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

第1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 知识溢出 网络关系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个产业集群无论初始竞争优势如何,但如果长期不进行技术创新,迟早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被很多文献所关注。一般认为,集群企业与分散的企业相比,具有创新环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知识溢出效应。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知识的溢出使企业创新资金被耗散,导致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本文以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现状为背景,客观地分析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关系。

一、知识溢出的正效应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主要来源于群集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的可得性、“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吸聚作用以及植根性等方面(刘友金等,2001)。产业集群由于社会网络增进了信任和联系,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有利于隐含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技术创新的优势(蔡铂等,2003)。知识溢出导致的集群企业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知识溢出改变了集群企业创新的知识环境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实现的,企业学习有多种途径:一是企业及其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取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实现创新;二是企业不断地吸收外部同类竞争对手的信息、顾客信息、科研机构的信息和直接聘请外部技术人员,实现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一般情况下,企业靠自身知识积累实现技术创新速度缓慢,获取外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信息成本较高。但在集群中,由于“近邻效应”和社会化效应,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多,知识转移过程障碍少,特别是技术人员在集群企业间频繁流动、密切交往,导致知识信息快速扩散,从而降低了企业相互学习的成本。集群企业不仅能够较好地直接相互学习,而且可以共享集群知识。因此,集群企业与分散企业相比,多了一个学习渠道,或者说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知识溢出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资源实现互补

企业为了开发新的产品和生产技术,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和存在于其他企业内部的知识重新集成,需要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但在远距离条件下,会产生较高的合作成本。集群方式缩短了企业间的认知距离,集群内部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创新合作。集群企业的创新合作更多地表现在共享知识上,企业在吸取集群其他企业知识同时,也在开发自己的知识,其中很大一部分溢出成为集群知识。在每个企业知识信息不断生产和扩散的过程中,整个集群知识水平会不断提高,反过来,较高的集群知识水平为企业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平台。也就是说,在知识要素流动及叠加的基础上,企业更容易通过组合和再创造实现知识更新。我国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中,往往有大量同类和相关类企业,这些企业既有能力和资源方面的同类性,又有差异性,正是在同类和差异的基础上才构成了集群企业特有的知识互动。有时,尽管企业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在相同的条件下从事经营,可以共同建设同一区域,由于对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产品比较了解,便于企业比较和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推动生产的差别化、专业化。

(三)知识溢出容易使企业探寻到合适的创新路径

企业创新能否成功,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市场对新产品的认可度。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需求市场变化加快,对单个企业来说,把握市场需求脉搏并非易事。单个企业获取的信息毕竟有限性,因而创新决策充满风险。集群是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可以形成多个企业共同搜寻市场需求信息的局面。由于信息传播,群内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信息源,每一个企业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其他企业的决策参考。一般情况下,企业无需自己加以试验,通过近距离观察其他同类企业应用新技术的结果,就可以确认采用该项新技术的成本和市场收益,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集群引致大量顾客聚集,同时也形成了市场信息聚集,在这种环境中,企业能更快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容易寻找到合适的产品创新路径。

二、知识溢出的网络关系负效应

创新取决于创新者预期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在降低跟随着创新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创新者的收益,即知识溢出具有两面性。Lamoreaux和Sokoloff(1997)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玻璃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进行了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充分条件,产业集群降低了原创企业技术创新收入现值的期望值,出现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负效应。

知识溢出的负效应与集群内部的企业组织结构高度相关。如果集群内规模相近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多,那么在溢出效应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带来的外部经济性会随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加大,这大大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机(Henderson,1998 )。我国传统产业集群中,鞋类、纺织、服装、陶瓷、玩具、家具、五金等类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多数,进入这些行业的技术和资本门槛较低,因而集群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甚至有很多微型企业和作坊式企业;加之多数企业从事同类产品生产或者最终消费品生产,内部分工程度不高,知识溢出导致集群内产品雷同化,出现恶性竞争。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资本条件。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现金流量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一个内部约束。小企业普遍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和资金支持,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另外,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即存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果创新的外部性很强强,企业的技术模仿动机会超过创新动机。总之,一个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企业平均规模较小,规模分布离差亦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就会较弱(李永刚,2004)。

