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策略一、利用体育教学常规达成育人目标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就是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的开始一堂课的学习。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前,老师叫学生搬运器材(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现象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协助老师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准备活动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此外,体育课要求学生穿运动衣裤(如冬天不戴帽子、手套;夏天不穿拖鞋、凉鞋,女生不穿裙子等),口袋不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老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无关的其他活动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 都是极好的德育渗透。
策略二、体育教材二次开发达成育人目标
体育教材的内容广泛,每节教材都有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德育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队列队形的练习,基本体操练习可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体操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作风;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体育竞赛和球类项目则更有凝聚力,不仅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又可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团结友爱的品质,并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体育课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箱、双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热情地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少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进行体育运动时学生情感得到充分释放,一些学生会出现出口成“脏”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不管不问,而应该及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文明语言的重要。体育运动必然涉及到体力消耗,具备肯吃苦的品质对于体育课,尤其是体育训练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笔者在担任体育教学的同时,还担任田径队的教练任务。由于学生整体基本功不强,训练的初期安排了较多的基本功――体能训练。开始学生们练习很认真,但时间一久队员就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怕苦怕累。老师会把这归结为学生“不肯吃苦,怕吃苦”,教师应把准教育时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并帮助他们认清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的观念。同时,体育老师又融入了培养集体荣誉感等德育因素,使得队员们信心倍增,练起来更加努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讲清道理,分析原因,使学生感到既要严肃又亲切,激发学生改正错误动作的意志情感和信心。同时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善于发现先进,培养体育骨干。学生由于在年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认识水平、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使学生能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氛围中形成优秀品质,并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巩固。
策略三、把准学生心理特点来实现育人目标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集体主义、增进同学友谊、自觉遵守纪律、勇敢、果断团队精神等道德意志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击中目标”(用球代替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能使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又如,做头上胯下交叉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队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
此外,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通过积极因素给学生心理影响,并针对学生的适宜适度的心理表现加以引导和评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⒈巧用“逆反心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意志品质
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常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但合理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选编快速跑教学内容时,确立教学形式,考虑教材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用“激将法”为学生设定不同的期望目标,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堂课内都能争取达到目标。
⒉借用“上进心理”培养学生自信和自主能力
有的学生天生胆小、性格内向,但也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有的放矢,以自己亲切、和蔼、充满爱意的语言给予鼓励和帮助,表扬他们的长处,打破成功的神秘感,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达到教学预期目的。
⒊利用“团体心理”激励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强,上课中,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气氛活跃,并能产生心理上的温暖感,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低单杠时,有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师可以组织大家相互帮助,争取全班掌握,提出目标,就有一个集体荣誉的问题,不能完成的学生怕因自己而影响全班,在大家的帮助下而努力学习,这样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能与老师主动配合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与提高,也有利于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策略四、巧用突发事件来实现育人目标
体育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以正面教育为主,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偶发事件的处理要灵活,手段要多样,使用语言要恰当,对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确,课下跟进教育要及时。对于有些问题需要课下解决时,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否则同样的问题下节课还可能会出现。如进行篮球教学比赛时,安排学生做裁判,学生裁判水平不高,难免出现判罚不准确的时候,这时老师就要求队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学生裁判员也必须尽量有严肃认真、公正、正确的思想品德。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由掩护、策应、传切等战术配合最后精彩得分的喜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还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Abstra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s core concept is student-centered and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The current "ship structural mechanics"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theory of ship component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has less integration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cultivated students will only perform simple structural calculations without a unique mechanical think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explore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train true structural engineers.
Keywords ship structural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ability; mechanical thinking; structural engineer
“船舶结构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材料力学-船体结构-船舶结构力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和海洋石油平台设计课程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船舶结构力学”主要讲述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力法、位移法、能量法、矩阵法、有限元法等。具有力学课程的基本特点: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辑性强、抽象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难学,即使有些学生考了高分,实际上也很快就忘记了所学知识,为分而学,这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201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中国开始推行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2017年,国家又提出了新工科建设,开启中国高等工科教育做强、做优的新征程。根据这些要求,我校制定了新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其中“船舶结构力学”学时大为增长。本文结合我校的“海工类力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项目,以提升?W生工程能力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船舶结构力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1 教学内容的革新
