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的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前言
众所周知,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劳动力的竞争,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企业招聘人才之首选。那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将如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重要内容。体育课程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的职责。从体育课程出发,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锻炼好身体的同时更好更快的掌握专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终极任务;同时实现发展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是奠定学生快速掌握专门技能的基础,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专门技术的进度。因此,体育课程的学习是高职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较高专业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它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融合,实现体育教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的定义
(一)劳动准备素质
劳动准备素质:简单的说就是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身体条件是指在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是指在任何劳动环境中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道德品质是指在劳动时应有的敢于吃苦耐劳和团队的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
(二)零距离
所谓“零距离”,即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完全吻合,这个吻合,不仅吻合在专业对接上,而且是不论任何岗位所需要劳动准备素质,就是学校要培养的。从而,达到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目的。
(三)课程
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四大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现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找人难”和“找活难”并存的矛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尽管我们可以归纳出诸多原因,但是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诸如“要有几年实践经验”、“要有敬业精神”等并不太高的要求看,无疑是针对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存在的“爱岗敬业不足”、“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意识不深”、“忠诚企业不够”等现象(在企业里常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学生味儿”、 “脚不生根”等通俗的语言来形容此类现象),而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人才焦点,而后相继出现的抬高就业的门槛,实际上是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同一性”水平上,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紧密联系。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的同时,根据目前所学专业的特点传授与其未来第一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应有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对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价值
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能力和技能训练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故而高职院校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价值显露无疑:1、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看其主要任务是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它的特色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劳动特点选择运动项目,编制个人锻炼计划;2、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看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从事未来职业相关技能能力;3、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目标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它的特色是劳动者学会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基础保健知识和运动知识;4、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目标看主要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它的特色是劳动者改善身体机能,促进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调解能力;5、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看主要是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众所皆知,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以及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 “零距离” 对接,既适应了社会发展,也要满足了学生对专业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实现了学生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从表1可知,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以接轨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各高职业院校即可依据各院校的结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未来社会需求和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如资源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开发以及土地测量方面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而且所要的身体素质以耐力素质为主,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可以长跑、登山和定向越野等有利于发展耐力素质的体育项目为主;旅游学院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气质、形象和体力服务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导游等工作,体育课程可设置礼仪、形体、登山、户外拓展等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为主。从而以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终极培养目标。
故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本课题组成员对九江市某高职院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题为“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必要性”的随机性调查,回收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75份,其中选择“非常必要”的19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18%,选择“没必要”的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91%,觉得“无所谓”的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91%,具体数据如表2:
依据表2 从可以看出,赞成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0.18%,这说明二者的对接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即从学生个人愿望出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不仅满足了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其身体健康;同时满足了体育课程与专业对口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对接不仅仅实现了学生掌握一至两门运动技能的终身体育目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达到与专业对口的身体素质要求,为学生学习扎实的专项技能奠定较充分的身体条件,从而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热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体现了体育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潜在价值,实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运动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目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心理健康目标(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社会适应目标(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 对接,是必要的、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满足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人愿望,也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现实需求,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6.
[3]周敏,周国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设置分析——以扬州高职院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15):126.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体化课程 教学设计 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学生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对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与升华。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当基于工作过程,将整个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培养企业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说,成功的教学源自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师如何运用职业教育的规律,根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方案,提高教学能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核心
1.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结合,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职业素质的外化。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能力。专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态度的表现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工作过程的协作能力。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标明了方向。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必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也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尺度。开发任何专业的一体化课程,都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才可能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就业市场标准的对接。
3.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对人的职业成长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中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三是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不是唯一的,有较大的开放性。简而言之,典型工作任务是某一职业工作领域中包含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能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人,也是拥有某种综合职业能力的人。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均要充分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把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与教育领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开展,把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起来教育教学。
二、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职业活动原则”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活动为向导。教学的项目载体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体现实际工作流程,依次设计教学的内容和顺序。
