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第1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化学教育 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给我国教师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课程问题一直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如何根据时展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袁贵仁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从教师专业化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教育和学科专业性双重特性,教师既应成为学科教学专家,又应成为教育专家。因此,化学教育也具有教育和学科专业性双重特性――既是化学学科专业教育,又是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纵观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尽管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各不相同,但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

目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长期以来,受“重学术、轻专业”传统思想的影响,化学(教育)专业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都是以高等化学专业知识传授和训练为中心,而与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联系专业课程的开设却很少,从而影响了从教者职前技能、从教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化学专业教育课程占比重过低。目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只有7%,这一比重大大低于当今西方国家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占课程20%-30%的水平。[2]同时,作为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也从过去的12周缩减为现在的8周。这与教师专业化理论对职前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这样很难培养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3.通识教育课程综合性不强。目前对化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来看综合性不够,缺乏学科之间的综合,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单科化的,他们很难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开设通识教育的真谛。4.面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研究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实践课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少,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所设置的课程跟不上基础教育的变化。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教师的素质结构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决定教师素质的主要因素。而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又是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落脚点和决定化学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根据教师专业化理论,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作如下改革创新。

1.设置综合性的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文精神、健全人格与教师气质,以及认识事物、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处理社会关系和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对化学(教育)专业开设政治理论(包括哲学)、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体育、计算机理论及应用等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如人类学、伦理学、人口生态学、大学语文、艺术教育等课程,同时开设与化学相关学科的综合课程。提高通识课程在总课程中占的比例,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使学生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2.设置适合教师教育特色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化学专业课程既是为培养化学专门人才而设置,又是化学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学科的 “学术性”。然而,我国教师教育特色化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学术性,而削弱了专业性。目前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欠缺的并不是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而是化学与社会、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化学专业与中学化学教育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因此,从教师教育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应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专业基础课,大三开设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社会等课程,并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选修课应增设学科前沿性知识、与基础教育课程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变化及要求,并有效将化学学科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建立一套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使学生形成并发展综合的、现代的实验研究与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应突出综合性、开放性及学生自主性,并加强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对提高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3.丰富化学教育系列课程

化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因此,化学教育系列课程应该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课程基础上,开设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化学史、化学教学艺术、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与社会、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等课程。同时,化学教育课程应注意联系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际,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4.化学教育实践课程多样化

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最突出的体现,是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核心环节,是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教育实践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他理论课的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3]因此,在设置新的课程体系时,除了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外,还应积极探索和丰富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实践贯穿整个课程的不同阶段。首先,将教育实践与课程相结合,如开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随课程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缩减《化学教学论》中的理论课程,开设与之配套的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一些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的教育实践课程,如班级管理案例研讨、中学生学习特点调查、班级管理现状与问题调查分析。通过这些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研究,不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其今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各类竞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化学教学课件比赛、演讲比赛等,并将化学教学技能训练与微格教学相结合,做到边学边练;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学习撰写调查报告,以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最后,学校应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与联系,创造机会以提高实习学生授课次数,增强学生从教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较快地融入“角色”,胜任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学,让实习中学感到接受实习生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相反还对他们化学教学改革、教研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样既缓解目前实习基地建设难的问题,又促进了化学教育实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J].人民教育,2001, (9):12-21.

[2]李国庆,张正峰.论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教育研究[J].2002,(3):66-69.

第2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情景;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76-01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共同提倡的教学新理念。由此看来,新时期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追捧。因此,在平时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依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知识的体验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探究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中的激趣点,以各种教学媒体为手段,设置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掌握并体验知识,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情境问题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名词术语,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知识点,教师单纯讲解可能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入实际的科技生活中,用现代化手段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或者是让学生回想并列举影响我们生活的科技成果。多媒体的直观展示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而知识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设置悬念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教材内容和问题悬念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探索合作中解决问题,掌握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既要有实质性的意义,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调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陶冶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要渗透它的教育性。以“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局势,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欧洲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为什么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哪个国家表现得最为积极,为什么?除了亚洲之外,为什么是非洲而不是美洲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对世界的瓜分过程中,帝国主义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矛盾的产生又促成了什么结果?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步被调动起来,学生的知识系统也在知识体验中得以建构。