知识溢出的负效应与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相关。集群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是企业创新的动力的来源之一,但企业的创新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即创新行为不能产生预期收益,创新动力就会减弱。如果没有外部制度约束,加之顾客需求没有进入挑剔阶段,模仿产品或低质产品往往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可以制定更低的价格从而获得一定收益,那些缺乏创新能力而求生存的企业必然选择模仿,而不是创新。严格说,企业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来提高收益相对于通过增加其它投入来提高收益的比率越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就越少,甚至不进行技术投入。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完善,在一些集群内,知识溢出强度超出一定限度,集群内的创新企业没有能力排除集群内的其他企业从技术创新成果中受益,创新者积极性受到抑制,企业研发投入较少,缺失创新活动。更有甚者,一些集群中,制度建设缺失,管理松弛,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因此,套牌严重,抄袭成风,企业在产品、价格、营销模式、广告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低质化现象。甚至在品牌命名、商标设计上都存在模仿。

过强的网络关系也抑制了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溢出与网络关系密切相关,关系资产的存在是技术知识信息在集群内得以快速扩散的主要原因。不仅知识溢出本身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且过强关系嵌入也给企业创新带来不利影响。因为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限制了外部信息、技术与人才的流入,使得模仿与跟随策略就成为产业区内一种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光等,2007)。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如技术引进,外部合作,自我积累,这几种渠道对包括集群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集群企业还可以享有集群内部知识扩散的好处,这得力于内部的关系网络。但关系网络很可能使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内部知识而忽视外部知识,长此以往,企业视野变窄,惰性增强,缺乏主动获取外部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创新能力。

三、结论和对策

知识溢出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了条件,知识溢出来源于集群企业的网络关系,但知识溢出和网络关系是把“双刃剑”。知识溢出使企业模仿成本较低,特别在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同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的情况下,导致集群企业过度模仿和恶性竞争;过强的网络关系很可能使企业关注内部知识而忽视外部知识,抑制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增强集群企业创新动力、提高集群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健全和完善集群区域内对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各项保护制度,这包括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二是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品牌意识、名牌意识,推进企业分工和差异化竞争,为提高技术创新企业和品牌建设企业的收益创造条件。三是要通过舆论宣传、培训辅导等形式,建立区域“诚信”文化,培育创新文化,树立企业长期发展观。四要树立开放意识,引进外部企业、资本和人才,加强群内企业同外部企业、高校、研究结构等相关组织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学习型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33-37.

[2]蔡铂,聂鸣.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与技术管理,2003,(7)):58-59.

[3]Porter M.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9(6):77-90.

[4]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3):23-30.

[5]Henderson D.Build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Networks:Lessons From the Welsh Medical Technology Forum.Regional Studies. 1998,32(8):783-787.

第2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Architectural Major

Wei Wei

(Gans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anzhou 730050,China)

Abstract:This class will be focused on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discussion to find a suitable architectural students to develop computer skills and effective way.

Keywords:Architectural profession;Computer basis;Teaching methods;Innovation

一、前言

我国高职院校对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视,源于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或一系列必修课的基础课程,处于与数学、英语等课程重要性相当的地位。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非计算机专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教学方法要与之相适宜,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去。针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应侧重数据库、多媒体制作和实用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等能力的培养,并且结合实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而建筑类专业在工程造价、工程经济、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为减少工作量常常需要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因此,高职院校在针对建筑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当适应该专业的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予以改进,最终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建筑类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特殊需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行的是“一刀切”的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根本无法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不同需求。与文科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建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更深入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方法,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软件的操作和运用,比如CAD软件、PS软件、SU软件。

(二)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兴趣差异大。这方面的差距主要是源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表现在普通高中学生和“三校生”之间计算机基础和起点不同。前者由于在高中阶段便学习了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与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复,而后者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也已经接受了一部分计算机课程教育,因此学习的兴趣有所降低。另外,还表现在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求也不同。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部分。主要表现在课程的教授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又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计算机基础不同,容易造成听课效果的不一致,从而影响总体的教学效果。另外,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扩充,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课时的安排满足不了实际教学需求,造成教师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较弱。

