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第1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训;实作

自1999年扩招以来,全国6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会计及其相关专业。伴随着会计学专业的蓬勃发展,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来看,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看,他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不满。

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说,致使牛业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对口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投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但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体系阐述,轻实践体系探索”却是最为直接的原因。现代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知识是在“干前学”和“干中学”两个环节获得的,实践教学既是课程的延伸,也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体会创新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无论是对其体制还是体系研究都缺少理性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当前,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势在必行。

一、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会计专业的发展潮流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来自于他们亲力亲为的实践感受,来自于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场景下手与脑的自如配合以及知识的灵活迁移。这些活动的实现,都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安排,而这恰恰是现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之所在。具体表现在:

1 体系中各环节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

从现有资料来看,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理解为由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已是共识。但是,这些环节之间并非等量并重的处在同一层面上。就社会实践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而言,三者之间是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没有实践就难以形成论文,特别是会计学本科论文多要求以当前实际存在的会计问题作依托、体现实际应用价值;而试验与实习、社会实践之间可以并列,属不同的认知途径。由此可见,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简单罗列在一起,是缺少系统性思想作统驭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

2 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学专业也莫不如此。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他们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自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和感悟,它不能脱离“干前学”,但它更依赖于“干中学”。它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亲力亲为的切身感受,是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和过程,是不能被代替和剥夺的。在实践教学中,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该怎样做?”,他们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这与理论教学中习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不同的。然而,目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明确,教学观念的改变是迫切的。

3 实践教学中资源配置不科学

实践教学中的资源既包括人的因素(如师资情况等),也包括物的因素(如实践场所、业务状况等)。在实践教学思维中,我们往往局限在“高校”层面,而未扩展到整个会计从业环境,都是我们实践教学的资源。然而,也只有将实践教学放在更大的从业背景下,培养的学生才可能更贴近社会所需、满足社会所求。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将现有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尽可能的充分组合,使资源配置更趋科学、合理。

4 忽视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金融及其衍生品的驾驭能力,对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特殊业务事项的掌控能力,对公允价值的灵活运用能力。新准则的出台,是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而生,这势必在客观上导致会计学研究对象更加复杂和多变。不仅如此,对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仅仅将这些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作出专业处理还是不够的,还要善于与环境沟通:与工商税务保持良好的沟通界面,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交流顺畅,与生产销售部门分工协作等。我们相信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不是在书斋中长大的,也不是通过完善的理论逻辑训练达成的。从学生成长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安排是重要保证。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知,才有可能激发出灵感,创新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也正是社会所期望的。

二、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

由以上分析可见,实践环节间逻辑关系的捋顺,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在更宽视角下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用好、用足企业资源,以及重新审视和看待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是当前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用实验、实训、实作三大模块作主干,以专题写作和毕业设计为输出形式来构建新的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如图。

1 实验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单科结束后,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基础性试验。在实验资料的选择上,应首选企业真实业务和数据,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同时,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广泛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提高实践教学含金量。

为了更好地熟悉会计准则中有关金融业务与产品的规范,应增加适当比例的金融专业实验课。在实验中应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沟通能力,使其尽量适应会计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2 实训模块

在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基本完成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验。此时,学生已将升入大四,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并积极搭建两者沟通的平台。在实训阶段,应尽量以企业真实业务为依托,保证实验资料的鲜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地进行试验程序的设计。针对具体业务处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开放式的答案和个人见解。

在实训阶段虽然还要依托学校的综合实验室,但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应优先选择有科研项目以及具有双师背景的教师,同时还应邀请相当比例的企业会计实务专家来共同完成,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

通过实训教学模块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完

成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企业开展实作做好铺垫。

3 实作模块

经过在校的基础性试验和综合实训后,学生对一般会计操作流程已较为熟悉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准。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以及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界面与场景,就必须将其放在更大的专业背景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安排最重要的环节――实作模块训练。

实作,即在真实的专业场所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学生对特殊业务的处理,与工商税务界面的沟通,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的交流,以及与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协调等工作能力的培养,均是通过实作教学环节来实现的。实作教学模块的目标决定了该环节只能在校外的专业场所进行,利于学生的实战锻炼。

