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广播电视学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学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学概念

第1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媒介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所提出的各媒介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且渗透应用到广电通信传统媒介逐渐被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取代,媒介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为媒介终端的越来越强大,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从而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大众时代变为了分众时代,媒介受众从以前的单向听受者这一角色变为了对娱乐,咨询,服务有个人要求的客户,媒介和消费的互动接触更为充分,传媒这一产业正在以每天更加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所以,顺应时代要求,各媒介即将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那么新媒体又是什么呢?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媒体形式,其中包括网络媒体,搜集媒体,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还有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总的来说,新媒体也就是数字化新媒体。而如今,在媒介融合这一前提下,新媒体专业人才欠缺。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下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需求,该建立怎样的机制。

(一)培养“复合”性人才

在我看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该培养新媒体复合人才,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渗透融合使得新媒体有融媒性,所以新媒体的专业人才应当有复合性,即掌握相关媒体的所有从业技能,例如广播媒体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的从业技能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在实践反面,应当将实践面扩大拓宽,在网络新媒体专业应安排同学适当了解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新闻学专业安排学生适当了解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学等专业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安排学习编辑出版学,网络学,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诸如此类。从媒介组织行为和从业人员角度可将媒体融合分为5种类型“所有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我们要培养这5种类型都擅长的人才,现在培养出来的人多数只有后两种,属于低级人才,只能完成基础工作,我们应当培养理论与实践贯穿统一的人才,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满足我国当前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并且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改变教育模式

从当前来看,新媒体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变化一大截,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的,印刷业、广播电视业、电信业这些行业各自都有其各自的终端,且各行业有且只有一个终端,是纵向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学校的授课模式也是一种产业一种一种课程,除各产业的共同核心知识外,没有任何重叠知识,其他课程新闻业重视报纸新闻生产,广播电视新闻业重视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专业重视书籍,报纸杂志的编辑大部分学校看到了网络媒体,但是却没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作关系,没看到新媒体的融合性,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不适合媒介融合新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应当改变教育模式建立网状模式培养类型。各产业知识融汇贯通,从内容,网络,终端三个方面进行培养新媒体人才。媒介融合时代应把信息内容的生产,信息的传播途径及传播手段作为一个重点,相对而言终端的的研发和革新了解就好不必过分研究。

第2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必然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形式的行业兴起。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民生化。对此,本文进行了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发展的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闻出现民生化现象的必然性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人们了解新闻时事的主要方式之一,受众群体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近几年,广播电视新闻逐渐向民生化的方向发展。经过分析可知,广播电视新闻出现民生化的现象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一)新媒体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各种形式出现,微信、微博等手机移动端软件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端了解新闻时事内容,这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了能够在这种形势下保持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开始向民生化的方向迈进,以更多地吸引社会各界的目光。

(二)新闻采编内容的综合性要求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媒体行业也逐渐走向综合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思想的进步使人们所关注的社会时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关注政治新闻。现今,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娱乐、生活、体育、经济、购物以及民生等新闻。为了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的多方向、多路径传播,新闻内容的采编要符合当今新闻的状态,也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内容采编要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融合。只有符合人们的口味,广播电视新闻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关注度的需要

民生新闻在当前受到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国家高度重视的前提下,人们更加关注民生新闻。民生问题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也希望通过民生新闻了解自己的生活处境。可以说,民生新闻是目前社会上关注人群较为庞大的一个新闻类别。而广播电视新闻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本身关注人群减少。想要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提高关注度,以民生新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在此形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向民生化方向过渡是必要的。

(四)以人为本的方针体现

民生是我国重视人民生活的重要象征,民生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的问题,民生问题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方针和政策。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将新闻民生化,有利于捕捉和发掘群众的需求,避免过去很多新闻中出现的脱离事实、疏离群众的现象。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也是新闻创新和应对竞争的要求。民生新闻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有利于树立新闻在人们心中的威信。靠民生新闻赢得人们的关注和信任,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以国家政治和社会新闻为主,对于很多人而言没有实际意义和作用,因此失去了很多受众。可以说,新闻的程式化和概念化使新闻的内容大打折扣,而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在当今多元化的新闻媒体中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怎么让广播电视新闻好看,怎么让广播电视新闻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呢?毫无疑问就是将新闻内容向民生化发展。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的创新改革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行业为适应新时代潮流,都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就是新闻改革创新的体现。首先,传统新闻的内容是以社会、国家、政治为主的,内容宽泛,人们对于这样的新闻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群众范围。但是现在广播电视新闻所传播的内容都是以群众所关心的新闻为主,以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民生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这实际上是对新闻创新和改革的体现。

(二)扩宽新闻领域

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是对新闻内容的一个拓展。我们知道,传统的新闻内容枯燥而单调,收听、收看新闻的人群有限,而且群体比较小众化,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是对新闻领域的一个扩展。首先,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将新闻内容丰富起来,不再是单纯以政治时事为主,而是更多地关注民生和生活。其次,民生化也将新闻用户群体发展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播电视新闻。

(三)增加广播电视新闻的实用性

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增加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实用性。过去,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多以军国大事、社会动向为主。而民生化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则以群众的生活状态为主,增加了新闻的实用性,避免了空洞、夸大的新闻。民生化新闻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掌握到新的政策,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这方面讲,对于广大广播电视新闻用户群体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实际上增加了新闻的实用性。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闻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是新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下,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提高关注度、增强新闻内容采编的综合性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做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对研究者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更多广播电视新闻民生化的意义有待更多新闻媒体人去探究。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6):33-36.

[2]李荣.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大趋势[J].今传媒,2008(11):52-54.

第3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跨界

2011年的广电传媒产业发展中,“跨界”这个关键词体现了变化的大背景。所谓跨界,即对既往传媒业固有的业务边界的打破,如传播者角色的跨界、传播渠道的跨界、传播内容的跨界、产业资源的跨界、媒介市场的跨界等。就其价值来说,一是激活原有相关要素的“沉默价值”,形成范围经济的服务格局;二是拓宽原有的市场边界,谋取更大的市场版图。①有研究者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内容、渠道、终端、市场竞争都面临着日趋复杂和融合的趋势。广电集团有必要利用制播分离所提供的市场自由度,以内容跨界做大做强自己的内容产业,以市场跨界实现内容的N次售卖,以资本跨界开拓更为广阔的业务平台。不过作者也指出,广电资本的空间并非无限,规模效应总会有一个临界点。因此,广电媒体在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上也要多一份谨慎与理性。②

电视节目新评价体系

2011年7月,“中央电视台栏目综合评价体系”开始实施,曾长期作为衡量节目质量和广告价值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的“收视率评价体系”,被新出台的包括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业性四项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所取代。新情况的出现又一次引发了广电业界和新闻传播学界对“收视率”话题的广泛讨论。有学者将央视新旧评价体系做了比较后认为,新评价体系表现出较大不同。首先,强调传播的社会效果评价,市场因素略有淡化,注重栏目专业品质。其次,收视市场效果的评价维度相对多元,不以收视率的绝对值大小作为衡量标准。第三,变淘汰机制为排名激励机制,奖优暗含着罚劣。第四,新评价体系不再设置“成本指标”,减轻了电视人的经济效益压力。③

季播

“季播”是近年来伴随着收视大战而引入的一个热词,指的是根据观众全年收视习惯的变化所施行的一种节目投放策略。2011年以来,各大卫视的季播实践渐成流行趋势,从而引发业界和学界的一些思考。有研究者认为,季播模式根据观众的收视习惯、爱好和要求,编排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内容,确定其风格,迎合了观众需要,固化了受众的收视时间,培养了观众的忠诚度。根据编播季的主题,进行节目资源整合,有利于打造节目和频道品牌,提升竞争力。编播季以“季”为单位播出节目,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广告商投资的风险系数,实现了电视台与广告商的双赢。④

对于季播模式的发展困境,有学者指出,统观目前中国电视的“收视季”,还是较为粗放的划分,更多是借鉴“季播”的名称和表面形式,并未进入制作、编排、播出的全过程、全流程。各种不同版本的“季播体”,大多是彼此模仿以概念打包同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依样画葫芦”,运作中又流于吸引广告商的概念炒作、商业手段及周期性恶性竞争。⑤如何使季播这一舶来品本土化,有学者认为,要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强化与观众的互动,使受众对季播形成良好的约会期待,同时把频道定位、季播主题和观众需求三者结合起来,开发季播专有节目;要合理规划,打破季播是个别频道行为的观念,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并加以全方位包装推广,打造品牌播出季。⑥

iRadio

“iRadio”是相对于传统广播而言的,基于智能数字化媒介终端的广播媒体。基于三网融合的背景,这年提出了iRadio的概念。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I”族具有以自我为中心选择媒体,高度自主化、个性化的特征,广播如果不能进入“I”族的生活,势必在媒体竞争中出局。为使广大“I”族成为“iRadio”的忠实追随者,在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广播与听众之间,必须形成私人接触,进而产生互动,最终以节目为中心形成听众社区,不仅为听众提供信息,还提供深度服务。⑦

有研究者以iPhone为例指出,基于传统的2G网络手机和MP4等接收终端,只是在接收方式和收听音效等方面方便了听众,这种收听仍是单向收听。iPhone等智能终端可以更好地突破目前数字化广播的传播模式和广播传播的单向性。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基于3G通信网络的智能数字化媒介终端将得以实现。作者提出了三网融合时代广播产业发展的四项策略:广播要对智能化数字媒介终端使用者进行理性研究;创新节目形式,力求贴身定制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渠道,开发适合智能终端的功能性应用程序,提供通路保障;智能广播与传统广播“战略协同,资源共享”,发挥合力。⑧

“限娱令”

2011年10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民间称为“限娱令”)。《意见》将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定位为“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规定加大新闻类节目播出比例。这意味着上星电视“娱乐立台”转向“新闻立台”。此项行政规章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有论者进一步阐释“限娱令”与西方国家后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不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还没有最终完成,民主、法制、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等理念正在组构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中国观众仍然需要严肃的硬新闻和有深度的调查报道,对媒体的民主功能仍然有着极高的期待,这是“新闻立台”不可忽视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⑨

不过,对于这项行政规章的批评显得更多些。有学者从分析《娱乐至死》作者波兹曼的观点入手指出:他批判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文化,但主要批判对象恰恰不是娱乐节目。他这样说:“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这与国家广电总局的想法相反。后者“限娱令”,同时要求增设道德建设类节目,这面临两难境遇,即如果道德节目过于严肃,可能会让观众望而却步,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如果道德节目走“寓教于乐”路线,正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要批判的。⑩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个规章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限制了观众的选择权利。为观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是电视台的责任,也是真正的“立台之本”。有关部门对电视台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时,不要忘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权利,不能以一己之好恶代替广大观众之好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电视台怎样办节目、播节目,包括娱乐节目在什么时候播,播多少次,这些“小事”实在不必主管部门过于操心。对经济的更多行政干预,只会适得其反,对文化建设,更是如此。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凭行政命令,就使文化昌盛的事例,只有反事例。{11}

“限广令”

2011年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民间俗称“限广令”),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一禁令立即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应。有评论认为,“限广令”确有民意基础,但这一措施将触发整个电视剧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电视台随着利润空间的缩小而降低买剧成本,定制剧及植入广告将大行其道。更重要的是,利益分成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电视剧的制作成本逐渐缩减到理性状态,演员的天价片酬将得到抑制。{12}

