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

第1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否定,代之以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成立,提出了“使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最高的健康水平”的目标,这就更新了医学的目的,即医学不仅是治疗和预防疾病,还有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功能.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含着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社会进步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研究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2.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研究对预防医学探索病因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使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2预防医学朝着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己不局限于疾病的预防,而是更加重视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此,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综合性污染可导致总死亡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上升,因此,必须将保健作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2.4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赌博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3新技术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发展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信息网的建立,使个人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快速联接成为现实,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通报查询、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及远程会诊和专题讨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疾病进程的多因素研究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客观事实.

3.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疾病的病因更加明了,各种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出多种高效疫苗,为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将会有更多的传染病从控制走向消灭,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一些常用的基因研究技术如DNA重组、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核酸杂交等开始应用于预防医学实践中,开辟了疾病控制的新途径.

3.3应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察方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对健康认识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如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促进所采取的任何策略和措施的实际运行,都必须要得到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参与.

3.4高精度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大大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测水平、预防效果,使得更多的危害可以被揭示和确认.

4新问题的出现

对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12003年的SARS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以及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预防医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解决这些传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并应对新型疾病的威胁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霍乱、肺鼠疫、结核病等都发生了传染几十万人以上的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等.

4.3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

4.4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尘肺病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农药中毒等每年都大量发生.

4.5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4.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已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已超过10%.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预防老年病和提高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研究

5.1大力开展应用型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必须依靠科学.预防医学科学也只有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同时,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应该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5.2努力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今科学发展中综合的趋势更为突出.现代生态学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可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预防医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对复杂过程的总体研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弄清,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能保留在割裂的单科研究和笼统的语言描述上,宏观的综合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5.3研究方法上宏观与微观并重.首先从宏观上对疾病分布规律和流行环节以及对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仍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仅从宏观上研究,没有微观研究不能最终阐明原因和确定具体的流行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就为预防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已在疫苗的研制、早期的诊断、发病机制和环境生物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必须采取微观和宏观并重的方法.

5.4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制定规划,明确完成规划目标的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预防为主”方针得以落实.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够保证“三级预防”的策略贯彻落实.树立“大卫生”观念,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重点疾病防控目标以及政府的疾病控制政策.重点突出、浅显易懂、广泛深入地宣传预防医学知识,让群众自觉与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斗争.

第2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健康与疾病是现代医学最为重要的两大概念,从生态学来看,所谓健康就是人同周围环境两者保持着正常动态平衡的过程,一旦这个正常动态平衡过程被打破,这就是所谓的疾病。如何防止这个平衡过程被打破?以及如何修复这个失衡的过程,使人同周围环境的正常平衡过程得以恢复,正是预防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按照人体所处的健康、临床前期与疾病三种状态,即未病、欲病、已病分别采取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办法,防止疾病发生,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如降温对中暑的预防、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预防等都属于防患于未然这一类;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如定期健康体检、普查、筛检等都属于二级预防的内容。三级预防又称之为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病痛,延长寿命,以及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肿瘤转移等。现代医学的专业越分越细,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以三级预防为核心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论其将来走上何种医学相关工作岗位,在工作中面对健康人或病人都能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以三级预防为核心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而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说明某种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而在教室内或在实训室内借助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预防医学主要涉及“五大卫生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单纯进行理论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充实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亲临环境现场,通常采用的是现场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法充实并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除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室内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之外,其余内容的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必须进入各自的环境现场,通过现场调查法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而切忌照本宣科作案例分析,否则很难取得成效。环境卫生学中家庭环境卫生实践内容,可以进入社区并走进家庭,进行现场调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参观饭店、餐馆、食品厂,可以通过体检、化验与膳食调查反映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参观工厂、矿山工人现实的劳动生产环境,感受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以及到职业病防治院(所)去见习,见识各种常见的职业病,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病的认识,尤其是可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鉴别职业病的能力,以减少误诊。

三、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即开场白作为开始阶段、以新课进行为中阶段、以结束语为结束阶段。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能否吸引住学生,关键是看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导入新课、引人入胜的作用。通过开场白导入新课常见的有旧课导入式、事例引入式、问题导入式、情境导入式几种常见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只有学生关注了教师,倾听教师的讲课,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否则,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中间阶段即主体内容设计,包括教学时间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案例的应用,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等。课堂教学结束语是课堂教学环节与形式上完整性的体现。一次授课内容结束之前,进行结束语的设计,使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方便学生理解、记忆,直到最终掌握并应用该知识,以及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都需要通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来完成。前苏联教育家尼洛夫•叶希波说: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堂课是很有好处的。教师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本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学习方法。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结束语的常见形式有解惑式结束语、归纳总结式结束语、传道式结束语、留置悬念式结束语等。

四、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3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又称为转化研究。这个概念主要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一词———1993年,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1,BRCA1)被发现,并成为新一代的生物标志和靶点应用于早期诊断,从而把实验室内的的发现真正转变成临床的应用工具。自此,“转化研究”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知[2]。作为一个新兴的医学概念,转化医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实验研究在人类中验证新的治疗策略;②研制新的医疗仪器和发展新的诊断手段;③在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同时,加深对人类疾病及其复杂性的了解[3]。作为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革命的时代产物之一,“转化医学”虽然是一个专业术语,但却贯穿于医疗研究与疾病防治的始终。

国外医学界近年来非常重视转化医学的研究工作。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董事Zerhouni在Science发表了名为TheNIHRoadmap的文章,引领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把目光聚焦在转化医学[4]。目前国际上多间大学都已开始设置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NIH设立了“临床和转化科学奖”,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Research、Science子刊TranslationalMedicine等期刊陆续创立,更加体现了现在医学界对转化医学这一“桥梁”的迫切需求和向往。在国内,国家新科技体系构明确了“一个中心:国家转化整合医学研究中心;三个支撑:研究型医院、研究现场、协同科技环境体系的科技支撑战略”的新思路。目前,医学临床、药学等领域的转化医学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各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在预防医学中对转化医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学科还是一片空白,亟待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关注和涉猎。