(1)职业活动过程向导原则。任何一项职业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需要运用好这一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职业活动过程,首先把职业活动过程介绍给学生,然后按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特别针对数控、模具等机械加工专业和维护维修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较固定的职业环境和过程,因此职业活动过程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
(2)职业活动情境导向原则。职业活动除了有过程,还要在一定职业情境下进行,有时这些职业情境随机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随着这些变化,从事这些职业活动的人员需要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职业情境,调整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或增减职业活动。对于具有这种特点的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设定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情境,以先易后难和过程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于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旅游、商业等各类服务专业具有深远影响。由于这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随机变化的职业情境和过程,职业活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就变得具有非决定性意义,这时职业活动的情境将成为更重要的影响教学设计的要素。
(3)职业活动效果导向原则。有些职业活动的过程和情境都不那么重要,而追求职业活动的效果。对于这类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展示各种效果,然后尝试用不同的职业活动过程、情境,去达到或者超越学习开始时所展示的效果。这项原则适用的专业一般是艺术类或其他专业中涉及艺术的教学内容。
2.“能力本位原则”要素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是有条件的,单项能力形成的条件,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中对能力的条件定义,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而综合能力的形成条件是具备相关单项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不要出现能力形成条件缺少的现象,以避免能力形成条件缺失而影响能力的形成的情况。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对能力的过程定义,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共同作用、每个环节又具有不同特点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编写中,应注意遵循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保证教学心理逻辑顺序得到贯彻。避免因出现能力形成过程环节的缺失,而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最终影响教学效能。
3.“抽象层次原理”要素
教育技术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抽象是人类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得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并用概念、范畴、规律等形式规定下来的过程。抽象层次原理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所用的语言、术语、图像等所有呈现信号的符号,都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使用,使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2)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预备知识与技能情况,也就是一门课程的设置既要有前面的课程做准备又要和后续课程相衔接。由每个学科构成的整个知识结构具有严格的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几门学科构成的综合学科,其内容的编排也是如此。
(3)恰当运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在教学中一般运用两种基本概括形式,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是直观概括,主要是通过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加工,从形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外部特征。理性概括是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灵活使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4.“重复作用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复作用是指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呈现。如机械类专业中的工程图样的识读,始终贯穿整个专业的学习,在不同的工种实训场合中重复出现,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理论层次上,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以不断深化其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学习一个概念,掌握一种技能,一般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认识过程。一方面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上去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去认识。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都是符合重复作用原理的。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重复作用体现的尤其明显,一个优秀技术能手在技能操作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训练才练习成功的。
5.“最小代价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最小代价原理是指用最少的篇幅、最少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最经济的设备完成教学任务。如机械加工类专业,属于高能耗的专业,实训工种需要考虑好最小代价原理,教学设计需要把实习材料、刀具材料等耗材系统地充分考虑在内,前一个项目的实训成果可以作为下一个实训项目的材料或用做于综合项目的零部件。
在职业教育改革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守职业教育规律的特征,也遵循“同课异构”的开放性特征,更多因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条件和资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我们只有把握住其核心问题和基本要素,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能效。
参考文献:
[1]张俊英.职业教育教学素养五项修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也可以说,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课程的要素资源,又包括了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体育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有利于体育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如体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体育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素,又包括了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如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师资等。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方法,现将不同的分类方法归纳如下(见表1):
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义,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拓宽体育课程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促进体育课程及体育文化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以及竞技体育之间的联系。三是有利于促进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文化的融合。四是可以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上来看主要是: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推动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四、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体育课程开发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它的开发利用决定这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但无论多么丰富,都必须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遵守健身性的原则、娱乐性的原则、适应性原则及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1)积极挖掘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体育教师和学生。课程资源的载体有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像教学用书、体育课程标准等属于非生命载体,而体育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就属于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其中教师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载体资源,体育教师既是体育课的组织者,又是体育课的开发者,对学生能起指导影响作用,对课程顺利进行起决策作用。因此,努力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是大学开展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必须认清形势,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才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也要为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让体育老师在实践中提高中和素质,使体育老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任务,发挥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作用。学生能够提供大量的素材性资源,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体育基础,对体育课的态度以及价值取向,无疑影响着体育课的有效实施。所以在开发利用该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作用,提倡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共同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课程资源的内在性,也需要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发挥,这样的体育课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2)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包括活动场地的合力建设和布局,提高利用价值;对器材、设备加以改造以及合理利用;制作简易器材,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满足学生“玩”的设施和安全“嬉戏”的活动区等。
(3)大力开发挖掘民间、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运动内容和方式,这些有着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点的民族运动项目,不仅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不断成为体育的重要手段。民间、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是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资源,对这类资源的开发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而且能极大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目前,在高校中开展比较普遍的项目有武术、民族式摔跤、舞龙、舞狮等,而大部分民间、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入高校体育课,这类运动项目还有很大的挖掘潜能。
(4)大力有效地开发利用图书馆、多媒体、自然环境等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类课程资源包括面很广,不仅包括课外体育运动、课余体育练习、学校举行的体育比赛,体育节等活动,还包括图书馆、网络、媒体技术,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加强体育体验;图书馆有大量的体育图书、体育历史资料,他们包含大量的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术;多媒体能有效地宣传体育教育,辅助体育教学。例如,武术套路教学,蓝、排、足攻守技术的教学,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形象,而且有效。在大自然这样广阔的空间里开展一些体育教学和活动,如爬山、远足、郊游等,不仅寓学于景,有效有益,而且陶冶情操。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会丰富体育课程、优化体育课程,促进体育课程发展。
五、总结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58-05