1.1 教材的选择
目前,全国船舶类专业普遍采用的经典教材,是由陈铁云和陈伯真教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船舶结构力学”。该书以力法、位移法、能量法、矩阵法、平面应力问题和板弯曲的有限元法为主要内容和主线,讲述了单跨梁、连续梁、刚架、板架、板的内力计算方法。后续出版的基本教材也都是遵循着这个思想,只不过有的重点写了解题步骤,有的引入了有限元计算的计算机内容。但是,“船舶结构力学”的目的是分析、认识船舶结构的力学特性,而力法、位移法等计算方法只是用来分析认识“结构特性”的手段,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不能仅是计算方法,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认识和掌握船舶等海洋结构物的力学特性。因此,“船舶结构力学”的教材应从实际的船舶结构入手,分析它所受的载荷,如何将它简化为可接受的“计算模型”,最后介绍计算这种“计算模型”的方法,也就是前面所提的力法、位移法、能量法和有限元法等。目前的教材还无法很好的做到此点。只能是以经典的“船舶结构力学”为基础,教师精心组织授课内容。
1.2 数值计算内容的加强
随着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有限元计算在船舶结构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那么在“船舶结构力学”的教学中也应该重点讲述这方面的内容。要讲清它的原理,并结合典型的船舶结构,举例说明其应用。可以介绍一些结构计算的通用程序,让学生在读程序的过程中加深对原理的掌握。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把当前结构计算的最新知识引入进来。
2 教学方法的改进
2.1 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
“船舶结构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板书和多媒体的利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多媒体教学在介绍工程背景时效果较好,但容易使学生感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传统板书在讲述原理和公式时优势明显,但完全用板书则不能跟上教学进度。所以根据课程内容对二者进行合理的分配是比较有效的。比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工程实例,而采用板书讲解计算方法,再用多媒体展示计算结果。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另外,由于现在实习条件的限制,学生看到的都是平面图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船舶结构的力学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三维模型。比如:在讲解约束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时,可以用实物模型来展示同样的构件在同样的载荷作用下,但约束不同时的变形。这些比讲述公式要真实的多,有助于学生理解。当然,学生也可以加入到模型制作当中来,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动手能力。
2.2 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断改革实践。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讲师的讲授是引导性、框架式的讲授,讲解学习目标、章节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其它内容的关联和关系,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而学生的讨论以隔堂讨论为主,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吸收、内化的时间,条件不足?r也可以当堂讨论。比如,教师的讲授以工程实例为切入点,讲述某船体构件的问题,求解问题的方法原理,让学生来讨论学习具体的解题方法、步骤。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其它办法,最后以作业的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2.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课程学习资料,包括大纲、讲义、课件、思考题、参考资料、讲课视频等都已经上网。但是利用率不高,学生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兴趣来看视频。确实,网上的讲课视频就是课堂的重现,对学生没有新鲜感,当然引不起兴趣。那么网络资源,除了基本资料以外,是不是可以做成一个与课堂不一样的网站呢?比如,把知识碎片化,录制视频时不以章节顺序录制,而是以知识点为主录制微视频。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有选择性地学习。另外,设置小测验环节,学生在学习完后,可以在网上即时进行测试,来检验学习效果。
2.4 设置开放性实验环节
我们的“船舶结构力学”有四个学时的实验课,主要是梁、板架的弯曲实验和杆的稳定性实验。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对比,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只是这样,不能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教师提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实验室应设置相应的管理措施,鼓励并监督开放性实验项目。
3 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考核,都是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试卷评阅由相关任课教师流水评阅,以实现教考分离。但这种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实际上并不合理,有些学生平时学的不好,但可能期末碰到的题正好是熟悉的,就考了高分;而有的学生平时学得很好,原理掌握也很扎实,但就是期末考得不好。所以一次成绩不能说明学生的能力高低,应考虑增加课堂考核环节,即增加课程作业、随堂小考、小实验设计等,这部分成绩要占到总成绩的50%以上。期末采用浙工大提出的“一页开卷”考核方式,即允许学生将自己归纳的知识点手写在一张纸上带入考场,从而帮助学生不死记硬背公式,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课题的理解上。“一页开卷”的命题不再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应该转向考查学生的思考、应用能力。这与前面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一脉相承的。
4 结语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一体化;能力
1 《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难题
(1)《工程项目招投标》课程内容由工程招标和工程投标两方面内容组成,各高校该课程集中为20学时-30学时之间,大多数没有设置上机实验学时,没有设置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学时。授课时间仅够讲解理论知识,课上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实训模拟。
(2)缺乏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模拟操作及标书撰写相关的应用软件。随着电子招投标平台系统的发展,编标软件早已普遍应用于建筑行业,并且一些高端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与之相应的校内实践训练培养环节少,加之软件缺乏,学生毕业后要经过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才能上岗进行招投标相关工作,导致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满意度有所降低。
2 基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模式的《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
2.1 基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模式的《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
1)做好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2)确定每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首先明确学生学完本次课能做什么事情、活动、工作,其次明确要做的事情、活动、工作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应学会那些知识、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素养,最后以此确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3)选编教学内容。教师依据《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编写课程的主体内容。补充符合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以适应地方建筑市场经济发展的课程知识。
4)教学情境设计。一般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五种方式;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和职业活动化情境。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学生特点、专业特色选择适宜的创设方式。表现方式主要以视频、图片、仿真环境、讲述等为主。
5)设计教学载体、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要依据单元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设计教学情境,选择是“项目”,还是“任务、案例、仿真、模拟、活动”等与之有效的教学载体;依据载体、教学环境和全课整体设计第(3)步中对应的有效教学方法。
2.2 《工程招投标》课程“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主要采取以下程序和方法。
