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警手势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答题只有一个原则——安全,怎么做安全就怎么做。
(2)判断题中遇到紧急情况所有过激行为都错,比如急踩(用力踏)油门(制动),急转方向,选择题中类似的答案都错。
(3)能让行的都让行,能帮助的都帮助,能避让就避让,只要不抢、不急都对。
(4)抢救伤员一个原则先救人,救人一个原则先止血。
(5)无标志无灯无警路口,按照让右路——让左转——让直行的顺序判断。
(6)车辆变换位置都要开转向灯,唯一一个不开的就是进环岛(转盘)。
(1)停止信号:左臂由前向上直伸,掌心向前。
(2)直行信号:两手平伸右手摆。
(3)左转弯信号:右臂向前平伸,左手向右摆动。
(4)右转弯信号:左臂向前平伸,右手向左摆动。
(5)左转弯待转信号:左臂向左平伸成45度,上下摆动。
(6)变道信号:右臂向前平伸,掌心向左,右臂向左水平摆动。
(7)减速慢行信号:右臂向右前方平伸,掌心向下,平直向下摆动。
(8)示意车辆靠边停车信号:左臂由前向上直伸,掌心向前,右臂向前摆动。
3、处罚相关答题技巧
(1)扣留机动车:未悬挂车牌(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未携带行驶证伪造相关证件或使用其他车辆证件。在一个计分周期达到12分。
(2)警告:不按规定挂号牌。
(3)拘留15天:未有有效驾驶证(被吊销)被暂扣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不构成犯罪(逃逸吊销,终身不能重新取得)。
(4)吊销:将车给没有驾驶资格的人超速50%、非法改装车辆、报废、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接受处理。
【关 键 词】小学生;品德;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9-03
一、引言
小学是少年儿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萌芽时期,是塑造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以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组成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1]它是小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的情感没有被激发出来,他们对教学的内容无法产生共鸣,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印象往往就是“说教”,甚至是“训人”。不少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抵触的后果是学习没有动力,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是讲归讲,学归学,做归做,表现为课上刚刚学过的道理和规范,一下课就违反了。另外,传统教学没有把课程教学与能力培养联系起来,教师没有能力培养的理念,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完成了教学环节,最终还是“低能儿”,课程目标的僵化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如今全球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应该从小学抓起。而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何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品学兼优人才?本文结合笔者在小学生品德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应不拘一格,教师必须能够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多探索新的有效的办法。笔者结合品德课程活动性、综合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把德育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下面讨论的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围绕品德课程教学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展开的。
1. 讨论式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教学法是以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互相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导入、提问、讨论、总结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主讲教师在课堂讨论前要作好系统而简要的讲授,导入部分要引出主题并讲清基本概念;第二步是老师指出重点、疑点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讨论题目、要求及讨论方向;第三步是学生以分散或者集中的形式展开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正确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必要时加以引申和提高,对讨论中的错误见解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对不够全面的见解要加以补充,使之完善。[2]比如,“做守规则的小学生”一课,笔者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作为切入点,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体会游戏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规则是游戏顺利完成的保证,由此引出规则的概念。然后老师提出讨论的题目,“为什么要制定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由谁来制定?”“如果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会怎样?”经过充分讨论,老师进行第一阶段总结:游戏规则是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竞争和秩序,它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游戏中的规则是由参加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做游戏必须遵守规则。如果有不遵守规则的,游戏就无法顺利进行。谁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谁就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接着老师提出第二层次的问题,“除了游戏规则,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规则?”“人们是怎样对待那些学校的规则和社会的规则的?”“学校对小学生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是规则吗?”在第二层次的讨论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分组讨论时,由学习小组组长主持讨论,每个人都要发言,而且所有人的发言都做现场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然后,每个小组推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发言。通过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场发言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接着老师进行第二阶段总结: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它给社会带来了公平与秩序、安全与信任。规则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相当重要的。作为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两个重要的规则。[3]在充分认识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老师还会提出第三个层次的讨论题目,“不遵守游戏规则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不遵守学校规则、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强化规则意识,树立遵守规则的理念。最后,请学生代表谈谈学习这一课的最大收获。老师在总结中不仅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出评价,还会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就其团队的协作能力、组长的协调能力和主持人的仪态仪表、主持讨论的能力等方面提出意见。
