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概念与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基本概念;教学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概念、公理、定理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尤其是“直线与平面”这一章的内容,它系统地研究了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性质,是整个立体几何主要的基础知识。因此,掌握好这一章内容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为整个立体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教学体会。
消除思想顾虑,激发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技工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由平面几何转入立体几何,学生会感到很不适应,总是习惯于用平面图形的思维来考虑空间图形,对学好立体几何信心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首先要鼓起学生学好立体几何的勇气,向学生介绍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指出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是紧密相联的,很多立体几何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平面几何的问题来解决,鼓励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抓住每个概念的本质,做到深刻地理解就能学好立体几何,从而消除学生学习中的顾虑。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认识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现实意义,可以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三条腿的凳子为什么是平稳的?怎样判定墙面与地面垂直?怎样检验钻床的钻头是否与工作面垂直?等等,使学生认识到立体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原理无时不用,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讲清概念
教师的语言要直观、生动、形象,既活泼有趣,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这样才能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产生联想。例如“平面”是一个原始的概念,无法下定义,只能举实例给出“平面”的形象。数学中的平面在空间是无限延展的,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的延展性往往很难。有的学生总会误认为桌面、镜面等就是数学中的平面,把生活中的平面与几何中的平面混为一谈。教师可以先从“直线”的概念讲起,提出类似“直线有端点吗?你能否画出一条完整的直线?”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可进一步指出:直线是没有端点的,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直到死为止,也画不出一条完整的直线。画不出完整的直线那么我们怎么表示直线呢?只能用直线上的一段来表示,决不能认为直线就是这么长,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趁学生的兴趣正浓,教师可紧接着指出:“平面”的概念也是如此,数学中的平面在空间是向各个方向无限延展的,它很平,没有厚薄、没有边界。而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玻璃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只是数学里“平面”的一部分。既然平面是无限的,它也无法画出来,只能用有限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来表示。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平面概念延展性的理解与记忆。
抓住关键性的词汇
在学生作业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推理:
AB在平面α内,AC在平面β内
∠BAC是二面角α-MN-β的平面角。
这位同学推理错误,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没有理解,缺少条件“ABMN,ACMN”。每个定义中都存在着关键性的词语,抓住了关键词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在讲述概念的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定义中的关键词,使学生明确地掌握概念。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经过分析,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点:(1)过棱上一点;(2)在两个面内;(3)垂直于棱。并指出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只要有一条不满足,就不是二面角的平面角。随后画出各种图形或举实例,让学生判定哪些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按照上述三条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用反例图形澄清错误的认识
图形是用来描述几何原理最直观的形象语言,几何中多以图形的正面形式来刻画点、线、面之间的结构关系,而反面形式不易被人们重视。反例图形就是用来说明某种关系或结论不成立的特殊图形。恰当地举出反例,对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会起到重要作用。例如“不共面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学生会误认为不同在某个特定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共面”的含义,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分别画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吗?”部分学生会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当教师画出反例图1时,学生会立刻明白,画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不一定是异面直线。又如针对学生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容易混淆的知识,可以通过反例图形加强它们性质的比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本质的区别,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平面几何中成立,在立体几何中也成立。“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平面几何中成立,而在立体几何中不成立,要说明这一点画一个反例图形就可以了。可见指出错误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画出反例图形。转贴于
借助模型和实物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实际生活、生产中抽象出来的,但数学化了的概念与实际感受有较大距离,所以在立体几何教学开始阶段困难很大。克服困难的办法是遵循教学规律,使立体几何的教学尽可能与学生的认知过程靠近,注重直观思维的作用,逐步把直观思维引导到分析思维。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与实物,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条件。例如要讲清楚公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以举例:一扇门有两个合页和一把锁,门可以看作一个平面,两个合页和锁看作三个点,当打开时门转动一个位置,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可见经过两点有无数个平面,当门锁上时门被固定不能转动了,观察这三点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因此得到: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也只能作一个平面。这样,学生对公理容易理解与接受。再如公理“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经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学生对两平面相交为什么会是条直线不易理解,可以用硬纸板演示给学生看,如图2,就可使学生明白了这一道理。接着可以提问学生,若平面有两个公共点A、B,是否它们有两条公共直线呢?突出强调两个平面相交只有一条交线,这条交线就是通过A、B的直线,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公理的理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那场围绕学校体育的本质、概念和功能等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一股讨论热潮,也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这种对学校体育基本理论执着探求的氛围最终没得到延续。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问题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探讨下去;甚至还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问题的研究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而已,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空谈理论。随着体育学成为国家级学科,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又是学校体育基础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本文试从逻辑学的角度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进行分析,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1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论争