有研究者指出,“限广令”可能会引发植入性广告的大幅增加,使广告由硬性插播转移到前台和剧本里,影响中国影视剧未来的创作前途,最终受害的还是观众。{13}对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限制只有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才能与市场机制相衔接,并促进公民道德自主性和自律性的发育与成熟。行政干涉要注意权力的边界,防止公权力以“暴力”方式进行市场管理。{14}

视频网站

三网融合的推进,使得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亦为研究者关注,话题主要集中在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发展趋势以及传统电视台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如何转型应对等几个方面。有学者指出了网络视频行业转型升级的四个趋势:一是市场集中度提高,融视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将成行业主力;二是市场细分,众多视频网站在差异化中开拓竞争蓝海;三是付费收看将成为未来视频网站的支柱性盈利模式;四是网络视频行业将实现从产品业向服务业的升级。{15}

对视频网站的收费盈利模式,有研究者认为,美国Hulu和Netflix的盈利模式并不能作为中国视频网站是否收费的风向标,它们的成功有太多中国视频网站无可复制的前提和不可重复的商机。中国的视频网站从中看到的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收费行为,更应该关注收费之外的因素。{16}另一研究者指出,视频网站拥有庞大的点击量及其数据的可监控性,对开展广告营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条件。今后,根据客户需求,全方位、立体化为客户定制视频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整合营销,依托视频网站进行商业策划、商务开发,将成为视频网站的支柱性收入来源。{17}更多的文章谈及视频网站的优势,诸如传播时间上的自由、受众接受模式的交互和网络传播个性化等。还有学者认为,网络电视台依托广电,拥有正版节目资源,具有采访权和专业人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原创节目,传统电视媒体及其网络电视台应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并使其增值,同时注重贴近网民需求实现广泛互动。{18}网络电视台能否成为传统电视媒体的“救视”之举,还需拭目以待。

研发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持续的创新能力和面对市场的灵活应变能力,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角逐的核心竞争力。此背景下的“研发”概念重新走入研究者的视野,讨论话题总体比较分散,在此择要述之。

针对研发概念的理解误区,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电视研发的关注点起初局限于电视内容产品的研发,但这只是电视研发比较低端的一个方面。电视研发广义上至少包括政策研发、媒体竞争战略研发和电视产品研发三个层面,电视媒体主要是解决电视研发第二、三层面的问题。{19}

媒体设置研发部门至少有十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多数消失,尚存的几乎成为摆设。有研究者分析了此中原因,认为媒体机构中的制度缺失和流程不畅,无法保证研发成果顺利进入运作流程,研发部门指导实践成为空谈。研发人员沉湎于理论述说和考察论证,缺乏与节目制作部门的良好沟通。因而在讲求实效的传媒领域,研发机构自然会被忽视。另外,一些媒体机制僵化,对研发功能重视不足,使研发部门成为“养老院”,地位空虚顺理成章。{20}有业内人士提出了自主研发和全员研发的经验对策。自主研发是在引进借鉴国外模式的同时,注重根据受众需求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突出原创性。全员研发则是改变研发主体,由理论家研发变成由生产者研发,这是一种由节目生产者主动进行、直接面向观众需求的“创制合一”的研发体系,实现了节目研发与节目生产、自上而下研发和自下而上研发、开放式研发和针对性研发“三个结合”。{21}

云电视

2011年7月31日,“江苏有线云媒体电视”新闻会正式宣布云媒体电视研发成功,继单向数字电视、互动数字电视之后,第三代数字电视――云媒体电视驾“云”而来,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争议。

云电视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技术。“云”是对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之后形成的资源池,在“云”的世界里,终端(电脑、机顶盒等)不再重要,繁复计算、庞大存储等工作交给云端系统来实现,终端的任务只需通过网络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有业内人士认为,云电视创造性地将三网融合业务整合到电视机这一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庭现实终端,高效整合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四大媒体。它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电视,而是一个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网冲浪、电视读报、在线游戏、电视购物、视频通话等等都可以在电视上实现。云媒体电视是三网融合的深化,标志着“看”电视时代的结束,“用”电视时代的到来。{22}有研究者认为,对云电视来说,内容和云平台建设是最大难题。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并非一帆风顺,自建与运营云端后台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软件商合作也仅仅在起步阶段。因此云电视的概念炒作大于实际。更有文章指出,令许多人激动不已的云电视,其实就是一台电视加一台低配电脑。在互联网时代,赋予电视一定的网络功能是必须的,不值得大惊小怪。{23}

重庆卫视改版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宣布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同时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个公益电视频道。此举一出,立即在新闻传播界引发了一轮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热议。

有研究者做如此评价:“在以自由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浪潮的裹挟下,电视媒体面临着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面对公共时代的呼唤,中国建立公共电视台,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重庆卫视改版有望重塑中国公共电视新格局。{24}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重庆卫视改革对公益电视的理解流于表面,仅仅不播广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电视,关键在于内容的公益性、独立性以及客观性、公正性。而靠财政拨款有可能带来诸如倒退回计划经济、难以保持新闻报道独立性等一系列问题。改版后的节目内容种类单一,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这一做法是否符合民众意愿,是否尊重了新闻发展规律,是否顺应了时代潮流,仍有待时间的检验。{25}

有研究者提出了建设公益性频道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一、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关注其长期的品牌贡献和社会效益;二、公益性频道不能无人喝彩,市场反响同样重要;三、对商业广告不一定要完全取缔,重点在于管理;四、建立适合公益性频道的评价标准。{2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喻国明:《跨界的发展与混搭的价值》,《新闻战线》,2011(2)。

②卜彦芳,李 宓:《资本驱动下电视媒体多元化经营路向探微》,《南方电视学刊》,2011(2)。

③刘燕南:《央视新评价体系的纵比与横比》,《南方电视学刊》,2011(4)。

④马晓瑾:《“编播季”电视编排新趋势》,《荧屏内外》,2011(3)。

⑤任陇婵:《“收视季”:我的季节我做主?》,《西部电视》,2011(3)。

⑥路明涛:《中国式“季播”》,《视听界》,2011(5)。

⑦刘 征,曹曦晴:《微博时代催生“iradio”的构想与探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2)。

⑧张 寅,凌昊莹:《三网融合时代基于智能数字化媒介终端的广播传播策略研究》,《中国广播》,2011(3)。

⑨纪忠慧:《去功利化:“新闻立台”的深层解析》,《现代传播》,2011(7)。

⑩王晓渔:《波兹曼会支持“限娱令”吗?》,《金融时报》,中文网,2011/12/16。

{11}曼 扬:《以尊重观众需求的名义质疑“限娱令”》,南方报网,2011/10/26;龙家山:《“限娱令”是文化精神建设的那盘菜吗?》,新浪博客,2011/10/26。

{12}《调查称89.8%受访者力挺限广令 专家吁建产业链》,《中国青年报》,2011/12/06;《揭"限广令"触发电视剧骨牌效应:制作成本将缩减》,《深圳特区报》,2011/12/14。

{13}程奎星:《“限广令”请别忘了防“植入”》,求是理论网,2011/11/28。

{14}郑 戈:《“限娱令”的父权主义逻辑》,财经网,2011/10/31;十七进制:《限广令:狂欢之后更应警惕》,天涯易读,2011/11/30。

{15}罗 艳:《互联网视频行业的竞争现状与发展趋势》,《视听界》,2011(4)。

{16}张 艳:《用户收费:视频网站最后的稻草?》,《视听界》,2011(4)。

{17}王立学,赵嘉伟:《视频网站的多元增值服务》,《视听界》,2011(4)。

{18}胡 怡,刘 娟:《网络电视台竞争战略研究文献综述》,《南方电视学刊》,2011(5)。

{19}朱 毅:《我国电视产业研发的厘清、建构与前瞻》,《南方电视学刊》,2011(2)。

{20}韩天新:《研发:磨刀工还是磨洋工?》,《南方电视学刊》,2011(2)。

{21}赵 军:《研发,是为了上线》,《视听界》,2011(5)。

{22}周燕燕:《迎接云媒体电视的到来》,《群众》,2011(9)。

{23}姜 凝:《云电视炒作味道太浓》,刘步尘:《莫将浮云遮望眼》,《IT时代周刊》,2011(Z2)。

{24}王 溪,蔡尚伟:《中国建立公共电视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声屏世界》,2011(7)。

第4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一、电视改革研究逐步推进,产业研究成为焦点。

当前,电视传媒的“二重属性”论,即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已经得到广泛承认,研究者也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改革方案,如建立公共电视体制与商业电视体制并存的方案,“的新闻媒体”和“非的新闻媒体”的双轨制方案等。也有研究者提出我国电视传媒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电视传媒的监管和规制。①中国电视的根本问题是必须有市场力量介入,所有改革方案的出台必须真正从产业规律、企业经营逻辑、市场经济要素上去推敲、透视、解析,才有变革的实际价值。②

但是有些学者对中国电视是否是产业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电视不是产业,至少不是市场条件下的产业,因为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完全不是同样的主体,运作规则和目标也各不相同,很难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③而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交易不公平,是造成到目前为止电视市场难以产生真正有实力的内容生产商的根本原因。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促进政策来修补市场机制,对市场格局及其发展方向做出制度性安排。④

关于电视改革的策略问题,学者对是否要搞制播分离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按照社会分工的原则,制播分离似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但是,按照产业效率、价值链整合的说法,关于节目制作是社会化还是制播合一,还需要新的判断指标。节目制作并不只是广电企业自己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而是更多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⑤制播分离不符合产业规律,当前世界传媒业制播倾向于整合。在中国的体制条件下,如果制作方剥离出去,虽然可以按照企业的方式经营,增加活力,但是播出方仍然是事业单位。在主体不对等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腐败、霸权,所以制播分离对于构建良好的产业市场没有多大意义。⑥

2006年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元年,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在对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充满期待的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反思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学者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策略是民族的创新意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应坚持鼓励创新、保护原创、鼓励竞争与融合,探索更好的把创意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途径与模式。⑦但当前我国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危机,一方面与低成本大规模复制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创意的重视不够,不仅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而且没有有效的利益回报机制。电视媒体同时承担着政治、服务、商业三种功能,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市场集聚能力,所以当务之急还是从调整中国电视制度入手,从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资本整合的条件开始。⑧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创新能力的激活与形成,主要的动力不仅是来自于政策资源和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由――包括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总体上看,中国广电产业将向法制化、规模化、社会化、地方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⑨

二、电视经营管理研究持续走高,节目营销、品牌化建设、电视评估体系成为研究热点。

节目营销研究。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以及受众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不断变化,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电视栏目的营销和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重视。有研究者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不同节目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认为这样才能延长品牌栏目的生命力。⑩

电视品牌建设研究。2006年,中央电视台提出“专业频道品牌化”的战略,标志着中国电视的频道建设开始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当前电视的品牌建设工程由栏目品牌化建设逐渐向频道品牌化建设和媒体品牌化建设转变。

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应该根据品牌创立阶段和品牌维持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11}构成电视媒体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有四个方面:频道设置(定位)、频道运行状况、频道传播效果和综合效益。电视媒介只有对市场、观众以及媒体自身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一套适合实际的品牌形象发展战略,才能培养观众的忠诚度。{12}但是,任何一个市场的品牌竞争,都处于“同一性的差异化”竞争过程中。中国电视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同一性”市场环境,产生了许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并制约着电视频道品牌化的市场环境,所以中国电视应当首先促进电视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熟和完善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13}

