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画画的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画画的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画画的知识点

第1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论文摘要:多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声音、图像和通信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的总称,多媒体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业、教育、电子出版等领域。本文主要阐述由于数字化技术综合处理的优势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的影响,对传统的录、编、播、制作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现代化的电视台已经成为一个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传播的信息中心。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日新月异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有线电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模拟电视传输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有线电视发展的瓶颈,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

1.1全面数字化。数字化技术不只是运用到电视制作的单一环节中,更重要的是,它参与了从节目的前期准备到完成节目制作的全过程。这不仅出现了数字摄像机、录像机二特技机、切换台等大批运用数字技术的设备,而且大规模的、整体性的数字电视节目系统也日趋完善,出现了全数字电视演播室、全数字电视转播车、数字压缩的卫星新闻采集转播车(DSNG)、数字地面广播(DVB)、数字卫星直播(DTH)等。

1.2虚拟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字电视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系统。虚拟演播室技术,将计算机与电视技术结合起来,能提供逼真的虚拟空间,将计算机制作出来的背景图像与演播室拍摄的人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制作出传统设备无法表现的节目,将人物置于千变万化的虚拟三维空间之中,丰富了电视屏幕。

1.3网络化。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网络化提供了条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资源共享,可以将多台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动画工作站、音频工作站等各类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系统组成网络,成为一个小局域网的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的互联和信息交流共享,并支持虚拟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1.4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只是工具,信息化才是目的。信息业务的三大媒体通信、广播和计算机正因广播电视数字化而最终融合,使多种业务能在各种通道中传送。而电视通道有可能成为所有信息业务到达家庭的最佳途径。信息业务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图形、图像,而是多种格式和媒体的组合。加强信息源建设,发挥广播电视在节目方面的优势,建立广播影视音像数据库和视频点播节目库,广泛开拓交通、金融、气象、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信息源。

2、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环境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容量磁盘存储媒体的出现,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宽带互联网的出现将可以通过互联网采集节目内容。数字信号的记录媒体也由单一的磁带记录转化为磁带、磁盘、光盘存储的多元化的媒体存储方式。图像、声音直接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在服务器上;外景素材存储在磁盘存储器中,然后传送到服务器上。计算机工作站的介入,打破了由切换台、特技机、编辑控制器一统天下的节目制作模式,特别是以PC为核心的多媒体非线性制作方式的逐步成熟,使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变得更加多样。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逐步由模拟制作系统转化为数字分量制作系统。电视的制作的虚拟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清晰度电视更需要虚拟背景。

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环境对目前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影视艺术和技术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如电脑图像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制作方法上的变革,还有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对艺术创作人员要求不仅需要具有极高艺术的创作灵感,同时还需要熟知制作的技术手段,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参与到节目制作技术中去。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具备数字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掌握最新的技术动向、具有足够的技术水平,能随机应变地把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系统上去的系统工程师。节目制作技术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对节目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投入,将各种不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进行各种节目制作的复合型人才。

3、数字化电视制作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是以计算机平台,配以等高能CPU、视频处理卡、码率压缩卡、数字特技卡、声效卡以及高速数据硬盘,由专用视频编辑软件控制完成电视节目制作任务的。这种多媒体后期制作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计算机硬盘编辑方式取代传统的磁带记录电视信号的编辑方式。首先把所有的素材,包括活动画面、静止画面、声音等全部采集到硬盘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字化的处理,然后用软件对储存在硬盘中的数字化的信号进行剪辑、编辑、配音、字幕、特技等工作,最后再将完成的节目转录到磁带上。由于硬盘上的信号具有随机存取的特性,节目素材的搜寻可以瞬间完成,也无需按顺序编辑,因此这种编辑方式被称为非线性编辑方式。磁带上原先的信息可能是数字的,也可能是模拟的;信息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处理加工完毕以后,再录制到磁带上时,再记录的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

