研中,特别是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公开发表的讲话引用了许多古人的名言和典故。为方便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和赏析,本刊将讲话中所引之经,所据之典,作一浅显解读。

[原文]

1、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注释]

这句话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崇尚自由,承老子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作品长于用寓言来说明问题,常与对手惠施辩论。如“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白马非马”等。

这句话翻成白话就是:先生没有听到过寿陵余子之到邯郸学走路的事吗?没有学到别国的(走路的)能耐,却把自己怎么走路给忘了,直至爬着回来了。喻意是说: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原来掌握的忘记了。

后来,这句话简化为成语:邯郸学步。

[原文]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这首诗是清朝画家郑板桥的诗。郑板桥(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年)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当过县官,所以,他深知人民的疾苦,写了许多同情劳动人民的诗。这首诗的原文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原文]

3、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注释]

这句话出自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原文是:“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意思是:要灭亡别人的国家,必定要先毁去他们的历史;破坏别人的棺材,败坏别人的社会秩序和法纪,必定要先毁去他们的历史;埋灭别人的才能, 废除别人的教化,必定要先毁去他们的历史。

[原文]

4、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注释]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淮南子》是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人所编的一本带有道家思想性质的一本书。里边有许多治国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这句话的原文是:鲁昭公有慈母而爱之,死,为之练冠,故有慈母之服;阳侯杀蓼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先正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著之。是礼乐未始有常也。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席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这句话的主旨是反对法古守旧,立张法制随着时代而变。刘安,当时被封为淮南王,与汉武帝同时,他广集宾客,编著《淮南鸿烈集》,即《淮南子》,以道家为主,反对儒墨,实则杂取各家,是与《吕氏春秋》相类的杂家。鲁昭公是春秋末期鲁国君主。练冠:以白练加冠,指服丧,戴孝。现在民间仍以白色为孝服。三代指的是夏、商、周。循俗就是遵循习惯。多有赞美之意。

这些话翻译出来就是:鲁昭公的母亲很仁慈,鲁昭公非常尊敬她,她死时,鲁昭公就在帽子上加了一条白丝带戴孝,所以有了为慈母服丧戴白孝的礼仪;蓼侯大宴国宾时,阳侯见蓼侯夫人美丽,就杀死了蓼侯夺走了他的夫人,所以后来大宴国宾时就废止了夫人亲自端盘子上食物的礼仪。所以,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合现在的就废止了;近代的事情,做的好的,就加以发扬,使它显明。这样说来,礼乐制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圣人制定礼乐,但并不受礼乐的限制。治国有规律,根本是对百姓有利,教育臣民有原则,最好是让他们执行命令;如果对百姓有利,不一定仿效古代;如果符合实际,不一定按照旧制。夏商衰落时,没有改变旧的法令制度就灭亡了。夏商周三代兴起时,没有沿袭旧的法令制度也称王了。所以圣人治国,法令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礼仪随着风俗的变化而变化;衣服器械之类,怎么方便怎么用;法令制度,怎么合适怎么用;所以改变古法不能非议,遵循习惯不值得赞美。各种河流的泉源都不同,可是都流向大海;各家的事业都不同,可是都专注于治理。

因时而变,不要拘泥于古,不要拘于外,很有现实意义。

[原文]

5、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注释]

这是同志于一九一七年所作的诗词中的两句,展现了的宏图大志,以及他宽阔的胸襟。惜无全文。

[原文]

6、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这是同志在途中写的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原文]

7、长风破浪会有时。

[注释]

这句诗原文出自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第2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先秦诸子选读;教学问题;教学方法

《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经典。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智慧,增强语文素养,因此诵读文化经典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途。下面就本课题的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薄弱成为文化经典阅读的障碍。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文言文已经失去它存在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而言先秦文章阅读的难度更是不言而喻,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材料偏深偏难,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文言文学习中的语音障碍、语法障碍、词汇障碍等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对文化经典的学习兴趣,直至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2.教师们知识结构不同,对经典篇章喜好不同,也导致文化经典教学的不少问题。