收视率及评估体系研究。2007年收视率仍然是电视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研究焦点由收视率作为节目评估体系是否合适发展到了如何处理收视率和其他评价标准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节目(或媒体)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有研究者提出“收视率分解法”,把收视率分解为节目质量收视率和环境设定收视率,认为必须消除环境设定因素对节目收视率的影响,才有可能从观众收视的角度对节目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14}

关于收视率与其他评价体系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从“收视率”到“影响力”,已经是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影响力是主打,在影响力的基础上努力把收视率做好。{15}有学者认为满意度评价体系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16}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收视份额点投入、点收入的新概念,建议采用“点”考核。{17}

总之,国内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发展到现在,评价指标越来越丰富,在理论设计上也日趋科学合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评价指标运用盲目性”和“评估节目操作机械性”,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段、不同频道的节目建立多元化标准和动态评估。{18}另外,我国收视率调查行业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审查制度,在媒介数据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调查程序不严谨、数据结果偏颇的问题。在国内收视率数据已渗透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成为重要的市场参考指数时,对媒介调查进行行业规范更显得不同寻常。{19}

三、电视类型节目研究成果丰富,娱乐节目首当其冲。

真人秀节目退烧。一方面是由于广电管理机构不断强调净化荧屏,反对低俗、庸俗、媚俗的节目。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大电视台争相开办选秀节目,使其供给过度,让观众审美疲劳,再加上缺乏本土创意,赛制雷同,拙劣炒作而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作了进一步阐释:所有的差异性都是因为稀缺而具有了存在的价值,选秀的席卷而来造成对“秀星”资源过度开发,过早地消耗了差异性,以至于变成了新的同质化。{20}

除娱乐节目以外,纪录片研究,电视剧研究也是电视类型节目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近年纪录片研究成果众多,既有对某个纪录片的解读,又有对某类纪录片的分析,而其中对纪录片本体特征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较以往推进了一步,对社区影像的研究也表现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特点。在当代语境中,“类型化”生产是中国影视剧艺术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对电视剧的研究也凸显出类型化的取向,如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电视剧、儿童电视剧、历史电视剧、戏曲电视剧等的研究成果众多,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看,有研究电视剧文本构成、叙事方法方面的,也有研究电视剧内容表现的。

另外,电视栏目剧、电视讲坛节目、方言电视节目、女性电视节目等都是比较受到关注的节目类型。

四、电视实务研究进一步深入,电视新闻娱乐化和节目编排成为研究热点。

电视实务研究是电视研究中数量最大的一部分,包括电视采编播的各个环节。以新闻节目为例,其研究集中在选题与策划、采访、故事化叙事、细节表达、镜头运用,节目包装等方面,涉及民生新闻、新闻娱乐化等多个议题。还有一些学术期刊开辟专栏,及时总结某些电视栏目、频道发展的经验。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出现了一些研究电视传播与奥运的论文。这类研究分布面广、数量大,在此,仅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和节目编排的研究状况作概述。

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方面,国内学界形成了某些似乎约定俗成的观点和理念,如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最重要的动因。有研究者从传播链角度和文化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认为传媒生产者的欲求、电视媒介特性、电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把关者的默许构成了传播链方面的原因,文化的变异和跨文化的冲击也对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21}有研究者认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是一个全球化的潮流,不能采用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为了能更好地在变化中求发展,必须把握好“度”,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寻求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22}

还有研究者对2000年以来国内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讨论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国内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新闻娱乐化涵义的界定、新闻娱乐化的时代背景、新闻娱乐化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及前景分析。{23}

节目编排研究。电视节目编排在电视生产各个环节之中处于一个十分敏感和关键的地位,对它的理论研究还显稚嫩,在具体的电视节目编排实践中,应该处理好编排和内容生产、媒体责任和经济利益、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成功的电视节目编排至少要考虑时间、节目、观众三个要素。近年来,“播出季”的编排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播出季”是海外电视市场成熟、成功的运营理念和体制。央视经济频道于2005年、重庆卫视于2006年、湖南卫视于2007年先后进行了各自不同的“播出季”的探索和实践。有研究者认为尝试季播模式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是中国电视界一次重大的编排改革。但是,他认为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季播,指出了适合季播的六类节目,警示美国季播模式不宜全盘照搬,要进一步探索季播规律,改进季播编排方式。{24}

五、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研究日益丰富。

截至2007年2月,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俗称手机电视牌照)。广电媒体已进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有文章从技术的角度勾勒了手机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也有文章研究了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认为从长远看手机电视业务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并形成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关键是制作机构能够适时推出一些适合手机电视播出的内容。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数字电视的讨论多侧重于技术标准、政府政策、发展概况等宏观论述。有研究者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情况,提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数字电视的采用具有直接影响。{25}有文章则对相关概念的使用提出质疑,认为应该使用“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而不要使用“广播电视数字化”。{26}

关于电视和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不但要注意“合”,即实现新闻资源与采编力量的联合;还要注意“融”,即电视台与网络要充分互动,取长补短,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加工与复合性使用。{27}总之,媒体融合这场深刻的变革正在传统的广电业中出现,国际竞争和产业利益是媒体融合的外在推力和内在推力,中国广电业的融合需要突破种种障碍,尤其是需要突破竖井式分割管理和突破媒体身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28}

六、电视媒体及从业者的社会责任研究备受关注。

2007年的“纸馅包子”虚假新闻引发出各种讨论,如关于宣传纪律、宣传管理体制、媒介公信力、媒介社会责任、媒介与国家形象等若干重要命题。有学者从记者社会角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纸馅包子”的报道者制造这一虚假新闻,有媒体整体浮躁的原因,有宣传把关不严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来自当事人急于完成一个预先申报的选题以换取个人生存的基本保障(如与所在媒体签订正式劳动合约)。文章认为,电视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从业者生存压力空前加大,急功近利的状况导致了不少电视传媒取向“泛娱乐化”乃至“低俗化”。

中国电视媒介的低俗化趋势引起学者的担忧。对此有学者认为一部分中国电视人文化身份迷失,必须强调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倡导文化自觉。有学者通过阐述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警示我国电视业应坚守社会责任。{29}

以上我们勾勒了近期电视研究的基本情况,除此以外,电视受众研究,电视文化研究,国外境外电视理论或经验研究等都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对象,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总体来看,近期电视研究体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首先,热点突出,电视媒体改革、品牌化经营、电视节目营销、娱乐节目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其次,研究更趋于理性化,反思性的文章较多,对推动电视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研究视野开阔,涉及面广,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对策性经验性总结性的文章偏多,研究的前瞻性不足,对电视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探讨的多,但对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研究的少,这些都是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注释:

①王永庆.《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夏骏,胡智锋.《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③⑥⑧{20}尹鸿,杨乘虎.《文化・创意・产业:中国电视的三维空间》.《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④王甫,吴丰军.《广电内容产业促进政策:中国问题与美英经验》.《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⑤朱春阳.《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机制的选择与演变》.《视听界》.2007年第5期

⑦哈艳秋等.《中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

⑨刘斌.《成本・收益・制度创新――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广电产业制度创新》.《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⑩林小勇,陈依依.《不同节目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5月上

{11}毛建国.《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策略》.《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2}段鹏.《电视媒介品牌的形象塑造策略》.《中国记者》.2007年第5期

{13}杨效宏.《中国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新闻界》.2007年第1期

{14}参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12期

{15}梁晓涛,靳智伟,胡智锋.《2006:中国电视忧思录》.《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6}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刍议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17}刘方平.《电视媒体的“点”考核》.《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3月(下)

{18}邹霞,殷娟娟.《建立多元化动态性评价标准――对完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思考》.《新闻记者》.2007年第1期

{19}王锡苓.《议我国收视率调查行业规范和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

{21}毛浓华.《国内电视新闻泛娱乐化成因分析》.《新闻知识》.2007年第9期

{22}舒薇.《如何正确看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新闻天地》.2007年第4期

{23} 张莉.《当新闻遇上了娱乐,路在何方?――新闻娱乐化研究综述》.《声屏世界》.2007年第11期

{24}王云峰.《电视季播模式的认识与探索》.《中国记者》.2007年7月

{25}韦路,李贞芳.《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2期

{26}罗建辉.《试论数字化的中国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

{27}许颖.《浅谈电视与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3期

{28}石长顺,石永军.《融合与突破:对广电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3期

{29}时统宇.《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青年记者》.2007年7月(上)、8月(上)

第5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广播电视大学),1,103所地市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指电大分校和由省级电大直接管理的工作站),1,853个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指电大分校管理的工作站),3,000多个教学点和60,000多个教学班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累计培养学历教育毕业生756.87万人,[1]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需求急剧增长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累计完成了对5,000余万人的各类非学历教育,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各类企业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为我国广大教师和管理专门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实用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和其他教育领域发展一样,总体上还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突出地表现在办学理念、质量、体制、手段等诸多方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上海等地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在总结经验还为调查研究世界各国开发大学建设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加强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对于深入调查研究和进一步整合全国高等学校与社会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对于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实现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发大学转型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了初步改革的方案。这些探索性的举措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维度下的电大转型

在广播电视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向现代化开放大学转型,应当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重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的发展,从上个世纪60年代网络开始出现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几乎每天的必修课并且都不能离开的、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在2011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网民已有21多亿,全球电子邮箱总数31.46亿,我国网民已达5.1亿人[2]。

最近几年,埃里克.施密特又进一步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信息的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即更加遵循网络教学的规律,采用一站式的网络教学服务,教学平台使用方便,平台功能全面灵活,学习环境互动合作,学习课件活动有趣,学习资源共享共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保证教学和学习质量。云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因此,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和先导的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教育、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也给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新的重大机遇。

正因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工作,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的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且正酝酿着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这场变革能够解决长期以来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惑,即同时实现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以及减少教育支出的目标,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如英国开放大学,“现在,英国开放大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学生数占全国大学生的1/3,英国开放大学不仅拥有国内学习的22万在校注册生,而且还有6万国外注册生。教学质量已跻身英国大学的前10名,位居牛津大学之上,教学研究水平居第三位。在英国进行的关于学生满意度的全国调查中,英国开放大学也连续三年排名第一。”[3]印度利西亚开放大学(特布卡大学)的网络学习者超过50万,遍布全球。菲律宾开放大学开发的研究生层次的网络课程,得到普通高校的学分认可,并深受菲律宾普通高校学生的欢迎。[4]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从电脑到各种形式的移动终端,使得广大学习者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的终身学习的道路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变成现实,“从摇篮到坟墓,终身并随时的学习”[5]。

开放大学突破时空限制,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城乡、社区、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满足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改善基层人才匮乏的窘境,并通过保障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作为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广播电视大学必须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远程开放教育能力、水平和质量,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裁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办好开放大学”。[6]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中的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现向高质量开放大学转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在我国教育发展新的趋势维度下电大转型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因此,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的资源的不足,现有2,200多所高等学校中,其中真正高水平大学(985、211学校共100所)占大学总数的不足5%,这也受到我国极其重视学历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在我国追求优质教育、精英教育的潮流势不可挡。无论是传统教育形式中的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也无论是参加培训和辅导,选择好的学校或办学机构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服务教育需求大幅增加,出于对知识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渴望。我国许多家长为自己和孩子事业发展和职业需要参加网上学习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应试教育激烈竞争,无疑严重地影响到学习者的身心健康,而且透支了学习者学习热情和兴趣,妨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自1965年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首次提出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普遍认同的基本理念。同时,终身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对个人自我人格不断完善的学习需求,经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7]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8]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尤其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最重要条件是学有所教。继续教育是学习者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依托,开放大学是终身学习“立交桥”上的重要环节,它强调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教育空间的社会性。广播电视大学并不缺乏开放教育的机会和资源,而是缺乏优质的开放教育机会和资源。开放大学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导,以卫 星、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传播工具和公共服务平台,以其人群辐射范围广、入学门槛相对宽松等优势,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学习条件和内容。成人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有所用。成人学习要求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学习者的工作和实际,其学习需求是多样化的。可以说,单一的学历提高的教育需求是相对容易满足的,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则是一个教育机构难以承担的。从多样化学习需要来看,学有所用就是针对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提供不同的专业知识或培养不同的专业能力。广播电视大学的专业范围目前很难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开放大学将会为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提供平台。这就可以促使广播电视大学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避免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大而全、小而全、又过分一般化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传统学校教育,已不可能满足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需要了。