1)设计教学情境。在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中教学情境设计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情境。教师在实施中要从知识应用和岗位需要的角度,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和内容、引出新问题;在教学情境的变化、延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仿真或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感受、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布置任务。根据课堂设计给学生布置相应任务。
3)翻转课堂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环节中,主要突出教、学、做一体。
教师根据任务内容及所确定的学习载体,首先,依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中设计的能力训练内容及过程在教学中导入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入,结合工作(学习)任务,知识穿插在教学载体(如案例、任务、项目等)中,发现遭遇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补救教学,给予个别辅导。教学中要体现“教师指导,学生主体,注重知识应用,注重能力形成,教、学、做一体”的一体化教学。
4)教学评价。灵活使用教学评价方式。根据评价调整、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有所用”。
3 基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及效果分析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习《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工程管理12级1班的4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3.2 教学模式实践应用情况
对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兴趣,提升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进行了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此模式有助于理解课程知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2015-2016一学期工程管理12级学生应用“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期末考试成绩见表1和图1。学生成绩有显著提升,且基本呈标准正态分布。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基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4 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出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雷.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29):37-40.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port; library; Hidden curriculum
引言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当代快速前进步伐,有效提高我国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体育院校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具有深远的意义。社会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都要求当今体育院校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模式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而课程改革是体育院校高等教育跟上时代步伐的必经之路。在体育院校教学大纲中,除了要实施明文规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规定课程(显性课程)教育外,也应该发挥各种隐性课程在院校教育中的作用。体育院校图书馆是体育院校规划中的基本内容,体育院校图书馆不仅包括各种体育运动技术、体育文化知识及其他人文学科知识,还建设有独具特色的场馆建筑及拥有馆员的日常管理,是体育院校实施隐性课程教育的最佳媒介。体育院校图书馆要想更有效地开展隐性课程教育,就要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图书馆隐性课程功能的实现策略。
1体育院校图书馆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功能实现策略
体育院校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体育院校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图书馆的建筑实体、馆内设置、图书馆周围的绿地草坪,及图书馆藏有的古今书籍和资料检索机器等。第一,体育院校图书馆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整体设置。这主要包括图书馆周围的花草树木、走廊流水、铜像雕塑及图书馆大厅和室内的花盆放置、书架分区等。总之,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整体外观不仅要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读书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要展现出体育院校的体育文化气息(民族传统体育的收敛自持和西方竞技体育的外向张扬)和体育教育理念(终身体育和体育育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其身边经常见到的所有事物,对于其思想品格的定型有着重大作用。〔1〕体育院校的学生长期在设置合理和环境优美的图书馆里学习,自然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其思想境界和人文修养。第二,体育院校图书馆图书文献的整合。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料作为传播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辅助工具,其建设应该按照各体育院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教学计划而定,并根据本校图书馆历史沿革和学术科研发展需要做出统一的部署,制定图书文献检索和借入借出机制,形成有特色的体育院校图书馆图书文献资料管理体系和流通体系。图书文献资源的配置是体育院校图书馆存在的理由,更是图书馆实现隐性课程教育的物质前提,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的图书资料管理、检索技术的投入使用,体育院校图书馆图书文献管理也逐渐走向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因而,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最先进的图文资料管理技术,并根据本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文献资料管理和检索体系,从而为实现体育院校图书馆的隐性课程功能提供物质基础。
2体育院校图书馆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功能实现策略
规章制度是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学生必须遵循的行为标准和行动指南,目的是使图书馆为更好地发挥其辅助体育教学和教书育人功能而根据体育院校的特点制定的有关图书借阅、资料查询等方面的硬性规定。〔2〕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各种章程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学生读者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图书馆图书流通惯例、学生读者行为规范及图书馆文化理念等,不仅对图书馆所有人员(包括管理者和借阅者)有着强制性意义,同时也能够通过长期的外在强制性约束使管理者和读者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意识,因而这种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为此,体育院校图书馆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功能实现策略主要有如下所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体育院校图书馆在制定各种约束机制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原则,以全体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学生读者利益的最大实现为根本目标,以辅助体育教学,提高师生人文素养为办馆灵魂。因而,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应该紧扣时代脉搏和所有师生在图书资料检索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并且使所有师生容易理解和自愿遵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等,研究分析所制定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探索出更好更完善的图书馆规章制度做好规划。第二,体育院校图书馆在制定规章制度之时,还应该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引进其他体育院校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既发动全校师生积极探索合理的图书馆制度和行为规范,又要借鉴其他体育院校比较成熟和开展较好并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从而增强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只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够发挥图书馆在体育院校教育中的教学辅助作用,也才能够通过初期的强制执行和管理人员的带头执行进而得到广大师生读者的观念认同,并自觉遵守和维护规章制度。体育院校图书馆作为其开展体育教育和贯彻教育理念的基本的隐性课程资源,对于各个体育专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功能的发挥并将有益于全体师生的人生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3体育院校图书馆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功能实现策略
