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美术鉴赏;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122-03
一、《新课程标准》对“鉴赏”的解读
2003年4月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美术鉴赏系列内容,指出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各种现象的活动”,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①
1999年出版的缩印本《辞海》对“欣赏”与“鉴赏”这两个词做了如下解释:“欣赏”就是领略,玩赏;“鉴赏”就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②
由此可见,“欣赏”与“鉴赏”这两个词在程度上有区别,鉴赏包含鉴别和欣赏的意思,而欣赏一般并不包括鉴别的意思,只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鉴赏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它高于一般欣赏水平,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和欣赏。③当然,在教学中两者有时交叉进行,不是完全分开的。
二、美术鉴赏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以一些美术家的美术作品为例子来进行的。所以,美术鉴赏在审美教育中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其对美的认识
高中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美术作品的直观形象性,易被学生接受,能引起学生心理的愉悦。在对其鉴赏评价时,是学生思维最自由的时刻,就像黑格尔所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以,在美术课程中开展一些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美的标准和判断原则。如学生看到春景时,想到的是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在春天里活动的各种景象;看到梵高《向日葵》作品时,在老师对其色调、布局、笔触运用等方面进行鉴赏后,学生在充分地了解梵高的基础上,想象到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即象征着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同时也象征着梵高热爱生命,渴望生活的情感;再如学生对有关劳动作品鉴赏后,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和伟大,认识到劳动不仅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创造世界,再通过作文形式写一些认识体会,进一步认识到美与劳动者之间的某些联系,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意识,提高对美的认识与理解。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来说,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④
(二)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具有独特的风格。中国艺术是以线条为主,讲究诗、书、画融为一体。早在1949年出土的两件战国帛画中的线描人物的形象,从略施色彩的绘画技巧来看,至少在2000多年前我国艺术水平就达到了一定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艺术的绘画门类和形式也在快速发展并日益壮大,成为和西方油画艺术并驾齐驱的世界两大艺术体系。如国画整体上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而三大艺术又可以细分出很多类别。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艺术,具有传情达意、表言立志和其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艺术特色。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这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美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学习。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说,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⑤所以,加入一些绘画故事或历史发展的讲述或评价,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美术鉴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鉴赏时应体现作品的人文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更加热爱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鉴赏可以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学美术教学主要以生动的形象及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打动人心,使学生为之奋发,与之共鸣,起到以艺术形式来教育人的目的。例如鉴赏近代画家徐悲鸿《愚公移山》油画作品时,作者把一则古代寓言故事用油画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上那些健壮的劳动者正不知疲倦地劳动。把这则寓言故事和画面内容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无论前方多么艰辛,只要能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就终将会成功。再如鉴赏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那大气磅礴、巍峨高大的山石,耸立在画面中,顶天立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下边楼观微微在树林中显现,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驴队正匆匆赶路,右上方一飞瀑直泻而下,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能听到水声和驴蹄声。这样的好山好水之所以感人,必定是作者充满对自然的激情而表现出的,并能够赋予自然一种新的意境。在我们欣赏这幅佳作时,不禁为作者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也不由为祖国大好河山自豪,令人肃然起敬。所以,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具有典型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及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认识,引导他们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二)鉴赏时应体现作品的主、客观统一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应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风格特征,⑥使鉴赏对作品做到主、客观相统一。情境实际上是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背景,它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及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⑦在鉴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不同,会出现一些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鉴赏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鉴赏没有客观性,实际上只要能联系作品的文化情境,就能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也就是说只有联系其特殊的创作背景,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到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点,从而能做到主、客观相统一。当然在对某一作品实际鉴赏时,我们不但要看到主体所具有的自我感受、认知水平等是否与所鉴赏作品的特点相符合,而且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自我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可以说一个具有相应鉴赏水平的人,能体验和感知到各种媒介的审美情感。从中我们看到,鉴赏美术作品时能联系文化情境,进而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风格特征,是减少主观感受并使鉴赏做到主、客观相统一的重要条件。
另外,在鉴赏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总结自己的鉴赏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鉴赏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鉴赏时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的是裁判角色,对与错只有裁判说了算,时间长了会挫伤学生自主鉴赏的积极性。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变主体为客体,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自己鉴赏、评价某些作品,直接参与自主性的鉴赏和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利于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另外,今天的教育已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渔”,找到适合于他的“鱼”,即学会学习,找到一种方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在新的社会发展情景下,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主动自主地去学习、寻找相关有用的信息,并通过分析和思考做出判断与评价,然后再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直到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在这一系列学生自主性评价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引导这一活动逐步深入并获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自主性鉴赏、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的基本要求。所以,从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说,它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一些问题。⑧
总之,美术是人类文化最高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我们要立足于科学鉴赏,充分、准确地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信息和学生欣赏水平、年龄等各种情况,依据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尊严、智慧等人文特征,使学生学会鉴赏、判断、评价美术作品,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促进他们和谐、健康、自由地发展。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美术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5页.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苏•列•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室编.欣赏基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6]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室编.美术欣赏教学参考用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1.
[8]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9]美•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将美术欣赏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在欣赏课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且多数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对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而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地介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无味,学生听了也反应淡淡。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离了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而得以实现审美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以外,教材的欣赏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课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美术欣赏课中,就必须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心灵的感受,寓无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审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要感受美,换言之,就是要发现美,感觉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审美情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联系也同样明显。可以看出,有关审美能力的问题更为根本,因为解决了它,有关审美情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种观点来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种理论来解释美感,审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随着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灵的浪花。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感。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画展,博物馆等,无形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课件展示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宽广的画面、磅礴的气势、流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表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主题。那绵延壮阔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红日、高大苍劲的绿树,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思。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能够使学生透过画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
