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和电视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文还不能很好地给互联网的视(音)频定名――是否可以简称为“网视”?其与电影、电视的区别,主要在通过什么工具看以及在什么环境和时间看――影像更重要的东西还是内容吧。而通过什么工具看以及在什么环境和时间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内容制作。
就互联网视(音)频传播而言,大约从2006年开始视频网站冒头――优酷、酷六、土豆、我乐……尽管“山寨”着YouTube,几年下来终于蔚为大观――从之前通过PPS和BT等软件技术在网上看影视,到能够基本流畅地在视频网站以及其他各类网站看视频,不过数年时间。2011年,互联网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的价格能到30万元一集,实力的背后,是商家看到其所吸引的众多眼球可能带来的广告效果。
“网视”对直接消费者收费的梦想没有成真,与此同时,盗版亦在不断地被打击中――比如最近已不容易看到非授权的美剧。如此,互联网就成为影像传播的一个新的但仍使用传统经营模式的平台,如同以往的电视。
对新媒体的认知,我个人的经验是理解老媒体――比如看电视的发展历程,就可以预知“网视”的前景。老媒体的未来如何,则看新媒体当下的动作――电视的前景如何,“网视”出来一目了然。
电视其实是“收费”的(不指有线的收视维护费)――电视继承广播的经营模式:向利用它所得到注意力的广告主或广告商收费。顺便说一句,报刊一直主要靠发行(订阅或零售)收费,借鉴广播电视的经营模式,广告才成为报刊的又一重要收费手段。
可以说,从经营角度看,“网视”没创造什么。至今,而且恐怕最终,它主要的经营模式仍然是广播的、电视的。至于Hulu以及山寨着的“奇艺”等,其收费在本质上也跳不出电视通过机顶盒的点播模式。
能否向个人收到费,是一种博弈。在传统大众媒体里,唯有电影和书籍这两种传媒是真正向个人收到费的。
在整体缺乏安全感的世界里,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种种新媒体,近年来真是使传统媒体恐慌了。不仅报纸,似乎连电视也忧虑了,尽管电视人对受众流失的忧虑,主要来自于那些总也拉不来的青年们。
关键词:电视;时移;传统;消费
电视服务一直都是由广播电视公司来提供服务的,目前已经拥有超过一亿的有线电视用户,新的运营商想提供电视服务,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提供差异化服务,提供区别于传统电视服务的服务模式。
长期以来,电视服务给人印象就是固定频道、固定时间服务,电视台什么时候播放用户就只能在什么时候观看如果错过就没有机会再看到实际上就是电视服务受到电视台播出节目表的约束,如果让人们看电视不再受到这个时间框的约束,用户可以自己任意选择电视节目的开始播放时间,并可以对电视播放进行任意的暂停、倒退和快进那么大大改变人们看电视的习’质,使人们从电视台的时间框中解放出来,这个功能被称作时移电视(好像电视台的播放时间轴不再固定,而是根据用户需要随意移动。)
一、时移电视即“Time-shiftedTV”,是在提供电视直播服务的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将电视直播频道内容通过网络保存在视频服务后台系统供用户点播,实现在任意时间收看固定时间播放的电视节目的一项新型业务。
这项业务给传统电视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电视的使用习惯和形态。简单而言,广大的电视机用户今后看到的不仅仅是所谓“广播式电视”或“直播式电视”,“而是真正的“互动式电视”,“个性化电视”,使消费者由被动形式转向主动形式,是一场新的电视观赏革命。
手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不受固定电话线的限制,可以随地进行打电话,这个新功能成就了今天移动通信产业;时移电视的出现使人们看电视不再受时间框的限制,同样将使电视服务开始一个新的纪元,将成为新电视服务商的“杀手级”功能。
电视消费的明天是不同的媒体提供给不同的人看,每个人都可以完全个性化的选择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但只有时移电视才能保障用户个性化的消费。因为拉长了电视的时间轴,既可以正(看后面),也可以负(看以前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模体内容前后控制。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不可能看每场的“英超”。
二、电视直播服务中,信息是持续不断的,因此是一个没有结尾的超巨型视频文件”,这对传统CDN网络的FILECOPY技术是一个巨大挑战,而视频切片技术通过将信息进行切片很容易处理这种特殊的视频文件以这种视频切片进行处理可以使时移电视成为可能。
针对传统CDN网络的FILECOPY技术的不足,第二代CDN技术应运而生。第二代CDN技术的核心是媒体交换(或者称内容交换)思路,其基本原理是将体积巨大的视频文件切分成一个个固定大小的视频切片然后在宽带媒体分发协议旧MDP)的支持下,MediaSwitch根据用户的要求和操作人员指定的策略智能地将节目片断缓存在网络边缘服务器上。这种智能的内容传送机制可以让服务提供商将一部故事片长度的节目的开头片断直接存放在网络边缘(靠近用户),并在用户开始观看时动态地传送后续片断。
采用视频切片技术的特点系统的处理特别灵活,媒体文换技术充分借鉴了电路交换到IP交换的包交换的成功经验。
时移电视这个功能将成为运营商滚滚利润的来源,运营商可以将时移电视作为一个业务推荐给用户用户如果需要开通时移电视的功能,那么需要提供支付一定的费用。
值得说明的是时移电视功能和以前电视行业的PVR有本质的区别:
对一些有丰富电视行业经验的人来说,理解了时移电视的概念后,立即会想到PVR,这是一种通过在机顶盒上安装一个硬盘,并拥有2个高频头,用户可以将某个频道的某一段节目内容录下来。这个功能虽然表面上与时移电视有些相似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就存储的内容而言,时移电视可以对所有的频道的所有内容提供时移电视服务,而PVR方式仅仅能够对某个频道的某一段内容进行录制:其次就系统造价而言时移电视采用集中存储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系统造价而采用PVR方式在每个机顶盒上都安装一个硬盘等到用户量上来后,将会导致成本高昂:最后时移电视用户服务体验可以对边播内容立即提供暂停、倒退等服务而PVR用户只能等录完毕后对录制的内容进行暂停、快进和倒退服务。
时移电视的基本业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利用时移电视的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的电视节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有选择的观看电视节目。从根本上实现由被动看电视到主动选择着电视节目的转变,真正实现节目播放中针对终端客户的细分,这样既可以达到扩大用户群提高终端客户对节目的满意度,又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群的节目进行细分收费,提高了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营业收入第二类是利用一追时一的功能实现目前DVD播放机所实现的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例如正在播放的某一场球赛当有需要暂时离开几分钟当回到电视机前的时候可以利用该功能“回顾一刚才的比赛内容并通过一快进”功能追时到目前的实时现场直播。该业务可以通过类似目前一来电显示”收费方式收费或者在初期的时候作为优惠业务赠送达到吸引消费者,提高终端用户满意度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与传统直播电视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卖点推广,可以迅速打开市场。
在我们电视界,电视传播以画面为主的观念贯穿于80年代,而且一直影响到90年代。“画面为主论”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它源于情节性电影观念。电影艺术大师伊文思说过,“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说词只是加强画面效果”。[1]伊文思这句话,不仅对中国电影学术界,而且对中国电视学术界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电视“画面崇拜”的理论依据。“一幅画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这一称颂画面魅力的名言,成为电视“画面崇拜”的旗帜。1991年初,当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洪民生在第三次全国电视音乐交流会上的讲话重申了电视传播“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合”的观点,[2]电视“以画面为主论”有了官方的权威的定论。
电视“以画面为主论”,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光烈1990年《对一个定论的异议——电视传播中语言与画面功能的比较研究》,[3]提出电视传播是以语言为主的,1991年中央电视台在舟山召开声画关系研讨会,对朱光烈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评。1991年,林杰谋发表《厚此薄彼的比较方法不可取——与朱光烈同志商榷》一文,批评朱光烈“厚此薄彼”、“厚语言”、“薄画面”。此后,“主画论”者和“主声论”者各执一端,时有争论。主流电视学术界也以“声画结合”论取代了“画面为主”论。
1997年8月,暨南大学教授黄匡宇《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载《现代传播1997年4期),该文的核心观点是“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不料却引起“声画结合”论者的反驳。1998年4月,《现代传播》第2期发表马莉的《电视声画不再分离——兼与黄匡宇先生商榷》、杨竞的《略论电视新闻中的声画同构》,以“声画结合”观点驳斥黄匡宇的双主体论。1999年,朱光烈在《现代传播》上发表长篇论文《“声画结合”论批判》,从12个方面向“声画结合”论开火,提出“语言是构成电视传播的基础”,“声画结合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不具有理论品格”。2000年1期的《南方电视学刊》刊出凌燕的文章《强化画面意识,实现声画的最优化结合——兼与朱光烈、黄匡宇先生商榷》一文,也以“声画结合”作出回应。
电视声画关系引发的争论,其实是两种电视观念的碰撞,争论的双方各执一端,多陈其理。其中也有“调和论”、“声画结合”即“主画论”者意识到画面的缺陷后推出的调和论,“双主体论”也是“主声论”者推出的调和论。但这两种调和论都未跳出“以谁为主”的思维框架,似乎都不能令争论双方信服,反而引发对方更为激烈的批评,这其中原因到底何在?
