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第1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 节目类型 报道形式 报道要求

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观众的求知欲逐渐增强,电视新闻不仅要及时传播国内外大事、反映舆论、传播舆论,还要以深度的报道、言论来影响、指导舆论。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以何种类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对于新闻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先要对电视新闻的概念及个性、共性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电视新闻具有声形并茂、音画结合的特点,它不同于报纸和广播,因此,如何认清与利用它的个性特点及优势,如何树立电视观念,完整准确认识电视形象化传播,指导新闻节目采摄制作,便成了电视新闻业务研究中的基本立足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电视与报纸、广播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业界更加深入地研究电视采摄编播等各项业务,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一)类型

在“电视新闻分类和界定”的研讨中,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认真分析探讨,较集中的意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评论类新闻节目。各类节目中有多种报道传播方式与节目形态。

(二)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特点与报道要求

1、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它在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新闻性节目中的骨干。消息类新闻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一旦发生有价值的事,它就会捷足先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用客观事实,形象地、真实地,“短、频(广)、快、活”地传播,是它的基本特点。

(2)报道形式:电视新闻语言的多符号,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为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主要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影像新闻、字幕新闻、访谈新闻和现场报道等。

2.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如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专题报道。专题报道是专题类新闻中承载深度报道内容的重要形式。从题材内容来分析,专题报道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典型报道。对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重点报道。要使典型报道真正为观众所感悟、所接受,就必须克服模式化、重视个性化;注重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领路;要拓宽报道题材。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指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某项行动等。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消息类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同时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及时向观众作最新动态的连续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性报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同一天,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的总汇;二是把追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每天的最新报道在事件结束后,重新汇总精选材料编制而成;三是以事件为源头,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既对事件进行总结和回顾,又对事件进行相关内容的链接或拓展。

②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思辨性报道。思辨性报道是专题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重要典型,它是现代新闻观念在专题报道中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典型报道一人一事不同,它是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辨。这种类型的专题报道,需要记者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对新闻事物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对复杂事物的比较与鉴别,抽象与概括的能力,要加强哲学的思考。

③新闻调查报道。新闻调查报道是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类别。需要记者通过调查去挖掘,要掌握翔实的材料;在采访中展现调查过程;要客观地报道事实,融观点于调查过程中;要让观众参与思考;要层层展示,步步取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④电视新闻专题访谈。新闻性题材的电视专题访谈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形式,通常叫电视专访。专访可以做为一个完整的节目播出,如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面对面》;也可以在新闻节目中作为一个小栏目播出,如《东方之子》。专题访问的成功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选择和记者、主持人的提问水平。《面对面》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另有一番见解,原制片人王志曾说“下工夫就在一个‘人’字,如果新闻里没有核心的人物,《面对面》无法生存”。

⑤新闻性谈话节目。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和见解。谈话节目以语言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由主持人、嘉宾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完成的。选择好话题,现场参与谈话的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对节目成功与否都有重要作用。主持人作为驾驭整个节目的核心,它对话题的组织、理解的水平和机敏的现场控制能力对节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评论类新闻节目是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见解的节目类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要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于事实的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它代表电视台的政治思想水平。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直接作评论的节目。它有明显的立场、观点,直接反映评论者或电视台的观点、主张,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它可分为:

电视短评。是在消息报道后,对有评论价值的新闻配上编者按语等,由播音员播念。在新闻杂志节目中,则是以新闻主持人对消息新闻进行简短评说。

评论员评论。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的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

电视评论。通过单个的事物,揭示其全局、整体的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

②电视新闻述评。这是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议论形式。述评性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主持的,在新闻专栏中播出。在节目中,既报道了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先展示记者对问题的调查,让观众弄清事态的来龙去脉,最后集中议论,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

③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2003年央视开播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纯粹的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央视论坛》不采集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此类节目的特点是从“用事实说话”到“借事实说观点”;从“以事实为中心”到“以观点为中心”;从“展现调查的过程”到“展现观点的过程”。

结语

我们看到,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和人的心理需求的多方推动下,电视媒介继续追求能充分调动感官的更为人性化的信息结构,还在寻找更有创造力的新闻形态,使新闻的质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电视从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一点尤为鲜明地体现在新闻节目上。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又与网络媒介以多种形式接轨,譬如互联网内容直接进入电视节目,很多电视新闻栏目都开辟了网络新闻的板块,将互联网数据、图像和交互过程等直接搬进电视新闻,增加信息源的宽泛和信息综合。譬如将互联网的点击引入电视屏幕,在新闻节目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及时交互,拓宽观众参与的面,增强新闻的交互性、选择性等。这只是初步的变化,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电视自身的改变,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会形成更大的沟通,相信电视新闻会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出现,电视新闻也将会发生新的质变。

参考文献

①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②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③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④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⑤赵玉明:《广播电视词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⑥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一、引言

新媒体环境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对新传媒方式的统称。传统媒体由纸媒、广播、电视为主要构成部分,而新媒体则是借由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传媒渠道。一切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换的媒介,都可以称作是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发起挑战,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需要从编辑方面入手,寻求发展创新的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编辑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改变了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

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方法非常明确,因此产生了一套固定的新闻编辑工作的有效方法。例如,对新闻评论撰写的用词有着日常新闻、国内国际大事新闻的区分,对新闻报道整理的条理以及播报顺序等则因新闻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者为大众,公众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并没有统一的章程,来源于大众的新闻更容易在网络范围内传播开,公众对这类新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更高,这使得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受到了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改变了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进程

新媒体环境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都优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编辑以及传播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尤其对于电视新闻而言,需要经历新闻内容发现、采集、编辑、节目制作以及播报等几个阶段。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传播,由于并不受某类新闻编辑工作模式的限制,可以进行新闻信息的自由编辑,而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信息可以被再次编辑,消息本身的多变性也使得新闻更具有吸引力。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进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以更符合目前受众的信息接收特征。

(三)新媒体环境为电视新闻编辑指出了新的重点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发出者、传播者和受众属于同一个群体,因此无论是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可以拥有新闻的“话语权”,而电视媒体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使得电视新闻编辑制作与新闻观众之间存在着由新闻话语权造成的隔阂,也阻断了新闻发出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当今社会,人们更倾向于从网络上获取新闻也是因为网络新闻可以给人们提供广阔的评论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体现出与受众互动的一面,这是电视新闻编辑发展的重点方向。