三、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分级教学法。分级教学就是指在入学之初,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的了解和考核对学生进行分班,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进行差别式教学。分级教学适应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易于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则可根据层级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学负担,也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等级的划分是动态的,必须根据学习情况予以适时调整,更大的激发学生热情,尤其是初级班。运用到建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设置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教学模块,不同等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并完成相关的课程任务。

(二)项目驱动法。项目驱动法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由教师对项目进行选择和优化,并进行示范操作,由学生负责对项目进行具体实施,最后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一种教学结合的模式。项目驱动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运用到建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工程预算项目为例,就要求掌握EXCEL软件的操作方法,在完成投标报价表时需要进行内容输入、基本样式及单元格数据的引用、公式、数据间的运算等。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应适时予以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逐步完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索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课采用的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统考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形式的考教分离形式,对于建筑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各班已经尝试分别制定了与建筑类专业相结合的项目实例。实践证明,分级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地将计算机基础教育融合到专业需求中去,不过二者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完全可以考虑将两种方法的优点予以结合,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泽琛.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1:48-49

第3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美术基础课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学校对美术基础课的教学缺乏必要的重视。包含着较强的功利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规模地培养临摹高手。到最后才发现,缺乏的是真正的高手。甚至有人认为: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基础训练有多大意义。基础课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更多地停留在绘画范围内,实用性不强,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中职学生的生源大多没有美术基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源的不断紧缺,职业学校为了生存,往往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选择性忽视,对于学生的专业前景和专业愿望缺乏必要的考察,有的甚至是为了满足学生或者家长的“需求”而开设了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法胜任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围绕几种常用电脑设计软件进行学习。对书本中的相关实例进行反复的练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训练。学生的学习成了对相关知识点的临摹,因为缺乏必要的美术基础,加之缺乏必要的创新设计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能从事最简单的软件操作,违背了当初专业设置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略美术基础的训练,但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学校急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因而缩短甚至忽视了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以至于专业水平提升慢,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展现前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专业认识,在刚走进职业学校大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讲,是那样模糊,他们来学习可能就是家长的选择,或者自己“随便”的选择。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工作的性质等等都缺乏必要的认识。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资源,借助学生对新环境、新专业和新知识的好奇心的特点,在入校后即通过让学生观看反映最新时尚潮流的录像、优秀设计师的作品等,使他们知道服设计师是一份了不起的职业,是一份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工作,是提升人类品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专业前景的认同和渴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很容易就被激发起来,从而能充满兴趣地投入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去。

2.比学帮带,促进水平提高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个特有的氛围中去学习。这个氛围就需要我们教师来设置。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组合作传帮带的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学习互助组。把那些专业学习基础好、悟性好、成绩突出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由于这些学生平时成绩优秀,容易形成号召力并被其他同学接纳。在小组内竞争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开展小组学习竞争,形成“比”的氛围。成绩欠缺的学生向好的同学学习,以成绩好的同学为追赶目标,形成了“学”氛围;反过来,成绩好的学生指导成绩较差的同学,形成“帮”的氛围;通过学生既看个人的学习成绩,更侧重小组的整体实力,以此激励和深化小组互助学习的模式,这样成绩好的同学带领整个小组不断进步又形成了“带”的氛围。最终通过“比学帮带”,促进学生专业水平不断的提高。

3.牢抓基本功,强化专业基础

想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必须有好的美术基础,专业的发展和提高是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美术教学结合专业特点,从促进专业成长的角度切入教学。例如,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学当中学到的Photoshop等基础软件的学习,美术当中的色彩、构图、平面设计、构成等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如果没有较好的美术基础知识支撑,这些软件的学习只是掌握和熟悉了一套机械的计算机工具。只了解了使用的方法,却没有自主创作的意识和理念,从而不会利用所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创作,专业技能何谈提高。在实际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安排足够的学时保证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作为专业课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于色彩、素面等的练习,牢抓基本功不放松。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对基础掌握重要性的了解,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课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只有好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在设计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如:因为色彩的认知比较差,而导致设计空间的调子俗气或者不搭;因为素描底子差而出现所设计的作业存在空间感不足等等。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及认知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合格人才。

第4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趋势、新动向。但是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目前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也不强。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和学校影响力方面都不如公办院校的毕业生,民办高校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寻找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依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更好的帮助其就业。本文将对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