应该说,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推动了电视学术研究的进展。“主画论”和“主声论”者都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电视界长期以来存在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觉元素、轻听觉元素的现象,“主声论”者对“主画论”的诘难,打破了这种平衡,却不能解释引发争论的原因。
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说到底是电视叙事艺术符号系统内在机制造成的。从系统论的视点看,电视叙事符号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以自身的内部矛盾为依据,通过与外部环境的适当交流而自发地为自己开辟道路。这就是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内在机制,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互斥、互补和整合。它调节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运动,随着时代的衍变,打破元初的和谐,使之经过重新建构,达到新的平衡,沿着“有序——无序——新的有序”的历程前进。
电视是一门晚近诞生的新兴艺术,它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是地地道道的晚辈,显得年轻而稚嫩。电视在构建自己的符号体系过程中,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是画面系统还是声音系统,都从其他艺术形式汲取了养料,甚至可以说是从其他艺术形式脱胎而来。它难以割断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
有一个不容忽视实际情况是,早期的电视人要么是广播界人士,要么是电影界人士,在构建电视符号系统过程中,大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电视与广播的区别,“听广播”、“看电视”,便是这种区别的最直观的显现。广播只能诉诸人们的听觉,而电视不仅诉诸人们的听觉,更重要的是诉诸人们的视觉。看到了这一区别,人们理所当然地作出判断:广播主要依靠有声语言,而电视主要依靠画面语言。人们致力于电视画面符号的研究在情理之中,而电视画面系统的构建完全建立在电影画面的基础上,因为电视同电影区分的只能是物质手段、成像原理、镜头运用的不同而并无本体上的符号的质的区别,它所运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电影完全相同。人们以电影画面模式来研究电视,认为屏幕上存在没有声音的画面,却不可能存在不见画面的声音,由此推出“无声的画面,仍然可以成为电视艺术作品,而无画面的声音,则根本与电视绝缘”,“没有了画面,就没有了电视”[4]的结论。这是典型的“主画论”。“主画论”在电视符号系统建立之初以及之后较长的时间,居于主导地位,使得电视符号系统成为一个稳态系统。
由于“主画论”的盛行,电视界较长时期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觉元素,轻听觉元素。结果是:纪实性的电视艺术作品没有同期声,没有真实的环境音响和真人的原腔原调;电视剧几乎都是后期配音,对口型、补台词。重者,口型对不上;轻者,体型对不上、气质对不上、情感对不上、气氛对不上,百片同调,多剧同腔,移花接木。更有甚者,有人试图以画面取代声音甚至文字语言的功能,美国人施瓦兹尼就曾说,“电视使得人类社会进入脱离文字的时代”,“主画论”走向了“画面崇拜”,暴露出许多问题。
然而,电视符号系统一经建立,便具有了系统的内在机制,电视声音系统的功能画面无论如何取代不了。电视声音系统在电视画面系统侵入自己的功能时,其内在机制便会自发地摄取负熵、排除正熵,以维持系统内部的稳定有序状态。这一维持的机制就是前文提及的“互斥机制”,就是说,电视声音系统与画面系统彼此之间互相对立、相互排斥、互相斗争。这种“互斥”的内在机制在系统外的表现就是“主声论”的崛起。
电视声音符号系统的构建一方面移植了广播艺术声音,另一方面亦受到电影声音的渗透,其运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广播和电影并无二致。在电视符号系统构建之初,因有广播艺术声音的完整移植,电视声音系统处在有序状态,其互斥的内在机制并未发挥作用。国内电视学术界普遍认为“电视是广播的延伸”,“广播电视”经常并举,可见电视声音系统对广播声音系统的完整移植。然而,当电视画面系统功能不断地侵入声音系统,产生较大范围的互切边缘区域后,电视声音系统的互斥机制便产生了作用,具体表现就是以朱光烈为代表的“主声论”者向“主画论”发起诘难。声画关系的论争,打破了元初的和谐,直接将电视叙事符号系统导入一种无序状态。
必须看到,电视叙事符号系统中声音和画面的互斥性,仅仅是其内在机制的一个方面,也不是电视声画关系的实质。声音和画面同属电视叙事符号的两大系统,其相互之间的对立、排斥是电视符号系统内部的矛盾斗争。“主画论”和“主声论”都同样从“以谁为主”的问题出发,具有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偏差,将电视符号系统中声音和画面的互斥机制给予过度强化。电视叙事声画两大系统的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如何配置并发挥电视的声画功能,而不是“以谁为主”,突出或者削弱声音或画面的功能,因此,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质,不是声画的互相排斥,而是声画的互相补充。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都存在这种互补的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们把电视符号系统看作是一个恒久不息、变化前进的开放系统,“开放系统被定义为这样一种系统:它通过输入和输出组建和破坏自身物质成分的行为,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5]电视声音和画面系统正是通过与外部环境(指其他艺术形式或声画之间)的物质交流,保持自身的结构,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这种交流的机制,就是互补机制,它指电视声音和画面对外部环境之间同时共存,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各以对方为依存条件,一旦丧失了对方就丧失了自身。
电视叙事声音和画面的互补机制取决于它们各自承担着的不同的电视的功能,它们各自承担的功能的融合才构成电视叙事的符号系统。电视画面和声音各自功能的负载并不意味着它们处于封闭状态,恰恰相反,这两大系统都处于开放状态。一方面,电视声音和画面各自都从相邻艺术和相关范围汲取营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电视声音和画面符号的构建,独立品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从较低水平的有序向较高水平的有序上升的流转不息、生气勃勃的过程。在这两种有序状态之间,电视声音和画面以其互补机制,通过与外部环境(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与联系,刺激与反应、“同化”与“顺应”,打破旧的有序,导问新的无序状态。这是电视声音和画面互补机制表现出来的独具特征的形式。电视叙事艺术晚出,电视画面从电影画面汲取营养,电视声音从广播声音延伸,形成一种元初的有序。随着互补机制的形成,电视声音和画面均需脱离母体,进而建构自己的独立品格。因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人们致力于电视声画两大符号系统的构建,努力寻电视艺术的“个性”,终于为自己争得“第九艺术”的地位。
电视艺术地位一经确立,其互补机制便日益强化。电视不断地同其他艺术形式交流,从而打破元初的和谐,导向新的无序状态。在90年代以后,许多艺术形式与电视联姻,交叉渗透,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品、电视舞蹈、电视音乐,等等,莫不反映出电视互补机制的强大作用。正是这种交叉与联系,使得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系统内部发生不平衡状态,尽管其互斥机制可以排除正熵以维持有序,但交叉与联系的广泛使得电视声画外部环境的干扰加强,正熵激增,元初的和谐被打破,电视声画走向了新的无序状态。
另一方面,电视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除电影外)大多的一种符号体系作为要素,电视以声音和画面两大体系构成其符号系统。声音和画面在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同时,互相之间亦不断地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声画各自负载的功能为交换内容的。交流的结果便是声音和画面在功能上产生了互切形式,出现了中间环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中间环节的产生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交流的结果。因此,电视声音和画面的交流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这是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质。