2.处理形神关系,培养审美感受。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重视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仅仅重视美术技艺的传授,仅仅重视美的图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赏,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忽视了从创造美的主体心灵中寻找美的源泉,不主动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会是失败的。
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师不能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不能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中,而应从美学中对艺术的不同观念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在艺术史上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时,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而出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他们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美的追求。由此,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动态,或色彩鲜艳的《鸳鸯戏水》、《出水芙蓉》、《桃花飞燕》等中国画时,更懂得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北京故宫》与《巴黎罗浮宫》时,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点等表现手法的根本区别,使他们开阔视野,使美术欣赏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启发和教育。
三、学会欣赏和鉴赏,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还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创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场好梦,梦醒了之后,意犹未尽;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残香,回味无穷。这种对美的细细品味,就是欣赏。艺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冲动,并根据一定的感受、理解与评判,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作品的得失与成败,从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艺术修养。中学美术教育,更要注重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形成新的自我与个性,孕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在鉴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才能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艺术鉴赏能力对艺术创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创造又是在评价过去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存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运用。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之作为鉴赏对象。这样,当学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和欣赏。
但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并将之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就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当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把作品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将画家的思想精神升华为民族精神。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是美的源泉,是升华美的原动力
创造是美的源泉:美,要体现生命运动的本质。其次,审美,就是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说,美就是心灵创造的产物。因此,创新是美学永恒的主题。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欲望,但却不一定具备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的创新力诱导出来,将体内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创新品质不是外部植入的东西,而是个体经过外界诱导而生成,是不断成长和变动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为创新品质的培养与生长提供价值引导和有利的环境支持;诱导和激发、培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是学生知识、技艺的传授者,是学生思维方向的诱导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说,研究个性、挖掘个性、张扬个性是教师挖掘创造才能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是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清晰,逐渐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一孕育过程有长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艺术素养、个人性格之综合沉淀、升华的结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灌输创造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从“有形”中揭示出“无形”,培养学生从具体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创造既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也是结晶过程的催化剂;既是产品,也是生产的原动力。创造是美,美源于创造。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艺术教学;类型影片;歌剧魅影;影视作品鉴赏
影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更具有普遍性和易接受性,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在参与高校影视鉴赏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对影片的鉴赏加以分类,学生受教收效良好。
1影视作品鉴赏的分类与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人们早已熟知的影视作品不断被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使影视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对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选择性地鉴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样式,最终形成自己个性化表述手段的艺术种类,所以,鉴赏影视作品也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全面地领略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在鉴赏电影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影作品的欣赏以及教师的讲解过程,是对影片形成印象乃至再认识的过程;通过对不同电影作品广泛地视听过程,是影视艺术展现全面、真实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上述的这些过程是相互关联并会产生能动作用的,因此,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选择适合的、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对影片的欣赏加以分类,是对学生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良好手段,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电影自20世纪初期诞生后,“类型”观念被借鉴进电影领域,逐渐门类划分详细,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类型(Film Genre)”,早期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拍摄的“旅行观光片”、梅里爱的“舞台幻想片”、格里菲斯的“剧情片”和弗拉哈迪的“纪录片”等都属于分门别类的结果。随着二三十年代美国好莱坞逐渐成为全球电影制作的中心,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的电影类型得到扩展、完善和定型,形成了代表美国电影主流的“类型电影”。“类型电影(Genre Film)”是指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电影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组影片。今天的我们,面对的是发展了百年的电影艺术,影像艺术传播的技术手段与观念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电影艺术的欣赏与类别划分就更加趋于明显。因此,对于整个世界电影的多元化发展而言,以美国电影分类标准为参照,影片的十三种类别①让人们的欣赏似乎更加有章可循。作为当代电影的忠实爱好者――高校青年学生而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的鉴赏采用较为合理的影片分类方法,不仅仅是学生对作品作为表层意义的观看,更多的是会为梳理更为清晰的剧情、抽绎更为深刻的思想精华而必取之径。
2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的把握
大学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台阶,是学生心理定型、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高校艺术教育以学生的心理和人格为本,让学生的自我感知力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所形成和提高。我们经常会想到,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是与多方面因素联系密切的。影视欣赏课程的设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无不证明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成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我们也深深明白,影片鉴赏不仅仅是对影片表层元素的粗浅了解,而是对影片深层意蕴的艺术把握。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影视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电影不仅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而且也逐渐成为培养人们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品格的重要手段。影视艺术教育能够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激发人的创造性灵感。美国心理学家和创造力研究专家吉尔福特对人的创造力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和分析,他认为创造力具备六种特性表现,即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不难看出这六种特征的创造和培养成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与塑造的重要目标。关于吉尔福特创造力的研究应用于高校影视艺术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影片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不断更换类别的影视作品加以归类和思考,对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深入考究,达到“鉴赏”的目的,使其创造力逐步得到了锻炼。