目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信息基础课的内容与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层次的课程内容相似。因此有学者开始质疑在高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目前不少高校的办学思路过于专注于技术性和专业性,重专业轻基础,通常会将教学资源向专业课倾斜,而造成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断的被压缩、弱化、边缘化,有的高校甚至取消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应改革课程教学,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将创新创业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全过程,发挥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使计算机基础课自身真正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中国民办高校经历了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求变,拓展发展思路,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是把创新创业狭隘的理解为企业家培训或者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没有在教学主渠道系统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整体效果不佳。

2民办高校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对我自身发展有什么好处?是不是因为不好找工作,所以要创新创业?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也是很多学生家长都很迷惑的问题。民办高校目前在学校的媒体宣传方面没有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

(2)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开设的课程数目有限,单纯的一门数据库类、程序设计类、多媒体类的课程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能力成为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又是信息素养能力中最基础的一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并没有列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来,且后续课程缺失。

(3)课程教学有待优化。

目前的教学仍然是以灌输型为主,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身的主要工作,学生被动学习,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在课程教学中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会打击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压抑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4)师资力量不足、思想不统一。

在师资情况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3民办高校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体系目标导向的确立。

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每个环节中,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能够将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相结合,从事相关开发、服务和经营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

(2)课程结构的重构。

结合民办高校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在现有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增设扩展课程。扩展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有机会学习贴近社会需求、贴近自身创新创业需求的前沿性计算机内容,重心放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介绍以及计算机处理软件、设计软件和模拟软件的使用上。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由本校教师开设选修课,或者邀请相关专家或知名企业来举办讲座、培训。前沿性扩展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内的新技术,而且通过专家、企业家以及行业内优秀人士对成功创业案例的讲解和创业心得的讲诉,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门计算机基础扩展课程,可记入课外创新学分中。

(3)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与专业相结合,与专业课相衔接的课程内容,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在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里面可以结合相关技术知识点,讲解在这一领域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结合真实的项目运作来讲解所需的技术支持,达到开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意识,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的活动。实践课程内容中可以结合近期会举办的计算机类创新创业活动竞赛进行,组织学生进行参赛准备,采取模拟演练的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品质,锻炼学生分工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

(4)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创业型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教师的培养、选拔机制。①对现有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让任课教师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教师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在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减免,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和师资培训班,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观念、新模式;②聘请企业家来担任客座讲师,他们可以以自身作为榜样,用创业精神感染学生,用创业经历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来。

(5)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出现了许多全新的资源类型和教学形式,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随着手持移动电子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学生更加热衷于移动学习、在线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兴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自和拥有感。将微课、MOOC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6)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第5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在专业教育中不断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随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文章从工科专业强实践性的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几种典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发展模式,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01-02

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学生创业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催生了创业型经济的诞生。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现阶段,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大学生人格发展以及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针对高等学校教育而言,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导。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意识。要实现创新创业这种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变被动“填充式”学习为未来的主动“饥渴式”汲取。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校教育应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及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将学校教育真正做到教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创新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必须能充分认识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效地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思维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和锻炼其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工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发展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提出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个别精英教育,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人才教育模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学教育主要培养具备雄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业性人才。根据专业的特点,工科类专业学生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必须掌握宽广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锻炼适应岗位要求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工程能力,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工科类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工科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结合工科的专业特点,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1.科学研究推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是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高校工科类专业是理论与实际的相互促进式发展,科学研究在工科专业的发展及教育中起到显著的推动力作用。科学研究一方面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需要有较强的社会意识,只有基于社会实践的研究才能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在实际中发挥科研研究成果的作用,为社会所用。工科专业学生最终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基础,要有基于理论的实践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丰厚的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与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发展中,必须将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学校阶段参与到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知识的力量,运用知识武装头脑,了解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推动创新的力量的发展。

2.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授的对象。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工科教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教师与学生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教师及时将社会的动态传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建立基于课堂理论的实践发展模式,提出基于理论的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和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思维和观点向实际转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基于教师的课程内容,可以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重组,如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了解授课内容,带着问题听课,并相应展开小组活动与讨论,另外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游戏,或者是模拟课堂等,在这些教授模式中,学生作为主要负责人充分参与,老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必要的行为引领和干预,让学生的角色积极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积极组织,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

