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创新技术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技术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技术研究

第1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技术应用;工程项目

目前,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我国基本设施建设成为当代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以及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生产力,而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工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水利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也出现了变化,同时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约束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效益,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以及主要高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取得突破,争取更大的成就。

一、常见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坝坡的混凝土面板的施工主要采用无轨滑模,面板由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混凝土由自卸车水平运输,“u”形溜槽人仓,由人工摆动溜槽布料。按严格规定,面板混凝土每层厚25―30cm分层布料,卸料口距滑模上口不能大于1m,插点间距不能大于40cm,振捣深度要达到新浇混凝土层底部以下5cm。模板滑升时,混凝土严禁堆放在模板上口,两端提升要保持平衡、均速、同步。每浇完一层混凝土滑升一次,滑升高度约25―30cm。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得超过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滑升速度一般为lm/h到2m/h。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要及时进行人工修整,抹平和压面。混凝土出模经二次抹面后,表面扭盖要粘有塑料模的绒毛毡保温被,并且按照早期保湿、中期洒水、后期流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1.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性能优越、适应面广、潜力巨大,已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可大致将其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预应力锚固技术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也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传递拉应力的性能,主要是利用其来降低、减缓一些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避免发生沉降、损坏、裂缝等情况,加上结合GPS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和深度,这样才能事先向建筑结构、基岩主动施加预压应力,达到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在预应力锚固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由于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致、分析方法不相同。为了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适应的规定、标准。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锚固的荷载、锚杆数量有一定影响,我们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和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最后,对于具体工程的具体锚固段形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切勿盲目套用。

1.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坝面的流水作业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的主要的作业内容和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作业方向、工作段的划分,需要同时考虑到坝体的最大面积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进场及运行。在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时,可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其宽度应超出机械压实、错车时的最低标准和条件要求。对于坝体填筑的作业流程、具体步骤,应该在划分施工流程、次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的标准与设计要求,根据作业强度、填筑面积、铺料方法、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因素来决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低温气候环境或冬季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操作、生产时间,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材料的热量流失。坝体的填筑需要在科学划分、合理明确坝体流水作业面后,才可以按常规方法继续施工。

1.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是水利、电力建设中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第五种混凝土组成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水利电力建设的需要。我国在2O世纪50年代的水利、电力建设中利用混凝土外加剂,积累了宝贵经验。伴随着水利电力建设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各类品种齐全、效能更好的外加剂。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其一,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其二,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其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其四,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新技术分析

2.1 GPS定位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工程的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给测绘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变革。以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被GPS技术融合与替代。由于GPS技术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以及定位范围的广泛性,此种定位方法,从静态逐渐扩展到动态,而定位服务的领域,从导航和测绘领域也扩展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GPS接收机随着应用的广泛性也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大大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效率。

2.2 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CAD),是新兴技术型的应用软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该技术主要是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语言,通过编制计算程序,来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这一技术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来源更加便捷、数据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单纯依靠计算器来进行手工计算,不但工作量巨大,准确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利用AutoCAD来进行数字化模型的构建,使其执行点坐标查询的功能,就可以解决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AutoCAD的特征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的绘制,特别是断面面积的计算等需图纸绘制的工作,也能得到精确的绘制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出现,传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施工要求、条件以及性能要求多方面考虑,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当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进行中,单纯的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无法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我们必须要做好团队管理,做好施工监督、管控、考核工作,减少工程质量隐患,控制好工程进度,完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绍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略[J].民营科技.2010(08)

[2] 杨平军,石书锋,张辰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16)

第2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Abstract: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enhance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arrying out techn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pattern of carrying out techn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general pattern of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关键词: 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

Key words: cooperation of industry,academe and research;technical innovation;pattern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04-02

0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或产业)、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大力支持和协同下,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进行结合,形成某种联盟乃至独立的实体,合作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合理利用等,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消化、吸收和再生产,以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等功能的过程。[1]这种活动的产生既需要合作主体之间有效的互动,又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本文在对陕西省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条件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陕西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的模式类型。

1陕西省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优势条件分析

1.1 人力资源丰富陕西省是国家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人力资源丰富,现有普通高等院校76所,全省在校的大学生有近百万人。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很多学科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142个专业学科(二级学科)。在高层次人力资源方面,陕西共拥有两院院士49人,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8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915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员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83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3.11,科技活动人员有15.32万人,其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为43.08%,陕西的优势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能够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支撑。

1.2 科研机构多陕西省的科研机构众多,共有各类的科研机构1061家,其中省部级的独立科研院所有97所;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部门专业专项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实验室72个,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和野外观测台站7个,国家行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计量中心4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个,省级工业技术研究院3个,各类测绘与勘查设计及研究机构420个。

1.3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增加2009年,全省R&D经费支出为189.51亿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较上年增加46.23亿元,增长32.27%,高于全国增速6.5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9年,陕西省R&D经费支出居全国第10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2%,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北京(5.50%)、上海(2.81%)、天津(2.37%)。

1.4 科技成果总量持续增加2009年陕西省专利申请量为15570件,授权量为60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5858件和1341件。同时,科技成果登记总量也在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了518件。比2004年增长了62.16%。2009年,陕西省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成果所占比例最大。应用技术类成果417项,占登记的科技成果总数的80.50%;基础理论类72项,占13.90%;软科学29项,占5.60%。这些都说明陕西省的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在不断增强,陕西省也加大了对科技成果的转化。