在十几类的电影类别中,歌舞剧影片(the Musical)是美国电影中以歌唱和舞蹈为中心内容的特殊类型。歌舞片的文化传统可谓丰富多彩而源远流长:古代的歌舞音乐、古典戏剧、民间舞蹈、近代的歌剧音乐、芭蕾舞、现当代的轻歌剧、轻歌舞剧、小型讽刺歌舞剧、舞台歌舞剧、歌舞厅表演和现代舞,它的直接灵感来自具有浓重歌舞剧和戏剧传统的纽约百老汇。影片的故事情节几乎是用音乐来表达出来的,视听效果具有震撼力,非常吸引大众眼球。美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十部最佳歌舞片包括《雨中曲》、《音乐之声》、《绿野仙踪》、《欢乐时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窈窕淑女》、《锦城春色》、《爵士乐大全》、《芝加哥》等。本文举歌舞剧型的影片作为本文涉及到的影片欣赏与分类的示例,把歌舞音乐影片独立出来进行分析,是因为歌舞剧影片表现手法的特殊性。它使大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抽象思维的锻炼,而且面对影片本身,青年学生也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和戏剧知识,接受多种艺术形式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在观看其他类别影片时无法做到的。
在开展高校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时,不仅要本着欣赏电影作品类别的统一性原则,而且要尽量把握歌舞片艺术体裁的一致性。上文提到,歌舞片的文艺种类来自于多种音乐形式,这些音乐门类听起来区区几字,差之千里。若想使学生在一部并不熟悉的影片放映之后就要进行深入考究,教育者的任务不能少:呈现给学生时就应该本着“门类之内再需细化”的原则,把歌舞剧影片也作个“再加工”。
3歌舞剧影片(The Musical Film)《歌剧魅影》的再度创作性
十九世纪前后音乐剧开始进入了旺盛发展的时期,至今为止百余部较为成功的音乐剧作品几乎在其上演之后的几年至几十年内被改编成为电影的形式发行并上映。《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称为“歌剧院的幽灵”,是由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写作的一部小说,由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先后改编成音乐剧以及电影的版本。《歌剧魅影》这部为时2个多小时的影片由华纳兄弟公司出版发行,它为观众展现出的是一场音乐盛宴,一场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一个韦伯音乐创作与编剧的最高杰作。继音乐剧《歌剧魅影》1986年在伦敦首演、1988年在百老汇登台之后的2004年,影片版被搬上了荧幕。《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这部充满神奇和悬念的世纪巨作,吸引人之处数不胜数,仅从影片的音乐视听制作角度而言,便可长篇阔论。韦伯在音乐创作中,兼收并蓄,体味观众的审美心理,把握了一条既具艺术性且又生动可感的创作思路。此剧情节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悬念迭起,人物内心情感揭示细致,重唱布局十分精当,半音进行的“魅影”主导动机贯穿剧情进程,造成扣人心弦的戏剧紧张效果,这也成为歌舞剧影片更吸引观众、更具特色的一点。电影版的《歌剧魅影》在保留原著的原创性之外,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重新诠释,使得其立足于其音乐本体的基础上为电影标上了更多大众化、通俗性、商业性的标签,增加了更多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机会,强化了这部作品的音乐社会功能。《歌剧魅影》音乐剧版的狂热歌迷成为保证电影版票房的巨大支持,2005年这部电影刚刚在英国和北美的各大影院亮相,就已经获得了包括最佳艺术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电影音乐原创在内三项金球奖提名的殊荣。
在《美国电影研究》一书中,把与《歌剧魅影》同类的影片统一划归为歌舞片(The Musical Film)系列。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整部影片是以舞台上的戏剧、音乐、舞蹈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影片开头的芭蕾舞排练场景和影片中段处的“假面舞会”与音乐融为一体,并没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反而更加衬托出剧中剧表演的鲜活性,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剧中剧的安排是整部影片的重要特点,它使得影片中的舞台表演更真实、与主题更贴切,营造了歌剧院的典型环境。这种艺术的综合性是歌舞剧类型影片旺盛活力的源泉。
整部影片突出了近似轻歌剧的表演风格,各位演员的演唱亲自担当也唱法多样,结合古典歌剧、流行唱法、摇滚乐等多种形式,演绎出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古典抒情与摇滚元素的跨界融合,增强了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实这种多元化音乐元素的交织,也正是《歌剧魅影》超越了年龄与风格的界限,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喜爱的关键原因吧!这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优秀的歌舞类影片作品。
4从歌舞剧型影片管窥类型影片鉴赏的意义
根据上文,我们了解到歌舞剧型影片在类型影片当中属于具有特殊之处的音乐歌舞型影片类别。对于经典的歌舞剧型电影而言,只能说是众多类型影片中的“沧海一粟”,但它却成为观众了解电影与名曲的重要载体,以电影的手段不仅表现了多彩的剧情,而且用声画结合的独特方式把优美的旋律呈现在大众眼前。当代大学生是广大青年的主体,他们对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知识求知欲望强烈,通过在高校内广泛开展影视艺术欣赏与教学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多元化社会的窗口;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望与音乐欣赏的需求,在影视作品中歌舞剧型影片的观赏中得到了汲取。
综上所述,艺术普及教育包括影视艺术教育对于青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道德观,形成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增强学科综合性与广泛性的同时,影视艺术教育包括本文详述的类型电影艺术欣赏也是影响深刻的,把影视艺术教育与综合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来培养全方位、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
注释:①美国类型影片包括:西部片(The Western)、歌舞片(The Musical)、喜剧片(Comdy)、剧情片(Drama Films)、犯罪(警匪)片(Contemporary Crime:Detective&Gangster)、恐怖片和悬疑惊悚片(Horror Film&The Suspense Thriller)、科幻片(Science Fiction,SiFi)、战争片(War Film)、历史传记片(The Historical&Biographical Film\\Epic Film)、黑(Film Noir)、社会政治片(SocialPolitical Drama)、动作片(ActionAdventure)、好莱坞“大片”(Blockbuster)。
参考文献:
[1]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一、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
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淡化艺术技术技巧层面的问题。对于艺术欣赏与审美欣赏来说,两者又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应该区别来看。第一,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艺术欣赏主要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艺术作品这个客体进行欣赏,而审美欣赏的客体相比之下则广泛得多,从日月星辰到飞禽走兽,自然风光到科学技术,总之在各个领域、方面,有潜在审美价值的客体都存在审美欣赏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审美需求的指引下以及审美意识的控制下,协调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的审美情感和理解。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课程内容上要有广泛性。最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针对性和广泛性置于美学意识的统领之下。以音乐艺术为例来分析。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建立在大的艺术改革之下,素质教育课程应成为以艺术欣赏为手段,艺术文化视依托来找寻主体,在社会理性的意境中感受领悟,让感性认知成为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自由创作的能力。这也就是一个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面帮学生们理清体裁风格之间的美学差异,将音乐史的专业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结合统一分析起来。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的高职院校将艺术课程作为压缩饼干来进行教学,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版”来进行艺术教学,这将导致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难以正确理解艺术所产生的功用,难以调动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职业人,而是培养拥有专业水准的爱好者。只有将音乐的欣赏分析过程时刻浸润于审美与文化的丰厚含蕴之中,才有可能使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更受欢迎。当然音乐技巧在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和必要,可是就音乐欣赏来说,技巧分析永远挖掘不了音乐的精髓。 就现在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设置过分重视学习知识技巧和应试能力,这一定会造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创作大打折扣。违背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相协调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多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创新,这是个关乎艺术教育总体性战略问题,涉及到诸如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问题,艺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创新实践,在创新中求出路、求发展,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课程改革创新应该培养学生和发挥学生能力相一致的,要考虑到课程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广泛的空间。艺术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教育者,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创造性。可以说,艺术是伴随人类发展的一种永远而永恒的创造活动,艺术贵在创造创新个性,有美的规律,又有独到的开拓和表现。而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中培养形成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对他的一生都有意义。 那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创新原则,具体又应该注意哪些昵? 第一:强化感知。感知是受教者去感受艺术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创新艺术课程,实行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更多体现在感知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从远古社会开始收集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并加以美学原理对其进行作品审美分析,让学生从中感知艺术作品无穷魅力,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瑰宝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展开联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感知艺术作品,也会逐步更加了解艺术、热爱艺术,这也正是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之一,从教者应多利用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培养、发展学生。 第二: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需要经历观察意象、体验情感体和悟解理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确切的说,这种情感体验就是伴随和融会艺术意象观察的一种性情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汇。在高职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把握理解艺术作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者,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艺术知识连接在一起,实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去排除学生内外界因素对艺术欣赏的干扰,让学生学会潜心学习艺术知识、体验艺术美感、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将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心致志的应用于艺术欣赏当中来,并拓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教师带领学生的这种艺术欣赏还可以让学生重构艺术作品,这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重构使等于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造,这种建构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个性培养,更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人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2]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3.
