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1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中兴通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研究背景意义

(一)研究背景。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这场贸易战是多年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最终体现,主要矛盾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在产品出口方面,它反映了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2)在领先技术方面,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中国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讯方面作为其中一个代表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时美国悍然发动贸易战争,无疑是对中国通讯企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阻碍作用。虽然中美贸易战距今已有3年之久,但中美贸易战对中兴通讯企业财务风险的持续影响一直存在。(二)研究意义。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企业在偿债、盈利、营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则是对其偿债、盈利、营运和发展等内容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它们总是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各种威胁。无论是制造或生产企业还是服务或建筑企业,只要是面对市场并参与竞争都将存在风险的威胁。在所有风险类型中,由企业自身内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所受风险的程度。其中,企业财务风险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是指对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风险的识别、计量、分析和评估,以及及时为其制定科学合理且高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此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每个成功企业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利润管理、绩效管理、价值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不同阶段,而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中美贸易战对中兴通讯企业财务风险持续影响分析

中兴通讯企业涉及进出口业务,而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各种企业经营的风险也属于财务风险的一种类型。当中兴通讯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时,它们不仅必须承担财务风险,还必须应对国际市场上的各种风险,例如汇率波动、贸易壁垒、战争以及其他受到国际市场特别影响的不确定风险。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兴通讯企业的财务风险持续增加的特殊背景下,是否能够有效分析财务风险持续影响决定了公司能否健康发展,这对于中兴通讯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兴通讯财务风险的分析对于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兴通讯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以中兴通讯企业的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对中兴通讯企业的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这四方面能力予以分析,以此得出中兴通讯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的持续影响。(一)偿债能力下降。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选择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进行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债务和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表1)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正常情况下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约为30%~50%。通过近5年的数据分析,中兴通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80%左右,这表明中兴通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并且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更多债务,这可能导致现金流不足和资本链断裂,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长期财务风险。我们根据2017~2019年的数据可以得出,虽然近3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差不大,但在资产和负债的具体数值上,2017年和2019年资产均在1.4亿元,而2018年却是1.2亿元,这就表明在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中兴通讯企业的总资产属于严重下降趋势。另外,因受到美国的制裁,中兴通讯企业的大批订单可能也随之取消,因此其负债较前一年没有太大出入,从而导致了2018年中兴通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2017年的。在2019年,由于中兴通讯企业在5G领域的发展使其摆脱困境,领先于世界。因此,中兴通讯企业可以获得较相比于2018年更大的收益,从而长期偿债能力稍有回转,但还属于风险边缘。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正常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左右,而近5年中兴通讯企业的流动比率一直在1.4以内,特别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使得中兴通讯企业的流动比率低至1.04,这表明中兴通讯企业处于高负债经营中,其短期偿债能力大大降低。受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影响,中兴通讯企业在2018年的流动资产仅为9,284万元,远低于2017年和2019年。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兴通讯企业在2018年的流动负债却高于2017年和2019年,这表明美国对中兴通讯企业的制裁,使得其没办法支付原有的订单,只能形成一种负债。而且在资金受到制约的时候,中兴通讯企业只得通过短期借款的方式来维持公司运营,所以会造成流动负债的增加。在速动比率方面,具有较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公司,其速动比率应为1,而2018年仅为0.76,因此通过速动比率,也可以反映出中兴通讯企业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偿债能力下降的趋势。(表2)(二)盈利能力降低。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选择企业的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营业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比率越高则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则盈利能力越低;销售利润率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而成本费用利润率则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表3)公式如下: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全部业务收入)×100%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根据中兴通讯年报,企业在2017年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正,表明产品盈利能力相对稳定。2018年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负,亏损超过53亿元,表明中兴通讯企业在中美贸易战中受美国的制约及各种关键技术的控制,使其形成了巨额的亏损。与此同时,与同期华为相比,中兴通讯企业的盈利能力远远不足,销售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差距较大。可以看出,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不强,控制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弱,风险较大。在2019年,中兴通讯企业在5G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5月份获得工信部发放的5G商用牌照、7月份率先公布5G旗舰手机价格并开启线上预售、9月份在全球签署35个5G商用合同,使得中兴通讯企业渐渐走出2018年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盈利能力稍作恢复,但还是较低。(三)营运能力困境。营运能力分析主要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方式之一,可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的程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则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反之,则不同。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周转情况,该比率越高,则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总资产周转情况,其周转的速度越快,则表明其销售能力越强。(表4)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净值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值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从中美贸易战打响以来,由于美国及其同一阵营国家的经济制裁手段,使中兴通讯的营运能力较低。在2017年和2019年,中兴通讯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高于4,而2018年则是3.59,表明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兴通讯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严重下降,从而造成其资金紧张,影响其营运能力。在固定资产周转率方面,2017年之前一直保持在13以上,而2018年则变成了9.67,甚至一直影响到2019年的9.88,表明受美国的严重制裁后,中兴通讯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不容乐观。同理可得,中兴通讯企业的企业销售能力减弱,资产投资效益变差。(四)发展能力制约。发展能力分析主要选择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及净资产增长率为主要分析内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总资产增长率反映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企业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表5)公式如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从表5中可以看出,2017年中兴通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7.49%;而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直接下滑到-21.41%,同比下降28.9%,表明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兴通讯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严重下降。通过对比2017~2019年的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2018年的数值较前后两年的变化幅度极大,表明中兴通讯企业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和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较差。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兴通讯企业的通讯系统仍然是完全依赖美国,而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可以替代美国通讯领域核心技术的替代品。因此,在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时,激发两国的矛盾,后果无疑是导致中兴通讯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受到遏制,导致其发展能力受到制约的致命性结果。另外,因美国对中兴通讯企业的制约,导致其融资渠道也随之陷入风险。因此,中兴通讯企业的融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在中美贸易战中也充分暴露出来。