Related researches on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WANG Ji-shuai,FAN Bing-yo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gave an overview of related research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uctures and curriculum mod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has been expanded from the concerning of physical capacities and perceptions to the concerning of student’s emotion; the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s focuses more on nationality, region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s tends to diversifi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of students, and emphasizes more on process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clusive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he authors analyz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ucture will be the key area for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我国对课程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体育课程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课程研究才真正引起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教学理论界的重视[1]。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体育课程目标
1.1体育课程目标定位
改革开放初期,“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第一任务,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认识上是一致的[2]。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明确提出,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则众说纷纭。王健[3]认为:“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目标提法欠妥,目标陈述抽象、笼统,目标内容狭窄,全面育人功能体现不够。谭红认为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特长、生命、生活,关注学生的人生境界和生存质量及发展前景。王玮[4]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定位还应着眼于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此外,也有人以整体观的视野将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点定位在“体能、技能、德行”的基础上落实到“身育、心育、群育”的实践中,把身育、心育、群育等融于一身。
2001年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将“健康第一”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意义无容置疑。但体育课程是否应该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否应该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却值得商榷[5]。其实,体育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内容与其课程性质及其承载的使命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协调之处[6]。因此,体育课程是实现健康目标的课程之一,不具有唯一性。
1.2体育课程目标分类
随着国外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和课程理论引入我国,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目标分类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体育课程目标分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体育课程目标分类侧重于身体素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方面。王健[3]根据初中体育课程特点、功能和课程目标的分类理论,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认知、情意和发展3个领域,各领域的目标内容又呈现各自的层级化结构。季浏[7]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扩展到4个领域:身体发展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第二,体育课程目标分类趋于多元化、层次化、具体化。课程目标分类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已扩展到品德发展目标和社会性发展目标。张细谦[8]将其分为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朱伟强[9]从目标的表达形式、垂直分类、水平分类3个维度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归类,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分支目标。
课程目标分类目的是为了指引教师以不同的教学途径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对课程目标进行分类是有价值的,它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活动的实施有据可依,并为教学结果的评价提供了测量的手段,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有一定的外显行为特征,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10]。
1.3对体育课程目标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定位、分类等方面。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主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技能领域转向需要、情感、意志、个性、体育观等情感领域,但体育课程目标定位是否以“学生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值得商榷。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是以课程目标定位为依据,将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领域和认知领域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学生的情感领域的发展空间。在体育课程目标领域中,存在可预期的目标(结果性目标)和不可预期的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之分,其学习结果又有可测的目标和不可测目标之别。体育课程目标要如何具有明确、具体、可观测性,各目标领域之间的界线是否清晰、是否相互渗透,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2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开发
2.1体育课程内容定位
体育是一个多起源的学科,其内容源于军事、宗教、生产劳动、游戏、娱乐等,这就造成了体育课程内容相互间缺乏明显的逻辑关系,往往是并列或平行的关系[11]。劳动与体育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劳动是不是体育,如何将劳动变成体育课程内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体育教师。当通过对劳动外在的表现形式加工后和内在的功能(主体的非功利性目的)特征得以体现时,“劳动”变成了体育。然而,体育课程内容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呢?贾齐[12]以“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为中心,阐释了体育课程内容的运动(动作)相对应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运动(动作)从内部理解为关系性的存在;二是将包含该关系的运动(动作)作为它的“形态”性存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显性知识是容易把握的,而其内在的隐性本质性知识很难捕捉。这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内容如何定位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体育课程内容如何分类与设计问题。
2.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及利用价值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体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将竞技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来加以开发的思想,是学术界和广大体育教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识。诚然,如果不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体育课堂中,就难免会造成体育课程内容的竞技化、成人化。但也有人认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应该体现体育运动文化的原汁原味、完整的运动项目[13]。魏孝捷认为,竞技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符合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是学生喜欢和需要的,并且具有健身育人的功能。田菁认为,对传统竞技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造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重要一环,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此外,黄永飞认为各民族或区域的传统竞技运动项目是各地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对这类资源的开发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而且能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实践中,不仅能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还能提高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人”[14]。
2.3体育课程内容设计
张勤[15]从课程视角分析了体育课程内容在纵向组织过程中的3个基本设计向度(顺序性、连续性、纵向关联),强调了不同学段体育课程内容区别要以符合课程目标为前提,力求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相吻合。作为直接经验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应该是零散的活动或技巧体验,需要设计出一套具有较高精神价值的结构化、体系化的东西。马维平[11]运用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进行分析,将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兴趣、需要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逻辑依据,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对相同内容进行改造,使之突出一定阶段培养学生的侧重点,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的回归。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平衡性。
2.4对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的简要评价
关于体育课程内容的定位还比较模糊,没有达成共识,原因在于对体育内涵的界定不一。而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侧重于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各民族区域传统运动项目。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意义方面主要从教师的角度阐释,缺少对学生以及体育课程本身意义的探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是以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兴趣、需要作为逻辑依据,同时要注意体育课程设计的平衡问题。如何把握好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平衡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将体育课程内容和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体育资源有机结合也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体育课程结构和课程模式
3.1体育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结构是体育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发展的历史说明,推动课程发展的外在力量只有通过课程结构及其内部矛盾起作用[16]。
1)体育课程结构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必修课+两操一活动”这一体育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势在必行。何丽莹提出了“三课并重”的体育课程结构,将实践课与学科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综合课程的作用。在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呈多元化(即提供各种可能的课程组合)的趋势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李金梅[17]认为,利用系统整体中各体育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发挥和提高体育课程的整体功能。于文谦[18]认为,体育课程结构是构成体育课程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配合,将体育课程结构分为课堂体育、校园体育、生态体育和社区体育4个部分。然而,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求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在学校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这将有利于体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和实现[19]。
