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

第1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67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在社会中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现在俨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向主要是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培养就业,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但是按照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这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如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教学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

电气自动化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可以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设计、调控、维修与管理等等,并且可以参与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高技术型人才,其就业方向也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的研发、调试、操控、维修等等,这些岗位对专业化技术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不仅仅是在理论中就可以完成的。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当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1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要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要实现什么样的结果,必须要确立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才能做出措施和手段,而确立目标的同时也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准确的定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能够适应当前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的设计、维护维修、运行操作与调试安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变革,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走向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等,老一辈的电子技术专业人员已经无法适应变革后的电气自动化,因此急需能够适应当前以科学技术为基准的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当前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所以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是责无旁贷的,为满足当前电子自动化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就要确立培养专业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并且满足专业技术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不仅仅要掌握电气自动化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全面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

2 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的,也就是重点在于实践,但按照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培养方案,都把理论知识放在了前面,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学校都只是封闭式的教育,只重视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技术化的人才就要先从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比进行重新划分。

(1)专业课程的重新整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应该注重实践,但不能表明就可以轻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优秀的实践能力是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底的,因此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要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专业的基础课程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来完成,必须让学生充分的消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好理论基础,而后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2)专业课程的删减与扩展 删减掉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将一些研究的过深的课程可以放到选修中来满足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意向的学生的学习,增加一些当代科学技术等实践性与实用性比较强但是难度不高额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体系。

(3)顶岗实习 要想满足当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必须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岗位内容,了解电气自动化专业在现实岗位中的工作方式以及技术需求,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的技术与现实需要的技术之间的差距,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技术体系,同时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 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实用性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共同为培养专业人才作出努力,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职业培训的机会,使工学结合进行,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在课堂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术,更加适应岗位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专业人才,增强人力资源的储备。

校企合作是满足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践强化,同时企业与学校也可以建立“校中厂”来满足学生的时间需求,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投资提供设备与师资技术等,学生可以在校内就完成实践教学。同时还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的专业技术与个人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必要时可以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水平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但是仍然要重视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加强对教师管理制度,组织不定期的演讲和讲座等,增加教师的阅历和专业技能,使教师可以带给学生更专业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指导。

4 针对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专业与科学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紧密的挂钩,当前时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教学培养方案中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时的调整培养方案。在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中也要紧跟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培养出可以适应时代进步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5 总结

第2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 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高端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前景大,就业形势好。从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科技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分析其现状,找到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非常有必要。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内涵特征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运用,兼顾研究利用电能处理信息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范围广,包括与电气工程有关及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突出的方法论特点和系统、集成的特点。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类的专业,目的是培养掌握自动化控制基本理论,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常用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具备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能力的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分析

1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现状分析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是当今社会经济市场上的高需求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也是我国鼓励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专业之一。目前,我国高职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状况较好,已成为新型技术专业。随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报读此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加强师资力量,促进专业的发展壮大。但是现实情况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缺少专业教学人才,不利于其快速高效的发展。另外,高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内容很多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没有开设,这也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招生政策的不断调整,每年流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基数很大导致就业压力很大。但是高端技术人才数量所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例却不大,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尤为缺少。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供不应求,使得这一专业就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因此,大力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人员的数量,是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需要。

三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只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才会不断向前。作为高精尖行业领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体现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就业形势良好。

3.1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发展前景分析

3.1.1发展方向的定位

工业强国,走新工业发展的道路需要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行“全才”教育,自动化专业发展要按学科办专业,应该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1.2培养目标的定位

现代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存的现状,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存在的现实也需要我们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要符合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规律。大力培养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专业人才,使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1.3改革思路的定位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符合自动化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层次的特点又要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2.1电气自动化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发展速度快、人才需求量大、福利待遇高是信息产业的优势所在。所以,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2.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广泛,几乎能渗透到所有的工业部门,除此之外,他与我国现代化的农业、国防都密切相连。因而导致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缺乏、供不应求的现状。

2.3电气自动化专业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

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专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专业。重视和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人才,从而研发出更多的高端科技产品,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断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毋庸置疑,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道路宽广、前景辉煌,同时我们坚信,电气自动化专业必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清时.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未来几年热门专业[N].生活时报.2002-07-04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

