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

第1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对策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概念的理解、空间想象力、以及对复杂事物的综合、推理、演绎等等。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紧密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更是异常重要,下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没有完全成熟的思维模式,但是思维十分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了解学生的特质,才能发挥教师最大的教学效果。初中学生主要有三个思维特征。第一点是思维的不成熟性、不系统性,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完整的思维模式。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应用感性思维。第二点是思维的灵活多变性,正是因为思维的不成熟,初中学生敢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事物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解决方法。第三点是超强的塑造性,不成熟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有更高的重塑性,学生会在思考和学习中不断的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师充分认识这几个特征对思维教学非常重要。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让学生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因合理结合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不能舍本逐末,一味追求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淡化数学基本知识教学。达到数学中有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中有数学的效果。

(一)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地思考和学习中掌握逻辑思维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的安排逻辑思维训练。例如,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反面例子让学生不断比较和辩证基本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是一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培养学生如何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去获取有效信息。例如,在解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寻求最佳答案,在分析解题中掌握思维方法。

(二)多做习题,巧做习题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反复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推理证明类的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督促学生多做思考题和讨论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解答习题,最后让学生找到一种简单快捷的解题方法,达到巧做题的目的,这也会培养学生对思考的兴趣,形成正向反馈有效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关注思维能力薄弱的学生

受生活和教学环境的影响,有个别学生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这类学生,通过制定不同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教学计划,来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进度,进而把握逻辑思维学习的总体脉络。例如,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将学生按照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到所需的知识,差生跟上进度,好学生有显著提升。

(四)逻辑思维能力的探讨更新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实质就是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效果才算成功。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去了解逻辑思维过程,掌握了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逻辑方法,才能参与到实际的解决过程,这样也就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当然教师也不能一成不变的使用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的与学生探讨思维模式,保持思维模式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感受,学生通过互动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措施,教师之间定期开会,交流教学心得。

三、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

实际生活中,思维能力的运用遍布每一个角落,逻辑思维更是应用广泛。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例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兴趣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只有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不断探索、积极的研究逻辑思维的学习。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不断的从学生身上找到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的实例,让他们融入到各个案例之中,他们才能自己思考,开动脑筋,进而自己动手去实践。在不断地重复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肯定会提升一个档次。例如,教师设计思维运用游戏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的更换游戏设置,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做出不同的分析,使用的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相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了更好的互动和效果,达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课堂和生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充分了解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当然学生和家长也要充分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培养,三方面协同发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摘要: 语言作为体现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提升应用语言的能力。高中阶段作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基于逻辑思维,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要点, 以期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逻辑思维; 要点分析;

前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正视语文学科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联系, 根据语言与逻辑之间的关联, 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策略, 在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思维与语言相辅相成的作用,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逐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论逻辑思维的要点

逻辑一词涵盖了思想、理性等内涵, 根据广义与狭义的定义, 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广义的定义, 逻辑一词具有规律的含义, 可以延伸为客观规律、思维规律等内容。此外,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均属于逻辑的范畴, 并可进一步细分, 如形式逻辑中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演技逻辑以及归纳逻辑。根据狭义的定义, 逻辑仅仅指的是思维规律的变现形式, 涵盖了抽象逻辑等内容。逻辑思维能以作为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观察等的综合能力, 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来是教育教学的重点。

二、基于逻辑思维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要点

第3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思维过程的组织。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教学

一、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

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很多种能力,包括运算能力、判断能力、定量思维、提炼数学模型能力、对数学解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逻辑思维规律,运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因此,在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作出示范,潜移默化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宽广途径。

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

第二,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

第三,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二、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第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第二,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推论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3)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4)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三、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4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逻辑思维(Logicalthinking)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物理知识教传授、解答物理问题、参加物理实验等几条途径来实施。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2.1在物理知识授课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教师在物理概念、原理、公式等授课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目前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与方法,课堂也是老师与学生接触与沟通机会最多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为直接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物理公式时所展现的推导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已知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下面推导串联电路的串联公式。

