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政服务应急预案范文

家政服务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政服务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政服务应急预案

第1篇:家政服务应急预案范文

为进一步做好20*年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督导组的有关要求,为确保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目标落到实处,现就我办相关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统筹城乡就业、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地、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无业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高统筹城乡就业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

主要目标任务:切实做好项目建设“三同步”工作,项目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工作量不少于60%;完成公益性岗位腾岗目标,帮助对口联系乡镇胥家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按有关规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补充保险、失业保险;完成市上下达的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及其他目标任务。

二、突出重点,围绕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开展本职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移民政策试点工作,完成农村移民补偿决算兑付工作;二是完成库周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移民的搬迁补偿安置工作和库区841米至877米高程的库底清理工作;三是继续实施培训工程,抓好农村移民生产技术技能更新培训。为积极推动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尽快帮助移民恢复生产,继续指导、督促安置乡镇完成20*年大春、小春大田种植等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同时,针对移民致富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的途径,但又缺乏技术,难以找到工作这一实际,继续在18-35周岁的移民劳动力中开展外出务工实用技术培训,开办SYB、保安、家政服务、建筑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移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门路;四是全面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按时足额将后扶资金直补到移民个人。在今年做好开展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直补的准备工作,指导乡镇搞好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查登记表的汇总、核对、上报工作。五是健全突发事件和集体上访处理制度,信息上报率100%。继续实行每季度班子成员带领科室干部下乡巡访制度和每周三班子成员轮流在科现场办公制度,积极推进市级部门的“大集访”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处理移民突发性群体上访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和掌握不稳定苗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对工作的领导,特别是督促乡镇移民办对那些已经安置的移民,按政策规定享有的承包地、基础设施等未完善的,要尽快落实,要帮助移民尽快与当地村民相融,发展生产,维护稳定。

第2篇:家政服务应急预案范文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现场会暨上半年商务形势分析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我市下半年商务工作。刚才,钦畅同志传达了全省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市上半年商务运行情况,各县区分别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计划和措施,从汇报情况来看,大家前段时间做了不少工作,成效也比较显著,多数县区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尤其东明县进出口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16.7%,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对今后的工作,各县区目标比较明确,措施也比较具体,希望大家互相学习,查找不足,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根据会议安排,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推动商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当今社会,商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日益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与商务工作密切相关,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商务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与商务事业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大环境下,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愈来愈重视商务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的激励政策。可以说,商务工作不仅特别重要,而且迎来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各县区要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强调查研究,强化队伍建设,密切配合协调,不断推进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商务事业获得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居全省第2位,进出口绝对值超过枣庄、泰安、德州三市,增幅全省排名第二位,进口增幅全省排名第一位,商务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复苏势头有所减弱,外部需求出现放缓迹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物价高涨,主要经济体在控通胀、保增长之间普遍面临“两难”选择,贸易摩擦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叠加影响,增加了下半年商务工作的难度。从国内看,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正由政策刺激向常态发展转变,部分经济指标虽有所回落,但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人民币升值加快,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影响出口接单。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加大。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工资普遍上调,用工矛盾更加突出。消费者物价指数走高。CPI创三年新高,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价格上涨对扩大消费和企业生产经营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内生产者购进价格持续上扬,企业经营压力和风险陡增。这些因素无论对内外贸,还是“走出去”、“引进来”,都将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我市商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商贸流通业综合竞争力仍较弱。商贸物流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规模小、档次低,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相对缓慢,商贸物流业整体辐射范围小。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不健全。商贸流通业市场环境有待改善。二是县区进展很不平衡。县区对已签约外资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县区实际利用外资没有按进度完成任务目标;在境外投资方面,个别县区仍然为零。三是土地问题影响了外商投资进度。部分外资项目因用地问题影响项目的审批和资金的到位,个别项目甚至因土地问题暂停投资。四是生产成本上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出口。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进一步被挤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出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既善于捕捉和用好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因素,又充分估计和应对各种困难、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巩固商务良好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切实理清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思路

下半年,全市商务系统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商务发展目标。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抢抓机遇,扩大消费,构建商贸流通新格局。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深入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引导商贸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稳步推进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积极落实有关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加大商贸流通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商贸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培育和落地一批辐射能力强、专业特色突出的大型商贸物流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从餐饮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业态和网点建设等方面搞好规划和布局,促进餐饮业有序发展,引导“绿色早餐”进社区、进超市、进百姓家庭,鼓励企业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二)加强市场治理和监测,确保流通经济平稳运行。健全完善12312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做好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的调度与监测,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建设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提高应急能力。着力搞好“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搞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整顿和规范肉类、酒类等市场流通秩序;引导零售企业规范促销,开展“诚信兴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诚信宣传和创建活动,确保全市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进出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扩张转变。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在追求出口订单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推广,实现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两条腿”走路。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在重点新兴市场设立研发、仓储、分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自主营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规避贸易风险。着重加快我市电子监管、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帮助企业开展内销和外贸并举的营销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四)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努力扩大利用外资。结合我市“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一批招商项目,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活动。着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着力引进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知名度高、效果好的各类投洽会和重大经贸活动,不断拓宽吸引外资的领域和渠道。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上市,培育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上市行列中来。今年以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40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审计情况进行调查,已有4家公司收到了来自美国证监会的摘牌通知,这为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增加了困难和压力。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我市企业在德国、香港的上市,帮助企业更好地借助外资实现跨越发展。

(五)全力推动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有序推进优势产业转移。利用民营企业自主性强、决策快的优势,力争在境外营销网络、资源合作开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外派经营资质,壮大外派劳务经营队伍。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外派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走出去”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前期对拟投资国的调查研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安全有效地“走出去”;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走出去”政策业务培训班,帮助企业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国家对“走出去”工作的扶持优惠政策和世界不同地区的投资领域、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的注意事项,引导、推动更多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

(六)科学谋划、创新发展,进一步放大园区载体功能。坚持招大引强,围绕煤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对地方经济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项目策划力度,拉长产业链条,使园区逐步形成以大项目为主导、高新产业为支撑、传统产业为补充的区域新型工业体系。依托我市资源,重点打造牡丹区的生物医药、东明县的石油化工等特色园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在全省上半年商务形势分析会上,才利民省长指出,下半年省政府将召开全省开发区工作会议,会上将由各园区主任汇报工作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各经济园区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办2010年1号文件的要求,充分认识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发展方向,理清思路,真抓实干,确保在全省经济园区的年度考核中取得一个良好的位次。