在关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整体效益论”,另一种是“体质教育论”。整体效益论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涵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身体教育的同义语,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和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放在动态发展中考察[1]。在认识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目标等问题上具有多维性特征。增强体质只不过是学校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是学校体育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学校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促进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才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征。而且他们还认为,学校体育已超出增强体质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用,具有“健身”、“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功能。因此,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体质教育论者则从学校体育是以发展身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出发,认为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他们指出,这种把什么都扣上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帽子的观点是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否定。如果一切东西都是本质,就成了什么都不是本质,离开本质功能去完成其它功能,学校体育就名存实亡。因此,体质教育论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身体,其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以上两种观点各自都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毋庸置疑,不同观点的相互探讨既可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学术理论的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也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学术争鸣之繁荣,最终促进学校体育事业之发达。然而,尽管两种观点截然不同,但是我们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两个同样的问题。其一,双方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混为一谈,而不是从学校体育的本体来分析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二,双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区分学校体育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因此,两种观点均未能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作出真正的阐释。
2学校体育本质的逻辑学分析
2.1学校体育的概念界定
明确学校体育概念的含义是探讨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前提条件。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关于学校体育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然而,把学校体育归属于学校教育范畴已是当前认识的主流。对学校体育的归属问题在这里不准备做详细的论述,为了学术研究方便,采用比较权威的2000年12月新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中学校体育概念,即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2]。
2.2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分
许多年以来,很多学者、专家一直对学校体育的本质问题论而不清,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无法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学校体育本质属性”作出明确的区分。因此,在探讨学校体育的本质时,弄清两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一言概之,事物的本质是指决定它是什么的东西。换句话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这事物就是它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事物。而事物的本质属性则是指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对此,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是这么解释的,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叫做属概念,而该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3]。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述为进一步区分“本质”与“本质属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分析来更准确地把握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
2.2.1事物的属概念揭示了该事物的本质,同时“属”比“种”更接近于第一本体即本质事物的属概念既揭示了它的本质,也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了。例如,“水”这一物质的定义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里的“水”这一物质的属概念就是“液体”,它揭示了水的本质,换句话说,水是液体而不是固体或者气体[4]。由于属概念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属”或“种”,所以亚里士多德又试图从本体论角度解释最接近本质的本体,把本体分为三级:个体、属、种。为了更好的区分“属”和“种”,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对把“属”和“种”进行相比较:由于“属”比“种”更接近于第一本体,所以“属”比“种”更加本位,第一本位即本质是指最根本的东西,是决定事物区别其他一切的东西[5]。虽然两者表面上都体现了本体,但前者比后者显然更贴切,更能体现事物的特性,而后者所指的太泛泛。
2.2.2事物的种差是种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了该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种差能揭示该事物与众不同的特征即该事物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水的种差“无色、无味、透明”就揭示了水这一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无色、无味、透明”是水三个缺一不可的属性,共同决定了在同一属概念中“水”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种概念[6]。但是,这时物质的内涵完全超出了“无色、无味、透明”的范畴。所以,随着概念内涵的扩大和外延的变小,就需严格地对已发生变化的概念作出严格区分,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我们如果说事物的本质是独一无二的话,那么它的本质属性却可以有多种。#p#分页标题#e#
2.3学校体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分
通过以上的探讨与分析,已经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运用逻辑学的原理来分析,可以帮助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校体育的本质。
2.3.1学校体育的本质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由于学校体育属概念可以分为几个属和种,即学校体育既是体育的子系统,又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体育概念的属概念是“文化教育活动”,但从学校教育这个系统来看,德、智、体、美是组成学校教育的各个子系统,要想把学校体育与学校智育、德育、美育区分开来,学校体育的属概念理应选择学校教育,至于文化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哪个更准确,运用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原理分析发现,学校体育的第一本位是学校教育,第二本位则是文化教育活动,所以学校教育是属,而文化教育活动则是种,显然,作为学校体育的属概念来讲,学校教育比文化教育活动更准确。根据属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一逻辑学原理,因此,学校体育的本质既不是“增强体质”,也不是“娱乐身心”等,而只能是学校教育。这就从属概念上划清了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和音乐等的区别。
2.3.2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上文有关“学校体育”本质的界定中,可以看出“身体练习”是学校体育的种差。依据种差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这一逻辑学原理,就可以确定学校体育概念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即“身体练习性”。因为只有身体练习才是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范畴中的德育、智育、美育等相区别的本质属性。至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等等只不过是学校体育的“附随属性”并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脱离了学校教育就不能成立,同时这也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学校教育性”。学校体育与其他种概念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学校体育本身的“身体练习性”,离开了身体练习,学校体育无从谈起,就像无源之水,也就不能成立。所以,“学校教育性”和“身体练习性”是构成学校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