新媒体环境不仅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美学,同时还要具备吸引力。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新闻时,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创新,另辟蹊径,要区别于传统的新闻电视类节目,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盛宴。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还要以观众的视角理性地看待新闻,给予其更加权威的解释。例如,电视新闻的标题要新颖独特,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增加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的观众。那些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日常新闻话题,应该以更有吸引力的疑问句、反问句等句式进行编辑;涉及民生、法制宣传等主题的新闻,可以将稿件撰写成新闻故事进行播报;新闻节目的主题设置应与其视听特点紧密结合,用清晰的视频和音频表达新闻的内容,其主题要尽量集中、脉络清晰地进行展示,这需要视频和音频编辑工作人员与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而一些关注社会公德问题的新闻,则适合以新闻评论作为主题,这样更能引发受众的思考。

(二)新闻采编工作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新闻采编活动由电视台记者进行蹲点式或者发现式、追踪式的采访,将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新闻稿件和资料,发回电视台,再进行新闻节目的制作处理,整个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且,由于新闻角度不同,不同的记者对新闻处理的能力不一样,有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和后续的采访切入点被忽略了。为了使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新闻编辑效率方面的提高,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速度和广度与新媒体相匹敌,建议电视台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精细化安排,通过以往对记者、新闻编辑之间的配合度以及各档新闻节目的播报实效分析,将新闻类型与记者进行严格的匹配,在新闻采编这一专业团队的工作模式下进行进一步的“精致化”。例如,安排特殊的记者进行路面采访或者网络跟踪,要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对某一类的新闻负责等。这样一来,新闻采编工作的精度大幅度提升,顺畅的采编工作模式建立,会使得整个采编工作更为流畅,节省时间,并且有利于新闻素材的开发。

(三)新闻节目类型的多样化

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要实现重点的转移以及升华,就必须从新闻节目类型的多样化设计方面入手,以更多的与观众实现互动的新闻节目类型赋予公众更多的话语权,从而解决电视新闻评论与受众之间的隔阂问题,实现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参与需求。例如,新闻内容和主题与当地民生有关,而新闻采编人员没有得到与新闻内容有关的视频,则可以邀请群众演员来“演新闻”,使新闻播报以情景剧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样一来,民生新闻的重点内容以及所要传达的思想就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又如,一些教育类新闻可以邀请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共同作为新闻嘉宾,直接在新闻播报现场对新闻内容发表评论,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进行在线评论,使受众充分参与到新闻的编辑和当中。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给电视新闻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给电视新闻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空间。电视新闻采编的多样化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同发展的基础,也是新闻媒体人工作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丽娜.新时期如何提高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J].科技传播,2014(12):104-105.

[2]李梅.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及创新途径[J].新媒体研究,2015(04):108-109.

[3]华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09):105-106.

第3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传播;传播特色;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50-01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通过独特的声画符号系统建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述方式,显示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形象化”来达成的。本文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特色能动运用新闻评论这一体裁发挥其评论功能的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手机报等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毫无疑问,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出路就是跳出单一的电视经营模式,将电视媒体的发展纳入到文化产业链的思考当中,逐渐改变目前已习惯了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和商业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继续发展。

新兴媒体的出现使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受到严重冲击受众的分流。近几年来,伴随网络、手机、便携式阅读器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受众的流失。

过去主要的新闻来源电视,它相对于广播、报纸、杂志,是一个强势媒体,是受众最主要也是最快的新闻来源。但是现在,许多人的这种信息获取习惯从电视分流到了互联网。另外, 手机报的出现,也在加速这一进程。

广告资源的流失。目前,我国的传媒业可以说是处于一个新旧媒体共存共生的时期, 此消彼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传播中的主角之一,也成为广告资源的有力争夺者,不断蚕食电视媒体的广告资源。

电视媒体自身的缺陷是导致这场危机传播劣势的内因电视媒体的重要特点就是传播的单向性。与互联网的互动性、参与性相比,电视受众对媒体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缺乏与受众的有效互动,极大的影响了传播的效果。电视媒体所传达的信息转瞬即逝,这种线性传播影响观众的自由选择。

二、发挥电视媒体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

取长补短。首先,延伸电视市场空间。传统的地盘被互联网吞食,但电视媒体同样也可以借助技术融合进入网络领地,构建起多介质的平台,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从而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电视媒体应该立足自身的特性,发挥自身优势,学习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方法、策略上的一些优势,转变信息观念,努力实现自身的信息优化和有效传播。其次,增强电视节目的参与性,开拓电视节目反馈渠道,大力推进电视节目网上直播,实现信息双向、交互传播,为电视传播提供新的可能。

政策优势是指电视记者地位的特殊性。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都明确规定记者有权报道发生的新闻。电视的资源优势,指的是电视的人才优势、新闻网络优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电视从业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新闻传播的规律。在多年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都要求记者具备某一专业领域较为熟悉的知识、技能,让其负责对口行业的报道,不仅可以提高报道质量,还能让记者在日积月累的采写实践中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电视媒体要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塑造品牌栏日,尤其是要重视品牌的经营;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快专业化重组;注重运营机制的创新,加强公关、宣传和包装力度。

三、对信息时代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其基本要求:一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电视工作的专家,而且要成为“杂家”。三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楷模。四是要求新。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提高素质,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

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遇上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新闻报道时,能采写、懂拍摄、会熟练操作各种先进设备的新闻记者越来越多地向受众展示着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势,信息时代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一是借助网络电子媒介进行采访的能力。事实上,未来的记者将具备集采写、摄影于一身的本领。对于不适宜现场采访的新闻事件,记者要善于运用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实时的文字采访,或者通过语音信箱等方式进行实时的口头采访,还可以选择可视化的面对面采访。

二是要有富于创新的想像力。在当今,除了知识的掌握、智力和勤奋这些必不可少的素质外,想像力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记者作为新近有效信息的收集、组织、整合的传播者,面对信息的可接触范围无限扩张和传播开放的环境,必须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创新。

三是要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对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新事物,新闻记者要随时充电,让自己如同一台电脑,不停地更新换代。自我更新能力是一种主动永续的自学能力,记者不仅要读杂书、读报刊,学习网络传播的新理论,学习网络新事物,还要掌握网络技术,像QQ、微信、微博等新“武器”,还包括与同事朋友、网友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