2陕西省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条件劣势分析

2.1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投入不足,2008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区域总额的58.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总额的45.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52%),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获得政府科技资金投入位居全国第三,占到其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17.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位居全国第一。而上述企业自身投入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发展非常不平衡,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缺位等问题比较突出。200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拨给研究院所及高校科技经费2.23亿元,仅占到其科技经费支出的1.96%;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1.88亿元,占到全国总量的1.13%。现有的合作,也主要以企业向高校、研究院所一对一地委托项目,高校、研究院所组建临时性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缺乏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2.2 中介机构体系不完整2009年,北京市有中介组织9000多家(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85家),而陕西同期仅有396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只有100多家,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各中介机构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推广与交换平台,只有40.2%的技术转移机构拥有独立的网站,8.9%的机构拥有对内管理和对外推广的数据库系统。二是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具有技术经纪业务的中介机构仅占32.6%;71.7%的中介机构的技术经纪人比例在5.0%;有26.1%的中介机构没有技术经纪人。三是复合型人才缺乏。57.6%的中介机构认为需要进一步改善本机构的人员结构。四是工作经费少。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弱,84.8%的技术转移机构工作经费在100万元以下。由于目前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在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008年陕西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在开展项目过程中进行了成果转让的29项,占项目总数不到20%。2009年陕西高校共实现技术转移项目交易额3.35亿元,其中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1.0亿元,占29.9%,外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是本地的两倍多。高校专利的技术转移额600万元,在本地进行的专利技术转移额80万元,仅占总交易额的13.3%。企业对于科技成果需求不旺,缺乏动力。2009年,我省通过技术市场转让的科技成果,近五分之四流向省外,只有五分之一在省内就地转化。科技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产学研合作比较松散、整体的组织配合性不强,对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强。

3陕西省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建议

3.1 人才培养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可通过联合办学以及共建研发基地的方式,形成产学研办学机构或者建立战略联盟及研发院,为陕西省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加快先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

3.2 研究开发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可整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实力,形成与企业关键技术需求相结合的研发模式。也可采用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的方式。[2]高校和研发机构把直接应用于企业的成熟技术一次性转让给企业,实现两方共赢。

3.3 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与高新区共同创办大学科技园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3]

3.4 联建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上,可以与企业合作,各方相对独立,优势互补,以协议、合同等方式形成技术与人才供求的长期或临时联建体。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孙丽文,李娜,刘伟.高校技术转移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1).

第3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发外包;技术创新;双赢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07-02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公司认为所有重要的研发工作都应由公司自行完成,绝不能交给外人。这种观点如今已过时了。研发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难题,迫使企业家不得不对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审视和规划。如今,戴尔和飞利浦等公司正从亚洲开发商手中全盘收购部分数码设备的设计方案,经过适当调整,把这些设计用在自有品牌产品上。这样的经营模式从手机、笔记本电脑、高清晰电视、MP3音乐播放器到数码照相机无所不包。正当电子产品行业在创新外包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时,向海外市场寻求创新援助的趋势也正在席卷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预见,全球外包行业正逐渐转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研发的外包阶段。“研发外包”也称“研究开发协议”,指企业寻求外部力量进行创新,以合同的形式把价值链上研究开发这一个环节外包给其他组织,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企业在研发外包时,通常的合作模式是较小组织承担一个具体研究项目,其合作对象主要有两类:同行业的企业或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同行业的国内外企业合作,即将企业的研发项目外包给其他企业。这样的合作企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与主盟企业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他们为了达到共赢的目的彼此走在一起;另一个是专门承担研发外包项目的企业,如赛龙公司(华人孙景春在美创办的独立手机研发公司)就为手机厂商完成了700万部手机的研发,他的客户除了飞利浦、西门子外,还有康佳、海尔等国内厂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即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的,协同各自拥有的资源(资本、人力、技术)通过团体合作,对科学技术以及相应产品(或服务)的共同开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式:项目委托、联合研究开发、建立培训中心、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目前中国政府在积极提倡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力量向经济主战场的转移,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企业进行研发外包,主要是出于经济上和技术上的考虑。研发外包既可节省成本,又可获取新技术,降低风险。

(1)节省研发成本:随着对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研发成本大幅度上升。更多的创新对公司发展固然至关重要,但是与公司目前的研发开支相比,研发成果却微不足道。多年来,很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直想方设法在工厂车间、后勤部门及仓储领域节约开支,如今他们又对一度与世隔绝的研发部门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为什么从实验室转入市场的畅销产品如此稀少?这些高薪聘请来的工程师们究竟创造了多少能够改变行业发展格局或者具有突破性技术的产品?艾森哲公司高科技咨询业务负责人埃伦・德拉特说:“在可控制的开支中,研发经费是目前仅存的、数目最庞大的一个项目。未来,公司要么削减研发部门的预算开支,要么提高它的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力成本十分低廉,将研发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不但可以利用承包商当地的相对廉价的原材料,更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本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此外,信息技术尤其是通迅网络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合作方之间信息沟通的成本,有力地促进了R&D全球化趋势。大部分著名的西方公司已经在朝新的创新模式转变,公司转型后将借助全球合作伙伴网络来谋求发展。这些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的芯片制造商、中国台湾的工程师、印度的软件开发商和中国内地的工厂。

(2)获取新技术:大公司虽然在其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但是在诸如信息、医药等知识密集行业,为了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公司需要持续地改进技术。但是大公司也存在许多影响创新,尤其是影响突破性创新的障碍,比如呆板僵化的管理制度。因此,获取创新所需的基础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思路就成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外包企业与市场当地的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合作,可以了解该市场的技术动态,了解他们在当地的对手,使得本公司的研发项目具有准确的定位、反应快的特点,也使得其研制的产品能很好的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大大增强了公司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虽然更为灵活更有利于创新,但是由于研发力量薄弱,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研发外包也是中小企业的选项之一。

(3)节省资源、降低风险:研发外包可以将庞大的研究项目化整为零,让众多的专业研发机构“承包”,从而降低研发风险。首先,创新使得企业要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例如对汽车行业来说一款适合大众市场的普通新车型的开发成本已经攀升到十亿美元以上,花费数十亿美元推出未经证明的品牌,而把有利可图的合同制造业务拱手让给本地竞争对手,对这样的冒险之举多数制造商是会三思而后行的。其次,对一个企业来说,要对该企业中所有热门的项目都进行创新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在一项新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基础技术研究很重要,而企业往往经不起这种耗时耗力的基础性研究,一旦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的基础性研究不能投入市场,企业将会承担巨大的沉没成本。而将基础性研究外包给专业的研究机构可以给企业节省资源,转嫁研发投资的风险。最后,企业将研发部分外包给外包供应商可以集中力量管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整合企业有限的优秀的资源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上市速度以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