[3]萨.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音乐教学审美理念科学内涵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新课标的更改,使得“审美教育”逐渐成为了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课的实施和安排也是围绕着审美教育而展开的。而占据音乐课堂重大部分的音乐鉴赏的教学中也至始至终坚守着这一原则。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形态,通过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国度乐曲的鉴赏,使得他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的热爱音乐艺术,并最终能在感受音乐魅力、理解音乐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一、音乐教学中审美理念的重要价值
教育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依据的支撑才更具科学性,音乐教育中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更是需要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有在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使得我们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把理论诉诸于实践的教学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进而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人正轨。尤其在现代教学技术稳步发展的环境中,音乐教学必须抛弃传统模式的束缚,构建以审美理念为基础的全新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焕发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适应时展的步伐。音乐教学中涉及美的事物最容易被学生认可,音乐教学中美的情感体验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尤其近年来,审美教育呼吁下的综合艺术教育环境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视野,也使得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显得模式更加陈旧,课堂结构更加单一,课堂气氛更加呆板。强调音乐教学中审美理念的重要价值,是在美感体验基础上以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教学理念为主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这在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的教育教学环境影响下,更为迫切的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将审美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由表及里地渗透到音乐的本质中去,通过诸种音乐教学的手段探究学生的审美心理、了解学生的审美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最终强化学生的健康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在音乐鉴赏与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因为美感力量是无穷的,它可增强学生的内心驱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在相对尊重学生审美取向,整体遵循和把握教学框架的基础上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在教师不断的教学改革中,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科学实践
音乐新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彻实施这一基本理念,就要求我们的高中音乐教师在课程的设置、安排和进行中就要把感受音乐美、理解音乐美最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魅力,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在美的教育氛围中便得以培养和提高。《音乐》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聆听、感受、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集体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鉴赏课程的审美内涵。情感作为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体现着人们对外界的态度,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在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音乐教学中强化情感体验,于教与学中抒发美好感情,以审美理念为基础实施科学实践。在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使人流连忘返,它对人们内心情感世界的映射可以使人无比感动,能够震撼人的心灵世界,这种美妙的感受让人热衷于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富有着情感的力量,正如德国伟大作家歌德所言,人生最重要的是用眼睛看世界,艺术及其教育的首要价值就在于教人用‘审美的眼睛’看世界,给人的灵魂以活力。音乐相对其他艺术而言,更加适合表达思想感情,是理想的抒情载体,这是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的美学实践。音乐鉴赏是建立在学生听觉感知的基础之上,借助学生以往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积累,加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性地感受音乐美的一种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感受、理解并判断、评价的过程。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审美感受和教学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到欣赏和鉴赏的不同之处,二者仅仅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是以感受美好事物为起点,学生怀着美好的心情去积极主动地体会音乐中美的情感;而音乐鉴赏则是在对比的基础上,融入主观意识的综合判断,以审美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理性思考,进行有目的欣赏活动过程。如果用最基本的话来概况,鉴赏是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发展升华的,欣赏是音乐鉴赏的基础,二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音乐教材中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涵盖了诸多的形式、体裁、风格、流派等,中国民族音乐、欧美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等,单单就体裁而言,音乐教材中涵盖了艺术歌曲、音乐剧、歌剧、合唱、交响曲、浪漫曲、奏鸣曲、清唱剧、套曲等等。这些丰富的内容设置为高中生的审美教学提供了优秀的条件和基础。另外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通过舞蹈技能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除了学生的认真学习外,也要求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授课经验和业务能力去更好的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要素,要具备高的学识、美的教学仪态、教学语言,独特的教学气质。将自我学识和教材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为学生的音乐鉴赏课带来越多越多的审美体验,激发思想和情感共鸣,于教学与欣赏中丰富学生的美感享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更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和发展审美价值观,《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在教学中力争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新世纪艺术人才,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意识,焕发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音乐乐感; 音乐鉴赏; 教学导入; 对比教学
1.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2.初中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方法分析
打好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视唱训练;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故其内容也较丰富。对学生的音乐乐感进行培养,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再逐步深入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听觉训练、视唱训练。听觉训练应从日常抓起,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使其对音乐形成较好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将视唱与听觉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比如,在对一首歌曲进行演唱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理解了音乐旋律后再唱出歌词。
提供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实现对学生乐感的培养;音乐属于一种声乐艺术,是由乐音高低、长短、强弱及音色变化等组织而成,且需经过人的听觉感官体验[2]。所以,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灵活选择音乐形式,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有利于其对审美形成一个较稳固的标准,并能正确辨别出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所用的手法。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乐感培养。学生大多喜欢听流行音乐,教师可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兴趣爱好相近的音乐作品,有利于其对作品的理解,并促进其自身乐感的提高。比如,在听完齐秦的《北方的狼》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感悟歌曲描述的情感内容,在了解了歌曲的感情之后,再让学生聆听其他类型的作品,使其能够根据自身体验和感知对作品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演唱,以提高自身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综合音乐素养。所以,不仅要重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引导其进行自主演唱。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时,教师可采取从整体至局部的方式。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与理解《青藏高原》该首歌曲时,应先让学生从曲名、歌手整体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再对每句歌词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并能细细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3.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传说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运用对比教学;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音乐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与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来是极为不一样的,但是其实质却有着本质的相同。而这些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对比、思考才会真正总结出来的。《野蜂飞舞》与《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它们的主题、传达的情感已经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然而就本质而言,它们都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情绪。说到底,这两部作品在抒发作者情感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渲染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学生这种对比性思维模式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乐感以及相关音乐鉴赏能力。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创作型改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进行教学前,应该教会学生演唱相关作品,只有熟悉了相关旋律之后,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领会其中的乐感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鉴赏。学生通过亲生感受可以从感性上体会相关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题。随后,教师则通过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更深刻的认识相关音乐主题。
