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

第1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自动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hina,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novation of products, electrical automation, electrical automation system platform unified understanding, and personnel to operate all aspects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electric automation busines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electric; automatic; automat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972.7+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中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1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

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渗透来自于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线,如PLC、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的模糊了。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Internet/l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2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简易

Windows NT和IE已经正在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使电气自动化系统更易于使用和维护。

1.3分布式控制分析

现场总线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它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分布式控制意味着PLC、I/O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二、传统电气设计和自动化设计思想的基础和特点

按传统设计制造方式提供的电气设备其控制、保护和计量主要由分立的、机械的、物理的方式和部件来完成, 其相互之间的功能组合构成达到用户要求的配电产品。与其对应的完全由计算机构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通过软硬件组态达到用户要求的系统控制管理功能。上述两类设备分别由不同类的制造商提供,界限径渭分明,它们由项目设计人员依据标准的现场信号条件和统一的控制管理原则划定互联的明显界面,进行协调连接。电气设计根据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负荷特点和用电设备的分布情况, 设置高中低压变配电系统。进而根据供电方条件、要求和用电设备要求和特点进行高中低压变配电系统二次计量、保护、控制的设计;根据工艺控制要求和自动化系统要求, 进行配电系统末端的用电设备就地控制设备的设计。

1、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一些工程领域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诸多行业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无不需要电气专业参与配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中低档电气自动化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高中档电气自动化产品以国外企业为主;大中型项目依靠国外电气自动化产品;中小型项目选用国内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市场格局。

2、电气自动化行业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

2.1 技术变革可能会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电气自动化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技术

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能否选择合理的技术研究路线,决定着未来在关键技术领域能否实现突破,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性。由于电气自动化的组成元件都含有较高的科技技术,很多生产企业在关键技术上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整个行业的竞争几乎完全是低端的价格竞争和渠道竞争,生产企业若在技术上得到革新和突破,企业将会成为整个行业的方向标。

2.2 行业革新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快创新产品和升级产品的推出,才能为产品争夺更多的市场价机会,也才能维护好企业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以保证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革新产品和服务,这能实现竞争力的突增;二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改进,这能循序渐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建立和维护竞争力时,要重视经营管理的改进,更应该重视产品革新能力。特别是对电气自动化这类产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性能的优越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这必须靠技术改进和产品革新来实现和维持, 产品革新能力对电气自动化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想要构筑企业竞争力的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必须将产品革新能力放在战略性位置。

2.3 行业多方面关键技术尚待突破

电气自动化是一种传统产业,而又是深受科技发展影响的产业。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电气自动化制造基地,行业内所有知名品牌都在中国生产制造,整个产业链的工艺水平已经积累了相当的高度,完全达到世界一流的领先水平,但产品档次相对较低。另外,国际上知名品牌的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纷纷向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洲地区转移,并通过建立生产工厂的方式掠夺市场份额。因此,国内的生产企业只有在技术、人才、生产设备等方面不断突破,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由此都可以看出,技术是生产企业站稳市场的关键环节,生产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突破才能在战略上取得胜利。

目前,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尚有七类主要的自动化产品还与国外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分别为: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核电控制系统及仪表集成;高精度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智能执行器;质量流量器;流程分析仪器及系统。这就为国内企业缩小差距,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与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产品,加大自主创新的发展力度,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等电气自动化行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控制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及生产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是一种能确保网络中每个智能的模块能够独立的工作的网络,达到系统危险分散的概念;开放化则是系统结构具有与外界的借口,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信息化则是使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

四、新设计思想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契合

嵌入式控制装置将覆盖全部现场设备,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统一至最少的数量,嵌入式控制装置具有完全符合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网络通讯功能,现场总线网络上的全部节点设备的数据库为分布式实时数据库,这些就如同PC 及其外设的USB接口形成一样。同样智能化、分布式、扁平化的设备控制系统构成的生产过程, 也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数据共享、快速、高效、可靠、低成本也是扁平化管理系统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功能, 在进行未来的设计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既要进行电气系统设计, 又要能对嵌入式控制装置进行编程组态, 同时还要完成基于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网络的构架及其监控软件(包括数据库)的组态。这样一个项目的设计工作过程无论从人员还是到流程亦是快速、高效、扁平化的。通过互联网设备供货商、项目设计人员、企业生产管理者均可对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离线或在线的技术支持和调整, 这也得益于嵌入式控制装置和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网络的全面实现。