2. 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也叫任务驱动教学法,此种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该教学法有几个基本环节:1. 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 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3.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在上二年级下册《做个爱心小天使》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路遇摔倒老人的情景,由笔者扮演摔倒在路上的老人,学生则分别设为一人、两人、三人、多人组合,要求每一组学生单独完成救助的任务。每一次的情况都不相同,比如关于摔倒的地点可能是在公园,可能在路中间,也可能是在路旁边;关于老人也有多种情况:一是昏迷不醒,摔伤情况不明;二是清醒但说不清自己的情况;三是清醒能说明自己腿被摔断。在救助演习中,有的学生不知所措,简单地等待过往行人;有的学生莽撞行事,不了解情况即搬动老人,造成二次伤害;有的学生没有考虑到马路中间车来车往,自己在助人的同时,没有注意自身安全;有的学生则很冷静,先判断客观条件允不允许自己靠近老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问明受伤情况及家属电话,判断能否移动老人,然后一部分人留下来替老人打伞(遮阳或挡雨),一部分人跑去找大人或者打求助电话。通过这个求助情景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和分工协作的能力。整个班级有多种求助方式,老师组织大家讨论各种求助方式的利弊,大家一起寻找最佳的求助方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成功助人的乐趣,让大家认识到在路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不仅要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别人。
3. 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5]案例教学因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以及深刻、具体、丰富的实践背景,对学生“明理、激情、导行”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6]在上五年级上册《爱的责任》一课教育学生孝敬父母长辈时,笔者采用的就是案例式教学。课前布置学生看一部电影《双胞胎》,剧情是李春、李东是一对双胞胎,家里小孩多、生活拮据。从小父母偏心,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一切李春优先。后来李春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省报记者,生活宽裕。再后来父亲摔了一跤成为四肢瘫痪的病人,在父亲最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候,下岗失业多年的李东拒绝了高薪诱惑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父亲身边。而李春却拒绝对父亲尽最基本的义务,从此不再与父亲联系。大姐李华联合四个弟弟妹妹要将其告上法庭,要以法律的名义彰显道德的尊严,可是父亲却以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是告他,我就自杀……”李春的妻子不能容忍他的不孝,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她要李春好好想想……上课时,先让学生简单概述剧情,同学们对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双胞胎兄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有赞扬李东的,有批评李春的,也有的认为父亲的溺爱造成了李春的不孝……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重点思考“李春的妻子让他想什么问题呢?”“父母扶养子女容易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我们应该向谁学习?”“我们现在应怎样孝敬父母长辈”等,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开一次故事会。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更容易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和师生之间辩论,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搬到实际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现场的亲身感受,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安全教育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提得非常多的内容之一,交通安全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一年级上册《标志!标志!》、《我们来玩过马路》一组教学内容中,笔者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方法,先请交警为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展示交通信号、信号灯演示、指挥交通的手势,并解释其含义。再把学生带到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让他们观察人们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回到课堂上,笔者让同学们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规律,并表达出来,可以用图画表达,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用口头表达。大多数同学都能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交通行驶中,行人车辆必须各行其道,车辆必须靠右侧通行,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等等。在此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模拟交警值勤和过马路。模拟交警值勤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交警值勤的辛苦、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也让学生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意义。[7]这样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加深了印象,强化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5. 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8]在讲到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内容时,笔者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方法,选取的是“为我们的学校设计环保提示语”的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节课的时间,以校园为对象,系统地对校园内的环保提示语进行创新设计,要求语言简练亲切,朗朗上口,放置位置合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每个小组必须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项目的进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引发他们去关注自然环境,把保护环境当成一件最平常、最基本的事去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结束语
正所谓“教定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有许多,每种教法都各具特色,各有适用范围,只有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对小学生能力培养和品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做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地任务,对高品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5.
[2]金丽枫.论讨论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115.
[3]徐文红.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建议.省略/temp/2009224202048959.doc 2009-2-24.
[4]任务驱动教学法.baike.省略/v7651778.htm
[5]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6):48.
[6]李丹.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8):52.