教学中,有撇开经典文本以练代读而架空讨论孔孟思想的,学生因缺乏对文本的涵泳体悟,根本无法感受到孔孟思想的深刻和智慧的深远,无法品味到孔孟经典著作多彩的性情和个性;有不加选择依序读解经典而耗时费力的,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学生们叫苦不迭;有将解题概括当成最重要教学任务,草草收场的……

这些现状导致了文化经典阅读、教学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益。如何更有效进行文化经典教学,本人做了几方面的探讨。

二、文化经典教学的几点教法探讨

1.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于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生平故事历史记载很多,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吸引学生,走进古代圣贤,让学生在古圣贤的成长经历中,感到圣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拉近学生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只是仰视圣人,而能从故事中体味圣贤可亲可感之处。譬如教学《论语》时可以先介绍孔子的身世: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讲到孔子读书勤奋时可以介绍“韦编三绝”的典故和“孔子学鼓琴”的故事。

讲授《孟子》时可以通过“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孟子欲休妻”等通俗而又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讲到《庄子》时可以介绍“庄子辞相”“庄子行于山中”等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学生感到圣贤就像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也有人生的苦难,也有犯错的时候。引导学生走进先贤的生活,激发了解他们思想的欲望。

2.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

《先秦诸子选读》教材所选的都是经典篇章,文质兼美,逻辑谨严,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诵读,更好地体会篇章的深刻内涵,同时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教师示范诵读、教师领读、师生共读、学生集体诵读、学生示范诵读,可高声诵读、轻声吟读、默声会读等等,在课堂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受经典生命的旋律。苏轼有诗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过反复诵读,读出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和韵味,才能更好地对文章精髓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

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的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默写下来,连标点符号也不要弄错!在潜移默化当中,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

3.注重比较学习,联系实际探讨诸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比较阅读法是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将课内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与课外的知识进行比较,抓住他们的共同点,从而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文化经典的阅读同样可采用比较方法,这样既节省时间和精力,又减少盲目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同样是谈志向的文章,《论语》中就有《公冶长第五・言志章》和《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先进篇》等篇章,其中《公冶长第五・言志章》较为简洁,原文如下: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类似这样的教学材料在文化经典中俯拾皆是,比如孔子在不同篇章中对“仁”“义”“礼”“孝”“勇”等论述,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进行梳理,既可以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又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比较法的运用还可以把《论语》《孟子》《庄子》中古代圣贤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论述进行分析。从更宽的层面理解古代先贤思想的异同。

4.开展辅助式教学活动。

(1)开设专题讲座。在学校中聘请对文化经典较有研究的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第3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道家;人格;圣人;思想政治教育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所含蕴的独特哲学智慧有着丰富的精神力量。过去人们往往对儒家思想青睐有加,对道家思想的教育价值有所忽视。但道家学说实则蕴涵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道家理想人格的解析

理想人格是一种文化基于对其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的某种突出品格。老子的道德,侧重按其本性“自己如此”,即无论天地万物、人类社会都应“自己如此”,不违背本性而有为(妄为),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1]向往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构成了道家的理想人格,即“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人生理想人格化,并以特定的人格形态表现出来,继而有了老子的理想人格典范――圣人。“圣人”是老子理想人格的现实承担者,儒家也说“圣人”,但老子追求的圣人品格表现为对遵循天道、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2]

《老子》多言及圣人,而《庄子》多言及至人、真人、神人、圣人、天人,这些是道家思想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庄子道家的理想人格反映了他们既涉世又傲世的人生态度,体现他们向往超越的人生追求。[3]这些理想人格都是道家思想的自然体现,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便可窥见其宣扬的道家理想人格的风貌。

二、道家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道家传统人格理论所属的文化体系是两个相交的圆,它们之间既有彼此渗透影响的共通部分,又有本质不同的独特之处。这为促进两者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奠定了基础。