研发外包不仅仅是委托方解决自己创新问题的途径,其对于承接外包业务的供应商同样有很多好处:首先,承包外来的研发项目为供应商带来可观的利润;其次,弥补了该供应商研发资金投入的不足;再次,承包大企业的研发项目,与大企业的研发机构合作可以学习研发管理的宝贵经验,使得自己的研究内容面向市场,减少重复研究,以期达到了较好的投人产出效应;第四,对高校和研发机构来说,承包企业的研发项目可以使他们的成果直接面向市场,由企业为其提供试验的场所,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综上所述,研发外包对于委托方和供应商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研发外包不但能提高双方的经营效率,改善经营环境,还能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技术创新步伐;而反过来,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更加能促进研发外包业务的蓬勃发展。当然,正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研发外包也会带来巨大风险。例如,摩托罗拉公司雇用中国台湾的明基公司来设计并制造手机,结果现在明基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市场上以自己的品牌销售手机。IBM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把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的研发业务外包给Microsoft公司和Intel公司,结果造就了这两大IT巨头的诞生。关于风险防范方面,此处不赘述。正如瑕不掩瑜,风险的存在并不能阻止研发外包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陈华.从“世界工厂”到“研发中心”的战略选择,学术交流[J].2005.9;63-67.

[2]周铁路,周宏燕.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土化的效应分析,华东经济管理[J].2005.9;40-41.

[3]梁峻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动因及其对策,北方经济[J].2006.10;54-55.

[4]王泉泉,李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溢出效应及制约因素,前沿[J].2006.2;46-48.

第4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冲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149-03

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可以说,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同时,汽车产业还会明显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它无可非议地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以其极高的发展速度成为全球汽车业关注的焦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0年1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2010年又是中国汽车产业无限风光的一年,产销双超1800万辆的成绩,不仅使其稳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位子,还打破美国1700多万辆的最高产销纪录,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然而,应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备受国人关注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创建能力十分薄弱,以致我国虽然跻身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远不能称作世界汽车强国。在汽车技术进步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初衷目的是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之路,但至今并没有实现预期的设想,始终停留在“引进模仿再引进”的低层次发展过程中。如何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等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思考。

一、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投入不足,且投资过于分散

从研发投入看,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缺乏与生产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够分不开的。我国汽车产业R&D经费无论是总量还是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都很低,其中2003-2007年间我国汽车产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仅为1.59%,不足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汽车工业同期该比值3.32%的一半,仅相当于世界各主要汽车企业的1/3。全球知名咨询管理公司奥纬咨询的《汽车创新展望2015》研究报告指出,R&D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2010年公布的《全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排名》,对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2009年研发投入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分析,大众、通用、本田等2009年研发投入比重均在5%以上;丰田、福特、标致2009年研发投入比重均在4%至5%之间。而中国入围的三家企业中,比亚迪研发费用占比最高,为2.9%,东风次之,达到了2.3%,而上海汽车仅为1%。如果从研发费用的绝对数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费用与这些国外公司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即使如此,有限的资金也没有集中使用,进行重点项目攻关,而是分散于各企业众多的中小型项目上。因此,研发投入费用不足影响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创新人才缺乏

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低下,除了资金上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缺乏创新人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头人和总设计师的企业家阶层远没有形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骨干力量的科技人员数量偏少。以中国一汽为例,其技术开发人员约为2600人,仅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的职工总数与一汽相似,但技术开发人员近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8%。二是企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才流失严重。

(三)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我国目前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的科技研发投资体制助长了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等、靠、要”的思想,创新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这种技术资金来源的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企业对汽车技术创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技术开发能力的建设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似乎认为实现产业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扩大规模,增加产量。

(四)没有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的关系

与擅长引进和创新的日本、韩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问题在于:把技术引进的目的看作是提高生产能力的手段,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引进国外技术时,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重技术装备引进,轻软件技术引进:重资本控股。轻技术开发权。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汽车产业竞争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更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二、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坚持引进技术入门,走自主开发为本,联合开发为辅之路

首先,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应充分重视利用国内科技力量做好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工作,逐步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其次,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鼓励企业通过购买技术许可、专利或合作开发方式,获得新技术。在目前的新形势下,要限制硬件设备的引进,使企业逐步由购买硬件为主转变到购买软件或合作开发为主,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最后,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载货汽车、微型车开发方向,中国已有相当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开发能力,应坚持“以我为主”,不断提高开发新产品的水平;在轿车和高档客车的开发方向,通过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在合资合作中学习开发,为最终形成自主开发奠定基础。

(二)大力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含研发能力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等多个方面。根据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重点应加强研发能力建设,着力实施人才战略。

1.大力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有了较大提高。如东风公司2008年新产品研发费用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已从过去的不足1%提高到3%左右。第一汽车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也超过了10亿,上汽集团“九五”期间开发总投入高达20亿元。但同国外汽车公司相比,我们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后起的国家发展汽车产业,单纯依靠自由竞争会使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产

业发展的经验,在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国家应大力支持大集团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甚至可将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开发项目给予各方面金融政策支持;对大集团自主开发能力的建设给予特别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

2.实施人才战略。我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胸怀和战略眼光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为重点,通过对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对外人力资源的引进,建设一支适应新型产业化与人世竞争要求的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在企业内部,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收入分配制度不仅理论上要有突破,而且措施上要有所创新,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二是对掌握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人才可通过职工持股、技术人股以及期股和期权等股权激励的办法吸引和留住;三是吸引高层次留学回归人才进入汽车企业工作,让他们以专利发明、专有技术等参与分配,共享合作委托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