2预防医学中的转化之路

大量数据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慢性病是可以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因此,只有构建强大的预防医学创新体系,将高速发展的预防医学基础研究尽快应用到实际公共卫生服务中,才能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三级预防,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效益,增进全民健康水平,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

2.1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机体与外源化学物的中毒机理,对外来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在,大量新化学物投入使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现行的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体系,尤其是对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的检测评价,存在多种局限性和缺陷,如可以测试的化学品数量少;动物实验周期长;评价的费用高;化学物危险性评价存在物种差异等,这些缺陷正是转化医学在毒理学应用的重大课题[5]。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转化医学在环境和职业毒理学应用的中心环节。新的化学物毒性评价策略提出,应该把当前以死亡、突变、肿瘤形成等终点事件(apicalendpoints)为观察指标的毒性效应评价体系,转换为基于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以毒性通路(toxicitypathways)相关生物标志表达异常为观察指标的高通量(high-throughout)毒性效应评价体系。即利用高通量的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测定毒作用导致的“通路”或“关键事件(keyevents)”改变,建立相应的细胞预测模型并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检测,结合环境检测水平和人群暴露状况进行危险度评价,从而开展预防医学现场的推应用,以此为基础提出实际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一依赖灵敏快捷的细胞试验进行危险度评价的理念能大大减少动物试验体系所需的花费和时间,因而与转化医学概念相呼应[6]。

为此,近年来,部分学者已经致力于开展毒理学细胞模型的研究,力图以体外细胞取代传统的动物模型,以获得更快速,更具代表性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例如,Lundberg等[7]于2002年通过成功导入了猿猴病毒40(SV40)的早期区和端粒酶催化亚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建了永生化的原代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这些永生化细胞可被H-ras或者K-ras致癌基因诱导致恶性转变。在随后的研究中,亦提示出该类细胞株模型对于致癌物的检测可大大缩短细胞转化的间期,从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于化学致癌活性筛查的价值。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环境致癌物毒性检测带来快速简便的应用手段和工具[8]。综上所述,对于卫生毒理中的基础研究来说,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转化医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预防实践指导间快速有效的转化。

2.2转化医学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从18世纪起源至今,营养学已经从单纯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结构的研究开始走向分子营养学的突破期。近年来分子营养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化学物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如大豆异黄酮,最初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食用豆制品对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有着重要的防治作用而被发现的[9-12]。经过多学科证实其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随后,其他植物化学物质如番茄红素,花青素,大蒜素等植物化学物质也逐渐通过基础研究阐明其健康促进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态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使得营养基础研究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人体健康的功效。

如果说植物化学物的研究使得营养学领域更为广泛,那么营养基因组学、营养遗传学的兴起使人们对于人类营养的研究更为深入。从实验室到临床,基因多态性的存在被认为是一个许多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转化障碍[5]。而对于营养学,这一障碍却恰恰成为营养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营养素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营养需求的质和量的不同。参考摄入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等名词对由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个体差异已显得不完全实用了。而近年来日渐成熟的生物芯片、蛋白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则为营养膳食摄入的个体化指导提供了可能。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常见C677T多态性便是饮食-单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的一个经典例子。过去的研究发现,叶酸和神经管畸形、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13]。而MTHFR是叶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缺乏这一关键酶将导致严重或者中度的高半胱氨酸血症。MTHFR有两种多态现象:C677T(A222V)和A1298C(E429A)[14]。在欧洲人中,MTHFRC677T的发生率是0.233%~0.410%。包含前者的MTHFR可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在缺乏叶酸的情况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上升,从而增加神经管缺陷儿童的出生率。

由此可认为,对于携带MTHFRC677T基因的个体,需要补充更多的叶酸,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优生学的预防作用。此外,基因多态性和饮食的相互作用与多种慢性疾病和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间关联紧密,包括癌症、冠心病和肥胖等[15-17]。国外的一些公司,如Genova和MetaMetrix等,已经开始就基因-饮食的相互作用特点开展专业诊断,为个体的饮食补充决策给予指导和帮助。由此可见,从人群膳食指南到个体化膳食指导的转化,将会是新世纪的营养学发展趋势所在。

2.3转化医学在妇幼卫生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耳聋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每1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有先天性耳聋[18]。而我国每年新生听障儿童也多达3余万人。不可忽视的是,遗传因素在所有致聋原因中占有高达60%的比例。如何通过快速、敏感的筛查方法进行产前诊断,减少遗传性耳聋患儿的降生,是妇幼保健的关注重点之一。

近年,我国遗传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中国的遗传性耳聋中的基因位点较为集中。针对这一结果,中国人民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研究所联合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为遗传性耳聋的广泛筛查,尽早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手段,同时也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病因学方面的证据。从2006年到2007年,中国人民总医院进行的515例双盲对照实验中,芯片结果与测序结果符合率为100%,非综合征性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的突变检出率为42.41%[19]。从而使得该技术在中国人民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等医院开始得到了应用。这一检测技术能否像唐氏综合症的产前诊断那样灵敏与特异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是,在这个从基础到临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儿少预防保健技术的过程是明确的———从临床观察到实验室研究,再根据流行病学的调研结果,协同相应产业共同开发,推出相应手段应用于临床与预防保健。