2)对体育课程结构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结构的研究甚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体育课程结构的内部动力要素是什么?如何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体育课程结构将是一个新的突破点。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可以解释为课程结构的各要素对课程结构的贡献之和,通常来说,课程结构各要素并不是到达它们各自贡献的最大值(或许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而是各要素有机地融合一个整体,进而发挥整体贡献的最大值。在融合的过程中,把握体育课程各要素各自贡献值的“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3.2体育课程模式
1)体育课程模式类型。
在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发展体育课程模式、人本主义体育课程模式、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体育课程模式,其中发展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前国内较为广泛认同的一种体育课程模式。诚然,这4种模式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一定关联的。潘绍伟、于可红[20]从宏观层面将体育课程模式分为学科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和综合体育课程模式。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李艳翎[21]从体育课程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体育课程模式的走向,阐述了体育课程模式从求同模式逐步地向求异模式转变的原因与方式,为体育课程模式发展的奠定了基础。
中小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年三次选项”模式、“班级一主多选”模式、“大课、小班、选项”模式和“基础+选修”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是考虑了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增加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课程类型组合成为体育课程模式创建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创建了以“必修+选修”项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22],实现了由“选修课、活动课”向“必修+选修”校本课程的转变。体育课程模式的创建是以学生为根本,实现课程类型的多维度融合。张正中[23]构建了示范性高中“三修”(高一精选内容普修+高二模块选修+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体育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整合了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何元春[24]提出以单元为基础的模块组合的体育课程模式,作为单一教材单元,可以把发展身体的各种基本教材作为必修教学内容,各模块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2)对体育课程模式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模式研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与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研究表明,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趋于多元化,课程类型组合成为体育课程模式创建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然而,体育课程类型各部分以何种形式、何种比例组合,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体育课程模式构建过程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如何挖掘体育教师的专业潜力也值得思索。
4体育课程实施
4.1体育课程实施内涵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实施是调和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体育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体育课程教学新文化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实施是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体育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调适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25]。总之,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学校个性生成的过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验生长的过程。
4.2体育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价值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实施走向民主化,意味着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意味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意味着课程实施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26]。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促进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体育课程实施的走向。可见,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课程参与。也有学者从体育教师文化程度、素质,课程设计,学校行政资源,课程文本的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了影响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重点阐释了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双向共赢性[27]。有研究指出,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定位密切相关,因为任何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参与水平。然而,在体育课程实施中还要注意调动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等的个体差异,以增强体育课程的可行性。体育课程实施单靠课程实施者“照本宣科”地执行课程计划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须加强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的对话,达成对课程方案的一致理解,形成改革的共识,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地开展。
4.3对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简要评价
切实有效的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最终是体育课程实施。在我国以往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恰恰忽视了课程实施这个重要环节,而对课程方案和改革结果之间的实施过程的切实考察较少。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发展的过程。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价值和作用。
5体育课程评价
5.1体育课程评价内容
体育课程评价对体育课程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从宏观角度来看,陈令伟[28]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应当从课程编制的思想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条件等诸多方面来充分考虑。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关注对体育课程内容本身的评价、课程实施及条件的评价。从微观角度来看,体育课程评价实际上包括了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自评4个方面的内容。体育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体育过程本身[16]。因此,体育课程评价还应从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予以确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幅度,而且要注意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等。贾齐提出了“以教学设想为中心”的课程评价模式,认为教师是教学设想中与教材研究最核心的部分,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步骤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5.2体育课程评价尺度和指标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29]。樊炳有[16]具体地将体育过程评价的角度归纳为5个方面――知识、技能、表象、情意、体质。此外,罗玲红[30]运用Fuzzy(模糊)公式综合评价法将体育课程质量考核评价分为课前准备、课的组织、授课效果、教育功能4大类,并将难以充分量化的带模糊性质的指标加以较为准确的评分,有利于评价指标的明晰化、准确化。体育课程的评价仅仅停留在以某个指标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层面上不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就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而言,既难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难以说明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
5.3对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程评价关系到整个体育课程体系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制定体育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需要。在结果评价的基础上,要重视体育过程评价。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如何构建,以及各指标的相互作用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定仁,徐继存.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
[2] 陈琦,杨文轩,郑俊武,等.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1998,18(5):1-4.
[3] 王健,潘明. 关于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思考[J]. 体育与科学,2000,21(6):49-50.
[4] 王玮.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393-394.
[5]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7.
[6] 梁国立,高嵘. 中、美体育课程标准的比较[J]. 课程•教材•教法,2004(6):91-95.
[7] 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
[8] 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J]. 体育学刊,2007,14(4):8-11.
[9] 朱伟强. 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02-1103.
[10] 刘昕.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30-1533.
[11] 马维平,晏冬丽. 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逻辑探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117-119.
[12] 贾齐,李捷. 作为“关系”的体育课程内容――以“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为中心[J]. 体育与科学,2004,25(2):71-72.
[13] 田菁,杜欣,杨银田.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造的理论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87-89.
[14] 梅正宗. 论当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价值[J]. 教学与管理,2008(12):47-48.
[15] 张勤. 论体育课程内容纵向组织过程中的基本设计向度[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125-127.
[16] 樊炳有,李景平. 对体育课程体系结构要素的探讨[J]. 体育学刊,2000,7(1):63-65.
[17] 李金梅,谢瑾,张军,等. 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 体育科学,1998,18(5):9-11.
[18] 于文谦,苗治文. 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J]. 体育学刊,2002,9(3):77-78.
[19] 陆作文.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4-87.
[20] 潘绍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90.
[21] 李艳翎. 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98-800.
[22] 董翠香. “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体育学刊,2007,14(6):83-85.
[23] 张正中,李大光,陈雄略,等. 示范性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模式研究[J]. 体育学刊,2006,13(5):94-97.
[24] 何元春.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4(2):237-239.