三、通过强化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发展

实践出真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会运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知识,在知识体验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保护我们周围的文明”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物的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同感。为了让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应设计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寻找他们周围的文明遗址,寻找文物。可在课前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阅,也可以采访一些文物的知情人。通过调查,学生们发现有些有价值的文物或多或少地有所损坏,甚至还有一些文物因损坏而消失了。通过调查与研究,学生们得出结论: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现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有时存在矛盾,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教师继续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文物保护小组、城市建设小组、旅游开发小组、商业规划小组等。要求这些小组成员从自身利益和文物保护两方面,分别给出文物保护的相应措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发展现代文化。还指出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以后的长远利益,人类应该保护文物,尊重文物,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自己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提倡的教学新理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2011(02).

[2]赵亚夫.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7(04).

第3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48-03

“教学”内容是《教育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开展教学实施必需的基本技能与要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笔者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现状调查,了解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教学大纲制订中对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数过少,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难以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不能有效应用于实际,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通常是以讲解、示范、演练的渐进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分散、内容独立,学生不易掌握技能要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3.评价方式上不重视学生技能的考核,常常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综合能力;

因此,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分析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将其应用于“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学中,以期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以主题、问题及任务活动为设计的核心,开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特点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合作、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关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知识构建。[1]在主题单元学习中,学生主要围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学习,其学习过程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

(一)主题学习单元设计的基本要素

主题学习单元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助学者、导学者的身分出现。其教学设计主要是强调设计出适合教学的主题学习单元方案,帮助学生建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因此,主题学习单元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应包括:(1)整合、提炼主题及核心概念;(2)分析单元教学目标、主题涉及内容及课程标准;(3)设计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学习过程、资源和评价方式。

(二)主题学习单元的主要特点

1.主题化:选择合适的主题是设计主题单元学习的前提,在整合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2.情境性:主题是学习者学习或探究的对象,因此主题应是体现与社会、生活及自然的联系。

3.问题化: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中强调对学习的引导和探究,应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中应注重学习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4.开放性: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反思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不局限于课本,使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5.任务化:有效开展主题学习单元学习,应布置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根据学习任务开展学习。

6.活动化:主题学习单元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是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应是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形成对知识的建构。

二、“教学”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规划

在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范围、对学科内容的覆盖、对知识和技能的涉及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根据《教育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本内容主题确定为“教学”学习主题,其整体规划方案如图1示。

(二)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学习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开展教学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备课、上课、说课等初步技能。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确定本主题含四个教学内容。因此,确定主题教学按四个学习活动过程组织教学活动。

1.主题单元标题:教学。

2.课时:12课时。

3.主题学习概述:在本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活动中,主要以《如何进行教学》为问题出发点,开展与教学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活动从质疑出发,以解疑为径,辅之以具体学科整合实施的活动设计。

4.主题学习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主题收集、整理资料,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运用资料,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程所涵盖的主要内容,能正确理解、概括课堂中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在综合活动中能充分展示相关教学方案及进行技术演示。

(2)过程与方法: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教学方面,学习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通过合作交流、分工协作及个人展示完成学习。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学会分工协作,具有合作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具备热爱教师职业的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努力学习职业技能的思想。

5.学习专题设计。

(1)教学理论知识——基础篇。本专题以《教学实施应具备的知识是什么》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问题探究、资料查阅、案例研讨等方式,将质疑、解疑贯穿整个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备课知识与实践——准备篇。本专题从教学准备着手,了解备课方法和策略,通过让学生自选教学内容,完成备课工作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实践准备中明确备课的方法。

(3)上课技能与实践——应用篇。本专题着眼于上课的实践,掌握上课技巧,通过模拟教学,真正体验上课的过程,分析“如何上好一堂课”,了解一堂好课的精髓。

(4)说课技能与实践——提高篇。本专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就某一知识或课题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难点把握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分析、总结的能力。

6.教学资源设计。为开展有效的教学,该主题学习中,需为学生提供知识管理工具、教学案例、教学主题网、学习交流平台、组建班级博客、备课技能文献资料、教案撰写模板等学习工具或资源。

7.教学评价设计。该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设计为:

(1)提交备课材料,评价学生备课方法的学习结果;

(2)学生教学演示,评价学生上课技能的学习结果;

(3)学生说果演示,评价学生说课技能的学习结果;

(4)按照备课-上课、撰写说课稿-说课的综合应用,评价学生教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主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不断冲击着传统学习方式,将该模式应用于《教育学》课程中,可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过程控制性更强、优化学习效果,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具体的主题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围绕主题学习,构建学生能力拓展体系;精心设计主题单元,提供优秀资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小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权社,2009.