2.4转化医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2003年的SARS病毒造成的非典型肺炎流行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流行性感冒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正是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为疫苗的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的快速转化带来了新曙光:例如,传统的疫苗生产的方法从研发、毒理学和动物研究直到一、二和三期人体试验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而近年来,疫苗佐剂改良、皮内接种节约疫苗用量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和应用重组DNA技术直接细胞培养等研究成果均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20],而采用鼻腔喷雾的方法也将使接种更简易快速[21],同时由于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政府对于疫苗管理审批制度程序化的改革也大大加快了疫苗投入使用的时间。因此应该认识到,以基础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技术成果为支持,相关企业产业化为依托,多学科共同协作为平台,政府的决策支持为后盾,才能真正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基础研究的成果和科学实践结合,把“转化医学”的桥梁搭建于研、产、学的鸿沟间,实现科学进步、公众健康的双赢局面。

第4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亚健康状态;诊断;预防;治疗;

1关于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按苏联学者Berkman提议,人的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及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

在医学范畴中,人体某一时间的全身机能状况,称即时状态,简称“状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全身各器官组织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综合表现。“正常人”是一个比较复杂而难以作出确切定义的概念,从“状态”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没有明显的自觉或检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个体就是正常人。而在病理范畴中,状态则指以人体生理机能失调为主,但又常伴见不同程度的全身功能失调状况[1]。当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转化为疾病。反之,若采取措施,则走向健康。这一认识,使人们把健康与疾病之间理解为一个互为联系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在形成明确的病理改变之前未雨绸缪,作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亚健康状态的范畴可以包括以下方面:①是泛指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在相当时期内往往难以确诊的状况;②是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如已有心血管、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和某些代谢性疾病的症状,而未形成确凿的病理改变;③一时难以明确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症”,如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症、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④某些重病、慢性病已临床治愈进入恢复期,而表现为虚弱及种种不适;⑤在人体生命周期中衰老引起的组织结构老化与生理机能减退所出现的虚弱症状。

上述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通过物理、化学检查不能检出阳性结果,难以作出对疾病的诊断。

研究亚健康状态对人类健康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要课题,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神心理医学的临床实际中发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环境污染、激烈竟争等许多与现代文明结伴而来的忧患,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来自社会和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不少人养成吸烟酗酒、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体力劳动、生活不规律、夜生活过度等不良习惯,亚健康状态人群逐渐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60%的人程度不同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有着亚健康的体验。亚健康状态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还必须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亚健康状态,实际是一状非健康状态,极可能发展成多种疾病,故研究干预亚健康状态,有助于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研究干预亚健康状态,是实现医学目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既往认为医学的目的是“治病”,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人们,全球患病人数日益增长,疾病种类不断增加,人口不断老化,美国的癌症10万人死亡数从3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还以每10年5%~7%的比例攀升。中国现有9000万高血压病人,2000万糖尿病人,600万中风病人;到2000年全球老年人口增加到5.9亿,在我国有将近1.34亿老年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1.7%)。这都使整个医学处于被动应付与困惑之中,即使是发达国家对此巨大的医疗费用的投入也感到不堪重负。这种状况迫使人们对健康观和医学目的进行变革。1997年14国在《医学的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声明中所提出的“所谓健康,是安康和心身完整统一的体验,其特点是没有显著的疾病,能让人去寻求她或他的基本目标,并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履行工作职责。”医学的目的与功能不仅仅是治病,对于人体的“第三状态”的控制,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措施。

亚健康状态是国际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疗转向预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它的提出被誉为是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因此深入研究亚健康状态,将对下个世纪的人类医学作出巨大贡献。

“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贯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治未病,不仅包括了未病先防,也包括了非显性疾病的治疗,注重于“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中医在诊断学、预防学、治疗学方面显示了整体优势。

2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优势

如前是说,所谓亚健康状态,实际上是指人体生理机能失调的综合表现,是人的躯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应感觉所反映的种种症状,而运用物理及生化手段往往难以确诊为何种疾病。

人体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感受者是病人自身,因此病人患病时的自我感觉症状是诊断疾病状态的最重要依据,而病人表现出来的各种体征,亦是了解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论、方法论,区别于现代医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中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了解症状、体征、诊断病理状态的最佳方法之一,它能够比较全面而又可靠地了解疾病状态,为进一步分析其病变机理提供客观依据。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在不干扰生命状态的前提下,动态把握各种病理信息,将四诊收集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并判断为“阴虚”、“阳虚”、“气虚”、“湿热”等等。

早期诊断出病理性体质,亦是重要手段。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审查人的神、色、态、脉、舌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出病理体质。如我们既往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依据,运用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痰湿体质作出半定量的积分法诊断标准,为病理性体质的诊断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特异性的病理体质则可从某些特异性的检验指标作出诊断,如易发生I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体质之人血清IgE类抗体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等[2]。

3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优势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以及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从而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每一个个体的治疗,无不包含着预防的成分。现代预防医学建立了三级预防的观念,即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中医体质学说对亚健康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故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映性亦不一样。“阳虚体质易患伤寒,阴虚体质易患温病”是临床所公认的事实。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特殊体质对某些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本人主持的“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湿体质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的机会远大于非痰湿型体质(OP值分别为3.40、5.13、5.75、4.13),均具有显著差别(P值分别是P<0.025,P<0.005,P<0.005,P<0.025)。以上讨论可以看出,病理性体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改善特殊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就成为一级预防(即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的核心。通过筛检,可以从人群中找出病理性体质之人进行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具体办法有普查、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中医体质学说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简便的筛检措施和确定高危人群的方法。

筛检是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检查措施,在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是早期发现病人的一种方法。通过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评定,可以将人群中健康人与可疑患病或患病的人区别开来,即正常体质者为筛检阴性,病理体质者为筛检阳性。对于具有病理体质而未发病的人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进行病因预防,对于已患病者则予以相应的治疗。70年代,王琦等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7种临床体质分型的设计,除一型为正常体质外,其余六型均为病理性体质,经20余年的临床运用,证明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可以用来指导筛检工作。痰湿体质课题组还通过1036例肥胖人的调研制定了痰湿体质的定量判断记分法,积分>9分者判定为痰湿体质。这使得判定特殊体质的筛检方法变得更迅速,并更具客观性。

