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

第1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结石,输尿管;超声检查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Ureteral Calculi were Analyzed

TANG Xiao-hong1,GAO Han-bin2

(1.An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Anyuan 342100,Jiangxi,China;2.Anyuan County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Anyuan 3421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ureteral calculi and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on the ureteral calculi. Methods 1078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onfirmed by the stone center.The gender,age and sites of calculi were characterized.Results Ureteral calculi most common in young adults,between the 15 to 44 years,with left,distal,and male predominant.Conclusio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ureteral calculi with a high rate of compliance.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Calculus; ureter; Ultrasonography

输尿管结石一般均由肾结石向下移动进入输尿管而成为输尿管结石。临床以肾绞痛、腹部绞痛、血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输尿管结石易引起输尿管梗阻及肾积水,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本文收集了本院107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旨在探讨输尿管结石的发病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做简要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输尿管结石患者1078例,其中男600例,女478例。15~44岁518例,45~49岁400例,60岁以上160例。使用飞利浦HD-7、迈瑞DC-7、迈瑞DC-8超声诊断仪。

1.2方法 超声检查双侧输尿管前,患者需适度充盈膀胱,扫查范围包括上、中、下各段,上段经腹扫查未见者应补充经背部和侧腰部扫查。中、下段段扫查应沿扩张输尿管的走行向下追踪扫查,必要时加压扫查。重点扫查输尿管的三个狭窄。

2 结果

1078例中,15~44岁所占比例为48.1%,45~49岁所占比例为37.1%,60岁以上所占比例14.8%。男性所占比例为55.7%,女性所占比例为44.3%,位于左侧输尿管所占比例51.3%,位于右侧输尿管所占比例48.7%,位于上段比例17.6%,位于中段比例3.6%,位于下段所占比例78.8%。结石0.3×0.3~2.1×0.8cm。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发因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临床多见于青壮年,15~44岁发病率最高,男与女之比为1.26∶1,结石位于左侧输尿管多见。输尿管结石好发位置与其解剖结构有关。正常输尿管有3个狭窄部位:①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输尿管跨髂血管处;③输尿管膀胱壁段。正常输尿管一般不易显示,输尿管结石只有在出现积水时才容易找到。无积水的输尿管结石除非甚大者,否则不容易发现。输尿管结石下降过程中,常容易在上述部位受阻,并引起腹痛。分段探查是快速寻找输尿管结石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扫查时上段、下段最易检出,中段较难。仔细检查髂血管上下段是提高中下段结石检出率的关键。超声检查具有无痛苦、无创伤、经济简便、可重复操作、图像直观和动态观察变化、检测结石是否排除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所接受,对外科、体外震波碎石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震波又弥补了X线对阴性结石不显影的确定。影响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因素有:①结石

总之,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对所有肾绞痛、血尿患者都应常规进行输尿管各段扫查,以免漏查、误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84,1186.

[2]任卫东,常才.超声诊断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1.

[3]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19.

第2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82-01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6~l0个月的婴幼儿,临床误诊率高。我科于2009年12月收治婴幼儿肠套叠1例,病初被误诊为“脑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提高确诊率,现将误诊的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4个月,因“咳嗽3d,发热1d,伴哭闹半天”,于4:30PM就诊本院,阵发性干咳,口服药物效差,体温37.6℃,自服退热药后来诊,喂药时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3d前因大便略稀,口服配置药物后,2d未排便。查体:神志清,精神略差,哭闹,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水泡音,心音有力,腹部未查清(患儿哭闹),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WBC 28.5×109/L,N 66.6%,Hb 85g/L,CRP 106mg/dL;胸片:双肺可见斑点、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初步诊断: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贫血中度。因患儿哭闹,考虑肠痉挛,予开塞露塞肛后排出少量大便,哭闹略缓解。10:00PM患儿呕吐3次,为黄色粘液,仍哭闹,腹部透视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请外科会诊考虑麻痹性肠梗阻,生理盐水灌肠后排出少量大便及气体,再次腹透气液平面略少,建议暂禁食,继续观察。第2天2:00AM患儿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口周发绀,四肢抖动,持续约5min后缓解,急查血生化示血钙0.88mmol/L,考虑低钙惊厥,补充钙剂,因患儿颈部略抵抗,神志不清,精神差,脑炎不能排除,故予甘露醇降颅压;8:00AM查体:患儿神志不清,精神差,颈略抵抗,肺部水泡音,心音有力,腹略胀,腹肌略紧张,复查血常规:WBC 29.0×109/L,N 70.4%,Hb 65g/L,CRP 110mg/dL;考虑脑炎、全身反应综合征、贫血中度、肺炎、腹膜炎不能排除,查腹部B超考虑肠套叠;急诊手术,切除坏死肠管5cm,术后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病情恢复并治愈出院。