在进行非线性编辑时,磁盘上的信号不管进行多少次的编辑或做多少遍特技,都只是不断地改变信号的处理顺序表,没有复制任何信号,不存在多版复制问题,也没有反复卷带造成的磨损,所以信号质量不会有任何降低,这是非线性编辑的好处。非线性编辑系统都能在计算机上显示时码、打人点、出点,并控制录像机进行信号采集、线性编辑和线性录制。还有一种所谓的脱机非线性草编、联机线性编辑方式,就是说在采集素材时采用高压缩比,以便用有限的硬盘存储大量的素材,然后照样进行非线性编辑,但最后不是把编辑好的节目直接录制在磁带上,而是输出一份EDL指令清单,控制传统录像机进行线性录制。

尽管多媒体后期制作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它和传统型后期制作系统也会共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有很多编辑和记者对于传统的线性系统还很留恋,而且还有的记者习惯于在线性工作台上创作,反而不适应在计算机面前创作。但是,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从模拟向数字转变,这是电视制作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第2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一、精神文化:让教师在“爱”的追求中工作

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这种对职业的忠诚,包含着成就事业的高尚情感、忘我品格、实干作风和奉献精神。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忠诚的态度,充满敬重,才能维护它和成就它,才能引起愉悦和快乐等积极体验,也才会具有永不言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每个教师都追求美好的人生和事业,都希望自己的职业活动有价值,有意义,而要成就人生,实现价值,就必须驾驭、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如今,化苦为乐的职业境界,言传身教的精湛技能,乐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已经成为我校全体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

二、学习文化:让教师在“书”的浸润中工作

1、学习是自我完善的源泉和动力

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生活,是工作,是一种责任。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变化,需要教师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学校成长、发展、自我完善的源泉和动力。近年来,我们倡导建设“和而不同”的学习文化,创设开放、宽松和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学习中对话,在争鸣中判断,在诊断中改进,在思考中创新,在实践中提升,从而使个体充满活力,使整体富有张力。教师的工作常态发生了变化,教师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具有爱学、乐学、笃学的精神,把学习看做生活的一部分,看成工作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自己与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进行对接。我们共同的愿望是,教师群体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2、书籍是教育人生的雨露和阳光

学校要创设阅读氛围和条件,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使教师的文化积累具有独特的个性。要求教师阅读教学理论书籍,记笔记,交流读书心得,分享精神营养,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使读书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活动,使书籍成为教师生活中的雨露和阳光,使教师更智慧地思考教育与人生。

三、专业文化:让教师在“拼”的竞争中工作

1、聚焦课堂教学研究

以向课堂要质量为导向,不断深化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同时,全力优化课堂教学,将学习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实效,积极构建开放、轻松、和谐、民主、活力的教学环境,做到内容精、过程简、方法活,努力回归常态,回归本色,确保每一位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2、提升教学生命活力

为了提升教师教学生命活力,学校为教师的各种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提高他们驾驭课程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效应。学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文化考察、文娱休闲活动,组织教师参观书画展,听音乐会,考察名校,走访名人,游历名山,使教师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同时培养团队精神。

3、夯实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重视教师的发展和培养,为教师搭建展示教育成果的舞台,努力使新教师更快成长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以目标鼓舞人,调动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条件。对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加强梯队建设,促进其发挥作用,提高层次。通过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制度,形成公平竞争的状态,使教师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人性化的竞争。

四、教研文化:让教师在“新”的领域中工作

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行动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教师研究教与学,进行教学反思,教学生活体验的“向导”。我校的校本研究活动注重体现专题性和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培训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专题教学研究相结合,教学评价与教学交流相结合。赋予校本研究深厚的教师文化内涵,譬如,组织教学论坛,开展集体备课,倡导同事相互听课、评课等,在这个环境中,谁都没有刻意地去教别人或向别人学什么,但又都在不知不觉中教了别人或学到了什么。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评比交流、主题沙龙、优质课评比、教师论坛等活动,不但有效地创设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浓厚氛围,更重要的是不断引起教师教育价值观念的认知冲突和深层次的思维碰撞,使教师得到了教研文化的滋养。

五、合作文化:让教师在“和”的团队中工作

1、教师团队――合作凝聚人心

建设教师合作文化,目的在于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教学技能、专长的分享,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和精神。学校应倡导合作的教师文化,促使教师打破自我封闭的藩篱,形成相互支持的合作群体,使之结成“生活共同体”、“工作共同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群体的整体功能。积极倡导“能够与人合作是一种美德。善于与人合作是一种能力”的观念,广泛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教研、合作教育,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合作型教师,让教师以合作文化影响熏陶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善于合作的人。