第3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智能技术不但能够解决现实中的许多困难,还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但能够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高度发展,还能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智能技术 电气工程 自动化 有效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智能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成了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智能技术也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智能技术被重点运用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图文识别中,是对计算机技术、GPS定位技术、机密传感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智能技术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诊断,对电气工程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为电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动力。

1 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

首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中,AI智能控制器能够表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当输入新的位置数据时,AI智能控制器也能够进行良好的估计,即便是驱动器的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在电器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控制器的应用会根据下降时间、响应时间等变化状况,不断的提高自身性能,会进行实时调整。其次,和传统的控制器相比,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控制器调节更加简便,能够根据实际的语言、信息、数据等进行快速的操作。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参数变化和非线性时的信息都是具有变化的。传统的控制器,需要确定参数的具体状况。而在设计之前,智能控制器并不需求提前准备控制对象的模型,能够精确的掌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对象现象,能够有效的解决动态方程。另外,在电气操作过程中,传统的操作会涉及许多电气设备。而每个电气设备都需要进行人工清理、维护和检查等,电气设备过多,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了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如:变压器、线路;各种电线电缆等,会导致电气设备的摆放杂乱无章。智能技术在这一方面,能够显著降低人力、财力、物力,有效降低电气设备对变压器、线路等的需求和依赖。由此可见,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需要针对不同的分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采用模糊神经、遗传、模糊、神经等算法的AI控制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被看做是相同类型的非线性函数近似控制器。

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效率和精度,对高速的GUP芯片、RISC芯片、多GPU控制系统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电气产品的质量。其次,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是多轴化控制功能,其最终的目的是减少工艺的辅助实践,促进电气工程的生产工艺简单化。另外,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智能技术能够保证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持续高效运行,突破了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模式,不再受到传统传递模式的限制,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模式减少传输过程中的错误率,实现数据的传输。

2 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有效运用

2.1 提高智能技术含量,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控制

目前,我们处在科学不断进步发展的时期中,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能够增加其技术的先进性,提高电力技术含量。首先,我们要全面了解电力智能技术,更像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系统性的全面性,加强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同时,要增强智能技术的含量,加强对电力产品的优化设计。并且要预防电力故障的发生,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含量。尤其要重视自动化控制中的电视计算机的使用,才能更好地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增加人才的输入提高技术力量。另外,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高效的运行,智能技术简化了工作任务,实现了远程监控,实现了对某些特点的控制部门进行无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智能化技术为电气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对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控制。

2.2 增加技术人才的输入,优化设计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智能技术缺少力度,因此,哦我们要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发展对于电力发展的重要性,增加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相对应的制度来制约。同时,高校要增加人们对于智能技术的重视程度,大力宣传智能技术,为更好的培养人才做好铺垫。另外,电气自动化控制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对磁场、电子、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关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过硬的电路知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的质量,减少设计实践,设计人员要采用GA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从而提高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2.3 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正确诊断的电气工程系统故障

为了达到更好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我们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借助国外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智能技术的发展方面和现在技术的先进程度上进行探讨。同时,为了更好的指导智能技术的优势,我们要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了解程度,才能真正的全面了解智能技术,才能指导怎么去发展。另外,在电气工程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发现机器故障,及时避免机器发生故障,我们要提前准备预防措施,在机器发生问题之前,就要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故障诊断功能,减小机器发生故障带来的损失。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机器进行不定位的维护和测试,可以对机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预防机器发生故障,有效的减小故障损失,及时报警。

参考文献

[1]张雪.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展望,2015,10(2):94.

[2]任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0(5):228.

[3]孙志楠.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3,7(6):221.

[4]刘斌.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5):187.