例一:如图,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串联电路,我们假设电阻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1、I2和U1、U2,而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I,总电压为U。这里有一个条件是不计电源内阻。现在开始推导: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U=U1+U2(1)I=I1+I2(2)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U=IR,U1=I1R1,U2=I2R2,将这三个式子带入(1)试可以得到IR=I1R1+I2R2(3)由(2)和(3)式可以得到R=R1+R2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之和。这就是串联电路的物理规律。在推导串联电路的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先给出推导的先决条件,即物理环境;然后,根据我们已学到的物理知识(欧姆定律),将推导所需要的公式一一列出;最后,根据所列出的公式的内部联系,推导出结论。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我们不难想象,当教师在讲台之上为学生们展示这个推导过程时,学生必须紧跟教师的思维步伐,即学习教师的逻辑思维线路,切忌没有根据的凭空推导。试想,如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一推导过程,那么学生也就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2.2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所有的初中物理问题中,力学题目的解答最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答力学题目,注重思维过程,必须对整个物理过程有清楚的认识。将力学题目的解答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获取信息,思维启动,思维逻辑,思维深化。当学生思维启动后,就需将物理过程向物体的状态转化。在力学范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和非平衡状态。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由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决定。学生必须对物理过程和物体所处状态有清楚的了解,减少了解题的盲目性。下面将举一个力学类题目的例子来说明逻辑思维的在解此类题目的重要性。

第5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逻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37-02一、公务员考试情况分析

目前,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考生心理潜能的测量,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其重点是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测量考生的思维潜能,或称能力倾向,其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中的综合分析能力、快速应变能力、准确判断能力、适当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从十余年来的公务员考试情况来看,许多考生虽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复习,但考试成绩并不高。分析众多考试失利的原因,不难发现,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考生缺乏系统的逻辑知识学习,二是缺乏如何将逻辑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二、高校逻辑学教学现状

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在我国,却从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任何逻辑知识的传授,在大学教育阶段,逻辑学教学也面临困境,教学地位不断下降,很多专业将逻辑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课时不断压缩,甚至取消,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过逻辑或难以系统地学习逻辑知识。逻辑学不被重视,“学用脱节是其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具体而言,一是逻辑教学时力求体系完整,加之逻辑学符号化、抽象化的特点,使部分学生对逻辑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二是由于在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的逻辑缺失,使人们对逻辑学的偏见,认为逻辑学不过就是一些绕弯弯、逞口舌之争的思维游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此,有些学生干脆放弃逻辑学学习。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选拔方式,选的也应当是综合能力素质较高的人。如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需要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135道题,平均每题答题时间仅53秒,而平均每分钟的文字阅读量若180字符。可以看出,考试内容的信息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有;而答题时间之短、思维跳跃之大、干扰信息之多,也是其他考试所未见。考生要在极短时间内去除干扰、保持清醒、有效分析、找出解题方法并作出准确判断,如果没有足够知识积累和超强逻辑思维能力,想要战胜对手,脱颖而出,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对逻辑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等现状进行改革。

三、逻辑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一)教学目的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绝大多数学校开设逻辑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逻辑学专业的专门人才,而是要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推理工具,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更高效的工作、更轻松的学习与更美满的生活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持。这就需要使逻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注重应用。也与社会急需的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综合型、智能型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作为公务员,高智商和高情商是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其观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等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务员对于问题的观察、理解、思考与处理。这些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又是最基本的能力,因此,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对我们的逻辑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实际、更具体的要求。因此逻辑教学应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突破纯思维训练模式,注重学生思维素质养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时把公务员考试的知识点与逻辑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思维实践中体验逻辑思维的魅力所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素质养成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应以有用够用为度