信息时代,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网络,新闻记者的采编思维、采编行为、采编习惯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关于“专”,可以从几个角度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做到极致;关于“能”,则看自己兴趣,做到敢为人先。这样,记者才能成为适合现代传媒发展的多面手。在数字化生存成为必然,新闻接收者对于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一专多能才是未来记者行业的最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4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深度采编

“媒介融合”指的是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网络、传播平台以及接收终端等的融合所构成的形态演化过程。媒介融合加快了传媒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各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得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步消失,引起媒介生态的深刻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类传媒不仅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改变,而且传播方式进一步丰富,进而会对电视受众的交流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当深入分析这一形势,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应对,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凸显并发挥自身优势,以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智能手机以及自媒体等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而且促进了节目内容、网络技术、传播平台和接收终端的整合,使得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而媒介融合的这一趋势,必然会对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电视新闻采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应当说,媒介融合在促进媒介一体化、增强媒介之间的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提速,传媒市场的主体数量增多,不仅包括原有的传统媒介,如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体,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如网络媒体、户外媒体、手机媒体等,必然会对电视新闻采编环境产生强烈冲击。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传统的媒介发展方式相比,新媒体更加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发掘新闻热点,努力推动信息共享,导致电视新闻采编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明显滞后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为电视新闻采编带来一定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使电视采编遇到很多技术上难题。由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智能性以及交互性等方面的优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形态,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受到较大冲击。在互联网、智能手机、互动平台等技术的参与和竞争下,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电视新闻采编时效性较差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速,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媒介更加丰富,新闻不仅可以借助于电视传播,而且也会通过杂志、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传播。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时效性较差,无法激发受众的共鸣与兴趣。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策略

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与相互融合,对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产生出重要影响。电视新闻采编应当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积极借鉴和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强化电视媒介的生命力,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增强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服力。

(一)优化采编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优化新闻采编模式,要在对新闻热点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探析赖德活(龙岩电视台福建龙岩364000)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从内容制作、信息传递、互动手段,到社会影响以及综合效益等的采编体系,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要力争快速及时准确进行报道。记者在采访时,要将拍摄到的第一手画面、视频等配上简要的文字传给后台编辑进行处理,实现即采即编即发,使受众在第一时间能够了解现场情况及新闻事件。例如,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制作的《新闻全天候》栏目,在整合各类媒体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电视新闻表现手段以及运作思路的创新,变过去电视新闻的单一播报模式为由主播播报新闻导语+新闻事件稿件+相关新闻链接+新闻当事人讲述+新闻观察员点评分析等形式,以立体化方式呈现新闻全貌。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改变记者采写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等模式,采取直播、微直播、视频连线等形式,不仅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灵活生动,而且这些即时报道使得受众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新闻信息。

(二)创新传播方式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加快,电视新闻应当重视创新传播方式,积极打造全媒体平台。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改变过去电视新闻的单向传播方式,建立起综合性的多媒体采编平台,从而做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广泛传播。电视新闻采编要依托全媒体平台,使新闻以文字、图像、视频以及声音等形式进行传播,要充分发挥电视台、网站、电视新闻客户端等不同媒介的作用,借助于互联网络及时和广泛传播,从而使用户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获取新闻资讯。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重视用户的需求,新闻报道要重视与民生有关的信息,及时播发关系民生利益的资讯,及时解读新闻热点。电视新闻栏目要注重新闻内容的及时更新,丰富新闻报道内容,积极打造“民生新闻”、“舆论监督”以及“深度报道”等新闻栏目,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直面社会热点话题。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努力增强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三)强化深度采编

为了充分体现电视媒体的优势,电视新闻应当重视加强深度采编,借助于深入的新闻报道以及独特的新闻视角来吸引受众,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一般来说,根据受众的收视习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受众会关注最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一些门户网站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随后,用户就会挖掘更具深度、更有新意的新闻报道。很多电视媒体在报道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热点新闻事件时,都会先在电视台门户网站上发出新闻信息,然后再进一步推出深度报道。例如,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今日关注”新闻栏目,关注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坚持电视深度报道。例如,“众筹”这一词汇已经成为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而到底什么是众筹?怎样实践众筹?不仅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了解,甚至很多新闻记者也不完全清楚。2014年4月12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今日关注”节目《草根众筹能走多远》,记者深度报道了这一话题。在讲述了福州开展“草根众筹”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借助具体案例引导受众了解“众筹”的运作情况及其效果。同时,记者还通过采访“众筹”平台投资人以及法律界、经济界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对“众筹”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监管措施等。因此,对于突发事件或者重大事件,电视新闻必须要重视加强深度采编,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四)重视新闻互动

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激烈的媒体竞争,近年来,一些电视台新闻节目开始借助微博、微信或者新闻热线等方式与受众开展互动交流,接受观众对新闻栏目的点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浙江卫视开设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引导受众借助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与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该节目的参与者,既有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嘉宾以及借助网络视讯系统平台的评论员,又有在微博上留言的网友。电视新闻内容都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新闻事件,如“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团购网站”等话题。在新闻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观众正确全面地认识新闻事件,使电视新闻成为沟通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且培养了观众进行理性思考核和深入分析的意识,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进一步凸显了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时代的生命力。

三、结语

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形态、流程以及传播方式的融合,而且使不同媒介之间的功能互补和有效渗透。这既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又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改变和创新的重要机遇。电视新闻采编应当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电视新闻的采编模式,及时信息动态,加强电视新闻深度采编工作,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董德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

2.汤晓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4(9).

3.周艺霖,王俊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2015(1).

4.郭志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采编特点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2).

5.沈如锋.媒体融合促电视采编思维之变[J].声屏世界,2015(9).