2、师生合作――和谐共铸灵魂

教育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现代教育追求一种民主平等、情感交融、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格平等。学生文化有教师文化的影子,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发式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研讨氛围,让批评教育更加智慧一些,给予学生最大的耐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学的能手和优秀的指导者,才能铸就学生的灵魂。

六、和谐文化:让教师在“家”的温暖中工作

我校是一所近80年的老校,历史悠久,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认为。要将学校建设成师生的精神家园,最重要的是要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让教师感受到“家”的温暖。

第3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导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导入的方式,如“视频短播”、“歌曲欣赏”、“情景表演”、“讲故事”等往往会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九年级“关注经济发展”内容时,首先播放了视频《我赚钱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然后我再提出问题。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轻松,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使新课在较好的氛围中进行。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兴趣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助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比赛评奖,提高兴趣。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九年级《灿烂的文明之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教师先组织学生表演“绍兴的志愿者在行动”,然后组织学生展示新时期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课前,将全班分为4组,课上,每组可向对方提出三个问题,并且可指定某个同学回答,答对的同学可在黑板上画一个五角星。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的称号。这样整堂课就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许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的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多媒体教学,提高兴趣。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如我在上九年级“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节课时,播放实况录像“石门寨的环境污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整节课,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沉浸其中,依依不舍。

3.讲个故事,提高兴趣。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故事,许多故事情节生动、直观、典型,特别容易吸引学生,启发思考。学生兴致勃勃,变被动为主动,便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如在讲九年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我先给学生讲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学生听后啧啧称赞,更加激发了爱国情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第4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的知识点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1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

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

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2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31.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

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

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

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4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5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第5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

近些年来,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一些电力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明显的就是电气工程的发展。在早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缺陷,严重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逐渐引入了智能化技术,在有效的解决电气工程早期自动化控制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电气工程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智能化技术指的是在计算机技术中合理的引进人工智能理论,但是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到智能化技术的时间还比较的短,各方面还很不成熟。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理论基础

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包含了很多个学科的知识,比如控制学、信息学、语言学,甚至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也有涉及,因此它的理论基础就具有了很强的综合性;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让机器拥有人工智能,从而去进行一些危险性和难度比较高的工作。要想保证智能化技术能够合理的运用于操作过程中,就需要进行相关的可操作性试验,并且将智能机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纳入研究的范围。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行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就是智能化技术,象电子电气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等等都是属于智能化技术的范畴;经过实践证明,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引用智能化技术,是十分有效和实用的,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智能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还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并且控制人员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压力。

2、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智能化控制器,让其拥有比传统控制器在电气的自动控制方面更大的优势,主要表现有这些:

不需要建立相关的控制模型:如果将传统的控制器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那么就无法准确的掌握被控制对象,这是因为往往会有比较复杂的动态工程存在于被控制对象中,这样在设计被控制对象模型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客观因素是无法估量和预测的,比如部分参数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些客观的因素无法准确的掌握,自然就不能设计十分精准的模型,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动化控制的实际工作效率。如果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采用了智能化控制器,那么就不需要设计被控制对象的模型,从而从源头就避免出现那些不可预测和估量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系数。

在调整控制电气系统方面更加的方便和快捷:智能化控制器可以随时调节系统的控制程度,利用的往往是鲁棒性变化、响应时间以及下降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性能,保证自动化控制的工作质量;因此,智能化控制器在调节控制功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该积极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并且,智能化控制器在调节控制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如果相关数据改变了,那么它会及时的自行调节,不需要工作人员来进行操作,它在调节控制的时候还可以保持很远的距离,这样在无人控制的状态下就可以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电气工程自动化,有效的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

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主要是在对不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体现的,如果输入的是十分陌生的数据,那么也可以按照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来进行估计。不同的被控制对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控制的效果,虽然智能化控制器并没有及时的采取行动来控制某些对象,但是依然可以获得很好的控制效果,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也可能存在着当控制对象发生改变之后控制的效果欠佳的状况。所以,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候,应该按照具体的设计原则,要按照被控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严格审查控制的要求。如果智能化控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能直接全面的否定智能化控制技术,需要认真排查和分析工程每个环节之后才能下结论。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实现