联系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它几乎贯穿了人的所有发展过程,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等方面都起到深远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顺其自然,顺乎人的发展规律。尤其从少年期开始,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思维概括性加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方法或内容上,都要加强其思想性和实用性。青年期则要在进一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文化内涵、审美能力之外,注重情感教育,使之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间的关系。[4]

三、道家传统人格理念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无为而治”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道家的“无为”强调对自然规律的严格遵循,特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目的。[5]

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灌输、多明理言传,形成了课堂―教师―教材―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利于教学内容的系统灌输,但在实施中也缺乏多样性、生动性。

《道德经》 的“无为而治”体现的是教育的科学方法,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启示我们要将教育目标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其内化为心理积淀,这种积淀将有效地引导、激励教育对象的行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理念的经典表达,即应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通过“不言之教”获得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无意识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无意识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5]

无意识教育包括环境教育、集体教育、榜样教育、健康教育等形式。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意识教育相比,无意识教育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间随时、环节渗透等特点,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探索的。

3、“图难于易”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通过对“难”与“易”、“大”与“细”的对立统一面,显示出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意蕴。[6]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只重结果,而要认真对待整个教育过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善于从细微处着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标。

4、“反己以教”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互置

教师在教育中高高在上的姿态往往带来负面效应。道家认为,教化之本乃“自化”和“内化”而非“他化”和“外化”。[6]因此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是教育能否入脑入心。道家提出“反己以教”的心理互置在此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主客体统一的原则,要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便可使教育者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良好互动,从而更好地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意图。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中的硕果,当今,在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应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探讨,将其优秀的伦理价值合理传承并服务于社会建设,不仅将发扬道家文化乃至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长远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占祥.老子的“自然性”道德与义利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77-80.

[2]杨丽娟.先秦儒道“方圆文化”与理想人格之塑造[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3.

[3]赵本学.先秦道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4]王春燕.人言穷尽之处,天言开启之时―论道家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照[J].教育探究,2007,2(2):79-82.

第4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Abstract: Along with modern society's environment's day-by-day worsening, the human society is facing the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is affecting humanity's survival, causes the people to long for returning the nature, the people take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more and more. Taoism “the beauty unites” and so on thought to have its profound historic importanc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 道家思想 天人合一 生态观

Key word: Taoism thought The beauty unites Ecology view

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担忧和共同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主流意识支配下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并从多维视角探索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从自然的角度思考,强调人的主观意志要服从自然造化的演进,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一、道家哲学的生态观

1.1 “自然无为”是道家学说的主旨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它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非常深远。自然的境界是老子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界就必做到他所说的“无为”,因为“人为”必定破坏了自然。不过,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什么都不干,“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人类不要以个人主观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处处顺应自然规律,辅助万物自身的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这样反而容易实现自己的目的,使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消除罪恶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人们的胡作非为,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以“无为”代替“有为”,不要进行人为的干预,重新恢复那种自然的和谐统一状态。

1.2 道家生态智慧的根本理念――“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也主张天人一体论,甚至道家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更热爱山水之美,更重视生态的保持,其哲学和美学带有自然主义的浓郁气味。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庄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称为“天乐”。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天人相通,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和发展,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自然环境。因此,人若能不以主宰自居,感悟其中的“天机”,便能“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道家哲学生态观对我们的启示

2.1 启发人们树立和谐的自然观

人类要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老子》道论,虽把“人”列为域中四大之一,对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并没有把人推到至高无尚的地位。它认为,尽管“人”可以同“道、天、地”一起成为“域中四大”,但又毕竟只“居其一焉”。“人”与“道、天、地”相比,只能居于从属的地位,不能凌驾于“天、地、道”之上。从人的本性来讲,人不是大自然的异在,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且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人与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又生养哺育了人,人类就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承担起善待自然的义务和责任,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首先,人的活动要充分尊重自然物种的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然过程中的不平衡、周期涨落等自然机制,要自觉地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将人类活动建立在正确认识自然法则、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类理性与自然演化的关系。其次,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生态危机实质上是社会文化危机,危机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之一,就是战争等“人祸”。因此,人与自然重归于和谐,也必须以人与人的平衡和谐关系为基础,创造全人类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解决当今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而道教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精华对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认清自然万物的开发、利用是有其限度的,不可滥开滥采,超出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否则,导致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