(三)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

1.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整合外部资源。策略性技术联盟是指企业间通过在R&D领域、技术创新领域,甚至在生产与营销领域里密切的技术合作,组织起来一起攻关,联合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构筑排他性技术壁垒,共同占有并维持竞争优势的一种联合形式。目前世界各大汽车企业结成技术联盟进行研究开发的形式不断出现,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世界汽车产业企业正在利用技术联盟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实现外部资源整合、优化。为了充分利用有效的汽车技术研究开发资源,降低和分散研究开发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应借鉴国外汽车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经验,着力实施技术联盟,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与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联盟。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要坚定不移地与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扩大对外合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利用跨国汽车公司急于进人中国汽车市场的机会,与其建立技术联盟,将合作的重点由近年来的引进产品技术和生产设备转向联合产品和开发技术。这是缩短与国际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差距的捷径,也能确保国内汽车技术开发工作紧跟国际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2)实施国内技术联盟。要改变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技术研发的分散重复投入、各自为政的局面。国内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尽快结成技术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研究,从而培植国内汽车技术自主开发体系。(3)坚持自主开发与联合开发并举。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当前在注重联合研究的同时,必须坚持以自主研究开发为主。(4)选择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实施技术联盟,要将研究开发的重点放在基础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制造技术研究方面。随着近几年汽车技术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短期内实施联合攻关,应选择电子应用技术、关键材料应用、车身设计等作为突破口,以增加汽车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2.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汽车产业是关系到国家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产业,汽车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在此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国际上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组织了汽车产业国家创新系统计划,对一些共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我国汽车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的主导产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实现汽车技术跨越式发展。根据美日欧国家经验,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如果不实施国家计划,将是一个战略性的缺憾。因为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单枪匹马拼搏希望不大,只有像“两弹一星”的模式,实施国家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工程,由政府直接领导组织“官、产、学、研”大联合,财政支持技术研发,围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调动全国的科技力量和有效资源,协作攻关,重点突破。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抢占新一轮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制高点,抓住新一轮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四)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21世纪的世界汽车市场竞争的焦点在很大程度将体现在掌握具有原创性的新型能源清洁汽车技术。中国在新型能源清洁汽车技术的研发方面,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按照汽车行业的有关专家分析,差距不过3~5年,在商业化、产业化方面更是如此。因此,在21世纪世界汽车市场竞争中,研究和开发新型能源清洁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突破口。

1.加强领导,整合力量,联合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在我国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因为研发这种新型汽车是原创性项目。因此,国家应加强领导,整合力量,攻克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核心技术难关。(1)政府应把新型能源清洁汽车共性的核心技术列为“国家工程”,设立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集中国内相关的科研院所和汽车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力量,组成攻关小组,联合攻关,尽早取得实质性成果,突破有关的技术瓶颈。(2)骨干重点汽车企业在积极参加国家的核心技术攻关的同时,在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着力做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车的总体设计、整车技术匹配、相关制造技术的开发工作。各重点企业应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以免重复工作。(3)在攻克新型能源清洁汽车共性的核心技术时,中央政府应给予资金投入等方面相应的支持。这也是国际上的流行做法,美国政府已计划投资17亿美元用于该国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性技术开发,日本及欧洲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计划和做法。

2.对各类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应给予优惠。新型能源清洁汽车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使用虽然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好处,但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传统的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相比,在价格及基础设施使用便利方面,会有缺陷和不足,有一个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解决这一问题,仅靠汽车企业是无法做到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如国家应给予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生产企业享有高新技术产业所有优惠政策,政府部门在制定新的汽车消费政策时,可对各类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消费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世界上有些国家就有此类的规定。美国有关政府机构表示,将拨款30亿美元为购买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优惠。法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支持,比如减少购买电动汽车的赋税,购买电动汽车将得每辆3000欧元的政府补助。总之,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并为此营造一个有利于这种新型汽车发展的环境,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广筑,玉争.把握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方略的“时差”[J].上海汽车,2007,(6):1-2.

[2]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汽车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

[3]李歆月.2006年中国汽车:在世界舞台找寻新定位[J].2006,(2):47-49.

[4]兰永霞.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J].汽车前沿观察,2009,(4):68-70.

[5]潘建亮.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0,(3):6-9.

[6]彭华涛,信继欣.世界汽车企业研发体系发展趋势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9,(2):2-8.

[7]袁哲.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机遇[J].汽车工业研究,2009,(11):16-19.

第5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1.1“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投入有限近年来,“中三角”湘鄂赣皖四省加大了对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投入,在细分行业上也体现了一定的侧重,但与其他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2012年,在医药制造业,湖北省R&D内部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在四省中最高,R&D内部经费达到12亿元,但也仅有浙江、广东的一半,江苏、山东的1/4。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江西R&D内部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是四省中最多的,R&D内部经费超过7亿,但也仅有上海的1/3,陕西的1/6,不到北京的1/2。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湖北R&D内部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是四省中投入最大的,R&D内部经费达到40亿元,但不到广东的1/10,江苏的1/3。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药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安徽和湖南R&D内部经费和R&D人员分别投入最多,但都远低于北京、江苏和浙江。

1.2“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创新效率不高依据DEA-Malmquist指数,本文对四省份2008~2012各年度各子行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知识生产函数,创新过程产出是R&D投入的函数,R&D投入包括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因此本文选择了专利申请数作为产出指标、R&D内部经费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投入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2008-2012)(1)。依据Fareetal(1994)〔7〕,Malmquist指数可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Malmquist指数运用Deap2.1软件计算而得。整体上看,2008~2012年间,四省平均创新效率处于较高增长水平,平均增长27.3%,主要是综合技术效率提供了支持,平均提供了35.4%,综合技术效率中又是规模效率起了主要作用,提供了25.3%的增长;技术进步平均只有0.94,各年份来看,2009年、2011年体现了技术进步,2010和2012体现了技术倒退。从高技术产业各子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湖北投入最多,但投入产出效率均低于安徽和湖南两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江西投入最多,但投入产出效率低于湖北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安徽投入最大,但投入产出效率低于江西和湖北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湖南省投入最多,但投入产出效率低于其他三省。就全要素生产率构成来看,除安徽和湖南两省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效率低于1外,其他省份各高技术子行业都体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方面,仅安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医药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体现了一定的技术进步,其他各省份子行业技术进步还有待加强。