要想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必须要实现的就是智能控制、优化设计以及故障诊断。

智能控制: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就可以在电气工程控制中实现远程化,自主化和高效化,并且不需要人来进行操作,让智能化控制更好更快的发展;目前,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用智能化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说明了智能化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这样也可以促使在其他领域中广泛的应用智能化技术。

优化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往往会有很多电气设备设计的内容,这些电气设备往往需要非常繁琐的设计过程,那么设计人员要熟练的认识和掌握磁力、电气和电路等学科的知识,并且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也要恰当的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并且,在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方式采用的是手工设计来完成,也就是有机的结合试验和经验,采用这种方式的方案往往具有很低的达标率,并且十分难以进行修改;而现在都是采用CAD技术和一些其他的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进行方案的设计工作,这样在大大缩短设计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还可以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智能化技术一项具体的形式就是遗传算法,它可以有效的应用到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它本身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都比较的强,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

故障诊断:任何一项机械设备或者运行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必然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故障,电气工程系统也不例外。故障并不是突然就发生的,它必定会有一些与故障存在联系的一些征兆出现在故障发生之前,而如果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到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全面和准确的诊断这些故障。电力设备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变压器,因此电气设备监测人员就需要特别的重视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要定期经常的监测和维修,这些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变压器出现一些电气故障,而是为了能够及时的诊断和发展故障,找出解决的对策,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因为电气故障而带来的损失。

如果在诊断变压器故障的时候采用了智能化技术,那么主要的诊断方式就是分析变压器中渗漏油的分解气体,找出变压器哪些范围可能发生了故障,然后逐步的缩小这些范围,在找出发生故障具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维修,采用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的提高诊断和检修故障的速度,并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甚至避免故障损害到电气设备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经济效益。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在迅速的创新,智能化技术被应用到了很多的领域,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实现,经过研究证明,智能化技术比传统的控制技术有着很多的优势。

参考文献:

第6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系统控制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概念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凭借电脑技术加工会计数据来提供会计信息的一般系统。散落在会计系统内的原始数据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凭证进行重新组合,借着计算机载体的作用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将这些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通过一个由会计数据、会计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以及系统运行规范等要素组成的人机系统,形成完整的系统业务过程。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控制制度的特点

会计工作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扩展。手工的会计控制系统中没有数据编码、控制程序的调用和修改等技术性要求。会计进入电算化的时代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于那些比较复杂冗杂的数据的处理更加得心应手,因而有效的扩展了会计的工作范围。

会计内控制度风险增加。手工操作下的汇总凭证、账目核对表、账目明细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不复存在的必要,这些手工撰写的文件转变为数据被录入计算机内。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大多引用了计算机技术,为会计行业增加了新内容,在这种体系下的会计业需要计算机程序员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警惕计算机病毒的侵蚀,加强计算机操作的管理和安全保护。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会计岗位间的相互审核功能弱化和逐渐消失 。在以前的会计行业,一项会计工作的完整进行需要几个部门的相互协作,遵循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来确保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每项工作中,手工操作留下明确的笔迹可以追究个人及部门责任。但将会计由手工化转变为电算化之后,处理一项会计业务只要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内,经过程序的作用达到与手工层层审核达到的效果。可是数据录入发生错误,难以及时发现,以致于延误了其他的工作。

会计人员岗位权限的安全意识不高。手工与电算化交错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计算机能力良莠不齐,对于信息的保护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密保工作,原先的会计人员也会采取不设密码或者设置简单密码的方法,这使得程序的安保形同虚设,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制度

(一)关于现状问题原因的分析

新技术的应用对原有控制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手工会计时代的行业规则被计算机技术打破,部门的相互掣肘功能弱化,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虽然这节省了资源,但在一些数据的审核上存在着准确度的忧虑。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会计业的人才要求是不仅了解会计必备的基本功,还要精通计算机的应用,对于网络安全的保护更要详细了解。事实上,之前手工时代的会计人员与现代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产生了一定的脱节,他们可能是会计手工时代的佼佼者,但在计算机时代难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样的,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员也不一定可以很好的掌握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

(二)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对策研究

(1)建立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在难以找到兼顾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之前,对手工记录工作人员根据能力进行精简,并引进新的计算机技术员。重新制定行业规则,对两者进行新的编排,各司其职,促进行业的良性运行。

