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会场精彩纷呈:三界精英面对面对话
论坛主会场形式新颖,别开生面。与会传媒业界、学界、技术界三方精英及各方专家围绕媒介融合的内容、模式、形态、现状、影响,以及中外媒体融合比较等话题进行对话。
传媒专家陆小华指出: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新技术的产物,应当说,受众的需求更是媒体融合的动力。“今天传媒发展趋势是移动化变革。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获得信息,这就要求传媒作为内容生产者以快捷的方式生产。边生产,边传播,边消费,这样的模式实际上给整个生产流程的建构和理念的形成都提出了要求。全能记者并不是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才能真正地提高效率,才能真正促进传媒融合。”陆小华认为:今天的传媒发展趋势给整个媒体生产流程的建构和理念的形成都提出了新要求。
上海证券报社长、总编辑关文结合报纸实践,把中国现阶段的媒体融合分为“互动”和“融合”两个层面。“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全国性的媒体,包括财经类的媒体,有融合的要求和意愿。财经类报纸要借鉴网络或者其他的终端形式,把即时的、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第一时间传播给读者。融合是解决媒体形态,而互动主要是解决手段。”
芝加哥论坛报执行副总编辑马克认为:融合的话题不是困难的话题,但是把这个话题带回编辑部,真正实施这个战略,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媒介融合的情况下,希望媒介融合技术和数据技术使业界能够利用更多的媒体平台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佛山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龚嘉明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整合容易融合难,物理的整合像人的队伍、资产这些整合还比较容易,但是讲到融合,尤其是宣传新闻业务,非常之难。”
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表示:媒体融合是一个趋势,但是它也存在一个相反的趋势,就是它的分化。他认为,媒体越来越多地要从单向的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的、个性化的传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也提出:当下世界媒介的发展潮流不仅有媒介融合,也有媒介的分化。在强烈的竞争之下,一些传统的媒体正在强化自己的专业性。
凤凰集团多媒体副总裁、凤凰周刊社长孙谦提出了媒体融合“中央厨房”的概念,凤凰正在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中央厨房”这个构想。新华社副总编辑夏林指出:首先,技术的推动使媒体格局发生了变化,迫使电视、电台、报纸、刊物都在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要用快讯去不断地更新网络信息,比如把快讯的内容严格限制在70个字内(因为这正好是一条手机短信,若超过字数,手机报就很难使用了)。其次,实践的变化推动了理论的创新。现在新闻定义完全可以改写成: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直言媒体融合仍有几大问题亟待解决。他认为,媒体的融合需要跨媒体的组合。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在他看来,目前可以称得上实现媒体融合的平台只有互联网。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的结合,盈利的前景如何?”还有,“现在媒体主要传播的是新闻,媒体融合的新闻和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区别到底何在,难道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就是融合?”融合的媒体将会对新闻的内涵带来何种变化,现在不过是满足了人群从不同的渠道来看同一条新闻而已。此外,除了突发性新闻,“深度报道、综合报道是不是适合做?融合新闻是不是能覆盖所有的新闻题材?”新华社原副社长、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马胜荣教授对以上问题持有类似的观点。
当前,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大趋势已经拥有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挑战,对如何有效地进行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问题,专家各抒己见。大部分专家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重点并非仅仅是全能记者的培养。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飞教授谈到:“高校要坚守的就是怎么样来讲故事,这才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难点问题。”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张军提出中肯的建议:希望高校在注意培养学生多媒体素养的同时,不要忘记最基本的新闻技能培训。香港大学新闻总监陈婉莹教授指出:媒体融合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高校教育架构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其实媒体融合是所有专业都可以用来促进自身更好发展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学会掌握报纸新闻采写、电视制作、网络新闻等所需要的技能,成为实践和思考结合的新型传媒人才。
不少专家认为,比传媒人技能融合更为迫切的,是同一媒体集团内部多种媒体业态的组织结构融合和产权融合的研究。另外,关于全能型记者和编辑的培养、融合后媒体内部的管理、媒体融合的运营模式等都成为会场讨论的焦点。
分会场好戏不断:各方同仁畅谈道中道
在分会场的讨论中,来自传媒业界、学界、技术界的同仁、专家围绕媒体融合的现状与未来:实践交流与问题思考;媒体融合环境下的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这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多数业界专家结合实践,从媒技术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等角度,探讨媒介融合的现实环境及遇到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媒介融合需要管理层面的支持,指出“媒体本身是融合的,管理还是分隔的,肯定不能很好的融合”。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在指出媒介融合在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强调真正的融合应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新华网总裁助理李俊提出明确的观点:融合是做好“减法”而不是“加法”,即实现成本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来自不同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专家对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途径进行了广泛讨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现状深感忧虑,他提出:过去没有经营,新闻系就是培养编辑采编人才,现在到底我们培养的是新闻从业人员还是媒体从业人员?马胜荣教授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方式会发生改变,但是新闻的本质是不变的,因此高校教育要重视新闻传统教育。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认为:新媒体产业横跨广电、电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诸多传统领域,它既需要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数字传媒工程专业人才,也需要有较高新闻传播素养的文科人才,还要有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懂得新媒体企业管理的经营策划人才,在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具有高度的复合性。面对新媒体领域大量、全新的专业人才需求,国内高校的相关专业还是遵循传统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该行业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应届毕业生常常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遭到用人单位的非议甚至排斥,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影响新媒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制约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型专业媒体融合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大羁绊。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飞教授着重谈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及对新闻持久的兴趣等。种种观点表明: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中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需要重新定位,按媒体条块分割施教的传统思维应该创新求变,以适应数字时代媒体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传媒的产业化也不断深化。根据最新的蓝皮书《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统计,中国目前的传播产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电影电视,还包括了新媒体以及广告公关等促成社会传播特征变革的传播方式。①这一新的环境为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源动力,也使对“传播规律”的研究工作变得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传播学的学科体系进一步科学界定,传播学专业的培养方法也变得值得探讨。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的本科专业,并同已经日渐成熟的新闻学结合形成了新闻与传播学的学院,②这样的发展前景使这个原本不被关注的“泊来”学科变得倍受重视。
一、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传播学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