三、结论及展望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出现,导致中兴通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严重下降;盈利能力因受核心技术的制约导致其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中兴通讯企业的营运能力也陷入了困境;通过较低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以及不容乐观的资产规模增长情况和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反映了中兴通讯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受到了制约。时至今日,中美贸易战对中兴通讯企业财务风险的持续影响依然存在,只是程度上相对减少,但仍不可小觑。因此,在中兴通讯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中美贸易战给中兴通讯企业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亚军.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与中美贸易战[J].中国科技产业,2019(04).

[2]武礼英.民营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财务与会计,2019(07).

第2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金融危机虽说已经逐步云消雾散,但是留下的创伤和冲击对我国企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诸多的中小企业一度面临着生存的重压,而这其中财务问题一直是困恼企业生存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加之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这其中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控,构建与之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财务风险能够进行有效的规避。本文的研究点也正是针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对化解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1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财务风险是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很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存在错误的认为只要把资金管理的有条不紊,就能够杜绝出现财务风险,这种观念是对财务风险错误的认识,由于这种风险意识淡薄的现象存在,导致了财务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1.2合理的资本结构缺乏

通常情况下,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为三大部分,即: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亏损,在这三大块当中,若不能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那么导致出现财务危机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3科学财务决策不足

在诸多的财务风险案例中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财务决策失误,这是导致企业决策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当中,不乏广泛存在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的现象,这往往是导致出现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发生了财务风险危机。

1.4流动资产欠缺

在面对借贷债务偿还的时候,企业必须要有的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在正常的资金运作过程当中,资金流动速度过慢、变现能力不强或者缺乏资金,到期不能偿还应有的债务,这会使得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受到极大的损失,在给直接的借贷带来不良信用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催生了企业财务危机。

2.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策略探讨

2.1加强财务风险意识

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均会存在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这是需要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首先深刻认识到的一点,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稍加不慎出现失误,极有可能将财务风险带给企业,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要将加强财务风险意识牢记于心,并积极的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在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尽量配备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各项基础性工作,在工作当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次,企业应该将内部的财务关系理清楚,明确不同部门、不同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应该肩负怎样的责任,拥有怎样的权力以便于确保各负其责,权责分明。最后,要财务处理当中应该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不仅仅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其他部门参与财务管理的热情,同时还能够有效实现权责利的有机结合,让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更加明晰。

2.2重视控制财务风险

总的来说,企业财务分线主要分为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以及筹资风险。要想对财务风险实现有效的控制,首先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提升到一个高度,将有效的管理手段贯穿于整个财务活动当中。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企业要实现运作首先需要进行筹资活动,若出现不当的管理手段会导致筹集资金的收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出现了筹资风险的产生。针对于此类风险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防范和控制:第一,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将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根本上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降低投资风险;第二,在适度的范围内举债,不断优化配置买现资金的结构,以实现财务杠杆利益;第三,合理调整流动资产的流动速度,合理使用资金。

2.3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本文所提出的“投资决策科学化”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相关专家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者与实际投资决策的紧密配合,在不断的讨论当中,选出最优的方案,以提高资金回收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企业当中,应该构建和执行严格的项目决策责任制,一旦在决策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法律责任,同时还需要对投资项目实现科学客观的评价,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决策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的来降低财务风险的产生。