第4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目的制作一套适用于药学类专业本、专科药剂学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生产现场实地拍摄设备的外观和结构,以动画演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录像展示生产情景。融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结果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可对药剂学教学中常用实验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动画讲解和操作演示。结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课堂教学和指导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药剂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与制作

bstract:ObjectiveTo make a multi media courseware for teaching students majoring in Pharmacy.Methods We made a multi media courseware with the photo of structure made in the pharmaceutical factory. Teaching Video Recording was made to display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Results With this multi media courseware,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pharmaceutics can be explained and illustrated in computer animation. Conclusion The multi media courseware is effective for raising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Pharmaceutics; Multi media Courseware; Design and making

药剂学是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 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药剂学的课程内容与制药企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结合课堂教学,将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及部分设备的运行原理通过多媒体教学产品展示出来,能使学生感性地、深入地理解授课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解决目前学生直接进入药厂实习存在的现实困难。同时,对学生将所学药剂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较快地适应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制作的药剂学教学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化静态为动态,化难为易。既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调的模式,填补了药剂学实践教学的空白。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此课件的设计制作情况介绍如下。

1 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1.1 课件的结构设计和内容设置根据药剂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使之实现的各种功能达到教学的要求。本教学课件的结构为:①课件的封面、标题,呈现课件总体结构。②根据课件的主体框架及教学功能,确定课件的主菜单和各级子菜单。③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知识单元,并确定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构成及所达到的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根据药剂学教材和药剂学实验教材的内容顺序,把整个课件分成5个部分:①药厂GMP车间总体设计介绍和洁净室设计、物料、人员管理等;②介绍液体制剂生产工序和各类生产设备;③灭菌制剂生产工艺,按其工艺流程分别介绍各类生产设备及操作;④介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设备,按工序介绍了各类生产设备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⑤其它制剂生产介绍了软胶囊、栓剂、丸剂、乳膏的工艺及其制备,并根据各种剂型的不同特点加以较为详细地阐述,全课件多以图片、动画、演示、现场录像等手段加以展示。

1.2 课件制作素材的收集、编辑①用数码相机拍摄实验设备、生产设备、装置、仪器仪表的图片。②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及网上下载实验操作和生产过程的影像。③对于一些主要生产设备及难于理解的知识点,用Flash制成动画。

1.3 课件的制作本课件以 Authorware 7.0 为平台,内插FLASH动画(SWF文件)、视频(WMV、MPG、 MOV格式)、将教学内容与其表现形式如文字说明、动画演示等一一对应起来,最终生成可脱离平台运行的执行文件。这部分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并完成课件的调试和评价修改。

2 课件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媒体演示实践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药剂学理论课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使教学活动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课件内容根据药剂学教材及药剂学教学大纲进行编制,包括5个部分:车间总体设计、液体制剂生产、固体制剂生产、灭菌制剂生产和其它制剂生产。

2.1 GMP车间总体设计介绍介绍制药企业经过GMP认证后厂区的规划、厂房设计要求和进入生产车间的物料、人员管理等。

2.2 液体制剂制备说明中药液体制剂(口服液、糖浆剂)的车间布局和工艺,按其工序分别介绍了洗切药、提取、 浓缩、配料、灌装等各类生产设备及相关知识和原理。

2.3 灭菌制剂制备说明灭菌制剂(包括水针剂、输液剂)的车间布局和工艺,按其各自的工艺流程分别介绍了洗瓶、灌封、灭菌、包装等各类生产设备及注射用水整套设备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2.4 固体制剂制备[1]说明固体制剂车间(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布局和工艺,按工序介绍了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包装的各类生产设备及胶囊剂灌装设备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2.5 其它制剂制备其它制剂生产介绍了软胶囊、栓剂、中药丸剂、乳膏的工艺及其制备的操作录像。

3 课件特点

药剂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课件结合药剂学教材和药剂学实验,既可以辅助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感性地、深入地理解授课内容,又能指导实践教学,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教学课件有如下特点。