作者简介

胡怀雯(1986-),女,湖南省常德市人,硕士学历。现供职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

第4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13

1 引言

以风电开发利用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河北张家口地区的并网容量达到了550万千瓦。在风电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风电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尽快培养专业人员满足新能源产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通过风电生产企业走访,调查企业员工的专业背景和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发现从事风电行业的人员大多数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的学习背景。企业急需的人才素质要求与我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示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调整,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尽快培养满足风电行业需要的人才。

2 课程体系的建立

2.1 把握的几个概念

课程体系是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课程体系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必须把握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过程”、“学科课程体系”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课程大纲编写内容。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课程体系的建设基本思路是:通过企业行业专家走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和岗位工作任务,同时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实践专家讨论提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同时参照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和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形成课程体系。

2.3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我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工作和从事企业供配电企业的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对于风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岗位属于供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按照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好课程,同时兼顾职业能力分析。

2.4 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方向)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系统化知识系统,按知识逻辑顺序排列课程,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是缺少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与职业联系不紧密。显然学科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以职业行为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织课程,真对性较强。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条件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建立了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的特点、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分为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和集中实践的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数学、体育等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PLC系统的编程与调试、供配电系统的维护、风力发电机的运行与维护等课程;集中实践的理论课程包括电力拖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等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独立实践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组成。独立实践课程包括金工实习、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课程;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比如电子工艺实践、CAD实践等课程。

3 课程体系的特点

3.1 公共课程、职业课程交融互补的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公共课程是为职业课程服务的,可以将公共课程与职业课程有机结合,改变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例如:将英语教学过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突出英语在专业课中的应用,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3.2 将职业资格内容课程化的课程体系

将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之中,将职业资格内容课程化,并以课程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3.3 以实践与理论交融的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针对性较强,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但是目前的教学条件都是从学科课程体系发展而来,还不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要求。为此兼顾两种课程体系的优点,形成了实践与理论交融的课程体系。

3.4 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课程的教学条件,将职业核心课程确定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建立课程标准,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实施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

3.5 以工作对象的结构开发课程的课程体系

由于新能源发展的起步较晚,可参考的资料少,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为依据,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素质满足风电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根据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涉及的知识开设了风力发电机的结构与维护课程,同时开设了新能源概述课程。

4 总结

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结合学科课程体系的优点,建立了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为尽快培养满足新能源行业需要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3]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4]马树超.职业教育大发展需要新的理念和行动[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

第5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王继水(1965-),男,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潘雪涛(1973-),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教育管理;朱轩(1982-),男,江苏镇江人,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教改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115),主持人:李俊生、潘雪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48-03

随着现代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和升级,企业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是,由于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局限于专科层次,培养出的技术型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的产业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仍处于内涵建设阶段,与本科层次办学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贸然将现有的高职院校升格成本科院校,将会出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滑坡或高职教育体系上新的断层[1]。为了改变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向本科及以上的合理衍生和有机链接,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文件,提出 “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2],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阶段的实施分段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专业对接,开始试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专本一体”的建设思路,构建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在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人才培养阶段中,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遵循应用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通过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要素的分析,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遵循“一体两翼、阶段递进”的原则。其中“一体”是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围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体,“两翼”是指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辅助,高职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根据定位不同在能力培养上遵循“阶段递进”的原则,逐层推进,如图1所示。