1.3“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优越性上述分析发现,湘鄂赣皖四省在高技术产业的投入有限,且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创新效率的增长也主要是规模效率的推动,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少。而协同创新是创新能力和效率提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8〕。因此,“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协同创新。首先,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日益复杂,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主体,科技资源分散,容易造成创新效率低下、周期长、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而通过多部门、多专业的不同主体合作,能够实现各种学科、各种领域的知识融合,从而提升创新成果模仿的难度和速度,增强其独特性。其次,协同创新中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降低各组织的研发成本,各主体的有效协调、交流与合作能够降低各组织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促进市场需求的及时满足。最后,协同创新打破了学科阻隔、体系壁垒,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2“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机制

目前,四省也开始了科技资源合作的探索。如在人才合作方面,四省会城市实行了专家共享、科技成果互评机制,实行了社保互认机制;在资金投入方面,四省跨区域投资活跃,联合发展具备一定的雏形。四省也加大了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积极共建经济实体、研发机构,组建创新合作平台和联盟。但总体而言,湘鄂赣皖四省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同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需构建相应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共享机制,引导、支持形成区域创新体系。

2.1动力机制“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既具有内部动力也具有外部动力。从内部动力看,“中三角”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地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科教人力资源丰富,但各地的科技资源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企业技术的突破得不到快速满足,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也未能有效利用。从外部动力看,四省地理毗邻、交通便捷、人缘相亲、经济联系密切,具备天然的合作优势和意愿;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也具备趋同的经济利益诉求和政策扶持方向。此外,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内外需求的增长乏力、资源及产业的激烈竞争、产能过剩和成本上升的压力,都需要各地充分优势互补,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确保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宏观政策层面需进一步给予支持和引导,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构建有效发挥内部利益驱动与外部政策推动作用的动力机制,激发各方的合作意愿和积极性。

2.2协调机制“中三角”湘鄂赣皖四省因存在行政区划不同、市场政策条件各异、经济互补性弱等原因,导致区域协调难度较大〔9〕。就高技术产业而言,四省虽在各子行业投入稍有所侧重,但存在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缺乏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相应的关联带动。因此,需建立沟通有效、决策迅速的区域协调机制,充分协调创新主体各方的关系。首先是各地政府充分沟通协调,建立跨区域的、统一的协调机构,发展和完善区域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各区域行政部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其次,要确定各方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的规则和方法,确保成本分担、创新成果利益分配的公平有效,从而既降低各方风险也激发各方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最后,需建立信息充分沟通的渠道,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及时沟通处理,避免恶性竞争,损害区域共同利益。

2.3共享机制湘鄂赣皖四省的科技资源优势不同,通过共享机制的建立,实现不同主体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合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创新的效率,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各地的科技资源优势,如集合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南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的优势,共同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科研攻关项目及相应的财政支持;②开放各省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共享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株潭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南昌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科技资源,节约研发成本;③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科技文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给予相应的补贴和优惠;④共建共享平台,共享技术文献服务平台、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库、各类专家库等,形成区域科技共同市场。

3“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框架

在上述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共享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如下“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调创新的框架,从3个层面的协同提升“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

3.1行政主体间协同“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协同创新首先需要区域内各行政主体的协同。各行政主体以协调机制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领域沟通、合作为目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各行政主体的协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各行政主体要务实合作、加强沟通,扩大和发展现有四省会城市会商会的规模,建立更广泛的四省沟通协调平台;建立一个无体制障碍、无行政壁垒的共同市场,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二是各行政主体不仅要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本支持,也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对创新投入的支持、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政策规划和宏观激励,促进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有序开展。三是构建区域人才战略,建立四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互认制度,共建高层次人才统一信息平台,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四是各行政主体整合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轮流举办“中三角”高技术成果交易会。

3.2政、产、学、研协同以动力机制、共享机制为基础,构建区域内高技术产业政产学研协同系统。政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提供动力基础和沟通渠道;高校通过与高技术产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让学科的科学研究更具前沿性,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高校的合作,科研实力增强,促进在高技术领域更多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企业通过协同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推动高技术产业领域政、产、学、研的进一步合作,应鼓励区域内高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研发组织,包括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机构,对产业内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形成区域技术创新平台;采取项目支持、资源配置、科研奖励等方式推动合作的进行,建立利益合理分配的机制和人才自由流动的措施,促进高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全面共享,提高区域协调创新水平。

第6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财政科研基金一般项目(Lriskyl 2802)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新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低碳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无论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费和排放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为基础。

目前,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目前国家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对于辽宁来说,结合实际来探讨如何通过低碳科技创新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对于转变辽宁依赖于传统老工业基地的高碳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建构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的发展,以及达到建设生态省的目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不仅是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全省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辽宁低碳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辽宁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需要通过构建区域低碳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实现辽宁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

一、辽宁省低碳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还未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

目前来看,辽宁省低碳技术创新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来实现,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低碳产业大多属于高技术产业,这必然会给企业的创新活动带来很大风险,并且即使能够开发成功的产品,也将面临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也就是消费者对于节能产品的需求度不高。

2、产业结构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瓶颈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的比重较高,并且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大多集中在煤炭、电力、冶金、建筑等行业上。近年来,辽宁省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依然存在。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工业中的重化工业,而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致使全社会能耗强度偏高。“东北现象”所造成的辽宁产业结构,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趋于合理,只有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才能加速辽宁产业升级的步伐。

3、低碳产品消费还存在障碍

从低碳发展角度看,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消费生活等方面,都是沿习高碳型的思维路径,形成了一种限制人们思维的习惯性极强的高碳排放型的理念、思维框架或思维定势,从而对以低碳为导向的创新活动构成最大的障碍。因此,要开展低碳创新,必须突破传统高碳型的理念和思维框架的束缚,以低碳理念为指导来深入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自觉地破除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无视生态价值的传统创新模式的依赖性的思维习惯。

4、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目前,辽宁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辽宁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也不完善。近年来,尽管国家和辽宁省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的优惠政策,解决投入了一批配套资金,但还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仍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逐渐认同和广泛参与。

二、辽宁省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和策略

1、制定区域技术创新战略

制定低碳创新战略,把低碳追求纳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结构之中,明确技术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第二,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政府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第三,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密切关注全球能源技术发展的趋势,明确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第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保证低碳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推动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五,健全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第六,优化调整低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整合我省科技资源,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调整产业机构,提升低碳产业比重