[25] 胡庆山,孙岩,王健. 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及本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76-78.
[26] 张细谦. 当代学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74-75.
[27] 王健,胡庆山. 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68-74.
[28] 陈令伟,董杰,王璋. 论健康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功能与方法[J]. 体育与科学,2007,28(2):93-94.
一、校本课程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涵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
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
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做如下的尝试:第一,构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决策系统。主要指体育部教学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决定体育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系统。为了使课程建设和发展得更好,应以广大教师为主体,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第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系统。实施主体主要由管理办公室或教研室组成。其中,办公室贯彻学校的政策,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而教研室则根据整体安排,确保完成体育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第四,信息的收集系统。组织一支认真负责的信息小组,专门负责收集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相关信息。信息收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客观信息,及时反馈到管理办公室,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评价。除此之外,课程管理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5).
[2] 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 靳玉乐主编.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慧琼,罗宏文.校本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思考与实践.湖北教育2005(1).
[6]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
关键词 应用技术本科;体育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29-04
应用技术本科院校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学校类型。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1]。
以“基础、普及、提高”为主线,以“终身体育”为方向,是应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程要发挥好服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需要寻求融合要素,以课程为载体,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对接。
一、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通常以追求专业化的运动技术和促进身体健康为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体育课程教学是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融于身体活动的教育过程,其课程目标一般分为五个领域:一是运动参与目标,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意识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二是运动技能目标,即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三是身体健康目标,即使学生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根据自身体质状况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一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四是心理健康目标,即使学生自觉运用适宜的体育活动或方法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五是社会适应目标,即通过体育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使其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总体上看,体育课程目标指向“知识与技术”“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三个方向。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基层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这些岗位工作的性质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要求技术人才既要懂理论和技术,又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持续工作是以健康的身心为前提的,而要获得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而这也恰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3]。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发展研究的方向与灵魂。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方向上是一致的[4]。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方向、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等问题,也关系到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不同类型专业特点有侧重地调整体育课程目标,即明确体育课程教学需要辅助应用型本科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及实现方法等,既要保证基本目标实现,又要助推专业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最关注的问题。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体育课程目标亦应与此相契合。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在岗位操作、技术实施等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信与坚韧、运动能力、观察力、反应与判断力、解决力、控制力和组织力、合作能力等都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任何一项实践和生产活动都受思想及意识的支配,也就是说,人的肢体活动或所谓的实践活动都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因此,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实践意识为前提,同时增强学生的肢体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意识和肢体能力,才能发展好职业能力。即,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体育运动和技能学习激发学生潜在的实践意识,通过思维方式迁移和技能迁移等,解决学生能操作的问题;二是通过掌握运动技术,增强技术人才的肢体能力,解决学生善操作的问题。
二、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对接
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对接主要是解决体育教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问题,通过两者的融通与渗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益,提升体育课程价值。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一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必修课又分普修课和专修课两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安排中,一般是在一年级开设体育普修课,设置基础课程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大学二年级时,体育课一般设为专修课,教学内容以必修选项课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某一类运动项目进行系统学习,掌握该项目科学锻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事实上,这种专修课开展得并不理想,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学校资源限制、学生参与意愿不强、项目脱离学生生活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应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从知识与技术结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确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要素与体育课程要素的共有内容,将专业需求分解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中,以体育学科知识和技术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来达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目的。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改革体育课程设置结构及课程内容,实现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对接。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调整体育课程结构。在不增加体育课数量的前提下,可将一年级的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发展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二年级、三年级时,结合专业需求开设特色体育必修课和选项课,按照知识与技术、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三个方向,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改变体质、急救知识、个人卫生、运动生理、教练理论、保健知识、心理调节、体育游戏、技能体育、竞技体育、岗位体育、生活体育等课程内容,从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保健、竞争、合作、交往、娱乐、竞技、生活、职场等方面实现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对接[6][7][8]。这种课程体系设计的突出特点是,跳出了单纯的竞技体育教学和生物体育教学的限制,拓展了知识体系,为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个性学习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是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在确定课程内容时,从技能、知识、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来选择。首先,依据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内容来确定该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从中提取与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确定体育知识内容时,先逐条针对每条体育技能确定要获得该技能的学习者应当“知道”的内容,即知识内容及其要求,仔细地列出每条知识内容,并根据技能形成要求、教育层次和课时容量,认真甄选每条知识;在确定体育情感与态度内容时,也是先从工作任务入手,确定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最需要的工作品质是什么,然后将其融于体育项目中,让学生通过体育项目的执行发展各项工作品质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最后,将这些知识、技能、职业态度和情感需求进行汇总,开发和创新体育课程项目。