3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相混淆,然而,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学校体育的功能之间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身固有的诸属性,即特有的特征,而学校体育的功能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则是这些属性的外在表现,也是学校体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各种作用,即学校体育对人的物质机体与人的精神思维以及社会物质与社会精神的多种作用[7]。当然,两者之间也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稍微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它们的密切关系。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着该事物具有的功能,而事物具有的功能也就是该事物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对于学校体育来讲也是一样,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功能,而学校体育的功能也就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正是因为学校体育本身具有“身体练习性”和“学校教育性”两个本质属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才具有“提高大脑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机能水平、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健身”的功能,还具有“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功能[8],而这些功能也是“身体练习性”和“学校教育性”两个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
类比思想是通过比较将一种已经熟悉掌握的特殊对象(类象)的知识推理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本象)上去的推理手段,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将类比思想的方法寓于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并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中科学地灵活运用类比思想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关键词]
类比思想;策略;化学教学
一、类比思想的内涵
一切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且万事万物都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和相似的表现形式。这就为人们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提供了客观基础。此外,人类“从已知到未知,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也使类比思想具有心理学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类比思想的本质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相互联系,并使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心里意义。例如:初中化学中氧化剂还原剂概念的教学,除与初中氧化还原的概念建立联系外,还可与催化剂、干燥剂的概念进行下列类比思维。
这种类比思想使学习者既可将已有知识应用到同类事物之中,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知识结构网络中,又可将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新旧经验之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
二、类比思想的应用策略
类比思想的基本过程是:确定本象寻找类比比较本象与类象,得出其相似关系和差异性重整理相似关系,把类象的知识迁移到本象检验类比思想推理的结论。将上述五个过程综合起来,便得到类比思想的动态结构。
类比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类比的质量和效率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1)恰如其分地选择类象。类象的选择有三个标准:学生对类象的熟悉程度,本象与类象的相似程度和相似特征的数量。类比是通过已知认知未知,因而类比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本象、类象、学生三者的关系。根据现代学习理论,本象和类象相似程度越大,相似特征越多,学生对类象越熟悉,就越容易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越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类比的质效就越高。
(2)尽可能使用“一本多类”的类比模式。由于没有同本象完全相似的类象,因而每个类象都有不足之处,类象的某些特征属性不能类推到本象上。为一个本象同时提供多个类象,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从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本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类比推理所得结论的或然性。
(3)注重类比对象的差异性。类比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者很容易把类象具有的属性(有些是偶然属性)推移到本象上,导致类比的失败。因此在分析比较类象与本象的相似性的同时,指出本象和类象的差异性,不仅对学习者科学地理解本象,而且对学习者掌握类比的科学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学生难学、老师难讲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概念是对一类化学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而化学原理是运用化学概念作出的基本判断、推理等。化学概念和化学基本原理一般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难于理解且难于直观表现,而运用类比教学法不但可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想象和理解,促进化学原理和概念的形象化,加强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懂得在学习中遇到认知困难时,类比常常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类比思想应用的技巧
在将类比思维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寻找类象的技巧和艺术。化学教师指导学生寻找恰如其分的类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化学基础理论为依托。如元素周期律告诉我们,结构相近者性质相似,二是充分利用提示信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在的中考化学题(本象)的类象,认真分析和筛选信息,就会使学生快捷而又准确地寻找到类象。三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解决化学问题的学习中,有些类象是隐性的,存在于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生产之中,这些类象的寻找就要求学生要放开思维,大胆想象,并经常用“试误法”去检验自己的想象的类象的正确性。
[参 考 文 献]
[1]⒅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概念界定 研究视角 语文教育哲学
一.概念界定模糊
一般情况下,研究者普遍认同“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这一观点。在确立研究问题后,研究者必须对其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概念界定。而哲学作为形而上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所罗门所言:“哲学,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观点。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1]故,当哲学这一形而上的概念由下向上发展时,研究者很难对一领域的哲学概念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界定。
在教育哲学研究领域也是如此,研究者对教育哲学的概念界定一直以来都是模糊混沌的,这种混沌表现在: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存在着一种“暧昧”关系,这种“暧昧”关系形象地说,就是“教育哲学工作者掏了教育学工作者的腰包”,或“教育学工作者掏了教育哲学工作者的腰包”。这种混沌还具体表现在:陆有铨先生所著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全书共分为七章: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新行为主义、存在主义、分析教育哲学,七章约430千字,而对于“教育哲学”、“西方教育哲学”及“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概念界定竟然只能从一些章节中的第二节思想基础中“哲学基础”这一分论点中洞察一二。难道说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就是这七种主义下教育哲学的统称?
笔者带着这种种困惑自行查阅了文献,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把教育哲学界定为“一门审问、慎思、明辨、致用的学问。它应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问题”。《辞海》把教育哲学定义为“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的基本理论学科”。可这些从文献中梳理出的概念界定与作者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中的能等同吗?