2.4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进一步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建立整套健全的内控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定期审查企业内部往来账目资金,以杜绝出现由于监管不力而导致的、资金挪用等现象,进而在资金管理的因素上降低出现风险的几率。同时,要逐步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工作,尤其是对于应收账款的问题上,可以采取相关的辅措施,及时的反应出所涉及到的账款变更信息。最后,要对公司的合同管理制定出严格的标准,若相关业务单位发生违约后,所需要确定的责任划分、资金归还期限以及途径要给予明确的规定,一方面能够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法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同时还能够为更好的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后金融危机下,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与之相应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也会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需要企业在生产和经验的过程当中,加强重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提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贵云.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2

[2] (美)詹姆斯·C.范霍恩(JamesC.VanHorne),(美)小约翰·M.瓦霍维奇(JohnM.Wachowicz)著,刘曙光等译.财务管理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企业 财务管理 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行业分类中,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零售业对外开放,在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生产企业在营销上面临着多渠道的机遇和挑战,快速消费品行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不断进行营销创新,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管理方法成为快速消费品企业必须面临的课题。

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盈利为目的的,如果不以盈利为目的,那就成了非营利组织,就不是企业了。企业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生产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压缩生产成本,将是企业的关键控制点。

二、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快速消费品企业领导对新财务准则都不太了解,对实施新会计准则并不重视,对其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分内之事,与企业领导关系并不大。当前,快速消费品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多,增大了财务管理的选择空间,财务人员需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才能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

(二)全面预算管理较为滞后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快速消费品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依靠管理目标的协调、发展以及计划等过程的结合,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实施预计和管理,在推动企业有效实现内部控制、完成战略目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控制、目标等过程都需要财务预算的参与,围绕企业考核标准,保障和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预算分析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不少快速消费品企业预算编制不到位,难以落实到位,追加预算往往过多,不能够发挥预算约束的作用,难以切实发挥财务预算的监督职能。

(三)投资结构不合理,负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当前,不少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对于企业的投融资结构问题缺少科学合理的划分以及清晰明确的认识,在实际投资活动中常常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致使企业有限的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确,投资风险较大,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常常存在着重资金数量而忽视资金质量的问题。对于资本的认识还相对比较肤浅,出现资本金不足的状况。不少快速消费品企业都习惯于向银行借贷资金,极易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有可能为企业未来发展留下障碍。

(四)资产结构不够合理,融资渠道单一

当前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的资金大都用于更新生产设备、更新技术、引进人才以及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等,导致固定资产较多、流动资金较小、资产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我国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融资渠道常常偏重于内源性融资方式,单纯地依赖于自身资产的管理运作和往复运用,资金的筹措数量有限,很容易造成资金周转不顺畅、资金准备不充分、企业融资难度增大的状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三、加强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二是加强财务分析,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企业内部核算以及各项资金往来账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对于大额账项进行追溯分析和账龄分析,从源头上减少发生坏账的概率,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真实、可靠。三是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范,切实保障快速消费品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性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和控制,强化风险约束。

(二)强化财务风险控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完善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机制,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在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快速消费品企业高级管理者及员工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成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和氛围,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落实。一方面要强化风险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构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网络,在风险控制的各关键点采取财务风险控制,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各项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还未能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要进一步提高快速消费品企业管理层财务管理意识,促使财务人员在真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系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四)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积极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贯穿于预算的编制、审批、控制、调整、执行、分析、监管等各个环节及过程。二是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分析及监督机制,确保企业预算资金的安全。将企业预算资金的使用权、物资采购权以及预算资金支付权等进行分离,使得这三项权利能够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对立,以此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管、相互控制。三是强化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分析水平,有效推进预算管理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优化投融资行为

第4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跌破8%,随后的几年里都在7%左右徘徊,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新常态”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尤其在“去库存”的大趋势下,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市场布局,走出了量价齐升的增长通道。然而,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加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因决策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收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甚至陷入财务困境。从房地产上市企业层面分析:一是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营,需大量筹措资金。在融资活动中,一旦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信誉,进而引发融资风险。也可能因决策失误而导致投资风险。二是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管理失误、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三是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而引发的流动性财务风险,如因销售政策制定失误导致现金流通短缺等[1]。以上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分析,除此之外,还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出台限购令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收入、现金流波动大,增加了财务管控难度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收入确认采用完工确认法,即只有在商品房竣工验收后才能确认营业收入,导致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运作情况与实际存在差距,尤其是项目大多周期较长,收入确认具有滞后性[2]。房地产上市公司属于资金驱动型行业,经营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保障。在项目交付前,现金大量流出,各类成本、费用导致项目呈现亏损状态,甚至还需支付融资利息;在项目交付后,现金大量流入,利润瞬间增加。可见,收入、现金流呈现不确定性,增加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管控难度。