2 误诊原因分析

2.1 对婴幼儿肠套叠缺乏充分、全面的认识

肠套叠为机械性肠梗阻,早期套叠的肠管不多、血运障碍轻、梗阻不明显、其远端的积便仍可排出,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后随病情加重,出现梗阻的典型症状体征及全身症状,因婴幼儿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故易导致误诊。

2.2 诊断思路不宽,腹部检查不仔细或疏忽

本例患儿哭闹、触诊不合作,往往扪及腹部包块不典型,或不易触及包块。

典型肠套叠临床表现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及腹包块四大主要症状和体征。对典型的肠套叠病例诊断不难,但部分患儿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如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血便、阵发性哭闹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容易造成误诊、漏诊[1]。单纯小肠套叠空气灌肠X线检查容易漏诊[2],超声下肠套叠可有多种声像表现,如“同心圆征”、“套筒征”、“假肾征”等[3],故单纯超声检测也不易确诊。因此,对婴幼儿,尤其是4~11个月婴儿如出现阵发性哭闹(安抚后不能缓解)和呕吐,无论是否出现腹泻或便血都应高度警惕.应及时行腹部透视或超声检测,必要时两者结合对比分析,及时确诊。

[参考文献]

[1] 王泽荣,潘贤春,魏元富,等. 小儿肠套叠的诊治特点[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6):441-443.

[2] 刘庚年,李松年. 腹部放射诊断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66-350.

第3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也是胰腺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它起病急,临床症状重,对患者生命威胁大。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1年来我院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治经过的全过程,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有完整临床和彩超资料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8~75岁,平均39岁,保守治疗21例,手术4例。全部病例均因急性上腹痛3小时~3天入院或转科,并即行超声检查。急性胰腺炎主要症状有突然发作上腹部疼痛,疼痛剧烈而持久,伴阵发性加剧,并向腰、背及肩部放射。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及黄疸,本组中10例有明确的暴饮暴食或饮酒史,7例胆源性,4例慢性胰腺炎复发,4例无明显诱因。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18例,正常或略高7例。

仪器与方法:使用飞利浦SDI-4000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取仰卧、半卧位、坐位或侧卧位,经腹扫查,仔细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变化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观察了解胰腺周围、胸、腹、盆腔有无积液及积液量的多少,并注意胆囊、胆管、胰管有无扩张及胰管内有无异常回声。根据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视病情需要随时进行超声随访检查,观察其消长和演变情况,对腹腔气体多者,显示不清的嘱患者饮水充盈胃腔可提高胰腺图像的显示率。

结 果

本组中21例显示,显示率927%,4例未显示。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胰腺炎21例,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19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例,4例显示胰腺大小回声正常。,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例均伴有网膜囊及(或)腹腔、盆腔积液,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声像图表现为胰腺形态多规整,边缘清晰,胰腺饱满,呈轻、中度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并以前后径(厚度)肿大为主。实质回声多均匀减低,部分病例胰腺周围及腹腔可有积液,但比例较急性出血坏死型明显减少。据报道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炎症和胆道徊虫)是其主要的病因。腹腔内积液的患者比例较急性出血坏死型明显减少。本组病例除4例手术外,其余经胃肠减压及保守治疗后,胰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胰腺的声像图表现一般和血淀粉酶呈正相关,但作者随诊比较急性胰腺炎声像图与血清、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发现血清、尿淀粉酶恢复很快,而声像图恢复较慢。尤其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更慢。曾有1例淀粉酶早已恢复正常,但声像图迟至发病65天后仍未恢复正常。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声像图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轮廓模糊,包膜连续性中断,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低或强回声相间,回声较粗,胰腺周围和/或网膜囊、腹腔、盆腔伴有积液,该型病例彩超动态观察,胰腺形态变化快,胰腺内外液体积聚的量和部位亦逐渐增多,多数病例胰腺超声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