三、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努力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新任务对商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商务系统要在严峻复杂的环境下经得起考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发展能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一要紧紧把握大局。自觉把商务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着眼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充分发挥商务在消费、投资、出口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二要勇于开拓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提升发展境界。用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有效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三要做好形势研判。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剖析热点难点问题,对商务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企业,了解第一手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增强工作的指导性、有效性、针对性。四要形成工作合力。要树立商务发展一盘棋思想,商务、发改、财政、税务、工商、海关、检验检疫、人行、金融等有关部门要及时沟通协调,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商务事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同志们,下半年的商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全面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就全市“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不断推进,流通业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把“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作为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总抓手,把活动开展与建立扩消费长效机制相结合,与强化惠民便民服务相结合,与推动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方式,丰富内涵,不断扩大活动影响,逐步把活动推向深入。

在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方面: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启动2011年规划布点、配送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全市累计新建改造标准化农家店4360家,新建改造配送中心7处,农家店覆盖率达到72.66%。

在惠民利民方面:一是深入开展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截止到今年六月底,我市家电下乡累计销售154.7万台,继潍坊、烟台之后全省第三个销售突破100万台的市地,享受政策补贴达到3.7亿元,户均享受家电下乡政策扶持资金已达到179元。二是开展诚信商贸企业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商贸企业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全市有5家企业获得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称号,22家企业获得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称号。三是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活动。成立了市家政服务业协会。信息工程学校、交通职业中专被确定为省新增补家政服务员培训单位。共免费培训家政服务人员900人,为我市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创造了广阔的再就业机会。四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去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强化畜禽屠宰监管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市商务系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规范定点屠宰厂(场)的监管,取缔小型屠宰场49家。积极推进酒类流通企业备案和随附单工作,提升商务系统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组织开展特色促销活动。自去年9月份,我市陆续举办了“2010佳节购物月”、中国牡丹商贸城首届购物节、2011迎花会购物节等促销活动。据统计,参与促销活动的30家重点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35%,比开展活动之前销售额增长65%以上。六是提升市场运行调控能力。建立了全市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和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监控系统,制定了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4月底5月初出现的部分蔬菜“卖难”问题,市商务局积极帮助菜农解决蔬菜“卖难”问题,及时稳定了蔬菜市场,赢得了菜农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信任。

在充分肯定“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各县区工作参差不齐,个别县区还没有真正破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大,参与度还不够高,典型引导、媒体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会后要认真加以解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的深刻内涵,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以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为突破口,促进全市流通经济快速发展

一要组织实施好特色购物促销活动。挖掘农村日益增长的农闲消费、便利消费、服务消费等需求,扩大农村消费。广泛开展“佳节购物”、“名品进名店”、“品牌展销”等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促进城市节庆消费。二要开展骨干企业创建活动,壮大我市流通企业实力。加快实施骨干流通企业培育工程,积极落实有关支持骨干企业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过十亿元和过百亿元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三要搞好规划和引导,促进我市餐饮企业提档升级。从餐饮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业态和网点建设等方面搞好规划和布局,促进餐饮业有序发展;引导“绿色早餐”进社区、进超市、进百姓家庭;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抢占市场先机。四要积极开展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各县区要以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加快完善社区商业网点,优化网点布局,高标准建设各类商业设施。要鼓励支持便民家庭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五要加强市场治理和监测,确保流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的调度与监测,建设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提高应急能力。着力搞好“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着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依法整顿和规范肉类、酒类等市场流通秩序;引导零售企业规范促销,开展“诚信兴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诚信宣传和创建活动,确保全市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顺利进行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进活动中,要切实做到“四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各县区政府要把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抓,统筹谋划,强力推进。二是政策措施到位。各县区要研究、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统筹优势资源投入到活动中去。三是部门配合到位。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商务、发改、国土、建设、财政、工商、金融等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加大对活动的支持推动力度,形成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四是考核奖励到位。要进一步完善活动考核办法,强化工作调度,狠抓任务落实,表彰奖励先进,总结推广典型,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二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全市商贸流通企业是“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的主体,也是提升商贸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活动组织实施与企业现实需求结合起来,精心搞好活动的策划,真正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活动的效果落实在增加企业效益上,使参与活动、组织活动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企业要按照市里和各县区对“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的安排部署,积极主动发挥主体作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借力“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知名度。

三要着力提高社会参与度。社会各界的参与程度是衡量“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要多动脑筋、再下功夫,在活动策划设计上进一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突出满意消费、便民惠民。要通过联合举办、委托承办等多种方式,把各类商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吸纳到活动中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参与活动各方的互动、共赢。

第3篇:家政服务应急预案范文

这次全市商务工作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全国、全省经济、商务工作会议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1年商务工作,深入分析我市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稍后,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商务局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2011年全市商务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总路径,紧扣“两加一推”的主基调,抢抓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新机遇,努力开创全市商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年来,我们奋力加速,创造了商务经济发展的新速度。牢牢把握我市城乡消费市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稳外”与“扩内”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全市商务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排位前移的喜人局面。一是三大指标增速加快。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33亿元,增长20.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79亿美元,增长106.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6.8个百分点;完成进出口总额37.69亿美元,增长65.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三大指标均创近年发展的“新速度”。二是绝对值占全省比重稳步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绝对值均稳居全省第1,占比分别为33.8%、54.1%、77.2%,分别提高1.1、8.3、4.7个百分点,在全省商务经济发展中“火车头”、“发动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三是在西部省会城市排名前移。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增速在西部10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2、第3和第1,分别上升2位、2位和3位。

一年来,我们努力转型,调整了商务经济发展的新结构。坚持把商贸流通业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导,采取规划引领、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全市商贸流通呈现结构优化、加速转型的新局面。一是利用外资质量齐升。全年1000万美元以上落地项目共2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个。其中,服务业14个,占56%,制造业8个,占32%,全省首家外商投资性公司“北控城投”成立。二是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全年机电产品出口4.01亿美元,增长3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9亿美元,增长37.1%,对东盟出口4.87亿美元,增长81.1%,对印度出口6.3亿美元,增长87.8%。三是物流业加快发展。全市物流增加值113.92亿元,增长14.3%,社会物流总收入252.2亿元,增长14.6%;重点物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2亿元,增长13.32%。四是批发市场加快调整。花溪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建成并投入营业,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完成异地搬迁,国际汽车贸易城完成投资8.86亿元,花溪大道沿线汽车市场和东方金属材料交易中心搬迁工作按进度顺利推进。五是零售业加快提升。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鸿通购物中心建成营业,银海元隆国际广场、花果园购物中心、国贸保利国际购物中心进展顺利。六是农村流通体系更趋完善。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59个、农资商品配送中心3个、日用品配送中心4个和下乡产品配送中心2个。