总之,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现向高质量开放大学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开放大学的建设和改革创新,既是建立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又是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的彻底解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因此,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已迫在眉睫。

三、在国家教育改革规划和电大发展维度下电大转型

“未来的大学使用新技术来‘解构’”。[9]“解构”必然带来重构或流程的重组。从教育技术方面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信息化角度看,广播电视大学可以视为教育信息化在高校边缘划出的一个试点。但是,随着网络和新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开放教育,物化技术为开放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空间。

一是高等教育中采用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信息乃至知识组织管理的技术的应用和教育教学的变革。

二是在这些工具生产力推动下,教育技术的提升,如个别化自主学习方式;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对教学互动的新的支撑等。

在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中,开放教育和传统高校形成了某种对比:教育信息化改革传统课程和教学,广播电视大学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传统高校差距很大。那么“如何整合、利用现代开放教育的试点成果,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主要环节的应用,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和现代企业化的运行制度改善高校的管理体制,使远程教育试点成果在高校开花结果。”[10]

广播电视大学的创建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启动后,高等教育规模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大规模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欠债等方面因素。开放教育的规模效应发挥了“急就章”的作用。而在当今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其社会发展教育指标的提升压力也倍增。中国从业人员7.96亿,农村富余劳动力1.2亿,老龄人口1.44亿,经过一次性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的成员10亿人,为在校生的3倍。新市民阶层的教育压力在4亿左右。终身教育压力再一次要求有一个高度灵活的系统和突破传统学习的教育经济学的教育模式:开放教育的成本效益理论实践具有相应能力,开放教育是通过“大规模生产”来突破教育规模的。[11]中国电大、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的成本分别约为传统高校的35%、35%和25%。[12]

在终身教育框架中,要使各类高校参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岗位从业人员、社区乡镇民众提供培训,充分利用电大转型的开放大学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支持服务和学习成果认证转型,衔接各阶段学习。

广播电视大学向现代开放大学转型,即开放大学的建设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翻版,而是以新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精神,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实现实质性的转型。

电大系统现有的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实行的是各级政府办学、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有利于把人、财、物统一分配,更加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在电大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大系统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13]上级电大对下级电大的教学业务进行指导。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电大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出现了教学过程管理失控,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从电大的教学管理来看,行政管理色彩比较浓,尽管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后,中央电大一直努力推进从教学行政管理向教学过程管理的办学实体转变,但从独立办学实体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因此,广播电视大学转型时,要依据《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设计其组织架构,实现校内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要建立学校制度,通过制度实现自主管理、民主监督。

对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扬弃”。开放教育的社会化生产依赖于广播电视大学的天、地、人三网,基于此才形成了系统办学、支持服务、质量保证、技术资源和公共服务等平台。因此,要“扬弃”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根据“大教育”格局,整体权衡开放大学的总体规划:包括地区平衡、经济地理平衡、与资源合理布局推送及公共服务平台分布,国家、地方的“立交桥”规划要对接起来。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开放教育可以作为首选模式。[14]这主要是因为开放教育试点中,实施单位形成了灵活学习模式,践行宽进严出制度,构造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这不仅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实验机会,而且也为改进成人教育、提升终身教育、建设学习立交桥提供了一系列的经验、方法、技术和物化形式。

开展远程教育成为“发达国家:政策和规划,用以应对具有强制性发展性的文化”,即使是发达国家开展远程教育也是出于“政府对教育公平的考虑。”[15]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应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制定相关的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转型的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在办学层次、服务范围以及主要任务等方面的适当分工避免教育资源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状况,为广播电视大学转型的现代开放大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教育立法,依法治教。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立法经验,总结电大30多年的办学实践,广播电视大学转型的现代开放大学应避免再走“先上马后备鞍”的发展之路了。应制定其章程,明确其性质、地位和功能,落实办学自;明确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政府责任和经费投入等等。应制定终身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开放大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广播电视大学转型的现代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6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市场重构;范式;议题;广播电视业

30年前,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用“地球村”来描述大众传播媒介的世界,今天,地球村已经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和信息产品的全球化市场上,几家庞大的跨国传媒集团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美国的广播电视业正是这个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广播电视行业,美国的广播电视业不仅仅是电台、电视台、联播网、制作公司等的简单组合,更是一个运作灵活的巨大的利润工业。

但这个由广播电视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巨大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在这里,我们仅仅关注对于经济过程中的广播电视业发生作用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如市场结构与竞争,以及媒介组织和媒介政策环境对市场的作用和影响。

在一些媒介学者看来,广播电视“一直是销售学的天才……它集中并加强了19世纪的报纸承担的广告和销售功能,它加速了将时间重新定义为金钱单位的进程。广播电视对每一个家庭的渗透是空前的,现代传播由此为历史上最大的生产力(工业)提供了出路,为最大的销售机器(商业)奠定了基础”。⑴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广电业的规模、结构都快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趋向是全球化、市场化和商业化⑵。尽管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都在发生变化,但整个行业的市场重构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冲击则要更加深远。其主要趋势为:

1.由于许多国家的广播电视业都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到20年间,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转型,如东欧各国的体制转变,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影响,WTO对全面开放电讯市场的促进等等,经济、社会、政策、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媒介产业,带来了广电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2.大媒介集团的垄断和集中控制加剧。媒介产权的集中过程不仅仅是卡特尔式的水平整合,而是水平整合和托拉斯式的垂直整合的有效结合,这样,既可以通过对同一媒介产品生产层次和产品市场的整合,来有效地提高媒介集团在某一领域的控制程度,扩大规模经济,又可以在日渐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不断强化不同媒介产品生产层次和同一媒介产品上下游市场的整合,以确保降低营运风险,提高效率,免受成本波动等市场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媒介集团进入全球传媒市场。如美国的迪斯尼、时代-华纳、VIACOM都在国际媒介市场上拥有许多知名的媒介产品品牌。从澳大利亚传媒巨子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到微软和贝塔斯曼,其经营目标都在全球市场。

3.媒介工业的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市场化(marketlization)和自由化(liberalization)。私营资本大量进入广播电视行业,相当多的国家对广播电视的控制有不同程度的放松(deregula杢ion),商业目标越来越取代广播电视传播在传统上赖以存在的公共利益基础。

4.地方媒介公司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性联合加强。为扩展市场份额,让全球化媒介产品顺利进入地方市场,跨国公司越来越依赖于同地方性媒介携手,而实力虽不如跨国公司却占有地方性资源优势的小公司也十分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吸引跨国公司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双方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因此而加大。

5.新媒介技术的渗透和数字化。一方面,从数字音频广播、非线性电视摄录编辑设备到卫星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广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整个广电行业从制作方式到行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无论是基于电讯业发展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方式如互动电视VOD,还是市场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因特网,对广播电视的形式、内容乃至基本理念,都在构成无可回避的威胁。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美国的广播电视业市场重构的过程是十分剧烈的:三大广播公司在行业内的霸主地位在这20年中一路滑落,从70年代将近9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55%,卫星和有线电视用户不断增加,巨大的媒介联合企业兼并不断出现,呈现出娱乐业、新闻业和信息业高度融合的趋势,数字技术和因特网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正在带来冲击……这些变化有的已经在社会系统中体现出其深远的影响,有的则还无法判断其在行业内外的波及面究竟有多么深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的到来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更多变化的可能性,尤其是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值得殷切关注的焦点。新千年伊始,第一桩震动全球的媒介兼并案就是5年前还岌岌可危的“美国在线AOL”以1840亿美元一口吞掉了称雄百年的时代—华纳,展现出新媒介行业造就的新经济神话——这一切,都有可能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媒介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我们仍然试图对上述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市场重构进行分析,并尽可能地回答一个问题:即,作为媒介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广播电视业,其市场重构的过程如何?范式如何?又如何作用于传统的媒介价值体系?

在讨论广播电视的市场重构时,首先要面对经济概念和经济范畴对这个行业的介入和影响,这也是一种路径,即通过媒介工业的经济关系来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角色、功能和传播目标。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进程,已将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工业,最大限度地纳入其经济增殖范围,重要性与日俱增。尽管和所有其他市场行为一样,广播电视市场的重要概念与角色同样是关涉媒介运作的经济环境——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但与其他商业和市场运作行为不同,一方面,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具有独特的垄断和产权集中的特质;另一方面,基于广播电视传统的公共信条,其行业结构也就有必要从法规上加以控制,即为广播电视媒介能够充分有效地履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者的角色而设定一定的法律和制度屏障。

此外,媒介工业建构了一个二元的产品市场(dualproductmarket)。也就是说,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上运作,并且,这两个市场会彼此影响。其第一市场是媒介产品市场,第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和其他产业相比,这个二元市场几乎是媒介经济独一无二的特征⑶。以广播电视为例,广播电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产品交换关系是,受众作为广播电视媒介的消费者,支出时间与金钱交换该项媒介产品即广播电视节目,媒介则把

受众的时间卖给广告客户;而时间支出是一项稀少的资源。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满足从受众到广告客户乃至于全社会在信息与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需求,便成为其最大限度盈利的市场起点和动力。

在广播电视媒介与经济现象的关系当中,还涉及到媒介产品的性质问题。一般来说,媒介经济学者将媒介产品分为两大类,一为私有产品——第一个消费者对该项媒介产品的消费都意味着排除了另一消费者消费同样产品的可能性,即排他性,这是文化工业中最成熟的商品形式,在大量制造/复制的基础上,通过零售商达到单个的媒介消费者手中。如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另一为公共产品——每一个消费者对该媒介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也同时消费同一样媒介产品,如广播电视节目。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两者无法严格区分,或者说,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第三类准私有/准公共产品,比如电影、剧场表演、音乐会,对同一场次的受众来说是公共产品,但对更普遍的受众来说则是私有产品,如某人的购票进入则从客观上排除了另外一人进入的可能性。此外,广播电视从技术与经济形式上看是公共产品,但在文化形式上更接近私有产品,是针对个人在私人场合的媒介消费。

作为世界市场环境中的媒介组织,美国的广播电视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商业行为,不仅广电产品的出口额巨大——进出口通常被视为国际商业行为的第一种形式,如今视听工业产品是美国第二大出口商品,而且美国更是国际化的广播电视市场与商业中心,在国际投资与国际合作方面也频频出击。

这种情形绝非偶然。一方面,尽管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但其国内广播电视市场的饱和程度仍然在逐渐提高,国内市场扩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广播电视广告额上升的幅度也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全球电视机的家庭拥有量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呈稳定上升的态势,一个全球化的广播电视产品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这使得美国广播电视业向全世界扩张有了一个相当大的经济内驱力。