参考文献:

[1]华建宝. 道家的生态智慧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 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

第5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三字经》;内在结构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69-02

《三字经》的结构划分有六分法之说,这种六分法角度不同。一种六分法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解读《三字经》,即把《三字经》定位成一本教育专著――中国传统教育的纲要。其结构可以分为简单明晰的六个部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责任,传统教育的内容体系、学习法与劝学(沈立,2012)。另外一种六分法是: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即要孝悌;第三部分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第四部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第五部分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朝代变革;第六部分从“口而诵,心而惟”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

《三字经》的结构划分还有“四分法”之说,从劝学的角度解构,将其分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涵、学习的典范、学习的目的四部分(辉,2008)。

不论四分法还是六分法都是或从教育的角度或者劝学的角度来结构《三字经》的。他们的分析可谓是各位研究者的独特见解,每种分法也包含着作者努力凝练各部分的心血。但是,他们未能做到“就地取材”概括每一部分的意义,也就是没能按住《三字经》的经脉,而是自己的声音,而非《三字经》的声音,这样让读者难以把握《三字经》的内在逻辑关系。

基于六分法的两点不足,这里将《三字经》分成五部分:教道论,教学论,孝悌论,见闻论和教子论。

一、教道论

首先《三字经》以教道论开头,强调教育的前提是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并且指出教育的关键(教之道)在于“专”,即专心、专业和坚持。同时本部分中暗含着习惯对于教育过程非常重要的观点,正所谓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这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之道,贵以专”。

二、教学论

其次,《三字经》的教学论,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教”:首先从孟母教子开始,强调环境对于教育很重要(昔孟母,择邻处),然后借用窦燕山教子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紧随而至的是教育责任的问题,教育是父母之责(养不教,父之过);并且,教师应当从严治教(教不严,师之惰)。另外一部分为“学”:强调“学”的重要性(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第二部分从“昔孟母,择邻处”到“人不学,不知义”。

三、孝悌论

然后,《三字经》将孝悌问题单独列章,即孝悌论。这一章分为为人之道:从小(为人子,方少时)就要学习“亲师友,习礼仪”,这是孝悌的总论和基础,然后以黄香温席的故事讲述“孝”的意义,以孔融让梨的故事讲述“悌”的意义。本部分短小精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分量。另外,这部分将孝论置于悌论前面,暗指“百善孝当先”的中国文化理念。这部分从“为人子,方少时”到“悌于长,宜先知”。

四、见闻论

再次,“首孝悌,次见闻”紧紧承接上文,直指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孝悌论,其次才是“知数、识文”的见闻论。孝悌应该先于见闻,意思是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知识的拓展。这一点的逻辑非常重要。第四部分从“首孝悌,次见闻”到“有为者,亦若是”。

见闻论这一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知数篇和识文篇。所谓知数,并非只是数字和数学,而是更广范围的知识,包括常识和规律性的东西。知数篇基本按照数字的顺序排布:从数字一开始,一直到十,中间只是未提及二。一(一至万),三(三才、三纲),四(四时、四方),五(五行、五常),六(六谷、六畜),七(七情),八(八音),九(九族),十(十义)。