一年来,我们竭力创新,开拓了商务工作发展的新领域。着力扩大国内消费和需求,在创新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一是建立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组织“欢乐购物季”等系列促销活动,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全年拉动社会消费近10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成功协办首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实现酒类贸易额181.68亿元,其中酒类贸易签约额152亿元,现场成交贸易额29.68亿元,拉动商贸物流、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增长,创造综合效益3亿元。三是积极培育电子商务。“贵商网”全程电子商务平台顺利开通,“东方金属网”正式启动。四是开发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组织全市5个产业园区成功申报省级开发区,年末我市省级开发区达到7个。五是探索建立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最后一公里成本”,开展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直销配送试点,建成社区便民连锁超市26个、鲜肉直销店20个。六是实施家政服务“百店工程”。建成家政服务社区连锁店30家,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667人。

一年来,我们致力跨越,打牢了商务事业发展的新基石。着眼于新起点上的跨越,谋划“十二五”发展大计。编制全市《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商贸流通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1亿元,增长32.9%,占全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24%。其中,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完成投资30.74亿元,增长98.7%,建成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和鸿通购物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商业零售综合体;全市仓储运输、邮政物流业完成投资79.87亿元,增长11.1%,建成改貌铁路货运中心等一批重点仓储物流基地。目前,全市在建大型商贸流通项目有14个,总投资达159.33亿元,正在洽谈和拟建的大型商贸流通项目有7个,总投资达561亿元,投资密度和强度显著提升,支撑全市商务经济跨越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一年来,我们协力争先,展示了商务队伍干事创业的新形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和不利形势的严峻挑战,全市商务干部“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5+2”、“白+黑”、“8+X”,全勤付出、无私奉献。我们全面抓好了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荣获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特别贡献奖”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奖”;圆满完成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长桌宴活动,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承办工作先进集体”奖;成功牵头组织了“—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专场活动,实现投资项目数、投资总额、贸易项目数及进出口总额、单项投资额全省“四个第一”;在全省商务系统年终考核中,我市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荣获“内贸流通先进单位”、“利用外资先进单位”、“进出口工作先进单位”、“市场监测工作”“四个第一名”,“家电下乡工作一等奖”。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商务工作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各口岸协作单位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商务系统干部职工、商贸流通企业、各行业协会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特别是在今年“创卫”和“创文”工作中,各区(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奋战在一线、拼搏在一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市商务局党委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商务工作的各位领导、各级各相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纵观省内外形势,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从经济总量看,商务经济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从发展速度看,与省市领导的期望差距也不小;从产业结构看,全市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从支撑商务工作加快发展的机制体制看,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崛起的“发动机”,全市商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二、2012年工作目标

按照市十三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今年商务经济发展的工作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增长30%。考核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4.67亿美元,增长67.5%。

在全省商务工作会上,省政府和市政府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的确保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4.67亿美元。工作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52.8亿美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

综合起来看,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今年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两项指标省、市下达的目标口径不一样、增幅也不一样。总体上,省的目标要高于市的目标。今天我们与各区(市、县)签订的目标是按照省的目标分解下达的,即按高限下达,这样做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全市商务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省内看,2011年,尽管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总量排名均处于第1,但增速只分别排在第2、第3和第6。当前,各州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大有后来居上、后发赶超的架势;从西部省会城市的排名看,2011年,尽管我市三大指标增速排名有所提升,但总量分别只排第8、第7和第5,仍然比较靠后。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黔中经济区的“发动机”,没有总量和速度,就没有突破和跨越,“做表率、走前列、作贡献”的嘱托就会落空,“121”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火车头”和“发动机”的地位和作用就可能弱化甚至丧失……严峻的形势和光荣的使命让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必须奋发有为,奋勇争先。

(二)全市商务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施行,从国家层面上系统支持我省发展,全市商务系统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借东风、成大事、促跨越。二是即将于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流通工作会是自2007年以来国家层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流通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将亲自主持并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今年乃至今后做好商务工作的又一大“利好”消息。当前,商务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各级领导关注的热点。三是我市加速从“洼地”上崛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竞相迸发,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区五城五带”、“二环四路经济带”、“六大生态”建设,必将吸引生产要素的加快聚集,为商务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外部动力。可以说,商务经济高歌猛进、跨越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三)全市商务经济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内部条件。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看,我市商务经济主要指标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00亿到400亿用了5年,从400亿到500亿只用了2年;实际利用外资2009年突破1亿美元,突破2亿美元也只用了2年;全市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2009年突破20亿美元用了5年,而2011年突破30亿美元只用了1年,应该说,全市商务经济加速发展大势已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再从另一方面看,2011年全市商贸流通行业在建项目总投资达到150亿元,在谈拟建的项目总投资达到500亿元,商业投资已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新热点;全市商务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逐步理顺,多层次、广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全市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已有3家,年销售额达30亿元的零售商业集团今年也将诞生,全市商务经济加速发展的内生动力空前增强,势头良好,趁势而为、大干快上的时机已经来临。

综上,我认为完成今年省市下达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和“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危机意识和拼搏意识,坚持“跳起来摘桃子”、“沉下去抓工作”,按照“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要求,负重前行、奋力登高,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全市商务工作的全新局面。

三、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为契机,按照省、市明确的经济工作总基调、总目标和总要求,坚持内外并举、科学发展,紧扣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爽爽’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定位,抓住“五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

(一)以建设区域性大都市型消费购物中心为重点,在扩大消费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提升广域辐射力、增强产业聚合力、提高便民服务保障力”的思路,以“优化布局、业态升级、产业融合、市场主体培育”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商业广域辐射力和服务保障力,扩大消费规模。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绝对值突破700亿元。

一是加快优化调整城市商业布局。按照“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和“世界眼光、国内一流、特色”的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中华中路、公园路等中心城区商业网点业态调整,规划“三区五城五带”、“二环四路经济带”配套商业网点建设,抓好花溪大道沿线商业业态布局,择机发展奥特莱斯折扣店和免税店,高品位打造城市商业景观,提升商业档次、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区域性大都市型消费购物中心。