关键词:实效性;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视觉审美文化性
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美术学科特点、教学活动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美术教学活动遵循的原则。课堂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和主要形式。常锐伦和李朴珉编写的《中学美术教学》、高师教材组编写的《美术教育学》、郭绍纲、范凯嘉编著的《美术教育方法论》等文献中,对美术课堂教学原则进行了论述,比较之下《美术教育方法论》的论述较为全面,它概括为:1)美育贯穿始终的原则;2)视觉思维训练的原则;3)创造性原则;4)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5)直观教学的原则;6)统一要求、集中教学与因材施教、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7)精讲多练的原则等等。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施、教学规律获得新认知、美术学科的发展出现新面貌的背景,联系当前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对课堂美术教学原则作一些思考。
1实效性原则
所谓“实效性”是指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获得知、情、意、能力等方面具体而切实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学生作为完整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最为直接的体现;这是针对课堂教学因为其职业的习惯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容易流于惯性思维和保守教学,以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影响不普遍的现实而提出的;这是针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疏离或错位的教学现实而提出来的。怎样在课堂这一特定时空环境下,谋求交流的最广泛化、最深入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最佳达成,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学的实效性本质上就是“教”与“学”怎么切合的问题,就是怎么建构与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结构、实践能力、学科素养、人格结构等相适应并能使之得到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
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全体学生的尽力关注和尊重是课堂教学获得实效的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启动大多数学生的有效学习。尊重学生合理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得到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尊严和幸福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性,理解的深刻性,为教学活动的良好实现奠定丰厚的信息基础、感情基础和伦理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振是有效教学的动力。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传递的信息打下了基础。教师应进一步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触及学生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企盼,在问题情景和探索氛围中,在师生创生性的不断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成为真实的学习主体,让课堂教学提升为师生共同创造、发展的充满活力和惊喜的学习共同体。
理性的概念陈述和感性视觉体验相互刺激或印证是达到教学实效的重要方法。怎样让课堂教学中必然存在的抽象概念、理性知识的阐释,被学生深刻体悟和理解呢?让知识讲解与视觉体验、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象、经验与想象相互激荡,特别是要将学习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将美术欣赏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视象,从而让知识、能力、情感等得到整体发展,融入生命的历程。
2科学性原则
面对无限丰富和复杂的世界包括课堂教学,怎样寻求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呢?这是教学实施和管理的一种需要。
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符合学生心理和视觉认知规律性原则。20世纪,视觉认知心理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是我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重要科学性依据。比如罗恩菲德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学说;再比如安娜・凯特纳(Anna.Mkindler)的“视觉美学的模块性”学说,他指出“视觉不是一个被动的感知活动,而是活跃的建构活动。”[1]“许多证据证明,不同类型的美术创作将用不同的大脑系统来完成。……研究证明抽象艺术比表现或叙述自然的艺术更能激活脑的一些部位。动态多维艺术也会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1],等等。这些发现对美术教育方法的选择是重要的依据。
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应该符合美术学科规律。美术学科涵盖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学、科技等丰富内容,具有复杂的综合性和实践的技术操作性;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具有逻辑与线形的一面,同时广泛存在非逻辑、非线形的一面;具有视觉感知力、形象思维力、文化理性判断力、视觉表现力相结合的能力结构等学科特征,决定了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也是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探索科学性方案的内在因素。
3综合性原则
感觉、体验、知识的相互融通,可以深化对具体题目的理解和促进知识的内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可以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提升学问的再生活力。我们应树立整体教育观,将具体知识置于系统结构中学习,将知识学习和人格建构、人文精神培养结合起来。
视觉感知与其他感知形式的综合运用原则。人们感知事物时,往往是多种感觉器官发生效用,由于感知对象和主体的差异,当然存在某种感觉器官的感知为主导的现实,但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感觉器官的感知与反响具有融通的特性。腾守尧先生也谈到“凡真正的艺术,必然是人性的绝妙体现。这种艺术和人性都是一个绝妙的综合体。凡是人,都有人性,人性是其感觉、情感、思想、智慧、个性等组成的整体。人的听、视、触、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总是互相制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感受。”[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深化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视觉感知、理解、悟通,可以设法调动学生其他感觉器官,以多维方式认识事物,从而获得丰厚整体的认知,孕育潜在的灵性。
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实践、美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运用原则。美术现象的研究、视觉文化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实践,某种单一发展培养模式必然缺乏可持续性,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与启迪、融通,为具体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生机;将知识点发展成线,扩展到面,进而立体化;将教师传授的东西融到一个活的世界,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良好认知结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四方面的内容的综合运用,它们联系密切,具有融合性。“‘艺术与生活’强调观察与感知,但任何观察和感知都离不开情感、文化素养、科学方面的知识;‘艺术与情感’强调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情感体验基础,但情感体验又不能脱离生活和文化;‘艺术与文化’强调对艺术品含义的把握,但这种把握又离不开情感和生活体验;‘艺术与科学’强调对媒介各种性能的认识,强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但这些认识和联系又离不开对生活观察和感知,离不开文化和价值的选择。”[2]它们之间的综合运用,为学生心智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必然的。一则,多种教学方法形成的多种感知形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视象,激发学生感知兴趣和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二则,不同知识形态,必然需要相应的传授方式,不同的知识点的具体特征必然决定了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方法。不同知识点建构起来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4开放性原则
后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知识具有发散性,目标具有弥漫性;它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在沟通过程中,教学文本得以产生。这一过程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奠定每一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的基础过程。”[1]在倡导民主、人本思想的背景下,就视觉文化修养具有个体性和民族差异性的美术学科而言,讲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必要的。
教学计划的预设与课堂实际交流的应变相结合原则。美术现象的解读具有多元性,艺术理论感悟具有朦胧性,形象感受与鉴赏具有个体性,这就增强了课堂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教师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丰富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应基于美术教学的本质要求,在交流的过程中,诱导消极因素,推动积极因素,同时面对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想火花,教师应抓住契机,调整预案,获得教学过程的创新和生命的活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原则。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是最具有优势的学科。一方面,美术创作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在思想自由的状态下,将主体充满个性的新发现、新价值、新观念,由无形的心灵视象物化为具有客观性的现实载体,这一过程无论是思考孕育还是技术实践,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意识。另一方面,美术教育的实质,就是借美术作品这一媒介,作心灵陶冶,审美感悟,规律探究,人类文化体认,从而达到整体人格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它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鲜明的个体差异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审美感知及判断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创设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更要注意将学生的差异性往健全人格的道路上带领,差异并不意味着良好的个性,教师应以世界的眼光、未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以人类文化优秀品质的价值观去促进学生知情意的良好发展,这样的教学不是盲目遵从已有习惯和规范,包含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前瞻性思想,它是教学创新的根本源泉和活力之所在。
美术教学的多元文化并存原则。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由于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历史传统的差异,其审美观、艺术风格必然存在差异,我们不能以单一的标准去作简单的判断和选择。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观察、洞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那是一种复杂的视界交流和灵魂撞击,由此,学生的心灵才得以升华,情感才得以丰富,爱心才得以抚育,进而热爱我们的整个世界。