无论是“主画论”还是“主声论”,看到的都是电视声音和画面内部的互斥机制,强调的都是声音和画面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斗争,以为强化某一方面的叙事功能,必然削弱另一方面的叙事功能,这其实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电视声音和画面各自负载了不同的电视叙事功能,声画之间除了相互对立、排斥之外,其本质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电视声音和画面的交流,使其功能上产生了互切形式,出现了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既非声音在功能上取代了画面,也非画面在功能上取代了声音,而是声音和画面都可以负载或共同负载了某方面的电视功能。就是说,电视声音或画面某一方在某一方面功能的强化,并不能削弱另一方在这方面的功能,而是在这方面出现了边缘区域。由于电视声画互补机制的作用,电视声音和画面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同时,互相之间亦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就出现了两种相切的边缘区域:一是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切的边缘区域,二是电视声音和画面功能上的相切的边缘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的互补机制日益强化,这种边缘区域必然走向扩展。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试图扭转这一趋势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实际上,“主声论”和“主画论”的努力都是这种努力,双方都试图准确界定以至强化声音或画面的功能,忽视了声画功能互切的边缘区域扩展的趋势。
在电视声画功能互切的边缘区域扩展面前,发挥作用的应是电视声画的内在的整合机制。从系统论动态原则看,由于电视声画的互补机制的作用,引起了声画内部的变化,发生了不平衡状态,这时就有新的行为,将无序导向新的有序,建立新的平衡,同时又向着比受到干扰以前更加稳定的平衡前进。这就是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即对电视声音和画面的基本属性、基本功能和审美观念的调整和规范。电视声画的内在机制并不允许“边缘”区域的无限扩大,因为“艺术越接近到它的或一界限,就会渐次地消失它的一些本质,而获得界限线那边东西的本质”。[6]这时候,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就会自我调节,在旧有本质的基础上,整合相切时产生的特质,从而建立起新的本质,完成更高形态的本体建设。实际上,在电视声画关系争论的同时,这种整合就已经发生,“声画结合”、“声画同构”就是这种整合的表现。或许,“声画结合”、“声画同构”如朱光烈、黄匡宇先生指出的那样,还存在很多理论上的问题和缺陷,但是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整台却是电视声画内在机制的要求。
笔者认为: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整合,不仅涉及电视传播的基础,而且涉及电视的本质。我们以叙事理论审视电视声音和画面,并综合争鸣各方的观点,提出以“声画一体”对电视声画关系进行整合。电视声画关系整合表述为:电视传播的声画关系是以语言为基础,以叙事为本质,主要通过声音叙述和表现、画面描写与再现,声画功能互补的声画一体的关系。
首先,电视传播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以“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资格被归入现象之列的,语言的交际功能显而易见。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到在他和其他社会成员接触时,他都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哪怕是极其简单的所谓“寒喧”,也要运用语言来进行。正因为这个缘故,只要有社会生活的存在,只要有人们之间的接触,就要有语言。从人类社会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有语言。人类创造了语言,以语言来进行思维和交流。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在生命的诞生与终结这一点上,人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然而,人却因其精神的存在可以不死,精神的不死在于语言符号。人肉体消失了,但其精神却被语言符号锁定并流传下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文明,这个文明离不开语言符号。语言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如朱先烈先生分析的那样,文明社会人的交流,他们的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借重于语言进行的,文化、教育、科学都是用语言构成的,人类的一切传播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电视也不例外。语言不仅是电视传播的基础,也是画面解读和阐释的基础。
其次,电视传播以叙事为本质。电视的本质是什么?张锦力在《解密中国电视》中否定了对电视本质从电视定义方面作出的理解,认为“电视的第一本质是对新闻的传播,而不是什么第九艺术,也不是什么画面纪录”。以新闻传媒作为电视的本质,笔者不能苟同。从传播学观点看,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具有极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由于是电子媒介,电视时效性强,保存性、选择性差,这些是电视传播的特点。认为电视传播的本质是新闻,仅仅看到了电视传播时效强的特点,试图以一个方面的特点概括本质,显然是片面的。仅符号学的观点看,电视声音和画面分别包含了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系统。符号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指代性,符号总是代替某一事物,它承载一定的内容(概念、意义),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符号的基本属性是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从电视承载的符号看,怎么也难以得出电视传播的本质是新闻的结论。
那么,电视传播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其功能切入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电视属大众传播,查尔斯·莱特认为,大众传播的功能共有四个:监视环境、舆论引导、传承文化、娱乐。胡正荣据此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7]功能决定了电视节目的编排。在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里,浸透的是叙述。那些电视剧、供电视播放的影片、动作系列片、卡通片、新闻、纪录片等等,都是叙述性文本;那些供消遣娱乐却有着描述、教育或论证之类目的的其他电视节目也往往以叙述作为达到目的一种手段。“惟一的一种贯穿始终都避免叙述的电视节目是那种依自身的交替规则结构十分明显的节目:例如游戏节目,体育锻炼节目、记者招待会、访谈节目、音乐节目、体育竞赛等。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叙述也在悄悄发挥作用。比如说,一场足球比赛就可以看成是一个队胜利和另一个队失败的故事,可由体育竞赛播音员来叙述”。[8]因此,叙述不仅是电视中起主导作用的文本类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是一座大门或一个栅栏,即使是非叙述性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由叙事话语规则构成的世界。由此,我们自然得出电视的本质是叙事。
第三,电视主要通过声音叙述表现、画面描写再现。语言基本上是一个听觉系统,语言的模式是一种时间中的系列运动。在运动中,语言符号主要由声音负载。电视声音是一个时间流程,它在时间中运动,是历时性的。叙述是一个过程,是线性的、流动的,也是历时性的,是时间的艺术。这与电视声音的特质是相同的。因此,电视声音主要承担了电视的叙述表现功能,电视亦主要通过声音(语言)叙述表现。当然,电视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电视画面负载了非语言系统的全部具象性符号。它以流动、动态的空间,通过横向的展示,主要承担电视的描写再现功能。再现是描写性的,共时性的,这与电视画面的特质相一致,因此电视画面主要承担了描写再现功能。电视并非仅仅通过画面描写再现,声音也可以描写再现。画面的叙述和声音的再现就是电视声画互切的边缘区域。
第四,电视声画一体,交相扶持。在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叙事艺术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在电视叙事文本中,声音(语言)历时性地提供事件、人物和背景,画面则共时性地展示这一事件、人物和背景。声音和画面,如骨肉难分,相辅相成,交相扶持,相得益彰,一损俱损,一荣皆荣。因此,我们说电视是声画一体的时空复合艺术。
笔者认为:非要在电视声音和画面中分出以谁为主,无异于非要在人之手足中分出以谁为主。声音和画面各自承担着电视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之间可以交叉,但不可能互相替代。强调声画一体,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声音和画面的功能,声画交替扶持,互相补充。有的论者将声画两张皮现象归咎于“声画结合”,“声画同构”,是不够准确的。声画两张皮现象是强调声画互斥机制造成的,无论是以声音为主还是以画面为主,都无法解决两张皮现象,而声画一体,为声音和画面共同完成叙事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更能解决声画两张皮问题。
收稿日期:2001-06-18
【参考文献】
[1]朱光烈.“声画结合”论批判[J].现代传播,1999,(5).