二是加快推进大型商业项目建设。围绕中华中路高端商业区和金阳新区两大城市核心商圈以及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大力培育彭家湾、会展城、北京路、纪念塔、大营坡等城市新兴商圈,重点抓好保利国际购物广场、银海元隆、苏宁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力争保利国际购物广场、银海元隆购物中心、花果园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项目年内建成试营业,奥特莱斯项目落地。积极争取获得国家离港免税政策支持,在中心城区已有或在建的城市综合体中设立进口商品免税店,全面提高城市商业品味和能级,提升广域辐射力。

三是促进商旅文协同联动发展。紧紧抓住我市旅游及文化产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商旅文联动,加快推进为多彩城、南明河城市流域旅游文化街区、清镇国际旅游休闲体育度假区等大型旅游发展项目配套服务的餐饮和商贸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小吃城、美食一条街及青岩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商贸小镇;抓住中超足球联赛落户和“酒博会”、“避暑季”、“温泉季”等系列展会活动举办时机,持续打造欢乐购物季、美食节,以节造势、以会兴商,强化旅游六大要素中的“吃、购、娱”功能,吸引和扩大外来消费。

四是培育大型商业集团。支持星力、国贸等大型商业零售集团通过兼并重组,跨区域连锁经营、上市直接融资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年内培育1-2家年销售总额达30亿元的大型商业航母。申报商务部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港,鼓励我市国贸集团等大型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扶持“贵商网”、“万汇通”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五是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商业。深入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实施社区商业“双百工程”,全年建设社区生鲜直销点(便民市场)100个,确保建设家政服务社区连锁门店20个、力争建设30个,培训家政服务人员4000人。

(二)以建设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为重点,在提高批发市场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立足、面向西南、辐射泛珠三角及东南亚”发展定位,坚持“园区化、复合化、多元化”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以大型批发商为主导、供应链为连结、新型营销方式为支撑,通过有形和无形市场相互融合,全面提升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力。力争全市批发市场商品交易额突破800亿元。

一是调整优化大型专业市场布局。编制出台《市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规划》,按照市政府关于规范全市商贸批发市场布局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筑府发〔2011〕65号)精神,抓好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关闭搬迁,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和酒类、茶叶交易市场。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强化我市批发商业在全省的核心地位,强化与成渝和泛珠三角地区差异化发展和分工。

二是加快推进综合性市场功能集聚区建设。围绕十大工业园区,以工业+物流+市场聚合发展模式,促进共生耦合。重点抓好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二期、国际汽车商贸城一、二期、西南国际商贸城一期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确保4月底前基本完成花溪大道沿线汽车市场的关闭搬迁工作;加快东方金属材料交易中心异地搬迁改造,“腾笼换鸟”,“引导主城区大型专业市场向二环四路城市带周边聚集发展”,在中心城区培育以百货零售服务业务重点的业态。全年力争重点专业(批发)市场固定资产投资达20亿元。

三是大力提升批发市场服务功能。推动传统交易市场形态向现代专业贸易中心转变,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的交易中心和网上交易平台,发展期货交易、合同交易等高端交易形态,重点支持“东方金属网”、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设,力争将中药材、茶叶纳入交易所挂牌交易品种,白酒交易所年内挂牌成立。

(三)以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为重点,在物流配套服务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立足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定位,依托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站场节点及十大工业园区和市场园区建设,通过“产业联动、共生耦合、聚集发展”,全面提升物流配套服务和互动发展能力。力争全市社会物流总收入增长15%,达到280亿元;物流增加值增长15%,达到130亿元。

一是调整优化物流节点布局。编制完成《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2012-2020)》、《龙洞堡空港物流中心规划》。依托改貌铁路货运中心、龙洞堡机场,规划建设花溪改貌国际集装箱和龙洞堡国际航空物流两大国际型枢纽型物流园区;立足全省、连接西南地区、面向“珠三角”地区,加快建设扎佐、金阳、清镇(贵安)三大区域性物流园区;依托陆路交通节点,规划建设白云、小碧、金华三大公路物流港,形成高端化、专业化、园区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二是加快物流园区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清镇物流园区、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扎佐物流园区及龙洞堡物流新城、息烽九寨物流园区、花溪工业商贸物流园建设,全年力争重点物流园区新增投资达10亿元。同时,力争在空港物流中心规划中,依托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双龙新区电子商务物流基地,争取海关支持,建设龙洞堡保税物流中心。

三是积极推进“无水港”建设。支持香港胜记仓集团、人和集团等企业在改貌物流园区附近建设“无水港”,以“无水港”项目为龙头,整合“无水港”、“公路港”及铁路物流中心的“两港一中心”建设,明确“无水港”功能定位及近远期规模和发展秩序,推进“无水港”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力争“无水港”建设在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扎实推进城市专业配送车队试点,积极稳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制定《市推进西南区域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电子商务港,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穗黔物流、商储胜记仓、山水物流等本地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物流企业设立物流服务外包后台服务中心。

(四)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为重点,在提升经济外向度上有新的突破

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工业园区、开发区、出口基地“三轮驱动”,外企、国企、民企“三箭齐发”,以外资促外贸、外贸引外资、外经带外贸,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更有效地发挥全省对外开放制高点的引领作用。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外经工作实现“零”突破。

一是突出抓好园区和产业招商。按照“突出世界500强,现有产业中的上下游延伸和横向配套项目、关联度高的新业态项目”的要求,围绕我市工业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扩大产业招商规模;坚持把发展外向型产业作为外资工作的着力点,抓住沿海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遇,积极承接东部出口型、加工贸易和服务业企业,重点推进美国贝克公司云计算、华润集团、洛克菲勒基金管理公司、奥特莱斯“芭蕾雨”、法国液空、法国欧尚、人和新天地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跟踪对接和落地,促进香港新世界、中渝置地、地利农产品物流、北控水务、詹阳重工等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保障企业自身配套和扩张需求,实现“二次招商”和“以商招商”,以利用外资为突破,改善外贸结构,带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二是大力扩张进出口规模。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对32家重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稳固和扩大磷化工、轮胎、欧比手机等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花卉、白酒、烤烟、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土特产品的出口。同时,抓好LED蓝宝石衬底材料、贵钢等企业成套设备进口,积极扩大橡胶、硫磺、燃料油、电解铜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充分发挥轮胎、瓮福国际、振华科技等外贸企业业务广、渠道多、客商密集的优势,以好的出口产品吸引外资,以产品走出去带动技术、资金、项目和劳务走出去,使外贸进出口的小循环变成“三外联动”的大循环,为我市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和组织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和境外投资。重点支持七冶马来西亚冶炼炉建设项目、中铁五局加纳承建公路项目,通过分包国外工程,带动产品出口;积极鼓励中陶石油支撑剂公司在美国设立办事处,詹阳重工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售后服务处、瓮福国际在南非、印尼设立办事处,轮胎在欧洲、北美设立分公司。重点组织参加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欧洲精细化工展、南非工程机械展、美国汽车展等国际展会,深度开发东盟自贸区市场,巩固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开拓中东、印度、非洲、东欧等新兴国际市场。通过“走出去”吸引国外客商来我市投资兴办外贸出口生产型企业,进一步拓宽我市的利用外资渠道,提升外贸和外资水平。