三是拓展体育课程空间。终身体育强调个性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其包含着人的一生中都要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含义。终身体育的实现,意味着除学校体育外,学生将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创新学校体育课程模式,与生活体育接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观念,就成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创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是拓展体育课程空间的重要形式。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在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条件下,以健身为目标,促进学生个体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掌握评价自身运动水平的能力,并学会在遇到运动伤害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知识,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生健身及休闲体育的管理,在确保其规范化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健身指导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校园内部体育组织机构,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依托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各类科学健身讲座和系列休闲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竞赛,促进体育知识传播的多元化。
三、体育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对接
体育课程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学生的职业成长、终身健康发展服务。要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转变为人才的现实职业能力,需要一个知识和技能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习得、应用、迁移和建构四个环节。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要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需要关注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是习得。习得是因学习、练习而掌握,是个体获得事实性知识,并习得外显动作、对内调控能力的过程。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而言,习得过程是在原有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基础上不断扩大认知和实践范围,形成对体育知识和系统技能的全面认识的心理活动。同样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需要经历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会在不同的项目学习中进行创新的尝试,从而获得不同的学习结果。有效的习得过程,是在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操练而习得,形成基于不同个体条件基础的运动能力和专业能力结果。
二是应用。仅有习得,没有知识体验的实践过程是难以实现创新的。应用是在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真切感受和对体育活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对其产生情感并创新具体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动作性知识和动作技能产生及创新的策略,这也是通过个体体验将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践转化的重要过程,更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必经过程。
三是迁移。迁移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已经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影响;二是指学生已经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其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本文所讲的迁移主要指后者。要实现迁移,首先必须学会反思。反思是指学生以反身性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等方式,对自身经验、活动或身心结构进行从外在本质到内在本质把握的过渡。在迁移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刻反思感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升华过程,将其经验和思维方式转移到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中,并通过专业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四是建构。在反思和迁移的基础上,学生以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视角去感受、体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并在实践中将体育知识及思维过程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即建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单一和单向的活动,是在个体自己主动、积极的调控下进行的持续、反复的改变过程。
四、体育课程师资发展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对接
无论是对于体育教学,还是对于专业教学,都应注重教师的个体因素,以教师个体素质的提升消解学生个体因素中的不良倾向,真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体育课程师资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认知,使其与专业师资达成人才培养共识。具体策略是推进体育教师转型发展。
一是从教学型转向教学型与科研型并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体育系部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并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调整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深谙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了解各专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懂研究能钻研,可通过课题研究、学术活动、与专业教师结对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
二是从通才型转向通才型与专才型并重。体育教师在承担公体课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某项体育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与锻炼,加强专项体育技能发展,与某大类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需求相对应,学校则要用经费资助、重点培养、破格任用、选拔骨干等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体育教师迅速成长[9]。
三是从技术型转向技术型与反思型并重。有研究显示,教师认真备课程度、是否与学生一起进行技能练习、教学法的适宜性、教学组织的有效性等教师个体因素,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否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是否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等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次要因素。由此,既要关注教师的技术性成长,更要关注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可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小组互动、观摩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反思,通过反思和迁移,将体育教学与专业教学、体育学习与专业学习更好地联结起来。
参 考 文 献
[1]庞丽静.600 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酝酿大变[N].经济观察报,2014-05-12(3).
[2]陈小虎,杨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0.
[3]汪玲玲.论休闲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1):70-71.
[4]东芬.“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目标实施的思考――基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4):94-96.
[5]孟繁,谢联瑞,何向彤,钱辉.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与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98-102.
[6]缪建东.生活体育――社区教育新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1(3):103-106.
[7]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4:85-86.
[8]杨岭,全.超越技能的文化表征――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追寻[J].教育研究,2014(10):58-63.
[9]曹勇.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12):48-50.
On the Strategies of Linking Sports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ng in Applied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
Zuo Ningning, Liu Ji’an
Abstract As the public foundation courses, to give full play to serve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specialized personne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a need to seek the fusion elements and regard the courses as the carrier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docking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from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tc. And it is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guid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transform and develop from teaching teachers to teachers engaging in teaching and science research simultaneously, from general teachers to teachers with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abilities, from technology-based teachers to technology and introspection-based teachers.