(二)资金流动形式复杂多样,加大了财务风险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周期较长,大多在一年以上,资金周转、回收等都面临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从项目资金的流向分析:经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才进入到施工筹建阶段;协调开发商、承包商等,方能开工建设,再到推广策划、售后服务。整个项目经营中对内、对外涉及多个环节,财务关系复杂。从项目资金的运作分析:经营收入有租金、销售收入,商品房预售款等;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民间融资等。整体来看,资金流动形式复杂多样,给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资金调配带来诸多困难。

(三)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区位投资风险空前放大

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市场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我国民众投资渠道较少,使房产兼具着消费品与投资品的功能,导致房价非理性攀升甚至部分地区呈现泡沫经济[3]。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向尤为关注,国家与地方层面都相继出台多种政策,如土地、税收、融资等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影响较大。房屋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尤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导致区域投资风险空前放大,如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被称为“鬼城”,房价呈快速下跌状态,仅东胜区建成、在建项目库存就达到1286万平方米。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的搜集,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房地产行业受经济运行、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大,信息搜集的及时性、敏感性能有效加财务预警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适时调节公司发展战略。第一,注重内部信息的搜集,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监控。如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多超过了70%,需实时关注贷款规模是否合理,防范资金风险。第二,动态掌握宏观经济环境及调控政策,把握企业扩张的规模与时机。

(二)加强“硬件设施”的支撑,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加强房地产上市公司“硬件设施”的建设,为财务风险预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构建信息预警系统,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互动、信息共享,实现对信息的及时分析、监控与预警。对可量化指标设施上下临界值,一旦偏离临界值以内,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醒相关人员做出调整和防范。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根据自身规模指派专业人士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

(三)加强筹资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上行压力较大,融资难依旧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创新融资渠道,如尝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改善融资结构。合理安排借贷结构,根据项目开发、经营周期科学安排,编制现金收支预算,防范不能偿付本息的风险。在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通过联合重组方式增长实力,实现优势互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轻资产、重运营”的新模式,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石芯月,王宏波.浅析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策略[J].社科纵横,2017,32(1):64-67.

[2]王茜,张洪.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经济研究导刊,2016(3):100-102.

第5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防范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多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渐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进入了财务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而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

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在当今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中,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和承受的各种风险,其发生、发展和危害都集中地反映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损失,各种非经济损失也可以按一定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看,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此外,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其理财活动还要受到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即存在着外汇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忽视财务风险与投资决策失误是大多数公司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通过正确的判断和发现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确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才能为风险的防范提供有意义的证据和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企业的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收回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约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投资后由于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应收贷款收回时间及其金额不确定所导致的风险。企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投资,都会面临能否收回投资本金及其收益的风险。但企业对内投资需要通过销售才能收回,而对外投资能否收回与本企业的商品销售无关,故防范与控制对内投资回收风险要比防范与控制对外投资回收风险更为复杂。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即利润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又一很关键的一步。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有多种方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杠杆分析法。这是通过对财务杠杆(DFL)系数的分析来衡量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每股盈余(EPS)随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而变动的幅度。其公式如下:DFL=(ΔEPS/EPS)/(ΔEBIT/EBIT)=EBIT/(EBIT-I)其中,I指利息总额,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资本化利息。由公式可见,企业融资数额越大,财务风险就越高。

另外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财务报表分析法。现在根据《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企业都要求编制财务报表。而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能让我们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第二种是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第三种是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第四种是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财务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风险管理的最优方法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风险主体和客体的特点,由于风险事件的复杂性,总是存在一种以上的方法是可行的。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的方法可分为三种,即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三种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①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可以看出风险规避是避免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其只能在相当窄的范围内应用,因为人不能为避免交通事故而足不出户,企业也不能为避免财务风险而不进行经营。②风险控制是指那些用以使风险程度和频率达到最小化的努力,通常包括防范和减轻两种,防范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的目的在于减轻风险损失的程度,风险防范是事前和事中控制,风险减轻是事后控制。③风险融资是指在风险发生后人们对风险采取的措施:一种是风险承担,指人们对风险造成的损失不采取转移措施,而是自己承担。另一种是风险转移,指在风险发生后把风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一项风险是否转移除了取决于风险当事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之外主要取决于风险转移的成本。

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讨论主要是侧重于风险防范,这主要是因为:①企业可以规避的财务风险只是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中的较小部分,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影响不大。②风险减轻是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补救措施都只能起到消极的减损作用,且一般成本较高。③同样,风险融资也是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较高。本文认为,风险管理诸方法中最积极、有效的方法是风险防范,而风险防范最有效的途径是从风险产生的机制入手,控制风险的产生。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财务风险的防范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宏观防范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其一是改进企业财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只有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才能使相关利益主体根据企业的潜在盈利能力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根据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现金流量决定是否向企业借款以及借款条件。如果企业向外披露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虽然暂时可能使得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定,一旦企业获得了自身发展不需要的资金或是无法承担还债义务的借款,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使企业或是盲目投资,或是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都将加大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虽然企业可能短期内得到发展,但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无利的。相反,如果企业能够对外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则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财务环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平稳的状态下进行,减少财务风险。现在,不仅是外部利益相关者越来越要求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而且国家也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中国监督会要求每一家上市公司要真实地披露其年报及其他会计信息。