病理性体质对疾病具有内在倾向性,这为确定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了方向。“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变异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体质存在变异,痰湿型体质定量判断记分法则基本上反映了痰湿型体质的变异程度。通过对247例肥胖人调查发现痰湿型体质的变异呈尖峭峰的对称分布,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一定范围内与痰湿型体质的得分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病理性体质变异分布的研究以及病理性体质的变异与相关发病率关系的确立,使我们能够很容易地确定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以进行重点预防。

4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优势

西方医学的总特征,注重于生物结构上的一个个具体的异常(病),采取的也主要是生物的、理化的手段,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修复这种异常(治愈疾病)。并以线性方程的思想,着重于针对病因或对证治疗,在生物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疾病谱的改变和病种的不可抑制使全世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进化,并使其总目标及主导思想和具体思路被迫作出某些调整或优化,从而发生了医学观、医学模式、医学目的等变革。中医学主要着眼于人体不同的生理反应类型(体质)与病理反应状态(证型),这正是中医学的特点和对人体生命的独特见解,它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思想,运用综合调理的方法,消除异常、失调的病理状态,并使之恢复正常的协调的生理状态,通过调整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康复力。中医在治疗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及“因时因人因地宜”等治则;方药上有理气活血、滋阴温阳等,主要是针对不同反应状态,建立起相应的方药理论。

人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病理性体质(非正常体质)包括普通病理体质,如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等,及特异性病理体质,如过敏性体质、分泌型lgA缺陷体质等。病理性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未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病理性体质是其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发生其相关疾病的倾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发生后的发展与转归。因此我们可以从研究病理性体质入手,对亚健康状态作出诊断与治疗。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具有可变性,方剂是改善体质的重要手段,现代临床观察和药理实验已初步验证了“体质可调性”的设想。钱氏应用王琦拟制的轻健胶囊对3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了临床用药观察,发现轻健胶囊有非常显著改善痰湿及兼瘀体质的作用。动物药理实验表明轻健胶囊可促使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纠正了现代研究所揭示的痰湿型体质在物质代谢方面所表现的某些异常特征。中医学在对人体非健康状态的调治中,借助纯自然的方药或非药物自然疗法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优势在于调整不良状态,改善及优化体质,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准。

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心身异常症候的特点,中医学心主神明理论、形神合一理论、藏象五志理论、七情理论、三因理论、气质类型理论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养生、心理护理及食疗、针灸、气功、导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并创用了数以千计的方药,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创造的成果,是调治修复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宝库。

5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保健品开发的优势

根据人体亚健康状态的理论,保健食品一般指两类:一类是以健康人为对象,以增进人体健康和各项体能为目的的保健食品;另一类是主要供健康异常或健康受高危险因素影响的人使用、以防治为目的的保健食品。如此分类具有实际意义,保健食品的作用恰恰是在食品与药物之间作用于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病理之间以协助人体向健康状态发展。

第5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绿叶观植物;室内有害物质;空气净化;健康

【中图分类号】R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83-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每天约80%~90%的时间是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因而室内空气质量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1]。人们将室内环境造成的各种不适统一概括为病态建筑综合症,其症状包括头痛、眼鼻和喉部疼痒、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于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2]。面对室内有害物质的严重威胁,采取有效的室内有害物质净化措施是当务之急,而绿叶观植物净化作用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持续净化作用,最终达到动态降低污染物的目的。

1 室内有害物质的来源

近年来,建筑装饰材料走进千家万户。目前,装饰装修建材种类繁多,包括油漆、涂料、胶合板、壁纸、各种粘合剂等,很多材料在生产或家具制造过程中,均都使用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室内装修后释放出大量的气体污染物,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溶性的汞、铅、镉等有害元素、放射性元素氡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及报道表明,室内环境污染最主要、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污染物质是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氨及氡,被称为五大隐形杀手。3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装修两年后空气居室中甲醛超标率仍为59.15%,处于很高水平,随时间延长甲醛浓度释放较慢。居室装修完半年的苯超标率为14.86%,随时间延长苯浓度释放较快[3]。

随着家庭电子产品的普及,如电脑、微波炉、电磁炉、手机、冰箱、电视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生活电器用品,也均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散发有害气体如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使用消毒剂不当或过量使用,及人们一系列的室内活动如吸烟、灭虫等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对人产生严重威胁。面对室内有害物质的严重威胁,采取有效的室内有害物质净化措施是当务之急。

2 室内有害物质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国外相关报道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美国一个历时5年的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是室外的2~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以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 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可达430万人次。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主要危害:(1)诱发潜在的慢性病,如气喘、心脏病等 (2)对皮肤、眼睛、黏膜的刺激、诱发皮肤过敏反应、各种眼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3)致癌、致畸、致突变 。

3 绿叶观植物对室内环境的重要作用

3.1 净化空气

3.1.1 吸收有害气体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威廉・沃维尔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的绿色植物对几十种化合物的吸收能力,结果发现各种绿色植物都能够或多或少地降低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威廉・沃维尔公布的一份抗污染的绿色植物清单中显示,在24 h照明条件下,芦荟吸收了1 m3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90%的苯在常青藤中消失;龙舌兰可吸收70%的苯、50%的甲醛和20%的三氯乙烯;吊兰能吸收96%的一氧化碳和86%的甲醛[4]。可见,绿叶观植物能吸收有害物质,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转化分解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有些绿色植物夜间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虎尾兰、龙舌兰、蟹爪兰、芦荟等植物,在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的同时,能在夜间释放氧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3.1.2 降声调湿