谈及教育哲学,浙江师范大学李润州认为:教育哲学是教育与哲学的联姻,换言之,教育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而这种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哲学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
笔者参照李润洲对教育哲学存在形态的划分,认为陆有铨先生所著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书中的叙述内容与表述形式两方面均符合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这种教育哲学直接采用哲学的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透视与解答教育问题。比如,有学者在探讨教育本质时,直接援引现象学的“我看”、“我做”的本质观,主张教育本质既是确定的,也是变化的;是多,而不是一。[2]这种教育哲学的运思虽然也能增添教育新知,但相对于所采用的哲学知识而言,就只能是哲学知识的教育应用了。其基本的样式是先简述某种哲学观点是什么,然后论述该哲学观点对教育的启示。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多少种哲学观,就会有多少种教育哲学,因此,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呈之际,就存在着众多的教育哲学流派,诸如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后现代主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研究之所以被有些人戏称为“只是各种‘真正’学科的大杂烩”,“各种学科都有适宜我们挪用之处,只要加上‘教育’这个前缀词便可”[3],就与这种借鉴方式无不关联。[4]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书中概念界定模糊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著作中的。除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外的两种教育哲学存在形态: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与本无并无关联,故略。
二.研究视角独特
本书作者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研究视角很独特:立足于对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把握上,对其进行宏观的概括和审思。在内容的涉及上,可以归纳为四种具体的研究视角。
第一种视角是总揽100年西方教育哲学思潮,展示西方教育家是如何思考的。[5]如:全书涉及共七种主要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研究流派,这七种流派的产生次序与发展在时间上既有先后也有交叉。站在21世纪的现今,想要理清100年前西方教育哲学发展的脉络并不容易。而本书却逻辑清晰、叙述严谨、详略得当,讲晦涩乏味的哲学发展进程讲解的耐人寻味。
第二种视角是对不同的教育思潮进行共同点与分歧点的辨析,揭示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展示对教育问题思考的多方位视角。[6]如:书中第一个出场的流派是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随后是针对进步主义的不足进行批判的要素主义,再次是与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皆有区别的永恒主义。在书中作者对这些流派进行了精确地区分,“同要素主义一样,永恒主义对于当时资本主义的某些社会制度和教育事实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与要素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永恒主义所针对的不仅仅限于现存的社会和教育政策及其实践本身,而是作为这些政策和实践之基础的文化模式”[7],“以进步主义和永恒主义为代表的新、旧两种教育模式......由于二者所代表的价值观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人们无法确定一种核心文化和统一的价值来指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所以这种竞争和冲撞带有必然性”[8],“永恒主义和进步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世界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9],等等。
第三种视角是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社会条件与教育内部条件的分析,把握西方教育家100年关注的教育焦点,以此反观今天我国教育问题。[10]如:在评论存在主x教育哲学时提到“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分。没有没有存在的本质,同样,也没有没有本质的存在”[11],“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立场来看,本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教育哲学思想都忽视了人的存在问题,因为它们都把人置于次要地位,使人役于物。”在笔者看来这就是站在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立场去进行分析,在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绝不是“役于物”的人。
第四种视角是对不同流派的基本主张进行评析,深刻理解每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学派、学说在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绝对”(被决定性、必然性、合理性)及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对”(历史局限性、偏颇),明确研究问题应有的态度、方法,提高反思能力。[12]如:作者在讲述每种流派的最后一环节都设为评论小节,这就摆明了作者的研究态度是十分的严谨的。作者对每种流派在历史上的发展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这种描述的客观性把人拽回到当年历史发生的环境中,作者只是事件发生的旁观者,不参杂主观情感。这种做法给读者留出了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作者没有将一种意识形态灌输在读者脑海中,而是客观的再现了事实,留出空隙让读者自行做出价值判断。随后在评论小节中,看似是作者就某一流派进行评论,但实际上是给读者与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因为当读者在进行了前几节阅读后,读者本身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观点,此时的读者是带着自身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进行交流。
从这些独特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作者提出了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思潮的独特见解。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贯穿着反思、批判,从不同角度引出问题,令人茅塞顿开。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本书中最大的特色是研究视角独特,而不足则是作者省略了对书中一些主要概念的概念界定,这对如笔者一样的“教育哲学门外汉”读者而言:加重了ο执西方教育哲学整体感知的难度、容易产生误解。
三.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启示
笔者从陆有铨先生《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中得出了三点关于研究方法的启示,如下:
启示一: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应立足于对我国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把握上,对其进行宏观的概括和审思。如:自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可从宏观上回顾我国历史,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三次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次:1840年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1949年,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1956年底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我国教育从建国初的恢复到如今的不断发展不过经过了60年的时间,而语文教育的性质在社会性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也是不同的。
启示二: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应立足于学科背景。语文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体育教育哲学等别的科目教育哲学是有共同点的:都立足于研究教育的主体、对学科教育起到“元认知”的作用。但在研究语文教育哲学时应立足于本学科的特点,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可以套用的研究算不上真正的研究。
启示三:语文教育哲学要先研究事实、再作价值判断。近几年来,随着研究者对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语文的性质也不断地被反复提及讨论。由最初语文等同于政治,到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再到现阶段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可以说,这些对于语文性质的价值判断总会多多少少的影响研究者,研究者在研究事实之前就对研究进行价值判断,直接导致了研究的主观性色彩过重。事实上,语文本身是无所谓好与坏的,在进行价值判断之前,应系统深入的研究事实,这样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
注 释
[1]所罗门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5.