在专业知识上,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面向电气自动化设备公司、电气自动化集成公司,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应用型本科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等系统工程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职业素质上,高职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基础职业素质;应用型本科则进一步提升对工程素质、职业资格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能力上,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高职阶段倾向于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维护能力和销售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阶段则上升到设计能力、工程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总之,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目标的构建必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落脚点,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的潜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落实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策略[3]。根据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典型性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调研和分析,分段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根据岗位技能培养的一般原则,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构建“四段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由基础技能实训、专业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分段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层次安排实践教学课程顺序,并将电子电工行业规范标准融入到实践教学课程之中,提高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质量。其中在高职阶段安排电工实训、电子实训、钳工实训等电工电子类基础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电子电工基础操作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实训通过“工业机器人系统编程实训”实践课程展开,依托“PLC技术”、“单片机技术与C语言编程”等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围绕电装工业机器人项目展开的相关项目实践,重点培养学生信息分析和软件应用的能力;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设备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调试的能力,这个阶段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能力培养;顶岗实习阶段是对学生前三个阶段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通过企业真实环境和项目的锤炼,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应用型本科阶段则在高职阶段的基础上,不再安排基础操作类的实践课程,在专业专项技能实训中,主要安排软件开发、计算机及控制类的实践课程,提升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则通过选修的方式,在“电力工程”、“电机控制技术”、“楼宇消防安保技术”等专业选修实践课程项目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方向进行实践操作,这个阶段重视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组织、协调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分段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时,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法,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分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管理规范、实践课程标准的制定、实践教学过程实施控制、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实践教学效果反馈和改进等6个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在分段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纲领性文件由常州工学院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开发,确保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安排的合理性。实践课程标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课程执行过程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是实践课程实施的执行文件;教学实施与控制环节是对实践课程准备、设计、施行检查和评价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需要根据各自课程的特性施行,并对实践课程的各个实施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详细设计;考核评价是对实践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判定,根据工作过程表现和工程项目质量等因素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反馈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标准是否合理的有效验证,通过走访毕业生和实习单位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为专业进一步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实践类课程管理规范是围绕规范实践类课程开展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实训、企业定岗实习、专业毕业设计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以实践类课程管理规范为指导,确保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教学检查有制度可依。

四、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践效果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后,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之间进行联合教学试点,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具备良好的促进效果。

(一)形成了岗位能力层次递进的“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联合欧姆龙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有限公司等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和自动化设备应用企业,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入手,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职业岗位中设备制造、设备组装、设备运行调试和设备保养维护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按照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企业顶岗实习四个层次递进关系,形成“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高职和应用本科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

(二)实施了校企共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校企共建的课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引入企业项目资源,使得校内课程教学项目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次,通过企业项目的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三,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现状,明确专业的就业岗位,对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和增强就业信心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第四,通过解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学生能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岗位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构建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建设思路,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檀祝平.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3(24):80-83.

第6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Abstract: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core of voca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to develop the key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electric automation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and practice.

Keywords:Work process;electrical automation;curriculum system

1.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的专业改革和建设,并积极探索和创新高职办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成为关键。

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以什么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也就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同时课程体系也体现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规律,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2.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2.1 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

当前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具体表现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整,跟不上电气行业实际发展趋势,同时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实践教学深度不够,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的现象,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安排。

2.2 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尚存

学科本位思想至今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仍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结构设置还沿用着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甚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也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习惯于“学科课程”的思考方式。

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行动和规范、内化的知识和素养,是通过按照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而获得的训练和认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习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为达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开发是关键。课程体系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作为理论指导,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以相关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并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引进企业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在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2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也要考虑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自动化行业发展的趋势。

3.3 以项目为主体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设置项目课程过程中以产品、工作对象、操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为逻辑线索而展开。例如本专业的核心课程《PLC控制技术》选择恒压供水系统作为教学载体。对其控制对象进行任务分解,分为9个学习模块。

3.4 以典型技术为主线设置技术课程体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典型的宽口径专业,其覆盖的岗位为各类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其核心的职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六大部分:电工电子设备安装调试基本能力,以PLC技术、单片机技术、常规电器控制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供配电技术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安装、设计、维护能力。对应六大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典型技术为主线我们设置了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P砚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组态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供配电技术等8门技术课程。

3.5 以典型应用为主线设置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设置了楼宇自动化方向,以楼宇自动化为电气自动化的典型应用为主线设置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建筑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楼宇自动化行业已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但是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通过对岗位群的分析,核心的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各系统的施工安装能力、楼宇自动化各系统的操作能力、楼宇自动化各系统的测试、维护能力、楼宇自动化各系统的调试、故障排查能力、楼宇自动化各系统的设计能力、楼宇自动化各系统的施工管理能力,能力分层递进,对应楼宇自动化应用技能的培养,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典型应用为主线,我们设置了供配电与电气照明技术、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消防、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与监控系统、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小区与弱电工程新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8门职业技能课。

4.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实施

4.1 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课题开发组

课题组是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和实施项目研究的组织机构。我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组是由机电企业具有丰富工作与管理经验的优秀行业人员、课程专家和本院的专业学科带头人所构成。