绿色植物能降低噪音,茂盛的枝叶对于声波的反射与漫反射有一定的影响,可降低室内噪音,保持良好的听觉效果。室内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或蒸发一些水分,从而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如散尾葵被称为天然“增湿器”。

3.1.3 吸附尘埃

室内绿色植物能吸附室内尘埃,如花叶芋、兰花、红背桂等植物是优良的除尘器。室内空气中大部分病原体会在空气中悬浮,随空气而移动,植物纤毛能吸附空气中的烟尘和悬浮颗粒,能加速尘埃的沉降,植物吸附的作用可以减小病原体的传播,对空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3.2 美化室内环境

植物不但能使室内生机盎然,并赋予视觉丰富的图案变化(米歇尔・布托用“植物性的独创感”(vegetal inventiveness)来形容)。植物变化丰富的色彩,增添了室内其他陈设物的生机与活力。植物能丰富和有效利用室内剩余空间,还可弱化建筑内部空间的空洞感与单调感,让人感到惬意与舒适。

3.3 陶冶性情

植物对人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装点室内,使室内富有大自然的气息。如柯布西耶在《今日艺术》中所述:“因为美丽的大自然是有感情的。”植物的绿色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使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和思考之后,能得以宽松和恢复,实现自由调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绿色植物自然优美的形态,丰富了环境的自然意境,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

可见,室内养殖绿叶观植物已成为当今社会时尚话题,选择好合适的绿叶观植物进行养殖可以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小川.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危害评价.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3.03.

[2] 张荣新,马金姝 . 居室的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04.

第6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摘要】英文中有disease、illness、sickness三个不同的词来标志疾病的概念。disease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是可以观察测量的异常。illness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恶心、头痛、焦虑等症状。sickness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某人病了,不能进行正常日常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一般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同时病人也接受,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结果。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分别进行剖析,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客观的评析,认识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模式 心理 伦理 疾病预防

【序言】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第一,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精确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四.总结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揭示宏观活动的基础,信息学、心理学等综合运用促进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思路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同时也对医护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家属、关心社会。同时,医护人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系统全面看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与预防,看待健康。更重要的是该医学模式能在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对病人需要有感情,尊重病人的尊严、权利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重视个体、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系;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即病人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同时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高危”概念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策略。健康卫生服务范围扩大为由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让医学教育更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扩充知识面,加强在职教育,保证在职医务人员知识的先进性。也使得卫生决策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少夫.现代人的心理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9月1日

[2]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3] 李东升、欧阳军.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4期

[4] 金桂云、梁元. MRI的临床应用进展[J].生物磁学.2003年04期

[5] 韦德宇、丁晓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5期

[6] 邵宗鸿、何广胜.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进展[C].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

[7] 沈洁、谷卫.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相关基因[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1期

[8] 李家邦.中医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9] 丁玲辉.用现代医学模式探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N]..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10] 曾文星.心与身的关系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7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6-1109- 03

科研就是探讨未知,而求证 未知是人类伟大的禀性,只有人类才有思维和创新。同志曾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高等学校就是培养这种灵魂的场所。作为医科院校的大学生应及早了解科研、 接触科研和参与科研,使自己具备新世纪学子应具备的学识和眼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科研 导论课程,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医学发展趋势、研究进展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扩大眼界 ,拓宽思路,受到科研思维的教育和启迪,为以后的医学学习和科研以及临床实践打下一定 基础。笔者从医学科研的定义、方法及医学研究的进展几个方面来阐述医学院校开设医学科 研导论的必要性。

1 医学生首先应了解医学科研的概念及分类

科学是知识和学 问之意,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对知识的探求,而医学是科学的分支,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医 学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关于人体正常和异常的生命过程以及 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人类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医 学研究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研究对象是人,它主要研究人体生命过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 关系规律,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痊愈及其防治的规律,研究增进人类健康、延长人 类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把医学科学分为基 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和作用于人体的致病因子、 药物、毒物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是整个医学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临床医学是研究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科学体系,是医学中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庞大 体系。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消除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 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体系。以上的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 传统的医学分类已经不能充分地概括医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现状和全貌。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预防医学三者相对独立的传统界线会日益模糊,三者之间相互渗透,渐趋融合,各种新 的学科分支不断产生。

2 医学科学研究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在社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医学作为科学一个分支也如此。20世纪以 来,现代医学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为保障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医学 发展前景如何?人类将遇到哪些困扰?将采取何种对策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这就需要医学院 校的学生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去面对。

2.1 近代医学研究的发展

医学的产生已有4000多年,早在文艺复兴时代,比利时医生维萨里就明确宣言:“我要以人 体本身上的解剖来阐明人体的构造。”他还认为科学不应该盲从,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此不 顾教会不准解剖尸体的禁令,夜间从刑场偷回尸体,从事人体解剖的研究。1543年,维萨里 发表了《人体的构造》,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基础。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在活体实验的直 接观察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动物的心脏运动与血液运动》,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自此人 们由认识人体的结构形态进而认识活体的生理功能,开始了近代医学的新时代。

18、19世纪,近代医学取得了巨大进展,主要标志为实验生理学的发展,细胞病理学的 建立,科学的微生物学说的兴起。近代医学研究均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用实验中观察到的事 实来做结论。它们的特点为:分门别类,各自孤立的研究,由于分门别类的研究,积累了许 多新的事实,引起了近代医学进一步分化。例如比较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胚 胎学、微生物学等,都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2.2 新世纪当代医学研究的发展

二十世纪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是人们的认识向微观的深入和宏观上的扩展,自然科学分科的 进一步发展,互相错综,形成一个网络式的整体系统。医学科学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 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特点。当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既高度分化又 高度综合的新特点,有力地表明了医学研究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马克思早就指出了科 学统一的前景,他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 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