首先,教学深度难以把握。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反映“不知道要学什么?”。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课程的难度,逐步的深入,必要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面学了很多类似“概念、特点、分类、意义、功能等”这样的内容,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然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根本无法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是“学而无用”。面对这样的困惑,后面的章节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再次,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上个问题中已经提到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除了学生缺少实践联想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失去很多思考问题的条件,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很难有所探索。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目前的传播学研究,往往仅陷于少数学者的范围内,而大量的传播学专业学生毫无科研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善加利用学生的科研成果,相信传播学专业会发展的更好。
二、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索
鉴于目前传播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结合几年来传播学本科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笔者认为:传播学本科教学应该坚持“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具体的说,就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播学具体实务的联想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帮助那些在理论与科研方面有更深层次要求和更高潜质的学生,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设计有效的研究方法,启迪前沿的学术思想。这一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可担当专业教学,可适应大众传媒要求,又可进行科研探索的复合型传播人才,适应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要求。
为配合上面提出的“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面介绍一个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在“渐进循环”模型中,传播学的教学包括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2、相应案例的引入阶段。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01
这四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由课堂的理论教学开始,结合教师经验的案例分析承接,以学生亲身的专业实践配合,最后启迪学生思考并研究学术问题为步骤的逐渐教育过程。而这四部分之间的循环则体现在,经过学生亲身调研、设计实验,论证之后对传统、经典理论的验证、深入、乃至发展之上。这样的“渐进式”教学,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学生逐步引入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解与研究过程中,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认为过难”的问题。而由学术研究到理论发展的“循环”又为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大学生的新鲜血液,能有效的解决前面提到“传播学学科发展缓慢”的问题。下面分别解释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含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分步骤的逐一说明每个阶段教学的具体方法。
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
理论教学是传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传播学教学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基础阶段,就是对传播学理论体系下的经典理论与模型做深入的解析。这里所说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关于传播学的理论的讲解说明,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典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适用范围、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做细致的归纳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传播学研究者,都编著了很多关于传播学概论性的著作,比如:麦奎尔的《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2000);③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④虽然这些著作的编写思路不尽相同,但是不难看出传播学教学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传播的不同分类、人类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内容尤其丰富,包括了对传播者的控制研究、对传播内容的符号学思考、对受众角色的分析、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和对传播效果的深入论述。
在上述的每个研究领域中,都含盖了大量了概念、经典理论和模型,仅仅以传播效果研究为例,在著名传播学研究学者麦奎威尔的传播学导论中,收录的关键词就有几十个之多。因此,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的?”,在这个领域内“目前用这个理论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教师要讲解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议程设置”功能。首先,应该简述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一理论用来衡量一种媒介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公众脑海中的新闻事件、议题、或者人物的相关重要性,受到新闻报道呈现次序或者显著性的影响)。⑤然后要逐一解释其中的关键点:议题和显著性。更重要的是,要重点交代这个理论的研究历史,交论中涉及到的媒介议程(media agenda)-公众议程(public agenda)-政策议程(policy agenda)的关系。⑥
2.相应案例引入阶段
在第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经典理论的体系与研究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根据上面的解析,选取大量典型的传播案例进行形象的分析说明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典型的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以此引导学生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些规律。
仍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要引入大量的新闻议程设置案例,同时分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对当日〈新闻联播〉新闻议程的设置分析当天的重要事件;通过连续几日〈新闻联播〉新闻的议程设置分析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的〈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设置来分析近一段时间媒体新闻议程的变化等等。
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虽说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仍然需要做相应的指导。要在学生亲身实践之前拟订详尽的指导书,内容包括:说明实践的意义,列出实践的步骤,建议实践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后做认真的总结,必要时要求学生上交亲身实践的作品进行讲评。
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一个短期的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议程设置的功能。
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在开篇我们已经谈到过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其中谈到目前传播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的问题,那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前提下,针对目前传播学业的问题进行学术的探索,以发展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事业,同时学生也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启迪学生思考目前的传播学学术前沿问题,指导设计研究方法,提供适当的文献支持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不具备系统的科研思维,因此教师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研的系统化、逻辑化、科学化、数据化。
以“议程设置”的不同功能相互作用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研究政策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研究一些对国家重大的政策、法规、或者决定的媒体宣传作用,比如“论两会报道中央视的重要角色”;对于研究公众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目前网络媒体中“BBS,Blog”等个人媒介的作用,分析“个人媒介议程对大众媒介议程的影响”。
三、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传播学教育
上面已经谈到了传播学教学方面存在着难以把握教学深度;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而无用”;教学科研分离导致发展缓慢等问题,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渐进循环”的教学模型。具体论述了如何从理论入手,引入大量案例,指导专业实践,进而进行科研工作的具体思路。上述的思路对授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专业过硬,要确实接受或从事过传播学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工作;教师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历,能配合教学引入大量案例;教师要有良好的媒体人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也应该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以启迪学生的思路。