5视觉审美文化性原则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经济为标志的各个领域“全球化”的时代,人类生存的信息符号环境发生着日趋“可视化”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视觉文化建构着人类文化的新形态,同时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转变。视觉语言也不是少数人的图图画画,它是由造型要素按一定的组织原理构成的交际媒介,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日常生活之中,学校课堂美术教学显得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教学理念也应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视觉审美判断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美术素养基础。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视觉识读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意识,对眼睛所见的事物,在敏锐感知、想象、思维的基础上,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义的判断,并在全球化的艺术文化语境中能够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信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和相互理解与尊重。二是视觉表达能力,即学生借助视觉语言,运用一定方法将自己的观念、思想、情感物化为新的载体,达到交流的意义。它包括了原来的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方法、过程,也包括学生将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融入学习和研究中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
美术学科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智,塑造高尚的灵魂。它应该贯穿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融于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这一原则实际包含了《美术教育方法论》一书中的美育和视觉思维训练原则。
这些美术课堂教学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努力实现美术教育超越单纯注重技法训练的传统模式,实现视觉文化精神的广泛传播,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有效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陶瓷;市场;价值
论文摘要:现代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定位、 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的探索虽然刚刚起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现代陶艺必须在市场中寻找自我,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的封闭式创作是没有生存的空间,也体现不了它的价值。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由此基础上衍生的现代陶瓷艺术,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其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认识的有商品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几项, 但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这些价值呢?这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市场,首先是市场,然后才是艺术。艺术家在禳中羞涩时会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个再有抱负的艺术家若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的事业发展往往会成为一个幻想,即使他才华横溢,贫穷却能使他自生自灭。我们的艺术家大多处于物质生活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当前使命是:除了修炼心中的艺术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生财有道的商人。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工作者,应该下力气去了解现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去研究这个市场中带根本性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向去认识并熟悉它。
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 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 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 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 但目前大多数艺术的消费者购买陶艺作品,是作家居装饰,这样和现代建筑的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 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 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时代感—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几乎都与当时的生活居住环境协调一致。现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丽,线条简洁, 那些题材陈旧,纹饰琐碎,釉彩沉闷的作品已无法适应。
多样化—现代居室功能细化,卧室、客厅、卫厨都有装饰区别,除传统的瓶炉盘尊外,瓷板、壁饰、挂件、摆件都应设计和制作,其中卫生间装饰历来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湿,具先天的优越性,仅此一项就是很大的市场。
轻型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居室改善, 面积扩大,因功能的细化,每一空间又不会很大,过于巨硕的造型会使购买者望而生畏。轻型化是扩大陶艺作品市场的必要条件。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地球村的构筑,使世界再也不是分散的板块。而是被日益紧密联系起来。流动开放的环境,互联网的快速方便,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艺术这一块,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屹立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少外国艺术形式和风格已被一部分国人接受和认可,也为现代审美需求注人了许多新鲜血液。在这种历史趋势下,开放性的开放部分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体现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具有的可贵品质。
二、现代陶瓷艺术品与市场的关系。
张贤亮先生说得好:艺术有它的游戏法则,商品经济也有它的游戏法则,二者不可套用。许多文人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下海之后不是呛水就是淹死。艺术的法则中创造性是第一位的,你得我行我素,商品经济却不同,他的法则是价值规律,你的所作所为要迎合市场,要讨悦买主,要顺应商品潮流,要大家有利可图。
要让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首先当然应该了解买方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商品。鲁迅说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焦大不爱妹妹”,那些纯艺术的作品,曲高和寡,在当前这个形势下是不会有多少经济效益的。追求高品味的艺术品只是那些精通艺术的收藏家和博物馆,遗憾的是这部分人在艺术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形不成市场气候。我们艺术家能否选择一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你的奋斗目标仍矢志不渝地去攀登艺术高峰,你也不妨多创作一些市场欢迎的商业性作品,以求获得物质帮助来扶助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相辅相成,岂不乐哉。
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千万别忘了包装,在艺术商品中,作者就是商标,名人就是着名的商标,有了着名的商标作品就好卖。推出一批名人是市场的需要,因为大多数顾客对于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还不太高,他们的鉴别方法只能从商标上来甄别。艺术名人是那些艺术圈中鹤立鸡群者,有极高的市场信誉。好产品也离不开好广告,我们的宣传机构要采取各种手段向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名人,尤其是宣传那些后起之秀的青年名家。实事求是地介绍他们的艺术成就,宣传他们的艺术特色,让社会真正了解他们的价值所在。
要将现代陶瓷艺术产品打入市场,要熟悉艺术市场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推销自己,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寻找合适的经纪人。艺术市场的建立是由经纪人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经纪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艺术家为社会,高明的经纪人会有办法把你推向市场。我们的艺术家要大气,真正让经纪人获得实惠,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当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形成之后,各类画廊,艺术商店才会兴起,艺术市场的许多配套工程也就会建立起来,如权威性的艺术品鉴定机构,艺术品当铺,艺术品的保险机构定会应运而生。到时,国家再制定一部关于艺术市场的法律,保护艺术家和买主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买卖方在艺术品交易中出现的一系列具体纠纷也就有法可依,陶瓷艺术正常运转对于提高陶瓷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尽快提高国民的文化艺术素质也就是一句话了。
三、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商品价值;装饰价值;收藏价值。
在历史上,中国陶瓷与丝绸、茶叶一样, 是重要的贸易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中国文化,其实是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利益的。因此,陶瓷的商品价值是明确的。但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纯艺术化追求,似乎淡化了应是与生俱来的经济属性。具体表现为创作和市场的脱节。
脱节之一是艺术形式和社会欣赏口味的差异。当代陶艺家在不断追求新颖的艺术手法,因过于超前或偏离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平,很少有人会买一件自己完全不懂以至不能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便打击了市场购买力。
脱节之二是市场价格和实际价值的偏离。现代陶瓷艺术作品动辄上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一件,平心而论,无论从艺术价值和制作成本来说,都是购买者心理上无法承受的。
脱节之三是作品数量和市场需求的脱节。市场需求的理论平衡是永远无法追到的, 但可以调节到较为合理的程度。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比例失调的供大于求,呈现从艺术品位讲阳春白雪多下里巴人少,从作品价格看高档品多大众化少,从使用价值看纯欣赏性多兼欣赏与使用为一体的少。这些脱节的存在制约了陶艺生产的发展,是值得予以重视的。
和传统艺术陶瓷相比,现代陶瓷艺术更强化作品的欣赏功能,具有装饰价值。陶瓷的装饰价值有一个逐渐被人们认识的过程。中国古陶瓷有日用器和陈设器之分。陈设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装饰物,但尚存“实用”的外形。可以追溯到明晚期的瓷板画,是纯装饰意义的陶瓷品。瓷板正发展到清末民初,出现了浅绛彩和新粉彩两大品种,使人们认识到陶瓷品的装饰价值。现代陶瓷艺术的建造基础便是欣赏功能,无疑为其装饰价值确立了前程。
对于现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中国人历来持保守态度,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的崇古心理,总以为老祖宗的东西样样都好,新的哪怕再好也不足道。二是当代艺术尤其是陶瓷之类的工艺品大多粗糙简陋, 确实无法和古代珍玩相比。因此,现代陶艺家和收藏家之间的通道是封闭的,只要打开这一通道,才能给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经济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做两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培养市场。和中国收藏家不同的是, 国外艺术品收藏并不以时间久远为收藏前提。几个世纪以前的无名画家的油画仅值数百美元。当代大师的精心巨作价值几百万美元。艺术品价格的高低的决定因素是艺术价值。现代陶艺作品釉彩的理化性能远超古代,不管是釉上彩、釉下彩都能应用自如,呈色艳丽。先进的技术条件加上现代艺术手法,以更能符合现代人的跟美观。因宣传上的局限性,现代陶艺作品大多数人还知之甚少,不会欣赏,不懂价值,造成陶艺作品乏人问津的局面。