其二是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强化会计制度约束。这一点主要针对企业外部市场风险而言的。企业信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虚假的会计信息会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加大市场风险。而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财务风险的水平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十分重要。从这一点来说,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间接的作用。

与企业的财务风险宏观方面不同的是,企业微观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经营本身。所以必须从企业自身出发来进行相应的防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对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要避免筹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合理确定借款额度和还款期限。其二是正确选择筹资方式,确定最佳资金来源结构。其三则是合理选择投资的币种,尽可能借入多种货币,以避免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

其次对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要避免投资风险,可以从预防和分散风险两个角度来考虑。再如对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控制。要使企业资金能顺利回收,首先要看产品能否顺利实现销售,而企业要使产品顺利实现销售,使产品卖出去,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产品质量;(2)降低产品成本价格;(3)生产品种花色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4)做好广告宣传。企业只有做好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产品顺利出手,避免出现积压的现象。产品销售出去,能否顺利收回货币资金,则是资金回收风险中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这部分的工作主要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受财务部门工作业绩的影响。

最后则是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要避免收益分配风险,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不能过分强调企业的利益,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忽视企业长远利益,既要控制资金成本,又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四、结论和讨论

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盈利能力下降等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直接相关,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讨论多集中于从财务会计方面入手,采用一些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义和阐述,然后对财务风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也进行了探讨,最后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从宏观和微观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涉及到企业的很多方面,而其防范的方法也会因为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所以本文可能对一些企业财务防范的方法分析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这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第14页.

第6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内容摘要:目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立各种更为准确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财务危机的含义,财务危机预警所警示的风险种类,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使用效果,财务危机预警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的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 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

企业的财务表现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财务危机预警作为企业风险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财务危机预警也称为财务困境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目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立各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针对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

关于财务危机含义的理解

企业财务危机(financial distress)又称企业财务困境,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对财务危机的含义还存在不同的认识。

国外学者通常从偿债能力的角度定义和研究财务危机。学者们对财务危机定义的共同特点是企业难以履行其偿债义务,一些学者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不能履行现时的偿债义务(Bjuggren P O,1995)。Altman(2000)认为,有许多在经济上接近于破产的财务危机定义,包括非司法强制的需要企业的债权人或其他外部力量接管企业或同意危机企业重组的极端流动性问题和债券违约等。国外学者通常以偿债能力出现问题的破产企业作为研究财务危机预警的样本企业。

我国也有学者从偿债能力的角度界定财务危机,谷祺和刘淑莲(1999)将企业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吕长江等(2004)认为,财务危机不同于财务破产,他们提出的财务危机定义为: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 即流动比率小于1,同时要求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应该是一个持续的状态, 这种状态应该是在1-3 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能逆转。更多的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将被特别处理(ST,special treatment)的上市公司作为陷入财务危机的样本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通常是连续两年亏损或巨额亏损的获利能力出现较大问题的企业。

笔者认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既面临危险同时也存在着化解危险的机会。而破产是企业的一种消亡方式,企业已经不存在化解危险的机会。财务危机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化解危机或企业破产两种情况。破产不应属于财务危机,而是财务危机导致的一种结果。企业的偿债能力或获利能力两者之一出现问题都可能会最终导致企业的消亡。笔者认为财务危机的含义应该是:从企业财务状况开始恶化到破产(不包括破产)之间的状态,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可见,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是处于财务危机状态中的一类企业。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警示的风险种类

杨淑娥和徐伟刚(2003)、张友棠(2004)及周春生和赵端端(2006)认为,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向德伟(2002)认为,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预警。这是由于学者们对这两类风险具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说法上的不一致。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企业未使用负债时经营的风险(荆新、王化成、刘俊彦,2006)。是企业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如外部环境的变化,产品成本的提高,或者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变化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是企业所固有的,任何企业都必须承受这种风险。