4.2 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内容的开发应从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出发,以实际工作任务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任务学习,进行知识的探索和职业能力建构。在设置项目课程过程中以产品、工作对象、操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为逻辑线索而展开。

4.3 基于工作过程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

例如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PLC技术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两门课程的知识,是在工作岗位上综合应用的,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开设了一门综合性的项目课程(PLC控制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任务与基础课程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英语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新设备、新器件的说明文字都是英文,要消化这些资料必须具备一定的英文水平。目前英语教学与工作任务割裂开来,导致学生为学英语而学英语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把英语教学一部分学时)融入到相关的项目课程中,比如《电子产品制作与检修》,产品制作时只提供英文资料让学生设计、制作、焊接和调试收音机电路。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各项目课程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职业素质教育,没有另外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4.4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我们取消了原来的实验和实习,将理论讲授、实验、实习合为一体,课程教学全部在实训室完成。以项目为导向,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项目开发的主体,体验到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要干什么,也知道了怎么做才能更好,极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5.结语

在我院经过两年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细化了岗位方向课程,拓宽了学生就业口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按需办学。

参考文献

[l]赵威.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阴.职业技术,2010(10):39-40.

[2]卢小锦.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11(36):24-25.

[3]黄云龙.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整合[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8-40.

[4]红彬.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1(14):82-83.

第7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工业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与进步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前提,需要技术攻坚人员能够全面提高自动化研发主观能动性,强化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研发与完善,并从各方面给予强化,以更好的服务于工业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为实现经济建设的国际化提供最为有效的科技保障。

一、电气工业自动化系统概述

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有的层面,不仅包括控制器和仪表,而且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可为企业管理层所利用,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将被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带来直接的影响。

在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我们中国的企业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寻找一条更为健康,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工业自动化企业,惟有不停地吸收高技术的新营养,方可为开创工业自动化的新局面添加全新的动力。

二、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现代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气设备,分别安装在各配电室以及电机的控制中心部位, 它们的配件数量多的,执行的信息处理任务庞大,在一般情况下,工业电气设备系统的配件如果一旦损坏,维修工作比较复杂。通常都希望关键的设备可以在正常的操作运行状态下。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备构造机构本身具有联锁逻辑比较简单、操作机构复杂的特点,而控制方式也主要是应用在工业的电系统之中,其主要设备监控是需要接入DCS 系统,如果在应用中使用两台系统一起运行,那么一台系统的检修,就不会影响另一台系统的运行,因此,需要考虑两台机组DCS 电气控制的模式,这样就保证了控制的稳定性。

除了要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要确保系统在运行时各种数据处理和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同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确保电气系统可以在最好的状态下运行。

三、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大力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自动化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而且可以通过我国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自主研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主要是结合现代高科技革命的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使工业电气自动化在计算机网络的操作之下,实现各个运行部分的紧密配合,实现操作的一体化。这样的一体化技术,可以使机器操作变得更加流畅,是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将电气自动化的网络连接,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 就要在网络中建立起独立的网络,实现把安全危险分散,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信息化就是实现设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如今,已经到了开创电气自动化的新时代,如何实现自主研发,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目标。

四、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所谓其发展,也就是说系统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操作一体化。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实现各部分有序的工作,使得工作机体更加流畅与和谐。

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微软的技术如Windows NT、Wind0WS CE 和Internet Explore 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 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更多的用户基于对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所大量的采纳。Windows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这就是控制层采用其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

五、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1、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平台

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首先要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这个相对统一的开放平台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意义重大。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化运作的模式,在实施和测试等每一个环节的运行中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该平台设计的自动化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的损耗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该平台还应满足客户的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运行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 NT的软件PLC、嵌入式NT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 CE的控制系统中,在这方面,基于PC的自动化产品满足了以上要求。

2、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与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对于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而言,网络构建至关重要。整个网络的结构既要保证现场控制设备以及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还要与计算机的监控系统紧密配合。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现场所运行的设备进行监督和控制。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而且,在整个网络中贯穿着集成的网络配置和编程、集成的数据管理以及集成的通讯等功能,即所谓的全集成自动化技术。