[2]洪民生.繁荣电视音乐,为屏幕增光彩[J].电视研究,1991,(3).
[3]广播电视业务[M].电视业务,1990,(1).
[4]高鑫.电视艺术学[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贝特朗菲.开放系统模型[J].哲学译丛,1983,(2).
[6]剔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M].
镜头也是有解像力的差别的,不同镜头的解像力差别很大。目前,分析镜头的解像力跟反差再现能力使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测试镜头的MTF值,物理上叫做调制传输函数,这种测定光学频率的方式是以镜头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呈现出多少条线来度量,拥有专门的测试仪器。同时,摄像机也有对应的指标,叫做调制深度。按照正常的配置来说,标清镜头的MTF值一定大于标清摄像机的调制深度值,而高清镜头的MTF值一定大于高清摄像机的调制深度值,这样才能完美地体现摄像机图像画面质量。一般来讲,标清镜头的MTF值在400MTF左右,而高清镜头的MTF值在600MTF左右。我国目前现行的电视制式标清电视分解力为720*576,而高清电视的最大分解力为1920*1080。也就是标清电视垂直分解力达576电视线,而高清电视的垂直分解力达1080电视线。这个主要是针对拍摄时所使用的摄像机及最终展现的显示器而言的。而作为图像进入摄像机的第一道关口,镜头的分解力一定是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解力的。MTF值,代表镜头能够分辨的一黑一白一对垂直电视线的数量,所以,我们看到的标清镜头400MTF值,代表其垂直分解力为800电视线,而高清镜头的600MTF值,其垂直分解力为1200电视线,是远远超出摄像机的分解力的。所以,镜头的MTF值,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拥有较大MTF值的镜头,其价格自然越贵。
其他因素对镜头价格的影响
对于一个镜头来讲,还有一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变焦比,广角端焦距等,这些,也同样会影响镜头的价格。一般来讲,普通镜头的变焦比会在16-23倍,而最短焦距会在7.3-8.6mm,如果变焦倍数大于40倍的长焦镜头,或者最短焦距在6.5mm以下的广角镜头,价格方面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生产厂家的因素
关键词:移动数字;电视;栏目
移动数字电视采用数字技术。移动数字电视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把电视节目同经过数字编码,数字调制,然后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最后采用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传播。其最大优势就是同时支持移动接收。无论是在高速运动的交通工具上,还是在楼宇大厦的大厅内,都能够清晰流畅地收看到移动数字电视播放的电视节目,收听到同步的音响效果。“信号好,才是真的好”,移动电话用这样的广告词来吸引客户。同样,移动数字电视,也需要一种先进的流畅的信号来保证收视效果,进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移动数字电视的即时性。数字电视节目可以录播、转播,也可以现场直播,通过无线数字发射,即时收看。最新的新闻报道,各地的焦点问题,都可以随时灵活的出现在移动数字电视的屏幕上。移动数字电视的出现让移动人流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无线发射的移动数字电视,获得更多更新的资讯,极大地满足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乘客即使在堵车时,也可以通过收看清晰有趣的电视节目来消除烦恼,顾客在逛街购物时,可以通过移动数字电视收看及时的新闻信息,出租车司机更可以改变以往因为工作而看不到电视的状况。
移动数字电视收视的强制性。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拥有相对主动性,他可以选择何时看、看什么,随时选择频道,特别是在广告播出时段更换频道。移动数字电视传播环境下的大众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具有对某一预设好的传播内容的“必视性”和“必听性”――除非你闭眼不看、塞耳不听。移动数字电视的强制性视听,剥夺了观众手中的“遥控器”,避免了观众随时更换频道或关闭声音的权利,有利于培养社会大众群体性收看同一节目的自觉性,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移动数字电视内容的易获性。移动数字电视的公共载体接收终端播放的基本节目免费收看。受众基本上无需增加个人投资和消费成本,只需付出“注意力资源”,易为受众接受。从这一点来说,移动数字电视的普及完全是一种既能获利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传统电视媒体的补充和延伸。移动数字电视是国际公认的新兴媒体,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是传统电视媒体的补充和延伸,被称为“第六媒体”。受众在家里或其他固定场所可以选择收看传统电视媒体,出行、外出办事或闲暇等移动状态中想获得资讯而又无法收看传统电视媒体时最好的选择便是移动数字电视,移动数字电视填补了传统电视媒体“有缝”覆盖的缺陷。
移动数字电视的特性,决定了其节目制作区别于其他媒体。
“新”。首先,移动数字电视即时性,决定了移动数字电视的节目要及时更新,不能总是几个节目不停地循环播放。移动数字电视的覆盖面很广,如果同一天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收看的是却同一个节目内容,相信再有耐心的受众也会乏味的。特别是新闻资讯类节目,一定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新”必将成为移动数字电视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显著特色
“精”。其次,移动数字电视的收视强制性,决定了移动数字电视的节目编排要精彩,节目内容要丰富。根据每天不同的受众群体安排节目。上下班的高峰时间,也是公共汽车上人最多的时候,应该予以播放资讯类的节目。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娱乐休闲类。节目播放传播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媒体而言,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以丰富的内容、鲜明的风格来吸引移动人群的眼球,是移动数字电视生存的基本法则。由于其目标受众是“移动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公交移动数字电视的节目编排就必须考虑其不同于传统电视的特点。由于移动数字电视是离受众最近的媒体,当受众有信息方面的需求时,移动数字电视应该成为最好的求助对象,比如天气资讯,最新的最贴近受众的新闻报道。例如每日气象,可以变成角标形式一直出现在屏幕上;一些有关停水停电,或是道路改造等信息,最好也能通过移动数字电视及时,移动数字电视强制性的收视,很容易给受众带来厌烦心理,由此可见,如何进行精彩的节目设置,如何找到丰富的节目内容,是移动数字电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单纯的追求广告利益而全盘播放广告的话,移动数字电视的强制收视性,只能带来负面影响了。
“短”。再次,移动数字电视的易获性决定了移动数字电视的节目具有短小精悍特点。移动数字电视的节目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一档,乘客不可能能像在家中一样完整地把节目看全,乘客是在以乘车为主,而瞬间接受观看这种新的电视形式的。所以设计电视节目的时间段必须以乘客乘坐公共汽车的等站时间来设 计节目,每个节目应该在10~15分钟。
参考文献:
[1]王振廷.数字电视技术[J].山西电子技术,2004(04).