在教学中还应该重点注意下面的问题:第一,要特别注意理论的研究历史,进行丰富的文献回顾,这是奠定学生理论思维基础与框架的必由之路。第二,要做大量的案例介绍、分析、比较与讲解,不能把案例教学做成陪衬的花朵和例行公事的摆设,要做到举例切实有效。第三,要加大研究方法教学与调研设计的力度,必要时专门开设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系统讲解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使用与修正。第四,为了使学生有丰富的学术嗅觉,应该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与学术会议,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与研究活动。
注释
崔保国:《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交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McQuail, D.,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200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韩立新,男,博士,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高级记者。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常务理事等。现主要从事新闻业务、舆论学、媒介融合、中国传播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主张对当前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以专业细分、学科融合为主要内涵的教育思路――新闻+,认为内容生产的专业性仍然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基本立足点。在研课题有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招标项目《实施文化艺术人才职业社会化评价体系建设工程》、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长期发展战略预研究课题《跨界融合创新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河北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互联网+:河北省媒体跨界融合研究》等;近年来出版有《新闻舆论监督对象应对行为研究》《新闻评论学教程》《唐代干谒诗中的士人形象研究》等著作,发表《时空转移与智慧分流:媒体的分化与重构》等论文20余篇。教学改革项目《河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特色的培育与创新》2013年获河北省教学改革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1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6年专著《唐代干谒诗中的士人形象研究》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韩院长,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您从2004年起开始从事传媒教育工作,传媒环境在“变”,传媒教育也在“变”,请您谈谈我国目前的传媒教育环境。
韩立新: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不同主体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从一般性来看,传媒业态变化是传媒教育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我认为,这一环境问题的要害之处表现在于建立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和社会美誉度下降,以及职业前景模糊等方面。传统媒体作为喉舌和守望者的社会角色,被赋予了很高的职业价值,并成为社会美誉度的源泉,也成为传媒教育的道德高地。然而,当前高度商业化和先进传播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将资本的欲望与用户的需求、媒介的先进性相融合,营造出一个社交化的个人化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机制,在这个新的业态环境中,资本和技术的合谋,借助媒介技术先进性的外壳,挟裹着商业信念,如奔泻的浊流,深入而严重地侵蚀了传媒业建构的职业价值。职业价值的下降是传媒教育面临的深刻的环境危机。当前一些传媒机构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为新媒体恣肆的商业信念所惑,缺乏对传媒业职业价值的坚守和发展,缺乏考量地向商业信念的指向转型,这样很可能推进和加重这一危机的蔓延。
记者:依您看,目前的环境对我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利”和“弊”各体现在哪里?
韩立新:传媒业态的变化是传媒教育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目前来看,推进传媒业态变化主要有三个力量,一是传播技术的力量,二是资本的力量,三是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力量。传播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它必然调整生产关系。它给传媒教育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和必然的,是不可抗拒的。资本的力量作为一种市场要素,有利于汰劣和增强发展的动力,而资本作为一种逐利的力量,如果不加以规范,它可能会将媒体的公共性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和运营,这时它就会转化为一种消极力量。如果资本和技术结合是一种业态,它通常会由资本的力量来主导运营,技术常常转化为资本逐利要求实现的工具,作为市场现象它无可厚非,但当它成为消蚀传媒业公共性的力量时,它对传媒业发展和传媒教育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资本和技术的合谋下,传媒业和传媒教育也许会走一段弯路后,再回到它的专业性和公共性上来。
记者:当前的传媒环境对新闻评论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请您结合您对新闻评论的研究及实践,谈谈如何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韩立新:传媒业态的变化反映到新闻评论方面,表现为两种性质评论声音高低的变化。现行教材讲的新闻评论,多持体裁观,即认为新闻评论是一种体裁,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新闻述评、专栏评论等。这就是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在很大的意义上讲,新闻评论就是媒体的声音。新媒体上的评论,大多并非新闻评论教材上讲的体裁,它常常只是网民的跟帖和转发的评论,这可称之为网民的声音。过去,媒体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声音响亮;现在网民的声音获得了主导地位,声音响亮。两者出现了声音由强到不强的角色的相对变化。这种情况并不是必然的,因为表达多并不意味着就能主导表达。出现这种声音强弱的转换,还应该从传统媒体,或者说主流媒体,或者说大众媒体自身找原因。以下这两点,是否值得思考?一是在社会注意力集中的新闻事件上说话不到位、不及时说话。回顾既往,在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热议灼人的时候,主流媒体很少用“社论”这一代表大媒体声音的方式说话,这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上,失去职业价值呈现的机会;二是莫把对话变训话。媒介是对话的平台,媒体不易在话语之外影响受众对媒体态度的选择与接受。很多主流媒体的评论端着架子,一方面拍案定调,缺少对话和回应,放弃了新闻媒体公开讨论走向共识的态度和做法,使传受双方的共情难以产生;另一方面脱离新闻事实阐述观点,使对话的基础由事实转变为观点,这很容易受到读者援引反例的反驳。总之,在当前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共同构成的媒体格局以及因此形成的新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针对新闻事件,用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等方式说话,是改变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声音稀缺”的意义之举。
记者:任何一种事物我们总是要正反两个方面的去看待才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于现在所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您是如何看待它们在新媒体行业中的影响?
韩立新:作为内容的渠道和形式,微信和微博由于其庞大的用户数量,拥有很强大的传播力,对新媒体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微信、微博等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表达信息的需求,内容生产主体多元化,关系链和场景成为影响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要素;第二,微博、微信是应用广泛的社交属性的传播平台,关系网成为传播的渠道和基础设施;第三,微博、微信已积累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助于发现用户的多种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第四,作为用户量巨大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营销十分活跃,拥有大量的创业机会,产生了较大的商业价值。“移动+社交+社群+新技术”的融入改变了新媒体行业的生态。
另一方面,微信、微博中信息的良莠不齐,不实信息、语言暴力、标题党等一直被人们所诟病,传谣转谣、内容低俗化倾向等问题给运营者和相关部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有效监管迫在眉睫。
记者: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自媒体”这个概念也应运而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媒体传播方式,有很多的优点,但也会出现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那么对“自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您对“自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问题如何看待?
韩立新:有效监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平台运营者、管理者、用户几方的共同努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自律?如何提升运营者和管理者的他律及用户的自觉?如何在最大限度满足自媒体言论自由与维护网络安全秩序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解决以上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自媒体平台运营者、管理者需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规则,完善内容和传播管理机制。关键词屏蔽等为有效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快速识别虚假信息。虚假信息的识别技术、传播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有效监管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是有效监管的基础。
记者:当今媒体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媒体人,还是即将进入各个媒体工作的学子,希望您可以给他们一些意见或指导,谈谈他们需具备什么素质和技能才能适应未来媒体的发展变化?