然而,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国际扩张,其基础是国内媒介行业的市场重构。事实上,市场重构似乎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定律之一,几乎每一次行业变动,市场重构都既是前提,又是结果。这个范式从广播电视发端之初就在起作用,在全球经济不断变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也仍然行之有效。

表1美国电台广告额(百万美元)

年度联播网广告贴片广告地方电台广告总计

198015874026433541

1985329131949156563

1986380133353137026

1987371131556057292

1988382140261097893

1989427153064638420

1990433162667808839

1991440157365788591

1992388149768998766

1993407162775269560

19944111860837010650

*资料来源:AlanB.Albarran,MediaEconomic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6,p67

表2美国(无线)电台广告额(百万美元)

年度联播网广告贴片广告地方电台广告总计

198582856004571420003

198785006846683322179

198991107354761224076

199095657905787525345

199189157280777523970

1992103327551808025963

1993110338004881627853

1994115858150920028935

*资料来源:AlanB.Albarran,MediaEconomic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6,p79

在197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的广播电视都还是一个封闭的企业,很少有行业外的资本进入。

表3全世界家庭电视机数量的增长

全世界电视机家庭拥有量(百万台)

1970年245

1985年573

1992年725

*资料来源:ColinHoskins,StuartMcfadyenandAdamFilm,GlobalTelevisionandFilm-Aintroductiontotheeconomicsofthebusiness,ClarendonPress,Oxford1997

只有很少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因经营不善偶尔转手。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基于无线电波的稀有性和公共性质的传统信条。在经过商业电台执照短暂的冻结之后,FCC在1952年设计了一个新的计划,只允许最大的几个广播电视市场有5到6个VHF电视台,实际上,大多数较大的广播电视市场上,VHF电视台都被限制在4到5个。其他的电视台执照都只能是UHF范围内——频道14到83——这些频道被称作“无人之境”,因为在当时,多数电视机都不能接收到UHF的信号,即使有的观众家里拥有VHF/UHF电视机,但也极少收看UHF频道。而且,大多数VHF电视台都是三大联播网的附属台。显而易见,为了建立一个成功的新联播网,就只能依靠VHF电视台来保证收视率。但遗憾的是,由于FCC的限制,主要广播电视市场上的独立而非三大网附属的VHF电视台已经所剩无几,完全不足以支撑第四个联播网。因此,这样的一个三大联播网独霸天下的市场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超乎寻常的稳定。

以NBC为例,长期以来,NBC一向是三大联播网中的老大。在电视业刚刚兴起的1940年中期,和其他联播网相比,NBC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它的拥有者是RCA,一个在电视演播制作设备和发射与家庭接收机等新兴产业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器制造商。NBC因此而在1931年进行电视试播,又在1943年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由于NBC的技术先导,再加上其电台明星对于广播听众的巨大感召力从电台带来了电视,NBC比CBS和ABC都更快地把一个个地方电视台变成自己的附属台,成为最具实力的电视联播网。它的节目于是快速地在观众中渗透,广告收入也因此而不断增加。NBC最早开始定期播出早晨节目(今天)和深夜节目(百老汇开放剧场和后来的STEVEALLENSHOW,以及再后来建立的TONIGHTSHOW——这样的节目现在已经成为非常成功的“类型”节目)。在新闻和体育报道方面NBC也是一路领先。NBC首先播出的系列剧WIDEWIDEWORLD,最早报道奥斯卡和艾米奖颁奖,最早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以及其他一系列特别节目,绝大部分是因为RCA的关系。而且,NBC也是最早播出立体声节目的联播网。即使威廉·佩利,一位烟草商的儿子,一步步地将于1927年开始电台广播的CBS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机构建成了NBC不可小窥的竞争对手(其父亲的烟草公司正是CBS最大的广告客户),以及多年后脱胎于NBC的ABC的成长,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NBC日益扩张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但在1970年代中期,这种市场的稳定性开始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三:

第一是FCC解除了一些限制有线电视发展的条款。直到70年代早期,FCC都还在例行公事地通过一系列条款来限制有线电视服务商在最大的100个广播电视市场拓展业务,有线电视的作用基本上被限定在改善无线电视的收视效果上,经营无线电视(开路)的广播业主的利用因此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有线电视服务商只能在不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和广播业主抢占剩余的一点点市场。1972年,FCC开始改变姿态,之后差不多五年间,有线电视服务商不断为争取更多的许可而与FCC和相关政府机构争斗,并最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1972年,全美国的有线电视的用户总共只有近650万户,198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超过2900万户,1998年则进一步增加到近6500万户,相当于9700万户开路电视家庭的三分之二强。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不仅直接瓜分和冲击了稳定的广播电视市场,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作为政府对广播电视进行管制的有关无线电波的稀有性和公共性的传统理念。

表4美国有线电视用户的增长

年(秋)有线电视用户与电视家庭用户的百分比(%)

19683,126,5705.5

19693,728,8806.4

19704,498,0307.5

19715,569,8108.9

19726,484,38010.0

19737,163,34010.8

19748,230,31012.0

19759,196,69013.2

197610,787,96015.1

197712,168,45016.6

197813,391,91017.6

197914,814,38019.4

198017,671,49022.6

198123,219,20028.3

198229,340,57035.0

198334,113,79040.5

198437,290,87043.7

198539,872,52046.2

198642,237,14048.1

198744,970,88050.0

198848,636,52053.8

198952,564,47057.1

199054,871,33059.0

199155,786,39060.6

199257,211,60061.5

199358,834,44062.5

199460,495,09063.4

199560,495,09063.4

199662,231,73065.3

199762,231,72065.3

199864,800,00066.1

*资料来源:PeterB.Drlic,TheElectronicMedia,2ndEd,l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7;Broadcasting&Cable1996,1997,1998,1999

第二个变化和第一个密切相关。随着节目发行系统的完善和全球观众的增长,大的广播电视公司或娱乐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卫星-有线电视联播网系统。时代公司先是建立起家庭票房HBO,后来又是CINEMAX和COMEDY频道;辛迪加的老大VIACOM播出了SHOWTIME,随后华纳公司也开播了MOVIE频道,NIKELODEON以及其他服务;一些专门化的有线电视公司也获得了成功,如特得·特纳的24小时新闻频道CNN以及他在买下米高梅的电影图书馆后开办的TURNERNETWORKTELEVISION(TNT);一些专门兴趣的服务如气象频道和ESPN也十分兴旺。1979年,C-SPAN(CABLESATELLITEPUBLICAFFAIRSNETWORK)开始进行社会公共事物的直播报道,1986年开始报道参议院的活动。尽管在有线电视领域,无线广播公司的介入比较晚,起步也慢,但无论如何DISNEY/ABC现在也已经是一个有线电视服务的大户,它拥有和部分拥有ESPN,LIFETIME和A&E;1985年,NBC被其母公司RCA卖给了通用电器GE,GE卖掉了NBC拥有的电台,但保留了对整个联播网的所有权,从这时开始,NBC除了拥有和运作十余个分布在主要大市场的无线电视台以外,还进入了有线电视、国际电视和新媒介等传播领域。它的两个有线电视服务,一是有关商业和经济信息等的CNBC,不仅在美国,还进入了欧洲和亚洲市场;另一是MSNBC,这是NBC与微软合作的有线新闻网和因特网新闻站点,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有影响。为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NBC1993年开播了面向欧洲的SUPERCHANNEL,1994年则把相应的一套节目拓展到亚洲。它还曾经开办了一个24小时的西班牙语新闻节目(1993-994),只可惜后来由于竞争太激烈而被迫关闭。事实上,形形的有线电视频道,在通过卫星进入世界市场的同时,更是分流了无线电视台的本国观众,削弱了三大联播网的经济基础。

表61998年全国广告收入(百万美元)

媒介广告收入

联播网电视14,485

地方电视12,910

贴片广告11,045

有线电视10,371

辛迪加2,820

报纸46,370

杂志10,930

电台16,598

户外4,800

*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1999/4

[page_break]

第三个变化是家用录像机的发展。如今VCR几乎是电视收视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的家庭拥有量已超过90%。全美最大的家用录像带租售连锁店Blookbust提供了随时随地租用录像带的便利。由于音像产品的私有性质,家用录像带市场的运作原理更近于书籍而非电视节目市场,这就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不得不面对完全不同性质的市场竞争对手。

表720家顶尖媒介集团的赢利和业务范围(1998年)

排名公司名称营业额

(亿美元)流动资金

(亿美元)年利润

(亿美元)业务范围

1时代-华纳246.2254.1227.28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因特网,期刊,音乐,出版,娱乐,零售业等

2沃尔特返纤鼓á224.737143.12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因特网,期刊,音乐,零售业,体育,娱乐业和主题公园等

3索尼156.0920.215.65电影,音乐,电子游戏等

4Viacom132177.528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出版,娱乐等

5新闻集团12814.0118电视,有线和卫星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出版,技术开发和服务等

6TCI75.529.756.85有线和卫星电视,因特网,出版,音乐,技术和设备等

7Seagram/环球64.397.12N/A电视,电影,娱乐,音乐等

8西屋/CBS53.637.722.49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户外广告等

9通用电器/NBC51.534.510.02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等

10CoxEnterprises49.37N/AN/A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电话等

11ComcastCorp.49.1214.685.321有线电视,因特网,电话,娱乐等

12甘乃特47.2913.1616.17电视,有线电视,报纸

13赫斯特4212.5N/A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期刊,报纸等

14McGram-Hill35.345.324.84电视,出版,期刊等

15纽约时报28.54.524.55电视,广播电台,出版,报纸等

16Tribune278.156.42电视,广播电台,体育,教育等

17MediaOne24.197.54-3.2有线电视

18华盛顿邮报19.563.23.81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报纸等

19CablevisionSystem19.492.720.81有线电视等

20Primestarparters131.35-5.1卫星电视等

*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Spet.7,1998

表810家顶尖媒介集团额变化的比较:

公司名称1995营业额

(亿美元)1998营业额

(亿美元)

迪斯尼164.4224.73

时代-华纳159246.22

Viacom,Inc101.2132

新闻集团79.8128

索尼76.6156.09

TCI49.475.7

Seagram,Ltd48.264.39

西屋/CBS45.853.63

甘乃特44.547.29

通用电器/NBC33.651.53

*资料来源:PeterB.Drlic,TheElectronicMedia,2ndEd,l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7

于是,各大媒介集团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通过兼营与广播电视完全或部分不同性质、不同生产层次和不同市场运作模式的其他媒介产品,如印刷媒介或音像制品,以及对同一媒介产品上下游市场的充分开发和整合,如将利用广播电视节目资源来开发相关的声像副产品,等等,以此来分担市场风险,扩大赢利范围和提高赢利的可能性。目前,大多数持续发展的媒介集团,几乎都并不是单纯的广播电视公司,而是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有线和卫星电视、音像制品和其他信息与娱乐服务的超大型媒介集团。

至此,一个超稳定的广播电视市场不复存在。进入80年代以来,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市场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表明媒介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增长期。

表9广播电台新5强(1998年)

电台数量1997年营业额

(亿美元)

CHANCELLOR47115.8

CBS/INFINITY16214.9

JACOR2056.13

CLEARCHANNEL2194.78

ABC383.27

*资料来源:RADIOWORLD,SEPT.16,1998

表10广播电视媒介的年交易总价格

年广电媒介总交易价格(美元/年)