[2]关目.漫谈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J].电子世界,2000(11).
[3]徐维朴,金莉.发展数字有线电视[J].中国有线电视,1998(06).
[4]蔡忠见.数字电视[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
[5]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及定义[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4(10).
关键词: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演播室中的发射和传输以及信号的接收,通过这一全套的过程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数字电视”。它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个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而对于当今的电子行业来讲起着推进性的作用,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以及接受信号的方式都是由于它在电视网络中的完美应用才产生极大的变化的,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进步与发展它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一、数字电视技术介绍
1、数字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还可以称作数码电视,是传输信号领域的革新。利用数字技术将电视的图像和声音进行了重新编码和压缩,从电视台演播室发出的信号,到传输阶段都是通过0和1两个数字串构成的,该电视系统采用二进制传输,在图像、语音和声音的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是电子计算机、传输平台和消费电子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之一。
2、数字电视技术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对于数字电视的标准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日本对于数字电视设置的ISDB-T标准,第二种是美国对于数字电视的标准ATSC,最后是欧洲的DVB-T标准。我国采用的数字电视标准不同于以上三种,是由我国上海交大与清华大学联合制定的数字多媒体DMB-TH标准。数字电视的标准规定了编码与调制系统的关系,在图像的清晰度方面具有更加稳定的帧结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视频道的利用效率提升;图像和音频效果提高;保障了通信的隐蔽性和服务的便捷性;增加了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降低了用户消费成本。
二、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集中体现。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为模拟的信号是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理,对于压缩成数字化的声音以及图像的信号它可以进行解码和恢复,可以通过音频设备与电视显示器产生的模拟语音信号和视频信号,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它属于模拟电视时代到数字电视时代的过度产物。
下面来介绍一下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主要功能:首先,其对图文电视方面的应用是支持的;其次,对数字电视广播的应用也可以支持;第三其还可以支持广播的数据。它是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媒介,以充分混合同轴电缆网络或网络,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它可以支持所有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应用。所以,用户可以在线升级软件,电子邮件的接收与发送还可以使用IP电话等,对有线电视的网络功能起到了很好的扩展。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数字电视技术,对于现今的网络公司或电台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数字化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项目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其中包含三个部分:客户端为一部分,还有系统的前端和网络。使用机顶盒,用户可以收看央视及地方电视台和其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强,且稳定,收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1、电视网络建设
电视网络的建设对系统的需求和技术方面要求高,要综合考虑。此外在电视台网络的建设方面因为它与其他的网络建设差别很大,其对于宽带的要求很高,然而电视台的业务性质又会对其产生制约,所以,在建设之中我们需要充分运用新的组网技术来确保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对于网络素材全局的管理当下的网络数据已经足够可以满足。因此为用户在素材路径的找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通过网络服务器可以直接对素材进行搜索。
2、数字点数采用的传输技术
当下,数字点数的传输技术的要点主要采用HFC网络传输和AM-VSB的频分复用的传输方式,从而实现了在不同频率上的程序之间的区别。现在的数字电技术当中,为了确保原始数字信号可以匹配在现有的HFC网络中,对现有的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是相当重要的,该工艺包含有码流的随机化,R-S编码,卷积的交织,从字节到字符的映射过程,差分编码和基带成形滤波器和QAM的调制。为了防止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我们可在过对数字信号的兼容传输和信号之间纠错乱码调制中采用差分将流码分路来解决,对于高频载波的形式分析来讲,由于MPEG-2和HFC的模拟信号相同,因此,想要实现光链路、电缆链路对信号的传输还必须要结合混合传输。
三、对基于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数字电视技术的详述
1、数字电视的环节组成
(1)信源编码
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图像、广播信息数字化,从而实现原始模拟电视信号数据编码化。
(2)复用
以“包”为单位,对音频、视频、辅助数据流合为一体的数字信号源进行分复,然后采用一定长度的数据流对其分割,并以标示作为区分,最后这些多段流就组成最终的一套节目流和多套节目流。
(3)信道编码与调制
信道适配其实就是信道编码。这一过程主要是依赖于数据流对编码进行处理,以此来降低传输过程中的误差,实质就是对误码进行检错和纠错。它还能使基带数据流放置高频波上,以将基带信号转化为频带信号。
(4)传输信道
主要包括HFC、卫星、数字干线、无线等。
(5)接收机
也就是家中可见的数字机顶盒。目前,我国电视技术正处于模拟电视技术向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过渡阶段,数字电视机顶盒已经被作为媒介负责接收有线电视网络发送至千家万户的信号。数字机顶盒能够将所接收的发射台数字信号转化为信息流,并对数字电视广播、图文信息等进行接收。机顶盒同样拥有信息化管理技术,主要是针对收费电视、视频点播和IPIV(基于IP网络的交互视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信息平台)等。与传统的机顶盒系统相比,有线电视传播的信号媒介是电缆网络和光纤同轴的混合网。
2、电视网络的建设
在进行电视网络建设时,要对系统的需求以及所用技术的性价比进行综合考虑。与此同时,还应在建设中充分考虑电台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因为电视台网络有别于其他网络建设,必须有足够的带宽才能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应用,而电视台的业务性质将会制约这些应用需求。那么,在进行网络建设时,就应该保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使用一些最新的组网技术和产品。目前的网络数据已经可以对网络素材进行全局管理,所以用户不用再苦于素材路径的寻找,可以直接对素材属性进行填写,然后通过网络服务器来完成。
3、数字点数采用的传输技术
目前,数字点数所采用的主要传输技术主要有HFC网络传输和AM-VSB频分复用方式传输,这样就实现了节目在不同频率上的区分。在数字电视技术中,为保证原有的数字信号可以和现有的HFC网络相匹配,就必须对现有的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码流的随机化、R-S编码、卷积交织、字节到字符的映射、差分编码、基带成型滤波和QAM调制。对于数字信号兼容传输、信号之间纠错乱码调制,可以通过差分将流码分路,防止各种信号之间干扰。就高频载波的形式分析而言,MPEG-2与HFC网络传输模拟信号是一致的,再结合混合传输,从而实现被光链路、电缆链路对信号的传输。
结束语
我国电子科技的发展是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电视技术运用先进的数据接收和传递信号,拥有一些区别于传统电视技术的明显优势,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数字电视技术的普及率和深入研究,是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研究人员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恒如.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网中的传输[J].声屏世界,2009,(12).