第2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工业生产 重要性 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进行电气自动控制,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技术的控制程序,通过系统的集成,达到自动控制与维护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发展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1 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技术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入了新技术革命时代。在利用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因为现代工业生产需要使用各类自动化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因此,保证设备性能的优良,才可以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果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实现信息化生产,因为工业化与信息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先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去开发信息化,这样必然会减缓发展速度。因此,工业自动化指的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共同发展。加强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传统生产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面实现我国电气的工业化。现阶段,我国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工业机械化,在发展工业自动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利用自动化技术武装传统生产行业,利用相关的自动化工艺流程控制设备,以此来实现我国工业的自动化建设。

2 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方向

2.1 自动化系统发展策略

2.1.1 运用统一系统开发平台

一个统一、开放的平台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平台可以保证一个自动化项目设计与运用的正常进行,并且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设备使用的损耗与成本,还可以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2.1.2 构建网络结构

在发展自动化系统的时候,构建网络结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针对一个完整、成功的自动化系统而言,构建网络结构也是非常必要的。构建的网络结构一定要确保现场控制设备、管理系统、监督系统之间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流的有效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无论使用哪种通信主线,均可以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并且在整个系统中进行有效的通讯。与此同时,在构建网络结构的时候,还设置了数据编辑、安全管理等模块,这样就有效促进了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发展。

2.1.3 标准化程序接口

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一定要具有一个标准化程序接口。结合现代Microsoft标准与技术,如Windows、OPC等方面的运用与发展,不仅可以缩短工作时间与节省工作成本,还可以为办公自动化的数据交流提供便捷条件。在进行ERP系统与MES系统连接的时候,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达到办公的标准化,利用计算机在电气化管理与系统平台之间构建相应的接口,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标准化程序接口还可以确保不同程序之间进行有效的通讯,逐渐成为了未来自动化发展的重要结构组成。

2.2 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实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电气化的发展水平,逐渐拉近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发展距离,促进我国自主研发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时候,一定要不断促进工业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现阶段,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主要就是开放化、分布式、信息化。开放化指的就是加强系统和外界的联系,保证各方网络的有效连接,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布式指的就是能够确保在网络中设立独立网络,达到分散危险的目的,进而保证系统运行的正常、有序;信息化指的就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网络自动化与管理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实现。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自主研发。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可以得到价格方面的优势,在发展电气自动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利用,为自主研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及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转变发展观念,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促进电气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实现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一定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全面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中,促进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的应用,深入分析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顺成.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33).

[2]张礼崇,郜祥,王焱等.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2(01).

[3]陈万法,崔宁,刘岚.关于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作者简介

付明鑫(1979-),男,吉林省松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长影集团洗印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业自动控制及信息技术。

第3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技术教育改革

当前社会上所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是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既要求数量上的庞大也要求质量上的精准;结合时代需求与我国国情对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育进行改革,保证源源不断地输出专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支援我国现代建设。

1关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调研分析

(1)就业性的分析。针对近年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情况,总结出了其就业的对应方向,除了有传统的航空企业、电器制造企业,机器维护等也增加了与新技术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一些新式的营销和维护及相关电气行业的工作。企业虽然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身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如此有优势的前提下却受到更为严格的遴选,不但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其就业竞争力可想而知,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实践性与可行性。为服务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是教育机构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意义,是各级学校掌握本体的教化功能,对于自己的定位进行专业设置,并规划与之相配套的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为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使得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具有社会实践意义的独特发展道路,摸索出一条适应本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途径。