(2)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各单位大力开展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在工作期间,错开员工的工作时段,进行分类培训,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员工考核。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对于数据的基础录入、编排和整合得心应手,避免因为数据录入错误导致的全部失误。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可以掌握相关的数据安全维护知识,减少会计电算化时代带来的新风险。

(3)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段时间内,内审部门要对会计部的电算化数据进行检查,查看数据是否有不真实成分的存在。当然,内部审计不仅仅是起着监督的作用,对于会计部的工作失误进行分析,为其指出明确的改善之路,这也要求内审部门工作人员掌握良好的计算机知识,预防计算失误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手工会计时代,每一项会计工作的实行都有人工痕迹的掺杂,相比于手工会计工作的系统,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过程还没有良好体系的建立。从此可见,企业应当加强档案管理的工作。使用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资料的录入需要完整的规则,还要做好备份和一系列的应急措施。

第7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5-02

1 前 言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中华传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经典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中华传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文化,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文化介绍给学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经典,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扩展阅读视野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但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如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的读书看报形式,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阅读面较小,不能开阔阅读视野,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网络、电视、光碟等,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同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经典内容丰富多彩,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可以经过想象,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在中国传文化中,主要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文化

(1)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每个人都是传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近几年由于传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结果使上千年的传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从而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

(2)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现如今,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而且将中华传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从而构建了传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的经典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经典时,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 论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经典的文化价值,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宁殿霞,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下旬刊),2011(2).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0).

第8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应用;楼宇智能化;电气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楼宇的智能化是通过网络系统来实现生活中自动化的设备,使人们舒适方便的享受生活,楼宇的智能化渐渐被人们所熟悉和了解,并且在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相关系统是楼宇的智能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把楼宇的智能化理解成为系统化体系,这一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统筹兼顾。其能够给人们带来自动方便的良好服务,使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子系统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进而不仅降低楼宇修护成本,而且节约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楼宇的智能化当中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当今时代,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了楼宇自动化重要的基础性设施,要发展楼宇的智能化建筑,必须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进而保证系统可靠安全,把楼宇的智能化的干扰降到最低,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通常情况下,楼宇的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设计包含建筑通信的自动化、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及办公设备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是楼宇的智能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设计到楼宇的很多方面,自动化设计必须要规划好总的系统性方案,无论是整体方面还是细节方面,必须构建标准化的体系结构,确保系统足够完整与成熟,并且可以兼容电力通信,保证不同的子系统能够正常通信。楼宇的智能化电气设计一定要坚持实用的基本原则,人机界面都需要重点考虑人性化,和各种通信网络构建通信接口,这不但能够使系统具有可扩展功能,且可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电气自动化应用在智能建筑方面的运用现状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住宅要求开始趋向智能化建筑方向发展。建设楼宇的智能化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是智能化的关键内容之一,智能的建筑里给排水系统、制冷机系统、电能系统和空调系统都需要利用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来控制。对于经常有人的地方可以设置电动窗帘,不仅能够遮挡阳光,而且能够控制室内温度,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对于一般公共场合,可以装有定时的开关来实时控制灯光强度,如果有消防报警的出现,可以立即开启紧急照明等控制强光,如果日光变暗,光感应将自动照明;如果是特定场合可以利用自动化的设备确保人民工作便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楼宇的智能化系统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化设备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给设备管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另外,光控、声控、指纹采集及语音识别技术也运用到了楼宇的智能化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系统和人们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电子自动化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控制电脑,进而给人们带来方便。现阶段,很多场所都开始重视楼宇的智能化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楼房中广泛运用智能化系统,部分商业建筑为吸引客户,已把智能化系统设置在高档场所里,例如:星级大酒店,他们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全面提升建筑物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利用先进的系统技术去赢得更大效益。