医学的分化趋势与整体化趋势:①新技术提供现代化研究手段,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达到分 子水平,正向量子水平前进。这就促进了学科的高度分化,例如,当今的遗传学就发展了许 多分支,诸如:毒理遗传、免疫、生态、行为遗传学等。传统外科也出现了许多分支,例如 :普外、胸外、脑外、显微外、移植外、整形外等。②整体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临床与基础的 统一,预防与临床、基础的统一,例如:环境医学、人体力学,生物材料学等。大生物学的 诞生就是当代医学高度整体化的重要标志,它是把地球上所有以生物为研究对象或研究材料 的学科集合起来,对比它们的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地球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如地球温室效应 、厄尔尼诺现象等。此外,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也变成可能。西方医学的成功是分析方法和 手段的胜利。而它的缺点主要是缺少整体观与系统论造成的。西医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将是 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吸收系统与整体论的观点,走向生命现象的复杂系统论。这就是生物 模式向“环境-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变的基础,也为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在更 高层次的结合、创立“统一医学”提供了可能性[2]。

总之,新世纪的医学科研正向两极方向高度发展,一方面向细胞分子、量子、纳米生物学深 入。另一方面,则向有关种群生态及生物圈的研究领域展开。学生必须从这些医学科研导论 中理解这些前瞻性知识对将来医学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性,增加对医学的兴趣和作为医生的责 任感。新世纪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 量为主,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仅是患者,还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寻医问诊的不仅是身体 缺欠,更多的是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医生开出的不仅是药方还有生活处方。

3 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为直接目的的,在实验中,人们可以根据科学研究的 目的和要求,借助一些特定的仪器和设备,造成在研究中某些对象所需要的特殊条件,控制 某些因素或排除一些不利因素,把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精细地、反复地观察和研究,最后得出 科学结论。科学研究史的无数事例说明,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知识新的源泉。医学院校学 生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科研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3.1 医学研究的特点

医学研究是认识疾病,掌握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提示健康与疾病的转化规律。因研究的对 象为人体本身,故在形态学、生理学具有生物学属性外,在语言、思维和社会生活上又具有 社会属性,因此人体现象不能笼统用一般生物学规律来解释。另外,许多医学实验和观察不 允许按研究者的意愿在人体上直接试验。

3.2 掌握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

①问题提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 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 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出科学问题,尤 其是提出概念清晰的难题,更能对科学进步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因此,学生应培养善于观 察、发现问题的好习惯。②假说建立与验证:根据经验和知识,包括文献、大体分析对象的 内部联系,提出对该问题的可能答案或解释,这种预先答案叫假说。进行医学基础或临床实 验均需先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验设计、观察、统计等来对假说进行验证。③结论与资料解 释:此为科研中更深刻、更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部分。对在实验和临床研究过程中收集的大 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处理,也就是对临床观察的素材进行科学加工,对大量数据 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分析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做好准备。④形成:医学论 文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备的医学论文应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3.3 需掌握科研课题的选定

3.3.1 掌握选题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科学性:表现为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 ,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完善等。②要有创新性:科研忌无意义重复前人的工作。选题的创新 表现在研究方法、设计是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提高和创新。③具体明确:医学研究 的选题必须经过严格的核对、分析,真实明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对题目的选定要明确 ,不能含糊不清。④适当实施手段:慎重考虑本人技术水平和所在单位的设备状况,不能脱 离本人和单位具体情况。

3.3.2 需掌握选题的种类 医学科研选题分为:①调查研究:流行病学、卫生 学。②实验观察:生理学、药理学,需要实验条件和观察手段。③资料分析:需要既往的医 疗卫生资料,统计分析,如死因分析等。④经验体会: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某一问题 进行探讨。总之,科学研究是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有关的科研方法在医学院校教育中较 少涉及,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作为一般内容简要介绍。因此,许多医学本科生毕业后不知 怎样进行科学研究。2000年《中华外科学杂志》的退稿率为74.49%,退稿稿件中科研方法不 正确者占76.25%[3]。表明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科研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已成为一种 普遍现象。要弥补医学工作者的这一缺陷,必须加强在校医学生的医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开 设医学科研导论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应引起各类医学院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经济学哲学手稿[M].1844,42:128.

[2]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M].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1998:648.

第8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20-04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主干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均对《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间,对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152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08级和2009级4个班共15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152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101人;大四学生77人,大五学生7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解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待完成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并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授课内容安排、课时安排、补充内容等。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

二、调查结果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七版《环境卫生学》内容设置共有14章,考虑到男、女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有不同的侧重和想法,本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倾向。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所有14章内容设置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如果按必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根据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环境卫生学》一般在第8学期开设,第9、10学期到医院实习和专业实习,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四和大五两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四的学生在调查期间刚刚结束《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学习,而大五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并经过实践教学阶段。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较,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上升。另外,虽然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但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

(二)课时设置

尽管男、女生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方面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课时设置上又有部分差别,本次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时设置的倾向。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主要存在差异的章节为绪论,大多数男生认为绪论用2学时即可,而大部分女生则认为绪论用1学时即可。在其他章节的课时设置上,男、女生意见基本一致,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3学时,大气卫生3学时,水体卫生3学时,饮用水卫生3学时,土壤卫生3学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3学时,环境污染性疾病2~3学时,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2~3学时,公共场所卫生2~3学时,城乡规划2学时,环境质量评价2~3学时,家化产品卫生2~3学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2学时。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课时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P

(三)补充内容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倾向各有不同。男、女生对是否补充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存在不同意见,与男生相比,女生认为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很有必要作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男、女生意见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灾害环境卫生、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基本一致,按照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灾害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环境激素专题和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三、讨论

