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

第1篇: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年以来,镇农经站始终坚持“三个艰苦”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四个观念”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镇党委、政府“打造诚信政府,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年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村街财会人员水平

   我镇==个村街现有财会人员==名,大多数会计都是刚刚从事这项工作经验少、业务不熟练与新时期农村财务工作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精通财经知识的专业化队伍。农经站今年多次深入村街对会计进行业务指导和村街财务交接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是群众特别关注的热点也是在农村推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这项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开展,我镇==个村街的村务公开+面和档案管理都基本实现了省委要求的“三统一”标准,并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三级示范工程”目前已有==个村街达到示范要求,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着重加强了公开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做到档案齐全,分类管理,存放有序。

   三、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做好土地流转和证书管理工作

   今年=月份按照区委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就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调查研究,并就反映的突出的问题总结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的调查活动中逐一村街进行核实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是,为今后土地的合法流转和解决土地纠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是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关键年,×××、×××、××三个====年达标村街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兴修村内公路,建排水设施,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来了市、区领导的认可。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抓了文明生态村长效机制建设,结合全镇实际建立了《村民文明公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五乱”治理责任制》等制度。加强信息反馈力度,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多篇信息被《廊坊日报》、区政府、区委组织部所采用,并以专刊的形式通报全区。

   五、加强各类报表数据的填报和管理

   农经站掌握着农村经济的各项数据,在填报各类报表时都认真细致的计算和审核,做到准确无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年农经工作准备抓以下几方面:

   =、在财务集中支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村街财会人员素质,按照“七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岗位资格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保证培训考核制度化。

   =、做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做好迎接省、市、区检查和考核的准备工作。

   =、配合区农经站做好迎接全市农村会计委托制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完善农民负担管理新体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完善管理机制,以迎接市减负办组织的农民负担大检查活动。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做好全镇土地承包登记、发证、变更、备案等各项工作,并妥善解决好二轮土地延包的遗留问题。

   =、搞好农经统计工作。根据《××省农经统计工作办法(试行)》的要求认真做好农经各类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

第2篇: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县“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规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以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为中心,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加快依法治县进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党的十六大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县委、人大、县政府及时出台了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四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表彰会暨“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启动动员大会,对“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签订了“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了部门分工,强化了责任,把“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坚持每年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确定每年召开一次以上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直保持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组织领导形式,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司法局党组成员、副科级实职领导专任,从而增强了办事机构组织协调工作的权威和效率,促进了县委、县政府总揽作用的发挥。

(二)认真抓好普法依法治理的关健领域和关健环节,务求实效。

2、坚持三项制度,切实规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第一,坚持中心学习组学法制度,县委建立健全了县委中心组学法制度,通过拟定学习计划,采取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发言、集中自主学习、开展讨论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依照中心组学法制度,坚持做到每年至少2次以上学法活动。第二,坚持法制讲座制度。坚持每年组织2次以上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讲座,并把此项工作列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五”普法实施以来,我县邀请了重庆市委党校、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的教授专家多次到××作了《物权法》、《人大常委会监督法》、《依法行政与行业体制改革》、《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等法制讲座,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参加了法制讲座。第三,坚持学法考试考核制度。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每年由组织部、人事局、依法治县办联合组织开展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参加考试合格,在《干部学法用法合格证》上进行注册登记,成绩进入干部档案,作为干部职务晋升和考核部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还建立了干部任前法律培训和考核制度,凡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必须进行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合格者方可任用。

5、抓重点领域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2006年以来,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了以依法行政为重要内容的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以解决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以引导和推动行政执法部门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为内容的“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执法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09年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上,县畜牧局、工商局、计生局被表彰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在各领域发挥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示范作用。

7、办好“红城法治”栏目,扩大法制宣传效果。自2007年自办法治栏目“红城法治”开播以来,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制作播出22期节目。尤其是2009年在未安排专项经费情况下,还制作播出6期,受到群众欢迎,效果明显。

(三)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措施,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1、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机制。一是每年根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和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并对考核结果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先的主要依据;二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作为“一票否决”考核内容;三是建立依法治理专项考核奖惩制度。每年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建检查对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创新宣传方式,增强普法活力。一是形成合力。以专题法制宣传活动为契机,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人民团体、学校等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普法合力;二是专家讲座、邀请省外法学专家教授为科级干部作法制讲座;三是集中培训。坚持把法制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四是组织法制文艺演出,二郎乡、仙源镇等组织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发挥了潜移默化教育的效果;五是法法专题栏目“红城法治”深入群众,效果良好。六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律八进”活动。

3、加强督促检查。一是每年组建专门工作检查组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和年度工作考核检查活动。由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人组建专门的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检查组,开展专项检查、中期检查和年度工作考核检查。三年来,检查组先后到全县24个乡镇和100多家单位检查调研,对普法依法治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由县政府法制办建立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质量案件评查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