我国财务学界对财务风险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财务管理教科书中普遍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把财务风险也叫做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筹资而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筹资决策引起的。如果企业不借债,完全通过权益方式筹资,就不会存在财务风险,只有经营风险(荆新、王化成、刘俊彦,2006)。这种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界定的财务风险被我国很多学者称为狭义的财务风险(下文中不特别指明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狭义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看作狭义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财务表现之和。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财务风险的界定采用国际通行的财务风险的定义比较合适,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长期亏损(企业的经营风险大),是经营方面出现问题,它是企业终止的内在原因,另外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狭义的财务风险大),它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有许多企业盈利能力并不差,但是由于资金安排不合理引起资金链断裂,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最终导致企业消亡。这好比一个生命有机体各个器官都是健康的,但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是很令人遗憾的非正常死亡,这也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是反映企业狭义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大小的财务指标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企业的负债少,则企业的财务风险小,由于偿债困难而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小,但同时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获利的能力也相对差。由于企业并不是负债越少越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度负债,所以反映企业狭义财务风险大小的指标如流动比率并不是越大越好,资产负债率也不是越小越好。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通常比较合适的数值是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而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如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周转能力和获取现金的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如销售净利率、存货周转率和销售现金比率等则越大越好,表示企业的获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可见,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适合分别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警示的是哪种风险,笔者认为,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最终都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因此,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全部风险中那些能够在企业的财务表现中得到反映的风险进行预警,这些风险既包括财务风险也包括经营风险。

关于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使用效果

1968年Altman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将五个财务比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程度的总分数Z值,称为Z分数模型(Z Score Model)。由于Z分数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没有考虑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周首华等人1996年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含有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利用国外企业的财务资料建立了F分数模式(Failure Score Model)。这是我国学者研究出的第一个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此后许多学者以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EVA(economic value added)、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等财务指标和审计意见、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等非财务目标引入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大量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虽然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很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而且Z分数模型研究的样本是美国的破产企业,我国学者研究的样本是我国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两者所选择的企业样本的财务状况恶化程度及财务上存在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但我国学者在利用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时认同度较高被广泛应用的还是Altman教授的Z分数模型,如周春生和赵端端及向德伟运用Z分数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实证研究(周春生、赵端端,2006;向得伟,2002)。这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的。

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使用方便,把企业的相关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出结果并与危机预警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即可。它的不足是,模型是根据所选取的各预警指标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加和得出一个财务危机预警临界值,从而判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的某方面的财务比率不佳但其他的财务比率很好,通过加权求和就很可能掩盖企业某方面的隐患,得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的结论。另外,这些模型都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具有一定的误判率。

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实际应用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危机预警应用的意图不同。其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其掌握的企业内部信息相对较少,获得的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也相对较差。股东和债权人等企业外部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对被投资企业的情况及其所在的行业多加了解,并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判断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的真实性,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目标企业的风险情况进行大略的估算和排序。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计算的是企业的风险在财务上的综合表现,对于股权投资者而言,并不是风险越低的企业越值得投资。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将风险遏制在萌芽中,使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权威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辅助财务预警工作。但不会只根据财务预警模型来进行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工作。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应根据自身及所在行业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全面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应包括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现金流量及EVA等方面的指标。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实时监控,指标体系中的某一个指标发生异常变动就立即查找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对能够在财务上反映出来的风险征兆进行警示。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的经验、人品和大股东的背景和品格等都会对企业的风险产生影响。有些风险是企业的潜在威胁,还没有反映到财务上,如丰田公司的产品质量缺陷早就存在,但当时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可见财务危机预警只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长期生存就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

结论及建议

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界定财务危机的含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能够在财务上反映出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在企业内部的财务危机预警实践中应该根据本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今后应多从企业内部应用的角度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财务危机预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代企业应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Bjuggren P O. 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on financial distress and capital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1995,15(4)

2.Altman E I.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of companies:Revisiting the Z-score and Zeta models, 2000 NYU Working Paper

3.谷祺,刘淑莲.财务危机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J].会计研究,1999(10)

4.吕长江,徐丽莉,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5.杨淑娥,徐伟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

6.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周春生,赵端端.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4)

8.向得伟.运用“Z计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11)

9.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周守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

第7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风险,更要把风险意识深化到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有收益就有风险,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不去面对,也不能因为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杀伤力。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直接操作者,更应该发挥财务对风险认识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做好服务。财务风险对每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的发展壮大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一)风险的含义

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理论上风险的狭义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风险的概念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而广义上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中,由于各种财务活动的因素影响,而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消除不了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为收益不确定性,另一种则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长期来说是必然的,短期来说是偶然的,只要从事生产活动,必定会有收益和损失的可能,但这是不确定的,它的大小可以预测却不能确定。第二,风险的客观性。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只要从事生产活动,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必然会产生结果、利润和损失。不论企业如何加强管理,财务风险总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第三,风险的激励性。风险与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可能越高。