第5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媒介融合;电视新闻;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009-01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十年来获得迅速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为传统媒体,例如电视等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为应对新形势下媒体行业的新发展,各种形态下的媒体之间开始寻求融合合作,相互学习和借鉴,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虽然目前学界对媒介融合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总的来说,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态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网络媒体等新媒体也越来越熟悉,使用得越来越频繁,网络等新媒体以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广大百姓的欢迎,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使用新媒体的比率正在逐年上升。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视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研究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创新研究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探索。

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方面的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是媒介融合最直接、最根本的诱因。新时期媒介融合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因此,媒介融合呈现出明显的技术特征。基于此,国家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提出战略。三网融合是指随着光通信、数字、软件技术等发展与TCP/IP协议的广泛的应用,有线电视、计算机、电信网三个网络领域逐渐呈现出大融合趋势。

在媒介融合形势下,信息内容的产生和传播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类型的媒介改变了以往各自独立经营的模式,转向了采用多媒介进行联合经营,使信息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产生了“融合新闻”这种新的新闻形式。融合新闻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新闻传播方式,将不同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整合,用多媒体、多渠道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媒介融合的信息内容的集约化生产,不仅表现为媒介组织之间的合作,信息内容生产方面,也体现出全民写作的特点。

1 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现状

网络电视是通过网络将电脑等设备作为显示终端,从而实现移动电视、互动电视、高清数字电视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兴业务,是网络时展的必然产物。当前,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网络电视用户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相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而言,他们更愿意接受网络电视。因为相比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电视更方便、更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且网络电视的内容更加全面,也更加开放和自由,所以,当前网络电视的受众主体正在从青年人当中不断地拓展,我国网络电视用户数已经过亿。

在这种环境下,电视新闻类节目也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具有网络特色和个性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转变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由“播”新闻变“说”新闻。网络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这也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因此在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在播报方式上不在拘泥于传统的播报形式,而是更加侧重对新闻的评论,有的甚至将新闻以脱口秀的形式播报出来。这种带有明显主观性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实质上就是在媒介融合下的一种创新。辽宁卫视的《说天下》等栏目最为明显。主持人以聊天的方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电视观众,生动活泼,不枯燥。主持人不会拘泥于条框的限制,或幽默,或兴奋,语言随着新闻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2)采用新的电视栏目推广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要想紧随时代的步伐,赢得观众和市场,不仅要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采用新的推广方式也尤为重要。现在许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官方客户端,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在新闻播报中引入网络信息。网络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网络也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发展迅猛。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主动融进网络媒体之中,将网络中的一些信息、图片、视频等插入到新闻播报当中,有的加以评论,有的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跟踪报道,不但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形式,还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电视新闻与网络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传统态势,为电视新闻节目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2 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未来的发展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因此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主动适应,积极迎合,开拓创新,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百姓喜爱的优秀电视新闻节目。

1)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只有通过深入的解读,以独特的新闻视角挖掘信息。现在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的新闻要通过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新闻成品。面对新闻信息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万巨额独特信息,做到问别人之未问,问别人未敢问。科学策划,合理分配,将潜在的信息开发成新闻,从观众的兴趣、需求入手,合理进行设置,是新闻体现出个性化色彩,符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2)优化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电视新闻最为公众媒体节目,在节目的内容选择上应该有自己坚持的底线。现在不少新闻节目过于娱乐化。过度的娱乐化会使新闻丧失真实性,降低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电视新闻要以社会道德为出发点,注重人文关怀,释放社会政能力。

电视新闻节目要创新,在侧重报道民生新闻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传统新闻的分量,对新闻的内容进行优化,满足群众需求,提高新闻的实用性。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潮流下,传播媒介间相互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大力促进电视新闻节目与新媒体之间业务内容和服务上的融合。注重提升栏目的质量。在栏目内容上面要进行改革创新立足我国实际国情,生产创作出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把目光放在现实,放在更具有意义的层面上,引导广大受众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丰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3)提高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素养。媒介融合形势下电视新闻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增强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体素养,为媒介融合下的新闻媒体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我国广大高校在培养新闻人才的时候要使用新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理论知识,让新闻学生能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此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在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在今后会有创新性的栏目出现,会有更大的发展。

3 结论

第6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又一次提出:“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好的新闻评论,是思想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两者不可或缺,更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文章不鲜活、不生动,难以吸引大众。

电视新闻评论,首先要在内容上求“新”。在选题上,要善于抓住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报道,并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在立论角度的新颖和观点的独到上,能够从新的视角观察事物,做出与众不同的分析并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和结论;还要善于引入新的论据,采用新的表述方式,使评论给人以新的信息和新的启迪。

电视新闻评论,也要在形式上求“活”。分析说理应该生动引人,运用多种议论手法使文章富有生气;结构方式应灵活多样,依据不同的评析对象变换文章开头、结尾与谋篇布局;语言文字也应生动活泼,使其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生动风趣。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评论也呈现出大众化、草根化和普及化的特色。这无疑是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对于新闻评论界思想的繁荣、文风的进步有促进作用。这样的评论让我们主流媒体放下架子,形成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创新风格,这样的新闻评论,才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才能吸引观众。

体现电视评论的电视性,关键在于电视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7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电视评论 评论意识 公民参与 权威地位

中国电视评论走人公众生活,影响和引导舆论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同步发展的。改革开放促使我国新闻界的改革加快了步伐,具体到电视传播活动就是电视评论在公众生活中日益显得重要。这种变化其实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述评节目《观察与思考》,是我国电视界最先出现的电视评论节目。同国外的“电视杂志”比较,它还显得不太成熟。尽管《观察与思考》是集新闻性和政论性于一体,甚至还具体采取了如记者采访与政治性评析相结合、记者分析与专家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将纪实和思考,叙事和议论融合得还不错,但是,严格地讲,它还算不上是“电视杂志”,无非是将以前的社论方式变得更生动、更有视觉可感性而已。像国外那样的由主持人独立主持,并发表具有个性化的观点和意见的格局和水平,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当然,这种情况,是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整个认识水平和接受水平相一致的,不可能有超前的表现。不过,这一时期仍然有许多关系到政策性、方针性的问题,在这个节目中播出,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电视评论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引导工具,确实发挥着为改革摇旗呐喊,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擂鼓助威的积极作用。