体育院校图书管理人员作为图书馆隐性课程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人,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能够对隐性课程效果的达成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院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深刻挖掘隐性课程的内涵并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认真执行,并适时改进,主动探索为师生读者提供最便捷的资料检索和最舒心的服务途径。首先,体育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不断补充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根据体育院校师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3〕其次,营造一个活泼民主、自由健康的图书馆读书氛围也是图书馆发挥隐性课程功能的题中之意。因而,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实施各种鼓励措施,用高尚的精神感染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再次,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性。读者在图书馆学习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读者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挑选不同的学习材料和书籍文献。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借助暗示、感染等方式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最后,体育院校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时刻注意锻炼自己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有着扎实的信息检索、图书分类等基本技术,做好教师和学生开启知识资料库的引路人,从而实现体育院校图书馆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功能。
关键词:课程体系 图学 模块化
【分类号】G642;TU204-4
由劳动部和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举办的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已进行了八年共十六期,作为考试的组织者,我校一直将CAD技能等考试与制图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每次考试后都要组织相关院校制图教师对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改进教学。CAD技能等考试对我校的制图教学改革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
一方面,各校对制图教学改革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推广性的模式,对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没有一套较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就萌发了我们研究职业资格证书对制图教学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而以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过于笼统,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涉及技术操作层面,其成果难以真正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
将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传统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和专业这一层面,在课程层面,关注点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方法的探索;在专业层面,认为制图是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目标是制图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服务。在这样的视野中研究问题,制图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都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要解决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和思考。我们研究和思考主要依据三条线:
第一,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制图教学的目标。课程目标不能按照制图课程的知识体系确定,应以满足社会行业的标准和需求为目标。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特点,借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新理论,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图课程体系。
第三,图学技术的发展对制图教学的教学热莺徒萄Х绞降母母锾峁┝酥С牌教ǎ将技术的最新成果嵌入到制图课程中,提高课程效率。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工程制图教学体系,明确了职业资格鉴定对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性,更新了制图课程传统的封闭式评价方式,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具体研究成果:
1、梳理制图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的发展趋势是:总学时减少,调整和精减画法几何,教学内容通过职业资格鉴定,体现社会和岗位需求,逐渐融入和加强有现代特色的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呈现出多种模式,教学环境和手段计算机信息化。
多种模式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现状:
①三种思路:a)从内容改革角度:精减传统内容,增加具有现代特色的内容(计算机绘图、创造构型、徒手绘图技术等)。b)从图学本身内容体系角度:加强三维和计算机绘图,有的主张画法几何应从三维入手,且突出三维,有的主张从计算机三维造型理论改造画法几何内容体系。c)从课群角度:有的将图学模块化,与相关课程协调分段安排,有的将部分内容与相关课程融合;有的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和相关课程(机械基础)全部融合。
②四种模式:a)模块化:分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图、计算机绘图等模块。b)两段式:将计算机绘图融合全过程,分投影制图和机械制图两段。C)课群融合式: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融为一体。从机械基础概念入手,尔后讲授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将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融为一体d)图学基础全校统一: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全校统一,专业图部分结合相关课程的内容讲授。
2、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
(1)依据《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减少画法几何内容。
(2)弱化除尺寸标注以外的技术标准的教学内容。
(3)引入三维造型“旋转”“拉伸”“除料”等有关概念,为后续三维建模的学习打基础。
3、教学方式和模式改革:
根据建构理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将计算机制图和制图教学融合,用计算机来绘图,减少手工绘图的习题量。
(2)引入“单列形体递进表达法”,建立教学内容的微观联系,减少内容之间的干扰。
单列形体递进表达法:传统的制图讲授继承的是系统法,即画法几何---基本体---组合体----剖视图等等。这种方法是以知识结构为框架,其知识点的组合在宏观上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但在知识点的微观上并不具有连续性。使得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还没有弄懂弄透就有进入了新的一页。
4、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虚”功“实”做,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推广性和操作性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从出版教材、习题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构成立体化、系列化的教学资源系统。(一套教学计划、授课计划,一套课件,一本教材(含习题集),一个案例教案,一个教学方式的案例,一种课程评价方式等),对其他院校制图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应用技术人才;软件工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8-6701-03
1 概述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加速发展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关键环节[1]。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时表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一部分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2]。这种低就业率,低就业质量的状况,不仅直接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影响数百万家庭的民生福祉,因此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和应用型高校的经验,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当前转型的院校正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转型,重新确立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是这些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院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地方企业的需求,找准定位,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实践锻炼,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2 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从招聘需求分析,软件行业除了大型企业外,更多的是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缺口较大,很多学历等门槛性指标,在软件行业招聘需求中占的比较少,更多的是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换言之软件行业是一个凭技术实力吃饭的行业。但软件行业的特性是团队作战,除个人能力以外,企业更强调团队精神与抗压能力等心理层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于希望投身于软件行业的人员来说,学历或许能为你争取得到机会,但却不是决定性因素,行业对经验技能的要求将成为人才评判的主要标准。