实作教学模块能否达到预定目标,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高校要主动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平台。高校应在与企业沟通中阐明这种合作平台的搭建,是以双赢为基础的,是双方共建共享的资源。高校对企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企业提供受过良好教育的毕业生。为了适应企业需求,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对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做出调整,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高校提供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和在职教育机会,为企业举办员工培训班,做专题学术讲座,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应的,企业接纳学生参与企业会计实作,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作场所、资料、场景,增强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岗位需要为零距离。该合作平台的建立,一方面,高校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能够为社会培养所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储备。

其次,在导师的配备上,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会计事务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构成。在校实训期间,要有企业会计事务专家入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辅导;在入企实作期间,要由企业会计事务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组成实作导师组,共同负责实作环节指导,随时把握实作新变化。同时,专家与导师之间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培养友谊,更大限度地产生协同效应,可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教师的特长为企业服务,同时也使高校教师更多地了解企业实际,更好地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服务,使学生、企业、学校均受益。

再次,企业与高校在科研上要合力协作、谦虚互补。单纯的高校研究容易脱离实际,单纯的企业研究容易就事论事,而双方结合,可以互补互利,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实作教学基地为高校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提供了条件,为科研数据的取得提供便利:企业在与高校的科研合作中,利用高校科技资源,增强了企业会计人员的科研能力。

4 专题写作与毕业设计环节

第2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财会类专业 四位一体 三阶递进 实践教学体系

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财会类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就业的接口,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财会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受财会岗位容量小和财会工作保密性强的制约,财会类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普遍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但由于校内实训缺乏真实职场氛围和真账实做训练,严重影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这已成为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如何把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在财会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建立符合职业技能提升内在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所有院校财会类专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浙江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就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立足浙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服务的鲜明特色,从职业岗位(群)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接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搭建课程实训、专业办企、引企入校和顶岗实习四个实践教学平台,围绕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四位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模拟实操、内务外务、单项综合的结合,将动态化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体系中,探索了一条突破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瓶颈之路,有效地培养了财会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 搭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

1.真账实做平台。在校外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形成工学结合的示范性窗口和标杆,在校内,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自建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实现校内顶岗、边学边做,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真账实做的机会。同时,将这些企业的经济业务引入课堂实训,在校内开展连续3个学期历时15个月的“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结合专业课程进度,每月特定经济活动信息,学生根据这些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进行实训,连续3个学期的实训相当于积累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难、校内实训缺乏真实职场氛围和真账实做训练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2.模拟实训平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推行了项目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分课程的单项实训,以此强化学生的单项技能。在单项实训的基础上,创新推行连续3个学期历时15个月的“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将顶岗实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引入实训中,突破了传统模拟实训在时间、方式和内容上的局限,构建了一条针对性强、仿真度高的动态会计专业综合实训链,同时出版了配套教材《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单项与综合结合的实训方式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考虑到民营中小微企业会计“一岗多能”的特点,除了完成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还需要办理与工商、银行、财税等外界部门之间的业务,因此,开发了一门名为“会计岗位企业事务综合实训”的新课程,专门培养学生办理外部事务的能力。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虚拟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内务与外务的结合,拓宽了校内实训的内容与范围,适应了民营中小微企业会计“一岗多能”的人才需求特点。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校内与校外、模拟与实操、内务与外务、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多维实习实训格局和实践教学环节。

(二)设计“三阶递进”实践教学内容(见图2)

1.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实践教学目标。通过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岗位调研,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出纳、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会计主管、会计监督,通过对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培养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会计操作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和分析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微企业财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类专门人才。

2.根据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实践教学内容。

(1)划分实践教学内容层次。根据实践教学目标,按照能力递进顺序分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以会计书写、凭证填制等会计基本技能为主的专业基础能力层;以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会计电算系统操作、财务管理和分析等会计主要技能为主的专业核心能力层;以会计事务处理、财务知识运用等会计延伸技能为主的专业发展能力层。

(2)分层设计具体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载体,分别在专业基础能力层下设会计书写、点钞验钞、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等能力训练项目,在专业核心能力层下设货币资金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存货核算等能力训练项目,在专业发展能力层下设会计科目设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设计、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等能力训练项目。通过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专业人才的具体、有效的措施。

(三)实行“过程性、分段式、多元化”实践教学技能考核方案

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提高,进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三个能力层次的实践教学,分段进行考核,各阶段考核成绩由课程实训成绩、集中实训实习成绩、本阶段职业资格考证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课程实训成绩通过对各门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进行过程性考核取得,集中实训成绩通过实践指导教师和专业课任课教师双方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考证成绩根据实际考证成绩取得。通过考核的学生由学校颁发技能鉴定证书。