[2]李润洲,李伟.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3]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4.
[4]李润洲.教育哲学: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2014(4):30-36.
[5]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6.
[6]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6.
[7]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6.
[8]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7.
[9]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8.
[10]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6.
[11]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7.
关键词:数学教育;高职生;素质教育
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现代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类、经济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结合数学的特点与本质,阐述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数学的特点与本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即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的抽象性表现在:第一,数学抽象舍弃了现实对象的所有具体性质而只保留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第二,数学抽象具有丰富的层次性,是逐级提高的。第三,不仅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思辨的,而且数学方法也是抽象的、思辨的。
数学的精确性表现为数学定义的准确性、数学推理的逻辑严谨性与结论的确定性,这是数学从产生起就独有的特点。正如前苏联数学教育家А.Д.亚历山大洛夫所说:“数学推理的进行具有这样的精密性,这种推理对于每个只要懂得它的人来说,都是无可争辩和确定无疑的。”在现代数学中,这种严密性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也是数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地几乎每时每刻地运用着最普通的数学概念和结论。第二,全部现代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几乎任何一点技术的改进,都离不开或多或少复杂的计算”。第三,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部门都在实质性地利用着数学,“不论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在发展自己的现论时广泛地运用着数学工具”。特别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数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科学正朝着广泛应用数学的方向发展。
数学的本质主要涉及“数学的对象、方法、意义和发展的一般概念”。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宣告了公理化逻辑演绎系统中存在的缺憾,使人们又想到了数学是经验科学的观点。冯·诺伊曼认为,数学兼有演绎科学与经验科学两种特性。这些认识主要是从数学研究的结果来看数学的本质特征。显然,结果并不能反映数学的全貌。组成数学整体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数学研究的过程,而且从总体上来说,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实验过程”,是数学真理的抽象概括过程。逻辑演绎体系则是这个过程的一种自然结果。正如波利亚所说:“数学有两个侧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但也是别的什么东西。由欧几里德方法提出来的数学看来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随着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有人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数学是一种语言”。也有人认为“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是一种对待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一种精神和观念”。菲茨拜因认为,数学本质上是人类活动,数学活动是社会性的,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数学课程和数学教育的核心,对数学教学及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学教育的意义
由于受到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人们很难理解数学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各种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人们常常会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数学其实没有什么用”、“用不上”而忽视数学的学习,这在一部分高职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事实上,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一方面,数学注重抽象思维,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法,调整人们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数学注重逻辑,通常考虑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能力有的人可以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但是接受过数学训练的人,思路会更加清晰。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数学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其作用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正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一旦计算机被广泛应用,数学将成为一种通用技术,人人都必须掌握。因此,数学素质将成为21世纪合格公民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人类各种文化中占据一种特殊地位。因此,数学教育不单纯是学科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文化的教育。
数学教育在高职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高职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培养数学学术人才,也不仅仅在于作为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支撑,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与数学素质。近年来,由于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实用型人才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等数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数学具有推理严密和结论明确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一个个数学结论不可动摇。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培养了数学家,也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数学不仅使人们获得真理性的知识,掌握贯穿于事物当中的因果规律,了解知识的求真过程,而且可以培养人们探求真理的信念和能力,使人们坚持真理。通过数学教育与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使其形成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逻辑化、条理化的思想品质,养成言之有据的良好习惯。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固藏曾说:“我搞了多年的数学教育,发现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后进入社会没有机会应用而很快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着眼点,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德育功能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是隐性的和潜在的。首先,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变革等等,无不体现着发展、运动与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了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化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等,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和深刻性。在数学教育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美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美育绝不仅仅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数学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学情趣,许多数学对象都表现出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普遍性与奇异性等美的形式,从而构成数学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不同于艺术美,数学美是通过抽象和深思给予人们理性的满足和神往。数学美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而且还有方法论的价值。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规范整洁地书写作业,认真准确地作图,严谨科学地推理论证,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观点和方法等等,会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从而获得数学美的感受。在数学教育中,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公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能力。通过对数学公式、数学语言的直接感知,可以领会数学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美感。对学生数学审美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的审美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数学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性,不仅使数学成为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而且也使数学成为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极好的载体。现代社会许多方面的数学化,说明我们需要数学式的思维。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即能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自然是高素质的人。因此,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素质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高职生数学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劳动者的数学素质与能力
