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第1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格外的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因此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教学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伴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明显的,也获得了较多的教学成就。可是至今为止依然有许多的问题存在其中,阻碍着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地位不高

虽然在近些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可是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和教学开展程度并不高,重视程度也比较有限。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以职业教育心理学为主要工作和教学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部门。这就不能够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次在期刊的制定上也没有专门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提供发表途径的期刊做为学术发表的平台。最后对于相关的教材,例如职业教育心理学材料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对于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而言就缺乏了教材的支持。

(二)发展不成熟,内容体系不完善

虽然职业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就其自身而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是相对不完善的,发展也不够成熟,还有许多的内容需要填充和完善。当前我国使用的或者是可以选择的有关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和教材只有十一本,并且这当中都没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对于研究对象也都是模棱两可,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方向和侧重点,大多数都自成一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三)研究方法单一

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式是比较单一的,从多种教材和相关资料不难看出,大多数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文献法,而真正的做到进行实证分析的实例却少之又少,这也就会导致得出的结果很难具有说服力,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价值。

(四)研究成果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学科地位不高,实际上也是因为研究成果的质量不高,无法在一些具有权威的学术期刊进行发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类学术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都是雷同的。其次一些学者和学术报告的动机过于功力,因此就会出现只是改变文章开头以及结尾,就进行再次发表,造成换汤不换药的局面。最后就是教师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不具备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成果,而那些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的学者却缺乏一线教师所拥有的实战经验。所以往往这类研究成果的质量都不高,不具有较高的学科地位。

二、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科自身地位的降低,同时对于教材和教学内容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是比较困难的。其次就是学科自身缺乏完成的体系,没有明确的学科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也会造成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当中的弊端和问题。

三、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对策

(一)抓住机遇,突出特色

学科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体现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并且进行创新,发现学科内独有的特点和发展的方向,进行提升和完善。例如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用性,职业性。一方面要培养实用型人才,直接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培养,还要不断的突出教育心理学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重视人格发展,不断创新,从而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内容体系

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方面还不够完善,大多数教材都是自成一派,很难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并且职业教育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我们应该科学的将其分为理论,实践以及具体的应用,分方向和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育教学的开展。无论是哪一学科,都不可以忽略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科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社会的挑战,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注重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充分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体系。

(三)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首先明确了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并且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局限的某一种教学方法只会抑制这门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实验法,或者是访谈法,旨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解剖和分析,从而进行教育教学。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有明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认识,探究教师和学生心理的同时获得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和成果。

(四)建立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提高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的整体地位和整体教学水平,是整个教学团队需要一起努力完成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归纳以及学术理论知识灌输;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养教师形成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还要为相关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学术的平台以及学术的机会,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从而建设起相对高水平的职业研究队伍。

结束语:

科学的认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对科学的解决对策,可以不断的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从而提升学科的地位,完善学科教学体系,获得更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以往学校不是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学校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过程,欲速则不达,难以一蹴而就。鉴于此,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相融合就成为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提供必要补充与支撑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内在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软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的支撑。其次,从某种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其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德育教学工作则是为了教会学生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加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则倚重于构建学生的自我认识、强化学生的自制力,从内容上补充了德育教学工作。

(二)德育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

德育教学工作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做指导方向。所以,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德育的“视觉”和“思维模式”去进行,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否则方向偏颇,心理健康教育易出现南辕北辙的境况。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完成效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是势在必得,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工作的契合点、互相借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会成为实现学生心理需求和教育服务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德育教学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学生的心理导师。对待学生的德育教学困难时,不是一味地呵斥或者强行禁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并遵循和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辅导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科学看待学生心理问题

在学生在校期间,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问题也大多是由心理的不平衡或者暂时性失意引起的,并不是完全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引起。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将问题定性,而更多的应该是仔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透过表象分析内在原因,然后加以心理疏导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积极改正,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创造班级良好心理环境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本身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所以,学习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老师要不断完善个人品格,塑造健康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关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2.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

有这样一种说法: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作为老师,用自己的真心与爱营造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氛围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活跃身心,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德育工作者应刷新认知,积极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心理需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班会、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同时又充实了内心,从而加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同时,学校还可以多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问必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让学生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从而不断融入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四、关注个性发展、个别谈心与辅导

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一样。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异,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达到最佳效果,需要认识到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个别学生及时进行心灵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要耐心等待,如同春播种,秋丰收一般,要坚持不懈地去沟通,关注个性发展。

五、建立家长沟通机制

教育永远离不开学习和家庭,因此,心理健康和德育融合教学必须要结合两大阵营,密切配合,形成一股合力。这就需要老师掌握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及时地与家长互动,齐心协力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素质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完成,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融入不代表可以互相代替,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真正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完善德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湘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78-79.