韩立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也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许多学者和业界的负责人都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有益于人才的培养。我谈一些个人的管见,共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闻教育 传媒教育 转向 改革
一
传媒业发展出现新趋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传播技术新型化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共通共融,为世界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当今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正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查理・H・贝克特指出的,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的新闻时代”,尽管文化、经济的模式各不相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新闻媒体却都转型到新型新闻业。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内容、商业模式以及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改变,记者的角色也从信息把关人变成了社会进步车轮的推动者。①可以说,新闻业已不像过去那样单纯一块,新闻与公关、广告、宣传、创意、文化产业越来越难以泾渭分明,其“大传播化”已不可避免。
传媒业人才市场出现新变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媒体招收毕业生,一般首选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即所谓“科班出身”,不得已才招收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新世纪以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专业化、数字化、融合化,传媒业招收的毕业生趋向其他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尤以金融、经济、法学、管理、电脑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比如,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上海)、《经济观察报》(山东)、《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5年来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②笔者了解到的一些省级电视媒体也有这种倾向,说明传媒市场并不在于是不是传媒类专业毕业,只要是在技术上、实践能力上、策划、运营上或某一其他专业领域有一定能力或有过人之处,都在可以考虑招聘之列。
而另一方面,新媒体(网络、手机、车载电视等)及公司公关、广告部门则需要大量的专业传媒人才。从人才规格上,媒体人才要求更加“复合化”。不仅要懂新闻、懂传播,更要懂另外一门专业知识才能写出深度的新闻报道。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体从业者还必须懂得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懂得媒介融合时代的融合新闻业务。此外,在传媒日益产业化的时候,他也必须懂一些媒介营销的知识。正如湖南大学2007级新闻专业的任庆龙、王硕、赵、陈晴鹤、郝梦、陈力石完成的《湖南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调查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现在媒介最想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
二
现有的新闻教育仍然囿于传统之中,并没有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我国目前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仍然有“千校一面”、“千院一面”之嫌。具体表现为:
理念的错位。这主要表现在新闻人才的培养定位方面,往往重视理论,而忽略了传媒业务方面的训练。这一方面固然与我国早期新闻教育源于几所有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理念还是一种超然于社会现实之上且与传媒业现实背离而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思维。如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定位则是:“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数字报刊、博客(还有微博)、播客、音频、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这两个专业中关于专业知识的规定和就业方向的规定明显过窄。以此理念设置教育知识体系框架将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新闻教育模式落后于传媒市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类专业的课程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的科目设置上,没有及时地更新,没有顺应当今数字传媒的需求,显得内容陈旧。近20多年来,高校的新闻教育与宣传几乎等同,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无不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如新闻学课程分为政治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选修课等4类,而教材内容几十年不做大的变动,其内容与现实明显脱节,造成新闻传播系的课堂无法解释最新的新闻传播现象的问题。即便是业务训练,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的课程还是以传统的采编业务为主,特别是以报纸的采编为重。如《新闻编辑学》至今还只是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窠臼之中,相距新媒体甚远。而对于媒介经营、媒介管理、媒介产业、媒介市场运作、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设置则寥寥无几。
理论与实践脱节。当前新闻教育中明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对此,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比尔克尔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病人不会让一个从来没有进过手术室的教授培养的外科医生来动手术。长期以来美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第一线的专家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就跟医学院的教授跟各大医院的专家们的关系那样重要。”③
传媒理论教育需要不断地用实践去补充它的理论。而目前填鸭式、学院式的教学远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多端的市场的需求。而有限的校内实训、实验也往往课时较少,只不过是蜻蜓点水。尽管有些学生也可以在校内媒体做一些实践,但是参加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况且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运作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大相径庭。
三
所以,传媒业的发展导致媒体人才要求更加“复合化”,不仅要懂新闻、懂传播,还要懂经营、懂政治。所以再提“新闻教育”就显得有些狭窄,新闻教育应该在新的传媒业语境之下转型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这就有必要对传统的新闻教育进行改革,“应以‘大传播’为教学改革方向”、“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教育是传媒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国际接轨是教学改革的方向”等。④
首先,新闻教育转向传媒教育应与数字时代对接。在一个遭遇诸多挑战、媒介生态剧烈嬗变的时代,什么技能是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立足之本,如何凸显传媒教育的科班优势,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对未来的新闻学子提出了“八个力”的期待,就很有价值,也很有启发性:第一是与时俱变的趋势力,第二是学会创造而非抄袭的创造力,第三是具备资讯搜集、分析、诠释、呈现的根本力,第四是设计力,第五是整合不同媒体、不同行业的整合力,第六是用新颖、讲故事的方式说出来,让人感动的故事力,第七是能把想法变成真正可行方案的行动力,第八是团队力。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认为,随着新技术在媒介领域的扩散和广为应用,媒介融合已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他认为学科间的藩篱应当拆除,在核心课程各有特色的同时,保持学科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学科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美国富尔顿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里克・普伦认为,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壁垒已经轰然倒塌,新闻传播教育应当更广泛地培养记者、更多更优秀的博主。⑤
现实网络化、多媒体化及数字化的全新新闻信息传播环境,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有熟练使用因特网、多媒体等新媒介的能力;能够借助因特网、多媒体进行采访;可以运用多媒体、超文本结构传播新闻;对海量信息具有比较强的过滤能力。而目前的新闻教育则忽视了对学生现代传媒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传媒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做出较大调整,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培养出能适应数字网络时代要求的媒体从业人员。目前国内只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少数高校建有网络实验室,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新传播环境的竞争技能训练,其他很多新闻传播院系对现代媒体教育仍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实验室里仍旧摆设着那些即将成为“文物”的模拟采编设备。这自然会使传媒类专业的学生缺乏对传媒业的整体感觉和全局把握。