讨 论

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高低与病理分型有关,早期明确诊断治疗是预后的关键所在,血清淀粉酶的高低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呈对应关系,特别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部分病例血淀粉酶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或减低。动态超声观察结合血淀粉酶及临床症状,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确诊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本资料中有1例患者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超声观察中胰腺肿胀程度无明显变化,下腹部积液也无增多,最终诊断为普通水肿型,其临床最终诊断与彩超结果一致。另外,有1例早期血清淀粉酶仅轻度增高、1例正常的患者,动态彩超发现胰腺回声明显不均,部分边缘呈虫噬状,短期(2~3小时)内复查,胰周、网膜囊及下腹部均出现液性暗区,诊断为坏死型胰腺炎,并最后得到手术证实。对于腹痛患者,如果超声发现胆囊增大,胆总管轻度扩张、胰腺显示不清、脾肾之间有裂隙状液性暗区是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之一,本组病例中,有3例有上述表现,经彩超观察均出现典型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经腹超声根据胰腺大小、形态、边缘、回声的改变,以及胰周、腹腔、胸腔等部位急性液体的积聚,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等作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依据。由于病理变化不同,水肿型和坏死型的超声表现亦不同,虽然上述表现不是确诊的标准,但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据报道,普通的经腹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正确诊断率为439%~940%。笔者认为,造成假阳性的原因,一是机器的灵敏度不高,操作者没有掌握测量胰腺的正确方法;二是对有些非炎症引起的胰腺增大及回声改变认识不足,如胰腺的脂肪浸润可使胰腺回声减低。假阴性多是因患者肥胖或肠麻痹引起肠气过多,而使胰腺显示不清所致,有报道认为胃肠胀气是急性胰腺炎表现之一。有些患者早期胰腺没有影像学变化也是原因之一。本组显示,在患者腹部剧痛时,半卧位及坐位是清楚显示胰腺提高诊断正确率的较好方法。总之超声观察了解胰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包膜改变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时了解大网膜及腹腔内有无积液及合并症,从而判断胰腺病变的程度,特别是对是否手术治疗还是内科保守治疗可以从图像上提供决策依据。为配合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演变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直观依据。

参考文献

第4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摘要】 超声检查是一种准确率很高,可多次进行临床检查、无副作用的常见的妇科诊疗手段,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快捷的临床检查方法,而且对病变部位能多方位、多断面进行检查,还可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全面了解,为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在妇科诊疗中,为使超声成像清晰,提高诊断准确率,应该在妇产科超声检查注意一些注意事项。我将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对此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妇科;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一关于妇科超声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对于所有需要检查盆腔脏器的病人、早期妊娠者、妊娠晚期怀疑前置胎盘者、妊娠合并宫颈疾患者,例如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肌瘤等,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前应保证被检查者的膀胱充盈,充盈的膀胱以充分暴露盆腔脏器显示子宫全部轮廓、显示子宫肌壁及子宫内膜、部分阴道为最佳。多项临床医疗事例证明,如果由于病人急于检查,而出现准备不认真,导致其膀胱充盈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到超声波显像效果。因此在妇科超声检查前,医生应该向被检查者充分说明在超声检查中膀胱充盈的重要性,而被检查者应该积极合作,以此来达到比较理想的显像效果。

(2)具体方法步骤:①让被检查者禁尿4个小时或饮淡茶水700~800ml,在被检查者出现尿意时及时进行检查 ②对于某些急症病人,比如出现大出血或者怀疑宫外孕等病人医生应该先将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纠正治疗,等待其病情稍稳定后再进行妇科超声检查 ③对于年老体弱者及大量腹水病人无法自行憋尿者,可在常规消毒下使用导尿管向膀胱注入无菌盐水300~400 ml,待膀胱充盈后再做观察。