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竞争中,各地域的竞争将弱化传统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而强化碳生产率的比较。所以,首先应明确辽宁省低碳经济下的重点产业,政府在产业扶持上应转变政策导向,由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石化能源、房地产等领域,向生态产业、节能技术、新能源领域等给予政策倾斜。辽宁省低碳经济下的先导产业应结合原有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其次,逐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产业升级表之一就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第三产业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而只是密集型的服务业本身就是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应关注传统主导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在战略选择上更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并举的原则,最终实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以服务业为先导的低碳产业结构体系。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创新体系

辽宁省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制造企业数目众多,而这些企业往往都是能源消耗大户。对于企业来说,应该从企业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到低碳创新,要让企业了解到能源本身就是成本,节约了能源,就是节约了成本,就是一种效益产出。及时合理地采用节能技术,短时间内对企业是一种资金的投入,但是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会远远大于投入。节能就能减少成本,节能就是一种“低碳”,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增强这种意识。

要实现节能减排,需要企业开展低碳生产。低碳生产是指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一是在企业能耗中应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企业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二是要进行低碳工艺创新,即需要进行生产工艺的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耗并将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三是要进行低碳产品创新,即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设计、生产、销售到消费全过程都要求能预防与减少污染,包括产品更新,生产低废、少废和可回收利用产品等。再者,企业应当把低碳价值导向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商业模式。

4、引导和鼓励低碳消费

低碳消费需求可以引导低碳生产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反过来低碳技术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良性的低碳消费。从低碳消费层面人手,可细分为个人消费层面和政府消费层面。(1)个人消费层面。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必须具有广大消费者对低碳技术、低碳产品较大的市场需求,即要使广大社会公众都成为低碳消费的主体,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基础。有必要在全社会广泛倡导低碳理念,宣传低碳经济的种种益处,提倡新型的低碳消费理念,推崇积极、绿色的消费意识,并通过在全社会建设学习型组织来宣传低碳文化。(2)政府消费层面。首先,政府部门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和办公用品,租用节能型建筑的办公场所等。其次,调整城市交通方式。提倡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再者,要改善城市建设模式。城市建筑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建设“零排放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如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灯,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最后,要实现市政管理低碳化。应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照明产品作为城市主要照明设备,加快节能产品的推广。

5、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形成低碳创新的激励机制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在低碳技术研发层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也就是减碳技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利用、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等。对于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除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还可以设立低碳基金。此外,要充分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的同时,更要推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只有转化为低碳产品,才能实现低碳技术节能减排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该鼓励企业引进和吸收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还要要鼓励企业创造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这需要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循环与再利用。另一方面,要增加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低碳技术研发支出,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包括: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以及无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

第7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研究方法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让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方面,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的活动频率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和贸易等领域获得的国际化空间更加广阔。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参与国际化竞争对我国企业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

加入WTO使得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短板更加明显,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消耗生产资源为主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行不通,我国企业要想实现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梳理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能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初步研究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熊彼特最初给出的创新的概念外延很大,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期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和实现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他多次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提出完善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推进SAPPHO项目时,以熊彼特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对系统化的企业家创新模型――熊彼特创新模型I。然而,这个模型的显著缺陷在于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其研究结论的说服力降低。1942年熊彼特进一步发展了其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认为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点被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近代关于创新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自然科学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源于三个方面:“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对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创新的研究逐步集聚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一个研究分支从熊彼特的广义创新概念中分化出来。

三、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一)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对技术创新的研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技术创新》指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是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研究有不同看法。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等(1992)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在追求商业利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个涵盖了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国家经贸委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

(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美国曾经采用专利记分卡的形式对参与其技术产权市场竞争的世界各国企业进行创能能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技术实力、专利数量、技术生命周期、科学联系和当前影响指数等。我国学者陈劲(2002)的研究认为,小公司往往能够实现突破性创新,而大公司一般习惯于渐进性创新,并从价值体系和资源分配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识别方法。我国学者毛维青等(201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结构要素包括R&D能力、组织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五个方面。

(三)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Walton通过分析信息专家在技术创新团队中的重要性分析,认为信息专家通过其提供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帮助团队推进技术创新。这与King & Anderson(2002)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徐维祥(2002)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拉力主要是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其主体性,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的持续性,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诱导是政府政策环境。李浩(2012)研究认为,知识价值的实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前提条件,学习型文化、组织距离、群体激励、知识差距和信任水平等影响知识价值转化的条件,间接对技术创新形成间接影响。

(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可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绩效。Bosworth & Rogers(2001)基于托宾的Q理论,研究了澳洲企业的科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企业的科研投入与企业绩效正向相关。薛红志(2006)指出,企业推进突破性创新的主要措施包括鼓励员工自发创新,并将其制度化;结构分离和重点对待承担创新任务的组织部门;开展部门之间的合理化竞争。王同律(2011)认为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得到三种方式的增长:常规增长、超长增长和持续增长,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能给企业带来“隐性”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国外主要形成了以欧美、俄罗斯和日本为主的三大流派。欧美派系以美国为首,在研究上讲究思维的自由性,把创新视为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的综合,如美国创造学奠基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俄罗斯在技术创新上十分注重严谨和科学,他们认为创新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和组织有序的思维活动基础上的,这一点受前苏联创新方法研究第一人――阿奇舒勒的影响较大;日本的技术创新是在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其实用性较强,理论性和系统性显得相对薄弱。

我国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也从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向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方法转变,随着国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高校开设技术创新课程,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创新热潮正在逐步覆盖全国。梳理当前的研究,发现采用系统动力模型的技术创新研究颇多,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的许多影响因素难以直接量化,须借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五、述评

技术创新是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理论和实践较为丰富;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水平相对偏低,还处在丰富和完善阶段。但是,纵观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整体呈现出研究内容趋于同质化、研究方法较为缺乏、研究方法欠缺严谨、学科研究之间缺乏融汇贯通等不足之处。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原理显示,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塑造出资本的产出和形成机制,不能促进低端制造业的成功升级,就很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依靠模仿制造的发展模式逐渐受阻,日后的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强调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计军恒.2007.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价值增长及其评估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傅家骥.2000.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浩,韩维.2012.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第8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经济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061