3、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与标准化的程序界面

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标准化的程序界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工作时间与成本费用的控制,还可以提高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流的快捷性。在与企业的MES系统、ERP系统连接时,基于PC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意义非同寻常。

这就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真正魅力所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不仅能够实现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精准度的大幅改进,更能从根本上节约生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让智能化办公成为可能。

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能够实现办公环境的标准化应用,计算机系统在电气化管理和系统的平台之间建立了一个连接,保证了不同程序之间的通讯和交流,这是未来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4、需要更专业的技术人才

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在安装和设计时,通常容易忽视对设备控制人员的职业培训。一些生产的厂商和系统工程单位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安装运行以后,才重视对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岗位培训。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就应当让未来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观察熟悉整个系统的安装流程,这样做能够加强他们对系统的深刻认知。加上经过正规的训练,设备的操控人员就会更加明白为何电气自动化系统会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安装。

结语:综上所述,伴随电气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我们相信,未来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将更加快速,并更加充分的利用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作用,以更好的推进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创新,为更好的实现我国工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且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不断研发,电气自动化事业也将不断的迈向新台阶,并充分发挥其无以伦比的自动化技术优势,为真正实现我国工业建设的智能化、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广文,李修伟.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2] 邓范伟.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7).

[3] 郭维.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及策略[J].机电信息,2011,(09).

第8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单片机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进行逻辑运算还可以进行算术计算,正因为如此,单片机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造中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技术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已经在近些年得到了推广和应用,那么,在实际的应用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作用就成了当前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具体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 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使用单片机的意义

从目前的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来说,在煤矿企业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煤矿企业生产的自动化。而单片机作为网络控制技术的一种,如果能够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得到有效的利用,就可以将我国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以及产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单片机模块主要由漏电闭锁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器模块几个部分。在实际的使用中,这一技术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的保护和监控,并且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最终形成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对煤矿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够使其保证安全的生产和运行,另外其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也能够极大的推动煤矿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使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实现,而且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能源。

2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单片机的应用

2.1 漏电保护

低压漏电保护系统是煤矿企业对井下供电采取的保护措施。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止由于触电而导致人员的伤亡。从当前我国煤矿企业所使用的检漏设备来说,虽然线路之间存在差异,但是使用原理是统一的。具体的漏电保护原理:当绝缘电阻降到一定标准的时候,继电器就会开始运行切断电源,实现漏电保护。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断电,主要是通过单片机的击落判断功能来实现的,闭锁检漏会在合闸的同时发生回路,在检漏之前,必须确保其已经处于稳定状态。选择性漏电保护在运行的过程中,电流大、时间长,所以在应用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使用附加直流电源与零序电流方向进行结合的单片机保护模式,就能够有效的实现漏电保护中的选择性。具体是通过利用单片机的逻辑判断功能以及算术运算功能对其进行分析,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漏电保护,不仅能够使装置的可靠性得到保证,而且还能够将停电范围减小。

2.2 对井下环境的监控

在以往的井下监控工作中,由于使用的是手持直读式的检测设备,因此相应功能比较匮乏。这种条件下,如果在进行二次检测的间隔时间内,瓦斯聚集到能够爆炸的程度,就会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而如果子啊井下进行检测系统的设置,就能够实现对其中环境参数的连续检测,这样一来就能使井下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即使有隐患的存在,也能够及时的发现,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在足够的时间内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确保井下安全。

2.3 提升机技术改造

就我国目前的额煤矿业中提升机的使用现状来看,大多数提升机采用的都是交流电拖动,对于线路的控制也是通过电流时间混合进行的。这种控制方式与单纯的时间控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的负载变动太大,启动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并且在调整方面也是相当麻烦的。而如果在其中采用单片机技术,就可以对电流和速度进行实施测量,这样就能够实现平稳的启动,对于机械系统不会造成过大的冲击,因此也就不用对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进行频繁的调整,而且使用单片机进行电阻的切除控制,还可以使其的停留时间得到保证,启动电阻烧坏的现象就可以得到降低。