一、单纯搞安全教育并不安全
近年来中学生安全事故频发。据教育部通报: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临沧市、宁夏青铜峡市、湖南省涟源市、河南省商丘市、甘肃省张掖市、河南省南阳市、河南省驻马店市、新疆阿克苏市、海南三亚市、新疆吐鲁番地区、海南儋州市、新疆库尔勒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临汾市曲沃县、长治市长治县、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等地先后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交通事故、煤气中毒事故及踩踏事故,造成多名学生伤亡。
安全事故,令人痛心。各地各校也都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政策层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致家长一封信、开展主题班会、跟踪家访,社会各部门也通力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等等,尽管如此,学生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发生。
学校及教师在强势的安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有些正常的活动比如春游、运动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只要涉及安全隐患因素和力量型的项目纷纷取消,甚至农村学校体育课也徒有形式,学生自由活动,搞搞无安全隐患的项目打打小球、跑跑步等,致使学生成了“笼中鸟”和“读书机器”,身心发展不平衡,客观的需求与主观的教育手段严重脱节,甚至冲突,学生厌学情绪有增无减。学生在学校获取不了的东西,他们有可能也必然去校外去寻求,比如野游、骑车比赛、探索自然的神奇。
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文件中、会议内、口头上,检查资料记录里,还没有真正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可操作的安全教育模式。比如,学生爱游泳,学校在水域面积多的地方就要开发校本课程,增加游泳课,让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会游泳的技能和相关知识;比如学生爱骑车,学校首先要教会学生骑车技巧,同时告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如果学生在校找不到潜能释放的活动,得不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安全隐患就深埋其中。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安全教育只能是盲人摸象,尽管安全教育抓得紧,抓得密,抓得强,抓得严,但收效甚微,根本无法杜绝安全事故的悲剧再次发生。
单纯的安全教育并不安全。
二、安全教育的定位
教育部于2006年6月30日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其内容显示学校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履行安全监督和管理职责。
安全教育目的就是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只有在这个目的下的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过犹不及和作茧自缚都是误区。
三、安全教育的内容、范围、途径和手段
1.安全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防火、防电、防毒、防震、防爆、防辐射、防污染、防溺水等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人身安全,活动安全,网络安全,性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等。人身安全、网络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的内容在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有所涉及不再赘述。
(1)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要教育学生学习交通法规,熟悉交通信号(信号灯、手势)和标志,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范,切实保障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2)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学校要教育学生掌握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常识,严禁违章操作,能正确识别并学会使用各类灭火器。
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和用药卫生,严禁食用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不买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菜,防止食品污染、有效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防止其他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如:发芽的马铃薯、没煮透的四季豆、鲜黄花莱、认不准的蘑菇等。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有关信息,及时向学生通报,特别是各地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要求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这可以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
(3)活动安全教育
包括运动环境和器械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动与游戏、放鞭炮、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安全等。
要教育学生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游泳要有组织和安全措施,严禁私自下河游泳,杜绝冒险行为。
要教育学生外出、乘车注意安全,管好钱物,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4)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包括水火灾、暴风雨、雷电袭击、地震等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5)社会治安教育
包括盗贼、骗子、抢劫、挟持、绑架、黄毒等。要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坏人拐骗和伤害。
(6)意外事故处理教育
要教育学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老师,掌握安全应急常识,牢记应急电话。
(7)性安全教育
性骚扰和害是生活中对中学生构成性安全威胁的主要形式。
女中学生在与熟识男生交往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不单独和熟识男生相处过久;不在一起看爱情片,更不能与熟识男生一起看“少儿不宜”的黄色影片、光碟、书刊等;不与熟识男生谈论有关身体隐秘部位的敏感话题;衣着得体、不佩戴首饰,不化妆;举止沉稳,行为朴实、严格要求自己。
当遇到熟识男生向自己提出非分要求时,应保持镇定,用理智的态度坚决拒绝,态度鲜明,并尽快离开这个尴尬之境,应坚守圣洁的身体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人格信念。
女中学生与成年异往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拒绝与陌生成年异性单独会面;未经家长同意,拒绝接受任何成年异性的礼物;不搭乘陌生成年异性的车辆;独自在家,拒绝陌生异性进门。
女中学生要约束、保护自已,必须做到:
上学、放学或外出游玩,应结伴而行;不独自一人到河边、山坡、树林等偏僻处读书、写生;不在深夜单独一人在偏僻小巷行路;不到营业性歌舞厅、茶座、咖啡屋、录像厅、通宵电影院等潜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娱乐。
2.安全教育的范围
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可知安全教育涉及学校和公安、文化、卫生、交通等多个政府部门。从学生生活的空间来分,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安全教育的范围当然局限在学生在校的生活及学校周边环境。那种无限制地追求学校安全教育的责任范围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是推诿塞责。家庭生活的安全教育当然由学生的监护人承担和负责,社会生活的安全教育当然由除学校以外的公安、交通、文化、建设、工商等政府部门承担和负责。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有一种认识:学生在节假日包括寒暑假的安全教育也要学校及教师去管理和监督,承担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无限责任,这是很危险的说法。家庭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学生节假日的安全教育中难道不需要承担责任吗?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安全教育上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食其果。这才是依法执教、依法治国的表现。绝不能以地方长官的意志取代法律的规定。
