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

第1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1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先重视再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无踪!

2 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笔者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先是在农村中学工作十几年,现在又在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而我的不少同学在小学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在中学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3 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 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乡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3 加强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不仅要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要建立学生美术成长档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各类美术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和学生美术素质的提升。

第2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史;审美;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参考文献

[1]叶朗.(1985)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3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艺术社会学;高等美术教育;改革

一、艺术社会学的基本内涵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其将社会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诚然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问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1]

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中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著名艺术理论家杨晦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公转律”和“自转律”:“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2]

二、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在美术课程设置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开设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具有更为全面合理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当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生活和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社区携手,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区的保护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既可以对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总之,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其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在研究艺术社会学对我国的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更为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更多地接触,使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4):12.

[2]杨晦.杨晦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8.

[3]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C].北京:考古学社,1949:142.

第4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第5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1)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一般而言很多学科的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古板和传统的,而美术教育的方式则比较开放和活跃,比如外出写生、鉴赏名画等,对其意见或是作品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只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教师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另外美术学习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力来感知和把握事物的形状、材质、结构以及色彩等显性特征,经过感知后掌握事物的本质,并将其特性记住后再进行分析或绘画等操作,因此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感知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2)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美术教育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美术文化,首先美术作品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出现,都是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国画中的竹子,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为了表现竹子的高尚情操。其次有一些国外的作品鉴赏课程,可以了解国外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外的美术家他们的作品作风,并能通过作品的鉴赏教育学生的思想和态度,比如鉴赏人们在辛勤劳作时的作品时,就可以教育学生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是靠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用汗水换来的,让学生能学会珍惜。最后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学习不仅可以教育学生以往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色彩的组合来突显建筑的特点,而且也可以教育学生不要破坏历史文物。比如现如今很多的文化古迹都被人们的不合理管理或是任意的毁坏等方式,导致很多作品跟原样有所区别,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面对这一情况就会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为保护文化古迹和历史文物做出一定的贡献。

(3)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的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比如绘画、制陶等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因为就算你非常了解绘画或是制陶的理论和步骤,如果不进行尝试一遍,是不会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是会存在很大差别的。比如很简单的调色彩的比例,教师只会告诉学生比例是多少,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来把握,如果不进行尝试,就不会很好的把握,也不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另外如果学生能自己亲自完成一项作品,并且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

(4)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美术学习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来完成的,比如需要外出写生时,虽然有教师带领,但很多事情还是不可预知的,因此让学生之间有互帮互助的意识是很重要的。另外在课堂教育中,如果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任务的分配,比如现阶段的服装搭配形式是怎么样,这就需要从不同的年龄段来进行分析才能完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同心协力,分工明确,互帮互助也是不可少的。由此看出,美术教育也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5)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创作一个美术作品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很好的方式,因为它的创作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基础,技巧,更需要情感和灵感,比如在进行素描时,不仅要注重人物的外形,穿着等方面,还需要将人物的神态、灵气以及情感等方面因素突显出来,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加上一定的创造能力。美术本身的形象感和情感,加上美术教师的独特教学方式和缜密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观察力和感知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了基础,所以说美术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

2.结语

第6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人文文化艺术是关注人类生活面貌、社会现象、自然状况的一种艺术形式,重视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道德、尊严、文化传统、自由平等以及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研究。在美术教育中,人文文化艺术是美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美术教育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审美价值水平的提高美术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文文化艺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其实施势必会促进学生审美价值水平的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在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这就使得促进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是对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四)有利于人文文化艺术的传承人文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重要艺术文化,包括人类生活、社会、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文文化艺术的有力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美术教学中人文文化艺术的缺失

    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实现人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人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丰富的人类社会,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在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就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美术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强调技能学习,忽略了情感和文化体验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培养,过于强调美术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严重造成了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失衡,对学生美术学习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美术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一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学科,只有在对学生情感体验和艺术修养进行全面培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美术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绘画技能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完美的表达出来,实现美术教育的意义。

    (二)强调教师讲解,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美术教育中强调教师讲解,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培养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上。目前,许多院校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已不能适应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下对于美术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就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采取的是接受式教学的方法,主要强调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学生个性化培养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只限于机械性模仿的层面上,完全无法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降低了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重视专业培养,忽视了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美术教育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艺术类学科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使得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只能从知识和技巧上考察学生水平,而无法从实质上实现对学生综合艺术水平的培养和评估。这也是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许多老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美术看成一门独立性特殊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和联系。这就导致了美术教育内容的失衡,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严重影响美术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对美术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制约着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三、在美术教学中人文文化艺术教育的渗透