(一)调查对象对课程内容设置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总体比较满意,且与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相一致,在各章节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该结果与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结果相同[1]。虽然不能认为学生对内容设置必要性的排序一定是正确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所在。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介质比较关注,而对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内容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经常用到的内容缺乏兴趣和关注。调查也发现,经过实践教学的过程,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上升。另外,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经过实际工作实践,对某些章节内容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重视程度,这对授课教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调查对象对课时设置的态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除了绪论部分,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的意见基本一致,各章节学生期待的课时和教材建议的课时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对本院环境卫生学教学课时的划分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在课时设置上存在意见差异,从总的趋势看,大五的学生认为各章节学时数均应相应缩减,而饮水卫生部分的内容应该适当延长,该结果可能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饮水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这种变化对授课教师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优化授课内容和学时[2,3]。

(三)调查对象对补充内容的需求

虽然《环境卫生学》教材每隔几年都要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有新内容充实进来,但由于出版周期的影响,加之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造成生活环境的迅速改变,以及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4],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例如日益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家庭装修引起室内空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南方镉米事件等,虽然在课本上有一定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日益增强的需求来说仍然显得不足,为此,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课堂教授的内容之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一些学生需求较高、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5,6]。在补充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热点,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本次调查发现,男、女生除了在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这两项补充内容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别之外,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意见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项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由此可见,学生更加关注的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热点问题的探究。本次调查还发现,不管是大四还是大五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达成了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位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这说明未经历实践教学的学生对未来可能在工作中用得着的知识存在较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当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调查结果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对《环境卫生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有三条:第一,在《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同时也要根据将来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大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第二,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适当增加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课时数,而对于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的课时数可以适当减少。第三,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及热点内容,如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大气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方法等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进来,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学生日后的考研和就业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翟金霞.《环境卫生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

[2]甄泉,赵云利,杨晶,张杰,周纯先.《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

[3]王晓黎,谭宁,秦海宏,沈志雷,李敏.《公共场所卫生》教学改革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4]闫洪涛,杨新军.环境卫生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

[5]翟敏,岳喜同,刘慧,宋烨.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6]王万银,李敏.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军队环境卫生学教学效果[J].医学教育探索,2008,(7).

第9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食用槟榔;产业;对策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transition of edible nut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chewing hobbits and the safety of edible are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improve the quality , impe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fiber softening technology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foodsafety standard system on edible areca-nut.

Key words: edible areca-nut ;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槟榔是一种棕榈科植物,原产于马来西亚,现在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非洲东部、澳大利亚等热带国家和地区。槟榔的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含有槟榔碱、酚类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位居我国四大南药之首。人类咀嚼槟榔历史已超过2000年,咀嚼槟榔块后产生的欣和轻微兴奋性使许多人痴迷于此,成为世界第四大最常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位于烟草、酒精和咖啡因之后[1]。

世界各地凡出产槟榔的地方,当地居民均有咀嚼槟榔习惯,目前,世界上槟榔的年产量近100万吨,咀嚼人数超过10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但咀嚼槟榔的方式存在地区差异,除咀嚼槟榔果外,有些地区加入槟榔叶、熟石灰、蒌叶,甚至烟草,还可添加其它物质,尤其是香料,包括豆蔻、藏红花、丁香、茴香等[2]。湖南属于内陆省份,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是我国大陆居民中较早流行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罕见的不种植槟榔但槟榔产业繁荣,咀嚼槟榔习惯广泛流行的地区之一。

咀嚼槟榔习惯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槟榔对环境的破坏、咀嚼槟榔对健康的损害等负面影响日益显现,被称为“植物口香糖”槟榔,怎样发展其产业,有待深入研究[3]。

一、食用槟榔产业现状

中国引种栽培槟榔已有1500多年历史,主要种植在海南、台湾及云南,所产槟榔主要提供给国内传统食用消费市场,传统食用槟榔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湖南,而湖南则集中在湘潭和益阳。

1、食用槟榔加工业的变迁

湖南槟榔加工业最初主要集中在湘潭,有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由初级、分散、小打小闹的向高级、集中、规模型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至20世纪70年代,湖南槟榔加工为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加工、经营者不足百户;第二阶段是1981年―1991年,湖南槟榔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槟榔加工、经营者发展到4000余户,年销售槟榔达700余吨,销售金额达5000万元左右;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是湖南槟榔产业的腾飞时期,这个时期的槟榔在质量、品种、包装、销售、市场等方面都实现了很大突破,加工地区也由湘潭扩展到长沙、益阳等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产值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2013年底湖南省槟榔加工规模企业50余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30万人,实现工业产值近100亿元[2]。

2、咀嚼槟榔习惯流行情况

湖南槟榔以劲头大、醉人、口感好而闻名。早先的湘潭槟榔,只是单纯用石灰加饴糖熬成卤料,涂在切开的槟榔表面制成简单的“石灰槟榔”。后来则出现了“改良槟榔”,即在卤料里添加桂子油、薄荷油之类的香料。如今,整个湖南地区的食用槟榔都是以精选槟榔干果为主要原料,配以特制卤水、饴糖、食用香精等配料,经过验收、选料、精洗、煮籽、发籽、烘烤、切片、点卤、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槟榔产品的品种逐年增加,出现了多种口味的新潮槟榔,如芝麻、桂花、薄荷、奶油和干、湿槟榔等多种口味的食用槟榔,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产品不仅风靡湖南各地,还进入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地。

咀嚼槟榔的人群越来越大,湖南湘潭城区人群1985年的咀嚼率为35.37%,2010年达到42.78%[4-5];湖南省普通人群2010年咀嚼率已到38.42%,日咀嚼槟榔数量的中位数为23.2g,咀嚼槟榔的最小年龄为3岁,过瘾、提神醒脑、交际需要、工作需要是咀嚼槟榔的动因[6]。