1964205,756,736

1965135,123,766

1966135,718,316

1967172,072,573

1968152,455,412

1969231,697,570

1970174,785,442

1971393,547,924

1972271,330,537

1973230,381,145

1974307,781,474

1975259,485,961

1976290,923,477

1977289,871,604

1978651,728,398

19791,116,648,000

1980876,084,000

1981754,188,067

1982998,398,244

19832,854,895,356

19842,118,056,053

19855,668,261,073

19866,192,669,871

19877,509,154,473

19884,947,838,198

19893,235,436,376

19901,976,626,100

19911,014,579,000

19921,045,373,000

19933,300,883,000

19946,862,416,111

19956,974,890,248

199625,362,436,647

199717,631,757,472

199812,937,925,196

*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

首先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买卖、转手和兼并愈演愈烈。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所有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使用无线电波的公共信托,而且更是一种商业风险投资。随着法规的松动,以及华尔街对媒介资产开始感兴趣,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电影制作公司的出售和购买市场在1980年代初开始快速启动,并在1996年电讯法颁布时达到。作为政府改变管理政策和华尔街改变商业策略的结果,到1980年代每一个联播网都已易手。原先,由于传统理念和政策的界限,购买一个联播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当大都会成功地兼并了ABC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随后通用电器从RCA买下了NBC;到了1990年代,迪斯尼买下了大都会/ABC,西屋买下了CBS,CNN归入时代—华纳旗下。这样的兼并与再兼并产生了“巨无霸”型的媒介公司,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市场结构。1996年6月,西屋/CBS宣布以490亿美元购买INFINITYBROADCASTING,这一联姻造就了一个拥有82家广播电台的大集团,成为当时最大的电台拥有者CLEAR-CHANNEL和JACOR的强劲竞争对手;1998年9月,CHANCELLOR兼并了CBS/INFINITY,成为最大的电台公司。

第二个基本的变化是新的联播网的成长。1986年澳大利亚媒介巨头墨多克继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之后,买下美国十几家地方电视台,建立了FOX联播网。FOX的成功在于,与三大联播网目标受众年龄的日益老化针锋相对,其目标受众瞄准的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这正是广告商极力寻求的潜在消费对象群体。FOX靠每周晚上一些低成本节目吸收一定数量的附属台,到1990年代,FOX已经变成了三大网不敢小窥的竞争对手,这种情形部分地因为FOX敏锐的商业运作眼光,但更重要的是相当数量的电视剧的成功,如“结婚……和孩子们”、“辛普生家庭”和“X档案”等等,都赢得了巨大的利润。FOX的成功激励了另一个以电影制作公司为基础的新联播网,华纳兄弟公司下属的WBTV,以及后来的联合-派拉蒙公司组建的UPN,还有迄今仍然被业界称作“婴儿联播网”(BABYNETWORK)的PAX。

第三是家庭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家用录像机VCR在1981年才230万用户,1985年增加到2500万,到1990年变成6500万,1998年则达到8500万。⑷不仅是VCR,电子游戏、有线和卫星电视、PAY-PER-VIEW电影频道等等,共同改变了人们的闲暇消费习惯;和1970年代相比,广播电视的受众几乎损失了一半;因特网不但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而且也正在开始变成另外一种广播电视节目产品的播出和发行分配的渠道。

表11四大联播网受众的平均年龄(1994年第4季度)

CBS50.0岁

NBC42.8岁

ABC38.3岁

FOX29.6岁

*资料来源:PeterB.Drlic,TheElectronicMedia,2ndEd,l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7

表12六家联播网的收视率和受众情况(1999年2月,与1998年11月比较)

收视率/市场份额与1998/11相比%

NBC10.0/16+5

CBS9.7/16+2

ABC8.9/14+1

FOX7.2/11-6

WB3.6/5+6

UPN2.1/3+5

其中18-49岁年龄组

收视率/市场份额与1998/11相比%

NBC6.3/17+7

CBS5.4/14+4

ABC5.4/14-5

FOX4.1/110

WB2.0/5+5

UPN1.3/3+8

*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1999-3-8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本土的媒介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外,大媒介集团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开发。迪斯尼/ABC的海外业务已经十分可观,1998年,其总赢利中有38亿美元即17%来自美国本土以外的国际市场,主要来自于创意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和主题公园与商业零售业。其中ESPN由于广泛开发国际市场,1998年的赢利增长了20%,达到约17亿美元,现金流动则增加17%,达7亿美元。迪斯尼的全部广播电视产业(ABC、ESPN、DISNEYCHANNEL等)的赢利1998年增加了10%,达71亿美元,其中营业额提高了3%,为13亿美元。⑸

在美国本土,尽管广播电视的广告投入仍然很高,1998年四大联播网的总赢利增加了14%,达247亿美元,但营业额收入只增加了3%,(参见附表)这说明联播网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面临困境,而且四大网都还在美国国内和海外同时继续投资新的领域如有线电视和因特网的订户系统。和联播网赚钱不多相反,电视台却利润巨大。NBC朤V1998年的赢利比上年度相比减少了20%,为4.7亿美元,而电视台却增长了10%的利润,达5.6亿美元。⑹华尔街的分析家们认为NBC联播网1999赢利继续减少的原因是失去了系列剧SEINFELD和ER的高额执照费。其他两个影视制作公司拥有的联播网1998年也损失不少,WB1998年赢利2.6亿,减少了9,300万,而UPN的赢利大约不到2亿,比上年减少了1.77亿。⑺

附表131998年四大联播网赢利一览(百万美元)

营业额%与''''97相比盈利%与''''97相比

ABC

Radio525+16%152+13

TVNetwork3272+4-100-

OwnedTVs1050+8%510+11%

Cable/intl2295+18%850+31%

Total7142+10%1412+7%

CBS

Radio&outdoor1893+28%542+46%

TVNetwork3375+21%-253-

OwnedTVs980+19%510+45%

Cable/other564+36100+150%

Total6812+27917+41

NBC

TVNetwork3800=470-20%

OwnedTVs1100+8%560+10%

Cable/intl.369+29%319+170

Total5269+2%1349+11%

FOX

TVNetwork1680+10%10-

OwnedTVs1395+32%665+33%

Twentieth800+33%50+25

Cable/intl.1600+33%-170

Total5475+20%555-16%

*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1999-3-8

联播网利润的减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新闻部门的裁员和经费削减。1998年,三大网的新闻经费都不同程度地减少。ABC在1997、1998两年内,从其5亿美元的年度新闻预算中削减了300万美元;CBS新闻4亿美元的年度预算被削减了400万——当然,前提是总经费削减了近2亿美元;NBC的整个联播网的费用也削减了差不多2亿美元。⑻因此,三大网的新闻部门都面临裁员和重组的困境。尽管人人都同意新闻并不是商业,如果节目不能赚钱也并不见得说明新闻节目的质量不好,换言之,新闻节目不赚钱不一定是坏事。但现实是,虽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联播网不得不在新闻节目上贴钱以免在更新执照时遇到麻烦,但现在这个现实需要越来越微不足道——作为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FCC在新闻节目上对联播网的要求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格。而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又意味着联播网应该在新闻节目上花费更多的钱:一个两人的电视新闻摄制组往往需要花费3000美元一天——包括酒店、旅行机票、吃饭和其他种种必要的开销。报道伊拉克战况、爱尔兰的和平会谈、老格伦的重返太空之旅……都是极其昂贵的活动。无怪乎一些60、70年代的老记者都觉得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时候,为联播网工作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记者只需要竭尽全力地在世界各地报道最有价值的新闻,而无须考虑预算问题,而现在,记者们都抱怨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却不得不考虑如何替公司省钱。”⑼

这种情况绝非偶然。近年来,许多传统上被视作社会公共服务的行业,如公立医院、公立学校、慈善团体等,都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打压,开始按照商业法则运作,新闻业也不例外。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媒体开始聘请工商管理人才,进入媒体的各级管理部门,以控制财务开支,加强新闻部门生产流程的管理,在大规模受众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预测分析,制定市场策略,进行媒介形象和产品促销。如此等等的市场手段所取得的商业上的胜利,使得媒介行业内部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现代媒介的主管和业者,光是作为传统的新闻行业的职业高手,已经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他还必须同时是一个市场学专家,懂得市场营销策略,了解受众的媒介消费品味和特点,注重媒介产品的包装推广和娱乐性,能够把握商机并推动整个媒介内部共同为商业目标服务。这种状况被称做工商管理新闻学(NBAJOURNALISM)。⑽

显而易见,由于广播电视业市场重构过程中的上述种种影响,商业因素不仅作用于新闻的采集和表达过程,而且变得越来越常规化,许多非新闻的元素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出现,变得必不可少。⑾一项对于美国20个城市61家电视台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电视新闻大量关注当地新闻,60%以上的新闻内容取材于当地社区生活的当日事件,而国际新闻则较少出现;犯罪新闻是新闻图像的重要部分,如枪击和抢劫等等;新闻表达方式非常感性、通俗易懂,少有阐释性内容;新闻报道大多偏短。70%的新闻都在1分钟以内,只有16%的新闻超过2分钟;此外,地方电视新闻的来源单一,只有不到25%的新闻有多种新闻来源。⑿

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市场重构,重新激发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市场活力,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跨媒介、跨行业兼并方面取得的实绩,为全世界的广播电视乃至整个媒介行业,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市场重构波及新闻专业理念,却是十分发人深省的。面对WTO,中国的广播电视业能否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吸收海外媒介发展的经验,有效地整合市场,迅速提升自身实力,是今后中国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注释:

⑴丹尼尔·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黄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p176

⑵参参见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2

⑶AlanB.Albarran,《MediaEconomic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6,p27

⑷HowardJ.Blumenthal&OliverR.Goodenough,ThisBusinessofTelevision,BilloardBooks1998,NY

⑸Broadcasting&Cable,1999,1,13

⑹Broadcasting&Cable,1999,3,8

⑺Broadcasting&Cable,1999,3,8

⑻Broadcasting&Cable,1999,12,21

⑼本人访谈,UscAnnenbergSchoolForCommunication,新闻学院教授MurryFromson,1999年4月

⑽DougUnderwood,WhenMrasUrleTheNewsroom,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5

第7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几十年间,关于纪录片中能否“表现”,怎样“表现”,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既然无法在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分出高下,学术界逐步开始在如何使用、利用它上实现妥协。特别是“表现”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加剧了这一倾斜的发生。

刘益军在《论纪录片的表现与再现》一文中指出电视片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征,也同时受着真实和艺术的双重制约,二者的情感表现不同,再现是强调影像所具有的自然原始的表现力;表现则将影像当作抽象的符号,使视听功能分离。所谓“再现”生活的方式是将真实的生活形态,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真实地看到生活的固有模样,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给观众真切的生活感受。而“表现”则是调动电视的一切技术的艺术手段,集中表现某种意念、情绪、感情或思想,通过这种表现揭示生活中那最有诗意的、最富内容的深刻情感内涵。①

那么,“真实”与“艺术”是否可以产生碰撞?王禹洁在《真实与艺术的巧妙结合——浅析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一文中指出,真实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或是铁证如山的真实体验的限制,而是越来越依赖媒介化技巧来选择和判断真实。②同样,孙宝国在《电视纪录片主要特征简析》一文中再次强调,电视纪录片对非虚构性的真实生活强调体现其“美是生活”的美学精神内核,同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艺术化表现是对“美是生活”有了新的演绎。③