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逻辑并不是希望自己能成为逻辑学家,而是希望能运用好逻辑思维这一工具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游刃有余。因此,逻辑教学只有按照学生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学、乐学的课程。为此,我们对逻辑教学内容作以下调整:一是改革那种以老旧典例与抽象符号推演为主的教学内容。编写以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为基础,以公务员考试题型为主线,以人们日常思维中逻辑谬误辨析为重点,以有用够用为原则的逻辑讲义或教材,力求去抽象,求具体,重实用。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取向、不同知识层次,教学内容也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案例选取符合学生的专业特征、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知识层次。三是按照公务员考试的要求,运用逻辑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

(三)教学过程应以有趣可学为线

逻辑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对逻辑知识难于理解,再加上逻辑思维本身要求概念明晰、判断准确、推理有效、论证有力和表达规范,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要是在课堂上教师仍是照本宣科,一味地符号推演,学生还能饶有兴趣的认真听讲,那才是不正常的,也是违反逻辑思维规律的。因此,在逻辑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案例选取,最好是趣味性强、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其次要注意语言艺术,教师的表达要求生动、诙谐与幽默;三是要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感觉到逻辑只是阳春白雪,与我无缘;而是下里巴人,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用得上的不可或缺的思维工具。有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准能得到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四)教学模式应以学生参与为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不再是权威的象征,不再是话语霸权者,不再同化学生的思想,而应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的、民主和活力的和谐环境。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不同视角思考、质疑、判断与选择。如果教学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尤其在公务员考试中,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逻辑教学过程必须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更应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通过提问、讨论、辩论、演练等方式,构建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只有使学生融入课堂,在体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感知逻辑的魅力,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通过这种模式,学生既参与了教学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素养的同时提升了公务员考试的应试技能。

(五)教学态度应以学生质疑为乐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人云亦云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在开放的教学课堂,教学进程不会完全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条条框框进行,有时可能会出现预料之外的、甚至超出教师个人知识和能力之外的尴尬局面。此时教师更要有勇气,诚实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真诚地赞赏每一位学生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贵的批判性思维的火花才会不断闪现。

(六)考核成绩应以综合评定为宜

逻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表达、判断、推理、论证与反驳的能力,以及自觉思维和正确思维的综合素质。在考核内容上,轻识记重理解,结合公务员考试,以考查综合能力素质为主,加大逻辑推理及公务员考试题目的考核力度。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一考了事的做法,将能体现学生能力和主动参与的平时发言、讨论、作业、实践等纳入考核范围。既能从平时考核中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通过考试提升学生的公务员考试解题能力。

总之,公务员作为当前大学毕业生最热门的职业,体现了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无论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都有必要强化和改革逻辑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切实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葱葱.关于“申论”考试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考试,2005,(7).

[2]董焱.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0,(14).

[3]梁发祥.社会考试与高校非哲学专业《形式逻辑》教学改革[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

第6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 英汉翻译

引言

翻译是语言活动中的一种,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思维之逻辑性往往体现于其流畅性。从逻辑思维角度来看,英汉翻译就是根据英语的语言材料,运用汉语进行第二次思维的活动过程。在翻译中,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原文语句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原文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的合理流露和表达)来确定译文语句的层次处理和结构安排,这对于深刻理解原文、确切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修辞效果等都将起积极作用(向红、王雪梅,2007)。

1 逻辑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是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内在约定的,是客观的,它具体包括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线性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等等。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从表面看,翻译只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一种文字转换,似乎与逻辑思维没有什么关联。其实,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以逻辑构成其内在文脉的,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连串的大脑思维过程。翻译的全过程,从理解原文到成功地转化为译文,除了考验译者的双语功底、美学修养等多学科知识之外,还考验译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译者所面对的原文,并非只是单纯的文字堆砌,而往往是作者逻辑思维的产物,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逻辑思维。

所以译者不仅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翻译基本技巧和比较广泛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还应准确把握原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思维过程。理解过程中出现多义或歧义,可以借助逻辑思维来做出选择;理解过程中出现了不解或难解,也可以借助逻辑思维走出混沌。(向红、王雪梅,2007)