四是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促进平台。协办好酒博会。积极争取商务部的支持,高标准协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持续打造,把“酒博会”办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促进平台。着力推动开发区和出口基地建设。依托我市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修文陶粒支撑剂新材料等2个国家级出口基地、皓天光电LED新材料等6个省级出口商品基地以及数字内容产业园等2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继续申报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力争白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花溪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颁布实施的机遇,全力协助高新区做好综合保税区的申建工作,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平台。制定、出台鼓励利用外资、外贸发展和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整合资源,加大在资金、规划、土地、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口岸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在进出口过程中报关、融资、担保、运输、退税等瓶颈问题,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五)以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为重点,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食品安全和便民服务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扩大对接规模,力争年内全市大型超市全面实现与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直接对接;支持地利集团等流通企业建设社区生鲜直销点;依托瀑布冷链物流中心、黔五福鲜肉冷链物流系统等项目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支持鼓励定点屠宰场建设鲜肉直销店。为“保障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做贡献。

二是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设专业配送中心2-3个,进一步提高农家店销售商品的统一配送率,建立农家店退出机制,提高农家店服务质量,年内“万村千乡”农家店覆盖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推进农家店信息化建设;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猪肉等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依托定点屠宰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冷库项目建设,建立猪肉、食糖等重要商品政府储备制度,落实补贴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加强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产销衔接和跨区调运;完善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和调运机制建设,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四是推进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商务部有关文件精神,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启才实业有限公司等7家“放心酒”示范店开展酒类流通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成市商务执法大队的组建挂牌,推进12312商务举报投诉工作;规范屠宰行业管理,加快开阳县、修文县定点屠宰场升级改造步伐,力争息烽县开展定点屠宰场升级改造,推进牛羊肉定点屠宰,深入打击私屠滥宰,确保“放心肉”、“放心酒”供应。

五是打好农贸市场整治战役。巩固“三创一办”的成果,根据《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完善市场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达到环境清洁、经营规范、秩序优良、群众满意的目的。

今年,我们还将加强市场监测,加强对餐饮、家政、美发美容、成品油、废旧物资回收、特许经营等行业的监管。深入推进“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务实、勤奋高效”的干事氛围。

四、当前需要特别强调的几项工作

(一)吃透2号文件精神,抓好项目编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以及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全市商务系统的干部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学习、吃透精神,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紧盯2号文件明确的把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内陆开发型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战略要点、项目支撑和政策支持,“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学会用项目编报争取中央加大投入特别是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加快转型”,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全省及国家盘子,抢抓机遇,推动跨越。

(二)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商务工作“开门红”。今年4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召开。各区(市、县)及其商务主管部门务必按照第九次党代会和赵克志省长在省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以及李再勇市长在市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上的要求,认真分解落实全年特别是一季度的工作目标任务,切实做到“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并将目标具体落实到分管领导、分管处(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形成“千钧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目标”的工作合力。同时,要加强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抓好日常调度,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确保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4篇:家政服务应急预案范文

一、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

(一)切实抓好粮食等农作物生产。认真落实和深入宣传各级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多种晚稻。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抓好田间管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节本增效技术,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粮食扩面增产。积极推进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经营。同时,要抓好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竹笋、中药材、蚕桑、花卉苗木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努力夺取农业丰收。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深入实施畜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特色养殖,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按照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节约高效的要求,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各地要将畜禽规模场、养殖小区建设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落实畜牧业生产用地。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支持温丽台地区和山区、海岛发展特色畜牧业。

(三)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和生态渔业。大力推进“山上浙江”建设,实施浙江省现代农业——竹(干果、油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加快发展高效生态林业。以生态、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实施“生态强渔富民行动计划”和“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行动计划”,提升水产品品质。推进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设施渔业。支持发展浅海养殖和稻田养鱼等生态特色养殖。

二、抓紧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

(一)抓紧制订农产品品质提升规划。各地要认真分析现有农业主导产业,明确发展定位。对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抓紧研究制订品质提升规划和品种、品质、种养技术、加工等提升措施。认真落实柑桔、油茶等品质提升的政策。

(二)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良种应用情况调查,推出一批良种目录,并组织好种子种苗供应。继续支持引进、推广、选育优良品种,抓好地方特色优良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以果品、蔬菜、茶叶、食用菌、畜禽、花卉、林木、水产养殖等为重点,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主导产业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

(三)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围绕做大农业高科技产业和做强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创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快实施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千斤粮万元钱”、“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努力扩大应用面。强化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三位一体”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四)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以及地力难以提升的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支持引进国外先进设施、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省级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实验园建设。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深入实施“百万亩喷微灌工程”。加快开展以竹林为主的山地设施林业建设步伐。实施百万亩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广生态养殖、生态修复技术,逐步将相关设施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五)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抓紧制定实施新一轮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强镇(乡)。通过建设示范区、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指导等途径,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整合农产品品牌资源,加强品牌培育、宣传和营销,形成优质优价的导向机制。

三、切实加强农产品营销工作

(一)抓好主要农产品收购。认真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油菜籽托市和入市收购等政策,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防止发生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及时做好订单粮食的收储和奖励政策兑现工作。认真落实食用油储备规模,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直接入市收购油菜籽的,收购价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托市收购价格。鼓励千镇连锁超市开展农产品收购服务。建立多元化的蚕茧收购体制,完善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二)加强农产品市场预警和调控。加强农产品产销动态和价格信息监测,及时预警信息。继续实施奶粉临时收储政策,适度扩大国产奶粉收储规模,国家原料奶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09年12月底。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牛奶加工企业收购原料奶,防止发生“倒奶杀牛”现象。