在大力倡导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实训的呼声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被大大地削减了。从发展的角度看,作为基础理论课的数学课教学,应该保证必要的学时和内容,必须纠正轻视数学教育的错误观点和倾向。
应努力改革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过去数学教育内容陈旧、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单纯顾及专业课需要的不良倾向,使数学内容的设置既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专业课发展的需要。要改革过去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做法,逐步做到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获得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独立学习的能力,尤其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理解知识,记忆知识,还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创造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前苏联)А.Д.亚历山大洛夫,等.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一、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培养自学习惯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所谓初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初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增强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的问题,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教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学生很难解答某些问题,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而是学生的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障碍一般表现为:其一,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其二,数学思维的肤浅性。学生经常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概念不求甚解,做练习时,照葫芦画瓢,很难领会解题方法的实质;按习惯推理,不作深入思考,做题丢三拉四。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发展其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消除他们思维的差异性,使其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除此之外,教师要克服自身思维的肤浅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关键还要在教学上下功夫。比如,加强变式教学,即把问题的题设或结论略加变化,而不做本质的改变,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仍可以使用同样或类似的方法解决,从而把握方法的本质,加强概念对比教学。
很多数学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无法明确概念的本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对比中鉴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与本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正数和非负数、负数和非正数、锐角和第一象限的角等典型概念进行对比。
教师可以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外延之间有没有交叉,对比清楚了,学生才能对概念理解得深刻,从而才能达成思维的深刻,久而久之,学习习惯必然养成。
二、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力求深入自学
数学课本上的语言精练、叙述严谨、逻辑性强,而且,数学课本中的符号、公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等学习材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先分层指导,指导学生慢慢地逐句读,读教材中的文字算式,看教材中的插图。对于教材中一些不太好理解的词,教师可要求学生划记,再简单进行提问,告诉学生要自学好一段内容,先要通顺地阅读这一段的句子。另外,为避免自学的盲目性,教师在自学前要给出自学提纲。其次,分类指导。数学教材中每小节内容各不相同,有课题、概念、定理、例题、应用题等。在学生自学中,教师不应只是提出自学的要求,而应告诉学生怎样自学,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指导。重点是教学生如何阅读概念、定理和例题。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进行细致比较,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叙述。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确定”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确定”?教师应要求学生“三想”:一想解题的思路和关键,二想解题每一步的依据,三想有没有其它解法(特别是更简便的解法)。对于法则、定理,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在阅读中分清条件和结论,而且要能分别用文字和数字符号对其进行正确叙述。
除了阅读,教师还要把检查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经常不断的督促、检查和引导,即使十分懂得掌握知识必要性的学生,也难以有条不紊地按时学习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因此,督促检查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教材自觉性的重要方面。
总之,教师的指导要收到实效,使学生真正深入地进行自学,教学既不应成为走过场式的读书阅读,任学生乱读一气,也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或包装。它应是一种积极的科学教学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它对培养有独立能力素质的人才尤显重要。
三、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自学
自学效率的高低,与学生的计划决策能力强弱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自学,“不但可以克服忙乱的现象,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养成有条不紊地学习、生活习惯”。
一、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
1.教学实施主体方面
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建立起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组织能力、个人操守都会对有效教学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性作用。从“水桶利用”来看,教师就是一个水桶的最短板,他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有效教学的层次。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显性成绩,即课本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人格方面出现问题,发生心灵扭曲的现象。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抱着上一天班领一天工资的态度,将个人的得失和利益凌驾于学生的成长之上,这对整个教师行业的社会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很不注意表率作用,不仅言语和仪表上不符合教师形象,在行为上更是与“教书育人”背道而驰,而且在专业上不思进取,对本质工作朝三暮四,好高骛远,极大地降低了本身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极度不负责。
2.知识接受主体方面
学生是教育教学中接受的个体,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填鸭”,他们不仅会接受教师的教育,接受教师的引导,还会有意识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在当前大的社会环境下,中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另外,正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学生往往过分自我,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在具体到教育教学中,学生总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中去,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或者“学习有压力”的学科时,他们往往采取回避的心态,而直接表现就是旷课、迟到。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有效教学环境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尤为重要。
3.课程方面
课程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课程是教与学活动的联结点,是教学活动的客体。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教材内容是否科学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环境方面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过程,但是这个内部加工过程又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技巧的教学活动只有加上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在所有的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二、解决办法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自学预习,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心中的疑问也亟待解决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很重要的。小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探究与辩论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小组合作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讨论型学习是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形式,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每一个人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和解决,已达到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教师要当好导演和评讲员,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教师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2.加强概念教学