我国广播电视新科技迎来了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的新时代,实现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优化网络技术及电视广播传输的作用下,数字广播节目、互动数字电视盒收发广播电视的传输实现了技术上的提高。本文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的起源、发展及优势进行介绍,从技术角度阐述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二、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传统的电视节目,图像的传输、产生及接受等都是模拟信号,采用的方法都是时间轴取样的方法进行的,传输的方式是幅度调制。为了为人们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接收,通常分为奇、偶两个场。但是以这种形式产生的电视信号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包括色度的畸变、噪声的积累等都影响了接受的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模拟体质信号已经被数字体制信号电视所替代。上个世纪 60 年代,对于数字广播电视的研究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的享受;1984年,日本首次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清晰度研究方案,1988 年试播。由于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数字信号的特点是通过代表信息的物理量以数据组来表现的,其中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离散性。数字化电视技术的本身也含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是数字信号在传输和处理中,可以抗干扰和保真,使得图像的质量不受到任何影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实时处理也是数字化广播电视信号的优势,改善了二维滤波、图像质量等,在传输中可以实现半音信号及图像信号的重复使用,显示出其优越性。
三、数字化
1.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是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的,主要包括:取样、编码和量化。奈奎斯特定理中指出,想要从信号取样中恢复原信号,就必须要使取样的频率保持在信号带宽的 2 倍以上,而 PAL 制电视信号则是在采用的副载波的4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数字化频率取样。为了避免因差拍而导致的干扰,所取频率的样品必须与副载波是连锁的,以便于增加图像复原时的噪声。利用提取样本的方式,将模拟电视的信号转变成时间轴上离散脉冲的信号,时间轴上脉冲信号的幅度都是模拟出来的,想要通过数码来表示幅度值,必须还要对模拟的幅度进行离散处理,根据级别的不同对幅度值进行划分,在划分的过程中要遵守舍零取整的规则,而这个过程就叫量化。经过量化后的信号,频率转变为数字编码脉冲,这个过程被称之为编码,然后利用二进制比例表示出经过量化的取样值。在二进制中,每一个字节都有其相对应的量化值,最后经过排列重组得到由二值脉冲所组成的数字信息流。
2.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在电视系统中,图像与声音是同时传送的,所以声音信号的数字化实现,在数字化实现的总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动态范围和信杂比的要求与图像信号而言,由于声音信号与图像信号的频率取样标准有所不同,所以声音信号的带宽与之相比有很大差别。另外,由于电视的伴音在与视频单通道传输时运用的是时分复用的方式,所以在对声音频率进行选择性取样参数时,必须要考虑到其与图像信号的场频、扫描行频的取样频率关系。
在取样频率的情况下,基带的宽度过大,会造成频谱重叠,是基带中的频率与取样频率的交错现象。交错现象会使还原后的模拟音听起来悦耳。所以音频信号取样频率在奈奎斯特取样定理中是这么规定的,在模拟基带信号输入到变换器之前增加一个低通滤波器,所截频率需要的大小必须要低于取样频率的一半,以避免交错的现象发生。对取样信号进行处理,将模拟的信号通过转化,成为时间上的脉冲信号。然而此时的脉冲信号仍然是模拟的,所以必须要将脉冲信号经过离散化处理,其中数码分值的过程,称为量化。数码率是随着抽样频率和量化的比特数所决定的,如果抽样的频率相对较高,那么量化的比特数也就会相应的增大,数码率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而这时所需要传输设施的宽带要比平常更宽。
四、信号的传输流程
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较为复杂的过程,最后才能够使用户正确的接受到数字的信号。
1.码率的复用
为了更加方便信号的传输,我们将部分数量的低速信号复接为高速率的信号,这也提高了传输速率,实现了传输的容量。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数字速率系统,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码率服用,满足不同的需求。
2.QAM 调制
数字的调制的种类很多,数字化广播电视使用的通常是MQAM 调制,它可以将载波的振幅和相位同时进行数码调制的形式。在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范畴中,将模拟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适用于微波和光缆等传输设施的频域。
3.机顶盒
有线电视机顶盒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它和数字卫星机顶盒原理是相同的,区别在于信号传输的介质不同。数字有线电视的机顶盒可以支持任何广播和交互式的多媒体应用,其中包括电子节目指南、数字电视广播接受等等。
五、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
首先要根据因特网的特性建立一个特殊的广播服务器,在广播服务器中建立网页服务器,在网络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属于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链接,对于用户所发来的请求,广播服务器可以随时侦听,并根据所接受的请求,马上将用户所点播的节目发送到用户请求的客户端,再经由用户端展示播放给用户。这样,用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运行客户端软件,随时访问自己感兴趣的广播电台的服务器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关键词:网络电视:对策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是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信息资源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增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稳定向前推进。但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市场在基层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表现为进展缓慢且很不平衡,特别是在农村更是步履艰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制约它的发展?
一、有线网络电视平移缓慢的主要原因
1.1长期形成“免费”看电视的思想观念是数字电视推广平移中的巨大障碍
从广播的发展到电视的普及近50年的历程,国家一直以公益性质利用广播和电视媒体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从不向收听收视人群收取费用。广播电视成了一个特殊的行业,被称之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广播电视免费收视成为惯例。1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在城市,每个有线用户可以看到几十套电视节目,随之,网络用户开始缴纳少量的维护费用,一大部分分散前端由单位自办,由集体支付。其次,无线开路发射个人接收效果也很好,也能收多套节目,不缴费也能收看。但电信则不同,它一开始就是付费通话,有偿服务,通讯事业迅速发展,用户自愿出钱接受服务,不像电视网络收费那样费力。至于电信网络网上用户更是说一不二,包月60元,每年600元,形势很好,效益可观。据国家统计部门报道,我国人均收入在2003年已达到1000美元,昔阳县在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达3131元。从个人家庭消费支出项目看,家用汽车增速加快,家用电话、电脑呈普及之势,发展顺利。有线网络电视在城市业已普及,但在县级以下基层每月12元的模拟电视收视费收取却很不顺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付费收视的思想意识,这是影响网络电视健康发展的主要思想根源。
1.2体制机制的缺陷制约了有线电视的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长期当“喉舌”以事业吃饭,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行,没有拆分,也没有其他行业进入与其竞争,存在先天不足。行业主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养尊处优,缺乏活力。由于倡导四级办广播,省、市两级消费水平较高,广电已成为继金融、保险、石油、天然气、电信电力、IT业之后又一个高薪族(文摘报转载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县、乡两级则黯然失色,投资靠政府,发展缓慢,由于缺少市场运作机制体制,有钱办广播电视的县乡屈指可数。投入不足,束缚了基础建设,网络电视难以做大做强。改革开放以来,在股票上市环节上,别的企业都在积极地推动本行业企业上市,而广电行业所属的企业,才开始将经营性资产向企业优化方向转型。近十年来,全国广播电视行业虽然成立了不少“集团”,但在行业内部整合上留于形式,没有实质性进展。怎样整合?以哪一级为主?既不明确,也没有行动,这就造成了数字电视运行不畅,竞争无力。就我们这个有24万人口的山区县的网络来看,全县有1.6万户入网,且只覆盖县城之内。农村基本没有网络。仅就县城周围2.5kM内的用户也被上级网络部门接管,由于运作上的行政命令,加之各级领导调动频繁,管理人才缺乏且工作主动性差,带来的是托管、兼管、代管,主要领导既是行政主管又是企业主管,政企不分、企事不分、效益不佳。广大农村农民希望网络到村看加密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移动、联通、电信的光网架在了农村的周边,因条块分割,难以人户使用。目前,山西省只有应县和静乐县移动和广电进行了合作,使这两县的广大农民享受到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打电话、看电视、上互联网一应俱全,但又得不到推广,结症何在?还是体制问题,还是因为管理模式滞后、运行机制不畅。