4楼宇的智能化电气方面的接地防护设计

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接地防护必须按照实际工程,做好直接接地防护、安全的接地防护、最优化保护、防雷保护及交流接地防护。常见的智能化的楼宇设备有通信仪器、科学计算机及精密设备,电子设备处理新信号时会有微型信号变形出现,设备与设备间利用无线信号联系。直接接地防护能够给整个智能化系统带来一个基准电压,进而保证设备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正常情况下,直接接地防护是利用绝缘铜芯使供电的设备与大地相连通,同时,避免与其他N线相连接。安全接地防护能够消除静电带来的危害,确保电气设备没有带电金属外壳,进而防止静电危害,主要是通过PE线和用电设施、用电设施的金属部分相连,达到安全接地的目的。如果电气设备没有做安全接地防护,社会很容易产生静电,进而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安全的接地防护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它能够降低基地电阻,使流经人体的电流降低。最优化保护能够预防和防止系统被电磁所干扰,最优化保护常用的方法是防静电接地的方法与屏蔽接地的方法,具体是把PE线同设备的外壳连接到一起,从而防止静电接地,确保系统能够可靠运行。电气设备与导线屏蔽需要PE线与导线的屏蔽管路连接到一起,电线与电气设备必须确保完全同PE线连接好。系统防止静电干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使楼宇的系统空间环境干燥、干净及降低人们造成的静电的干扰。自动化的系统防雷保护可以确保自动化系统与电子设施正常安全的运行,楼宇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含有很多系统的综合性自动系统,其主要系统有火灾报警系统、自动通信系统及电视系统。因为多数电子设备的抗压能力较低,因此,每个智能化的系统都应该装有防雷的装置,进而形成系统性的防雷体系,坚持标准化的防雷规则,建立立体式的防雷体系。交流工作的接地防护是确保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交流保护工作方法首先要求系统的中性线N线必须使较大截面的铜芯线,楼宇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有很多电位的接线端子,接线时,接线端子必须一直在密封状态,且同其他接地的系统区别开来。在高压的系统里可以运用中性点接地来保护继电器,并排除系统中单相电弧,以防止零序的电压发生偏移,使三相电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5电气自动化功能的实现

楼宇的智能化中自动化功能的实现把人们生活带到了新的层次,智能化设计里除了有基本的楼房设计,还要利用网络系统判定及处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在建筑内部,有的在建筑外部。智能化的电气系统参照人们生活,自动控制建筑物照明、空调、排水系统、电气设备等,使所有楼宇设施都能够自动处理,同时,利用全方位的监控保证人们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楼宇的智能化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和普通的建筑物相比,智能的化楼宇的优势越发明显,它能够给人们生活提供全方位感受,提高建筑物安全性,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有很好的节能效果。要实现电气的自动化在楼宇的智能化里的丰富功能,在建设楼宇过程中,必须建立非常完整的数制体系方便系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进而实现设施的有效检测与控制。

6结束语

伴随楼宇的智能化不断发展,我国的楼宇技术体系渐渐成熟,因为人们对楼房和各种环境场合的多功能需求,机电设施设备越来越复杂,很多楼宇开始用智能化设施满足人们需求,楼宇的智能化给人们安全和健康带来保障。随着智能小区和智能建筑数量的不断上升,楼宇自控自控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相信未来楼宇的智能化可以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姜玉莉,李向军.智能化楼宇中电气自控的运用[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20)

[2] 周向平,管华超.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9)

[3] 伍小兵.电气自动化在楼字智能化中的应用[J]. 硅谷. 2012(06)

第9篇:画画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动画制作;动画监督;职责分工;监督风格

一pSHAFT社的动画制作体系与分工

2004年,新房昭之、尾石达也等人加入SHAFT社参与动画制作,在这之后,新房昭之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采用“监督+副监督”这种双头制作体制。正如同导演在电影拍摄中的地位一样,动画监督正是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中的核心角色,负责统筹一切相关工作。而在这种双头制作体制中,原本动画监督的职责被分开,监督新房昭之负责召集制作人员,进行职务分配,让作品大致定型。而副监督是一个进行全程监督的职位,这个职位在SHAFT社就相当于该作品的监督,掌握着该作品的细节的决定权。下面我们将结合《化物语》具体介绍一下在SHAFT社中这两个职位的职责分工及个人风格。