3.1 图像直观,易于理解,激发兴趣本课件采用构图、色彩、文本、动画、音频、图片等多种方式表现课程内容,使学生全面感受制药生产实践,增加“现场感”。 多媒体课件中鲜活的音频、动画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改善了课堂氛围,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如反渗透制水原理,采用动画演示,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了知识。由于印象深刻,达到了过目难忘的效果。通过调查表明,这种授课方式表现力强,具吸引力,学生思想集中,兴趣提高,大大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打破时空限制,知识更新及时近年来制药工业高速发展,制剂企业实施了GMP规范管理,工厂对外来参观和实习的人员有严格的限制和管理,由此带来了学生参观实习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制作本课件时,我们在制剂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制剂车间现场拍摄生产设备照片、录制了许多现场动态生产操作影像,并插以生动形象的设备工作原理动画, 结合课堂教学,将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出来。同时,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课件中介绍了部分新颖、先进的制剂设备,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制剂设备的发展动态,拓展视野。

3.3 降低教学成本,实用性强药剂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大,而学生又缺乏药物制剂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对制药设备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很难弄懂,如压片机的压片过程。我们在课件中用照片表现设备的整体与关键部位,用录像展示设备联动情景,用动画演示设备工作原理,将这些CAI课件在课堂上或实习前反复给学生演练,通过演练,模拟培养训练了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这种模拟实践教学,可部分替代实验和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理论,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实践概念,既巩固了知识,又为下一步生产实习做好了准备。

该课件紧密配合《药剂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密切联系制药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培养符合现实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也顺应了当前各类药学院校对本门课程教学、实践的迫切需要。本课件已在我院2003~2005三个年级167多名本、专科生的药剂学及制药相关专业教学课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创新性和良好的推广价值。

第5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一、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堂好课往往是由多个环节决定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对于课堂就如同好的剧本对于影视剧一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某些教师对教学设计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不足,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解。 一堂课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教师围绕这些要素,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并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设计。然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传统课堂的批判与反思,一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例如,有教师提出课堂应突出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课堂教学要出于自然,减少人为的痕迹,要淡化课堂教学设计,甚至于取消。不可否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弱化教学设计的好课,但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设计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反之,则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课堂质效。可见,教学设计是决定教学质效的关键要素之一。

正是由于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教学设计我们更应当重视,而不能淡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思考给予足够的关注。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不淡化教学设计,也不能异化教学设计。如果在教学中形成“预设至上”的错误认识,过分夸大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忽视甚至无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片面追求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静态化,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

1.求实不虚浮

课堂教学设计不是脱离实际的虚构作品,而是要从课堂教学实际中来到教学实际中去。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最大限度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为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观,立足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生活实际,带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分析教师的教,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规范学生的学,一切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角度去分析和设计教学,让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课堂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应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支撑,为使课堂教学的设计科学、合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让课堂教学设计走向理性,在理性中步入自然、生态,追求大育无痕。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要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不能丧失自我,要同时考虑自身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教学的技巧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兴趣爱好及习惯等。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顺应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才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发挥课堂设计对教学质效的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人为设计和安排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追求实效。

2.完整不散乱

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偏好侧重某些内容或环节,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的课堂教学可能会有亮点,但不会成为好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克服传统教学中单课思维的弊端,严格遵循系统整体的原则,从整体的角度规划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设计上升到教学要素优化组合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结构为纵向主线,将横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都置于一个系统中加以分析和研究。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全面、更完整地认识课堂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全面、有序地考虑各种要素,并合理整合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各层次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功能。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要的环节也应该具有整体性。一堂好课必须有引人人胜的导人、充足翔实的过程、圆润完满的结尾。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与安排,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这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每个环节又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产生整体效应,给人以整体感和完美感。

3.灵活不僵化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思考和创新,缺少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显得机械和教条,习惯于用固定的方式应对所有的课堂教学,他们无视课堂各要素的动态组合,将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化、绝对化,把完整的课堂教学肢解为几个孤立固化的环节和步骤,使课堂教学设计成为了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机械工作。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统一的超越特定教学情境的固定模式。用某一规定的几步几法的教学模式去套用动态的课堂和活生生的教学对象只会捆住教师的手脚,扼杀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死胡同,使之越来越远离教学的本质。因此,任何一种预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全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动态变化的特点更是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是实时变化与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种能应对突发状况的教学智慧,灵活而智慧地处理在课堂预设之外的意外生成情况,同时对设计好的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先参考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与方法,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可以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但不能机械教条地固守模式。课堂教学设计要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学目标而异。