到了80年代末期,电视评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这种可视性强、画面丰富精彩、评论灵动活泼的形式,得到了更明显的发展,有了更可喜的变化。以1988年7月中央电视台把《观察与思考》和《社会了望》归并到一起。并成立电视新闻评论组为标志,中国的电视评论才正式走上了“独立主持人”制度的轨道。新版的《观察与思考》播出频率较以前更密一些,时间也更长了一些。到90年代,全国相当一部分省市电视台都仿照中央电视台,相继开办了形式多样的电视评论节目,但它们大多是中央电视台评论节目的地方性“克隆”,只有少数几家电视台的评论节目办出了自己的个性特色。这当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电视台的《BTV夜话》、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的《社会聚焦》以及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观察》等,只是其影响面仍不太大,一般局限于本地和周边两三个省市而已。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其意义之所以不可小觑,是因为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在风格和气势上已经“与国际接轨”。《焦点访谈》不仅是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在中国的出色体现,同时也是现代民主参与意识的积极体现。这个评论性节目的纪实手法,多角度甚至“多元化”的评析方式,使它显示出现代性和政论性的大气,又由于其融政府指导与民间反映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优势。可以说,《焦点访谈》的出现不仅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以及电视新闻评论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史上的一件大事。《焦点访谈》的出现,还为中国大陆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树立了一个标杆。值得注意的是,《焦点访谈》出现后,各省市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的评论节目,但其影响力始终无法与之抗衡。

在这一时期,电视评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受众求新求异心理的发展变化,它还以一种更加新颖独到,生动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就是谈话节目的出现。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电视中的谈话节目大致有这么四种:其一为时事谈话;其二为娱乐谈话;其三为拟社会谈话;其四为销售谈话。这四种形式里面,除了最后一种销售谈话形式广告色彩和商业色彩较为浓厚之外,另外三种形式都称得上是地道的电视评论。它们不仅评论色彩比较浓厚,而且其灵活生动的评析方式也颇受观众青睐。比如,时事谈话,常常采取的是主持人与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专家对淡的方式,既可以就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自由奔放的理性点评和讨论,也可以就社会生活中公众所垂注的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或严肃或轻松的讨论和分析。应该说,民主的讨论氛围是时事谈话和社会谈话的一大现代特点。当专家与主持人在对淡时,他们周围的现场观众也在注意倾听和思考,并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意见的碰撞和交流,使这种大众参与的评论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当然,在这两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既是民主氛嗣的积极营造者,同时他又必须随时对谈话的讨论进行驾驭和“调度”,使他自己始终占据主动的引导性评论的位置。相比之下,娱乐谈话除整个话题显得轻松甚至搞笑外,自由与宽松也是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电视评论在199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可喜的局面,被电视学术界称之为评论意识终于在中国电视界得到了广泛的觉醒。其实,这种“广泛的觉醒”最醒目的标志还在于电视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品格。由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民主参与积极性的高涨,同时也由于电视界自身变革的要求,与整个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的同步发展的要求,因此评论的空前活跃正是这种历史进步在传播和接受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在这个时期,类似于国外那种时事谈话、拟社会谈话、娱乐谈话、销售谈话的节目大量出现在中央和各省市的电视台。像《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时事开讲》、《五环夜话》、《一丹话题》等,成了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闻与思辩相结合的权威角色,成了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文明和富强的未来发展的舆论推动力量。

当然,新时期电视评论的长足发展,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推动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科技的进步给它带来的直接影响。由于传播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提高,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电视评论节目朝着丰富和生动的方向发展;电视评论的逻辑思辩性,在生动感人的可视性画面,以及真实逼人的现场声响、屏幕文字和画外音的描述与阐释的配合下,愈加显得动人和诱人,以及启迪人。

电视新闻评论在中国电视事业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这是由于它在我们的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充当的特殊角色而决定的。严格地讲,电视评论是电视传媒的主要和重要的言论和思辩形式。所以,我们通常称它是电视的灵魂:它的存在不仅体现着电视台所代表的舆论方向,同时它还体现其基本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立场。我们判断一家电视台的立场和观点,其主要的判断标志,就是看它在重要或重大问题上的所发表的观点和意见怎样。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是要求体现政治倾向性的,也就是说,是必须要求体现其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这种体现,也是通过电视评论得到最直接和最鲜明的反映。电视台没有评论节目就是失去了灵魂,丢掉了旗帜。只有集政治性、现代性和多样性为一体的评论节目,电视传媒才真正体现出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意义就是电视评论权威性的确立,而权威性就是对电视评论崇高而特殊的地位的认可和体现。‘电视评论的权威性当然不是凭空产生和获取的。这种权威性必须通过电视评论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去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和引导舆论来奠定的。因此,电视评论的权威地位自始至终与它是否很好地发挥其肩负的舆论职责,体现其自身的舆论功能有重要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需要电视评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现今存在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介中,电视评论的影响已跃居=三大传媒之首。电视评论作为最迅速、最广泛、最生动、最有效的舆论监督和引导角色,较之报纸和广播,其影响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尤其是这种传播形式在吸引公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吸引和争取公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以充分体现公众的民主权利方面,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公众参政议政,实现其对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其手段和渠道相当多,但是,通过对电视评论节目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样是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和渠道。电视评论节目通过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参与的报道内容和讨论话题,使他们能更加积极地利用这种形式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这不仅使电视传媒在群众中和社会上提高声望、扩大影响的需要;同时更是维护公众民主权利的需要,是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我们国家朝着现代化、民主化力向稳步前进的需要。

电视评论的权威性被党和政府认可了,被人民群众认可了,它的地位也就真正奠定了。

注释

第8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一、“新媒体思维”的特征

所谓“植入新媒体思维”就是电视新闻按照新媒体的原则和工作流程来调整优化,最终让电视新闻的制作播出更符合传播发展形势,从而树立更强的权威和影响力。与传统电视新闻工作理念相比,新媒体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1.迅速。新媒体对新闻的反应更灵敏、传播更迅速。电视新闻存在“break news”这种突发新闻播出模式,但受编排的限制,只有极少数重大新闻才能马上播出。新媒体不受这种限制,无论新闻大小、何时何地发生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平台马上推送到客户端。

2.直接。新媒体的表达一针见血,无论微博还是微信,新媒体永远能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知最重要的新闻点。这种最大限度节省时间的方法,对集中受众的关注非常有效。

3.互动。新媒体的每一条新闻都会留下评论空间,受众可以轻易发表观点。这种互动让受众体会到更大的自主性,更有利于把游离的受众聚集起来。

4.个性化。不同的新媒体对同样的信息在传播上是不同的,从题目配图到观点,不同的信息者都力争发出不同的声音,借以提高关注度、扩大影响力。这种个性化传播推动了创新,也在细分市场上为自己建立起了稳固的受众基础。