1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府和汽车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企业方面,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已经意识到在技术创新、资助研发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带来的被动,纷纷根据自身资源寻找自主研发的最佳途径。

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为例,在自主品牌发展与自主研发上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即在多年合资合作所积累的人才、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并整合国际上的优质资源,跨越式发展,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构建自己的研发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在研发体系上:目前上汽自主品牌已完成了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车研发的完整布局。旗下的大型研发机构除了正在迅速扩大规模的上汽汽车工程院外,还包含双龙的研发资源以及在英国建立的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Ricardo 2010。另外,上汽集团旗下众多的企业技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建立了17个产学研工程中心以及意大利博通等国际研发机构,都是上汽自主品牌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创新模式上,上汽选择的是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在有了全球研发体系、国际化的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上汽实施了更为实际、科学、缜密的规划与行动,真正地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上汽的自主创新分为三个层次: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新技术创新。

所谓二次创新,是指在收购的罗孚知识产权或双龙产品的平台上,快速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上汽汽车即将推出的第一款新车W161就是这种二次创新能力的体现。

集成创新主要体现在于2007年上市的中级车W261上,这款车是面向国际中级车市场全新打造的真正自主开发和设计的高性能轿车,满足代表全球汽车行业最高设计标准的欧洲汽车标准体系。

上汽的新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新能源车的开发上。受世界范围内能源紧张和环保要求提高的影响,新能源车的开发正成为各大汽车巨头发展的重心。上汽股份总裁陈虹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我们与跨国公司的起跑线相距不远,这也是我们可以重点跨越的一个领域”。 针对新技术创新,上汽集团已开始付诸实践。目前在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方面,上汽研究院已经有所进展,同时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也在争取超越性的突破。

我国民营汽车制造企业中发展比较成功的还有吉利汽车集团,它是近10年里迅速成长并跻身我国汽车制造企业10强的企业。吉利正在由过去纯粹的“模仿―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向“联合创新―整合资源创新”模式转变。今天的吉利正通过对外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积累。但是我们在看到吉利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吉利的“联合创新―整合资源创新”与汽车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无论是从企业的研发投入,还是企业的申请专利数上看,吉利汽车与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跨国汽车公司相比,创新水平和能力还是较低的。

2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差距

21R&D投入

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均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占整个销售额的3%~5%。而我国汽车的研发能力则极为薄弱,R&D投入占销售额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发达水平,除一汽、东风、上汽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中心外,其他企业基本无自主研发能力。一汽、东风两家也主要进行载货汽车的研发,轿车自主开发尚属空白,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的差距更大。

22研发方式

我国汽车制造厂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技术消化吸收。在我国,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费用平均还不到引进项目费用的7%,而在韩国、日本等国该项费用是引进项目费用的3~10倍。相比之下,我国的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热衷于不断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却没有进行后续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工作,忽视了对技术的掌握和竞争力的提升,更不要说在基础技术研究和自主开发能力建设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了。结果导致了“技术落后―国外直接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使得引入的新技术总是停留于表面,对国外技术和产品持续依赖。

23专利

通过中外汽车工业专利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存在的差距。2004―2014年,中国国内有关汽车技术的专利申请数为19862件,这个数字比2004―2014年国外十大汽车公司中的丰田公司、现代公司一个公司申请的总数还要少。

24发明专利数占所有专利申请数的比例

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客观上反映了该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一个行业或企业而言也是如此,2004―2014年我国汽车工业申请发明专利为2561件,仅占申请总数的129%,同期国外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为5028件,占申请总数的90%。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显而易见。

3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对策

第9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科技税收优惠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1-0056-04

一、引言

关于“创新”一词,有多种解释,也有诸如“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提法。但就其本质来说,主要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创新,科学创新主要是基础研究的创新,一般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进行;技术创新包括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创新,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先提出的“创新”指的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五种具体的情况:引人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可见,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实质上就是技术创新,且这种技术创新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这也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

目前我国与“创新”相关的税收激励集中表现为一系列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创新税收激励以及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税收激励的混合体。关于现有税收政策对创新激励的不足(即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已有较多的研究,为激励自主创新而提出的调整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亦有不少。但整体而言,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分析现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等同;二是分析现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缺陷的理论依据不是很充分,多数结论是根据经验判断或归纳其他学者的观点得来的;三是很多研究是从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角度切入,部分涉及技术创新的内容,而直接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的则较少。

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阐述了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中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税收政策的缺陷,最终提出了构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体系的原则和具体建议。

二、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

在税收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技术创新是主体,税收政策是用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因此,对技术创新的深入分析是解决税收政策如何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包括新思想的产生、研制开发、试验和试产、批量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而只有每个环节都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整个创新活动的成功;二是重视技术创新的成功商业化,认为商业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也是技术创新区别于纯技术发明的根本之处,因而技术成果的转化机制就异常重要。因此,税收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就要根据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的阶段主要包括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和产业化生产阶段。

首先,在研发阶段,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生产设备、进行产品开发研究和建立销售渠道,但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又不稳定,这一阶段的投资风险是最高的,同时又较难获得规范的银行贷款,而且由于技术创新的准公共品性质,企业没有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政策重点是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实践,政府加大财政拨款、财政补贴、财政担保贷款等力度。另一方面,应制定并广泛宣传技术创新投入资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上都没有利润,享受不到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待几年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了经济效益、有了利润时,又大都过了优惠期,结果造成一些企业实际上享受不到税收优惠。