基于以上研究者关于“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论述,温建梅在《制约纪录片真实性的三大要素》一文中说,在传统电视纪录片研究领域认为,艺术与技术,一直是制约电视纪录片发展方向的两个宏大概念。从真实性的角度来说,技术与纪录片和事件本体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电视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不会仅仅将“革命”效果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是在电视形式上更改了语言系统以及创作的思想观念,甚至是观众的观赏方式。④

比较近几年的电视纪录片真实性论辩,笔者认为现今的电视纪录片理论默认了电视表现手段的再现功能,学界研究的眼光已从否定转移到区别甚至利用上来,可以肯定的是再现功能丰富了电视纪录片的表现能力,只要善于利用,它肯定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一把利器。

电视纪录片制作要素:

视觉、声音、叙事的再思考

2011年关于电视纪录片制作要素的文章颇具亮点,更加重视主体创作群体对电视纪录片艺术质量的保证。

针对视听语言的审美取向这一议题,李米东在《视觉语言打造纪录片审美取向》一文中指出摄像机就是电视语言的表现形式,创作者应该追求记录的完整性,用生活的原生态打动观众。电视语言的多种表现利于表现节目节奏的变化和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更是受之无穷的艺术财富。⑤罗豫松在《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创造性作用》一文中肯定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更进一步阐释了其联系的内核。他指出虽然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音乐的存在,但音乐却能够发掘并表现出人们的特定的场合和环境气氛中切实感受到的韵律和节奏,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不同的音乐凭着它自身丰富的抒情能力在电视片中所起的烘托和渲染画面气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是独特和无法替代的。⑥

在电视纪录片当中,解说作为一种外化形式也常常被提及,成为声音要素的重要表达形式。依据电视纪录片中解说的重要性,2011年研究者们分别从作为主体的主持人、解说词和解说风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主持人层面,杜宪在《试论电视纪录片主持人的基本能力——兼忆凤凰卫视三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一文中指出电视纪录片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创意与策划能力、观察与发现能力、现场语言的快速组织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画面编导意识等,这些能力用以完成更好的衔接和传达功能。⑦而针对解说词的运用技巧,倪祥保、朱文婷在《纪录片理念与解说方式》一文中指出,纪录片解说词的“声音”是存有“野心”和“控制欲”的,它总是或公开、或潜伏地以改变观众的思想认识或情感态度为主要目的,并且足以潜移默化地产生传播学家所谓的“涵化”作用。同时,纪录片解说词之所以要刻意传达“我们”的声音,无非就是解说者通过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来让受众对纪录片产生更强的认同,即对纪录片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倾向具有更强的认同,并且更好地朝着“我们”既定的方向前进。⑧在解说风格方面,解说语言的生活化、解说表达技能的丰富性和解说样式的多重性三者必须相得益彰。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解说语言的生活化即平实。

悬念是叙事的一种技巧和方式,王凌宇指出运用叙事结构进行悬念建构和通过电视语言进行悬念表现两种方法。在叙事结构方面,他指出在悬念建构的具体表现手法上,可以根据纪录片叙事节奏、风格的差异,采用冲突型表现方式或抑制型表现方式进行表现建构,以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和探究心理。在电视语言进行的悬念表现上,纪录片可以通过解说词设置悬念,或者在节目中突然出现违反常情常理的画面,能激发起观众强烈的期待、探究心理等等。⑨

另外,故事性是纪录片叙事的主要手段,金石指出任何一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一般都是由一定的故事来讲述的,但故事不会激发观众的感情,只有情节和细节才能担当这一重大使命。故事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故事背后的意义才是纪录片的最终追求。讲述故事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透视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给人以启迪和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⑩

电视纪录片的传播层面

不置可否,中国学术界近几年讨论的重点相对集中于如何平衡电视纪录片的本土化、娱乐化、产业化等议题,2011年众研究者们继续从这些方面入手,积极为中国电视纪录片谋出路。

关于中国民族电视纪录片的出路,国际化的传播路径已成为学界达成共识的一项决议,近几年,如何建立国际传播体系成为了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面对这一议题冷凇在《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一文中指出国际传播体系的建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选题评估与国际预售、规制性管理与流程化操作、对品牌营造与风格坚持。{11}

在市场化营销策略的指引之下,李城、欧阳宏生则将目光着眼于电视纪录片本身的题材或者艺术性上,他们指出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理念、题材和审美等方面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态势,都力图在全球和本土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创作出了一些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作品。同时他们还指出整个电视纪录片产业在国际化传播路径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及忧患,如过分注重技术手段而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不够,能影响现在和传播未来的纪录片很少;纪录片产业政策不清晰,创作者缺乏资金支持,整体创作仍比较零散;过分强调娱乐丧失了自己的格调,纪录片受众不稳定、播出平台不够多等。{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人们视野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在文化领域的逐步渗透,在电视产业这一大市场中,纪录片生产越来越市场化正逐渐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那么,如何平衡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发展?王应军在《发展地方电视台纪录片产业的思路》一文中指出,要重新对纪录片的创作进行审视和把握,树立发展纪录片产业的意识,真正把纪录片当作一个产业来发展。积极与其他主流媒体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进行节目交流和交易。总之,纪录片作为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活的真实记录,是传之于世的电视艺术作品,可以跨越国家、跨越民族,可以多次使用,经久不衰。{13}

个案研究

在2011年的电视纪录片研究中,关于个案的研究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众多研究者试图通过成功的个案研究来完成对电视纪录片在创作、传播、文化等领域的构建和完善。

在创作方面,张民在《从说教的视听化范本中转型和突围——以〈北京记忆〉〈我爱你中国〉为例》一文中指出要开拓主旋律创作的人性化之路,不仅要在创作理念上回归个体视角和微观意识,努力在创作中注入对普通大众的生命观照,以增强作品的现实主义气质和人文主义关怀,也要在叙事技巧、情感表达、风格化等方面多做探索和尝试。只有这样,主旋律纪录片才有可能摆脱空洞乏味的说教面孔,从而实现创作上的转型和突围。{14}

针对《北京记忆》,周怡、刘敬华在电视纪录片纪录方式方面对其进行了另外一番阐释。他指出电视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纪录方式具有一种空间视角,它对北京城市生活空间的镜像再现表达了一种“空间性”生产关系,在纪录片声画审美意识层面,《北京记忆》的媒体修辞对这种“空间性”生产发生修辞效果。总结起来,《北京记忆》的“空间性”生产存在三种范式:一是在超越真实与想象的层面,建构历史记忆的“第三空间”;二是确定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文化认同感,建构集体记忆;三是在规范与操作之间,建构权力意识形态的空间意义。{15}

同样是以“城市”为依托,电视纪录片《2010世博记忆》站在以影像的方式探索未来城市的发展,为城市文明寻找新的坐标的角度进行思考。王庆福在《以全新理念探索纪录片的表达方式——评六集电视纪录片〈2010 世博记忆〉》一文中选择从编导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编导在创作理念上必须具有未来视角、创新性的汇编和反思意识。{16}而秦川则在《西部传奇纪录片的叙事方略——从电视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谈起》一文中对编导在创作思路上,特别是本土化、民族风潮语境下的中国纪录片提出创作还要进入历史的深层、填充传奇的无人区、相信纪录的魅力、把纪录片当成电影做。{17}

之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最核心、最关键的无疑是尹鸿在《与当代对话的遗产纪录片——评央视六集电视纪录片〈颐和园〉》分析的那样,即记录细节、情景再现、意境感动,这即是电视纪录片的方法也是它的灵魂。同时在文化表现方面他指出对于中国和中华民族来说,只有当文化遗产被创造性、批判性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时,我们才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够成为向世界贡献知识、世界观和共通性生活价值的令人尊敬的民族。{18}

不难看出,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从个案研究、实证分析的层面积极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谋出路、想办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者精英们的理论引导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产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南方电视学刊》,2011(1),第95-96页。

②《大众文艺》,2011(9),第156页。

③《声屏世界》,2011(5),第44-45页。

④《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4),第55-56页。

⑤《新闻传播》,2011(3),第184页。

⑥《记者摇篮》,2011(5),第108页。

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2),第76-80页。

⑧《中国电视》2011年第6期,第84-89页。

⑨王凌宇:《电视纪录片悬念建构的两种途径》,《声屏世界》,2011(5)。

⑩金 石:《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记者摇篮》,2011(4)。

{11}《声屏世界》,2011(2),第45-47页。

{12}李 城,欧阳宏生:《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

{13}《新闻窗》,2011(3),第100-101页。

{14}《中国电视(纪录)》,2011(11),第50-54页。

{15}周 怡,刘敬华:《城市空间生产的“镜像”表现——电视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空间性”生产分析》,《当代文坛》,2011(1)。

{16}《电视研究》,2011(3),第68-70页。

第8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失衡;优化

一、高校新闻传媒及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

高校新闻传媒是指高校面向师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资讯服务的各种载体。当前,高校新闻传媒主要包括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手机报、微博等。“高校”的“出生身份”决定了高校新闻传媒兼有新闻性、服务性、思想性和文化性的特征,而且思想性和文化性成为高校新闻传媒区别大众新闻传媒的重要特征。

马歇尔・麦克卢汉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后来波兹曼将媒介生态定义为:“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传媒生态的概念由生物学的生态转借而来,英国的植物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最早指出,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通过互相作用和影响,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传媒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媒介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和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竞争、淘汰、平衡、互动和发展而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与状态。高校传媒生态系统要素包括学校、媒介和受众。媒介与学校的互动构成了媒介的外部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竞争优选的互动构成了媒介生态环境,媒介与师生受众的互动形成了媒介生产、传播和反馈环境,媒介外部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及媒介生产、传播和反馈环境相互组合并作用,进而构成了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

二、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高校新闻传媒生态通过建立学校―媒介―受众的动态、有序、和谐关系,强调三个要素之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在平衡―失衡―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任何一个要素薄弱或缺位、要素之间互动断裂都将影响整个新闻传媒生态的平衡,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存在生态失衡甚至断裂的现象。

(一)系统缺乏整体设计。学校系统、媒介、受众三者的良性互动循环才能实现生态平衡,对高校来说,新闻传媒既有行业媒体的特点,也要应兼具新闻传媒的基本功能。但在新闻信息采集与创造、处理与加工、与传播、接受与反馈、再采集与创造过程中,一些学校不重视学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建设,仅把新闻传媒当成传播信息、舆论引导、实现宣传的途径,而没有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建设,更少有人研究系统优化对策。

(二)媒介系统不够完善。高校相继创建各种媒介,但媒介系统有待完善,作用发挥还显不足。第一,宣传化运作。高校新闻传媒的宣传意识大于新闻意识,以宣传替代新闻,文件新闻、会议新闻多,师生鲜活的新闻少,传媒综合实力不强。第二,同质化运作。校报、校网、电视、广播、手机报、微博等不同媒介选题相似、策划雷同、内容相同,媒介特长和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媒介资源重复浪费。第三,低水平运作。高校新闻传媒缺少主动策划、内容丰富、受众喜闻乐见、传播效果好的创意,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视频、广播、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介使用较少,新闻传播效果不佳。第四,业余化运作。当前,高校新闻传媒专业人员比例不多,大多从业人员非专业出身,兼职化、边缘化现象依然存在。

(三)受众需求未能满足。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不够重视新闻传播中的受众环节,或没有主动贴近师生,或忽视师生的反馈,不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求新、求真、求近、求短等心理,未能及时培养受众市场,丧失受众效果。