4.艺术求美化

第6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创设情境 体育学习活动 设计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等等。在体育教学中,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这是实施快乐体育的真谛,也是对传统的、刻板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体育

“让体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体育。”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育,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让体育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体育的源泉,离开生活,体育将会枯竭。同样,让生活走进体育,因为生活也离不开体育,体育的作用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工具。所以,体育教育应该架起生活与体育的桥梁,强调体育与生活的联系,只有当体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时,学生才能感觉到体育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在体育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体育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做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并理解问题。

二、灵活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生探索解决问题都是一种自觉行为,他们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谁发挥速度优势合理利用接力区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他们会对接力跑这一战术掌握得更全面。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3. 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在培养方法上,提倡并推行“导师制”,对“学优生”及各种有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能飞就飞”“能跑就跑”“能跳就跳”,使其得到充分发展;对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暂时处于困境的“学困生”,给予热情而具体的指导,在启发学生分析自我,找出落差的分化点及原因的前提下,帮助他们确定“跳一跳能达到”的“适度期望值计划”。给学生留有可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和谐而健康的发展。

三、运用竞赛、游戏手段

竞赛和游戏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方式。竞赛带有对抗性质,游戏中往往又带有许多竞赛因素和规则,且主题鲜明、趣味性强,带有教育意义,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意志品质的双重效能。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中的一种或两者结合用的手段均能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在竞赛、游戏中设置困难让他们克服,就能在练习过程中自然地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如进行球类练习时,老师有目的地设置对抗赛,制订目标、法则,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培养学生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坚强的意志品质;运用游戏加竞赛更能培养集体感、责任感,增强相互间协作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总之,让学生在竞赛、游戏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讲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讲授”扼杀了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其表现欲的反应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毫无顾忌;而女孩子则显得相对平稳,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精心设计场地器材的布置

第7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学现状

一、提问设计和优化

教师的教学中,备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上课提问设计和方法,直接关乎学生是否能够吸收知识。现在以《二氧化硫性质与应用》的章节为例,设计课堂提问的步骤,从而对问题进行优化。

1.提问设计

这一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了解,所以在备课之时,就需要做提问设计。首先是根据学生对生活中二氧化硫的认识入手,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危害阐述,从而引导学生有了解二氧化硫的兴趣,再将问题逐渐渗透、深入,同时,提问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来合理开展。

(1)举例阐述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2)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

(3)认识到二氧化硫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危害;

(4)二氧化硫如何应用。

通过这样的问题构架,对教学目标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

解。对本章知识有了初步掌握,在此基础上,对提问设计的环节进行优化。

2.提问优化

在课堂中的提问也是一种艺术,由于备课之时已经对课堂提问规划完成,即便渗透艺术性,也无神秘之感。在有了目标的基础上,问题要突出实用性、引导性。

(1)利用学生想表现的心理,问:你有什么看法?

(2)基于学生好奇的心理,问:二氧化硫为什么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利用以上问题,将本章内容重点引出,认识二氧化硫有怎样的危害,对于二氧化硫的性质该如何去了解。

二、实际应用提问

高中生已经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对某些事物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课堂提问环节一定要经得起学生去质疑。

1.问题情境

提问有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可先将一副20世纪80年代的街头图片展示出来,小贩将粉末倒进笼屉,过会儿馒头就变得雪白。问:粉末是什么?小贩的意图是什么?

2.问题应用

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会自我思考。这时,教师可对二氧化硫的知识进行讲解。在提示之后,再让学生逐步回答问题,课堂知识才能加深记忆。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关键,以高中化学为背景,提问设计到优化,结合教学现状,将问题潜移默化之间被学生所吸收,教学成果就能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英语;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69-01

随着英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普及与发展,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师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提问则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设计有效的问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从现阶段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入手,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及听课的感受,提出一些我个人对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总结。