其次,新闻教育内容向传媒教育内容转向。办传媒教育要改变报学思维的认知模式,与时俱进地设计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所学的内容能与时代合拍,与社会适应。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必修课的通识化和选修课的专业化。必修课应当贯彻大跨度、大传播、大新闻的学科交叉理念,打破传统的文理工分野的局限,建立信息技术类、人文通识类和新闻传播类三大模块合理配置的格局。在选修课方面,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模块组合,将不同专业类课程进行打包,学生可根据需求进行自助餐式“点菜”。
再次,进行传媒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这一点主要是就教学外在方式而言。教无定法,一切应以学生善学、乐学、好学、学有所得、学能所用为旨归;以达到激发思维、增强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
随着媒体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学院式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传媒教育。我们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许多大学都已在积极探索尝试。如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传媒教育所喜欢采用的形式。有的教师以案例为核心,提出“三多三提高”的教学模式,即采用多案例、多提问、多讨论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师生关系的目的。
当然在具体改革教学方法时,也要提防纯粹以实践教学、实务教学为主导,而忽略理论修养与认知的倾向。否则对传媒类专业的教学效果而言,会出现和存在人才低端化的走向。毕竟传媒教育的理想是培养高水平的文化创新阶层和文化传播阶层,并保证未来一代传媒人应有的文化精英地位,如果我们在实践教学和实务教学中不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和理论的熏陶与指引,那么我们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的传媒从业者,也有可能大多是低端意义上的“媒介工人”。(本文获湖南省2008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数字时代与大传媒视域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范式研究》资助)
注 释:
①⑤曹继军、林溪声:《新闻教育转型情势紧迫》,《光明日报》,2009-11-12。
②引自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2008年。
③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1)。
[关键词]媒介融合 复合型 新闻人才
[中图分类号]G2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85-01
我国新闻人才的素质如何,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否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他们的潜能开发得怎么样,这些在当前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信息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闻传播媒介,目前已进入了采编网络化、通讯数字化的新时代,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成为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西方先进的新闻人才培养理念
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美国一直倡导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各个学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也力求创新,形成了差异化培养格局。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该校研究生教育以多种培养模式并行为特色,最突出的模式是培养专业型新闻从业者。参与这种模式的学生由跨专业学生、在职记者、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员以及少量留学生组成,所设专业方向有报纸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杂志新闻、新媒体新闻等。学生在入学前的知识储备已经帮助他们做好了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铺垫,入学之后进行新闻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有效实现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在开展新闻教育时注重发挥重点学科和纽约市重点行业的优势,根据优势确定专业方向。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从美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他们在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上更加注重其实用性,培养出的人才既有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也避免了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新闻教育与传媒业实现了良性互动,该模式值得我国新闻教育借鉴。
二、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现状
新闻人才优秀与否需要社会来衡量,高校开展新闻教育应该了解市场动向,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而事实上,我国高校明显高估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过分看好新闻传播这个热门专业。从我国各大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供应量远大于媒体需求量。同时,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使新闻教育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传媒业的发展,也影响到高等院校新闻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将新闻教育集中在传统文科的范围内,许多学生因为“爱好文学”而选择新闻专业,不少院系专业课程的设置仍然是传统的史、论、采、写、编、评、摄等,对媒介技术、媒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却少有涉及。一些研究生课程中虽然对媒介管理专业有所安排,但是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培养模式显然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三、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分析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维度的社会变化,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媒介融合大潮影响下,新闻事业将迎来大转折,这给新闻人才培养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极大挑战。伴随新媒体迅速崛起,激烈的媒体竞争引发了广播电视报道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需适时进行变革与创新,建立新型的新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在新时期,高校培养的新闻从业者要想胜任现代媒体要求,必须改变传统培养编辑记者的模式,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全方位的策划型和专家型的新闻人才。在这种新形势下,“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新闻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我国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新闻传播学院实际的课程设置上来看,依然延续传统的重视人文学科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路径。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特色,课程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我认为,新闻传播学院应该对本校的一些优势学科充分重视,鼓励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采用辅修制和双学位模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传媒技能培训,对教学中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应该高度重视,例如,在具体的理论知识介绍时,各位老师应该更加重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最新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高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应该鼓励学生在掌握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多种专业知识方面的应用能力,除了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新闻传播知识外,还应该在英语、现代传播技能、媒介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不断强化。
媒介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而优秀新闻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媒介产业的发展前景,数字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引发了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应该紧紧把握未来新闻发展走势,及时调整新闻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结合中国近九十年新闻教育史的优势,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新闻传媒发达国家的经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毅.传媒人才学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4):5.
[2]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记者,2005(7).