其次,在成果转化阶段,企业虽然进行了一些研发活动,但研发活动的大部分资金一般都是由政府资助的,而且企业对研发成果的价值判断仍不明确,企业仍然受到研发成果进入试制阶段但无法实现商业化的风险威胁,对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试制活动持观望态度。因此,政策重点是保证企业的研发成果顺利进行试验和试制,政府应对企业转化活动给予财政拨款、政府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还需要对转化成果给予税收上的低税率、减免等政策。但相对于税收优惠政策,此时政府对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的中期,应大力加强财政补贴、财政担保等支持力度,积极促进企业成果转化,并配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最后,在产业化生产阶段,企业要为新技术寻找市场并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新技术的生产活动,或新技术投入生产的产品能够有确定性的销路。因此,政策重点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结合,着力引导社会资源向风险投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确保新技术产品在市场上顺利销售。相对于财政支持政策,此时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更敏感,税收优惠政策能引导社会资金投人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政府采购则能为新技术产品提供确定的销路。因此,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后期,侧重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的支持会大大增强政府激励的效果。

因此,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不同阶段其作用是不同的:在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与产业化生产阶段,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更强,而在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阶段,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则稍弱一些。因此,制定税收激励政策应针对技术创新具体阶段的特点,对不同阶段分别制定力度不同的政策。

三、现行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

1 宏观层面的不足

首先,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中,以企业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数量最多、占比最大,但是与以科研机构、高校及个人等为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相比,在绝对数量和占比上均相差无几,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研究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因此,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这是现行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一个首要问题。

其次,现行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中,企业间存在不平等现象,主要体现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这种税收优惠的失衡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税收环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   

上扭曲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激励效果。

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实施细则中对这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导致真正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的中小企业较少,而国有、集体大中型企业由于其资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时占尽了先机。

在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中,现行税法只对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如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而对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技术创新,则仅局限在“国家规划布局”和“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范围内,缺少针对其他新兴产业和特殊产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2 微观层面的缺陷

我国现行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针对企业整个技术创新过程而设计适当的激励,这与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是不相符的。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重点一直放在支持企业创新的生产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即取得了科技创新收入则可以免征或少征税款,或只有已经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税收优惠,而根据企业技术创新阶段的特点,研发阶段最需要支持,处境最为艰难,急需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解除资金不足和投资风险的顾虑,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恰恰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发过程的激励不足,仅仅对新增的研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政策:“盈利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在10%以上,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而且由于研发投入与一般的经济性支出不同,逐年平稳增长10%以上的要求不符合实际情况。

其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比较完善,如税法明确规定企业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或产品,进行“三免两减半”,经认定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行“五免三减半”优惠等。但激励技术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与其前后两个阶段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内在统一性,并未将三个阶段的税收激励政策有机连接起来。

最后,我国现有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偏重于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税收扶持,而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则支持不够,仅对企业发明、设计、试制等过程给予优惠,而对技术的产业化、产品化、商品化几乎没有考虑。如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极为重要的风险投资的相关税收激励制度仍未建立起来。

四、构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

1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目标分期原则。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从提升能力和增强动力两个方面设计税收政策,既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遵循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近期目标是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远期目标则是着重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对象分类原则。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又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因此,应本着有助于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的原则,分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的不同问题,分别制定对应的税收政策。但这并不搞新的“特惠制”,大型企业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创新基础,税收政策主要解决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一系列进行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这正是税收政策的着力点。

第三,过程分段原则。根据前文关于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的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完整链条,税收政策应尊重技术创新规律,根据企业技术创新链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支持。

第四,措施分层原则。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非中央政府的独有职责,地方政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相机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也是特别重要的。因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应包括中央的统一政策和地方的相机政策两个组成部分。中央出台全国统一使用的科技税收政策,应注意政策的整体效率;在被赋予地方税种上的一定减免权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在上述四个原则的指导下,目前的重点是在全面梳理剖析现行科技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和产业化生产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相应调整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体系。具体的政策目标应包括:一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解决技术创新的现实困难,并提供现实的增加预期收益、减少预期成本的机会;二是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三是对创新型人才的税收优惠,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既能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是培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具体政策建议

(1)调整现行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纠正企业间的不平等待遇。可将“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扩展到标准较低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使普通的中小科技企业也能享受优惠;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也可适当扩展到除“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以外的其他新兴产业;可将对国内亟需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短缺技术和创新项目给予15%的优惠税率由特定地区转为全国的普惠。

(2)强化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环节的激励,确立研发税制的核心地位。可以考虑:一是取消对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限定在企业r&d支出比上年增长达到10%的规定,可以采用支出增量(当年支出与过去2年支出平均值的差值)法计算税前扣除额,并限定享受优惠的最低r&d支出额;二是允许高新技术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的风险准备金,准予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当企业发生重大的研究与开发失败和投资失败时,允许用风险准备金弥补;三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费用税前扣除的适用范围、加速折旧所有单位研究开发用固定资产、缩短所有研发设备的折旧期限等措施,进一步减少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

(3)创新税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在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对进行成果转化的企业,税收支持政策可采用对转让科研成果的企业进行所得税的减免优惠,而对购买科研成果的企业,允许其将用来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进行当年税前列支。如该企业用成果转让所得继续投资于自主创新项目的,应给予再投资抵免,作为鼓励企业再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此外,可考虑对企业购入的知识产权,缩短摊销年限;而对于购人的进行技术创新的先进设备,不管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也不管是否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均允许其按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在加速折旧的审批程序上,应该尽量简化,缩短审批时间周期,改变逐级审批过程,采用两级或其他方式,以利于企业运用优惠政策。尽可能规定并适时更新详细的加速折旧设备清单,减少一事一批,减少逐级上报带来的人为操作及手续繁琐等问题。

(4)制定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生产阶段的税收激励政策。一方面,对于企业购入进行技术成果产业化生产的先进设备的税收优惠,现已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下一步可考虑扩大增值税关于设备的抵扣范围和增加对中小科技企业购买设备的增值税抵扣;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生产出技术产品进行销售的税收优惠,如对其当年的广告支出实行全额税前扣除或适当提高扣除比例;对技术创新产品出口实行零税率,做到彻底退税,使其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其竞争力;对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后形成创新性产品的企业,税务机关退还其进口环节已缴纳税款等。

此外,要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加强对科技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建议提高技术创新从业人员工资薪金所得的生活费用扣除标准;对科研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取得的各种奖金、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高科技人才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减征30%;鼓励科研人员持股,对科技人员因技术入股而获得的股息收益免征个人所得税等,鼓励技术创新。编辑整理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