3.基于产学研校企结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体,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校教育更高地与社会相融合。脱离实际的教育谈不上创新教育,创新要求与社会及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及生产相结合一体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阅历,提升思考的空间,更多的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教师的研究动力;同时教师可以在科研中获得激励,把科研成果带入到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社会感知,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的结合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锻炼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模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新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是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基本了解本学科的主要方向,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了相关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这些基本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基于问题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在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及项目中,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的项目中加以运用和深化,一方面巩固了课堂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在理论基础上提出并丰富项目的研究思想,进行后续的开发、设计和运行,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要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必须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充分结合,既要保障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又要进行充分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基于课堂,即一定的专业基础展开,以理论武装头脑,以实践丰富能力。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加强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锻和培养学生主动索取知识、具有自主创新和创业精神的能力和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始终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原则开放、选择自主、思维灵活、形式多样的模式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推动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思维能力,切实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创业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6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创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它是创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的目标和意向。该目标决定了课程的选择和组织,并且可以指导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之中,并明确工程造价专业STEM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管理、经济和项目管理方面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规,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合同、变更、信息管理等工作,能应用BIM技术,具有沟通与协调能力,掌握产业建设信息技术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教学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STEM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类的理论课程,基础是数学类的思维课程,关键是技能类的实践课程,保障是工程类的活动课程。该体系重在强调将课堂知识到现实情境进行有机的衔接,将理论方法到实践操作进行相互的印证,将知识经验的加强到实际研发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以科学为核心的理论课程

以科学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主要以通识教育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为主,解决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该部分也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该部分在理论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创业知识课程、公开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常识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拓宽知识面。将创新与创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专业选修课程。鉴于以上两点,后者是比较有效的,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时有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因此,将创新与创业基础知识分流到到专业课程之中,让学生们更好的吸收知识和发展创新创业精神。

以数学为核心的思维课程

以数学为核心的思维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数学课程和基础数学课程该部分课程为工程类和技能类课程提供必要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手段。该部分在进行思维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必修课是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基础数据课程,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内容。2.以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专业选修课形式存在的应用数学类课程,如运筹学、统计学等,是培养学生基于主动选择、运用数学知识而应具有的一种素质。3.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存在的提升类数学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按照分类培养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数学深层次的需求,对不同数学深层次需求的学生开设数学类高级课程,如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课程。

以技能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技能型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构建创新型创业课程体系的关键。该部分在进行思维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通过基础实践课程的实践、访问实、社会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实践能力。2.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和专业实训)的学习,使专业知识得到更系统的学习。3.通过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工程为核心的活动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是以工程为核心的活动课程,该类课程将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运用的活动课程。目前,本校工程造价专业采用的工程类课程主要有科研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科研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其中,并承担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另一个是学生自主科研项目,以学生为主导。2.通过创新创业类竞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目前,大学生竞赛主要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3.通过创业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的引领、培育和支持的平台。主要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

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构建STEM创新与创业课程体系需要高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需要创新与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实践教学,而且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时间,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另外,从学校层面出发,扩展校企合作渠道和打通多方面桥梁,优化课程支撑平台,同时,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意识融入到对人才培养的方案中。

明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完善培养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以服务本区域为导向,以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按照“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学期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共32学时,向学生普及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到创新的内涵,同时掌握对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存在着观念落后、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低、与专业教育结合松散、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学方法简单等问题。作为一名专任教师,对后面一条深有体会,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建设创新型、创业型高校师资队伍十分必要。为此,每位专职教师都有责任承担起不同的实践教学工作,落实实践教师师资培养工作,基于此,校方也应定期举办一些适合专业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企业技术培训和项目实战,积累项目开发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的思想与能力。

以“双创”教育为动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改革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应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增强在专业教育上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以满足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结合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协作,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创建出良好的和谐氛围。

第7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 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角度来说,创业能力培养和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高职教育一直倾向于学生的就业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因此,要改革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模式,把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教育中来,教会学生创业。把创业的一系列课程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来,通过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积累创业技能,让学生了解企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培养他们创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既具有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又懂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毕业生走入社会必将快速融入社会,迅速获得成功。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管理、网站建设、办公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①专业能力: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网站编程能力、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