这种以能力考核为主、稳步渐进的分段式、多元化考核方法,可以全面合理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督促学生主动提高实践技能,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构建财会类专业“四位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意义

“四位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一条突破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瓶颈之路,有效解决了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通过专业办企和引企入校,实现了校内顶岗、边学边做,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将这些企业的经济业务引入课堂实训,在校内开展连续3个学期历时15个月的“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形成校内校外、模拟实操、内务外务、单项综合相结合的多维实习实训格局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训难以做到真账实做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二)设计“三阶递进”实践教学内容,适应民营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能力递进顺序,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三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开发“会计岗位企业事务综合实训”等特色实训课程,拓宽了实践教学内容,所培养的人才综合实践能力强,更加适应民营中小微企业财会岗位“一岗多能”的用人特点和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行“过程性、分段式、多元化”技能考核方案,为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按三个能力层次分段考核,考核成绩由课程实训(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集中性实训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双方考核)、职业资格考证(实际考证成绩)三部分成绩构成,可以全面合理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督促学生主动提高实践技能,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构建“四位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工作

(一)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在与国际接轨的今天,会计知识更新换代得非常快,这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及时掌握新知识,并具备与一线岗位接轨的实操能力。

在探索构建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带学生到校内真账实训基地实训等方式,熟悉会计操练,及时掌握会计工作的最新动态,胜任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同时,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引进客座专家等方式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真账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通过与企业建立互惠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真账实训的机会,学校教师和企业会计共同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做到“基地即教室、师傅即老师、学生即员工”的校企融合,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真实的会计业务,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促进财会类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X

参考文献:

原和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第3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专业技能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在工科基础上,还要融入交通工程的专业情况,开展道路监测实验、自动控制实验、测量实习、交通调查实习等实验课程,为将来专业技能的拓展和创新打下基础。综合设计实验,主要包括一些综合性的实习和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随着实践基础和能力拓展的递进,即可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的锻炼———创新实验。创新实验主要是开设交通仿真、数学建模、交通规划等实验,通过各种交通仿真、规划软件的应用,结合自己的创新思想申报各种校级、省级、国家级的项目或参与到教师项目中去,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的。以下将从这三个实验层面着手,探索出一套层层递进的创新实验课程,以进一步完善现有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

1.交通工程实践与创新基础

“交通工程实践与创新基础”是一门交通工程的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课。这门面向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初步接触交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获得与课堂理论相对应的科研和实践的基础知识,得到一定的科研和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指导学生参与本科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出拼搏精神和良好的治学态度,从而奠定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技能基础。“交通工程实践与创新基础”课程包括6方面的内容:(1)参观实验室。通过对先进实验室的现场参观,让学生了解交通工程专业各个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特色,了解实验室各个项目的情况,由此而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咨询与交流,形成心得体会和感悟。(2)参加交通工程讲座。邀请交通工程学科领域的才俊,名师以及研究生作讲座,讲授学科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成果。通过互动式的交流,让学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并吸取前人的研究经验,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培养起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与发散思维能力。(3)科研和实践技能训练。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献检索训练、实验监测训练、数据分析训练和使用常规科研工具的培训,旨在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4)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通过课堂学习,讲授如何申请本科生科研项目,然后根据课堂理论,学生自行拟题,开展文献搜索和实地调研,与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选定主题,最后撰写申请书。创造性地把科研项目列为本科生的实践课,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5)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是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的延伸和升华。通过具体的研究实验、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结论总结和评价,使学生掌握项目实施的所有步骤,而且还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创新的科学研究思维。(6)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与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构成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每个本科生科研小组都要将研究情况总结成演示报告,参与答辩,根据答辩教师的指导意见完成结题报告。本课程以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主线,讲座、参观为辅,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交通工程创新设计竞赛