二、电视新闻利用新媒体的现状及误区

事实上,电视新闻已经开始与新媒体融合,但由于思维转换滞后,这种融合仅是形式上的简单移植并存在误区。

1.目前,电视新闻利用新媒体的三种形式。第一,把新媒体当做信息来源渠道之一,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采制播出。

第二,把新媒体当做信息渠道之一,开设微博、微信等账号,通过这些账号进行信息。

第三,在网络电视台开辟专属空间或者同步新闻传送,利用新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2.电视新闻利用新媒体的操作存在误区。首先,用传统思维做新媒体。电视新闻的官方微博,作息时间通常沿用传统观众的习惯。调查显示,网民在晚11点后、中午11点至下午2点等时段上网比较集中。这恰恰是电视新闻官方微博维护最差的时段,工作人员在休息,微博量急剧下降。而上午8点以后,当网民开始工作无暇上网,电视新闻官方微博却开始大量信息。另外,电视新闻官方微博的大部分信息只有文字没有图片,视频更少。在当下追求迅速直观的“读图时代”,这种传播的效果往往不好。

其次,原创少、反应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差。电视新闻对来自新媒体的线索往往不够重视,经常是新闻事件在网上形成热点之后,电视新闻才跟进报道,以至于大部分新闻热点往往发端于网络。即便电视上的重点报道,在网络投入的力量也不够。电视上的新闻热点在官方新媒体平台常常是信息的简单复制,没有按照网民的阅读习惯重新加工,难以形成关注。

另外,电视新闻虽然已与新媒体逐渐融合,但鲜有个性化表达。这就造成了同样的新闻事件,大家的报道千人一面,难以形成突出的吸引力。

三、电视新闻“植入新媒体思维”必须调整观念,改变现有操作模式

虽然努力向新媒体靠拢,但包括电视新闻在内的传统媒体还未从这种转变中获利,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转变仅仅是把电视的内容简移到了电脑,生产和传播模式没有做出改变,最终无法实现深度融合。电视新闻从业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资源。

1.强调时效,扩大传播渠道。时效性必须放在首位,电视新闻应搭建起包括广播、网络、手机在内的多渠道播出平台。基于电视仍是第一媒体,应在目前的“编排――播出”模式下降低“break news”门槛,让突发新闻成为一种常态,并利用滚屏字幕等手段第一时间信息,同时进行多渠道的信息推送。

2.特点制胜。在“独家新闻”已不复存在的今天,电视新闻只有形成独特风格才能引起关注。独特的表达语态、信息的梳理、整合,尤其是提炼独特的观点都是打造风格的有效手段。

3.找准定位,对受众进行一定程度的细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忠实观众。因此,电视新闻必须要对自己的定位有清楚认识,对自己的目标受众有准确把握。从选题到内容都要按照目标受众的习惯进行加工,着力形成稳定的受众群。

4.强调互动,官方新媒体平台提供点对点服务。互动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电视新闻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为受众提供互动空间,让受众真正成为新闻的评论者、参与者和提供者。同时,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要对受众提供点对点服务,让每一个受众都感受到重视,从而形成持续关注。

5.按照网络规律维护官方新媒体平台。要建立专门的新媒体维护团队,让专门的工作人员按照网民的作息时间和习惯进行信息。增加中午时段、晚间时段和上班早晚高峰的信息量,同时对粉丝的及时反馈,让电视新闻的官方新媒体平台成为受众真正的网络社区。

第9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当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KDKA电台于1920年1月2日正式开播之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媒介已经步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发展期。这种成熟表现在:

1、报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如针对不同信息的类型和不同读者的要求,报纸本身的分层基本成形。既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这样严肃的政党报纸,也有诸如《世界报》、《纽约日报》这样的大众黄色小报。报道内容以新闻为主,同时兼顾散文、漫画等适合副刊的内容。在报道题材方面,消息、通讯、特写和评论等新闻文体形式已基本成熟并固定了下来。

2、当时作为唯一的新闻传ッ浇椋ㄖ接涤凶罟惴旱氖苤谌郝洌豢梢运担鞘钡氖苤谝私庑挛牛丝幢ㄖ剑鹞匏荆蛭挥衅渌嘈偷拿浇橛胨赫1ㄖ降纳缁嵊跋炝Υ耸笔俏抻肼妆鹊摹?

3、报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媒介运作体系,从采访、编辑到出版,从成本核算到广告费用的评估。在这一点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出现恰恰是报纸为了解决信息来源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如美联社的前身港口通讯社,就是由《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等六家报纸联合成立的。合众国际社的前身之一国际新闻社也是有报业巨头赫斯特创办的。

在这种情况下,新诞生的广播将无可奈何的处于报纸的阴影下,因此早期的广播在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都有浓重的报纸的色彩,这表现在:

1、广播新闻的信息源大量地来自报纸;刚刚开始的时候,广播播音员仅仅是简单地读一下当地报纸的新闻标题,即便是新闻内容也很多直接来自报纸。那么就带来这样一种情况,当人们想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的时候,往往就必须去买报纸。这对报纸促销显然有好处,因此许多报纸看中了这一点,干脆自己办广播电台。据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广播委员会1927年的报告表明,当时48家报社拥有自己的电台,69家报社在其它电台中出钱办节目,97家报纸上刊登广播新闻节目,几乎一半以上的高级电台都与报纸有着紧密的联系。

2、广播没有自己的新闻采编力量,在这方面受到报纸的严密控制;没有一线的采编力量,意味着自己只能获得二手新闻信息甚至一无所获,报纸对此进行了严格的垄断。典型的例子是1932年,美联社为了挫败合众社,将当年的总统选举结果提前供给广播网以进行现场直播,这使许多报纸忍无可忍。于是,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于1932年年底召开董事会,向其成员通牒,在报纸刊出有关新闻之前,不得出售或透露新闻给广播电台。1933年,美联社成员召开会议,将报纸供给广播电台的稿件限制在35字以内。

3、相应的,广播新闻的体裁、结构、形式等等也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报纸的痕迹。广播短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等等从名称到结构都直接沿用了报纸的说法。在制作手法方面也鲜有突破。