    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措施,对于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但由于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尚未能得到全面实施推广,我们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战略措施,以保证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对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一)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深化人文意识教师作为美术教育的教育者,是影响美术教育的关键因素。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美术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学习,从根本上深化人文教育的意识,并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明确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体制的要求,以人为本,加强人文意识和素质的学习,重视对美术人文文化艺术的教育。

    (二)加强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增加人文文化内容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和经历是美术教育中指导学生美术学习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水平。在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术艺术的价值,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要求,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增加关于人文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社会、自然进行细致地观察,感受周围事物的美好,体验人文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

    (三)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提升文化理解力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感性和理性、智力和实践能力、艺术和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是美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学习水平,使得学生对人文文化艺术中历史、社会、自然、生活等等因素与美术艺术之间的关系有深层次的理解,提高艺术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艺术底蕴积累的方式实现人文文化艺术教育。

    (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是对人类情感的完美表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类情感交流和表达的艺术形式。因此,美术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拥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美术的形式对内心情感进行宣泄和表达,以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保证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情感理解的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对人文文化有足够的理解,从而增强对人文文化艺术的热爱,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人文文化背景,实现教学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进程。用美术这种艺术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因此,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必须将人类文化作为背景基础,发展多元化文化,通过将美术与文化密切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美术水平。

    (六)注重学科结合,促进协调发展美术这门相对特殊的艺术类学科,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强调对学生自由思想的塑造。但美术教育并不是独立的,由于其自身人文特性的存在,使得美术教育的范围也扩展到了美术自身领域之外,与其他学理科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多门课程进行综合性、相融性的系统性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美术学习的特点和多样性,重视对人文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研究。

第7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校;作用

1. 引言

由于美术课程一直以来都被作为副科在进行教育,而且美术学习与学生将来的发展前景所产生的利益关联也不是很明显,因此家长和教师对美术教育都不是很重视。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和审美观念,美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表现的也日益明显。

2. 美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从学习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角度来看,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在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创造力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这是因为艺术本身就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其次从现阶段的高校培养目标这一角度看来,美术教育包含了美术文化、人文色彩以及人文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加上美术教育自身的教学模式就不同于一般的学科,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还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较多,由此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能力方面效率较高些。最后从院校和专业的角度来看,美术院校创办在越来越多、美术专业增设以及美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可以看出,教学者和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美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美术的发展前景可观和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3. 美术教育在高校的实际作用分析

(1)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一般而言很多学科的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古板和传统的,而美术教育的方式则比较开放和活跃,比如外出写生、鉴赏名画等,对其意见或是作品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只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教师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另外美术学习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力来感知和把握事物的形状、材质、结构以及色彩等显性特征,经过感知后掌握事物的本质,并将其特性记住后再进行分析或绘画等操作,因此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感知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2)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美术教育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美术文化,首先美术作品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出现,都是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国画中的竹子,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为了表现竹子的高尚情操。其次有一些国外的作品鉴赏课程,可以了解国外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外的美术家他们的作品作风,并能通过作品的鉴赏教育学生的思想和态度,比如鉴赏人们在辛勤劳作时的作品时,就可以教育学生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是靠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用汗水换来的,让学生能学会珍惜。最后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学习不仅可以教育学生以往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色彩的组合来突显建筑的特点,而且也可以教育学生不要破坏历史文物。比如现如今很多的文化古迹都被人们的不合理管理或是任意的毁坏等方式,导致很多作品跟原样有所区别,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面对这一情况就会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为保护文化古迹和历史文物做出一定的贡献。

(3)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的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比如绘画、制陶等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因为就算你非常了解绘画或是制陶的理论和步骤,如果不进行尝试一遍,是不会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是会存在很大差别的。比如很简单的调色彩的比例,教师只会告诉学生比例是多少,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来把握,如果不进行尝试,就不会很好的把握,也不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另外如果学生能自己亲自完成一项作品,并且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