“交通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设计实验课课,将面向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通工程创新设计竞赛”课程不仅普及了各类竞赛的基础知识,还指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起独立思考,信息检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交通工程专业基础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本课程由以下4大内容组成,分别是:(1)各类创新设计竞赛的介绍。通过课堂讲授,让竞赛意识走进本科生的学习生涯,使学生了解各类竞赛的内容、特色和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结构,掌握参与竞赛的整个流程,了解交通工程类竞赛的前沿技术,从而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2)创新设计竞赛技能训练。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调试、数学建模以及常用软件的训练。从竞赛的角度,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工作,通过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了解竞赛资讯,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竞赛型实验的流程和具体步骤,熟悉竞赛型实验的分析和调试方法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进一步提升对交通工程学科竞赛的理性认识以及专业的认同度。(3)创新设计竞赛的实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制定竞赛的实施框架,并与指导教师之间充分沟通,确立并逐步实施可行性方案。此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新设计竞赛结题。让学生掌握竞赛演示报告的写法,了解答辩流程,参与到实际的竞赛展示和答辩中去,最后撰写结题报告。交通工程专业课堂引进学科竞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使学生了解最先进的学科前沿技术,也培养起学生务实的科研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

3.科学研究实践与创新

“科学研究实践与创新”是在前面专业基础技能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基础上深化的创新实验课,将对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开设。在四年级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踏上社会或继续深造之前选修本门课程,可奠定更加坚实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科学研究实践与创新”课程进一步巩固深化交通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的运用,掌握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近的实际技能,树立起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本课程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研究背景。在加入实验室了解实验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咨询交流和参与科研项目,更进一步地了解交通工程专业各研究团队的方向及其研究特色,了解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2)科研和实践技能训练。了解研究型实验的要求和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开展实验并掌握一门可视化编程的工具和技巧,进一步巩固专业技能和独立实践能力。(3)科学研究项目选题。(4)科学研究项目实施。(5)科学研究项目结题。科学研究项目的选题、实施、结题与前面两门课程的内容是一致的,是前面两门实验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反复的实验,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本科生将来踏上社会或者继续深造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配套措施

1.实践教学教育理念的建设

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是成功教学改革的关键。当今时代,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应树立融素质、知识、能力于一体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高对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观念;经济和技术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还要树立创造性教学的观念。

2.“双师型”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尤其需要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3.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是落实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加大实验实习条件改造投入的力度,整合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购买充足数量、优良性能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彻底改造和整合传统的实验环境,既能让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授课效率,也使学生更好地锻炼独立实验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4.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开展科研、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和有效途径。为了实现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任务,应该加大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三者的结合,积极开拓和建设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5.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主要是面向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还没有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系统。针对教师的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效果,建立对应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综合分析、创新等实验能力来考察实践教学的成果;另一方面,要重视施教者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

三、结语

第4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是高校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该文就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就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1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实用性人才培养需求

现在高校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均较为落后,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改革的意识,不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编制实践教学辅助软件的能力,也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的实践教学中,都是教师先对实践内容进行讲解,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步骤进行操作,进而得到实践结果。这种教学方式多为学生被动的接受,无法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要说开展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可见,陈旧的实践教学方法阻碍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 实践教学条件不适应实用性人才培养需求

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的各项资金投入。同时国家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于高校的扶持也不像以往的大包大揽,这些都使高校的资金出现紧缺问题。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实验用房、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践基地设施更换均存在很大缺口,而且高校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实践基地设施陈旧率或完好率也存在问题。

1.3 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不符合实用性人才培养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实践教学目标本应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现今高校的教学目标多是注重学生已知结论的验证,或者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多有忽略。此外,高校的实践课教学内容也较为陈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很多实践课程多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后,这种教学安排使实践教学课程成为了理论教学课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感觉更加重视理论课,对实践教学课程则多有忽视。学生对于实践课也是持被动学习的态度,进而无法激起学生对实践教学课的学习兴趣。

2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国内外高校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予以借鉴,改革本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要遵循“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校也要对学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打破传统的按课程开设实践课的方式,新增设综合性、专业性、自主设计性、科研创新性的实践课程,力求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使实践教学体系成“金字塔型”结构,即基础知识要扎实宽厚、学习层次要分明、各环节要严谨;二是从内容到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使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应用认识深化,以期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社会,成为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2.2 完善高校实验室基础建设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内部设施质量的好坏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高校一定要不断完善高校实验室的基础建设,使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首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确定几个特色专业或重点学科,给这些重点学科加大投入,改善实验室条件,增强国际水平的高精端仪器设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以点带面,带动高校的整体发展;其次,也要加大实验室的师资力量的投入,重点学科要设有学术权威人物,在其带领下,使学校实现教学、科研、创新、自主独立的统一。