通过以上工作的扎实开展,2007年、2008年我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连续两年年终目标考核获全市一类县位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我县“五五”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保障措施不够有力,考评机制有待健全。一是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大普法”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小马拉大车”的局面还没有完全突破。二是县级财政体制问题,依法治县办要求落实的按普法对象人均每年0.5元的普法经费一直未落实到位。不少部门和单位存在普法工作人员缺、设施差、经费少的问题,少数乡镇还没有将普法经费按标准列入财政预算,有的乡镇普法依法治理人员不能做到专职专用。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单独纳入县委、县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健康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2、思想认识有偏差,传统观念亟待更新。有的领导同志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人民群众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法制知识,普法工作可搞可不搞。少数领导干部和部分执法人员认为普法的对象主要是老百姓,通过普法教育让他们遵纪守法就行。少数公职人员带头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高。有的单位没有摆正经济建设和普法工作的关系,把普法工作看成是可做可不做的“软任务”、“软指标”。

3、重点对象学法有待加强,死角盲点仍然存在。一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秉公执法的观念淡薄,导致这两年行政诉讼案件的败诉率呈上升趋势。二是受现有体制的制约,少数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三是有的企业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法制教育,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导致劳资纠纷不断上升。四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他们的法制教育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矛盾纠纷隐患呈上升势头。

4、普法教育轻重失衡,学法用法结合不紧。一是重义务灌输,轻权利宣传。在普法教育的内容设定上,注重和强调义务性、禁止性、制裁性法律规范的灌输和教育,忽略了权利性、许可性、保护性法律规范的宣传。二是重计划安排,轻落实检查。有的部门和单位存在有计划安排,无检查落实的问题,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缺乏有力的制约措施。三是重宣传形式,轻实际运用。少数部门和单位法制宣传教育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仍然存在,运用法律手段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四是有特色的普法“品牌”和“亮点”还不多。

三、下步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把法律宣传教育纳入各部门各行业工作之中,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要进一步充实调整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3、突出“法律八进”,丰富形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细化“法律八进”活动的内容、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法律八进”活动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县委组织部、县人劳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经贸局、县公安局、县人武部、各镇乡党委政府协助配合完成。结合建国六十周年大庆活动,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县文联等相关单位配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送法制文艺下乡活动,将文艺演出和法律知识融为一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法律八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制定任务分解督查考核方案,并加强检查考核,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

4、突出创建示范,典型推动,全面提升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实效和水平。由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单位、镇乡、企业、学校、村分类创建普法依法治理示范点,作为推进“法治××”创建的标准,加快各行业普法依法治理进程。2009年在全县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8个,普法依法治理示范镇乡3个,依法治校示范点4个,依法治企示范点1个,市级“民主法治村”5个,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负责抓好落实和督查验收。

第3篇: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沧州市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2-0074-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三农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举措,亦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到口前为止,沧州市地区新农村建设T作已逐步开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较低,对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农民参干积极性术被充分调动,同时,沧州市新农村建没工作的均衡程度尚未明确,致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行效率较低,影响了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农村的综合发展。因此对沧州市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娱乐各生活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对村居民生活各方面的现实影响十分必要与迫切。

本文在融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对指标赋予科学权重,以沧州市青县、沧县、东光县、献县、盐山县的试点村与非试点村问卷调查为原始数据,对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娱乐各生活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刈农村居民生活的现实影响,并分析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居民佳活各层次的均衡程度,提出优化新农村建设效果的对策与建议,为沧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切实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及数据获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北省沧州市农村区域,在沧州市所辖的青县、献县、沧县、东光、盐山五个县中各选取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非试点村各两个,详见表1.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2816份,回收率占93.87%,其中有效问卷2632份,问卷有效率占93.46%,符合社会调查的相应标准。本文以五个县的统汁年鉴、所涉及乡镇的年度报表、工作总结、公开信息和实地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数据,其中问卷采用5级表赋值方法,对问题进行打分,范围为1~5分通过数据对沧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实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并相应提出建设性对策,对沧州市今后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客观评价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本文依据沧州市近10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测评体系的探索,遵循代表性、敏感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归纳整理出33个具体评价指标,该体系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作为总目标层,用以反映各村庄居民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要素层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娱乐四个层次,用以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各层次的总体水平与发展程度,指标层共包含33个具体评价指标,用以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各个具体指标的相应情况。具体结构模型,如表2所示。

3.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3.1专家科学评定

本文邀请相关领域的9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采用德尔菲法,以单独发放问卷的方式使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然后逐轮收集所有专家的判断意见进行汇总整理,然后以匿名的方式为专家反馈信息,专家依次对自身意见进行修改,如此反复,最后综合专家打分的结果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这样就避免了由于非专业性、不确定性、主观臆断带来的不科学因素,确保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公正性。

3.2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检验系数检验的,为了检验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评分是否具有客观一致性,也就是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完全的一致性,通过检验来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I 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式中(AW)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Ⅱ计算一致性指标CI.