一、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缺乏信息沟的提问:这类提问肤浅、平庸、且毫无实际意义,完全是“为了问而问”, 看似有问有答,但实际上却缺乏交际性,只能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指着教师一张大课桌大声问到:“Is this a deskl?”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Yes.”老师得到学生正确的回答后又问了一句:“ Is it big?”学生再一次响亮地回答:“No.”这时老师很满意,因为学生都答对了。我却认为这完全是没有意义的提问,根本没有起到让学生产生疑惑的作用,可以说这位老师在做“无用功”,问了等于白问。

2、封闭性问题过多:教师的提问过于单一,有时封闭提问过多,学生只是 Yes/ No,很难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一些深层次的话题。

3、提问过多、过长:小学生所具备的词汇及基础知识比较少,教师有时提的问题过长过多,学生听不懂,心理上就有一种挫败感,加上教师一再追问,他们就更加不知所措。

4.关注个别,忽视全体:教师的提问后理应关注全体学生的回答,但事实上往往出现与个别学生密集地对话的现象,有些学生只是坐着“看热闹”,忽视了全体学生。

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弊端,我们迫切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中提更多更有效的问题。什么是有效性提问呢?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能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那么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课堂提问呢?下面根据前辈的经验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难点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设计的提问目标明确,学生则会根据老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众多的语言信息中有目的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师生在愉快的交际氛围中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情景,以趣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疑、激疑、激发学生自主思维,并通过巧妙的引导,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例如:我在教授水果单词的时候,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请朋友来家开派对的情景。让孩子们为我采购各种水果的任务。学生们踊跃地说出各种水果的单词 一个开派对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寻求水果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打开了想象翅膀,也让学生巩固了所要掌握的水果单词,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四、循序渐进,难易适中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水平按照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要无法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知识从“哪里”提,提“什么”这都需要我们教师斟酌再三。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

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以利于全方位提高教学效略。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年龄特征,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一般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层次的学生作答,这样就会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自己的需要。

六、开拓创新,发散思维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发散性。提问时应重点增加开放性激发思维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巩固了以前的旧知,有融会了新知。这一系列的问号引导学生把生活实际和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真正达到了语言的综合运用。“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有效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有效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主体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被“点燃—碰撞—放出绚烂的火花”。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中庸》中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讲的是君子所应有的素质。从其中“问学”来看,古代君子素质“问”为“学”先。同样,善问、会问、智慧地问也是当今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素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方法。

一、影响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参与的提问例证分析

1.所提问题无目的性,过于琐碎。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避免盲目提问或者设计问题过于琐碎。一位教师在讲述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时,补充了徐志摩的一些生平资料,在介绍这些资料时教师突然发问:“有哪位同学知道令徐志摩刻骨铭心的三次恋爱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学生们立刻兴致高昂,开始漫无目的讨论、猜测。这样的问题看似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情绪,实际上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关联,并且干扰、阻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建立在如此课堂问题上的学生主体参与实际上是背离教学目标的无效、无意义参与。又如,有教师在讲述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时,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比较,在语言、构思和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三个问题组成的。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出了过多的新知识,问题显得过于琐碎,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琐碎问题的一次性罗列,使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思考,很有可能已经超出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加工及运用限度,从而使思维受到压抑,丧失主体参与教学的兴趣。

2.所提问题不合逻辑或不是一个真问题。

我们知道,提问是语文主体参与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教师所提问题不合逻辑或者根本不是一个真问题,那么,学生的主体参与就南辕北辙,参与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在《项链》教学中,教师提问:“女主人公丢失项链这件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初一听来,问题提的似乎很有内涵。但仔细想,这世上的很多事情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教师用“是……还是……”这样的选择问句来提问,在逻辑上显然不够严谨。如此,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无论如何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都不会有任何收获。

在《我与地坛》教学中,教师向学生问道:“文中作者说‘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想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如何回答呢?哪个做子女的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永远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又如,《边城》一课中,教师这样问道:“翠翠的年龄只有十六七岁,这样的年龄对爱情的憧憬是否合适呢?”先抛开授课教师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与把握是否准确不谈,单就问题本身而言,十六七岁,正值豆蔻年华,对爱的朦胧期盼乃自然赋予我们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合适或不合适的?