首先,注重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共同的特征。
其次,把握好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基本过程:感知、理解和运用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再次,注重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观察大量的物理现象,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达到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掘问题和勤于思考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维
关键词: 科学概念教学 感性认识 思维方式 思维障碍
一、引言
在科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员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基本思维方法,使学员形成、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将新概念纳入概念结构或学科结构之中,使学员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和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把科学概念转化为实践技能,是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一个重点。教员在概念教学的活动中应当从使学员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引导使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形成科学概念,并且要注重学员思维障碍问题的解决,通过加强应用、分层指导等方式使学员最终能掌握科学概念的根本,强化科学概念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二、学员的感性认识
感知活动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是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学员获得与科学概念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生活经验。学员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一些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一般客观事物的直觉的认识,通常被称为前概念。科学概念教学就是要将学员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教员应当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恰当地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创设良好的科学概念学习的环境,以引发学员的感性认识。在一个科学概念所概括的大量事例中,有的事例是含有事物本质属性的例证(肯定例证),有的事例是没有事物本质属性的例证(否定例证)。为了使学员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教员必须注重变式的运用。在变式教学中,教员应首先列举足够充分的、典型的、恰当的、学员熟知的肯定例证,将其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特征加以比较,通过分析、概括这些例证进而抽象出科学概念;再列举足够多的、恰当的否定例证,比较与科学概念无关的特征,从而使学员真正理解、掌握科学概念。
学员获得感性认识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通过实践式教学展示有关的现象和过程,可以使学员获得典型、生动、深刻且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稳定的有意注意,并借助过去经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形象感知和反映,是一种系统的、较持久的知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使学员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亦需要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思路,揭示现象本质。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往往采用顺序观察、分部观察和对比观察,并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三、概念形成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主要源于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学员只有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能形成科学概念。由此可见,思维加工是形成科学概念和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关键。
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形成科学概念。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不仅需要运用抽象思维,而且需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不同的科学概念,形成的思维方法不尽相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分析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2)抽取物质运动的某一属性,得出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量。
(3)用理想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理想化的方法就是从多维的具体图像中抓住最具有本质特征的图像,建立起一个轮廓清晰、主体突出、易于研究、能从主要方面反映研究客体及其过程的新图像。
(4)概念的组合及发展。科学概念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各个概念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一个概念往往是一些概念的发展,这一概念往往又是另一些概念的基础。因此,依据概念之间的这种联系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概念可以组合或者发展成另一个新的概念。
在科学概念的教学中,若只向学员提供形成科学概念的感性材料,而不让学员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和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尽管教员在引出概念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时讲解得很清楚,但对学员来说,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生活经验与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状态”,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思维能力未得到发展,当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出现错误。因此,要使学员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效地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在他们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概念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员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科学概念。这是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关键。
四、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与思维障碍问题
思维定势是人们在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或模式去考虑问题,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在学习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模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思维情景中去,促进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把自己头脑中己有的、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固守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不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干扰和不良的影响。相关概念的干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不能区分相近的概念;二是前科学概念的干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对于正确理解科学概念,发展学员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科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员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基本的思维方式;要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组织开展实验,让学员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之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科学概念;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引导学员不拘泥于某些原有的思维模式,着力于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建立新的、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要利用观察、实验、变式等方法排除前科学概念的干扰,用科学的概念去置换学员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总之,排除思维障碍是正确掌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学员学习思维障碍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五、理解应用与形成结构
教员让学员明确科学概念的内涵,了解科学概念的外延,加强科学概念的应用,形成科学概念的结构,是掌握科学概念的根本,对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定义科学概念
对于科学概念的认知,可以先让学员根据获得的感性认识自己概括出概念的基本含义,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学员的抽象概括能力。这种方式的实现前提是使学员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以引发学员对科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思考。科学概念的内涵是科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科学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科学概念所蕴含属性的全体对象。在确定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通常要用到比较、分类等思维方法,故可以培养学员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