2.3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支撑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平台,因为社会上各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先进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也就需要具备先进科学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建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方面,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从地区、行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要考虑,将实践基地的建设分为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两个方面进行规划,力求接近社会岗位,模拟社会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在争取教学实践投资上,要吸取外来资源,创造最大条件来发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因为校外教学基地是高校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它可以解决学生的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要积极与社会相关企业沟通,建立“互惠互利,先让地方得利;双向收益,先让地方受益”的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第5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大类招生;生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不可忽视的内容,尤其是在大类招生背景下,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和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更应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创新性教学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效融入实践锻炼活动,提高知识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创新性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大类招生的背景和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出发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四个层次。通过这样设置层层递进的目标,循序渐进,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搭建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实践技能、知识应用水平为目的,教学中要从以下方面搭建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第一,基本能力实践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动植物学实验,无机、有机和分析化学实验,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等。通过这些课程和实验内容设置,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课程教学前要制定系统的大纲,明确实验训练任务。例如,微生物实验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训练,要围绕教学目标精选实验内容,减少重复实验,增加综合实验,搭建生物科学实验专业训练平台。第二,综合能力实践教学。一方面,开展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既能有效满足教学需要,还能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例如,分子生物学可以开设DNA纯化、DNA重组与鉴定等实验,让学生加强综合训练,有效融入实验活动。还可以开设研究法实验课程,探讨动植物体功能的活动规律、产生机理、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与推理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技能。另一方面,改革实习环节。实习包括课程教学综合实习、专业实习和综合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和验证课本上的概念和原理,并到校内外研究室的实践基地实习,或者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知识应用技能。第三,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包括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科研训练主要包括参考文献的查阅,了解本专业和生物科学的研究现状,拟订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明确思路,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为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基础。还可以开展科研活动和生物科学实验竞赛,系统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另外还要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补充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提高资料搜集、整理和应用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开展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四、加强创新性实践教学管理

健全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为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执行和落实提供保障,主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第一,制订创新性实践教学计划。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教学计划,在培养计划中中注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同时还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课时,整合并优化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突出生物科学的专业特色,强化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努力参与实践教学,逐渐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同时还要加强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课程安排、实践形式、课程考核等内容,为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实效性提升奠定基础。第二,加强创新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的任课教师引进,不断充实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师队伍。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增强综合技能。并观摩和学习其他任课教师的优点,利用访问、进修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还要组织教学和技术人员到其他学校观摩教学活动,开展示范教学。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效开展生物科学实践教学工作。第三,健全创新性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重视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准备条件。改进教学评价,认真做好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记录工作,提高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生物科学专业考核时可以尝试采用“笔试+口试+实验”的形式,有利于更好规范和引导教学和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以考促教的目的,对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学工作。不仅顺应大类招生的要求,还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有效把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为学生更好从事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邢朝斌,田喜凤.生物技术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3(1):107-110.

[2]孙耀中,东方阳.生物科学类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3(1):51-54.

[3]刘雨芳,孙远东.生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00-102.

第6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会计 创新性人才 实践教学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高校目前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却无法顺应这一要求,因此,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实践教学及其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一)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含义及目标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创新性人才培养力求培养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的人才: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三)实践教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传统的单一式课堂教学已不能顺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实践教学的引入对创新性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实践能力,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建立起学习型、实验型、研究型为服务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直接参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以此实现实践教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二、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会计信息化学科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整个会计信息化学科的课程体系,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因此,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会计信息化的浪潮,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学科课程体系显得有些落伍了。

(一)基础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在这会计信息化时代,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管理知识及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会计人员不仅要能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还要能利用或“编制”计算机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业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管理和审计等。但从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来看,电算化会计的基础课程基本上集中在会计学科上,有的设置了一至两门计算机课程,而很少有学校设置了管理课程。这样的基础课程很难满足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二)主干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脱节

从现在已经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多数学校来看,教学的目标仅仅停留在报账型会计人才上,要求层次也只停留在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上。表现在学科课程体系上就是主干课程设置单一,往往只开设一门电算化会计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记账过程,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实验课程不够成熟

我国高等院校现行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时数一般偏少,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8%~20%不等。就会计信息化教学而言,也是如此。一些高校除了开设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之外,就没有设置其他会计信息化的实验课程。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没有单独开设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而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并入课程教学,在《电算化会计》课程中既讲理论又进行实验,由于课时的限制,事实上实验的时间十分有限。