2.4 风机节能

风机是对煤矿井下进行空气供应的重要设备,也是煤矿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在煤矿井下生产中,风机的风速以及压力大小都有一定的标准。并且井下空气的补充还要按照煤矿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调节,这一问题可以使用调速系统进行解决。调速系统中包括两种调速方式,即鼠笼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和绕线式交流电动机串级调速,而这两种方式,单片机系统的控制技术已经能够很好的实现,在运行中,不仅控制方法简单,而且其精度以及可靠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3 结束语

综上,单片机技术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对煤矿业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简化了操作的流程,并且运行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除此之外,这一技术在是使用中,还可以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促使煤矿企业在生产中实现自动化,更推动了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自动化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士博.浅析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

[2]高阳,桓龙.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矿业方面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8).

[3]吕鹏飞,曹腾.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4).

[4]吴E.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4(09).

[5]车振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价值和应用[J].科技风,2015(22).

[6]王晓东.探讨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煤矿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科技与企业,2013(04).

[7]张建设.煤矿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8]韩正龙.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的应用[J].科技风,2012(02).

第9篇:电气自动化职业方向范文

一、调研的目的

这次调研的目的是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与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为2011级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研的方法和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面向xx市的电磁行业以及其它城市的制造类企业进行问卷与走访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调查的企业有xx中南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美达电气有限公司、xx众力电磁铁有限公司、xx千盟科技有限公司、xx电力电磁设备厂、xx邦德电气有限公司、xx凯立信电磁设备有限公司、xx科尔特电气有限公司、xx金诚起重电磁铁有限公司、湖南华科磁电科技有限公司、xx科力电磁科技有限公司10家企业。

本次调查的企业主要有上市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二种类型。

三、调查情况汇总与分析

1.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企业主要注重的是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基本素质,对身体素质和专业转换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应该注意的是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的很低,这说明企业注重的是实际能力和素质,另外也说明文化课所反映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遭到了企业的质疑。

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定位在生产线的组装、调试、设计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组装、调试等方面。

3.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电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见图1)

图1 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从图1可以看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范围非常宽,着重应该加强的应该是电子工艺和组装调试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4.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见图2)

图2 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从图2可以看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的电子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电子设计等方面。PLC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技术也有一定要求,说明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对xx的电磁铁生产技术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5.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见图3)

图3 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

从图3可以看出在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中,以电工电子为基础,单片机控制为重点,设计与制作相结合。

另外,在问及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开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时,所有被调查的企业都持肯定的态度。企业中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中,高职层次的人员占的比重最大,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说明,高职层次的人员是大多数企业员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在问及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时,大多数企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而对软件设计能力一般不要求;在英语方面,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在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时,多数企业认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培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岗位上尽快成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实习、实训硬件的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1)双师素质教师明显不足。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成为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教师待遇的提高也将是教师专业思想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必须同时并举,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3)政府导向,行业规范,积极推行劳动准入制度,提高全社会的职业意识。让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从思想意识上真正体会到职业教育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4)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很高,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因此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爱岗教育。

五、我院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通过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改革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明确毕业生面对的四个常见就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①电气控制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② 电子产品装配工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办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与焊接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PCB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③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并能熟练分析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运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与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掌握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与调试技巧,具备良好的电子产品维修技能。

④ 电子产品一线生产、质量检验、调试、管理生产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生产安排与调配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要求。

2、科学合理地根据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规划教学任务并进行课程设置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重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项目教学为目的,以任务驱动为桥梁的科学课程计划和体系,真正让学校的课程计划体现市场需要、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3、积极主动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xx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方向。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现在xx的电磁铁生产企业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马上胜任某个岗位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 2+ 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的顶岗实践。实行项目教学法,积极应用行动导向指导教学。加强实习教学与管理。营造有一定品位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企业都应用了单片机技术,因此电子技术课程和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有机结合显得尤其重要。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制的教学模式。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学生毕业要求中推行多证书制度。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招生就业办派专职人员常驻沿海各省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用人信息,有效推介毕业生就业。

(2)通过网络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依靠市、县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介服务中心的行业优势,将毕业生输送到用人单位。

(5)在学校举行现场人才招聘会和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人才视频招聘。

(6)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