兴趣又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为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通过这些年的体育教学,我感觉运动兴趣对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即使学生们对其它课程(如数学、英语等)没有兴趣,他迫于社会、家庭、教师、同学们等方面的压力,也必须强迫自己去学,体育课程,如果不能引发他(她)们的学习兴趣,他就完全可以在体育课上不好好学,应付去学,被动去学,在课外更不会去练,去复习,也很少有人会敦促他们去练,说穿了,家长和学生考虑体育成绩不会太影响他们高考升学问题,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分配、就业机会和生活,因此,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才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以往的体育教学,就会发现,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化等因素,致使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体育课,要说能够坚持去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那就更少之又少了,当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毕业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由于工作的繁忙,时间的紧张,也就更没有人能经常去参加体育锻炼了。虽然现在我们国家已提倡全民健身运动,许许多多的人也加入了锻炼身体的行列,但这些参加锻炼的人与我国的总人口比较,可以说,能够经常参加锻炼、天天都能坚持锻炼的人群还是较低。实际上就现在而言,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主要有两类人群:即退休的老人们和体弱多病的患者。他或他们一个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一个是为了加强体质,恢复健康。而绝大多数年轻人是很少有时问、有规律的去参与体育锻炼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她)们对体育活动表现出淡漠的态度。但同时他(她)们也缺少一个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我认为将来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应把怎样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当做中心重点去抓好,我感觉,与其让学生多学一些竞技运动方面的技能和掌握一些运动的动作,还不如重点去培养如何激发和保持好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这才是今后我们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即使让学生学会了一些技能与技术动作,但如果他(她)们对所学的这些运动不感兴趣,不爱学,更不能够天天都去参与锻炼与训练的话,那就人问他(她)们学了也白学,学了也用不上,更谈不上终身受用。如果这样的话,他们怎会有一个强壮切健美的身体呢?所以,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应着重考虑如何去激发和保持学生们对运动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她(他)们才能去爱好才能去学、去练,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要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就应该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以往我们忽略的,很少注意的就是这一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我们当教师的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素有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体育教学就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事实上,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缺欠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甚至冷落。我们要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运动项目,多选择趣味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这有助于人际交往,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的运动项目;再者,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切忌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要努力把课堂气氛营造的轻松、愉快、和谐;教师的教态要温和、平易,语言要诙谐、幽默,简练易懂;评价的方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发展,要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进步中收获自信。另外要切记,评价的方法和结果不能使许多学生都成为体育学习的失败者。
我想,未来的小学、中学、高中体育课程更加重视学生掌握一至两项感兴趣的、有利于自己课余时间能使用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高中,将更加重视选项式体育教学。未来体育课程也会更加关注人的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因为体育是一门语延续人的生命有密切关系的课程。由于它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未来的课程中将会把树立每个人终身体育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通过我们每一位体育教者的不懈努力,使每位学生达成这一目标,即让每一个学生学会一至两项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足以帮助自己终身参与体育的活动内容,从而使自己具备终身锻炼身体的能力,并获得和增加在现代社会中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满足自己健康的同时,也能帮助周围的人共同获取健康。
[关键词]高校体育工作 隐性体育课程 体育文化
一、定义及内涵
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其《班级活动》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也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两者发展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显性体育课程泛指学校体育工作中开展的一系列外显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保障、科学而系统的体育教学、训练及竞赛工作。隐性体育课程则指:按照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体育教学目标,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在其定义中,“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是对隐性体育课程核心内涵的精准概括。
二、隐性体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独特教育功效
目前对隐性体育课程的研究,普遍认同把其基本内容分为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项。
(一)物质性。
学校的物化体育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各种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艺术物态(如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等),是隐性体育课程开展的物质基础。客观物体本身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通过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创造,体育物化环境就变得“活”了起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一所体育环境建设得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充满着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蓬勃的青春活力,使学生在得到美的享受和体育文化熏陶的同时,深刻影响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和体育思想。
(二)行为性。
学校的行为体育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的体育形象、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交往行为。学校体育活动参与主体的行为状况是发展隐性体育课程的关键所在。主体行为的体育形象,主要指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和体育教师的人格、品行及教学风格等;体育文化活动的载体,主要指自主性的体育学术沙龙、体育兴趣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传统体育活动、体育知识竞赛等等;体育交往行为的载体,主要指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院系之间及校际之间的体育交往活动。在上述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依据已经理解和正在理解的体育观念、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规则等,引导或制约自己的体育行为规范,选择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相适应的体育行为方式,并逐渐形成较稳定的体育习惯、兴趣和爱好。这种体育文化的长期积淀,会促进学校整体体育风气的长期稳定和传统体育活动模式的逐渐形成。校风与传统好比无声之教,对学生的影响迅速、有效和深刻。
(三)制度性。
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体系。学校已建立的体育考试、体育达标、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运动竞赛管理、体育社团管理、体育教学管理等制度体系及体育宗旨、主题、旗帜、会歌等延伸性的文化标志,都是学校体育建设的经验总结与宝贵财富,反映了学校领导者和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都是隐性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整合与保障的作用。
(四)精神性。
校园体育精神是学校对体育工作各个方面的精华汇集和提炼而形成的,其载体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的体育传统、体育风气,领导者的体育风格、体育教育理念等。校园体育精神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理念,是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因而,直接影响着行为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体育观念,影响着学校的体育指导思想,关系着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进展。校园体育精神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由于这种校园体育精神,是通过校园主体共同实践并经反复选择、凝炼和历史积淀而成的,从而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师生,具有向往感和亲切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加强高校隐性体育课程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在学校体育的各项具体工作过程中,尽可能多样性地融入体育文化元素,引导人们逐渐改变对体育存在的简单片面认识。
(二)加强校内各体育相关部门的配合,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竞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设立“体育文化月”并形成制度,为独特校园体育文化的逐渐形成奠定基础。
(三)长期稳定地以校报校刊、校园网络、宣传栏、讲座、沙龙、知识竞赛等形式为平台,普及体育知识、指导健身,并宣传学校体育工作。
(四)设立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奖,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激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学校体育工作中来。
(五)加强校、院、系之间,校际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并结合学校体育工作优势和特点,创建本校的特色体育,探索和形成能充分反映本校体育工作特色的校园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韩忠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学校隐性体育课程体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2004.03期.