三、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设想

(一)基础课程构建

从涉及的学科范围看,除了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外,还应包括相关的管理学知识,从涉及的内容看,无论是会计、计算机还是企业管理都不再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表面。所以会计信息化学科的基础课程应包括会计学科、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学科。其中,会计学科主要为会计信息化的学习奠定相关会计学知识,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管理学科主要为会计信息化学习奠定管理知识,由于会计信息化涉及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电子商务知识,这3方面的内容与营销密切相关,所以作为会计信息化基础的管理学科,除了财务管理和介绍基本管理知识的企业管理课程外,还应单独开设营销管理课程。而计算机课程的设计应及时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做出调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着重介绍Excel 信息分析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应着重介绍实用的小型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主干课程构建

目前我国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会计处理的信息化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开设一门电算化会计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主干课程体系,除了原有的电算化会计课程外,进一步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已有的电算化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新增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分析、处理和利用的原理和方法;新增的电算化审计课程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原理和方法;新增的企业资源计划课程主要介绍企业资源计划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间数据往来关系。

(三)实验课程构建

就课程性质而言,会计信息化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必须大力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通过财务软件模拟实验和ERP软件模拟实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和电算化审计模拟实验,学会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业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管理和审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ERP沙盘模拟实验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模拟会计(经济)环境进行运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新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意义

(一)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才能适应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情况。从会计人才市场供求看,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需求会计人才,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输出大量的会计人才,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会计人才市场供求脱节。我们常常听到企业抱怨:这些刚出门的大学生,还要企业花费资金和时间重新培养。我们也常常看到,人才市场招聘有几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以及我们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会计学子们无奈的眼神。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多数企业单位要求应聘会计人员具有会计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入手,感到非常陌生,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所以,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加强锻炼学生的实做能力。而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能够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校外实习较难。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通常一个单位最多只能安排3~5个人,而且实习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学生去实习也只是看看,感受感受,很少能动手做,实习效果不太好,毕业实习处基本上流于形式。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显得非常重要。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会计模拟实验,仿照企业实际的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能有效地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同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会计信息化的浪潮,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学科课程体系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建立新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更是适应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新体系要从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实验课程全方位系统化的考虑,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为适应新形式下我国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需要,开创创新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重构.中国管理信息化.北京.2006,04.

[2]蒋晓风.论就业导向下高职会计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创新.商业会计.2010,23.

[3]李勤.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财会月刊.北京.2010,07.

[4]彭峥.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上海.2006,04.

[5]王福英.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会计之友.北京.2006.

第7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创新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意义以及创新的路径展开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足,缺乏对该课的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选修课或公共课,不能与专业课放于同等位置,认为学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同时,高校关于该教学的资金及人员投入很少。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对其学习不重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获得学分的途径,难以取得预期的实践成效。以我校为例,理工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薄弱、思想认识上有所偏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部分理工类大学生还固守工科思维模式,崇尚理化,轻视人文,重视专业知识学习,淡化理论素质培养,也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教学采用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单一而乏味,不能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目前大班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形式,而实践教学则主要以专题讨论或实践论文为主要形式。这些教学方式和实践方法十分单一,而且学生较少有机会进行踊跃的发言和激烈的讨论。实践教学,学生大多走形式,而非真正深入实践。此外,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尤其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的非具体化,实践教学的随意性等。教学难以得到有序、有效地开展。

3.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参与率不高。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上,较少关注思想政治课实践基地建设,造成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参与率不高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领导的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则由于该课教学经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参与率很低,无法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立足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元的教育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多维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组织管理。针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主体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鲜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把思政课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接受正思维、正能量的塑造、影响,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外化为实践行动,从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必须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教学内容在实践环节的渗透和内化,强调学生借助先进的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踏实肯干,学以致用。

2.采用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融合各类新媒体,以主题式实践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建立起“多媒体+网络+专题”的教学体系。多媒体教学环节要运用集文、图、音、像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画面,网络环节应广泛借助社交工具QQ、微博、微信等,也可以通过QQ群等开展网络专题讨论。通过“多媒体+网络+专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随时随地交流,可以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亲和力。

3.建立多渠道的保障机制。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保证该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首先,构建形式各异的实践基地。具体可以包括就业基地、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实践基地为基础,合理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次,拓宽教学经费来源。一方面,积极争取教学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及学生社会活动经费、科研经费、实习实训经费等弥补其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保障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是高校学生的重要任务。对此体系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必须充分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