(3)竞争性的分析。随着国家在教育上的大力投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得到支持,其中也包括对中职学校的投入,使得师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正规大学或者是职业学校接受教育,选择想学的东西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专业,是基础建设行业中相对重要的专业。职业学校大多则是培养实践技能相对较强的技工,实践性质比较突出,理论方面相对较弱,在就业上就会有冲突和矛盾,是一种较为严酷的竞争。但在操作技能方面经过系统培训后及企业用工成本方面还是存在较强的竞争力。

2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实际操作

(1)确定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可以应用试点的方式来进行,面向社会发展,从我国的经济建设状况出发,抓住当前人才需求,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调能力上的培养,所以就要保证,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均衡发展或者是相应发展的结构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2)确定专业培养模式。面向就业性而言,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这四个方面是绝对的准则。作为一个衔接呈现,对于未来的电气自动化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规划与制定。就要根据学生自我的能力和优势进行分门别类的教育。可以是电气类工业类自动化类等具体的分化,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广泛的选择,针对个人的特点潜能进行不同的选择,或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意愿,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建设负责。

(3)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归根究底是为了在实践中取得成效,最后得到工作或者是经济上的完善。所以,就要考虑到当前的教育形式,必须要走出教室,脱离完全的知识灌输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加强记忆,完全可以引入校地结合或者是产学结合模式,在学校阶段取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岗位操作技能的掌握上就会更加的完善。

(4)强化对教师的选拔和考核。既然是要改革,就必须在各个维度上考虑。考虑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并加以完善。不得不承认教师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多巨大的作用,所以,教师的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以及改革进行的是否顺利和学生接受的程度。所以,必须要强化对教师的选拔和考核,保证教师的高水准和强能力,推动改革的深入实行,培养越来越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类别的专业人才。

3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意义

(1)整合教学资源。近年来我国都在进行有关于教材内容的规划,是合理的删减和增加,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决定将C语言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将接口技术的部分内容也进行减少,将电力拖动,机床电气控制整合成电机与电气控制,以及图册内容的翻新整合,这都是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初步的规划和整合。

(2)强化职业性质教育。其实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电气自动化是一个有特殊优势的专业课程,因为职业教育具有综合大学所没有的实践条件。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定期带学生去实习,或者直接把整个学期的实习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尽早的接触到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并进行思考和独立解决,也帮助学生很好的消化理论性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所以说,这种形式促进带有职业性质的教育发展完善,在社会上取得更大的认可。

4总结

一个专业得到更多的注意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多一些关注会给这个专业增加更多的发展机会,有更深层次的探索的机会,所以改革就出现了。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合时展的人才,为了整体的良性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一直在变,适当时机下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改革,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这个具有极大塑造性的专业变得更加深入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廖镇勋,王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5(17).

第4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运用;发展趋势

1电气自动化的具体运用

1.1电气自动化在电力行业的运用

在电力行业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过后,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同时还能够监控好电力生产与传输过程,这样有助于避免电力事故的出现,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寻出电力系统中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处理,以此来确保供电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火力发电的能源在我国电力能源中占据着较高的成分,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当设备结果以及材料有所不同时,热能回收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样可能会导致热能的回收率无法达到需求。研究表明,重热系数在4%~8%范围内算比较正常,重热系数越大,热能回收则越好。[2]

1.2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电气自动化也已经运用于建筑构造过程中,从而创建出智能化建筑。现如今,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向。由于建筑行业想要减少人力资源的运用,并确保设备能够具有更大的效率,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发展趋势

2.1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方向

现阶段,在控制手段上,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管控系统正在不断向最优化、智能化、区域化与适应化方面进行转变,在该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微型电子技术,这样将能够促使电力系统实现多样化发展,同时对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处理的要求也变得愈加严格。此外,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其能够根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理论依据来创设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有着诸多优势,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控制方式,而且操作手段明显更加多变。

2.2核心竞争力方向

电气自动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电力企业要想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下去,那么就应该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设计与研发方面的投入,这样必然能够促使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当技术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国电力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就会缩小,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也将得以完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然而然会增强许多,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故应该给予重视。从当前情况来看,电力系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种走向,分别是分布式与开放化,分布式结构可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构建出比较独立的功能性模块系统,这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必然会下降,系统在稳定性上的表现明显会变得更好。