第3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德育 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晓之与理,动之于情,正确引导,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例如我们养成学生见到教师后,能够主动向教师问好,教师也能够主动回答向学生问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见到教师能够主动问好。我们也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同时学生通过每日擦拭微机上的灰尘,清扫地面卫生的日常劳动,使学生养成爱护微机设备,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保持机房环境卫生,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同学生日,总要买一些价格不等的贺卡互赠。买贺卡不只花掉学生很多零花钱,同时也给环境造成污染。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教学生做电子贺卡,电子贺卡可以通过网络传递,而无须纸张打印出来,修改也非常容易,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之间相互传达情意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教育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艰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较多,养成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如何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呢?由教育局倡导的爱心助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把日常的废品如纸、塑料瓶等物品积攒起来,统一由学生科把各班的废品卖到收购站,卖废品的钱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学生。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养成了学生节约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内容

“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很多不良信息便通过网络方式泛滥。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的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四、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

俗话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很多敬师爱师的好学生,但也有些学生觉得“老师教我,天经地义”。在校内或校外遇上,不主动问好,有的甚至于装作没看见,低头匆匆躲过。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让同学们把平时想跟老师说又没机会说的话,写在贺卡上,用E-mail把同学们的心理话和祝福传递给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在贺卡上写下了很多感人的话语。有的同学写:“老师,我对您的第一印象是冷酷,但接触久了,发现您是一个温柔的人。”有的同学写:“老师,希望您别生气,您一生气,我就觉得天空要下雨。”还有的同学写:“老师,是您使我爱上电脑的。”“老师:感谢您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快乐”等等,通过这一张张贺卡,一句句稚气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教师深厚的情感。

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输入一些“某某某是大天才,某某某是大”等不严肃的内容或把其它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以此为乐。为此,一方面,我们在每一台微机上建立了备份,切实有效地保护微机上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问大家:“随意删除其他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对你们个人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你们做了违反了机房规章制度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是否都希望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呢?”通过这件事,让全班同学都懂得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要求别人不删除自己文件,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删除别人的文件。增强上机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六、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在计算机教学的考试时,有的同学由于机器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造成文件的丢失,不是把情况如实向老师反映,争取补考机会,而是擅自拷贝其他同学的上机答案,以求蒙混过关。为此,一方面,对这两位同学成绩作不及格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另一方面,我们以此事为例,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是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同时,还教育学生,计算机课上教的复制拷贝知识是让大家用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非用于投机取巧,“知识要用于正道”的道理。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冯丽英.论师范生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培养[J].教师与职业,2008(01)

[2]史君.高等师范院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科教文汇,2007(12)

第4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

 

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与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 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

 

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第5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9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进行职业教学并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未来中职学生发展的大事。那么,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是,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等问题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中职生的心理困扰现有哪些?针对不同心理健康类型的中职生,教师该如何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又该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呢?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师拥有一颗爱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是教学效益提高的动力源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心灵的职业,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组织者、指导者,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发生危急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排解。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只在于传道和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为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氛围。同时教师要始终怀有一颗爱学生之心,宽容和理解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减轻其心理压力,对学生予以情感支持。因此,作为一名心理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的教育技能,更应具备健康的、较高水准的心理品质。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读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拓宽视野、塑造完美的人生,教师仅仅有课本中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社会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灵活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关注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发现其心理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新策略

当今社会,信息经济飞速发展,青少年还没有完全分辨是非的能力,尤其通过网络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引起他们跟风模仿,这将对他们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不能升读高中而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他们的自我认识很低,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而在行为方面多表现为偏执,教师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则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或误入歧途。再加上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职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加大,他们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交友恋爱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要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了解他平时的一切言行习惯等。”也就是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而不是书本。要保证课堂效益的高效性,必须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爱好等,这不仅要求教师倾注于爱的情感,更需要教师从细节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学生情况全面把握,了解细节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必要环节。

三、教师巧设目标,注重课堂艺术,凸显教学优化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体现在:

1.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心理学中,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特点,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制定中职教育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中设定合理的分层目标。例如,在教学学生个性心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分层目标。明确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认知、分析数据、调查汇总;较高要求是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后,能用自己所学的基本规律,把持自己良好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个性心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生。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心理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突发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更加主动、轻松愉快。在心理学课堂中,如果师生心灵相通、关系密切,就能较好地促进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用鼓励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用成功体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其乐融融,同时,一定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塑造学生自信完美的心灵,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依据课堂的条件,运用自身的精湛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2] 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6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整合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端正他们的行为道德规范,才能培养出健全、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德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尝试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各自起着独特作用,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使其相辅相成,符合现代教育工作整体实施的发展趋势。