3.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1)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安全是社会的,更是自己的。教育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出行的时间、地点和接触的人,消费的食品和饮用水,使用的交通工具、网络及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会不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一旦出现安全威胁,怎么办?多反思这些与安全有关的问题,无疑会潜移默化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告诉学生记住家庭及父母电话、班主任及学校电话、火警、交警、公安报警、消协投诉等常规求助电话,以便他们在遭遇危险时方便求助,从而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2)编写课程,科学系统地实施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在教育部门已经成为共识,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读本也能在书店看到,有些学校也课外选修了。但那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编写的,也进不了课堂的主渠道,仍然是选修读本。我们期待教育主管部门把与中小学安全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编成教材,安排课时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授安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使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使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
(3)加强实践训练,把理论变成能力
把学生掌握的安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能力,至关重要,那就要求学校科学安排时间,合理组织训练。防震、防火、防电等演练可以在学校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演练可以和当地交警部门联系,让学生亲历行车环境,熟知违章行为和处罚手段,进而掌握正确的行驶知识和行驶方法。食品卫生安全演练可以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甄别合格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拒购不合格食品,禁吃不合格食品,,将相关知识转化成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4)和家庭、社会协作与沟通,多管齐下,不留安全教育的漏洞和误区
学生的活动空间就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学生从家出发到校,或者从校出发到家的过程,很有可能滞留社会某个处所,这也构成我们安全教育的危险地带。虽说社会有许多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但社会是面,不像家庭和学校是点,范围太广,容易疏忽,况且部门多也容易出现相互推诿,反而出现无人过问的尴尬局面。学校教育要和家庭、社会多协作和沟通,信息共享,互通音讯,群策群力,多管齐下。不妨利用网络平台和电子探头等现代传媒技术构筑学生三位一体安全教育网络体系,让学生的活动置于我们的网络系统控制中。学生离开家家长可以给网络平台发短信、拨电话,学生到校网络平台可以给家长发短信告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和道路交通安全部门负责学生行驶道路路况在网络平台。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让学生的活动留有真空地带,不留安全教育的漏洞和误区,安全教育才真正安全。
四、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因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多发,使一些学校负责人如履薄冰,感染了“安全事故”恐惧症。为了避免学生发生安全事故,有不少学校干脆取消了一切有可能产生危险的活动。正因为学校生活死水一潭,不敢组织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的校外活动,学生自己才会去做,比如私自游泳。其实,避免安全事故最佳的方法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展素质教育,教会孩子认识危险,躲避危险。
第一,安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地位平等的教育。
在安全教育此起彼伏的声势下,学校及地方有割裂安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的做法。有的学校公然抛出“只要安全,不要其他”的做法,有的学校认为“安全只是形式,升学仍是第一”,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是必须的,但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做。”其实,安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都是一样的教育,地位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有人认为,安全教育涉及学生生命健康,没有生命安全了,其他教育就无从谈起。诚然,安全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它会影响其他教育的开展和延续,但过分强调安全教育,或取代其他教育的做法是因噎废食,不是正确的做法。既要安全教育,又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把它们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安全成长、健康幸福地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的内涵会随着社会实践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其培养目标也会随之变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搞的应试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德育、智育和体育。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目标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身心的发展,适时提出素质教育,其培养目标由德育、智育、体育发展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科学,其目标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内容。可见,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既不能把安全教育凌驾于素质教育之上,也不能把安全教育排斥在素质教育之外。
第三,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使安全教育成为学生真正安全成长的教育。
既然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外,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等等。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既不能拔高,也不能忽视,更不能走过场。安全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生命健康保障,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安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道德支撑、体质准备、审美情趣、健康心理和劳动需要的价值倾向。没有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也无从实现,没有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安全教育也是单一平面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多维教育目标。只有把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提高安全教育的层次和梯度,提高安全教育的含金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安全教育成为学生安全成长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大伟.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