2.3以电气自动化来带动电气智能化的发展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在专用集成电路、CIMS、自动控制机器人产品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果,各相关公司均针对电气自动化提出了各种设计方式与理念,从而引导电气自动化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比如基于微机环境的集成化CAPP]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开发了综合智能化CAPP]开发平台与应用框架。[4]该平台同时也制作出了金叶CAPP、同方CAPP。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将会变得愈加明显,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从而实现电气智能化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现如今,在我国电力行业当中,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在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往往能够展现出其良好的功用,其不仅能够促使系统运行变得愈加精准、高效,而且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维护管理,故应该注重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并将其合理运用于电力系统中,促使电力行业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目标,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巧立.浅谈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21-27.

[2]张娉.试论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5(07):136-139.

[3]翟少峰.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化煤矿中的应用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11):57-58.

第5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

前言

电气自动化,即利用电子装置和技术,实现生产机械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的一门多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相关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结合社会岗位的特点,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促使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电气人才,我们需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的研究

1.1对于指导思想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我国自动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做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我国自动化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是培训学校以及相关高校的责任。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行业特点,结合行业的技术需要,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做贡献。可以说,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中,要以专业知识作为主导思想,合理选取技能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具备分析与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及控制技术问题的能力。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

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迅速发展,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但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专业实用型人才出现了大量缺口。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用人单位“用工荒”,大量相关专业的毕业学生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尴尬现象。培训单位以及相关高校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偏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培训单位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或者做一些市场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训单位还是要从实践教学入手,延长学生去产业基地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种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的重点知识并对行业有充分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行业发展来看,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突出强电为主,设置相关特色专业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要与弱电以及电气控制与信息相关技术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要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各个领域,突出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战略

2.1科学定位

培训单位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达到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实用型人才,需要有准确的科学定位来实现培养目标。所谓的科学定位,就是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科学的市场依据,科学定位是决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对学生进行人才计划的实施时,培训单位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行业信息,把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对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总之,培训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市场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2.2课程体系的改革

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根据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实施的,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方向是以强弱电结合,偏向弱电的培养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的变化,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目前主要以强弱电结合,突出强电的宗旨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摒弃了过去偏向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形式,转而向综合性课程开设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当下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型人才已经逐渐偏向于饱和状态,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逐渐偏向于综合型让人才。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市场需要,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训单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校都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配备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教学器材,提升教学老师专业教学水平,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

3.1技能的培训

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看,只有应用型的人才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即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快速适应不同的岗位需要一类专业人才。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日常教学中,要集中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强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3.2教育方式的合理选取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方式上都要精心安排。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要偏向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覆盖面广,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让学生快速发展成为拥有综合性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

3.3产学合作模式的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这种生动的教学模式,才能快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产学合作的模式,与校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生产企业中去实习。或者学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开办自己的企业,日常教学甚至可以选在生产现场进行,这对学生了解专业行情以及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电气自动化在推动我国的工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善目前的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适当采取产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电气自动化行业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肇,等《电力系统分析》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07-108.

第6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指在全新的科技领域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中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电气自动化这门新学科成为相关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成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用范围较广。电气自动化具有很强的便捷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不断革新,电气自动化结合了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效率。其次,电气自动化还具有很强的广泛性,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应用到工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此外,电气自动化还具有很强的高效性,是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一种必然趋势,这对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建筑电气自动化现状

目前,电气自动化已经经历了一段较久的发展时间,并逐渐由多岛化向集成化转变,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其中,旨在为人们创造智能化的家居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娱乐环境更加舒适、更加惬意,使得现代家居功能性更强。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建筑电气自动化的灵活性和直观性变得更强,建筑电气自动化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的建筑电气自动化还处于初级电气自动化的阶段,建筑电气自动化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建筑电气自动化互不连接、功能单一,无法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无法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高效快捷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使得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特征,但是由于网络构架的差异,使得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再加上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和企业在设备的软件和硬件交换过程中,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程序接口不一致,也会对设备数据和信息的传输造交流成一定的影响,这会严重阻碍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导致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工程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质量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节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和能源利用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建筑电气自动化投入的成本较大,使用到的设备材料也更加复杂,其维修成本较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的浪费。目前我国许多建筑部门和建筑企业只重视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的质量检验,没有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对工程质量管理重视程度较低,这就导致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较差,严重阻碍了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对策