2 学生译文谬误的逻辑分析

理解、翻译一些背景特殊的语句,除了要具有英汉双语能力、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就会误解叠出,误译叠现。笔者在翻译测试中要求学生将句子“The bank or credit-card company settles the client's bills, invoicing him monthly and charging interest on any outstanding debts.” 翻译成汉语(参考译文: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结清客户的帐单,按月给客户开列其消费清单,收取欠款的利息。)。发现学生出现很多的失误,在仔细对比分析了学生的译文后,笔者发现恰恰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导致学生的译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犯了一般性逻辑错误,有的逻辑不当,有的甚至与原文相差很远。句子理解并不难,关键在于学生不善于逻辑分析。学生没有仔细研读整个句子,忽略了句子整体的逻辑大背景,实际上,这句话描述的就是银行是如何对信用卡持有者管理收费的。

2.1 死译词义,导致逻辑不顺。

中国学生在记英语单词时只注重记忆单词的前两种词义,在他们的概念中,汉语单词和英语单词在意义上基本都是对应关系,如汉语的“一”就是英语的“one”,两者等同。因此在翻译练习中他们不敢轻易打破这种“平衡”关系,生搬死译他们所认为的具有对应关系的英文单词。如:

学生译文:

S1: 银行和信用社建立了会员基金/设立帐目,每月的收入和资本……

S2: 银行和信用卡公司解决这笔帐单的方法是:每月不间断地催促他……

S3: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为客户设立帐目,每月提醒他……

这几位学生没有在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运用汉语进行第二次思维,没有考虑到词义搭配问题,生搬死译英语单词“settle”的词义,将“settle”死译为“建立”、“解决”和“设立”,而不顾上下文逻辑的流畅性,使得译文晦涩生硬。

2.2 错选词义,导致逻辑表达不当。

就词义来说,英语比较灵活,词的含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比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语境或上下文的依赖比较少。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为“故事”,但在英语不同的语境或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有些学生意识到在这一句里有几个词的词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但同样由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选错误了词义,导致整个句子的逻辑表达不当。

学生译文:

S1: 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处理客户的帐单,按月提醒他并核对在计划外支出/高额债务帐单上的开销。

S2: 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帮顾客办理帐户,按月结算,并对债务繁多的人收取利息。

S3: 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处理顾客的支票业务,包括每月通知他和收取任何一种过期债务的利息。

“outstanding”的含义可以是“杰出的”、“未完成的”、“未付的”等,不少学生误选了“outstanding”的词义,将之译为“计划外支出/债务繁多的/过期”,从小语境来看,也不符合上下文的语境,使得译文的逻辑表达不当。词义的选择,必须密切注意它所在的语境或上下文,说到底,这也是一个逻辑问题。

2.3 乱译词义,出现逻辑错误。

有的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影响了对原句的理解,苦于无法用译语表达,再加上时间有限,于是就信口开河,指鹿为马,乱译一通,贻笑大方。在这一句中,不少学生不知道或者不确信invoicing的词义,便根据个人的猜测而不考虑译文的上下文逻辑性,译出非常可笑的句子。如:

学生译文:

S1: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发行了空白支票(或放贷给他),这使得他每月都处于还贷的困境中,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也因此获得大量贷款的利息。

S2: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每个月都要催他一次并且对任何由他对外欠的债务都要索要利息,以此来解决他公司因破产而欠下的支票。

S3: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为顾客付帐单,每月给顾客发票,同时也会向透支的顾客收取利息。

S4: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在处理客户的帐单时,每月并不通知客户,但只要债务数目较大时就索要利息。

S5: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处理了客户的帐单,每月都不厌其烦地问他并且对任何外债都很有兴趣地收取。