无疑,这一时期的广播在媒介格局中仅仅起到对报纸的拾遗补缺的作用,而当这一阶段过去,广播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逻辑之后,它本身又对报纸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席卷欧美的大萧条给广播提供了第一个发展机遇,广播的便携性收听的特征,为因为经济危机而背井离乡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信息窗口。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大大促进了广播业的发展,一方面广播成为战争中的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都把对广播的发展和控制作为战争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报纸和通讯社的压制,如断绝新闻的供应,也迫使广播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采编播体系,在这方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流的新闻搜集机构,在美欧一些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记者网,随后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也纷纷在这方面有所建树。1938年,时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欧洲新闻部主任的爱德华.默罗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现场实况报道节目。默罗、夏勒等记者分别从维也纳、伦敦、柏林巴黎和罗马向美国观众广播了慕尼黑阴谋及其在欧洲产生的震荡,广播新闻传播的现场感、实效性被鲜明地凸现了出来。1940年8月18日开始的《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更是把广播的有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罗斯福、希特勒、丘吉尔和戴高乐等人在广播中的演讲将现场报道、评论等因素融为一体。广播开始摆脱报纸的限制,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其媒介逻辑的独立性显现了出来。现场报道、录音报道、广播评论等一系列广播新闻报道体裁被开掘了出来。广播的实效性、现场感和便携性收听带来的渗透性成为它区别于报纸的主要特色。报纸在新闻传播方面开始面临着广播的挑战。对此报纸也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0年代解释性报道在报纸中的率先崛起,相对于广播的声音传播,它发挥了文字传播逻辑性思辨性强的特色,着重解决新闻要素中“为什么”(why)的问题。两大传媒此消彼长,到二战结束时,形成了双峰并峙的传媒格局。

在娱乐服务功能方面,广播旧瓶装新酒的现象也很突出。广播杂耍节目是较早登上广播舞台的广播娱乐节目,它是舞台艺术在广播中的翻版;直接在广播中说故事的小说联播节目也深受欢迎。此外,象音乐、演唱会等舞台艺术、现场艺术也大量在广播中出现。直到30年代广播发展的繁荣期到来以后,广播有了自己独特的说故事的方式-----广播剧和情景喜剧,独特的聊天方式------脱口秀。就娱乐功能来说,它和当时以散文、漫画和幽默为主要手段的报纸对峙着并在同一个层面争夺着受众群。

电视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电视在40年代末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在新闻报道方面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报纸和广播两大传媒的影响,同时在娱乐方面也深受电影、戏剧等传播方式的影响,这表现在:

1、由于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电视新闻的采访编辑相对笨拙和缓慢。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往往难以直接获得,而更多的是取自广播和报纸。因此刚刚开始的电视新闻仅仅有一些短讯,万能画面配声音也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典型的是中国本世纪60、70年代“新闻简报”类的电视新闻,几乎不具备任何新闻传播的优势。1938年4月,美国RCA和NBC开始试播电视新闻时,选择的是直接阅读《纽约时报》上的消息。即便是到了50年代,在一些著名的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蓬车》、《电视新闻与道格拉斯.爱德华》中,直接摘录报纸和广播的新闻也还是主要的手法。

2、电视由于其兼容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信息传播内涵方面深受其他传媒的影响,如早期的电视经常播放电影而因此获得了“小电影”、“家庭影院”的别称。在画面编辑方面,也深受电影美学的影响。比如,在整个40年代,电影纪录片和电视新闻在许多国家的电视台里都被混淆,如荷兰伊文思的《新土地》、德国李尼的《意志》、法国金派尼夫的《海马》等等在当时几乎都被作为新闻看待。观众也形成了习惯,很少对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作要求。

3、在节目构成方面,其他媒介渗入的痕迹也很明显。典型的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1952年,在电视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全国广播公司的董事长西尔维斯特.韦弗提出了电视杂志的概念,他当时的意识仅仅停留在电视和杂志在排列上是可以相同的这一层面上。在这个概念下,该广播公司创办了《今天》、《今晚》等电视杂志节目。许多电视的其他节目如电视杂耍节目、电视戏剧、电视综艺晚会等等,也大多是其他媒介形式的电视翻版。

比广播幸运的是电视由于画面传播的魅力太强,因此没有被报纸和广播等媒介压制得太久,人们很快地意识到了它的传播力。不过在节目发展过程中,电视同样大量汲取其他传媒的成熟经验,有时干脆将其他媒介的节目形式完全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这一阶段也延续了一段时间,电视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逻辑。如电视把谈话节目从广播中拿来直接形成电视谈话节目。这是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拿来”,不仅仅是节目的结构和形式完全照搬,而且连主持人也完全一锅端。60、70年代美国许多大牌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从广播中直接转行过来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在80年代初刚刚兴起的电视纪实节目代表作《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节目主持人虹云就是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

肥皂剧一开始也是广播的主打节目之一,电视将其兼容和变革后,成为地道的电视节目,而广播肥皂剧相反却日益衰退。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工作者的电视意识(如纪实美学)的发展和强化,电视媒介的独立性才渐渐得到确立。便携式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的问世,提高了电视新闻采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种声画一体的纪录系统强化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个本质特性------现场感,技术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制作手法的变化,如对同期声的重视。同期声的大量运用,画面叙事功能的开发和拓展,渐渐形成了电视新闻传播独特的结构和逻辑。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出现,使即时传播成为可能。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出现了,并迅速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视的个性独立之后,迅速对报纸、广播等媒介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广播新闻传播的即时性、现场感和感染力的优势迅速让位于电视。电视收视行为的随意性、私人性、被动性也大量分流了电影的观众。面对这种情况,报纸继续在深度报道方面进行开掘,广播拓展伴随性收听的优势,开发了新的节目形式。在新闻方面,发挥广播新闻短和快的优势,率先开始滚动新闻的播出,同时针对现代社会中人际沟通困难的特点,大力发展谈话类节目,并首创电话直播的形式(至于电视也出现了滚动新闻的播出和电视谈话类节目,那是电视后来发展成熟以后的事了。)。在娱乐方面,成立了专业的文艺台和音乐台,并且细分广播音乐听众,出现了“乡村音乐台”、“成人音乐台”“古典音乐台”等不同类型的媒介形式。电影则更关注技术的变革对人类视觉的冲击,在大银幕(大场面)、立体声等方面优势的发挥,以此对抗电视的挑战。各大媒介彼此调整,互动竞争,逐步形成今天这样相互叠加,共同发展的格局。谁也不会被淘汰,谁也不能执牛耳。