(3)关于检查中的准备工作:在妇科超声检查中,通常需要被检查者仰卧,有时为了观察方便,还要求被检查者侧卧或者头低臀高,这就需要暴露耻骨联合至剑突下,以利于不同角度的扫查,避免漏诊的发生。然而有的病人因为不了解暴露的意义或者是羞于暴露身体,往往不配合检查,这时在检查中医生应该向病人讲明暴露身体检查的理由,以取得被检查者的积极配合。而对于腹壁扫描过程中,当出现盆腔包块小而深的情况时,应该同时进行双合诊配合,将包块托起,以有助于显像,而为了排除肠道的干扰可达到清晰地显示出内生殖器官以及盆腔内部病变,可以采用直肠后声窗法进行扫查 。在使用直肠后声窗法时,应该做好肛管排气以及防止人为注入空气最终影响到显像效果。在向肛管注水时应该注意水温 ,以37℃为最佳。医生在进行以上操作时,应该保持动作的轻柔,并且应该用认真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来消除被检查者的恐俱和紧张心理,以在检查中取得被检查者的信任,得到其积极的配合。

二关于妇科超声检查的选择

在妇科超声检查中,有黑白超声检查和彩色超声检查之分 。彩色超声检查与传统的黑白超声检查相比较,在功能上存在很大进步,其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和清晰度 ,黑白超声检查是查腹首选,由于黑白超声检查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其通常只配备1~2个探头,往往应用于腹腔器官的检查,比如对胰腺、肝脏、脾脏、胆囊、肾脏、膀胱、输尿管、前列腺、子宫及附件的检查,而对于像检查一般的胸水、腹水,胆结石、肝囊肿、肾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炎、子宫肌瘤等不需要精确诊断的疾病,就可以用黑白超声检查;而对于妇科中的早孕者,以及想做流产者,通常也只需进行黑白超声检查即可。而与单一的黑白超声相比,彩超图像分辨力更优,功能更多,诊断疾病的途径也更多,对疾病的诊断就更明确, 所以彩超检查有“无创性血管造影” 美称。彩色超声检查往往用于心血管疾病 的检查,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 冠心病 、心肌病、血栓等疾病都适用,并且用于检查浅表组织器官,如甲状腺、乳腺、腮腺、等,而彩超检查对于一些恶性肿块的诊断则存在很高的适用价值。在妇科检查中,当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子宫、卵巢以及其输卵管和前列腺的细微结构的时候,会要求患者进行经阴道或者经直肠彩超检查 。

在检查价格方面,由于彩超的功能和技术高于黑白超声,因此其价格也高于黑白超声检查,而在诊断范围方面,彩超也胜出黑白超声检查。但是综合考虑下,彩超并不能够完全地替代黑白超声,因此患者在选择时应该在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从具体病情出发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合理的超声检查方式。

三结论

超声检查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快捷、准确性高,是诊断妇产科疾病时不可缺少的诊疗手段,可以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而在妇科检查中,医生对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重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指导,有利于超声显像的清晰,有助于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夭津科技出版公司,第一版,2000年8月

第5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胆囊

Evalu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gallbladder fundus les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valu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infinding gallbladder fundus lesions.Methods: 52patients are analysed after cholecystectomy and all cases have gallbladder lesions.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CDFI were both performed before surgery and their value has been compared i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65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fundus of gallbladders,which inculde 47 ofcholesterol polyp,5 of inflamatory polyp,2 of ademoma,3 of adenocarcinoma,5 of ademomysis,1 of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2 of gallbladder with septation and stone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90.8%)and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63.1%)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rce in the rate of finding lesions(χ2test,P

【Key words】 high frequencyCDFI gallbladder

前言

胆囊是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的内容,作为囊性脏器,超声有其独特优势。但是,超声检查中,一般采用低频探头,高频探头应用较少,部分病变常被漏诊,尤其是胆囊底部病变。本文通过高频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的应用,探讨其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材料收集2007-1/2010-11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现胆囊底部病变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30个,女性22个,年龄24~78岁。上述患者均因发现胆囊病变(结石、占位、息肉等)而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共发现胆囊底部病变65个。