语文课上,类似这样的假问题让学生只能一脸茫然。如果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发生了错误,那之后的主体参与就没有任何意义。

3.所提问题过多且没有价值。

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参与,授课当中不停地向学生发问。一堂课下来,二三十个问题,或集体回答,或个体回答,气氛活跃,场面热闹。课下交流,才明白教师乃是为了实现学生主动思考、人人参与的教学效果。可仔细推敲这些问题,我们发现,大多数都是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类有关事实、回忆性的较低认知水平的问题。这种对提问方式的滥用,以及让学生频繁地、不费任何思索之功地回答,是对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忽视,同时,它降低了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敏感度,钝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这种无价值提问还体现在教师从自己的认知意图出发,设计连环问题,用这些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稍有异动,教师马上纠正,从而实现让学生沿着所谓正确的思维轨迹来完成教师教学预设的目标。如,在《我与地坛》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问道:“大家看看这一段语言特点是什么,有没有华丽的词藻?”学生答:“没有。”教师继续发问:“同学们想想,对母亲的深情如果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效果好不好?”多数学生答:“不好。”个别学生窃窃私语:“也行啊。”教师纠正道:“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母爱,肯定不好。因为那样会使感情显得肤浅、虚伪,抒情效果适得其反……”在这段问答中,教师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框架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学生一旦越界,教师马上制止。这种自问自答式的提问对于学生的主体参与没有任何价值。更何况,情感的表达效果关键在于情感真挚与否,语言只是载体。无论是华丽的语言还是平实的语言,只要作者能够驾驭,只要读者能够被感动,都是可以的。这位教师的纠正,反映出我们的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于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漠视,已经习惯于充当思想权威。

二、中学语文主体参与教学的课堂提问设计策略

1.树立正确观念,明确教学主体。

中学语文主体参与教学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设计的前提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主体观。如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发展的观念已经形成共识,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教学主体参与正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因此,实现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最终实现。外因起作用,内因是根本。基于此,包括课堂提问设计在内的教师一切活动应落实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上。

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参与,一是表现在行为参与层面,更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学生思维的主体参与。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主体参与的重要手段,应当以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为设计前提,应当以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养成为设计目的。如果教师只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标,那么,在课堂提问设计中,就会只关注如何通过提问来实现知识的师生之间传递。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2.适时恰当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善于抓住时机,恰当提出问题,那么,学生也会慢慢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同时,教师的提问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慢慢地爱上语文课堂。学习于漪老师的《孔乙己》课堂实录,我们发现,一开始于漪老师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同时一下子又难以回答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可谓适时恰当。

兴趣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源动力。好的课堂提问设计及问题的适时抛出能满足学生的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和解决过程当中实现自身价值。如一位青年教师讲述《雷雨》一课时,当学生对剧本情节以及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之际,教师适时抛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还是假的”的探究性问题。这个问题的抛出,让本已平静的课堂一下子又重新起了涟漪,学生们纷纷从原作中寻找相应的“情节”和“台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们在辩论中实现了对作品及人物的全面理解。

3.因人分层设计,调动全员参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性。在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这种差异,从而实现分层全员主体参与的目标。这样看来,教师对于课堂问题的分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看,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是什么”或“对不对”的判断性问题,第二层是“怎么样”的描述性问题,第三层是“为什么”的分析性问题,第四层是“有什么异同”或“有哪些不同意见”的比较、探究性问题。这四个层次问题的难易度由低到高。

以《琵琶行》教学中部分课堂提问设计为例,分别体现分层课堂提问设计:在讲述琵琶女第二次演奏(文章的重点部分)段落时,我们可以设计较低层次的问题,如,作者用文字描写音乐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用词有什么特点?(判断性问题)这段文字带给你的听觉和心理感受是什么?(描述性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分析性问题)选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分组探究在音乐表现形式上的异同。(探究性问题)类似的分层次问题分别处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范围之内或认知水平边缘,这样的课堂提问设计实现了“把教学中的需要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有利于使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也有利于需要的层次性满足”的全员主体参与教学。

4.激活学生思维,自主探究质疑。

课堂上如果只有教师提问而没有学生质疑,则无法体现出师生之间主体间的合作关系。“质疑是一种品质、一种思维方式,更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只有质疑,才会有新发现,才会有新思想,才会有所创新。”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

“没有学生提问”这一现象在目前的中学课堂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实际听课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只会向学生提出“还有问题吗?”这类征询话语,而学生大多是报以沉默。究其成因,是我们的教师还没有清晰的、正确的学生主体性意识,还没有创设出鼓励学生提出自身见解的氛围,更缺少对学生提问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