识文篇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经、子、史、集四大部分,构成了《三字经》最庞杂的组成部分。经部包括四书、五经(六经)、孝经。子部含五子(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史部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朝代的存况(治乱兴衰)和更迭。需要注明的是《三字经》因各个版本产生的朝代不同,所以这部分差异较大,但是《三字经》史部都从“三皇”开始,历经各朝,有二十二史之说,也有二十四史之说,各个版本不同,里面的内容亦有不同。除此之外,《三字经》还明确提出了读史书的要略“考实录”,和读史书的目标“通古今,若亲目”。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等。此部分包含了各朝代的典型励志人物达17位之多,分别为“圣贤”仲尼,“既仕”的赵中令,“无书”的路温舒和公孙弘,“不教”的孙敬和苏秦,“家贫”车胤和孙康,“身劳”的朱买臣和李密,“既老”的苏老泉,“既成”的梁灏,“颖悟”的祖莹和李泌,“女子”蔡文姬和谢道韫,“虽幼已仕”的刘晏等等。他们分属不同境况,各个阶层,范围广泛,代表性极强。

识文篇的内容按照经子史集的方法和顺序分类,提纲挈领地指明了人们应该具备的文学文化知识,内容高度概括。经部提到了四书、五经和孝经等。例如:四书具体到书目《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并指明其各自的特点。《论语》的篇数为二十和内容为“善言”,为“群弟子”所记。《孟子》一共七篇,内容为“讲道德,说仁义”。《中庸》的作者为子思,核心思想即是阐述“中”和“庸”。《大学》的作者“乃曾子”,论述“修齐”“平治”的道理。经部结束之后按照“经既明,方读子”的原则提出诸子中的“五子”(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之后,再按照“经子通,读诸史”的建议开始介绍各个朝代的历史。集位列最后。经部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有左氏,有谷梁”,子部从“经既明,方读子”到“文中子,及老庄”,史部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集部从“口而诵,心而惟”到“有为者亦若是”。

五、教子论

最后是《三字经》的压轴部分教子论。这部分教育孩子从类比物类起头,拿犬、鸡、蚕和蜂作比较(犬守夜,鸡司晨和蚕吐丝,蜂酿蜜),说这些动物尚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人更应如此,否则“曷为人,不如物”。接着教育孩子“学和行”能产生重要影响一则可以“上致君,下泽民”,二则可以“扬名声,显父母”三则可以“光于前,裕于后”。然后指明很多父母留给孩子“金满盈”的短视,强调“惟一经”对于教育子嗣的重要作用,提升《三字经》的教育意义。结语让人们谨记“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第五部分从“犬守夜,鸡司晨”到“戒之哉,宜勉力”。

六、结束语

《三字经》五分法的结构可以简单阐述为:教道论、教学论、孝悌论、见闻论和教子论。见闻论乃《三字经》的核心,包括知数篇和识文篇两部分。识文篇包含经、子、史、集四部分。

解构《三字经》于那些对其感兴趣的人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因为《三字经》的结构层次清楚,对于诵读《三字经》的人们有直接帮助记忆和便于理解的功能。“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

其次,《三字经》的结构能帮助翻译工作者厘清其脉络,进而准确地进行《三字经》的翻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有着积极的作用。

还有,此次解构《三字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文学、史学和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见闻论下的识文篇中的史部就如“袖里通鉴纲目”,宛如资治通鉴的袖珍版,众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历在目。

最后,用“教道论”、“教学论”、“孝悌论”、“见闻论”和“教子论”来概括《三字经》的五个部分,不仅仅属于“就地取材”,还是其根据其内在的逻辑顺序“顺势而为”。“教道”、“教学”、“孝悌”、“见闻”和“教子”实乃《三字经》的内部词语:教道来源于“教之道,贵以专”;“教学”是从“昔孟母,择邻处”到“人不学,不知义”中提炼而来的,其中,曾经多次提到“教”和“学”;“孝悌”和“见闻”取于“首孝悌,次见闻”,并且严格按照先孝悌论后见闻论的逻辑;“教子”来源于“我教子,惟一经”。所以,用“教道论”、“教学论”、“孝悌论”、“见闻论”和“教子论”来概括《三字经》的五个部分是切了《三字经》的根脉,是对其内容高度准确的凝练。

参考文献:

[1]沈立.三字经学教入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2]辉.《三字经》的劝学主题与宋代劝学文化生态[J].教育评论,2008(5).