(三)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培育以经纪人为主的农产品购销网络,鼓励经纪人组建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鼓励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多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城市农贸市场要专门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窗口,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对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深入开展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活动,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继续办好省农博会、浙江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会、森林产品博览会和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等展会,支持重点外向型企业参加境外食品展示展销活动,拓展农产品市场。2009年,对参加境外农产品展览和专场推介活动的,摊位费、公共布展费继续给予70%的财政补助,其中对省商务厅组织的重点展会摊位费给予全额资助,对参展人员经费按不同参展地域给予适当补助。

(四)优化农产品营销环境。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对国家开展的“双百市场工程”,要制定配套政策并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培育我省2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进一步优化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口岸通关程序,继续按照国家政策减免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费,发挥区域检验检疫机构合作机制作用,推进相关农产品出口信息的共享和互认。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2009年省级外经贸企业支出保费由省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给予50%的资助,市县外经贸企业给予10%的资助。及时、规范、客观、公正地向社会食品质量检验信息,避免炒作农产品质量个案问题,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营销环境。

四、努力增加“三农”投入

(一)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生产、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燃油补贴等政策。对已经明确的政策性支农资金,要尽早下达到户、到项目。对农业机械、设施农业等,可预下达次年度扶持项目,动员农民群众先投资。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涉农负担年度专项考核,对农民负担较重、问题突出、涉及农民负担较多的地方实行农民负担综合治理,确保农民负担持续减轻不反弹。同时要落实好医疗、养老、教育等改善民生的相关政策。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督查,确保补贴政策公开透明运行、资金及时兑现到户。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力度,尽可能扩大授信额度,简化审批程序,实施利率优惠。要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收购、加工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信用记录好、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农业龙头企业,在贷款展期、续贷和项目贷款宽限期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探索开展农业设施大棚等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抵押贷款和海域使用权、股权、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及农房抵押贷款等抵质押方式创新,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拓宽支农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行省农信联社开发的“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丰收小额贷款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扎实抓好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的评定工作,夯实丰收小额贷款卡发行基础,扩大“三农”金融服务惠及面。

五、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创业就业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坚持发展、规范、提升并举,帮助具备条件的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和推介,并借助旅游、工会渠道,加大与城市社区的对接,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消费。允许将收费低于政府定点采购标准的“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园),优先列入政府会议采购定点,引导政府部门把小型会议放到农村去开,鼓励机关干部在出差期间到“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园)住宿。

(二)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加强政策引导和信息对接,大力培育和扶持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村、重点企业,动员企业将合适的产品或生产环节向家庭扩散和延伸,帮助农民就地就业增收。

(三)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大对低收入农户产业开发、培训就业、下山搬迁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加快推进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试点。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民从事来料加工业,拓宽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有关单位要加大对结对帮扶地区的产业开发扶持力度,增强“造血”功能,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四)落实农民就业创业政策。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精神,落实和完善促进农民就业的政策,落实城乡企业减负稳岗措施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等政策,促进农民就业。同时,要在贷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技术供给、业务辅导等方面支持农民创业。充分开发利用政府、集体掌握的就业资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集体物业管理,应尽可能多安排当地农民就业。

(五)继续抓好农民培训工作。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再就业技能培训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农民意愿,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农民就业服务。继续抓好信息对接、政策咨询、劳动力交流等一条龙式农民就业服务。办好浙江农民信箱“就业信息专场”,各地要落实责任部门,组织采集企业最新的招聘用工信息,组织动员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农民就业需求调查。农民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要定期收集和编辑招聘信息,及时更新信息,确保真实有效;农业部门要组织村级信息员上门为未开通浙江农民信箱的农户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

六、深入推进农村经营机制创新

(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各地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认真研究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离乡农民和兼业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鼓励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出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土地流转指导、管理和服务,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设土地承包流转信息平台和纠纷仲裁机构,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认真落实土地流转配套用地政策,促进规模经营。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引进国外先进加工设备,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等专项资金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支持。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化建设与再合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支持务工返乡农民、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土地流转等途径成为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民营资本投资发展农业。

(三)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基地开发,发展“订单农业”,加快形成规模化家庭经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企业,特别是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与生产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服务组织和农业经营者。完善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多位一体”合作机制。

(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完善主体改革成果,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山林产权。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新体系。

七、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康庄工程、强塘固房、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标准渔港、标准鱼塘以及动物防疫工程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建房,扩大农村内需,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结合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连片规模经营、基础设施完善的粮食功能区,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切实抓好村庄绿化、沿海(长江)防护林体系、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加强林区作业道特别是竹林道建设,改善林业生态和生产条件。对一些生产上急需、从长远看必须建设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要抓住当前原材料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尽早建设。

八、认真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周密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确保安全度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储备制度,严密防控重大动植物疫情。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快建设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加强对各类渔船特别是远洋渔船的安全检测和管理。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

第5篇:家政服务应急预案范文

(一)三社联动,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今年,我们紧抓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民政部共建“__民政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契机,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工人才队伍培育,“三社联动”创新社会基层治理体制已初步形成。

1.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1)巩固“三多”清理成果,减轻基层负担。今年,我市强化监督机制,进一步筑起村(社区)级事务“防火墙”。一是推行村(社区)事务准入制,把好村(社区)事务准入关。今年3月和9月,我们启动了2次村(社区)事务准入申报工作,累计收到5项申请,报市社会建设和综合治理委员会审批,获批3项,严把准入关口。二是梳理村(社区)组织依法依规履行和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项。共梳理出依法依规履行事务40项、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务43项,该事务清单已报市委法治办,目前正处于发文阶段。三是建立村(社区)事务监督机制,对违反村(社区)工作事项审核准入制度的行为,镇(街道)、村(社区)应及时向市纪委、市考绩办和市社工办反映或举报,由市纪委、市考绩办、市社工办受理并及时制止。

(2)推动城乡社区建设。一是打造城乡社区示范点。今年7月,我市积极开展城乡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__、__、__、__、__共5个社区结合各自优势特点申请了该项目。截至目前,这5个示范点已初步形成,并计划于2016年进一步完善。二是开展城乡社区对口见学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切实解决城乡社区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我市开展了城乡社区对口见学活动。到今年11月底,对口见学活动覆盖全市30%以上的城乡社区。