1.2 方法应用GE 公司的Logiq9、730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振探头频率3.5~4.0MHz(低频),线振探头频率7.0~10.0 MHz(高频)。患者取平仰卧位,必要时变换检查(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胸膝位、坐位等),直到获得最佳图像;分别用低频及高频超声检查胆囊的大小、形态、囊壁、囊腔及其周围情况,发现病变后再进行血流、频谱等观察。术后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胆囊底部病变情况。在65个胆囊底部病变中,胆固醇息肉47个,炎肉5个,腺瘤2个,腺癌3个,腺肌症5个,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个,分隔胆囊并腔内结石2个(表1)。胆固醇息肉平均大小0.4cm,炎肉平均大小0.4cm,腺瘤平均大小0.6cm,上述病变内无或极少量血流信号;腺癌大小1.1cm×1.0cm~1.8cm×2.1cm,病变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腺肌症(图1)大小0.8cm×0.7cm~1.0cm×1.5cm,内均未见血流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图2)大小2.1cm×2.0cm,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病灶内可见一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2个分隔胆囊患者,分隔均位于胆囊底部,并远端囊内结石(囊腔大小1.0cm×1.5cm;1.0cm×2.0cm)。

表1超声检查胆囊底部病变情况表

2.2 不同频率超声在发现胆囊底部病变中的对比观察。65个病灶中,高频超声发现59个 (90.8%),低频超声发现41个(63.1%),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表2)。

表2不同频率超声发现胆囊底部病变对比

注:χ2=14.04 P

3讨论

3.1 胆囊底部解剖特点与超声检查技巧。首先,胆囊底部临近结肠肝曲,后者可以覆盖胆囊底部,由于肠道气体干扰,超声检查常遗漏胆囊底部病变[1]。在超声诊断中,可以通过变化,使肠管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其次,十二指肠球部也干扰对胆囊病变的诊断,可通过饮水,充盈肠管的方法来鉴别病变与正常结构。另外,少数胆囊内可见分隔,当胆囊底部出现小的分隔时,常规低频超声检查经常漏诊病变。本研究中,有两个胆囊底部分隔患者,均由于误将分隔当成胆囊底壁而漏诊远端囊腔病变(远端囊腔透声较差,回声较强,误认为肠管结构)。最后,相对于胆囊颈部、体部而言,底部一般位置较表浅,而7.0~10.0 MHz超声探测最大深度为4~5cm,这就为高频超声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不同频率灰阶超声在诊断胆囊底部病变中得差异。超声的空间分辨率分为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切面分辨率。其中纵向分辨率与超声波的频率相关,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越高,反之,纵向分辨率越低。目前,商用探头的纵向分辨率约等于超声波波长[2]。这样7.0兆高频探头的纵向分辨率就是3.5兆低频探头的2倍。因此,在发现微小病变方面,高频超声有优势。在本研究中,大多低频超声漏诊的病变均为体积较小的病变。47个胆固醇肉中,高频超声发现43个,低频超声发现32个。另外,高频超声由于分辨力的较高,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及其与周边脏器的关系也显示较清晰。例如,3个胆囊癌病变高频超声均显示病灶与肝脏分界不清。但是,高频超声探测最大深度较小,本研究中,有4个病灶由于胆囊底部位置较深,高频超声探查不满意。

3.3 不同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胆囊底部病变中得差异。超声波的频率越高,其所能探测的最低血流速度越低。反之,频率越低,所能探测的最低血流速度越高。由于胆囊壁上的血流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论高频、低频超声均不易显示血流信号。当胆囊出现病变时,个如腺瘤、炎症、腺癌等情况下,血流信号增多,此时,较低速的血流信号首先被高频超声发现;当病变内血流信号进一步增多,流速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低频超声才显示血流信号。因此,在发现病变后,应采用高频超声对其内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胆固醇肉、腺肌症病变内一般无血流信号;腺瘤内血流信号较少;腺癌内血流信号一般较丰富[3.4]。若能显示病变内有血流信号,则高度提示为肿瘤。若为异常高阻或低阻动脉频谱,则应怀疑胆囊癌。本研究中,3个胆囊癌病变内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2个胆囊腺瘤病灶内高频超声显示细线状血流信号,而低频超声所显示的1个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漏诊1个),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胆固醇息肉及胆囊腺肌症诊断,而倾向于肿瘤病变。再例如, 1个超声诊断胆囊底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刚开始怀疑胆囊腺肌症[5,6](病变部分胆囊面较光滑,内可见胆固醇结晶超声征象)。但是,病变内发现血流信号,从而否定上述诊断(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7])。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

总之,在胆囊底部病变的诊断中,高频超声较低频超声有一定优势。因此,在超声检查中,应常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胆囊底部,以免漏诊病变。

图1 胆囊腺肌症声像图

Sonogram of ademomysis

高频超声显示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低频超声漏诊

图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声像图

Sonogram of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高频超声显示病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低频超声漏诊

参考文献

[1]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2-103

[2]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

[3]谢晓华. 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胆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9.15(9):641-644

[4]Meacock LM, Sellars ME, Sidhu PS,et al. Evaluation of gallbladder and biliary duct disease using microbub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J].The British Jurnal of Radiology. 2010 Jul;83(991):615-27.