(二)强化实践
一切理论和概念都源于生活实践并最终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是学习科学概念的目的,也是衡量科学概念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将科学概念付诸于实践中,以巩固、深化、活化概念,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员要注意总结和分析学员学习科学概念的思维障碍,了解学员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问题,让学员从多视角、多侧面予以思考和辨识,使之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三)针对不同层次学员分别引导
由于科学概念一般较为复杂,因而要求学员一次性理解科学概念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学员理解概念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领会、运用、完善、扩展四个阶段。领会阶段,主要是初步理解概念的定义、内涵及外延。运用阶段,主要是直接应用初步理解的概念来分析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完善阶段,主要是理解全部内涵,掌握外延,明确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扩展阶段,主要是深刻理解和熟练、灵活地运用概念,即概念的深化和活化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的时间衔接比较紧凑,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作必要的铺垫,后两个阶段之间可以有一段时间间隔。为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学员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分类指导。
六、结语
学员基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只有将新概念纳入概念结构或学科结构之中,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和内涵。教员应根据科学概念教学的特点,帮助学员形成合理的概念认知结构,使之掌握系统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概念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体育;本质;功能
一、引言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理论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是认识体育的核心,体育理论体系其实就是围绕体育本质展开的。研究体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研究体育的性质,当然也包括体育的价值和意义。最简洁的命题就是:“体育是什么?”认识到“体育”的性质,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结构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掘它的价值。
二、本质
要讨论体育的本质,首先应明确的是“本质”一词的确切含义。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组成,具有决定性、单一性、稳定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第一本体(形式) ”、“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表现那一事物是什么(本质) 的东西叫做属概念,而那一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一般地说,某事物的本质是指决定这一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即某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该事物就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本质属性是指该事物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因此,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即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与本质相对的是“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我们把其他事物的属性,牵强附会到体育上,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舍弃体育的属性,而致使体育偏离本身的目标和价值。
三、体育的本质
1、国内有关体育本质认识的几种观点
由于众学者专家对体育的概念存在分岐,因此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也是各持己见、莫衷一是。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体育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⑴单本质论。认为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强体质的教育。把什么都戴上体育本质的帽子,实际上是对体育本质的否定。如果什么都是本质,就成了什么都不是本质。⑵多本质论。认为体育是作为各种身体活动的总和, 它有着多种本质。增强体质只是体育本质的一个方面,是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人本质力量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因此,多本质论主张体育的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⑶社会文化论。认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任何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致使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含有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是体育的本质范畴。⑷身体运动论。认为体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培养人达到社会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活动。
2、对体育本质的认识
首先,我们不能把“教育”看作为体育的本质。教育可以使体育区别于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活动,但不能使其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它们和体育一样也有教育的功能。就是说“教育”只是体育的属概念,或者说“教育”只是体育多种属性里的其中之一。体育的本质属性与体育功能属于不同层面的东西,体育的本质属性并不等于体育的功能。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身固有的特有属性, 而体育的功能则是这些属性的外在表现,它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是体育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当然, 体育的本质属性与体育功能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一点只要认真辨别就可以理解。
其次,我也不能把身体运动作为体育的本质。生产劳动也有身体运动,但不能说劳动就是体育活动,劳动是以创造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而体育活动则具有“非功利性”和“非生产性”,是为改造人类自身而进行的。所以,这一观点正是混淆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把体育所具有的一个功能看成了体育的本质。大家都知道,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适宜的活动(当然不适宜的或超身体负荷的活动会损害人的健康)是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的生理、心理活动,使人身心得以健康,但这只是体育所具有的功能之一,而不是其本质。
还有我们也不能把技术、技能看成体育的本质。对大多数人来说,体育只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掌握运动的技术、技能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不掌握就不能运动、不能锻炼,比如像大家健身采用最多的慢跑和快走等。当然,作为运动员就必须掌握运动的技术、技能,因为运动对于他们而言是职业,是具有功利性的,他们所从事的竞技运动是为了愉悦别人,而不是为了完善自我,通过运动的极限来获得身体的快乐的自我体验。
四、体育的本质功能
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同一对象而以不同视觉考察的不同表述,前者是以体育这个客观存在“是什么”而说的,后者则是从体育对主体发展的作用说的。因此,体育的本质功能只是体育本质的表现形式。功能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认清事物的功能是人们制定自身行为目标和行动方式的前提。虽然事物功能的展开离不开人的作用,但是事物的功能不是人所赋予的而是人所开发的。的确,一事物所能发挥的功能不止一个,然而,人们所以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鉴别出某种不同的事物,都因此事物(如体育)既有自己的属性(如针对身体的教育) ,又有由其属性而产生的某种独特之功能(如强健身体)。所以,体育的功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从体育的本质属性来看,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体育的“直接”,而其他功能则是体育的“间接”。体育这种特有的教育活动所以能够存在,必定是它有自身的独特的存在价值,此价值的发挥则显示了体育的独有功能。体育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因此它必然要在身体方面作文章。但人的身体和动物的身体相比具有不同的含义,人体是身心统一的,不是纯生理的,但这种统一必定建立在个体“身心差异”之上,否则无从谈起“身心统一”问题。所以说尽管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各种不同的教育都在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体育恰恰是因为具有“强健身体”的独特功能,才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占了分量很重的一席之地。健身功能是其他的教育所不具备的,正是这种其他的教育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标志了体育必然而且应该存在的价值。所以,体育要继续存在发展下去,就必须首先发挥好其健身性。作为教育的一种,体育还具有完善心理素质和培养道德品质的教育功能,但这不是它的本质功能,只是体育的一个间接功能。除此之外体育还有很多间接功能,如文化、娱乐、竞技、技能等。体育的间接或衍生功能需要得以发挥,但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就是说,只有当健身这一体育的本质功能得以发展时,发挥其他功能才是恰当的。虽然,体育和其他相关的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体育就是体育,它存在并且继续发展的前提就是其健身性,而不是其他衍生出来的体育属性。
五、结语
体育作为人所创造的存在物,是人类所独有的。人是体育的主体,任何体育活动,都是主体人的活动,所以,体育与人有着更本质、更密切的关系。我认为体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对人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全面、统一的发展。因此,揭示真正的体育本质,辨析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本质功能,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体育理论体系、为加快我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刘楚明.教育辩证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