(3)全面完成“两约”修订工作。我市于5月底全面启动“两约”修订工作,并于9月份完成该项工作。各村(社区)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六城联创、平安建设、民主参与等重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写入“两约”,推动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落实到基层。

2. 推进社会组织培育

(1)积极推进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建立社会组织公益广场,为进一步扶持公益组织的发展,于3月底建成了__公益广场,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共有31家公益机构和9个公益项目入驻。目前,__公益广场为__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截止11月底,公益广场开展各类讲座、培训80余场,服务社区居民6000余人次,成为我市“三社联动”又一有力抓手。二是完善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运作机制。今年,通过公开征集、项目优化、项目评审等程序,共资助24个公益项目42万元。坚持发挥社会组织发展基金种子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整合社会资金,2015年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实现对社会组织的资助达70多万元。

(2)积极完善社会组织监管机制。严格年检把关,重点加强社会组织财务监管和未及时换届社会团体的监管。2015年应检726家,已检726家,年检率达到100%。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进一步提升评估工作整体的专业性、公正性,2015年共有20家社会组织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获得等级评估等社会组织增长20%。利用社会团体换届等契机,指导社会组织设立监事会等,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3)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市政府出台《__市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暂行办法》、《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两个制度文件和《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目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年度指导目录》、《__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第一批)》等三个目录,构建了以《总体方案》为蓝本,《职能转移办法》为规范,“职能转移、购买服务、承接组织”三大指导目录为配套,相关具体运行机制为辅助的政策制度体系,明确了108项政府转移职能和59家具备承接资质的社会组织,有效推动了承接政府职能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培育

今年,全市新增各级社会工作者192人,其中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8人、助理社会工作师3人,__中级社会工作者57人、助理社会工作师175人、社会工作员35人。我们在壮大队伍的同时,还注重社工实务能力的提升。8月份,我们委托浙江大学举办了“__市‘三社’领军人才实务研修班”,选派约50名优秀社工赴浙大玉泉校区开展封闭式研修学习。

(二)堵疏结合,大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今年,__市以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为主抓手,围绕“禁新改旧”、“堵疏结合”、丧葬陋习整治,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1. “禁新改旧”,创新__白化治理模式

一是大力加强“禁新”工作。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重点对私坟“禁新”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民政局建立了私坟“禁新”工作“片长制”,严防__白化回潮。同时在去年__镇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__白化治理监察系统平台,大大提升__白化治理的监察效率和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共拆除各类私坟1228座并实施生态化改造。

二是加强“禁新”源头治理,全面做好骨灰流向跟踪管理工作。总结翁垟街道骨灰跟踪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向全市各镇街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多次对各镇街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完善全市私坟普查管理系统,针对漏登私坟开展补登工作,要求全市各街道依托该系统,对每例办丧的骨灰流向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骨灰流向跟踪管理率100%。

三是大力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__白化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甬台温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铁、104国道两侧视线内的私坟实施生态化改造,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消除视觉污染,尽全力保护绿水__。今年以来,全市生态化改造各类私坟645座。

3.坚持疏堵结合

,加快推进殡葬设施建设一是大力推广建设公益性公墓。建立健全生态公墓审批制度,生态公墓建设项目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形成由市审批管理办公室牵头,民政、住建、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并联审批机制。截至11月底,全市共审批生态公墓140座,其中经营性公墓2处、公益性生态公墓138处;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95座,覆盖行政村829个,覆盖率达91%。

二是大力加强对全市各类公墓的管理。从5月中旬开始,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的经营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墓地、公益性遗体墓地和村级非法联建墓地,全部进行普查登记,历时4个月,共普查登记各类公墓467座,全面顺利完成公墓普查登记工作,普查登记率达到100%。同时,针对公益性墓地开展年检工作。从6月中旬开始,历时4个月,共登记公益性骨灰墓地84座,合格率达到95%。

三是加快骨灰堂建设。近年来,我市在大力推广和建设公益性生态公墓的同时,结合实际在__、__两个镇开展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试点,目前正在审批中。5月中旬,市民政局副局长__带领__、__、__等镇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赴__学习考察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工作,形成《关于__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工作的考察报告》供市政府研究参考。

四是实施困难群众墓葬免费政策。自2013年政策出台以来,今年继续针对农村五保户、三无人员、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困难群众墓葬免费政策。截止10月底,今年已为9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公墓。

(三)养老为先,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工作

养老服务项目是__市政府2014年十大为民办事实项目之一。今年,我市坚持以养老服务工作为重点,在政府加强“兜底”保障的基础上,着手建立适度普惠的民生福利体系。

1. 着力推进养老服务工作

(1)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一是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今年,共新增养老床位1650张,其中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50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84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060张。二是推进居家养老。今年新建了照料中心158家,其中设有助餐点的有97家。根据陈一新书记讲话精神,我市在__镇开展居家养老全覆盖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33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全部投入运营,可为__镇6300余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三是切实推进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养老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440人,已集中供养443人,集中供养率100%,城镇“三无”人员5人,已集中供养5人,集中供养率100%。市财政补助五保供养经费366.32万元。

(2)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工作。下拨资金418.68万元,对3874人开展养老补贴服务,通过购买服务帮助失能、高龄、独居等老人解决看护照料、卫生保健、生活护理、精神关爱等方面的困难,有效助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3)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培训机构进行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今年培训养老护理员420人,家庭护理员6000人,全面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2.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1)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着力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的程序,积极进行动态调整,共调整和取消低保对象703户1259人,新增289户467人,将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65元调整为503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20元调整为670元。截至目前,共发放低保金3541万元。

(2)扎实做好大病医疗救助。出台新修订的《__市医疗救助办法》,及时增加了重特大病种和救助额度,提高了救助标准。并与市一医、二医等4家医院签订了城乡医疗一站式救助服务协议,开展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有效缩短救助流程,提高救助时效。截至目前,共为2242人次城乡困难家庭人员提供医疗救助。下拨医疗救助1628余万元。

(3)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指导各镇、街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避灾示范社区建设,今年已创建国家级一个。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工作。我市__镇四都社区和清江镇南塘社区参加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避灾安置场所390个,其中避灾中心17个,避灾点373个。