信息技术发展的推波助澜下,经济、科技和政治、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向日益突出,并逐步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现实和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显要话题。但正如英国学者汤林森(JohnTomlison)所指出的:“全球化一词,其最为普遍和最无争议的含义,是指世界上各种社会、文化、机构及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包括某种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即对跨越这些客观存在所有有形或想象的时间,加以戏剧化压缩而使距离缩短,好像把世界变小了,在某种意义上也使人与人之间相距更近。但同时,这一过程也在‘扩展’各种社会关系,把制约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从本土范围扩展到了全世界。”
一、思变: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全球化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三个领域,而这三方面的变革与调整也对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先,是在经济领域。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媒体的任务相应调整为需兼顾企业利润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要求。这促使我国新闻传播业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与探索。因此,在决策层面上,既懂新闻专业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就成为了媒体的迫切需要。
其次,是在技术领域。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全球的媒介融合化的进程。虽然在不同传播语境下,媒介融合包括了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等方面的内涵。但毫无疑问,技术是其中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而媒介融合不仅为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也带给媒体工作者带来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应用层面上,媒体对于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精通各类媒介特点及规律,掌握基本但全面的技术能力的“超级记者”的需求也逐步凸显。
最后,是在文化领域。资本与技术的强大逻辑无可辩驳。而文化的全球化则充满了歧义,是一个内在的一体化与分裂化、单一性与多样性相互博弈的矛盾统一体。但我们必须看到和警惕的是,在文化全球化名义下,强势媒体可能实行的文化帝国主义及不平等的文化殖民现象。因此,我国媒体在对于优秀文化传承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顾国际性与民族性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而这无疑对媒体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媒介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无论这些人才是懂新闻也懂政治、经营的管理型人才,还是一专多能,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他们都应该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坚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极具包容性与扩展性的学习能力。
二、求通:顺应全球化趋向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以全球化在经济、技术和文化领域提出的要求,来考察传统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实践,我们会发现,现行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制在学科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需求三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本文试图从这三大症结人手,探寻切合全球化挑战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策略。
1,现存问题:学科结构单一。从世界范围看,如今的新闻传播学科至少应该包括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所需要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人性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从国外著名新闻传播院校的实践来看,在保证通识教育和至少一门专业学科教育之上进行新闻传播的专业教育已经是普遍的学科结构原则。而在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有关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特别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例相对过小,另一方面,与新闻专业教育配套的其他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则更为缺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可能造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更无利于全球化背景下学生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解决路径:优化学科结构,内寻中华文化之根,外借其它学科之长。
文化的变化相对缓慢,有着较为稳定而恒久的影响力;而工具性知识则更新很快,在短时间内对整个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反作用力。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的人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回答,学生走出去后究竟对外交流传播些什么内容?又用什么来进行舆论引导?事实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和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建设的相关课程。将中华的人文基因深深地内化到学生心中,只有牢牢扎下中华文化之根,才能在国际交流和舆论引导中不失中国的教化与立场。
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编辑记者的角色由新闻采编到知识生产与管理的转变,这自然对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与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对更为复杂的信息体系。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新闻教育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补充,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不同领域的课程,比如学习科学、经济、环境、管理、艺术等等,甚至以某科为主,培养相关领域的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业学科都是外部性的,具有可拓展、易变动的特征,可以根据时展和媒介需求进行相对灵活的调整。
我们学科结构优化的目标应做到让学生在较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才可能使其对内和对外传播技巧得到融通,提高他们进行国际传播时的沟通和引导能力。
2,现存问题: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目前,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往往只针对电视、报纸或网络三类媒体之一来设置具体课程。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报纸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规划采写编评,涉及广播电视及网络的的内容基本都是一带而过。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开课程则以广电为主,对网络及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不仅如此,专业课程内容也相对陈旧,并未及时吸纳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与快速变化的业界主流技术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虽然进入信息时代后,一些新闻院系做出相应变革,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课程体系和专业内容陈旧的问题。在技术全球化的过程中,业界对融合新闻工作者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样的课程体系将很难适应融合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因而,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很有必要在培养学生单一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打破媒介专业设置的壁垒,加强与其他媒介及其他领域合作,丰富媒介专业授课内容。
解决路径:更新课程体系,内练核心专业技能,外修媒介融合技巧。
在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向来存在着全能与专精的矛盾。而随着技术全球化的扩张,新媒体的发展来势汹汹,并逐步导致各个媒介边界的消弭。这种媒介融合化的趋势,使得“全能”与“专精”的矛盾更加激化。
其中有两种声音最为响亮: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面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早在2003年,美国媒介融合研究者在对媒体从业人员所作了调查,发现有78%的受调查者“同意”或者“强烈同意”新闻专业学生无论什么方向。都应该掌握多种技能,包括写作、编辑、电视制作、数字摄影摄像和网页设计等。但这种“全能记者”,不仅要成为知识构成方面的“百事通”,还得成为技术层面上的“百术通”。因此,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种陷阱,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如果这样做反而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技术全球化所引发的媒介融合趋势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挑战,在新闻专业能力的训练中,应首先注重培养新闻制作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熟练掌握某类媒体的采、写、编、评的技能,并在磨砺好核心的采、写、编、评技能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其他媒介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整个媒介行业和自身规划的发展,有侧重地开掘某方面的优势,进行终身学习、不断调整。唯其如此,才能解决好全能与专精的矛盾。
3,现存问题:教学与实践的脱钩。在所有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然而,当前我国新闻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智能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很难适应全球化新闻传播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在和实践对接的层面,受近年来高校用人体制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而那种深谙全球化需求,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从事过多媒体实践的教师或是多媒体从业者转为教师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因此,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一项相当艰巨的战略任务。不仅如此,新闻传播类专业点的急剧扩张造成新闻传播教育的廉价化,不少学校在既无师资又无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建设新闻院系,使得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设严重滞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较多停留在教室讲堂之中,教学多以为原则性、理论性内容,缺乏基于实践平台的具体指导。