计算检验系数CR.其中R1是平均一致性指标,可通过查看RI系数表查的.一般地CR

以准则层指标为例,具体检验过程如下:CR

3.3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总目标层受到要素层、指标层的影响,每相邻两层之问具有完全的层次关系,设除目标层共m,用W 表示两层之间的权重矩阵,则各指标总权重具体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

3.4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由于原始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计量单位,彼此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改造成可以直接加总的同量纲数值,消除计量单位对原数据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对系数评分法,使变化后的指标数值在0~1之间,且其单调性不变,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是正向指标无量纲化(标准化)方法,V,表示第i个单元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第i 个单元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值。公式(2)是反向指标无量纲化方法。j5计算综合评价值

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综合评价值公式如下:

式中Scorer表示为第i个村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 价值;其值在0―100之问,值越大表示该村庄居民生活质量越好。为第i个村庄第j个评价指标的相对评价值;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同时,还可以分别计算出经济、社会、生态、休闲娱乐各个层次评价值,用于评价各村庄居民生活各层次的发展水平,用以分析居民牛活是否均衡。

3.6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分级标准

本文采用相对系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值是一个相对值、始终处于 0―100之间,故以25分作为一个区间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行分级,包括生活优质、生活比较富足、生活一般、生活较差四个级别(见表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测评的十个村庄村民生活质量别处于优质、比较富足以及一般三个等级,没有生活质量很差的村庄。

4. l 试点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非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值得支持与肯定

通过测评结果可以看出,10个样本村得分前5名且居民生活质量质量整体较高的村庄分别是耿官屯、小邢村、西宋村、东崔尔庄村以及本斋村,均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综合测评结果以及各分项测评结果均远高于非试点村,这表明新农村建设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各个方面有了很 大改善,是爱民,强民、富民的伟大政策,是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保障,对新农村建设现实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的农民应肯定与支持新农村建设设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新农村建没。

4.2部分试点村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居民生活优质,值得推广和借鉴

生活质量处于优质水平的村庄有耿官屯、小邢村、西宋村,综合各方面得分,其发展比较均衡,分析其原因,一是资金投入大,全方位推进村庄建设,建设“生态”家园,在村庄基本框架、环境;治理、村庄建没上下功夫,硬化道路、清挖环村沟、建广场、住楼房等等。居民住房条件满意度平均得分达4.11。交通便捷满意度达3.92.绿化水平满意发达3.67,休闲娱乐设施满意度达3.79,均接近满意。二是因地制宜,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合作经济,提升农民收入,调查显示居民收入满意度达3.75,远高于整体均值2.46 三是村委班子让群众认可、服气,能十事、干成事、深得民心、,为新农村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强行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行政满意度平均得分达3.97,政务公厅满意度达3.75,处接近满意水平。可见这些村居民生活各个层次发展比较均衡,且水平较高 。 值得在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推广和借鉴。

4.3个别试点村总体发展较好,但均衡性较差,新农村建设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

生活比较富足、综合分数处于50―75分的试点村有两个,分别是东崔尔庄村和本斋村,其经济和社会层次得分较前三个村庄相差不多,但其生态层次和休闲娱乐层次得分想比较之下明显偏低,究其原冈,东崔尔庄村主打农业科技,发展高效农业,是金丝小枣无公害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本斋村的畜牧养殖,畜产品加T发展迅速,其居民收入平均满意度达3.65,但其绿化水平平均满意度仅有2.67,生活环境平均满意度为2.75,休闲娱乐设施满意度--2.97,均接近一般。在今后应加强村庄建设,丰富村民休闲娱乐设施,提升村庄生态建设和休闲娱乐建设,以达到村庄整体发展协调,居民生活质量均衡提升。

4.4非试点村各方面发展均落后,今后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

处于生活质量一般等级的村庄有东蔡庄子村、赵纂村、十王堂、雷庄村、西小卢村,均为新农村建设非试点村,根据综合得分以及各分项得分显示,其得分均较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相差甚远,各方面发展普遍较差,既有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等限制发展的原因.也有村庄生态环境差、娱乐设施匮乏、政务工作欠缺等现象,居民生活各个层次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5.建议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显示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举措切实提升了试点村村民生活质量,然而个别试点村发展不均衡,有待进一步协调,说明要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各区域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在今后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端正部分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解态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官民拧成一股绳,进一步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各项农村事务,加强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农村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

②建立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发展的村民自治章程,使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依法治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依法、规范、民主的新农村管理体制。

③各领导班子必须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例如减免农业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具购置补贴、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等,对惠农政策的落实,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把临督检查贯穿于每项惠农政策落实之中,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④时刻调查检验新农村建设结果,及时发现发展中的不均衡要素,同时将示范村中的可圈可点的亮点积极应用于待建设村庄,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推行效率与建设水平。同时,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例如土地“增减挂钩”、发展园区经济和合作经济、提升集体经济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