参考文献:

李凌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第8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19-03

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十分注重创新技能和精神的培养,一方面继承了英国大学重教学的传统,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的传统,同时又超越了英德的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提出以大学为“研究中心”的新理念,强调大学的研究功能,认为大学作为教育机构,是积累和传播文化的机构;大学作为研究中心,就应该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大力推行产学研合作,通过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在高新技术成果方面为社会提供服务。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在企业价值创造领域的具体化,我们说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将创新运用于企业价值创造实践中的人才。而最能体现这一风格的典型模式就是原斯坦福大学教授、堪称“硅谷之父”的特曼所主张并成功实践的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既强调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注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操作能力的拓展,这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借助实践,要培养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并能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能力;具有开创性、冒险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能够构思和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跳出书本求知,从被动适应到真正学以致用,进而通过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上升为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创业发展。为此,研究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创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全新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伴随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推开:自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创新竞赛的成功举办在中国的高等学府掀起了创新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及现行运行的情况,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归纳开三种形式:一是侧重整体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融人素质教育中。二是侧重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主要是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教授创新创业,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提资金和咨询。其主要代表是北航。三是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既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又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这种创新创业教育类型主要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学。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精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只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精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夯实创新创业知识基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及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精髓

第二课堂是一个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概念。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实验室;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企业、社会等。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式就是把第二课堂的教育纳人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中来,逐步建设,加强管理,设定必要的教学大纲,规范第二课堂设置的随意性。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知识互补,机制互动”的良好状态,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依托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课外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系统,通过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保障、有落实、有监督地构建专业实践性教学系统和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使其优势互补,整合成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一课堂教学体系中,围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实现了在素质教育的同时,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培养。在第二课堂教学系统中,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实践保障措施、创新实践奖励机制,保障教师、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等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精髓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学习应该与社会各类实践活动相互结合起来,这其中主要包括开放图书资料室、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立健全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网络模拟实验室;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或是与专业实践基地统筹建设,资源共享等,扩大学生实践机会,配备具有一定经验的指导老师加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应急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和社会经验,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具体来说,就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原有以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把教学过程中孤立的、单一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及面向课程的设计过程提升为以面向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为目标的工程项目实训过程;研究产学研、课内外、校内外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中的关系,构建多渠道、多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并把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有益补充;整合现有各种资源,解决大众化培养状态下大多数学生需要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

如此以后,经过2―3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可以把以“培养创新意识”为主的第一课堂教育和以

“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第二课堂教育有机结合的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构建成独特的可持续创新机制,推动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形成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并影响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创新能力的形成,形成学生主动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挑战未来的创新创业的新局面。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管理精

系统过程管理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比较重要的环节。将IS09000的管理模式导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管理,使其在管理中明确分工,职责清晰,要求明确;激励机制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奖惩分明,有章可循;在实践过程管理中强化实践监控和管理节点:强调过程教学效果,为评价体系提供过程记录;质量监控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监控、监测和分析,及时反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

1 系统融合大学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知识互补,机制互动”的优势,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实践教学系统,通过构建专业实践性教学系统和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为动力”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 在第一课堂教学体系中,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在创新创业素质中的基础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同时,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由浅人深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培养,使学生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打好扎实的创新创业的专业基础。

3 在第二课堂教学系统中,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实践保障措施、创新实践奖励机制,保障教师、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会解决工程实际、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4 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研究产学研、课内外、校内外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中的关系,发挥三方面结合的优势,构建多渠道、多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体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形成创新创业实践的激励机制,强化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动态管理,能够真正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5 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研究,进行体系的设计思路、实施的方法、制度保障、过程的监控、系统的完善等研究,进行理论创新。设置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平台和制度保障,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推广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目标