[5]马娜.胆囊腺肌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个对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8):18-19

第6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  隐睾症;泌尿外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隐睾症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对位于腹股沟内、腹腔内,盆腔体积很小的隐睾,临床难以扪及。高频探头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隐睾的检出率。本组对经手术证实的69例隐睾症患者高频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高频超声对该病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6例隐睾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年龄1~54岁,均以一侧或两侧阴囊空虚未触摸到而就诊,右侧23例,左侧19例,双侧2例,共48个隐睾,2例患者未找到。

    1.2  检查方法 仪器使用CE400,GE73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7.5 MHz。患者空腹,取仰卧位或立位扫查。先用高频探头在两侧(重点在隐睾侧)阴囊上部及腹股沟区连续进行纵、横切探查,若未能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区检出隐睾,则向上延伸用腹部探头扫查肾门以下的中、下腹部。当探查到呈椭圆形、边界清楚、整齐,内部为致密均匀、呈中等或较低回声的隐睾后,用CDFI观察其内部及周边的血供情况。

    2  结果

    探及隐睾46个,超声结果对隐睾的检出率为89.7%,手术证实46个,隐睾癌变1个,病理诊断为精原细胞瘤,先天性缺如2个;隐睾最大约4.1 cm×2.1 cm(成人),最小约0.6 cm×0.4 cm;位于内环上方约29个,腹股沟管内19个,外环口约5个,腹膜后2个。2例超声未检出的隐睾,术中可见到输精管、附睾和发育极差、萎缩成米粒大小的。

    3  讨论

    由于胚胎期迁移过程障碍,可终止于从肾下极到腹股沟管的任何位置。未降入阴囊内的,包括下降不全和异位的,统称为隐睾。超声对隐睾的检出率高,定位准确。不仅可以容易的发现腹股沟内和内环附近的隐睾,也可以检出部分腹腔内的隐睾[1]。未下降的往往发育不全,其形小而软,声像图一般表现为椭圆形均质致密的中等或较低回声,边界清楚、整齐。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隐睾良、恶性的鉴别。隐睾癌变的发病率约0.5%。腹内隐睾恶变的概率则明显高于此数。本组1例恶变者均为腹内型隐睾,经手术、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隐睾的血供情况,对隐睾恶变的诊断提供了丰富的血流信息。隐睾恶变时,体积增大,且往往失去正常的形态,其内部回声不均、血供丰富、峰值流速及RI明显增高。本组48个隐睾,其中1个癌变,占2%。隐睾的不良后果除恶变外,尚有萎缩或扭转,腹股沟斜疝嵌顿等。超声不能探及隐睾的主要原因:(1)合并腹股沟斜疝及肠管气体的干扰。(2)隐睾的体积过小。(3)腹膜后隐睾,位置较深。值得提出的是对未能探及者,不可妄做“缺如”的诊断。总之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损伤、简单、经济实用的影像技术,用于隐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是隐睾术前定位及良、恶性鉴别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7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胆总管;蛔虫;CT;磁共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71-02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部疼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腹部绞痛时可向右肩背部放散,但也可突然缓解。腹痛多为阵法性、间歇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对上腹部疼痛并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胆总管下段反复扫查,并结合改变病人进行不同切面扫查,发现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蛔虫检出率较高且并不比CT、磁共振差。

1.2方法应用appoli XG790 PHILIPS200等彩超仪。

2结果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蛔虫检出率较高,且诊断准确率并不比CT、磁共振差,其中有一例成年住院病人,磁共振提示胆总管结石,术前又作了一次彩色超声,患者平卧时见胆总管轻度扩张,于下段见一团强回声,无声影,当改变病人时,发现团状回声变成平行的长条状,未见蠕动,考虑胆总管蛔虫已经死亡。结果手术证实蛔虫已经死亡。