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分高、中、低三个层面。大型企业主要选择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学习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应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主要选择掌握某种开发工具或开发平台、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立即创造价值的软件人才。因此地方高校要针对自身生源、人力、财力等特点定位,为大型企业输送软件人才的机会不是没有,但凤毛麟角,大部分学生更适于中小企业就业,学生在学校能够学会一种开发工具或开发平台,但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培养模式及方法,校企联合,按照企业需求定制课程,以项目驱动教学,突出实践教学,从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让学生真正实现毕业即能够就业的目标。
3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转型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内容枯燥、抽象、不连贯,实践也大都是知识点的验证,学生往往不知所学知识如何应用。所以在教学理念方面,应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为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即由过去的理论灌输变为多方位的启发引导,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教师单项传递信息变为学生能主动接受信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3]。
未来几年,软件人才仍会是炙手可热的技能人才,但时代不断变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手机与互联网给当今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随着云计算、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软件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企业更多需要的是复合型高技能人才。C++、Java软件工程师的就业率在近两年因为人才过多或者是技术不够完善被拒之门外,而安卓软件工程师、安卓开发工程师、数据库设计师等职位的就业率一直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了学生未毕业就被录用的局面。以往软件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更多是面向理论型人才培养而制定的,对于地方性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研究能力不足,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是导致这类学生求职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适应企业的需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找准定位,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引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教学法,为基于工程能力培养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突出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旨在培养具有工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4 构建从理论到应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教育的现状是学生入学门槛高;课程体系基础扎实;课程多、作业重、考试单一;理论知识点离散或脱离实际;教材更新过慢、知识更新不够;教学知识灌输多,解惑及独立思考少;对工程能力及软件开发方法培养不够。所以,要发展软件产业,这种教育现状必须进行改变。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和软件行业的需要,高级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人员、软件项目策划和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等是靠工作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步达到的[4],地方性本科院校应面向工程应用,培养从事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中、低级软件工程师,因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应围绕着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将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培养学生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及工程经验为教学主体,弱化理论教学,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来突出实践技能即工程能力培养。
今年我校按照计算机大类招生,采用“1.5+1.5+1”模式(即一年半基础课、一年半专业核心课、一年企业实践课),针对新的培养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为“平台+模块”(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生经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训练、企业实训三个阶段的培养,可以直接面向企业就业。由于大类招生,前一年半进行基础教育,主要完成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的教学,每个学期都安排企业讲座、专业介绍等,第二、三学期再通过认知实习,让学生对专业有进一步了解,使学生在对计算机各专业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选择专业,避免盲目选择。但这样也会导致一年半的专业课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必须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整合优化,用项目驱动的方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软件开发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虽然学习时间缩短了,但强化了能力锻炼,课程优化的框架如图1所示。
采用1-2个项目把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贯穿起来,可以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成四个模块,基于软件工程方法,用软件开发技术模块的课程对软件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建立设计模型,用程序语言模块的课程进行代码编写,用网络和数据库模块的课程进行网络设置和数据库设计,用Web技术模块的课程进行Web界面设计,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进行软件测试和项目管理......以往各门课程独立开设,学生学到的都是离散的知识点,这样通过1-2项目把离散的知识连续起来,把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学完了课程也就学会了项目开发方法,开设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并锻炼良好的体魄和外语能力;用专业基础课夯实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以素质拓展训练综合素质;再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应用软件开发实践训练等,既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又拓展了应用技能,学生最后经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实训,获得了项目开发的实战经验,为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
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学校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培养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能满足软件新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IT行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可将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让学生分工合作,在合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试卷不再是主要考核形式,以工程项目的完成过程及效果为主要考核手段,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用阶段报告和答辩等方法综合考察每位学生,切实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入其中,发挥各自所长,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职业导向指引,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找到适合的岗位。
5 结论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即软件项目开发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能力),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学生做任务的方式完成教学,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其次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工程素质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解决软件开发实际问题的能力。软件人才是否具备软件工程的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使软件人才接受包括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等全过程的软件工程实际工作的训练,才能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改革将细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使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和一年的实践,能真正具备软件项目开发能力,适应企业需求。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革的实施,改善在校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其职业生涯中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健,李颖新, 孟欣. 关于我国软件产业的战略思考[J].中国信息年鉴,2002.