实践创新活动多样化。将科技竞赛、科研助手、创新实践专题训练、科技服务、社会实践、学术交流、创办公司、创业训练、新产品开发、企业合作研究、撰写科技论文、自拟课题训练、创造发明、课程竞赛、科技作品制作等纳入实践创新培养计划,形成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获得创新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实践创新活动取得的成绩,经过规定程序的认定,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可免修相关的课程,相关的教学环节或课程可记为优良。提供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立了电子设计协会、数学建模协会、机械设计协会、航模设计协会、计算机软件开发社团、外语能力训练协会、演讲口才协会、文学社团。利用学校现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对学生常年开放相关的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聘请专业教师常年担任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面向学生开设相应的竞赛训练班。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课程竞赛、科技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战环境,学校常年组织学生参加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活动,以竞赛为抓手带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设置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平台。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系统考虑大学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知识互补,机制互动”,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实践教学系统,通过构建专业实践性教学系统和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为动力”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建立评价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体系。为保障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可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包括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产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课外创新创业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课外指导教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并加以系统的研究、理论的探究、制度的保障,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与联系,把创新创业思想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的不断渗透,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发展的社团,自由、能动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业的意识,鼓励新异与卓越,鼓励独立思考与独立探索,注重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其个性价值,从而开发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冠群,刘林青,陈晚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79―83

[2]唐 晋,论 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杜,2008:88

[3]黄林楠,丁 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第9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能力;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06-02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其教学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实践教学组织者必须在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指导下,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与创新,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发挥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建立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地方工科院校多数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生产、科研领域从事工艺改进、技术更新、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群体特征和就业方向,应从以下四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体系:

1.熟练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并了解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设计、加工、制造、检验、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各个基本要素;学会科研领域中的理论验证、数据获取、形成报告等基本方法;掌握生产、科研中最基本的仪器设备操作流程、技术规范、加工手段和使用技巧。其能力特征主要集中在记忆理解层面和身体操作层面。

2.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基础上,能够针对生产、科研等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包括:发现问题、调研分析、数据处理、设计执行、归纳总结、阐述论点等。其能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既定计划任务的理解、执行、调整与完成的能力。

3.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专业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大学阶段的教育不能过高强调学生在学习阶段所取得的应用性、创造性成果,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深入思考、大胆假设、敢于实践的创新行为习惯。

4.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与巩固的重要时期。因此,实践教学还必须承担起学生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规范教育的任务。在参与生产劳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生动的真实体验,使学生学会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待人诚信,团结协作;学会面对困难自我调解,磨炼意志品质,养成勇于面对挫折、坚持不懈的求实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二、构建扬长教育观下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实践教学在课程类别、层次、内容等方面,设置单一,讲求整体化教学,但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学习实践过程中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要树立扬长教育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一个在内容、形式、方式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特征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业务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等层面,建立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工程教育、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并做到实践与创新训练四年不断线。

2.建立多模块课程群。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与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相结合,为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群体提供合理的多模块的实践课程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教学改革和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

3.实现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将传统的第一课堂如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及社会实际工作与活动中,做到一、二、三课堂相结合、选修与必修相结合、计划内与计划外相结合。加大实践课程平台的开放力度,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出发,在实践课程选择、项目选择、时间、场所等方面,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条件和自主空间,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强化以真实情境体验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境体验,重视和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反思、批判能力培养,是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

1.努力创建自然真实的情境体验。脱离生产、科研、社会工作等实际的教学,无法培养出敢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组织者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类社会有效资源,通过实习实训、情境模拟、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式,拓宽学生参与科研、生产及社会工作的渠道和机会,在真实或仿真的自然场景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2.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问题,开展项目式、批判性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级应用型人才重要的能力特征。创新来源于问题,来源于对现存模式的质疑、批判、改进。教师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并引入合适的实际问题或项目,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产生深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在互相讨论、质疑、争辩、设计、加工、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允许学生犯错,并通过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学生可以不断尝试、失败、接受反馈、敢于再尝试的实践教学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创新实践学习氛围。

3.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接纳学生能力、范围、规模、师资等方面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单一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已很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实践教学组织者要根据教学条件的变化,探索并实践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做到集中式与分散式教学相结合、调研式与顶岗式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等,在课程时间、实践场所、实践内容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规范管理。

四、建立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效果考核体系

教学组织者应尽量从学生的特长、能力、潜力等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实践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准确评价,使每一个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积极的考核结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与创新的内在动机。

1.改革传统单一的应试型考核模式。减少或淡化对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固定的程序化和操作层面上的考核,转以从学生的思维、创意、方法和效果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考核内容、标准、方式等方面,注重学生的提高与改进评价。

2.改进单一的成绩分布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让每位学生在不同的角度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客观、真实的评价。让成绩评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持续激励作用,而不是一次性的一锤定音式考核。

3.适当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对自身学习实践效果的评价,可以体现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赋予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更多的自我掌控权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的内在潜力,并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积极改进、勇于实践与创新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肯·贝恩(Ken Bain).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老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