(4)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美术学习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来完成的,比如需要外出写生时,虽然有教师带领,但很多事情还是不可预知的,因此让学生之间有互帮互助的意识是很重要的。另外在课堂教育中,如果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任务的分配,比如现阶段的服装搭配形式是怎么样,这就需要从不同的年龄段来进行分析才能完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同心协力,分工明确,互帮互助也是不可少的。由此看出,美术教育也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5)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创作一个美术作品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很好的方式,因为它的创作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基础,技巧,更需要情感和灵感,比如在进行素描时,不仅要注重人物的外形,穿着等方面,还需要将人物的神态、灵气以及情感等方面因素突显出来,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加上一定的创造能力。美术本身的形象感和情感,加上美术教师的独特教学方式和缜密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观察力和感知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了基础,所以说美术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

4 结语

鉴于美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且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了美术教育在高校的实际作用,主要体现在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5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韩红利,论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J],信息教研周刊,2013(10):113-113

[2]王林,谈谈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J],考试周刊,2013(24):176-176

第8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美术教师;高职院校

一、确定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这要求教师的技能水平过硬。不同的院校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不同,再加上美术教师的差异,所以不同的院校在培养美术教师的过程中会区别要求。美术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艺术实践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在讲课过程中自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不同的美术教师对于美术知识的诠释方式不同,所以学生要在学习中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吸收。为了更好地推动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对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最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进而对美术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调整。

二、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美术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美术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方向不同,教师在对美术专业学生讲课时应该注重史论的系统性,而对其他专业学生授课时应将重点放在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讲解上,这些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充满好奇,他们急于知道经典传承于世的原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授课。在给学生讲解外国美术作品时,大多数学生会对《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向日葵》等经典作品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讲解中国经典艺术作品时,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奔马图》《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等,对于这些作品,教师要进行重点解释。在讲解了学生感兴趣的美术知识之后,教师要结合美术的学科特点增加一些学术性知识。如,介绍这些作品创作者的生平、艺术经历和成长过程,最好能够针对某位大师开设专题讲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美术作品。

2.结合当地美术馆开展美术教育

以往的美术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容易引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厌烦心理。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美术馆开展美术教学。国家免费开放了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学生可以直观地接触这些美术作品,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结合教学内容参观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生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美术馆中学习美术经典文化,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触。艺术作品的原作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力,给学生带来和教室里播放幻灯片时不一样的感受。学生通过参观美术馆,可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参观美术馆的习惯,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

3.通过服装设计的原理引导着装

现代大学生更加崇尚人格自由和个性化发展,以往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必须创新教育模式。美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是一个问题。这里可以从小处着眼,如平日里的着装。当代大学生的衣着装扮往往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有些装扮色彩过于艳丽,色彩搭配不合理,忽视了美感。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讲解相应的服饰色彩搭配、饰品搭配以及样式组合,逐渐引导学生对于美的感触。教师应结合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开设创新型艺术实践课程,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逐渐引进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提高对于艺术的审美水平。通过对服装的整体搭配和设计,学生可以提高对于美术的审美诉求,循序渐进地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艺术学习者。

结语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对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要进行全面分析,对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创新和改革,强调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于高雅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稳定发展。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虹,陈琦昌.人文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的审美艺术.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2]潘明,庞波.高校艺术教师能力素质培养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1(5).

[3]张秋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第9篇: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育形态/转换

人类早期的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的综合艺术。在相当长的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的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基本的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说,人生的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美育称为乐教,主要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母体,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可见,古代美育的乐教形式具有鲜明的情感和趣味性。

当然,古代的美育——乐教绝不只是形式上的情感性,它的形式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的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的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关怀是古代美育形式的最高指向。孔子教其弟子常常“鼓瑟击罄”,但是它的趣味教育的核心则在于“仁”字,所以他又说“里仁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所关怀的也是人的道德境界的完善。所以,古代的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乐为体,乐只是礼的手段与途径而已。《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作为古代美育的乐教,是一种以社会的道德关怀为内核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另外,古代美育——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古代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而且乐教之中也常含有非美育的成分。格外令人关注的是,六艺教育不是艺术教育,也就不可能是美育了。六艺教育中,乐与书是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礼是伦理教育,属于德育。数是数学教育,属于智育。射与御则属于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古代的“艺”至少有两层意思,即“艺术”与“技艺”。古代的六艺教育,既重视艺术教育,也注重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礼”,当然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置于六艺之首。显然,古代美育——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学上的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的概念蕴含着一种运动的复杂的内在意义的逻辑形式。