解决路径:注重业界需求,内部培训师资、增添设备,外部引进人才、整合资源。
首先是师资的问题,在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师资。业界的需求日新月异,而师资却很难随意调整。当然事实上,我们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与业界进行无缝对接,而应该巧用内力和外力,实现师资的内外融通。一方面使内部师资的外部化,鼓励学校在编教师从事业界工作,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更加密切的接轨,使教师的业务素质与业界需求接轨。另~方面,可以使外部师资的内部化,邀请外部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通过外部元素的引入,不断更新学校的传统教学理念及方式。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作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新闻从业人员更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接受信息教育。而网络通讯技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呈几何级速度跃进,这使得新闻业者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只有不断学习传播理论、掌握传播新技术、了解新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才能使自己不被淘汰。
其次是实训与设备的矛盾。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设备的更新,而对这些硬件设备的掌握,必须要通过实训。也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才能完成。然而,囿于种种现实条件,大学中的相关设备更新远不可和业界相提并论。我们当然鼓励学校能有更多的投入,为学生不断创造适应业界的拟态环境,但大多数院校都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就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也应将内部实训与外部的媒体培训、实习、实践相结合,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来化解基础教育的稳定性与职业要求的变更性的矛盾。
面对来自媒介发展现实的挑战,作为媒介人才的主要培养渠道,高等学校只有主动地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改革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总的来说,高校应该一方面加强内部自身优势的挖掘——在认清国内传媒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各个学校内部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资源为依托,注重学生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准则的内化,培养学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内生性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通过关注国外传媒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展外部平台,强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对外传播的能力。只有采取内外兼修的策略,围绕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施还是培养环节、科研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才能妥善处理好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上述几个较为尖锐的矛盾。
三、结语:内外兼修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前景展望
全球化虽然日益使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但是不应过分夸大“一体化”而抹杀了不同国家、民族、区域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在直面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更应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既立足本土、坚守民族性,也充分、及时地吸取世界上范围内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因素。为我所用。在继承我国新闻教育事业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加快国际化的改革步伐,既谦虚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模式,更着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王军副教授,经过四年不间断的调研和笔耕,新近推出了一部新的著作――《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6月版)。
这部科研著作,运用法学理论,从网络与国家安全、网络与公共秩序、网络与言论自由、网络与人身权保护、网络与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与著作权保护、网络与广告、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与犯罪、网络新闻管理等方面,对网络传播中突出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每一章的体例都是严格按照现状、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中外法律的相关规定和解决的对策等七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层次分明,论述精到,是一部十分便于学习、阅读和研究的科研论著。
王军能够成就这样一部颇具学术分量的著作是必然的。
首先因为她是一位具有法学背景的传播学研究者。她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长期从事传媒法(广告、新闻、网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在书中,她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法律专业背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自律公约等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每一类问题的相关规定,并介绍了国外对该问题的管理规定和可以借鉴的相关做法。这就是学者们常说的“学术支撑”。
其次,她是敢于挑战学术高峰的攀登者。要知道,驾驭和把握好天空一般广阔、海洋一般深厚的网络法律,对单个学者而言,如同天方夜谭。作者也曾表示“网络问题太多了,就跟抓刺猬一样,不知道写什么好,可能写什么都可以,但是深入下去觉得自己把握不住,或者说理论上、法律上没有相关的规定,所以就很头痛。后来,考虑到我国1997年的新刑法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于是就从网络犯罪开始入手,并逐渐进行了拓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媒介素养;网络编辑;新闻传播;大众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29-03
媒体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是个热门话题,参与者大多注重在此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广阔前景,极少有人去关注它将带来的巨大挑战。最先感受到这一挑战的莫过于网络媒体的编辑们。他们发现,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编辑必须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
什么是媒介素养呢?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上述定义是从信息的接受者角度给出的,现在是大众传播时代,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视频等产品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已经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更何况专门从事媒介传播的媒体工作者呢?所以,这个定义在目前的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片面了。
相比之下,美国学者巴兰给出的定义更符合时代对媒体工作者的要求。他从媒介的角度,把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分成三个层面:一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即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二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即能从事媒介部门工作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即了解媒介部门的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理解文化、经济、政治和科技对讯息的创造、生产和传播的制约”等知识[2]。任何媒体工作者都可以按照这个定义来检视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下文将按照这三个层面逐一探讨网络编辑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以往的网络编辑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信息搬运工,日常的工作就是从合作媒体的网站上拷贝新闻,然后粘贴在系统中,唯一做的有点儿创造性的工作就是根据字数要求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就行了。这样的工作还谈不上具备媒介素养,因为合作网站上的重要新闻都会放在突出位置,只要粘贴过来就变成了自己网站的“要闻”,其他的新闻也大多可以“对号入座”,合作网站都会放在固定的栏目中,网络编辑只要把它们搬运到自己网站上的对应栏目中即可。后来网络专题出现了,编辑们的工作的技术含量开始增加,要求懂基本的html代码,能够按照专题的策划思路把汇总加工出来的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时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选择新闻的能力,即根据专题的要求选择符合专题立意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论坛、视频、音频、博客、微博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网络编辑获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变得不再确定。因为,有些消息的出处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些普通公众,他们很难承担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这时,网络编辑就要具有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即选择信息的能力。
在获取信息方面,以往的做法是大型网站都依靠互联网技术抓取新闻,网站编辑只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自己网站的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归入相应的栏目即可。网络编辑还可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寻找新闻。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信息的数量,但是却不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一些假消息或者无价值的消息会大量混入其中。
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还要具备分析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现在分析能力往往还不被提及,但我认为以后它会受到重视。将来现场采访已经不够了,用新媒体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包括数据库的使用将会变得很重要[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分析系统和工具的研发会慢慢受到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的网站来说,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还是主要依靠网络编辑人工完成。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必须的职业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真正做到学无止境,紧随技术的发展时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特别是针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不仅要学习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各项传播技术,并不断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此外,还需要时刻学习与新闻传播有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互联网新闻管理的有关规定,思想上不能放松,这样在遴选新闻时,才会做到遵循新闻规律,不会因为盲目追求点击率而丧失新闻原则。