作者简介:

陈俊玉,华北理工大学讲师,澳大利亚英语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文化;

第6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老子哲学;和谐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92-02

老子,字聃,今河南鹿邑人,曾长期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多次向他请教。后退隐,著《老子》(《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以形而上的道为根本依据,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自然无为为纲纪,以依道修身为中介,以治国安民、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生理想为归宿的理论大厦。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和谐,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或大自然,而是指万物人事的一种存在状态、运动规律、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即自己如此,自然而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生存状态。

老子认为,整个宇宙在其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后的最初形态都是和谐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25 章)。这个先天地生的“道”,在老子那里具有很高的价值,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7 章)。“道常无为”是指作为宇宙之根本的“道”,总是顺乎自然,而不与之对抗,所以称其为“无为”; 但是,宇宙间万物又无不依赖于“道”而产生、发展,所以就其与万物的关系来说,道又是“无不为”的。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2 章)意思是说,道产生最初混浊的元气,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阴气及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激荡而生成新和气。显然,这里的“和气”就是讲的和谐。阴阳和谐或对立统一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又是万事万物发展必备的条件。

老子自然和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道家关于天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本观点。只有“天”自身是一个和谐的整休,天人合一才有可能。换言之,只有有了“天”之和谐,才会有“天”与“人”之和谐。同样的道理,有“天”与“人”之和谐,才可能有“天”自身之和谐。

在老子看来,要保持人际和谐,对于统治者来说,应该“以正治国”( 57 章),这也是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正即清静无为,“清静为天下正” ( 45 章)。怎样才能达到清静呢?那就必须摒弃各种贪欲,顺大道,法自然,不干扰,不强制,不胁迫,不妄为,使百姓安居乐业,自然而然地生活,达到无为而治的结局。

与此同时,老子也注意到了人际失和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人际和谐的重要。“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 章)老子又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79 章)老子反复强调的是:孝慈、忠臣是社会失和的产物,其出现是为了恢复和谐,如果等到大怨发生而枉图和解,那必然还会残留下余怨。在此基础上,老子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民”与“上”处于阶级对立的两极。如何调节“民”与“上”的紧张关系,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呢?老子把希望寄托在能“以百姓心为心”( 49 章)的圣人身上。因为圣人有一种仁爱之心,他们“常善救人,故无弃物”(27章)。正是有了这种无私的爱,圣人与百姓之间,人与人之间才能保证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老子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提出了人的身心和谐思想。“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10 章)河上公曰:“营魄,魂魄也。”意思是说,拥魂魄以守身,身与心能永久相离失吗?老子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精神和形体是不能分离的,故又指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22 章),圣人守身自洁,才能成为天下的楷模,其出发点就在于解决人与杜会,人与自身心灵的冲突与矛盾。在此基础上,老子指出了要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必须注重修身养性,圣人也是如此。那么,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呢?老子指出了他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56 章)要求人们不露锋芒,消解纷扰,收敛荣耀,混同尘世。

老子认为,那种身心和谐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80章)这种理想社会是建立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80章)的经济基础之上。

如何避免身心失和呢?老子提出了自己的“三宝”,其中之一是“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含有谦虚和不争二重义蕴。老子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41 章)所谓“若谷”、“不足”,都有含藏内敛、谦虚容物的意思。具体表现为“不自见”、“不自足”、“不自伐”、“不自矜”( 22 章)。“不为先”不仅表示谦下之德,而且也表示不争之德。不争乃是天道的自然德性,“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73 章)人要效法天道,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这样才能达致上善,具有最高的价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8 章)由不争又引发为:“功成而弗居”( 2 章)、“功成而不有”、“功遂而身退”( 9 章)等伟大的品德与精神。具备这样的品德和精神,就不会产生失意之感,就不会使心灵得不到寄托,而造成身心失和。