二、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困难

经济周期的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可能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又可能使企业面临一定威胁。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不适应变化的环境,会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的经营业绩受煤价变动影响较大。企业主要原材料是煤炭,煤炭成本占产品价格的95%左右,2007~2012年煤炭采购成本年年居高不下,该期间企业的盈利水平极低并出现常年亏损。企业的设备老化,高能耗低效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二)资本主要来自借款,资金来源渠道过窄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企业发展上升期,借款是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信贷紧缩,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产生极大的风险。合肥热电集团前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比例很大,建设期很长,资产的流动性不强,常年亏损导致企业资金出现严重短缺,生产经营中的净现金流量常常为负数,财务风险很大。

(三)内部管理权责不明,产品结构单

一,效益不高企业管理权责不明,执行目标做不到生产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种种问题产生的后果最终都会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是国资委下属的公用服务性企业,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正确定位,没有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只为完成公用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没有生产力最大化组织生产。虽然一直强调多元化生产,提高效益,但主要业务还是以供热服务为主,少量供电,季节性强,忙时设备利用率达80%,闲时设备利用率仅为10~20%。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权责不清,管理水平不高

高水平的企业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以前虽然一直重视会计核算,但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成本的事前和事后的管理重视不够,管理系统的使用与开发也流于形式。

三、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进行业先进设备,开展多元化

经营改造现有设备,降底能耗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老设备,老技术,能耗大,热损高。从2009年到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筹集1个亿,关闭所有抽凝机组,淘汰所有链条炉,改为热电行业能效最高的背压机组和最环保的循环硫化装置。改造以后,供热机组热效达到79%以上,是目前热效能利用率最高的供热方式。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区站房数字化改造,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改造以后,站房运行恰如变频空调模式,根据气温和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热量,自动化、低碳化运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小区站房自动化改造,平均每个小区耗能量下降10%~20%,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也降低了用户的供热成本。积极向能源供应、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等领域扩张延伸,合肥热电集团现已从单一型公用企业发展成为以供热服务、能源供应和工程建设为“三驾马车”主业结构的综合型能源企业。集团利用多元化经营,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合肥热电集团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集团的管理层是委员会的成员,委员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点进行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一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上马,即时召开临时会议,对重大决策以及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不仅如此,集团还要求全集团人员必须按职责大小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公司的安全风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核算制度建设,完善热、电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对于合肥热电集团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具有重要意义,热、电独立财务核算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效益。热电行业本身季节性强冬供期间生产等各部门任务紧,业务繁忙,会计人员主动服务,加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通过财务信息及时反映生产的方方面面,纵比横比成本,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财务管理方面:第一,因事设岗,因才用人,各业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第二,加强员工培训与员工轮岗,让财务人员成为多面手;第三,引入外部培训机构,对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第四,让财务主管人员参与生产运营管理,熟悉企业的整体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发展前景,使财务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核算成为各种管理技术的纽带,监控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企业管理技术,优化信息资源

合肥热电集团全面推行“5F”管理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寿命成本核算、全流程服务提升、全系统安全保障、全方位创新发展),全过程质量控制把供应、制造和销售的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相互控制和监督,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和内外互援的目的。全寿命成本核算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通过“银行账户管理,资金调度会、资金收支管理”等措施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应付款比例,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全流程服务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标准服务、标准流程的业务体系培训,建立奖惩制度,内部相关部门监督、跟进、考核奖惩。提升服务品质,留住客户,让服务产生效益。通过运用企业管理各种技术,通过记录、收集、整理、计算、分析、总结和控制等办法处理企业运行中各种内外部数据,提高管理水平,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让管理出效益。

四、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周宏.论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审计,2003(04).

[2]李凤鸣.企业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01).

第8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创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当今企业的资本经营的风险性不仅高,而且风险的表现形式多样。财务管理要同时对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进行管理,由于知识资本有着不确定的特点,高成本的知识产品研发提高了企业投资风险。另外,企业内部财务活动受各种难以控制和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也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风险。因此,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进行探索和改革,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风险意识,重视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保障企业发展。