其次是精品意识。现代陶艺作品正处于剧变之中,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未定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在探索中自然会不成熟,现代陶艺作品中精品虽有但比例很小,大多数作品仍较粗糙甚至毫无美观可言。对于陶艺家来说,精心做好每件作品,不但是为了不欺骗消费者,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有精品就必定有市场。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和价值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市场才能体现艺术品的价值,有艺术品的价值才能繁荣市场,才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品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寻找和挖掘自身的价值,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是不现实的。可以预料的是,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化进程或早或迟会发生,这也将是现代陶艺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刘玮林,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内涵,中国陶瓷,1994
关键词:王朝闻;艺术学;艺术学思想;美学理论;唯物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王朝闻(1909-2004)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关于王朝闻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在他的雕塑、美学理论研究方面,而缺少系统阐发他的艺术学思想,王朝闻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自觉地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方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文艺的具体实践中,吸收中国传统诗学的精华,并且从文艺实践中总结理论,丰富了马克思艺术理论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研究的典范。本文就王朝闻关于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艺术学的基本原理、艺术学研究的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当下的艺术学科建设有所启迪。
一、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研究方法,二是基本理论框架。方法不仅是主客体之间的“桥梁”,也是客体内在的灵魂。黑格尔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种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在真理的认识中,方法不仅是许多已知规定的集合,而且是概念的自在和自为的规定性,这种概念之所以是中名词(逻辑推理的格中的中项),只是因为它同样也有客观东西的意义。……绝对的方法(即认识客观真理的方法)不是起外在反思的作用,而是从它的对象自身中采取规定的东西,因为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1](P.532-537)这段关于方法在主客体之间的工具作用的思辨,被列宁摘入他的《哲学笔记》。[2](P.207-208)独特新颖的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一门学科新的研究范式,泽被后世。如王国维率先引入西方理论研究《红楼梦》开辟了《红楼梦》研究的新范式,他取地上实物与文献遗存相应证的“二重证据法”影响到陈寅恪的“三参证据法”,甚至今天的艺术学研究采取文献、文物遗存、田野调查的民风习俗“三重证据法”也是接着王国维的研究方法说的。因此,艺术学研究的杰出学者都非常重视方法的探讨。英国艺术史学大师贡布里希也非常重视方法的研究。贡布里希在方法上是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他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将榔头和锯子比喻为方法,认为遇到问题,该使用榔头时使用榔头,该使用锯子时使用锯子。就是说,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榔头还是锯子,都是砍砸拉锯的工具,都要将对象分开剖析,归根到底还是分析的方法。[3](P.125)王朝闻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来研究艺术,丰富了艺术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从具体艺术实践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经过比较,获得感性经验,并上升为抽象理论
王朝闻反对先有结论后找证据或者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他是从造型艺术实践转向艺术理论的,他的文章的特点“不是从定义出发然后找论据来论证既成的观点,而是从实际出发,从文艺创作和文化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着手而进行分析、综合,往往把论断包含在具体分析之中。”[4](P.655)因此,从实际出发,结合创作实践,通过对广阔领域的文艺作品的活生生解读,往往能深得艺术三昧。王朝闻的艺术学眼光独特,分析问题中肯。据初步统计,王朝闻论到的作品单是绘画、雕刻就达500余幅(件),戏剧、电影达280余部。例如,在《创造真实的形象——新年画观后》中,王朝闻对新年画中的一些具体作品进行评论,比较其中的较优秀的作品3幅和较差的年画作品14幅,分析原因,认为新年画的缺点在于造型简陋、“一般化”、不真实,甚至违反年画传统的特点和优点,年画要适应欣赏的需要,着重描写愉快、幸福和美丽的事物,构图要有重点不能混淆杂乱,色彩要有装饰性,不能是自然色的涂抹。要克服“一般化”就必须反复揣摩、研究生活,掌握客观事物的差别和适当的形式,才能创造新鲜活泼的、动人的、耐看的形象,达到说服、鼓动、教育群众的作用[5](P.101-112)。显然,王朝闻的这种艺术理论是从具体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有说服力,能够对艺术家的实践有裨益。再如在《麦积山石窟艺术》中,论到一二三号石窟的供养男女的造型线条柔和而流利,神态温婉而庄重,在风格上与唐代陶制女佣比较接近,在塑法上是“适应了技能自由支配的材料(泥土)的性能和制作方式的特长”[5](P.16)。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王朝闻对门类艺术进行比较,在差异中见联系,在联系中显差异,寻找艺术学(一般艺术学)的规律,“从各个门类艺术的差别与联系着眼,戏曲、书法虽属不可混淆的两门艺术,但它们都必须同样具有音乐感。我在这里所指的音乐感,即包括节奏和旋律所形成的对立统一的结构美。”[6](P.346)王朝闻强调理论来自实践,他的文本细读并不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只重形式的解读,而是把艺术作品视为生命的有机体,既重视作品自身内在的有机联系,也考虑作品的创作和欣赏的关系,还有历史和美学的标准。因而,王朝闻的文本细读能够产生独特魅力。如《探索再探索——石鲁画集序》中对石鲁的绘画作品《东方欲晓》进行文本细读时指出,窑洞顶上的一群灌木缺少规范和确定的形体,但笔墨技巧上有创新,窑洞前的树枝恰当利用了水墨和宣纸的特性而画成的,画出了树枝在晓雾蒙蒙中的特性,从而与窗户上的灯光相配合,成为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窑洞窗户上的灯光,不只是作品中的人物生活的一种描写,而且成为代表革命群众说话的“人”,即使还不够“字正腔圆”,但比套用前人的成果其实言之无物要动听得多,石鲁的这幅画作吸取了枣园万紫千红的景色的灵感而虚构而成,继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生活为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也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前人对诗词的要求:“用意须出人意外,出句如在人口头”,在空间和时间上把“昨天、今天、明天”和“近处、远处、深处”联系起来,而且把画家与观众在感情上联系起来,因而不是一般的风景画。[7](P.340-349)从形式出发,把画家、作品、观众、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并上升到艺术理论的高度,既有现实又有传统的审视,结合戏曲和文学批评,使之很耐读。
(二)唯物辩证法是王朝闻艺术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王朝闻把辩证法成功运用到艺术学研究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研究的新境界。王朝闻认为,艺术都是对生活的反映,只是反映的方式不同,反对把艺术灵感神秘化,认为创作的灵感好像神秘,其实并不神秘,“得之在顷刻,积之在平日。”[8](P.1)把唯物辩证思想贯穿到艺术研究中。再如,在论文学书籍的插图时,指出插图对于文学作品既要有必要的从属性,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论到艺术形象时也认为,不论是从观众的审美感受着眼,还是从观众思想上的影响着眼,形象必须是丰富而又单纯的。构成形象的单纯和丰富的统一,不只依靠剧本,常常也依靠演员;[8](P.49)论主题的特性时,指出主题的深刻性和主题的明晰性是对立统一的,形象的丰富性和形象的单纯性是对立统一的。主题的深刻性要求形象的丰富性,主题的明晰性要求形象的单纯性。[7](P.348)从“飞天”用长带加强飞翔的效果的特点,指出艺术要适当运用支配物与物相互影响的法则,体现了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5](P.18-21)这些论述充满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王朝闻在论述艺术的多样统一规律时也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现实生活丰富多彩,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千差万别,人民精神上的需要多种多样,因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艺术,其风格、形式、体裁和题材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8](P.1)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唯物辩证法普遍贯穿在人类社会、思维和自然的关系中,文艺领域也不例外,王朝闻学习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并把它运用到文艺中,其辩证思想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里这样说:‘对我来说,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我的实践经验使我觉得,恩格斯这一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点,对于我自己所关心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关系的认识,也有指导意义或间接的论证作用。……所以,我以为尊重而不把前人和别人已经取得的论断代替我自己的论断,这样的规律对我来说才是我自己所掌握了的规律。”[9](P.19)从创作角度看,要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要充分考虑欣赏者的“视域”和审美要求;从欣赏角度看,要更好地满足审美要求就必须遵循欣赏的途径,从而接受作品的导引。“艺术的社会影响如何,要受接受者的制约,正如艺术对他们的欣赏是一种制约一样”。“这是欣赏与创作的辩证关系,这是授者与受者的要求的矛盾统一”。[10](P.328)二是艺术特性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王朝闻善于从门类艺术实践出发,以一般规律为指导去发现种种特殊规律,又利用特殊规律的知识来说明一般规律,如谈到艺术要真实反映生活,就必须要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是艺术的一般规律,但是不同艺术门类在反映生活的媒介、方式有其特殊规律,因此要有不同的艺术眼光。“每一事物有每一事物的特性,各种艺术不能一律对待。特殊性是与一般性相联系的,认识别种艺术,有利于认识雕塑艺术。雕塑家不研究戏曲、舞蹈,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 [8](P.1)王朝闻的艺术辩证方法既是学习辩证法思想的灵活运用,也是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丰富而朴素的辩证思想的结晶,如《周易》及历代书画论著中,如王朝闻反复引用清代笪重光的《画筌》就有非常明显的辩证法思想。
二、艺术学的基本理论
王朝闻在卷帙浩繁的论著中阐释了艺术的创造和接受、艺术的特征、艺术的价值和艺术的功能、民间艺术等基本理论,构筑了艺术学思想的大厦。
(一)艺术创造的整个过程
王朝闻关于艺术的创造过程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生活艺术家对生活的本质的感受、分析、体验艺术所要表达的主题的提炼和艺术形象的创造。而艺术形象又必须经过欣赏者的接受、批评,反馈到艺术家那里。这与美国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作品的四个要素,即作品、作家、读者和社会[11](P.5-6)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继承中国传统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创造理论。王朝闻强调艺术要创造,反对模仿或雷同的艺术,通过艺术创造的大量事实证明,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和创造的不竭动力,只有深入生活,充分认识生活的本质,即不是对生活的概念化、一般化认识,而是有着独特的理解,才能创造出既有真实而深刻的主题,又富于创造力的形象。“没有深入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没有生动的深刻的艺术形象。”[5](P.90)艺术家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用什么形式表现生活,而且表现在对于生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时已有差异。
(二)艺术的特征
作为一个鉴赏家和艺术家,王朝闻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审视艺术的特征,他在《艺术札记》中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耐看”,即经得起反复推敲、欣赏,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含蓄、蕴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也。”艺术的这种特性也就是“艺术性”,艺术要求马克思所说的“典型化”,才能具有“永恒的魅力”。艺术表现生活是“以一当十”、“不全之全”,艺术源于生活,但又区别于生活,“艺术较之现实更典型、更理想、更具有普遍性的形象,只能是经过提炼的形象。单纯化了的形象,应该承认就是提高了的、完整的形象。”[10](P.167)王朝闻所说的“典型化”是指文艺家通过对有限的自然场景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引起欣赏者对广阔的生活的联想、体验与思索,这样就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和马克思的“典型化”结合起来了。王朝闻还把西方沃尔夫林关于造型艺术构图原则的“多样统一”规律进行了创造性地转换,认为艺术“耐看”主要体现的是“多样统一”规律。他认为,一切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既“丰富”又“单纯”的。说它“丰富”,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本质的复杂性作了广阔、深刻的揭示;说它“单纯”,是因为它对生活的一切描写都集中、明晰于对生活本质的复杂性的深刻揭示,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样的作品,也就是王朝闻所说的充分“含蓄”而“耐看”的作品,“多样统一”规律体现在艺术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层面。