老子把“天之道”这一客观精神视为使人获得身心和谐的终极把握。因为在道家看来,“道”是无限大的,无所不包,在这个无限大的“道”的对比下,有限世界中的一切,永远不可能是真正的“足”。知足,就是知道了世俗社会的有限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只有知足,才会“不辱”、“不殆”,也才可以进入真正而永恒的“足”的境界——“常足”,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至贵”、“至富”。所以,道家反复强调“知足”,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9 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9 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由社会生命到超越生命的飞跃,才能永恒地保持身心的和谐。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中,以最清醒的生活智慧,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保持一份自信、乐观,才能最终达到“功成”、“莫与之争”、“无不为”的超越境界。处在自然和谐的宇宙之中,则寻找到了精神上坚实的依托,“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3 章)。为此,宁静的心理环境是人类超越生命自身、超越一切困境的前提条件。道家与道和一的思想为人类提供了非宗教的、理性的、超越理性的生命关怀。面对深刻的人生困惑,道家以高度的内心直觉,以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生命的存在,将生命的存在定义为与自然和谐,以“道”观照万物,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

从宇宙进化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人类,怎样才能与天地万物维持其统一而不相互毁灭,并且发挥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创造本质,对自然界的进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呢?在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个人,又怎样才能不与他人相互抗争和敌视,维护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并实现个人的自我呢?在这类问题上,先秦道家似乎比为各种欲望搅昏了头脑的现代人要清醒得多,高明得多。道家是在坚持人类与宇宙整体统一的前提下,是在把个人作为社会和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来确认自我、实现自我的。道家的生态智慧给我们的启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颠倒了世界本末,自我必须在同宇宙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去实现。

由此可见,老子的和谐思想不仅为现代人建构当代的和谐观念提供了价值参考和理论借鉴,同时在实践上,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仲平,崔为注译.老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第7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范文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教学观念

以前的历史教学对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甚至严重缺失。在历史课程功能和目标定位、教学理念等方面,都缺乏对生态环境意识的阐述。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对历史的教授,主要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而缺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自然环境变化发展过程等内容的讲授。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也是从社会角度诠释历史发展进程,忽视了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分析,教材中很少看到“环境”的字眼,即使出现了“自然”一词,也是反映人类如何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内容,对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少会涉及到。历史教育家赵恒烈先生曾指出,“根据过去的视角,讲农业、手工业着重揭示剥削;根据今日视角,是否应该多讲点经营管理的知识呢?讲商业,着重讲商人投机取巧,发财致富;根据今日的视角,是否应多讲点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和合理竞争的知识呢?……”没有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从新视角审视问题,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不利于对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将环境意识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首先,人类的一切历史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历史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可以反映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影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历史知识中蕴涵的环境教育因素。例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之所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与地理环境条件的优越有很密切的关系。历史教师可以就此向学生渗透自然环境重要性的意识。

其次,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历史教学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发。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又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他在治国实践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成效显著。荀子曾根据生物资源消长的规律,提出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和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秦朝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湖北云梦县秦朝古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先荔,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是我国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之一,它要求必须遵从季节规律,重视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持续保护。将这些环保思想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起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环境道德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子思、孟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以及庄子的“人不能战胜自然”等思想加以比较分析,引导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再次,历史上有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历史教学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人类早期文明的衰落和民族的迁徙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的关系。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在中国的古代,农业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的陕北黄土高原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过度砍伐,最终使这片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秃岭。如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情况。到了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还有人们谈之色变的英国“疯牛病”、比利时“毒鸡”事件、法国可口可乐不“可口”等等,这些问题,无不与人们只注重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有关。当今世界,自然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黑洞扩大、水旱自然灾害频繁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都是人类过分开发地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法则的惩罚。通过对历史上环境破坏的教训以及当今世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等内容的接触,学生可以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逐渐培养起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三、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历史课外活动是环境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多种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破坏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讲,可以通过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课外实地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来进行。如在学习《唐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课题“读温庭筠的《烧荒》有感”,要求学生提炼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设想如果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在组织同学们参观古建筑时讨论古今建筑哪一种更有利于环保?同学们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环保意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和由此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得到课堂上不能得到的鲜明印象,亲身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是如何重要,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