一.建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监控机制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监控机制,为财务管理的风险进行预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并将信息进行反馈,让企业管理者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整,可使企业对财务管理风险有所准备,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建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监控机制,可通过建立短期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和长期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来完成。短期财务预警系统要以现金预算为核心来建立。因为短期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要保证有足够的现金可以用于企业的各项支出,以维持企业经营,而不是完全取决于盈利与否。所以,严格控制现金流量,准确对现金流量进行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基于现金预算的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保证企业经营者能在出现财务风险前及时采取措施。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要通过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来建立。企业要对经济效率、还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财务分析指标进行确立。同时企业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弹性,即对未来不能预料的需要和机会,有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改变现金流量。影响财务弹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建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监控机制后,企业要时刻进行风险信号的监测,对于出现应收账款增大、产品积压、成本上升等问题时,要给予足够重视,根据现象的原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降低对企业的影响。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誉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是企业无形资产中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信誉,那么其财务管理的风险将成倍增加。企业有良好的信誉才会有广阔的市场,信誉破产会导致企业的净资产严重贬值,面临资本破产。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可保证企业的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减少财务管理的风险。加强企业信用管理首先要确定客户信用标准,减少由客户原因导致的坏账成本。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详细了解,避免出现客户故意不付款或无能力偿债的情况,为公司的财务活动提供依据。然后,根据公司自身和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信用期限,保证客户还款前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可以继续进行,并使资金尽快回笼。同时,加强对企业营销队伍的管理,对营销人员的发货和收款的权责进行明确,将营销人员的薪酬与贷款的回收状况相挂钩,以调动营销人员对欠款收款的积极性。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其风险管理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高发的财务管理风险危机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有敏感且准确的判断能力。财务管理人员要准确发现出现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财务风险,对可能出现的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估计,用理论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时,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程度做出判断并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其处理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有完善自我的意识,对财务管理出现的新知识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到对不断变化的理财环境中的企业运行的财务风险状况和扩大经营范围后的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成本,对社会、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结合最新的知识和经济动态,制定相应的风险危机解决对策,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导致企业经营问题的出现。

    企业自身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根本所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特点,制定一套合乎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筹资和投资计划,以保证企业的财务实力。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既要勇于投资也要克制盲目乐观的投资,保证获取超额利润的同时避免无意义的投资。

    由于近几年来金融危机频发,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如何防范经营风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风险管理将成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所以要结合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加强风险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我国企业的经营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我们要不断的努力研究企业风险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卢晓玲.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6)

[2]纳鹏杰. 强化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2) .

第9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

财务预警及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概述

财务预警指的是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和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以规避或降低可能出现的损失。财务危机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并非短期形成,一旦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不仅会给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因此,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对控制风险,减少损失乃至规避金融危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大系统,包括财务信息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危机消除系统三个部分,其中财务信息系统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主要是搜集相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初步整理,以形成由于的财务信息。风险预警系统由财务指标计算系统、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系统、财务风险报警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后,根据预警指标系统,可以按企业现实中存在的差距,找到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同时还可以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监测和管理,从动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我国企业在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企业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仍处于早期的不成熟阶段,大多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及统计数据,导致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完全适用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发展环境,毕竟我国国企业还存在着规模较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准则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等诸多问题,与国外成熟的金融环境大相径庭,模型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比较弱。其次,大部分企业缺乏财务预警模型相关的人员和技术,致使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自成体系不能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且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及使用仅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在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导致财务预警模型的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再次,我国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改进、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致使财务预警模型中少了现金流量指标这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这恰恰是企业能否构建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关键。第四,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使用不够。

相关对策

扩宽数据渠道。企业在构建了财务预警模型之后,往往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来确定其有效性。此时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较美国还很不成熟,样本容量小,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统计数据的缺乏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硬伤,因此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的理论,仅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资料来确定合适的系数值,而应当努力拓宽数据的渠道,诸如从非上市企业等方面着手,从更广的范围来提高财务预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将企业所有管理信息都纳入财务预警模型中。财务预警模型是一种数据化和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方式,它是通过对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全面分析,将企业存在或将要产生的财务失败风险信息提前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套工具。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及使用不应由财务部门单独来完成,而应当及时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紧密联系,将企业内部其他的管理信息,诸如生产、销售、采购等全方位实物量信息也纳入到财务预警模型系统当中,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和功能的集大成者,反映企业与同行业相比的差异情况,提供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的信息,真正发挥其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企业诊断的重要工具,以此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与西方大相径庭,因此完全复制西方的财务预警系统研究成果之办法不可取,我国企业应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及时代要求,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及实际需要,对财务预警模型加以改进,合理调整相关权数,淘汰不适用的财务指标,增加能反映企业实际问题的新指标,研究出适合国内企业的评价标准。西方的Z值模型和ZETA模型中的多个重要指标中没有现金流量这一指标,而现金流量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能否构建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关键,企业的现金流入与且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成正比,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设计、改进、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同时增加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使财务预警模型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此外,一旦原始的财务指标适应不了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将其进行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始的指标,并从中选取其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参与模型的计算,以确保财务比率指标的科学性,使其更具备实际运用的价值。

增加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的使用。财务预警模型中使用财务指标较能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也能使得财务预警信号较为客观和精确,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企业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和披露质量标准还不完善,将财务指标作为唯一的判别依据有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造成决策信息混乱,而定量分析方法也存在着灵活性较差的缺陷,因此,企业应增加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的使用,分析出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高低、财务人员素质、人员流动状况、顾客满意度、财务人员的认识深浅等非量化因素,才能对财务的风险预测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使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更为全面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