3、食用槟榔安全性

槟榔原果的成份很复杂,包括生物碱、酚类化合物、脂肪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研究表明槟榔原果的主要成分为31.1%的酚类、18.7%的多糖、14.0%的脂肪、10.8%的粗纤维、9.9%的水分、3.2%的灰分、0.5%的生物碱,此外,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11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槟榔种子含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少量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及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结合存在[7]。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槟榔的主要药理效果有改善脑血流量,增加心脏动脉血流量;改善畏寒症状;促进肩周炎的好转;促进毛发生长;改善老年性痴呆症;改善记忆减退症;抗衰老抗氧化作用;降低血糖;减肥及降低胆固醇;抗菌抑菌作用;增强胃肠蠕动等[8]。

近年来,随着槟榔产业的发展,咀嚼槟榔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食用槟榔的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一些研究表明,槟榔对口腔粘膜细胞、人颊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生殖功能等会造成一定的损害[9-11]。同时,食用槟榔在制作过程中,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诸如微生物超标、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的违禁药物等一系列问题[1,12]。

二、发展槟榔产业的对策

近年来,湖南槟榔产业发展很快,“湖南槟榔”作为一个产业品牌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在辉煌背后也存在不少因素阻碍着槟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如市场容量小、原材料资源依赖性大、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准入条件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谋求湖南槟榔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平衡诸多要素。

1、提高食用槟榔安全质量

食用槟榔的生产是一项传统的加工工艺,除槟榔原果的安全性外,其每个加工环节都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其添加的卤料中可能含有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影响食用槟榔的安全质量,损害咀嚼者身体健康,阻碍食用槟榔企业的发展[1]。这些可通过行业自律,如严格规范生产工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及积极采用先进的消毒技术,如辐射杀菌技术,就有可能在减少或者不使用防腐剂的前提下,延长保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促进槟榔产业健康发展。

2、积极研发食用槟榔纤维软化技术

槟榔的纤维粗糙,长期咀嚼会造成口腔粘膜纤维化,被认为是造成口腔癌的重要诱因。解决槟榔精加工、深加工综合利用的难题,挖掘其药用、食用、保健价值,对于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槟榔综合加工技术的研究较多,如槟榔食用油提取深加工试验,槟榔储藏保鲜和鲜食加工技术研究、槟榔饮料[12-15]。湖南食用槟榔加工企业以精选槟榔干果为主要原料,配以特制卤料,制作成最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咀嚼物,供大家咀嚼,因此,湖南食用槟榔加工技术研究,既要保持槟榔传统耐咀嚼的特点,又要减轻干硬的槟榔纤维及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槟榔粗纤维的软化、细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亦是当前槟榔加工业需要进行技术革新的重点。现在流行的软化方法有物理软化法、化学软化法、生物软化法、复合软化法等,但均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16]。寻找一种能使槟榔的有效成分充分保留,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减少污染,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延长产品保质期的方法势在必行。

3、建立和完善食用槟榔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993年,湖南省制定了《食用槟榔(含卤水)卫生要求》(DB431079―93),首次确定了食用槟榔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要求,以及食用槟榔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过程的卫生要求;1999年了湖南省地方标准《食用槟榔》(DB43/132―1999),规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量;2004年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对食用槟榔的原料、净含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制造食用槟榔的槟榔干果、饴糖、石灰、香精等9种原料分别进行了严格的标准限制等,现在各项指标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标准的实施,规范了槟榔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食用槟榔的生产和销售走上了法制化管理,也促进了槟榔行业发展。但是,《食用槟榔》标准终究是一个地方性标准,湖南槟榔如果要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这就需要尽快出台食用槟榔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槟榔市场,促进槟榔企业优胜劣汰,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湖南槟榔产业发展很快,生产加工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小作坊式向规模经营,经营体制出现私营股份制的责任有限公司,槟榔品种符合各类人群的口味,经营渠道开始走向全国,但湖南槟榔产业如果要健康、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槟榔食品安全质量,槟榔本身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槟榔生产加工的规范性等,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许丹,刘芳,申衍豪,等.食用槟榔加工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5):388―390.

[2]朱利明.寻味槟榔[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3]许丹.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2012.

[4]翦象福.咀嚼槟榔及其有关因素所致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流行病学研究[A].湘潭市科技成果论文汇编1989,12(3):108

[5]萧福元,桂卓嘉,袁晟,等.湘潭市城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43―1946.

[6] 萧福元,袁晟,桂卓嘉,等.湘潭市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18―1222.

[7]曾琪.槟榔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华林业科技大学,长沙,2007.

[8] 萧福元,桂卓嘉,袁晟,等.咀嚼槟榔与健康[J].中国保健营养,2013(8):103―105.

[9] 萧福元,赵炜哲,王非,等.食用槟榔对口腔粘膜健康影响的现况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2):155―159.

[10]Ray JG,Ganguly M,Rao BS,et al.Clinico-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and malignant conditions among areca nut,tobacco and alcohol users in Eastern India:A hospital based study[J]. J oral Maxillofac Pathol,2013,17(1):45-50.

[11]Chang MC,Lin LD,Wu HL,et al.Areca nut-induced buccal mucosa fibroblast contraction and its signaling:a potential role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 precancer condition [J].Carcinogenesis,2013,34(5):1096-1104.

[12]张启文,符永健,许开宁,等.我国嚼食槟榔地区居民槟榔使用问题及对策探讨的研究现况[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5):828―831.

[13]Siva Rami Reddy G,RamachandraiahS,Iaganmohan Rao S,et al.processing of arecanut for the recovery of edible fat[J].Journal of plantation Crops,1976,4(2):51-53.

[14]谭乐和.世界槟榔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我国槟榔产业化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4):40―43.

[15]卢琨,李国胜.中国槟榔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3):34―3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