1.加大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对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工程专业性、施工材料和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建筑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建设团队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力开展建筑电气自动化研讨会,让相关人员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施工效果。建筑电气自动化施工企业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细致严格的筛选,采用系统考核制度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加强建筑电气自动化施工队伍专业知识培训,引导施工从业人员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重视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打造出专业技能扎实、作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

2.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在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工程行为主体应该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良好,为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使用的施工材料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经过细致的检查和权威部门的鉴定,并附带有正规厂家的质量合格证书和出厂证明,这样才能确保选用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良好。在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前,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防水、防火、防潮处理,并定期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完整的施工材料管理记录,在施工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免出现残次品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施工过程中,个行为主体做好检查和验收,并做好文字记录,确保发现问题后有据可查,职责分明。

3.优化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设计。

在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耗能,和后期投入使用的耗能,以免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耗能量过大。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选择合理的供电系统变压器时,应该选择绕组阻值相对较小的变压器,有效降低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电流损耗。优化建筑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成本。随着电气设备的使用量不断增多,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就导致现代建筑对消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选用变压器是为了满足电气设备的有效使用,还要选择节能型的低损耗电力变压器。做好建筑物的通风采光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减少电气设备的耗能,在推进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对能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得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更稳固。

四、结语

第7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逐渐普及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各个行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程度也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电子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伴随着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保证并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概述

电气自动化能够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或者计划实现操作、控制以及监视等功能,其相关设备可以在无人或者少人的状态下自动运行。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只需要少数人甚至不需要任何人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摆在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碰撞愈发强烈,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势在必行。

2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意义

2.1 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物美价廉一直是人们在购物时所追求的目标,其中的“物美”指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好。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可靠性越高,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错的概率越小,设备维修的费用越低,生产出的产品的合格率也越高。因此,用户在选取设备时,设备的可靠性是他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对于生产厂家而言,设备的可靠性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2.2 可靠性的提高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竞争力,必须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状

3.1 元器件质量低下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元器件生产商进入这一行业,导致生产出的元器件质量参差不齐。而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元器件生产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很多设备生产商在采购元器件时更注重元器件的价格,忽视了元器件的质量,这就导致生产出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设备的可靠性会明显降低。

3.2 工作环境多样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气候条件、电磁干扰、机械作用力等都是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在实际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温度、湿度、气压、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设备的性能下降、结构损坏、电子元器件灵敏度降低等问题,进而导致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会因此降低。

3.3 操作维修不当

尽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了运行的自动化,但是控制设备的运行仍然需要一些必要的人为操作以及维修保养。由于操作人员没有完全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而导致的操作问题也是影响设备可靠性的一个主要方面。此外,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应该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工作,如果不能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势必会影响控制设备下一阶段工作的可靠性。

4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4.1 设备设计要合理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需要在设备的设计阶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进行设备的设计时,应该对设备和零部件都进行技术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对设备具体的工作环境进行考察分析,然后根据设备的产量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进行设备设计时,应该在满足设备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合理的元器件,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在设计设备结构时应该考虑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尽量降低维修和保养的成本。

4.2 元器件的选用要经济合理

在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选择电子元器件时,应该充分考虑电路性能的要求和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环境,所选用的元器件的性能、质量均应满足设备工作的要求。采购元器件时,应该选用质量高、性能好、可靠性高的元器件,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优先选用有良好技术服务、供货及时的生产厂家。

4.3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

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来说尤其重要。由于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会对设备造成一些预料之外的影响,因此,定期的检修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在较高的可靠性下进行工作,同时,定期的维护可以使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损坏情况有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工作人员准确地把握设备下一阶段的运行状态。此外,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可以有效的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张伟林、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2]徐海波、朱常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分析,科技信息.