撇开英语原文不说,这几句单从汉语的句子的逻辑性来讲就不通顺,如S1句中的“空白支票”和S2句中的“公司”不知从何而来,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S3句中更离谱,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银行只会通过鼓动客户使用信用卡消费,而收取信用卡中欠款的利息,怎么可能为顾客付帐单并给发票?在S4和S5两句中,学生不知道“invoicing”的词义,只是根据单词的前两个字母“in”认为这个单词是一个表达否定意义的单词,于是便乱译出“并不通知/不厌其烦”,令人不可思议。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死译、错选和乱译,笔者还发现,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句子中的“invoicing”和“outstanding”的词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索性采取不会就不译的方法,故意漏译这两个单词,使得汉语译文的意义表达出现了缺失,实际上也就造成了内在的逻辑上的缺失。

结语

通过上面对学生译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逻辑思维在英汉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亚于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英汉合格翻译的基石。在英汉翻译中,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肯定会引起译文逻辑性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会使译文的质量大打折扣。如果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学生译文中所出现的死译词义、错选词义和乱译词义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显然,如果充分认识到逻辑思维在英译汉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能综合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就可使译文质量更上一层楼。很多学者认为,翻译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维内容,逻辑思维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翻译的过程又是逻辑分析的过程。正确的逻辑判断和推理是正确翻译的前提,因为原文的正确理解和译文的准确表达,都需要借助逻辑思维。概言之,“翻译与逻辑之间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毛荣贵,2002:49)。

因此,中国学生必须下功夫学好英语和汉语,除了要把关注点投向语言文化――诸如词汇、语法、修辞等等,还应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逻辑思维分析,也就是在提高双语语言能力和增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原文,熟练地运用母语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第二次思维活动,这是保证翻译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对翻译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我们在英汉翻译教学与实践中也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劲秋.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方梦之主编,傅敬民等编著.英汉翻译辨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刘庆元.语篇翻译的结构取向[J].山东外语教学,2007,(1):91-95.

[5]李运兴.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6]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文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唐述宗.英文翻译理解的十大障碍[J].中国科技翻译,1998,(4):1-7.

[8]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7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后进生学习态度的引导一直是教师的教学难点,在小学的毕业复习中,教师要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辅导他们的学习进度,就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题。

一、小学数学毕业复习中后进生难以提升的原因

1.基础差,易放弃

在班级中,作为一个完整的集体,也有分层,这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体现,差生、优生、中等生,这成为每个班级必带的一种特色,而在这种特色中,历来形成了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后进生在消极的情绪中不爱学习,导致在年级的升级中基础差,难提升,也更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2.惰性思维,不爱思考

小学数学在主科中需求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培养出这种能力,而后进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都有所懈怠,进而导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3.理解弱,错题率高

后进生在做题时,理解能力较低,反应也慢,这就导致了在同等情况下,考试成绩比较差,从而在恶性循环中造成厌学情绪。

二、后进生转化的几点建议

1.付出关爱,端正学习态度

后进生在学习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时,由于得不到正确的疏导,而让学习成绩更差,在毕业复习季,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关心,通过鼓励、谈心等等的方式造就后进生和谐的学习环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地提升其学习成绩。

2.了解学习程度,培养思维能力

后进生的学习进度不同于班上的其他同学,故而,教师要做一个充分的了解,继而对症下药,先行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介于学习时间的有限,教师就需要通过典型题例来让后进生能够以点带面的学习。

3.多做题,惯性培养理解能力与计算能力

简单到难的题海战术,不失为一个提升后进生学习成绩的好方法,在其中,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协同发展其理解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加深题意的理解层面,鼓励其做题的正确性,并可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再提升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发展后进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的结果。

第8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9篇: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数学知识的知识性、趣味性溶为一体,避免机械性的灌输形式,带领学生步入数学瑰丽的殿堂,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之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一个巧妙的方法由然而生,显得那样奇特、新颖,内心深处由衷产生无比的喜悦与冲动。让他们通过认知、发现、体验、运用数学规律直觉的感到数学美的存在,形成强烈的认知趋向和心理满足,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知道,思维具有广泛的内容和内涵,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找出培养数学思维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着手。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数学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数学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数学在学科教学中不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首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其次,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最后,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一是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是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三是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探索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首先,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其次,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效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提升能力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3).

[2]杨骞.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