二、本质探析:人类任何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是以相应的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技术的发展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但传播媒介的成熟除却技术原因之外和社会意识还是息息相关的。一种传播媒介成熟的标志是它是否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信息”的理论间接地有所触及,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发展成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那么这种新的媒介就真正独立成熟起来了,而社会本身也就此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因此,媒介叠加与干涉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媒介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任何一种新媒介刚刚诞生的时候,它面临着和老媒介完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信息源。大众传播有自己固有的传播逻辑,如它必须依靠特定的传播机构、拥有职业的传播工作者、面对的是非特定的大众等等。新传媒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这包括技术的不成熟和传播思想的不成熟,它一开始无可避免地要借鉴传统媒介的传播思想和手段,来面对传统媒介已经可以十分娴熟地对待的媒介环境和信息源。此时,它是传统媒介形成的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正如人们刚刚接触广播新闻的时候是为了能更好地看报纸,刚刚开始接触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时候是为了替代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80年代初,电视刚刚在中国兴起,很多地方的情况是几十个人共同看一台小电视,而且一定要熄了灯看,这完全是电影接受习惯的延续)。

2、媒介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该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普及是传播物质基础的体现,而依赖程度的提高则关系到社会心理的变迁。

以电视为例,美国的电视机达到普及的程度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是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时期,1952年,当联邦通讯委员会关于电视台的冻结取消之后,美国三大广播网均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电视事业。电视开始朝着大范围的覆盖方向发展。60--70年代,电视逐渐成熟,电视机普及率在1960年以达到90%,有4600万的家庭至少拥有了一台电视。如今已经有99%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平均每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目是2.24台。电视台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形成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天要看4个小时的电视,相当于一年有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看电视。此外,日本NHK的调查也显示,20岁以上的国民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至少看一次电视。看电视成了一种日常化的接受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至此,电视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了。CBS的肥皂剧《我爱露茜》从1951年每个星期四开始播放以来,电视机拥有量较多的大中城市竟然万人空巷。面对这种魅力,广播报纸显得无能为力。成熟的电视节目本身开始规范社会生活。

3、旧媒介在面临挑战寻找出路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都会往纵式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旧媒介遇到挑战的时候会收缩阵地,往深度开掘自己的优势。以美国广播为例,从1953年起,电视成了主要的娱乐媒介和主要的新闻媒介之一。广播面临挑战,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内,广播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此时,广播根据自己的传播特色,拓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内涵,将电话这种人际传播的方式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当报纸新闻在快和现场形象性方面面无论怎样也无法突破广播的技术优势的时候,它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往纵深发展,开掘出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新的报道题材,而不是在广度上和报纸一争高低。

三、未来展望-----英特网的叠加与干涉;英特网是90年代以来传播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它以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和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正改变着现有的媒介格局。关于未来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在网络这一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有的则认为网络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只是一种协作关系,它会分流一部分传统媒介的受众,但影响力不会很大。

我认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特网这一媒介的变迁。正如我们很难将29英寸大屏幕的彩电、影院效果的立体声音响以及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资源等电视的概念同二、三十年前12英寸的黑白电视、在着雪花点的屏幕形象、寥寥无几的频道资源的电视概念等同起来一样,可以说,此电视已经非彼电视。

同样的道理。目前英特网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它作为一个新媒介,正处在一个和传统媒介相干涉的阶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英特网的普及率不够高。从绝对数字来看,上网的人数日渐庞大,但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的影响力还远远比不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一个媒介如果没有足够的受众群,其相应的媒介文化就会比较弱。一部好的电视节目引发的万人空巷的局面,在当代的网络社会中从未出现过。

其次,受众上网接受信息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种条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丰富与满足,如必须有相关的电脑、电话线和相应的软件配备;同时更需要个人素质的支持,如一定的电脑知识、相当的英语水平等等。就象17、18世纪欧洲政党报纸时期,由于教育落后,文盲较多,从受众的角度就限制了报纸大众化的普及,真正的报纸媒介的普及还是要等到工业革命后,受众的素质提高后才能实现,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还需要一个电脑扫盲和网络扫盲的过程,才能真正普及网络。

再次,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英特网的传播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比如,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选择和过滤的机制和方法,英特网信息丰富性这样的传播优势反而成为了当代人“信息焦虑”(面对纷至沓来的太多的信息无力处理,无法选择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而产生的焦虑)的源泉;声音、画面和文字多种信息符号一体性的传播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网络上声画传播的效果远不如广播和电视,这无疑牵制了其多媒体传播优势的拓展。这就是为什么斯塔尔报告在网络上刊登以后,各大新闻媒介的相关报道和节目依旧火爆的原因。

所以,英特网目前正处于一个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干涉,也就是相互吸引和相互借鉴的阶段,它本身独立的媒介逻辑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由于网上信息泛滥、拥塞,眼下它必然要借助传统媒介处理信息资讯的机构和人才,方能使信息合理有序地流动。对于在传统领域中它无法替代的部分,如英特网上的影像传播目前还无法替代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因此在这一方面,英特网往往起到拾遗补缺和引导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媒介也的确正在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它们也在试图干涉网络,以一种多角化经营的机会来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如在网广播就是这两种媒介在一起相互干涉的产物。因特网出现之后,广播电台除了把稿件贮存在网上随时以供调查以外,还可以把节目放在网上以供听众随时调听。用网络传播声音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极大进展,有些网上广播的音质已经接近CD。现在世界各大国际广播电台均有自己的主页,并提供在网上的广播服务,有些还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听众传送新闻稿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媒介在互相干涉促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电视领域中,在台湾,台视网站中的专题新闻已经可以通过影像来呈现。在网上看电视以经不再是梦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兼容性非常强,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将远远超过以兼容性著称的电视,任何传播形态、传播内容都有可能在网上出现。所以这种相互干涉最终很可能会以网络占上风而终结,这个终结的到来标志着英特网这种媒介的媒介个性已经成熟。届时,各媒介经过纷争、借鉴和调整以后,又会各自独立发展,相互叠加,就象现在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格局一样。

参考书目:

1、《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张隆栋傅显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2、《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蔡骐蔡雯著新华出版社1998年

3、《外国广播电视史》马庆平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4、《中国电视史》张庆胡星亮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

5、《中国电视论纲》杨伟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6、《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