[3]许彩明,王若光.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2004.03期.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体育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在新课标理念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1]。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施行)》,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从事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形成独立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中包括了教学设计技能。由此,体育教学设计能力成为了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体育教学设计能力是实施体育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最优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对该领域的尝试性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教学设计以及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问卷调查法和咨询法
对2010年参加云南省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竞赛的70名中小学青年教师展开体育教学设计需求的问卷调查,并对该次比赛的评委专家以及部分比赛课指导教师开展了相关咨询,以获得课题研究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支撑。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的检验,发放问卷70份,回收68份,回收率97%,有效率100%。
1.3数理统计法
收集、处理和统计调查研究中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问卷所得数据均使用
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处理。
1.4逻辑推理法
运用逻辑学方法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归纳演绎,形成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认知情况
表1的调查数据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成为教学设计者的角色比例为92.6%。这
说明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绝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已深刻意识到体育教学设计对贯彻体育课改新理念,实施体育课标,达成课程目标,落实体育教学对学生教育、教养和发展功能的重要性。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理论、原理和方法体系的学习需要则达到了100%。据了解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学设计理论原理和方法等的急切需要与教师在此方面实际能力的缺失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表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认知”的需要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内容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不太需要不需要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36(52.9%)12(17.6%)15(22.1%)5(7.4%)0学习体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原理与方法。48(70.6%)20(29.4%)000 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者的适应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依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成为“教学设计者”角色的内涵和能力提出切实的要求并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帮助老师们强化设计意识,发展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着眼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设计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训练,尽快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2.2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能力的需求情况
0表2详细呈现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能力的需求情况: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分析能力持肯定的达85.2%,持否定的为14.8%;对体育教材分析能力需要持肯定的达100%;对学生学情分析能力需要持肯定的达98.5%,持否定的为1.5%。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常需要具备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能力。相对来讲对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分析略差一些,这反馈出少数教师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视不够,对教师“为何教”、学生“为何学”的问题关注不足。对体育教材和学生学情分析的需要都很高,表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十分明确分析体育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能力的增强不仅要关注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了解,还要结合具体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加强前期分析能力的实践操作和训练。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教学要素设计、完整教学方案的编制、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设计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为学会设计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的体育教学设计方案寻求充足的依据。
2.3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中基本要素设计的需求情况表3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设计中各要素设计的需求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0表3中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的需要情况:其中需要掌握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师比例为98.5%;需要掌握教学策略设计的教师比例为98.5%;需要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师比例为97.1%。这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基本要素设计能力的需要水平都很高。究其原因:第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已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向和灵魂,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引领着其他教学要素的设计。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从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表达方式上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全面、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等特点,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第二,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刻地感受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设计适合教材特征、学生学习实际和实际教学条件,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策略涵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教学媒介等。第三,中小学体育教师明确了要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规划完整、有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过程。因为,优质的体育教学过程设计是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组织的有序,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运动负荷的适宜控制,教学密度的良好安排,教学节奏的控制和教学管理高效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的设计还缺乏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尤其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转型适应性不足。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学习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的变化,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体育教学目标、策略、过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借鉴优秀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设计经验。同时,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会多运用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并通过设计实践检验和反哺教学设计理论,逐渐形成科学性强,操作性优,实效性好的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
2.4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撰写能力的需要情况表4中小学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案编制能力的需要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0通过表4读者可以了解到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体育教学方案编制能力的需要状况如下:体育课结构和顺序的设计、体育教学时间的设计、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均达需要的为100%;体育课中教师活动的设计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均达98.5%;体育课密度的设计为97.1%,教学主题的设计为94.1%。体育教学方案编制是基于前期分析和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基本要素的教学设计成果的编制,是体育教学设计成果形成的中心环节。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中的方案编制能力的要求极高。究其原因,完整教学设计方案是体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终极成果,是体现教师教育思想,专业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物化而又直观的教学文本,是一堂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预期方案。能够充分展示每一位设计者理解体育课标,结合教学对象实际,优化体育课的结构、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个性化地设计教学主题,灵活地处理、驾驭教材;合理确定各部分的教学时间,创造性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科学规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能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能力是体现教师体育设计能力的核心部分和显性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学习和熟悉教学方案编制的要素、步骤和方法,并尝试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同时需要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学习、和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和设计方案竞赛等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能力。
2.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评价的需要情况表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评价的需要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0表5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需要率为97%,而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需要率为100%,这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评价需要很高。无论是对体育教学设计中评价环节的设计还是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评价都需要。体育教师应认真领悟体育新课程有关评价的改革要求,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个性化的设计评价标准、灵活运用评价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改进教学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在教学实施前和实施后,体育教师还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因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框架,一个思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忠实执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而也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总之,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解和尝试性运用体育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通过体育教学设计实践强化教学过程中评价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案评价的要素、步骤和方法,逐渐提高体育教学设计评价的实践操作能力。
3研究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者”的角色需求较来越高,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都急切需要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3.1.2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常需要知道体育教学设计前需要重点分析哪些要素,以及如何有效地展开分析,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3.1.3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要素的需要水平较高,因为这几大要素的设计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展开个性化和创新性设计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设计能力的核心环节。
3.1.4体育教学方案编制是基于前期分析,以要素设为导向,形成教学设计成果的过程,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关键环节;
3.1.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案的评价设计的需要度较高,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手段,而教学方案的评价则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3.2建议
3.2.1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他们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强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监控教师教学设计工作的常态化和实效性。
3.2.2全面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有关教学设计能力的需求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有效途径,增加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2.3教师自身要善于更新教育教学的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结构,结合实际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过程,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最终实现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
[2]王丽君.系统化体育教学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4月:105―107.
[3]焦敬伟.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86.
[4]苏正南.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体育与科学,2003年11月:67.
[5]庞志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 ――基于新课标生成教学的思考[J].辽宁体育期刊,2008.3.
[6]王玉江, 陈秀珍.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与提高的建议[J].教育探索,2007年 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