1.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充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实施德育夯实了基础。个体道德内化所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础。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和完善了德育的目的和内容。学校德育目的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是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学校的德育内容侧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力图使学生正确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偏向于认识自我,强化学生自控、自助、自立的能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德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新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德育一般采用传统的知识传输型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通过谈话、宣传和榜样示范等方法向学生传输德育内容,让学生产生内化;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情绪调节、情感体验、心灵沟通、团体辅导等活动,努力促使学生自我反省,积极思考。

2.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

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引方向,其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考方法”,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如小学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关键在于如何整合才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是历史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双向借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将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其心理需要、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1.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崇高的教育工作者,其行为举止均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保证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行,学校首先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还应通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队会、民主生活会、教师思想交流会等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2.提供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

班级环境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组成的群体。班级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到在自家一样的安全、轻松。同学之间友好往来、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使学生获得良好班级环境的积极体验,尽快适应学校环境。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改变德育过程中学生被动受控的尴尬局面;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有钥纬棠J剑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自我践行,消除他们对单调说教的反感和抵制心态,缩小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品德心理的形成,归纳起来包括四个方面,即知、情、意、行,这四种心理成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让学生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从而不断融入社会的变革中。

4.协调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参与

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成长活动的两大阵地。因此,对学生进行完善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求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掌握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共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培养。学校和家庭应该与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角色体验和实践,为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提供正常渠道。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注意点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绝对不能少,也不能互相代替。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完善教育教学的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李绪臣.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277-278.

[2]叶一舵.论德育与心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第7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新课标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二者的合力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中心,信息技术的完美应用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捷径。这就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教师。

一、教师因素问题

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积极性、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教学方法与经验等。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历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积极性和应用水平等方面更显着落后。

1.教学思想、方法落后,积极性不高

由于长期与历史打交道,大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也比较保守和陈旧,对待新生事物,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认为信息技术与历史无关,不懂得信息技术照样可以教好书;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太复杂,怀疑自己是否能学会;有的认为自己人到中年,还有必要学吧?。由于缺乏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致使历史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师。年青教师虽然在大学里学过计算机,但由于对大纲、教材不熟悉,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因此不能很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做到最佳结合,所制作的课件,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内涵不够,不能适应中学历史教学。

2.计算机水平低

懂得计算机的历史教师中,大多数对计算机的应用处于初级水平。他们也只能按照参考说明书,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不能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原理,事先挑选、组合甚至用著作工具编写教学软件;不能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使计算机有机地融合在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评价和反思教学过程,从而加以改进。即使勉强制作了的课件,交互性也不是很强;学生还是在教师预先所设计好的目标中活动,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所制作的课件“科技”含量不高,表现出来的界面还不是很柔和,不够灵活;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还是比较大;还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固然中学历史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值得欣喜的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喜欢上历史课得,并且觉得学习历史是有意义;目前,最受学生喜爱的历史教学方法是多种课堂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并且用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记忆历史知识;学生们更喜欢有课前活动,特别是希望在课前能得到关于人物故事和电影片段等资料背景;学生更喜欢把历史课上得活跃、直观的老师,而不喜欢在课堂照本宣科的老师。这些现实恰恰是我们历史教师所愿意看到的并且又给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学生的要求大部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都能达到。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设计上,要能够准确找到与基本历史知识的最佳契合点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学生因素问题

学生问题涉及到学生年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适应性等,这些都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1.学业基础不牢

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将影响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相当部分学生由于认为历史学科内容又多又枯燥,令人生畏,导致历史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每况愈下,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不看好。为此,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十分脆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很难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全部完成。

在教学实验中,一般来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高的,但这并不是由于学业基础好而自发的;而是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是对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怎么能结合在一起而感兴趣。一旦学生对其好奇心消失了,教学效果将大受影响。

2.计算机素养不高

要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学生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素养是不行的。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很不平衡,沿海比内地好,城市比农村好,重点校比普通校好。另外,学生对计算机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实际操作能力低。学生中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其操作水平较高,其他则不然。如在教学实验中,就暴露出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不熟悉,教师还要花时间去辅导,这就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还不适应,习惯于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学习观念陈旧,这也影响教学的效果。

学生的现实是多种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短时期内的改变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把握他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诉求,这样才能逐步改观。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信息技术大潮和新课标的要求,要充分认识自我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备课,认真设计教案,同时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历史场景通过各种途径展现出来。创设教学情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使干巴巴的历史概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8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一步,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大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难道不是始于观察吗?