3讨论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道者80%在胆管内。蛔虫进入胆道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道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进入胆道的蛔虫大多数死在胆道内,其尸体碎片、角皮、虫卵将成为以后结石的核心,蛔虫死亡并长期存留在胆道,则虫体萎缩、断裂、破碎以致溶解,虫体钙化后,其声像图与胆总管结石相似。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本病初发时剧烈腹痛与体征不成比例,出现并发症时则症状体征复杂,应仔细分析。预后预防: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胆道蛔虫症来源于肠道有蛔虫的病人,而肠蛔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源是蛔虫病人或带虫者,感染性虫卵通过口腔吞入肠道而成为带虫者。所以只有把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彻底根除肠道蛔虫的发生。②肠道有蛔虫的病人,在进行驱虫治疗时,用药剂量要足,以彻底杀死,否则因蛔虫轻度中毒而运动活跃,到处乱窜,极有可能钻入胆道而发生胆道蛔虫症。

参考文献

[1]李舒丹,金杭斌,张筱凤,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52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疾病患者的诊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2).

第8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腹症

急腹症是临床最多见到的一类腹部急性病的总称。这类疾病往往发病急、病程进展迅速、病情较为严重,急需早期诊断和处置,否则易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危及生命。由于急腹症的病因很多,因此准确判断病因对进一步治疗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由于需要快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使得彩色多普勒超声成为诊断急腹症病因的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同时对病变部位、病变大小等作出及时的诊断。此外利用彩色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1]、阴式彩超[2]诊断妇科急腹症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腹症诊断的文献,对各种急腹症疾病的彩超临床特征影像加以总结,以便于提高彩超在急腹症方面的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推广彩超诊断急腹症的应用。

1 正文

急腹症的定义是指在腹腔、盆腔内以及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急剧的病变,产生以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临床上,急腹症是很多种腹部急性疾患的总称,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统结石及子宫外孕破裂等。本文下面分别对各种急腹症的彩超特征加以总结。

1.1急性胆道系统疾病的表现

以急腹症作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多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超声多表现为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增厚、毛糙,可以出现双边影。有些病例可见到胆泥沉积,多数伴有结石。如果有蛔虫病的,可能看到蠕动。结石一般多发生于胆囊颈,表现为强回声后伴声影,随改变移动。胆道梗阻的患者可以看到胆管变粗,管腔内出现异常回声,结石多为强回声后伴声影。不同于肿瘤多为实质性低回声肿块。

1.2急性阑尾炎的表现

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即可有较为明确的诊断。超声表现为阑尾明显肿大,长径>7mm,管壁增厚>2mm,周围结构不清,管腔内可见不均匀的强回声团块(粪石)或周围可见少量的渗出暗区,加压探头,腹痛明显。

1.3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胰头≥2.6cm、胰体尾≥2.1cm时,可以诊断胰腺肿大[3]。胰腺边界清楚,光滑,无明显坏死区。内部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部分回声略高于正常。胰腺周围无或含少量液性暗区,可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表现内回声不均匀,呈不规则高回声,周围有液性暗区,肾前筋膜增厚,肾旁前间隙、小网膜囊积液。常有腹水。

1.4急性胃肠穿孔的表现

超声可见膈下、腹腔游离气体,其后方可见多重反射。穿孔部位露出的食物及液体成分可以配合腹部平片或者立位透视帮助诊断。

1.5肠梗阻的表现

超声可见肠管扩张,肠内容物的返复运动,可见肠管胀气时,肠管显示不良。另外通过超声能够判断肠周围是否有积液来判断肠壁坏死程度。

1.6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表现

实质脏器损伤超声表现为如肝、脾、肾体积增大,被膜不完整,脏器内可见局部回声偏低,如有出血时则回声增强。亦可见脏器周围、隔下、腹腔、盆腔内液性暗区。腹腔内液性暗区,肠蠕动减慢或消失,肠腔积气。部分破裂处可见混合性包块回声。

1.7泌尿系统结石的表现

超声检查常见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上段管腔内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可引起肾孟扩张,肾盂积水,结石多在尿道的三个狭窄处找到,输尿管上段结石一般比较容易显示,输尿管下段结石必须在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显示,输尿管中段结石显示率较低,必须在灌肠后或肠腔胀气减少的情况下才能显示。