[3]郭红生,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第8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166-0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企业的机械设备都逐渐开始实现自动化发展,利用自动化的设备对实际的生产过程展开实时、有效的监督与控制,进而保证全部的设备可以始终维持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之下,进而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由此可见,企业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电气的自动化,而进一步强化工业生产中的电气自动化,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被简称为电气自动化,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是以电子网理论与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各个行业、各大领域当中,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控制生产成本。在现今社会中,作为工业生产技术当中个一个中坚力量,电气自动化对推动工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二、电气自动化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大点,具体为:1.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端口的相关编程程序,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计算机进行语言控制,并采取智能化的操作形式,使其实现人性化、智能化的运作。2.集成化,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有关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两者的集成,最终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3.自动化,一旦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自动化对故障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确保工业生产的效率不受影响。4.综合化,电气自动化不但涉及了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的内容,并且还涉及到了系统开发和机械化,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技术。

三、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的运用

(一)开放式平台的运用

伴随着Windows平台的普遍运用,OPC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当前,以PC为基础的人机界面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并且以PC为基础的控制系统,由于具备容易集成、灵活机动等特征,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与接受,且已经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日常工业生产当中。以PC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且因人机界面的人性化设计,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改变内部程序来实现各种操作,便于集成,且机动灵活。电气自动化所具备的开放式平台,使其被广泛运用在工业生产当中,例如在交通运输行业、电工行业等当中,均能够进行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设计。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能够极大的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客观要求相符。

(二)电气自动化与IT技术

信息化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与IT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IT技术有机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且满足了市场发展的各种需求。在当今社会中,信息化发挥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不仅对企业的管理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自动化的系统、设备以及机械。而这种影响不但对工业生产的决策具有极大重大的意义,同时IT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紧密的结合,还促进自动化机械设备实现更为精确的生产。当前,在一些工业生产领域已经实现了电气自动化与IT技术的有机融合,比如较为典型的机械制造业与汽车生产工业,它们在日常的生产与制造过程中都必须用在IT技术。所以,电气自动化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工业生产当中,其中IT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又为电气自动化在工业中的运用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四、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一)程序接口的标准化发展

判定电气化系统合格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程序的接口是否实现标准化。伴随着各种先进技术(例如OPC技术、Windows XP技术以及Active X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遍运用,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业生产的时间,缩减了企业生产的成本,同时还给办公自动化系内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交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运用现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企业内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彼此相连,例如MES、MRP、ERP等诸多系统之间的相连。倘若机械设备所运用的系统为Windows XP,那么计算机还可以在电气化管理与系统开发平台之间,构建一个两者皆通用的网络接口,进而最终达到办公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现今微软的一些标准化程序接和有关的通讯协议,为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为宽广的空间,并且渐渐成为工业电气自动化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开发平台的统一性发展

开发平台的统一与开放,可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项目的每一个运作环节中,发挥极为重大的作用与功能,其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率,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费用,缩减成本损耗,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实现统一的开发平台,还可以达到并适应客户把系统开发平台与终端运行平台相分离的需要。在现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开发平台的统一与开放能够满足用户的更多需要,例如能够按照用户的具体需要,亦或者是依据项目的实际状况,进而对执行源代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把源代码复制到以Windows NT为基础的系统软件中,亦或者是将其复制到PLC硬件、嵌入式NT系统以及以Windows CE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当中,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且最大限度的扩大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的运用范畴。

(三)推进网络结构的发展

在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络的构建发挥着极为关键且必不可少的作用,对于现今已经较为成熟的自动化系统而言,构建网络的重要意义依然是不可忽略的。企业网络结构的实际作用一般表现为:通过网络结构的构建,可以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系统,即企业管理系统、现场控制设备以及计算机监督系统等等,能够实现相互之间信息与数据的共享、交流。对企业的领导层而言,其能够利用In- tranet,对生产现场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中互联网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并且已经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学习等诸多方面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不论是采取哪一种通信主线,都必须建立在一个特定的网络结构上,进而方能在办公自动化环境内和控制级(元件级)的系统范畴内,进行通信活动。另外,网络还与其他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例如设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编辑等,这都可能变成未来自动化、集成化系统的内容之一。

五、结束语

综上,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而言,电气自动化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意义,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当中,不仅有助于推动信息化技术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电气工业实现全方位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所以,应当将发展电气自动化作为我国电气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方能使我国的电气工业与国际相接轨,方能促进我国电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素艳.浅议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J].科技风, 2010(4):243.