(三)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艺术的接受欣赏总是与艺术的创造相伴相生的,没有艺术的接受和欣赏,就不可能实现艺术创造的功能,也难以促进艺术创造水平的提高。王朝闻在的艺术学思想指导下,以其丰富的创作和欣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对艺术的接受和欣赏作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人民大众作为文艺的“接受者”,艺术家要创造出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喜爱的作品。王朝闻指出作品的创造要预先充分估计到群众的“欣赏能力”,既要适应它,也要提高它,要创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并且还提出“能欣赏,不一定能创作;不会欣赏,定不会创作”的观点。王朝闻关于艺术的接受和欣赏区别于西方精神分析学和日本的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研究视角,而明显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理论,中国儒家强调艺术要起到“化成天下”、“移风易俗”的感化作用,道家则认为艺术要体悟天地人生之道。王朝闻认为:“艺术欣赏区别于科学研究的推理,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只能依靠形象的感染而不能依靠抽象的说教。”[8](P.10)他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把艺术“创造和欣赏结合”起来的传统,认为“能欣赏,不一定能创作;不会欣赏,定不会创作”的说法,与清代画家龚贤关于“知画”与“善画”的关系的论述很相似:“知画”者不一定“善画”,如果专注于绘画,就会成为高手;反之,不“知画”作画,就一定画不好画。
(四)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王朝闻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意识形态与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王朝闻认为,艺术都是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现实在人的观念中的反映。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指艺术归根到底受制于经济基础;审美性也就是艺术性,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忽视了艺术如何反映生活的手段和形式的美”,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反映丑的艺术也是能够引起美感的审美对象。”“特定的形式不能不服从特定的内容,所以说美既在形式,也在内容;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的统一体”。[12](P.116、119)艺术性既包含对特定主题表达的恰到好处,又指形式自身的独立自足的美。所以,王朝闻反对题材决定论,政治即艺术等错误观点。认为艺术不可以代替现实,艺术对现实来说是第二性的,作为反映对象的现实才是第一性的,但是不能因此否认艺术反映什么的自由选择,如何反映的自由创造,即艺术个性在审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时认为艺术就是意识形态的宣传,王朝闻说,“是的,‘艺术就是宣传’。为了宣传得有力,再艺术些!”可以看出,王朝闻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把握。王朝闻在创作和欣赏的关系中来把握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艺术的审美和教育作用,“文艺对群众的教育作用,只有当文艺作品被欣赏的时候,比如说它所反映的生活被欣赏者所认识的时候,这种作用才不只是一种潜在的作用,而是实现了的作用”。[13](P.315-316)王朝闻一方面强调,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是“最正确也是最宽广,最富于创造性的道路”。同时要求,只有把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形式、风格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观赏者获得欣赏雕塑(不是其他艺术)的愉快,才能深刻受到思想上的鼓舞。”[8](P.3)
(五)艺术的分类
王朝闻对于艺术的分类也遵从约定俗成的分类标准,如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但是他看到这些艺术形式差异的同时,更强调艺术形式的共通性,而且要求门类艺术之间要相互借鉴,“我不反对绘画、雕塑向戏剧、舞蹈借鉴,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有共同的规律。”[4](P.169)又根据地域特色对门类艺术进行细分,对戏剧研究要“把川剧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相比较。不能否认它们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它们那与众不同的特点。但是这些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绝对的。”[4](P.309)再如王朝闻尤其重视学习民间艺术,认为学习民间艺术必须从正确的借鉴原则着眼,从效果上考虑,研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土壤,掌握学习民间艺术不仅在形式,更重要的在内容。他强调批判地继承,“为了建设、发展新美术,必须利用旧美术所积累的经验,应该着重民间形式。但某些只有承继而无批判的学习,忽视真正健康的成分,为满足猎奇趣味而抄袭不值得发展的成分,那就违背了正确的借鉴原则。”[14](P.366)王朝闻非常强调艺术的地域特色,“文艺如果没有地方色彩,民族形式或民族风格的要求都会落空,也难于达到文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效果。”[4](P.181)这对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而言,强化张道一先生开创的民间艺术研究,凸显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的特色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上,王朝闻从欣赏的角度,认为艺术的特性是“耐看”、“喜闻乐见”,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的关系层面上,搭建起艺术学的理论基石,从主观方面,艺术的接受者对作品是“以一当十”;从客观方面,艺术创造要“不全之全”、“多样统一”;创作要体现生活的原则“不似之似”;欣赏者对作品的把握是“不确定的确定”;艺术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创作是要适应欣赏者又要提高;学习民间艺术重在批判继承等方面,构建了他的艺术学思想。
三、艺术学研究的特色
王朝闻的艺术学研究有显著特色,即艺术学研究的中国化。他自觉地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艺术学研究中,形成了既不同于的艺术学研究特色,又有着深厚的中国艺术学研究的民族特点。
关于艺术的研究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它建立在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从人类的历史发展角度去考察艺术的本质,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在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的艺术学研究是自上而下的、逻辑严密的哲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但是强调从变革社会的实践出发,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因此,也就不同于它之前或之后的研究。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相似之处,它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鲁迅加入“左联”前后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正式完成的,重视艺术在解放无产阶级思想方面发挥的作用,真正融入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理论而“中国化”了。但是,真正把中国化的艺术理论运用到艺术批评和艺术研究中的学者,当首推王朝闻。
(一)王朝闻把艺术理论同中国传统理论有机融合,探讨了艺术学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思想。
西方自希腊以来对艺术问题的研究与人对世界的认识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且不直接探讨艺术创造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来研究艺术;而中国传统的诗论、乐论、画论等主要是从艺术创造和欣赏、艺术的教化功能和人生境界等具体问题入手,因此更多地是从鲜活的艺术实践角度来总结艺术理论,后又指导艺术实践。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西方也有从艺术实践入手来研究艺术,如《罗丹艺术论》就是葛赛尔记录罗丹的艺术理论,但是这些并不是主流;正如邓以蛰所说:“我们的理论,照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永远是和艺术发展相配合的;画史即画学,决无一句‘无的放矢’的话;同时,养成我们民族极深刻、极细腻的审美能力;因之,增我们民族的善于对自然的体验的习惯。”[15](P.360)王朝闻从艺术实践出发,结合大量艺术作品,正如王朝闻一再强调,讨论文艺问题“不应从概念出发,而应当从实际出发。”[4](P.159)既表明,艺术必须是活生生的形象,又说明研究中国艺术理论要从实践入手,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可贵之处,论证了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起源于中国阴阳对立而又和谐统一的思想,并以这种艺术辩证法思想丰富、发展了艺术理论。
(二)区别于西方的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体系化,王朝闻的艺术学思想的表达形式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片断式、感悟式的随想的特点,但又有其自身的内在体系,凸现独特性和创造性。
西方艺术理论的优点在于分析细致,论证严密;而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多是只言片语,却往往能把握艺术的真谛,但并不是中国没有类似西方的论著,如《文心雕龙》就是体大思精的艺术理论著作。王朝闻从艺术实践出发,借鉴了传统艺术理论的表达形式,如前面提到王朝闻认为艺术作品要“耐看”、“含蓄”,王朝闻多次引用严羽《沧浪诗话》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钟嵘《诗品》中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来说明,这也与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一脉相承,而“耐看”、“含蓄”又涉及到艺术形象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也与典型化相关,这样就丰富了的艺术理论。此外,像王朝闻的“以一当十”、“不似之似”等都是这种片言只语,却很深刻的表达方式。所以,王朝闻的艺术学研究著作读起来很轻松、愉悦、“耐读”,与他这种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有关。
总之,王朝闻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关系出发,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探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的创造过程、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艺术的接受、民间艺术的继承与革新等基本问题,把艺术理论的逻辑性和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特点有机融合,构建了中国化的艺术学研究的基石。其中个别的论述或许可以商榷,也打上了他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他关于艺术学研究方法、艺术学基本理论、艺术学的中国民族特色至今仍然对艺术学科的建设有启迪意义。(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编译.人文与艺术科学:贡布里希文选[C].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4]简平编.王朝闻集·卷7[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简平编.王朝闻集·卷2[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简平编.王朝闻集·卷18[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简平编.王朝闻集·卷5[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8]雕塑谈[A].王朝闻文艺论集(第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9]简平编.王朝闻集·卷11[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简平编.王朝闻集·卷3[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1][美]艾布拉姆斯著,丽稚牛等译.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2]简平编.王朝闻集·卷13[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3]简平编.王朝闻集·卷4[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