②社会能力:具有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具有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具有交流与协商能力;具有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析和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③方法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有撰写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能够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

④创新创业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乐于探索,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列化创新创业课程

可设置五方面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企业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训练、技能竞赛,形成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五方面内容也可称五个子计划,每个子计划包含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具体活动组成,见下图:

①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开设《职业素质与职业品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两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②企业文化教育:开设《石油精神与企业文化》教育课程,把“铁人精神”教育贯穿于课堂教育中。

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④创业训练:创业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

⑤技能竞赛:主要是组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和省内外专业(技能)比赛。

将上述五方面的内容以学分形式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的毕业学分。

2.创业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可将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企业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训练、技能竞赛分三个阶段、三个主题教育。

第一阶段:形象教育,分为个人形象、公共形象、礼仪形象、宿舍形象。从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开始实施。

第二阶段:创业教育,主要是课程设计创新、企业创新教育。

第三阶段:创业教育及实践阶段。主要通过创业意识培训、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教育实践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可集中在第六学期完成。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为启发式,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运用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启发、诱导、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使学生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地理解。另外,聘请成功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现身说法,加强学生的创业理念,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最终能引导他们创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操作的项目。

第8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学;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45-03

一、引言

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国高校也不断在培养模式方面做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现代大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知识的个体化和知识的社会化目标而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其功能既是多方面的,更是相互联系,交叉渗透的统一体。且教学内容与目标已从单纯的高深学问向高深学问与高深技能并重扩展,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复合型学习转变,学术旨趣与职业取向u趋融合。甘民认为突出大学教学过程“中间过渡性”特征是克服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弊端的重要途径。顾学周认为大学教学过程中,随着教与学矛盾运动的发展,大学教学中的主体和客体、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亦处于运动和变化中,教学活动是处于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张进认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模式。因此,本文结合地方重点院校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学习及成才特点,提出四“YU”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高校教学“四‘YU’”培养模式的含义

“四‘YU’”,即鱼、渔、欲、预取同音。在教育教学中,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在当前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授之以鱼/渔,还要授之以欲/预。这里所说的:“鱼”是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的知识传授,“渔”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能力培养,“欲”是提高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预”是对学业规划、职业选择和环境适应的职业谋划能力。《礼记・中庸》中记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工作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随着国际环境及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如何保质保量的培养优质大学生是时代赋予我国高校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四‘YU’”培养模式是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出发,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与学

1.大学教与学的过程。大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比较复杂。因为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化教学,它既有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形式,又有班级授课和课堂讨论,还有跨专业或跨系科的大课教学形式等。而且,随着大学教育的开展,不同阶段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但教师与学生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又是不断融合的矛盾体。沈美媛认为大学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精神上“三个”方面的转变中,发展各方面能力的过程。而在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将其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和矛盾体之间相互转化、融合、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结合教师业务素质和学生学习特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职业谋划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过程。

2.大学不同阶段学习特点。对于大一学生,需要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有个适应过程,在学习内容上多是基础知识和自立自强方面的学习,这是逐步接触大学期间需要培养和提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锻炼;大二学生不仅要完成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还要逐步熟悉和制定适合自己的大学规划和学习目标,加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有开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的认知,在认识层次上应有所提高;大三学生,开始全方位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不断开启对专业内涵及发展方向的探索,提高求知欲,提升专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四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谋划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和锻炼。

3.高校教师业务能力要求。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了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大学教师应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调整和教学形式、方法上的优化改进。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职业谋划方面,不仅在知识学习上给予传授和辅导,还要在思想、生活、能力培养方面给予精神关怀和物质帮助,不断在大学生良好人格塑造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提供必要的锻炼平台和过程引导。

四、创新创业型人才“四‘YU’”培养模式的构建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创新创业项目模式、高校科技园模式和导师制模式等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姜慧等提出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注意树立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层次多样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措施。同时,为了适应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必须抓住高校教与学的这一矛盾体和其转化机制,在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师水平提高方面下功夫,建立教与学和谐共进的四“YU”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在“教”的方面,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特点,配备合理的教师教育资源,包括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专业引导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为不同阶段学生提高可靠的、高效的教师队伍保障和教育资源、训练平台保障。重点提高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建立起能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职业谋划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教师队伍体系。