1.3服务质量差,收费不合理。也是制约网络电视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财富就个人而言93%的财富在7%的人手中,又95%以上的富人在城市,农村还是欠发达地区。中国农村人口占80%,全国电视用户约4亿部,农村约有2.5亿户,就昔阳县这个小网,农户也是主力户,1.7万户网络用户有70%是城周围农村用户,真正的市民不足1万户,据有关资料报道,2008年昔阳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000余元,由于收入较低,限制了他们的有效消费,和西方发达国家不能比,就是和国内发达地区比也是很低的,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居民对电视娱乐的消费心理基本是普及型的,不愿意支付更多的收视费用。其次,收视费不合理也是一个现实的问胚,移动、联通在农村月租费和城市是有区别的。但县城、农村网络电视收视费却和北京、广州、太原一样,这样的收费模式显然不合理,不利于网络电视的发展与平移,天天喊平移,3年过去了,不但发展缓慢,还出现了大面积的丢户,已平移的用户感到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频道依旧,反而增加了操作的困难。所用的机顶盒“故障”频发,几千用户机顶盒就有三四家供货,供需双方矛盾,公司失信拖欠厂商货款,厂商停止供货保修,最终还是用户受折腾。一项事业管理滞后,失去信誉,它的事业再有发展前途也会被受阻。平移之后,除了收费多之外,用户并没有感到明显变化,这种服务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了有线网络电视“平移”的普及和提高。
1.4广播电视行业企事混合,分片经营,没有形成统一的主体,不利于数字电视推广与平移
广播电视行业主要是由前端电台和终端网络公司两块组成,电视台的收入一靠政府二靠广告,效益可观,而网络电视的收人主要靠收视费支撑。由于初期投资较大,业务技术良莠不齐,投资不能及时收回,再加上它的共网不足,全国1亿~3.5亿户分为无数个运营商,没有形成互联互通规模效益,天天喊整合平移,时至今日收效甚微,收视质量提高不大,经营部门步履艰难。而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在2008年日均纯收入3亿元人民币,就我们一个县级联通用户也已达到55341户,年收入2977万元,移动用户为63221户,年收入10435万元,而广电网络用户仅为1.4万户,年收入只有400万元,这是何等差距。网络电视独家经营、分片经营、属地经营,主体地位不明显竞争不力,发展滞后效果差。
以上我们分析了思想观念特别是用户消费观念,体制机制的缺陷,服务质量差,收费不合理和全国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竞争没有实力,这几方面就造成了多年喊整合、喊平移,喊数字化,步伐缓慢效果差,这就是数字电视平移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在新形势下怎样推进数字电视平移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首先是领导要解放思想、紧跟形势的发展。提高服务意识,以用户为中心多方合作,形成多方共赢的新局面。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广电唯我独尊的旧观念,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市场中发挥作用,裁判员还是要当的,但运动员我们不一定全当,数字电视平移和发展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值得研究和探讨。它不但具有一般产业的任意产业链上产品的共性。而且还具有物流流向形态的双重性,也就是说它具有从实物形式出现的硬件设备与管理软件,同时以内容的形式出现的节目和服务,它具有两类商品的特点,一个是运送节目的载体,另一个商品是信息服务。依据物流原理而言。在并行交织的两条商品流中,信息大于载体本身,它最终销售给用户的商品是节目内容和客户服务。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看来,这两个商品流的争议不大,但在我国的制度看来,信息本身还有它的特殊性,这就是要符合中国国情,要有中国特色,这样就形成了数字电视产业,数字电视平移,在我们国家的特殊性,这也是广播电视业为什么不能像电信、电力行业那样大刀阔斧前进的主要原因,所以广电业不在WTO之内。
(2)下大工夫,提高节目质量,增加节目数量,让“上帝”认可。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数字电视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大系统,单靠某一家经营不可能把合格的、优质的商品提供给用户。数字节目内容建设涉及的节目信息种类非常广泛,除了常规的卫星节目外,还有视频点播、数据广播、电子商务、各类信息速递以及可以满足广大用户对新闻、文化、经济、娱乐、教育、咨询、体育、旅游、购物、股票等多种个性化需求的视音频节目内容,这么庞大的系统业务,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强立法,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监督力度,细化准入,要发挥社会力量,团体个体一起上,都来参与竞争,努力提高节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用良好的服务扩大用户,这样事业的发展就有了动力。以前那种平移只是发放出售一个机顶盒就完事大吉,网络未改、节目未增,只是方便了管理,效果肯定不佳。其结果或者收费难,或者大量用户丢掉。卫星直收必然也是最后的选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大用户不认可的事终究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使广大收视用户感到既经济实惠,又使用方便这才是发展的原动力,没有了用户的信任。没有了用户的支持也就没有了这个事业的前途。
关键词:英国 广播电视 双轨制
第一章: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的发展变迁
所谓双轨制,顾名思义,就是公营媒体和私营媒体双轨并行,同时存在。公营的是以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为代表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而私营的是以独立广播局(Independent Broadcasting Authority, IBA)所管辖的一系列商业广播电视频道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媒体。双轨制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
随着收音机的诞生,无线电生产商们意识到无线广播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1922年,英国邮政总局收到了将近100份来自无线电制造商的有关于要求开办电台的申请。为了使这方面需要得到控制,解决广播频率少于要求开办电台申请者多之间的矛盾,邮政大臣说服了互相竞争的制造商们,由他们共同投资一家规模不大的电台: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BBC),约翰.瑞思被任命为总经理,至此,英国历史上第一家电台诞生了。
最初的BBC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成立的,然而在刚成立的时间里,它却深深的被烙上了约翰.瑞思个人的印记。瑞思希望英国广播公司不要将利益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更不能为了利益违背道德,公司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并坚持BBC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这种理念对于BBC以后形成的公共服务的特点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司成立后,其经费来源是收取收音机牌照税和收听执照税,但这些资源很快就无法满足电台快速扩张的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成立一个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公共委员会来代替私营电台的建议被提出来。1926年,新的BBC(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成立了。
在成为公营媒体之后的时间里,BBC始终在为它的初衷而努力。1926年英国爆发了,丘吉尔希望BBC能为其所用,他认为政府有权这样去做。如果BBC被政府接管,那么它苦心经营的中立客观的形象将会毁于一旦,因此BBC并没有倒向政府这一边。“在整个罢工过程中,政府都一直强调罢工者有政治阴谋,违反了宪法。BBC 在这场危机中呈现出一种政治中立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①在这次之后,广播吸引了全国性的听众。在大萧条和经济衰退时期,BBC逆势而上,雇工人数上涨了4倍,并提高员工的工资,通过这样扩大了自己在受众心里的影响力。到30年代末,BBC真正逐渐成为了权威的机构。
而真正使BBC走向鼎盛的是在二战期间。二战中,BBC停播了于1936年开播的电视频道,只保留了广播频道继续对外广播。这段时期,BBC播出内容包括可靠的新闻和极受欢迎的娱乐节目等,同时,首相丘吉尔的战时演说也通过BBC传遍了不列颠岛的千家万户,这些都大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反抗法西斯士气,增强了英国的凝聚力,对二战西线的胜利起到了重要意义。“在战争期间,BBC既是胜利的象征,也是胜利的推动力。BBC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也被公认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这点在战争期间体现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明显。”②正是在战争时期,BBC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巩固,从此成为了英国社会生活中舆论的主流导向。