[2] 鲁昕.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J].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2014.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能力;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44-02
社会工作是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助人服务的活动,能够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专业和职业。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首次被写入报告,也预示着为顺应当前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应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复杂的各种需求,满足政府购买服务需要,急需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新的要求下,现有的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大量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的知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载体,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培养哪些职业能力,以及如何确定呢?从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和课程改革来看,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一种趋势,它不同于知识本位、素质本位等,是依照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并且涉及职业态度、心理和行为习惯等,从能力内容上来看,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是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匡瑛,2010)。社会工作者可能工作在街道、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民间组织等部门,按照这些工作部门设置的工作岗位来确定基本的职业能力,是社会工作者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职业能力应该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信息接收和处理,经营管理,社会交往,不断学习”等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除了基本职业能力外,还可能有一些具体关键的职业能力的运用,这需要有一定的调查。对在社区、街道、政府、社会组织等机构中工作所需能力进行调查,获得当前社会中社会工作服务过程所需要的具体细致的职业能力内容。明确这些能力内容,进而把这些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内化进课程设置之中。以社区社会工作为例,职业能力可能涉及问题建构、资源链接、伦理反思、建立关系、嵌入服务、评估能力、项目实施能力等,因此,在课程该设置时,就要结合调查所得职业能力,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二、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学习模式
岗位职业能力提升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而课程学习方式则需要结合该目标配合进行。社会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学徒式、技术理性式、交互反思式等,而交互反思式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模式,它强调师生互为主体的协同式学习交流过程,教师不仅教导学生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引导其反思专业的知识和做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学习知识和批判反思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主动的一方(王立红等,2010)。
这种专业课程的设置模式也得到了很多国内学者的支持,他们认为采取反思式的课程设置,包括反思性实践、教师与学生协同行动、多层次教学形式安排等,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费梅苹,2002;李晓凤,2007;黄耀明,2007;王伟廉,2009)。因此,选择此种模式,强调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知识和反思能力的综合性,进而推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导向。
三、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内容设计
职业能力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提升不仅需要从讲授中获得,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只有突出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才能应对社会需求,协助人们解决问题。
目前在国内外社会工作课程建设研究中,普遍认为实践性和实践能力是课程设置的重要方面,随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应该如何在教育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形形的案主,检验理论,进而发展临床实务能力呢(Carew,1979;Baybour,1984;Cocozzelli、Constable, 1985;Gomory,2001;Munro,2002;Thyer,2001)。陆士桢等对香港各大学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考察后,发现社会工作课程除基础理论和方法学习之外,开设“综合研讨”“工作坊”“成长小组”等课程,并从学生为本角度出发,促进学生与社会工作专业与工作的融合,可增加学生的实务能力(陆士桢等,1994)。从国内外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研究来看,对于课程实务能力的培养表示一致肯定。不过鉴于社会发展需求,越来越关注实践中更为细致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对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反思,倾向于对二者的整合,这给我国社会工作课程设置和教学提供了一定借鉴。
按照社会工作的课程性质,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方法课程、实务课程三种。基于职业能力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环节上对这三类课程进行设置与调整。基础课程包括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理论、社会问题研究等,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如何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该类课程除了常规教师讲授之外,还可以增加学生参与互动环节,通过学生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结合社会工作职业能力要求,训练学生知识系统储备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反思能力等,并将其贯彻在知识学习中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习惯。
方法课程主要包括的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这些核心方法的学习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根本的职业能力,获得职业技能的根本要求。结合课程特点,通过情境模拟、任务设置、临床督导模拟、实习实训等方式和手段,学生在实务模拟和真实工作环境中,掌握在街道、社区、社会机构等环境中方法的具体使用技巧,提升方法使用、与人沟通、问题发现等职业能力。
实务课程主要是社会工作的分支课程,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突出专业性。以老年社会工作为例,除了学习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外,还需要增加相关老年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并增加相应学分,目的是了解该实务领域内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增加学生在处理老年问题时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突出课程设置的专业性。这也借鉴了英国社会工作在培养实务能力时课程设置的内容(郑永强,2001)。同时,结合各地区和高校的资源和特征,重点培养一个或两个分支方向的社会工作实务,突出该实务分支的特色和能力,而不是建设大而全的社会工作分支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则可以通过增加实践机会来实现实务能力的提升,包括作为实验课的实务教学、综合日记、临床督导、学校教师的指导和以证据为基础的实务内容等,在考试考核时,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并计入个人成绩。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专业分支领域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往能力、评估能力、资源链接能力、项目实施能力等职业能力。
四、结语
目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着学生对专业课程认同度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而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设置社会工作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尽量开发课程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推进学生主动性,培养相应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和应对整体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看到,基于以上论述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如社会需求调查的难度和持续性,分支课程增加相应知识储备学分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存在着更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总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反思批判能力的综合情况,课程设置的实务性能力重点,以及地区和学校的差异性,以此出发来设计和开发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才可能有一定的适应力和发展力。
参考文献:
[1]袁光亮.职业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
――以北京青年政治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19).
[2]周绍斌.职业能力取向: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探讨[J].社会工作,2012,(3).
[3]王立红,周光亮.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陆士桢,酒曙光.香港社会工作教育课程设置状况及其
对内地社工教育的启示(考察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1994,(1).
[5]郑永强.英国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闭伟宁,李红.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
思考――以广西大学为例[J].社会工作,2013,(6).
[7]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
[J].江苏高教,2010,(1).