2.在“学”的方面,逐步培养学生在“要我学、我要学、我会学和我会做”转化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采取措施和方法,引导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形成正能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奋斗心。在获取知识、专业技能、自我管理和职业谋划等方面,逐步提高其感知、实践、控制和谋划等方面的能力,以锻炼适应大学生活、融入社会工作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3.在“管”的方面,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完善教育培养方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培养、学科建设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好筹划和服务工作,改变行政工作作风和管理理念。作为管理部门的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学院等要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提供人才培养训练平台,做好指导和管理;作为管理人员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工作干部要做好人性化引导、专业化辅导和目标化疏导工作。

因此,“四‘YU’”创新创业型人才培B模式是教与学和谐共进的教学模式,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相互依懒,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处理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与学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职业谋划过程中的教育环节问题。

五、“四‘YU’”培养模式实践效果分析

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中,安徽理工大学作为全国50所入选高校中唯一的安徽地区高校成功入选。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注重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其中,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在日常管理和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实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和高年级导师制,从大一到大四始终跟踪管理和引导,加强过程培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面,积极筹备各类大学生比赛(如挑战杯、学科大赛、节能减排、双百双创、实践作品大赛、过程装备等)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在政策机制方面,制定相应激励和支持文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形成了上下团结统一,师生和谐共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局面。高校的各项措施充分体现了在知识传授(鱼)、能力培养(渔)、自主学习(欲)和职业谋划(预)的“四‘YU’”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效果明显,成绩显著。

几年来,安徽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硕果累累。学校在有关创新创业比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30多项、省级奖励1400多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983项,其中国家级327项,省级656项;学生累计授权专利10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600多篇;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的典型。

六、结语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教育形势及人才需求环境,提出“四‘YU’”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重在解决教与学的问题,突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完善和改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素养是“四‘YU’”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结合高校教与学的特点,介绍了具体培养方案及目标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职业谋划统一起来,形成了系统性、完整性和统筹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表明该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黄薇.关于现代大学教学过程功能的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35-38.

[2]项贤明.大众化过程中大学教学理念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75-79.

[3]甘民.大学教学过程必须突出“中间过渡性”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3):33-36.

[4]顾学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J].探索与争鸣,2006,(12):66-68.

[5]张进.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125-128.

[6]沈美媛.试论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J].苏州大学学报,1996,(03):121-123.

[7]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27-31.

[8]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9]曹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5-36.

[10]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4):30-37.

第9篇: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5803

1 国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创业经济的快速迅猛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源于美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美国的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己经成为促进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美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经过近70年的发展,创业创新教育在美国己经非常成熟,美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培养。为了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学习思维,鼓励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多学科融合、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主辅修专业和交叉学科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4]。

1.2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源于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的“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Initiative),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及品质,强调知识传授与工作学习相融合的重要性。1998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cience Enterprise Center,UK-SEC)来管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伴随着英国政府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走上了成熟和稳定的道路。英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英国高校在教授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学生探讨科学的发展趋势,其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快,此外英国的高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5,6]。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文件中提出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4月,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是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开始。

同比世界其他高校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发展进程,我国高校也形成了符合我们当前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7~9]。

2.2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第一类是素质拓展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教育模式。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类是综合式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以专业知识为导向,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从政策、资金、技术咨询等角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以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创业教育的进行与开展。第三类是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教育模式。以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为目标。同时高校还成立了科技园、科技孵化园搭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2.3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

2.3.1 政策扶持

国家目前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给出了很多利好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3.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国内众多高校基于创新创业开设了理论及实践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初具规模和水平。

2.3.3 教学方法多样化

与传统的教法相比,教师逐步采取了案例分析、讨论互动、角色模拟、实习实践、技能竞赛等手段和方式,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3.4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

依托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合创新创业方向,形成了多种创新创业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构建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被隔离发展,其应同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去,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也需要专业的指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使高校的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在统一的框架下逐步常态化、体系化。

3.2 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又共同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论教学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学生在扎实的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之上才能用于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型转化,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又要强调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反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