二战结束后9个月,BBC电视台恢复播出。一直到1955年以前,BBC可谓是英国广播电视的垄断者,因为整个国家只有这样一个广播电视台,观众没有选择的余地。1951年英国大选中,保守党击败了工党后,有着巨大娱乐产业支持的商业化说客们对旧的广播电视体制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最终获得了成功。1954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通过了《1954年广播法》,改变了英国广播公司独家经营电视的政策,规定设立独立电视公司,引进商业电视机制,并由独立电视公司负责管理和监督商业电视。1955年9月1日,英国第一家商业电视台——独立电视网(ITV)诞生,这也宣告英国广播电视新时代的到来。
商业电视产生后,标志着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双轨制开始形成,BBC一家独大的的局面开始瓦解。“有人认为,独立电视网带来了一场革命,因为它将对BBC在战前那种自大、保守的风格发起挑战。”③事实上,实行商业电视体制,对于英国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72年,英国政府又通过了《1972年无线广播法》,准许开办商业广播,并将商业无线广播也纳入独立电视公司的管理体系,接受独立广播局(IBA)的管理。1973年,英国第一家私营电台伦敦广播公司正式营业。这之后,1981年,第四频道(channel 4)开播,1997年(channel 5)开播。自1955年第一家商业电视台诞生,进过不断地发展和演变,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最终形成。
第二章: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之比较
BBC是世界公共广电电视服务的典范,它的创立为欧洲和世界的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BC的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对内广播、对外广播、电视台。
对内广播分为四个台:一台专播大众音乐;二台主要播送轻音乐、幽默、猜谜、故事和体育等娱乐节目:三台主要播送戏曲、交响乐、爵士音乐、文艺作品朗诵及介绍。还有一些其他知识性和趣味性节目;四台以新闻为主,也有一些音乐戏剧节目。
BBC每天24小时对外广播,其节目宗旨是“为世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新闻以及知识性、文娱性的节目,其中以新闻节目为主。
电视是BBC最为核心的业务,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业务。而BBC1和BBC2是英国收看面最广的两个频道。BBC1的定位是大众化节目,其内容主要有新闻、娱乐、电影等各种节目;而BBC2则以突出社会责任作为节目编排的准则。BBC1的大部分节目与BBC2的所有节目通过地方台的转播向全国播放。另外,BBC还开设有九个数字电视频道。除了这些,BBC还开办了多套全球节目,包括面向欧洲地区的BBC精华和娱乐频道,BBC美国频道,BBC加拿大频道、面向南非和北欧地区的BBC美食频道、面向加拿大的BBC儿童频道、面向全球的世界频道等。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以制作高质量的电视剧闻名于世,每年制作电视剧410部左右,擅长拍摄世界古典名著。他们制作的电视剧高雅、严肃、风格忠于原作,受到各国的欢迎。BBC设置的资料性纪录片业以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著称于世。
从BBC频道的设立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上可以看到,其宗旨是始终是围绕着公共服务。在BBC的主流频道中是不允许播出广告的(国际频道可以播出广告,但所有广告收入必须投入到节目的再生产),因此BBC是没有广告收入的。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向英国拥有电视机并收看电视的公民收取电视执照费以及政府的补贴,电视执照费是收入主要来源。其收取电视执照费的法律依据《皇家特许状》,它授权BBC收取执照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正因为BBC的收入来源是来自于民众,所以“BBC永远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都要强调社会的公共价值观。”④这种制度保证了BBC只需坚信一个理念:为公众服务。既然经费来自于民众,因此BBC可以不屈从于任何的商业机构和任何一个政党。
独立电视台,第四频道,第五频道是除了BBC以外仅有的三家提供模拟电视信号的商业电视台。其商业化的性质就决定了其与BBC的最大不同。
独立电视台特许经营公司有15家电视台,分布在全英各地。通常来说特许经营地区性商业电视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分布在人口最密集的四大区域:伦敦的泰晤士电视台、伦敦周末电视台,中部的中部独立电视台,西北部的格兰纳达电视台和约克郡的约克郡电视台,它们主要提供商业点声望播出的英国本土节目。
第二类覆盖人口不太密集的区域: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英格兰东部、苏格兰中部、威尔士和英格兰西部,它们为商业电视网提供每周两小时的的电视节目并制作一些地区性节目。
第三类覆盖区域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英格兰西南部、苏格兰南部、英格兰北部、北爱尔兰和海峡群岛,它们制作每天一小时的本地节目。
独立广播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协调15个节目公司提供的地方新闻节目。播送广播和电视节目,建立和管理发射台等。和BBC经费来自于执照费和政府补贴不同的是,它的经费主要依靠各节目公司提供,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广告收入。独立广播局是一家私营垄断企业,统辖15个地区性电视公司和19各地区广播电台,在辖15个地区性电视公司和19各地区广播电台,在全国有一套完整的电视广播网。
1982年创立的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起初也是由独立广播局所有,并由独立电视台承担运作的费用。作为回报,独立电视台有权出售第四频道的广告时段。随着第四频道不断发展与成熟,它的董事们希望将第四频道独立出来。《1990年广播法案》的出台将第四频道由独立广播局的下属机构变成了独立的法定的第四频道公司电视公司,并且从此获得了自主经营广告时间的权利。尽管如此,第四频道又不是一个纯商业的频道,在节目编排方面,它不能只从营利的角度出发,而必须要履行公共服务电视的义务,去补充BBC和独立电视台的在节目内容方面的空缺。
在经营方式上面,第四频道与早期的BBC有着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采取制播分离的方式。在第四频道成立前,英国所有的电视节目制作几乎都出自BBC和独立电视台,在进口国外节目方面也有着严格的限制。而第四频道成立后被称为“电视节目出版商”,完全将节目委托给其他机构来制作:“第四频道的委托制作相当彻底,连新闻时段都交由ITN在一定的规范下制播,包括午间新闻、7时的晚间新闻以及每周青少年版块新闻‘第一手消息’,都是由ITN提供。其他节目,也全部委托制作,与全英国311个独立电视制作人合作。在1986年以前,它的节目43%来自独立制作人,39%来自ITV及ITN,18%来自电视剧情片。”⑤
1997年诞生的第五频道(Channel 5)是目前英国唯一无法达到100%信号覆盖率的无线电视台,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覆盖超过80%以上英国家庭。另外,第五频道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同步转播其节目,以服务更多观众,使观众能够免费收视到节目。
第五频道诞生之时,英国的电视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它只能以小制作和特殊的节目编排来与其他无线电视台相抗衡。其节目内容的安排上也和BBC,ITV,第四频道不同:播出比例最高的依次是是电影、写实、喜剧、体育,而新闻所占到的比例不到10%。同时,第五频道很注意与其他频道同时段所诉求的受众有所区别,注重开发新观众群,这使得它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
经费来源方面,广告仍然是第五频道的基础收入,除此之外,节目赞助、举办主题活动和广告商赞助的节目等也是其追求的经济来源。第五频道与BBC,ITV,第四频道不同之处还在于它的新业务,即投资成立其他公司来提供其他与媒体相关的新服务。
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是一个完善的体制,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BBC虽然是公立的,不允许播出广告来增加收入,但是其也有着商业化的运营方式;商业广播电视虽然可以播出广告获得收入,但是也要承担起公共服务的义务,这种公私并行的制度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节目。
结语:
中国广播电视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当今已经形成了宏大的媒介产业规模。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广播电视的运营机制是国营和商业化两种类型的结合。某种程度上,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给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去探索。
注释:
①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第098页.
②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第103页.
③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第133页.
④陈永庆:《解密BBC——世界传媒王国的成长之路》 华夏出版社第012页.
⑤唐亚明,王凌洁:《英国传媒体制》 南方日报出版社 第213页.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2]陈永庆:《解密BBC——世界传媒王国的成长之路》 华夏出版社.
[3]唐亚明,王凌洁:《英国传媒体制》 南方日报出版社.
[4]张咏华 何勇 郝进平 曾海芳:《西欧主要国家的传媒政策及转型》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