[8]王圣军,张绮莹.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
学模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
关键词:《人体生理功能》课程;校企―校校合作;建设;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30-03
一、“校企―校校”合作建设课程的路径
(一)以过程课程观为先导,建构“四同步”课程
以职业教育过程课程观为先导,“校企―校校”合作确立课程标准与护理职业标准融合、课程内容与护理临床实践融合、教学情境与护理服务情境融合、教学过程与护理工作过程融合的“四融合”课程建设理念;以优化课程结构为切入口,使建构课程的过程与学生学习成长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过程同步进行,形成“四同步”过程性课程。[1]该课程不仅源于护理岗位要求、承载职业素养,而且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易于学生体验,破解了《人体生理功能》课程“建什么”的难题。
(二)校企―校校合作,自主整合共建
以江苏省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协作委员会为平台,联合10所卫生职业院校23名骨干教师和8所医院8名临床护理人员,组建了“校企―校校”课程建设团队[2][3],对护理专业《人体生理功能》课程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科学系统设计、自主开发管理、持续丰富完善。将“校企―校校合作”贯穿在课程标准开发、资源建设、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及师资培养的全过程,建设符合职业教育的过程性《人体生理功能》课程。坚持“边开发、边应用、边完善、边推广”,实现共识共建共享共赢。破解了《人体生理功能》课程“怎么建”的难题。
(三)研发“四大载体”,推进“六化教学”
“校企―校校”合作研发了“四大载体”,即系列教材、做学评案、网络资源库及人体功能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合作推进“六化教学”,即课程动态化、目标发展化、内容经验化、教学情境化、资源多元化及评价过程化,融教、学、做、评于一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的能力,提高了过程性《人体生理功能》课程的教学质量。破解了《人体生理功能》课程“如何实施”的难题。
以上做法有效解决了《人体生理功能》课程建设中“课程学科比,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对独立;课程重复开发,质量参差不齐;应用率和有效率不明显,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校企―校校”合作建设课程的成效
(一)更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确立课程即过程的观点,重视课程的过程存在与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将符合职业教育的过程课程观贯穿于“校企―校校”合作规划、开发和实施《人体生理功能》课程的全过程。
(二)构建了科学适用的过程性课程
1.合作确立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体验,获得基本、必需、够用和实用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丰富护理职业情感与价值,为学习后续护理专业课程、从事护理临床实践及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2.合作建立课程理念。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辅以适度的原理的理解,彰显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3.合作研制课程标准。研制本课程8个模块的“335”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分别为三级,态度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使之有效指导课程教学。
4.合作优化课程结构。凸显课程的过程性,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使课程的内容、排序及形式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贴近临床,学生易学、乐学、会学、学好。总学时数为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5.合作创建课程资源。“校企―校校”合作创建了多元系列教材、做学评案、网络资源库、人体功能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及精品课程等。
(1)系列教材:主编并出版了《人体生理功能》、《人体生理功能学习指导》、《人体生理功能教学课件》(光盘版)等系列教材,在使用中不断修订完善。
(2)做学评案:将课程内容按工作任务有机划分为36项,逐项规划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及素质组合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评价。该文本不仅是呈现学习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要求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更是有效实施“做学评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
(3)网络资源库:将《人体生理功能》课程涉及到的各种资源有机整合成为开放立体多元动态的网络资源库,搭建了基本信息平台、课程资源平台、课程测试与评价平台、互动交流平台及课程直播平台。使师生“双主”效应的发挥有平台,过程性课程实施有载体。
(4)人体功能技能模拟训练系统:与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开发了涵盖47个功能模拟仿真训练项目的虚拟课程,为学生提供交互学习、技能训练的网络平台。
(5)精品课程:该课程在2012年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列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6.合作改革学业评价。在“四同步”过程性课程的实施中,将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研制了“做学评案”,推进“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有效发挥评价对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和激励作用,不断校正学生的专业价值取向,引导主体自我教育。
(三)探寻到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基于过程性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实践中探索运用了“做学评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2013年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达97%。
(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依托“校企―校校”合作开展过程性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课程建设团队中的23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双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2007年以来,新增教授4人、全国职教名师1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人、国家教育部《护理专业技术装备规范》主要执笔2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1人及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主持课题研究10余项,成果8项;公开50余篇(与本课程建设有关的论文8篇)。同时,有效带动了区域内职教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过程性课程的体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评价的能力,为提升护理专业综合能力和护理专业素养奠定了扎实基础,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009年以来,江苏省五年制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分别为98.21%、98.92%、99.24%、99.91%、99.97%;2011年以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16人、二等奖2人,全国获奖总数第一,获奖率100%;就业率、对口率及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8%以上。
(六)带动了护理专业发展
“校企―校校”合作式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护理专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省职教主题教研年先进学校、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等荣誉称号。护理专业“十一五”期间被列为江苏省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省示范专业,“十二五”期间被列为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护理教学团队获江苏联合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学校是江苏省护理专业协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职业技术6个成员学校的护理专业先后成为省职业学校示范和品牌专业。
三、“校企―校校”合作建设课程的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了课程建设模式
在7年多的课程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校企―校校”合作,自主整合共建”课程建设模式,内涵如图1所示。
(二)创新了职教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区域内“校企―校校”联动,共建共享省级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了资源整合和效益共享的互利合作的运行机制,带动了区域内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打造出优质职教高地,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教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三)创新了专业基础课程模式
以职业教育过程课程观为先导,创建了符合职业教育的“四同步”过程性课程,凸显了职教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提高了护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创新了课程教学模式
研发的“做学评案”有效用于“六化教学”改革和“翻转课堂”的尝试,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学评案导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驱动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创新;轨道交通车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36-03
一、引言
1.国外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起步较早,美国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加坡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国际间学术和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ule,简称FH)培养工程师—高层技术人才的做法是延长实习学期,主要培养具有专业应用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可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日本Kanazaw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开设了两门关于工程设计的基础课程:工程设计Ⅰ(EDⅠ)和工程设计Ⅱ(EDⅡ);训练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对比发达国家的工程人才培养,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凸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不适应。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轨道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科和专业方向瞄准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通信信号、运营管理和交通工程四个专业方向,以适应上海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迅速发展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创新轨道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原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在教学模式和知识结构上,表现出与既有的铁路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雷同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缺乏特色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专业建设方向的深化与质量提升,建设成效不明显,无法彰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偏重理论教学,制约创新意识培养的提升。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在培养计划上,课程体系较大程度上还是反映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主观性、臆断性与刻板性,导致了学生学习中出现被动、消极与盲从,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