第9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方式;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很大程度上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随着智能化控制的不断发展,它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不断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人们是从电气设备的出现中得到启发,开始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继电器和接触器开始投入电气运行,使得机器能够依据人的意愿以及事先设定的目标来进行工作;60年代开始,出现了现代控制理论,生产的过程控制及管理得到有效优化,进一步推进了自动化进程,电气自动化也得到了质的飞跃;70年代,通信及微电子技术以迅猛的发展速度闯入人们的视野,电气自动化面临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仅仅借助以前的现代控制理论的技术难以应对,由此开始出现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大大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直到80年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电气自动化中,首先,从管理层面上来看,信息技术不断简化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处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动态监控,确保数据的全面和完整;其次,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更新上,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微电子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一些设备的界线由过去的定义明确向模糊化转变。

第二,在检修和维护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系统更加简单和易操作电气自动化依托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具有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相应的控制系统灵活,并且易于集成,Windows操作平台的使用使得维护和检修更加直观和简单。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功能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功能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功能中其控制的高压和大电流开关设备的体积都是非常庞大的,通常情况下,实际运行过程中,都是采用分散操作,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使用操作系统来控制,分、和闸的,尤其是在设备如果发生故障的时候,那么系统就会自动的切断电路,为此,这就需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自动控制和管理电气操作设备, 以及供电设备的自动控制的系统,,可以及时的对供电设备进行有效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让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保护功能

电气设备和线路在进行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不同情况下有时候会发生一些故障, 有时电路的电流会超过设备电路的使用限度和范围, 这样系统就会自动的终止, 停止运行, 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出一整套检测和排除故障的手段和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及时的系统设备的线路和电流进行自动的调整和却换, 起到一定的保护设备的作用。

3、电气自动化控制测景功能

为了能够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我们要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 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测定, 目的,是为了可以在运行中找到不足之处, 然后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 如果想要在电气设备中及时的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和运行情况, 那么就需要我具备相应的仪表测试器以及测量线路的各种参数设备, 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式, 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控制,然后,通过控制和掌握相关的信息, 对其进行运行和操作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变电站自动化

人工操作是传统变电站工作的主要方式,从设备安装、监视,到信息处理,再到信息回馈,全过程实施人工作业,且在变电站的监视中,只能通过对每个方面监视后,再进行整合,才能够得到整体监视记录,这就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监视结果的个体性,导致整体监视结果会出现一定偏差。针对其问题,在变电站中利用自动化技术,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监视,以促使各项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这就实现了远程监控、全程定位的作用,这不但减少了人工监视所需的经济投入,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电气工程的整体效益。在变电站设备更置过程中,利用微机取代电磁装置,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功能、视屏和画面功能,实现远距离的监视,并在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的作用下,对变电站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变电站故障预测,这就有效提升了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保证整个电气工程正常运行。

2、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分层测控是分散测控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即为通过远程工作站、以太网、具有高速数据功能的通讯系统以及具有监控功能的项目单元,以分层布局的形式来实现测控目的。输入、输出模件和主控模件是过程控制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主控模件的线路输出模式下实现通讯。过程控制单元能够投入到所显示的过程中,进行生产过程控制,且能对变电器信号、热电阻信号等多种信号进行实时接受,在信号接受后,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打印,这就为操作人员展开信息调查和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提供了有效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对目前技术水平下,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对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了管理部门对现场设备施工管理水平,通讯技术的应用为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保障在现代化的工业领域中,电气自动化正以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被广泛的应用,在航天交通医学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必将改变我国多个领域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