1.8宫外孕及卵泡破裂

超声可以看到宫外孕破裂时出血形成血肿以及积血,判断出血性休克的程度,另外可以在血肿内部巡查到胎囊回声,作为宫外孕指征。

1.9卵巢囊肿蒂扭转

可以显示囊肿大小、形态、位置和性质。此外可以显示腹腔积液,以判断扭转时间和程度。

1.10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表现

可见腹腔内多个椭圆或圆形与肠系膜走行一致的增大淋巴结,一般>5mm。彩超显示,广泛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5~0.65[4]。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局限性和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检查急腹症也存在局限性,如胃肠穿孔时,气体干扰常常造成诊断困难,穿孔的部位因此不能很好的显示,此外病变早期的炎症反应,超声诊断较为困难。阑尾与周围组织关系的变异,常常也会给超声诊断带来困难,高频超声应用于肥胖患者,由于穿透力不足也会影响诊断。当然诊断者的经验与技术也影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尽管存在局限性,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安全、简便、快速、无痛苦、可重复性高的优点,仍然使其成为诊断急腹症的首选方法。不断的完善诊断标准能够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秦小智,穆芳,杨延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药,2010,34(6).

[2]申志扬,杨利霞,李凤鸣.超声对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5):293.

第9篇: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48例,女30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1个月,平均36岁。

1.2仪器:探头频率为7.5-10MHZ,扫描深度为5~10cm。

1.3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取左侧卧位。将探头置于麦氏点区域进行纵、斜及横向扫查。必要时让患者适度充盈膀胱,适当加压探头以便于排除肠腔内气体干扰,获得清晰的图像。测量其各径线,观察阑尾区周围情况,有无积脓、积液、包块、粪石以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等。

2 结果

声像图特点:(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管壁内径0.6~0.8cm,横切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管壁内径1.5cm,周围可见有无回声区即为脓性渗出液。(3)穿孔及坏疽性阑尾炎:阑尾肿大更明显,管壁内径1.9cm,周围亦可见有无回声区及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征象。(4)阑尾周围脓肿:可于右下腹部见到边界不规则的包块回声,位置不移动,内为低回声或无回声性混合性团块。

3 讨论

阑尾是附着于盲肠后内侧的一条管形器官,内径约0.5cm,位置深且多变,加之肠气干扰,正常时超声极少显示。若因梗阻、发炎使其肿胀僵硬、连同化脓性和坏疽后的继发性改变可被超声显示。1985年Puylaer首次发表B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研究,认为靶环征图像为多数阑尾炎的特征性改变[1]。

在急性阑尾炎时,由于炎症的刺激,使肠管蠕动发生改变,肠内积气增多,这样影响了阑尾图像显示。若采用适度充盈膀胱和取左侧卧位适当加压探头以推移或避开肠腔内气体对超声图像的干扰,从而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采用3.5MHZ的腹部探头虽然有一定的穿透力,但图像分辨率较差,图像质量受到影响。但用高频探头(7.5~10MHZ)明显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可获得较清晰的图像,给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通过本组的78例病例可体会到:(1)高频探头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准确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在本组的48例急性阑尾炎中,其中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为4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为48例,诊断符合率为92%,4例超声未确诊的系因过度肥胖,肠胀气过重影响显示不清所致。因此要求临床医生不能完全因检查结果阴性而排除阑尾炎的诊断。余下的2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均符合病理诊断。(2)高频超声检查对操作者要求要耐心细致,尤其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要认真仔细扫查,另外对于小儿,由于检查时不配合,病史叙述不清等更要耐心细致以防误诊、漏诊。(3)高频超声显像能准确、实时的反映阑尾壁各层结构、管腔情况以及阑尾周围炎症渗出、粘连、阑尾周围有无脓肿形成等重要情况,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另外,对于一些阑尾位置变异高频超声可显示其部位,对确定手术切口有一定的帮助。(4)急性阑尾炎还需要与一些疾病鉴别:如右侧宫外孕或黄体破裂,右侧输尿管结石、胆囊或上消化道穿孔、回盲部肿瘤、肠套叠、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及急性盆腔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总之,笔者认为高频超声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准确性高,能实时反映阑尾及周围的情况,适用于所有具有阑尾炎临床表现的病人,尤其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人和不能准确提供病史的小儿,且方法简便、无创伤、无痛苦、便于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