对于传播能力的定义,业内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见西方学者的一些定义。传播学者拉森(Larson):“传播能力是指,在给定的际遇里,交际性地适当地表现传播行为的知识的能力[4]”。
传播学者斯皮伯格(Spitzberg)和库帕克(Cupach)则认为,“传播能力”是指:“个人有效地适应不受时间影响的周围环境的能力 [5]。传播学者萨斯运用社会哲学家米德和布鲁默(Blumer)的观点,建立了理解“传播能力”的“符号互动模式”,以增强人们对传播能力的理解。萨斯认为,“传播能力”为 “‘关系的参与者’对于使用互动来满足他们的关系和个人需求程度的理解,以保持他们关系的可靠性 [6]”。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传播能力的核心在于交互性以及满足个人需求。所以,网络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产品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并提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加强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早期的论坛、留言板,还是后来的博客、微博,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网络编辑不仅能利用这些渠道吸引大量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去,而且也能够及时地从这些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用于网站内容的建设。
网络编辑只有较好地运用这些互联网新产品才能做到与受众的有效交流,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义务。与此同时,网络编辑作为“把关人”也要更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谨防虚假信息、不健康内容流入网站,从而造成恶劣影响。此外,网络编辑还要加强职业修养,做到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同步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恶劣影响。
2011年11月12日,搜狐视频一则“曝赵子琪陪睡换角色”的新闻,赵子琪得知后连发几篇微博表示抗议,搜狐随后删除了那条视频新闻,可是第二天却重新剪辑再次。这一行径彻底激怒了赵子琪。11月15日,她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发表的《一个女演员致张朝阳先生的信》里表示:“‘隔着电脑,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互联网诞生时期的一句名言―但我想请问所有的网站编辑和CEO们,电脑后面真的可能是狗吗?难道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隔着网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们就可以暴力、、为所欲为,而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数小时后公开向赵子琪道歉,他在微博中说:“刚刚看到,对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向您深表歉意。”并诚恳地表示,“昨天删除了搜狐娱乐上的那段视频,暴露出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我们的编辑没有意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以及任何报道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这样的假新闻屡见不鲜,屡屡出现在网站的首页、首屏和推荐位置。那么,为什么网站对一些一经核实就能认定是假新闻的“新闻”却依然登载呢?为什么网站会将论坛、社区等未经求证的内容作为新闻呢?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点击率和访问量在作祟。在以点击率和访问量作为考核编辑业绩的现实情况下,一些网络编辑就丧失了新闻立场、违背了新闻原则,这是绝不能允许的。
针对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强烈需求,网络编辑迫切需要加强新闻整合能力及信息的二次加工创作能力。单纯的转载造成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抵制,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及整合能力,把纷繁复杂的信息以专题或深度报道等方式呈现给受众。网络编辑还需要向传统编辑记者学习,加强新闻采访、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会利用工具进行图片、视频、音频信息的编辑,以及制作专题。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新闻采访权,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在线聊天、专栏、专题等方式汇聚业内的专家的言论,从而提升网站的专业水平,满足用户对高端信息的需求。
网络编辑还要具备经营能力吗?是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单从现在各网站对每个频道的考核标准就能看得出来。现在,通常的两大考核办法是以频道的pageviews(一定时间内用户浏览的页面数量)和广告上版额来作为衡量频道业绩的标准。前者是看频道内容的受众“粘度”,即给网站带来多少“人气”,后者看这些“人气”能转换成多大的广告效益。虽然这种考核方法有失偏颇,无法衡量真正的新闻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频道内容的价值。虽然具体到每个编辑身上,可能你创造的价值无法全部量化(单篇文章的浏览量可以量化),但是做为一个频道/栏目建设的参与者,你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频道/栏目的发展。所以,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能力。
网络编辑的经营能力具体体现在做好频道/栏目内容,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推介公司产品及与媒体、专业机构等外部资源的合作等。如何做好频道/栏目内容?我认为应当朝“多、快、好、省”的方向发展。“多“是指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快”是指信息速度快,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强;“好”是指内容能够吸引受众,有独到的地方,能在差异化竞争中领先;“省”是指为用户节省时间,网站结构合理、界面友好、浏览速度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是网站的生命和发展的动力。
在媒体融合时代,连传统媒体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与读者互动,更何况是互联网媒体呢?网络编辑应当在页面设计和栏目规划、专题制作时为网友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平台,无论是调查、论坛、博客、微博、留言板,都要尽可能地配合内容提供入口,这样受众在浏览信息后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言论。此外,网络编辑还可以策划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增强频道的“粘性”。
作为网络编辑,应当主动推介公司产品及自己所在的频道。这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许多网络编辑在公司新产品推出后都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应用到自己的频道中去。比如博客、微博等产品为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负责此项产品推广的网络编辑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大力推广的结果。一些网站会规定每个网络编辑每月需要发展的普通博客用户以及“核心用户”的数量。一个“核心用户”可以抵扣大量的普通用户。随着网络媒体竞争日益加剧,发展“核心用户”已经成为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重要指标。
此外,网络编辑还可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对自己的网站或频道进行网络营销, SE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相关的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网站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站的销售能力或宣传能力的技术。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增加网站的浏览量,那就是与访问量高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凡此种种方式都可以增加网站或频道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访问量,吸引广告客户,从而创造经济价值。
目前,除了新浪、搜狐等少许商业网站获得了采访权以外,大多数网站还停留在从合作媒体上转载新闻,然后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再创作”以专栏、专题等形式信息,因而网站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不能全面放开网站采访权的情况下,网站要想做好内容必须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此外,还要加强与行业内的机构、专业人士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来加强内容建设。网络编辑要注意拓展人脉资源,学会谈判技巧,利用网站自身的优势去吸引外部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在谈合作时一定要本着双赢的态度去打动对方,并以谋求长远合作为目标,千万不能过河拆桥,或损人利己,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发展。
四、结 语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要具有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素养,只有传统的采写、编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等能力[7]。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建议,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其次要培养高超的编辑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有效甄别、选择和组织,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资讯。
此外,还要训练对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如3G技术,对其不仅要了解,还要会操作[8]。因此,无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网络编辑必须同时具备选择能力、传播能力与经营能力,这已经不是一种奢望,而是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每一个网络编辑都应当抱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学习态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成为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否则,终究会被社会和媒体行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 (美)斯坦利·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缪晨霞,孔悦.人才公社特别报道:编辑/技术/服务全要掌握[N].新京报,2011-07-04.
[4] Rober N.Bostrom(ed.),Competence in Communication,AMul ti-discipl inary Approach,Sage Publications,1984(19).