从观察能力培养的场所来看,有校内、校外两大活动场所。校内观察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地震观测与预报、天文观测等;校外观察渗透在地理旅行、参观、测量、采集标本(岩矿、土壤、动植物标本)等一系列活动中。结合建成不久的“两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及宜万铁路)工程,组织学生就近考查一些新劈的地层断面,研究该区域地层曾经的环境。

观察能力培养还讲究训练技巧,如观察不同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要考虑顺序,角度、远近、高低、天气、季节等情况,如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情况下,观察效果不一样,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想象和在想象中观察。

二、培养思维能力

留美博士周兰照先生谈道:“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启发思维为主的学习,还在中学阶段,就普遍让学生做课题。”笔者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疑推进法

将某章节的内容设计成若干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看书、思考、讨论;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展示,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可以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专题研讨法

给出某一专题,让学生搜集资料,例如,以“温室效应将给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等为专题,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搜集资料,然后组织一场“地理小论文交流会”或办墙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三、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十分强调“手脑相长”的教育原则,他曾指出:“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学生在课内获得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活动获得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教师在组织相关内容的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大胆开展一些实践操作活动。

第9篇: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心理教育;学校体育健康课;终身体育意识

中学体育健康课是在学校内以身体练习、学生活动为基本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的学校活动,有着独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以外,并具体强调了心理健康练“身”,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把握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健康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心理教育于体育健康之中。

一、体育健康课开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1.场地器材、经费保证、专业教师普遍不足

学校场地设施配备有限,教师专业、编制受限、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紧张。这些硬件上的问题已经制约着学校体育健康课的基本开展。

2.体育健康无法得到广泛、普遍重视

很多学校的体育健康课几乎成了“杂课”,更遑论经费保障了。学校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家长对文化成绩的“一边倒”认识,社会的功利、浮躁心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体育健康学科的态度认知,进而造成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体育健康的重要性。

3.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不高,课堂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配备根本无法保证体育专业的人才选拔,甚至有的用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而事实上体育健康课与其他理论学科不同,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包括德育、心理教育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但部分教师的文化素养存在不足,影响着学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质量。

二、德育、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朱永新教授曾这样诠释理想的体育:“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暗示促成效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体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过程。本人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运用好心理暗示:(1)适宜的心理暗示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保持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的每次练习都富有成效。如在耐力练习中,教师少报成绩,通过心理暗示,让学生觉得每一次成绩都在改进中进步,这样学生即使疲劳了,也不会产生厌倦心理。(2)教师的示范也有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如果教师示范效果不好,学生接收到的是危险信号,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掌握动作。如,在跳高练习中,将达不到标准的学生集中,在学生不察觉的前提下降低高度,要求学生注意动作要领,分散学生的恐惧感,这样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3)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也有暗示作用。如,在跳远练习中,教师站在起跳点以手势暗示学生做踏点起跳练习。教学实践证明:适宜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调节学生的心理,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生态度与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悦情感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比如,笔者在足球运球训练中采取男女混合小组比赛的形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得以很好的体现。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通过解决困难品尝成功的快乐。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诱导其自主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指导调节情绪,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其树立自信,培养坚强意志。

3.消除畏难提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教育学生正视困难,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品尝胜利的喜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良好的示范、鼓励的语气、及时的纠正、正确的帮助和保护,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消除畏难心理、消除顾虑,有信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运动技能。学生小丁,个高体瘦,腿长。由于身体瘦弱,其在篮球场上的表现却不能与他的身高成正比,常常被身强体壮的队员撞倒,比赛时往往成为同学的嘲笑对象,几次下来,小丁越发自卑,甚至有点自闭倾向了,随后的篮球赛再也不愿上场。笔者与班主任沟通后发现,小丁心肺功能突出,热爱长跑,只是由于身体瘦弱,故而对力量型的运动有些畏惧情绪,篮球赛让他打中锋位置真是勉为其难。发现问题症结后,我把小丁招来,加入了学校的运动队,重点训练肌肉和力量,一段时间下来,小丁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在举行的1500米长跑比赛中拔得头筹。笔者结合其对足球的热情,硬是让小丁成了市中学生足球联赛的“最佳守门员”,小丁同学找回了自信和笑容。

4.后进转化齐发展

后进生指的是部分先天运动细胞较弱、肥胖、学习运动态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这类学生的发展工作:(1)要求教师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到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身体素质,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干预。(2)关心爱护、对症下药。对这部分学生,要和他们做朋友,以鼓励表扬为主,根据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3)激发个性、耐心指导。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后进生”,承认每个个体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促进其个性发展,在尊重个体的同时,还应该耐心找准问题,提出纠正办法,坚持不渝。

三、几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