(四)与系统外联系和互动少。与开放、多元的社会大众新闻传媒相比,高校新闻传媒系统是个相对封闭的自我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系统及校外的社会大众传媒联系不紧密,相互之间的联动也较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差。一旦产生负面新闻,更是缺乏良好的反应机制和补救措施。

三、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路径探索

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就是在正确的新闻传播价值和舆论导向的指引下,把握学校系统―媒介―受众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明确学校系统、媒介、受众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学校、媒介、受众及校外媒体之间的动态、有序、和谐的关系,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关系,使高校新闻传媒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成立新闻中心,积极推进新闻中心一体化建设,整合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微博平台等新闻传媒的优势,积极探索“整体策略、联动策略、受众策略、互动策略”“四大策略”下的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环境优化路径。

(一)整体策略。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环境优化,学校的职能在于从宏观角度认识新闻传媒的重要性,整体设计和完善高校新闻传媒的发展框架、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健全传媒生态系统各要素,为高校新闻传媒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规划、统筹和协调作用。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专门成立新闻中心,整合原先的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资源,融合校内新闻传媒力量;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形成由党委宣传部主管,党委部门、行政部门、群众团体、学院、研究机构相互配合,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互补充的新闻宣传体系,为学校和媒介系统创造了生存和互动条件。

(二)联动策略。联动策略就是从全局把握学校系统―媒介―受众的关系,立足媒介的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意图,实现媒介之间并存、互补、融合、创新,形成报道合力。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充分发挥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传媒优势特长,开展多媒体联动。第一,发挥多媒介优势,实现新闻异质化。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实施“网络求快,报纸求深,电视求活,电台求新”的媒介联动策略,校网及子网快速报道,用文字、图片、视频、视觉等报道形式达到良好的新闻报道效果。校报则力求深度报道、专业报道,主动策划深度新闻,确保每版头条重量新闻,并创办学科专刊、学术特刊、学工专刊、后勤专刊、读书节专刊、电影节专刊等专(特)刊。发挥多种媒介的互补作用,创造及时、全面、权威、生动、有趣的报道立体格局,确保快速报道新闻事件、深度解读新闻背景、深入采访师生故事、引导高端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第二,利用新媒介途径,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结合新媒体发展形势,不时推出图片组合报道、视频报道、微电影在线播放、在线电子视觉阅读杂志等,并利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互动平台,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2012年推出的招生微电影《遇见》走红于网络,受到网友的追捧。第三,提升专业化程度。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不断充实新闻传媒从业人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短期学习、与社会媒体交流等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三)受众策略。与社会大众传媒所不同的是,高校新闻传媒的受众群体为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师生,对新闻传媒的需求更多、要求也更高。第一,主动服务师生。高校新闻传媒按照“三贴近”原则,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又满足师生对新闻信息、舆论分析等方面需求。《浙江师范大学报》针对教师重点关注一线教学改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举措等,针对学生常年开设求职、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服务、考研、校园达人、记者关注等栏目。第二,加强媒介与师生受众的互动。浙江师范大学校报征集毕业创意照、校网开展“十大新闻评选”、电视台举办全校寝室K歌赛、广播电台举办“我是新主播”比赛、微博发动“快拍校景”等形式丰富的互动活动,让受众参与媒介传播,增强新闻传媒的反馈机制,形成良好、有序、螺旋上升的媒介―受众关系。

(四)互动策略。这里的互动策略指高校新闻传媒与社会大众媒体的交流和互动。在与社会大众媒体的互动中,高校新闻传媒要形成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各级传媒,与电视、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社交网络等各类传媒,即从纵向到横向的全方位互动。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献血救助教师产妇、师生接力救助白血病学生、大学生宿管员登上大学生毕业典礼等事件,除了校内媒体大篇幅立体型的宣传报道外,还积极与各级各类媒体持续互动,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此外,在互动形式上,除了常规的新闻采写外,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还面向大众媒体举行新闻会、通气会,联合媒体开展师生恳谈会、校园文化品牌评选会、学术报告会、大学生就业讨论、主题价值观辩论赛、文化高端讲座等,拉近与媒体的距离,促进内部新闻传媒与外部大众传媒的对接互动。

四、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效应

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经过十年整合与实践,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了新闻传播力。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既有效整合了校内资源,也充分利用了大众媒体资源,多方位立体型的新闻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媒体的新闻传播力。

(二)扩大了舆论引导力。在受众策略的引领下,高校新闻传媒贴近师生、了解师生,赢得师生信任,舆论引导力进一步扩大。

(三)提升了文化服务力。高校新闻传媒立足高校,面向更多的知识分子,有效结合校内的高端人才、高水平学术、高雅文化等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学术对话、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报道及活动,促进文化服务力提升。

(四)形成了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通过传媒生态系统优化,校内的报纸、网络、电视、电台、微博等传媒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学校―媒介―受众的良性互动又进一步促进了传媒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然,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构建和优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学校―媒介―受众三大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为高校新闻传媒发展寻找实践系统优化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对高校而言,实现自身新闻传媒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质量和效益的联动、平衡与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加积极有效的探索,为高校新闻传媒可持续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9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挑战

一、媒体核心竞争力概述

对传媒竞争力的理论界定,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借鉴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传媒竞争力界定为:一个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媒体更有效地向目标受众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力量或综合素质。构成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如下几点:内容为王;杰出的人才结构;良好的资金状况;以及高质量的受众。例如凤凰卫视作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以下几点:1、核心团队。一大批明星主持、资深评论员和记者、人力资本是凤凰卫视的核心竞争力的保障,用人独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2、核心内容。定位是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3、核心受众: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受众满意度和忠诚度。

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和持久的,并不是一时一地的,所以核心竞争力也就具有如下的特征:

1、这种核心竞争力与其他媒体相比较而言是独特的,即人无我有的。而独特性也就导致了这种能力的稀缺性,并不是每家媒体都能拥有这种能力。

其次,这种属于某一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别的媒体是难以学习的,也是很难模仿的。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包括:1)媒体基于历史开成的独有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品牌、公信力;知识、信任、创造精神;2)媒体能力是复杂社会现象的产物。如媒体与演艺界、与企业、与政府、与广告商之间的人际关系、信任和友谊。

2、它是不可替代的能力:指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如以主持人特点量身定制的电视栏目,从广告商和受众的角度出发,应该是有价值并不可替代的;从竞争者角度出是,是独特和不可模仿的。

总之,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对组织内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从而能有效地获取、协调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能力。

二、媒体传播内容与管理

在网络时代,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内容为王。有学者认为媒介经济也是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环境下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内容;丰富的高品位的内容是获得受众持久注意力的根本,是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是媒体的核心资源和资产,媒体的价值来源于内容,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无论是对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服务,还是加强内部信息整合,都需要实施内容管理。因此,有必要“实施内容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

而媒体内容管理就是对媒体内容价值链的全面管理,包括内容采集、内容创建、内容加工、内容存储、内容检索、内容挖掘(知识管理),内容交付各个环节的管理及协同工作环境。文章还推荐了内容管理方法:即TRS媒体内容管理解决方案。而在网络时代,内容的复制和传递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相信,怎样去保护自己的内容这是学界和业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如可以研究专门制定的针对传统媒体上网的核心资源的保护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不是简单通过技术解决版权保护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等等。

三、培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一)培养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电视台欲获得发展,必须使自己的核心能力与市场机会相一致,这就要求了解和分析传媒市场环境和受众变化,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维。所谓“核心竞争力”战略思维,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为适应动态化竞争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该战略思维将能力和集合性知识,特别是协调多样化传媒生产经营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现代电子传播技术的知识,作为媒介竞争力的核心。决定广播电视媒介生存的差异化优势主要来源于如何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将遍布媒介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

电视媒体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中开发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方法有独特的受众定位、特定的读者对象和市场空间;培育杰出的传媒人才队伍;强化新闻传媒策划能力以及培植强有力的资金实力或物质条件等。另外,电视台还可以巧妙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着力加纱新闻策划,全面实施整体品牌战略,加大受众市场占有份额,才能不断增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地市台的核心竞争优势是贴近性和本土化,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围绕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制作出能够吸引市民的精品节目来,如挥议程设置主观倾向性,积极进行新闻策划;快速反应,率先报道新闻事件以及实施整体品牌战略,塑造品牌整体形象。

(二)内容为王是传媒命脉之所在。

传统媒体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内容资源,这是新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因此电视媒体应该继续将内容做大做强,在节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足功夫,提高自身竞争力。

当前在信息获得渠道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应该牢牢把握自身优势,继续做好做精内容,继续打好基础,继续提高新闻采集、的水平,强化节目制作中的职业化、系统化,并维护好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防止出现因赶工、盲目竞争出现的信息失实等问题。与此同时,要继续保持电视传播方式的优势。当前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是信息泛滥,且鉴别筛选困难大,我们电视媒体要继续做好节目的编排工作,在节目在编排的过程中帮助观众理清思路,充分迎合观众的接收习惯,体现出传统媒体更高的新闻专业水准。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彰显公信力。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是权威,这就要求我们向受众提供的信息要权威,重大事件、重大主题的信息来源要确保权威,即永远是权威的信息、权威的来源、权威的选题、权威的分析,以满足受众的求知欲,进而彰显自身的公信力。信息引导价值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把关”环节弱化甚至缺失,网络资源固然丰富,但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正确有效引导舆论,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共识,是对信息化条件下传统媒体的严峻考验。

二是体现贴近性。进一步贴近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贴近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主题,贴近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并展开监督,继续大力弘扬主旋律,将正确的导向意识融化在符合新闻规律的操作中,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主流新闻不断扩大和增长的需求,在满足人民群众“想看的、要听的”之中,接受我们“想说的、要说的”的内涵和理念,通过“顺势操作”、“因势利导”,实现党和政府与市民群众舆论的吻合。

三是要提升节目制作的精致程度。电视作为直观性的传播媒介,节目制作是否精良,是否好看,直接关系到节目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上的审美愉悦,进而影响到节目的市场占有率。为此,从节目的包装,到报道选题的确定、报道手法的运用以及电视话语的显现等,都要做到精心策划,精心制作,力求奉献给观众的是既具有原创性,又具好看性的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作品。

(三)融合,是媒体未来生存之道。

未来的媒体格局应该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的竞争态势,未来将是电视、报刊以及互联网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媒体格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之间过去的技术鸿沟变得触手可及,已经发展成为各方内容互享的状态。比如电视媒体迎来的是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在传播方式、接收方式以及互动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内容都是统一体的。新媒体依赖于传统媒体所积累的内容资源优势以及媒介影响力,而新媒体,如互联网则以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为传统媒体增光添彩。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是必然的大趋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

结语

电视媒体作为当下传媒业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其管理机制、理念和模式还停留在事业单位、机关式层面,面向市场自收自支的企业行为要求电视媒体必须导入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的企业化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各类传媒如何从中突围,取得领先优势?使得传媒能够取得领先优势的又是哪些因素?对这些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的追问,使得传媒竞争力问题成为媒体研究者和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新的媒介的出现并不代表旧媒介的消亡” (麦克卢汉)。电视至今仍未能取代报纸,网络同样在短时期内无法取代电视,电视与网络的博弈应该争取双赢的局面,电视应在将自身优势最大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为自己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国平. 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J]视听纵横, 2009, (06) .

[2] 南晓明. 提高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11) .

[3] 高延湘. 浅议提升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J]. 当代电视, 2006,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