(4)加强孤儿及困境儿童救助管理。一是加快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根据〔2015〕3号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我市启动市福利中心建设工作。该中心集儿童福利、养老等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5700多平方米,床位数450张,总投资3750万元,预计在2016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房产交接工作。二是加强孤儿及困境儿童救助资金管理。完善孤儿及困境儿童救助的申请、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的程序,积极进行动态调整,截止目前,我市共为29名在册孤儿发放孤儿生活补助费34.6万元;为62名在册困境儿童共发放基本生活费补助62.6万元。

(4)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一是继续将临时救助款直接下拨给各镇(街道)以直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临时生活困难。今年共计下拨资金446万元;二是加强爱心驿站创建工作。在各镇、街创建爱心驿站,委并委托社会组织和社区人

员在第一时间帮助老百姓解决急救难问题。三是搭建临时救助新渠道。积极探索以镇(街道)开展临时救助为主,社工介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社工的主动性和专业性,在为困难群众开展临时救助的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保健、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慰藉等服务。(5)加强救助管理工作。据统计,今年共计救助、求助人员563人次,劝助、引导500余人次,精神病330人次、未成年32人次、60周岁以上12人次,危重病人1人次。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发放棉被17条、棉大衣15件,保暖睡衣10套、保暖内衣13 套、棉鞋12双等物品。

(四)求真务实,着力推进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

今年,__市切实把优抚安置工作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优抚安置工作的有序开展。

1.做好优抚工作。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按照我市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随经济增长的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做好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数据库建设。推动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保障服务,截至目前,共发放重点优抚对象门诊药费128多万元。切实解决部分优抚对象的生活和医疗困难。认真落实义务兵优待政策。今年,我市将义务兵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16300元,为1098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179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社工双拥试点工作,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3家社工机构分别在3个社区开展社工双拥试点,为91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帮扶和关爱服务。省厅优抚处到我市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对该项目实施情况予以了高度评价。

2.做好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安置政策。今年,全市共接收军队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504人,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官29人,其他人员基本实行自主就业,共发放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179多万元。加强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五)统筹兼顾,全力做好其他专项管理事务

1.切实做好老龄工作。一是全面落实高龄补贴政策。今年我们按季度对90-99岁老年人高龄补助进入正常管理步调,每人每月补助100元。二是开展首届__市“老有所为之星”评选活动。8月我们通过__日报、中国__网微信两个渠道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选票,以群众投票和评委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十大首届__市“老有所为之星”。三是继续加大老年人意外险的推广力度,截止目前,共为5.3万老年人投保,全市平均覆盖率达27%。四是深化“银龄互助”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暖巢关爱行动”,通过排摸,在“银龄互助”帮扶对象中确定155名特困独居老人开展慰问,送去新年的祝福。

2. 切实做好区划地名、婚姻登记和福利企业管理工作。做好地名标准化和路牌维护工作,及时添置和更新各类地名标志,截止今年11月底共标准化地名82个,下拨镇(街道)高标经费

361740元,共设置路牌227块,门幢牌标志 7049块。积极配合市组织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在2011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加大婚姻登记规范化创建力度,做好婚姻历史数据补录,启用婚姻家庭辅导室。切实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做好注销企业残疾职工安置工作和福利企业无障碍设施规范化建设。

3. 全面提升局机关自身建设。充实局机关党委工作力量,不断健全妇委会和工会组织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不断丰富机关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对部门权利清单进行梳理,推进民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双管齐下,着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机构养老服务。鼓励工商资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进行高端养老服务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继续做好敬老院整合和功能提升工作,实质性开展敬老院公办民营运作方式。

二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明确发展方向,实现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全面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政府购买服务和资源整合为手段,通过专业化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国有资产,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覆盖率达100%。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护理员队伍建设。扩大培训范围,实现护理员、助老员持证上岗,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将护理员、助老员作为公益性岗位进行岗位开发。

(二)三社联动,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方面:一是开展全市城乡社区对口见学活动。从2016年开始,各镇(街道)对口见学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逐步打破区域界线、层级界线和城乡界线;力争到2016年5月底,覆盖60%以上的城乡社区;到2016年11月底,覆盖90%以上的城乡社区,打造一批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区。二是推进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在2015年打造5个城市社区示范点的基础上,在建成区13个城市社区全面铺开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引导多元建设主体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使社区建设成为社会管理和服

务的基础性平台。三是指导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一法两办法”之规定,认真制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对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选举程序、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要作出严密部署,并严把村民代表推选、选举办法制定、选民登记等关键环节。2.社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做好公益广场运营与管理工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技术支持,为入驻机构提供专业化孵化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二是探索构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将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纳入信用__平台,规范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推进社会组织诚信建设;三是推进政社分开工作。坚持试点先行、分步稳妥推进,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进一步理顺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四是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力度。积极配合市编委办不断拓展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项目,健全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考核机制;五是积极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继续推行第三方评估,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科学规范有序的评估机制。

3.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认真组织开展__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审工作,尽力扩大社工队伍;

二是组织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社工实务提升工程”,提升专业实务能力;三是以项目补贴形式扶持、打造一批社工机构或服务品牌;四是指导民办社工机构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向全市征集一批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五是做好宣传、继续教育、调研等其他各项工作。

(三)堵疏结合,大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一是加强私坟“禁新”治理。继续落实殡葬改革责任分级管理制度,健全私坟“禁新”巡查机制。督促各镇街加强殡葬管理队伍建设。

二是继续推行骨灰安放跟踪管理。全面实行骨灰安放流向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骨灰去向,防止发生违法违规建造私坟现象,从源头上引导生态葬法。同时把这项工作与私坟生态化改造结合起来,对骨灰安葬在私坟的,限期进行生态化改造。

三是推进公益性骨灰堂试点建设。加快__、__两镇的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鼓励条件成熟的镇街探索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切实解决群众骨灰安葬难问题。

四是大力开展丧葬陋习整治工作。继续强化源头管理,综合整治丧事扰民现象,重点抓好丧事超殡期、电子花圈车等丧葬陋习的整治,加大对非法石材加工点的打击力度。

(四)谋全局,抓统筹,全面推进其他各项工作

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推进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着力打造“阳光低保”。二是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筹资金额,完善进村入户调查记录,使患大病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完善“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平台。三是完善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提高筹资金额,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面启动困境少年儿童保护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对困境少年儿童实施有效救助。

2.完善减灾救灾体系。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害救助标准化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强化救灾物资管理。加强综合减灾工作,加强防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人民群众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