2.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了车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体系在课程大纲和内容上的约束,偏重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使得教学方法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较难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技术更新发展快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实践的特点导致了创新氛围不浓,因此,也导致了课程、教材、实验建设、学生创新培养环节上存在一定的瓶颈。
三、基于驱动创新的轨道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1.重构全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全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充分考虑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与其他高校差异化竞争特征和鲜明的专业特色,重视了知识、能力与工程实践的融合。在宽厚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构建和支撑上,创新性地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知识,突显了特色。本校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技术等15门特色专业课程,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定位的基础支撑。在实践环节上,突出专业关键技术知识点,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综合实验等4门校内综合实验课程;创建了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课程设计等4门专业课程设计,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认识、生产、岗位等特色专业实习环节。形成了独特的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综合训练、生产现场应用实践的“三位一体”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培养模式。
2.全面建设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实践环节。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085内涵建设为契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积极开展校内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建设,快速推动和实施了双赢式的校企实践环节及基地建设。①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关键技术的校内综合实验项目的创建,相对于传统的铁道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其鲜明的理论和技术特征体现在车辆的牵引、制动、控制和维护保障技术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通过以专业教师为主体,聘请该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工程师共同开发的形式,构建了车辆安全保障技术相关的车辆转向架实训平台、车辆电力电子实训平台、列车控制回路实训平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和故障诊断综合实验及其创新实验的开发。这些综合实验集理论分析和动手实践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地位,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主观性和刻板性,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②充分利用产学合作教育资源,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特色校外实践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依托院、校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获批了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专业建设也得到上海市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开展了全面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维护保障中心车辆公司深入合作,企业导师联合开发系列内涵特色鲜明、与企业现场需求无缝对接的校外实习项目,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课程设计等3门课程综合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实习、岗位实习3门特色专业实习内容;把握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大力建设龙阳路“两站一区间”的培训基地的建设机会,积极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龙阳路基地建设。通过上海地铁电动列车改造项目和集实验、实训为一体的上海轨道交通952列车平台建设,开展了车辆多种形式的车门、转向架、电气设备等关键部件的结构、电气原理方面的系统性认知实训设计,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认识实习起到重点的支撑作用。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自主研发了实验实训设备,使得校外实习基地能够紧跟企业的技术革新,形成一个层次分明、方向划分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育体系。
3.重点实施卓有成效的专业实践保障措施。①构建了校企共同管理的实践环节保障体系,为了更有成效推动和保障校外实践环节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依托院校与上海地铁维护保障中心、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签署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结合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成立,实质性建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实践教育理事会,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组织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工作的决策。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负责中心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其工作直接向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设立了中心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由管理委员会聘任,技术委员会是中心的技术咨询、评价和监督机构,其成员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校方教师和企业界专家组成,由中心管理委员会聘任。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实施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包括机械类课程、电气类课程和电子类课程的协作组,负责研究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等实践教育方面的工作。②基于现场工程案例,深化理论与实际对接,实现师资队伍工程素养的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成立在全国尚属首例,专业缺乏符合培养要求的教科书。通过立项方式,学院鼓励和支持教师进入产学研合作企业进行不低于一年的挂职锻炼学习,同时鼓励已有挂职锻炼经历的教师,结合新的科研或教学项目继续进入企业深化挂职锻炼。教师深入现场一线采集案例信息,编写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特色的贴合工程实际的专业系列教材。出版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等6门教材,并已与中国铁道出版社签订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技术等5门教材的出版合同,目前教材已完成了编写工作。这些教材有效填补了专业知识结构中的空白,深化了教师对专业的理解。同时基于对现场案例的分析,专业积极开展了课程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基于车辆维护保障现场技术难点,专业开展了产学研攻关项目5项,解决了现场技术问题,提升了教师的工程素养。以产学研项目为基础,凝练了学科增长点,获批了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8项。并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教学成果显著,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部分成果已经应用于课堂和实验教学。③以学生兴趣爱好为驱动,搭建创新活动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通过配置专用教室,购置系列单片机、微机原理、电子技术等开发平台。多方位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单位和学生创新平台的建设,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采取自发、自愿的组队原则,成立了电子技术协会、新锐科创团队、数学建模团队、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为每个学生科创团队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能实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专业教师共指导大学生创新活动20余项,20余人在大学生竞赛活动中获得包括市级以上奖项,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性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
本文以驱动创新为主线,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载体,从科学性、整体性、层次性和拓宽性的原则出发,进行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的研究,通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人才的培养实践过程,探索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特色车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实施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树彬,朱文良,方宇,等.“卓越计划”下的城轨车辆专业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设计[J].大学教育,2013,(2):5-7.
[2]朱忠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177.
[3]董晓梅.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63:14-17,28.
[4]柴晓冬,方宇,郑树彬,等.城市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75-76.
[5]赵海波.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教信息,2012,(36):169.
基金项目:2012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建设项目(11X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