(二)美育是美术教育。

当美术教育取代传统美育的乐教的时候,美育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称美育为乐教的时间之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艺术教育”的概念则到近代中国社会才出现,而且与“美育”等概念几乎是同一个时期诞生的。然而,称美育为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则从根本上显示出由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变迁。这一时期,在保存中国传统的乐教形态的情况下,西方的素描、写生、钢琴、歌剧等艺术形式,也进入了中国教育领域,它标志着中国美育现代形态的全面形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今社会转换的时期,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学术界,美学与美术、审美和艺术是不分的,所以美育与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基本通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点是由于西方人的Aesthetic既有美学也有审美的意思,而且西方人在阐述“Aesthetic education”所指涉的通常就是“Art education”(注: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另一点是中西融合与古今转换,使中国人在许多新的概念形式面前还处于适应时期,一时还不可能得到明晰的理解与运用。所以,人们曾经把美育首先看成是美术教育。

(三)美育是心灵教育。

1889年,约瑟·海文的《心灵哲学》称美学研究的感性为“感受性”;1898年前后,人们已较为广泛地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不仅主张政艺分离,事艺分离,(注:康有为:《奏开学校析》,《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而且还认识到美育的主要价值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注:康有为:《大同书》,《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但是在概念形式上仍称美育为歌乐和乐教。

1901年,的《哲学通论》称美学为审美学,称美育为情感教育,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美育形式的内在意义。现代中国学人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略早于艺术教育。1907年,梁启超说:“美术的功用,是把那渐渐坏掉的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个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注: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他还说:“美术所以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生发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从求真入手。”(注: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第8页。)

王国维则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他又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家教也。”(注: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912年,鲁迅先生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认为美育即美术教育,这里的美术教育显然是包含动态、静态等所有艺术形态在内的美术教育。(注: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1921年,还称艺术美育为美术教育,其中的美术也指动、静两类艺术和兼两者之特征的舞蹈艺术。(注::《美术的进化》,《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直到1936年甚至更晚一些时间,还有人把美育理解为“美术教育”,还是与“美感教育”并立的以教技术为目的的一种美育样式。(注:陈之佛:《谈美育》,《学识》,第1卷1期,1936年5月。)把美育看成由美术教育和美感教育组成,对现代美育的分类研究来说显然是一种贡献,但是,从美术教育概念的取用来说,又体现出现代美育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后滞力。就美育概念的使用来说,早就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1921年,《美育》月刊主编吴梦非就学术界对美育概念的运用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在学术界“除了曾经专门研究美的学问,像蔡孑民几位先生以外,对于美育上往往起一种误解,有人说美育就是美术,亦就是艺术,亦就是美学。这种误解虽然不值作者一笑,但是我们提倡美育的人,亦应该解释解释清楚,使一般人才可以知道研究的路径,亦可以知道各人的责任。”(注:吴梦非:《美育是什么?》,《美育》,第1期第3页,中华美育会1920年编。)由于吴梦非等人的批评,学术界对于美育、美术教育等概念问题很快便作出更为恰当的清理和界定。

(四)美育是情感教育。

在人们普遍地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的时期,艺术教育的功能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早在1922年,梁启超便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时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注: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页。)此时,已将美术与音乐、文学并列。由于当时文学的地位比较显赫,所以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与美术合称的现象。他们说:“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希尔列尔(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故其渊源存于剩余之势力,无可疑矣。”(注: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文中希尔列尔即席勒,王国维赞成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美育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艺术门类的混称与独立,是艺术教育及其功能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影响较大的是1933年,承钧著《Motive(画因)——技巧》一文,首先对美术与音乐艺术进行分类研究。这种现象表明,美术被人们作为艺术总称的概念时代行将结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概念形式将可能在学术界得以普遍的流播。承钧说:“所谓美育教育,所谓自由画教育,总之都是从描写上去观察,又从观察获得认识,是眼的教育。犹如音乐,非有耳的训练不行。但观察以后,能认识什么?——认识美,明白美的组织,及种种的‘相’和价值。在这里有两个和美相同的系统,就是really(真实)和Alto(最低音部)的美。”(注:承钧:《Motive(画图)——技巧》,《艺术》月刊,上海摩社1933年编。)这种现象表明,音乐作为声音的动态的美术已经从静态的造型的美术中分离出来,音乐与美术是各自独立的艺术。也就是艺术不再是美术,而是各种门类艺术的总称。美育也不再指称为美术教育,而是随着时间流逝与知识空间的推移而被艺术教育取代。所以,大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美育的概念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而且在学术界显示出极其强大而久远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