二、监督――新房昭之

新房昭之,著名动画导演,是一位从底层做起的动画监督,至今已执导过超过40部动画作品。是日本动画工业化的从业者自底层冲杀成为监督的典型。自2004年《柯赛特的肖像》之后,新房几乎不再亲自参与系列动画全篇的分镜与演出工作,而是把这些工作交给副监督,自己作为监督的工作则主要在于寻找与发现具有个人风格的演出家,准确的分配他们在每个作品的职位,将他们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从而支撑起这种属于SHAFT风格的演出手法。但这并不是说明现在新房只是挂名的监督而已,因为一般动画的监督都是负责第一话和最后一话的分镜/演出,这样后面集数的分镜人员就可以模仿监督在第一话的分镜风格,让这部作品大致定型。但是SHAFT比较特殊,在大部分作品里新房都放弃第一话的制作,而是让该作的副监督负责第一话的分镜/演出,自己则是在中期加入制作。而且SHAFT作品的字幕一直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在播放片头动画和片尾动画时,字幕上的人名一般不出现两次,所以在字幕上看不到监督之外的地方有新房昭之的名字。再加上新房有时会用若干个笔名参与演出/脚本制作,使我们无法确定新房作为监督在制作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但我们依旧可以结合新房的早期风格,在《化物语》中找到其明显的个人特色:

明确的分镜节奏。《化物语》整部的镜头切换都保持着一种明快的节奏,时而紧凑,时而舒缓,与剧情的发展形成完美地节奏同步,镜头分切点的位置都十分明确,不会给人以无意义的忽快忽慢的杂乱感。

大量的特写与大全景的结合运用。新房昭之最常用的调节镜头切换节奏的手法就是将特写镜头与大全景镜头相结合,经常由描述环境的大全景镜头直接切换到仅有人物一只眼睛的大特写画面,或是由人物微末动作的特写直接切换到描述人物之间关系的远景,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作品情节对观众的感染力。

动作简繁有度。新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大部分都很简单,甚至没有动作,但是大动作和关键场景动起来却是毫不含糊。

总之,新房昭之作为监督,由于自身对团队各个成员自身风格的了解,可以轻车熟路的将整个作品的大风格走向确立下来,并同时使副监督们的个人风格发扬光大,是SHAFT风格的总领者。

三、副监督――尾石达也

尾石达也,日本动画师及演出家。于2004年跟随新房昭之进入SHAFT社,两人自此有了长时间的密切合作,并长期担任较重要的位置,其作品特点就是时尚而多彩的色彩运用方式,搭配短镜头的连续切换,实景照片的巧妙运用来表现对话的场景,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作为《化物语》的副监督,新房也在访谈中说道,化物语的成功,代表着“尾石色”的诞生。所以化物语应该算是极具尾石达也先生的风格的作品。而尾石在《化物语》中所展现出自己最独具特色的两个监督特点,即“影像的叙述技巧”和“文字与影像的扬弃”

(一) 影像的叙述技巧:所谓“叙述技巧(elocution)”通常是指演员的台词运用,演说的说话技巧等。以《化物语》第三话为例,整话之中有十几分钟都是仅两个人在持续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画面并无大的改变,只是一直在切换背景。这种手法的成功之处,即是人物进行与台词无关的行为变化,明明台词是连贯的,画面却是跳跃性的,故意给人以不协调感。另外,剧中角色总是突然改变画风来破坏观众的预想,因为观众在看到一个画面后,总是不禁会去设想接下来的画面会是怎样,本作却通过插入各种异物来破坏这种预想,以此产生出紧张感来保持镜头的意义,令十几分钟的长镜头不会令观众沉闷,这种手法就赋予了影像以腔调,即“影像的叙述技巧”。

(二)文字与影像的扬弃:所谓“扬弃(aufheben)”是将彼此对立矛盾的命题双方吸纳统合以引导出更具高度的命题。而在《化物语》中,尾石达也通过在绘画所构成的画面中,插入各种文字的表现手法,使影像与文字这两者彼此融合扬弃,孕育出了新的价值。

尾石达也在《化物语》中第一次担任整部作品的演出工作,特别在最终话中,台本、构图、原画检查全部由他一人独立完成,尾石亲自画的台本,共有570个镜头,是普通TV动画的两倍之多。这种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四、结语

正是由于SHAFT特有的这种监督+副监督的双头制作体系,才使得新房+尾石这对组合能够将自身风格完美的融合起来,造就了《化物语》这部SHAFT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相关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